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急诊医学外科

急诊医学外科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0 10:3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急诊医学外科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急诊医学外科

篇1

慢性咳嗽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疾病,如果没有合理的检查和治疗,将给家长和社会带了额外的负担。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特点,本文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探讨该病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慢性咳嗽病例,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制定的慢性咳嗽诊断标准[1]:临床均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选择均有检测血清TIgE、EOS的病例共132例,以临床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将确诊CVA的共64例分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15月至10岁,平均年龄5.7岁。其余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13月至12岁,平均年龄6.4岁。

1.2 诊断金标准

参照诸福棠主编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中CVA临床诊断标准[2]:①持续咳嗽>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临床无感染征象,抗生素和止咳药治疗无效。②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得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家族哮喘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3 检测方法 ①血清TIgE:采用EDTA抗凝管抽取静脉血2 ml,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再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用beckmancoulterimmage800 仪器进行检测。②外周血EOS: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操作过程由本院检验科医师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TIgE、EOS两种诊断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和Youden指数。

1.5 ROC工作曲线及诊断截定点的选择

采用SPSS 16.0软件分别作出TIgE、E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该曲线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选择曲线弯曲处即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值为分界值,该处所对应的数值为诊断截定点。ROC曲线下面积可以用来评价诊断试验的效果,其值越大,说明诊断试验价值越大。当面积接近0.5时,则该诊断试验失去临床意义;当面积小于0.7时,表示诊准确度较低;在0.7~0.9之间表示诊断准确度为中等,0.9以上表示诊断准确度较高。

2 结果

2.1 按金标准分组后分别统计两种试验的阳性病例数和阴性病例数(具体见表1),并用统计软件计算出两种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和Youden指数(具体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TIgE的灵敏度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3.4%和82.9%,均优于EO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2 利用统计软件做出两种诊断试验的ROC工作曲线(见图1),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表3),从表3中可以得到TIg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EO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75,无明显诊断价值。

2.3 根据TIgE的受试者工作曲线,选择该曲线弯曲处即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值为分界值,确定TIgE的诊断截定点:52.5IU/ml。

3 讨论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一类非典型的哮喘,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临床容易误诊及漏诊,有报道该病的误诊率达到32.8%[3],而长时间的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亦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故正确、及时的诊断对于治疗该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研究表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多数认为与哮喘相同,亦以持续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点[2]。在气道炎症的产生过程中IgE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介导Ⅰ型超 敏反应的重要物质。研究表明,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被抗原传递细胞内吞,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被T细胞受体识别,进而激活Th亚群,并释放IL-2、IL-4、IL-13,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IgE,IgE可借助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Fc受体,固定在细胞表面,使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引起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在CVA中,这种炎症仅导致轻微气道收缩,但不伴有肺功能的减弱或喘鸣,同时亦引起咳嗽受体的敏感性增加[4],从而诱发咳嗽。本研究表明在慢性咳嗽患儿中,血清TIgE对于CVA的诊断的灵敏度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3.4%和82.9%,且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83,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故在临床遇到慢性咳嗽患儿就诊时,建议常规查血清TIgE,以协助诊断CVA。

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另一种途径,即非IgE介导的T淋巴细胞依赖的炎症途径,在该途径中,嗜酸性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产生的LTC4、LTD4、LTE4是强有力的支气管收缩物质,并能改变血管的通透性[2]。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的生化免疫研究亦发现,气道黏膜中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但由于外周血EOS存在着昼夜变化,而且某些寄生虫病、传染病或者血液病时EOS也会升高,这就使得外周血EOS计数的诊断价值不大,从本试验中可以看出,外周血EOS的灵敏度和正确率分别达到29.7%和57.6%,ROC曲线下面积为0.575,诊断价值并不大,这与Nadif等在其哮喘有关临床表型异质性与炎症模型的关系研究结果相似[5]。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与诊断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3-635.

