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4 09:21: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篇1

金融危机又被人们称为金融风暴,它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在不固定的区域或国家范围内,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在短时期内快速恶化,具有很强的国际性,最终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某个金融市场暴跌、企业大批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幅增高等严重后果,给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有时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国家政治不稳等严重后果。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摧毁性危害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思考价值。 

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纵观美国人的消费观,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美国人已经形成了超前消费的消费习惯,这是由美国的社会形式决定的。因此,在美国,“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势在必行的,这就使得美国人要进行借债消费和泡沫炒作,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为了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超前消费,美国人想到了借债和捞钱。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美国向全世界进行借款,来支持美国人的超前消费。目前,美国人民的透支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十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另外,随着美国人民综合意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可以通过炒作科技网络、房地产以及相关衍生产品来达到捞钱的目的,而不是想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与打拼来得到资金。这种情况势必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滋生投机心理,进而导致泡沫经济空前发展,使市场经济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2 金融市场监管不力 

金融市场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也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市场经济自身就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但是却有着局限性和滞后性,总是不能及时准确的对市场冲击做出调整。而欧美国家向来奉行市场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一味的放任自由,从来没有建立完善过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这必然会导致市场经济出现混乱,进而造成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2.3 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能够大大加强金融对于整体经济运作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对于金融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拥有着放大金融风险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合理有限的运用金融创新,不能无限制的使用。美国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无限制的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而不考虑由此引发的后果。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世界金融市场危机。由此可见,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 

3 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我们可以将这次经济危机作为提升财会管理工作能力的平台,通过经济危机得到的启示,我们可以将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3.1 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建设和研究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后勤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取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策略,才能帮助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安全度过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则是当前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大部分企业经营模式陈旧落后,只懂得照搬照抄其它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不去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研究自己的管理经营模式,这样一直下去的话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企业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会管理,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只要我们立足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做好企业生产工作,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做到自主创新,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能安然度过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有限度的使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要在使用时坚持好总量适度、稳步推行的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 

3.2 加强风险导向控制机制的建设完善 

金融风险不可消除,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监控而消除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要想及时准确的监控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导向控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确保风险导向控制机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财会人员监守自盗的现象。二是提高员工凝聚力,采用企业文化熏陶等方式,提高员工责任感,加强员工对于风险的发现和抵抗能力。 

3.3 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篇2

二、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营业绩的特点

在金融危机时代没有来到时,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价值。但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只有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或者通过技术的创新等措施才能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在竞争上处于上风,从而可以不断谋求发展。但是在金融危机这种大环境下,企业不可能一味的去创造产品。因为在危机下,一件商品的价值将会远远低于其价格,那就意味者每销售出去一件商品企业都会有经济效益的损失。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就不是单纯的追求效益了,而是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平稳渡过谋求以后的发展、壮大。只要企业存在就有其社会价值,比如降低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等。四、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内容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一般都会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随着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因素也会不断增加,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和正常经营的能力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社会发展不稳定,比如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现象,那就意味着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一)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在任何金融环境下,资金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旦企业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何谈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很多企业由于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不断减小其规模。甚至一些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停止生产、裁员甚至申请破产等措施。因此,在金融危机下,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候合格要看企业是否具有融合资金的能力。

(二)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

由于金融危机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有一定的机遇。因此,企业如果可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就很有可能在为企业赢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进而就能使企业平稳地度过金融危机时期。然而,如果企业不能抓住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企业将很难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出现破产的严重后果。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如果一直走老路,不思创新、改革,最终都会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最终被淘汰。企业要想在金融危机下平稳发展就必须增强其创新能力。当然,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还有很多内容,比如企业储备人才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应变能等都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篇3

一、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两难选择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使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认为该准则关于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发生器与助推器作用。会计界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

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声音,在美国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决定。

金融界和会计界对于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分歧在于二者的会计目标定位不同。金融界的主张立足会计调控论,要求“怎样是对经济有利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有利于经济运行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会计界的主张属于会计反映论,要求“现实是怎样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反映现实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体现在金融危机拯救行动中,会计界立足会计反映论,选择捍卫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其目前采取的主要行动是优化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界立足会计调控论,将会计作为一项金融调控手段或金融危机拯救工具,选择终止公允价值计量。两种观点的角力体现了公允价值计价会计政策的两难选择,其实质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的经济后果形成的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特征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安排

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即指企业利害集团(包括股东、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当局等)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企业会计政策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二)经济后果观揭示出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质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会计和政治两方面达到的微妙平衡

为了形成一致会计政策的契约安排,各利益主体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即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的过程。威廉姆R.斯科特(William 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对经济后果产生的根源进行了阐明,提出对经济后果的定义:不论有效市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瓦茨和齐默尔曼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表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簿记成本、契约成本、政府管制成本和政治成本等因素影响,同时各相关利益集团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参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管理当局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相关各方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后果作为会计规则制定中一个实质性问题开始在美国突显出来。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通过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不断交涉和博弈,以寻求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经济后果。从实现方式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借助企业政策选择最终体现出来。一直以来会计准则制定者假设会计效果是中立,即使不是中性,也不为其后果向公众负责。经济后果问题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看法,认为会计不是绝对中立的,可能会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由于经济后果的存在使会计政策选择备受关注,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这使得准则的制定复杂化,因为其要求在会计和政治两方面达到微妙的平衡。

三、金融危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一)利益冲突――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基础

