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已成全世界的共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而服务经济社会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校实际完成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此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也同样有所不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生产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站,其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上面。而高等职业教育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加强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实现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来突出和强化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服务模式定位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进行探讨。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学工业园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科学公园和科学城。是一种以加速新高技术研制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工业现代化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新兴产业开发基地。是以开发高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大都设在大学和研究所周围。其实质就是知识密集区和技术密集区。园内企业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往往给予优惠待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属科学工业园的性质。从其兴建的形式分析,该模式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企业组建型,如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组建型,如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RTP);高校组建型,如硅谷。
2、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该模式因行业、地方和企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合作方式,如“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岗位培训型”、“订单融入型”、“继续教育型”、“双师指导性”和“借船出海型”等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3、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政府为“舵手”、行业、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的综合性的“四驱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韩国、澳大利亚较为典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通过采取学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制订行业岗位标准,密切双证融通教育;学校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使该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地深化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创新了校企人才培养的模式。
4、高校服务社区的多样式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地方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22-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重要的战略决策,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创新型本科教育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因此,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既顺应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然抉择。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国内低端制造业正面临着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已经不占有优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形势要求我国的经济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式的创新,迫切需要具有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等四个方面,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获取相关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才能对具体的技术进行有效创新。因此,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性能力是指在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开拓新领域,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使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新性思维在技术创新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新性思维是指\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新出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以及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心理活动过程。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除应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创新性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独特人格,创新人格应具有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开拓进取、除旧创新等特点。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陶冶情操,培养创新人格。因此,创新人格是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迫切性和必然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制定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具体实现措施如下。
1.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转化教学理念,依托地方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方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建立以合作办学和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对接。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教师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环节学习,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承担相关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
2.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产学研有机的结合,建立产学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产学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大学科技园作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成为高校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和创业人才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行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比较少,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积极聘请地方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学生技能鉴定、科技竞赛辅导等工作;地方本科院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在职高校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强化企业实践经验,积累社会实践经历。只有不断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满足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俊鹏.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47-48.
中图分类号:G6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46-02
引言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学校的发展依托地方,植根地方,需要得到地方的支持。社会服务架起地方高校和社会“互赢”的桥梁。学校主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将社会服务摆上重要工作议程,探索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认同度明显提升。资料显示,78.82%的地方高校已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17.65%的高校正在酝酿和考虑中,3.53%的学校尚未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年“高等教育地方化”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地方高校提高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在课程设计和专业设置上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开展社会服务。
2.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日益扩展,调控管理力度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服务的形式多样化。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校企合作设置订单班等。很多地方高校为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实践中加强管理和调控,促进社会服务的成效最大化。{1}
3.高校社会服务潜力巨大,但问题明显。
(1)社会服务相关主体间缺乏深厚的支撑力度。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合作各方都在摸索中。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进行合理定位,结合社会需要采取灵活的办学类型,从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人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与高校合作的力度、价值取向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协调、投入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的社会服务发展。
