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弹性经济学概念

弹性经济学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1 09:18: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弹性经济学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弹性经济学概念

篇1

关键词 :数学内容;改革;会计专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理论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作为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和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的数学学科受到了变革的考验,多年来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数学知识,特别是会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经济学、统计学、审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税收基础等课程中也用到了数学知识。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内容的设置是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采用同一种教学进度,不分培养目标和专业,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数学课程究竟讲授哪些内容才能适应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一个从事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老师来说逐渐认识到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是以真实的外界现象和过程,以抽象的数量关系形式反映客观规律的。在经济研究中,数量关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利用数学方法的重要领域。由于在经济领域中数学理论的渗透,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了很多学科:弹性经济学、经济计量学、数量经济学、运筹学等以及在经济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经济数学,无论是新兴学科还是边缘学科,都有数学理论的实现。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内容。

一、弹性经济学

弹性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它继承发展了古诺关于弹性理论的思想萌芽,并综合利用了杰文斯等人的边际分析,萨伊军人的生产费用论,明确的提出了弹性的概念、分类、定义、大小情况和影响因素、而且用几何和微分的方法推导出了弹性的计算公式,用图形表示了弹性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从此,弹性理论的微观体系形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集成了马歇尔的弹性分析方法,将它用于分析国民经济总量问题,创立了关于有效需求和弹性分析,提出了总需求、总供给弹性、工资弹性、利息弹性、生产弹性、就业弹性、有效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有效需求的货币数量弹性等一系列概念、定义及其计量公式,使弹性理论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弹性经济学体系。目前弹性理论已经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弹性经济学包括的数学内容主要有微分理论、弹性系数及计算公式函数。

二、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关系为国家参与调节经济、加强市场预测分析以及合理组织生产、改善经营等经济活动。所以经济计量学带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方法论的实质,它是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统计学的结合并运用数学的统计的方法对经济学理论所确定的一般规律给予具体的和数量上的表示,它是使一定的理论性的经济规律具体化。其主要用于一般商情的研究和预测、市场分析、规划理论。一般商情预测和研究包括的数学内容有供给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微分理论;规划理论包括的数学内容有线性代数、线性规划。

三、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它既是边缘学科,又是方法论学科,它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探讨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更有效地揭示各种经济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数理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经济预测学、经济统计学、经济优化理论、经济决策学、经济系统论、经济控制论和经济信息论等。它主要用于进行经济结构分析,进行经济预测,为优化决策服务,为实现管理现代化服务,主要的方法有投入产出法、计量经济方法、最优化方法等。具体内容有高等数学、统计工具、计量估计、经济模式。高等数学包括的内容有函数、弹性、极值;统计工具包括的数学内容有随机变量的分布及统计假设检验、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计量估计包括的数学内容有单元回归方程式、多元回归方程式、非线性估计、投入产出分析等;经济模式包括的数学内容主要是投入产出分析。

四、运筹学

运筹学是用定量化方法了解和解释运行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把有关的运行系统首先归结成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求得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系统运行最优方案。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广泛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所包括的数学内容比较广,有数学规划、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决策分析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每一门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学科,每一种经济数学方法都包括了很多数学理论和方法,这些内容总结起来说有初等数学的结论,有高等数学内容,也有当今数学发展的新理论。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就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看,都没有完整的概括了经济领域中的数学内容,只有简单的微积分学和线性代数的最基础的知识,根本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来看财经类高职大致需要四大部分数学内容:(1 )微积分学与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2)线性代数基础知识与线性规则;(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和统计软件,以便财经类专业人员特别是会计专业人员具备使用软件工具的能力。就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时来看,根本不能够完成上述四部分的内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结合本学校的特点来进一步的探讨,本人认为,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财经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和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单轨制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只有采取多轨制数学教学模式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又具有技术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权龄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数量经济学,2008-6.

篇2

二、相关经济概念

在消费者理论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消费者面临市场如何选择商品,为此引入了消费者偏好和效用的概念。简单地说,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喜好程度。效用是衡量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偏好程度,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消费者认为某商品的效用高即该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高程度的满足感。

三、奢侈品与普通商品

经济学中讲求效用最大化原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有人们都是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或收益最大化的假设。理性人对商品的选择是在能够拥有的信息条件下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但是奢侈品市场中,消费者在同样的实用价值的情况下会选择比普通商品价格高出几十倍的奢侈品,这在表面上看来是不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的。但是在实际生活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奢侈品市场日益繁荣,究其原因是消费者通过奢侈品消费可以获得消费普通产品无法获得的效用

四、奢侈品的精神利益

效用是一个与消费者的内心主观感受相联系的概念,可以说内在心理机制是效用形成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与消费者心理相联系的,重点分析偏好的效用模型,将商品产生的效用分解为物质层面的效用和精神层面的效用。由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和人格构成存在差异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物质层面的效用与精神层面的效用所占效用比重大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消费者精神层面的效用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为了描述商品对消费者精神层面的效用差异,定义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精神利益的心理敏感程度为精神指数,用θ表示。以此为基础,我们来分析,关于奢侈品的消费选择模型。为了简化问题,同时使问题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作出如下假设:一是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产品价格以及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利益点为外生变量。二是假设理性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总和的最大化。根据以上假设与分析,构建基于精神偏好的消费选择模型。消费者偏好取决于精神指数的大小。

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精神利益敏感度的不同,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可得出下列三个结论:第一,两种商品仅满足消费者物质利益的需求,精神指数为零。第二,商品满足消费者精神利益需求且消费者对精神利益敏感,消费者对商品j的精神利益完全不敏感。偏好完全取决于商品的精神指数。第三,当商品i和j的精神指数均不为零时,消费者选择取决于二者精神指数的大小。

篇3

摘 要:当前国内外经济趋势实践使经济周期问题研究再次被提上日程,但就目前教科书层面的经济学而言,并不存在被一致认同经济周期模型。本文基于新奥地利学派提出的资本性商品概念,结合系统科学反馈机制原理学说,构建了“均衡点漂移”泡沫经济(周期)模型。结合中国经济数据,本文对模型进行了计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除个别时点,就样本总体而言(1978-2015),我国经济泡沫关系并不明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关键词 :资本性商品;泡沫性经济周期;均衡点漂移模型;市场分割性质

中图分类号:F7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11-05

1 背景

自2010年最后一个两位数增长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一直呈下行趋势,经济增长势头回落使经济周期问题被重新关注。然而,关于经济周期问题,还尚无清晰的理论描述,教科书中关于此问题大多语焉不详,经济实践活动中,更加显得疑问多多,无从把握。

回顾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历史,会发现如下几个事实:其一,凯恩斯曾经提到过经济周期问题,认为经济周期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周期性波动所致,但他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继续探索,可以认为,凯恩斯理论是一种紧紧抓住衰退环节特征的一种周期理论片段,而非一个完整周期的全貌理论;其二,在凯恩斯理论之后,经过弗里德曼理论的过度,以卢卡斯和普雷斯科特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模型,即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虽然使用了变分法和其他动态规划数学方法,在形式上更具科学性,但新古典宏观理论并不为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该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开辟了新的研究方法,而对经济问题现象实质的探究上,并不存在更多新的含义;其三,对经济周期问题的继续深入探索而言,目前研究者的视线更多的聚焦于以米塞斯和哈耶克等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思想,该学派思想极力推崇自由主义,以其极端的自由主义政策主张所著称,然而,该学派思想是犀利深刻的,构建新的能够更加深入描述经济关系实践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所选择理论基础非该学派莫属。

米塞斯和哈耶克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区别于消费性物品的“资本性商品”概念,指出了“资本性商品”价格变化规律不同于消费性物品价格变动规律,指出了在经济周期现象发生过程中,两种物品之间的价格出现相对变化(而非不变)关系。本文在这个理论假设和推演关系基础之上,构建出了基于资本性商品概念的泡沫经济性质的经济周期关系模型,并结合现代经济基本模型,提出描述泡沫经济关系的均衡点漂移模型。

2 假设

1870年代,不同的经济周期学说逐渐被归并为“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度”两个主要流派。经济学学科似乎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理论体系,从一种简单的逻辑上看,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度似乎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两种理论似乎没有实质性差别。然而,当我们引入“理想的均衡状态”假设之后(这个假设的基础源于现代微观经济学关于一般均衡的存在、唯一和稳定性的论证),则两个理论还是存在鲜明的区别的,当在某个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系运行态势高于理想均衡状态(或可用长期均衡来代表),我们可以称之为投资过度经济,此时扩张需求的政策无效,因为经济终究要向长期均衡点回归,当经济运行低于理想均衡状态,扩大投资的政策无效,因为可能存在制度性消费抑制。

