时间:2023-09-08 09:29: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经济;特色农牧业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14-04
四川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资源是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血脉和基础,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这是促进四川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必要条件。
学界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已经相当多,中国知网目前就有4600多条记录;关于“社会稳定战略”的研究也有不少,中国知网有60多条记录,而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就比较少。仅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1]《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 》[2]《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3]三篇,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一、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一)加强资源开发与资源整合
资源开发是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而资源整合是现阶段发展的主线。所谓资源整合,是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对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力度,首先要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加强对国家紧缺、市场潜力大且四川民族地区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钒、钛、富铁矿、铜、铅、锌、饰面石材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使之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备建设基地。开辟新类型、新矿种的利用途径。加强对矿山深部及勘查。加强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优先推进鼓励开采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发,集约有序推进限制开发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采,禁止开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矿产资源。其次,要加强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4]加强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再次,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开发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壮大可再生资源产业。加强以麻风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最后,要加强资源配套整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电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方电力要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相对集中的区域,电能规划建设要与工业集中区发展相配套。水利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同电能资源开相吻合,同时要与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走“以水蓄电、以水促游、以水养农牧”的道路,形成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五大产业的联系和互动。在“三江”流域及其它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资源配套较好的地区,形成“水利+电站+矿产+旅游+农牧业”的产业链。
(二)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
四川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已经形成传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实现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率先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围绕优质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发展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退化。抓住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大好形势,实施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和省级“33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川粮优化工程、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围绕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茧生产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早市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荞麦基地,优质黑山羊、半细毛羊等高原畜产品畜牧基地,亚热带水产基地,优质苹果、晚熟芒果、冬春枇杷、优质石榴、酿酒葡萄、甜橙等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加强对糖业加工、蚕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建设贸工农技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烟草、中药、乳制品、软饮料、酿酒、粮油制品、肉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业优势产业链和产品链。围绕“四大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基层、偏远山区为重点,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大力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全省农业“三百”工程、农技特派员制度和“农家大院”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重点加强“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灌)配套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有条件的地区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建设一批集聚性高、辐射力强的城乡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健全果蔬、烤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突破农药残留水平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工程和原产地保护工程,重点培育地方名优品牌,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5]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一二三产业发展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要立足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水电产业,为打造最大的水电工业区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岷江流域、黑水河流域、杂谷脑河流域、白水河流域、孟屯河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开发力度,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电站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围绕水电项目建设培育地方服务市场。抓住水电项目建设迅猛拉动经济的难得机遇,以项目建设需求为导向,培育地方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工程市场,加快场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容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全面推动流域综合开发,就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一是狠抓“以水兴农兴牧”,提高四川民族地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草场建设,发展生态农牧业。二是贯彻“以水助工强工”,充分利用低价优质水电,发展高载能工业,振兴县域经济。三是实现“以水育游旺游”,加强库区、湿地景点开发和景观整治,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农牧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6]四是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环保优先,合理开发”为原则,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是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壮大县域经济。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强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围绕构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轻纺工业原料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宜农荒地改造,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搞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通过增产和节约投入促进增收。抓好劳务开发,加快建设农民培训体系,实行“定向培训”、“定单培训”,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好、引导好劳务输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新型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繁荣农村经济。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区的基石,是承接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内生积累和发展能力。
(三)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不足、技术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是四川民族地区主要问题,也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7]因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通道,着力提升干线公路等级,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保障体系、统一的水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内区外对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电子政务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巩固提高四川民族地区的电话、电视和网络普及成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
三、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措施
(一)加强扶贫开发
以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通村公路、住房解困等扶贫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提高稳定解决温饱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确保贫困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依靠科技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效益,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和完善“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形成 “集中投入、捆绑使用、配套建设、整村推进、成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川民族地区部分属中高山峡谷地区,为地质灾害频发区,因大暴雨或局部地区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是其主要自然灾害。重点加强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谷段和成昆线沿线等泥石流、崩塌、滑坡易发地段的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难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搞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四川民族地区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是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震防、抗、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加强宏观观测点、微观观测台网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灾害信息的获取时效和地震预测水平。
(三)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巩固“两基”成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大力培育民族师资,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区文化服务网络,把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村文化阵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提高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接收质量,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族与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节目,把四川民族地区建设成藏族文化中心。健全完善卫生事业。大力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和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
(四)保障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问题,更重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首先应建立健全当地生产安全机制,加强生产安全建设,切实抓好矿产、煤窑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机制的建设应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其次,完善救援体系,建立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性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以提高社会安全的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8]再次,继续完善民族地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户、贫困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畸残人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城镇孤寡老人和孤儿、艾滋病导致的孤儿和孤老以及各县市政府规定的其它救助对象在吃饭、穿衣、居住、医疗、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在就业、技能培训、司法援助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罗洪群,王凤,何彬,田乐蒙.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J].天府新论,2012(1).
