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家庭教育笔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8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38[本刊网址]http://
一、中美家庭教育理念之比较
(一)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理念
每一个民族都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千百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很多有识之士辛勤耕耘,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儒家思想和封建小规模农民经济在长期占主导地位,人们没有强烈民主意识,反而对待封建礼仪,长幼尊卑、等级制度更为重视。同时,在传统观念上家庭教育的主要倾向和出发点是,通过家庭文化教育的熏陶,培养出能为家族带来荣誉的人。中国是一个重视情感的国家,中国的家庭教育作为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基础,孕育出了独特的中国家庭教育。
(二)关国式的家庭教育理念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较短。这对它的教育文化的形成影响重要,加之受到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的影响,迅速地接受新的民主思想和文化。美国的经济社会拥有先进的生产力,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民众可以选择各种职业。生活压力小,促使思想自由开放。这样的生活环境,促使美国父母不会附加太多功利的色彩去培养孩子,他们培养孩子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会孩子学会应对变化着的事物。
(三)中关之间教育的对比
不同国家的家庭教育都有的本国的文化印记。相比与中国教育来说,美国拥有更多的冒险和创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受封建农民的思想的影响。在文化中体现保守和谨慎,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国的家庭他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成人的思想,对儿童抱有更高的期望,达到这些期望,父母将敦促孩子继续练习,中国的父母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然而,美国父母不喜欢机械重复。众所周知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家长鼓励冒险和创新,敢于质疑的教育方式,大多数美国儿童的属性热情、自信、独立、活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家庭为主的独立的孩子,专注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他们相信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谋生。
二、中美教育文化中存在的差异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差异
在古代,中国的父母抚养孩子有赡养自己、维护家庭和家族荣耀感。很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熟读古文背诵诗书,学习的任务主要以书写、背诵、算数、作画为主,内容多古板陈旧;到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家长为孩子提供可选择的内容增多,如舞蹈、钢琴、话剧等。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是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使其有能力生活和适应社会。因此,美国父母较顺其自然而加以引导,他们只是想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人格,最大的程度上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很多美国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家庭教育多是在游戏,以及动手能力较强的手工艺,如制作座椅、维修房顶、打造家具。
(二)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坚持认为“闲了棍子,惯了孩子”孩子应该听话,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学习不断,甚至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如责骂和威胁,例如“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另外一只现象是过度溺爱的教育方式,在我们这个讲中庸之道的国家里,对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却略显极端,学习上,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大多家长的观点,进而影响到家庭教育从小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常见的是父母“爱之深、责之切”,从来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关心直至,对比美国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看出相对而言,有很多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的,西方的教育方法中国家庭提倡自由和个性,美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注重实践,保持孩子们的天性,鼓励发展他们的才能和爱好,更多的是通过言语和感情的沟通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行为。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在影响着中国教育方式。
(三)家庭教育过程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中国的家庭教育儿童主要是在书房,或者特定的学习场所去接受教育。中国时父母为他们做所有的家务孩子,这削弱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皮肤颜色和的人语言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美国孩子容易接受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同的和复杂的影响,大多数美国儿童都有属性的热情、自信、独立和好奇心,美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在生活中学习到的,可能是做家务、游戏当中,这样一来,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四)家庭教育的结果上的差异
美国的孩子通常能享受一个相对自由的家庭教育;因此,他们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想法是无国界自由运行。中国一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独立意识、主动性,很多儿童有一些人际交往能力,害怕困难和疲劳,需要从别人但缺乏同情和关心能力帮助别人很少关心父母和缺乏的社会的责任。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始终表现出开放的平等的。在父母、老师和朋友当中没有特权,没有限制控制孩子决定判断的干扰。通常,美国父的母更倾向于给孩子们建议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决定。更多的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做决定,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他们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生存的人,这是美国父母的责任认同。他们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需要遵循任何他人的想法,包括他们的父母,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但这种相对自由的空间给孩子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独立的工作能力,加强了信心,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三、美国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分析
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大脑的成长,并不是为了学会一个东西,因为脑的成长是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一个基础工程。如果家长所做的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记会、背会一个内容的话,那么,孩子脑发展的效率就会比较低。另外,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话,最终导致孩子人生的起点将会不同。由于不断地给孩子的大脑提供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而使得脑结构的建构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使大脑皮层中的横向脑、纵向脑、情感脑、运动脑相互连接起来,这样就会使孩子的大脑更加强大。
2.教育应以快乐的体验为原则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要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快乐。如果孩子没有愉悦的心情,没有兴奋的状态,虽然可以得到一些知识,也得到一些脑开发,但是对于未来以情感为主的发展之路,就不能起到一种很好的助力作用,甚至可能会产生阻碍。
高兴的时候,大脑是一种兴奋的状态,这时得到信息的效率是非常快的,相反,处在抑制、郁闷的状态时,它所获得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所以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大脑具有以情绪来影响学习效率的功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第二个原则就是一定要让孩子在快乐中长大。
3.运动和游戏的原则
孩子的成长具有生物性,这就要求孩子要不断地去做新的探索和尝试。孩子在意的不是“失败”或“成功”,孩子的任务就是要“尝试”,而不是单纯地接受道理或者是与非、对与错的评价。
那么,所有的尝试要靠什么来完成?一定不是一个限制的环境。就拿小孩子来说,他需要的环境应该是个移动的环境,在移动中他能用身体的感觉器官感受更多的信息。比如,小孩子看到一个感兴趣的东西,他就会过去,靠什么过去呢?爬过去或者走过去。有了这样一个欲望,孩子就产生了爬或走的行为,他就会努力地去学爬,学走。如果这个欲望很急切,他就会快速地爬或者走向这个目标,用眼睛观察然后大脑指挥他的手去抓这个东西,完成手眼协调的过程,这样一个由动来引起大脑改变的方式,就是教育中的主要方式。
如果你只是用静态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讲知识,这种教育无疑不是最好的选择。它虽然看似在形式上与我们现在的教育相同,但事实上它给孩子大脑带来的改变却是有限的。家长总认为:我一天也没闲着,一会儿坐着给他讲讲这个,一会儿抱着给他讲讲那个,好像一直没有闲着,但是孩子得到的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孩子的成长一定是一种以“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4.以多元复合的模式为原则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7)01-0023-11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4
一、引言
