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司生产经营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 要:本文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对泛西南地区上市公司的成长机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的检验,发现:(1)成长机会存在门槛效应,即不同成长机会公司多元化经营会对企业生产效率有不同影响,存在非线性的特征,不能人为主观地将公司按中位数的分类方法去研究多元化与生产效率的关系;(2)高成长公司与低成长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生产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显著;而中成长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生产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3)高成长公司资产规模、近三年净资产增长率与企业生产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中成长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均与企业生产率效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研发投入则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多元化 门槛模型 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80-05
收稿日期:2015-06-15
基金项目:本文为自治区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泛西南地区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 批准号:201010LX56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新绍(1974-),男,湖南涟源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企业战略管理。
一、引言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成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速壮大发展的重要措施。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把与地缘最接近东南亚各国的中国西南地区推到了东盟合作战略的前沿。中国政府为西南地区及西南地区企业积极参与东盟经济合作与竞争提供了系列的政策支持的同时,也积极鼓励西南地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兼并,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西南地区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企业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东盟自贸区背景下,选择匹配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与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与企业竞争力,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值得我们思考。
本文以2009~2013年泛西南地区制造业42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主成份分析方法得到企业发展机会综合指标,以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到企业生产效率指标,再借鉴Hansen[1] 得出的“门槛模型”对研究的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研究企业在不同发展机会下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资本效率之关的区间效应,为我国泛西南地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提升企业竞争力寻找多元化决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对企业多元化相关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美资本市场。之后,随着研究的发展,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或绩效)关系研究成为了焦点之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可以利用内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突破外部融资约束;帮助企业有效化解竞争威胁提高企业抗击外部风险能力;实现企业渠道、管理等资源共享,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即“多元化溢价”论(Grant RM et al,1988[2];Villalonga B,2004 [3];Wernerfelt B,1984 [4];Bodnar GM et al,2000 [5])。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企业“多头管理”困难、组织协调能力下降、成本上升从而引起企业竞争优势变弱;还会造成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过渡分散,会导致项目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从而导致投资效率降低、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最终减少企业价值,即存在“多元化折价”(Wulf ,1998 [6];Lamont ,1997[7]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多元化”本身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模式与企业经营战略而言,没有好坏优劣之分。认为如果多元经经营公司有支持多元化经营的成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多元化就能成功并增加企业价值,反之就会失败减少企业价值(Fauver et al,2004)[8],这被认是企业多元化的“折中”理论。
总之,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及企业价值的关系仍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1)许多研究采用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方法忽视了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是一个动态的、渐变的过程;(2)因中国上市公司会半盈余管理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中国股市的短期投机行为较为严重,所以在已有研究中采用财务报表中利润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及公司市场价值指标(如托宾Q值)来研究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企业价值的关系是否切实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企业客观内外部经济环境、企业多元化经营前的自身特性及行业特性、企业发展各阶段都会对企业多元化经营前后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因此,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特征,利用我国泛西南地区沪深197家上市公司历时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动态估计分析,同时借鉴新古典经济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生产效率函数的方法,考察研究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生产效率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基于西南地区面临自东盟自贸区带来的重大发展挑战与机遇,借鉴我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本文选取泛西南地区制造42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4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同时为力求样本公司数据的可靠性,剔除研究其间被ST的上市公司,剔除数据缺失、数据异常的公司,最终得到197家上市公司4年间共788个研究样本构成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网数据库及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二)模型与变量选择
1.基本模型
根据前文的分析,企业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根据目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并非具有一致性。因此本文借鉴曹廷求和孙文祥(2004)[9]、杨兴全和梅波(2008)[10]、连玉君和程建(2006)[11]等学者的做法,通过引入Hansen得出的“门槛模型”,依据公司成长性对 样本公司进行分组,考察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多元化经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了如下实证检验基本模型:
(1)
式中TFP为被解释变量,即生产效率;i表示公司;t表示年份;Xit为一组控制变量;HDit为解释变量,即公司多元化程度;G为公司成长性指标,也是门槛变量;γ为某个特定的门槛值;I(·)为指标函数,当括号中的条件满足时取1,否则取0;εit为随机干扰项;ui为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因素;α为系数向量;β1和β2为成长机分别小于和大于门槛值γ时多元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的估计系数。关于门槛效应原理及估值方法因篇幅不再赘述。
2.变量设计
(1)生产效率(TFP)
自索洛(Solow)[12]于1956年首次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概念后,该指标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ROA等易受人为操纵的绩效指标相比,生产效率更为客观。目前常用来测算生产效率的方法主要有非参数方法(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性参数前沿分析法(SFA)。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方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专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 [13]于1978年创立,用来评价企业组织效率的一种线性规划方法。目前DEA的评价方法已成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区域经济发展等效率的一种主流方法。因此,本文选取当年平均固定资产、当年的劳动力资本投入与公司其它投入三个变量作为投入变量;选取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存货增量之和为产出变量。
因只测算样本单元的生产率效,因此,本文采用Charnes,Cooper和Rhodes (1978)创立的产出导向(Output-oriented)CCR模型进行估算。
具体估算方法与工具可参阅魏权龄(2004)[14]、刘新绍(2012)[15]等文献。
(2)成长能力指标
