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政治哲学发展观

政治哲学发展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1 09:18: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政治哲学发展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政治哲学发展观

篇1

在人类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劳动技能的进步似乎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那么,技术与人类的意识的变化,尤其与刑法理念更新的关系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其实,在福柯的哲学思想当中,似乎可以找到技术与理念关系的答案。“其开始研究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刑事制度,旨在探讨知识构成的‘法律-政治’模式和‘权利-知识’的合二为一。这是因为若没有权力,知识就不会形成,若没有知识,权利就不会实施…‘权利-知识’的合二为一,在古希腊集中体现在‘尺度’之中,在中世纪主要存在于‘讯问’之中,在工业社会则尤其浓缩在‘检查’之中”[1](P20),福柯同时强调,“19世纪奠基了敞视式监狱大行其道的年代,敞视式监狱、戒律和规范化概括地描述了权利对肉体这种新掠夺”[1](P20)。这里的“尺度”、“讯问”和“检查”其实各自都代表着相应时期实施权力的手段。这种手段与方法决定着对罪犯肉体或者思想自由夺取方式理念的更新,进一步可以说:技术决定着理念。

“理念”“内容”或者“思想”概念属于意识的范畴,“技术”“形式”与“(语言)表述”属于物质(存在)范畴。“技术决定理念”这与我们日常的“内容决定形式”、“思想决定表述”等似乎是不一致的,那么“技术”与“理念”之间真的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吗?这种关系是否体现在人类发展的任何方面呢?或者说,“决定”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内涵?

“技术决定理念”,笔者认为,这里的“技术”和“理念”分别指历史事实(或者“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样,依照哲学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两者是一种“唯物辨证”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如何体现与发展,以及在刑事法律发展与演进过程中,是怎样表达这种关系?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深刻影响已毋庸质疑。“海德格尔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座架’,即是指把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设想为一个技术上可操作的认知构架。”[1](P68)因而与韦伯的“工具理性即铁笼”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和理念也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座架”而发展。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正是在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认识论转向的影响下,在刑法学界具有典型的德国犯罪论体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步建构直至发展到今天。由实证主义的体系发展至晚近出现的极端规范论体系,在认识论及方法上形成了存在论(事实论)和规范论(价值论)这两条主线,即以存在论开启犯罪论的发展之路,以价值论为其增添人文反思。”[2](P5)笔者十分赞同上述学者的观点,并将在后文,以18世纪至20世纪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的辩证唯物关系,依据“技术决定理念”的基本论点,深入探讨刑法理念,尤其是犯罪构成理念的发展与变化,以及“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演进。

一、18世纪科学技术对刑法理念的启明

(一)牛顿哲学的影响

人们通常说,18世纪是方法论觉醒的世纪,而科学技术即是这一觉醒的敲门砖。例如,牛顿与莱布尼茨各自发明的微积分,以及伽利略-牛顿的“证明物体靠相互引力而运动的假说已足以解释太阳系中一切庄严的运动”等。

虽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到现在为止,我还不能从现象发现重力的那些性质的原因,我也不愿建立什么假说。”[3](P166)但是,他的门徒们,尤其是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例如德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却忽略了牛顿当初的谨慎精神,以其科学为基础,建立了机械论哲学。“根据这个哲学,整个过去和未来,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人也就变成了一架机器”,[3](P193)一个工具。

机械论成为了启蒙思想家反对罗马正统教义的有力认识论武器。而“唯物主义”一词也是18世纪时出现的,他们用之,以一种全新的机械决定论为基础,开始重新且全面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本身。在刑法理念上,早期最为反封建时代罪刑擅断主义的绝对罪刑法定主义似乎也体现了当时哲学认识论——机械论思想——要求认为与把握行为者行为的精确性与决定性。这种绝对的罪刑法定主义是一种严格、不容任意选择或变通的原则。它要求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必须是绝对确定的,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只能被动地执行法律,没有任何自由裁量的权力;在立法上,体现为绝对禁止运用类推和扩大解释,把刑法条文对犯罪种类和犯罪构成要件的明文规定作为对现行案件定罪的唯一根据。

(二)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启示

牛顿的理论在解释天体机制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因此人们就把这样的机械概念对整个宇宙给予最后解释的能力估计得过高。“有些头脑清晰的人认识到科学不一定能揭示实在…存在的整体是广大的,人们在只研究它的一个方面的时候,是无法窥知它的秘密的…一条逃离机械论的道路是康德和黑格尔及其追随者们所走的道路。他们建立了一个归根到底溯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即德国唯心主义,这个哲学同当代的科学差不多完全脱离了关系。”[3](P11)

