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专业调查

大学专业调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1 09:26: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专业调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专业调查

篇1

一、调查背景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从80年代的一条“布街”起步,1992年市场正式冠名为“中国轻纺城”,2007年10月,商务部正式授权“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成为全国第一个纺织指数,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成交额最高的纺织面料专业批发市场。中国轻纺城位于绍兴县城中心区域,距离萧山国际机场仅28km,距离宁波-舟山港106km,北距杭甬高速公路8km、杭甬运河2km,连接嘉绍跨江通道、萧甬铁路复线,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从全国第一家室内轻纺产品专业市场开始发展到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日客流量10万人次,经营纺织面料1万余种。产品远销187个国家和地区。纺织品市场12个,轻纺原料市场1个,纺机及轻工类市场5个,全球1/4的面料在此成交,全国近1/2的纺织企业与其建立了产销关系,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市场之首。

 

二、基本调查情况

 

调查目的与方式

 

本次调查于2013年七月下旬主要针对纺织贸易出口公司的生产规模、经营品种和销售渠道,对人员的需求及待遇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本报告主要根据观察法和访问法来分析和判断外贸公司的现状,意在为我们学习国际经贸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些职业方向和针对性的建议。在走访的过程中,可见纺织贸易出口的市场是极大的,厂家及公司的竞争也很大。通过了解原料的加工,布料的生产、染色、印花…包装、出口。对老市场规模和店铺设计了解来判断新市场竞争力;对入驻商户的访问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以便新市场能最快被接受;通过对商户成分的分析和经营种类的了解有利于制定最佳的招商策略

 

公司外贸人员需求情况

 

业务员:有内业务员和外业务员,也就是接单员。内业务员:一般是和国内的人做生意,不需要英语基础很好的;而外业务员,就是说是出口公司(外贸公司)客人大多数是外国人,需要有熟练的外语和发英文邮件的能力。理单:事情就要多一点,需要和工厂联系,要排单,还需要核算单子的成本,所以也算是半个出纳。跟单员:当看到比如颜色不够深或者颜色不对,就会当场在染厂做处理,比如进缸再重新染一下等,因此跟单员基本上是在染厂,在装货前也需要检查货物的质量,将工厂里的布料重新松开,把不好的布或者有瑕疵的布剪掉。

 

出纳统计与会计:整理发票,计算公司内部的账。

 

单证员:业务助理说货物已经快做好的时候,单证员就开始定船,订舱,然后和业务助理送货/装货的具体时间,将集装箱从船公司拉出来 到包装厂来装货物。根据贸易合同办理出运手续(委托货运作进出口),同时保证货发出去,货款可以得到,同时提供目的港客人所出运的航次提单号,还有预计到港日期,以便目的港办理相关的手续,从出运货物到结汇完毕都是单证员要做的。

 

外贸(内外)业务员职责:1.开展外贸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开发、维护国外客户;2.负责国外客户的接待,订单的洽谈与制定;3.协调和管控订单进行中的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要求:1.热爱公司和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将客户要求与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2.英语四级以上,英语口语流利,能通过E-mail、电话或面对面与国外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三年以上外贸工作经验,熟悉面料知识及外贸订单操作流程。4.注重细节,乐于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起薪水平,2500-3000元 比例:15%。跟单员职责:1.根据公司要求对加工单位质量的跟进和管理;2.做好各项数据的统计,随时跟进和报告生产进度。要求:1.能独立操作订单从生产到出货为止的全流程理单;2.能判断工厂具体的工艺等技术问题;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5.能熟练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起薪水平2000-4000元,比例:7%。单证员职责:熟悉进出口流程,会操作TT,LC,DP单据,收汇申报,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要求:1.熟悉外贸单证操作流程,出口退税及相关知识,信用证及相关知识,熟悉报关及商检流程,懂船仓,订仓等业务;2.会基础的英文口头及书面表达技巧,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3.工作细致、严谨,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起薪水平:2500-3000,比例:2%。业务助理职责:整理,安排订单,与客户联系及生产进度跟进,工作细心,吃苦耐劳,为人谨慎塌实,懂基础英语;要求:肯学又学的好,做事情清楚有条理,起薪水平2000—3000元,比例:3%。

 

文员职责:负责处理简单的日常办公事宜及面料检验工作,懂相关面料常识的可优先录取,要求:1.工作认真细心,有责任心与上进心,为人友善; 2有基本英语基础,能看懂简单英语;3. 试用期:3个月,如有类似工作经验者可以缩短到:1—2个月,年底奖金,考察期满提供五金保险,提升工资,起薪水平1500—3000元,比例:8%。会计职责:公司财务管理,要求:精通外贸财务知识,能熟练操作电脑,起薪水平2500—3500元,比例:3%。出纳统计职责:负责出纳本职工作,协助单证银行交单,要求:1.熟悉银行承兑汇票办理2.了解单证工作并能协助;3.能够灵活使用excel表格,会一点英语,起薪水平2000—3000元,比例:5%。理单职责:从下单到出货能独立完成工作,要求:沟通理解能力强,工作一定要细心,起薪水平2000—3000元,比例:4%。

 

三、小结与建议

 

国贸专业出来可以做外贸,但是不是外贸专业照样也可以做外贸,大家都可以从事这个行业,显得我们学国贸的就没什么地位了,更何况现在外贸也没有前几年那样景气。但是选择了国贸这个专业,好好努力也可以做的很有成就的,英语真的很重要,毕竟英语是国际语言,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有益无害,大学期间要用心学,特别是口语。

