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民办高校正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如何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国际贸易人才是各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具体实施具有“应用技术”特点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各大高校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室模拟实验、社会调研、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但根据实施的具体结果来看,实验室模拟实验是最主要也是最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形式。笔者主要以武汉东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情况为对象,就本专业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分析。
一、国贸专业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现状――以武汉东湖学院为例
模拟实验课程是继国贸理论课程、实务课程之后安排的上机利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性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根据国贸专业课程设置计划,一般安排在最后两三个学期,主要有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结算、报检实务、国际货代、国际贸易全流程实训等。每门课程的学分在1分左右,课时在12~24课时之间,课程会安排专业的课程老师集中上课时间指导上机进行。实践课程成绩评定主要以平时成绩和上机测试或者上交实验报告的成绩组成。
二、学生对模拟实验教学的总体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对武汉东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模拟实验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33份,其中专科学生占51%,本科学生占49%。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部分:一是被问及学生大学期间参加实践的形式、频率、实践能力提升情况;二是学校模拟实验教学的硬件、软件设施、教学内容安排、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教学考核形式及总体情况的满意度;三是学生对大学实践教学的期望及建议等。在这里主要讨论第二个部分关于模拟实验室的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同时对每个级别的满意程度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量化指标,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学生对模拟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最为不满,为2.636分,处于中立和不太满意之间,是所有调查指标中的最低分数,就笔者了解情况来看,主要是因为硬件设施的管理不到位,缺乏详细严格的管理规则制度,另外也存在缺乏使学生爱惜使用学校公共资源的约束机制,计算机及相关教学设施陈旧等原因;学生对教学软件和网络的满意情况也低于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专业教学软件不能及时更新,与现实的国际贸易环节脱节,有些操作较死板等,学校网络速度较慢,服务器的承载能力有限,当超过一定人数学生同时进行上机练习时,容易出现乱码而使实验无法继续;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是模拟实验教学指标中学生满意度较高的,但也偏向于中立水平,教学态度满意度高于教学技能水平,反映教师具有较为满意的责任心,但实践技能水平稍有欠缺,对专业模拟实验软件的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水平有待提高;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就业方向、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方面是否挂钩,此项得分非常靠近均值水平,另外从各选项占比来看,大多学生此指标选择中立,说明学生还不能明确地将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及能力提升相联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也说明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一定的仿真性,教学内容和现实脱节;模拟实验教学总体情况是介于中立与不太满意之间,从各项满意程度占比来看,近四分之三的学生是中立和不满意评价。
另外,还对模拟实验教学成绩评定形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做了调查,有3.1%的同学认为非常科学合理,59.7%的同学认为比较科学合理,37.2%的同学认为并不科学合理,如果用3分、2分、1分来赋予科学合理的程度的由高到低,平均得分为1.659分,低于这项指标的平均分2分,说明学生对教学考核的形式评价低,认为不具备科学合理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
三、国贸专业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对国贸专业模拟实验教学满意度调查情况,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及时更换和维修硬件设施,并要重视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维护,制定详细严格、可行性强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给每台计算机编号,学生每次上机使用前需登记和事先安排好编号,并强调学生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管理员及时清理计算机是否完好并做好登记等。
2.在选择购买国贸专业模拟教学软件时应考虑使用年限,注重软件的更新速度和实时性。市场上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软件供应商竞争激烈,各有特点并且质量参差不齐,而由于软件属于技术服务性产品,单从某个方面和短时间内较难判断其适用性,所以应建立分期付款和使用满意程度与付款数量挂钩的方式,并且不一定要求一门课程就一款软件,应取长补短,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技能的侧重点选择最合适的。另外,可以联合同类高校的国贸专业模拟实验室进行资源共享,软件共用。
3.对教师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每个教师应专心钻研他热心关注和擅长的领域,模拟实践课程教学老师应聘请专人来担当,重点考虑那些学历不高(本科或专科)、但具有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经验和专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人士。另外,学校应从工资待遇上给予实验室教师以肯定,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4.模拟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出仿真性。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前,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对应的相关贸易岗位,结合现实贸易情况设置较清晰的贸易发生环境,让学生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水平。如报关实务的模拟实验中,应先将每次单据的海关申报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买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方式向卖家购买商品,委托哪家报关行进行报关,报关地点和相关政策要求要与现实一致,最好能进行角色扮演和现场模拟实训。
5.针对国贸专业实验课程特点灵活进行教学成绩评定方式。如国贸专业模拟实验课程中的单证实务和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成绩评定较为简单,主要根据学生填制单据的正确性来评定,报关实务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单据填制情况,还要考查学生对各个不同报关环境下的报关步骤流程的熟悉程度、商品编码的熟悉情况等,所以一种考核方式较难实现,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参与实验室模拟实验实训外、还有82%的学生参与过校外兼职,24%的学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且参与过校外兼职的学生中有74.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很大,占到总学生人数的61%。从对大学期间参与实践教学的期望来看,有68.4%的学生希望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基地实习,55.6%的学生希望参与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41%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指导学生兼职和创业的实践课程,28.6%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加国贸专业技能竞赛。
民办高校应不断开发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对学生能力提升比较大的实践教学形式应大力提倡和深入研究,如应安排相关指导学生兼职和创业的实践课程,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平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增加学生覆盖面,积极鼓励学生承办和参与校内外专业知识竞赛,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便能快速适应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1.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是一群极为特殊的群体。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本文研究的应用,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仅代表普通中小学教师。
2.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问题,探求教育真理,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重视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思辨阶段、经验总结阶段和科学实验阶段。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互相补充的。然而,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当代世界各国重大教育改革,大多以实验研究为先导,如重庆推行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第二,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同其他学科发展一样,教育科学也走着一条即分化又综合的路子。教育科学在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中,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和门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第三,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长期以来,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运用定性分析,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用教育统计和心理统计等工具,逐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四,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落后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主要解决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与实际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较薄弱的一环,还远远赶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要努力、深入地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为了认识客观世界,生产新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主要面向改造世界,生产新的应用知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根据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提到了显著的位置,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加快和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维度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为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还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使教育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实践研究为依托,以应用研究为主。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我们将其评价维度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过程性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从教育活动中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和方法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几个阶段构成:①准备阶段。这是教育科学研究正式展开前的一个阶段,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准备包括理论准备、物质准备和工作计划准备。首先,规定研究项目;其次,进行研究设计。②实施阶段。把研究计划变为实际活动,中心任务的保证质量。这一阶段包括收集、获取资料,形成科学事实;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形成新的科学事实;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③总结、评定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未来。研究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在实际研究中,每一阶段之间未必有明确的分界线,有些阶段可能相互交叉,有些阶段也可能被省略或合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模式,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而定。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我们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指标拟定为:①提出问题,即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学的假设。研究目标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在众多待选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有目标研究就有了方向。科学假设是我们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种推理性设计,科学的假设能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重。②有详尽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保证,是研究实施的规划设计蓝图,只有通过详尽的方案设计,我们才能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明确研究重点和取样范围,才能保障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常识的了解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③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一个好的实验,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明确哪些因素是自变量,哪些因素是因变量,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消除偶然因子的影响,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应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应用。④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依据,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总结出来,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为此,搜集数据和事实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系统的而不是偶然的,因此要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慎重做结论。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研究者的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⑤把科研成果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任何一个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最新结论不是终结,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粗放性,更应通过实践来多次检验,否则不能推广。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科学教育中的“科学过程”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那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把科学过程与方法看成一个系统,是指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科学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程序。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在体验中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提倡意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经历这种结论得到的过程和懂得获取的方法。
