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元素,市政道路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加,旨在能满足现代城市交通运行需求,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市政类工程规模大,施工所耗费的经费大,且对技术的要求更高,若想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必须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及时从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等角度着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操作来开展项目管理,能为现代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条件。
1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
1.1 工程施工时间紧迫
市政类道路工程是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枢纽,其关乎着城镇化交通系统的发展命运,再加之现代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对道路资源的需求量大,且市政类道路都处于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为及时为城市提供交通支撑,市政道路在修建时对时间的要求很高,施工时间很是紧迫,具有工期短的特点。若市政道路施工时间长期拖延,会影响城市居民出行、车辆出行的质量,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1]。
1.2 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通常来讲,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的主干道,且处于闹市区,此区域人口数量多、密度大,施工的场地较为狭窄,且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基础设备等都会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带来威胁,使得整个施工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且施工空间也较为狭窄,会影响施工进度,是市政工程施工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1.3 工程规模大、施工费用较高
一般来讲,相较于普通的道路项目,市政道路是城市发展的主干道,此类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费用高等多项特点[2]。另外,市政道路周边的地价较高,且周边还会存在一些生活设施与商业设施,且还会存在地下管线,在拆迁时,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地下管线等被拆迁后,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且还会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威胁,若后期的拆迁与安置不到位,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且还会耗费大量的费用。
1.4 地下敷设管线多而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属于城市的主干道,且处于城市发展的核心区,此区域下方会产生各类地下管线,如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管道等[3]。在地下区域埋设多种管线,能及时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商业运作与工业发展等提供重要的服务,管线数量较多,若开展管沟回填操作时,常常会出现质量隐患,若想控制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回填操作的质量控制,禁止出现道路沉降问题。此外,由于地下管线数量多且复杂,还有部分管线容易滋生安全隐患,如燃气管道,若在拆迁与改道等操作中出现管道泄漏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强化措施
2.1 投资管理
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前期应开展投资管理工作,在初期阶段,应及时对建设用地周边管线情况、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予以调查;然后,要对拆迁安置补偿费用进行科学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投资,为保证拆迁费用供应的科学性,应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合同。
作为投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招投标阶段的控制与管理很是关键。一般来讲,市政道路工程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效果受到威胁。为应对当前问题,投标者、招标者应对相关的费用进行合理性的估算,深度开展估算工作,不可出现由于费用估算不到位而引发质量、进度与安全问题。
从设计层面来看,必须选择专业性的设计团队,及时了解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的实际运行情况,根据管线的分布与敷设情况,来对整个市政道路系统进行优化与完善,能保证整个线路敷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强化对道路施工方案的设计,能有效避免发生返工问题。
2.2 质量管理
若想提升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果,开展项目管理时,应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发展的主干道,其与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更高[4]。为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应发挥监理人员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外观质量的合理控制,进而执行一系列的科学性操作。在质量控制方面,应保证整个道路系统结构线条的顺畅性与尺度的精确性,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平整度,及时消除麻面或蜂窝面等多种缺陷;保证人行道、车行道等表面的平整度,不可出现一定的积水现象;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合料的色泽鲜亮、浓度均匀,且保证将拌合料进行合理的碾压,不能让沥青混凝土出现剥落、涌包、泛油等问题;强化对道路的细节性处理,强调对路缘石、人行道栏杆、人行道面砖等方面着手,加强对相关材料质量的控制,不合格的材料不可进入到施工现场,能及时消除由于材料质量不达标而产生的质量隐患。
2.3 进度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而言,控制进度很是关键,通过控制进度能减少成本支出,能保证道路工程项目在规定工期内完工,利于增强整个项目的实施效果。若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被推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商业运作等构成威胁,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应对当前问题,应重视进度管理工作,及时将拆迁安置工作推上日程,遵循“早拆迁,早交地”的原则,及时制定市政道路工程迁改、安全施工与环保施工方案,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合理的施工应急方案,以求在最大限度上减轻对居民、企业正常运行的影响。为全面推进施工进度,需要及时与管线管理单位进行协调,以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
2.4 安全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规模大,施工难度大,且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很是关键。为提高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与施工流程,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与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急方案,能大大降低安全风险。为保证周边居民、车辆等运行的安全性,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一定的围挡,保证围挡的高度控制在1.8m以上。与此同时,应将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收放,一些施工材料属于易燃易爆类,若将其放置在施工环境中,极易滋生安全风险。因此,施工材料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收纳与储存,不仅可提高安全性,还能降低经济损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管理,旨在提升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果,能大大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能提升整个项目实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能保证整个市政道路的应用价值,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潘承 .P于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探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6:214-216+8.