 

进入社会,适应一个新的岗位主要是结合了在大学里积累的优势,所以在大学四年我们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不管专业是否自己喜欢,大学四年关键培养的是自学能力,有这个能力存在,即使专业不对口,也能尽快地学习和进入。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招聘的员工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社会对非常专业人员的需求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所学专业知识技能面过窄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注意自修相关课程知识,将来只懂得、只能解决单一方面的问题,同样不是企业所期望的。或许很多刚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都明显的感受到:企业强烈期望每一个员工都是超人――一个人可以兼任N个工作。当然,在大企业这种现象会少得多,然而,毕竟中小企业才是多数。

 

因此我建议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更新就业观念。

 

篇2

0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英语已被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广泛使用。而对于广大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在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词汇学习的方法上误区很大。而作为语言构成的最基本元素词汇,研究它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简而言之,熟练地掌握大量的词汇是能否成功掌握英语的关键。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很多语言学家和教育研究者对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详实研究,但对于高校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的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和研究还很少,本文旨在对大学英语专业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他们词汇学习水平高低来对他们的词汇学习理念,词汇学习策略,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分析。从而给为学习

词汇学习的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不少研究肯定了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所起的积极作用(Rubbin,1995;Oxford,1990)。中国也有学者在学习策略上作了一些研究,如文秋芳(1995),马广惠(1997),吴霞、王蔷(1998)。词汇学习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策略的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近年来,对中国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也不少见,然而,这些研究的对象大部分是汉族大学生和研究生,对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显然有些不足。

1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

1.1 本次调查目的

(1)了解被试者的词汇量大小;

(2)被试者普遍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

(3)词汇量不同的被试者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1.2 调查对象

该课题的调查是在兰州长青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的,共计80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收到有效问卷64份。在这64名被试者中,其中女生共55名,男生9名,被试的年龄都在19岁-21岁之间。

1.3 调查方法和过程

1.3.1 问卷调查

英语词汇量测试卷从12000个常用词中随机抽取了160个单词。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词汇:大学英语四级难度。二级词汇:大学英语六级难度。三级词汇:英语专业四级难度。(本系统为上海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部主任、大学英语、考研英语及剑桥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沈昂老师在长期的词汇教学研究中创立)

1.3.2 半开放式访谈

访谈包括以下四个核心问题:你是如何学习、记忆和使用英语单词的(请具体说明)?你为什么这样学习、记忆和使用英语单词?你在何时、何地记忆单词效果最佳?可能影响英语词汇学习的其他几个因素(动机供趣、记忆力、母语词汇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词汇测试卷结果

经过大量的计算和分析,全体被试者的平均词汇量为5647词,词汇量最大为8267词,最小的为3667词。在全体64名被试者中,63人对基础词汇的掌握好于高级词汇,只有1人除外。

2.2 半开放式访谈

测试后,笔者分别选取了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的共计20名学生,逐一进行半开放式访谈。被采访者均是在提前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采访的,因而能够畅所欲言,特别是排名后十位的被试者在言谈中没有显示出任何有心理压力的迹象。

现将采访结果总结如下: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的被试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一览(这里,笔者将策略进一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广晴感策略)。

3 结论与体会

3.1 测试和访谈结果

(1)接受测试和访谈的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学生们普遍能够使用一些常见的词汇学习策略,这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认知策略,包括推理、分析、总结、练习、笔记等。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包括集中注意力、规划记忆方法、掌控、评估学习效果等手段,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时刻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但研究也发现,受试者中只有3%谈及了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如自我激励。其他人无一例外地强调一般情况下是自己独立记忆单词。但他们都不否认合作记忆印象深、不枯燥。独立记忆单词是被试学生的显著特点之一。

(2)词汇量大的被试者较之以词汇量小的被试者在策略的使用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掌握、运用策略的数量远远地超过词汇量小的同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多能使用元认知策略。首先,他们相信学习单词有方法可言,并够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记忆单词;其次,他们能够有计划、有条理地学习生词。相比较而言,词汇量小的被试者中有30%的同学根本就不相信记忆单词有方法可言,或认为方法并不重要,记单词靠的是下功夫、死记硬背。由此可见,元认知策略在词汇记忆中似乎起重要作用。

(3)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词汇量大的被试者能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通过听广播、大声朗读、看书看报、写作文等多种渠道学习、记忆、巩固单词。

3.2 本调查研究为今后词汇教学提供的启发

(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特别是向词汇策略少的学生介绍一些记忆单词的技巧。

(2)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能够察觉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并采用相应的对策,因人施教。例如,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调查发现: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的有时在词汇量上的差距高达4000词。这是非常显著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此予以必要的重视。

3.3 存在的局限

鉴于本调查样本数量有限且访谈被试的选取依据的仅仅是一次词汇测验的成绩,结果难免会失之偏颇。为加强调查的科学性,今后应该定期给学生做词汇测试,在综合数次成绩的基础上,划分出词汇量大和词汇量小的被试者,并尽可能加大样本的数量。

【参考文献】

[1]Brown, T. &F. Perry. 1991. A Comparison Of Three Learning[Z].

[2]Cohen,A.1990.Language Learning:Insights for Learners,Teachers,and Researchers.NY:Newbury House/Harper Row[Z].

[3]Ellis, R.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Strategies for ESL Vocabulary Acquisition.TESOL Quarter/y25:655-70[Z].

[5]蒋争.英语构词解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下转第266页)

(上接第91页)[6]吕筠,董晓秋.英语语法教学与语法能力构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9):79-82.