(2)高校社会服务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为地方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机制、评估监控机制等都需要重构和完善。学校、企业、师生等多个要素流动和组合,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沟通。相关机制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校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地方高校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聚集起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政策好,环境合适、各项保障得力就能有效地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参与地方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校是优秀人文资源、文化传统和知识的聚集地。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也需要高校的带动和引领。高校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优秀文化进行整合和发展,为促进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地方高校有获取前沿信息和有效信息的技术平台,自身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正是因为高校拥有技术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应用的人才,地方高校才有能力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咨询、管理规划、政策研究等服务。
4.地方高校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和学科。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经济,能深刻了解地方经济的需要,响应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和学科都能进行灵活调整,培养出最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分析
1.校校合作。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学校、企业的发展。每所学校因历史、定位、资源、优势的不一样,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法成为“全能手”。学校与学校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高校联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能为地方提供更好的服务。
校校联盟最典型的是江苏9校联盟。9所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实现互补,共享教学设备、共建师资队伍、搭建互通培养桥梁、探索合作途径,共同为企业培养对口优秀人才。目前9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涵盖区域各大产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担400多项科研项目,建立150多个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9所高校教师为8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进一步提升。{2}
2.校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以传播文化和生产知识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研服务。科研服务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开展科研,在科研中展开社会服务。比如企业在生产、营销、融资等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地方高校利用人才优势提供一定的科研服务,协助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高了科研能力,企业也得到实在的支持。
(2)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校和企业以不同方式联合开发研究。高校在研发过程中获得资金等物质的支持,企业则从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中获取一定利润。
(3)创建科技园。科技园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通道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的人才、技术都可以不断向社会进行辐射,推动区域各个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主动功能是培育企业家、孵化企业。科技园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装备、灵活的机制促使学校的技术链和社会产业链有效结合,加快成果转化。
(4)创办企业孵化器。为了降低创业者创业的风险,高校建立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服务机构。创业有风险,这就需要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是地方高校积极寻求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高校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帮助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对于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科研项目组进行研究。
4.教育延伸服务。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不仅一般民众需要学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要提上重要日程。高校的教育延伸服务是高校教育活动向社会的拓展。高校通过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业受益。这类的社会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支持,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二是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提供一定培训经费。三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办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3}
5.社区服务途径。
(1)定期培训。社区居民有学习新技术、更换职业等的学习需求。高校就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的民众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为居民学习创造条件。
(2)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比如开放图书馆、共享数据库等。
(3)开放体育设施。高校一般都建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在满足了学生体育训练和日常锻炼之余,可以考虑有条件的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这样一来既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为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增添了活力。
(4)提供咨询和其他活动。高校为社区居民提供诸如法律、心理等咨询服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家教,深入社区帮助老人和其他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教育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树立这样的思想和办学理念突出了地方高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贡献。学校不一样,服务内容和实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高校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将自己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服务地方,多方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奠定坚实的生存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注释:
{1}张培煜.山西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
{2}孙秀芝.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形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5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利益格局多元和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的关键阶段。要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并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即在促进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二战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这一关键发展阶段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然而从历史上看,并不是每一国家或地区都能成功实现这一跨越,20世纪仅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耳他和香港、台湾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巴西等拉美国家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因为跨越挫折,正在经历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痛苦过程。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所面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无疑是空前的。在过去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一直延续,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
有关研究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不足与对投资和出口高度依赖的矛盾。长期以来投资率和净出口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2006年最终消费率仅为49.9%,其中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6.2%。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最高、消费率最低的主要国家。若按国际通行评价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衡量,2005年以来我国的ICOR值始终在4.7-5的高位徘徊,即是说每增加1元GDP,需要增加4.7-5.0元的投资,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指标。二是产业结构中一产基础不牢、三产发展不足与对二产高度依赖的矛盾。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而服务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工农业更好发展,也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分工和技术创新,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同时限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三是投入结构中物质消耗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全世界的15%,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不仅使国内资源难以为继,即使考虑世界资源供给,也无法长期得到维持。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全国每年申请的各种专利中,发明专利只占专利总数的约1/3。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企业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8.5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程度从业人员比例已达25%,高中文化基础上受过专业或职业训练的知识型工人已成为劳动力队伍的主体。五是经济增长较快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同步提高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479万人,就业不足导致部分人群难以获得公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群众上学、看病和文化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制约因素很多,一般认为多与经济领域本身因素有关,但实际上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存在紧密联系。