[2]马大正.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J].国家安全通讯,2000-09-25.
[3]张倍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04-01.
[4]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4).
[5]丁一.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市场拓展的营销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9).
始终坚持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是形成大统筹的工作格局。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各级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范围,提高考核的权重,确保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形成大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了以公、检、法、司干警为主体的政法专项队伍、以县乡(镇)村综治干部为主体的综治工作队伍和以、民政、社保、建设、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为主体的社会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使社会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从政法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转变。
三是形成大投入的工作格局。去年,全县投入综治、、维稳经费近600万元,县、乡综治工作经费,基层综治干部岗位补贴,均按标准予以落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警务通信指挥系统等工程。在社会发展方面,全县投入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发展资金逐年增长。
(二)围绕一个思路,不断拓展加强社会管理的新途径
始终围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注重抓基层、打基础,抓网络、建平台。
1、抓好基层网络建设。在农村,普遍建立了治保会、调委会,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开展季节性治安巡逻。在乡镇镇区,普遍组建联防治安巡逻队。在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配备专职保安人员,成立护厂队、护院队、护校队,开展治安巡逻。在社区,实施“社区警务”工程,在设置社区警务室、配备专职民警的基础上,今年又拿出资金以购买公益岗位的方式招聘协警,充实社区管理力量。
2、抓好信息化建设。视频监控工程方面,去年已经在城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视频探头和摄像机。通信指挥工程方面,公安机关建成了信息通信和指挥监控标准机房,配备了电脑、手持台、车台等无线终端设备。“大情报”研判工程方面,完成了110接处警与警务信息综合平台的对接,实行了每日警讯、每周研判、每月综述。
3、抓好“两实”全覆盖管理。从公安、财政、民政、统计、计生、劳动、建设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深入住宅楼、写字楼、商业(饮食)网点等处所,开展拉网式清查登记,对所有的房屋逐一编号、登记造册、安装统一标准的门牌。
(三)突出一个重点,加快建立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机制
坚持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推进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从完善机制入手,抓小抓早,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促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一是定期排查制。县里坚持每月排查一次,乡镇每半个月排查一次,村组、社区每周排查一次,重大问题及时排查,建立台账,落实调处责任,限期进行调处消号。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都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拉网式的矛盾纠纷大排查,落实维稳责任和措施。
二是开门接访制。在原局的基础上,将民政、司法、科技、公安等部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分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群众工作局,建立了县“四大家”班子成员群众工作值日制度、“群众工作日”领导下访制度。乡镇场区和所有县直部门都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坐班值日制度。
三是领导包案制。对重点矛盾纠纷的调处和突出问题的处理,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明确包案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落实“五包”,即包调查处理、包协调督办、包落实到位、包稳控工作、包结案上报。
四是联合调处制。县群众工作局实行“1+X”、“1+13”管理模式,集中相关责任部门,实行联合办公,做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共同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工作。各乡镇(场、区)成立了乡镇综治维稳联动中心,搭建起综治维稳工作的新平台。
五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凡重大事项,都要围绕可能存在的稳定风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不稳定隐患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紧扣一个主题,不断开创社会治安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始终紧扣平安创建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平安细胞工程”,着力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组、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小区、平安大道等各项创建工作,巩固扩大平安创建成果。
一是注重治安防控。坚持警民结合、专兼联动、群防群治,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大治安防控网络。即:街面巡逻防控网,社区防控网,社会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和特业防控网,有效堵塞违法犯罪漏洞。
二是狠抓专项整治。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中出现的治安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
三是保持严打态势。坚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犯罪,作为打击的重点,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
(五)实现一个转变,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实现传统的约束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管理转变。
一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对于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按照“管理全覆盖、信息全收集、事态全掌控”的要求,建立了人员信息库,坚持一月一次思想汇报,一月一次走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同时,采取免费培训、帮扶就业、扶贫济困等途径,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011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发生各类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和7.9%。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控制了一般性事故,为全省“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做出了贡献。虽然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根本保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搞不好,导致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各市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减少一般性事故,绝不允许发生重特大事故。
我省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在煤矿、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关键环节在煤矿落实“一通三防”,交通运输综合治理“四超一不良”及排查整治重点场所火灾隐患等。要深入开展以煤矿、道路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排查力量充足,治理资金到位,务求取得实效。一要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着力抓好煤矿瓦斯、水害、火灾和冲击地压等防治工作,全面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要加大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力度,切实做到不抽不采、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要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煤矿整顿关闭和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煤矿整合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二要全力抓好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严厉打击“四超一不良”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顿交通运输秩序,加强对企业和车辆的安全监管,落实个体运输车辆挂靠企业的安全责任。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重点抓好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校车安全管理和公路危险路段隐患排查治理。三要着力抓好消防安全。以在建工程、地下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易燃建筑密集区等场所、部位为重点,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四要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加强非煤地下矿山、尾矿库的安全隐患排查,整顿关闭不合格矿山。深入排查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继续抓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