明确了经济周期的基本经济运行过程关系之后,我们所要求索的问题是,经济运行为什么会在两种基本状态之间随着时间进程做周期性转换运动呢,我们必需对于其中的动力机制予以说明。为此,我们引入资本性商品概念和正反馈机制原理假设,用以说明一种可以被称之为泡沫性经济周期模型的动态演化机制模型。

首先,资本性商品(物品),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经济中除被即时消费掉的其他所有被交易的物品或无形价值对象,现实经济中最典型的资本性商品的代表是有价证券、房地产和贵金属,古玩、奢侈品等有时也可以包括于其中。

其次,资本性商品或物品区别于消费性物品的特有属性,在于这类交易物品无论实物数量还是价值数额,具有显著的随着时间进程而发生变化的伸缩性或弹性,短期内可以观察到其数额或价格的成倍的增长或萎缩,这种特征在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即时消费性产品对象身上难以发生,资本性物品的这一特性,或可以称之为“交易弹性”。

再次,基于“随着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过程,资本性物品必然占据越来越大财富构成比重”这一事实,资本性商品的交易弹性属性同时也解释了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关系,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资本性商品交易市场的波动关系呢,对此,我们可以引用边缘学科系统论科学中的一种理论来说明,即系统科学中的反馈机制原理(feedback mechanism),这种反馈机制就是正反馈机制,正反馈机制使一个事物运行系统向偏离均衡的态发展,而负反馈机制(“反应”作用结果削弱促进这个反应)使事物反应系统回归平衡态反馈机制普遍存在以我们周围的任何自然地和社会的运行过程当中,经济运行关系中也存在这样的基本运行机制原理,而资本性物品交易弹性特征,提供了形成正反馈机制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最后,正反馈机制不可能无限延续(由于其越来越偏离均衡态),表现为随时间发展而形成某种系统性质突变或灾变行为,在经济运行关系中,这种突变或灾变行为显然是经济危机的爆生,而过度繁荣也可视作是同类性质经济关系行为。

3 模型

资本性物品概念、正反馈机制原理假设,提供了泡沫性经济周期关系的基本逻辑。进一步把这种假设或逻辑关系与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和市场出清模型等基本经济模型相结合,则可以得到以“均衡点漂移”为特征的各种描述泡沫经济关系的泡沫经济模型。

局部均衡模型从效用函数的存在性论证入手,建立了如下的(静态)规划问题模型:

该数学规划问题的解x*关于价格参数向量p的函数一般称为需求函数,具体的,一般把每个分量关于各自对应价格分量的函数,称之为马歇尔需求函数。假设效用函数具有等替代弹性(CES)形式,函数,那么可以推导出,从这个结果中,大体可以判断,马歇尔需求函数具有向下的倾斜斜率(价格导数为负),但这只是从一个特例导出的结果,推导也不十分严密(没有考虑收入变动的情况)。

局部均衡泡沫模型,推导过程异常简单,只需在均衡模型基础上加上正反馈机制既得:设消费者对某一种交易物品在一段时期内的预期价格连续攀升(正泡沫),需求曲线(假设具有向下的斜率)连续右上位移,如图1所示,此时,市场观察者就会观察到e1、e2、e3、e4、…这样连续的成交点,这些量价齐升的成交点,导致经济出现泡沫性增长。

在上述推导中,z以及x和y均关于价格是零次齐次的,即对于一切,这个关系是由于生产与消费行为的约束条件的性质导出的,也可以说这是源于一般均衡的一个基本假设推导的结果。然而,这个假设于泡沫经济描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看到,在Rl中,价格空间集中于一个超平面之上(在二维图示中,为中的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P),正是这个性质的体现;当经济发生泡沫的时候,一部分商品(主要是资本性商品)价格会先于其他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这个性质就会不再成立,价格空间不再局限于一个超平面之上(这并不难理解,价格的零次齐次性表示相对价格总是保持不变,因而表示价格系统的点集必然处于一个超平面内,这在二维示意图中为一条直线,当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之后,直线的斜率就发生变化,原直线必然会发生绕线上某一点转动关系),而是出现移动或连续漂移,如图3所示。

事实上,如果把经济学中所有的由数学规划问题导出的均衡关系模型都视作是从不同侧面对任何一个经济体系基本运行关系的描述的话,那么,在这些基本模型基础之上,加上资本性物品及其市场交易的正反馈机制假设,则都会的出其相应的“均衡点漂移”模型,即市场出清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和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都可以有其相应泡沫经济关系模型,而其性质与上述一般均衡泡沫经济模型类似,本文限于篇幅不再写出这些模型。

资本性物品的泡沫性增长或衰退,在模型中表现为经济均衡点的漂移关系,这一理论在现实经济中易于观察到其经验证据,以沪深股市市价总值和成交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为例,2003年,两个数值分别为31.3%和3.5%,到了2007年,两个数值增长为123.1%和10.9%(数据来源,财新网宏观数据库,以当年12月份数值计算)。

如果把资产价格泡沫经济关系进一步与货币数量方程式相联系,我们会发现由于资本性物品与消费性物品两类物品之间的价格变动不在保持协同一致关系,即两类物品之间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也正是均衡点漂移的另一种表述,因而,传统的货币数量方程式MV=PQ不在成立(用线性代数语言描述,即为原价格向量矩阵不再有共同的基底),因两类物品之间有各自不同的价格体系(价格变量),即MV=PCQC+PIQI,我们把这种经济关系现象定义为“市场分割”,即由于资本性物品交易市场的正反馈机制导致的两类市场之间价格不在保持协同变动关系,而是分裂为两个各自独立的价格系统。

4 检验

对本文提出的泡沫性经济周期模型的主要检验原理有两个,(1)从传统货币数量论方程入手,对原方程两边先取对数,再取微分处理,得到dm/m- dp/p=dy/y关系式(这里假定V为常量),计算各年度等式左右两边数值,如果左边小于右边,说明出现正泡沫,(当发生正泡沫,资本性商品价格上涨,设新的价格体系向量为P’,则显然有MV=PY<P’Y,此时有dlnm-dlnp’<dlny成立),也意味着传统货币数量论方程不在成立,应当修正为上述具有市场分割特征的泡沫经济数量方程式,(2)考虑本文所阐述的泡沫经济模型,其以两类交易物品价格之间不存在系统变动关系为特征,这在代数学中表现为两类变量线性关系的不存在性,计量经济学中协整检验恰为向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有无的检验,因而,依据本文泡沫经济模型,当检测到两类价格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的,说明经济中含有泡沫性经济关系成分。

本文主要计量检验过程如下,以货币和准货币增长率、GDP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1)上涨率、固定资产价格指数(p2上涨率等十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附录部分,样本期间自1978年至2015年),对各变量均进行先取对数再取一阶差分的处理方法,调整为增长率形式(原数据为增长率形式的不再进行调整),然后利用HP滤波分解方法,得到各变量的周期性成分并进行平稳性检验,完成这些数据获取和预处理工作之后,既可就本文模型预测的变量关系进行计量检验。

本文的主要计量检验结论包括:

(1)从数据序列对比关系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时差相关系数方法的分析结果看,我国经济表现出如下一些规律性,货币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一般以高于收入和消费的增长率增长,货币和投资引领收入、消费、财政收支的波动,而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导致了随后(滞后两期)的包括消费价格水平在内的多种价格指数的上涨;

(2)从依据货币数量方程的泡沫经济关系检验上看,我国经济1988-1989、1994、2007年呈现出正泡沫态势,这个结果说明本文所阐述的泡沫经济关系导致的对货币数量方程的修正关系是存在的,图4给出了检验的折线图形式的输出结果;

(3)从消费性物品和资本性物品两类物品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上看,利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资本性物品价格的样本数据的情况下,两类价格之间并没有出现不存在的情况,这个结果与本文模型阐述结果并不一致,表1给出了检验输出结果;

