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9 18:20: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

篇1

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情感交融,才有了一条心灵通道;学生得到老师的爱,就会迁移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班集体、对未来、对祖国的爱。教师有了爱的情感,我们的教育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铸就老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老师有了爱的情感素质,才能得到尊重、理解、信任,才能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让情感融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加完善。

2.教师应具备培养学生学习上互助精神的能力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师应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同宿一样,以便“相互讲习”,互帮互学。为了搞好学习合作,应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学优生的传帮带作用。教师还应在课堂上指导好合作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进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3.教师应具备和学生家长交往的能力

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家长的接触较多,做好家长工作意义重大。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给儿童的印象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儿童以后发展成长的基础。其次,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密切联系和深厚感情。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爱好特长、行为习惯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再次,家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善于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利用各种途径搭起一座座相互交流的桥梁,不断促进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这必然会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产生合力效应。

二、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如何发挥

1.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乐之者才能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境地。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原动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新颖、灵活、多变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应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和迁移学法,举一反三。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学”的时机,提高“学”的实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品质,使学生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心理状态达到高度稳定,并抵御和排除外界的干扰,把心理状态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其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性格,使学生不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自信心是学生干好一件事的心理支柱,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意志品格。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幼儿园中老师是同儿童及家长打交道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乐观开朗的态度,同儿童及家长交流的水平,良好的团队观念及服务精神,积极沟通的方法,情绪控制能力等综合素养比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巧更为关键。所以,学校应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

(一)观念

职业观念是一名从业人员对自身行为的认知、评定及情感等心理的综合反应。雪橇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观念,具体包含以下内容:其一,爱岗、敬业的精神。敬业、爱岗就是需要学生喜爱自己的专业及工作,用严谨、恭敬的态度从事教学活动,喜爱幼教职业,喜爱孩子,具备良好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其二,无私、奉献的态度。无私是忘却自身利益,奉献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工作时应不计个人利益,用一颗真心对待每一名儿童;其三,执着、创新的观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具备一份执着,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畏惧困难。这样在未来的教学中,才可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帮助学前儿童奠定未来成长的基石。

(二)道德

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业人员在行为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标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喜爱工作,喜爱儿童。如果缺少对儿童的喜爱,也就无法真正喜爱上幼教这份工作,从而更不可能在将来做好学前教育职业。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及喜爱感,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浓浓的自豪感,情愿将一生投入教育事业中,为儿童做贡献;其二,以自身为榜样的意识。常言道:身教甚于言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关注这一情况。在从业过程中,应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成长,培养品行高尚、价值观正确的未来人才;其三,集体荣誉感。学前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需要每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进行幼教工作。

(三)能力

职业能力是一名从业人员在行为活动中所体现的才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专业才能。指的是在从业过程中应用的专业知识及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才能主要体现为: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及帮助,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执行教学的能力,同家长沟通的能力等;其二,一般才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从业时不仅应具备专业才能,同时还应具备个人一般的才能,例如计算机的使用才能,写作才能,表述才能,组织才能,社交才能等;其三,创新才能。创新才能指的是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及能力在工作中创建更多的方法、业绩或产品等,创新才能主要包含思维的创新才能、设计的创新才能、管理的创新才能等。创新才能同一般才能和专业才能三者需要相互辅助,相互作用,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使学生明确了解学前教育职业的意义及特点,掌握从事学前教育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能力及素养,增强学生们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识。可以利用设置讲座、实地参观等方法初步树立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二)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应聘过程中,同专业知识的成绩对比,招聘企业更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述才能、对事物的看法、对突况的应变、学习能力及成长潜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大型的校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本领,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征文、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文学内涵及表述能力;举办专业知识比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等。

(三)邀请专家、领导举办座谈会,增强学生职业素养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前教育工作对老师的需求,掌握学前教育老师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自身水平,教师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专家及领导举办座谈会,让学生可以零距离的接触相关人士,对将来需要从业的工作细致分析,让学生清楚认识自身,找寻差距,定制学习规划,更自主的开展相关技能的学习。

