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5:10: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化学的重难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教学大纲中是这样定义重点的,在知识体系中,知识网中多次交错的知识。对于难点的定义,在老师教授或者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地方。实践证明,老师在将重点完全交给学生的同时,学生对难点也有所突破。这就证明了重点和难点是有关联的,两者相辅相成。以下主要具体介绍四大难点的具体内容以及解决方法。
一、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的范畴很广,它包括化学元素、元素化学式、物质反应后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之所以会成为难点,并不是因为化学用语的概念难以理解,而是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始终围绕着化学用语,它的出现频率极高,学生一旦对某个化学用语疏于记忆,解题过程就会变得复杂。因此,学生必须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记忆。
(一)扩展知识密度
课本中将化学用语仅仅安排在两个章节内,要同学们在短短两个章节的时间内记住众多的化学用语是非常难的。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如果不记住,之后的化学课程的学习会更加困难,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研究得出,扩展知识密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记忆。也就是说,在化学课程学习初期,老师就应该逐步渗透化学用语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慢慢累积,经过不断的记忆,化学用语在心理就会根深蒂固。这样的做法能够将化学用语由难变易。
(二)制作卡片记忆
尽管老师可以在化学课程前期适当渗透有关化学用语的知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需要用到的化学用语越来越多,他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对学生的记忆和灵活运用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应提倡学生自主制作化学元素卡片,卡片一面写元素或物质名称,另一面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化学元素的记忆,并且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
实践证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利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准确记忆了化学用语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在之后的学习中,化学用语这个难题就被解决,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更轻松,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相对提高。
二、物质相关知识
物质相关的意思是指物质的结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和共价化合物等等建立在化学元素基础上的知识。这些内容会成为难点,并不是因为内容本身难而是内容量之大在对学生的记忆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遇到如此大量的化学物质相关知识时,短时间内无法克服记忆问题。老师为帮助学生更快的记忆物质相关知识,就要教会学生使用联想法记忆化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两种相同质量的液体混合后得到的总质量小于两者之和。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但是分子是微观的,学生不能有直观感受,因此在理解上非常费力。此时老师就要举例,两个同样大小的碗分别装满了黄豆和芝麻,将两者混合倒入更大的容器后会发现其体积小于两个碗之和,原因是黄豆之间有间隙,芝麻和黄豆就能起到间隙互补的作用。此时学生在大脑里就形成了宏观感受,老师再讲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知识时,学生领悟起来会更快。
研究证明,通过比喻的方法进行物质相关知识的讲授能够更快的达到教学效果。将这部分知识学好,会为之后化学课程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且由于比喻的形象生动,学生一旦记住就不会忘记。
三、方程式
方程式包括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两种,这两种方程式都遵守守恒定律,但在书写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一)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将化学用语和物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对刚刚学习化学的学生们确实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学生考虑不到多方面的因素,如下标、反应条件、气体或沉淀物符号等。此时,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可将书写要点编成顺口溜,如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中间用等号,记住有条件。把系数配平,完成化学式。如有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诸如此类的顺口溜既好记,学生在书写化学式的过程中友又可以根据顺口溜内容检查自己是否遗漏了相关内容。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将知识组合成系统,方便以后的运用。
(二)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是对离子符号的综合运用,较于化学方程式稍难。学生不仅仅要保证方程式基本条件完整,还要记住每个物质中构成元素的离子价,离子价有正负和阴阳之分,学生要正确的写出电离方程式会更加困难。
想要正确的写出电离方程式要综合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在学习初期就记录相关的离子价,再用化学方式是同样的顺口溜检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
四、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遇到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题目,首先要正确书写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得到溶质质量。再根据守恒定律算出溶液质量,最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分数得出最后的结果。除此之外,我国近年来也有部分地方使用图像和方程式结合的方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能够更直观的展现化学问题中的重点。
五、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四大难点的突破方法实施,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方面也有较大进步,学生的化学成绩普遍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继续保持这样的教授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在不断探索中得出其他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为培养祖国栋梁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清怀.巧用分子模型突破教学难点——化学式计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突破策略:利用分散记忆,进行前馈教学。
教材在第四单元课题2才开始出现元素符号,一节课要掌握27个常见元素符号,超过了学生接受的限度。接下来又要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和应用等等,这些知识都必须以元素符号为基础,这对初中学生来讲记忆密度过大,难以适应,许多学生会因一时记不住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对化学的学习。
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我主要采取分散记忆,进行前馈教学的方法来突破。从《绪言》开始,利用学生的新鲜感,每节课都教给学生几个元素符号,第二节课再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这样大约学完第一、二单元时就可完成27个常见元素符号的记忆。利用第三单元前面几节课的课前课后再反复复习、检查几次,加深巩固记忆,到第四单元学习元素符号这一节时就成了画龙点睛的复习课了,这样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可掌握元素符号。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在教材中也只有一节课,其类似于元素符号的记忆,同时还必须将这些操作分散到各个实验中讲练结合,让学生亲手操作,不断重复,持之以恒,到学完氧气的制取后就会有一种水到渠成毫不费劲的感觉了。