(4)为解决资产价格统计可信度较低导致的检验结论不准确问题,本文改用证券市场数据代替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数据,来重新完成两类物品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表2给出了检验输出结果,其中变量psz为沪市A股综合价格指数,取每个年份12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得出,从这个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重现选取代表资本性商品的数据样本之后,两类价格变量之间协整关系明显趋弱,以致不在存在协整关系(最大似然统计量检验下)。

5 结论

首先,泡沫经济关系反应在数学模型上,就是各种基本经济模型的均衡点漂移模型,这些发生漂移关系的均衡点,都是瞬时的均衡,从长期关系来看,具有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性,因而并不代表真正的均衡,而是一种泡沫性经济关系;

其次,泡沫经济关系具有关于资本性物品与消费性物品之间的“市场分割”性质,这种经济关系属性修正了货币数量方程,即标明泡沫经济关系的数量方程为MV=PCQC+PIQI,而传统方程不在成立;

再次,以我国1978至今以来的数据作为观察样本进行计量检验,实证检验结果一方面验证了了泡沫经济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就我国经济(样本观察期间),除个别时点外,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最后,从2010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去除通胀因素的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距离渐趋减小,这可能说明我国经济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并不是很大,或需采取适度谨慎的货币政策,防范经济进入泡沫性波动风险。

参考文献:

(1)Stock, J。 and Watson, M。W, 1998,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in US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ew York。

(2)Behzad T。 Diba and Herschel I。 Grossman, 1988, the Theory of Rational Bubble In Stock Price, The Economic Journal,9 8 (SeptemberI9 88), 746-754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3)Shigenori。Shiratsuka, Asset price fluctuation and price indices,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December 1999.

(4)Burns A。F。 and Mitchell W。C。 1946,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ew York。

(5)Zarnowitz, V1, 1992, Business Cycles: Theory, History, Indicators, and Forecast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John F。 Muth,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 Econometrica, Vol。 29, No。 3. (Jul。, 1961), pp。 315-335.

(7)M。 Friedman, 1968;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 (1968), pp。 1-17.

(8)CR Nelson, CI Plosser; Trends versus random walks in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 Som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0 (1982), pp。 139–162.

(9)LH Summers; Does the stock market rationally reflect fundamental values? Journal of Finance, 41 (1986), pp。 591–600.

(10)JD Hamilton, CH Whiteman。 The observable implications of self-fulfilling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 Elsevier。

(11)JD Hamilton。 Rational-expectations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hanges in regim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88 – Elsevier。

(12)S。Johansen, K Juselius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mand for mone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 1990.

(13)Hamilton, James D。 (1994), Time Series Analys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奥)米塞斯。货币与信用原理[M]。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社,1967.

(15)(英)海约克。物价与生产,腾维藻,朱宗风合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16)(美)默里·罗斯巴德著。美国大萧条[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7)(挪威)拉斯·特威德。逃不过的经济周期[M]。中信出版社,2012.

(18)(比利时)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9)(美)狄克逊·韦克特。秦传安译。大萧条时代[M]。新世界出版社,2011.

(20)(美)海曼·明斯基。稳定不稳定的经济[M]。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影响需求原因很多,但价格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受需求函数的约制,价格的改变必引起需求量的改变,而需求量的改变又会引起收益变化,商家经常想通过价格的调节来增加收益,或转嫁税收。而提价或降价都可能要冒减少收益的风险。为了有的放矢的减少风险,就要充分考虑该商品在市场的需求价格的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设市场上某商品的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即,当价格在某处取得增量时,需求量相应取得增量,称与为绝对增量,而称和为相对增量。如果需求函数可导,但当时,极限存在,则称为当价格为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可记为,即

说明:因为价格的增长将引起需求量减少,需求函数为减函数,即,为了用正数表示需求弹性,故在定义式增加“一”号。

由得知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即在点时当价格提高或下降1%时,需求函数减少或增长,所以需求价格弹性不仅与每单位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有关,而且与价及需求量的初始状态有关。

二、需求价格弹性分类

当时,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商品价格变动多少消费者需求量不变。

当时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需求量变动小于一个百分点需求量相对价格不敏感。

当时需求为单位弹性,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需求量变动超过一个百分点,需求量的变动相应价格的变动更为明显。

当时需求为无限弹性,价格轻微变动就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变动。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在计算需求价格弹性时,根据不同条件和不同要求,往往采用不同计算方法,下面分三种情况分别说明:

1.需求函数当价格由变到时,需求由变到,则在价格变到上的平均弹性为:,当很小时或不需要精确计算时,往往用平均弹性近似代替点弹性。

即需求变化率/价格变化率,借助价格变化率和需求变化率就可求出需求价格弹性,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知道需求函数,只需价格需求量的百分比。

例1 某商品的价格由每台500元降到每台450元时,每周的销售量在原来1000台的基础上增加了500台,求该商品的需求弹性。

解:

因,需求富有弹性,故降低价格可使总收益增加。另外,上述需求价格弹性又是需求函数的相对变化率,即

可借助价格变化率和需求量变化率求出需求价格弹性。

例2 某商品滞销,准备以降价扩大销路。如果要求以10%的代价下调价格,换回销售量增加15%;20%,求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变化范围。

解:

从而看出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爱你,且,需求富有弹性,所以该方案可以使总收益增加。

这种以平均弹性代替点弹性的做法是不需要知道需求函数的,只要知道两点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即可。但当价格发生很大变化时,就随和值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就不能很好的反映点的弹性。

2.点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该公式是由平均弹性经极限过程而来,利用该公式计算需求弹性,必须知道需求函数和和的初始值。

例3 设每天从甲地到乙地飞机票的需求量是

其中 是票价。

(1)求需求价格弹性;

(2)票价定为何值时,航空公司的收益最大?

解:(1)由于,故需求弹性为

(2)令,得=600(元)。

从上式分析,当0<<600时,

3.弧弹性公式

需求曲线对于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其弹性值应一致,但当价格和需求量的基期值选取不同时,将导致弹性值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价格上升和下降的弹性值保持一致,采用、的平均值引入如下弧弹性公式:

,其中1、1是基期的价格与需求量。2、2是终期的价格与需求量。用弧弹性公式比用变动百分比计算弹性更常用,是目前通用的一种弹性计算公式,经济学中常用它。

四、需求价格弹性对收益的影响

因为收益函数:

边际收益函数:,

由此得下列结论:

1.当时,,R递减需求富有弹性,降价使收益增多反之升价使收益减少;

2.当时,,R不变,需求为单位弹性时价格变化对收益不影响;

3.当时,,R递减需求缺乏弹性,升价反尔使收益增多降价使收益减少;

同理,若需求函数为,则收益边际收益。

由此得下列结论:

(1)当η>1时,需求富有弹性,R增函数,需求量扩大使收益增多,需求量减少收益减少。

(2)当η=1时,需求不变弹性,R常数函数,收益不因需求量改变。

(3)当η

综上所述,收益的变化受需求弹性的制约,随商品需求弹性的变化而变化。只考虑通过调整价格增加总收入是不科学的,要仔细研究商品的需求弹性,盲目的提价或降价很可能会造成损失。

特别地,当需求函数为,则是线性的。

总收益为

边际收益为

需求弹性为

则η的取值依赖于的大小:

(1)当时,,有弹性;

(2)当时,,不变弹性;

(3)当时,,无弹性。

在商业实践中,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低定价或采用降价策略,这就是薄利多销。“薄利”是价格低,每一单位产品利润低,但销得多收益大,利润量大。因此降价策略适用于富有弹性的物品,但是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实行低定价,也不能降价出售,降价反而使总收益减少。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27-02

一 问题的提出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一词,形容在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众多研究发现,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根据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业从业人员,位居第三位。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因其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其职业倦怠现象较普遍。辅导员职业倦怠是辅导员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呈现的工作兴趣、情感和动力的衰竭状态,往往表现为职业精神缺失、职业价值观扭曲、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等。

当前对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集中在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和干预对策研究上。通过样本检验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去个人化、少成就感三个维度都处于中等程度的水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体现在性别、学校、学历、教龄和月收入五个方面,且因个体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个体期望等方面的不同而对职业倦怠的反应时间、程度、方式上存在差别。