三、为学生搭建更多平台,促进学生增强职业素质及才能

(一)增强师资教育力量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讲,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具体包含: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优秀的社交才能,同时在创新方面也十分突出。教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完善自身成长,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

在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们专业及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的内容只要包含:专项实习、实验教学、毕业试岗等。

(三)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除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外,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及本领。例如:可以让城市的同学深入农村进行短期实习,从而感受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情况,激发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培养勤劳、不怕吃苦的精神。

总结: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其职业素养及能力同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素养,更好的完善自身成长,同时也为相关教育单位选拔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讨论是值得相关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篇3

几天前我们学校的办公室来了一位家长,一进门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孩子,每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显得非常悲观、厌学,而且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与父母沟通,埋怨父母管得太多等等。我知道这是一个经济不错的家庭,平时父母都在忙于生意,很少和孩子沟通。孩子这次模拟考试总成绩不错,但英语没考好,父母两人只是埋怨英语成绩不好,对孩子的进步熟视无睹。我听到这位家长的叙述后,深有感慨,一个十几岁的初中学生,自己有了烦恼无人诉说,父母只是关注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进步却不闻不问,物质上虽然富足,但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和无助,这样他们还能健康的成长吗?

由此可见,家长的自身基本素质如何,对子女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往往关系到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并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孩子呢?

一、家长应具备的素质

(一)家长要具备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鲜,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孕育着聪明和智慧。如果我们家长能在孩子提问后给予正确的解答,并因势利导加以启发,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作用非常大。

(二)家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家长应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和细致,他们常因孩子领会不到大人的意图而斥责、打骂,什么“蠢猪”、“笨蛋”之声不绝于耳,孩子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由此产生。

2、家长还应具备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面对,善于动脑筋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对孩子形成坚强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3、应当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分析能力。一个好家长还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子女的一言一行,善于捕捉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孩子成人、成才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家长在具备以上素质的同时,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呢?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和凭借某种传统的经验来对子女进行教育,而这种直觉和传统的经验往往和科学的教育方式要求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

(一)目前存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根据调查研究,当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下四种:

1、溺爱型。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往往只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忽略了或较少在精神生活方面去关心子女,不去严格地管理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日趋严重,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

2、专制型。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由于受封建家长制作风影响,在教育子女时往往采取命令的口气,采取打、骂、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手段,只知道严格管教,而不懂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3、放任自流型。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往往对子女的行为,特别是子女的缺点错误不闻不问,任其自流,而不做正确的引导。即使偶尔问了,也只是敷衍几句,并不把教育子女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

4、民主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式。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子女疼爱而不溺爱,要求严格但不自以为是,他们能够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规律教育孩子,注意启发诱导,言传身教。在这种比较民主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也会形成一种民主的作风、良好的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上四种教育方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是随意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是在在多数情况下以采取哪一种方式为主而已。

(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不断改进家长的教育方式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家长爱孩子,重视孩子,满足合理的要求,但不能溺爱,要让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励的;严格要求孩子,但应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都是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经济观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将要影响孩子的终生,都将决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现在许多家长,却过于实用主义,眼睛只盯着高中大学,却没有明白,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初中养成的习惯与逐渐形成的性格。

篇4

舞蹈是一门拥有较强直观性和可感性的艺术,是身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对肢体的调用、对表现的注重,与幼儿活泼好动、模仿欲表现欲强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契合,对塑造幼儿的形体之美、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然而,舞蹈的这些裨益是在保证舞蹈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许多教育家、学者纷纷研究起幼儿舞蹈教育,试图找出能够提高幼儿舞蹈教育质量的途径。

一、影响幼儿舞蹈教育质量的因素

(一)教学条件不合格。近年来,社会上的幼儿舞蹈培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其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不如人意。有的机构由于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甚至缺乏,使得许多舞蹈教学内容无法展开或者“缺斤短两”,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有的机构师资不足或者教师素质差,责任感不强,舞蹈教育无法深入展开、全面展开,幼儿所学仅为皮毛且又不规范,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不科学。有的舞蹈培训教育机构缺乏优质规范的舞蹈教材,教师教学时或者参考劣质教材,或者随心所欲地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体系,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更重要的是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悖。这样的教学既无法激起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也无法帮助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无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教学方法不合理。当前许多教师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总是以大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幼儿,将幼儿舞蹈等同于成人舞蹈。孩子的突出表现固然值得我们为他们喝彩,但舞蹈表达的是人内心的情感,而不是高难度的技艺。