我们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社会事业不但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福利性质和民生功能,也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功能。一方面,社会事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的整体运行效果。这不仅在于对社会事业的投资和消费及其劳务的价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率,同时对产业结构也具有影响作用。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事业既包括社区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身医疗等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部分,还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型事业。当社会事业供给出现短缺时,产业之间的联系就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存在有效的社会需求,就存在投资社会事业并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机会,进而促进社会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到,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推动,即对劳动者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的依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上世纪最后20年,人力资本投资对国家年增长率的每个百分点中的贡献率为50%;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正因如此,使得能够积聚起人力资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突显出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随着物质的生产越发展,从事物质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技能将越多、越复杂,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在劳动力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显然,这种紧密关联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从需求和供给角度看,国内消费迟迟难以启动、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近年来持续走低等经济挑战的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和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发展缓慢等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问题,根本上在于我国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得不到自主技术、管理创新及高素质劳动力的有力支持。有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5%,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仅占3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高达75%左右。
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远远超越了经济领域本身,不仅是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同样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换言之,仅仅依靠经济领域自身的调整和完善,难以实现长期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进一
步深刻认识和发挥社会事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将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推动解决投资消费结构失调、产业升级缓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在实践中全面加以贯彻实施。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并为社会事业发展创造物质保障基础。社会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积极因素之一,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精神动力。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无疑是当前乃至今后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社会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迅速向高科技化、服务社会化方向转变,依靠资源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等)大规模投入的外延式产业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由输出产品转向输出技术、管理,IBM、GE等众多国际知名、历史悠久的生产型企业也已转型成为专利所有者、标准制定者和管理服务提供者。这些事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方面,人力资本已替代其他生产要素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本不等同于劳动力数量,更多地需要以平均受教育时间和技能素质来衡量,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提升人力资本对当前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投资结构调整,居重至首。我国无论是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转移,或整体产业结构向服务业领域升级,都需要以大规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支撑。在这方面,爱尔兰已为我们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爱尔兰长期重视人力资本投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始终占GDP的5.5%以上,一度超过6%,高于同期英国、法国等其他欧洲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正是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力支撑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爱尔兰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其从200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仅2005年软件出口额就达297.9亿美元,是我国2007年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额的近3倍,带动了爱尔兰经济近20年的高速增长。
对于自主创新,人力资本的主导性作用更加明显。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效率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与港澳台相比同样有一定差距。据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每申请一项发明专利需要R&D人员77.8人,需要R&D经费1265.5万元,而港澳台资企业则分别只需要18人和425.4万元,究其原因,国内创新型人才不足和缺乏有效培养使用是最主要的问题。反之,一旦重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必然会引导投资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领域转移、向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倾斜。在这些方面,深圳、大连等国内城市和奇瑞等企业也已经走出了成功道路。
因此,无论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还是实现管理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都是先决条件,也是必由之路。然而,总体而言,我国的人力资本发展还较为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教育投入为例,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01%,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4%左右的年均水平。尤需关注到,我国人力资本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苗头性问题早已经出现,今年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影响表现突显,上述地区大量被迫关闭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长期忽视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缺少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对此,转变观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已刻不容缓。
(二)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之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7年为3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2008年上半年的40.8%。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来自服务业,发达国家平均达到70%。我国服务业发展无论是在需求面还是供给面上都显不足。从需求面看,由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缺位和新兴生活服务业发展不足使大量现实需求无法实现,出现了服务业功能残缺问题。从供给面看,一、二产业对生产业的需求强大,但由于供给能力不强,出现了服务业部分功能性丧失。
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加速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在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以文化为例,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文化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文化产业产值超过航天航空业及农业,1998年起占本国GDP的18%-25%,成为美国第二大产业。以体育产业为例,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美国,从1995年到2002年体育产业的产值由152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13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2.4%,已经成为美国第六大支柱产业。