难点二、物质结构知识抽象难懂,学生不知所云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中,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靠间接验证来论述它的存在和规律,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而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行为,这些内容对抽象能力较弱的同学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为了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我主要采取增加实验和利用多媒体手段的方法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浓氨水挥发使酚酞变红等实验,可间接证明有一种看不见的粒子在运动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辅以用电脑制作的软件,从微观角度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使教学直观、生动,从而使学生容易接受。
难点三:初中化学识记内容多而分散,学生记了后面忘了前面
突破策略:采用谐音记忆法
曾经听一个老师讲过用“爬,爬,死也要爬”的谐音记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这种方法令人终生难忘,所以我也试着用谐音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内容。如电解水时,正、负极分别产生什么气体,学生很容易搞反,若用谐音“父亲”(负氢,即负极产生氢气)就很容易记住;再比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也是让学生很头疼的问题,若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则轻而易举就可记住,且永远不忘。【茶(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庄(装):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度加热;收:收集气体;利(离):实验结束后,撤离导气管;息(熄):熄灭酒精度,停止加热】
难点四:配平、计算、酸碱盐、实验探究
水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中既是热力系统的工作介质,也是某些热力设备的冷却介质。当火力发电厂运行时,几乎所有的热力设备中都有水蒸汽在流动,所以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电厂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质不符合电厂设备运行的标准,常常会产生结垢、腐蚀、积盐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导致电力设备损毁,这样就会给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给电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电厂用水的水质处理,保证供给电厂设备的水质能够满足电厂设备的运行要求,对于保护电厂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断提高电厂的发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电厂水处理过程中,使用化学法处理水,是保证水质达到设备使用标准的一种最常使用的方法。而在化学法处理水的过程中,由于化学水处理工艺存在着一定问题,这样就给电厂在化学水处理的运行中带来了相当多的难点,为保证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对这些难点进行认真的分析。
1 电厂锅炉补给水化学处理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1.1 原水净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电厂锅炉补给使用的水绝大多数都是自然界中流动的水,这些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溶解了许多杂质,这样的水必须经过除杂处理,才能够在电厂设备中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来自于自然界的水进行预过滤处理,只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大部分有机物和一部分微生物,水中的溶解盐类并没有除去,这并不满足锅炉补给水的条件,所以在预处理之后还要进行除盐处理。
除盐处理目前最常用的化学方法就是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除去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的离子。而除去各种盐的离子就是原水净化过程中的难点。首先将预过滤处理后的水通过弱酸阳离子交换器除掉水中溶解的碳酸盐的硬度,然后再流经强酸阳离子交换器,除掉水中溶解的其他的阳离子。经过阳离子交换器除掉阳离子硬度后的水,流经弱碱阴离子交换器,除掉水中溶解的强酸性阴离子,然后再通过强碱阴离子交换器,除掉水中溶解的其他的阴离子。接下来树脂一旦失效要进行再生处理,先使用再生液使阳树脂再生,然后再使用再生液使阴树脂再生,最终达到可以继续进行离子交换的功效,能制出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的水。
在使用离子交换法除盐的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外,还要按照离子交换的规律进行处理,从而提高除盐的效率。 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要注意弱酸树脂对水中常见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和而弱碱性树脂对水中常见阴离子的选择顺序,在实际操作中要重视离子交换的先后规律。
1.2 除氧防腐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如果蒸发量≥2t/h的蒸汽锅炉运行过程中,如果水的温度≥95℃,此时水中溶解的氧气就会对锅炉造成影响,腐蚀锅炉给水系统与锅炉的其他零部件。为此,在进入锅炉之前,必须对水中含有的氧气进行处理,以达到除氧防腐的目的。化学除氧防腐水处理的难点就是怎样将溶解在水中的氧转变为比较稳定的金属化合物,或者怎样转变为除氧制剂的化合物;另外,使用电化学原理除氧防腐,也是一种比较难以处理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怎样使活泼的金属和溶解在水中的氧发生电化学反应,达到除去溶解在水中氧气的目的,是一个难以处理的过程。目前,除氧防腐方法还有联胺除氧、亚硝酸钠除氧、树脂除氧、解析除氧等多种方法。
1.3 加氧除铁防腐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在锅炉补水系统中,如果铁的含量比较高,也会对锅炉造成腐蚀,并产生大量的氧化铁,导致锅炉管道堵塞、结垢等现象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使用给水加氧的方法降低给水中的铁的含量抑制锅炉给水系统中的流动加速腐蚀,从而降低水冷壁管内氧化铁的沉积以及延长锅炉的化学清洗周期。
科学研究与实践证明,水中溶解的氧如果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在金属的表面就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氧气和金属发生进一步的反应,为此持续不断地向水中供应氧气,可以有效地保护金属,避免金属发生腐蚀。从微观上来讲,水中氧气浓度的增加,会同时引发金属腐蚀电位增加,这样,金属的表面就会发生极化,使金属达到钝化电位,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种方法不但有效解决了炉前系统水流加速腐蚀的难题,还解决了存在于水冷壁管水流接触面氧化膜导致锅炉压差升高的缺点。这种技术存在着相当多的难点,首先是对水质的要求高,水的纯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水的含氧量、电导率、含铁量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加氧处理前必须对锅炉以及水循环系统管道进行化学清洗,将锅炉以及水循环系统管道内的腐蚀物、水垢等杂质清除干净,从而在炉前系统中生成相当薄的氧化物保护膜。另外,除了对水质的较高纯度要求外,还要水是流动的水,只有在纯度较高的水流情况下加氧才能够使金属在表面产生一层非常薄的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样才能够避免和除氧防腐技术发生矛盾,从而达到防止电厂设备发生腐蚀的目的。
2 电厂化学凝结水处理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凝结水一般是指锅炉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做功后,经循环冷却水冷却凝结的水。凝结水为给水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给水的质量,而给水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应该说,凝结水的品质是比较好的,但是在机组运行中,凝汽器总有少量的冷却水渗漏而混入凝结水中,这些冷却水带入了盐份、胶体、悬浮物,污染了凝结水,同时在机组正常运行和投运、停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金属氧化物,为了保证给水质量,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凝结水处理,除去这些金属氧化物和因凝汽器泄露而带入的杂质。
2.1 科学的进行水质调节及处理才能保证电厂水处理的理想运行
每个电厂凝结水的设备并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前置过滤单元、混床单元、再生单元、辅助单元、控制单元。混床单元主要是高速混床和高速混床出水树脂捕捉器;再生设备主要是阳再生塔、阴再生塔、树脂储存塔。离子交换的最终产物是水,凝结水的除盐比较彻底。在运行中要避免树脂在混合过程中或误操作而造成的树脂逃逸;其次配水要均匀,防止发生床层偏流现象,充分利用树脂的交换容量,确保混床较长的运行周期。一旦运行过程中混床树脂失效,要及时投运备用床,对失效床及时进行再生操作,再再生时严格按要求进行, 避免发生跑树脂、漏酸碱、及再生不合格等现象的发生。
