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防灾减灾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主要阐述了关于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设计方法,是一门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主干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无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方法。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是当前的核心目标,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基于这个理念,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说,要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来进行项目式教学的课程改革建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建设也须从培养机械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入手,要求该课程应该多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准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机械零部件的能力。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知识含量较大,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件+习题”,在授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时会借助大量的挂图、模型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然后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但高深的理论知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的确过于枯燥,掌握起来难度太大,这样的教学手段对目前的高职教育来说明显力不从心,虽然能让学生从感观上对所学内容有表层的了解,却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特别是对于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机械设计基础》,该课程的涉及面较广,应用性较强,各章节的内容彼此独立,于是收效不是很好,学生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学校的教学内容落后于企业的生产实际,教材内容滞后于生产发展,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有待解决的客观实际问题,无疑项目式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点。项目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例如在企业中经常使用的工具、设备中的常用零件和机构,将这些工具和设备作为项目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部分与所要讲授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点相链接,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对于实际的工程项目则需要教师在企业中作大量调研,从企业的岗位设置和需求出发进行筛选,最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必须是企业中的一些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的典型案例,同时要能够突出教学内容和专业特色。通过这样的教学项目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但项目式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运用也会遇到一些阻碍。首先由于学生刚接触机械专业知识,对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零件及机构都很陌生,其次是从企业引入的项目通常是多个零件及机构的组合,相互之间的联动关系仅凭想象很难理解,而如果通过拆卸工具或设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熟悉这些内容,不仅成本高,而且执行起来难度也会更大。另外,要想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真正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它的运用随着机械行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教学项目的选择若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可能每年都要发生变化,这对要求教师时刻与企业保持联系,并且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因此,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时,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配合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2.软件仿真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以前只是从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但在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企业采用的设计手段,目前借助软件的强大功能进行设计已成为了企业的常用方法,所以,软件的介入可以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毕业后能够直接满足或者较快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需求。
软件仿真辅助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可以利用软件三维造型的功能,将所有的零件和机构进行随意的拆装、放大、旋转,能够选取零件的不同部位,改变对模型的观察方向,非常接近现实中的产品零件。以前面对二维图纸学生会很难想象出零件和机构的空间状态,这种方法会有利于让学生对各种零件和机构空间结构及组成有更深的了解。其次,可以利用软件的装配功能,显示各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各机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前装配图的学习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运用软件进行装配,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设计的同时熟悉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零件拆装顺序等相关知识,老师也可以通过动态的演示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另外,可以利用软件的运动仿真功能,把各种复杂的机构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感性认识。
除了运用软件仿真辅助教学外,还应该让学生运用软件仿真进行设计实践。因为这种方法来自于企业的常用设计方法,所以学生要掌握这种方法必须要有实践过程。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设计命题,可以按自已的想法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要求进行题材选定。在设计中根据自已的设计理念随意组合所学的不同机构,根据需要改变参数,并通过软件的仿真辅助验证自己设计的正确性。这种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在真实的产品设计过程中,检验自已的综合机械设计职业能力,并将机械设计与加工联系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并配以相应的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而且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观察的过程生动地显示出来,增强学生对抽象的零件和机构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
3.结论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应用软件仿真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克服以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借助软件的各种功能,通过将复杂的二维图形演变为生动形象的三维造型,同时通过软件的模拟、运动仿真及动画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对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讲座,使其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健康教育是减少高血压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血压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人们疏忽,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或有头晕、头痛等人群应经常监测血压,以尽早发现高血压病人。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病人的早期治疗和规范化治疗。
高血压病人可通过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对人们的危害及可治疗性,长期控制好血压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觉、长期地坚持体育高血压锻炼,合理饮食,规范用药,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方式和内容
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中易患高血压的人群、高血压病人极其家属等。