二 一个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经济纬度,经济学分析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最广泛接受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利己心与最大化原则是两个最基本的命题。加里・贝克尔提出的“新经济人”理论认为,人所要满足的“效用”包括个人对社会地位、名誉、声望、尊重等非经济利益的追求,为实现自己的偏好,每个人以自己的一切资源――货币、时间、体力、智力等来实现。辅导员倦怠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本质是基于辅导员本身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行为选择,成就的动机无法摆脱“理性经济人”的自利原则与最大化原则两个基本命题。探究辅导员倦怠的深层动因,不能简单地把其理解为心理状态的一种自然反应,而应发掘隐含在背后的经济问题。通过经济理性的逻辑考察,有助于开辟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建立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形成一种独特的价值判断。

三 两个基本经济问题的阐述

1.成本收益问题

第一,同工不同酬。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一员,既是专业教师,也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具有双重身份。在高等学校运行的整个工作范围内,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比,仅是因为分工而承担不同的工作内容,履行对应的岗位职责。从高等学校教师的身份来对比,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是无差别的,统一且一致。但在实际过程中,情况往往不然。高等学校重视教学、科研,轻视教育、管理的现实使辅导员往往沦落于教师队伍的最底层,这种客观认识短期内无法改变。高等学校对辅导员口头重视多、实际关注少,精神鼓励多、政策扶持少,与专业教师相比社会地位认同感低,难以避免心理的落差与失衡。同工不同酬是高等学校中的普遍现象,专业教师除正常的收入外,还具有超工作量补贴、科研补贴、课题经费等机会,与辅导员单一收入相比薪酬优势明显。

第二,多劳未多得。高校辅导员履行教育、管理、服务的多重职能,学生工作内容纷繁、形式多样,往往接受学校多个部门的管理与指导,形成“千线万线聚成一线”的局面,辅导员工作任务多、压力大、责任重。同时,高校辅导员往往并不能完全按照教育部要求的1∶200的比例足额配备,缺编现象或以兼代专的现象普遍存在,加重了工作压力。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与安排,挑灯夜战不可避免,经常加班加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形容辅导员生活的真实写照。另外,由于工作对象本身的特点,学生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满足学生的课余要求,牺牲休息时间开展工作变得十分必要,八小时工作制是一种奢望;与专业教师相比,完成工作量后都是自由支配时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辅导员除去八小时以外的工作量大是客观事实,而反映在薪酬水平上的额外投入却往往无从实现,违背多劳应多得的基本原则。

第三,投入无产出。高等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对工作的投入,可从超工作量补贴、科研成果的产出、职称的晋升以及课题经费收入等方面体现,成本收益函数对称。从当前辅导员的发展道路选择来判断,不外是职位的升迁与转岗的实现。行政职务的晋升方面,一般行进路线按照辅导员―院党委(总支)副书记―院党委(总支)书记的模式行进,存在机会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知性,成本高。选择进入学校机关的管理部门“曲线救国”,也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且即使顺利实现也往往落后于同期机关管理干部的发展起点。另一方面,转岗成为专业教师也是很多高校辅导员的一种理性选择,但此种发展方式同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前高等学校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的转岗难度越来越大;二是转岗完成后,辅导员本身在专业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同期专业教师,原岗位工作的履历不能对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任何价值,从头再来是无奈的选择。从辅导员工作岗位的本职来看,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本身不能产生未来发展价值的实现,呈现投入无产出的基本现状。

以成本收益函数考量的辅导员倦怠问题,反映了三个基本问题:同工不同酬体现了同成本,低收益,辅导员工作的比较收益低;多劳未多得表示了高成本,等收益,辅导员工作单位产出率低;投入无产出展现了当前辅导员工作成本无收益的现状,单位收益率低。

2.机会成本问题

机会成本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最初用于衡量稀缺资源在不同利用选择后产生的价值高低,反映一种资源投入某用途后,必然损失将该资源投入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利益。当我们做某选择后将丧失另一种选择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这种丧失的利益可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产生需要满足基本条件:一是资源是有效益的,能产生价值实现;二是面临两种以上的利用选择,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价值实现。

一个辅导员在一定的工作时间跨度区间内,其所具有的时间和精力的总量是有限的。在总容量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存在这种数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在各项目分配与平衡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各项目可解释为或对工作的投入量,对家庭的投入量,与工作无关的个人追求的投入量,甚至兼职的投入量等(见图1)。如果把个人的时间与精力假设为一种资源,同时资源的产出是有效益的且资源是可分割的,资源在各个项目分配过程中的平衡性就形成了产生机会成本的首要条件。

产生机会成本的第二个条件是辅导员工作的可分割性与可调节性。辅导员的工作必须是可调节的,体现在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上是可以自我的意愿作出弹性的调整与再分配。应当看到,辅导员工作由刚性指标与弹性指标共同组成,且岗位职责在具体执行与考察中并无法有具体准确的指向,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大部分是软指标,无法统一衡量。在正常完成刚性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压缩减少弹性工作量成为一种可能,也为机会成本的产生创造了第二个基本条件(见图2)。压缩个人工作量的可能来源于具体的分工与协调的过程。辅导员一般按照学院划分,一个学院的辅导员一般由2名以上的成员组成,基本采用分工负责制。不论采用当前多名辅导员之间的年级分工,还是专业分工或者切块分工,鉴于学生工作的整体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形成明确指向的分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实际的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辅导员分工的公共领域或者分工未涉及的空白地带(见图3)。这些领域与地带的存在,为辅导员之间工作的推诿、责任的推脱创造了可能性,也成为弹性工作量可减少的一种途径。

转移投入成为辅导员倦怠后可实现的一种行为选择,其产生的条件更多依赖于辅导员本身的岗位特性。工作过程中选择的自由空间,辅导员分工协调过程中的博弈是产生机会成本的条件。辅导员将本身应当用于本职工作的时间、精力投向他处,产生机会成本现象,对本职工作而言这是机会成本的收益损失。在现实中,这种收益损失的成本不需要辅导员自身来承担,而转嫁给了整个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队伍,形成典型的外部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2]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

[3]李丽.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曹建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7)

[5]许华安、李建伟.“理性经济人”:一个批判性考察[J].哲学动态,2007(6)

篇6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寻租行为及政府采购相关概念

(一)租金。租金的涵义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深入的发展,它的外延所指也在扩大。现代经济学中的租金指的是缺乏供给弹性产生的差价收入,但此时供给弹性的缺乏是由权力的干预造成的,而不是由单纯的自然性质的生产要素造成。同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准地租”,将租金的涵义外延到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租金,指的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在其他可选择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款项的那部分收入,也就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另外,租金的涵义为政府利用权力干预,造成供给弹性缺乏,最终形成垄断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或者价差收入。由此我们得出,政府采购中的租金是指因政府采购机构或人员的采购行为所形成的超额利润。

(二)经济租金。所谓经济租金,就是要素资源所有者实际最终获取的收入与市场交易客体――该商品的一般租金之间的差额。

(三)寻租。完全市场经济下,不存在政府利用权力干预等制度性阻碍,市场可以自发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自然就不存在寻租。然而,市场是不完全的,资源无法实现最优化配置,只有通过政府行为来协调配置,而想追逐更多利益的人便会去寻租,寻租由此产生。美国经济学家塔洛克指出,只要存在官方限制,人们就总是要投入资源来获取事实上由于官方限制才得以被保证的边际利润;另外,经济学家克鲁格也指出,寻租活动的蔓延具有恶性循环的趋势。因此,寻租是在体制漏洞下的非正常经济活动,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却耗费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这种非竞争性的、追求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寻租活动。

张卫东教授在他的文章《寻租理论分析》文章中给寻租下了一个初步的定义:“所谓寻租,就是寻求经济租金。”寻租的本质就是市场主体通过非竞争性手段追求非生产性经济利益,企图获得经济租金的行为。

(四)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其中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五)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机构等。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的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二、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客观条件。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条件之一是政府采购当事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进行设租和寻租。由政府采购定义得出政府采购中的寻租包括设租和寻租两个方面,政府采购中的设租是指采购方利用权力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人为设置需求障碍,进而营造获得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与条件;政府采购中的寻租是指供应商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得供应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政府采购在市场交易中的设租和寻租行为描述为,权力人即采购人作为产品需求者,作为购买者进入市场,在权力监管约束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权力介入市场交易活动中,采购人利用权力进行设租,阻止其他经济主体进行获取租金的交易活动,进而影响到产品供给不足,而一些人为了获取额外利润,便产生了寻租行为。另一个条件是政府采购制度环境的客观存在。无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转轨的体制下,都存在市场与政府的协调问题,而“市场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协调失灵正是采购寻租产生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微观原因

