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8 09:29: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理论基本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篇1

中药学与中医基础理论是统一的,中药学课程一般又晚开课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初学中药学的学生,首先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记忆中药学的内容,这样既省时又记得牢。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据理立法、按法处方、以方用药是紧密联系的。如化痰止咳平喘药主入肺脾二经,源于中医理论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化痰药之所以又可用于治疗癫痫惊厥、阴疽流注、瘿瘤瘰疬等病在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中药学记忆方法时,还应强调活学活用,不能死搬硬套每味中药。中药学理论干涩枯燥,但是,它上联基础,下联临床,这一桥梁学科的特点包含着中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见,把握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是学好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中药学要不断温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特别是脏腑生理和脏腑辨证两部分。这样,就可使中医药知识前后衔接,融会贯通。以上一些学习方法对初学者不失为是好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但深入研究中药性用,决不能流于表层,机械记忆,而应以药物临床实际为主。应鼓励学生全面学习,下苦功夫理解记忆,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医与药联系记忆方法,是学习中药学入门时的一把钥匙。

2引用中药典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药物的典故和传说等,增强课堂趣味性,不但能加深理解记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讲述辛夷花,能治鼻炎、鼻塞、鼻窦炎等鼻疾。说起辛夷花的名字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古代有一姓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昏头痛,鼻子流脓流涕,腥臭难闻,四处求医,均无效果,十分苦恼……有一天,朋友来看他,见状便劝道:“老兄,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地求医?”他听后觉得有道理,反正呆在家里得了这种病,死也死不了,还不如出去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也好。于是,次日便携家人出门了。这个举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鼻病。后来在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一白发老人告诉他:“你这病不难治,我给你介绍个验方,只要你坚持治疗,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个月,就能治好”。他听了很高兴,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见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叶灌木上采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说:“就是这种药,你每天早晚采几朵煮鸡蛋吃,用不了一个月准能治好你的病”。他遵医嘱,连服半月,果然积年鼻疾霍然告愈。举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药种子带回家种在房前屋后,遇有鼻疾的人,他就用这种药给人治病,都收到了显著疗效。后来,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人们问:“这种药很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叫什么名字?”他忘了问老人了。想了想,这是辛庚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便急中生智道:“这药,就叫辛夷花”。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性

篇2

Abstract:Absence of TCM thoughts is a serious problem,and to develop TCM thoughts is important in TCM further education.

Key Words:TCM further education;TCM thoughts;Problem,

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于中医理论体系确立之时,它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医医疗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把天、地、人、时的统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的结合抽象思维方式,建立起相应的理论框架,即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联系的整体观念和以人体为中心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观。而中医思维模式是中医从业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目的。所以,在高校中医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培养用中医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影响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因素

1.1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其理论基础更具人文特点。所以,学好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学生由于教育体制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受数理化的长期训练,形成了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习惯。在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没有开设其他人文知识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的取象类比思想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1.2课程设置的误区

现在中药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大都忽略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据统计,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中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均未安排《内经》、《伤寒》、《金匾要略》、《温病条辨》等四大经典内容。并且在中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药学典籍,尤其是《本草纲目》,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详细介绍了药物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产地、形态、真伪鉴别、采集、栽培、炮制方法、性味功能、主治特点等,至今仍然对中药的应用和研究起指导作用。但在中药专业的学习中却没有受到重视,以至于被忽略,难以把握中医药理论的精髓,使学生无法用系统的中医思维去传承、应用、研究、开发中药。

1.3现代教学思维方式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

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从小接受的则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理解、接受困难,对中医学的认同性降低,专业思想不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思维训练,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师不太会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诊疗效果。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2.当代中医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1温习传统文化,熟悉中医思维

医学研究的主体是人,而人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的复杂的高级动物,人体的双重性决定了医学研究的双重性。早在《内经》中即认识到了这一特点,认为“形与神俱,不可分离”,形成了既重视解剖生理、又重视精神情志的理论体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不仅组织结构的异常,而且精神情志的异常,同样属于疾病的范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不足,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应当通过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温习和掌握有关人的社会属性,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学识,熟悉中医思维。