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社会服务业发展更是提升发达国家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特点,到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和名牌产品的创立,这些经济活动都蕴涵着非常复杂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内涵。仍以美国为例,NBA、好莱坞、迪斯尼等文化、体育领域品牌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制造业品牌,仅NBA的比赛及相关节目就被以43种语言播放至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有调查显示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戴尔、惠普和百事可乐等传统制造业国际品牌。“软实力”实质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文化,随着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文化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世界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软实力”正在逐渐转化为“硬实力”,足见社会服务业影响力之大、之深远。
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我国社会服务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第一,我国正处于从温饱型需求向多元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时期,对文化、旅游、体育等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旺盛。以旅游为例,仅从2000年至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数和总花费就分别由
7.44亿人次和3176亿元增加到16.10亿人次和7771亿元,7年间分别增长了约116.4%和144.7%,大大超过其他多数服务业领域的增长速度。第二,相对于金融、通讯等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激烈,大型跨国公司已形成高度垄断的情况,社会服务业属于生产生活服务的范畴,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进入门槛低,符合我国国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丰富文化底蕴、人文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迅速形成比较优势,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并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我国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已高达89.5万人,创造增加值812亿元,约占当年全市GDP的10%。湖南省、深圳市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也已超过5%。这些数据和事例说明,我国正在迎来社会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投资与消费、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城乡消费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制约我国消费启动的重要因素,直接表现为居民消费预期过低,储蓄率居高不下。这里有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因素,但也要看到公共服务不足是造成我国目前居民储蓄率偏高、国内消费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随着原有依托单位、集体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和完善,造成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负担迅速增大。一方面,在教育、卫生等主要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绝对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投入却在降低,而居民的投入比例逐年提高。以教育投入为例,国家投入比例从1991年的840%下降到2005年的61.7%,而同期家庭投入比例则由4.4%迅速上升到20%,由此可见,国家投入减少部分大多转由居民个人负担。另一方面,在居民公共服务实际支出方面,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家庭消费比重都在持续增加,根据中经网提供的数据,1995年城镇家庭人均医疗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和农村家庭医疗保健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支出的比重分别是3.11%和4.94%,而到2006年迅速相应增加到7.14%和7.93%,都已高于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所占的比例;在农村甚至还高于衣着消费所占的比重。2006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49%。由此看出,正是由于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的长期消费负担过重,使得广大居民不得不压抑甚至削减其他消费需求,并增加储蓄存款以防范预期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很多研究显示,若按多年平均测算,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非食品类支出的第一、第二大消费。
因此,现阶段扩大消费应着力扩大公共服务。若不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继续通过投资刺激、单纯发展消费产业等经济手段启动消费,恐难达到预期效果。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实现基本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有效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心理,减少全社会被动储蓄和预防性储蓄行为,从而大幅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发展社会事业,使城乡居民公平及时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社会事业利益协调器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和公平公正地分享给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社会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就是要为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构筑平台和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本世纪以来,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改革的受关注程度不断上升,逐步跃升为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社会领域发展改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构建社会安全网,能够有效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减少改革面临的阻力。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需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需要协调更多的利益关系,这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少遇到的。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各个利益群体、各个阶层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能使群众广泛从经济体制改革中受益,就很难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甚至面临空前的改革阻力。而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正是实现国民收入的有效调节、促进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主要渠道,能够为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此后住房、医疗等各项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开,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安全网,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客观上减少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并为此后在企业所有制领域、价格领域和公用设施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平稳的改革环境。另一方面,深化社会事业改革,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虽然部分企业因此面临了用工成本增加的现实困难,但从长期看却推动了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加快了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又如带薪休假制度、文化体制改革等等,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也都已初见端倪。
(五)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性和动力
首先,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我国,各级政府掌握有大量的公共资源,行使着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然而,在长期以来对推动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客观形成了“重审批、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的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这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重要前提,将各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上来,确立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基本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其次,需要在行政目标定位上实现由单一追求经
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现实中,各级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将发展仅仅看作是经济发展和GDP增加,热衷于招商引资、上大型项目上,忽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行政目标定位虽在一定阶段内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但从长期看这种增长难以持续。一段时间来国内煤矿安全、食品安全事故多发,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忽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及监管缺位的问题。由此,必须建立与服务型政府定位相适应的政绩考核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行政目标尽快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变短期增长目标为长期发展目标,变单一经济指标为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从根本上促进政府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第三,需要在管理手段上实现由侧重经济要素管理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转变。目前,各级政府以行政手段和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管理方式尚未完全改变,管理经济多是通过管投资、管项目、管土地、管贷款等具体的“要素管理”来进行。这种管理手段,既不能满足建立灵敏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复杂多样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改变管理手段,还是要在“服务”上下工夫,逐步将公共服务上升为政府调节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各类垄断、行政干预。