二、提高幼儿舞蹈教育质量的途径

(一)端正幼儿舞蹈教育理念。舞蹈教育并不是单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舞蹈家而开设的课程,舞蹈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体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的天性在舞蹈学习中得到张扬和发展,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幼儿舞蹈教育要以帮助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创设一个自由、轻松、宽容的教学环境,一方面为幼儿提供学习舞蹈理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条件,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幼儿对舞蹈的领悟力、表现力以及与人合作完成舞蹈表演的能力。

另外,舞蹈教育的教学过程远比教学结果重要。幼儿在教学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则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如果反过来,则容易给幼儿的心灵蒙上阴影。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育时,既要注重教学结果,更要主要教学的过程,要让幼儿的天性和个性在教学中得到自然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是幼儿学习舞蹈的领路人,教师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优良的舞蹈功底和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是从事舞蹈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是前提条件。由于舞蹈离不开音乐,教育离不开教育心理,所以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其他专业素养.才能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舞蹈培训教育机构在选拔舞蹈教师时,对具备多种专业素养的人才应予以重视。

(三)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每一项教育的成功都离不开校方的努力和家庭的支持、监督,对幼儿的教育更是如此。幼儿的自制力和意志力都比较差,如果缺乏家长的约束和监督,即使他对舞蹈再喜爱也难以做到持之以恒。可以说,家长的支持是幼儿舞蹈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教育得以顺利开展,教育的质量才能逐步显现。因此在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时,教师除了要尽职尽责地完成教育工作,还应和幼儿家长多做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舞蹈教育的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争取获得家长对教学的信任、支持和对幼儿的监督。

篇5

关键词 地市州 跆拳道 运动员 选材 培养

一、影响四川省地市州跆拳道项目运动员选材的因素分析

(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因素分析

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笔者认为跆拳道运动员选材对象应该具备以下的身体形态:身材修长、体重轻、骨骼细长、骨关节围度较小、腿长躯干稍短、肩稍窄、上肢较细、臀部窄小且向上收、骨盆小、跟腱清晰且较长、足弓明显。当然运动员除了具备了这些优良的身体形态之外,还必须与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匹配起来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二)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因素分析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保证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先进技术、战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1.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速度耐力

跆拳道比赛中对手的进攻都是带有很强隐蔽性、突发性、速度快,攻防转换快并频繁使用各种进攻防守技术。运动员若没有良好的速度素质,则很难快速完成多次进攻与防守反击技术。与此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才能保持较长时间高强度的激烈对抗。

2.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灵敏性和速度力量

跆拳道运动员对于同样一个动作刺激讯号,优秀的运动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反应,反之则要较长时间。由于跆拳道比赛的特点是以脚踢为主,而瞬间的动作速度依赖于全身的爆发力和灵敏性,且力量强则打击的能力强,所以将灵敏性与力量结合起来,再加上自身拥有良好的判断反应能力,进行攻与守配合,就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3.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优秀的柔韧素质

跆拳道运动员在其他身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可以作出难度较高的动作,并能在完成动作时保持良好身体形态,而且也有利于速度的发挥。

4.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跆拳道运动员的个性心理应具备反应敏捷、思维清晰、应变能力强、善于思考、果断机敏、拼劲足、勇敢顽强、好胜敢拼等特征。因为高水平的跆拳道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压力的能力。

二、四川省地市州跆拳道运动员培养对策分析

笔者认为以上指标是对于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和基本身体素质的几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很多外界因素会导致运动员中途放弃或者退出训练。因此教练员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因素:

(一)教练员应该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

教练员应该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短期、长期训练目标。因为每个运动员只有有了合理的短期训练目标、长期训练目标,才能在每个阶段的训练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才有动力完成艰苦、枯燥的训练,最终达到或者超越自己的目标。