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讲座、看科教影视片、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医患个别交谈以及病人之间相互交流等。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见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并发症的严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引导病人对该病的治疗,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对已发生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讲解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控制体重、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情绪对防止高血压病在重要意义及使用降压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项和长期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关药物的知识,达到正确用药和长期坚持用药的目的,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小结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建构主义理论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对学生的整体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设计课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学好程序设计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类程序语言均存在着概念抽象、语法繁多、数据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再生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出有助于学生长久发展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意义的灌输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是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包含着两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和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抛锚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抛锚式教学方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冒泡排序法的教学设计。排序是处理数据时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会涉及到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经典的排序,其基本思路为: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并重复以上过程。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实际社会中某项比赛所采用循环赛的过程。模拟5个人参赛代表5个数,先从第5个人与第4个人开始第一场比赛,比赛后的胜者(即是二个数比较后较小的数)交换到前面,再与第3个人比赛,依此类推,直到最后胜者(第一名即最小数)交换到第一个位置为止;再对剩下的4个人重复上述比赛过程,直至所有人的名次排好为止。
2、确定问题。对上述实例进行讲解,详细阐述冒泡排序的含义和规则,提出问题:写出5个数的冒泡排序程序代码。在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要对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点加以讲解,本例中需用用到数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等知识点。
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某些线索,如每轮指定一个位置的数,依次和后方的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中发现指定的数字较大,则交换位置,并且每轮比较的次数递减一。
4、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出算法流程图,并确定如何用循环和分支程序结构实现算法,最后编写代码。
5、效果评价。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另外一种排序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来评定教学效果。
(二)支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所必需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确定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方法调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重要的知识点,其概念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方法是函数和过程的统称,近似于数学中函数的含义。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方法的含义与调用过程。
1、确定主题。首先对数学中函数的含义进行讲解,尤其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理解。从而引申出方法中实参、形参、传值、传址等概念。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学函数的一般求解过程,例如假设x等于5,则f(5)=5+1;另外,演示程序实现方法的功能,其过程如下:
子过程:
Sub f(byval x,byref y)
x=x+1
y=y+1
End sub
主函数:
Sub main()
Dim a=0
Dim b=0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f(a,b)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End sub
3、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种求解过程,独立探索数学函数中自变量、因变量与程序方法中实参、形参的关系,独立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并分析传值和传地址之间会产生的结果差异,拓展思考方法。
4、合作学习。在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讨论,并用图文等手段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最终完成实参、形参、值或址的传递等概念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通过对题目的理解,画出流程图,解释出方法调用的相关概念和调用过程,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设计
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并且教学评价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职责划分。表1为各个教学环节中职责的具体划分。(表1)
四、总结
程序设计课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还要精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以情境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学,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以上方法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还有待改进,每个教育者都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玲玲,尹观海.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12.
参与式教学强调主体性、自觉性、参与性、平等性,它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提高。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体现在: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知识构建和实际需求?槌龇⒌悖?增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第二,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参与式课堂中,师生双方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彼此尊重,相互促进,学生可以有质疑,教师也要及时反思,师生之间不断地互动、对话、交流、分享,最终达成共进。第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主动参与讨论,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的具体设计
以“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教学章节为例,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的视角和眼光去探索“情绪”这个无比熟悉却又神秘莫测的课题,用理性的角度去透彻分析情绪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从而运用一些方法让情绪的积极影响最大化,消极影响最小化,实现对情绪的管理。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讲授情绪的概念、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情绪调节等理论性内容,学生就无法去真实体验、感受情绪的动力性,更无法将课堂理论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学为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引入情绪概念时,可以选用学生熟知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如选用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让学生思考“在阅读这首词时,我感受到了作者传递的哪些情绪”。这样,就可以主动的激发学生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这时再引入情绪概念、情绪分类,学生就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分享体验。再比如讲解“情绪ABC”理论时,可以通过问题情境“你的好友在约好的时间迟到了很久,你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分享不同的想法,教师引导对比,为何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情绪结果不同,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将ABC理论、不合理信念这些概念引出,深化学生理解。
(二)学生自主讲授,主动解决问题