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向着重施工轻管理的错误模式发展。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工程施工确实非常重要,但是要是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也很难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会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进展。传统的施工思想使人们形成了只有加强硬件设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错误思维,忽略了工程管理的同等重要的地位。
2、市政道路施工组织内容不健全
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设计非常重要,其按建设阶段划可划分为设计阶段的组织计划、投标前的组织设计与中标之后及施工阶段的组织设计。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普遍存在只注重设计阶段与中标之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忽视了对后边内容的重视程度,错误的认为设计阶段与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投资与编制预算的主要依据,这是非常错误与不合理的,会对于预期效果的达成。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责任落实不明确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一项长期性的连续使用工程,其质量问题是有多方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负责人不明确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市政道路工程出现问题责任归属不清楚的情况。由于一些负责部门为了业绩与自身利益过度的对一些市政道路工程表现热情,容易导致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埋下隐患,一些工程的技术论证不到位、资金准备不足就破土动工,既影响了工程工期也不能确保工程质量,使得一些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尤其是新建的桥梁在竣工后极短的时间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出现垮塌事故,严重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建设管理要点
1、投资控制
(1)对于工程的拆迁费用控制以延伸到工程可行性阶段分析为宜,要认真分析考察建设范围内的管线排布情况,认真调查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加强投资估算准确性分析,争取在初步设计前就做好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保证投资估算精确性。(2)在市政道路工程招投标阶段,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采取费用项目包干方式。由于大型市政道路工程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应加大各种抗干扰等保护措施。一方面,招投标人员应精确估算措施费用,避免因估算不足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与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这类项目多、比较零星并且会随工程进展而发生一些变化,与施工组织关系密切,不便于现场收方计量,应包干使用。(3)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征询相关事业单位的意见,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具体管线排布,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与返工现象,节约工程造价。认真对土石方调配方案进行落实,以物美价廉作为选料标准。
2、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具有地处人口密集区的特殊性,因此施工时除了免租必要的使用功能还应起到美化城市作用。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方针进行,建立合理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其可操作性、指令性、可协调性。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中,首先应该建立进度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全时间、全过程的全局管理,就能够有效的对该工程进行有效的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中通过施工横道图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偏差的原因,通过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方法,用工期优化的方法对原网络进行调整,既优化了工期,也保证了市政道路工程按期完成。
4、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安全文明施工非常重要,由于市政工程通常在城市人流量较多的地点施工,因此要做好保护措施:(1)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尤其是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市区的工程项目其围挡高度应确保在1.8米以上。(2)由于工程项目会产生烟尘等污染环境,因此在施工中要提前安排扬尘控制方案与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土石方施工使应为其配备洒水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进行冲洗,确保施工车辆不带泥上路。对于水泥、沙土等应进行覆盖,确保大风天气不会出现扬尘。(3)在工程项目会对人流、车辆通行产生影响的路段,应及时与交通部门进行沟通,提前获取相关部门批准,并设置交通标志,防止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5、组织协调
大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复杂,涉及较多的拆迁单位及个人,临近施工现场的单位、居民多,协调工作量大。参建各方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都必须高度重视协调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与当地政府组建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与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沟通,同时做好自身的工作,对相关单位及个人的合理要求及时予以解决,不留后患。
1.引言
通常,市政道路工程是指政府投资项目,是城市生活、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往往存在建设周期长、环境条件复杂、协调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在项目管理中常常存在诸多不利情况,如建设周期过长导致项目前期决策信息失真,设计方案未起到控制投资作用等。
运用动态管理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就是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控制。
2.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招标及合同管理
采用动态过程管理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合同进行管理,业主与勘察设计单位、监理方、施工方等各单位都直接签订合同,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划分明确,业主对工程项目可直接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与控制。
(1)招标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模式管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招标,业主可委托勘察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依次进行勘察、设计工作任务。在进行项目勘察设计招标过程中,业主应充分重视勘察设计单位的整体专业能力与员工技术水平,以确保工程项目勘查设计任务能优质完成。中标的勘察设计单位,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工作包,一个工作包完成施工设计图后,便可对其进行相应的施工招标工作。整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被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包,结合项目施工实施情况先后依次进行施工招标工作。每个工作包在分别招标前才能最终确定,因此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比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相对要少很多,有效控制了工程项目因设计变更带来的项目合同管理的复杂问题。
(2)合同管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由一系列分解的独立工作包合同组成,各个工作包合同的施工内容明确具体。业主或代业主可以对各个合同方进行直接监督、控制,并根据各个合同的施工单位所提交的施工进度总结材料进行审查、评估、调整。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业主除了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等管理目标进行控制外,还有效增强了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3)合同执行:工程项目的合同执行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动态管理模式中,合同执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工作包合同不断增加,合同内容也不断深化具体,合同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业主需要持续监督好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要求施工单位与业主持续沟通和协调,并按时提交项目的施工进度情况报告。
3.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管理
项目勘察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勘察设计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立项后,应参与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管理过程。
(1)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勘察管理主要内容为:1)加大工程场地勘察力度,扩大场地勘察范围;2)不断增强勘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3)更加重视场地勘察工作的重要性;4)增强场地勘察工作现场安全管理。
(2)动态管理模式中,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勘察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对各个独立的分解工作包进行工程项目设计。业主对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重视工程项目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2)加强各个独立分解的工作包设计衔接;3)加强对项目设计方案的不断深化与优化,有效控制项目实施成本;4)将项目设计与施工建设前后结合,实现动态化设计管理;5)加强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4.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监理咨询管理
通常情况下,监理的工作内容仅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动态管理模式中,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立项咨询,与设计单位就项目设计内容进行交底交流,施工阶段对各个工作包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与管理,竣工阶段的项目验收协助业主管理;协助业主或代业主建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动态设计管理措施、动态风险管理措施及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进行管理与监督;协调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按项目预定管理方案要求参与整个项目的过程管理。