科学家认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事实的层次上,需要进一步透过现象,深入内部,抽取有关事物的本质,并且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结论,即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这个过程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但科学家不管用何种探究模式,其基本的环节是共同的: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和资料的收集,猜想和假设的建立,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也与此相类似,表明探究学习体现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本质上的一致,反映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内在的统一。科学探究强调知识获取中的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既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纠偏,也反映了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2 高中生物课程中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可分为多个层次,这里所指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调查方法,特别是指科学实验方法。科学研究总是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并对假设做出基本预测,最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则说明原来的假设是错误的,要修改假设,重新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则说明原来的假设是正确的,可将假设上升为学说或理论。科学方法教育应包括科学研究中“过程技能”(观察——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教育,还应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等具体的方法技能。科学方法教育中尤其要重视科学思维的训练,即努力使学生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1 观察实证的方法
观察实证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2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如果不符,就说明假说是错误的。所以假说—演绎法的根本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假说——实验证明——提出结论。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很好地展现了假说—演绎法,也正是由于他采用这种方法才获得了科学上不朽的成绩,为人类揭示了遗传之谜。“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关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他们对别的都可以忘记,但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2.3 建立模型的方法
新课标中建立模型被列为一项技能目标,并作为高中学生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国家和地方的新高考大纲(说明)也已明确将这一技能素养的掌握水平作为考核对象,2007年全国高考生物江苏卷中就已出现涉及模型构建问题的考核尝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教师和考生都要予以重视。由于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建立的模型主要是思维形式的模型,因此笔者拟针对几种常见思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如下建议。建立模型的一般程序:(1) 掌握原理。掌握模型所代表的知识、过程、规律、机理等,弄清模型的构成要素或包含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2) 明确类型。明确所构建的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知道该种模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3) 构建草图(框架)。选择适当的图形、文字、符号勾勒出草图,或用适当的文字符号搭建框架。基于模型的通适性、典型性,所以在构建时只需要考虑大多数情况即可,一般不考虑极少数情况或特例。(4) 修饰完善。对照原理查验所构建的草图(框架),确保其科学性;然后进一步修饰完善模型,力求规范、简洁、直观、有美感;最后构建出正式的模型。(5) 补充诠释。对一些模型要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示例、图注等,使模型更科学、更清楚、更规范。
2.4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方法。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3 生物教学中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着众多的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努力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素材,将科学方法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3.1 通过生物学实验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众多的学生实验,每做一个实验都是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在教学中尽教师要可能地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明确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讨论完善实验、最后实施实验步骤等过程,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另外,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应将科学研究方法很好地贯彻到每一个实验中,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有目的的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接受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训练,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步骤。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畅述自己的观点。
3.2 通过生物科学史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读史使人明智”,生物科学的每一项重要发现都是科学方法正确应用的典范。科学的方法是人类探索真理,发现新理论和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学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探索、理解和学习。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等。这些科学发现本身就是科学家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帮助学生寻着先人的足迹,在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3.3 通过探究性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一般情况下,探究式学习环节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评价与反思——交流与表达等7个方面。
3.4 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是一门具有崭新教学理念的学科,学习的核心便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也涉及到提出问题,并通过猜测、计划、观察等活动,亲历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价值观。研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学习者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索实践过程来实现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以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方式。哈佛大学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较好地说明了研究性学习、科学探究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获取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现在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实践科学研究方法,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将一些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研究性学习既是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实践,也是教师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成果的检验。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也称研究综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如学科和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一般步骤
(一)文献的搜集
文献的搜集包括检索和初步筛选两个紧密结合的方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完成,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光盘、网络或期刊数据库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而文献的筛选则从文献的真实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鉴别。
(二)文献的阅读和分类
阅读是全面掌握文献观点、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也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系统地记录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同时,要批判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以便发现尚未研究的问题。其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研究中使用。
(三)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论
撰写文献综述的关键在于对文献观点的加工整理和评论。首先,对文献的观点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整理、陈述并注重对观点的提炼,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其次,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和评论,要客观公正并注意选择合适的视角,保持思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预测研究趋势,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结尾应在考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实际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或前景,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研究内容等。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献综述的点睛之笔。
三、文献综述与科学研究的联系
文献综述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对学术研究而言,文献综述就像是路标,意义是特殊而深远。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乃至学术创新的基石,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而科学研究具有历史继承性,整体上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若能踏着前人的足迹向前挺进,不仅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帮助我探索的层次更深更远。
(一)文献综述之于科学研究
从上述文献综述的含义与步骤,可以看出,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首要而必要的步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一个资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综述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确立研究课题方向,还可以为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下面就文献综述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分几点阐述:
1、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一方面,文献综述为科学研究论文的选题寻求了切入点和突破点。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而创新就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通过撰写综述,可以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明确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这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为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同时证明研究题目和方法的选择是必要和适时的。可以说,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2、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这对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有重要的的作用。
3、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介绍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学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
4、不应忽视的双面效应
文献综述具有正负双面效应:它既可以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学术养料,同时也可能框定甚至窄化或限制后人尤其是那些墨守成规者的视野和思想。所以,我们应警醒:不能只看到文献综述的“工具意义”,毫不理会前人研究成果本身的“宝藏价值”,更不能将文献综述仅仅视为“学术规范”的一种标志。
(二)科学研究之于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科学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文献综述是一种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的“再研究”。可以说,科学研究对于文献综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为综提供资料的支持和思路的启发,一片优秀的文献综述应为读者或研究者本身提供一个相关研究的总体状貌。科学研究成果中的各种理论或观点都有自己的内核,而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的分类、分层和关联论证等“研究之研究”的环节,便可以产生“学术增值”,所以,相当大的科学研究相关文献和知识的占有量应是可以对文献综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四、结语
文献综述是为了明了过去研究的状貌,把握或占领当下研究的制高点,最终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面对各种不同的理论或观点,坚持综合性和批判性,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同时,寻找自己不同于前人之处,阐明其研究的进展和特点,让其研究发现尽可能具有原创性,觅出实现突破和超越的路径,探索未来研究的可能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No.21611:49-52.