对“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在课前将具体任务以小组形式分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每种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带给人的消极意义等,要求每小组选派1名学生在课堂上用5分钟完成知识讲授。教师要总结并适时给出小组成绩。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学会主动、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及时关注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
(三)课堂讨论,让学生体验思维碰撞
针对“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进行学习后,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回避不良情绪,因为在认知层面认为不良情绪就是不好、消极、无意义。此时,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在开放、接纳性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去探讨“负性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通过讨论和表达,让学生中的观点碰撞,使学生产生面对、正视负性情绪的勇气,加深学生对不良情绪的理性认识,使参与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澄清问题,辨认自己的情绪,进而形成合理、辩证的情绪观。
(四)心理测试训练,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
在这一章节教学内容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学侧重点来选取相应的心理测试,如可以使用趣味性强的“情绪稳定测量量表”,也可以采用专业性强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如果考虑学生重点应学会情绪管理方法,还可采用“情绪管理记录表”。心理测试训练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自我,自我悦纳,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对结果的解释及对比,可以让学生在测试参与中更好地了解和评价自己。
(五)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感受参与的快乐
1.PBL的基本理论
1.1 PBL的定义
PBL是problem―based Leaning的简称,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的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根据PBL的定义,我们既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学习模式,亦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教学策略。在本文中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在PBL中,问题(problem)是整个过程的起点,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当然此知识可能来自一个学科,亦可能打破学科的界限,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除此之外,还必须通过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每一个problem都需要较多的学习者共同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方能解决。教师在其中只是扮演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促进者、监督者、管理者甚至是合作研究者的角色。
1.2 PBL的特征
第一,以问题为中心。PBL的起点是问题,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出学习的内容,学习是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来展开的。整个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PBL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组成多人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主动应用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搜集一些新的相关概念,甚至是跨学科的交叉信息,来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并且实施此计划。而教师在其中只不过是扮演着指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合作研究者的角色。
第三,以小组合作为中心。PBL的问题基本不是一个而是一系列,需要学生学习合作,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个人分别对各个子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通过交谈、甚至辩论的方式来分享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基于PBL的教学方法案例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基本所有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设立了该门课程。本部分将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探讨一种较为实际的基于PBL的教学方法。
2.1 设计问题
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分析将要教授的知识点和需要用到的前续知识。
教学内容:C语言条件控制语句的各种表现形式、执行过程及使用方法;C语言多分支控制语句的表现形态及使用方法;while、do-while、for三种循环结构格式及执行流程;循环体中的控制语句break和continue的作用;函数的概念、定义和调用方法;函数参数传递的方法:值传递和地址传递;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无参宏与有参宏的定义与用法。
前续知识:C程序的组成和基本语法;C程序的编译、链接和运行过程;C语言的格式输入与输出;C语言各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表示方法;C语言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及使用的方法;C语言各运算符的优先级以及结合性;C语言表达式的含义及应用。
问题为:编制一个菜单选择趣味程序菜单程序,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如果只是讲授利用C语言能够对程序的结构进行控制,会使学生感到空洞。通过目标结果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对C语言的作用和效果产生感性认识,并更容易使其正确理解问题的需求。有形的结果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2.2 分析问题解决的思路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能直接讲授解题方法,这样的话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改变,针对以上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该先对问题进行分析。本例的分析过程如下:
分析菜单显示的内容和所调用的函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显示的结果就是对多个函数的调用,而主界面是有SELECT语句实现,这就是问题解决的根本。
通过分析发现,将要学习的函数调用,选择循环语句与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相关联。在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课堂的氛围,努力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一起探究解题的思路,同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述分析可以很自然地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并将其与已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这种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整合。
2.3 通过拆分、解决问题引入知识点的讲授
本例通过知识点的拆分来解决问题。
1)生活趣味题,此题在讲授选择结构的select语句中讲授过。
2)数学趣味题,此题在讲授循环结构中的while语句中讲授过。
3)图形趣味题,此题在讲授循环结构的for语句中讲授过。
4)登陆界面与菜单界面源代码如下:
2.4 巩固相关知识点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PBL教学方法,都需要有个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来构建知识、进行经验转化知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以习题或实验的方式,通过解决类似的问题来巩固相应的知识,提高相应技能的熟练程度。问题的设计应与课堂教学时的情景类似,可以让学生自己验证解题思路、方式是否有效,并从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设计的问题中,还应特别加入一些类似但不同的知识点,以锻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总之,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了在综合国力中取胜,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PBL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将PBL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传统的教学中,不但尽可能的让学生主动的构建了自己以往的学习知识,同时所占用的教学资源亦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具有可操作性。在改善课堂效果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melo,C.E.,Ferrari.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Cultivating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J].Journal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1997,20(4):401-422.
[2]Schmidt,H.G.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Instructional science[J].1995,22:247-250.