项目动态过程管理模式中,对监理单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求现场监理工程师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技术管理水平,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
5.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动态管理体系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前后搭接的特点,可建立动态风险评估体系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1)由信息化管理体系实时收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具体信息,实时监测项目施工动态,并及时向业主、设计及其他相关单位反馈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技术或安全问题。
(2)由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对项目施工现场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预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难题或施工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3)监督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成本、质量,将现场收集的各个阶段信息与工程项目立项时预定的项目目标管理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实际情况与预定方案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对施工技术方案或工序进行调整。
(4)规范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对工程项目分解的各个工作包施工单位施工任务和职责划分清楚、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与工程其它参与方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6.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包括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实施评估。
(1)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应全面检查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是否符合项目立项及设计要求,采用明确的数据化指标对项目工期、成本、施工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检验,评估动态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是否取得预期成效。
(2)项目实施评估:根据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特点,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项目后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为工期、成本、质量等管理指标。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的实际信息,通过结合采用数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建立相应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项目动态过程管理模式下的工期、成本、质量等各个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施后的项目后评估主要包括:对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工作的评价,分析现场勘察结果是否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分析项目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设计方案是否节能、环保;对施工方案、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7.结语
应用动态过程管理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应充分考虑对整个工程项目工期进度控制能力、成本投资控制手段、信息化管理实施策略、动态风险评估等因素,以期对整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把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承包商正面临一个项目管理的新时代。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管理从方式上讲要侧重于要素的管理,即在职务设计、生产资源配置、劳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对新形势下市政道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基本要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案,对实践中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1、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职务设计
项目管理中,与项目管理结构配套的问题就是职务设计,这一问题直接决定着项目实体的职能活动。
1.1项目职务设计的基本概念
项目职务设计是根据项目目标所需完成的任务,分析、确定需要哪些职务及每一个职位的责、权、利以及任职资格的过程。职务设计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明确说明该职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工作难度和整体性等一系列内容。
(2)明确说明该职务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即工作职能。这包括:512作责任和工作权限所承担的信息沟通责任,工作方法的要求,以及该职务在团队中协作与配合的要求等内容。
(3)工作关系,这包括工作中与其他人相互联系和交往的工作范围,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机会,参加团队集体工作的机会和相互协作和配合的要求等。
(4)工作地点和设备等工作条件。
(5)工作规范,主要是根据职务职责,以及对担任该职务的人员的特定知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规范化要求。
通过确定这些方面的要求,为以后的人员招聘和选择及培训提供依据。
1.2职务设计的工作步骤
(1)根据项目目标,明确项目要完成哪些任务,可通过项目分解结构,将项目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到明确项目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2)明确在什么时间完成这些任务,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各项任务需要在何时完成及如何衔接。
(3)在上面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确定要设置什么样的职务和每一个职务的责、权、利。
(4)在确定了职务的责任和任务之后,还需进一步分析这些职务需要什么样的任职人员,对其任职资格做出明确规定。
2、市政道路工程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设计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就是按照优化的原则安排生产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等适应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在数量、比例上合理,从而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使之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2.1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资金的优化配置
主要是按照最优原则合理地筹措项目所需资金,按照计划科学地预测资金的使用支出情况。从而合理地安排资金在施工生产的不同阶段应投入的数量与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配置功能,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最优。
(2)物资的优化配置
主要是各类材料,一般占工程造价的60%一70%,因而材料是生产要素优化及成本控制的重点。材料优化配置的核心是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机制的优化,按规模经济原则,发展集约化经营。为此,根据企业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对所需物资从总体上进行统筹优化,保证项目施工需要,对各项目所需要物资按品种、规格、时间、数量进行优化配置和整体平衡,以满足项目施工需要,保证材料质量,同时减少现场物资储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3)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
对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需要根据施工生产的具体情况选择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分级管理、统一调度,按照项目施工的不同阶段合理地搭配使用各种机械。在机具的流运组合中,要强调在项目施工前进行预测预控,做好超前服务,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根据施工工期的交叉,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优势力量,确保网络计划和控制节点的按期实现。
(4)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根据项目对劳动力需求情况,在各项目之间,对现实和潜在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为此,施工企业要对人力资源在项目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进行合理配置,依据网络计划,对劳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力与项目要求的总体平衡。另外,要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设置弹性动态的项目管理机构,实现项目管理层人员动态组合、精干高效。为此,要全面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授权项目经理代表企业主管全权负责项目管理,行使企业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权。
3、量化控制的管理图表设计
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通过编制项目管理图表,对工程项目进行量化控制,可以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达到对工程组织、成本控制、资金平衡、盈亏情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组织工程施工有比较正确的思路,从而使工程施工在有效控制中实施并达到预想的目标,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图表有:
(1)组织机构图
根据项目职能设计组织机构图,一是要合理配置组织机构的各个层次,二是要确定好各个层次间的工作关系。
(2)管理岗位一览表
通过对上述组织机构图进行细化,可确定本工程的管理岗位,对每一个管理岗位列表详述其责任、权力、利益,以使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一个管理者的积极性,做到用制度管人。
(3)施工进度表(网络图)
网络进度计划由于其考虑的因素较多,能对项目实施进行综合平衡,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目前已成为施工进度计划的主流。
(4)工期成本曲线图
实际上实施一个工程有一合理工期,在合理工期范围内,工程成本是最低的,实际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滞后,工程成本都将加大,编制这个曲线的目的,一是找出合同工期跟合理工期的关系;二是工程出现超期或业主要求提前工期时对成本的增加有一个估算。
4、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之重,世所共知。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人才。善于育人,善于用人,留住人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与保证。