[2]高丽丽.关于文献综述的认识和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S1:210-211.
中图分类号:G642.0;O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303
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当今高等教育公认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导向。提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问题,使其在本科阶段就感受到前沿科学研究的氛围。
作为大学生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经走过了它的第20个春秋,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20年来,数学建模竞赛坚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按照“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思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品牌竞赛项目[1]。本文笔者拟在十余年参与指导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就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谈几点感想。
一、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内涵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老先生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最终目的达到能培养进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
根据相关学者关于科学研究素养的评述[2],同时结合自身从事科研的经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科学研究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资料检索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另外,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具有坚持的毅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不可缺少的精神气质。
二、数学建模培训形成科学研究素
养的初步基础
大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现代数学基础,缺少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途径。而数学建模正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它不同于传统的求解数学题,而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回答问题;对参与的学生在数学知识、计算机编程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包括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和实际案例应用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在数学建模培训方面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如下几个专题模型: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层次分析法、图论等)、随机模型、其它模型(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3]。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学生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形成对于实际问题初步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储备,完成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的第一步。
三、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全面提升科
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数学建模竞赛以下几方面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而且事先没有设定标准答案,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2010年的“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输油管的布置”;2009年的“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2008年的“数码相机定位”、“地面搜索、――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既具有时代意义,又是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次正面考察,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
(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在确定选题以后,就需要完成相关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结果检验、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符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一般的数学建模题目,不同于大学基础数学中的计算或者证明一道数学题,只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加上一定的推理就能完成。很多问题都是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并且,从求解方法上来看,常规方法、经验模型往往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回答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缘于经验模型,但高于经验模型”,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的锻炼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考验的
数学建模竞赛的3天时间比一般考试时间都长,而且工作任务重,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完成问题的解答。因此,对于学生个人的意志,特别是毅力的考察极为重要,只有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一点,跟从事科学研究也是所必须的。
四、吸收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相关科
研项目检验和完善科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只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点。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在个人建模、编程及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能力提高。进一步引导参加过竞赛的学生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应用数学建摸的方法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实现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检验和完善[5]。
以我校为例,我校在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不少老师积极主动的吸引其中优秀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完成地学数据相关的数学建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我校200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谢滨同学跟随指导老师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相关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利用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反演非均匀介质电磁成像”(2010,V25(6))的论文。另外还有学生从事三维地质建模中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图像的解译等科学研究,都受到了指导教师的好评。
吸收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运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培养起来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对本科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图1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作用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应用的重要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具备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模拟从事科学研究,参加数学建模相关科研项目检查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为后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年颁奖仪式上的致辞[EB/OL].http:///,2011-12-22
[2]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85-86.
1引言
科学研究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不仅能够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研究事业的兴衰将会直接决定未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则是由生产率高低决定的,科学研究事业是提升生产率的最重要部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科学研究事业的投人,每年都将国民经济预算中的一大部分用于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力如何,并没有明确的分析。本文依据美国经济学家Wassily Ixontief提出的“产业经济理论”,利用中国政府最新颁布的“1997年中国投人产出表”,试图对上述问题做一探索。本文中的科学研究事业所涵盖的范围是指:
(1)自然科学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
(2)社会科学研究。包括人口、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美学、文化艺术、语言、民族、文化、考古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
(3)其他科学研究。包括管理科学、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科学技术史、情报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环境科学等边缘学科的研究活动。
2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分析
2.1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速度快。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仍旧明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事业的资金投人,特别是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加大了对科技事业的投人力度。R&D投人额从1991年的159.5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895.7亿元,增加4倍多。科技事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门。