[3]Doris R,Brodeur,Peter W,Young,Kim B.Blair.Problem-BasedLearn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Edu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002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2002.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83-02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包括林木种苗繁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主伐更新等技术内容[1,2]。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延伸和验证,更具有直观性,在提高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增强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如何将新的教学手段与这门传统课程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提高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虚拟仿真实验将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教学、数据库结合起来,实现人机交互,能够实现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随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各种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必将对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4]。
一、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建设提出的背景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环节。森林培育学包括良种壮苗培育、造林、林分抚育、主伐更新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实践性、区域性和学科前沿性,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重点课程。由于森林培育过程周期长、工序复杂,有些实验因存在危险性而难以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需求不同步,使得学生不能全程参与和体验生产实践技术与效果,而静态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片断化的实验实习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惰性,造成思维能力下降。现代林业的整体发展,森林培育规模和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生产基地的布局和项目管理的运行等所提供的经验没有完全充实到森林培育的教学去,也限制了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将森林营造与培育过程置于直观、生动、形象的生产实践场景中,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吻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性,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思考如何利用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森林生产力,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
1.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块设计。森林培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强的课程,涉及与林木生长相关的基础理论及林分经营的专业课程,同时又需要应用3S技术以解决营林设计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时,根据林木的生长发育阶段及相应的技术要点,设置了三个模块的仿真实验,见表1。
2.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虚拟仿真实验。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在林木良种化和无性系化的基础上,林木育苗已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包括组培育苗和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该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现代化育苗生产作业方式、掌握规模化组织苗木生产和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育苗技术繁锁、培育时间长,学生难以完成整个苗木培育过程的实验,往往不能理解或掌握育苗关键技术。通过模拟林木组织培养以及容器育苗等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系统地掌握工厂化育苗的全过程。
3.人工林造林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人工林造林技术包括造林规划设计、林地清理、整地、种植点配置、施基肥、密度设置、栽植等环节,这是人工林高产栽培的首要部分。在课程授课中讲解了造林技术,并进行了部分环节的操作,但由于造林技术环节跨越冬季、春季以至夏季三个季节,生产时间长,个别工序与理论教学时间不能匹配,且涉及范围广、技术内容多、实习成本高等因素,使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和感知工程造林的环境与技术要求,不能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桉树、杉木、马尾松作为培育对象,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人工林造林各个环节进行模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4.人工林抚育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加强人工林的抚育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及时调控林木的生长发育,是保证桉树成活、成材的关键。一般在造林后的三年内需要进行林分抚育,主要包括除草、施肥、修枝、间伐等技术。各技术环节所实施的季节不同,而且林木资源消耗大、技术复杂、成本高,在有限的学习周期内,无法全程参与、跟踪和感知林分抚育的实施及效果,并且除草剂的使用涉及用药危险性和林分安全性的问题,这些因素学生实训实验受到限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人机互动、场景重现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体验和掌握人工林抚育各个环节过程。
三、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功能与效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是丰富森林培育实践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服务社会和校企协同创新能力。
1.改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人机交互进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真实体验实验过程,将枯燥的学习过程游戏化,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师生互动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交流,在节约教学资源与教学师资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2.预习实验和复习实验的功能。传统实验实践教学中,学生跟着设定好的实验步骤做,缺乏主观能动性,而纯文字的预习理解加大了预习的难度。森林培育学中的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部分,虽然在课堂上教师系统地介绍了工厂化育苗的流程,但没有实际场景的情况下,学生仍不能掌握好育苗技术。如果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文字的同时,在电脑上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对林木组织培养以及容器育苗技术环节进行模拟操作,再通过虚实结合,学生可以在理论授课及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后,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林木育苗技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动手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理清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3.可进行周期长、危险性高、成本高的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透过现象看本质,能直观地进行无法全程参与的实验或实践活动,例如人工林造林和人工林抚育技术仿真实验,通过模拟操作造林技术工序、林分抚育措施,并可进行演示和重复操作,对林分抚育后林木生长的动态监测与数据分析,达到身临其境的模拟效果。此实验解决了因抚育周期长、成本高而无法开设相关实验实习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同时也节约了实践教学的成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的潜能,是现代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在教学中,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真实实验相结合,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化运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农林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勇,宋廷茂,翟明普,等.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J].林业科学,2008,44(7):1-5.