[7]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69-04

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1],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提出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进一步将英语应用能力具体化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本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并提出了英语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了解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现状及影响原因,提出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调查对象

被试为四川旅游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210名大学生,以及8名担任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

(三)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问卷根据《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能力的描述、谈慧娟的《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现状调查表》[2],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而成,问卷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译5个维度,了解被试在这5个维度方面的学习现状及学习能力现状。

访谈法针对教师和部分学生。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6名教师及目的抽样的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及英语能力的因素。

文献法是在调查和访谈结果基础上,阅读相关文献,以结合实际提出提升英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英语听的能力方面,仅33%的学生表示能听懂四级难度的短篇文章,有57%表示只能听懂一些日常基本内容,还有3%表示基本听不懂。但就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时,仅有5.7%表示课外会经常进行听力练习,课外偶尔进行听力练习的占绝大多数(68.6%),还有25.7%表示课外基本不会进行听力练习。

在英语说的能力方面,能用英语与人简单交流的仅占21.4%,50%表示能表达,但不够流畅,不能与人交流,甚至还有8.6%表示基本属于“哑巴英语”水平。但表示课外经常进行口语练习活动的仅占1.4%,有60%表示课外基本不进行口语练习。

在阅读能力方面,“借助词典,能读懂英文小说,或英文期刊、网站的信息”的仅占32.9%,有20%表示有词典也不能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还有8.6%表示阅读上有很大困难,基本读不懂英语文章。但却没有人表示课外会经常进行英文的阅读,课外偶尔阅读英文期刊、网站、简写小说等的仅占25.7%,有47.1%表示只进行与过级考试有关的阅读,还有27.2%的学生表示课外基本无阅读。

在写作能力方面,表示写出的文章有一定语法错误的只有40%,有50%表示写出的英语文章错误很多,表示基本不会写的有7.1%。在对课外写作练习进行调查时,无人表示课外会经常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有71.4%表示“课外较少进行写作练习”,课外从不写作的有28.6%。

在翻译能力方面,对于“借助词典能进行句子、短语英汉互译”表示“比较熟练”的仅有31.4%,表示“基本能”的有44.3%,有22.9%表示“不熟悉中英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不能进行中英文互译”。而对于课外的翻译练习,60%的学生表示较少做翻译练习,且仅做与过级考试有关的翻译练习,有40%的学生表示课外基本不做翻译练习。

学生认为英语听、说、读、写、译几项能力最难的依次是:听力32.5%、口语表达31.3%、翻译13.8%、写作12%、阅读理解7.5%;最想提升的分别是:口语表达44.2%、听力25.6%、翻译能力10.5%、写作能力10.5%、阅读能力9.3%;学生认为现在影响其英语能力提高的最大因素依次是英语基础32.8%、兴趣30%、没有好的方法21.4%、目标不明确8.6%、老师4.3%、其他2.9%。

从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学习现状调查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英语能力总体偏低,但同时学生在课外付出的努力总体较少,并未因为英语能力偏低而增加。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及学习现状调查结果,我们对担任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8名教师及目的抽样的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试图更好地解释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导致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偏低。大多学生反映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做题为重点的英语学习方式,原因在于初、高中英语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分数,因此学习英语的重点就是能做题,这种方式导致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表示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很难开口。这解释了为何学生迫切地想要提升听、说能力,也解释了为何21.4%的学生认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影响了英语能力的提升,还部分解释了为何学生课后没有进行听、说、读、写、译练习尤其是听、说练习的习惯,因为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得分,所以原本就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2.“非英语专业”导致能力、兴趣差异大,英语总体重视度不够。一是一个自然班里学生英语能力及兴趣差异极大。由于英语不是专业,所以英语成绩并非大学录取时考查的重点,从而导致同一个自然班的学生英语能力差异极大,而总体而言,英语能力偏低。也是同样的原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学生非常喜爱,而有些则对英语毫无兴趣,总体而言,对英语的兴趣偏低。学生的基础和对英语的兴趣是影响其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二是对英语总体重视度不够。尤其对非英语专业的理科大学生而言,普遍错误地认为学学英语的目的就是通过CET4或CET6,对英语课程重视度不够,尤其是越往后,学生陆续通过CET4或CET6后,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减弱,导致英语能力的提升更加困难。另外,理科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需要花大量时间,不少学生在访谈时表示为了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晚上熬夜到12点是常事。由于认识偏差,学生不愿意在英语上花更多功夫,且由于专业学科任务重,学生也无力重视英语的学习,因此总体而言,对英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3.大学英语教师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影响巨大。通过访谈师生了解到,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对英语的兴趣会发生变化:有的英语能力会有显著提高,有的可能会有退步;对英语原本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会大增,而原本自以为有兴趣的学生后来逐渐丧失了兴趣。访谈结果显示,教师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是英语能力、兴趣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能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中西方知识丰富、能结合课程给予学生英语专业知识及人生引导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兴趣;能将英语语言点、篇章教学与文化结合进行讲解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并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4.课外努力程度是英语能力提升的最重要保障。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课外经常进行听、说、读、写、译练习的学生相应的其英语能力也更高,而课外完全不进行英语练习的其英语能力往往处在最低的水平。访谈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从师生的访谈中分析得知,课外努力是英语能力得以提升的最重要的保障。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学生练习的时间也有限,想仅靠上课的时间就能提升英语能力是不现实的,课外是英语能力提升的最广阔的天地。根据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到,课外努力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以下几种:

(1)真正的兴趣。真正的兴趣会激发学生课外花功夫进行英语练习,而兴趣与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前对英语的兴趣、现在教师的理念、课堂教学方式均都有密切关系。英语基础好的、一直就对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其兴趣往往能持续;有先进理念、课堂教学有吸引力的教师,往往能促使学生兴趣的变化。针对部分以前对英语有兴趣后来反而丧失了兴趣的学生的深入调查更说明了真正兴趣的重要性。这部分学生反映之前在高考压力下被迫拼命学习英语,考出了较好的成绩就误认为自己喜欢英语,到大学里这种压力消失时才发现其实并非真的喜欢英语,反而因为以前被迫学习使现在对英语没有了好感,即使老师努力也无法挽回颓势。

(2)好的英语自学方法。访谈中师生都反映这极大地影响着课外的英语学习。接受访谈的教师力荐学生多浏览英文报刊和网站,多听英语广播,认为多听、多说、广泛阅读是提升英语能力的好方式。但是因为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课外都习惯按照原有的方式学习英语:背单词短语、做题、偶尔听力。另外,学生知识面狭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学生反映英语广播、报刊、网站中涉及的文化、历史等的内容看不懂,所以不愿意看。

(3)学生做事的恒心、学习生活的调节能力以及教师的课外引导。根据访谈,发现:①英语能力的提升实际还与学生自身恒心、意志力等品质有关系。有了兴趣、好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有的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课后采用老师推荐的方法学习,但只是三分钟热情,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谈到坚持是很大的问题,而通过访问一些坚持较好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也表现出毅力和恒心。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还与自身对课外学习、生活的调节能力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课外时间紧的客观事实,但通过访谈了解到,面对同样的压力,有的学生仍能挤出时间进行英语的学习,能坚持课外进行英语练习的学生面临的压力往往比一直声称“没有时间”的学生更大,因为这些学生往往也会在其他学科上会花更多功夫。③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适当地引导,比如利用课堂时间对课外活动进行一些检查、督促和鼓励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英语练习活动的开展。教师课外的引导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升不可缺少。

三、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策略

根据调查分析,英语能力的提升绝非简单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练习,还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因素,只有全方位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结合调查及访谈分析结果,我们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教学经验,试图找出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跨文化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用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跨文化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一方面,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或者单纯的技能训练容易使学生厌倦。另一方面,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仅有语言技能,不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语言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障碍重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刺激了学习者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促进外语语言教学……符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既满足了语言学习的需要,又促进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充分发挥了外语教学的潜力”。[3]可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使语言在不同环境中有效运用。我国学者张红玲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中初步构建了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模式,对跨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材的编写、测试与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3]陈桂琴也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教材编写特色与内容蕴含以及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运用。[4]

(二)课内外结合是学生有效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必经之道

课内可以创设一个英语语境,提供针对性的练习,给予直接指导,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同时有吸引力的课堂也是学生课外愿意进行练习的源动力。但是仅有课堂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加强练习,并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课内外有机结合的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课外的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自学非常重要。掌握好的自学方法是第一步。通过文献阅读及教学实践,“原典英语自学法”[5]是简单易操作、效果显著的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原典英语自学法”吸收了普通语言学理论、心理学与语言习得理论、学习理论等理论的合理成分,旨在“激活、培养和发展个体与生俱来的语言自学潜能,以此为基础实现英语成为学习者个体有效交流工具的目标;优先重点发展聆听技能,在此基础上,融入‘说、读、写的训练和发展’,达到娴熟掌握四项交流能力;强调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技能支持英语自学活动;强调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比较、鉴赏紧密结合,将语言文化学习融入个人终身发展;强调语言学习方法体系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强调语言学习教材和素材建设的真实性、开放性和经典性。同时,该方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违背”,[5]在现实实践中[5]以及在我校其他一些专业教学实践运用中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原典英语自学法”可简单地概括为321x法,即“闭目专注聆听不少于3遍,之后认真阅读听力文本不少于2遍,再欣赏聆听不少于1遍,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听、说、读、写、译’的扩展提高训练”。[5]

教师的跟进指导同样重要。有了好的方法,学生并不一定会实施或者坚持实施,就如调查反映出来的,能否很好地进行课外学习还与学生的恒心、毅力、生活学习的调节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鼓励和帮助,需要教师随时关心学生课外的练习进展情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调节学习工作时间,这些工作是帮助学生学会课外自学的有力保障。

2.课外多种方式配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自学,学校还可以创设更多的平台及其他方式配合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一是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活动、英语文化墙、英语知识相关讲座、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等,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或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为学生推荐书籍以及优秀的英文报刊、网站等,英文报刊、网站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VOA,BBC等,为不同学生提供自学的多种选择。

3.使课内课外产生联系。课堂内外如果能够有机结合,则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课内教学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使课内外产生联系的方法如下:一是开展课堂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二是课内适时对学生课外的自学活动进行检测、督促、鼓励和指导,以督促并帮助学生课外有效自学。三是课内适时结合单元主题及时事进行讨论,讨论前让学生阅读各英语网站上的相关文章及评论。四是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课堂所学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同学间的矛盾等,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的作用,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激发学生课外英语自学的主动性。