但是由于我国科技事业起点低、底子薄,因此,尽管这些年来增速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无论从R&D投人的资金总量上还是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来看,我国都同世界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以美日欧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年来R&D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2%以上,而我国近年来比重虽然上升幅度很快,但是仍旧低于1%的比重。
2.2科学研究事业从部门结构上看属于最终消费型
高中间投入行业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和该产业的总需求之比。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有多少作为原料为其他产业所需求。一般而言,中间需求率越高,则该产业越接近于原材料行业,反之则该产业更多地偏向于提供最终消费产品。最终需求率则等于1减去中间需求率。
中间投人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人与总投人之比、反映了各产业在生产活动中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中间投人率越高,其产业附加值率越低,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最终投人率则等于1减去中间投人率(表1)0
如表1所示,我国1997年科学研究事业中间需求率为0.2502312,远远低于三次产业的平均中间需求率。这表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主要是提供消费者服务,对生产过程提供不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投人到生产过程中。从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科学研究产业对中间过程的需求投人势必会增加,从而使得科学研究事业的中间需求率逐渐提高。科学研究产业的中间投人率为0.6122283,低于第二产业,但是高于其所属的第三产业。这表明在第三次产业中科学技术产业事普首榕拎咨力其附加佰较低。随着科学研究事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其中间投人将有下降趋势。
2.3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依赖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将各个产业的原材料投人额除以相应的各个产业的产值。反映了某个产业生产1个单位产品时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原材料投人量。从表2中可以看出,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依赖关系,其直接消耗系数0.25853377;其次则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关系则微乎其微。这充分说明,在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从行业依赖角度来看,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需要118个部门的投人(总计124个部门),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此外,如表3所示,在影响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巧个行业(直接消耗系数大于0.01)中,第二产业为12个,第三产业为3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其他电子及通信及设备制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其他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商业、日用电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六大行业,其合计达到0.249532,占全部行业的4196。说明上述行业是影响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关键性行业。从另一个侧面而言,房地产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也反映了其对上游产业的拉动关系。
2.4科学研究事业对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
但是受其他行业的影响较小.因此.更多地依赖于国家的直接投入影响力系数(表4)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小于1时,则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如表4所示,根据笔者计算的1997年国民经济40 X 40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结果所示,影响力系数由大至小排名前10位的均为第二产业行业,而第三产业行业影响力系数排序均比较靠后。这一方面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拉动作用的仍旧是第二产业制造业部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影响力系数差距与第二产业差距较大,也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育程度仍旧较低,发展的空间仍很大。但是值得注意,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影响力系数达到了1.08,超过各行业平均值,在第三产业中排名第二位。说明目前科学研究事业属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推动能力的产业。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科技在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的认知逐渐加强,对科学研究经费的逐渐增加,科学研究事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渐加大。科学研究事业将很有可能成为带动我国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感应度系数(表5)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该部门为满足其他生产部门生产的需要而提供的产出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收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小于1时,则表示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一般来说,感应度系数越高的产业,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如表5所示,第三产业在全行业排名中两级分化严重,既有像商业这种受国民经济变动影响较大的部门,也有很多感应度不高的部门。科学研究事业总体上看来属于受国民经济变动较低的部门,可见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门,其所受到的拉动作用仍旧很低。这说明,紧紧依靠其他产业发展带动的影响,是不足以提高科学研究事业的投人水平的。因此,科学研究事业更多地是依靠政府或企业的直接投资。
即它具有教育性。下面我们依次予以考察。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求索的过程,充满着苦涩,忍受着各种磨难,牺牲人生的许多乐趣甚至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失去生命(如天文学家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而被教会活活烧死)……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格、没有顽强的拼搏以及为科学的献身精神,那么,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旦遭受挫折或责难就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一般而言,科学研究是在充分的浓厚学术情境下和缜密的氛围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境中,研究者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等不仅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显露,而且他们的这些积极品质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生长、提升和放大。马风歧教授认为:“教育是人们精心设计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人们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有积极价值的品质。”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像自然科学科学研究者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所规范的图景或思维框架或实验场域中描述自然现象、观察实验和分析试验数据,并将自然观的思辨形式转化或升华为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由于有先贤的榜样导引和导师的孜孜以求的示范,这些榜样和示范对学生在德的方面必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因为有这种影响,马教授的希望———“有积极价值的品质”显然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得以达成。在杜普伊斯博士和高尔顿博士评析杜威问题解决法时也坚持认为:“这种探求方式既能产生真理也能带来善。”其实,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就类似于杜威方法,因此,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也能带来善。从历史上看,科学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体制下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当时政治家一般是在演讲和辩论中成长起来的,他需要用当时所有知识(当然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来论证施政纲领,辩驳各种观点。犹如西塞罗所言,作为一个雄辩者必须要掌握当时所要的知识,以便用发现的知识为各种政治主张来辩护。
在海德格尔那里,政治与逻各斯之间是有密切的相互关系的。政治的技能主要就是驾驭语言的技能,而逻各斯最初也是通过它的政治功能认识了自己,认识了它的规则和有效性。例如,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和形成了一批用语言交流和表达的知识或学科如修辞、逻辑、语法、雄辩术、演说术等,这些学科就是探寻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原理和规则即规律。洪堡曾说:“但无疑科学是培养道德智慧的最合适的材料。”赫胥黎在《科学与道德》一文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有高度德性教育的学科。可见,科学研究所发现的知识或规律即科学可以大大地丰富和增强人们的道德智慧和政治智慧———既能够掌控着自己的灵魂又能够驾驭他人的智慧。从西方的“哲学王”到中国的“圣人”,人们所诉求的:他们既是政治的,又是道德的,还是智慧的。即中国语境下就是“德育的”。苏格拉底有言,美德即知识。而且,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论证“美德是否可教”时,他认为,“美德”是一种“智慧”。在柏氏看来,“智慧”即“知识”,既然“美德是知识”,那么“美德可教”也就成了一种逻辑必然。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过程。