4.1 强化人力管理,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制定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管理制度,并且,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建立后,企业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档案制度。
(2)形成严格的人员选聘考核制度在选聘考核中要考虑人才资源的特点,遵循人力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四大原则:
①能及原则。即按劳分配,好的人用在好的岗位,不同的人才要有不同的职权、荣誉、物质利益。
②协调原则。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合则分。
③动态原则。人才流动,协调的时候要动态。
④竞争原则。要使各岗位的人员处于竞争环境,但心情愉快。制定一个严格的人员选择、聘用、考核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和档案制度。
(3)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员竞争机制。
(4)运用法律手段限制不合理的人员流动。有的人员经企业花费大量时间、财力等各方面的培养后,不为企业效力,跳槽外流,这些都需要企业运用法律手段和规章制度来保护和防范企业合法效益不受侵害。
4.2实施员工激励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留住人才
要让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作用,就是给予最佳用武之地,把他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这比什么都重要。优胜劣汰的机制、合理平等的选拔,再通过工作报酬和精神上的奖励,让他们看到奋斗的价值,才能够激发起极度的工作热情。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政道桥工程施工的特点
1、准备期短,开工急
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就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周边居民、商家、企业较多,流动人员复杂,施工场地狭窄,甚至采用分幅、分段施工,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3、地下管线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资金费用。
4、原材料投资大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50% 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中质量和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
在该层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同时道路沿线各点位设计标高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落实,实现对坡度、拱度、散水面的准确控制。
2、加强基层养护
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土工布、塑料膜等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3、在基层施工中,有条件时最好能通过试验段取得有关数据
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检查井圈周围和桥头段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4、严格控制基层平整度
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应采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若受到其它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材料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花白;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6、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摊铺
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当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以上因素极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密实度差等现象。
三、探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过程的管理要点
1、施工安全的相关管理
任何工程的实施都不能忽视一个因素,就是“人”,因此在施工中要确保绝对安全。为达到此要求,施工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操作程序,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生产活动。首先,企业管理者和相关负责人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建立相关的安全措施,建立责任负责机制,使每个管理者都把安全管理牢记在心,出现事故就要负责任。其次,施工过程中,也要时刻进行勘察和监督,查看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电动工具是否有良好的绝缘保护、电源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最后,安全员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有精力进行施工活动。总之,整个施工过程都要做好安全检查。
2、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
新华社报道,2011年8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东奥镇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桥发生坍塌,造成多人死亡。诸如此类的报道数见不鲜,而国家政府部门重视的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为何会事故频发,是值得相关人员反思的。良好的工程质量管理可以提高施工单位声誉,提高知名度,在国内外形成重要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通过一些措施来提高工程质量:
(1)通过定期监督检查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2)要定期的开展质量标准培训,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3)设定一些质量评价指标,对施工项目做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针对不合乎标准的情况,要责令及时改进。
(4)分工合作,确定各个职位的责任,不能相互推诿。设计人员做好设计工作,技术操作人员做好技术工作,监督员做好监督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使施工现场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为这项工程做了该做的贡献,产生相应的责任感,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工程进度的相关管理
施工工程确定后,就会有一定的工期,因此要采取措施保证工程在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协调管理工作,在满足质量和费用要求的条件下,将项目的工期控制在计划之中。这项工作主要是项目负责人进行督促与检查,查看进度是否按原计划进行。一旦出现工期滞后,就要对滞后原因进行分析,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或者调整原计划。当遇到不可抗力如天灾等,要适当延长工期。目前,科学的管理进度方法主要有网络计划法、S曲线比较法等等,项目负责人要熟悉掌握这些方法,引导员工按照科学方法开展工作。
4、工程费用的相关管理
工程费用也是施工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资金投入多少对工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项目负责人,要调查市场行情,对工程材料的价格做好分析工作,不能超出预算。购入材料后,要保证施工材料不能有所遗漏,因为一旦出现材料遗漏就会增加费用支出,还会造成工期延后等其他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有些工程材料需要放置于特定地点,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如电器工具就要放在绝缘地区,以免对电器造成损坏。
5、施工环境的相关管理
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经常会用到照明设备,而这些照明设备又会有明显的色彩识别标志,对于这些设施的管理,需要项目负责人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设备。从环境角度来看,当环境温度接近38℃时,人体内部的热量就会升高,难以通过皮肤散发,人就会出现头昏脑涨、应变能力变差等现象,如果此时继续劳作,对机体损伤严重,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温,并给员工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
结论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交通现状,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受到了社会方面的普遍重视,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质量管理需要施工、管理双方面着手,就质量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目前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新时期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因
(一)施工角度
从施工角度来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进行施工时,工程项目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管理水平、组织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等;其二,工程项目材料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基本保障。在具体施工时,材料的筛选和验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三,施工设备需要符合具体施工需求,选择的施工设备能否适用于施工环境和道路之间是否有着排斥的可能,这些都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最后,施工地质和项目管理影响到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也是影响道路质量的原因之一。
(二)管理角度
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管理时,施工所要求的管理方式能否正常实施是施工质量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是解决道路问题的基本保证,也是工程项目质量能否合乎要求的重要因素。
(三)天气原因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是在外部进行施工,施工的材料受天气影响较深,对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受天气情况影响较深的材料很多,其中以混凝土为首,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胶性物质,其内部结构中水占了大部分比重,如果天气出现冷热不均、大风大雨、极寒或极热的情况下,势必会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重大变化,进而影响整个道路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面临的现状
通过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分析,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视。主要通过以下情况得以体现:
首先是路面的质量出现问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路面的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人员在管理时发现已经完工的路面会经常出现坍毁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路面施工违背了工程标准制度。另一方面,路面维修的问题也较多,比如筛选的材料、施工技术水平不达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路面结构松散出现裂纹的情况居多,这样的路面质量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能力。此外,路面乱铺管线、盲道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施工完全不符合有关规定,为正常行走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路面质量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路基的质量问题。路基质量是提高道路利用率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时,对路基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一旦路基出现问题,道路的质量便无从保证。通常情况下,路基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下列情况中:首先,横坡缺乏整齐划一的工作,严重降低了精确度,使路基的质量大幅下降;承重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缺乏足以支持重力的保护,使地基的承重能力明显下滑;沟槽开凿工作疏忽大意,造成空间越来越大,路基密度越来越松散,路面坍毁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招投标上出现的问题。我国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主要采取了业主招标的方式,在所有参与评标的群体里,业主评委大约占了总评委的三成,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业主方有资格挑选评标委负责人,相当于业主左右了评标程序,换句话说,评标委负责人很有可能与业主方进行暗箱操作,招投标的收、受贿情况并不少见。
此外,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部分材料与施工要求有所违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施工之前没有将新进材料进行试验。今天的建筑企业对材料的质量问题已经有所重视,负责采买材料的工作人员对材料的合格性也能够进行确认,但是购买的材料量大,种类复杂,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材料试验的重要性,施工时出现问题才发现材料与施工要求相违背,使建筑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三、改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与审核
进行材料管理与审核时,一定要筛选强度大、质量高,适合道路施工的材料,检查所购材料是否有专业厂家的合格证明,通过检查后,将材料进行具体试验,避免所选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所有条件准备就绪时方可进行施工。负责采购材料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将材料的价格牢记于心,采购时做到“货比三家”,优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此外,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具体的材料进行分配比例,比如混凝土就要求按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搅拌方可投入使用,正确把握材料能够有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
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时,将具体的施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一个与施工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并设立相应的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另外,强调职责与责任,让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责任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位。其次,确立质量管理制度用来规范行为标准,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后,提高技术管理,道路施工在设计阶段十分重要,因为设计方案决定了施工的具体方向,需要保证施工方案符合实际施工过程的需要,并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予以确定,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三)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与道路工程项目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目前,大量施工人员的素质低、水平差,技术水平不到家等缺点是比较常见的。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掌握道路施工技术,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更多稳定的因素。
此外,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属于工程领域,但是道路施工与其他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和煤气管道、电线、排水设施等有着交汇的可能,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为此,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评价和测试后方可投入到工作中,如果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在施工时遇到问题便会束手无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也是不o可能的,因此,施工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项目质量问题,也是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结语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是所引发的质量问题也更加严重,为了避免质量问题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对其加强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使我国市政道路的质量有所提升,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2业主方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2.1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准备工作的管理工作
业主方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讲,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施工图纸的优化设计、市政道路工程的实地勘察、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处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防治措施以及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团队建设准备工作等等,这些都是业主方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即将开始的时刻应该做好的工作。例如业主方应该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展开清晰明确的调查,确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制定减少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范围的措施,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政道路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等等。
2.2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1)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是指业主方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工作,例如对牵涉到的街道居委会、街道派出所、市政环卫部门、城市规划单位等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与上述单位的良好沟通,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并且不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业主方可以通过建立项目管理部门来负责这项管理工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2)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是指业主方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周围环境、施工中的人员、机械以及工程材料的安全等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安全管理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漏洞进行改善,保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业主方可以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明确规定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建设的原则和标准,定期检查施工单位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作出科学公平的评判。
(3)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是指业主方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的监理工作,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核工作,与施工单位签订双方认证的质量合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国家的规定规律。业主方可以采取聘请监理单位的措施,加强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建设,加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业主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促使施工单位建立自身的质量监督措施,要求监理单位对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做好监督措施,最后由业主方进行最后的质量审核措施,三方共同努力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4)进度管理工作。进度管理工作同样是业主方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业主方应该针对施工单位制定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仔细的审核,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核对,同时对施工单位进度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施工单位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工作。如果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程进度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业主方应该立即上报上级单位,与施工单位对施工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查找妨碍进度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尽量不对施工进度进行修改。
(5)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是指业主方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投资成本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投资金额的控制,保证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工程立项以及设计阶段的预算金额,对施工单位在工程结束以后的清单验收工作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确定施工单位没有相关虚报、假报、瞒报工程施工量或者工程造价的情况。一旦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管理工作的问题,业主方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出具清晰的成本花费证明,对于施工单位违反合同管理内容进行的成本续保行为,业主方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是一项涉及多方因素的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协调配合工作。工程质量比一般的工程要求更高,管理难度较大,因此,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