为了客观、全面地考察公司的成长能力,本文借鉴张祥建、裴峰等(2004)[16]的研究中关于公司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刘新绍和张晓铃(2010)[17]的方法,同时考虑数据的易取得性和完整性。本文选择近三年总资产平均增长率、近三年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平均增长率(AnAG)、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MBG)、近三年股东权益平均增长率、销售现金比、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这十四个指标来反映公司的综合性成长能力。为降低成长能力指标维度,剔除指标中的重叠信息,利用主成份分析法降维得到公司综合性成长能力指标G(即模型(1)中的门槛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6个主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19%,较好地代表了上述14个原始指标的信息含量。再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为权重造建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综合指标,得到门槛模型中的成长机会指数G(门槛变量)。即:
G=(Fac1×19.39%+ Fac2×16.39%+ Fac3×15.43%+ Fac4×14.63%+ Fac5×12.11%+ Fac6×7.24%)/85.19%
详细估值方法请参见张文彤(2004)[18]、刘新绍(2010)[19]等文献。
(3)多元化指标
目前测度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方法主要有熵指数法、Herfindahl指数法以及产品、行业个数法等,本文采用Herfindahl指数法来计算样本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基计算公式为:
(3)
式中Pj为公司第j项业务的销售收入与总营业销售收入之比;m表示公司经营的业务个数。当HD(0<HD=<1)值等于1时,表明公司没有发展多元化业务,即HD指数越大,公司越趋于专业化发展;HD指数越小,公司越趋于多元化经营业。因此,在回归结果中,如果HD的回归系数为负,则表明公司多元化程度与生产效率正相关;若HD的回归系数为正,则表明公司多元化程度与生产效率负相关。
(4)控制变量
鉴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程度和研发投入对企业多元化程度、生产效率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以上四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a.公司规模(InSz):以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b.资产负债率(RDA):以公司总负债÷总资产来衡量公司资本杠杆程度;c.股权集中度(Ocd):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d.研发投入(R&D):以无形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来近似衡量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首先,本文利用生产效率计算软件DEAP2.1(Coelli,1996)对197家样本公司的生产效率值进行了估算,其估算后的相关统计结果如下表1:
利用得到的样本公司效率值为因变量(TFPit),同时放入4个控制自变量,对应门槛模型(1)式进行估值检验,得到的F统计量及采用“自抽样法”(Bootstrap)得出的P值、门槛估计值和95%的置信区间见表3、表4:
通过门槛模型检验,我们发现,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相应的自抽样P值分别在5%和10%水平下显著。表明泛西南地区上市公司成长机会不同时,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生产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表4中单一门槛模型门槛估计值和双重双门槛模型第二个门槛估计值比较,我们发现,两个值很接近。为进一步检验双重门槛的显著性,本文剔除在回归中不显著的“资产负债率”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控制变量后,再一次进行门槛回归,得到的P值见表5,得到的门槛估计值和95%的置信区间和表4结果一致。
从表5可以看出,在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两个控制变量后,双重门槛显著性由原来的10%水平下显著变为5%水平下显著。但借助图1、图2绘制的似然比函数,我们仍不难发现,双重门槛中的第一个门槛值0.123的抽样误差相对较大,其门槛效应并不显著。但为了验证不同成长机会下,多元化水平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我们仍然初步将泛西南上市公司按成长性分为低成长公司(G≤-0.268)、中低成长公司(-0.268<G≤0.123)和高成长公司(G≥0.123)这三种类型。
表6列出了各年份不同成长区间的公司数量,可以看出,4年中高成长公司占比仅约1/4左右,大部分公司处于中低成长。另外,各年份不同成长机会公司都发生变化,如果仅按成长能力的中位数(-0.076)来区分不同成长公司,显然是不合理的。
表6不同成长区间各年份公司统计表单位:家
利用(1)式对按不同成长区间分好组的样本公进行回归,用样本公司的生产效率TFP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其不同成长区间的估值结果列于表7。
从估值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并不理想,可能的原因是样本太少。但这不影响我们对不同成长机会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的判断。从门槛模型一、模型二均可以看出,高成长公司与低成长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生产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显著;而中成长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生产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而对于控制变量而言,高成长公司资产规模、近三年净资产增长率与企业生产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公司在高速成长期,企业规模的扩张能产生效好的规模效益。因此,高成长公司要利用公司成长发展机会,有选择地扩张企业生产规模,将企业做大。同时高成长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也与企业生产效率正相关,这与李伶俐(2011)[20]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理论上讲,提高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更有利于企业股东关注企业的成长与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相关决策效率与管理效率。对于中成长公司而言,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均与企业生产率效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研发投入则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因此,中成长公司首要的任务是努力提高主营业务收入,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稳健地增加企业净资产。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企业产品,增加企业产品定价权,将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本次的实证分析检验中,低成长公司各变量均不显著。
五、结论
本文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对泛西南地区上市公司的成长机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的检验,发现:(1)成长机会存在门槛效应,即不同成长机会公司多元化经营会对企业生产效率有不同影响,存在非线性的特征,不能人为主观地将公司按中位数的分类方法去研究多元化与生产效率的关系;(2)高成长与低成长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中成长公司则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Hansen B E.Sample splitting and threshold estimation[J].E-conometrica,2000,68(3):575-603.
[2] Grant RM,Jammine AP,Thomas H.1988.Diversity,Diversifica-tion,and Profitability Among Britis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 (4):771-801.
[3] Villalonga B.2004.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or Premium? New Evidence from Business Information Tracking Series.Journal of Finance 59(2):479-506.
[4] Wernerfelt B.1984.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2):171-180.
[5] Bodnar GM,Tang C,Weintrop J.2000.Both Sides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the Value Impacts of Geographic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Working Paper: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6] Wul,f J.,1998.Influence and In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l Cap- ital Market:Theory and Evidence.Unpublished manuscript,the Wharton School,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October).
[7] Lamont,O.,1997.Cash Flow and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e 52,83-109.
[8] FauverL,Houston J.F,Naranjo A.2004.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the Value of Corporate Industrial and International Diversi- fication.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0 ( 5 ):729-752.
[9] 曹廷求,孙文祥.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机会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04,7( 1):57-69.
[10] 杨兴全,梅波.成长机会、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 2):70-78.
[11] 连玉君,程建.不同成长机会下资木结构与经营绩效之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28( 2):96-103.
[12] 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1):65-94.
[13] CHARNES A,COOPER 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429-444.
[14]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 刘新绍.创业板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中国册会计师,2012,02:80-85.
[16] 张祥建、裴峰、徐晋.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7:72-77.
[17] 刘新绍、张晓铃.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技术效率与成长性[J].会计之友,2010(10):75-77.