3 辅助系统水系统处理的难点
发电厂水处理除了主要的给水、凝结水处理外,还要对定冷水、闭式水、循环水都要进行监视和处理,其水质的合格与否都关系着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其化学处理主要包括加药除去水中的FE、硅、NA等离子,避免发生各种管道的结垢以及腐蚀和影响设备运行冷却效果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相当复杂,其难点也相对较多。例如:在加药处理的过程中,如何控制加药泵冲程、频率;如何处理热力系统发电机内冷水的电导率、Cu2+的含量、pH值,如何对闭式水进行监视及调整,对循环水的加氯流量大小防止凝汽器钛管被海生物及杂质堵塞等等都是处理的难点。都必须严格按照电厂化学水处理的要求进行。
4 小结
总之,电厂化学水处理对于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厂设备的寿命,电厂设备的安全意义非凡,为此,在处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原理、程序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对各种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定时检修。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2.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化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2.1转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是人的教育,多媒体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农村初中化学教师要转变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观念,懂得如何去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要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初中化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和特点,再结合农村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教师要合理掌控课堂,不能被多媒体课件主导课堂节奏。对于教师存在的多媒体应用技术问题,学校可以对这些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重点解决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上的难题,让教师能够熟练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资料、制作课件以及使用方法。
2.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初中化学教学的情境。通过视频、图片、文本等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来,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观察镁燃烧的实验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相关的镁燃烧实验视频,让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镁燃烧时产生的耀眼白光和白色烟雾。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初中化学的实验现象,解决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和讨论,得出相关的知识理论,激发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引发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探究。
2.3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堂实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化学实验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来说,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许多课堂的化学实验都不能得到实践的操作教学。同时,一些具有危险性和污染性的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进行,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具体规范和注意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实验规范意识,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农村初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堂的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课堂实验需要掌握的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现象和结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农村;初中化学教学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初中学生处于刚开始接触化学知识的阶段,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没有配套的化学实验器具,对于教材上的许多实验知识,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克服实验的直观性、操作性等限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
在传统的农村初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资料和信息的搜集,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对于化学实验的讲解,由于实验器材的欠缺,教师只能对实验可能产生的现象和结果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综合地对教学实验的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整合,可以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地展示实验的现象与结果。但是,初中化学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和观念上的问题。首先,初中农村化学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到位,不能够准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水平较低,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农村初中教师对于全新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从观念上,还很难接受,他们还是习惯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还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类似。另外,农村初中化学的多媒体设备资源也不够完善,再加上管理上的经验欠缺,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
2.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2.1转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是人的教育,多媒体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农村初中化学教师要转变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观念,懂得如何去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要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初中化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和特点,再结合农村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教师要合理掌控课堂,不能被多媒体课件主导课堂节奏。
对于教师存在的多媒体应用技术问题,学校可以对这些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重点解决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上的难题,让教师能够熟练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资料、制作课件以及使用方法。
2.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初中化学教学的情境。通过视频、图片、文本等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来,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观察镁燃烧的实验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相关的镁燃烧实验视频,让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镁燃烧时产生的耀眼白光和白色烟雾。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初中化学的实验现象,解决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和讨论,得出相关的知识理论,激发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引发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探究。