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之所以被认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导致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冲突,即以银行为代表金融企业管理者的利益集团与银行的投资者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二者的冲突源自于两权分离订立契约的委托关系,这份契约便形成了以银行的投资者为委托人,银行等金融企业的管理者为人的委托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要求投资银行的所有证券进行公允价值计价,而且对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市价估价,对由于价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也要包括在报告净利润中,公允价值计量将完全消除银行管理者进行利得交易的能力,执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是提升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使得银行的管理者看到的不仅是利得波动会增加,同时管理者操纵利润的能力将被大大削弱,这样二者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就自然而然了。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存在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偏离,以及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行为具有必然性。在资本市场下假定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对会计政策做出选择或提出建议时,都是为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以达到其预期效用。信息经济学认为:在商品交易中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认为该经济机制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显然,会计政策选择主体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人拥有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的私人信息。以管理者和投资者为例,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比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此时管理者可能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扭曲和操纵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将信息优势转化成利益。很多研究表明存在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掠夺投资者和债权人财产的现象。与此对应,投资者、债权人由于担心信息的可靠性而选择谨慎的投资方式,这将使得资本市场无法正常运行。一方面,管理者的信息优势及监督成本的存在使其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存在自由性,管理者可以通过政策选择获得优势利益,另一方面,管理者可以拒绝政策的实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如果存在一项会计政策使得当期报告净收益降低从而影响管理者的报酬,虽然管理者努力程度不变,由于契约的刚性提高奖金比率的要求一般难以达到。此时尽管会计政策的选择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管理者往往也会干预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政策的选择对于银行的管理者而言又何况不是如此呢?

(二)金融危机经济后果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博弈分析

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管理者作为信息优势方,具有对经济后果产生影响是否进行充分披露的选择权;同样投资者期望管理者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依据威廉姆.R.斯科特在财务会计理论中实证分析:由于管理者应致力于降低未来契约签订的成本,避免竞争加剧及吸引潜在投资者等原因,可以将管理者偏好假设为,存在有利经济后果时管理者偏好于充分披露,存在不利经济后果时管理者偏好于不充分披露。通过分析发现,只要管理者充分披露时投资者获得高效用的概率偏大,管理者不充分披露时投资者获得低效用的概率偏大。

当出现金融危机这种极为不利的经济后果时,银行管理者会反对披露这一对己不利的经济后果,由于公允价值这一会计政策的使用会提升会计决策的有用性,使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后果得以充分披露,投资者则会持赞同态度,赞同充分披露,支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由于这两者之间不会就披露问题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所以双方的冲突可以看作一种非合作博弈。假设在此情形下,管理者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充分披露时,若投资者选择购买,则投资者能达到的效用比投资者选择拒绝购买的效用更低,即投资者会认为该银行金融机构不具有投资价值。所以,当遭遇金融危机时,银行管理者若选择公允价值计价进行充分披露,而投资者拒绝购买,此时的银行管理者获得的效用也最低。若银行管理者不采纳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歪曲披露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后果,则投资者选择购买的损失程度更大。博弈的最终预测结果只能是:银行管理者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充分披露与银行投资者的拒绝购买。这个博弈最终走入“囚徒的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资本市场具有损害性,会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造成资本市场的低效率运转,阻碍经济发展。

然而幸运的是,FASB作为准则制定部门在考量了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采纳了达成一些妥协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这些妥协是相对于完全公允价值的最初目标而言的。由于计量的难度,负债被排除在外;公允价值只适用于正在交易或是准备交易的证券;为了进一步减少波动性,准备交易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不计入净利润,而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也许,上述的妥协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的反对,或者是银行的管理者在这个妥协的结果中能够获得满意的效用。然而当金融危机爆发后,这样一个博弈之后的妥协结果又会使得银行的管理者的效用大大降低,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始处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

基于会计与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当经济环境产生突变经济危机爆发时,过去各方利益集团通过博弈达成的平衡势必被打破又重新回到博弈的起点,回到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而这样的博弈是低效率的。因此,美国政府作为一方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政府的利益和政治形象,减少政治成本,同时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在SEC的督使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9年4月2日出台了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以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此准则的放宽意味着新一轮的博弈达到了暂时的近似均衡。

四、金融危机下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一是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会计适应突变环境、反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经济后果的社会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和会计准则逐步完善的必要过程。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的有限理性,在现实中表现为市场主体钻营、牟利和准则制定机构防范、堵塞的反复博弈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会达到一种螺旋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是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原罪之争,虽然是利益相关者经济和政治利益博弈斗争的过程,但也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反思的过程,虽然公允价值计量称不上是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或助推器,但也应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完善之处。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能提升信息的相关性,但也有其天然的缺点,比如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和计量技术上的原因,不活跃市场中的主体交易价格的公允价值较难合理确定;当市场处于急剧变化时,“以市值计价”存在放大风险的作用,当市场存在泡沫时会给投资者传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之则过于悲观等等;这些缺陷都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完善会受到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博弈的影响,但是提供公允、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始终是会计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否则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所以,金融危机之后的公允价值计量政策应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自身完成蜕变的过程,但绝不是终止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4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篇5