(三)加强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课堂内“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有效进行,要求外语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较强的交际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特征和教学规律”。[4]课外对学生进行切合学生个体实际的引导和指导,需要教师真正具有“民主、平等、尊重、理解”、“以学生为本”等思想。课内外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灵活地进行教学组织。总之,教师是影响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关键一环。教师的理念、教师对学生及教学规律的了解和把握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是否对英语继续有兴趣或产生兴趣,或者是否主观上愿意学习英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交际能力也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升: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有效的交际技能、灵活得当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提升英语能力有强大的示范作用。“跨文化培训”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跨文化培训”可分为教师个人的文化能力培训和教师文化教学培训两部分。前者包含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3个方面;后者包含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意识、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3各方面。[3]通过对教师的跨文化培训要实现几个目标:首先,是帮助教师增强跨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意识,并真正树立“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理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次,是拓展教师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帮助教师运用跨文化的理念不断调整自身的日常交际行为。[3]近年来,反思教学和课堂教学研究这两种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发展中。[3]

四、结语

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大学生日后在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的基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在问卷调查、访谈及文献阅读基础之上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英语能力提升的策略建议。本研究是仅在普通大学学生中进行的调查,被试人数有限,且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局限性,如何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者从更广的范围、更多高等院校类型等角度进行研究讨论,以更好地促进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谈慧娟.当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调查[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14-215,254-338,349,349-354,354-358.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

0、前言

问题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有些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有些培养的重心在于商务领域的应用,但不管是哪个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把创业能力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为了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号召,加快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我们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重点对创业意向进行了调查。

1、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意向调查分析

1.1基本人数分析

以600人为基准,受访的人中男生有198个人,女生有402人,男女比例分别为33%和77%,男女比例相差较大,女性比男性多两倍。

1.2大学生创业的接受度分析

在受访的600人中420人认同并支持创业,150人对创业表示中立态度,只有30人反对创业,分别占70%、25%、5%。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江西外语外贸的同学普遍对创业的接受度较高。

1.3大学生创业的动机调查

创业动机方面,促使自己创业的动机中324人选择了喜欢充满挑战的生活,408人选择了想要创造更多的财富改善物质生活,246人选择了有符合视窗需求的创业想法,204人选择想要独立,84人选择了受到家庭朋友亲戚的影响,96人选择了没有合适的工作,其中想要创造更多财富是影响人们创业的主要因素。

1.4影响大学生没有选择创业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数据得知,在没有创业的原因里228人对创业不感兴趣,204人可以找到合适工作,216人因为难以承担创业失败的后果放弃创业的想法,126人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不支持,102人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创业的想法。其中难以承担失败后果和对创业不感兴趣两个原因影响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6%和38%。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除去对创业不感兴趣外,难以承担的创业风险是大学生放弃创业的最大因素。

1.5创业形式的选择

关于创业形式的选择,48%受访者选择以个体商户的方法创业,42%偏向自办公司,8%选择家庭创业,2%选择其他方式如加盟等形式创业,其中以个体商户形式创业的人数最多。

1.6偏爱的创业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偏爱的创业方向调查中,像图表中所示,一半人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创业,19%选择启动资金少易开业的领域,14%选择社会热点领域创业,15%倾向自己所学相关领域创业,2%选择其他方式创业。我们得出这个结论:兴趣和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首要考虑的原因,在大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创业资金低廉最能吸引大学生。

2、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不熟悉

作为评价一个创业项目的好坏,我们的评价标准一般先从创业团队成员分析着手,看其团队成员构成,电子商务类项目还要看其是否有核心技术人员;其次才是看创业项目商业模式,而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吻合国家政策,项目能否得到国家创业政策的支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国家创业政策知识几科为零,很难获得国家资金、场地、税收等支持。

2.2有过创业实际经历的比率较低

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有激情,有想法,敢说敢做,但是很多都是三分钟热度,缺乏耐心和责任心,缺少创业的能力。原因就是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是凭自己的脑袋空想,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缺乏预见和解决能力,这是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此很好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先跟着别人干,先熟悉市场,并得到缎练,成功概论会大一些。

2.3创业项目还难与市场接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创业项目都很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严重与市场脱节。有想做养老房地产,在线教育平台等大型项目,而团队成员中都是在校大学生,根本没有能力来承担这么一个大项目,为此应引导学生多接近市场,利用自己的资源,找到自己熟悉的,有资源的,喜欢的等项目进行着手,成功概率会大很多。

3、对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

3.1开设创业教育指导课程

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应该增设创业指导类课程,明确课程目标,建立创业指导教师库。在创业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创业指导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如果寻找资源、组建团队、寻找合适的项目等,让学生在创业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从而在创业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咨询创业指导教师库中的指导老师,从而具有一定的保障。

3.2积极参加创业竞赛,以赛促教

很多大学生有一定的创业想法之后,往往比较理想化,对一些问题看不清,容易走弯路。这时可以参加各类创业竞赛,评委会提出很多建议,往往比较有效,而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考虑的问题往往会比平时更全面,从而会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创意会发现实际上什么也不是。3.3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成功率创业之初是最难的,学生要上课没时间,没起动资金,没场所,没资源,这些都是导致创业项目开始就失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为此各院校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对创业的学生进行学分减免,提供创业场地,帮学生寻找资源等,最大限度的帮助创业的学生,从而提高成功率。

4、小结

创新创业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个永恒话题,每年有千千万万个学生前赴后继的往前冲,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中国的未来需要一大批有梦想又有能力的年轻人。如何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帮助是我们的一个使命。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高校扩招,再加上一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笔者以问卷形式对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在校学生做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全面调查的办法,样本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经管系在校生,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从调查样本涉及的专业、人数、性别、年级等方面来看,样本的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问卷304份,有效回收率为98%。被调查者中男生占32.9%,女生占66.8%;来自北京城镇的学生占34.30%,北京农村学生占 11.30%,外省城镇学生占47.70%,外省农村学生占6.70%。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明