2.2中医思维方法的渗透

高校中医院学生要很好的掌握中医思维方式,就要很好的了解中医思维方法。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医疗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其思维方式既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足迹,又有其作为科学的独特特征,是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综合应用。《内经》的阴阳学说提供了一个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相统一而以辩证逻辑为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统一而以演绎推理为主的逻辑思维模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比类对应式”即“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而中医中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其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医专业课课程的教学中,要把各种方法的优点和长处进行透彻的分析,启迪学生积极思辨,形象生动、深人浅出地阐述中医学的内容中各种思维的具体应用,对其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3增强中医临床实践能力

任何一个中医师在临床认知疾病、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管其自觉不自觉,都要运用相关的思维方式、方法,严格遵循思维的规律、规则。否则,尽管你有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也会发生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伤害和痛苦。而从人的智力结构分析,思维能力也是其核心部分。因此,系统地掌握有关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的基本知识,并对临床各分支学科的临床思维问题有所彻悟,无疑有助于中医工作者奠定正确的临床思维的基础,不断提高临床实践的能力。所以,高校在中医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增强中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使他们在诊治实践中运用思维研究成果,自觉地遵循中医临床思维的规律,培养娴熟的技艺,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2.4紧抓中医特点,宏观理解中医,建立中医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涉及的也就两个方面:即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生理上人是以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藏象学说),五个系统又在心的主宰下通过经络系统(经络学说)的“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通过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学说)等的作用完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就是辨证,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提供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征候过程,这也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方法。(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杨蜀琴.中医革命[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95-105.

篇3

以农村、基层客观需求为依据,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准确定位能力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加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医人才。

研究背景

中医高专既属高等职业教育,又有中医教育特点,这就要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既应符合职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还要考虑能发挥中医药的学科特色,更要符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实际需求;既要按照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将能力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又要着力训练其中医思维能力,体现中医学丰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维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专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旨在顺应时代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低等问题[1],对完善高等中医教育结构,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专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研究

通过近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农村基层的实地走访,发现对主要以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城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就业面向的中医专科人才,其知识结构要求全科型,其能力要求依次为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预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急症重症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从事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炮制、中药识别能力、心理治疗及常用护理技术等,在专科专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擅长则更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为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行业培养具备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应用能力以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能力目标: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运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以及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诊治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运用中医伤科学、社区急症与急救、外科操作技能等知识处理一般危重急症的应急处理能力;具备临床护理、药物配方、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一般知识和常用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写、读、说、译能力,并能借助医学辞典阅读专业书刊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相关知识,能适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接受再教育的能力。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具体内容

基本专业能力:按照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学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备对急、难、重症患者的初步诊断及处理的能力。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教学并重的基本思路,培养能中能西的现代中医人才。中医学专业是面向基层、社区培养人才,而在乡镇医院及村卫生所从事医疗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能中能西的同时,尚应具有预防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以及一定的中药炮制、鉴定能力等,对其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更趋全科型。

中医思维能力:中医学是医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元气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人体整体机能调节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其针对的是患病的人,而不局限于疾病本身,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思维、形象思维、“和”思维、抽象思维、司外揣内思维、经验再现思维、模糊判断思维、历代医家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取特色[2],是当今中医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祖国医学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

中医文化素养:依托学校的人文优势,以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为切入点,营造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中医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领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悟苍生大医的成长历程,传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读懂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继续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期间不断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当中不断获取学科新知识、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奠定基础。要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基础,能够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具备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的能力;具有积极地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中医创新能力: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与实践。中医创新在面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3],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系,加强古医籍中的中医药知识、方法、技术的挖掘、整理与升华,加强民间单验方搜集与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善于抓着机遇,在传承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医创新。

讨 论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以期人才培养内容更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1 药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古代是以“毒”来代表药物的药性。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毒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人体疾病有治疗作用,因而把毒物指为临床治疗药物。《周礼》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物以供医事”。可见很早以前,就把药物的毒性作为药性被临床应用。药性一词的最早记载是《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里是指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做了全面补充。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言:“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因而看出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药性理论即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2 药性理论的来源

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并将经验寓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之中,使之上升为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药性理论体系,大体分述如下。

2.1 实践经验

包括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两个方面。原始社会是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有毒的植物。如大黄生吃泻下,生吃乌头令人麻木等。为了避免中毒,就必须辨清楚哪些是“毒物”,经过零星的分散的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身受逐渐创造并积累起用药知识,这就是产生原始社会经验,从而有了“神农尝百草”以治疗疾病的传说。