二、金融危机下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

篇6

2007年美国房价下跌引发了次贷危机并且慢慢转化为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且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急剧衰退。而此次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次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给全球经济当然也包括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造成了直接的打击。我国最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原因之一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而金融危机造成了这些国家经济的下滑和衰退,使其对外需求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2.对我国的企业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国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而减少了进口量,我国的出口量也随之减少,造成了很多出口加工企业订单减少,存货增多,资金严重短缺,很多中小企业因此破产或面临破产的威胁。金融危机也已经影响到了一些原材料期货市场的资金供求和美元的货币价值,从而造成了很多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我国的原材料大都依赖于进口,对于一些依靠加工进口原材料为生的的企业来说,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其的影响显而易见。

3.对我国的投资以及投机市场也有很大的的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存在太多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再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势必会影响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也会造成很多在我国已经投放的资金撤离国内市场。

4.对我国的消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整体下滑,企业效益不佳,个人收入降低等原因,再加上我国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顾虑,造成了整体消费水平的下降,特别是住房和汽车等的大额消费降低。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机遇

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这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对改变我国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带来了机遇。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的高速增长来拉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金融危机使国外需求降低,国内消费水平下降,投资大量减少,这样的环境中以往的增长模式难以见效,我国必须扩大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对我国淘汰旧的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带来了机遇。我国的经济结构一直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国家也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金融危机的到来打乱了正常的调整步伐,而那些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产业恰恰是需要调整的旧的产业,金融危机的冲击给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

3.对于企业进行并购和创新技术,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机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国内和国外的优势企业股票严重缩水,经营困难,面临倒闭破产,我国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我国虽不能独善其身,却也在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下,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其所带来的直接冲击,我们更要从此次金融危机的引发原因等方面得出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和教训。

第一,要对房地产业的风险做充分的分析和重视。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提醒我们,房地产价格全面下跌所带来的危害与其他行业相比要严重的多,在我国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和贷款也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国家应该把稳定房地产市场作为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

第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还是应该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并且加强监管的力度。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也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发挥金融创新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效率的同时,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力度,做相应的风险分析,制定合理的应对政策。

第三,适当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出口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除了转型别无选择,中央也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还必须提高国内需求的增长,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各个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造好的品牌。

总的说来,这次金融危机虽然给我过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基本面总体运行良好,我国应从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篇7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未出现金融危机前,大多研究方向多表现为分析信息决策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以及公允价值本身具有的计量属性等方面。而从金融危机视角下,对公允价值研究则侧重于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层面。但关于金融稳定性等方面内容却较少,大多文献内容多集中在财务报表与系统风险两方面。其中在财务报表内容上,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公允价值下,其对收益波动影响极为明显,而这种波动效果便会将银行内在风险向金融机构进行传递。根据研究对波动性内容具体可细化为:波动性受计量误差的影响、波动性因计量属性而产生的变化以及波动性在经济中的固有特征等。以其中经济中存在的固有报表波动性特征为典型代表,若会计人员可准确将其向市场参与主体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使金融市场稳定性得以保证。另外在系统风险方面,以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为例,国内外学者分析得出,受公允价值影响,为满足偿债比率要求很可能面临风险资产出售的情况,资产价格呈现持续下跌现状,严重情况下直接导致市场衰退。同时在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下,金融系统也可能存在倒塌的风险。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通过公允价值改革,一定程度可使财务信息更具透明化特征,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产生的危害,但事实上公允价值本身存在永久差异,具有不确定性特征,会计改革中很可能推动顺周期效应的发展,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因此如何准确预估公允价值,应注重从系统风险规避方面着手,实现金融市场稳定的目标。

2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视角下表现的问题

2.1公允价值下的效应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表现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其顺周期效应方面。从近年来金融危机的表现现状看,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周期性变化在资产市场中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如典型的经济发展上升阶段与下滑阶段对风险的预估不准确。以金融机构为例,通常面对金融危机时对风险的评估主要集中在违约风险层面,因此时经济发展处于下滑阶段,需对资产风险进行高估。但经济处于平稳上升时期,因违约概率逐渐下降便存在乐观心里,由此出现风险较高的项目。根据经济学理论,这种周期实质可理解为金融加速器模式,很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另外,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往往从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着手对价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但在面临因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资产减记等问题下,金融机构损益很可能因公允价值而受到影响。此时在难以融资的条件下,为保证与监管资本相适应,便采取风险资产出售的方式,一旦资产抛售力度加大便可能出现价格恶性循环的局面,对此现象便称为会计加速器。综合来看,在金融与会计加速器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将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现状。另外,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效应也体现在混响效应方面。从以往大多研究内容中可发现保证金融市场体制健全的情况下,且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便不会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但现行金融市场发展中本身注重追求自由化、改革创新,市场间的影响极为明显。这种混响效应一定程度上造成资产市场出现难以稳定的情况,以80年代日本金融市场发展为典型代表,其又被称之为“经济泡沫”,当对个体市场进行分析时发现整个市场表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在混淆效应作用下,相关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以及信用扩张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关联特征,其中任何一个市场出现经济衰退将导致整体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为使混响效应得以解决,许多金融机构多从次级抵押贷款发放方面着手,并将贷款以证券化形式出售给投资群体。这种方法对金融机构风险规避可起到很大的作用,风险问题全部被转移。但需注意的是采取这种转移方式所取得的收益仅局限在短期时间内,其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2.2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特征表现根据上述对公允价值效应问题分析,可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具体表现在:首先从资产估价角度。事实上在危金融危机出现前,大多金融机构在市场评估过程中往往采用模型估价的方法,公允价值可靠性得到很大的肯定,如市场流动保持充足条件中,公允价值的判断仅需结合证券便可完成,而且关于证券报价、收益指数等在交易商会中都可体现出来。然而出现金融危机时,能够获取证券报价等信息的渠道逐渐减少,为资产估价带来一定难题,公允价值可靠性由此被质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由于:第一,公允价值判断中应用的估价模型大多产生于经济发展上升时期,模型中并未将相应的风险问题以及次级抵押贷款可能带来的利率变化等考虑其中,难以保证风险预估的准确性。第二,以证券化形式包装金融产品后,其在推向市场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扩大产品损失范围,面临的风险也由此增加。若完全依托于以往公允价值,将无法对风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而投资者在不了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便进行抛售,整个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情况。第三,波动性在市场中的体现。金融市场中,许多交易者为获取收益价值采取不同的战略行为,也由此加剧市场的流动性,产生投机泡沫行为。一旦这种投机泡沫行为超出金融市场可靠范围,市场价格便会发生波动,若波动难以控制在基本价值范围内,便会在市场中形成两个极端价格。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公允价值引入其中克可能产生的后果主要表现在短期评估与报表波动等,易造成资本配置出现错误。