一、概述
在进行市政道路项目工程的组织设计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了解工程整体概况,预先爱对道路路况和施工环境进行勘测,然后设定整体技术标准,对路面结构进行规划设计;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要求,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方案施工。假如在施工中发现异,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向监督部门进行请示,再做出处理。第三,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设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正式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由于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中每条道路的重要性都可忽视。不管是对施工材料还是对施工设备的对于设备要求都比较严格,这就使得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面临着客观上存在的困难;第二由于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比较复杂,在施工环节中如果协调得不好,就极其容易使各个单位之间出现矛盾,加上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施工人员对其熟悉程度参差不齐,也会影响工程的进度;第三,从目前的施工模式来看,转包和分包现象比较普遍。在分包时,往往因为施工组织和管理不够细致,使划分的责任项目界限不清晰,工作范围不明确,极易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一些不良的现。譬如利用界限不清,想方设法把一些施工任务推诿给其它施工单位,存在着拈轻怕重思想,这就极其容易导致施工工序的疏漏;第四,施工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够完善,相关的责任人的责任不明确,存在着项目或工序上的交叉管理和空白管理。有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就其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导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在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各种专业性的问题在工程日益凸显,专业项目与专业项目之间的配合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更需要施工组织的协调和管理。
三、加强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应策略
(一)加强不同专业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规范有序
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需要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是施工单位、在不同或相同施工时段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特别是在上下工序的交接、有时甚至需要临近施工、场地重叠、交叉施工等,若一旦配合协调不到位,极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不同专业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规范有序。第一,划清任务界限,明确各种职责。合作的前提是良好的分工,只有分工得细致,才能确保各自责任明确,没有相互推诿的空子可钻,协调配合才可能落实到位。对于不同施工单位、不同专业方面的施工和不同程序的施工,必须对各自的施工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节化管理;第二,重点对项目的临界点的技术交底和任务交接工作、工序间的交接验收、交叉施工方面的相互配合环节等,进行重点化、规划化管理,严格制定相应的施工规范和管理措施,让各专业在团结协作中体验到组织协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尽量做好资源共享,根据需要,不同专业施工单位之间共同租赁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如推土机、挖掘机等。这样不仅节约了大家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更重要的使不要专业之间真实体验到团结协作带来的实际好处,让大家在合作中尝到合作的甜头,从而是不同专业从内心认识、理解和支持施工的组织协调配合管理工作。
(二)优化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组织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是加强各责任人的协调配合。加强发包人、分包商、设计单位、材料供应方等之间的协调配合。其中,分包人必须加强与发包人的配合,因为发包人是代表项目的所有者,在项目管理中具有特殊的权利和地位,项目的成功与发包人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二是项目经理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发包人的意图,对项目的相关文件进行详细地研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手中有法。项目经理部应协调好与分包人的关系。重点协调好合同的执行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关系、技术关系、项目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关系;三是项目经理部应与分包人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分包人的动态,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从平等的合同关系出发,支持承包人的生产活动,同时,强化监管措施,将一些安全隐患、质量隐患、利益纠纷等问题尽可能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项目经理部应加强同材料供应人的协调沟通,应该依据供应合同,充分利用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招标搞好配合关系;四是在项目管理规划的指导下,项目经理部应认真拟定好材料需求计划,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在确保供应和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这优选择材料供应人;五是项目经理部与设计单位搞好协作交流。特别是在设计交底、设计图纸会审、设计问题洽商、地基处理问题和工程验收等环节与设计单位进行密切地配合,对设计方面的问题,应主动和设计单位沟通,相互支持,相互协作。
(三) 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控制
1、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项目组中应充分考虑进度控制的需要,设立进度控制部门或进度控制人员。该部门或人员应与企业、子项目团队、各职能部门保持紧密的沟通关系, 形成进度控制组织体系,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在建立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时,明确并落实进度控制的各环节责任。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控制流程。进行有关进度控制会议的组织设计, 目的是充分发挥会议的组织协调作用。
2、 施工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科学地编制工程网络进度计划, 分析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发现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认识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注意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风险, 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量。影响进度的风险有: 组织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资源风险和技术风险。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的应用。
(五)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施工的管理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 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 动态管理, 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 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 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要落实安全责任, 实施责任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总之,城市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是一项涉及多方因素的比较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发挥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协调配合作用,需要相关单位、部门的密切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积极发挥组织管理的协调功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伟. 试论市政道路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 经营管理者, 2011,(06) .
[2]容伟强. 市政道路土基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J]. 科技风, 2010,(03) .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073-01
引言
所谓的工程质量实际包含了施工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三方面内容,是指实施的项目工程按照国家法律及技术规定,以及工程合同及文件要求施工完成达到指定的工程安全、工程美观度以及工程经济实用性。施工质量的达标并不意味着工程质量的最佳状态,除了满足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标准及要求之外,还应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能性以及项目工程的经济实用性,同时还需对社会生产条件及工程实际施工环境加以权衡,以此来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确保以最低的工程造价完成高要求的施工质量。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既包含了施工前的设计与决策,也包含了施工中的施工技术、材料与机械设备状况,除此之外,还有施工工序与环境、劳动力情况等。总之,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着整个市道路政的工程质量。概括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因素:材料是施工的基础,材料费用也占到整个工程资费的60%左右,包括了基础材料、配件、构件以及成品、半成品等,材料质量是整个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1]。因此应加强对材料的监管,包括对材料的选择、材料的运输、材料的使用与保管等的监管。施工控制单位应严格把关材料的进货来源,一律选购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基础材料与半成品,严格监控水泥、钢筋、砂石料的来源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人员因素:人员是施工过程的执行者,包含了施工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操作者,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人员素质包括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思想水平高低、职业道德水准以及管理、指挥和沟通能力。施工人员也存在很大的可变因素,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人员要争取将这些可变因素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机械设备因素: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是施工的关键,包括施工设施、运输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以及检测仪器等,设备性能越高,测量、检测仪器越精准,就越能接近施工要求,施工质量也才能越高。同时机械设备性能与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工程进度与造价控制,因此机械设备因素不容忽视。正常施工中,除了引进性价比高、质量优的机械设备之外,还应注意对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确保不因为机械设备故障而耽误工期。
