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实施的要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50-0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抓好改革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严和实上下功夫。严,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科学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把改革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育精神。小学品德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严和实的要求刻不容缓。
一、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实效,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提高品德教育效果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为品德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从小养成严和实的品德这一目标,注重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工作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努力在立志、修德、成才等方面以“严”的精神要求自己,在做人、干事、创业等方面以“实”的品格要求自己,打牢成长发展的牢固根基。
1、要激发学生心中的科学梦。
追求科学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为了分数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主动学习是快乐的,被动学习是痛苦的。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要经常开展适合孩子特点的兴趣型或创意型科学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感知科学的乐趣,在互动中体验科学的奇妙。还要多组织孩子们听科学家作报告,用科学的故事激励孩子们从小树立科学梦。
2、要激发学生心中的创造梦。
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少年儿童的创造想象力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创造力。现在的有些教育方式不太利于孩子们创造精神的培养。孩子们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往往就是创造的萌芽。保护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就是呵护他们的创新天赋。比如低年级孩子们画的画,都挺有创意。少先队要多组织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鼓励孩子们敢幻想、求新求异,从中获得劳动的自信和喜悦。
3、要激发学生心中的报国梦。
实现振兴中华的中国梦需要无数为国为民献身的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个英雄梦。要把孩子们的英雄梦引导到为国为民的轨道上来,让他们立志长大做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比如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种子,将来随着他们长大才能发芽开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教育孩子们把梦想的实现蕴含在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天天进步,一步步成长。
二、在深化教育改革上求突破,从严谋实小学品德教育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释放品德教育改革红利
当前小学严和实的品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品德教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落实严和实的品德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严和实的品德教育方式,改进内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开展严和实的品德教育活动。
1、严和实的品德教育实现由约束性向发展性的转变。
以往的品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情感体验,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发展性严和实的品德教育强调要以发展人为目的,以发展人为主体,以发展人为过程,通过发展人的德性,以使人的整体得到发展,并进而关心人的未来发展,帮助人对其一生发展进行筹划,使之成为和谐、自由发展的人。
2、严和实的品德教育实现由单向式向互动式的转变。
单向灌输式品德教育存在的一个前提性假设是,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持有者,学生是道德的低能儿或违反道德的存在者。这种假设存在的合理性在以往的德育理论界和德育实践者那里已经很少受到怀疑了。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反哺文化”的出现,已客观地打破了教育者原有的权威,教育者越来越遭受到来自青少年儿童的种种质问和反叛。“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应是一个值得大力倡导的德育以至整个教育的新观念。这揭示了严和实的品德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中,也只有在互动中,才可能促进情感意识与尊重意识的成长,促进相互的理解与价值观的认同和包容。
3、严和实的品德教育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以往的品德教育模式是由封闭的观点支配的,把学校德育视为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这就使学校德育与外部世界丧失了复杂性联系,从而使之(失去)推动了活力和魅力。严和实的品德教育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主要体现为:一是由学校和教科书向社会大系统开放。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联系、社区联系网络;二是向新生活、向未来开放。
使严和实的品德教育不断地挑战新问题,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充满活力;三是由既定标准向个体生命开放。传统的品德教育模式从既定的标准出发,认为价值观“只有一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排斥其他一切存在样式。而开放式品德教育模式则主张价值观是多元的,生命的存在样式是多样的,承认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在条分缕析问题上办实事,进一步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找准品德教育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加大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品德教育问题,既是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要改作风树新风,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始终保持常抓的韧劲和长抓的耐心。
1.1 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枯燥教条的“技术教学”、“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树立“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以展示体育竞技之美和力量之美,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1.2 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克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从而心违”的现象,树立终身体育的目标。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发号施令,学生也未必唯令是从,教师既可以是学生的导师,又可以是学生的伙伴,还可以是学生的听众。这样,师生关系才是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最好的体现。在体育课中,教师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示范动作准确、协调、优美,这一切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精神振奋,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积极主动”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确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3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并区别对待。在课堂教学中,既需要鼓励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完成具体任务,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要在教育和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独特资源,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合理开发,此时学生在学习一项内容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由易到难,让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