3关于金融稳定性信息框架的构建

尽管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并非完全由公允价值决定,但公允价值下产生的经济后果仍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对此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性目标,保证资源得以有效分别且风险得以规避,要求进行信息框架的构建。具体构建中应考虑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计量误差、风险信息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分析,对这些内容又可从宏观与围观两方面进行研究。

3.1宏观视角下的金融稳定性信息框架宏观视角下金融稳定性的内容,首先从财务状况角度,要求做好现金流量、盈利情况等方面的分析。一般这些信息的获取往往由金融机构长期累积而成,对其信息内容又可进行细化,如统计货币量、金融机构信贷以及非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统计等。其次在风险信息方面,其在信息框架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对风险轮廓的具体描述。但该框架构建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题,如企业所有风险信息无法单纯依托于汇总完成,应将所有存在的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存在的关联性考虑其中。再如对获取风险信息过程中应将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反映,分析企业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可能采取的措施。最后,计量误差内容上,其主要指相关数据包括风险、财务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内容。无论误差信息来源于估价模型或财务报考中,都要求从宏观角度出发对计量误差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做出判断。综合来看,预估金融市场风险过程中在利用计量误差的同时通过与风险信息的结合,可使风险判断更为准确,为市场监管工作以及投资者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

3.2微观视角下的金融稳定性信息框架微观视角下信息框架构建的内容首先体现在财务信息方面,其需将现金流量以及盈利经营状况等考虑其中。但这些信息一般从财务报表中便可体现出来,需要由会计将其向市场参与主体进行传递,加上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要求会计以资产负债观念取代以往收入费用观,整个财务信息内容需注重对资产公允价值的充分考虑。而在风险信息方面,微观视角想可将其理解为估价过程、利润获取以及现金流量分析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应注重对存在的变量及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估,以此保证预估信息更为准确,如其中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价值等。另外从计量误差角度,围观视角下对其可理解为变量计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或误差。很多公允价值判断中往往采取相应的评估手段,如流动性资产、市场价格变化等,其在计量过程中产生误差往往极小。但在资产估价中利用模型的方式则需进行许多假设,由此产生的误差表现较为明显。微观视角下计量误差的产生除因估价模型不完善外,也存在人为误报影响方面,如金融机构为适应监管要求对风险价值的低估等。

4推动金融市场稳定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

4.1企业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金融市场稳定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从企业自身着手,要求通过相应的计量或报表等方式将存在的计量误差、风险以及财务状况等及时向市场参与者提供。事实上,作为统计概念,会计要素要求企业中的财务报表不应以单个数字呈现,且在概率价值描述过程中应注重对现代数学工具的合理使用。然而许多资产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对资产价值的评估常采用点估计的形式,很可能为市场参与者带来较多错误的信息。尽管如IASB或FASB等对公允价值估计相关内容提出较多的规定,但如何做好计量误差与风险分析等仍表现缺失状态。这就要求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应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着重考虑统计离差信息、资产价值变化情况等内容。

4.2金融市场的完善除企业内部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外,应对外部金融市场进行完善。从现行金融市场监管现状看,其更倾向于如何合理选择政策工具,并寻找个体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而忽视整个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问题。因此在金融市场完善过程中应从潜在风险分析、风险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整个市场经济效果的影响等方方面着说进行分析,确保对相关如顺周期效应或混响效应等内容融入其中。具体完善金融市场路径首先应注重监管者执行自身职责的同时,需配合会计准则制定者共同应对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一般监管者职责内容多表现在对企业风险信息的强调,仅判断公允价值损失情况,而会计准则制定者侧重于对财务信息的关注,要求财务报告所体现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中立性特征。若难以对二者差异进行平衡,便容易对信息披露带来影响,更严重的为影响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息。因此,在完善过程中要求二者做好对话工作,解决信息过量披露问题。同时,金融市场还需注重风险管理的强化。具体可从风险监管方面着手,监管人员与金融机构应改变传统完全以寻找个体金融机构问题为主的方式,应结合整个市场环境分析风险问题的存在以及可能对经济效果带来的影响。而对于混响效应、金融加速器等问题的存在,需做好计量风险连锁反应工作。在此基础上使风险防范体系得以构建,对于实现金融市场稳定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8