家庭社会学研究认为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在当代社会,个人在什么时间与谁结婚、生几个孩子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居住形态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模式(Life style)的可能性增大,家庭发展形态出现多样化趋势[1]。这意味着家庭中个人功能变化的复杂性,家庭中父母的功能、丈夫的功能或者妻子的功能变化以及变化时间等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家庭的多样化也可以认为是个人生活模式的多样化发展[2]167。
在日本,由于教育中的性别偏见、学科中的性别分化以及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的共同作用,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曾深刻影响女性对生活模式的选择,“丈夫职员、主妇妻子和孩子”的家庭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被认为是男女标准的人生模式[3]105。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的已婚男性职员中约七成以上属于这种家庭形态,而婚育期女性因结婚或生育而退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女性选择就业的比例远低于其它欧美发达国家[4]97,100。但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少子化的日益加深而导致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本政府和社会对于女性的性别角色定位和角色期待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1986年)、《育儿休假法》(1991年)、《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1999年)等有关支持女性就业的诸多法案的颁布和实施,为日本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就像日本学者福田亘孝(2006)[2]168169指出的那样,女性就业机会的扩大以及高学历化,不仅使女性得以经济独立,减少了对家庭中父母或丈夫的经济依赖,也使前述标准型家庭模式难以维持。森本{等(2000)[5]通过对女性大学生关于“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守护家庭”的观点调查也发现,表示赞成的比
中日女大学生就业、婚育及家庭意识比较研究 日本问题研究2017年第1期例仅为345%,表示反对的比例则达到54.3%,认为日本传统的性别分工意识正趋于淡薄,希望持续就业或者希望从就业中实现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的女性正在增加。中山美洌2000)[6]、坂本v子(2006)[7]等也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认同了当代年轻日本女性的生活模式正在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观点,并对支持女性在育儿期间持续就业或育儿后再就业的政府举措作出了正面评价。
另一方面,在中国,由于建国初期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被列入宪法,女性突破了原有的性别分工模式,作为劳动力步入劳动力市场,双职工家庭也成为标准型的城镇家庭形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已婚夫妻中,近99%是双职工[8]119120。徐安琪(2010)[9]22认为由于婚后稳定就业、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妻子同丈夫一样成为家庭赡养者,丈夫因此失去成为一家之长的经济基础,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也显著弱化。但佟新、周旅军(2013)[10]76的数据分析表明,当代城镇就业者延续了社会主义中夫妻共同参与公共劳动的模式,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面对工作与家庭平衡的挑战。而且,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弱化了国家对于女性的保护,企业在招聘、晋升、工资等方面对女性的歧视以及众多“单位制”幼托机构的锐减,都导致女性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在新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此态势下,杨菊华、李红娟、朱格(2014)认为 [11]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有回归传统的趋势。
可以说,当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迁、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均会对年轻女性的生活模式产生很大影响,在面临人生模式出现多样化的今天,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怎样构筑自己的家庭对于年轻女性来说非常重要。文章将对中日女大学生的就业、婚姻、家庭以及育儿意识进行比较调查,研究分析当代中日女大学生对未来生活模式的选择趋向。女大学生是职业女性以及已婚育女性的预备军,以她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而选择传统性别分工意识仍根深蒂固的日本作为比较对象,就是为了能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女性大学生相关意识的国际化差异。
二、中日女大学生的性别
意识比较调查结果调研分别选择中国和日本的大学进行,为了更好地进行参照和对比,男大学生也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调研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4年和2015年两次委托北京与东京等大学的多位教师实施调研,主要采取在课间时间将问卷直接发给学生、填后当场回收的方式。两次调研在北京的大学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40份,其中女大学生137人,男大学生103人,有效回收率为100%。在东京的大学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27份,其中女大学生111人,男大学生116人,有效回收率是938%(对于部分信息填写不完整的问卷皆视为无效问卷)。调查项目主要涉及女性理想的生活模式、工作的意义与目的、理想的结婚年龄及结婚对象、婚后家庭责任分工、育儿的女性意识等五个方面,对数据结果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一)关于女性理想的生活模式
日本曾就女性理想的生活模式做过各种调查,如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就将其分为“专职主妇型”(因结婚或生子、育儿等中断工作后,不再工作)、“再就业型”( 因结婚或生子、育儿等中断工作,孩子长大后再次开始工作)、“工作与家庭兼顾型”(同时兼顾家庭,即使结婚或生子、育儿也一直工作)、DINKS型(结婚但不生子,一直工作)和“不婚就业型”( 不结婚,一直工作)等五种类型做过多次调查[12]。本次调查也援用了这五种分类方法,针对中日两国男女大学生关于女性理想生活模式的看法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参见图1),中国女大学生认同“工作与家庭兼顾型”为女性理想生活模式的比例最高,为766%,比男大学生高了426%,而对于男大学生回答比例最高的“再就业型”(456%),女生的回答比例只有161%,同时对于146%的男大学生认同的“专职主妇型”无一人表示赞成,中国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之相比,日本男女大学生关于女性理想生活模式的观点较为接近,回答均集中于“工作与家庭兼顾型”“再就业型”以及“专职主妇型”这三种生活模式。从中日对比来看,两国男大学生的回答比例较为接近,而日本女大学生关于“工作与家庭兼顾型”的回答比例比中国女大学生少了361%,关于“再就业型”及“专职主妇型”的回答比例合计比中国女大学生高了343%,两国女大学生对于本问题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图1关于女性理想的生活方式的回答
(二)关于工作的意义或目的的认识
关于“工作的意义或目的”(参见图2),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回答相似,回答“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86%和253%;其次是“经济独立”(215%、162%)、“积累社会经验,开拓视野”(200%、192%)。而日本女大学生回答比例居前三位的是“维持生活”(222%)、“增加经济收入,补贴家用”(197%)和“经济独立”(159%),日本男大学生的回答也表现出类似的倾向。但与日本人侧重“经济型意义”的回答相比,中国男女大学生回答“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以及“积累社会经验,开拓视野”等“社会价值型意义”的比例较高,中国大学生与日本大学生对于本问题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图2关于工作的目的或意义的回答(多项选择)
(三)关于婚姻的意识
关于理想的结婚年龄(参见图3),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男女大学生回答比例最高的都是“25~29岁”,但女大学生中无人回答“35岁以上”的选项,而回答该选项的男大学生的比例却为68%,中国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回答差异显著。与之相比,日本男女大学生的回答倾向较为相似,其中回答“25~29岁”和“30~34岁”的比例分别合计为819%和820%。对比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回答,两国女生的回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中国男生回答“35岁以上”的比例高于日本男生,二者差异显著。图3关于理想的结婚年龄的回答
关于理想的结婚对象应具备的条件,如图4所示,中国女大学生的回答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能理解包容自己”“愿意为自己分担家务”以及“有高学历或较高社会地位、良好工作”,分别为298%、263%和253%,男大学生亦有类似趋势,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日本女大学生回答“能理解、包容自己”的比例低于日本男大学生113%,对于“自己不工作也可享受良好生活”的回答比例又高于男大学生121%,二者差异显著。对比中日大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中国女大W生对于“有高学历或较高社会地位、良好工作”的回答比例高于日本女大学生200%,而“自己不工作也可享受良好生活”以及“能理解、包容自己”的回答比例分别低于后者134%和175%,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中日男大学生对于“有高学历或较高社会地位、良好工作”以及“能理解、包容自己”的回答比例也相差较大,二者的回答亦差异显著。
(四)关于婚后家庭责任分工
在关于“你是否赞成‘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的问题中(参见图5),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女大学生表示“非常赞成”和“赞成”的比例仅为138%,低于中国男大学生328%,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女大学生的该项回答比例为261%,低于日本男大学生187%,二者的回答也差异显著。从中日对比来看,两国男大学生的回答比例大致相当,但中国女大学生对于“不怎么赞成”的回答比例高于日本女大学生近20%,两国女大学生的回答差异显著。图5关于“男主外,女主内”观点的回答