必须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严查“三违”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特别要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实际,依法建立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联动机制。做到交管部门依法处罚司机违法行为,政府监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和法人代表进行处罚,切实发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作用。要严格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包括中央、省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做到工作分工到哪里,安全生产责任就跟到哪里。要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安监部门要承担起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的安全监管。使监管工作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管理,把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位领导、管理者和班组员工,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要严格责任考核和行政问责,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制度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普法、执法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法制意识,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跟踪执法和联合执法。切实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等行为。要切实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8个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和16个市(地)级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搞好企业预案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要加强应急演练,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调用机制,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按照3年重点达标、5年全面达标的要求,以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执法和包括乡镇在内的四级安全监管体系,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通、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的监管队伍。
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企业顺利建设和生产的前提,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是政法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漾濞而言,一是继续巩固“平安__”和“无毒县”创建成果,在20__年“平安__”达标的基础上,总结推广经验,深入开展平安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以禁毒和禁吸戒毒为重点,积极开展专案侦查和堵源截流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确保治安大局稳定。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抢劫、盗窃等多发财犯罪的高压态势,公、检、法、司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查处各种治安案件,尤其是故意破坏、阻扰企业建设和生产的违法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三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部分建设项目由于企业资金不到位、诚信意识差等原因引发的土地、山林和水资源矛盾纠纷不断出现,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日益增多,影响了社会稳定。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要制定好处置大规模专项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政法机关和当地政府要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依法妥善处置,要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冷静稳妥地缓解、化解矛盾,做到“三早”、“三慎”,即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武器警械。
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积极化解矛盾和调处纠纷
荣市派出所现有警力40人,辖区常住人口3.7万,面积2.9平方公里,有秋林、远大、国贸、红博、金街、人和等12个地上地下大型商城、商业街,从业商户10余万户,流动人口日均60万左右,属于哈尔滨市的商业中心,治安形势非常复杂。近三年来,我们在打击、防范、服务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派出所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我所获得黑龙江省公安厅评选的首届全省“十佳派出所”荣誉称号,2014年获得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一、立足辖区实际,严打各类犯罪。一是便衣巡控打击现行犯罪。我们成立便衣巡控队伍,每日在辖区繁华地段以及地下商业街等案件高发区域便衣巡控,严打拎包扒窃犯罪活动。三年来,拎包扒窃案件同比下降67%。二是视频监控抓获老贼惯窃。我们对每一起拎包扒窃报案,每一起手机丢失的案件,都及时调取视频监控图像,固定违法犯罪嫌疑人。通过图像比对,认定了经常出没我所辖区的60多个老贼惯窃。一旦发现这些人员出现在我所辖区,立即抓捕。目前,已经抓获老贼惯窃17名,有力地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三是信息研判破获刑事案件。我们将信息研判作为攻克各类案件的法宝,每天都有专人对刑事报案进行线索梳理,确定侦破方向。三年来,我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41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79人,抓获网上逃犯257人,这些成果大部分都是通过信息研判取得的。特别是,2013年12月,我所通过信息研判,抓获了疯狂作案、蒙面持刀单身女性的犯罪嫌疑人段人杰,破获系列抢劫、案件近百起。
二、夯实防范基础,严防辖区发案。一是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我们组织辖区鞋城、国贸、金街、红博等商场和地下街的商户,五户一组、佩戴袖标,开展治安防范。同时,成立了由社区低保户、单元组长组成的600余人的治安巡逻防护力量,协助管片民警开展巡逻防范,构建了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二是打造特色治安岗亭。我们在辖区100个大院,设立了特色的治安岗亭,岗亭上面印有“平安家园”建设以及六类案件治安防范的相关知识,供小区居民浏览了解。同时,聘请退休人员,佩戴治安员袖标,平时进行巡逻看护,累了可以在岗亭休息,大院的防控水平明显提高,极大压缩了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三是实现监控网络全覆盖。目前,辖区监控探头总数已达6879个,而且室外新增探头全部都是夜视红外线高清探头,辖区监控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各类案件大幅下降。以远大鞋城来说,2014年扒窃拎包案件仅发1起。四是安装金属安防宣传板。我们自筹资金,制作了千余块铝合金材质社区居民防范提示牌,悬挂在辖区每一个单元门上,提示居民注意防骗、防盗、防火和自身安全。五是发放涉车案件防范卡。制作了10万张“车内不是保险箱,贵重物品带身上”的防范小卡片,由社区民警沿街路安插在私家车的风挡玻璃上,提示车主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车内。2014年,辖区内的砸车盗窃车内财物案件同比下降了70%以上;盗窃机动车案件1起未发。六是制作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板。将宣传板安放在银行业务窗口与自动提款机的显著位置,提示群众防范电信诈骗。2014年,辖区电信诈骗类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00%。通过有效防范,三年来,我所辖区内的砸车玻璃盗窃、电信诈骗等九类可防性案件总体发案下降87%,其中入室盗窃案件仅发案7起,楼道抢劫案件仅发案4起。