2 转变角色
2.1 师生是平等的合作者。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极为重要。没有合作的教学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身体、心灵都走下讲台,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活动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2.2 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 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3.1 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一些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注意到了兴趣的问题,但很少有创造性的变化。很多学生喜欢跑步,但他们喜欢在追逐性的游戏中尽情地跑,而不喜欢竞技运动味道的索然无味的跑。因此,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兴趣性应该站在学生立场上来考虑。
3.2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我们应该考虑他们的需求。然而客观现实是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过去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需求。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多是成人化、竞技性较强的内容,这样就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特别是低年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儿童时期,学生大多热衷于捉迷藏、过家家、堆沙等,称之为娱乐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同学开始喜欢那些温文尔雅的、富有节奏的各种舞蹈,称之为美感游戏;男同学则越来越喜欢充满竞争的球类运动称之为竞争游戏。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初中学生,很多时候不能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满足学生,并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去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G373.5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36-01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怎样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决定作用。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制订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政治教学的内容纷繁复杂,按具体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板块,它既有具体实例,又有抽象的理论。具体到每一堂课,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重点、难点也都不一样,教学的目标要求也各有侧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优化内容就成为老师必备的能力。我认为,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知识水平,恰当地选择和组织教材;2.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要抓住重点、难点,还要顾及教材的系统性;3.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4.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授知识中渗透技能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三、切实开展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
例如: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都会引起民众的议论、观点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四、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思想敏锐的一代,视野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是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怀有莫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地位,讲什么听什么,老师怎样说都是对的。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凡事先问个为什么,学了理论就与现实相对照,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产生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状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只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住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品德修养是维系教育的生命线,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爱岗敬业;二要热爱学生;三要严谨治学;四要为人师表。
二、充实知识储备
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不仅要了解本学科教研现状,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应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提高教学水平
1、做好听课工作
做一个有准备的听者。听课前认真了解授课者,授课对象及授课内容。听课时认真观察教师动态及学生反应与表现,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自己作比较,同时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及教学亮点。听课后进行分析反思,写出心得体会。
2、做好授课工作
第一,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能集中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准备课本上的内容外,尽量多收集一些课外资料作为补充,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第二,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尽量做到内容充实,教态大方,语言生动,并且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其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讲课时,留心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和黄的今天,是李嘉诚先生慧眼所成。2001年8月,在李嘉诚先生致力于中药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和记黄埔集团出资50%,将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重组改造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和黄药业成为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在内地的首家医药企业,也是上海的首家中药合资企业。
李嘉诚先生之所以看好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中药贵族血统”。
1958年,沪上4家百年药店——雷允上、胡庆余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合并成了上海中药制药一厂,还有着著名的“上药”牌注册商标等。
沪港合资,强强联手,使和黄药业的先天优势更为显著:老字号百年的口碑和信誉,和记黄埔集团雄厚的资金支持。今天的和黄药业已发展成为拥有丸剂、片剂、注射剂等12大类剂型,“上药”牌注册商标及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等70个品种的知名中药生产企业。
用心制药感恩社会
在和黄药业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个独门绝技——手工制丸。在麝香保心丸生产车间,指纹图谱、终端过滤技术、原料发酵等等现代中药技术一应俱全,然而有一道工序是“和黄人”永远不舍得用现代设备替代的,那就是手工制丸。在每个车间,十多个工人用独特的工具摇成一颗颗22.5毫克均匀的小药丸,分毫不差。虽然机器已可以制丸,但手工摇出来的药丸光洁度更高,这一粒粒小药丸始终承载着“和黄人”对中药的深情挚爱和良心。