在关于“婚后最理想的养家责任分工模式”的问题中(参见图6),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96%的中国女大学生回答“丈夫的收入应大于妻子”,另有416%的人回答“夫妻收入应大致相同”,分歧较大。对此,中国男大学生的前项回答比例高于女大学生77%,后项回答比例又低了115%,二者回答差异显著。日本男女大学生关于这两项的回答比例相差不多,但女生回答“由自己或配偶的父母提供经济援助”的比例为81%,男生则无一人回答该选项,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对比中日大学生的回答,无论男女,中国大学生回答“丈夫的收入应大于妻子”的比例均远低于日本大学生,两国大学生的回答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关于婚后最理想的家务及育儿责任分工模式的问题中(参见图7),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接近七成的中国女大学生回答“夫妻共同分担”,男大学生的回答则出现分歧,“夫妻共同分担”和“主要由妻子承担,丈夫协助”各占476%、398%,二者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此,日本女大学生则关于“主要由妻子承担,丈夫协助”的回答比例较高,为595%,高于男大学生164%,而关于“夫妻共同分担”的回答比例又低于后者203%,二者的回答差异显著。中日回答对比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夫妻共同分担”和“主要由妻子承担,丈夫协助”的回答中分歧较大,男大学生回答比例相近,中日女大学生的回答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图7关于家务及育儿责任分工问题的回答
(五)关于育儿的女性意识
为进一步考察中日两国女大学生关于育儿意识的异同,调查组以日本学者坂本v子(2008)[7]关于女性育儿意识的调查项目为参考,选取了①“你赞同‘孩子在小时候(至少在3岁左右之前),应该由母亲亲自照顾’的观点吗?”② “你赞同‘孩子出生后,与自己的事情相比,母亲应该优先考虑孩子的事情’的观点吗?”两项问题进行调查。
在关于①的问题中,统计结果(参见图8)显示中国女大学生回答“非常赞成”和“赞成”的比例合计为577%,回答“不怎么赞成”及“完全不赞成”的比例合计为423%,但约有八成的中国男大学生表示“非常赞成”和“赞成”,二者的回答差异显著。日本男女大学生对于该项问题的回答均与中国男大学生相近,表示“非常赞成”和“赞成”的比例均在80%左右,远高于中国女大学生的该项回答比例,在本问题上中日女大学生的回答亦差异显著。
在关于②的问题中,统计结果(参见图9)显示中国女大学生回答“非常赞成”和“赞成”的比例为547%,虽然略低于中国男大学生的回答比例,但无显著差异。日本男女大学生的回答亦不存在显著差异,日本女大学生回答该项的比例高于中国女大学生264%,中日女大学生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图9关于“孩子出生后,与自己的事情相比,母亲应优先考虑孩子的事情”的观点
三、中日女大学生意识的异同点分析
对2014年、2015年在中北京和日本东京的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日本女大学生关于未来理想生活的规划存在多样化态势,中国女大学生对此的看法也不再单一化,且两国女大学生也具备晚婚化意识等共同点,但在就业、婚姻、家庭生活以及育儿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中日女大学生关于就业意识的异同点
从本次调查有关未来女性理想生活模式的回答(参见图1)中可以看出,近八成中国女大学生对于“工作与家庭兼顾型”生活模式表示认同,有四成日本女大学生也赞成这种持续就业型生活模式,如果加上回答“再就业型”以及“不婚就业型”的比例,应该说赞成以各种形式就业的日本女大学生也接近八成,这表明中日女大学生都重视就业问题。日本有研究分析认为,尤其是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女性呈现出较强的非标准型生活模式的选择倾向,其生活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学习期限的延长而导致的结婚年龄变化,高学历带来的高经济独立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168。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日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就业方式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女大学生对于“工作与家庭兼顾型”生活模式的认同感非常高,但日本女大学生中主张“再就业型”与“专职主妇型”(即职业中断型生活模式)的人却超过了50%,这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女大学生对于就业行为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日本女大学生。日本社会长期受“主妇意识”的影响,塑造出了婚育后安心守护家庭、接受丈夫供养的女性形象,而中国“社会主义的男女平等的文化和宣传赋予了女性新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角色,女性实践了角色转型,产生了女性去性别化的工作者形象”[10]73。虽然近年来中日两国女性的社会及经济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主妇意识”与“铁姑娘意识”仍对中日女大学生就业行为的选择产生着深远影响。
这种意识差异也可以从中日女大学生对待“工作的目的或意义”的认知差异看出来。如图2所示,中国女大学生更看重 “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积累社会经验、开拓视野”等工作的“社会价值型意义”,而日本女大学生则更认同“维持生活”“增加经济收入、补贴家用”等工作的“经济型意义”。工作的“社会价值型意义”重视从工作中实现自我社会价值,这是持续工作的重要精神动力。尤其对于已婚女性而言,全职工作就意味着必须面对与家务、育儿等的家庭平衡问题,必须克服时间以及个人体力等的各种制约。因此,越是重视工作的“社会价值型意义”的人,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就越高,就越不会轻易放弃工作。而“经济型意义”正好相反,如果为了“经济型意义”而从事工作,那么一旦“经济型意义”得到满足,就有可能选择放弃工作、回归家庭。“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就业率就越低”,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近10年间日本女性的劳动力率虽然有所上升,但该法则仍适用于一般日本家庭 [13]。日本内阁府提供的资料也显示,2012年日本双职工家庭有1164万户,还不到日本家庭总数的一半[14]。可以说,在日本社会,如果家庭中丈夫的收入完全可以让一家人生活无忧时,那么妻子选择放弃进入劳动力市场、回归家庭的可能性就很大。正如日本学者坂本v子(2006)指出的那样,日本女性中虽然很多人开始认为工作很重要,但也没有重要到承担养家重任的地步,希望像男性那样拚命工作以抚养家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受青睐[15]314。
一、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原因
1.衔接小学化,枉顾学前教育规律
衔接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目前很多幼儿园给幼儿每晚布置家庭作业,把小学课程纳入到幼儿阶段,严重违背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律,等孩子进入小学课堂,影响小学时期的课堂学习效果。放眼国外,“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已经成了全球共识。
2.应试大环境,重视技巧忽略素养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熏陶下,纷纷以自己孩子为轴心,对比周围孩子、媒体报道中的“小明星”,在孩子是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时期就给孩子选报各种补习班,试图将自己孩子打造成全才最棒宝贝。这样既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也忽视了孩子基本的生活素养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进入小学后还不会系鞋带,书包及学习用具还不会自己整理。
3.传统育儿观,家庭教育患得患失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隔代教育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像黄冈这样,地处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传统育儿行为几乎没有太大的改观。隔代之间,隔着几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方法。中国传统的隔代教育现象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
二、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家庭教育对策
1.追求全面均衡发展,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研究教育发展规律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家庭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依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来施教。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规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要和谐统一。对于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教育;孩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统一。父母们往往只关注孩子作为人的个体成长教育,却忽视了孩子是社会的人的教育;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发展要和谐统一,这个时期的父母,往往只关注到孩子的智力发展教育,却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总的来说,从人的发展来看,必须要注意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教育和社会的其他属性和谐统一。
二是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孩子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同时又具有阶段性。比如: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循序渐进,不能对于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
三是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顺应个别差异性,家长必须深入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因材施教。
2.家庭成员目标一致,隔代教育切记
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轻父母和爷爷奶奶,两代人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很多问题往往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不管怎样,家庭教育参与者的全体家庭成员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因此,在教育理念的选择方面要在科学的前提下,共同探讨,达成一致,,同进共赢。
3.家庭学校共育联结,家长学校真正发挥作用
无论在幼儿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每个学校都会设置家长学校或者家长委员会,架构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传递教育理念,学校应该把家长学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定期召开相关座谈会或者培训会,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素养,在生活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三、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家庭教育需把握的几个方面
1.把握三种关系