篇2

    口腔急诊大多以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急症患者为主。因此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临床技能,在专科医院中的急诊科往往由口内、口外医生组成。面对口腔各种急症,要求每位急诊科医师具有全科临床诊疗技能。合格的口腔急诊科医师,不仅要具有口腔医学各专业的临床技能,而且还需要急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严重外伤可能涉及到休克的抢救、心电图及除颤仪等的使用。所以,口腔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临床技能,才能担当口腔急诊科的重任。口腔急诊医学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科,就要有自己的医学体系和范畴,它既要有全身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共性,也要有口腔急诊医学所具有的个性,因此它应来源于急诊医学和口腔临床各学科。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口腔急诊医学也是口腔临床医学的分支和组成部分。

    2.口腔急诊医学与其关联学科

    急诊医学与口腔急诊医学: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急诊医学系,中山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还建立起来本硕博教育体系。急诊医学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口腔急诊医学也会顺应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口腔急诊医学也应是全身急诊医学的一部分。颌面部外伤常常伴有创伤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严重的颌面部感染常常伴有中毒性休克和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它们的急救与急诊医学具有共性。同时口腔急症还常常涉及到心脏疾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口腔外科急症:口腔急诊与口腔外科关系密切,口腔急诊科每天都要处理创伤、感染、疼痛、出血等疾病的患者。因此,口腔外科是口腔急诊医学和急诊科的重要内容。口腔内科急症:牙体牙髓病急症是急诊科的主要内容。急性牙髓炎是口腔急诊科就诊最多的急症。另外,急性根尖周炎、牙体劈裂等也是急诊科的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急症:口腔急诊科也常接诊口腔黏膜病急症,如口腔黏膜溃疡、血泡、带状疱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口角炎、鹅口疮等。口腔修复急症:如冠折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固位钉(或纤维桩)光固化树脂暂时修复、冠桥脱落复位粘固等。牙外伤急诊就诊率很高,特别是前牙,损伤后严重影响美观,患者常常要求即刻治疗和修复,临时修复也能使他们感到满意。口腔急诊涉及面很宽,口腔急诊医学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出来,与其它口腔临床学科并列,有利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将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具有“急性”特征的部分抽出来,与全身医学和急诊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口腔急诊医学体系[2]。

    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制的建设口腔急诊医学不仅要面向口腔医学五年制学生,还应培养口腔急诊医学的高层次人才,如培养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是社会需求和医学及口腔医学临床综合学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不但有益于人类社会和造福于人类,同时也有利于临床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应纳入口腔医学五年制常规教学内容,以五年教育为主全面实施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它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五年制口腔医学人才素质。要编写和选择好口腔急诊医学教科书,各口腔院系应建立和完善口腔急诊科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即口腔急诊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师的口腔急诊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口腔急诊科可由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科的医师组成,通过在急诊科的临床实践和培训,让这些医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多学科临床技能的急诊科医师,并成为本科生口腔急诊医学教学的主力。同时应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批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使口腔急诊医学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腔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建立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口腔临床综合素质人才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口腔医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工作创造条件。为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可以让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内科热爱口腔急诊医学并能够研究和发展口腔急诊医学的专家教授做硕士、博士生导师,组成培养口腔急诊医学博士、硕士的梯队教师队伍。为口腔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口腔急诊医学教学人员,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口腔急诊医学医务人员。口腔医学院系有必要将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上来,为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有待于口腔医学同仁的认识、努力和支持。在未来的几年里渴望口腔急诊医学的兴起,口腔界的各级领导可以考虑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如下环境和条件。

    1.口腔急诊医学专栏的开设国内有多家口腔医学杂志,有条件和有稿源的杂志可以考虑开设口腔急诊医学专栏。为口腔急诊医学的普及、交流和提高提供场所。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园地。

篇3

2“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急诊医学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去面对临床急诊问题,应将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决策能力与综合抢救能力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来着重培养。因此,急诊教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在“急诊”这一特殊环境下快速判断病情、建立诊疗思路、完善相关检查、做出相应处理、综合急症救治的能力。