三、做好群众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在密切警民关系上,我们给辖区全部11000余户居民发放了“心连心服务卡”,把民警的电话、QQ号等联系方式写在上面,并要求居民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意见建议反馈给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密切警民联系。在窗口服务上,我们建立了微博服务平台和QQ服务平台,户籍政策,接受业务咨询,开展预约服务等工作。同时,我们还推出了户籍窗口捎办代办服务、回复服务以及预约服务三种服务方式,为居民办理落户、变更、查档、审批、二代身份证等业务。目前,我们正在请辖区群众提工作意见和建议,完善服务措施,充实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在助企上,我们围绕可能阻碍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排查调解活动;及时发现和清理企业周边的各类非法加工、收购站点,以及出租房屋和复杂场所,努力为企业创造宜商宜业的环境。在接处警工作上,我们全体民警坚决做到对群众报案不冷、不硬、不横、不推,不用官话,不用命令的口气。案件能及时处置的,绝不让群众等候;无法及时处置的,必须和群众进行沟通,取得谅解。近三年来,我们共接处警2.8万余次,查处调解各类治安案件及纠纷隐患32850余起,没有发生一次有理投诉和上访案件,共收到当事人的感谢信297封,锦旗70余面,致谢电话百余次,先后有91名群众登门致谢。
四、加强规范建设,激发队伍活力。一是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2012年以来,我所规范了派出所外观形象、民警办公环境、民警生活环境、接待服务环境以及社区警务室服务环境,使派出所整齐、划一、规范、有序,让民警在所内办公生活感觉温暖、舒适,也给辖区群众提供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办事环境。二是强化警务实战化建设。我们特别注重民警体能训练,经常组织接处警、矛盾纠纷现场化解、处置突发事件等演练,不断提高民警的警务技能和处警能力。三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我们把执法场所建设、案件评判、监督回访作为执法规范化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强化。特别是组织民警对办结的案卷进行评议,极大地提升了全所民警的办案质量。四是加大对民警的人文关怀。所领导班子从食宿问题入手,解决了民警因为出警吃不上饭的问题。民警家里有事,无论是老人生病、子女升学,所领导都要上门慰问。特别是民警因工作受伤时,所领导会积极为民警维权。这些都让民警深受感动,自觉地增强了对派出所的归属感,真正把派出所当成了自己的家,工作起来,干劲倍增。
二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力量。实证分析证明,不同群体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与社会稳定呈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低收入者的比重越低,社会越稳定;低收入者的比重越高,社会越不稳定。这是因为,如果一国的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者占主体,可以有效地分散经济风险,缓解外部冲击,增强社会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反过来说,如果一国出现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则脆弱的经济结构较为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且导致的社会不稳定还难以迅速改变。同时,不同收入者阶层对社会的认同感也是不同的。从绝对收入来看,收入越低,对社会的认同心理也越低,收入越高,对社会的认同心理也越高。从相对收入来看,越趋于均等化的收入分配,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也越高;相反,收入分配差距越大,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越低,甚至产生对社会的抵触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因此,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趋于稳定的过程。
三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从世界各国普遍发展的趋势来看,在一个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中,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中等收入阶层。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中等收入阶层一般都占到在业人数半数以上。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虽然还比较低,但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等收入者比重会随之提高,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富裕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见,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中国进入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新阶段。
在中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由于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结构特征的综合指标的概念,因此,对中国来说,要在未来几十年逐步实现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的多数,就必须在经济上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注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快实现社会城乡结构的转换,在实行市场公平的初次分配制度的同时,实行社会公正的再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增加收入的能力,通过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大政府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之逐步达到占社会的多数地位,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所占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较大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社会群体结构,最终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体来说:
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改革收入分配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有针对性地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体制弊端根源和经济根源,建立市场竞争的平等参与收入分配秩序。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使其运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多种形式就业。一方面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为无业和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完善税收优惠、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昨天上午,冯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在大会上作了《关于xz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报告》。(来自)《报告》分三部分,围绕继续“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工作主题,回顾总结了我县“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2005年政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我县“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安排布置了2006年县政府的主要工作。
昨天上午,冯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在大会上作了《关于xz__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围绕继续“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工作主题,回顾总结了我县“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20__年政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我县“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安排布置了20__年县政府的主要工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80-03
机构编制部门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部门,担负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研究拟定机构改革方案、科学组织实施的职责,对事关重大体制改革提供咨询和建议的职责,规范各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事权划分的职责,做好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部门之间职能协调的职责以及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职责等。因此,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能决定着这项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机构编制工作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密不可分