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明白什么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首先是亲子关系:中国传统的教育J为,照顾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落在妈妈身上,这种现象也非常常见,然而,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过度依赖妈妈,男孩长大后就比较幼稚,父亲角色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男孩变成“妈宝”,女孩子变得彪悍蛮横。其次夫妻关系:恩爱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性格稳定开朗,抗压能力更强,不易多疑焦虑,也会更好的与人合作相处。最后是自我关系:知识能力的教育让我们成材,最重要的是成为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只有认清了这三种关系,才能很好地明白家庭以及家庭教育的绝对重要性。
2.认清四个问题
有些孩子刚刚进入小学时会出现四种问题:厌学、叛逆、学习不理想和人际关系差。孩子身上和心理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叛逆的行为,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导致于学习不理想。究其原因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家长要协助老师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正确的顺利的度过这一重要时期。
3.培养五类习惯
对于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二是规律作息和爱动手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铺床叠被、摆放碗筷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可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完成,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习惯。同时为了适应日后较为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一定要培养好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作息时间规律;三是养成做事专注的习惯。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注重的是孩子对于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中注意力的培养。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上课听讲或课外活动,注意力比较差,严重影响了课堂听讲效果和课外活动的完成;四是经常阅读的习惯。阅读是孩子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最好手段,当孩子在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五是善于思考的习惯。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孩子,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
总之,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家长们要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所在,也要像老师们一样了解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一关键时期,让孩子的成长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霍力岩.日本拟推行“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J].幼儿教育,2006(5)
[2]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09-04
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兴邦之本,也是民生之源。人力资本理论也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积极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生产、传授和应用的基地,高等教育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特点凸显出来。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子女更是寄希望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恰恰是低收入家庭子女在高等教育上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教育致贫”代替了“教育治贫”,甚至导致现有的家庭贫困在代际间延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不禁让人们困惑不解。那么,低收入家庭是否应该放弃对子女进行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我国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和制度安排及机制运行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从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为切入点来进行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途径以有效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
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
高等教育收益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低收入家庭和子女个人的发展
按照基本的明瑟方程:lnY=a+bt+cEx+dEx2+e,回归系数b就是因受教育年限t变化所引致的收入对数的相应变化的程度,也就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通过统计年鉴等调查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劳动者个人收入、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的相关数据,从而对明瑟收入函数的原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也就是对影响收入的人力资本要素进行最小二乘回归,进而就可得出b值。利用明瑟方程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应越高。
因此,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保持在高位运行,不仅有利于增加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收入,弥补高等教育的投入,缩减与中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实现自我救助,切断低收入的代际传递;对于他们在社会分层中的向上移动,获得跻身更高一级社会阶层的资格,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谐发展。
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提高除了在促进低收入家庭挣脱贫困束缚方面有其必要性以外,也有助于低收入家庭在此基础上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个人来说,只有这样,才有条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位,得到精神的充实和满足,享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更高的社会声望,实现更完美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都需要低收入家庭子女获得较高的高等教育收益才能有所保障。
(二)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及完善
助学贷款政策是成熟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完善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权利的重要保障。自1999年9月我国发放第一笔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助学贷款业务不断扩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国家助学贷款逐渐进入还款期,欠贷不还或拖欠的负面现象日益突显。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已高达30%,有些省份甚至达到60%以上。
面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居不下的发展困境,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目的来看,只有通过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才能保证助学贷款的偿还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并转化为就业能力,获得较高的高等教育收益,脱离贫困生活的终极目标,否则,不仅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无法实施到位,严重影响助学贷款的实施效果,甚至连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理由也不复存在。
第二,从高校助学贷款的操作层面来看,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是保证助学贷款政策持续性的重要前提。在银行层面,进入还款期的毕业生违约次数直接影响到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获批的难易程度,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才能确保其偿还借款的能力,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政府层面,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才能使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超过其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层面,在现行政策约束下,大多在新生入学时设立了先入学、再交费的“绿色通道”。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的低收益造成的助学贷款高违约率导致银行惜贷,政府教育投入信贷结构的调整和转向会令高等院校正常的办学资金被挤占和挪用,最终因无力支撑而关闭“绿色通道”。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才能使低收入家庭学子进入大学的“绿色通道”保持畅通。
另外,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提高在客观上也需要信贷市场的不断成熟,要求银行专门针对大学助学贷款的特殊性更加精心地设计贷款的还款期限、偿还方式等助学贷款的相关细节,同时建立贷后跟踪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放贷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还可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以便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助。