2.2 古代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是前人认识和解释大自然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物都有阴阳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宇宙中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属性,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事物运动变化,逐渐形成了古代思想,即阴阳五行学说。把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运用于医学领域,指导临床实践,这形成了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

2.3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的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以脏象、经络、病因、病理、辨证治则、针灸、汤药,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如脏象、经络等就是研究人体各种脏器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组织有网络全身,沟通内外,联系表里,流通气血等作用。使脏腑器官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象、经络为药物作用的定位奠定了根基,是药性理论中归经的依据。病因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以病因来说,一是外因: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六之邪,故有祛风药、散寒药、燥湿药、清热泻火药等;二是内因: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之伤,故有安神定志药等;三有饮食失调、劳逸不节、内伤、外伤等。故中药有消食药、健脾药等。若由内风所致,用平肝熄风药。诊断,用望、闻、问、切四诊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分析归纳,中药有滋阴药、助阳药、解表药、祛寒药等。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对于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上说明中药是一个整体关系,中药是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药性理论来源离不开中医理论。

3 药性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医中药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医特点是辨证论治,它有四个步骤:理、法、方、药。中医治病用药的原则是有“证”用方(药),药随证变,若证情已变,仍死守原方,则会延误病情或者使病情加重,以小儿肺炎为例,若见高热咳喘,呼吸困难,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应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之法,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方)。如出现邪盛正衰的变证,而见呼吸困难,喘促烦躁、汗出,四肢厥冷,脉虚大,此为上盛下虚证(理)以用扶阳救逆法,应选用参附汤加味,以上列说明,中药的运用离不开中医的理论,掌握好中医理论,才能运用好重要防治疾病的目的。这就充分说明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4 药性理论的范围及其核心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范围很广,以《本经》为例,书中所述之药性,包括药物、采收、加工炮制、制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剂量多少、服法、组方原则、配伍禁忌等。以后历代医学家不断补充,凡涉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理论问题,都列入药性理论的范畴。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再以气、味的理论来进一步的探讨。

4.1 四气

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古时总称四气,又称四性,此外还有平性。这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反应而概括出来的理论。四性寓有阴阳之说,即寒凉为阴,温热为阳,平也有时偏凉或偏湿,四性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凡阳性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阴性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以阳胜阴,以阴胜阳,以阳补阳,以阴补阴,这是临床用药治病不可违反的客观规律。从现代医学观点解释,热证在病理上大都属于功能亢进现象。寒症在病理上大都属于功能衰退现象。因而寒凉性药物对功能上的病理亢进起抑制作用,温热性药物对功能上的病理衰退起兴奋作用。有人报道温热药能兴奋机体功能活动,主要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寒凉药能抑制机体功能活动,并且有消炎和镇静中枢神经,降低血压等作用。因此,对四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4.2 五味

五味的来源,据传在商周时代已有五味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如《至真要大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把五味作用进行归纳,并且与五脏联系起来,《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指明了五味在临床上的具体作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归纳了五味的作用,酸能涩、能收,苦能泻、能燥,甘能补、能缓,辛能散、能润,咸能下、软坚,淡能利窍,此五味之用也,因淡附于甘,以往甘淡并称,因而称五味,临床上不称六味,以药物而言,如辛味药之生姜散寒、川穹行血,酸味药之五味子敛汗,五倍子止泻,苦味药之大黄泻下,苍术燥性,解毒,咸味药之芒硝通便,淡味药之茯苓、猪苓渗湿利水等,五味理论对临床处方用药有具体指导意义。药物味与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甘味药含有糖类蛋白质,辛味药含挥发油,酸味含有机酸,咸味含有无机盐,但是与上述情况不符的药物是有的,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讨。

5 药性理论的整理发展

药性理论是前人用药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药理仍不完善,特别是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故有待整理发展。

5.1 文献整理

《本经》以来,记载药性理论的本草书很多,但对四气五味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往往众说不一。如五味理论《本经》记载花为辛温,在《本草备要》将其改为苦寒。又如气味《本草》苦平,《别录》味甘,而功能平肝明目,疏散风热,但目前有人报道,能扩张冠状动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当然,根据中医药理论和实际疗效,从常用中药着手整理,使药性理论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要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药性理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5.2 临床实践