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需要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已表明,发展社会事业不仅能够直接有效地改善民生,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新的宏观战略发展要求,必须切实提升社会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加速扭转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和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的局面,同时更要创新发展观念、主动服从和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树立投资社会事业就是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理念,切实调整投资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形成社会事业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投入不足是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急需改变。第一,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的长期公共服务需要,确保社会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稳步提高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进一步压缩用于一般投资活动和产业扩张的财政资金数量,引导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加快实行有利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效率。第二,要充分认识投资社会事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对扩大内需的激励作用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要像投资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投资建设社会事业。第三,要优先满足教育、卫生等对人力资本形成作用最大领域的投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逐步将其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加大政府投资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视程度,通过政府补贴和信贷支持等多种手段,引导和带动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主动投入人力资本。建立健全人力资本使用和配置的市场机制。在注重开发人力资本的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21-02
1 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1)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英语为工具各种职业的人才,如英语与其它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英语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即培养具有较高语言技能和懂得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将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办出英语专业的特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语言实践能力。
2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本科人才。
树立素质教育观。要以人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际综合能力为主,在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文化导入,促使学生文化习得,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改变教育质量观。改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与内容,不再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好坏,要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强弱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以及社会适应期的快慢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3 基本原则
3.1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要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生态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2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注意课程的前后相继性,先修课程要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课程开出的渐进性与合理性。
3.3整体优化的原则
要整合课程设置,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要防止“因人设课”的情况出现。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途径,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3.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统一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并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努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
3.5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原则
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6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原则
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4 完善课程体系与学习评价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模块式的课程群体系,即把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实训模块。在通识模块和基础模块里给学习者多设置一些课程,让学习者有选择余地。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课程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建立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强化英语语言、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渗透融合。通过市场调查,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英语专业内设置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等方向。在培养方式上坚持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完善学习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评价存在概念过于狭小,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结果缺少反馈等问题。鉴于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评价应从一元向多元化转变,确定多维度评价内容,调整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权重,另外,也不忽略英语课外学习的评价。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稳粮、优杂、兴草、强牧”的原则,做大做强“优势养殖业、特色种植业、规模林草业、生物制药业”四大主导产业,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优势养殖业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抓基地、建小区、联龙头、强服务,巩固发展肉牛、奶牛、肉羊、绒山羊、肉鸡、蛋鸡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高效畜牧业生产基地,力争五年内使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到70%。特色种植业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生产、精品示范的思路,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大力推行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饲草饲料种植,积极引导为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的基地种植,鼓励发展有订单保障、仍居卖方市场的特色种植。采取政府推动、小区拉动、农牧户联动的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产业化倾斜,持之以恒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深化改革,扩量提质,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扩张总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业化发展路子。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推进重点项目,突出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扶持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和采矿业;利用得天独厚的麻黄草、山杏等自然资源,加快发展以麻黄浸膏粉为主导产品的生物制药业、饮品加工业。突出抓好50万吨水泥厂建成达产,加快天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扩产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以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
发掘地方经济文化资源 培育地方高校科研特色
毋庸讳言,地方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发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科研特色与强项。