2.1以症状为纲

新的课程建设中,打破以病种为纲的内容编排,教学内容以症状为纲。设置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昏迷等。尽管学生已在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中学习了以急性腹痛为发病症状的相关疾病,但学生并不清楚在面对一位以腹痛为主诉的患者时,如何厘清临床诊疗思路,并运用所学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知识做出初步诊断,进而实施检查并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就以腹痛为教学内容,模拟医生在急诊室的实际工作场景,对上述症状进行引导性教学,以教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让学生在回顾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如何进行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快速判断能力。通过设置这样的学习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入式教学、PBL教学等,使学生在学习腹痛这一内容后,能够在临床、在急诊遇到腹痛患者时不至于感觉无从下手,并随着其临床经验的积累,对腹痛这一常见急诊病症有清晰的临床诊疗思路、准确的临床判断和正确的诊治处理。

2.2以疾病为重点

对与外科学、内科学重复的内容,在急诊医学课程设置中则不再重复,如气胸、急性左心衰、消化道出血等,而对于急危重症所特有的、多发的、常见的疾病则在明确了症状诊疗思路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述、学习。以休克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并无某一门课程系统、详细讲述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急救措施,而休克又是每一位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经常需要面对的,因此对即将进入临床的医学生以急诊的角度对休克进行系统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这将使得学生重温休克的病理生理知识,联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所学的可能导致休克的疾病,进而明确休克的病因学,最后掌握休克的治疗原则。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将得到极大开阔,不但能将以往学习的知识通过“休克”联系起来,更能将休克的具体治疗方法带入到各专科的临床实践中。

2.3以急救技术为关键

在学习了急诊症状诊疗思路、常见疾病诊疗后,急救技术则是急诊医学的落脚点,也是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因此,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相比,本教学将急救技术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将心肺复苏术、多发伤处置、气道管理(含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穿刺等急救技术加入到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操作能力。对基本技能的教学,我们以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教学场所,采取模拟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掌握,最后设置各类急诊场景对其进行考核。以心肺复苏为例,以往学生通过大课学习了心肺复苏的知识,但由于并未真正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表现得手足无措。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心肺复苏理论课程中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细节讲述,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设置了心肺复苏实践课程,充分利用临床学院所拥有的现代多媒体模型,采取小班授课,教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我们科学制订了考核标准,以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为指导,编写了标准化的考核大纲,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篇4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突发性意外伤害、交通事故、中毒事件逐渐增多,人们对急诊医疗服务的期望和需求也日益迫切。急诊护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球各种危机病人,是衡量综合医院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妥善处理和解决好急诊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是否进行了全科化的培训,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医院的急诊护理和全科化培训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急救;护理;全科化

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诊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危重症的及时快速救治及科学管理体系的临床综合学科。也就是说,急诊医学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和最短的时间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的艺术[1]。急诊医学的定义和性质决定了急诊工作的如下特点[2]:

(1)时间性:时间就是生命,生命急救的时间性要求医护人员反映迅速、判断准确、救治及时和措施得力。

(2)复杂性:患者多因症状就诊,多涉及多系统、多学科,要求医护人员有较强的鉴别诊断能力和较高的综合救治水平。这些特点对急诊专科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急诊护士需要扎实的,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急诊护士必须加强全科化教育和培训,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综合性护理实践是全科化培养的重要场所。

1急诊护理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已经发生改变,创伤致死、致残率在大城市明显上升,中毒、灾害等突发事件屡有发生,对急诊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目前我国急诊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急诊医学或国内的传统学科相比,急诊护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如:急诊护理发展观念落后,运行体制模糊和功能定位不明确,急诊护理教研水平较低;专业方向不明,风险大,压力大和待遇低,导致急诊护理专业队伍不稳定。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急诊护理的发展特别是急诊医学水平的提高。

2急诊护理培训的现状和急诊科的问题

2.1急诊护理培训的现状

国外把急救医学及护理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3]。而我国则把急诊医学及护理的培养放在了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培训中,专科的进修培训教育是我国的特色,但是急诊专科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非常薄弱、开展困难。必须采取由专科急诊向全科急诊形式转变,采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康复一体化的急诊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急诊护理的整体水平,稳定急诊护理专队伍,使急诊护理得到长足的发展。

2.2急诊科的问题

(1)全能护士培养。

(2)积极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急诊护理的管理措施

3.1组织学习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急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掌握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苦练基本功,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法宝,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将差错消失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3.2加强培训