机构编制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调整的是国家机构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殊的生产关系。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这两个手段,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以转变职能和体制调整为重点,科学合理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优化布局结构,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提供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经济建设是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机构编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使机构编制的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机构编制工作调整的就是“机构”、“编制”、“职能”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前提;机构是政府在社会分工中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其根本任务就是履行职能,因此机构的设立必须以职能为依据,不能超越职能的需要来人为地设立机构;编制是“职能”和“机构”的落实内容,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作用发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特别是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求的提出,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职能需要来科学设置机构,调整人员结构,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体制保障。
编制部门要找准位置,主动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大局。机构、职能和编制统称为组织资源,编办就是国家组织资源的配置部门。无论是采取机构改革的手段,还是采取机构编制管理的手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使行政、事业等组织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努力构建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因此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全局观念、和谐发展观念,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理顺部门职能,科学设置机构,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和人员结构,合理配置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
总之,要通过组织机构设置、体制机制改革、职能编制配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经济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二、机构编制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在各种不利因素中闯出一条生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
(一)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一个地区社会资源整体优势的提高。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各种要素集聚的结果,是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要素的全面发展。机构编制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人力、物力、职能、信息等方面资源,使之处于最好调配与组合状态,发挥最佳效能。
1 优化人才资源。机构编制部门坚持树立“编制为人才所用,确保人才使用编制”的观念,严把空编进人关和注册关,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进人规则和程序,突出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和引进,集聚优势人才,形成优势的科学管理和竞争力,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作好机构和编制的保障。将有限的编制用于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优化职能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客观要求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机构编制工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交给市场或者中介组织;事业单位应当以独立的法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供服务。清理、回收不宜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事务,理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分配制度改革等,使事业单位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伴随政府与事业单位的改革,机构编制工作及时跟进,该撤并的及时撤并,该缩减的及时缩减,该增加的及时调整。
3 优化组织资源。优势的组织资源,需要通过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的布局调整来实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员结构,改革体制机制等措施,机构编制的重心向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系统转变。比如,围绕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首先就有一个政府宏观管理、大力推进以及投资主导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就不能单纯地满足于表面上的机构合并调整、编制重新核定,而是要根据职能的需要和产业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形成正确的投资导向机制,通过优化组织资源和改革运行机制,以最小的政府投入来带动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二)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和速度。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立起新的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城乡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 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加速政府管理创新。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工作使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向服务“三农”、优化环境、对接市场、推广科技、建设新农村等转变。
2 加快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和优质教育资源,广大农民也要平等享有。努力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逐步向农村倾斜,改变现有的城市集中优势资源的局面,最大程度地协调城乡发展矛盾。
3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一方面,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大基层科技力量的配置,推进传统生产向现代生产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做好工业园区和经济区的机构编制保障,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园区内基础设施对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三)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监督机构改革成果
和职能履行情况,营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管工作,就是要以监督检查机构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部门履行职能情况为切入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监督检查是否已经真正落实了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是否解除了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人财物方面实现彻底脱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法人实体;监督检查政府主管部门在行政上是否真正做到了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减少了对企业和市场的微观干预职能,是否集中力量抓好了规划、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组织协调,是否充分发挥好了政府职能作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上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监督检查行政部门是否真正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是否转变了工作方式,简化了办事程序,真正做到了方便群众。
三、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编办在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无论是机构编制管理、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机构编制监督项目,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加强社会主义体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机构编制部门在全局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从而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增强社会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政府的职能要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增强构建和谐社会和提供公共服务两方面的职能。在增强构建和谐社会职能方面,要以人为本,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在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上要加强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城市建设、教育、卫生等管理部门的建设,从体制建设上确保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三)加强机构编制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严控机构编制增长。同时兼顾实际需求,使机构编制工作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对编制使用情况监控,提高编制使用效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编制资源。要根据职能部门工作发展趋势,科学调整编制。对职能弱化的部门,要严格控制进人,编制实行“退一减一”逐步消化。对任务重,职能强化部门需要增加的编制,从职能弱化部门减少的编制中调整。