[18]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0-21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在管理、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精益生产作为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能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因此,精益生产在中小型企业的应用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利用杜绝浪费和无间断的作业流程而非分批和排队等候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相对大批量生产而言的,注重时间效率,其焦点是识别整个价值流,使价值增值流动并运用顾客拉动系统,使价值增值行为在最短的时间内流动,找出创造价值的源泉,消除浪费,在稳定的需求环境下以最低的成本及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二、X公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X公司是一家小型的民营企业,是专业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室内健身器材的制造商。X公司拥有五万多平方米的厂房,800多名员工,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各种高级游戏健身车、竞赛车等产品,产品销往世界各地。X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家质量体系的认证,出口产品通过德国TüV SüD检测、TüV Rheinland检测、ITS检测以及国家体育用品检测中心的检测。下面,笔者就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X公司的人力资源特点及问题分析
1.不稳定的就业环境
国际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资源价格、能耗成本都在猛涨,企业成本骤升;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拓展不力,产品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迷,尤其金融危机之后,X公司订单骤降。企业出于紧迫的压力不得已大批裁员。
2.不公平的竞争关系
在X公司员工普遍存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公司的绩效考核也常常极端化,使企业人才频繁流失,管理层不稳定。
3.不满意的薪酬福利
X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员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公司的薪资福利也不尽人意。
(二)X公司的设备特点及问题分析
1.低端的设备精度
X公司的设备大多数是上个世纪的设备,设备陈旧,不利于设备平稳运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误差较大,无法与同行相竞争。
2.不统一的设备品种
X公司在采购设备时没有统一规定。不同的技术人员选型不同的设备,致使X公司生产管理及设备管理变得困难。此外,由于设备之间的差异,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差异也比较明显。
3.无效的设备管理
X公司中有许多关键性设备,设备昂贵,数量极少甚至全厂只有一台。X公司没有对关键设备标识,致使关键设备的维护相当粗糙,使企业的生产运营蒙上相当大的停工隐患。X公司备件管理也不到位。设备预防维护不当。
(三)X公司的物料管理特点及问题分析
1.不健全的物料采购监管机制
X公司在物料采购中常常采购方式随意,采购过度、不足,采购价偏高,采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缺乏指导的项目物料管理工作
X公司的业务部对项目业务部缺乏指导,项目物料成本由于缺乏指导,涉及到专业知识宽泛,外加信息闭塞,因此难以得到控制。
3.不健全的物料管理考核和奖罚措施
X公司对项目物料管理工作未建立奖罚制度。因此,采购人员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为公司分担繁杂的采购为原材料分门别类。
(四)X公司的工艺特点及问题分析
1.疏于管理的工艺文件
X公司缺乏专门的工艺文件管理中心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电子化管理,工艺文件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破损丢失屡见不鲜。
2.亟待规范的工艺参数
X公司仍有许多工艺参数尚待规范,由于生产过程中工程师只是对个别工艺参数进行修改,但是没有对工艺文件系统更新,因此工艺参数参次不齐,另外有些工艺参数未进行量化,因此许多员工对生产加工工艺还是一知半解。
3.亟待标准化的工作方法
X公司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公司没有一套标准的工作方法,都是师傅带出来的,一个师傅一种方法,因此工作方法不尽相同,缺乏规范的工作方法致使生产产品的效率参差不齐,甚至产品的质量因工作方法的差异而无法得到保证。
(五)X公司的环境特点及问题分析
X公司5S的管理重视度不高,工厂、车间原材料,设备、工具等堆放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工序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X公司对环境与健康的重视度也不高,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与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笔者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X公司进行观察与分析,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X公司若想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经融危机严峻形势下仍能长期健康的发展,务必要全面贯彻精益生产的思想,采取各项精益化措施优化生产,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
三、针对X公司的问题提出的精益生产方案如下:
(一)人力资源精益化管理
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针对X公司的人力资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X公司应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1.打造精益化团队
X公司要首先从社会上招聘一些高素质的人才,适当裁掉一些不符合公司战略的员工并及时有效的安抚一线员工的情绪,将一线的员工保持在最精简、最稳定、最高效的状态。
2.优化公司的竞争机制
精益化的团队要将员工的晋升提拔公开、公平、公正化;建立完善正确的岗位价值体系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3.设计多层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将员工统一编制,并针对不同的级别的员工发放不同的薪资福利,并建立培训机制,切实保障员工的利益。
(二)设备资源精益化管理
针对X公司的设备资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X公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购置高端设备
X公司应着力购置先进的高端设备,及时淘汰陈旧的低端设备,提高X公司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效率。
2.统一设备选型
X公司在购置设备时应明确规定设备选型,统一设备品种,以便于设备管理。最后,推行全面生产维护(TPM)计划,在X公司内部开展全员参与设备维护计划,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三)物料系统精益化管理
1.建立健全的物料采购监管机制,并进行电子化记录归档。
2.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各部门的配合。
3.建立健全的物料管理考核与奖罚制度。
(四)工艺系统精益化管理
1.建立专门的文件中心
通过建立专门的文件中心对工艺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激起员工保护公司公共财产的责任心。
2.规范工艺参数
将所有的工艺参数量化,并禁止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标准化工作方法
X公司可以派专业的工业工程师通过定性与定量的作业方法研究,得出一套最高效的工作方法,并在全公司普及。
(五)全面整治环境因素
1.在全公司开展“5S”活动
首先,公司务必意识到“5S”管理活动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建立专门独立的“5S”管理部门,展开一系列的“5S”的活动。
其次,在公司推行全员参与的“5S”活动,并由专门独立的“5S”管理部门分别对生产现场和办公现场进行考核评价。
2.严格处理废气、废渣、废水并合理排放
X公司务必高度重视EHS工程,公司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EHS工程师对废气、废渣、废水合理计算,给出一套有效的废气、废渣、废水处理方案,使之得到合理的排放。
参考文献:
[1]陈辉.精益生产方式在现代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
[2]周祖忠.精益生产在Z公司生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肖颖竑.精益生产方式在CT公司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一、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往往面临众多的复杂因素,且这些因素很多时候包含着重复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样的信息越多,研究人员就越不容易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正确判断。然而在大部分经济研究过程中,充当自变量的众多变量之间总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如何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使研究更加精确成为一个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1933年,霍特林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主成分实际上就是由原变量X1~Xm。线性组合出来的若干个互不相关且未丢失任何信息的新变量,也称为综合变量。因而,建立在主成分基础上的主成分分析法就是一种针对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操作原理是通过对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在尽量不损失或少损失原指标所包含信息的条件下,把多个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在保留了原始指标主要信息的同时,又使其彼此之间不相关,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使得我们在研究复杂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
对石油公司某一年度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时,需要用到较多的指标,各个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必然存在着相互重复的现象,例如石油储量和石油产量、总收入和净利润就是高度相关的。对于企业而言,若要评价某一方面的生产经营状况比如产量,则只需对具体指标的数据进行直接的比较就可以了,这一点相对容易。但在对生产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时则需要将各个指标所反映的信息进行高度概括。正因为如此,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中外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就具有现实基础。
二、中外石油公司生产业绩评价数据