加强导诊人员的严格管理及相应的专业培训,提高导诊护士的责任感,使其具备较强的急诊意识,对就诊者按轻、重、缓、急预检分诊,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紧急处理,协助诊室的医护人员搬运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4全科化培训的必要性

4.1全科化培训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一个合格的急诊护士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在“全科化”基础上的“专科化”。过早专科化培养会导致知识结构不全面。因为,随着医学科学分支的交叉和渗透,原本属于专科的知识不断转变为全科化的基础知识,全科化的外延不断扩展,内涵不断充实。其他学科成熟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应用于急诊医学,要求急诊人员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全科化培训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

4.2全科教育适用于急诊护理

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医院的急诊科是由各专科急诊组成,急诊科大多配备的是内外科医师。因此,急诊科护士大多较熟悉内外科急救护理,而对其他学科的急救护理较为生疏。急诊医师的水平不均衡性、急诊医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医疗活动的个体性及急症病情变化性,决定了现阶段急诊护理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急诊医疗的特点,要求急诊护理适应全科护理的发展方向,加强急诊护士的全科化培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总之,急诊护士需要扎实的,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急诊护士必须加强全科化教育和培养,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综合性护理实践是全科化培养的重要场所。急诊护士从专科护理向急诊全科护理发展是本世纪急诊医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专业都取得长足进步,而今过早、过细地分科,特别是过多从事专科治疗,使各专科医师很少接触和应用其他专科知识和技能。因而其鉴别能力不能满足急症处理的需要,不能胜任今日之急诊临床工作。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工业、交通伤害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突发的群体伤害、新病种出现、少见病增加,后二者使患者病情复杂难辩,因此需要专门培养教育的,面对病情复杂而危重的患者能迅速做出准确诊断,并给予恰当处理的医师,即急诊医师。

2 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急诊医师知识结构的平台。

一个人在学校获得知识据统计占10%,其余是从工作中第二次教育获得,这里第二次教育就是继续教育。由于急诊医疗工作以抢救生命、稳定生命体征和迅速解除病人痛苦,使之得到进一步治疗机会为基本任务,并且急诊科是新建学科,人员来自不同学科,理论偏窄,技术单一,使之不能完全适应急症的救治,所以必须在工作后继续“充电”,不断更新自己、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完善急诊科工作。

3 是培养急诊专业人才的摇篮。

―个合格的急诊医师仅从学校学习的知识来满足日益发展的急诊医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急诊医师首先必须有高水平鉴别诊断能力,这就需要他们了解各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熟悉各系统急症,掌握急危重症的特点以及救治,这就是急诊医师知识广博性特点,同时需要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协调能力,这样才能在突发的灾难事件发生时参与抢救,同时能组织抢救,协调现场,使现场抢救、分诊和转运能科学合理进行,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所有这些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接受继续教育,才能成为合格的急救专业人才。

4 提高急诊医学地位。普及和提高急诊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篇6

2高端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当以病人为实习对象的可能性日趋减少时,模拟与虚拟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给予了我们新的平行教育途径,模拟与虚拟技术开始走向医学教育的前沿,尤其是近年来,高端医学模拟技术日趋成熟,医学模拟教学也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所谓高端模拟系统是一门利用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践的教育学科[1]。它倡导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创设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利用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从而在有效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同时也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2]。在我国,高端仿真模拟训练技术,尤其是以“生理驱动技术”为核心所制造的模拟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模拟病人[3]。它是一种结合多种生理功能的多级综合模拟系统:这些功能包括心肺系统、肌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模拟系统可显现出各种临床表象(如:自主呼吸、眼睑眨动),同时监控参数变化(如心电图、血压等),并在指导者不进行干预或干预极小的情况下对操作者的行动产生反应。其训练真实、方便、多样、可行、安全、可控、可重复等诸多优势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4]。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高端医学模拟系统在急诊医学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3高端模拟系统在我系急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篇7