(三)有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低收入家庭倾其所有对高等教育进行巨额投入,最后的结果却是其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缩水,不仅没有产生“治贫”的效果,反而带来“致贫”的恶果。迫使他们把有限的钱投资别的地方而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最后就会导致高校生源的锐减,届时高等教育发展将面临巨大的难题。必须对造成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偏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稳步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回报,对低收入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给予激励,从而为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动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
高等教育收益的途径
切实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消除劳动力市场导致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偏低的不公平因素以及高校扩招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调整改进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创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设计
为了推动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切实减轻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负担,让更多的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获益,同时增强贷款工作的可操作性,实现高校助学贷款的充分回收,最大限度地保证提供贷款的银行利益,使助学贷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使暂时还不成熟的高校助学贷款系统不断完善,与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发展相协调,就需要专门对高校助学贷款进行更周密的设计与改进创新。
首先,要根据大学毕业生不同的现实情况,突显还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的设计差异,增加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弹性,由借款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收入情况自行选择,有利于借款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按时还款,降低高校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把原来全部由放款银行承担的违约风险转变为由政府、银行、高校和社会助学基金共同分担,也可以尝试将保险机制引入助学贷款,分散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从而调动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扩大贷款的覆盖率,使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受益。
再次,充分利用教育部、银行、税务、公安、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汇集的信息资源,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和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联动监管,使全国范围内的相关行政机关成为最强大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既可以保障助学贷款政策安全、高效地实施,也能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减少经济损失,确保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偿还,使银行再无顾虑。
最后,政府、学校和银行都应积极拓展助学贷款业务,确立多样化的贷款方式和品种,降低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单一形式所存在的风险。
通过完善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和调整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明晰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职能,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保证助学贷款广泛的覆盖面,减控银行贷款回收的风险,最终实现解决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引发的贫困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地发展。
(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事关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能否实现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关键环节,对于能否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缩小收入差距,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为数不少的实际计量分析表明,不同家庭收入背景对于其子女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和高等教育投资回报有显著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用Roy模型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观察所得出的结果。Roy模型的基本方程是:
Lnyi=DiSi+DXi+ui
在这个方程中,代表教育收益率的Si的系数不再是常数,而变成了一个随机系数Di,而此随机系数会因个人i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教育程度Si不仅取决于个人和家庭背景,还受到个人对于预期收入的比较的影响。对于受教育水平的选择,该模型引入了是否上大学的意愿或可能性的隐性变量S*,并将它假设为个人特征Z的线性函数:
S*=ZcH+E
在这个方程中,E表示无法观测的随机干扰项,一般与高等教育的成本相关,并将它的标准差表示为RE。然后用
lny0=L0+u0=XcA+u0
lny1=L1+u1=XcB+u1
分别表示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的不同收入水平。其中,y0和y1分别表示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预期收入,L 为收入对数的均值,将它假定为个人特征X 的线性函数,而且不同学历的人群,X 对收入的边际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就突显了高等教育的作用。对此,我们分别用参数A和B来表示。这里要注明的是,我们将影响S但不影响y的变量作为模型识别的排除约束,也就是工具变量。另外,决定子女受教育程度的个人特征变量Z通常会包含影响他们收入水平的解释变量——个人特征变量X,X包括:工作时间及其平方、职位性质是否为固定或长期合同、职位类别、所在行业、所在地区以及性别,特别加入了父亲的收入对数。通过对Roy模型的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其子女高等教育的回报率越高,表现出比较显著的收入代际传递。出现这种计量分析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都会通过他们的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本,帮助子女在就业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因此,促进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者联动,协调配合,尽可能有效消除就业市场中的不平等竞争,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就业指导和关怀,为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规范公平的就业环境。这实际上是将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援助从受教育阶段进一步延伸到了就业阶段。
高校 为了适应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形势,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以毕业生就业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系统性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其中,尤其应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援助。一方面,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切实拓宽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和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完善的大学生毕业信息网络,优先向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要特别重视做好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的重点推荐工作,优先推荐贫困生到相关单位,促使贫困生早日就业;与此同时,高校应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使企业能够真正发现贫困生优秀的品质和才华。此外,高校还要对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做好就业追踪调查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关键的试用期,最终促使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政府 政府应该对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差异对待和补偿,以协调社会关系资本的平等性,通过有效的制度性社会政策对他们进行社会支持。在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应有所倾斜,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优先解决贫困生的就业困难。
社会 在社会层面,首先需要重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就业市场制度,培育司法约束、监管、调控有力到位的就业市场体系。要特别重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信息完全对称和开放透明,那么,社会关系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有助于建立机会均等的就业竞争市场。此外,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追求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价值观氛围,促使社会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重视选才、学会识才、懂得爱才,在招聘过程中统一标准,通过公平竞争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真正实现企事业单位人才储备的不断强化,进而增强用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三)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改善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从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率较低的现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改善大学教育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实效,是提高高等教育收益的必经之路,更是使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获得实在收益的可行途径。