2.3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堂实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化学实验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来说,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许多课堂的化学实验都不能得到实践的操作教学。同时,一些具有危险性和污染性的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进行,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具体规范和注意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实验规范意识,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农村初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堂的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课堂实验需要掌握的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现象和结果。
例如,在金属钠在水中的反应这个试验中,教师改变传统的试验方法,在方型投影试管装上一定量的水,然后滴入酚酞,并把金属钠投入投影试管,学生能够在投影的屏幕上更加直观地看到钠的漂浮、游动、熔化、发出声响等化学现象。
3.结语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走入农村课堂。农村初中化学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农村化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初中化学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廷波.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农村学校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2(09):46-47
[2]覃顺.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26):78-79
[3]王春.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05(08):57-58
通过调查与多年的工作,笔者发现,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它是指在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因素,从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途径。在情感教育中,学生可以愉快地进行学习。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对我国初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基于这一现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初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实地调查,发现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情感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笔者认为初中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十分必要。
1.1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要想学生提高化学学习效率,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情感教育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初中化学的学习难点就是知识点较为复杂与零散、兼具文科与理科的双重性质,既要学生记住又要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兴趣,从而失去学好化学的信心。但是,通过情感教学,就可以让初中生在一种愉快、欢乐的环境中接受化学的相关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1.2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满足后进生的情感需求。
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多,同时由于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较短,大部分初中生只是在初三这一年进行化学课目的学习,这让一些后进生很容易就产生自己无法学好化学的想法,进而产生自卑感。笔者认为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满足后进生的情感需求,从而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例如,在开学初,化学老师就要告诉学生,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与学生的基础无关,所有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或是在课堂上提问时,如果后进生回答不出来,则老师也不要对其进行嘲讽,而应该予以帮助,这样,才能不断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满足后进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后进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2.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的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与多年工作,笔者发现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的现状总体情况还是较好的,大部分化学老师都能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求,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2.1忽视后进生的情感需求。
部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虽然进行了情感教学,但是并没有重视后进生的情感需求。在老师的印象中,一些后进生常常不学无术,这就导致一部分老师忽视后进生的情感需求,导致这些后进生很快对化学这一学科失去兴趣,打击其自尊心,从而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2忽视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化学老师忽视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进行了情感教学,但是,他们并没有将自己放置于情感教学中,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这些化学老师认为只要他们完成教学内容就好,但是,这就会让学生感到这位化学老师对工作不热爱,从而致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
3.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同时结合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3.1以学生为本进行情感教学。
在化学老师进行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进行情感教学。例如,在进行浓硫酸稀释实验时,每个班级里总会有一些胆子较小的学生,当他们听到浓硫酸时,就会觉得十分恐怖,更不要说让他们进行试验了,针对这一现象,化学老师就要消除这些学生的恐惧心理,不要一味地责备他们,要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硫酸的奇闻趣事,讲解硫酸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并着重对硫酸安全使用和化学实验操作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就能降低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抵触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2关爱后进生,满足其情感需求。
通过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对所处的学习环境缺乏一种归属感,因此,化学老师在进行相关化学内容教学时,应将注意力放在后进生身上,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在课堂上不活跃就对其态度冷漠或是直接忽视。课堂上,老师应该注意后进生的学习进度,一旦发现这些学生在某方面不甚理解,就应该及时帮助这些学生,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对他们所疑惑的问题进行重新讲解,或是对其进行课后辅导,不断关注后进生的化学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后进生化学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老师还应该积极关注后进生的生活状况,例如,积极与后进生进行谈话,一旦发现学生有生活上的问题,应该向学校进行反映,以帮助这些学生。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与氛围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英琦.论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06:17-19.