在这里我们立足石油产业技术和经济特点,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石油公司2003/2004年度的生产经营数据,包括财务方面的数据和生产方面的数据,作为分析评价各个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自《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涵盖了各个石油公司上游和下游主要业务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基本能够综合反映年度生产经营状况。2003/2004年的数据见表1、表2。
这里用X1~X9分别代表各个指标。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数据没有考虑人均数据指标。中石油和中石化拥有的职工人数在世界所有石油公司中居前两位,因而如果从人均财务指标和生产指标看,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业绩排名肯定位居后列,不具有可比性。
三、评价模型
根据主成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借助分析软件(SAS8.1),对2003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根据计算输出结果,选取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2%),构建中外石油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模型。两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方程式分别为:
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外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进行综合量化评价,需要将各个石油公司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代人Z1和Z2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主成分Z1和Z2的数值。之后,再将其代人S的计算式,计算出2003年各个石油公司的业绩综合评价分值,见表3。
运用同样的方法对2004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该年度各个公司的生产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分值,并将2003/2004年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4。
四、生产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表4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经营业绩排序。以上10家石油公司中,按照2003年业绩评价结果排序依次为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中石油、道达尔、德士古、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集团、中石化以及挪威国家石油公司。2004年这一排序发生“微调”,壳牌、BP位置互换,其余则未发生变化。
2.相对优势量化评价。2003年埃克森美孚的经营业绩最好,综合评价分值为4.06,中石化股份公司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相对较弱,得分值分别为-2.46和-2.89,最高值与最低值差值为4.06-(-2.89)=6.95。
2004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综合业绩依然最好,得分值为3.86,相对较弱的依然是中石化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但2004年强弱的差距已明显缩小。埃克森与挪威石油公司得分差值为3.86-(-2.85)=6.71,小于2003年的6.95。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美孚石油公司的相对其它石油公司的相对优势正在减弱。
3.“进步”与“退步”的测度。虽然综合评价排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各个公司的相对变化确实很明显的。根据得分变化情况看,相对于2003年而言,2004年经营业绩得以提升的公司为BP、道达尔、德士古、中石油、中石化、埃尼集团和挪威石油公司。其中提升力度最大的公司是BP,得分增加0.13,其次是中石化,得分增加0.11。
2004年综合经营业绩有所下降的公司是美孚、壳牌、巴西石油,其中美孚下降的力度最大(-0.2),这也再一次说明其相对竞争优势正在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对世界石油公司队排名也是以上述指标为基础,但《情报周刊》的做法是将3项财务指标和6项生产指标截然分开,分别评价,所以有两个综合排名结果。此处的研究将财务指标与生产指标予以融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予以综合比较分析,抽象出能够反映9项指标信息的主成分。这样的评价结果涵盖信息量更大,评价结果也更具科学性。相对于《情报周刊》的比较方法,笔者以为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当然,如果将评价的指标增减或者将评价的公司数量予以拓展,评价的结果肯定会发生变化,因此以上的评价仅仅是一种相对的比较和分析,对其理解不能绝对化,例如不能因为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得分为-2.89,就认为该公司的生产经营业绩很差。但即使如此,相对的比较亦然具有其应有的意义。运用此方法可以对上述石油公司进行连续年度的生产经营业绩评价并排名,通过不同年度经营情况得分的测度来把握各个公司年度相对经营业绩的水平。综合得分情况的变化基本可以衡量某一公司在整个群体当中相对的生产经营发展状况。公司的决策者可将这种排名和相对得分的变化状况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和调整的基本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一)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全年计划销售**+++++吨,实际销售**++++吨(含**++++吨)比计划增加+++吨,完成计划的****%;全年计划经营总收入*****万元,实际销售收入****万元,比计划增加****万元,完成计划的****%;完成营业外收入***万元,收入共计*****万元。
2.全年计划经营总支出****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比计划增加****万元,占计划的****%。
(1)销售总成本计划支出****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比计划增加*****万元,占计划的****%;
(2)销售费用计划支出****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占计划的****%;
(3)销售税金及附加计划支出****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占计划的****%;
(4)管理费用计划支出****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占计划的****%;
(5)财务费用计划支出****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占计划的****%;
3.全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万元,实际完成
****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完成计划的
****%;计划实现净利润****万元,实际完成
*****万元(其中2015年所得税汇算清缴调整支出****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完成计划的*****%。
(二)资本性开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资本性开支计划总额****万元,实际支出****万元,占计划支出的****%。其中:电脑***台***万元,实际支出*台****万元;打印机*台***万元,实际支出*台***万元;装订机*台****万元,实际支出***万元。
(三)影响利润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看,公司本年度有的计划指标完成得较好,如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有的完成得较差,如销售总成本、利润等。本年计划营业利润****万元,实际实现***万元(不含***收入***万元)比计划减少****万元。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是:销售数量变动(增加****吨)影响总收入增加569.12万元;销售数量变动影响总成本增加****万元;销售单价变动(降低****元)影响总收入减少***万元;销售单位成本变动(增加****元)影响总成本增加*****万元;销售费用减少支出******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运输费用计划数**万元,实际发生***万元,运输费用主要由供货方承担;销售人员工资计划数***万元未在销售费用中核算;业务招待费用计划数**万元,实际发生**万元;化验室装修费用计划***万元,实际支出***万在长期待摊费用中核算);销售税金及附加费减少支出****万元;管理费用支出减少***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及福利费计划数***万元,实际支出****万元,年初计划的职务津贴未发放;折旧费、租赁费、业务执待费、办公费等开支超计划50%以外;通讯费、车辆交通费、差旅费、水电费、其他费用等开支都低于计划的40%;董事会费、原料林基地经费、不可预见费等共计***万元未发生;但是五险一金计划数***万元,实际发生数****万元,占用了其他费用的预算,超预算原因是2016年开始单位负担部分的五险一金由公司负担;财务费用减少****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向银行贷款****万元***月底才到位,只需支付*个月的贷款利息)。
(四)资金余额和应收应付款项余额情况
2016年12月31日止,货币资金余额*****万元;应收票据余额****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万元;其他应收款余额*****万元,其中:******++++万元,*****++++万元,********有限公司+++万元,******厂++++万元;短期借款余额****万元;应付账款余额****万元,其中:*****+++万元,********有限公司****万元,******厂***万元(其中应付承包经营前货款***万元);预收账款余额****万元;其他应付款余额****万元;应交税费****万元。
二、2016年承包工厂生产经营情况
(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收购****++++吨,金额++++万元(不含税,下同),平均单价***万元,收购***++++吨,金额*****万元,平均单价****万元/吨。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销售收入****万元,其中:销售**+++吨,收入****万元;其中销售**给***公司****吨,公司对外销售**+++吨;销售***+++吨,收入****万元;其中销售***给****公司***吨,公司对外销售***+++吨,实现经营利润****万元。
(二)******厂生产经营情况
收购****++++吨,金额++++万元(不含税,下同),平均单价***万元,收购***++++吨,金额*****万元,平均单价****万元/吨。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生产****++吨,单位成本***万元。销售收入****万元,其中:销售**+++吨,收入****万元;其中销售**给***公司****吨,公司对外销售**+++吨;销售***+++吨,收入****万元;其中销售***给****公司***吨,公司对外销售***+++吨,实现经营利润****万元。
三、2017年公司财务收支预算(不含***)
预计销售**++++吨,预计经营总收入****万元,平均销售单价******元。预计经营总支出*****万元,其中:销售总成本****万元,平均单位成本****元;销售费用*****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管理费用******万元,财务费用****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万元,企业所得税****万元,净利润***万元。
四、2017年承包工厂经营计划
(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计划
生产**+++吨,生产***+++吨。
(二)******生产经营计划(同****有限公司)
考虑到各家工厂如有利润的话无法进入公司帐户,所以两家工厂的产品原则上经由公司对外销售,工厂的收支预算包含在公司中。