(4)施工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涵盖了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流程控制等,施工方案影响着施工造价与进度,施工工艺与流程控制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与工程合理性。因此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无法跟进现代高速发展的建筑形式,去陈求新应是现代施工单位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新技术、新方法也是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管难点
2.1 高空作业难度较大
现代城市建设中,由于车流量与人流量的密集,导致很多道路建设需要高空作业,而伴随高空作业的是道路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与车辆,这也就加大了高空作业的难度。虽然作业中有防护网和脚手架的防护,但不免偶尔会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必将祸及行人或车辆,这些都对高空作业人员加大了心理负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还得顾忌安全事故的防范,因此难度较大。
2.2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过程零散
市政道路施工中往往是半封闭式管理,同时顾忌道路行人及车辆,因此施工连续性较差。同时,各种通讯线路、煤气管道、水管及排污管道以及有线电视线路等布满道路两旁,造成施工环境的复杂多变,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管道破裂,在影响整个市区供水、供电的同时,还加大经费的投资,给施工过程带来较大压力。
2.3 施工现场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
同一路段的市政道路,不同时间点、不同施工人员以及不同的施工设备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这导致整个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着方法的差异。同时道路施工也受到外界天气、温度及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址条件,不同的外界因素都将决定着不同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2.4 施工环境苛刻,施工精度较高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一般都位于市区内部,工作区域较为狭窄,大多为围挡施工。同时市政道路的施工进度大多要求苛刻,为不影响市区居民的正常作息,监管部门一般要求工期不准延迟,只准提前,这也给施工作业带来一定难度。
3 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工程质量监管难度较大,为便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快速推进,就需要对整个过程质量实施优质的全面监管,保证地方基础建设的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监管措施:
3.1 健全监管机制,保证监管公正
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管制度加以完善和修正,能够保证质量监管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查。不像以往的监管,仅凭监管部门的单方面说词,没有确实可行的制度和法律去靠,这也是质量监管市场混乱及现象丛生的根源[2]。加强监管机制的完善与管理,可以保障监管市场的公平与公正,确保工程质量监管的顺利开展。
3.2 改革政府监管模式
社会化和市场化是政府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应不断引进新的监管模式,使监管部门企业化,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设立独立法人来承担监管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专业化较强的机构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确保多集团利益的和谐发展。
3.3 提高监管部门的有效性及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程质量监管虽不直接从事工程施工,但监管涵盖着从施工前的可行性分析到施工结束工程验收的整个施工过程,包含了勘察、测量、管线布置、施工技术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因此要求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不断加强监管人员的专业学习,提高监管人员的进取心与责任心就是提高监管质量的有效保障。同时应加强监管企业的资质确认,提高监管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保证监管部门的有效性,促使监管机构职能的较好发挥[3]。
总之,质量管理是市政道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贯穿于道路建设管理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克服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与投资,保证监管部门职权的有效施行。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都是政府管理建设的项目,这类工程项目本身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是城市运转的核心,是人们生活出行的必备。但是现阶段市政道路项目工程通过传统管理模式执行管理工作,所呈现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工期过长,并且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直接使得项目管理过于复杂,严重情况下甚至影响到了决策投资等。下文主要针对动态管理模式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招标及合同管理
采用动态过程管理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合同进行管理,业主与勘察设计单位、监理方、施工方等各单位都直接签订合同,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划分明确,业主对工程项目可直接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与控制。
(一)招标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可以在项目招标过程直接委托专业的勘察设计单位对工程进行相关的地质勘察,做出可施行且可靠的工程设计。在对项目的勘察设计进行招标的过程当中,业主要严格的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相关资格和能力进行审查,保证勘察设计单位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中标的勘察设计单位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应该把整个工程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模块,逐个对这些模块进行设计,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设计的严谨性,减少设计错误的出现。而且,这样的模块化方式还适用于施工过程,施工单位根据设计的模块,按照正确的顺序一个一个的对相应模块的工程进行建设。而且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施工设计的变更,因为项目工程的设计一般都是在施工前才完成,这样一来项目工程设计就更加完善,从而减少了设计的变更。
(二)合同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由一系列分解的独立工作包合同组成,各个工作包合同的施工内容明确具体。业主或代业主可以对各个合同方进行直接监督、控制,并根据各个合同的施工单位所提交的施工进度总结材料进行审查、评估、调整。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业主除了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等管理目标进行控制外,还有效增强了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三)合同执行
工程项目的合同执行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动态管理模式中,合同执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工作包合同不断增加,合同内容也不断深化具体,合同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业主需要持续监督好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要求施工单位与业主持续沟通和协调,并按时提交项目的施工进度情况报告。
二、在市政道路边坡工程中应用动态管理方法
(一) 建立信息化体系,加强对工程的动态管理
由于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有些是不在预期考虑中的或是超过预期中的,因此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强工程动态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信息化体系监管的对象是隐藏的安全隐患、正在发生的问题、已经发生的问题、工程施工过程,并对这些对象进行实时监管和跟踪。信息化体系根据监管对象的不同建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通过对现场实地的调查、管理,收集工程施工中各项数据(技术、建材、地质情况、自然条件等),加强对施工的监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数据库收集以前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等信息,不仅可以起到警醒相关工作人员的作用,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事故,同时还能为已经发生的事故提供可参考的处理办法。利用信息化监管体系对已发生的事故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事故因处理不及时而进一步扩大。利用信息化监管体系对工程的各项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制定规避风险的方案。
(二)项目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部分,总结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系统,通过此套系统将详细的施工信息反馈给业主,以便其作出决策。(2)组织专业的评估队伍,对施工过程当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合理的评估,使业主可以作出适当的处理。(3)对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进行适当的监督和记录,将所记录的数据与预定的进度计划和质量要求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出现的原因,以便进行相应的优化。(4)对合同(指施工合同以及招标合同)进行相应的管理,通过相关的法律部门对合同进行严格的监控,划分各方的责任。同时,为了避免招标过程的暗箱操作,严格对招标合同进行把关,防止不正当的招投标活动。(5)对设计要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部分设计不达标情况的出现。
(三)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监理咨询管理