“互动式”教学是新课改后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全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初、高等三个阶段的各科目课堂教学中都很实用。经过对中学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我们发现互动式教学可根据以下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互动方式,并使“互动式”教学成为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一、双主体式互动教学的应用
多年来,有关教学中“谁为主体”的研究与讨论从未停止过,不过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与思考,证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固定,只是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都会对教学主体的要求产生影响。根据当前社会与教育环境以及中学化学的教学要来看,双主体式教学无疑是最为合适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而这种双主体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初中化学的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效果。
互动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而单一的主体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无人配合的独角戏,根本无法实现良好的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实践中若是只有单一的学生主体,容易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毕竟初中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并不稳定。若只以教师为主体,则很容易忽略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回归到原始的填鸭式教学之中,如此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双主体式教学方式却更有助于使教学双方产生主动的互动交流意识,将互动式教学的活动变成教学双方的习惯。
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教授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时,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制订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坚持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习活跃程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根据双主体式互动教学的要求,教师主体在课堂授课之前会制订教学计划,需要控制课堂教育节奏,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状态。而教师在做出一系列教学安排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需求,适当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如以“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以板书或投影的形式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后,及时引入化学实验的话题,展示一两个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发学生们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问答式互动教学的应用
问答式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原始也最常见的教学互动方式之一。而且,在互动式教学的研究中发现“问答式互动”也是最值得传承和发扬的。问答式互动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的归纳、设计以及提问方式时机的安排等。
以《分子和原子》这一课的问答式课堂教学互动为例:首先,问题的安排要根据教学节奏来完成。教师授课时,应该以怎样的问题为引言,以怎样的问题为转折都要经过仔细考虑。当教师决定以家庭实验为引子,开始教授“分子与原子”的知识时,第一个问题的安排,一定是以引出“家庭实验”为主。如“同学们的家庭实验都做了吗?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这类问题。作为家庭实验的主要实施者――学生必然对这类问题有所反馈,如此第一个问题便打开了良好互动的大门。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之后,课堂教学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出现,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完成互动衔接工作。然后以另外一问题作为转折引入到这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上,继续开始课堂教学。此后的问题互动也可借鉴前面的模式。
根据问题式互动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中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可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什么是分子与原子?”“如何证明粒子的存在?”“水变成水蒸气说明了什么?”等问题。第二类则是精选在互动节点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能吸引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如“这些例子你们能够看见吗?之类的问题,直接将学生从家庭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中引导到与粒子有关的教学内容之上。第三类要求归纳的问题要符合学生交流条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三、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每一个时代的课堂上都会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能够显示时代特征的东西,多媒体正是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典型代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多媒体俨然已成为促进初中化学课堂互动的重要道具。
初中化学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以计算机为核心,可包含投影仪、视频播放仪器等先进器械。采用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还能通过一些手段给这些多媒体信息、初中化学教学信息建立逻辑连接,以便我们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能用更丰富、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初中化学知识与课堂教学思想,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我们在讲授《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节时,可先用flash制作的一个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与外形转化的对比动画引入本节主体内容。而且,多媒体动画的动态有声展示形式更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视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初中化学中一些因为对人体有危害、试验成功率低、实验室条件不足等限制条件而不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互动演示实验也可借助数字录像等多媒体技术来呈现。学生们反复观看这类试验,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中学到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培养出自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初中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内容还有很多。但综合比较下来,仍是以上三种互动方式最符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也最有利于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房中华.初中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谈[J].考试周刊,2011
(87).