那时期,之所以出现这种“唯心主义”,笔者认为,其实正是技术发展的缘故,促使这一部分人以另一种角度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在康德看来,科学探讨的范围,已经由于牛顿的数学的物理学方法规定下来,只有那样才能得到科学的知识…康德把外观与实在分开,仍然有哲学上的价值。科学世界是感官揭示出来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外观的世界;不一定是终极实在的世界。”[3](P189)

康德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刑事责任与刑罚理论具有隐约式的重要启示。康德主张,“没有纪律的自由,势必颠覆自由本身”,“在争取自己自由的同时,也应尊重别人的自由”,[4](P39) “人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按照康德 ‘自律的道德’,每个有理性者都是自己对自己颁布规律,每个人自己都有自己的目的”[5](P92),人人之间是平等的。当有人侵犯他人的自由和破坏这种平等时,康德认为,“刑罚应该贯彻正义的理念,而最能体现正义理念的刑罚原则就是平等原则,也就是报应原则”[4](P130)。康德的实践理性同样告诉我们:实践理性务须超越我们的经验世界,世界存在一个普遍有效的道德依据,其根源于意志自律,“而自律即是自由” [4](P39),因此,对我们来说,依据道德律而行为当然就是一种强迫,或是一种“义务”,“这是道德律对非纯理的人类所提出的行为要求”。“意志一般说来对其行为时有责任的”[6](P109)——这就是康德的自由意志论——刑事责任的根据。

其实康德的法权哲学思想,对于“构成要件”这种法实证主义所要求体现的模型,同样具有着所谓“康德式”的批判。笔者认为,从客观经验中取得的原则都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不可能提供康德的道德律所应有普遍性和绝对的必然性。“任何试图从经验中归纳出道德律的努力最终导致伦理学上价值相对主义和法权哲学上的法实证主义。”[4](P44)如同伦理学上的价值相对主义往往会导致社会道德意识整体性的丧失,甚至会使社会群体结构关系自我瓦解一样,法实证主义只在于研究法律是什么,至于此等概念和原理是否合乎正义则非所其问。我们凭什么可以评价,甚至纠正人们行为的道德性和实证法的合理性呢?答案就是存在一个超越经验的“法上之法”,即自然法。

目前有人认为,“在古来一切哲学中,康德的形而上学最能代表近年来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所指明的境界”,“相对论与量子论,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以及有目的的适应说,这些最新的科学发展都把科学的哲学带回到康德那里去。[3](P190)而笔者认为,基于法实证主义的思想而形成的犯罪构成理论,同样也会被带回到康德那里去。

二、19世纪技术发展与古典犯罪论体系产生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分歧

19世纪可以看做是科学时代的开始。我可以看到在那段时期里,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而发明出现之后,又为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例如,拉瓦锡把物质不灭的证据推广而及于化学变化,道尔顿最后建立了原子说,而焦耳也证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在19世纪上半期影响人类的其他活动与哲学了,“排除情感的科学研究方法,把观察、逻辑推理与实验有效地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也极合用…在统计学中,数学方法和物理学方法被明确应用于保险问题与社会学问题。”[3](P294)

而与此同时,提出“同一性哲学”的黑格尔异常猛烈而尖刻地对自然哲学家,特别是牛顿,大肆进行攻击,其结果是,“科学家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强调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扣除一切哲学影响,而且,哲学的正当要求,即对于认识来源的批判和智力的功能的定义,也没有人加以注意了”[3](P279)。在这些玄妙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盛行后,有这样的唯物主义学派,诸如摩莱肖特、毕希纳等,促使着人们注意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明晰进步。这也许恰恰是唯心主义所显明的积极意义。此时的社会科学同样面对着自然科学的成就,也“自愧不如”,甚至开始要进行“科学性”洗礼。“实证主义”便是这一“洗礼”重要结果之一。其于19世纪由法国圣西门首先使用,再由孔德继承,强调“实证”的感觉经验才是知识的对象来源,同样也是人类认识的范围,并将这一主张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是宗教学。“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成为‘知识的典范’并横扫各个知识领域的背景下,近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社会领域中,形成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P5)