篇5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系统的理论,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医现代化,应是以发掘,完善中医学理论,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建立现代中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使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和诊疗水平更加科学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1.中医现代化的现状

1.1现代中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仅有很少数的私立中医学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高等本专门科中医院校40余所,全国有1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了中医药学院,系或专业,大批名中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任教,建设了一批中医药精品课程,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规模化高等教育模式转变,从单一教育层次向多种教育层次转变,从单纯的医疗人才培养向中医药与理,工,文,管多学科复合人才培养转变。

1.2中医药逐步被世界接受

目前,我国与超过60个国家签订了有关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医,针灸的兴起,西方教育界对中医高级格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重视起来,许多国家开始和国内高等中医院校合作办学, 自1992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创了西方正规大学第一个中医专业本科教育,澳大利亚又先后有4所公立大学开设了中医学教育。1996年英国的Middesex University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了全英,乃至全欧洲第一个中医学士课程,现在英国已经有11所正规大学在其卫生学院开设了中医,针灸本科或硕士课程,占全英开设卫生学院大学的22%。[2]

1.3中医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技术,代表传统中医诊断技术水平,历经数千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医学临床诊疗技术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理法方药辨证体系。近50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医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进一步重视了中医药诊疗疾病的新技术探索,在广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已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药技术成果,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发展前景。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优秀的中医人才

当前我国中医缺少的是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的优秀中医理论人才,也缺少具有良好的中医理论素养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学教育来看

,专业思想不稳固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中医院校,同时中医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脉象、病证都只有在临床中去体会,其治疗也只有在病人病情及变化中去进行,离开了临床、离开了病人很难体会中医的精髓。

2.2不相信中医,盲目崇拜西医

不相信中医独立的学术地位,盲目崇拜西医学方法,对中医自身传统的冷漠,导致中医学术界目前的现状,中医的发展本身是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完善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框架之内的,这种发展可以是无限的,如果任意想突破这个框架,必然导致违背客观规律。

3. 中医现代化今后的发展

3.1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现代化要求中医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中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较好的现代医学基本功。还要对药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现代技术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也要讲透,即西医重基础,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从而掌握要领,药到病除。

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订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

3.2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多学科研究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必须在遵循中医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中医中药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先进技术,完善中医理论,走出单纯用西医模式的理论研究方法或标准来解释中医的误区。[3]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学的创新研究和学术发展研究等,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把握和利用好中西医相互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这一世界性发展趋势。

同时近年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中医学也成为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不忽视的力量。中医诊疗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要从其诊疗原理出发,保持和发扬其优势和特色,满足现代人类社会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要达到这个需求,就要赋予传统技术的现代性,必须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如: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生物技术等,因此,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将是中医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方向[4]。

结束语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渐进过程,需要中医界花很大的精力和相当长的时间对祖国医学进行系统挖掘和完整的继承,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中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吸取中西医认识生命活动规律及防治疾病之长,优势互补,相互融合,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贡献。 [1]张立平,从国际化发展趋势探讨中医现代化2007.3

篇6

1中西医对比讲,突出中医特色

对于中医外科的某一种疾病而言,中医特色就是依据中医理论所提出的具体、独到的见解及诊治方法。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常把中西医对比讲授作为每堂课的导入点,在简短、精要的中西医对比介绍中,强调中医对此病的独特认识。以这种方式教学,不但能突出疾病的中医特点,提高学生认识该病和对学习中医诊治该病的兴趣,而且还为后面重点讲授该病的中医特色铺平了道路,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接受课堂讲授的内容,还能了解到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例如在讲授“疖”时,首先指出西医对疖的认识“是单个毛囊及附属脂肪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它不单包括了中医的“疖”,而且包括了中医的“颜面疔疮”,也就是中医将西医的“疖”分为病位浅、病性轻的“疖”和病位深、病性重、易出现“走黄”的“颜面疔疮”两种病,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中医对“疖”的认识“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这样讲授既突出了“疖”的中医特色,也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疖”的全面了解。在教学中,采用中西医对比讲授法,是否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西医,从而影响对中医的学习呢?答案是有这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重点是对内容与时间、主与次两个方面的掌握。西医的内容只是对此病的一般认识,讲授时间必须少,主要内容是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处理,西医内容始终是处于衬托中医特色的次要地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把每节课的重点和绝大多数时间放在中医教学上就能保证突出中医特色,圆满完成中医外科的教学。