(二)教练员应不断的开阔视野,不断的充电学习

教练员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了解国内、国际最新的技术走向,并密切配合好省级运动队清楚知道所需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和男女各个级别的需求情况,以便更好的为省队输送好运动员,培养好苗子运动员。在这里我们基层教练员是否对我们的跆拳道基本技术有非常清晰、透彻的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选出了好的苗子,能否将好苗子培养成我们省队需要的人才就需要我们基层教练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教学、训练手段,以便让我们的青少年运动员接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当然我们基层教练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拳跆中心多举办培训学习班,为我们广大的基层教练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教练员应该和运动员进行更多的交流

教练员在训练以外的时间应与队员成朋友,这样教练员才能与运动员进行更多深入的交流,才能知道运动员心里的想法及变化,才能及时的发现运动员心里存在的问题,以便积极引导和帮助运动员解决问题,提高训练效果。

(四)教练员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

因为教练员面对的运动员都是未成年人,一方面他们自己并不具备决策能力,更多的需要家长的介入;另一方面,教练员只有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训练中的表现和各种情况,才能更好的配合教练员教育好运动员。

(五)重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监督

教练员在平时应该让运动员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只有让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提升了,才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为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好了,文化程度高了才更利于他在以后的训练中理解、掌握、分析动作技术,并在将来就业时不至于失去自我;另一个方面这样更利于基础运动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为运动队对运动员文化成绩的重视可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更多信任和肯定。

(六)重视青少年运动员思想品德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练员应该适宜的对青少年进行做人、做事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三、结论

(一)笔者认为对基层跆拳道运动员选材,除了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外,更注重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力量和良好个性心理。

(二)在选好材后,教练员只有给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多与运动员进行交流、经常与家长沟通、不断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重视运动员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篇6

每一种职业都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样,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也是对教师职业最根本的要求。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关爱,你高尚的人格魅力,你高超的教学水平,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敬佩你。

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最起码的要求。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赶时髦,把头发弄成了黄色。一天,我所任教的那个班主任对我说,他们班一个同学也把头发染成了黄色,和他讲道理时,那个同学说,教我们英语的张老师也是这样。尽管后来,在老师的反复教育下他把头发染了回来,但是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也在想,如果我自己把头发弄做五颜六色的,那怎样给学生树立榜样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染过发。同时,在言行上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一起上早操,一起劳动,一起学习,让他们感觉到我就在他们的身边。

2.把热爱学生落到实处

热爱学生包括理解、尊重、信任、帮助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通向学生信任教师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要热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状况。从实际出发,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与引导。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家庭情况相当特殊,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整天被关锁在家里,母亲常年多病。他还有一个读四年级的妹妹。这位同学不仅家庭贫困,而且十分自卑。在小学时还经常被其他同学欺负。在我了解情况以后,每次发放困难生补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在他没钱吃饭的时候,给他打饭,并倡议学生给他捐款。经常和他谈心。经常对他进行家访,渐渐地,他走出了自卑的心理。尽管后来他没有升学,但我想,也许对他今后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是很有帮助的。

3.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我们教师应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以及教学测量评价能力。

教师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社会人。身处社会这个大舞台,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包括和学生的沟通、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等等。良好的沟通是创造和谐氛围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学生搞好沟通,是创造和谐课堂的保障;和教师搞好沟通是开展好工作的保障;和家长搞好沟通是家长、学生、教师之间团结和谐的保障。可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是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前提,是开展好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4.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我们要掌握的科学技能也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努力更新知识,不努力的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就会被社会淘汰。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看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常流水。要不学生怎么会有兴趣跟你学习,怎么会佩服你呢?