一般情况下,监理工作所呈现出的相关内容本身仅仅只是对于工程项目的建立、施工来采取管理措施。而在动态管理模式之中,建立单位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工程项目本身的立项咨询工作,如此一来,便能够直接和项目设计内容、设计单位执行交底交流工作,施工阶段本身就是要针对各个工作包施工单位来执行管理、监督,而在工程的竣工阶段,则主要是协助业主单位进行验收管理;协助或者是直接代替业主,来对于整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相关动态设计管理措施、动态风险管理措施、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而在整个项目工程本身实际执行期间,实际上主要就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等多个方面执行监督、管理工作;充分的协助工程项目的各个项目预定方案,以及项目过程执行管理工作。对于监理程度加以确认,严格的对于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当一项工程本身在通过了工程监理交底工作之后,就必须要对于监理程序加以明确,进而使得规范施工所涉及到的多个不同项目环节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并且还必须要严格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始进行施工之前,就做到四个方面的报审:施工方案报审、施工进度计划、现场质量管理、开工申请。
(四)项目的勘察设计管理
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项目的勘察设计是项目进行施工的前提条件,只有进行勘察设计之后,整个施工项目才能进行施工组织。所以,勘察设计也应该列入动态管理之中。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对勘察的力度要加大,增加勘察范围,避免一些特殊地质的出现:之后,加强勘察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技术人员具备勘察的能力;再者,要对勘察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要保证勘察人员的人生安全,防止勘察过程当中出现意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模也不断在扩大,同时社会发展的进步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市政道路工程是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工程,为了使工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采用动态管理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市政工程管理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务必要利用动态管理模式来使得整个管理体系得以完善,无论是工程设计、施工,还是竣工阶段,都能够在动态管理模式的影响之下,保证工程质量的高标准。根据这些情况市政道路边坡工程只有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近年来,市政道路工程基本建设速度和规模得到迅猛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客户需求日趋苛刻,垫资、压价的幅度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期越来越短,施工企业数量却有增无减,竞争不断加剧。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造价是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指导性经济文件,是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经济合理的科学依据。经批准的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投资最高限额,是签订工程合同、编制项目投资计划、施工预算、工程招标标底及投标报价的依据。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质量的理念,贯穿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测与控制责任制,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成本全过程、全方位的预测与控制是大势所趋。
1 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数量的逐渐增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决算超概预算、概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形势严峻,投资缺乏规划性,甚至个别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投资失控,主要问题如下:
1.1 可行性研究不够
承建单位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委托不当:有的建设单位不了解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是否是编制单位的强项而进行委托,导致项目不能由业务骨干人员来完成,最终因为项目技术储备不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够合理,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先天不足,造成后续无法弥补的后果。
1.2 项目管理混乱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是在一定的标准内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完成一定的目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是实现利润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有些工程项目没有严格遵循项目管理程序,企业领导者对成本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决策时不考虑成本;企业职工不关心生产成本,浪费现象较严重。许多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划分来进行成本管理活动,甚至个别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先开工后批概预算,导致无法体现概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1.3 投标签约不规范
市政道路工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施工企业不断增加,加之国家压缩基建投资规模,导致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不饱满,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中标,对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市场价格不进行周密调查,盲目采取低价策略以求中标。部分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量清单不够重视,对工程量清单没有进行严格审查,在评标过程中,也没有对严重不平衡报价进行审核,无形中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成本“三超”的几率。
1.4 成本预测动态管理不足
市政道路工程从概预算编制到开工,再到竣工,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甚至几年。这期间施工所需材料价格水平是由市场价格来确定的,概预算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价格以便动态管理概预算定额表中的价格,出现市场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价差过大,导致批准概预算同工程实际费用相差较大,对用成本预测控制施工图预算产生不利影响。
2 成本的预测与控制
2.1 概预算编制阶段
要控制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投资预测,投资分析,投资计划安排和控制工程概预算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办法,这就要求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市政道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需要采集大量的基础数据,以作为概预算编制的依据。如国家制定的建筑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国家颁布的概预算定额、概预算阶段的造价文件、银行贷款利息、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材料、人工和施工机械的详细价格等。
2.2 投标签约阶段
市政道路工程合同的签订标志着项目的开始。认真阅读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条款, 根据合同和工程设计图纸、业主对项目的目标和政策性要求,在质量、工期、安全和工序实施效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和业主协商。在道路工程合同中要明确项目的范围以及合同的价款总额和结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归类和识别,通过设计变更或办理工程签证等方法,改变原合同结算方式,规避工程风险。在道路工程合同中要明确项目的范围以及合同的价款总额和结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归类和识别,研究索赔的方法,提出索赔的理由,制定索赔程序,提高索赔的成功率,把索赔管理作为工程及合同管理的组成部分。
2.3 施工阶段
在施工前编制施工预算书。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确定以后,要积极收集工程信息资料, 将可能发生的成本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降低投资总额失控的可能性, 分部位编制施工预算书,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等突况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更好的履行合同,建立法人―项目经理部―作业层三级成本管理责任制,逐级对目标成本实施过程控制, 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成本控制目标。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根据制定的技术方案,遵循成本计划进行控制和核算,包括对人工消耗的费用,生产资料的费用和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
材料费:材料费占总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加之施工周期长,因此在预测阶段要首先考虑材料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材料二次搬运和社会因素而引起的涨跌的影响,对实际与定额内不符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做出初步的材料成本预测计划。
机械设备费:目前机械设备使用费约占总成本的百分之十五。根据初期施工方案的比选,详细论证项目规模、工期、设备权属等具体情况,预测机械设备的使用费用。避免施工期间机械费用支出超出成本预测定额。
人工费:降低人工费可从以下几点着手:改善劳动组织,注意劳动组合和人机配套,减少非生产人员的数量;减少非生产时间在工作中的比例,减少窝工、怠工现象;合理的使用零散工并提高其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队伍技能等。
对实行施工成本动态化管理。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成本预测与控制管理部门要定期深入到施工项目中进行核查, 对已产生的施工成本进行核定,核算已完成的工作量,分析有待加强控制和改进的环节, 对产生的差额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期达到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2.4 竣工阶段
市政道路工程的竣工决算是考核其投资效果的依据,是办理交付、验收的重要文件,是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完工后,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退场,妥善办理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竣工决算手续,审核设计变更或经济签证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清楚,能否生效。对产生的各类成本进行归类和分析并汇总,在汇总、分类、比较的基础上,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因素惊醒分析并得出总体评价,对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考核打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
3 结论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测与控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遵循价值原理,科学决策的同时,建立动态控制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和成本管理制度,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成本预测和控制综合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取得最佳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