1、政府采购过程形成委托关系。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着“公众(纳税人)――政府(物品使用单位)――政府采购机构――采购人员”的委托链。公众(纳税人)虽然位于委托链的最上层,但他们不是委托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没有决策管理权限,不能直接参与采购活动。政府采购起到决策作用的是政府,并且政府采购机构其实现采购任务,真正实施任务的是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知识的采购人员。供应商作为经济实体,实施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他们的途径可以通过公平市场竞争去获取,另外通过寻租去实现。寻租活动可以获取到更多利润,且更快捷,这便是供应商更愿意冒险尝试的根本原因。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各自受财富的需求与利益的驱动进行设租与寻租活动,使得政府成了为私人既得利益集团“俘获的政府”。

2、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作为采购主体,他的决策取决于机构提供的信息,如采购的范围、采购的方式以及采购的限额标准的决定都受机构提供信息的影响,政府作为委托人与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虽然委托人与人可以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双方的行为,但契约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规定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人可以通过掌握的信息,利用契约的漏洞去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3、政府采购过程中针对人的监督不完全。由于委托给采购人员的采购权利已经由私有产品变为公共产品,所以采购权利的委托运行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委托链长而引起监督成本大,特别是监督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没有监督的积极性,容易产生采购权利委托运作失灵。

另外,公众对人的监督同样不完全。采购权利委托运作失灵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巨大,但分摊给处于委托链上方的公众身上就很小了。同时,公众监督采购过程中的寻租、设租行为的机会成本非常大,导致所获收益很小,这些都影响到公众监督采购行为的积极性。监督者与公众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放弃监督,最终导致了无人监督,使得寻租这一后果变得更加难以预料。

三、防范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对策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作为基本法,其他配套法律法规缺乏。政府采购行为具有实物操作性强的特点,除了基本法作为宏观指导,还需要一个具体规定采购实施过程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指的是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具体的操作程序、要求和规定,完善的配套实施细则是政府采购制度得以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应有效果的有力保障。

(二)健全政府采购操作程序

1、实现政府采购过程的购买、付款、验收三者分离。政府采购行为一般是由物品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在经过批准得到资金支持后,由政府采购机构负责具体采购,货物由使用单位验收,通过购买、付款、验收使用的三者分离,构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2、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采购操作程序。政府采购操作程序随采购对象不同而有所变化,政府采购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编制政府财政预算;审核下达政府采购预算;申报政府采购分项计划;下达政府采购分项计划;采购资金冻结;选择采购的方式以及采购的限额标准;审查供应商资格;执行采购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验收商品;资金解冻;政府采购资金结算;资料归档。

(三)规范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委托关系。规范政府采购中的委托关系从增加信息的公开度和加强委托人对人的监督出发。政府要求机构增加其信息的公开度,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增加与机构之间的沟通,避免委托运作失灵,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量对人进行监督。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1、健全政府采购机构内部监督机制。政府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

2、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财政、审计部门、监察机关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对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程序执行情况;参与采购活动有关人员的监察等。这些部门监察职能能够对政府采购活动起到很好地威慑作用,可以有效地压制供应商的寻租行为。

3、形成社会监督机制。这里的社会监督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监督以及群众监督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部门集中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新闻媒体监督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对政府采购中的设租、寻租行为或者其他政府采购事件进行公开报道,增加行为或者事件的影响力,使得不良行为得到震慑,积极事件得到宣传推广,对于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社会效应。另外,群众监督也具有积极意义,群众自发监督政府采购行为,对不法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01-04 收稿日期:2009-08-15

当前,经济学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状态,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对现实的解释,都需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经济学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经济学自然学科基础的更新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自然科学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科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基础之上的。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经济学的发展也应该随着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物理学中的力学,主要是牛顿力学即经典力学(或称古典力学)。西方经济理论形成时期,在物理学界,正是牛顿力学兴盛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使用了经典力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作为自己的基本工具范畴和方法,并将这种状况保持至今。

例如,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工具范畴有弹性、均衡、均衡的变化以及均衡的稳定等等。这些基本工具范畴都是从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引入的。

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当一个力作用其上时发生变形,当这个作用力撤去后又回复原状,那么,就说该物体是“弹性”的。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商品需求的特性:将价格作为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力”,较高的价格,将需求量压到较低的数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同理,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收入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需求的交叉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相关商品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这种分析也用到商品供给、货币和资本的市场特性分析等各个方面。

在物理学中,“均衡”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或系统中物体所处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作为常态来分析物体或系统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微观经济主体与市场、宏观经济主体与市场的状态,并将其看作是常态。在微观经济学中,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费者的状态是最大效用,这是消费者均衡,看作消费者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厂商的状态是最大利润,这是厂商均衡,看作厂商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这是市场均衡,看作市场的常态。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这样。

同样,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变化、均衡稳定等分析,也都是从物理学中经典力学引入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例如,对市场价格运动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供给和需求均衡说明市场价格决定,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说明市场价格的变化,由稳定性分析说明市场价格的波动。但是,市场价格运动的统计数据与这些分析结果很难对接,从而也就难以由这些分析说明现实价格的运动。但是,如果拓宽思路,从古典力学方法的局限跳出来,使用电学的方法,将统计所得到的现实市场价格运动数据,分解为高次谐波、9次谐波、7次谐波、5次谐波、3次谐波等,则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提供一条新思路。

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就宽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不仅使用的古典力学的范畴,而且更加借重于生物学。例如,马克思将从产生、发展、衰退、死亡的过程来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这就来源于生物学的基本思想。再例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就像是描述一棵大树的生长过程:商品就如一颗被埋入地下的种子,它长出两片叶子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长出货币和资本等树的主要枝条,剩余价值、工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就如同众多的树枝和树叶,最后长成资本主经济制度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总之,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存在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科学基础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时值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随着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来更新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二、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取营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一位伟大哲人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实,是现实经济的理论总结。然而,现实经济生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换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日益丰富。这日益丰富的现实经济中所出现新经济现象,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养分。经济学要充分地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收养分,才能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我们以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为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自动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作用,这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导思想。然而,1929年~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引发的大萧条,给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的完善的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国家干预和政府调节。这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理论推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

目前,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认为有两只手:一只手是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另一只手是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然而,时至今日,现实经济生活又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现象:“人造市场”,它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市场”,也不是传统的“政府干预”,它是人造的市场,它的运行规则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为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造的手”。最典型的就是现在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是由金融工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他的运行规则是由金融工程设计的,是人为的。相应地,与金融市场及其产品设计相关的学科也成为“金融工程”。工程不同于科学,科学是发现和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工程则是依据科学所发现的规律设计和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对于当前西方的金融市场,金融财团是主导者,金融产品的设计必然符合这部分人的需要和目的。正是这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设计,加剧了金融市场从发展到繁荣,再到泡沫高涨,最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动荡。这一系列过程都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人造市场”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

经济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吸收现实经济所提供的养分,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是连续的,科学的发展也是连续的。人们总是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经济学也不例外。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一定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不断发展。经济学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既包括经济学,也包括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部分。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其学科基础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分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就阐明市场运行来说,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微观经济理论本身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作为需求分析基础的效用理论,没有解决对效用的度量问题;其次,作为供给分析基础的生产函数,没有解决资本的度量和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而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理论的两个根本理论基础。然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解决(白暴力,1996、2006)。

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从科学的角度看,基本是一个虚构的理论,是用来粉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因此,这个理论具有不可解决的内在逻辑缺陷和外在理论困难,难以自圆其说(白暴力,2002)。

宏观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揭示了这种经济的矛盾,并在其总体框架之内提出了解决对策。例如,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总有效需求不足”,并由此导致“经济衰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由于不能深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解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矛盾根源,也就不能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例如,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宏观经济理论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说明,而是从人类心理角度来说明,因此,难以提出根本解决的方法。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个理论困难: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基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正在力图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马克思经济理论准确地解释了“总有效需求不足”的“微观经济基础”。经济学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雇用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雇用工人的收入被限制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水平上;劳动力价值与雇用工人创造的价值之间具有固定的缺口,这个缺口的积累必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和衰退(白暴力,2005)。

对于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的金融――经济危机,普遍认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起的。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和合理的金融秩序。其实,次贷危机的原因还是在于以房屋为代表的产品卖不出去,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个制度下,工资被限制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工人即使贷款买了房,也无力偿还贷款。这样一来,厂商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了次贷危机(白暴力,2008)。这正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解释。