和黄药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标准,公司所坚守的“品牌质量”方针也得到了回报,产品所属的“上药牌”商标连续19年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10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本着弘扬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的宗旨,和黄药业还建立起以企业技术中心和项目合作为主体的立体研发创新体系,坚持以科研为发展原动力,运用现代技术,积极研发新产品,对现有的核心产品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等进行二次临床试验和开发,进一步明确了其药物机理、疗效等,这些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和黄药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公司荣获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进步一等奖”。
周俊杰董事总经理笑着向记者介绍说,“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遵循了李嘉诚先生的教导:“企业要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2007年,和黄药业携手中国医师协会启动了心希望工程,在全国500多家社区医院为社区冠心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取得良好的反响。2009年在陕西安康援建了上海和黄药业希望小学;2010年开展捐赠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和黄书屋”公益项目,该项目以每年建立10处“和黄书屋”的速度不断推进。”
走向国际和黄之梦
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之路是和黄药业矢志不渝所追求的梦想,那么和黄药业又是如何来规划产品,通往国际市场的呢?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里,素质教育的风刮过大江南北,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教师理应与时俱进,把素质教育搞的名副其实。然面,教师的教育思想、自身素质、教育科学性和艺术性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为此,教师必须有紧迫感、使命感,必须踏踏实实地端正教育思想,内强自身素质,外树良好形象。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仍然主导着教育,为了让它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转变。其次,要立足讲台,放眼未来,充分认识新世纪所需的人才以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培养目标。
推进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深刻改革,要求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在我国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素质教育已经不断深入人心,影响教师行为模式的新教育观念。如果教育观念不更新,教学模式不转变,将会导致教学改革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结果。一切为了孩子,应当成为教师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始终贯穿于教育改革。
二、搞高自身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业务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如今的时代这一说法已过时,那一桶水已是一潭死水,而是要求教师必须常流水,活到老学到老恰好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强烈要求。此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和程序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运用计算机工作的一定技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普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连自己都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师德,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关系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学生不论是掌握新的知识,还是受到的教育,许多时候都不是学生自觉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实践形成的。所以教师的自身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针对学生的天性,教师善于将“情境教学、目标教学、快乐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从而创设良好的氛围,然后尽情激发学生的慧智于课堂教育这片净土上,用创新引领学生在感受阳光般的温暖,体会成就感的美妙;用艺术牵引潜藏在学生身上的能量,让知识与德能融合碰撞出和谐的光芒。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封闭循环的,它有效地传递着教学的过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去学,使教学的过程显得有些呆板,课堂没有活力。所以改革教学方法是有必要的。通过改革教育方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解答者,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与参与者去引导学生发现。课堂氛围出现显而易见的变化,出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不再是以前的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场景,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变成现在的主动学习,使得学生在课堂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让学生变得活跃,变得更有积极性。
四、规范教师形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少。”教师必须严于律已,时时处处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明确教师职责,满腔热忱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表率,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加之有“四心――爱心、热心、耐心、细心”的陪衬,把心中的大爱播撒于教育,那人定会让素质教育的香气溢满世间。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身正为范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具有爱国、爱家的学生;一个善良有爱心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学生。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他的老师的素质形象。规范教师形象,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条件,是新时代教育下对教师的要求。
“在养成教育中,父母与教师稍不留神就会剥夺儿童的主人地位,甚至会扼杀儿童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奴役儿童的过程。”在德育体验教育活动中我们要避免这一倾向的蔓延,要深入掌握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要学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特征,切忌德育教育的成人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倡导的所谓对学生的关注往往是从成人角度提出来的,而高中学生并不一定认可,因此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
学校将来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把教育的对象塑造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只要充分尊重高中生,学生就会自觉参与。比如牵涉多数高中学生利益的校规校纪出台,不妨举办类似听证会的形式加以民主讨论,对于一些校内不许骑车,不许吃零食等规定可举行公投,或公开辩论,这样一个过程既可让高中学生体验当家做主的自豪,也是一项绝好的自我教育机会。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基本权利,让他们在各种习惯养成中充分发挥主人作用,让他们逐步学会与成年人沟通、合作,这正是体验教育的理念的充分体现。
二、学生的体验教育要体现丰富性
体验教育如果手段单一,或者是纯粹教条主义的强行灌输,就会缺少童趣和科学性,那只能是一种单纯形式主义,没有真实有效的指导意义。学生喜欢在形式丰富多样的高中学生团队活动中体验感觉快乐,于是我们尽量设计编排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可操作性强,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方案。
1.走一走,问一问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学校安排了小记者采访了海州中学的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了解他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感人事例,并与他本人通了电话,发了电子邮件。为了更好地了家乡道路交通的大变化,小记者采访团还去连云港交警八中队桥采访交警叔叔,了解连云港市BRT公路的建设情况。还分别参观海州区骨干企业新海发电厂、鹰游纺织厂,了解家乡民营企业发展情况。采访录像在学校小电视台播放,使全体学生受益匪浅。