2抓住中医特色,重点讲清讲透

在某一疾病的开头,以中西医对比讲,引出中医特点,接着就应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等方面运用中医理论重点讲解。首先是抓准每个病症的关键,例如疮疡的病因有多种,但以热毒、火毒居多,而火毒为痈疽、疔疖等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疖”一节的讲述中,一要强调“疖”为热毒而致,以此为切入点向发病、辨证、治疗、预防等方面展开;二要抓住发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疾病中的“浅表”二字。在讲述中以病因乃“热毒”、病位是“浅表”作为主线,结合发病、症状、诊断、治疗进行讲解:因为皮肤损伤,伤口易感热(火)毒,热毒搏结于皮肤“浅表”,引出“疖”起病后皮肤易红、易肿痛、根脚表浅、范围局限的临床症状特点;因为“浅表”,引出“疖”易脓、易溃、易愈,且全身症状不重的病证特点。而在治疗中,抓住“热毒”搏结于皮肤,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病位“浅表”,外治疗效好,引出注重外治,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中医治疗特色。这样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能使学生听懂、学好。

篇7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理应如此。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医药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除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的学习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而开展中医综合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将成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1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目的和意义

    中医历来比较重视宏观和整体的观察,缺少对微观结构和各种代谢方面的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把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现代中医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既要掌握传统的中医研究方法,更要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中医综合实验》课程,对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具有中医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莫大的益处。

    《中医综合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开展中医理论实验教学和中医课题研究的能力。通过《中医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医学研究的探索者。将达到以下目的:(1)有助于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强感性认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3)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2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类型和方法

2.1验证性实验教学

    配合中医相关课程开展中医理论的实验教学,例如: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教学实验(舌的微循环观察、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脉图描记和分析等),中医温病学相关实验(营分证病理造模实验等)以及中医基础、方剂、伤寒等方面的诸多实验,均可由各教研室依据自身学科特点提出实验教学计划,由中医综合实验室具体实施完成,以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2.2探索性实验教学

    建议首先在我院研究生《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中,除讲授理论外,给实验课一定学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实施完成一个小型课题,包括选题、课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指标测定(含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生理等)、统计数据、分析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选题范围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组织小组、班级讨论,教师评讲,通过这一过程的完成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为保证实验课题的成功及在短期时间内完成教学实验,最后实施的教学课题仍然由教师确定,选择易实施、模型稳定、指标测定可操作、反复验证了的中医小型课题让学生自己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课题能力的目的。在研究生实验教学取得一定经验基础上,也应当对本科生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生源。同时,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高标准的需求。

3实现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的对策

    加强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理应成为我院当前教学领域改革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的实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中医综合实验室建设

    在取得学院领导及各教学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下,制定中医综合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及大型、精密仪器操作规程等;制定教学实验计划和撰写实验讲义。目前,该实验室可以先构建框架,利用我院已有资源,由中医各教研室主要负责组织教学、设计思路,动物室、药理教研室、形态和功能实验室以及图书馆共同参与实施,人员由以上教研室教师及实验教师兼职组成,待有一定基础后,逐步实现实验用房、设备、人员配套,由专职教师及实验人员组成的独立的综合性实验室,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医综合实验室体系。

3.2加强中医综合实验队伍建设

    中医综合实验室教师和实验人员除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必须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其要求教师不但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基于我院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医综合实验教学首先应当对我院青年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加强青年教师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开展中医综合实验,为中西医结合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8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的基石,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改革,努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基》的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理论教学,授课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实际操作少,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其中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考完后全退还给老师,当然不知其所云,这就难以使《中基》这一主干课程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得考虑到《中基》这门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体系特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找到两者的桥梁。