五、资金缺口情况和筹措计划
公司原自有资金*****万元,2016年*月向**市**信用社借入一年期流动资金*****万元,2016年经营亏损****多万元,共有流动资金****万元。2017年预计需要经营流动资金*****万元,其中:公司本部**贸易经营*****万元,承包****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万元,承包******生产经营****万元。向信用社借入的*****万元的流动资金2017年*月到期后,继续向其借入。
附件:1.2016年*****有限责任公司利润计划执行情况表
2.2016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性收支计划执行情况表
3.2016年*****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费用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
4.2017年*****有限责任公司利润计划表
引言
经营分析工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经营分析工作在辽宁移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公司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公司的财务部门由于不直接参与公司的市场运营,从某种程度上,财务没有部门利益,只有公司利益、老板利益,与业务分析人员相比,财务分析人员具有天然的视角差异,财务分析的立场更加客观公正。
一、经营分析的内涵与意义
经营分析是利用财务、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公司生产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揭示经营风险、创造公司价值以及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总结和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分析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以及对未来经营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它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二、加强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下称经营分析工作)通过利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财务及业务等数据资料,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预警,为提高效率、揭示风险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经营分析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财务部门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财务部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公司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健康发展的需要。受行业日趋饱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发展趋于平稳,经营问题日益复杂。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公司管理方式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加强经营分析工作、以“分析思维”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落地。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价值的需要。应公司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与角色将从核算型向策略型转变,而财务集中管理项目的稳步推进更为这一转变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有利于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在公司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各环节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对公司科学发展的有效支撑作用。
总之,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经营分析工作,对财务部门发挥管理职能、促进部门职能转型、提升部门工作价值以及助力公司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三、提升财务人员经营分析工作的主要思想
经营分析工作应紧密围绕价值提升主题,平衡长短期利益,追求可持续发展,做好业务合作伙伴与管理决策参谋。
要坚持效益导向。创造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求,经营分析应紧密围绕效益目标,深入开展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有效支撑资源配置。
要坚持立场客观。经营分析应以真实准确数据为基础,用数据说话,力求客观,不吝啬积极评价,不回避问题揭示。
要坚持业财融合。经营分析应在准确把握各项财务指标变化的同时,充分结合业务发展情况,细致剖析各项数据现象的深层动因,不断提升经营分析广度与深度。
要坚持战略前瞻。经营分析应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着眼未来,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预测预警,发挥预判、引导和参谋作用。
四、财务人员如何做好经营分析工作
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经营分析工作机制,提高经营分析工作质量,财务部的经营分析人员应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机制、数据管理等方面去加以改进与提高。
(一)各级管理者应该强化思想认识
转变分析理念,应从推进策略型财务管理、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促进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经营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经营分析立场相对独立、视角更加全面、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工作水平。
(二)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组织保障
分析工作的团队化和专业化分析人员充足是保障经营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级财务部门需要配备足够分析人员,建立专职分析团队,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联合相关部门组建跨部门分析团队。分析团队应充分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并通过详细的工作制度,保证团队工作有效运行。
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生产经营分析质量的基础是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激情、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心态。省公司会定期组织召开经营分析培训会和研讨会,推进省公司和市分公司的分析人员轮训、交流制度,建立分析人员培养常态机制。
(三)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1、推行经营分析工作项目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21-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公司为了实现其发展战略,必须以科技进步为立足点,加大科技投入,因为,必要的科技投入是集团公司实现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才能促进集团公司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换言之,只有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的发展战略,才是集团公司应当确定的既积极可靠,又稳妥可行的发展战略。集团公司为保持科技进步,就要管好、用好科技经费,力求使科技经费的使用达到最好的效果。本文拟就企业集团科技经费的管理作一些探讨。
1 对科技开发经费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1)科技开发经费管理的目的。集团公司科技开发管理,是指集团公司为了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与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科技情报、科技开发项目的立项、科技开发合同和科技开发经费等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控制和协调活动。集团公司科技开发经费管理则是指集团公司对科技开发活动经费的筹集、计划、使用、评价和分析的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证集团公司以最少的科技投入,获得最大的科技成果,形成和维护集团公司的核心技术,促进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快速和持续地发展。
(2)科技开发经费管理的重要性。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科技投入,科技投入的增加依赖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适当增加对科技人员和劳动的投入是集团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阐明的原理,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诸因素中,劳动者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劳动者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生产工人、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各类人员在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生产工人主要保证集团公司现有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转;科技人员既要负责现有生产流程生产技术问题的研究处理,又要负责影响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管理人员负责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控制和协调;经营者主要负责生产经营活动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决策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确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生产技术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中的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方案。可见,要维持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要实施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都需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因此,集团公司应适当增加对科技人员劳动的投入,制定与科研活动相适应的科研劳动分配方式,对科研人员实施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保证科研活动不断出成果并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集团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②合理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是集团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的因素诚然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但离开了劳动资料,劳动者的作用仍然不能发挥,因此,在科研项目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及时准备开展科研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对正常开展科研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保持适当的科技经费支出比例对促进集团公司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科技经费支出比例一般以科技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来衡量。科技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都是不同的。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一般占比例较高,世界500强的许多企业高达10%以上,发展中国家比例普遍偏低。在发展中国家,集团公司的科技投入比例高于中小企业。但一般认为,科技经费支出比例2%时仅能维持,换句话说,这是集团公司科技经费支出的底限。本人认为,集团公司的科技投入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科研力量相适应。达不到底限的科技投入不利于实现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但过多的科技投入,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力量来运作、消化和吸收,必然造成科技投入的浪费。