一、金融危机给我们警示

1、前车之鉴

金融创新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积聚大量的财富,会给人以巨大的诱惑,华尔街的神话证实了这一点,但高风险也会与之相伴。假如金融创新不能评估和不可控,假如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逐利,那么,这种创新活动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本轮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结果,是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美国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并通过粉饰包装使其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不断叠加,信用链条拉长,市场泡沫不断吹大,使得市场主体不再去关注资产的质量,而是考虑在购买了衍生产品之后,如何通过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再将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卖给下家。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借鉴美国金融危机血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使我们金融企业发展变得更为健康,融资功能更为强健。

2、盲目创新是风险,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虽说一国没有强大的金融,就不会有强大的经济。但我们不要忘了当今这场金融游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场游戏也使我们看到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掠夺他国财富,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们金融产品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为了追求眼前既得利益而创新,它必须要围绕实体经济服务而创新。因为脱离实体的虚拟的金融创新,其信用是难以把握和测控的,它必将为事后积聚大量的风险。譬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是首当其冲受害者,更显其要害是融资困难,并可由此引起诸多问题困扰,将会引起我国失业率大幅上升。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起到提纲挈领、正中要的作用。因为中小企业可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而就业人员增加就可以增加下游产品消费需求,下游需求旺盛起来必然会引起上游产品消费需求同步增长,从而理顺产业链,使经济活络起来,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说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与整体经济发展相联系,它不需要空洞的包装,虚幻的赢利,是要与实体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创造富有生命力的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体系。

3、亚洲金融危机警示之要义

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至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这次金融危机在半年时间之内以席卷国家之多、危害之大、损失之惨令世人瞠目结舌,在事后的总结中,人们认为危机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其外部原因,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经验,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从深层次的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它只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但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国际收支赤字增大,外债增多;银行贷款过分宽松。

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给民众带来的困苦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资本逐利行为所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金融寡头不计后果地劫掠他国财富所诱发的触目惊心的一幕,而当今源发于美国的全世界金融危机比之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是更有甚者而无不及,它们追求暴利,但各有不同谋取方式。同样那些始作俑者也终将逃脱不了玩火自焚、殃及自身的下场。他们席卷了泰国财富,又把目标对准了香港和俄罗斯的时候,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们,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们最后还是败将下来。不过俄罗斯国债信用掉期也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当前我国握有大量美国国债会不会同样存在隐忧呢?虽不能同日而语,这种担忧总是存在的。所以说我国财富储备应当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本文以为收贮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之一,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且又可以避免经济过热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溯源探因

1、金融杠杆无限制放大

人们追求财富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如果超出现实和不择手段地追求,往往会给别人或自己带来祸害。过去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毫不顾市场环境地扩大生产,引起商品相对过剩,结果所生产的产品没办法销售,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大量失业,社会购买力大量下降,社会形成混乱,造成了恶性循环。这种趋利心理不被理性思维所占据,它就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经济危机。不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市场会变得更为理性,产品过剩没有那么严重,对经济破坏程度没有那么强。当人们慢慢醒悟过来的时候(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所造成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小的时候),社会更高层的危机就出现了,它的杀伤力绝对胜过产品过剩所造成的经济危机,这就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对孪生兄弟,都是逐利求财不择手段的后果,都是造成了社会经济混乱,市场萎缩,流通堵塞,工厂开工不足,失业率急剧上升。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它起到资本放大作用,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倍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倍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倍率为30倍,表外杠杆倍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倍率则高达62.5∶1。这种投机取巧的经营作风弥漫了整个华尔街,才导致了今日之后果。

2、信用过度资产化所带来的危害

信用因华尔街的假账而动摇,对财富创造的信仰因CEO的贪婪而堕落。从本质上来讲,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不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令金融风险无限积聚,使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进而引发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凸显的则是美国出现了整体性的信用坍塌。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的最后依托。联邦政府多年来对于两房疏于监管,无形中纵容了风险的不断膨胀,而事发后又将“风险社会化”,其所触犯的“道德风险”则从价值层面上对国家信用造成严重冲击。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一旦遭遇金融风暴,很有可能连国家信用一起毁掉。“信用危机”也是人类社会最难防范的危机。其他任何危机无论轻重大小,往往都有“特异性”、“变异性”、“周期性”等蛛丝马迹可寻,人们可以通过采取有“预见性”、“防范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而“信用危机”的爆发既无先兆,更无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因而也相对难以防范和化解。所以在极度投机氛围的华尔街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买卖,包括良心,甚至是灵魂都可以出售,这种早已透支了的信用资产,也已极度证化了,它早已潜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为金融风暴的到来积累了大量的筹码。

3、集成因素

当今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有效需求,企业关心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设计师们是要创造新的需求,消费者所关心的是如何获得更多消费的权利。离开消费,世界将找不到重心。消费的概念内涵丰富多彩,包括了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现代人的购物清单似乎不再因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变得无所不包。“社会中受自利动机支配的行为逻辑,使得人的多样化需要的满足不再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爱情、理想甚至生命这些生活中最可珍贵的事物,都统统受到金钱的支配”。拥有财富,人们才能够有能力选择他想过的生活。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够有更多的现实权利,而这种权利又多半是一种消费的自由。现实世界的诱惑是那么快速地变化,通过实物经济的积累,财富的增长似乎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变化得更快的消费需要。随着经济内在的增长因素的被耗尽,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速度在持续下降。泰勒的现代化标准生产、日本的精益生产、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欠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等使财富在过去的100年中被高速创造出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廉价资源的过度开发、半导体技术发展渐近极限、重大创新普遍减少,下一个财富制造机器又在哪里呢?在实体经济内生性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中,通过投资和膨胀消费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是最简单、最便利的工具。但财富显然将被迫放慢自己的膨胀速度。