篇7

1、专业素质分析

1.1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

篮球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主要是指篮球教师在教学中具备的关于篮球科学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专业知识素质是每一名篮球教师从事篮球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专业知识素质是篮球教师教育学生的资本,所以篮球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才行。篮球专业技术同样也是篮球教师从教的资本,资本越深厚,那么教出的学生就越优秀,如果教师本身专业理论知识很扎实,但是自己却不会打球(或自己球技一般),那么也很难在学生中赢得威信。所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必须达到“双赢”,也就是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实践相统一才能符合一名篮球专业的高校教师。目前很多高校的篮球教师大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篮球理论知识掌握好的教师,但是他的篮球技术实践相对就比较薄弱;相反,篮球技术实践好的教师,他的篮球理论知识就比较匮乏。理论与实践没有达到统一的地步,这也是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1.2创新科研能力的素质

高校的篮球教师, 是在全国体育工作者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之一。他们不仅肩负着推进学校体育科学化、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这一重任,还应对我国体育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篮球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2】。通过科研,一方面为高校篮球事业的发展提供导向性的观点和探索; 另一方面能够为提高竞技篮球运动水平, 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改变篮球科学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篮球运动本身发展的现象。由此可见高校篮球教师要具备创新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篮球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及相关知识,进一步探索新问题和研究解决新问题。

1.3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的素质

篮球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篮球运动技术教学和训练能力、讲授篮球基本知识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高校篮球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能全面正确掌握篮球基本技术技能,结合因人而异的特点才用最先进的科学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进行篮球教学训练;篮球教师要做到能够把所积累的篮球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授,要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训练实践中去;篮球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由于高校每年都会举行篮球联赛,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程序的安排、裁判工作安排等方面,这时组织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篮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很难让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所信服。笔者认为高校篮球教师应具备生动、直观、规范的动作表达素质;明快、清晰的口语表达;严谨周密的文字组织与表达素质;

思维的灵活性素质以规范的篮球技术素质。

2、非专业素质分析

2.1政治思想素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名人民教师要有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格,这样才能够在学生面前称之为师。一位篮球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觉悟, 热爱祖国的政治立场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篮球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篮球专业的技战术,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行事,用自己的的言行感染学生,这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在高尚品质方面做学生的榜样,把正直、诚实、不怕吃苦等优良品质传授给学生。

2.2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篮球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对自己的事业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笔者认为爱岗敬业就是该教师的事业心,事业心对于篮球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事业心的强弱直接能够反映该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必须杜绝工作散漫、学生爱学不学也不管、没有责任心等不良现象。教师必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干扰。这就要求高校篮球教师首先要喜欢自己所学的篮球专业,然后明确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并且把他们的学习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想到学生学不好是跟自己没有用心教好是分不开的。

2.3良好的合作、沟通、交往能力的素质

篮球教师要与学生、同行、班主任、学生家长的合作, 以及工作环境外的人也要进行合作。只有通过经常与人进行沟通、情感交流才能形成协同活动,产生协同效应。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特征。篮球教师因其专业特点,在课堂上, 篮球教师必须与众多学生和谐共处,进行思想感情等多方面的交流; 在课堂外,篮球教师不但需要与同行合作,同时也需要与学校其他老师及行政人员、甚至社会上相关人员与部门进行交往。所以篮球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以及了解人与社会能力的素质。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院校的篮球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素质主要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专业技术、创新科研能力及教学能力;应具备的非专业的素质主要是政治思想素质、爱岗敬业、以及良好的合作、沟通、交往能力的素质。

参考文献

篇8

作为引导家长为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一个重要角色,我认为课程咨询师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质:

1、要有宽广的胸怀,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好的,都会做到最好。而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需要个性化的辅导与教育,凸显孩子个性,是为了孩子将来步入社会,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2、要有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善于观察细节,通过言语,动作,外貌,谈吐等一系列的表象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能够引导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中,呈现出一种父母恩,子女债。对叛逆的孩子,要给与适当的批评,展现出我们会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对那种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的家长,我们要替孩子着急,强烈的帮助孩子展现出求学的欲望。

3、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急家长之所急,忧家长之所忧。

4、要勇于挑战,虚心学习;要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要树立起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

二、课程咨询师沟通技巧

课程咨询师是在课外辅导中第一个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老师,所以课程咨询师和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我认为课程咨询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掌握一下几个方面:

1、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问家长的问题,必须是闭合性的问题,让家长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是或者否,一般以赞同为主。

2、与家长沟通时的姿态

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保持的姿态是要略高于家长,不能过于强势,但绝对不能被动的回答家长的问题,被家长的思路牵着走,因为家长根本没有思路。必须要清晰的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与逻辑思维,引导家长吐露心声,挖掘出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点,并且要深度的挖掘,从而展开专业性,俘获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3、对尖锐问题的应对