(二)实证主义的古典犯罪论体系

刑法学作为一门重要而特殊的社会科学,必然会面临自然科学技术所带来“实证主义”式的革新。“如果没有牛顿经典理论的普及,实证学派就无法从物质基础的层次上否定自由意志论;没有现代医学、解剖学的发展,龙勃罗梭的突破也无法成为可能。”[2](P6)

机械决定论在19世

纪的影响,使实证化思潮进一步地预示着整个犯罪论体系发展的脉络,即基于古典刑事法学派罪刑法定的思想,李斯特-贝林格“古典犯罪论体系”呼之欲出。

“在古典犯罪论体系中,行为是自然的因果历程;因果关系的判断遵循着自然法则的必然条件公式,整个构成要件是纯客观的、无涉价值的;违法性是行为与实在法之间的对立冲突状态;而罪责则是对可以探知的心理事实的评判,与行为人的主体意思直接相关的故意与过失只是责任的两种形式。”[2](P7)一句话,在古典犯罪论体系里,构成要件、违法性以及罪责都是客观的。“在贝林格看来,构成要件是完全客观的实体,是可以感知到外在客观世界的过程。”[6](P248)所有这些无不表达古典犯罪论体系的实证主义立场。

可以说,德国古典犯罪论体系是通过建立在科学机械实证主义的基础上的,体现着纯客观的、中性无色的、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

三、19世纪末以后技术进步与犯罪论体系的整体性反思

(一)机械论逐步瓦解与目的论复苏

19世纪富有革命性成果之一的来自生物学方面的科技进步,当属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基础上创立的进化论。在自称为唯物主义者的德国人中,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分界线。《物种起源》风行之后,德国哲学家在海克尔的领导下,把达尔文的学说发展成为一种哲学信条。在19世纪末期,进化哲学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人类社会的看法,“他在事实上永远摧毁了终极目的论的观念,不论在今天的国家中,或将来的乌托邦里都谈不上有终极的目的。”[3](P294)而这对人自身的认识来说,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即人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与工具。可以看出,其与上述康德的目的论思想是悖逆的,同样也与哲学思想不符。正是因为如此,“渐渐地人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进化论虽然可以说明生物用什么方法从早期的形态进而发展到有复杂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物种,但对于生命的起源与基本意义,或意识、意志、道德情绪与审美情绪等现象,却不能说明。”[3](P298)至于“存在” 的大问题,那就更无法谈到了。

综上而言,正是由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致使人们感觉未知的境界还很宽广或者对生命的机体的表面上的目的性深有所感。甚至哲学家格纳诺认为:“有生命的物质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性——有一定目的,力求达到一个目标,这种目的性控制了身体与心灵的生长与功用,这不是机械与化学的盲目力量所能及的。”[3](P341)

技术上,海森堡于1927年对电子进行描述提出了不确定原理,除此之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说明了纯机械论在解释日渐增多的新认识时,所体现的无能为力以及目的论重新被人们认可与接纳。在现当代西方哲学史上,相应出现了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存在者本身的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文德尔班为首的新康德主义——重新肯定康德实践理性而提出反实证主义的价值论。

(二)体现“目的理性”特点的犯罪论体系的产生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波昂大学的魏尔采尔、墨拉哈为代表的目的行为这一目的行为论出发,试图建立新的犯罪论体系。1961年,魏尔采尔发表《刑法体系的新形象》,正式提出应从行为之目的性与刑法之目的观来掌握犯罪行为的结构并建立新的犯罪论体系。而直到后来,由德国刑法学家罗克逊、雅各布斯等所提倡的“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尤其是雅各布斯的极端规范论,将客观目的(具体说,是一种刑事政策上的“必要预防”)作为刑事犯罪构成的判断准则之一,这可以说在刑法理念中,进一步地贯彻了新康德主义“客观价值论”。由此可见,犯罪论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实证主义的古典犯罪论中不断进行价值增添的过程。“其间虽然存在交错与回转,虽然究竟应当重事实还是应当强调价值的争辩仍未完成,但在犯罪论发展的实践上,的确是其在认识论上由自然实证主义到新康德主义,由事实论(存在论)体系走向价值论(规范论)体系,这是新康德主义对于犯罪论体系在认识论上直接影响的结果。” [2](P9)而重要的是,这与同一时期德国新康德主义对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普遍影响是相一致的。