[2]刘勇,李国雷,吕瑞恒,等.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4-6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12-02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2012年新增艺术学科中设计学下的一个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设计的专业,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传授公共和私人空间的设计专业知识,具体而言,是如何使室内外空间所共同组成的人居环境具有科学性、宜居性、艺术性等特征。目前,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飞速扩充,环境设计专业已成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生源最多的专业之一。如何跟进人类对生存空间环境的发展需求,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开创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环境设计教育新局面的时代需要,对于中国当代社会人居空间文化的建设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化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呈现问题的思考,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着手,分析和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性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角度提出了“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急剧上涨但其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现象;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优秀的设计人才却难觅踪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原因则与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专业教学上侧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与实践的相互联系是分不开的。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脱离实践,在专业方案设计上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表现,而非着眼于功能上的艺术性考虑。此外,它也从侧面反映了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上存在教学认识的片面性,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专业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形式性、固定模式性,注重理论知识的空泛讲授而对实践教学的忽视,使专业实践课程流于表面,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自由探索的学习兴趣,形成惯性思维,无法按专业培养目标的预期设定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二、“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科学认识与发展观出发,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这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而言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其实践教学中更为凸显。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实践能力,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则是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专业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宽泛性、立体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本身具有宽泛性、立体性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是整个教学计划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因此设定为必修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性的自主实地调查使学生同时获得感性和理性的专业知识积累,并呈现出“四性”特点:学科的交叉性、现实的针对性、考察的目的性和研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艺术设计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及民间文化的挖掘……这些丰富而多元的设计素材及设计内容融入其中,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观察、测量、绘制……加深对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极大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决定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集物质与经济高度发展于一体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仅要从本专业获取信息,更要从其他各门类、各行业的艺术中广泛汲取丰富营养。因此,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赋予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要求。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可以促进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重视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相接轨,以培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开放全局的的视野积极与社会各界相互交流、相互推进,其目的是汇聚合力,协同育人。此举不仅符合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亦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在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下共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将已学理论与现实进行相关联,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理论分析现实的洞察能力,培养摸索与探讨改造现实环境不足的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获得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则将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拥有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课堂转向实践,领略知识的延伸性和实践的功能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课堂所学知识。
三、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多元性”与“开放性”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将有助于改变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元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切实了解社会、了解行业,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应用动手能力,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粤闽.艺术设计专业采风与考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容华明.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考察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大家,2012(12).
[3]陈静敏.环艺专业艺术考察教学[J].文艺争鸣,2010(8).
[4]许丽.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7(5).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类主要的专业课程,通常至少开设一门,此类课程多为实践性内容较多。程序设计类课程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引导的方法,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任务引导式方法
1.1任务引导式方法的主要内容
所谓任务引导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学生依照任务要求逐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及实践的过程[1,2]。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新技术的掌握完全局限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提供的任务作为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正确性的确认及纠正。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将学习任务通过交流平台(公共电子信箱或E-class等)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然后撰写并提交学习报告。
教师以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主线,以解决任务中的问题为目标,讲授知识点,重点讲解学生讨论后提出质疑的问题。
