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73
对大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社会及国家的普遍关注。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1 把握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设计原则
笔者认为,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把握课程的设计原则。
1.1 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
高校应当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贯穿到教学当中,并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多增加实践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抗压和耐挫能力,加强心理素质。
1.2 教学方式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心理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上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理论性教学,而要通过实践体验与训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对教材的设计要求与编写
2.1 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定位和指导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上均取得好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更需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及习惯,将心理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从而体现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特色。
2.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原则
笔者综合比较了一些高校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现在教材编写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教材的设计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编写原则,既要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又要结合实际,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同时,教材版面设计上应有文字及相配的美图,增强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材专题内容编写及教学板块设计
鉴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专题授课,笔者认为专题内容的编写,主要应以大学生成长为主线,应基本涵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概论;自我意识培养及调适;健全人格塑造;情绪管理与调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及性心理健康;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及生命教育等。每个专题中可以包含“故事或者案例引入”、“知识理论讲堂”、“课堂活动”以及“自我探索-自测量表”等多个教学板块设计,从理论与应用的角度,兼顾心理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既要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需要,又要满足可读性、生活性及互动性的要求。
3 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
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教材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要重视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等多种环节进行教学。另外,可以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如电影视频赏析、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冥想、案例引导分析等多种方式。
4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最终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转化为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研究透彻教材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做到对理论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2)教师应学习多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确保讲课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3)同时,教师应掌握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技能。教师讲课应有热情,精神饱满,做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志强.浅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08.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早的在高等学校成立的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机构。迄今为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定位的偏差——重诊治,轻预防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诊治而轻预防”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认识的偏差——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它是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德育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德育是以为指导。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德育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格进行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又有差别,其理论基础、任务、教育目标不同。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保持心理健康。正是因为两者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背景材料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
三、对象的偏失——重补救,轻发展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字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这就使一些人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为少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的异常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无关,这显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事实上,相对于少数异常学生来说,更多的学生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有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之分。发展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和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补救性教育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与帮助,使之战胜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状态。发展性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发展的大部分学生,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补救性教育面对的只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承担的是矫正性的工作。可见,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少数心理问题学生身上,势必会降低教育的目标,不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势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四、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更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较少,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较低。在当前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背景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学习和在职培训却显得相对落后和迟缓。在欧美国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我国,按照要求,从业人员至少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以下几类: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德育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因此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也有待商榷。未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可能会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心理产生副作用。另外,即使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也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作为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操作,也不能只懂操作而理论基础不扎实。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数量少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高校一般每2000名学生就拥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教师的数量较少直接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五、保障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保障机制涉及人、财、物等多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是最重要的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偏低,这将无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先行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流失。如果说工作量的计算只是表面的,那么,其职称系列上的保障则是深层次的,许多教师因为职称上没有保障而不得不最终放弃心理辅导工作。有资料表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心理职称和纳入德育系统的学校还不到学校总数的1/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更反映了心理辅导教师所处的不良环境。只有切实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1积极心理品质概述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是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起源,并且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心理品质是个体的人生认知、情感等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个体的各个方面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率先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是美德和力量,是具有能够帮助人们战胜心理疾病,并且给人们生命活动以缓冲作用的品质[1]。积极心理品质是包含个体多方面的积极品质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品质。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联系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界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专门开设的课程,涵盖了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2]。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的培养。