由此可见,经济学的发展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更要坚持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

科学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顺利地推进科学的发展,就会事半功倍;不遵循这些规律,则会一事无成,至少事倍功半。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也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另一条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第一条道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范畴,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研究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都会带动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使该学科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所带来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过程的一个阶段。

例如,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的研究,在初期,人们认为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后来,进一步发现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再后来,人们又进一步发现原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解为质子和中子;再往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光子、……、轻子、夸克等等。每一次对基本粒子的分解和深入认识,都使得物理学取得了质的飞跃性的发展。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基本粒子是无限可分的。

经济学同样如此。例如,早期,人们笼统地认识到商品具有价值,建立了价值的概念;后来,认识到商品同时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概念分解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到后来,价值概念又进一步分解为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实体、价值形式、价值的转化形式等等。

(二)第二条道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

建立更一般的理论,将原有理论归纳为这个新的更一般的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理论,是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科学的这种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进程,每一次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人类认识的本质开始讨论。

1 科学的内在矛盾

人的认识能力,一方面,“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因为,个人“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因此,人类认识的内在矛盾也就必然表现在真理之中。一方面,所谓绝对真理对应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因而也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之中。人类“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样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愣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无事可做了”(恩格斯,1972;原版,1888)。另一方面,任何具体的真理都被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所限制,是有限的,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来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局限性,意识到他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知识的

制约性”(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这一内在的矛盾,还表现为具体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方面,具体真理,就它是人类无限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来说,具有绝对性。另一方面,就它自身的局限性来说,它具有相对性。因此,具体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这些矛盾性,进一步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矛盾性。首先,一切科学理论,作为绝对真理只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无限进程之中,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其次,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又都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统一。这个内在的矛盾最充分地表现为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有一个适应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是正确的,从而表现出绝对性;然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它就是不正确的,就不适应了,从而表现出相对性。

2 科学的辩证发展

既然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的,都有一个适应范围,那么,随着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相适应的客观范围都会被突破,同时,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被更高级的科学理论所取代。下面,我们讨论这一规律的实现过程,即科学发展的辩证道路。

由于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必然具有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正常的、必然的,是任何理论内部所不可避免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所以黑格尔说:“在一切种类的对象里。在一切表象、总念和理念里,均可以发现矛盾,知道并认识一切对象之矛盾性乃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恩格斯,1950;原版,1817)。不过在原理论的适应范围内,这种内部矛盾表现不出来,这个理论是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统一的。但是,一旦客观事物的进程突破了原理论的适应范围,一旦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冲突时,原理论的内部矛盾就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理论就表现出存在着内部矛盾、前后不一的地方。这正是恩格斯所指出的:“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一方面,原理论的内在矛盾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泛的客观条件矛盾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的显明化又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条件不相适应的明确标志。所以,原有理论内部矛盾的显明化,就把用更高级的理论代替原理论的任务提到人脑思维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从何处出发使原理论过渡到更高级的新理论呢?出发点不在别处,正是原理论已显明化的矛盾。黑格尔说:有限物“以内在界限而建立为自身矛盾,通过矛盾,它被驱迫推动而超出自身”(黑格尔,1977;原版,18(2))。

怎样从原有理论通过矛盾过渡到更高级的理论呢?既然理论内部矛盾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那么,任何在原理论范围内,通过在个别问题上的修修补补,通过解释、注释来消除矛盾的试图都是图劳无益的。这些试图不仅不能推动理论前进,而且由于其不可避免的牵强附会,使原理论大失光彩。这只不过是用新理论取代原理论必然性更加显明的表现罢了。

要解决原理论内部的矛盾,只有用更高级的理论取代原理论,这个更高级的理论应该是适应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的更广阔、更一般的理论。但是,它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具体地说,就是把原理论“降为”(黑格尔,1950;原版,1817)新理论在特定范围内的特定形式,或者说,把原理论降为新理论的特殊。这同样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何具体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因而它要被否定,要向更高级过渡;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绝对性,因而它又不是被简单否定,而是被降为特殊而保留。

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这个辩证道路,黑格尔作了最精彩的论述:“为了争取科学的进展……唯一的事就是要认识以下的逻辑命题,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是消解为零,消解为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它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比先行的概念更高、更丰富;因为它由于成了先行概念的否定或对立物而变得更丰富了,所以它包含着先行的概念,但又比先行概念更多一些,并且是它和它的对立物的统一”(黑格尔,1977;原版,1812)。关于矛盾解决的方式,马克思也作了同样的论述:“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清除(Sweep away――《资本论》英文版第103页)这些矛盾,而是创造了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来说,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马克思,1972;原版,1867)

同样,新建立的更高级的理论也是具体的理论,因而也有其适应范围,它也同样会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而扬弃自身,过渡到更高一级理论。

篇8

一、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货币流通速度是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影响着一国一段特定时期内有效总需求的大小,并通过对有效总需求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发生作用。因此,货币流通速度是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货币流通量可以看成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货币当局发行货币和调整货币政策,可以有效的控制货币的流通总量。而货币流通速度在相当程度上是货币当局所不能控制的,它是由交易和支付制度、人们遵守制度的程度、人们对未来情况预期、利率、信用的发达速度、运输与通讯条件及其他“与流通中货币量没有明显关系”的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

2.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关理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有几种不同的理论假说:(1)费雪的古典货币数量论。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阐述了古典货币数量论,该理论以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得出了MV=PT=GDP的公式,该式称为交易方程式。此式表明,货币数量乘以该年货币被使用的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从该式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由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两方面共同决定,M的下降可能被V的下降所抵消。因此在以货币供给量的增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时,就需要了解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支付制度、个人习惯、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所决定的。由于这些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在长期内的变动也极为缓慢,所以V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可视为不变的常量。所以名义收入只是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即所谓的货币数量论。(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利率的重要性,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理论假定货币需求具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理性经济人将权衡这些动机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并以此为标准,确定货币的流通速度。他的货币需求方程式被称为流动性偏好函数,表示为:Md/P=(fi,y),其中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收入正相关。他既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也有关系,即V=PY/M=Y/(fi,y)(Y是实际收入),所以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动;他还认为价格具有黏性,即实际收入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比例也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受到利率这一因素的影响,同时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又有着自我实现的机制,这些因素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3)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是二战后出现的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学理论主张采取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政策以消除通胀,进而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他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货币量与物价水平关系的理论,而是关于由哪些因素决定货币需求的理论。他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为Md/P=(fy*,w;rb,re,rm,dP/Pdt;u),式中:Md/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恒久收入;w为财富构成;rb,re,rm分别为固定收益证券、非固定收益证券、预期货币收益率;dP/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u为综合变量。他认为,货币需求不仅是利率的函数,而且是所有资产收益率的函数,理性经济人对资产的收益及其对未来收入的判断将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此外,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还有物价水平及物价变动率,其中也包括了理性经济人预期的因素。上述这些影响反映到他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中,则主要体现在u这一综合变量上。他认为,实际货币需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恒久收入,而恒久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实际货币需求也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他主张保持货币供给量的稳定增长。因为Y即实际收入与y*的关系通常是很容易预测的,所以V=Y/(fy*,r)也是稳定的。但是与古典货币数量论不同的是,尽管他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较为稳定的,但并不是常量,它还要受到前面提到的利率、资产收益率和理性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概况

经济学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研究成果颇丰,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采用米什金的货币流通速度公式,以现价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指标来计算中国不同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计算方法是以各年度GDP的数值除以当年各层次的货币流通总量,数据来自于中经网数据库,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一个常数,除少数年份上升以外,总体上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其中,M0、M1和M2的流通速度分别从1978年的17、3.7和2.27下降到2007年的8.23、1.64和0.62,均下降了一半以上,其中V2的下降幅度最大。对比V1、V2的走势图还能看出,V1的波动幅度要明显大于V2。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呈现明显的顺周期性。V2在1985、1988、1994和200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分别对应着四次经济高涨期。对此现象的理论解释是,当经济增长旺盛时,居民收入增加且通胀预期加大,居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刺激消费欲望高涨,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加快;与此相反,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居民倾向于保留手中的货币,社会储蓄率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货币流通速度因而下降。