(三)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晚近犯罪论体系中的较量

对于“理性”,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其内涵上发生了数次的分野。早在18世纪,为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康德将理性分为两个范畴,即“知性”与“(狭义)理性”。而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9世纪末,“科学与哲学又重新携起手来(最先是在进化论思想,后又在物理与数学新发展中)”[3](P15),使新的认识论——新实在论抛弃历来的全面哲学体系而只研究存在于科学现象下面的形而上学的实在时,理性的内部又一次分野,即产生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而工具理性使自身失去价值理性之后,与科学主义合流,形成了我们现在具有时代特点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的实质在于对人的工具化和对效率及计划的追求,这一点也在认识论上直接影响了晚近德国犯罪论体系的发展” [2](P9)。可以说,目的理性是对新康德主义价值论的实践,但也有学者认为,“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尤其是雅各布斯的极端规范论体系实际上早已脱离了新康德主义的人本主义的本意,成为对技术理性的臣服和实践。” [2](P10)笔者认为,产生这样的争议,正是在于新康德主义本身。文德尔班德价值论认为,“普遍的社会规范决定个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道德活动也得遵循这种普遍的道德规范…个人的特殊价值决定于一般人所接受的共同意识规范。” [7](P887)而在体现“目的理性”的犯罪构成体系中,“从规范中来,到规范中去,人再次成为工具,成为维护规范的工具。”[2](P10)因此,这种看似注重目的与价值、体现新康德主义学说的犯罪论体系,实际上早已转化成为了技术(工具)理性,更进一步说,在犯罪论体系上的表达,对于人的工具化立场上,目的理性,尤其是极端规范论体系,与体现技术理性的犯罪论体系正好是殊途同归。因此,那些提出争议的学者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也正反映了在这个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的认识论所面临的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并且在求得解决之前,还必须波浪式地经历许多回到机械论哲学和离开机械论哲学的反复过程。” [3](P302)笔者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及其周围认识能力的不断加重,犯罪论体系也会朝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技术条件下的变异

产生期待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契机,是1897年3月23日德意志帝国法院第四刑事部所作关于莱伦劳斯事件的判决。到20世纪20、30年代,发展成相应的理论,即行为违反了刑事义务,行为人也知道自己违反了刑事义务,但是在行为时的具体状况下行为人无可奈何,不可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行为,就仍然不能谴责行为人。可以说,期待可能性理论显示了刑法对于人性理解和包容的谦抑本性。而此理论的提出,正是发生在上述所说的人们正在反思机械论的时期,似乎与存在主义的“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体现“人”的价值意义相似——人本身的存在就是认识的根源,评价“人”时,应当从主客体的合一性入手;期待可能性理论要求:即使行为人行为上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但也会因为期待可能性而不成立犯罪或者不受到刑罚处罚。

在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今天,在信息技术不断泛化的网络社会里,从人性出发的期待可能性赋予了新的内容——技术可能性。责任成立过程是一个定罪个别化的过程。期待可能性是确定责任成立与否的核心要素,它判断的是是否可能期待行为人为合法行为。而在网络技术构建的网络社会里,行为人的能力凭借网络技术的拓展,包括其适法以及违法犯罪的网络技术能力。行为的“个别化”空间正由传统的物理空间转变为一个由信息网络技术构架的网络虚拟世界。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是否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为合法行为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要探索的问题——网络技术期待可能性。而其评断的标准,笔者认为,不但是结合了原有传统的期待可能性的判断准则,更要掌握新型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与刑事责任成立有关的知识。

纵览历史,从18至20世纪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类认识论、方法论及其世界观的变化与发展,以及刑法理念,特别是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和期待可能性理论随之相应的演化与变异中,笔者最终可以肯定的认为:在刑法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国家刑法权力实现的“技术”不断地深化,决定了刑事法“理念”的演进与发展。而“技术决定理念”论题的奥秘也将会继续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启示。

参 考 文 献

[1]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守芬.技术制衡下的网络刑事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朱高正.朱高正讲康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1.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其充分体现了哲学的基本精神,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正确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观点

2.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世界而言,解决中国或是世界的问题依据的是发展。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以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为着力点,实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的特点:(1)更加注重于发展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2)更加注重于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的良性互动。(3)更加注重于发展的持久性。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4)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2.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

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2]。因此,我国所提倡的发展观有别于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仅仅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认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旦我国的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会迷失方向。我国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再者,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国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重视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精神。最广大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等社会氛围。同时,在生产生活中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好城镇、乡之间以及各行业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