2.1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主要的渠道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高校中,有很多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途径,如专门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程、增加团体辅导课程、进行心理实践活动等,这其中开设课程就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方式。
2.2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和导向的,所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高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以及处事做人的能力,并且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预防一般的心理问题。
3心理健康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
3.1健全学生的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和事物进行信息建构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人的感觉、知觉等心理现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通过认识心理学内容而将自己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和全面,能够更加真切的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需求。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还能够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做到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看待。
3.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心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还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心理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堂和课外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现实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是只在书面上了解。通过实践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明白培养自己积极情感心理的途径和方法[3]。
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的途径
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要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及体验式活动等方式。
4.1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让个人能够更加幸福的生活,如何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仅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的多元化,还能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特性,让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品质以及个体价值,并且能够让大学生产生心理品质培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由另一个方面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
4.2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设置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内容
要设置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满意的回忆和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以及乐观的面对未来的课程,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培养出积极的人格特质,帮助学生构建个体在社会之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充分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4.3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要改变传统的心理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多样化,更加适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行为的训练和测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好奇心发现培养自己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并且这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个新途径,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主体,并且发挥主体的体验作用,具有“发现”的功能,能够让大学生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利用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穿越电网等一些具有刺激但是却充满安全性的心理训练和游戏,让学生对自我的分析更加客观,更加深刻,能够认识自我并且把握自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摆在自己面前的困难和挫折,并且积极的克服困难,勇往直前[4]。
4.4高校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拥有的素质品质越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才能够更加顺利,更加有效。因此,高校要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教师的积极力量,才能够让教师真正地将学生的心理潜能唤醒,加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
5结论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之中更加优秀,让学生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加乐观的面对困难。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要从目标到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全力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大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才。
作者:臧鹏宇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事实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因人际关系的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并持续地出现焦虑、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生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学生体育教材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够,加上个别教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视不够,因此难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兴趣课的形式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课,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随即抽取60名学生构成实验组,大学一年级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在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作为对照组。
1.2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研究工具。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般背景信息,包括年级、年龄、班级、干部、三好学生等;二是关于健康信念(个人对健康、健康原因的认识)与健康行为(个人为自己的健康行为所做的一切)的开放式问题;三是cawte健康量表,其中cawte健康量表是用来评估个人的健康水平,它包括2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水平。每个分量表有10个有关身心症状的是非判断题目,分数越高,则健康水平越低。
1.3研究的组织
“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辅导”兴趣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的。开课前,先用健康教育信念和健康行为问卷及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进行前测。然后将实验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的课程教学。教学时间为15周,每周2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共为3o个课时。以华南师大应用心理教研室所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论、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困扰、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能。讲课时,教师着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教学方法根据主题需要而灵活变化,有讲座、讨论、座谈、观看实验录相及学生心理咨询课堂模仿训练等。再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大学生健康问卷,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最后,对实验组被测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调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健康概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分别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前测结果之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自身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进行了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健康的前测结果不存在差异x2=0.22>0.5)。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5.96,p<0.o1),实验组本身的前、后测结果之间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4.15,p<0、01)。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的确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单纯从生物学意义去理解健康的学生人数减少,更多学生能全面、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即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无残、无伤”,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2关于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我们就健康方法的信念对对照组被测、实验组被测的前测和后测的三个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差异性检验(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被测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前测结果基本一致;对照组被试健康方法信念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后测结果的差异增多。实验组被试健康信念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在某些项目上有显著的变化,即认为体育锻炼和有病及时看医生是健康方法的人增多,主张乐观人生态度和认知提高是健康方法的人数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的实验有效地改进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特别是对有关心理调节方法的认识有了提高。