不能完全规避家长提出的问题,但也不能正面回答尖锐的问题。要引导家长靠近我们的思路,插入专业性内容,从侧面渗透答案给家长。

4、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要始终用一颗帮助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家长和孩子,教育问题随时随地的都会存在,每个人都渴望教育,渴望成长。所以就要不断学习,掌握本地所有学校的特点,生源,考分以及教学特点,进度快慢等。

5、做好归纳总结。

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都是不同的,但是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共同点,每次获得家长和学生信任之后,都要归纳自己成功的经验,勇于分享;总结自己的不足,虚心纳谏。

6、做好售后服务。

一次成功的报单,不是获得了多少收入,而是获得了多少转介绍。口碑的传播,做好售后服务,一个老咨询师会做的很轻松。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受教育的时间是12年,孩子身边,家长周围又有很多很多同样的孩子。

7、给后期留有足够的空间。

前期不能为了签单而过分的夸大,过多的承诺,最多只能夸大到60%。与此同时又要不断给后期压力,激励老师和整个团队不断进步。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52-01

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目前教育思想方面受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影响,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表现在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内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过分强调“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的“做人”教育。在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方面,目前一些中学体育教师还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知识面不宽,文理基础知识不牢,现代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在专业素质方面表现在,体育教师不注重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更新,忽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治教不严,教学方法陈旧,学术视野不够,跟不上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重构,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中学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一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二是如何教育学生成才。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体育工作者。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点,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体育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二、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是最直观、最方便、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良好,能具备各种活动和运动能力,即他的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有好的表现。

三、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精深合理的知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学科都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两大趋势。各类学科之间,既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

2.健全的能力结构

2.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优良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2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运动培养后备力量和体育院校培养高质量学生,还有助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荣誉感。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学校运动队的科学选材、制定实施计划、协调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训练的指导、比赛的指挥和运动队日常管理的能力。

2.3科研能力: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现代体育运动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它们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之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2.4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能力。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提高的体育教师会不断地创造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力发挥最佳教学与训练的功能,努力创造各种优良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富有生气和吸引力,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二是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的同时,能立足于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动自觉地投人到教学科研中,通过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2.5使用计算机能力:上网捕捉信息是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2.6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造成了教学组织管理的相对困难,小到对于学生个性的组织管理,中到对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大到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运动会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组织管理的才能与艺术,高效的组织管理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人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活动的效益得到发挥。

2.7竞赛组织能力:体育竞赛是对教学与训练效果的检查,既能提高竞技水平,又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教师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必须具备组织编排、准备场地器材,临场裁判等工作能力,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8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体育教育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系统工作,它包括体育教师与同行合作、与班主任合作、与其他学科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合作,以及在社区工作环境中人与人的合作等。所以,能理解人,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

四、心理素质

目前的在校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是应试教育氛围下成长的青少年,心理调控能力差。如果心理教育跟不上,必然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广泛的爱好,丰富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具有公平宽广的胸怀,并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健康心理的体育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初中学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判断力,但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班主任在管理上应格外注重自己的方式,不要让学生产生排斥的情绪。为了将班集体管理好,班主任应具备高超的管理艺术及教育能力。本文从初中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对于初中班主任如何提升自身的管理艺术及教育能力展开阐述。

一、初中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具备全面整体的发展观念

一个班集体中有很多学生,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有一个特差生都会给班集体的整体成绩拉分,所以班主任应注重“木桶法则”,在管理上应具备整体全面的发展观念[2]。让学生不断的进步,最终成为管理上的佼佼者,继而将成功的经验与其他班主任进行分享交流,促进整个学校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全局出发,成功也不自傲,乐于分享,这样的班主任才算得上成功的班主任。

2、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为人师表就应该具备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任何原因偏袒某个学生。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对班集体的管理上都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不在私底下收受学生或者家长的礼物或者钱财。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有崇高的追求,为将班级带领好,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追求精神上的奖励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名利。为了班集体的荣誉而不断努力,为了学生全心全意,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3、具备多元智能教育