2014年,高校毕业生突破700万人大关,达到727万人,创造了毕业生人数的新高。我国受欧美经济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经济增速继续回落,无疑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调查中,54%的学生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客观的,7.9%的学生认为形势大好,21.6%的学生对此无概念,14.9%的学生认为政府会给予相关扶持。接近半数的人对就业形势不明或认知错误。学校和毕业生与企业之间也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的择才条件没有及时传递给学校和学生,导致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2.就业选择多元化

现在虽然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但毕业后可选择的方向也多了。调查显示,在毕业后的打算方面,出国的占12.7%、考研的占20.60%、就业的占62%、自主创业的占7.70%。毕业生对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问题并不感兴趣,留学和考研的比例都不大,且报考公务员的选项无人选择。在社会总体教育水平提高的今天,本科毕业生已是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的最低标准,选择继续深造也是大学生毕业后重点考虑的选项。

3.就业依赖性强,对于职业规划很茫然

在求职渠道的选项中,通过父母和亲戚的关系安排的占32.20%,朋友介绍占15.10%,学校推荐占90%,社会关系的推荐占10.10%,人才招聘占22.80%,13.90%网上投简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选择以亲人、朋友、校方等关系为主的就业途径占到六成之多,说明这类就业途径比较普遍,毕业生越来越依赖关系网来获得工作。

本次调查还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情况进行了了解,设计了三个问题,即:就业意向是否明确、对职业生涯有无规划、专业对口问题的看法。统计显示,明确就业意向的人和不明确就业意向的人几乎是1:1的比例;学生对于职业规划问题,真正认真思考规划的人才占到12.70%;四成人对专业对口问题表示无所谓,三成多的人希望最好有关,一定要求专业对口和不要求专业对口的比例则几乎是1:1。这些数据表明,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计划和职业规划,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针对自身条件、能力进行评估和判断,也不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当好的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不住,导致就业成功率不高。

4.就业期望过高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不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大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众多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发展机会、满足自身兴趣爱好、薪酬待遇、工作地点、稳定性等。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依次是:24.40%的学生考虑社会地位,22.70%的学生考虑发展机会、满足自身兴趣爱好,18.30%的学生考虑薪酬,这也表明了毕业生对就业过于理想化。

(1)对薪资期望过高。调查显示,81.7%的学生希望月薪为2000~5000元,还有10.60%的学生期望月薪在5000元以上。在求职中屡受挫折的部分大学生,往往把眼光盯在大公司身上,把工资待遇和岗位作为就业的首选条件,要么碰壁,要么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消极情绪。

(2)对就业地选择集中。在这次调查中,外省的生源占到54.4%,其中近30%的学生表示希望毕业后在北京发展。北京作为首都,吸引着众多有志之士来这里发展,一些毕业生宁肯成为“漂族”和“蚁族”,也希望毕业后可以留京。

(3)对就业单位期望过高(见下表)。

表 期望单位及最可能进入单位

民营企业 政府部门 合资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自主创业

期望单位 10.80% 18.80% 15.80% 24.70% 20.60% 8.80%

最可能进入单位 22.60% 18.60% 12.40% 20.40% 13% 10.80%

虽然大学生现在有了多种就业选择,但国企、外资、政府部门仍是首选,因为这些单位在大众心目中的社会地位较高。但外资企业招聘要求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相关经历,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日益激烈,这与独立院校学生自身条件存在较大差异。

三、对策及建议

1.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首先,学校需激发学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热情,并最终将这种热情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如此会有更多的大学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逐渐强化将来要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意向,逐渐弱化专业不同对就业的影响,让学生们人尽其才。其次,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时信息,比如关于考研、出国、报考公务员的数据,使学生们全面、详细地了解毕业去向的情况,尽早为自己明确目标。

(2)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学校要构建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要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择业方法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择业知识和择业技巧,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走出择业的误区,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指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正确的就业心态。

(3)将专业课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对企业不够了解,不了解招聘情况,更不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不明确所学专业在就业选择上可以有哪些岗位。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而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应当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专业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4)鼓励、引导大学生创业。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学生们对这些政策不甚了解,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较少的社会经验,让一些有能力、有想法、有规划的学生无从施展,也让大部分的学生望而却步。在自主创业方面,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为有创业计划的学生提供指导。

2.做好规划,摆正心态、明确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很多用人单位不愁找不到人,并且倾向于要名牌高校的大学生。但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所以独立院校的学生切勿个人期待过高,应先做好初步的职业规划,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

毕业生个人自身的因素是内因,是毕业生最终选择工作的决定性因素。独立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独立、成熟的思想,对自己的理想、兴趣是什么,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选择,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不依赖家人、学校,不与同学、朋友攀比。

3.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大学生的就业属于初次就业,社会中的职业千千万万,毕业生应该放宽择业眼界,不要只盯住现实中高工资厚待遇的单位,要相信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就能实现自我解困。

积累自己的知识资本也是择业准备最重要的因素。择业时自身能力居第一,这也是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共识。学业是择业和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备真才实学,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更具实力,占据主动地位,找到理想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捷景,杨玲,郑正熙等.北京市经管类大学生留京意向调查研究[J].管理学家,2010(10).

[2]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就业,2005(14).