2.3被试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被试健康行为(%)的前测和后测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表3)。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锻炼行为上,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前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后测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主要是实验组的有病及时看医生、体育锻炼、交友、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和个人和环境卫生行为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被试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体育锻炼的学生有所增加,有病及时看医生的学生有所变化,丰富业余生活、交友和认知提高的学生明显增加。
以上结果证明:心理健康的实验明显改进了学生的健康行为,特别是有关心理调节的行为明显增多。
2.4被试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及其比较将对照组健康水平测试结果与实验组前后两次健康水平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平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cawte健康测试的两个分量表分和总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前测结果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一)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及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必修课,共16个学时。由于目前没有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选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由马建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在内容上,选取了“导论”、“自我意识”、“情绪”、人格”、“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8个章节。教学形式采取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用的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具体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团体心理活动、体验式活动、心理测试、个案分析等。具体见表1。(二)授课对象。课程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学生。笔者授课共11个班级,其中听障生班级8个,视障生班2个,肢残生班1个。班级人数14~22人,小班上课,根据教学活动场景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体验式课程。其中听障生班级采取手语双语教学。(三)课程考核。为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3个部分:课堂情况(20%);3次实践作业(30%);期末小论文(50%)。课堂情况包括考勤率(10%)和课堂分享发言(10%)。3次实践作业包括:完成“人际关系中我的样子”、“我的人际关系圈”、“我的爱情宣言”。期末小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写出对课程的心得体会,体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收获的心理体验,以及是否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课程有效性分析和评估
(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这是课程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中存在混淆一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情况,自己给自己贴标签,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识,卸下了心理包袱。(二)培养心理健康意识。残疾学生对生理健康特别关注,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通过课程,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及课程结束后,有8位同学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有一位肢残学生叙述说“生病导致身体残疾,家里父母压力大,自己乱发脾气。以前却从没想过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学生开始有意识保健心理健康。(三)运用心理调适技能。是否掌握并运用各项心理调节技能是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一位听障生描述“在高中我得过抑郁症,在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看书、多找人聊天,听听歌释放自己的压力。”一位视障生描述“我曾固执认为学习心理学没有用,经过8次课程,让我更进一步审视了解自己,很多时候会分析一下失落或烦躁时情绪变化过程和原因了。”(四)增强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我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有视障学生说“以前觉得对自己无所不知,通过课程中20个我的游戏,才发现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只有一点点。”有一位视障同学描述“通过询问身边人他们心目中我的样子,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各不相同,要不是做作业,我不会去问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点。”另一位视障生描述“通过课程知道了自己的气质是抑郁质,让我知道自己平时一些小纠结更多是因为这种气质造成,而不是心理问题,这让我不再为不时出现的小纠结太过担心。”
三、健听残疾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
(一)健听残疾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正向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氛围和班级同学之间尊重彼此,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彼此生命中苦难的深深理解,深刻的情感支持,生活学习中相互帮助。很多同学减少了曾经被欺凌、看不起的怨恨心理和自卑心理。有一位肢残学生描述“我从小受到冷嘲热讽,其他人都看不起我,在讽刺中我甚至萌发了自杀心理……直到来到这所学校,同学们没有笑话我,我感到了希望和快乐。”班级团体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学生自尊,减少对自身残疾的自卑感和羞耻感。2.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强烈。一位视障学生说到“对于身有残疾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心理、性格上的问题”。16课时的课程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方面,视障生有强烈的需求。一位青少年期因病致盲的学生描述“自我14岁那年,突发性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下降,从此性情大变,从此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常认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觉得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一位视障学生说到“人际关系是我的一块心病,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是性格的影响,还是后天学习影响的?很想去改变,但不知从何做起。”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3.增进了健听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化。一位视障学生描述“学着换位思考,理解事情的矛盾,不同人理解的不一样,我的心里不像以前那么抱怨和发怒,觉得不公平了,心态平静了。”健听残疾大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课程学习,增进了社会化,理解问题的角度更加立体多维。一位视障学生谈到对恋爱的体会“为什么有的恋爱会失败,有的能够走进婚姻殿堂,可能不仅仅和时间长短、彼此是否了解有关,还和两人相互经营、是否有技巧的表达有关。”(二)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双向作用。一方面,班级团体情感支持对听障生减少自卑和社会孤独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听障生因为语言沟通困难,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少而单纯,同样的活动,听障生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对课堂内容理解和体验非常浅显,和健听人交往困难,加之在聋人文化群体中彼此支持和信任,更加减少与健听人的交往。在课程互动中,有些听障生使用主流社会语言被动,对不会手语的健听人不愿意主动交流,不利于听障生融入健听人社会。2.课程中表现出生活技能能力不足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技能的定义是,个体采取适应的积极行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与挑战的能力。[1]听障生因为听不见,人格特征表现固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易受他人暗示。[2]有时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极简单化,与健听人社会交往中会出现生活技能不足的问题。3.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心理健康意识欠缺。前人研究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全人差,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3]在课堂互动中,老师询问听障生听懂了吗?他们会点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或理解偏差。
四、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本课程有效性分析呈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对视障生和肢残生等健听残疾大学生效果明显。而国内外研究发现,聋人经由同伴相处能够感受到被社会接纳和自在感[4]。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残疾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重大。(二)突显特殊教育理念,开发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课程开发,应该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残疾大学生的特殊心理需要。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方式都应该在理解聋人文化的基础上改进,增加生活技能的培养。健听残疾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创伤心理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运用艺术性表达,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自尊感,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自信。(三)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发展的取向。在课程实践中发现,残疾大学生自卑、低自尊、敏感多疑、孤独等心理问题与他们身有残疾的经历有关,在课程中的活动体验以及特殊学校关爱、尊重的氛围,都能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应以发展为取向,帮助残疾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江楚娟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Lifeskillseducationinschools[Z].Geneva:WHO,1997
一、认知德育背景概论
中国化的德育教育从传统定式转变成现今颇具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人文关怀、人文认知、认知教育、认知德育等新话题的提出,不断适应了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认知,使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就其理论和实际背景来讲,认知德育的产生并长时间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基于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现实手段,以认知行为训练为推手的方法论。