2.看一看,写一写
学校要为学生创设机遇,让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去学习“社会”这门功课。学校还组织了学生前往海州古城“参观五大宫调”展览。最近又鼓励学生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田湾核电站,接受科普知识教育。
3.动一动,做一做
我们还鼓励各班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本学期高二学生的科普文章《水污染的调查》,高三学生的科普文章《变废为宝》等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组织分工,大家一起动起来,做起来。我们一改以往的说教宣传形式,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画,来牢记交通安全知识。
三、学生的体验教育要体现长期性
美国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的体验实践。正如一句名言说道:“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体验感受与实践过程是密切相连的,让学生做一做,再想一想,如此循环往复,要深刻“突出德育中的践行,践行中的领悟,领悟后的感悟,感悟后的追求”。我们老师与家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拟订欲达成的良好习惯,再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然后引导着学生“每日三省吾身”。上述结果在班级、小组内交流,当到达一周一月时可颁发奖章。成人通过这些有趣的手段让高中生在不自觉之中一天天地持之以恒地坚守着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当他们察觉的时候,良好习惯已悄悄地形成了。
四、学生的体验教育要有教育者的示范性
在高中体验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从自身做起,身先士卒。“要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要做到。”“要让孩子遵守的,家长必须率先垂范。”“师长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学习”在体验教育中不再是一句空话。要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科学技术使体育走上了技术化的道路,技术除了在比赛场馆、设施和装备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还渗透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不知不觉人们已逐渐形成了依赖技术来促进体育的发展和获得突出成绩的习惯,体育己经走上了无法脱离技术的道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客观方面,技术造成了健康威胁、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问题,在主观方面造成了道德迷失、人主体地位的丢失和不公平竞争等等问题,体育领域产生了“生态危机”。在一个普遍呼唤生态整体性、和谐性、平衡性,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时代里,体育生态化是十分必要的,重建人、自然、社会的三方和谐,也成了时代的呼声。
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自然环境是体育能够持续存在并发展的物质基础,事实上,大多数体育项目都是源于自然环境中才得以形成的。当前生态学主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顺应自然规律,保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节制人类欲求,将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限制在可以优化生态、整体平衡协调的范围之内;人居环境的建构中引入自然因素,营造生态化人居,使人在心理上、精神上与自然亲和;在文化观念层面上调整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不再盲目地强调自然为人类服务、征服自然等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等等。生态化的体育不但应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而且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公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来宣传这一原则。“在生态文明视角中,现代体育的发展已被置于生态环境参照系中,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必然地成为衡量现代体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当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时,自然环境净化指标是考察举办城市的重要指标。在当今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社会和谐的要求
现代工业文化理念反映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是主张排异和竞争的,这带来了对立,导致了社会生态的危机。
深层生态学是对现代性排异观念和竞争观念的反思,它试图以生态整体性来重建“共同体”观念,消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以异质要素的平衡性来否定排异,以生态整体的和谐性来反思片面的竞争原则。在这样的时代呼唤中,建立在竞争模式基础上的现代体育是需要进行转换的,需要淡化名次、淡化奖牌。体育产生的最初本是一种“游戏”,不但有促进身心发展、培养特定社会条件所需的身心素质的功能,也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交往。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中看,当时社会中很多青年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便是通过共同参与竞技活动而建立或维系的。可以说,那时的体育突出的不是人与人的竞争、逐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利。正如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学会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现代体育只有向“游戏”的模式回归,向作为一种加强人际交往、融合社会关系的活动的功能回归,向促进和谐的旨趣回归,才符合生态平衡性、和谐性的要求,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化。
三、人的身心节律和谐的要求
生态学的终极追求还是在于建立一种生态化的人格和生态化的生存,在于优化人类存在的质量。它旨在追求一种使人的身心节律与自然生命应然的节律协调一致,并在这样的协调一致中使人的身心回归本真,实现自由的生活模式,而这也正是生态体育的内涵和目标。人在适度的、有规律的、节奏协调的体育运动中,不仅能促进身体各种功能的锻炼和发挥,增强有机体的生命活力,造就健康和生机;也能使人在心理上体会到日常事务中被压抑的生命能量的舒展和释放,体会到自身节律与自然生命节律的契合,体会到精神力量的充盈和精神境界的自由。这样的体育是生态性的,因为它指向身心节律的和谐、生机活力的释放和生命本真的回归。“作为内涵丰富的生态体育,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是而且应当成为一种人类实现身体健康、体态健美、人性完善、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的生命追求,一种当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强身健体、怡情益志、展现人体力量和潜能的手段,一种促进人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催化剂’,一种锻炼人具有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机敏的头脑、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的积极的人类生活方式。”正如萨马兰奇所说:“由于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置于为心智服务的位置,它在任何文明需求中都值得居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抗渗抗冻混凝土,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 TV6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抗渗混凝土要求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
抗渗混泥土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4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3)细集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抗渗混凝土宜掺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应采用F类,并不应低于Ⅱ级。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最大水胶比应符合表的规定;(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20kg;(3)砂率宜为35%~45%.