洞庭湖区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据此,学院成立了“洞庭湖旅游经济研究所”和“洞庭湖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组织力量对洞庭湖区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进行专题研究。如钟兴永教授主持的“宋元以来洞庭湖区的堤垸与堤垸经济研究”、钟华教授主持的“东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应用整治机制研究”、杨新荣教授主持的“洞庭湖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谭解文教授主持的“东洞庭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江立中教授主持的“中西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为示例”、高加成教授主持的“岳阳市软质岩石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的综合研究”、张秀娟副教授主持的“洞庭湖湿地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与应用”、朱上准副教授主持的“旅游作为岳阳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等等,一批以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各级立项资助。2005年,“洞庭湖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国家与湖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此外,针对洞庭湖区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区域的特点,学院与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攻关协议,进行了“壳聚糖基有机锡灭螺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岳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日趋兴旺的新形势下,湖南理工学院以《云梦学刊》为平台,开办《屈原研究》栏目,数十年不变,使之以全国屈学研究重要平台的地位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一批教师充分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贴近地方、贴近实际、深入调研,推出了一批地域文化精品。如余三定教授针对岳阳文艺创作繁荣特点,系统研究地方作家群的代表作品,出版了专著《文坛岳家军》,产生了巨大影响;江立中教授潜心研究岳阳传统文化,出版了专著《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戴锡琦、钟兴永等教授开展的“屈学研究”被确定为湖南省2005年重点社科规划项目。
适应地方企业科技需求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高校在人才、智力等方面得天独厚,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优势明显。校企联姻,优势互补,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构筑设备精良的研究基地,组建开拓创新的学科团队,拓宽科研项目的立项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打造具有科研竞争力的地方高校品牌。
湖南理工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高成果转化率。如学校教师研制的高科技产品“饲料生产线自动监测系统”、“CMAS移动机车自动化系统”、“微电脑金库门”等项目都实现了科技成果转让和转化。“微电脑金库门”科技成果曾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技术已转让给湖南保安工具设备厂,年产值达千万元。2003年,CMAS移动机车自动化控制系统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目前已申请3项国家专利;2005年6月,该成果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重点资助,同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一批国内企业。2005年10月,廖仲德教授与岳阳昌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环乙烯催化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工艺研究”,该项目被列为岳阳化工行业重点攻关课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学院先后与湖南景达公司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疫苗”研制、生物医药攻关联合开发,与泰格林纸集团开展了“造纸墨液处理及回收”项目开发等等,平江县化工厂联合开展“DMF食品添加防腐剂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5年,唐课文博士开发研制的“姜黄中有效成份综合提取新技术”经省级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产品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符合出口标准,达到了国际市场需求。”湖南福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合作研究开发“姜黄素系列产品”的协议,初步投入2000万元,进行规模化生产。
稳步发展校办产业提升地方高校办学实力
遵循市场规律,稳步发展校办产业,既能有效地解决教育与经济的脱节问题,又可以将学校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199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高校科技产业处统计,湖南理工学院(时为岳阳师专)校办企业岳泰集团位列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第18位。至2004年,学院校办产业收入总额连续7年位列全国高校百强。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15年5月
1、制定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研究上报我县需纳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和政策诉求等;
3、召开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4、筛选安排“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和专项规划。
(二)第二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底
1、学习考察外地先进经验,开展重点课题研究;
2、配合县委起草“十三五”规划建议;
3、起草并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
4、起草并完成“十三五”各专项规划初稿。
(三)第三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底
1、编写“十三五”总体规划;
2、征求社会各阶层对“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及建议;
3、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十三五”总体规划。
(四)第四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底
1、总体规划提交县人大审议批准;
2、辑印出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规划编制方法
(一)着力规划工作创新。一要更加注重目标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系统分析、更加注重风险防范,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化认识,找准问题,加强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二要认真研究外地特别是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立足于研究国际和全国经济发展要求及特点,广泛征集了解外地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今后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积极学习借鉴,以利在更大的范围中研究确定我县的经济发展方向、战略选择和战略定位。三要把项目谋划放在与规划编制同等重要位置,研究提出与规划目标任务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以项目实施促进规划有效落地。
(二)加强规划工作衔接。要加强专项规划之间以及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使各类规划之间的发展目标、项目布局、投资安排、政策措施等有机对接。有关部门要主动与省、市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国家、省和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主动汇报沟通,积极跑办盯办,及时将我县“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意图、重要发展事项、重大项目等列入上级规划。
(三)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的编制工作。一是从宏观经济研究部门,聘请专家参与我县“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我县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编制提供指导咨询服务;二是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筛选出专题,委托专家深入到我县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专题报告,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帮助;三是对我县编制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草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研究修改的基础上,分别聘请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论证,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四)吸引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参与。根据规划需要,利用县人民政府信息网、《信息报》、广播电视台以及有关部门网站建立县规划专题网页,进行信息交流,征集各方意见;同时,不定期印发各方面人士的“十三五”规划研究成果和“十三五”规划工作信息,报送县级领导、各镇(处)及县政府各部门,以利于规划的指导、协调、督促和信息交流。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是通过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各国纷纷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概述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资源消耗日益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逐渐认识到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不利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开始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无论对于哪个国家,都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表现在:①环境保护的要求;②资源紧缺的形势;③国际竞争的需要;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需求。
3.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从高能耗经济向节能经济转变,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从粗犷型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④从物质化经济向非物质化经济转变,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减少对于资源等物质资料的需求。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社会制度的影响
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从共性上说,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稳步发展。而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分别进行分析。