因此,集团公司应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科研劳动积极性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科技投入,并随着科研力量的增长,研发能力的加强而增加。
2 科技开发项目的立项要慎重
集团公司是由多个子公司组成的企业群体,为避免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在科技投入上的低效率和重复投入,客观上要求集团公司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立项的管理。集团公司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立项的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适度收集科技情报
集团公司对科技情报的收集要注意适度收集。因为收集科技情报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集团公司在收集科技情报时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依据,收集那些与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发展相关的科技情报,这样才能避免在科技情报收集上的无效投入。
2.2 加强科技开发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评价
科技开发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立项的可行性评价。因为,科技开发项目一经立项,就要进入编制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的程序,预算一经批准就要付诸实施,就要按项目预定的程序开展研发活动,就要发生科技费用支出。因此,加强科技开发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评价,是避免大量无效投入和降低科研费用的必要环节,未经可行性评价证实技术上可行,预计开发后很可能对集团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不应当立项。科技开发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评价主要由负责项目研发活动的单位和部门提出,主管科技开发的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审核。可行性评价主要有经济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1)经济评价法。经济评价法是对所要立项的项目从经济的角度,对项目实施的收益进行评价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项目收益率=项目预测收益额/项目预计研制费用×项目研制成功概率
式中项目预测收益额可以是项目实施后增加的产品销售收入,如项目实施后的日常运作要发生费用,则项目收益额应是二者的差额。项目预测收益额还可以是成本费用降低额;项目研制成功概率一般由具有科研实践经验的企业内外部相关项目研究专家所组成的专家组确定。
(2)综合评价法。简言之,是对与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些因素包括:项目实施后对集团公司产品的贡献程度、项目的创造程度、项目的紧急程度、项目的开始时间、项目实施后产生的销售收入、科研机构(队伍)的适应程度、环境保护情况等。由有关专家对所要求立项项目的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后给出每一个因素评价分数,加计各因素分数得该项目的综合评价分数。根据综合评价分数的高低确定项目可行与否。
实际工作中应将经济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应用,以便对立项项目进行全面评价,对项目课题的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生产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特别是科技产品技术设计的先进合理性作出评价。经过评价,对项目可否立项提出专家意见。
2.3 严格立项审批程序
集团公司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应当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包括:
(1)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立项申请。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的立项申请应当明确项目的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先进性,预期实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能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内外从事相近项目研究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开展研究已经具备的和需要提供的技术条件和物资条件,开展研究所需的经费预算,项目组人员水平和组织分工,协作单位的特长和承担的研究内容,计划进度等。
(2)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立项意见。集团公司科研主管部门应对各单位提交的立项申请按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查,提出立项意见,包括:确定项目名称的意见,确认可行性评价结果的意见,参与项目实施单位、人员的意见,实施项目所需资金筹集和支付时间的意见,实施项目所需物资来源、供应量、供应价格和供应时间的意见,项目实施阶段、时间等方面的意见。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立项意见,应当与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交换,求得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共识,为立项后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否定立项意见的,应向项目申请单位说明原因。
(3)集团公司科研项目审批小组批准立项。集团公司科研项目审批小组主要成员由集团公司主管科研、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及其相关业务部门的人员组成。在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立项申请,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立项意见的基础上,审批小组成员对需要立项的各个项目逐个进行充分的讨论,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认立项。
3 完善科技开发项目合同管理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中每一项重大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实现都离不开契约,都需要有关各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就经济活动中的有关问题达成协议,以契约的形式确立,以促使有关各方积极履行各自的义务,取得各自的利益。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69-02
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法人企业联合体。由于在集团内部各个子分公司业务范围、业务性质未必相同,给评价考核和业务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有必要设计一套统计指标体系,用价值衡量子分公司运行质量、运行结果及财务状况,为评价考核集团内部各个子分公司提供统计服务。
一、选择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反映总体现象的指标体系。构建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就是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反映集团各个子分公司经营状况及其变化的整个过程。在具体选择组成统计指标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设置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集团内部各个子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
2.规范性原则。设置的统计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为科学化。
3.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原则。设置的统计指标体系既能反映集团各个子分公司生产经营的静态,也能反映各个子分公司生产经营的动态。
4.简洁适用原则。设置的统计指标体系既要按照必要性进行简化,又要满足设置统计指标体系的目的,更要便于操作应用。
5.适度超前原则。设置的统计指标体系既要考虑集团公司发展和管理导向,又要考虑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和管理现状。
二、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结构
集团型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反映子分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指标。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现金流为王已成为共识。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反映企业现金流情况的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这几项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深入认识和评价企业经营规模;二是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三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四是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流的因素,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从现金流的角度了解净利润质量,为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前景提供信息。