2国外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在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对急诊医疗技师(EmergencMedicalTechnicans,EMT)进行国家登记和考试,井与急救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在德国凡志愿参与急救医疗的人员,可获得与为国家服兵役相等的待遇,可见全社会对急救医疗的重视程度。英国的医疗服务是免费的,急诊医学及EMSS发展迅速,全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门机构,皇家医学院校设置专门课程,建立急诊医师培训基地。法国还专门建立了儿科急救中心,配备现代化的监护设备、专职儿科急救医师和救护设备齐全的急救运输工具。在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方面,急救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3国内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公元400年前,华陀就曾经用类似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等方法抢救过心脏病患者。到时期,对伤员进行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也是近代院前急救的雏形体现。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重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10月卫生部颁发了(80)卫医字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颁布了(84)卫医司字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以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卫生部、邮电部共同确定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21世纪后,中国发生的比较重大的地震等事件,使我国的急诊医学有了更深的实战经验和更进一步的专业训练。

4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对比与现状

篇8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从概念上来说,是医疗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从属类上,应该是跨各临床专业的,而又有自身一套理论体系的。急诊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息息相关,在国际上,从1979年,其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医学学科,从此后在世界各国迅速被认可和发展。可以这样认为,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

2国外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在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对急诊医疗技师(EmergencMedicalTechnicans,EMT)进行国家登记和考试,井与急救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在德国凡志愿参与急救医疗的人员,可获得与为国家服兵役相等的待遇,可见全社会对急救医疗的重视程度。英国的医疗服务是免费的,急诊医学及EMSS发展迅速,全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门机构,皇家医学院校设置专门课程,建立急诊医师培训基地。法国还专门建立了儿科急救中心,配备现代化的监护设备、专职儿科急救医师和救护设备齐全的急救运输工具。在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方面,急救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3国内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公元400年前,华陀就曾经用类似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等方法抢救过心脏病患者。到时期,对伤员进行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也是近代院前急救的雏形体现。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重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10月卫生部颁发了(80)卫医字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颁布了(84)卫医司字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以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卫生部、邮电部共同确定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21世纪后,中国发生的比较重大的地震等事件,使我国的急诊医学有了更深的实战经验和更进一步的专业训练。

4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对比与现状

在国外,急诊医学己趋于系统化,建立了专业、专科急救网,配备了先进的通讯、抢救设备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总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急诊医学,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急危重症的监护,降低急危重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国外,很多国家对急诊医学已经相当成熟并分类较细,如日本除建立了急救中心以及由固定的医院或医疗单位负责的急救网络外,还建立了各种其他类型的急救网。例如:夜间急救网、脑神经外科急救网等。日本的急救中心通过电脑网络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部门,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密切联系,可随时了解急症病人应诊的科别,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空床情况,以便使急症病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科室获得治疗。

篇9

1. 我院急诊医学学科特点

本学科设有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二级临床学科,是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二级学科。主要负责接诊、抢救急、危重病患者;对即刻危及生命的患者进行抢救;对危重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稳定生命体征;对一般急诊就诊患者识别潜在威胁生命的危险因素;为专科输送病源;培养训练一支急救专业队伍,以适应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2. 我院急诊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急诊医学学科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固定医师为数不多,加上由于急诊的医务工作极为艰辛、工作难度大、风险性极高、精神高度紧张、体力消耗大等特殊原因(我院急诊科医生70-80%是高血压),人心不稳,容易流失,人员紧缺。

2.2 目前我院的急诊专业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其他临床专业转行而来,在没有任何成型的专业教育情况下,依靠前辈们的指导,利用加强自身学习和实践,努力适应着急诊医学对急诊专业医生的要求。与其他省级医院相比,我院急诊医学的发展仍存在差距。

3. 培养急诊医学专业人才的对策

3.1 建设一支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

搞好急诊工作必须首先要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故应抓好急诊科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保持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保证急诊工作的连续性。急诊科若没有一支自己的训练有素、反应敏捷、急救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的急诊医疗队伍,急诊科的建设发展和提高救治水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无从谈起。

3.2 加强急诊教学

(1)加强理论学习:在本科和研究生课堂教学中扎实学好基础课和各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强学习急救医学理论知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2)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为近年来日趋应用广泛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等。可以使学生得到各个方面的训练,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3)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在理论学习和模拟学习的基础上,在有高年资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实际工作。临床实践是在临床运用以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