2.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目前,我国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合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进退的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贯彻全面发展中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3]。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达到相互协调的格局。从我国国情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得以持续且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1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同时并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贯彻中,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经济的发展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因此,这样才能够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3.2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

我国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其含义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唯物论证法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各事物之间、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因此,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反之则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从广泛的世界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3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意义

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5]。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学科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为更好地抓住重点与主流,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科学发展观从过去传统发展观只注重于追求经济发展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了我党在发展观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贯彻中,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总心,又同时强调促进并加快发展。不断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关注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与环境指标等,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我国国情为前提,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的互相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文孝.科学发展观哲学意蕴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0,06(19):103-104.

[2] 濯学党.浅谈科学发展观[J].科技信息(科技教研),2010,16(02):179-180.

篇3

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针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问题,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因此,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发展起来,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先发展促进后发展、先富带动后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搞好统筹协调,高度关注并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避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四)、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这三者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方面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展开。

篇4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801

1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论的坚持与发展,是马克思主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们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背景来看,我们在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在环境方面,如在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

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照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容。

2 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辩证法发展的最新成果

2.1 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周到,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科学发展观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抓住了“重点”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坚持了的重点论,又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篇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越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越自觉、愈坚定。

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升华,从统筹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

篇6

郑汝昌(1971-),男,浙江仙居人,云南云锰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摘要: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学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会计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会计界和企业界重视。本文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概念的新定义,在此基础上以哲学思想为基础,确立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本会计 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

一、人本会计学的界定

基于人本会计学的潜在适用性和对会计学发展具有的革命性预期,进入21世纪后人本会计研究的发展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对人本会计的试探性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于玉林(1999)认为,人本会计学是指会计人员与进行会计事业相关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以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着重把人本会计学研究限定在研究会计人员自身发展和其思维行为的研究上,突出了对被传统学术研究忽视的会计人员自身的研究。徐国君(2004)将人本会计定义为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会计。王海兵(2005)把人本会计定义为会计工作对“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的核算,这种观点具体化了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人本会计研究内涵。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竞争,最终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会计人才的竞争尤为突出,会计行为的规范及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对于企业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人力资源一样,客户资源也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宝贵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对利润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上。基于此,笔者认为,人本会计学是以组织内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其他人力资源和外部客户资源为研究对象,对以其思维、行为和价值体现及其核算规律为具体研究元素的计算、记录、分析、报告和监督的活动,并为有关方面提供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组织及个人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人本会计学概念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人本会计进行研究。人本会计有其自身发展的哲学基础,而从这种基础升华起来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直接对人本会计学的研究起直接指导作用。通过对人本会计概念的界定和哲学基础及指导思想的建立,初步形成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框架。

二、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任何理论都有其一定的哲学基础,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被广泛使用的范畴,具有哲学、心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的含义,其中哲学含义是最基本的认识。“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是指“人性”、“人情”和“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义是一种普遍持久的社会思潮,始于十四至十五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近代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取代“以神为本”,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其次强调对人的尊重,维护人的权利;再次突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理性力量,把人看作是自然界进化的目的和最高贵的事物。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物存在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思想,这种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显示了人对自身价值、自身力量的自信。

人本会计应当充分吸收“人本主义”的主体思想。把人作为会计的第一要素,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将人力资产价值置于资产的重要地位,将劳动者的价值作为劳动者的权益引入会计等式。开发人力资源付出的成本转为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也作为劳动者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这样不仅能保全人力资本,还能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利的维护,将使内存于人体内的脑力和体力的价值通过人的劳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人力内存于具体的个人身体,是自然对其拥有所有权。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和理性力量的强调,被认为企业对自身员工资源的控制是可以通过薪酬激励、契约和信用关系等达到的,人本会计的核算就会相对的稳定,人本会计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创造、利用的主体,离开人的劳动,物质财富就不能创造,即使是机器运行,也离不开人的设计和操作。人力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劳动者权益的形式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合理的。会计目的服从于企业的目的,一切财富的增长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才是目的,物只是手段。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要致力于实现人的价值。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本会计在21世纪的确立和大力发展是必要的。