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
二.抗冻混凝土要求
1.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述规定。
2.抗冻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②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集料,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3)细集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粗、细集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应掺用含有氯盐的外加剂。
3.抗冻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2)复合矿物掺合料掺量应符合表的规定。(3)抗冻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
施工要点
(一)抗渗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应用机械搅拌。先将砂、石、水泥一次倒入搅拌筒内搅拌0.5~1.0分钟,再加水搅拌1.5~2.5分钟。如掺外加剂则最后加入。搅拌前外加剂应用拌合水稀释均匀,搅拌时间可适当廷长至3分钟。但搅拌掺加气剂防水混凝土时,因其含气率与搅拌时间有关,不可过长,以免气泡消息,搅拌时应控制在1.5~2.0分钟。
模板要求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湿性小,结构坚固。两侧模板如用对拉螺栓中间加止水片,管道、套管等埋设件应设止水铁板。
厚度大于或等于25厘米的结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3厘米,厚度小于25厘米及钢筋稠密的结构宜为3~5厘米。伴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常温下应在半小时内运至现场,与初凝前浇灌完毕,如运距较运或气温较高时,宜掺缓凝减水剂。
混凝土自落高度超过1.5米时,应用串通、溜管或开门子下料,进行分段分层均匀连续浇灌,分层厚度为25~30厘米,相邻浇灌面必须均衡,不留垂直高低槎时,应作成斜面,其破度不大于1/7。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差点间距不应超过50厘米,振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表面再用铁锹拍平拍实,待混凝土初凝后用铁抹子抹压以增加表面致密性。
浇灌中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断续浇灌时,施工缝处应凿毛、扫净、浇水湿润,用相同标号减半石子混凝土或去石子砂浆先铺20~25毫米厚一层,然后断续浇筑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初凝后,应覆盖浇水养护14天以上,凡掺早强型外加剂或微膨胀水泥配制的防水混凝土,更应加强早期养护。冬期施工不宜采用蒸汽养护方法或电热养护法。地下构筑物应及时回填分层夯实,不使长期暴露,一避免因干缩和温差产生裂缝,并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提高。
防水混凝土结构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时方可在其上面继续施工,达到70%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时,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20℃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所谓"语"是指口头语,"文"是指书面语,可见,语文这门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书面语能力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口头语。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使自己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则更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教师口语应该具备哪些要求呢?
一、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具有针对性。
语文课上可讲的内容很多,确定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症下药是教学关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脱离主题泛泛而谈,那么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实习期间,有一位实习老师在上高一第一册《兰亭集序》时,就没有注重针对性。他先是解题,然后介绍作者,在讲到作者王羲之时,他指出"王羲之是东晋时期大出法家,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是作者用行书写成的。"本来介绍到这里即可收住,但这位老师接下来却大谈中国的书法发展和王羲之的书法。结果这堂语文课变成了一堂书法课,脱离了教学目标,失去了针对性。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语法课时则设计得非常精妙。
师:昨天我要求大家上课的时候每人带上一份报纸来,都带来了吗?
生:(纷纷回答)带来了!
师:(检查,发现所带的报纸是不同日期的)怎么没有带当天的报纸呢?
生:(纷纷议论)你没讲要带今天的。
师:都带当天的报纸来,大家都有统一的教材了。就能从中选择一些句子作例句来讲,现在就不能这么办了。不过这责任全在我,是我昨天讲得笼统,不明确。可见,说话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那么,我该怎么说,大家就明确了呢?