篇9

金融创新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积聚大量的财富,会给人以巨大的诱惑,华尔街的神话证实了这一点,但高风险也会与之相伴。假如金融创新不能评估和不可控,假如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逐利,那么,这种创新活动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本轮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结果,是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美国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并通过粉饰包装使其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不断叠加,信用链条拉长,市场泡沫不断吹大,使得市场主体不再去关注资产的质量,而是考虑在购买了衍生产品之后,如何通过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再将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卖给下家。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借鉴美国金融危机血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使我们金融企业发展变得更为健康,融资功能更为强健。

2、盲目创新是风险,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虽说一国没有强大的金融,就不会有强大的经济。但我们不要忘了当今这场金融游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场游戏也使我们看到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掠夺他国财富,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们金融产品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为了追求眼前既得利益而创新,它必须要围绕实体经济服务而创新。因为脱离实体的虚拟的金融创新,其信用是难以把握和测控的,它必将为事后积聚大量的风险。譬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是首当其冲受害者,更显其要害是融资困难,并可由此引起诸多问题困扰,将会引起我国失业率大幅上升。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起到提纲挈领、正中要的作用。因为中小企业可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而就业人员增加就可以增加下游产品消费需求,下游需求旺盛起来必然会引起上游产品消费需求同步增长,从而理顺产业链,使经济活络起来,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说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与整体经济发展相联系,它不需要空洞的包装,虚幻的赢利,是要与实体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创造富有生命力的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体系。

3、亚洲金融危机警示之要义

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至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这次金融危机在半年时间之内以席卷国家之多、危害之大、损失之惨令世人瞠目结舌,在事后的总结中,人们认为危机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其外部原因,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经验,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从深层次的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它只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但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国际收支赤字增大,外债增多;银行贷款过分宽松。

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给民众带来的困苦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资本逐利行为所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金融寡头不计后果地劫掠他国财富所诱发的触目惊心的一幕,而当今源发于美国的全世界金融危机比之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是更有甚者而无不及,它们追求暴利,但各有不同谋取方式。同样那些始作俑者也终将逃脱不了玩火自焚、殃及自身的下场。他们席卷了泰国财富,又把目标对准了香港和俄罗斯的时候,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们,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们最后还是败将下来。不过俄罗斯国债信用掉期也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当前我国握有大量美国国债会不会同样存在隐忧呢?虽不能同日而语,这种担忧总是存在的。所以说我国财富储备应当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本文以为收贮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之一,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且又可以避免经济过热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溯源探因

1、金融杠杆无限制放大

人们追求财富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如果超出现实和不择手段地追求,往往会给别人或自己带来祸害。过去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毫不顾市场环境地扩大生产,引起商品相对过剩,结果所生产的产品没办法销售,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大量失业,社会购买力大量下降,社会形成混乱,造成了恶性循环。这种趋利心理不被理性思维所占据,它就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经济危机。不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市场会变得更为理性,产品过剩没有那么严重,对经济破坏程度没有那么强。当人们慢慢醒悟过来的时候(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所造成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小的时候),社会更高层的危机就出现了,它的杀伤力绝对胜过产品过剩所造成的经济危机,这就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对孪生兄弟,都是逐利求财不择手段的后果,都是造成了社会经济混乱,市场萎缩,流通堵塞,工厂开工不足,失业率急剧上升。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它起到资本放大作用,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倍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倍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倍率为30倍,表外杠杆倍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倍率则高达62.5∶1.这种投机取巧的经营作风弥漫了整个华尔街,才导致了今日之后果。

2、信用过度资产化所带来的危害

信用因华尔街的假账而动摇,对财富创造的信仰因CEO的贪婪而堕落。从本质上来讲,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不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令金融风险无限积聚,使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进而引发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凸显的则是美国出现了整体性的信用坍塌。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的最后依托。联邦政府多年来对于两房疏于监管,无形中纵容了风险的不断膨胀,而事发后又将“风险社会化”,其所触犯的“道德风险”则从价值层面上对国家信用造成严重冲击。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一旦遭遇金融风暴,很有可能连国家信用一起毁掉。“信用危机”也是人类社会最难防范的危机。其他任何危机无论轻重大小,往往都有“特异性”、“变异性”、“周期性”等蛛丝马迹可寻,人们可以通过采取有“预见性”、“防范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而“信用危机”的爆发既无先兆,更无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因而也相对难以防范和化解。所以在极度投机氛围的华尔街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买卖,包括良心,甚至是灵魂都可以出售,这种早已透支了的信用资产,也已极度证劵化了,它早已潜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为金融风暴的到来积累了大量的筹码。