2.反映子分公司经营成果方面的指标。这类指标是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主要有产品产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增加值。在这里,我们选取经济增加值来反映子分公司经营成果。这项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较准确地反映子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价值。传统业绩评价体系以利润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容易导致经营者为粉饰业绩而操纵利润。而经济增加值在计算时,需要对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二是经济增加值具有文化。经济增加值不仅是一种计量方法,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的成本,没有将权益资本成本从营业利润中扣除,这样计算出来的会计利润不能真实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也会使经营者误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忽视权益资本成本就是忽视股东利益,忽视资本成本就容易忽视资本的使用效率。运用经济增加值进行统计评价,就是要让子分公司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克服短期的行为,强化风险承担意识,将集团利益和经理业绩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经营者目标和集团目标趋于一致。
3.反映子分公司经营风险的指标。这类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些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负债率既反映子分公司经营风险由谁承担,又反映了子分公司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它是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2)流动比例是评价子分公司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3)速动比例是评价子分公司流动资产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能力。这三个比例结合起来,综合反映了企业长期、短期、即期偿债能力,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做了较为完整的描述。
4.反映子分公司劳动效率和人工成本方面的指标。这类指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人工成本指标。这些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了企业劳动的消耗效率。这里全员劳动生产率采用增加值与同期全部职工人数之比来反映。它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投入再生产过程中增值的部分。这个指标有利于分析各个子分公司的劳动效率;二是人均人工成本反映了人工成本状况,有利于分析各个子分公司人工成本状况。
综上所述,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济增加值、资产负债率、流动比例、速动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人工成本。
三、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计算公式及资料来源
1.经营活动现金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收入,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个子分公司实现的现金收入,表明了子分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现金收入=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税费返还+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在实际运用中,该指标无需计算,可以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取得。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是反映一定时期各个子分公司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净额,同时也表明了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成果。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在实际运用中,该指标无需计算,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中直接取得。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是反映各个子分公司通过投资活动获取的现金净额,表明了各子分公司投资效果。计算公式为: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在实际运用中,该指标无需计算,可以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取得。
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是反映各个子分公司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表明了各个子分公司筹资能力。计算公式为: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在实际应用中,该指标无需计算,可以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
5.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期各个子分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它是全面衡量子分公司生产经营真正盈利或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费用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财务费用*(1-所得税税率)
资本费用=总资本×平均资本费用率
总资本=少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合计+负债合计-无息流动负债-在建工程
无息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合计-短期借款-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在具体计算总资本时,均用期初与期末数的算术平均数
平均资本费用率=资本或股本费用率×资本构成率+负债费用率×负债构成率
平均资本费用率,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取一个固定比例。
在实际应用时,上述指标计算资料可以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获取。
6.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它是反映某个时点上,子分公司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该指标是评价子分公司负债水平和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子分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7.流动比例。流动比例,它反映某一个时点上各子分公司变现能力。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8.速动比例。速动比例,它是用来表示某一个时点上各子分公司资金流动性,即各个子分公司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数值。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例=(流动资产总额-存货)/流动负债
9.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各个子分公司人均创造价值。是考核子分公司经济活动重要指标,是子分公司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10.人均人工成本。人均人工成本表示各子分公司雇用一名员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费用水平。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分析各子分公司之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效率提供参照。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职工薪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以上这套体系的评价方法是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取舍的基础上,又参照目前较为先进的评价方法而形成的。这套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集团型企业内部子分公司在业务、资产等方面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评价的问题。这套体系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应具有的行为导向对子分公司进行综合评价。
在集团管理当中,统计是计划、监控、决策的有效工具,对规范公司管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面对内外部日益变化,如何构建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贾海.谈思路 找思路——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纵横谈[j].中国统计,2013(02)
今天的会议议程共有四项:一是通报煤业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二是安排部署工作;三是时镇长讲话;四是书记作重要讲话。
会议现在开始:首先,请煤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同志通报煤业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下面,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同志安排部署工作。
下面,请镇长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请镇党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已进行完毕。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又是一次动员会、鼓劲会。会上,同志客观地总结了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结合实际,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时镇长对公司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书记从战略高度出发,做了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及当前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认识再提高。今年是我镇经济蓄势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回去以后,要迅速将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书记和镇长的讲话传达下去,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把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上来,形成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浓烈氛围。
二责任再强化。今年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公司各企业、各部门要将任务逐项进行量化、细化、实化,分解落实到人,切实形成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的格局。