1.人学理论作为传统教育向认知德育的过渡,起到交互纽带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人学理论。其中对人的哲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分别提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应如何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议题,该理论以“人”为中心,主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都应从实际的人开始”。那么,“人”即该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开展认知德育教育更加符合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更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认知德育面向的是广大学生,属“人”的范畴,通过对“人”的理念的共同把握,将学生的位置摆正,以人学为理论基础,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于人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认知德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渊源性。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囊括了认知德育与哲学论的相系性,亦成就了高校德育新范式的更迭。应指出人学理论在当代各论中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理论论据,依然起着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继续发展的指明作用。
2.人文关怀的倡导体现了传统德育向认知德育转变的大环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大都基于填鸭式的初级教育,对于学生本身的诉求、自我认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未提入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多受限于知识的强制、封闭的教化过程,教师讲授的权威性与不可性持续了很多年,迫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本人对人和人性的解读,失去了本我的状态,这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糟糕的现实境遇,正逐步瓦解着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发现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同地位,平等、公平的交流。而此种诉求即成为了阻碍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填塞式吸纳过程。
认知行为训练,更趋向于大学生自我的能动性,更倾向于教师在与其的平等沟通中,舒缓其紧张的神经,敞开心扉的与教师交流。在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普遍现象,致使高校德育教育在其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被弱化,甚至异化。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充满魅力色彩的传统德育教育变成了普遍虚幻的存在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代名词,使其成为没有道德意义的冗长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即是把握住了德育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平衡。
二、认知德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认知德育之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顺化为一种理念,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归属于在德育教育大环境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训练正向影响着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指导着认知行为的训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下的认知行为训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因此,通过科学的界定,对认知德育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大学生饱含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解析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以期从根源上改变其认知行为,达到大学生心理的满意状态。
1.认知德育的涵义
就德育范畴而言,认知训练的存在已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行为训练,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训练。认知德育指的是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为中心理念,基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真诚交流为出发点,以话语环境为媒介,通过沟通实践而达成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完善,以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为努力方向的一种教育认知手段。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平等、尊重。
认知德育的涵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两方的关系属民主和等位的间性主体关系。双方需要共同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认真理解双方所表达内容,剖析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其次,在德育教育影响的大环境下,认知理德育亦设定了其终极目标,以视野和心灵相交合,构建无法比拟的美好精神世界。最后,认知德育的本质是认知训练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交流的一种范式,师生双方在德育理念下进行认知训练,在认知训练中完备德育教育。
2.认知的人文关怀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变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从最初的简单、单纯,逐渐步入复杂、不可预测的状态,人文关怀渗透到大学生德育教育视野,为了能够培养出心理状态健康、健全的大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关注学生个人合理发展的大目标,全面促进高校认知德育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形势的德育教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大学认知德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掘认知德育固有的人文内涵。
三、高校德育教育视野下的认知行为训练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认知德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的延伸,它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完备,在彰显传统德育的价值内核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推手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模式的发展,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心境发展的富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认知德育,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德育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1.人本化理念的提出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指导下开展的,其内涵下的认知德育不但要体现人文化关怀,更应适应人本化的改变。人是客观事物实现的主体,必须要融入人文化关怀的理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鞭策,并从人本化的角度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层面,而且要体现认知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管与修复上。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人本化的认知缺失,忽略了大学生自我、自主的本意,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的时效性匮乏。因此,就当代大学生认知德育的人本化理念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必然形成。
2.伙伴化关系的维系
高校师生关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而非学生的认知,这种极大压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没有了其发展的空间,亟须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开拓新的路径。在认知德育的背后,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伙伴化关系,因此更能发挥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游刃有余地维系着师生间多重的伙伴关系。德育教育正在演变成互补流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
3.认知训练的场域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必须有其特定的场景,其中必须包括舒适的外环境、安静的内环境及相关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共生出另一个新的词汇“情境共同体”。认知德育在融入了人文关怀后,更体现了心系学生,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的提法。因此,情境共同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合乎学生本人的隐私保护权益,学生更愿意接收。这种互动固有的场域,是认知德育彰显其人文关怀的必然诉求。
4.人性化的训练模式
认知德育教育中,如何使用方法,使用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在德育的范畴内它所涉及的行为学、方法学手段都应满布人性化的元素概念,由于提出德育教育必须顺应人文关怀理念,必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务必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而人性化的认知训练符合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生活交往习性,符合教育模式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学生及人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主体在愉悦、放松的情境下实现理解、沟通、交流与反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行为差异等视角出发,开展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精髓,是中华儿女最应永志不忘的美德。从哲学及其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上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治学终极目标,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大学生不仅应是业务能力超群,更应是具有符合当代时展的健康心理的群体,认知德育以人文化关怀为主线,彰显着一种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方式与方法,这也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传统德育逐渐淡化的教育趋势下,认知德育已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认知德育的乐观性自我接受,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的心理辅导模式的认可,建立这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保障。因此,认知德育将是这个时代教育模式的呼唤,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必然之途。
参考文献:
\[1\]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2\]黎云羲.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8):160-161.