[3]冯华.五种因素影响了毕业生择业――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5).

篇6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45-3

1 引言

多义词的習得往往成为英语学習者的拦路虎。面对这一难题,学習者常常被告知要死记硬背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或者通过语境去推测其义项。随着认知语言学对多义词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构成语义网络,而义项之间是通过各种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根据认知语言学在多义词研究上的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学習者的多义词習得进行了实验研究,但对学習者多义词習得现状研究较少深入且不够全面。文章以认知语言学多义性理论为基础,较全面深入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習得现状。

2 调查设计

2.1调查问题

(1)非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多义词义项状况怎样?

(2)他们的多义词语义系统習得深度状况怎样?

(3)他们如何学習多义词?他们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吗?

2.2调查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杭州师范大学2009级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2.3调查工具

本调查采用三种调查工具:英译汉、汉译英及问卷调查(张绍全,2009)。

2.3.1英译汉

测试受试利用语境推测多义词(规则多义词和不规则多义词)的准确度。考查的规则多义词及其义项是:(1)coffee:“咖啡茶”和“咖啡豆”;(2)bank:“银行的建筑物”、“银行职员”和“银行机构”;(3)university:“大学建筑物”、“大学机构”、“大学校园”和“大学师生员工”;(4)newspaper:“报纸”、“报社”和“报社工作人员”;(5)piano:“钢琴乐器”和“钢琴琴声”。

考查的不规则多义词及其义项是:(1)act:“法案”;(2)plane:“刨子”;(3)call:“短暂访问”;(4)position:“职位”、“观点”和“方位”;(5)hold:“拿着”、“拥有”和“占据”;(6)just:“立即”、“真正地”、“仅仅”和“同样”;(7)since:“因为”和“自从”。

2.3.2汉译英

汉译英更能反映受试对被测多义词的语义系统的習得深度,更好地揭示受试如何与对应的汉语词语建立相应的联系并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部分的测试采用“穷尽法”,要求受试尽可能地用他们所掌握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句子。

所测试的多义词及义项:(1)over:“结束”、“在……上方”、“级别(或地位)在……之上”、“超过”和“迁移”;(2)sweet:“甜的”、“愉快的”、“悦耳的”和“和蔼可亲的”;(3)sharp:“锐利的”、“刺耳的”、“刺骨的”和“刺鼻的”。

2.3.3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了解受试的多义词学習策略;二是了解他们是否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联系。

2.4数据收集

本次测试和问卷均在课上完成,所有试卷全部有效。评分标准:英译汉和汉译英部分,以受试写出目标词的准确词义为答对标准。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

3 成果与讨论

3.1语境线索与多义词义项推测情况

调查发现,受试依据语境线索推测规则多义词义项与不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情况分别见以下两表:

受试的规则多义词组的平均分为55.23,标准差为14.66;而不规则多义词组的平均分为29.26,标准差为22.40。经t检验,t=2.256,p=0.048,说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受试根据语境线索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不规则多义词的要好一些。但是,这两组数据均不理想:“bank,coffee,university”这三个词分别只有6%、3%、3%的受试能答出这些词的所有义项,大部分受试只能写出其中的一或两个义项;“plane”这个词没有一个受试能得出“刨子”这个义项;只有18%的人能推知“act”表“法案”的义项。

以上测试结果说明学習者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多义词的义项并不如人们所想像的那么有效,尤其是推测不规则多义词的义项。

3.2多义词语义系统習得深度状况

结果显示,受试对所检测的三个多义词语义系统的習得深度状况很差。“over”的5个义项,掌握了3个义项的受试仅占4%,受试掌握得最多的义项是“结束”,占58%。而“over”的核心义项是“在……上方”,只有9%的人掌握。受试掌握“结束”义项最多的原因可能是该词在教科书或影视中出现频率较高,且相对其他义项来说更口语化。另外,对于义项“超过”和“迁移”的掌握差不多,分别占18%和15%。没有受试習得义项“级别(地位)在……之上”。

“sweet”的4个义项中,58%的受试習得其核心义项“甜的”;5%的受试習得“悦耳的”义项;而对于“令人愉快的”和“和蔼可亲的”2个义项,均无受试習得。

在“sharp”的4个义项中,43%的受试掌握的是其表“锐利的”核心义项;只有2%的人習得“刺耳的”义项;1%的人習得“刺鼻的”义项;而“刺骨的”义项没有人習得。

以上结果说明受试的多义词词义网络習得状况非常糟糕,但他们对核心义项的掌握相对来说比对边缘义项的掌握要好。

3.3多义词学習策略及对义项之间联系的了解情况

该部分采用Likert 5级量表,即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4=通常适合;3=有时适合;2=通常不适合;仁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

3.3.1学習者多义词学習策略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48%的受试是利用词典死记硬背其大部分义项,而大部分的受试通常不采用这样的方法记多个义项。80%受试一般只记词典中所列出的前面1~3个义项,这与他们前面两部分测试的结果相符合。另外,64%的受试都会利用语境线索推测多义词的义项,但从英译汉的测试结果发现,他们的推测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3.3.2学習者对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了解情况

从数据分析来看,44%的受试并不了解多义词的义项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这也部分证实了其在学習策略中的回答,他们不知道义项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故只好死记硬背其义项。结果同样显示,有56%的受试有点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理据,这与其测试结果和学習策略的回答不是很符合,原因可能在于学習态度或学習要求不同。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得出:

(1)非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效果很不乐观,但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对非规则多义词的要稍稍好一些;