(4)重视教师业务培训:教学基地亦应加强带教老师的培养与教学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明确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赋予其必要的责、权、利。急诊医学的临床实习教学更需要专人负责制。

篇10

1国内急诊急救现状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危。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部分医院有急诊ICU。

我国的急救中心模式繁多,尚无独立的创伤急救系统,创伤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3]。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 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3 种[4]:

独立型急救中心(也称北京模式):代表是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中心设有医院、病床,患者可以就近转送,也可以接回急救中心治疗,同时配备重症监护床和抢救室,因此可以独立完成创伤急救的所有任务及功能。

院前型急救中心(也称上海模式):代表是上海急救中心、武汉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是院前急救、出诊为主,设有急救分中心,患者就近转送,急救中心没有医院, 采用"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出车、分层救护"的院前急救模式。

指挥型急救中心(也称广州模式):代表是广州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以接急救电话、指挥为主,院前急救、出诊任务依靠调度管辖区域内的就进医院完成。急救中心没有医院,工作人员较少。主要通过组成一个以"统一指挥、依托医院、分片负责、专科出诊"为特色的院前急救医疗网络。

目前各地区医院的急诊急救模式比较混乱,各地由于各自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与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法。

2我国急诊急救管理存在问题[5]

2.1 在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还缺乏清晰的统一认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国内各家医院发展很不均衡, 急诊医学的任务和专业服务范畴也不尽相同, 学科定位十分模糊,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室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尽管近年来急诊科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家对急诊科也多了一些了解,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急诊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的不确定势必导致学科建设目标上的不确定, 会直接影响急诊医学的发展。所以必须首先在学科定位上找准急诊医学的位置,明确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

2.2在医师队伍建设上还缺乏合理的专业结构和高素质专业人才:急诊科医师人才输入缺少专业渠道, 绝大多数来自其他专业发展受限或研究生毕业留不到本专业而调人的医师, 很难达到专业结构的合理, 也难保证具备良好的素质。这就形成了急诊科医师大都是从事其他专业医师的现状。由于当初从事急诊专业的被迫性和急诊专业自身的局限性, 很多医师不安心急诊专业, 有的甚至当作跳板, 再考原来专业的研究生而离开急诊。医师队伍不稳定和结构不合理, 甚至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急诊的救治能力和医疗水平。在专业队伍中还存在协作能力差、团队精神不强等问题。

2.3 在救治流程上缺乏有效组织和全面协作以及科学规范:急诊部"急"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先挂号后抢救,先交费后检查,在很多医院看作是天经地义;多次交费,推着患者到处检查也是熟视无睹。医师各扫门前雪,不愿多承担一点风险和责任也视为理所应当;工作忙乱无序也被认为情有可原, 这些都反映出在急诊流程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救治工作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机协调、合理分工, 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急救设备管理不到位, 不能处于随时使用状态。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直接影响救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2.4在学术科研上缺乏高水平论文和高档次科研成果:由于急诊医师的素质和急诊科的特殊性质, 加之缺少个人自身努力和科研的团体氛围,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一直是急诊科的薄弱环节, 在高级职称医师中无论文、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人员比例还很高。缺乏高层次急诊医学拔尖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2.5 在科室管理上缺乏科学手段和运行机制:急诊科在医院的隶属关系上也比较混乱, 有的归医务部(科)管理, 有的归门诊部管理, 有的作为临床科室由医院直接管理。这也反映出对急诊科定位的不同认识。隶属关系不同, 管理的力度和效能也不同。急诊科的管理与其发展相比, 相对滞后。在人员管理上涉及科室多、专业多, 还做不到全面统管; 在流程管理还做不到方便、快捷;在业务管理上还做不到科学设置;在质量管理上还没有制定出令人信服的全国统一的急诊急救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办法。