3、集成因素

当今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有效需求,企业关心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设计师们是要创造新的需求,消费者所关心的是如何获得更多消费的权利。离开消费,世界将找不到重心。消费的概念内涵丰富多彩,包括了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现代人的购物清单似乎不再因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变得无所不包。“社会中受自利动机支配的行为逻辑,使得人的多样化需要的满足不再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爱情、理想甚至生命这些生活中最可珍贵的事物,都统统受到金钱的支配”。拥有财富,人们才能够有能力选择他想过的生活。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够有更多的现实权利,而这种权利又多半是一种消费的自由。现实世界的诱惑是那么快速地变化,通过实物经济的积累,财富的增长似乎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变化得更快的消费需要。随着经济内在的增长因素的被耗尽,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速度在持续下降。泰勒的现代化标准生产、日本的精益生产、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欠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等使财富在过去的100年中被高速创造出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廉价资源的过度开发、半导体技术发展渐近极限、重大创新普遍减少,下一个财富制造机器又在哪里呢?在实体经济内生性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中,通过投资和膨胀消费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是最简单、最便利的工具。但财富显然将被迫放慢自己的膨胀速度。

篇10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非凡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治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治理手段受到严重的挑战,非凡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假如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假如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假如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治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猜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预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答应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答应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假如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假如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治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治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预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熟悉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预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心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预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篇11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73-04

一、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饱受质疑

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受到了金融界的普遍指责,被认为加剧了市场的失调、形成顺周期效应恶化了危机以及造成了投资者的心理恐慌。

1.公允价值加剧市场失调。公允价值首先被认为加剧了市场的失调。根据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指出公允价值按照参照信息的优先顺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体在计量日有能力进入活跃市场上可观察到的随时取得的同质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报价是不许调整的;第二层次,主体无法取得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选择第一层次之外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资产和负债的参数:主体可观察到类似资产负债在市场上的报价、类似资产在不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不属于资产或负债可观察报价的参数、市场佐证的输入参数且报价都需要调整;第三层次,主体在可观察信息不能得到时选择不可观察输入参数,在计量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活动很少的情形下使用。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房价的急剧下跌,次级贷款违约率的急剧攀升,与其相关的金融产品顿时就失去了以前活跃的交易市场,各大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的严重缺失,可以参考的定价信息从第一层次骤降到了第三层次,计量标准变成了没有可观察到输入参数只能通过估价来确定资产的价格。于是一些报告主体采用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相关的变化情况指数来衡量资产的价值。然而,随着该指数的大幅下挫,相应的金融资产价值随之下挫而与之对应的衍生品和掉期产品的价值也随之下挫,进而推动指数进一步走低,这带来金融资产更大幅度的价值下降。金融资产价值下挫带来的大幅减记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没有现金流量的账面损失,减记的损失给资产负债表带来损害,使股东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受损。

2.公允价值形成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被指责的另一个理由是由它所带来的经济的顺周期效应。经济周期通常会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而公允价值会助长周期性波动,当市场繁荣的时候,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产品会给企业的报表上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会给人盲目乐观的错觉;当市场的危机来临时,随着违约率上升,金融产品的价值直线下降,因此而采取的大幅减记资产,由资产减记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特别是此时如果企业想继续维持固定的权益比率,在假设资产是100单位时,就不得不在资产减少1单位的情况下出售9单位的资产来减少负债以维持杠杆比率,在这个压力下引发的抛售将会反作用在资产的价格上,使其继续下挫,促使衰退加剧。

3.公允价值造成投资者心理恐慌。最后由公允价值带来的恐慌、投资者心理的慌乱也是其被指责的理由。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不完全理智的情况下,金融产品市价的急剧下跌,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账面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而由此带来市价继续下跌,恐慌性抛售继续增加的恶果。

4.结论。综合上述观点,人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在大幅提高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市场有效性的影响降低了其可靠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原本能精确反应资产价值的市场遭到了严重破坏,市场变得失控了,这使得严重依赖市场的公允价值计量顿时失去了其可靠性,导致金融机构利润的巨幅波动,将本可在可预见的将来恢复其价值的品质良好的资产人为压低、减记,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鉴于这样的情况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并确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随后欧盟和亚洲一些金融业发达的国家也表示希望采取类似政策,公允价值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良好的会计信息应该具备的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可靠性、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可比性(包括一致性)、重要性、效益大于成本”在内的十二个方面,即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去评价特定主体的过去、了解现在,预测将来的经济活动,或者去证实、纠正以往的预测情况,从而影响其决策。财务会计信息只有在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要求之后即真正具有“决策相关”的质量特征之后,才能从备受责难的现实中摆脱困境。

而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情况。因为,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判断。但它必须以相关性为前提否则,即便符合程度很高,但对于决策事宜并不合适,则依旧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二)中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中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

准则中指出,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而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综合来看,各国准则都将相关性和可靠性列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相比之下相关性侧重于其预测和反馈价值,可靠性强调其技术上的正确、立场上的中立、结果上的真实。

对于信息使用者都希望获得的信息是既相关又可靠的,然而现行会计实务中,只有少数确定性的交易和事项的信息同时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两个特征之间却很少能同比例的提高,往往提高一个要以削弱另一个为代价,而大多数交易和事项的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往往发生矛盾,难以同时保持比较理想的水平。因此信息使用者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利益相对最大化的权衡点。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来说,它将导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客观上更强调其相关性而削弱了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一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历史成本模式)的极端背离,缺乏可靠性,将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会损害信息的可靠性,相反在对部分项目进行计量时,公允价值的运用还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即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两个特征并重的。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能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质量透视

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被质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公允价值计量在没有对应提高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资产的价值被恶意的低估造成投资者的恐慌。那么下文我们将从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析。