\[3\]郑红波,孙红艳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4-66.
\[4\]Wei-Chin Hwang,Jeffrey J.Wood,Keh-Ming Lin and Freda Cheung.Congnitive-Behaviroal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linical Practice\[J\].Cong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293-303.
\[5\]王晋.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理论前沿,2008,(7):281.
2002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并于2005年同卫生部、共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明确做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指示。目前各高校为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干预机制,本文即对当下有关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各类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术评,总结现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且找出在该领域研究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通过理论的健全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健全和发展,保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1.国外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我们知道对心理危机的干预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军队精神病学临床领域,国外基于对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由来已久的研究和已经取得的丰厚研究成果,成立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并且业已形成行之有效的、较为成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各大高校当中,多由大学心理服务中心或专门的危机干预中心来承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为例对干预机制进行梳理分析。
1.1美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家威特默(1896)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并为教育提供需要的服务;戴维斯(1907)推动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进程;比尔斯(1908)出版《一颗找回自我的心》,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发展。此后,卡尔・罗杰斯提出在心理咨询中以当事人为中心,将咨询的重点放在当事人身上的咨询模式,这一理论使得学校的心理教育随之将教育重点转移到学生本身的情绪治疗教育上,将关注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并朝着这一方向逐渐发展、丰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几乎所有高校都拥有专业的心理危机咨询机构并且配备专业心理人员,危机干预模式包括危机发生或即将发生时的缓解和阻止,即明确告知当事人怎么做可以降低和阻止危机及其危害;随时评估现有的机制与体系是否完善;坚持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即始终保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媒体的沟通交流;让危机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加入干预组织,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心理人员参与整个干预过程(甘露,2013)。美国的高校如果出现危机,首先要报告给地方和州政府并由其先行介入,如果地方和州政府同样无法解决就汇报给联邦政府,由总统作出决策,继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开始介入工作,同时美联邦应急管理局还与各州教育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应对危机事件的指南(余冠军,陈玉祥,范起东,2010)。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业已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职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全力范围以及教育咨询标准、培训标准等等。
1.2日本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日本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基于其地震频发,需要灾后危机干预以及深受美国影响等原因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立专门的心理工作机构,随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立教大学等等相继设立心理工作室等机构,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日趋普及与成熟,同时日本又有着充足的经济基础以及单独划拨的专项经费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作保障,由此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逐渐走向正规化、成熟化。高校的心理危机管理队伍成员均是心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和专业的工作、管理人员,其心理机构为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丰富的训练、活动和讲座,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甘露,2013)。
2.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我国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首先要学习国外的成熟理论和业已进入正轨的危机干预机制,但在扬弃的学习这些先进经验的同时我国学者并没有停滞摸索钻研的步伐,在起步晚、专业基础匮乏的种种束缚条件下对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探析与发展,取得了一定了成果。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均已呈现一定规模,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也形成一定态势,涌现出许多不俗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专著方面,郭薇等编著《心理危机干预概论》一书,详细研究心理危机的起源、概念、特征、分类、干预模式并且主张根据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对其进行干预;陈道明在其专著《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当中着重探究了突发性事件尤其是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危机如何干预应对的问题。
在学术论文方面,首先是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分析界定以此来研究干预措施,荆月闵在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中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特征及如何界定,通过对心理危机的研究来确定干预对策;高淑艳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中首先通过对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定性,从而针对不同心理危机展开不同干预措施。