一、海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高等教育规模自1999年实现首次扩大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2001年突破百万,而至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已近700万人。同时期海南省大学毕业生规模在2003年达到5846人,实现就业4244人,就业率仅为72.6%,截至2012年的全省大学毕业生超过4万人,就业率基本稳定在85%以上。
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在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加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衰退引发了不少企业以减薪裁员的方式予以应对,使得原本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由此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海南省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海南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海南实施发展战略“十二五”黄金时期中的社会劳动力就业工作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随着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落实,进一步促进海南区域性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保障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面对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由海南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相互合作共同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的意义
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充分就业是政府工作的三大主要职能。目前随着我国逐步实现的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海南省在国家支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有利发展机遇中,如不能有效改善本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仅会造成地区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区域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部驱动力作用下,海南建立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以应对失业风险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局,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个有效的安全网以提高高等教育新生劳动力对失业的承受能力,既是一项利于本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长远计划,又是解决当前形势下区域性劳动力供需失衡的必要途径。
(一)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是实现大学毕
业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海南省利用地方区位优势,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使本省各个高校的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立足于海南省区域优势发展机遇,珍惜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学习资源以提高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练就过硬的求职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就目前我省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机制而言,虽然根据国家相关的失业救助制度和低保政策对失业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程度失业救助,但现实情况是但是大多数失业大学毕业生由于碍于情面或是申请程序繁琐而宁愿“啃老”放弃领取失业救济金和社会低保。通过构建制度化的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来产生一种社会性的约束力,使大学毕业生不会因所谓的“丢面子”和“尊严缺失”而放弃这种社会性保障,从而最大程度的落实社会各界对大学毕业生的关心与帮助,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平衡情绪,有利于失业大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提高求职就业能力,缩短失业时间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建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独立精神积极努力寻求就业机会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是高等教育机
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面对当前的社会劳动力就业形势,各个高校都以毕业生就业为办学的基本导向,国家以及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门也以相关政策明确表示对低就业率的专业予以控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规模、质量和发展。海南省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阶段,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通过高校扩招以满足社会大众对接收高等教育的渴望。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为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同时各个高校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市场的反馈就业信息,来合理调整资源配置、调节专业课程设置与招生规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校办学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是和谐社会稳
定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关乎其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对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谐社会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追求公平和良性运行的社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凝聚知识、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优秀劳动力资源,是党和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工作做不好,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妨碍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活保证,给处于暂时性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缓冲的时机,平抑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挫败情绪,帮助大学毕业生以更为健康的心态走出校园去适应社会角色,以实现真正的大学毕业生社会化转变。同时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还有利于预防由于高等教育人才流通不畅导致的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的不利局面,对保护人们对投资教育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对于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的探索
(一)构建海南区域性就业全新理念