赫钦斯说“:教育意味着教,教意味着知识,知识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教育应该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一种正确知识,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即使在研究过程中未能取得重大成就,但也会因此增长知识,增加才干,即丰富阅历,添加经验,改善认知结构,从而不断地提升智力水平和研究能力。作为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研究者在其中不仅能感受、体验和享受追求真理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发现、创造、表达和展示其研究结果———真理或知识。赫胥黎认为,科学知识可以发展人的观察力、推理力和概括力,并认为这是其他知识不可比拟的。还有斯宾塞的经典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它不仅指认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而且还明确指出其价值之一在于智力的训练。这种“过程+成果”———就是发现知识、追求真理、发展潜能和提升智力。这恐怕是科学研究教育性的主要诉求与表征。
科学研究既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种体力活动,如动植物方面的研究,经常要走出实验室,到野外去采集标本;还如社会学的实地考察,也是要走出书斋和实验室的;还有心理学的问卷调查;地质学和地震学都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等等。这种室内外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一方面,它对研究者提出了身体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于研究者的身体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体育”的意义也会在研究中时常表现出来。既然体育是一种教育,那么,内含“体育”成分的科学研究其教育性也就自不待言了,更何况在大学里的体育学院还有大量的人从事专门的体育科学研究,显然,这种体育的精神能够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加的彰显。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体育上升到一种体育精神,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否则,根据他的二元论,体育就是一种培训。不过,在斯宾塞和杜威那里,培训也是一种教育。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它是近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劳动,只是这种劳动是以深厚知识作基础的探索性的智力劳动即所谓“第四产业”知识产业中科技与开发产业劳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复杂劳动。“科学实质上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在更抽象的意义上,自然科学是一般劳动、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精神生产。”因此,在这种精神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更特别、更特殊和更别具一格,即一种特别的劳动产生一种特殊的劳动影响,形成一种特别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古希腊美学思想认为,美是可以通过客观规律来反映和描述的。而且斯宾塞还说,美学一般必须以科学原理为根基。可见,科学研究中美是随处可见的,关键在于发现和体悟。一旦你感受到了科学研究之美,科学之美,你就会在渐变中形成一种科学审美情趣和建立科学的美感。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因为有了美或发现了美而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或有所发明即有所创见。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圆球形为立体几何之完美形状并断定天地一定是球形的,在数学和音乐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比例”之美,天籁之音的音乐之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诞生于美妙的音乐的启示中;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发现完全缘于一种美感;法国数学家柯西、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所展现的潜无限之美以及康托挖掘的实无限之美;等等。这些“美”都转换成了一种科学之美、科学研究之美和科学成果之美。李明德教授在解读德国新人文主义运动时期流行的德语“buildung”(教育)一词时指出,这里的所谓教育,就是指人类在智力、道德和美感等方面的培养。而且弗洛姆也认为,教育不仅应该包括理性,而且应该包括术。可见,科学研究之美也就是教育之美。
我们从教育方针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解读,既发现了科学研究中德智体美劳等有关教育因子的存在,又看到了德智体美劳等有关教育因子在科学研究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即教育性。
二、科学研究的教育性:人文意蕴的显现
所谓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从教育———一种文化角度,即指通过完满和理想人性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以期达到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而人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也指人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人性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毕达哥拉斯说:“而比这一切都宝贵的是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并可能改变你的天性。”哈钦斯认为,要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这种学习既包括接受性学习,又包括自我学习,还包括研究探索性的学习———科学研究。当然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因此,人性的改变必是教育的结果。在追求普遍真理的科学探索中,对丰富和完满人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显耀的,因为他们是以“求是”、“求知”为旨趣的,如古希腊文化就深刻地揭示了认知活动对人的本性的满足。其实,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正如方朝晖教授所言:“正因为它所追求的普遍真理对人性来说有着超验和永恒的价值。”
这种价值就体现了一种教育意涵。休谟说:“一切科学对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他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科学研究一般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或不存在无学科基础的科学研究,即使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科学研究都有其学科归宿。按照休谟所有学科与人性的关联性,我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必然关联着人性。而人性的开启本身就是一种观照,就是一种教育。人性因为人的本性或理性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和提升,这种发展和提升就是科学研究教育功能的展现与延伸。同时,研究者在科学研究方向的确定、课题的选择和方法的确立上,都是依自己兴趣所为,兴趣是科学研究之始,它可以在人性深处唤起探索宇宙真理的欲望,这种人望的满足对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人格塑造都是有益的。科学研究既因为理性的勃发而创造,又因为理性的发达而使人性得到丰腴和完满,犹如孟建伟教授所言:“离开理性和科学,就不可能有这种完整而丰满的‘人性’。”这恐怕就是马斯洛所说的,一切教育都应是为了“人性的健康、成长及其较丰满和最丰满的发展”,使人达到其所能及的完美人性的培养。
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与自由是人的本性。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合乎“人性”的称之为理性。所谓理性,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而在康德和黑格尔那里,理性则是指通过辩证思维将各种抽象规定综合起来把握事物整体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皮特斯认为:“教育就是鼓励并促进人们通过最大限度地使用理性,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
但丁也说:“只有遵从理性的指导,人才能达到至善,……”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理性。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是一个需要理性和使用理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只使用理性,而且还会发展理性。一般来说,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活动来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和解释自然现象,自然规律通过理性而被人认识和发现。从这一点来看,科学研究教你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掌握自然的学问。也就是说,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就是用理性探索新知,这也正吻合了巴门尼德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的观点。由此,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就成了增长知识的过程,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也是一个不断增加美德的过程。按照皮特斯对教育的认识和解读,科学研究既增长知识,又增加美德,还发展理性。
也就是丰满人性,修养人性,完善人性。显然,科学研究对于实现“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的目标是极为有益的,正如赫钦斯说的,所谓完善人意味着他们的理性、道德和精神诸力量的最充分的发展。科学研究实质上就是:“无止境的否定和怀疑,天穷无尽的诘难和追问,无拘无束的探索和发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可以不断满足自身的精神体验,一种痛快淋漓的生命享受,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
斯宾诺莎公开宣称:“我志在使一切科学都集中于一个目的或一个理想,就是达到……最高的人生圆满境界。”这种体验、享受和境界就是一种内省自悟的过程,也是在真理求索的过程中一种循环往复且不断地升华的过程。这恐怕就是儒家所倡导和强调的极其严苛的“自省”和“慎独”的过程吧。《中庸》中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一种科学“修道”的过程,即修的是科学之“道”,研究之“道”,科学研究之“道”。修道之谓教也!然而“,个人不是一个自足的精神存在物,精神不是个人自然构成的产物,个人只有在与历史、文化以及他人的交往与交流中,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理解达成个人与历史文化、他人真正的精神交流,还可以不断地扩展个人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
现在科学研究一般是一种团队作战并非单打独斗,他们共同探索,互帮共进,在这种团队文化中达至一种人生境界即精神境界———攀登科学高峰的境界。爱尔维修认为,人的神、美德和天才都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显然,这种境界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修得的,这种修得正好反映了其教育意蕴。此外,科学研究既然是一个团队,就彼此而言,必定存在一种相互的影响。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既然有“老师”在,那当然也就有了教育。如果一项活动或事件或成果引发人们在认知心理、心知模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熏陶所产生的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在《几何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学术讲座中讲到几何学的地位时指出:“还有一个熏陶的问题,因为几何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可见,文化是能起熏陶作用的,熏陶作用又是什么作用?那当然就是教育作用。方朝晖教授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学术研究没有自己的精神价值基础或境界,……否则它就不可能吸引千千万万人为之献身、为之忘我、为之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终生。”