其次是基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内容分类进行研究,湘潭大学王玲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析》中就分别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危机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危机临发时的预警机制、危机发生中的应急机制和危机后的保障机制进行研究;谭海涛,牛宏伟,李鑫等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对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的研究来构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再次是通过实际案例调查或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孔晓东)即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对量表的测试分析进行研究;李向阳,格根图雅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启示》中通过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及干预程序,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最后还有基于对各高校的走访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的总结性研究,高淑芳,管凤仙,张国栋等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的思考》中提出许多高校形成的在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在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在班级选拔心理委员、在宿舍选定宿舍长以此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最终到个人的五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查晶,刘海骅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与尝试》中较为完善的总结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过程与步骤,一是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档案及建立心理问题的监测及排查制度,二是治疗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积极对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危机干预知识与面向学生开设免费的心理咨询,三是补救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危机当中的处理程序及危机后的处理程序。
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不难看到近几年我国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研究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第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研究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其的学习与弘扬是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引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也必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之中,运用其对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促进其产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以此来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及化解,然而目前除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尚没有对如何有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二,研究较为缺乏创新性。近年来关于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的学术资料在数量上有了急剧提升,但是在质量上却有大量重复性研究,在对理论及干预机制的构建上较为缺乏创新性,同时要注意虽然我们需要国外的成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但是必须将理论同我国大学生以及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高校、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第三,取样、取例范围较小。在需要实例或问卷调查、量表测试的研究当中,取样或取例的范围大多局限于一个院系、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能较为单一或受到地域的影响,以至于影响研究结论的广泛性。
第四,缺少跨领域合作。首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离不开医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的融合与跨学科交流,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也应该与时俱进,尝试同新媒体等多领域进行适当的合作。
第五,缺乏对机制的规范和完善。在预防体系以及危机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方面都不够完善,同时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保障机制缺乏深入研究。(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cjj2015003)
参考文献:
[1] 陈道明(主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薇(主编).心理危机干预概论[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查晶,刘海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与尝试[C].载于王建中,金宏章(主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58-360.
[4] 李向阳,格根图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启示[C].载于白宝玉(主编),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内蒙古: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48-50.
[5]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北京市,2008.
[6] 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武汉市,2007.
[7] 王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析[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湘潭市,2012.
[8] 甘露.国外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田,2013(2),313-314.
[9] 高淑艳.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1),96-97.
近年来,高校扩招政策持续深入,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给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如今,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会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明显。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政治辅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高校现有的思政教育方式与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亮点。这是一种见效明显、推广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本文以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为主题展开研究,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与特点
1.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
所谓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是指由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顾名思义,“朋辈”具有“朋友”与“同辈”的含义,这些人往往享有相似的价值观念、生活经验或生活方式,共同关注类似的问题等。就高校来说,大学生的朋辈心理互助,主要指同学之间的相互安慰、劝导与鼓励。如今,朋辈心理辅导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2.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往往由一个群体中有号召力与影响力的人发起,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人际交往技巧,由他们向周围的大学生传播知识与技能,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特点:
准专业性,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与大学生间一般的人际互动有所不同,也略异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比较有限,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一般性心理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困惑、情感交流等。
主动性,高校心理咨询遵循“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很难做到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然而,朋辈辅导员们来自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同辈学生的心理需要与问题,通过主动为同辈们提供心理帮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覆盖面广,据相关心理学调查研究显示,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最有可能向身边的朋友、同学求助,而不是父母、教师或专业心理咨询者。这就说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比专业心理咨询所涉及的对象更多。