《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理论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重思辨和实践,轻直观和具体,可操作性差,其内容深邃而抽象,致使中医学在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上都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而《中基》教学对象恰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其文化基础基本上是近、现代科学知识,其思维模式以抽象逻辑为主,故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难以接受中医学这个陌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致使初学者在学习时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学生的习惯思维和中医理论的传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李东华等[1]对《中基》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谈到其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为了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我们对《中基》教学环节做了适当调整,针对书中一些理论内容,插入实验教学,以藏象的肺脏学习为例,理论上,肺的生理功能有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行水;肺朝百脉、主治节。如肺主行水的解释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不管宣发肃降,总之是肺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将水液之精微输布全身、将水液之浊物(汗和尿)排出体外的过程,反之,肺主行水的功能异常就会得水肿病。为了让学生理解并信任肺的这一功能,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内容,通过减少实验动物肺的通气量,然后观察其尿量的排泄证实。实验课后,同学们惊呼神奇,是实验对理论认证的神奇,也是同学们对此法激发学习兴趣的神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首先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强化学生对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从而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实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实验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课后对学生就开展实验课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学生认为有必要而且对实验课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要改革,可以从实验教学方面努力。实践证明,《中基》实验教学是推动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以往的教学方法单一而抽象。而实验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中基》传统教学纯理论化、抽象化的模式。实验教学从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多个角度对《中基》理论进行了阐释,这必将会给《中基》课程的教学带来重大的影响,也预示着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开展《中基》实验教学的经验还不足,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处于初试阶段,对学生的帮助有局限性。要使这一改革方案成熟与完善,还需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

当然,这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真正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好、学好、教活、学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变迁,必须摸索出一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化的路子。杨页君[2]曾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中的困惑,提到以现代科学术语阐释或印证中医理论,使之具有现代化的面貌的体系。或者说要使之客观化,实验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无论是教学的改革还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改革,实验教学都能为中医学的发展献绵薄之力。

篇9

中医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在世界传统医学中一枝独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目前中医药诊疗仍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西医院校,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中、西医又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周期短,而且大多安排在第3学年,既无前导课的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联系巩固,加上中医理论本来就抽象深奥,因此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对中医也就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和探讨。

1、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认同感

现代医学是以实体结构为基础,借助科学实验,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系统,偏重于将人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从整体、器官、细胞一直深入到亚细胞与分子、基因水平,即向人体结构的微观方向深入,注重疾病的客观表现和局部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人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积累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气机升降为理论基础,运用类比、演绎、外揣等具体的思维方法,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的学科,其研究注重于从整体、从自然界的变化过程中来探讨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既重视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以及内在联系,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因此,两种医学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课程一般在3年级开设,学生已经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习惯将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相比较,对“心藏神,肾藏精”等中医理论感到不可思议,难以认同,并认为中医是“玄学”,甚至否认中医的科学性,其认同感相对较差。

通过导论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祖国医学的认同感,同时从中西医学不同的认知方式及其理论特点来分析中西医学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对“病”和“证”的认识,西医重视对病的研究,擅长对疾病从病因病机,发展过程及预后做出判断,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而中医重视证,重视不同个体在当下的整体状况,治疗更具灵活性、多样性,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等不同的治疗原则。此外,还可适当介绍现代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成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如青蒿素的研究开发成功,不仅是中药开发的突破和新途径,也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实与成就的介绍,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认真学习《中医学》。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写好教案

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了教学大纲,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才有充分的依据、才有针对性。明确教材中哪些是必须讲授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区分对待基本教学内容与可选教学内容,分清要让学生了解、熟悉或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要求掌握的基本教学内容进行,其次是要求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对要求学生了解的就少讲授些。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有选择性,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教学内容组织的清晰程度对学生的注意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案是教师为传授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训练学生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为实现自己的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将特定时段的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教学实施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认真总结自己以前教学的经验教训或借鉴同事们的教学经验,在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教材内容、认真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进行调整,合理组织,撰写清晰教案。

3、教学方法多样,技术手段先进

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如何使该门课程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是讲好这门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学方法多样化,对于培养高素质学生必不可少。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挂图之外,多媒体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枯燥晦涩的中医理论通过图片、图表等尽量以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信息量。可根据教学大纲制作出适合西医院校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其色彩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其直观性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譬如说,在讲到中医的阴阳五行、针灸经络的循行路线时,借图片的动态演示来阐明五行的关系和经络的循行,比一般的图形演示和讲解更能吸引同学们,帮助理解记忆。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可使学生对望诊及切诊尤其是中医特色“舌诊”及“脉诊”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易于掌握及理解,并将舌诊、脉诊的现代研究进展通过多媒体介绍给学生,以扩大知识面。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将相关中药的图谱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中药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4、加强中西医结合,结合临床采用病案分析法授课