3结合本院情况,对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3.1 明确急诊科的诊疗任务,确定急诊模式: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危重病抢救的重要场所,其任务主要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变及急性创伤、意外事故及发生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和抢救等问题。因此,其工作要求立足对危重病人争分夺秒的抢救,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我院急诊科根据医院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在2009 年以前急诊科只是"转运站",外科医生只会清创缝合,内科医生只会处理一些内科常见疾病的做法。自20099 年开始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急诊科有急诊内外科病房、急诊手术室、急诊ICU 等,为急诊病人诊断治疗、手术、监护创造了条件。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小型手术和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诊、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3.2 增强技术力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发挥综合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就应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抢救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急诊医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抢救技术,并积极应用先进仪器和先进技术,如心脏心肌梗死的急性溶栓、心脏泵、心脏起搏器;急性脑卒中的选择性溶栓治疗;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改善缺氧状态;急性肾衰和中毒的透析治疗;急诊手术开展就地救命手术等,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3.3 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突出急诊医学特色:急诊科不仅参与大量的临床工作,而且还应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国内外急诊医学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对危重病症患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水平;如何建立有效的急诊医疗体系及培养急救医学人才[6,7]。

3.4 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要发展,首先要提高急诊科的管理水平,需要有完善的基本管理规则和各种规章制度,如急诊科各类人员的职责、首诊负责制度、疑难危重病人三级查房制度和规范化抢救预案等。再次还应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引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如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

对急诊急救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的行政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我们从上可以看到, 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抛弃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并逐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总之,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不断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籍文强,侯云生.急诊医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J].临床误诊误治,2004,7(17):464-465

[2]矫向前,沈洪.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07):57-58

[3]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治疗新模式[G].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36

[4]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与治疗新模式[G].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2007(13):2635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5-0062-04

Analysis of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ZHOU Jia1, ZHANG Kan2

(1. Luwan Branch,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Medical Schoo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0, China;

2. Shanghai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and project of training and the guarantee of funding in the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ere deeply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 effective propos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n China was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effective proposal

急诊医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伤害和急性中毒诊治的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跨科的学科。从1979年被国际上公认为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30余年的历史。虽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急诊医学的教育,设置专业的培训体系,以培养合格的急诊医生。而在我国,1983年协和医院成立第一个急诊科,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1995年国家卫生部联合人事部正式批准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1]。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平衡,技术力量和设备还较落后,但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大型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我们的急诊、急救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我国对于急诊医学培训体系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本文对中国和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对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完善提出建议。

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过程

美国的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两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生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认证的[2]。而在此之前,必须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而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能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生,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而有一部分医生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生的培训。专科医生的培训是住院医生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通常还能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MPH)]。

培训项目

为了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生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 [3],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生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 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 )、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 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

急诊住院医生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生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

全美急诊专科医生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资金保障

专科医生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生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生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生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 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 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4],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的教育工作。

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5]。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急诊科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生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生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还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博士学位。

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这3大类[6]。通过培训,应掌握急诊患者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

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我们建立的是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并加大对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

另外,为保障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多部委讨论,拟由市财政拨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按照专款专用,统筹管理,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计委行政管理部门这3个主体进行专项经费支持。

对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 022人,医生占29.5%,其中医生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人,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负荷。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生。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生、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对急诊科相对独立、合理的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加强急诊医学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了5个创伤急救中心、 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加强人员保障

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认为,急诊医生的健康是他们能够长期成功担任急诊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轮班制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累加效应,而且这也是急诊医生放弃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该学会建议轮班制度的安排应尽可能符合人的生物节律,推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专职上夜班和三班制的排班方式;避免在连续数天内上班时间过长,每一班的工作时间应小于12h,并且在轮班的过程中应规律地安排24h休息;将夜班医生的日间工作量降到最低;在排班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急诊科的工作量、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人数情况。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于一名医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

总之,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学科,是一门拯救生命、对抗伤痛的学科,是一门速度与激情的学科。为了让这门学科生机勃勃,我们一定要做好急诊医学的教育培训,因为这是人才、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范肃林, 王庆丰, 范维. 急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J]. 人民军医, 2002, 45(5): 305-307.

朱宗信. ACGME六大核心能力于一般医学教育与冲击[J]. 医疗品质杂志, 2009(3): 75-78.

Debra E. The value of the out of hospital experien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J]. Ann Emerg Med, 2000, 36(4): 391-393.

沈惠云, 施小燕. 我国急诊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