二、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弥补高校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随着高校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然而,专业心理咨询者的数量依旧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心理求助的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均有一些类似报道,比如天津对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7%的大学生具有心理障碍问题;杭州市科委从8所大学中随机抽取298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25.4%的大学生具有心理障碍问题。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基于这种情况,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可以缓解专业心理援助供应不足的压力,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美国著名学者Hoffman Warner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非专业人员在接受过20-40个小时的培训后,其咨询效果绝不逊于一名专业心理咨询者,甚至在某些方面给受助者带来更加积极的变化。我国学者甘诺通过调查发现“朋辈心理辅导在促使当事人调整情绪这个层面上更为有效”。不难看出,如果朋辈心理辅导者在受助者遇到心理困惑时及时给予支持与劝导,那么不仅可以帮助受助者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其在态度、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3.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毋庸置疑,朋辈心理辅导是依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实施的,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需要。首先,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渴望独立,他们正处于一个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也处于转折期。他们对权威往往持排斥态度,喜欢与同龄人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倾诉烦恼。我国学者苏英姿做过一项调查,发现53%的人在遇到心事时,喜欢向知心朋友倾诉,94%的人平时常常与朋辈交往、交流。类似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方式、相近的价值理念,使得朋辈辅导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另外,大学生往往非常重视与倾诉对象交流时的氛围,因为遭遇心理困扰时,往往会比较紧张和敏感,所以他们渴望能在熟悉、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讨论自己的问题,而与朋辈辅导员一起交流时,能较好实现这一需求。
三、实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途径
1.建设朋辈辅导员队伍
与同学、朋友之间的普通帮助不一样,大学生朋辈辅导有其特点,它要求朋辈辅导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建设一支优秀的朋辈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高校要想顺利实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首先就要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通过各种形式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作为朋辈心理辅导的培养对象。
在选拔过程中,可以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报名学生进行筛选,要着重从这些方面进行考察:具有亲和力较强的个人形象;对心理学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基础;具备宽容、善良、热忱的性格;为人乐观、真挚、幽默;具有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倾听与表达,思维清晰;人际关系良好,和别人和睦相处。具备这一系列基本素质的人可以考虑成为朋辈心理辅导者。
选拔出朋辈辅导者之后,还要对他们加强进一步培训,使他们牢固掌握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知识、朋辈心理辅导技术等。这样可以为朋辈辅导者开展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构建阶梯式分层心理互助模式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发展基本可以分为适应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趋于成熟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比如适应准备阶段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时期的困难阶段,新生刚入大学,面临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交往环境的巨变,可能会感受到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稳定发展阶段是大学生在校生活全面深化和发展的时期,刚刚入学时的不适应基本消除,各方面的关系也趋于稳定与成熟,但是人际关系烦恼、学习压力、情感困扰,依旧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趋于成熟阶段是大学生逐渐走向职业生活的过渡阶段,选择继续深造或是直接就业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冲突,使他们进入困惑之中。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只有切实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展开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构建由高年级学生辅导、培训低年级学生、同年级学生互助的阶梯式心理互助模式。培训低年级学生就是帮助新生在入校伊始就适应大学生活,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可以从新生中选拔班级心理委员,由他们在班级内部宣传维护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在同年级朋辈心理辅导中,由接受过基础心理辅导训练的朋辈辅导员为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帮助,相同的生活情境使朋辈辅导员更容易共情,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支持。高年级朋辈心理辅导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优势,由于高年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接受过更多的专业训练,且过去经历过与低年级受助者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所以,构建阶梯式分层心理互助模式大有裨益。
3.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活动
虽然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但其权威性确实比不上专业心理咨询,很多大学生对其持观望态度。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就要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利用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站等手段加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力度,使其深入人心,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力。高校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社区网站,引导大学生主动登入,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意见与看法,以此改进辅导思路。为了保证朋辈辅导工作的有效性,朋辈辅导员需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专业规范要求。如发现可疑情况必须及时上报给专业咨询教师,一起讨论与交流,避免耽误受助者的病情。朋辈辅导员在与受助者进行情感沟通时,要遵守“情感限定原则”,不可过度亲密,否则会导致受助者产生依赖性等。
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远远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朋辈心理辅导应始终与专业心理咨询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Mamarchev,H.L.Peer Counseling.Searchlight plus:Relevant Resources in High Interest Areas.No.52.Ann Arbor,MI:ERIC Clearinghouse on Counseling and Personnel Services,1981.ED211904.
[2]陈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
[3]明瑞勤,淑萍.高校扩招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浅见[J].党史文苑,2005,24(12):69-70.