(一)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方面分析

1.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探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计量的信息要保证技术的正确、立场的中立和结果的真实。分析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被指责的三个理由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公允价值会恶化危机是源于公允价值所依赖的计量基础的不可靠。公允价值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而公允价值的计量普遍采用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假设市场价格是在公平、自愿的交易行为中形成。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通常所依赖的计量基础发生了变化,从前公开、公平、活跃的市场环境消失了,市场变得不再有效,这就直接导致严重依赖市场有效性的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危机。对比历史成本来看,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历史成本是基于实际的交易价格确定的,而公允价值则是基于假设的交易及所能够达成的交易价格确定的,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失效情况下严重缺乏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2.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分析。鉴于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缺乏可靠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被允许有权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而暂时改用历史成本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历史成本以实际的交易价格作为计量基础,看似是完全符合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历史成本能提供的信息只能反映资产取得或处置决策以及融资或偿债时对企业的业绩影响,而无法反应资产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以及预计未来期间给企业业绩带来的影响。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资产、收益的信息和企业在未来的盈利能力恰恰是信息使用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些都是历史成本无法提供的,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成本提供的信息并不可靠。

(二)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方面分析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和信息使用的决策密切相关,要有预测未来和反馈过去的作用。与只以过去购买或处置时点的信息进行计量反应的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将企业资产和负债各个特定时点的公允价值变化揭示出来,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的获取有关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状况的资料。此外,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能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准确地披露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正是因为过于迅速地将在失效市场上大幅贬值金融资产的减值揭示在报表上,公允价值受到了诸如引起投资者心理恐慌、造成市场失调的指责。从金融危机的产生和根源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会爆发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讲是美国人过度消费自己没有能力赚取的物质资产给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带来的供应过剩。同时也是相关当局、机构监管不到位,投资机构、投资者的贪婪和过于倚重虚拟经济造成的后果。所以就算是采用历史成本金融危机还是会产生,公允价值并不是引发危机的根源。而在只注重反应过去时点的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价值的缺失会被暂时掩盖,给人们一种繁荣的假象,但如果危机没有被尽早地揭示出来,它真正爆发时只会更加猛烈。

对比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我们就知道,当时正是由于历史成本的计量掩盖风险、粉饰太平、不能提供和企业决策相关的信息,导致了社会各界对历史成本的争议并将目光最终转向了公允价值。

(三)结论

不可否认,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确带来了顺周期效应、造成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从理论的分析来看公允价值是兼备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它通过提高信息的真实性来提高信息的相关和有用性。造成这一后果的是公允价值使用环境的改变,市场环境的骤然改变使得公允价值依赖的计量标准改变致使本来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公允价值变得不再公允失去了其可靠性。

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一直是制约公允价值的最大问题,然而谈到二者的权衡问题,还与人们对可靠性的界定和理解有关。可以说,将可验证性、精确性等与可靠性过多地联系在一起,是排斥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当前许多资产、负债及其变动的计量方法,既不比公允价值计量更能反映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也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这些计量方法及计量结果具有可验证性,因为这些计量结果往往只能间接而非直接得到证实。因此,过分强调可验证性、精确性的可靠性同样不能保证会计信息对报告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如实反映。

同时如果关于真实世界经济现象的信息对投资、信贷及其他资源分配决策不相关,信息的其他质量就无关紧要;具有相关性的信息,如果不具有反映真实性,仍然是决策无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还必须同时具有反映真实性,才是决策有用的信息。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成本会计对不稳定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性, 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根本诱因;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 为公允价值会计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 为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则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关键限制 [28]。

站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他们是希望所获得的信息能为他们的决策服务,既可以预测将来又可以反馈过去而且还是质量有保证的信息。基于这点来看,公允价值是一种能很好保证信息质量的计量属性,它在理论上说是很完美的,只是我们现在对于它的试用环境、应用技术还没能完全驾驭,它在金融危机中的暂时失控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去完善和改进,而并不是一味的指责。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常勋.国际会计:第4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5]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6]徐霆.次贷危机背后――探因与反思[J].金融经济,2008.

[7]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张敦力.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J].财政监督,2008,(11):5-8.

[9]王艳,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重新审视[J].金融经济,2008,(12):67.

[10]杨辉,陈敏.金融危机中如何看待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研究,2008,(24):37-39.

[11]张成齐.中国公允价值的谨慎选择和运用之设想[J]. 财政监督,2008,(1):11-12

[12]邹小平,吕跃金.《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刍议[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100-101.

[13]陈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之演进[D].厦门:厦门大学,2007.

[14]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J].财会学习,2009,(1):24-27.

[15]王海.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J].会计研究,2007,(8):6-12.

[16]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60-62.

[17]张鹏.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之我见[J].管理观察,2008,(12):205-206.

[18]赵鹏飞.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启示[J].财会月刊,2008,(9):5-6.

[19]付强.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J].金融会计,2008,(11):10-15.

[20]李欣,张倩.公允价值估值法为何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失灵[J].财会学习,2008,(12):21-23.

[21]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49-57.

[22]戴鸿广,邢增艺.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8,(19):88-89.

[23]汪双秀.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与投资对策[J].经济论坛,2008,(22):42-43.

[24]王晓薇.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25]李闽洲.从公允价值视角看会计信息质量权衡[J].消费导刊,2008,(2):38-39.

[26]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政部会计司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7]陈晓敏,谢立,刘昱熙,胡玉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市场失败还是制度失败――“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J].财会通

讯:综合版,2005,(6):12-20.

[28]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