三、“人本主义”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基于人类发展的趋势和对发展阶段的精确定位,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种思想不只是超越人本主义思想,而是一种质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存在三个质的不同: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将人本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扩大到具体的人,即全体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从人的实践出发去揭示、阐明人的本质,不仅看到“人自身”,还看到了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看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本主义只看到人的自然抽象“共同性”方面。因此,“以人为本”从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固定的。因为,现实的“人”总是多样的,其利益总是多元化的。基于社会的“以人为本”发展观,既不是以资产者等少数有特殊地位和利益的人为本,也不是由国家给人民群众以恩赐式的眷顾,而是由全体人民通过国家社会的发展方针去行使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力与责任,同时也享有应得的权利。

其次,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在我国当前时期,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启蒙时期的人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基本理念,而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明基本的价值导向,即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利益为本。重在树立环境、文化、经济与政治全面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作了巨大的改进,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发展观,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全超越传统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最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坚持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是把

人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人文境界是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整个发展理念和发展框架将过去注重“物”的发展逐渐走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经济、政治、文化、卫生、教育、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人本会计学的内容具有交叉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的内容。这种交叉性带来了理论的前沿,但容易产生研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需要统领全局的科学指导思想。人本会计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把人本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升华,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人本会计研究而言,应该把企业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的其他人力资源与外部的客户资源纳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促进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将客户资源进行核算管理,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最终实现自身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从哲学思想角度提出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框架图(图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学研究从人本会计研究的三个研究对象出发,运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个人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事业中的思维及行为活动规律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研究。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有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与核算的会计人才,而会计行为的规范及会计行为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运行和效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研究,把会计人员的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用会计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会计人才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析现有会计人员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情况,揭示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人本会计学研究以及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培养大量优秀诚信的会计人才、协调规范会计行为、树立科学的个人发展理念和遵纪守法的思维将是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之一。

篇7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把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就必须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有反映。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在认识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思路上,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性教育和以大学生党建工作为重点的先进性教育;在方法上,要坚持各项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在渠道上,要统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筹中小学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统筹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要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兼职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课教师队伍、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辅导者队伍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

篇8

对公司来讲,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抓住什么主题,理解什么问题,对我们非常重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对公司来讲,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一要务是生存,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生存的问题。所以要解决公司科学发展的问题,同时又要解决公司科学生存问题。因为我航空公司不是一个常态的企业,而是一个非常态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改进和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必须紧密地结合*航的实际情况,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东航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要与克服企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紧密结合;要与为企业打下未来科学发展的扎实基础紧密结合;要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紧密结合;要与推行企业的重大改革措施紧密结合,要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个契机,积极谋求企业科学发展。

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哲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领导干部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思想是行动的灵魂。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越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越自觉、愈坚定。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当前,我公司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要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深刻剖析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照准问题的症结,进行整改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摆正了,工作自然就上去了。目前,我部门工作人员比较年轻,思想观念超前,但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奉献意识比较薄弱,服务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一些问题,要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对职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把员工思想逐步统一到加强工作责任心上来,统一到公司的发展上来。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使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制定措施,改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习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要带头学。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实践中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大调研活动,党员干部要积极投入到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来,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科学发展,贵在科学,重在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篇9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篇10

二、和谐思维的科学发展观

和谐思维在本质上是指以辨证思维为原则,以事物的多赢共生、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辨证思维的一个环节,要求在利益差异忠寻求合作,在意见分歧存疑求同。和谐思维方式不仅要求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价值取向,而且以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为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矛盾也是能包容矛盾的社会,这是存在的差异性。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有矛盾才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动力,才会有调动社会上一切因素的积极性。因而,利益单一化基本上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的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和谐思维认为对立面的双方存在着一致的共同的东西,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这是科学发展的包容性。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既对立面双方存在相互一直的方面,那么对立面双方既有相互结合的可能性,甚至达到对立面的双赢,况且对立面双方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这种结合就是由可能迸发出比对立面斗争更大的力量和作用,这是社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和谐思维方式的形成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有条件的。在战争和革命时代的显性思维是零和思维,而不是和谐思维,经济全球化时代则是互惠、共赢的非零和博弈的局面。今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现在主要的思维方式是,共存共荣。这就要在观念上不是把对方当作敌人,而是当作伙伴;在思维上不是揭示双方的利益差别,而是寻找双方的利益相关点;交往的目的不是压制和消弱对方,而是如何实现和维护、发展双方的共同了利益。

篇11

一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渊源,但不能用传统文化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和谐”,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有本质区别。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后者追求的是封建主义性质的和谐,而且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二是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但不能用西方话语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