海南省处于我国的泛珠三角区域和环北部湾经济圈交汇点,背靠华南腹地,面向东南亚,位于西太平洋主航道中心线上,拥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空间。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南省呈现出多语种交流、技术合作、出入境旅游、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诸多方面的区域性特点。随着东南亚国家联盟等世界区域性的经济与技术合作的加强,海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目前海南全省有公办本科院校4所,民办本科院校2所,公办专科院校6所,民办专科院校6所,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各个高校所开设的诸如旅游、酒店、航空、海运等专业主要是面向海南本岛区域特色行业培养适应性人才,海南省各个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于本省的情况比较普遍,树立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新理念就显得极为重要。各高校所处的区域位置决定了学校及其毕业生的发展必然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支撑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各个高校应当机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努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相关组织机构也应当立足于区域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制订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区域性发展的相关政策,构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为发展区域性经济与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二)培养海南区域性高等教育人才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各个高校应当立足于区域性的社会关系,机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科学的开展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按照市场人才需求合理的制订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立和规范符合区域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性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基于海南省独特的区位发展优势,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各个高校立足地方区域优势、依托地方区域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支持地方区域建设,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建立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基本办学理念,海南省各个高校应当把增强区域性创新能力、提高区域性生产力作为服务地方的具体目标,不断树立区域特色,努力提升区域的水平。为此,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科学研究等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要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努力打造区域性优势特色专业,在优势专业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从而提高学校在当地区域社会的影响力。
(三)完善海南区域性就业保障机制
海南省近年来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要求和新的就业机会强烈的刺激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部分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环境的形成,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各个高校应当深化与社会各界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立足于区域型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的教学实践、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育教学,结合大学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提供能力保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强与各个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络,共同探索为大学毕业生区域性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地方政府应当发挥自身宏观统筹管理优势,帮助各个高校掌握区域性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市场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结构等基本素质符合区域性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支持和协调社会各界组织,指导各个高校合理有序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真正更好地推进区域性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参 考 文 献
[1]黄勇荣,韦金凌,程传奇,周琼.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21~122
过去的一年,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县被、司法部表彰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五五”普法先进县,被市政府表彰为人民调解先进县,在全省司法系统整体形象满意度测评中名列第二(全省107个县区),在全市测评中名列第一,县司法局连续八年被市司法局表彰为先进单位,荣获市委政法委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司法行政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目前,从整个社会来看,我国正处在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新形势当中,各种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司法行政机关参与和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挑战更多。从我县发展来看,当前,全县社会大局总体和谐稳定,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活动面临更多新的不确定因素,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任务越来越重,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责任和难度不断增加。从司法系统来看,近年来,我们司法工作的成绩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着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工作者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法律服务水平有待一步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广大干警和法律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司法行政工作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担负的重要使命,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创新作为,努力为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司法保障。
二是强化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全县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全民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持续增强,实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等法治目标就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今年是“六五普法”实施的第二年,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坚持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大型固定视频宣传设施,采取专题节目、电视短片、专家讲座和文艺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制宣传的故事性、知识性和吸引力,努力扩大和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根据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群特点,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的社会实效。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有声势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制权威、维护法制尊严、自觉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做好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人民调解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工作特色,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司法行政组织机构要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积极发挥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基层司法所和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调处责任机制,引导干部群众把人民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各司法所要切实当好基层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参谋和助手,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抓萌芽”,针对婚姻、抚养、继承、赡养等各类民事纠纷,探索人民调解前置制度,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全县司法行政干警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要积极拓展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疏导和解决社会矛盾“调节器”作用,积极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