增加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物质基础,而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是需要充足的物质的资金作为基本的经济条件。首先,必须坚持政府财政拨款在高等教育公共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继续扩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充足,才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重点是将财政性的高等教育投入增量用于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学生帮扶的政策倾斜,改善其受教育条件,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性投入,减轻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的个人支出负担。其次,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辅之以其他投入渠道的多渠道高等教育投资体系是弥补国家财政投入和高等教育发展经费需求之间缺口的必然选择。再次,缓解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短缺问题不仅需要开源,也需要节流。高等院校应充分挖掘自身内部潜力,延长诸如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大力加强院系间和校际的资源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资源共享来解决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的问题,从而节约部分高等教育建设性开支。
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转型 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动力和途径,进而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所暴露出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固有职能。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高校自身的主体地位、师资和教学改革等领域的问题。首先,落实高等教育自主办学,尤其是在提供何种教育产品方面的自,高校才能根据学生水平、自身情况、社会变化有效地制定进行市场竞争的质量战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增强大学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性。其次,建设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人力基础。(1)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训,使高校教师具备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由此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另外,高校还要激励高校教师参加实习实践活动,积极转化科研成果,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2)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构建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学梯队。(3)在高校教师管理模式中引进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方法,实现现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充分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次,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活动方式,教学水平和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等教育改革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应该是高等教育改革最实质的内容和最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学目标与模式的市场导向化、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切实化等多领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何智蕴,董乃涵.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浙江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与全国七省市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2]蒋西河.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的原因和高校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上).
[3]沈丽娟,刁慧艳,唐茜.国家助学贷款困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
[5]曹海娟.“教育致贫”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6]刀福东.城镇居民的家庭背景特点与高等教育机会[J].江西教育科研,2007(3).
[7]谷宏伟.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教育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8]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6(2).
[9]黎淑芬.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10]侯芸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8).
[11]袁诚,张磊.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的观察[J].经济研究,2009(5).
学生受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可以说,孩子们的一生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但是单单就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占据重要的位置。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里受教育的时间,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的是一对多的教育,而在家里接受的是一对一的教育,所以家长的敦促作用同样也很重要。那么,要督促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敦促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程度要求都较高。教师在课堂内外一定要时刻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比如在课堂内布置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提前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老师在讲课时,学生对老师要讲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再听老师讲一遍就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巩固老师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在课堂内,布置一些课堂作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相互协同,集思广益,共同进步。也可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作业留给学生课下做练习,然后下次课上课之前,先检查学生完成课下作业的情况,再抽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讲解题目的答案,解题思路。出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练习题与老师的教学任务相结合。这样讲练结合,学习加巩固,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督促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包括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做笔记对于孩子对抗遗忘,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反复的复习和练习,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做笔记对于梳理孩子们的知识结构、知识框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碎片、零散凌乱知识的重构,重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笔记又分成随手笔记、改错笔记、总结归纳笔记等等。随手笔记就要求孩子们在预习课本,在看书时想到什么或者还存有什么疑问时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改错笔记就要求孩子们在老师把课外练习、考试卷发下来时,讲解过后,把自己做错的题分类归纳、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归纳笔记要求学生在学完一个章节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受益终身。
二、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
老师要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致力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老师要定期、定时走访家长,让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要求家长改掉一有时间就游荡于麻将馆、牌馆的恶习。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
(1)给学生制定作息时间。周一到周五上课时间,要求他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起床后,花十分钟时间上洗手间,花十分钟时间洗漱,花十五分钟时间吃完早餐,然后再晨读十五分钟,再从家里出发去学校。下午放学后,要求他们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才能休息、玩耍。若是孩子一回到家就让孩子们出去玩耍、嬉戏,玩耍过后再回过头来写作业,注意力就难以集中。所以,要尽量要求他们先完成好作业再出去玩耍,这样他们既有学习的动力,又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总之,配合以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按时起床刷牙吃饭,按时保质的完成作业,让他们形成纪律意识很重要。
(2)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现如今,一般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有的家长过于盲目。孩子回到家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一直陪伴左右,孩子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就问家长,一次家庭作业要做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已经形成了依赖思想,想到自己父母就在身旁,有什么不会的,还来不及思考就直接问父母,等着父母来给他解答,告诉他答案。这种严重的依赖思想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妨碍。孩子在完成作业之时,一定要求他们独立思考,遇到不懂的、不会的先自己动脑筋思考,翻阅课本,翻阅工具书等,孩子的能力实在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家长才出马也不迟。