西医院校毕业的同学大多数将会从事西医临床工作,因此在讲授中医学时结合西医相关知识,让同学们能体会到治疗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更深刻地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样学生将来在临床上就会心中有数,显然更能适应临床需要,也能更好地推广,发展中医。如面神经麻痹,西医教材上仅区分中枢性、周围性,教学时若能将中医不同的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起来讲授,对临床显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可以结合中西医临床,来比较说明针灸治疗此病的优势。

病案分析法就是将临床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的教学方法。利用病案分析法进行中医学的教学,较大幅度提高了中医学临床教学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系统的回顾,以及对中医临床的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教师讲临床病案,他们对教师脱离临床实践照本宣科的讲解感到乏味。可见学生对临床实践感兴趣,对知识的应用感兴趣。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医学教学中应用病案教学不失为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好方法。病案既可以是自己临床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以前经典病案;既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古代的,这样的授课,学生兴趣盎然,理解深刻。

5、注重教学艺术,营造学习氛围

教育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对流线”和“情感对流线”,“情感对流”促进“知识对流”,以情动人和以情为中介传授科学之理。学生的主体结构是知识系统和情感系统组成的完整的动态系统,教师通过责任、希望、赞扬和爱心去碰撞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与学习兴趣,并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动性,达到完美的教学环境,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课堂当作剧场,把自己当成演员,注重教学氛围的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对本堂课要讲什么、学什么、掌握什么、如何学,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适时介入别具匠心的设疑和巧妙的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激起师生之间情绪的交流,进而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解答,使学生从质疑到释疑,达到深化认识,触类旁通的境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俄罗斯教育家(B)波拉夫采夫曾说过:“学校经常碰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存在缺点的现象。但我们认为,全部工作都取决于教师,一个知识渊博的、热爱自己工作、生机勃勃的精力充沛的教师一定会使任何教学大纲变活,并补正最差的教科书。”教学中教师自然流露出对中医学的热爱,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感受,随教学内容一道传递给学生,以拨动和引发他们的情感涟漪和共鸣。同时注意接受学生反馈的情感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

6、改革考试方法,重视临床考核

科学地考核评价,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激励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以往的考试往往是一张卷子定成绩,考试题目一般均能在书上找到现成答案,学生依赖考前的突击记忆,养成读死书、死读书的习惯,知识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改革后考试方式要适当调整,应加入考察学生的临床表现,参与的积极性和态度,对中医的感悟能力、应变能力、诊疗操作的规范性、创新精神等。笔者曾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就某一主题内容进行试讲,结果计人平时成绩,同学们兴致很高,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印象深刻,多年后仍记忆犹新,避免满堂灌输式教法,教学效果很好。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得到充分理解和巩固。对西医院校学生进行《中医学》考核时,也可采取结合临床考核,让同学们到中医门诊、中医病房,针对具体的患者参与中医辨证治疗,这不仅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医辨证治疗的理解,从而也加深了对中医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避免学生对中医产生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从根本上改变学中医走过场、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对学生未来的医疗实践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是其他现代医学无法替代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临床技能,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任务。我国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工作,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课程不仅是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基本要求和民族感情的需要,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全面正确的临床思维,尤其对全面认识人类生命现象、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树立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丰富l临床诊疗技术,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潘丰满,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3):80-81

篇10

2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与传统中医院校中医教学相比,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是长期在西医院校从事中医学教学的教师们需要探索的问题。目前我国尚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统编教材,尚无规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研室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2.1增加中医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

目前,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课时数为42学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庞大的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一一介绍给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完全失调,教师总感到讲不完,学生感到内容繁多且听不懂,根本谈不上学以致用,因此必须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研室在了解五年制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八年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医诊疗思路和辨证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教学大纲,在《中医学》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合理使用中成药、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等内容,以增强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兴趣。