学生上机完成学习任务中的实践部分,这是针对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设计的环节,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在此环节中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
教师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交的学习报告和上机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1.2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应用任务引导方法的必要性
目前,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通常由基本语法入手,层层递进,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熟悉的术语和关键知识点较多,对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地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过程枯燥无味,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
程序设计语言虽然自身语法简单,但涉及内容广泛,教学内容离散性较强,知识点太多,且应用领域广泛,仅靠课上教师讲解,往往事倍功半。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应用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在课前的分组讨论中充分地打开视野,了解相关领域知识,通过按照学习任务要求整理学习报告,进一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将问题带入课堂,带着问题接受教师的讲解;教师依照任务实现的过程讲解知识点,使得知识的离散性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学生学习时有备而来,教学过程不再是单方向的活动,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可能;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实现任务,了解实践过程中的知识要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任务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点评并进行考核,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任务引导式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引导式教学的实施
本文以C语言为例,讨论如何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实施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参考多本教材和大量中英文文献,整理出符合课程教学需要的相关知识点[3],针对这些知识点设计出相关学习任务,共计九项,任务的概要说明如下: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计算:给出表达式,设计程序完成计算过程;
顺序程序设计:实现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间的转化;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a)实现三角形形状的判断,(b)求解水仙花数;
循环控制:(a)打印二维图案,(b)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数组的应用:(a)检验并打印魔方矩阵,(b)判断字符串是否回文;
函数的使用:(a)设计实现汉诺塔游戏,(b)显示斐波那契数列;
指针的运用:(a)冒泡排序,(b)二维数组元素求和;
结构体、共用体的使用:实现学生多门课程成绩打印输出;
文件的应用:磁盘文件复制。
本文以任务3为例,介绍任务引导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2.1布置任务
针对了解并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及其用途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如下:
了解if语句和switch语句;
了解如何设计条件表达式;
设计一个实现程序可以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判断是否是一个合法三角形;
设计程序分解一个三位整数。
学生通过交流平台接到任务信息后,按预先分组开始学习和讨论。分组学习讨论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集思广益,新的知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学习,小组交流可以增加知识吸收的数量,提高知识吸收的速度;其次,小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每个人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讨论可以使得学生相互促进;最后,小组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协作意识。
每组在讨论后,将相关内容整理为学习报告,每组提交一份。小组成员按不同的任务轮流撰写,培养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表述和整理的能力。
2.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围绕任务中的要求展开,分别介绍相关知识点: 了解if语句和switch语句。知识点:if语句的3种形式及对应的语法规则、执行流程,switch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流程。
了解如何设计条件表达式。知识点:6个关系运算符、3个逻辑运算符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运算规则。
介绍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知识点:算法分析,确定问题可以利用哪种分支语句实现,以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问题为例,讲解整个程序设计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讲解及资料的组织,都围绕任务中的三部分内容进行,同时允许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对相关知识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提出的问题相对比较有代表性;同时,前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3上机实践
依据课程开始之前布置任务的内容,结合上课讲解的知识点,对原有任务进行修改细化,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完成任务,对知识点加深理解。细化后的任务概述如下:
2.3.1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3.1.1算法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要先找出三边中最长的边,判断最长边的平方是否等于其余两边的平方和,若相等就是直角三角形。
2.3.1.2源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a,b,c,t;
/* 三边设为a,b,c,t是用于交换的中间变量 */
scanf("%d,%d,%d",&a,&b,&c);
if(a
{/* a中放a,b中较长边 */
t=a; a=b; b=t;
}
if(a
{ /* a中放a,b,c中的最长边 */
t=a; a=c; c=t;
}
if(a*a==b*b+c*c)
printf("Y");
else
printf("N");
}
2.3.1.3在VC++编辑环境下编辑源程序。
2.3.2输入一个三位数,若此数是水仙花数输出“Y”,否则输出“N”,若输入值不是三位数输出“data error”。
2.3.2.1算法提示:水仙花数是一个三位数,组成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的立方和与这个三位数相等。如:153=13+53+33。判断是否是水仙花数需把构成三位数的三个数字分离出来并存入变量。
2.3.2.2源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k,n;
printf("水仙花数:\n");
for(n=100;n<=999;n++)
{
i=n/100;
j=n/10%10;
k=n%10;
if(n==i*i*i+j*j*j+k*k*k) printf("%d\n",n);
}
}
细化后的任务以实验手册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具体的操作细节在实验手册中都会进行详尽的说明。学生可以在这一环节,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并且真正了解技术的应用领域。
2.4学习效果考核
实践环节结束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和考核。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强调,同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有机部分,为激励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将平时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期末实践开发设计考核相结合,真正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实施方法为:
每次任务中的学习报告成绩,记录为该任务分数的50%;
每次任务的实践环节考核成绩,记录为该任务分数的50%;
7次任务考核总分,最终换算为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40%;
学期期末以课程设计进行考核,记录为期末成绩,满分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60%。
3.教学效果分析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实施是逐步展开的,到目前为止,已在本专业的三个年级学生当中开展过实践。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有如下几个方面:
3.1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科学习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由接受型为主的高中教育,过渡到大学学习阶段,许多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接受,带有很强的畏惧心理。通过为学生提供课前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发散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教学过程打好基础,避免出现因为对教师所讲内容完全没有接触过,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并总结撰写学习报告,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布置的任务如果单个人在短时间内完成可能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经过合理分工后,分解后的任务实现的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在团队中,各个成员相互取长补短,“先进带后进”,让许多学生的问题在小组讨论阶段就得以解决。
3.3扩大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课时的限制,对细节知识点和实践中的操作细节不能做详细的讲解,造成学生对某些问题存有疑问。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前就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受教师讲解内容限制的情况下,对相关的知识就有了初步的掌握,再经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和补充,进而在实践环节就可以完成对更多问题的验证,大大扩宽学生的知识接收范围。
3.4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为目标,参与任务中相关内容的设计和最终实现,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课程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强了操作能力。
当然,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环节,例如课前布置任务进行小组讨论时,由于教师未参与学生讨论,各小组讨论的效果差别较大,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例如提供基本的讨论目标。
4.结语
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成功实施,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对于一些应用性较强、领域较新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非常必要的,而任务引导式教学通过提供需要学生完全参与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调整为引导和纠正,同时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认可,认为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身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通过讨论获得的知识比单纯教师讲授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锻炼了每个学生表达思想、相互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合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中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任务引导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晓海.任务驱动法在PLC教学中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31-13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92-02
一、MOOCs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MOOCs是近两年兴起的大规模开放网络在线课程,具有开放性、碎片化和生成性等特点,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大学课堂教学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转变。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既可以通过基于网络的课堂进行教,又可以课后完成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后可以自主在线学习、在线做作业、讨论协作、在线答疑等学习活动。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各地、各个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给各界自由学习。因此这种模式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MOOCs教学模式在方剂学课程建设的具体运用
我校开设方剂学课程历史悠久,针对目前在对方剂学的认识和应用上所存在的误区、盲区,MOOCs课程建设主要通过对方剂学的主要内容前后梳理,总结归纳,着重于从概念上、理念上正确认识的重要性,在具体药物及方剂的讲解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处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既必须遵循方剂学的教学规律,又必须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为此,方剂学微课程的创建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MOOCs教学方剂学内容设置规划
为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故通过将方剂学分为六大微课程模块:第一模块,方剂的概念与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从中医治疗疾病的流程――理法方药引入方剂的概念、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从中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引入方剂的作用原理,重点介绍方剂的组成、功用与配伍理论。第二模块,方剂的分类和代表性常用方剂。通过介绍方剂的分类,展示方剂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广泛性;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对同类方剂及治疗同一病证的方剂作一归纳和介绍,构建学生横纵学习方剂学的框架。第三模块。常用中成药:对历来临床有确切疗效,临床常用的经方、成方予以介绍。包括成方的种类、适用范围及配伍原理、应用原则。第四模块。药食两用方:从药食同源的理论引入药食两用方的概念、种类、范围、适用范围及配伍形式、应用原则。第五模块,安全合理处方。针对当前社会上对中药认识的误区,特别是在有关中药应用的安全性认识上所存在的错误,将以具体实例从组方配伍、用量用法、病证禁忌等方面,强调医患配合在确保处方既有效又安全上的重要性。第六模块,临证考察。选择门诊中的部分真实病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给予处方,并要说明处方配伍理由。每一部分都包括简介、要求、练习题与测试题。每一模块的内容分2至4节课,供学生网上学习与自测。
方剂学MOOCs教学模式的的具体教学过程为:(1)课堂教学前,进行课程录像,通过班级QQ群将教学视频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视频过程中或视频结束后可随时通过QQ群针对教师讲解内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可随时提出视频过程中的困惑;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和疑问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每首方剂及其关内容进行补充、讨论。(2)课堂教学时,老师一方面进一步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自主讲解。(3)课堂教学后,开展方剂学课程理论外的临床实践,将真实的病案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
(二)MOOCs教学应用与考核
方剂学混合式课程建设教学形式有网络教学、面授直播、面授讨论与教学实践四部分。其中,主讲教师负责具体教学点的面授工作,助教负责网络联络、答疑、通知、交流、管理等工作。平时每天上网检查学习进度与学习状况,定期召开教学团队会议,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要求及时提出解决方法。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的视频学习、练习、自测,面授出勤与讨论,教学实践活动等几部分组成。
三、根据中医院校课程类型,选择适宜的分层混合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笔者认为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依据课程的类型而有所不同。MOOCs教学模式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地课堂中进行,而是应该结合在线课程,互补进行,当然基于不同类型的课程,混合的程度会有所侧重。笔者根据我教研室所承担的课程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分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论述。