从方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物理学研究有物理学的精神价值世界,生物学研究有生物学的精神价值世界……每一种精神价值都有其独特催人奋进的作用、导向引领作用和激励促进作用。正是这种作用才感召那样多的人“为之奋斗终生”;正是这种文化才产生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是科学研究———学术研究深刻教育意蕴的一种表征。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科学革命对人们的认知心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科学家的影响———他(她)必将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王荣江教授概述到:“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创造,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更为根本的是带来思想、价值观以致整个文化观念的重大变化,使人重新确立对世界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正是科学研究中所形成的科学思想和精神,激发和培养了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力量,按龚育之先生所说就是‘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
这是就人类而言的。但就科学研究中的个体———研究者来说,他(她)们的每一次新发现或新发明———哪怕是一个词的词义新释、一个知识节点的破解等,都会让其兴奋不已,“想入非非”。尤其一项重大成果的突破,这对研究者来说,将会有更深的感悟、更多的想象和更强的心灵震撼。人们试想一个在生意场上突然大赚一笔,一夜之间变成富翁,他(她)是否会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是否会展开想象力对未来进行思考、规划和憧憬?是否会改变他(她)对世界、社会的看法?他(她)是否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样导致人们如此众多之变,难道还不够“文化”、“培养”、“育人”和“教育”吗?美国课程之父泰勒说过“: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的历程。”斯宾诺莎也认为,人的生活方式是依据他的知识而变化的,是善与真携手并进的。纽曼也说:“知识是心灵扩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及实现它的工具。”马斯洛还强调人是文化的产物,费希特也认为,实现人的使命的途径依赖于文化。由此观之,这足见其科学研究的所谓以“文”化之的教育性。
赫胥黎认为,因为科学基于实验之上,并以归纳法为致知方法,而归纳法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心智训练价值,即科学及其研究具有训练和教育价值。因此,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培养科学思维的心智习惯的过程,所谓科学的心智习惯,王荣江教授认为:“是一种尽可能摆脱个人情感、偏好和利益等个人心智而基于对事实的清楚认识、对事实的关联和相对意义的正确估价的判断,是一种合理性的思维方式。”他还说:“这种科学的、不受个人利益和情感支配的心智习惯是健全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正如卡尔·皮尔逊在《科学的规范》所言:“通过大量灌输科学的心智习惯而鼓励科学和传布科学知识,将导致效率更高的公民,从而将导致已经增进的社会稳定性。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心智,很少有可能被仅仅诉诸激情,被盲目的情绪激动引向受法律制裁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也许最终会导致社会灾难。”可见,通过科学研究过程———心智习惯训练,无论是科学家、教授,还是社会上科技工作者或者是学生,都有利于促进合格公民的形成。这正是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文化熏陶价值的体现。
三、科学研究的教育性:思想启迪的意涵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而“物质”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正确与否关涉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与否。不过,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而深化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重大科学发现,了元素不变性、原子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旧观念。由于物质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只要科学研究在进行着和发展着,就必然会产生对物质概念的新见解,就会导致唯物主义发展形式的改变。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在我国,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一种官方哲学,一种指导思想,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当然是每一个国公民都要学习、思考、体会、感悟和践行的。作为科学工作者更应如此,因为他还要起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感召作用。可见,科学研究的教育意涵,不仅是指科学知识的教育和获取上,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般感知和认识上,而且还表现在政治信念、公民意识乃至哲学智慧———思想、观念和精神上。
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哲学的指导。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创立就是在休谟与马赫的怀疑的经验论以及斯宾诺莎的唯理论两种哲学思想影响下展开的。前者为其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后者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的理念为其大尺度或者说更宏观地把握问题提供了启迪。总之,它们都对爱因斯坦的思维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这种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研究活动,显然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哲学的指导和影响,如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这本身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还如自然观———一种关于自然界的哲学观,它在科学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中就显然地具有指导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能否按照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塞涅卡所言:哲学的目的在于把人引向德性,而德性就是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范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说“观察渗透理论”,即科学人员总是在一定的哲学观或理论指导下观察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简言之,理论赋予科学研究者关于事物本质的观念,形成对科学的追求,推动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如哥白尼“日心说”、爱因斯坦及薛定谔与海森堡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胜利即科学革命的胜利,就是以自然观的胜利为前提的。一旦我们缺乏正确的自然观作指导,其研究也易步入歧途,如华莱士曾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但最后却走向了降术的“惟灵论”。自然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胜利也必然导致世界观的变化和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本质上就是教育或教育因子在起作用。因此,科学研究因为哲学或理论的指导而流光溢彩,因为科学真理的发现而金光闪耀。
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普遍采用实验的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科学假说以及科学猜想的。因此,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理论兴趣选择与使用必要和恰当的设备、仪器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干预实验,以求问题的解答。郝苑博士曾指出:“这种对于实验方法不可或缺的态度普遍存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和技师之中,近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重视实验和技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他们与技师、工匠的直接或间接交中培养出来的。例如,伽利略的一生就是在由技师做助手的工场中度过的。……并由此意识到了实践和干预对认识自然的重要性。”
可见,对实验和干预的“意识”“、态度”和“重视”是在实验中培养和形成的。关于态度、意识和重视的问题,表面来看,是对实验而言的,其实质则是关于科学及科学研究的态度问题;而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它又是关于科学人生的问题,因为科学研究的实验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他们生命的象征。由此,上述问题通过辩证转换和逻辑推理,它便转换成了一种科学的人生观问题。正如我国学者任鸿隽指出的那样:“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不但是因物质科学的进步,间接地把人生观改变,直接的科学自己还可以造出一种人生观来。”人生观“有一大部分或全部分,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变更或解决”,“科学自身可以发生各种伟大高尚的人生观”。这也是参与我国20世纪20年代“科玄论战”不少学者的观点。也就是说,通过实验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提升改造自然的欲求,培养一种实验精神、实验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另一方面,积累操作经验和实践技巧,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
在海德格尔看来,做一个实验就是规定一个条件,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在某个运动整体进程的必然性中把握这个运动的整体,并在事先用我们的计算来把握。换言之,在“实验”一词的近代意义上,实验是由“规律”指点和支配的,它反过来将证实或证伪这些规律的“事实”。规律……它们是从科学家通过他们最初的谋划形成的自然的基本概念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他们越是能够精确地谋划自然的基本的概念,他们将越能精确地做他们的实验。简单地说,实验是一种谋划,怎样谋划?如何谋划?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把握怎样的规律?等等。这既包括方法论问题,也包括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研究者在亲自实验的过程中去感知、体悟、理解和掌握的。现代科研已进入“大科学”和团队攻关时代,在这一过程中,这种谋划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谋划,一种集团谋划。在这种集体或集团的谋划中,除了获得方法论的训练外,还需要和学会伦理建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获取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和途径,以及追求真理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自身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等即伦理建构,而积极的伦理建构也就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黑格尔将教育学视为使人们合乎伦理的艺术,凡是一项活动只要对人的伦理建构有益有用,那么这一活动就具有教育性。显然科学研究的实验,不仅可以建构伦理,而且还可以实施伦理教化。特别是进入现代科技社会后,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研究等,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涉伦理价值问题。这正是应验了伊壁鸠鲁所说的物理学对自然的研究是为伦理学服务的观点。此外,辩证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指导我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科研工作,这于研究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建立和形成显然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四、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大学的本然诉求