三、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分析

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逐年下降的整体趋势的原因有多种,本文将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别探寻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1.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从货币需求看,由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是逐年下降的,也即中国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大于1的,即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也就是说货币需求对收入的一阶导数大于零。因此,对于同一个GDP的增加值,地区间差距越大,收入差距也就越大;也就是说,地区间差距越大,货币需求也就越多,M2/GDP也就越大,货币流通速度(GDP/M2)也就越慢。从货币供给看,中国的超额货币供给并非均等的分配于每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均等的。根据有关学者的估算,超额货币供给落到了不到1/10的富人手里,而这10%的富人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地区。这种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的货币需求或货币供给的不正常状况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反映,进而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2.利率的变动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按照之前提到过的经济理论分析,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利息是人们持有货币余额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持有能够提供收益的资产所得的报酬。根据这样的理论分析,利率的提高会鼓励公众缩减货币余额而增加有收益的资产。这样,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加快。反之,降低利率就是鼓励居民持有更多的货币并减少债券持有量,这就会减慢货币流通速度。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进行经济建设,鼓励居民将手中的资金汇集到国有银行,曾经推出了较高的利率吸引储蓄,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就成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近几年,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货币政策也随之发生转变,特别是为了刺激民间投资的增加,央行连续调低利率,这致使居民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大为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因此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3.经济货币化的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一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经历货币化与金融化两个不同的阶段。经济货币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下,相对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物物交换而言,货币的使用大大增加,因此将会有一笔数量可观的货币余额停留在社会经济主体手中,用作交易使用,也就是说在货币化过程中,货币的需求弹性较大,表现为货币需求的增加大于GDP的增加,也即存在超额的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也因此放缓。

四、结语

由此可见,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是区域间发展不均衡、货币与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将带动经济的向前发展,因此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应当从消除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转变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以及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使其向着金融化阶段逐步发展,才能够解决当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小苑:浅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8(8)

[2]姚驿宣: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假说及政策含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9)

[3]吴兴旺 张富祥:中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院报,2009(1)

篇9

广义虚拟经济是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满足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林左鸣,2010)。人类社会已经由传统的物本经济时代进入了广义虚拟的人本经济时代。广义虚拟经济作为新经济前进的方向,它的发展影响一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进而作用于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就业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现阶段,在总结现有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义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新经济时代的就业理论,对于缓解我国就业难、就业不均衡的现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西方就业理论发展

纵观西方经济学关于就业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就业的数量效应,较少学者对就业的结构和质量进行深入探讨。

关于就业数量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萨伊定律、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就业观点、供给学派就业观点。其中:萨伊定律指出供给会自行产生需求;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指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货币主义就业观点认为要降低自然失业率,必须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由竞争的积极作用;供给学派就业观点否定了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论点,转而从供给面寻求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

关于就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主要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茨的研究。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的国民产出和劳动力的比重会不断的变化,即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会引导就业从第一和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增加;库兹涅茨把三次产业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所占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趋于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所占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趋于上升。

在国外劳动经济学领域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先出现“生活工作质量”的概念(Delamotte,Y、Takezawa,S,1984),但其侧重于研究工作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而不是工作本身,直到后来提出“体面劳动”(源于国际劳工组织)、“工作质量”(源于欧盟委员会)、“高质量就业”(Schroeder,F.K,2007)的概念,研究的重点才转向工作质量对工作本身的影响。

二、国内就业理论发展

国内关于就业数量的研究也比较多,周天勇(1995)肯定了经济发展与就业互动关系,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带来就业水平的提高并能最终消除失业现象;赵建国(2003)通过对我国就业点弹性的研究,得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好地拉动了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2007)在论证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时得出经济发展率与失业率变化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的经验结果。

关于就业结构的研究,蒋渔等编写的《中国就业结构的研究》(1986)是国内关于就业结构研究最早的著作,书中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和成因,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就业结构未来变化的趋势;袁志刚、龚玉泉(2001)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吸纳第一、第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周建安(2006)指出,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决定了就业结构及其变动,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对应什么样的就业结构;蔡昉(2007)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的发展,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国内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末,但直到目前,国内学者仍然没有过多地对就业质量进行系统性研究,大部分主要停留在对就业质量的内涵和评价的基础性研究阶段。国富丽(2005)是较早开始关注就业质量内涵的国内学者,她分别对国内和国外提出的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李军峰(2003)提出了就业质量的九要素理论;刘素华(2005)提出了4个维度1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在2007年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对我国就业质量产生的影响。

三、广义虚拟经济下的就业理论

上述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于就业理论的研究都只适用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结构。而目前,广义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并占据了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的就业理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广义虚拟经济就业的数量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以及广义虚拟经济与其他相关产业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广义虚拟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1、广义虚拟经济就业的数量效应

传统的物本经济时代,劳动、资本和技术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然而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劳动效率不断提高,资本和技术替代了劳动力,这对就业产生了替代和挤出效应,从而导致了“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就业零增长”现象。要改变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这种替代关系,就得进一步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的“物本经济”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主的,存在着需求瓶颈和资源供给限制,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厂商通常会选择用高效率的大机器来替代劳动力,而这一行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就业减少的替代关系。而以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需求为核心的广义虚拟经济是“人本经济”,遵循价值不守恒原理,虚拟价值具有非边际化特征(林左鸣,2011),不存在需求约束和产量限制,生产要素以高智力、多知识、富信息的人力资本为主(胡延杰、周宁,2011),且其劳动生产率高于一般机器设备,厂商没有必要也不会选择设备资本代替人力资本,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的恶性循环陷阱,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和谐成长。

2、广义虚拟经济就业的结构效应

广义虚拟经济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人的心理需求范围很广,包括财富、娱乐、健康、文化等,而满足这些心理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行业大多集中于第三产业和广义的文化产业。因此,按照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也将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近几十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需求正在从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实体产品为主转向满足其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虚拟产品为主。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形态也正在从传统的物本经济统治时代转变为广义虚拟经济主导时代。当人们的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直至极大满足时,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就会浮出水面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而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产品需求的此消彼长的变化,将引起前者收入需求弹性的不断下降、边际报酬递减和后者收入需求弹性的不断上升、边际报酬的递增,使得从传统实体产品生产部门释放出来的就业人口不断流向虚拟产品生产的广义虚拟经济部门,为其注入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壮大,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的良性互动格局。

3、广义虚拟经济就业的质量效应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因而也被称之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其中,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等特征,就业质量较好;次级市场所提供的职位则恰好相反:工资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制度不规范、没有升迁机会,就业质量较差。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均衡水平,竞争性不足;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一般接近均衡水平,竞争性强。广义虚拟经济是主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由于其涉及的产业特殊性,其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广义虚拟经济的要素投入是能够创造虚拟价值的人力资本,提供的是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非无差别劳动”,即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不能简单的由时间进行通约和衡量的那一种智慧活动(林左鸣,2010)。

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所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想要进入广义虚拟经济产业就业,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掌握这些行业的相关知识,从而跨越这道门槛,进入劳动条件较好的经济部门。劳动者从传统的物本经济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不断流入新兴的广义虚拟经济高级劳动力市场,推动了整体的劳动力质量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整个就业质量乃至社会福利进步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四、结语

在广义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就业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新经济时代的就业理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广义虚拟经济,才能促进我国就业的数量增长、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

(注:基金项目: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X2011-1028(M)]。)

【参考文献】

[1]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人民出版社,2010.

[2] Delamotte、Y&S. Takezawa: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labor organization,1984(1).

[3] Schroed、F.K. 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What I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J].Work,2007(4).

[4] 周长才:经济增长与失业: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存在性检验[J].学术研究,2001(12).

[5] 赵建国: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改革,2002(1).

[6] 蔡昉:通过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中国就业,2007(9).

[7] 姜渔、党晓捷、姜洪:中国就业结构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8]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9]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9).

[10] 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2).

[11] 国富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国际劳动,2009(10).

[12] 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11).

[13] 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5).