现在的初中学生的意志力相对薄弱,但他们很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也很愿意表现自己,所以班主任应该转变原有的观念,即使对于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也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到一些自信。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在这样的课外实践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现自己[3]。当学生做一件事情成功后才会更愿意做下一件事。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教育,而不是使用死板的教育模式。

二、初中班主任应当具备高超的管理艺术

1、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

合理应用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对于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关键。班干部源于学生,对学生自身的需求及生活学习情况比较了解,班主任可以多与班干部交流,通过班干部及时反映学生的现状,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就需要选出一批责任心比较强的班干部辅助班主任对班集体进行管理。班干部的选举应是由学生民主选出的,这样的班干部在学生中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更容易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2、班级管理制度化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比如学习风气、学习习惯等。在班级管理上可以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旨在促进班级的发展进步。所有规章制度都应该是由全体学生共同表决产生的,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自愿遵守。若制定的规定不被学生所接受,只是班主任单方面的意愿,只会使得学生口服心不服,这样并不利于班级的管理。

3、掌握好管理方法

由于初中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班主任应掌握好管理方法,在管理学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生成为朋友,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避免冲突的发生。在班级中创建轻松和谐的氛围,对学生多一些关心,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及时开导学生,让他们养成一种有问题就找班主任解决的习惯。[4]。

三、初中班主任需要有较高的教育能力

1、较高的理论修养

班主任不仅仅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同样应具备渊博的知识。这样才更能增加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对除教材之外的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在对学生进行讲课或者开班会时,应用之前储备的知识给学生讲道理,同时运用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平易近人,这样将更加赢得学生的爱戴。班主任应具有比较高的理论修养,让学生对班主任的学识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班主任通过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这将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对知识产生较强的欲望,就会主动学习,汲取知识,希望成为像班主任那样知识渊博的人,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2、较高的教学水平

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教师,除了在管理班级上做出一番成绩之外,在教学上同样也该应该有出色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追求高水平的教学目标。一般班主任也会任教自己所带的班级,为了将班级管理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也应该在自己所任教的课程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该课程上都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只有将课程讲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讲课风格,才能与学生更加的接近,这样也可以为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班主任不应只为追求自己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上,而是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尽量让所有课程的成绩都能够达到优秀的水平[5]。对学生来说每一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课上时间将所学的知识吸收掉,在课下就能够少花一些时间在该课程中。这就需要班主任有较高的教学水平,高水平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受益匪浅。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具备全面整体的发展观念,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对学生实行多元智能教育,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在班级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应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增加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多一些关心和鼓励,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相互尊重,这样才能达到管理好、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1

“我和先生将培养女儿的做法归纳成‘马式教育’,一种以服务型、引导型、辅助型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张思珍表示,她用中美两国教育之长来培养孩子并把她们送入哈佛,这种教育方式是温和的,脚踏实地,有别于“狼爸”、“虎妈”般严厉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并引导孩子不断向前走。

在张女士看来,家长需要做的“家庭作业”是观察孩子,在朝夕相处中了解并发掘他们的长处与兴趣。

“两个女儿请同学来家里做客,我会仔细地观察孩子对待同学的不同方式,从而发现大女儿比较外向,小女儿则较为内敛。”张女士说,为此,她就鼓励大女儿多参与公众演说,从而发掘她的领导能力、演说能力。而小女儿虽内敛,但喜欢动手,愿意自学,作为家长就支持她自学设计制作网页,以此培养她的动手能力。

“软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益

“在发现孩子的兴趣与长处之后,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规划。”张女士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孩子挺有礼貌,有礼貌的孩子肯定容易跟人家交流,马上得到很多人认可,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张女士眼中,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克服困难等“软能力”至关重要,这是孩子成功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

“在培养孩子软能力的过程中,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张女士说,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外活动项目如义工、社会调查等,孩子们在参加课外活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人际交往、克服困难等各种能力。

社会实践贵在持之以恒,不能蜻蜓点水。张女士说,如果是高中的孩子,不妨让他们参加一些有报酬的工作,因为有报酬的工作,用人单位会更关注孩子的能力和做事的责任心,让他在这些方面得到更充分地锻炼,这同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