(3)按照教学任务对孩子进行辅导。对孩子进行辅导时不能盲目无目的,要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辅导。这样就可以达到提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加强的目的。
结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05-02
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1月发表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家长错误的家教观念;家庭教育不到位、错缺现象越演越烈;家庭闲暇时间教育缺乏关注;家庭教育过度依赖于学校以及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陈鑫源认为:我国家庭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父母溺爱过度,保护欲强;“三多”普遍:管得多,干涉多,惩罚多;性教育在中国家庭中几近空白。《略论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李东风,项羿)认为我国家庭教育观念复杂多样;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缺乏统一性;家庭的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
综合来看,大多数学者的角度取自于家长本身教育理念的错误及当下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从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视角出发来看,该地区家庭教育的现状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与孩子的情感基础淡薄,缺乏有效交流。
2.家庭教育的内容由以往的礼仪与单纯的德育教育转变为带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方式。
3.代替家庭教育的专门性教育机构出现,家长们争相送孩子学习,但这样的替代机构是否真的可以代替父母的亲子教育?答案不言而喻。
4.家长普遍存在教育观念的陈旧、固执、缺乏耐心等问题。
5.学生成了家长的“主人”,学生的意志成了家长努力的方向。这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功能可以说完全处于失效的状态。
三、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失效的原因探析
《北京青年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家庭中有近6000万对父母说自己是失败的父母,他们十分烦心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且对怎样教育好子女困惑不已,大多数家长认为急需学习科学的知识来教育子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三育结合。特别指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还要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并且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另外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一文中魏秀梅分析到:当代初中生家庭教育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存在过高的教育期待;以及时代变化导致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不当。
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陕北当下家庭教育问题时,发现有如下原因值得重视:
1.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孩子接受的信息复杂多样,家长在为孩子甄别、选择、应用这些信息时与孩子产生了各种矛盾,增加了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
2.随着陕北地区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形成的青少年对物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忽略了精神性教育。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有攀比心理,家长想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样样都好,对孩子的保护欲强,“帮”孩子解决他遇到的一切难题,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思想,毫无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3.家庭教育专业机构的出现让更多的家长放手家庭教育,而寄希望于这些所谓的专业教育机构,忽视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维系。殊不知,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情感纽带消失,更会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绪。
4.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改革,倡导减负,而社会却丝毫未因此而降低对于人才的要求,反而更加苛刻,因而家长开始在孩子业余时间加满各种补习、培训科目,使得家庭教育内容变质。
5.传统的家长权威观念影响甚深,加之陕北人本身粗放豪爽的性格,使得一些人对孩子的教育不注重细节。陕北爷们儿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一言堂式的教育理念比比皆是。这不仅加剧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更会给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埋下祸根。
6.家长甩手教育给学校在中国已属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陕北地区些许家长不光如此甩手,更是与学生一起责备学校教育,可想而知,这样的做法使得学校在学生心中的威严威信减弱,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起失效的情况出现。
四、对策浅析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呼吁其与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应该从学教师的专门培训那里接受应有的教育和培训。针对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型”和“娇宠放纵型”的教育方式,教给家长育人的新理念和方法,科学的教育知识,还可帮助制定家教计划,这不仅解决了其在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纠正了家庭教育中的偏差,还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实效。在《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文中贺幸平指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应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合力教育的效果;为了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动力,进而使家庭教育的地位得以提高,政府应加大家庭教育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可提高与社会教育相等的地位;另外我们还要加强教育学术的研究工作,研究家教理论及其方法,做出细致观察与科学实验,以能推陈出新,家喻户晓;最后,以政府的行为来营造家庭环境,通过创办示范性的婴儿教养中心、家长培训学校等来营造。
纵观诸多家庭教育对策研究,大多提到:家校紧密联合,建立家长学校。笔者认为家校联合固然好,利于统一对孩子的教育,但这在现实社会中至少在目前陕北的社会中是鲜有成效的。
一则陕北地区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加之较大的社会生存压力,家长无暇或无力配合学校的“标准家长”。
二来,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要求教师全面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技术,学习并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教师潜心钻研,认真付诸实践。加之各教师每学期应完成的必须任务:听课笔记、业务笔记、教师成长手册等等科目,更加重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否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家庭教育状况?
针对这一对策在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陕北地区的家庭教育应多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在无法做到知识培育的情况下,应力争做到家庭德育。家庭教育始终应以“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家庭教育失效困境的解决多是从社会家长两方面的因素入手,殊不知:事物的发展主要是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贺胥黎说:现代人更多的是灵魂的饥饿。针对中国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我认为它的改善应首先从家庭教育着手。
2.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应该助力于家庭教育。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随地实施素质教育,课堂减负不减质,让学生的课外补习负担没有可乘之机;让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必备的熟练技能,以达到对学生教育的智育德育兼顾。
小学中年级的亲子活动及亲子教育
二、课程目标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做伴随孩子幸福成长的智慧型家长;掌握亲子沟通的方法,了解亲子活动的意义;通过家庭教育课程实施,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个性发展;对家长提出亲子教育合理建议。
三、课程内容
(一)家庭教育的责任与理念
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的教育责任,现代家
庭教育的理念。
(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不同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变化,个性表现,网络
社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倾听与表达的方法,赞美与惩罚的技巧,亲子沟通的
误区解析及应对,亲子沟通中父母情绪调试,亲子体验活动等。
(四)孩子的身心健康指导
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孩子自控力、抗逆力的培养,
情绪管理,孩子网络能力的指导,珍爱生命与自我保护等。
(五)了解亲子活动的意义
它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六)孩子的学业指导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的指
导,创新与实践能力,学习困难的应对。
(七)家校沟通与融合
家校沟通发重要意义,认同学校的文化与理念,与老
师沟通的方法,学校活动的参与。
(八)新型家长素养