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来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两个方面,因为教学和学习的目的都是通过让学生获得知识来实现他们的进步。为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及其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一、学以致用,强化实用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作为一种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工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验等课程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并且学以致用,方便自身的生活和发展,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为此,课堂教学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上,放在大众科学的普及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知化学的魅力,并且能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化学现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和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而采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同时为了让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精讲巧问,善于设计,让能力训练着眼于普通的课堂提问和练习。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掌握学习规律
对于目前的教育教育来说,学习环境和学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老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在新形势下,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已经不能按部就班,采用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了,必须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一线的初中化学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要敢于探索新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要敢于大胆的做些实验教学,不能再墨守陈规。作为老师,必须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做好课堂设计,把备课落到实处,让备课精而又精,成为优化课堂的对策之一。教师作为课堂的协调者和引导者,一定要精心备课,备知识、备教法、备学情,争取把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尽可能的把化学中的知识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这样就容易驾驭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化学来说,很多知识需要理解,需要做化学实验,但其前提都是要牢记一定的化学知识,这就是说,必须要记忆很多化学常识。因此,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例如天平的使用:一放平,二调零,三加砝码四进行,砝码要用镊子取,左物右码别搞错。另外还有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这样的场面,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仍然无法领会,即学生表现为不理解,过后就忘,知识链没有生长。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吃透知识,更应该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脉搏,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主要做法是,备课时要时时想到学生,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多考虑一点“他们会怎样”,少主观一点“他们应该怎样”,精心设计问题,先易后难,先慢后快,这样做到好学生吃饱,后进生吃到,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作业设计上要有选择性,每次布置的作业量不要太多,但必须落实。这样才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简化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喜好主要取决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熟悉的事物就可能会喜欢,并乐意去做,反之就会出现反感。在初中阶段,他们的经历和阅历都比较肤浅,对抽象复杂的事物一般比较漠视,提不起兴趣。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已经出现了生活化的教育,但是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学情,还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内容,整合教学过程,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概念性的知识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学习资源,从中引出化学问题,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解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学工作,通过教授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教学的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都是为有效的教授教学内容服务的,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切教学举措都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情境教学,需要依据学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探究内容最贴切的情境,让学生及时发现情境中的化学问题,并很快投入到探究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初中化学在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学生对其学习也是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在情境教学中,一定要优化重难点情境教学的措施,简化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教学。
四、巧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进教学中来,它以自身的优势大大超越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直观和生动的把知识呈献给学生。如在讲授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我们可以播放一段教材附带的光碟中的视频实验。并且老师设置有小问题如下在视频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作好记录。视频中的实验我们发现水会倒吸,这是为什么,说明原因?通过完成的视频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得出什么结论没有?你认为对红磷的用量应该有什么要求?对实验装置有什么要求?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木炭、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这样借助多媒体,有效设问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就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来说,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 对于事物的好坏还没有非常清晰地认识,对于他们的人生定向还没有明确的把握。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的情况…….但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在中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 初中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新的课程任何一个学生都充满好奇心,在加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上每一节课我都精心准备,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悬念中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相关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为什么”,使学生在“疑问――观察――豁然开朗”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所有的化学课里,我把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言》看的最为重要。如在上《绪言》一节课时,我没有按照教材一步步来,而是先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如:“变铜为银”“吹气生火”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瞪大疑问的眼睛,然后告诉他们在化学王国里可以找到答案,接着介绍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等。从一开始, 学生就向往化学,对化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立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用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人都有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给给学生提供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比如蒸馒头是为什么要用小苏打(碳酸氢钠)问题,胃酸过多时应付用什么样的药物,胃镜透视时服用的钡餐(硫酸钡)能不能用碳酸钡来代替……提出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介绍氢气的有关知识时联系发射成功的“神舟七号”飞船,引出它可以作为高能燃料。在讲到到PH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PH试纸自己测定常用的水果,蔬菜,饮品(如:苹果,黄瓜,西红柿,牛奶,豆浆)的PH值。不仅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还更好的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注重学科综合,多角度创设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