专业课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核心课程,它强调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关键。具体来看,专业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符合社会职业规格和质量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框架结构;要求同学、老师进行积极交流,并就课程内容进行知识搜集,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和结构,并且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将专业课教学模式模型设计的特点归结为“课堂为主,线上为辅”。强调课堂中教师的系统讲授和课堂组织管理,强调通过记忆和练习达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强化和掌握。首先,课前,学生主动地进行预习,并就老师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学习和知识查阅;课后,主动地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选修课不同于专业课,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师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进行选课和修课,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灵活性,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需要。同时可以确保学生在专业课程系统性与完整性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领域,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选修课的独特性质,决定了该课程教学模式是通过“在线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来实现的。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课,根据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协作学习而实现知识意义建构,而教师只是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实践课是检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是检查和检验学生理论课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根据此类课程的特点,将实践课教学模式模型设计的特点归结为“线上线下相结合”。例如方剂学实验课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然后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可以在线上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促进其掌握学习。
我国虽有部分学者对灾害教育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在灾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受升学率的影响,没有把灾害教育放在正确的位置,地理教学没有承担起唤起国民灾害意识的作用,没有在提高国民防灾减灾能力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今正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行阶段。
一 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现状不理想,地理教师经常忽视在教学中渗透灾害的内容,地理学科并没有在灾害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优势。本文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的灾害意识薄弱。在以后的教育中,不仅仅在地理教育中,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都要加强对学生灾害意识渗透的教育。(2)初中生的灾害知识欠缺。由于灾害知识是高考很少涉及到的,受考试"指挥棒"的功利导向影响,导致教师及学生对此都不够重视,致使学生的灾害知识欠缺。(3)初中生的灾害自救互救技能不强。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以课本为载体的讲授,很少有灾害模拟演习之类的实践性活动,致使学生的灾害技能只是"纸上谈兵"。(4)课堂中讲授灾害形式单一。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教师在课堂中对灾害的讲授很少,即使是讲了也只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5)教师本身的灾害素养较低。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地理教师一般都不具备丰富灾害知识及技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二 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改进策略
2.1融入多媒体技术
心理学证明多方面的感觉刺激比单一感觉刺激效果更好。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集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在灾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地震、火山、火灾、水灾等灾害的录像,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感受到灾害强大的破坏力,对人民生命及财产方面造成的损失,并让学生进行反思。虽然可能整个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都在看视频,教师只是在部分地方做指导,但视频却把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原理、灾害的前兆、灾害发生过程中的逃生方法一非常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欢笑中学到了关于灾害方面的知识,并且印象非常深刻。还可以播放一些以灾害为题材的影片,如《2012》、《改变世界的6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比课堂上一板一眼讲授式教学的效果更好。
2.2开展灾害宣传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宣传工作是灾害防御工作的起动点。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投身到防灾抗灾工作中来。防灾抗灾是一项全民战略,若没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广泛参与,灾害防御和抗灾是不可想象的。初中生,在社会上已属于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要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深奥的灾害知识,转化为朴素生动的语言,向街坊四邻、妇孺老幼广为传播,要宣扬唯物论观点,破除灾害天定的迷信论。在学校里,学校可以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每个班级可以创办有自己特色的黑板报。世界上每天都上演着灾害,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以及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像学生宣传这些时事新闻。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全国城市节水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世界水日"等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灾害教育,尽量使我国的灾害教育向其它国家的普及教育靠近。
2.3挖掘潜在的灾害地理教学资源
灾害地理教学结合国情、乡情。国情和乡情里包含丰富的灾害知识。国情教育让我们认识我国国土广大,山川壮丽,有多发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不尽合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地区差异大等基本国情,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优势和自然环境的不足,以及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和为抗灾、减灾所做出的成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并增强爱国主义,坚定与灾害抗争的信念。灾害地理教学结合时事、新闻、热点。每天世界上都上演着各类灾害,多灾多难的中国更是灾害不断:北京的沙尘暴、西南地区的旱灾、山西王家岭煤矿的漏水事件、新疆地区的雪灾、青海地区的地震等等,世界上更是时时有灾害事件的发生。每有重要的灾害新闻时,教师应及时给学生观看和讲解。不必担心它占去了课堂时间,这些鲜活的素材,加上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敏感性等特点,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其他任何的说教练习都来得深刻。
2.4加强教师的灾害素养
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重要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教学能力,地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整个灾害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现在,针对地理教师的灾害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培训很少进行,这很不利于灾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时应全面介绍灾害知识与防御的技能,使其深入了解各类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性以及应对策略与技能等,充分认识灾害意识教育对于全面提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存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政府方面,要对地理教师的灾害培训予以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培训后地理教师应达到以下的要求:对灾害教育有基本的认识;要有灾害教育的意识;要有挖掘学科知识中灾害教育渗透点的能力;要有较强的灾害教育教学设计能力。培训考核合格后,可发教育结业证书,以作为教师综合业绩的依据。
本研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学生在防灾减灾意识、防灾减灾知识及技能方面水平都较低,地理教师的教学中也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授灾害内容是必要的。据此,笔者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为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
[2] 舒成强,翟有龙,蒋良群,舒秋贵.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一、国内外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