2.2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西医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可以通过模型、教具、实验等直观的方法进行,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中医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精髓的同时,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改革教学方式,用自己归纳的教学语言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适当增加病例讨论,注重课堂启发式设问、讨论等教学技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横向联系。

2.2.1灵活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本、图形、图画、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处理,或者借助现代的各种仪器、脉象仪、舌诊模具等,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把中医理论中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学生也易理解及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2.2.2增加临床带教学习安排一定的课时数,组织学生参加中医临床,见习舌诊、脉诊、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诊治方式,了解并体会中医诊断与治疗过程。带领学生参观中药房、煎药室或制剂室、中药博物馆,通过讲解与见习,了解中药的种植、生产、炮制、功效、性能等内容,增强直观印象。

2.2.3启发式教学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校园的现代化设施,如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医学自助教学、自学思考和相互讨论。在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2.2.4增加病案讨论对于中医常见病症,采用病案讨论形式,体验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运用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背景,让学生在中西医知识体系中,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是多样的,认识到中西医各有优势和不足,深化对复杂人体生命活动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法则的理解。

2.2.5加强中医信息化教育课堂教学鉴于时间和形式相对少,传授的中医学知识相应较少,学生仅通过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尚不能满足其对中医学知识的全面了解,这使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信息化教育,成为传授中医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教育途径可通过建设网络,设立公共的中医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搭配进行学习,了解最新的中医药科研动态,传播更多的中医知识,同时开设教师网上答疑辅导专栏、师生讨论区、专题讨论、中医中药知识介绍等内容,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2.3编写专用教材西医院校医疗专业现行《中医学》教材仍沿用高等医学通用教材(五年制),要求掌握许多中医基本理论、中药、方剂、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针灸等,很显然让西医学生根据四诊,开一贴理法方药具 备的汤剂是不现实的。根据八年制培养计划,有必要对现行《中医学》教材进行优化与修改,把现代的医学理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去,增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食疗、合理使用中成药等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对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中医基本知识有重要作用,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

篇11

1.1参赛选手

首先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八项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各科护士长组织科内护士练习并一一考核,按照科室总人数的20%选派优秀护士参赛。总共有16名护士参赛。

1.2参赛项目

总体为八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选手现场抽签决定自己参赛项目。要求各科护士按照自身科室的特点设计患者诊断、病情,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操作。比如刮痧法,内科可选择头痛、咳嗽等病症,外科可选择各种痹证等。

1.3评分标准

评委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资深老师担任。按《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南》标准,并增加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护理的得分比例,选手操作完后由评委老师现场给予点评。

1.4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科室组织奖一个。并给与丰厚奖金。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效果评价

2.1全院护士练习中医操作的积极性提高

竞赛目的不仅是展示科室和个人的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护士勤练中医操作技术的热情。促使大家共同进步。没有模特,大家就互相在自己身上练习,力求经络、穴位的准确。科室有一位同事,对头部穴位按摩的力度和手法总是把握不好,后来就向理疗科医生请教,下班后在自己爱人头上反复练习,直至达到专业水平。通过这次竞赛加强了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其技术练兵的热情和自我表现欲望。竞赛标准的提示,感受自身技能的不足,使每位有争优的热情、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1)。

2.2中医理论知识增强

大多数护士都是西医院校毕业,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为了将操作练好,大家主动学习经络和腧穴的理论知识,比如刮痧,得了解经络的循行部位,什么病症该选择什么经络;穴位按摩,得了解穴位的定位和功效。无形之中大家的中医理论知识明显得到了提高。现在护士在病房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总是会教会患者好多中医养身治病的方法,患者都非常乐意接受

2.3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因为中医护理操作需要和患者沟通的内容特别多,比如在为患者进行拔罐治疗时,首先得告知患者拔罐处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许还会出现水泡。这就需要护士有足够的沟通技巧,既要让患者欣然接受治疗而又不能使其产生恐惧心理,每位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大家在台下观摩后可以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护士用语言、形体等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情感交流,患者处处感受到关爱之情。护士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患者及时得到指导;询问患者感受,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安全,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2.4患者满意度提高

以前经常会听到患者抱怨:中医医院治疗方法与西医医院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偶尔开几剂中药而已。现在逐渐开展中医药实用技术后,患者赞许声就越来越多了,认为中医院的治疗还确实具有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