大学既传授知识,又要发现知识,这是大学两项核心职能,离开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成其为大学。传授知识是培养人才,发现知识就是要进行科学研究,也是培养人才。在古典大学或中世纪大学即近代大学产生之前,可以说,大学主要就是教学,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人才。但近代大学产生以后,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并随即引领着大学的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职能活跃在大学里。科学研究在大学里从它一出生,人们便给了它一个“规定”的框架,即近代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洪堡所规定的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威廉·冯·洪堡传》的作者彼得·贝格拉对洪堡原则简洁解释为:“除了自由以外,研究和教学的统一,亦即研究者和教师的统一,可视为德国大学的支柱。
只有教师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作为知识加以传播,只有这种教学才真正称得上大学教学或大学学习。”也就是说,大学不像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总是特立独行,而它始终却有教学相伴。而且科学研究一般都是学术前沿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疑难问题的探讨,在这一探求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形成新概念、新理论,若及时地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斗志,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显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其教育性就是研究成果通过教学的转化而表达和实现的。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说:“科研本身能够是一个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也就是说,研究亦具有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觉悟、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功能即教育性。关于这一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特别是在19世纪后半叶,西方围绕大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不少学者都投入其中。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态度明确,他指出,大学既是教学机构又是研究机构。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以充满想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对生活的冒险精神。他要求教师既教学又要科研,把二者结起来,即把思想的冒险和行动的冒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要求大学开展科研,发展学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施莱尔马赫也认为,大学的务就是:“唤起科学的观念,并循此观念进入其既定的知识领域,使其能够本能地用科学的目光看待一切知识,不是孤立地,而是在相互的联系中探索具体的现象,不使之须臾脱离与知识整体和全体的关联;学会在思维中应用科学的基本法则,并进而养成独立研究、发现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洪堡亦曾说过“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名言,即大学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实现其修养的目标。
学术自由是大学孜孜以求的大学理想,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就是自由选题和自由探究。密尔认为,自由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批判性、独创性、不妥协等品质。也就是说,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按密尔的观点,师生也可能养成或形成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科学品格———批判性、独创性、不妥协性等,而这些品格的形成就是靠教育而养成的。萨顿说:“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借用萨顿的话说,作为科学主义者更应该要理解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的生命———一种人性化的生命,这种人性化的生命是人们在对必然性的认识过程中展开的。而黑格尔则认为,自由不仅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而且还是必然性的实现。因此,生命的自由也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必然性的自由,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所以,大学教师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必定要受到一定人生观的影响,即科学研究的真理性始终伴随着相应的人生观。
1.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演示实验,在新课中有较多的出现,以教师实验为主,学生辅助参与.教师的实验过程中也要引领学生经历科学实验过程.科学研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研究课题就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研究设计过程就是向线圈和电流计组成的闭合回路和不闭合回路中插入或抽出条形磁铁,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模仿法拉第的实验,让小线圈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大线圈的两端连接到电流表上,把小线圈放到大线圈里,观察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或迅速移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如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如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无感应电流产生.搜集资料即对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到所设计的表格中.整理分析就是对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地分析,找出不同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共同特性.得出结果就是对整理分析中的得出共性的东西进行猜想归纳演绎,总结出只要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学生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实验,是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为主的实验.这种实验学生不仅能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特别对如何探究的设计过程,学生动手实验取得实验数据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以及探究结论的得出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不能走过场,草率了事.要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中对同一个研究课题,既要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经典的探究设计,同时又要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物理知识,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到殊路同归.即不能拘泥于书本提出的方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同一个问题.如探究碰撞前后的不变量问题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给出了三种参考案例,每个学生应对这三个案例的探究设计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要求每位同学对这三种案例都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搜集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对三种案例实验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体会和总结.再如测定电阻的阻值时,除了书本上介绍的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阻外,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如等效替代法,电桥平衡法,半偏法等方法,然后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认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或设计原理的欠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能.
3.课后小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课后小实验的趣味性很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刺激学生动手做一做的欲望.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开放学校实验室,根据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去实验室搜集整理,如没有的器材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对实验中用到的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培训,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借助WPS表格软件输入实验数据可以迅速、准确地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v-t图象,甚至能够写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在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可以把受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同时在对实验数据处理上,提高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对实验数据处理有形象的描述,又大大提高了效率.