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化学和物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综合外。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经常把化学和一些文学诗词、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在讲到碳酸钙时,引用明朝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先让学生分析了诗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于谦借用碳酸钙表达自己不折不挠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气慨;再让学生探究这首诗里面隐含的几个化学反应。还有经常把《今日说法》和《焦点访谈》里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介绍给他们,既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开展多样化活动,在笑声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个很重大转折口―中招。每天学习任务排的满满的,很紧张。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我们开展了多样化的化学活动。如: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我们设计了有趣的“喷雾做画”“隐身小猫”等小实验;在学习元素符号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与化学有关的精彩的谜语竟猜……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笑声连连,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巧借“口诀、顺口溜”,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重难点
轻松愉快的学习,不仅要求课堂气氛欢快、学生的发言活跃,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积极主动。也就是说,绝对不能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感觉知识枯燥乏味,而应该把学习看成乐趣。有些化学知识的重难点,本身就是一种客观事实,不需要学生太多的理解只需要学生记住就可以了。对于这部分内容,死记硬背很慢,效果也不是很好。为了更好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快他们的记忆速度,我常常借用一些“口诀”或“顺口溜”。比如盐的溶解性规律可编成顺口溜记:
钾、钠、铵盐全都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钙、银微溶)。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减小记忆负担,使学生比较轻松地突破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3-01
引言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常常以较为短小的教学视频为教学方式,讲述的内容较为短小精简,不论移动观看还是在线观看,均可以方便学习者进行学习,在很多方面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初中化学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弥补了传统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1.微课的含义及其特点
1.1微课的含义
2008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戴维-彭罗斯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其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针对性开发了对应的教学视频,实现了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微课的具体含义为:教师以教学微视频为载体,充分的借助视频、音频课程资源将自身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某个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还能够较好的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学习的需求。
1.2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教学目标较为明确、容量少、规模小、导向性较强、适应性较强,具体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所用时间较短,微课的一般时长在5min到10min左右。初中化学微课主要研究的对象为化学反应机理、物质性质、化学实验等方面,与传统的初中化学45min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
其次,微课所含内容短小精简,在微课视频设置时,从教材所含重点知识为出发点,根据学习难点针对性选取微课内容,虽然其中所含的教学内容较少,但是总体的导向性、目的性较强,所以,更能够将主题突出,内容也更加的精简。
第三,所含的资源容量非常小,微课视频所占空间多数均为几十兆,格式可以转变为各种媒体播放格式,不论下载到MP4、电脑还是在线观看均是非常便捷的,非常适合教师观摩、学习者学习。
第四,微课所含内容较为实用,其构思往往为教学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在化学微课中也通常包含一些探究性试验问题,可较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资源,可将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导入到化学课堂中,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微课使用到初中化学课前的探究环节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本节化学课程所含知识点的“深度”探究。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可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带来较多的便利,特别是微课可以进行无数次的播放,可以帮助一些掌握知识点较慢的学生课下进行独自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习自主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也必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多种媒体进行配合,实现对初中化学课堂的优化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其中包含有很多探究性试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入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为初中化学提供出有效安全的试验素材,同时教师可充分的利用微课实现对学生学习化学思路的引导,特别是一些有危险性的试验、试验现象较为模糊的试验,教师可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展示,既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优化整个初中化学课堂,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3化难为简,突破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化学知识整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包含有较多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可将传统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点形象化,以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效的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的突破。
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3.1初中化学教学微课应用的原则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微课应用时首先必须将微课的特点突出,这就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重点应当突出,内容应当精简,保证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次,微课的应用必须保证实用性与多样性,这就需要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创设化学教学的情景,既保证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又保证化学课程的生动性。
3.2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中的燃烧的条件为案例分析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实际应用。
结合初中化学燃烧的原理,确立微课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首先认识燃烧的特征,其次,可根据燃烧的特征对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第三,掌握燃烧的条件之间的关系。