父母素养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氛围与孩子成长,父母
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及分工。
四、课程实施
通过家长学校组织讲座,家长自主学习,亲子阅读,参加各类亲子活动,参观体验,校园开放日活动,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丰富网络资源。
建议:
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
每学期班主任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家访或线上个别咨询;
每学期学校组织校外实践活动一-二次;
家长学校讲座,每月一次;
每月推荐一本家庭教育书籍,家长自主学习,可以做读书笔记,班主任组织家长交流学习感悟;
每月家长和孩子参加亲子活动3-4次;
每周家长安排4-8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工具的编制
笔者用自己编制的调查工具――“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学生问卷)”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家长问卷)”。随机向我校的初一初二学生发放60份问卷,收回56份有效问卷。
在编制学生调查问卷过程中,主要从影响课外阅读的几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资料获取途径、学习收获、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学习能力、教师的相关要求等几个方面。针对家长的调查,主要是想通过家长渠道,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情况,目的是使之能够作为学生调查问卷的补充调查。针对家长的调查内容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家长的判断、买书指导、学习观察、亲子交流、家长态度五个方面。编制观察工具的理论依据:一是依据学习心理学关于学习过程发生的基本原理。二是依据我们课题组在前期课题研究中获得的关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经验成果。
三、调查结果
两份调查的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一)学生调查
1. 学习兴趣。兴趣浓厚的32.1% ,一般的60.7%,兴趣很少的7.1%。
2. 学习习惯。经常写笔记的35.7%,有时会写笔记的35.7%,基本不写笔记的32.1%。
3. 学习时间。利用双休日看书的35.7%,利用午间休息看书的7.1%,利用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看书的46.4%,利用其它放假时间看书的10.8%。
4. 最喜欢的学习内容。选择武侠、言情、网络之类小说的17.8%,选择电影及娱乐时尚书籍、漫画等的39.2%,选择文学及经典名著的42.8%。
5. 资料获取途径。同学朋友间借阅的21.4%,网络阅读的17.8%,到图书馆借阅的25%,自己购买的53.5%。
6. 学习收获。感觉收获不大的14.2%,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的46.4%,深受启发从而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的7.1%,常受感动丰富了自我情感的17.8%,提高了阅读写作水平的32.1%。
7. 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经常交流的7.1%,有时交流的60.7%,没有交流的32.1%。
8. 学习能力。每学期看1~2本书的10.7%,能看3~5本的32.1%,能看6~10本的35.7%,能看更多的25%。
9. 教师的相关要求。经常会要求读的21.4%,有时会要求读的50%,很少要求的28.5%。
10. 认为课外阅读影响课程学习。认为有很大矛盾冲突的17.8%,认为读课外书能够促进所学课程学习的57.1%,认为二者没关系的25%。
(二)家长调查
1. 家长的判断。认为自己孩子喜欢课外阅读的75%,不喜欢课外阅读的25%。
2. 对买书的指导。给孩子买书的指导原则,家长认为重要、对孩子有用的就买的53.5%,孩子喜欢就买的10.7%,会和孩子商量买什么书好的35.8%。
3. 学习观察。分为放学后和节假日两种情况的观察。在放学后,孩子在家经常阅读课外书的21.4%,有时读的64.2%,很少读的14.2%。在双休日,孩子在家经常阅读课外书的32.1%,有时读的43%,很少读的24.9%。
4. 亲子间交流。家长主动和孩子交流阅读体会的7.1%,有时会的10.7%,很少的35.7%,没有交流的46.5%。
5. 家长态度。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是支持态度的92.8%,不支持的7.1%,无所谓的0.1%。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统计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初一和初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是很好。其中原因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学校教育问题较多。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众多方面的不足
1. 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足。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持有浓厚的兴趣是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各种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在每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所有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前提下,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够不断适应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变化需要的人。喜欢并学会课外阅读,则是学生走出校门,承担一定社会角色之后继续学习人类各种知识经验的主要途径和方法。遗憾的是,从我们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兴趣的只有调查总体的1/3,更多的学生或者学习兴趣不浓或者没有兴趣。众多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以及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调查中持否定和无关态度者近半数),都应该成为我们反思当下中小学校教育问题和改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探究视野。
2. 学校教育职责的缺失。当前在众多媒体开展的教育话题讨论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常常被概括为与升学相关课程的学习能力,显然是对学校教育本质的涵义存在误解。本次调查中,学生在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资料获取方法方面能够做到比较合理的也只有总体的1/3左右,更多的学生则不能合理地安排、选择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在完成课外阅读之后少有交流(经常有交流的7.1%),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是相关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14.2%)的读后感受不够深刻,说明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够的。如果深究其原因,应该与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接受指导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多数教师(78.5%)在日常教学中不会主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多数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缺少足够的认识。从读书数量上看,能够在一学期看5本书以下的学生(42.8%)为数很多,说明这些学生的课外学习并不积极。能够看10本以上的只有1/4,应该是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少数学生群体。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各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注、指导过程是不够的,甚至是忽略的。
(二)家庭教育存在盲点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是支持态度的(92.8%),并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课外阅读(75%),我认为这是因为家长们其实并没有真正看清楚孩子们读的书是否真是“课外书”,因为在放学后和双休日里观察到孩子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却不到1/3的群体。在对孩子的买书指导、读后交流方面,能够给予合理指导的家长是很少的。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调行动的。
五、建议
本次调查是从学生对语文学科课外阅读的情况展开的,基本上反映出我校语文教学中对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情况,同时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他学科的课外阅读情况。综合的信息表明,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和指导是不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协调工作。这是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课外阅读,或者不会从事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建议如下:
文章开头交代咏雪的背景只用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别看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谢氏家族是全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谢太傅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他们在进行的是一次家庭文化教育。召集人兼主持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可见主人非常重视家庭文化教育。他善于利用家庭教育时机,连“寒雪日”也不放过。自己亲自上阵担任主讲传授文化,教育子女。“子不教,父之过。”谢安认真地履行了自己作为长辈教育子女的职责,担当了传承文化的重任。这在当时士人盛行奢靡娱乐之风的东晋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下面接着写主要事件――咏梅,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飞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这里主讲人联系实际,就地取材,就雪发问。从讲解诗文到应用诗文,足见其教育方式的灵活,讲究学以致用。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我们可以看出,前一个答案只是形似,而后一个答案则神形兼备。答案可因人而异,有劣有优。但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其实主讲人的“大笑乐”并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十分满意,在于从儿女的回答中看到了儿女的健康成长,看到了儿女的进步,看到了家庭文化教育的希望。从文末暗含赞赏谢道韫之意的语句,可以看出,谢道韫的成才正是在这浓郁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熏陶之下的结果。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