4.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寒暑假提出一个课题研究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研究,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置身自然和社会大课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深入实践中去.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课题.教师对学生研究的课题的全程要进行跟踪指导和督查,在学期初或学期末对学生研究的课题进行结题,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大家分享.对学生中出现的优秀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和表扬,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
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当开展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想,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不断地论证、实验和制作,最终制造出解决问题的小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并帮助学生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的等级评比,甚至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作品申请专利.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教育科学研究。
误区: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那些戴着眼镜、目光深邃、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的事情。
现状:中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桃李满天下”是我们的职业成就,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围绕着考试成绩教书育人,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好教师。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一名教师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 普通的一线教师只要具备这些思维能力,就具备了做科学研究的思维条件。再加之中学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其他研究主体不可复制的优势。
措施:教育科学研究一点也不神秘,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更不是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中学教师应挣脱思想上的束缚,走进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承担教育科学研究重任,实现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衔接,推动中学教育高效、有序发展。
二、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应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运用“三步走”战略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状解析: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是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文字的形式再次完整地呈现出来的能力。中学教师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只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不会把解决问题的思维的生成、发展、衍生、结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会把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地思维习惯加以整理上升为自觉地、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论知识和思维结构。
措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一: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机智地解决了突发状况,教师应在课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教育理念、方法、效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等。
案例二:一个学生经常性迟到,教师三令五申依然无效。教师应该反思之前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找学生谈心追根溯源,找到症结,实施相应解决措施。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到这就结束了,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其实远没有结束。我们可以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
第二步:将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每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曾经是怎样管理班级、怎样教学的,细细琢磨发现这些老师所说的都是个例、典型案例,没有真正说出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的最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甚至连解决某一类型问题的规律性的观点都没有。
问题症结是教师在做相同的事情时,没有把那些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实际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以文章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启示、教学研究等。
案例一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案例二中的“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则是将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第三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测、反馈、矫正、完善教学研究。
“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是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到教育教学中去”是检测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标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反馈、矫正、完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进而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1] 思维方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基础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先导。
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微型化、校本化、常态化
微型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坚持“从教育教学中来”,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按照“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思路,[1] 研究其成因、成功的方法总结、失败的经验启示,发现、总结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如:如何解决个别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何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如何高效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布置、评价作业等。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并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时,实际上就成为一个大课题:构建高效课堂。
校本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立足学校、根植教育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现状和未来,着重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能够在本校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价值经验。[1]如:我们任教的学校定位为艺术特长学校,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高考艺术特长生的有效学习模式、艺术特长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在高考前两个月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特长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资源分配问题等,“到教育教学中去”,服务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常态化即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即兴而发的,而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并逐渐演变为教师教育教学规律性的内容,成为中学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如:一节非常成功的教学观摩课之后教师就要反思、总结这节课成功的因素都有哪些,哪些因素是今后教学中能够积累和坚持的,哪些因素是随机因素?有了这样的分析并形成文字性的课后反思,而且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坚持下来,假以时日,教师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再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成绩不高、经常犯错的、在其他老师眼中经常被视为“问题学生”的他,却因为你偶然间一次不经意的赞赏而高兴,以后的班级事务他总是积极、认真、主动担负责任,其他学生、老师都认为他的变化很大。这时,我们就应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的成因、“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传统“后进生”转化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
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是指各种会计研究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对于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最一般规律的应用和具体的一般科学方法的概括。在科学的认识过程所需采用的方法中,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和特殊科学研究方法,构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也应包括这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构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但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也应当为我
所用,它可以看作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对哲学作出了合理的拓展,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新视角。自#$世纪%$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会计学者把科学哲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引入到会计研究之中,尝试从哲学方法论的层次来解答会计研究的某些理论问题。其中,尤以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会计学界影响最大。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潜在的错误,并且总有一天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他提出了知识发展理论的段式:首先提出问题,接着提出试探性理论(即假设),然后通过批判讨论或实验检验,清除错误,最后又重新提出问题。后来,波普尔的学生拉卡多斯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修正为“精致证伪主义”,即对于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而言,尽管它们都可以被证伪,但是只要其中一个理论获得更多的经验事实的支持,就比另一个理论好。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来源就是批判理性主义。实证会计研究的动机就在于对某一理论、尚未形成理论的猜测以及常识表示怀疑,进而希望通过实际资料来对它们加以检验。整个实证会计研究过程,呈现出与“问题—假设—批判—问题”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段式大致相同的轨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结构或模式的,但他认为波普尔的“猜测与反驳”模式过于简单,而且“他的科学概念甚至掩盖了常态科学的存在。”库恩认为,科学总是通过常规科学时期的量的积累而进入科学革命时期非连续的质的飞跃。科学的发展是按照“常规科学阶段—不满现有范式—革命科学时期—新范式”的顺序往复进行的。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可以阐述会计理论的演变过程。会计理论的发展是阶段性的,由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会计理论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用于指导会计实务。但是,任何会计理论总有其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一旦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会计学者就会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理论,此时,会计理论就处于显著变动状态,即处于科学革命时期。哲学方法是哲学思维潜移默化地在会计研究者意识或维方式中的体现,并构成研究者观察、分析、思考会计现实会计理论的出发点,会计研究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接受哲学方法的指导。
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为各个学科领
域提供了普遍应用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1.经济学方法。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会计研究中必须用到经济学方法,否则会计研究的视野就不能开阔,就会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以经济学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应当反映经济现实;"会计方法的选择还应当考虑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研究就是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委托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关会计管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的研究必须利用经济学方法。
2.历史的方法。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会计在其产生、发展中体现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用历史的方法再现会计的发展进程,才能够正确认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预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3.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就是思维的方法。会计研究是一种艰巨和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一开始就需要研究者积极思维。逻辑的方法一般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系统论方法。“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可以利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构建会计理论。例如,每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标,它决定了该系统应包括哪些要素,它们应如何相互作用以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在会计系统内也要确定其目标,而且应当把目标作为首要概念来考虑;会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环境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因此各国会计有其本国特色,但它是动态的,必须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会计的本国特色问题。
4.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特殊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各个学科领域所专门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由于数学、电子计算机应用、行为科学等方面的方法大量导入会计学,使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具体内容迅速扩大,会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也将是复合性的,即广泛吸收各种适用于会计科学研究的方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其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