[4]甘诺,严红艳.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50-5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如何在心理普查基础上有效地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心理困惑,全面提升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高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可以更好地为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从2003年开始,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对我院大一每位新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施测率达到100%。
在心理测试中,本着尊重学生、做好服务的原则,利用北师大心理测量软件,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本文采用的是我院2012级新生UPI量表普查数据。经过对心理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UPI量表的测试结果表明,一类筛选率(一类问题学生的人数及其占施测学生人数的比率)为16%,二类筛选率(二类问题学生的人数及其占施测学生人数的比率)为11%,心理比较健康者为73%,说明有不少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二)部分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易波动,对情绪缺乏有效地控制
调查表一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22.5%
情绪易被破坏 21.8%
缺乏耐力 31.3%
情绪起伏过大 21%
焦躁不安 16.5%
容易动怒 12.1%
2、缺乏自信,易产生自卑、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对前途感到心理压力大。
调查表二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 36.8%
思想不集中 35.6%
记忆力减退 34.7%
缺乏自信心 23.8%
悲观 24.6%
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21.6%
爱操心 23%
常常失眠 22%
3、少数学生的精神活动与人际环境不协调,出现交往障碍
调查表三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23.5%
在觉得别人轻视自己 15.1%
不想见人 9.5%
想轻生 4.3%
不相信别人 8.7%
厌恶交往 9.3%
4、觉得自身有问题
调查表四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曾觉得心理有问题的 22.5%
感到自身健康有问题 23.4%
曾咨询过 15.1%
通过上述的统计,不难看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些年大量的调查、研究也表明,高职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因心理问题而导致违纪、休学、退学的学生逐年增加,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机构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二)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突出课程的活动性和体验性,丰富和开发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课程,提高高职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和心理素质,建设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同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理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特点,围绕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要做到一个面向、三个注重,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员参与性、注重生动趣味性、注重情感释放性。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的形式可以是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也可以是当面咨询、电话咨询、邮箱咨询、QQ在线咨询等方式,以便更多学生有多种途径选择咨询。
(五)建好二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优势,建立两支学生自我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
(六)做好心理普查及排查
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和排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加强关注和引导心理有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及贫困生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心理危机库,构建心理防护网,使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七)营造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通过校报、院报、心理报、校园广播、心理网站、学校宣传栏、宣传页、宣传册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陈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9 - 162
[2]冉祥华.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 3) :101 - 103
[3]郭晓利.团队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5):36-3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 Yan, HUANG Yulei, WANG Jing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5)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prominent increasingly, affect improved overall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erious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gives a set of feasible methods to control i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大学生被人们誉为“时代的骄子”,“社会的宠儿”, 家长对其高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非常担忧。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犯罪事件、自杀案件时有发生。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个主题,利用网络、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我们想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对此提出有效的方法解决。
1 研究分析
对20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如下:
(1)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 B.还可以 C.较差 D.差
通过调查分析:有60%学生适应能力还可以,说明绝大部分的同学适应能力较好。15%的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10%的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为差,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2)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没影响,可以增加学习动力
B.有点影响,不影响学习、生活
C.有点影响,影响学习、生活
D.有很大影响,无法正常学习、生活
通过调查分析:有46%的同学认为压力是没影响的且可以增加学习动力,比较乐观积极。32%的同学认为有点影响,但不会影响到学习、生活,说明他们可以排挤、克服压力, 10%的同学认为压力有很大影响,会导致他们无心学习,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好。
(3)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情况是?
A.好 B.一般 C.差,有障碍
通过调查分析:17%的同学交际能力差,有一定障碍,60%学生都有良好的交际能力,23%学生交际能力较好。
(4)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A.家人 B.朋友 C.专业人士 D.学校咨询机构
通过调查分析:有40%的同学遇到困难会找家长,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还是很强的,有52%的同学认为找朋友更好,这类同学自我生活能力比较强,还有无法缓解、处理压力而需要依靠专业人士和学校咨询机构的。
(5)失恋后会有伤害对方的想法吗?
A.不会 B.会 C.看情况
通过调查分析:对大学生失恋问题,70%的学生不会做出过激行为伤害对方,8%学生对此要看情况而定,12%学生会有过激行为伤害对方,这些学生要给予关心和心理指导。
通过对以上5个问题的问卷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强,可以通过社会活动缓解压力;但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在面临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如果不及时调节,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学校和社会应予以重视。
2 解决对策
如何使他们以积极的、乐观的、正常的心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防备心身疾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2.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如团结友爱的校风使学生形成团结凝结力、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2.2 注重大学体育课程学习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可以调节紧张的情绪,可以改善心理状态,还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身的身体情况、心理情况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比如当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一项运动后,会有种成功感,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还有如长跑、跨越及克服运动时的疲劳等,这些能够激发斗志、培养意志力、增强心理承受力。通过参加集体性体育项目,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同时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豁达的胸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显然,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高校要注重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体育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极为重要的,融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性。
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注重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各大高校都有开设。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括普通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学科。怎么样让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互动。上课时尽量列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一些事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同学针对该问题进行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3 结束语
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形成,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甚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需要各高校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西安培华学院院级资助课题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PHKT20130639
参考文献
[1] 宋春蕾,徐光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与职业,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