篇10

二、发展广告学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框架

对发展广告学及其研究与分析框架的思考,我们依然可以回到发展经济学的问题上来。

(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框架从20世纪40年代起至今,发展经济学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1.关注资源与资源配置问题

在发展经济学初始阶段,经济学家们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多归于资源问题。资源占用的不平衡,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假设和基本研究结论。资金、基础设备、人力资源等资源的占用不足,被认为是经济欠发达的重要原因。研究强调了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入的驱动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只要占有充分的资源,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成长,经济学家发现资源的占有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在取得资源的占有后,资源配置问题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角。通过研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最致命的要害是没有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经济效率水平,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广泛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只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就能稳定均衡发展。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假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是理性经济行为,其资源要素是流动的,供给曲线富有弹性,而制度的影响是有限的。它将资源没有优化配置的原因,归结为竞争的不充分,以及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多结构”性,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计划去干预经济,应加大制定发展计划,提倡由政府进行社会资源配置,以避免市场失效。他们认为经济起飞最重要的前提是政治方面,而市场机制的均衡力量不会自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结构主义所强调的,是政府制定的“计划”,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未受到学者注意。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信息不完全、高交易成本、市场不完善、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规模报酬递增、多重均衡和路径依赖等现象”,市场失灵的范围超出了之前认为市场可自动调节或通过政府干预的程度。因此,这一基本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于是,发展经济学进而关注制度问题,力图从制度层面来解读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关注制度问题

对制度问题的关注,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目前正经历着的一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和制度上的缺陷。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政治体制、土地制度、金融机制等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按照工业化、城市化等模式推进,就能实现充分的市场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由于“制度性”的缺陷和不足的存在,它们成为了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让发展经济学从中得到借鉴。在这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家以制度要素、知识要素为核心,借用各种技术性分析工具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虽然资本积累、技术引进和创新、产业结构变化、人力资本投资等资源因素仍应得到关注,但研究发现,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制度要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制度要素包括:“政府的组织与运营能力、社会的政治适应性、公平分配与再分配制度、规范与非规范的交换协议、激励机制的设计等等”。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一个有效的、稳定连贯的制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制度创新、设计来满足它们相当大的制度需求弹性。资源与制度,是发展经济学研究框架与分析框架的两个核心基点。

(二)关于发展广告学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框架的思考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与分析框架可成为发展广告学研究框架建立的重要借鉴。

1.资源问题的分析

同为资源问题,但经济发展资源与广告发展资源的资源要素却是不同的。发展经济学关注的资源问题,重在传统经济学重点关注的土地、人力、资本等重要的生产资源要素。然而就广告发展而言,最基本的资源要素却是经济资源和市场资源,即经济总量与经济潜量,市场总量与市场潜量。其他还有企业资源、媒介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正是上述各重要资源要素占有的差异,造成世界各国各地区广告业发展的不平衡。其实,世界范围的广告研究,早已开始关注类似的问题,诸如各国各地区广告业发展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就是诸多资源占有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资源问题的分析,毫无疑问应成为发展广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2.制度问题的分析

正如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经历的一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占有优势,并不必然形成发展优势与竞争优势,这里有一个资源创新与资源优势转化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制度。广告发展同样如此。西方发达国家,除美、德、法等国外,以英国为代表的广告业的发展,日、韩包括台湾广告业的发展,印度、巴西、俄罗斯广告业的发展,都值得我们从制度层面去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广告制度造成了不同的广告产业发展现状。制度经济学以为,制度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制度安排的好坏,同样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制度问题的分析,同样应成为发展广告学研究的又一重要维度。资源与制度,同样是发展广告学研究框架与分析框架建立的两大基点。发展广告学诸多问题的讨论,都应置于此研究框架与分析框架之中。

三、发展广告学的国家案例研究

在梳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历程时我们发现,国家或地区案例研究是发展经济学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最基本的研究路径。

(一)发展经济学的国家案例研究

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当我们在解读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时,涉及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以及对这种差异的解释。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外部环境条件都有所区别,因此很难把全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模型结构中讨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经济学家就开始注重所谓“类型学”分析,即:“对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根据它们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经济学家试图在国家或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归纳整理和理论抽象,以此来修正过去研究存在的缺陷。这样的研究就是要求经济理论更加密切地与实践相结合,实证的案例研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功能、市场与政府失灵和发展的政策效果研究将成为今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这种描述性与阐释性的研究,都是宏观层面的。需要指出的是,当经济学从微观走向中观、宏观时,经济学依然遵循和谨守其实证研究的传统。发展经济学中的国家案例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实现着传统经济学实证研究传统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延续。

(二)发展广告学的国家案例研究思考

如前文所提,发展广告学重点研究的是世界广告发展不平静的问题。假如这一前提成立,世界广告发展中的国家或地区的案例研究,似乎也应成为发展广告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研究路径。唯其如此,方能有效规避如此宏观问题的研究过于空疏化,方能有效实现宏观问题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互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对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对话。在中国内地发展广告学问题正式提出之前,诸多内地学者就已开始着手于世界广告发展的国家或地区案例研究,譬如:美国广告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日、韩广告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港、台广告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等。这些典型国家或地区的案例研究,将成为今后发展广告学研究继续深入、拓展的基础。当然,这些问题的研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但内地学者在此方面的努力,却是值得高度关注和重视的。

四、发展广告学的中国问题研究

中国问题研究,自然是发展广告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并非像有学者所主张的只应注重中国问题的研究。一个学科的建立,自应有世界普适意义。如果发展广告学只专注于本国问题研究,那就失却其本应具有的更广泛的学术价值。发展广告学的中国问题研究,是发展广告学典型的国家案例研究。只有各国学者都重视本国经验的研究,才可能为发展广告学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证资源与实证经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世界广告研究,较少有学者展开本国广告业的发展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国大陆学者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欧美的广告研究,引领着世界广告研究,但在研究内容上,仅局限于“广告本体”,对广告进行“产业”层面的研究,至今阙如。中国学者近年的广告研究,从“广告本体”推进到“广告产业”,并在全球视域下,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框架下,着重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的研究,此应视为中国广告学者对世界广告研究的一大贡献。中国广告产业研究起步于2004年,通过对广告产业相关研究论文整理后发现,至2011年底,中国广告学者就此问题在广告学、传播学的重要期刊上达413篇。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广告学者对此关注最盛。学者的关注视角主要集中在广告产业发展升级、产业结构、产业制度、产业竞争力以及广告市场研究这几方面瑏瑡。广告产业的研究既回应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极大地拓展了世界广告研究的范畴,丰富了世界广告研究的内容。1979年,大陆广告市场重开,30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至2010年,大陆广告市场已居世界广告市场第三位。2012年,中国广告市场营业额同比增长了30%以上,突破4000亿元瑏瑢。然而大陆广告产业却存在低集中度和外资化倾向等严重问题。大陆广告产业的现状是: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的本土广告公司面对着强势的外资广告公司的竞争。经计算,大陆2010年广告业行业集中度CR4=15%,CR8=22.41%,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113,这些数值都表明大陆广告市场是低集中度的竞争型市场。这样的产业现状为学者们多从制度安排的层面来检讨问题,并着力探求大陆如何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超越提供了研究背景。广告产业的研究既回应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极大地拓展了世界广告研究的范畴,丰富了世界广告研究的内容。大陆学者此一领域的研究努力及其成果,堪称世界广告研究的一大重要贡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017—04

近些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圈”、“带”、“群”、“区”的纷纷涌现,构建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便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亦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还鲜有探讨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和结构要素等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期望本文的探讨能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推进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有所俾益。

一、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区域是指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一个特定空间。在一个区域内会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主体(如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这些多元主体的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多元主体必须相互协调其关系,进行协同合作治理,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各地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个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这些利益矛盾与冲突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协调,就会进一步演化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损害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深入发展,其中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核心。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指通过有目的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首先,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具有一定的目的导向。社会领域中的机制一般都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设计的,因而带有明确的目的导向性。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也具有相应的目的,即是为了实现区域公共利益。其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结。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被用来借指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较为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机制设计良好,那么当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它便会自动迅速地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的目标。机制是一种联结,是一种有机联系,意味着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是一种有机联结,可以看做是一种由多个政府主体相互联结和互动的运作系统,并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产生新的整体功能作用,即通过协调合作来保障区域经济的顺利运行。再

收稿日期:2012—08—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的北部湾区域公共管理研究》(0896003—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褚添有,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桂林541004)。

马寅辉,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桂林541004)。

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一种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相互联系是指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的联结,其联结组合方式可以看做是机制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不是按照上下层级组成的纵向结构,而是多个主体基于平等基础上组成的动态的、富有弹性的网状关系结构。相互作用是指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主要表现为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等形态的运作过程。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最后,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一种制度安排。

要想使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稳定下来,成为各地政府所遵循的行为规则和程序,就必须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外在形式上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就表现为一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规则或制度。

二、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