了解了需要掌握的目标之后,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微课设计的内容为:首先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的现象将初中阶段燃烧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其次,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借助微课视频的方式将燃烧的条件中具体的对应关系找出,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将何种物种在燃烧的条件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进行生动形成的讲解,从而有效的将燃烧的条件从新纳入到对应的认识结构中,从而实现燃烧的条件的网络化与系统化。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制作工作,首先在时间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微课时间控制在6min左右。其次,在进行声音的录制时,应当保证声音的抑扬顿挫。第三,在进行画面的选择时,应当保证选择的画面生活形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化学知识点表达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增强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应对微课视频进行进一步的后期完善处理,使微课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需求。
结束语
当前微课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已经开始了应用,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演示、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总体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微课成为了简单的片段教学,并没有将微课所包含的微评价、微策略、微内容及微目标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将微课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的理解微课的精髓,掌握微课应用的要点,使微课教学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初中化学教学,不断的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君芳,贺俊崎. “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4,11:71-73.
[2]王同聚.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6-0181-010
引言
当前的时代环境是高科技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增多,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需求与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各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资金支持不同,导致各个地区的教学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化学是初级中学的重要课程,既与其他学科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特点。本文以初中化学课堂教育教学现状为背景,对现阶段初中化学课堂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1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化学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们的要求和期望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这极度容易忽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身上,对于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关心的热度则明显不够,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不平等。尤其是对一些学习兴趣不高、成绩暂时较差的学生,很多教师更是放之任之,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重大打击,对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的健康没有益处。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初级中学的各种课程中,是各种课程的共性问题。
1.2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大部分初级中学都配备了自己的实验室,但很多学校很多初中化学教师还没有形成重视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意识。这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不利,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而是死记硬背实验结果和操作过程,不仅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记忆没有好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形成自己的动手能力。
1.3课堂教学模式死板:目前还有一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为主,不给学生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思维的变通性和发散性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长此以往,就算再给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机会,学生也无法得到新的认识了。有的老师以集体批阅试卷中标准答案要求十分严格为由,把问题的答案一字一句报给学生,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提高考分,把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课上成了默写课,让化学课的趣味和意义荡然无存。
2当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教师对学生关注度较低:教师作为课程活动的组织者,对把握课堂、控制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心理较为叛逆的时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状况,现阶段许多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起伏,而不考虑在成绩变化的背后所隐藏的学生心理状况。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也就无法与学生形成亲情式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进行和教师指令的下达都没有益处。
2.2教师素质低、师资力量落后:目前初级中学不太重视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对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又加上政府财政资金的缺乏无法满足对教师进行大规模培训的需求。
2.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只是机械的上课、记笔记、背知识,并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自然也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而且有些同学学习动机不强烈,往往在教师和家长的催促甚至逼迫下才开始学习,而且这种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存在于化学的学习中,其他的课程学习中也有显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不高,即使有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由于实验课程的缺失和拓展资料的不足,教师在平时没有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学习化学的欲望。
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3.1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素质:现阶段科技日新月异、发展非常迅速,初中化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初中化学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理论书籍,真正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面对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背景,反思自己的教学,彻底摈弃那些陈旧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整合各种教材资源,设计出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路径,在研究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自身得到提高。
3.2注重实验教学:以往的传统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因为教学设施不足,实验室设备较差。但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大部分学校都配备单独的化学实验室。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设备,给与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3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改变学生受教师控制的局面,让学生独自思考、自主学习。因此首先要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把讲授知识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让学生自己从中感受化学的魅力。现在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多而不精,教师可以根据市面上的习题和资料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自己精选习题、编印作业,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许多学校已经在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环节,让学生自己交流心中的想法,合作互助解决不懂的问题,既能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经历,又能给教师留下时间重点讲授重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