2009年是我公司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公司治理不断规范,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整合效果明显,核心主营业务经营取得持续增长,主要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举扭转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为公司的加速发展、做强做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度公司董事会重点做好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从传统视角来看,审计活动是作为财务管理的“对立面”而存在着。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最终确保公司财务管理的合规性。然而,从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有效开展的角度来看,二者却又能形成相互融合的态势。或者说,可以将审计已有的监管、审核功能,转换为向财务管理提供信息、建议的功能上来。正是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可以建立公司财务管理与审计融合下的优化模式。
文章首先探讨二者的融合机制;之后,再提炼出二者融合下的优化原则。最后,给出具体的优化模式。
一、二者的融合机制分析
从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出发,可以根据资本循环公式的逻辑:G—W—G',先后在资金预算、资金使用、资金回笼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分析。
(一)资金预算中的机制分析
资金预算构成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践中一般根据项目、任务驱动来进行资金预算和划拨。此时,可能因缺乏整体视阈而导致资金预算效果处于次优状态。同时,因诸多干扰因素(如人际关系因素)的作用,也会使预算偏离合理轨道。而审计活动不仅关注资金循环,还涉及到公司生产、经营等整个环节的业务运作。因此,这里就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和建议。
(二)资金使用中的机制分析
根据笔者的体会,资金使用中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诸如,资金流量、流向,以及使用中的效益性都构成了财务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对此,公司财务人员一般根据各账户资金的流转进行监管与控制,但仍无法避免资金使用与公司整体发展的偏离状况。这时,审计(包括跟踪审计、事后审计)就能为此起最后保障的功能。
(三)资金回笼后的机制分析
公司作为盈利性组织,必然面临着对利润的追逐。其中,利润的合理分配就成为关系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而言,利润被分配为: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等三个部分。此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确立三项基金间的比例。而审计活动的整体视角优势,就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建议。
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指明了二者融合的机制。
二、二者融合下的优化原则
那么如何根据上述逻辑,建立二者融合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呢?针对这个问题,还须提炼出二者优化的原则。
(一)财务管理先行原则
从财务管理中的会计职能就能知晓,考察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要手段是会计手段。通过建立会计报表,来分析一个会计周期后的公司资产流动性状况。这就意味着,财务管理应先于审计活动而出来。而审计活动在此处,则主要为财务管理提供业务保障功能。
(二)财务管理主体原则
从功能上看,二者之间是无法替代的。为此,应建立财务管理为主体,审计为支撑的二元结构。所谓“主体”可以理解为,针对公司的资金预算、使用、分配应以财务管理手段来实施,并着重从资金循环周转的科学、有效性方面来进行价值判断。所谓“支撑”则可以界定为,通过引入审计活动的整体视角优势和建议,降低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不难看出,以上两个原则抛开了传统认识,而是建立了二者在融合基础上的相互地位,这也成为指导优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路径指向。
三、原则导向下的优化模式构建
结合上述讨论并在原则导向下,下文将就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优化模式进行阐述。
(一)针对公司资金链条风险的财务审计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资本循环G—W—G'可知:在这三个环节中,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依次呈现;而且,在空间维度上体现为同时存在。因此,这就对公司的资金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诸多公司都面临着提升资本有机构成的任务。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通过固定资本重置的方式来实现,必将增大公司的资金投入。从而,公司财务审计将为此提供安全屏障。
(二)针对公司资金优化配置的财务审计
公司的资金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存在要求。由此,会计审计功能又体现在优化配置公司资金方面。在以市场拉动为主要模式的商品销售形态,使得公司不仅要关注下游的需求方,还要面对上游生产要素的购进渠道。即:在货币职能(G)、生产职能(W)、商品职能(G')环节中,公司须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若要最终实现“惊险的跳跃”,公司则须科学测算出各领域的资金预算。
当然,建立在二者融合机制下的优化模式远不止这些。但在有限的篇幅内,笔者选取了更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仍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之效。相信,随着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将会逐步深化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四、小结
可以将审计已有的监管、审核功能,转换为向财务管理提供信息、建议的功能上来。具体应遵循:财务管理先行原则、财务管理主体原则。
参考文献
[1]邵柏清.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204-02
0 引言
宣钢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系统是宣钢公司实现对各二级单位生产调度指挥和生产经营指挥的语音指令通信系统,为更好地完成公司对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调度指挥,根据公司现状与需求,在2011年对该公司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为了确保宣钢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在对该系统的优化改造过程中引入了PCM设备,实现了调度指挥电话通信路由的备用,提高了电话通话质量和系统的容灾性能。
1 宣钢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系统的介绍
宣钢公司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负责全公司生产组织的沟通和调度指挥,在实际的生产组织中起着很关键的联系作用。公司调度通信系统经多年的实践运作,逐步形成了公司总调到各二级厂调,再到车间调度的三级调度指挥的模式(如图1所示),公司相关单位对调度系统的这种运行模式已完全适应,同时这种模式的也适合宣钢公司的生产经营调度指挥,为公司的生产调度指挥、上情下达、生产经营数据上报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图1
2 宣钢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系统的现状
宣钢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系统是借助于宣钢867局电话通信主干网运行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整个网络路由是由公司到867局中心机房再到各相关单位的电缆来连接完成的,由于宣钢867局电话通信系统线路老化,电缆线路传输距离长等较多因素交集,致使公司生产调度电话通信系统经常性发生通话自动断线、杂音大、话机不振铃等一系列问题,经过我们的测试和分析,在较多的因素中,其中线路传输距离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重新进行路由规划,敷设新电缆;另一种是借助公司的光缆主干网,通过光缆路由实现连接。如果重新布放电缆,需要相关设计部门对线路的路由进行合理规划,时间较长;投入该项目需要购置电话通信电缆,由于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购置材料的总体费用非常高;敷设电缆所需的工期也较长,不利于我们快速地解决现存问题。
3 PCM简介
PCM是综合业务接入设备。将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数据经光纤,双绞线或微波延伸。具有丰富的语音和数据接口类型,大多用于公网与专网,广泛应用于电信DDN网的延伸,城域网改造,专线电话接入,电力和公安系统的专网建设,以及新电信运营商的城域网组建,图像采集系统,网管系统和监控系统的接入等各领域。
PCM设备具强大的语音、音频、数字信号的处理功能[1],该设备可将一个模拟信号(如语音、音频)嫁接到一个64kbps的数字位流上,通过2M链路传输到对端再还原出来;它还可以同时将30路语音分别嫁接到30个64kbps数字位流上,再通过1路2M进行传输,还要以将将语音、音频、数据等业务综合复用到一台设备上,再通过2M通道延伸下去。
4 PCM设备在宣钢生产调度通信网的规划引入
近年来,由于宣钢公司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公司的对于工业光缆主干网络的建设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网络覆盖还在不断的延伸。为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对公司工业网进行了调研分析,最终确认可以借助该网络路由实现PCM设备接入。于是我们利用公司的光缆主干网,在不增加线路投入的情况下,为系统引入了PCM光缆传输设备来替代传统电缆传输模式。
在光缆路由的改造中,我们按照网络规划,在公司调度机房和宣钢867局中心机房各增加一套PCM设备,用光缆主干网进行连接。在公司调度交换机房中,将调度交换机的用户线接入配线架模块中,然后再通过配架复接一路到PCM设备;在867局中心机房内,在总配线架上开辟一个调度电话专用区域,将PCM设备还原出的电话信号通过RJ45接口和网络双绞线连接到此区域,最后接入到各单位调度室。
图2
经过改进后光缆路由的接入,使得调度电话通信系统避开了宣钢867局的通信电缆主干网,这样的模式一方面使电话通信传输速度加快,通话稳定性好,质量高,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将电缆路由废弃,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备用路由进行管理。通过改造,我们宣钢调度电话通信系统实现了由单一的电缆传输变为电缆、光缆传输的双路由,一旦光缆路由出现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切换到电缆路由中继续使用,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调度指挥,反之亦然。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灾性能,降低了该系统改造所需的资金投入。改造后的调度电话传输路由如图2所示。
5 结论
宣钢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系统的改造,在电话通信线路传输的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并成功地实现了应用,由于我们在电话传输的路由上创新地使用了PCM传输设备,使得线路的传输模式发生了变化,还使该系统的运行有效地利用了公司工业网的主干光缆资源,节约了公司主干通信电缆资源,提高了公司调度电话通信的传输速度和通话质量,保障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组织和生产经营的调度指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