生:你就该告诉我们带今天的报纸。
师:对!这句话的准确体现在用词造句上,"报纸"前边还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当天的",这样,我们讲的报纸范围就小了,表达就不是笼统的了。"报纸"是名词,为了把名词所指的人、事、物表达准确一些,可以在名词前加上一些词语同它结合。这加在名词前用来使名词所表达的意义更确切的词语,如"当天的报纸"中的当天在语法结构成分上称为定语。
乍一看,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带报纸来上课的做法,似乎与语法课内容不相关,但仔细推敲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的语言和做法是很有针对性的。
二、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必须富有知识性。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通俗说,就是指教师口语必须富有知识性,学生能从中学到知识。
所谓知识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能广泛恰当地征引相关知识。
下面是一则与之相关的教学语言实例: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土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美赐给西湖,秋和冬的美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这是一位老师在《济南的冬天》一课时的导入语。在这则导语中,老师没有直接介绍济南的冬景,而是先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介绍西湖春天的美景,继而介绍瑞士夏日的风情,最后自然导入济南的冬季之美,导入新课。
在这则导语中,学生不仅懂得济南的秋天和冬天之美,而且也领会了西湖春景的艺术以及瑞士的夏日风情。而所有这些,都与教师的语言的知识性分不开的。这则导语富有知识性。
三、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要具备准确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虽不能做到课课生动、堂堂经典,但最起码必须做到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
语文教师口语的准确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准确性必须要求做到内容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内容的准确就是指是教师所说的话是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必须做到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要做到这一点,看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对相关知识非常熟悉。如果不注意客观事实,想当然地信口开河,会给学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其次,语文教师语言的准确性要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语言深浅适度,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适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使学生易于认识,接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语言不能过于深奥,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不能过于浅显。
四、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具有一定的感染性。
教学语言是接近于演讲体的一种语言,与演讲词一样,都要求能吸引接受对象,但教学语言对这一要求更为突出、迫切。一次演讲,缺少感染性,无非效果不佳,听众收获不大,即使失败,并不一定要追究责任,而教师的语言如果吸引不了学生,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口语的感染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好懂易记是感染性的基本要求。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所学知识,那么,就达到了一定的感染性。
其次,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必须贴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著名语言教师于漪有一次教《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一个学生竟对"宇宙几千万万颗星星"一句话提出了疑问:"老师,万万等于多少?"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问的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亿颗星星’而地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 这一问,学生都哑了。过了会儿,一个有两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而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同学,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是谁给我们的呢?"大家又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身上。这个同学也十分高兴,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灰暗神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在学生的笑声中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亲切鼓励,热情表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生动优美是感染性必不可少的要求。一个教师对"自爱"作了如下注释:"自爱不像对恋人的爱,不能过于信奉;不像对珠宝的爱,不能过于守藏。自爱像农民对土地的爱,要尽力耕耘它;像工人对机器的爱,要时常开动它;像匠人对玉石,要精心雕琢它。"在这里教师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自爱"作了生动的解释,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最后,风趣幽默也是感染性的一个方面。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能使课堂生机盎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具备规范性。
教师语言是规范化的样板,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其语言的规范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语音要规范。1997年6月颁布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第二十一条就是根据语音具体情况拟定的。
第二,语音要清晰。语文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务必时刻注意自己的语音是否清晰,音节交待得是否清楚。教师语音的清晰度受几个因素的影响。如:固有的发音习惯,教学心情等。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比较急躁,也会影响到音节的不完整或不到位。
纯洁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极具好奇性,模仿力,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中学生模仿力极强,而缺乏判断力,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其产生极大影响。中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教师的优点或缺点,都会机械的去模仿,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作为教师有时可能忽略一些细节,但对与学生来说,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可能是你的每一个眼色,每一句话上,甚至可能连你怎样工作,怎样和同事说话,对待学生的态度所有的一切,只要学生在身边,他们都会注意的到,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在树立榜样人物时,要结合他们的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把榜样同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结合起来,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时刻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勤业和品德高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德育教育要“以人为本”,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投入“真爱”。只有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意愿,多关注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其特点,中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成功、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师生关系融洽,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只有教师赋予真情,学生才能触动心灵;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心灵,才能做到全面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一切。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倾向,分辨出外因或内因,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做到方法正确,措施得当,讲究实效,才能效果显著。
三、教师对学生的推心置腹,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教育中没有沟通就达不到教学育人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有把道理讲到位了,讲透彻了,学生才会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了,看法才明了,心情才舒畅。中学生缺乏具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不明晰,切忌长篇大论,要抓住要害,言简意赅。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能够理解,要充满亲情和真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细腻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亲近,学生自然就会乐以接受老师的说教。
四、学生给予一颗爱心,才会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