1.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不足和问题,推动了其对于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的调整,以现代市场经济代替了自由市场经济,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而科学技术取代生产资料成为第一生产力,则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例如,在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充分利用各自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新型科技手段,采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安装自然通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和循环系统等方式,建设新型住宅,极大地节约了能源资源,也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虽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长远发展而言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相对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言,承担的风险更小,而机遇则相对较大,因此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
2.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也是双面性的,因此需要政府管理人员的重视。前苏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发展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导致了失败,甚至最终引起了国家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消亡;同样,阿根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外国资本,金融过度开放,最终也导致经济转型的失败。我国必须以这些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切实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
以我国的发展为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虽然时间较短,在转变初期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准备充分,应对及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建立,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对于科学技术更加重视,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粗犷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逐渐实现了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繁荣。但是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较多的矛盾和不足,在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进入产业链竞争,坚持“走出去”战略,不能一味固守加工组装的微薄利润;②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保障;④调节分配制度,做到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引导消费。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的需要,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但是归根到底,世界各国都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时期社会语境;科技期刊;发展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技期刊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载体,同时作为推动知识经济及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工具,科技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大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众多挑战与困难。如何面对当前局势对于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以及面对期刊内部的自身状况陷入的发展困境,作为一名期刊工作者应当在其中做出权衡考量,并通过相应的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协助推进科技期刊的高速发展。
一、当下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下,科技期刊已经一改往日置身于高高的象牙塔之中,更深层次的与市场经济接轨已经是当下的不争事实。
放眼目前的国内期刊市场,目前国内科技期刊五千余种,虽然数量已经相当庞大,但是在国际上具有知名学术影响力的刊物却寥寥无几,国内很多优秀的、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的顶尖学术文章往往都发表在国外权威科技期刊上面,国人自己对于自己国家期刊的不自信已经值得我们期刊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正。并且,我国科技期刊无论是在学术深度还是在发行数量和发行范围上,都远不及国外知名的科技期刊,并且国外的科技期刊往往都有高昂的广告收入,而我国科技期刊往往都是为一些科研项目或者相关产业免费刊登广告或者宣传内容,这方面对于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来说也是影响巨大的。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迫切地需要期刊工作者对于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以及科技发展趋势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网络化与信息化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于科技期刊同样如此,对于传统的以纸质媒体为传播途径和传播载体的科技期刊,需要打破纸质媒体的弊端与桎梏。在过去的经营方式上,由于纸张作为传播载体的限制,科技期刊在印刷和运输上面往往需要进行高额投入,传播速度低下,过刊信息的重复利用率偏低,都是科技期刊曾经面对的困境。而另一方面,在没有进行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之前,传统的期刊征稿往往通过纸质稿件的投递和审理完成,作者将稿件打印出来,再邮寄到编辑部,通过编辑的初步筛选进入审理过程中,再经过专家的三审后,再进行发表。这期间不仅仅浪费了物质资源同样也浪费了人力资源,耗时费力,对于提升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科技期刊需要学习国外知名科技期刊的运作模式,在学术上面和知识经济效益上面对于期刊的经营模式以及时刻把握国际学术研究最新课题及内容的灵敏度上进行研究学习。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唯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的经营,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实现科技期刊自身的学术价值和品牌价值。科技期刊工作者唯有更新自己的观念,开拓创新,更多地吸纳优秀稿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才是科技期刊创新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二、当下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
在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上,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把握和入手。
首先从管理模式上面对于当下的科技期刊进行优化处理。纵观当下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仍然处于分散的形式,依然沿用着计划经济的经营框架,过于分散的办刊单位让各个刊物的办刊实力和规模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办刊单位通常是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等机构,刊物对于学术内容的把握和办刊层次上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同时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经济条件及硬件条件的制约,这些刊物通常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规模,很多刊物的生存能力很弱,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学术价值,也不具备相关的学术资源整合能力,让当下大部分科技期刊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质量与刊物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一个良性的平衡时当下科技期刊的普遍生存状态。所以,科技期刊必须联合起来,从联合办刊入手,将当下一些科技期刊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约化管理,进行双方或者三方联合办刊以摆脱科技期刊的经营困境。联合办刊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整合,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专业科研学会的资金注入壮大期刊的整体实力,同时也有利于科技期刊管理上的集约化。
其次,科技期刊应当着力发展自己科研内部的专业优势,打造专业品牌,充分发掘自身学术资源的可利用价值,通过对于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内容的整体方向的把握和坚持,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稿件,提升期刊的整体竞争实力,努力发展成为具体某一领域的学术带头期刊。
再次,加强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科技期刊传播效率和传播范围受到局限性的尴尬,通过对于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于纸质期刊的电子化数字化处理,极大地提升传播速度和信息的可重复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实现期刊的印刷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的降低,节省开支,避免对于纸张的浪费。另外,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稿件的审理流程的优化是值得我们重视和采用的,通过审稿系统的建设,使稿件的接收和反馈都被电子化,不仅节省了资源也避免时间的浪费。电子稿件的使用不仅仅对于稿件的审理具有优化功能,同时对于稿件的排版以及后续的传播也是十分方便的,对于期刊出版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尝试。
最后,科技期刊应当与国际接轨,不断吸纳国外优秀期刊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学术资源,同时结合当下的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前期组建属于科技期刊独有的国际专家团队,对于刊物的经营和稿件的审理进行综合的指导和把握,通过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的介入指导,会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整体刊物质量的提升有相当大的帮助和提高,对于当下科技期刊宁缺毋滥,着力打造精品期刊的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期刊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行期刊的数字化经营策略,尝试多语言翻译相关的优秀学术文章并进行数字化操作,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的频率和效率。
三、结语
总之,处于新时期社会语境之下的科技期刊面临诸多挑战,只有不断改革经营策略,提高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对于科技期刊的要求。从内容的采集到编辑出版再到发行,我们期刊工作者需要抛开传统的思想观念,结合其他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渐整理出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于国内外期刊和学术领域研究情况的时刻把握,努力将科技期刊推向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精品期刊的打造目标。(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苏春梅,袁正明.科技期刊摆脱困境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