篇7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创业 现状

一、前言

近年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积极落实《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中“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等有关规定,扎实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创业规划。2011年9月15日,国务院总理在大连考察时提出:青年人不仅要就业,还要创业。20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新兴产业。高等院校的体育人才,多是以教师、教练等为培养方向,相关人才培养的局限性造就了体育人才的就业压力。为了环节这样的压力,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进行自主创业。为能使我们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的进行大学生创业工作,笔者于2011年7月-9月对安徽省高校作了大量的调查。现进行初步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安徽省4所含体育院系的本科院校。

(二)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法、数据整理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调查通过收集安徽省各高校体育院系近年来毕业生创业人数、在校生创业人数、创业项目选择的状况以及已创业人群中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等情况和安徽省大学生的总体创业情况进行比较。数据的收集是以各院系提供的官方数据为准。

从下列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人数逐年增加,选择体育作为创业项目的趋势也在逐年增加,创业的成功率不高。

(二)分析

1.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就笔者调查的数据和查找资料所得,毕业生创业人数统计情况(见表1);在校生创业人数统计情况(见表2)。

2011年9月5日,华图教育大学生创业基金签约仪式上,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表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只有2%。通过表1结果显示,近5年来,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人数呈整体上升趋势,创业率已高于我国整体水平。通过数据反映,2009年创业率大幅度增加,2010年创业率有所回落。分析:(1)大学生群体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相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比较,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对价值观和付诸行动的愿望较为强烈。(2)我国于2009年3月颁布了《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明确对大学生创业提倡和扶持,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导致2009年毕业生创业人数有显著提高。(3)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规范,导致2010年毕业生创业人数的下降。(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模式,休闲经济也随之快速增长,自2008年国家提出全民体育的口号,休闲体育市场需求增大,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广大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创业行为。

从表2结果显示,在校生创业人数和创业比例均高于毕业生。分析:(1)在校生相对于毕业生就业压力小,敢于进行创业尝试。(2)在校生通过技能在各类培训机构或学校进行教学兼职,即时性的领取工资以及费用的可观数目,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与社会关系的增近,激发了创业的热情。(3)在校生绝大多数为“90后”,思想上较为开化,勇于革新,乐于尝试,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我。(4)国家政策的引导,开展各类创业比赛,导致参与创业的人数增多。(5)学校对创业行为认可,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6)创业榜样的树立,引导创业者参与创业。

从表2数据比较,2009届创业者人数、比率高于2008届,2010届低于2009届。分析:(1)2008届即将于2012年毕业,大部分人选择关注就业,或因为地域、环境的影响暂停了创业活动。(2)2010届刚进入大学1年,对于创业还处于观察阶段,对于创业项目、环境、人脉等信息的掌握还不完善。

从表1、表2结果显示,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创业人数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远远高于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率。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传统体育就业不景气,体育教师、教练的需求已逐渐饱和,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

2.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情况

对4所含体育院系的本科院校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对体育创业项目选择情况调查(见表4)。

从表3结果显示,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时,选择体育为创业项目人数占创业者总数的52%,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创业的选择上,大多以健身会所以及体育技能培训机构为方向。分析:(1)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体育考取大学,并在大学里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专业培训,将技能实践与创业方向相结合的意向较为强烈。(2)体育专业大学生因为技能相同或社会经验相似等形成了人际圈,容易组成团体进行创业尝试。(3)市场的需求影响了创业者对创业项目的选择。

通过数据显示,在校生选择体育项目比率远远高于毕业生。分析:(1)在校生在学校期间,主要关注学习的体育项目,没有精力关注其它。(2)在校生开展的创业活动的趋向都是以学校为中心点,向周围的辐射范围进行,不具备其它项目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

据调查,体育项目创业形式主要是健身会所、培训机构。非体育项目创业形式主要有日用品零售、二手交易、家教、饭店等常见模式,还有一些诸如速递、网上交易等。

从表4结果显示,按选择人数进行体育项目排名。体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排名在前三,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比例占据64%。分析:(1)体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对环境要求较低,只要参与者具备服装、鞋子即可。因此,创业投资较小,难度较低。(2)体育舞蹈和健美操易于学习掌握,难度较低,跆拳道等项目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才能开班教学,因而体育舞蹈和健美操成为大部分创业者的选择。

由上述分析,田径项目同样对环境要求较低,且对自身的体育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选择田径项目的创业者仅为6人,占6%。分析:(1)田径项目一般属于技能学习,娱乐性较低,学习过程枯燥,且学习中很难体验到成就感。(2)田径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内容,贯穿于学校体育的整个过程,基本人人都以掌握,因而学习热情不高。

从表3、表4结果显示,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时,选择体育为创业项目人数逐年上升。体育项目的不同,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一个主要因素。

3.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成活现状

据相关统计,一般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在七成,而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而全球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达20%。在得到调查对象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对表1中部分已毕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数据统计截止2011年8月,结果判定通过运营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注册公司为成功标准。调查50例,其中,失败43例,成功2例,因起步阶段无法判别5例。半年以内失败占64%,半年到一年占21%,一年以上占14%,初始阶段占10%。

以上调查与全国大学生创业的情况一致,这也证明了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存活率低的特点。分析:(1)自身角度。缺乏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缺乏明确的长期的可行的发展计划;创业者具备高学历,但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创业手段单一,因为相似模式易造成恶性竞争;对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缺乏了解,未能把握好大学生创业的优势。(2)学校角度。学校缺乏引导,创业教育不完善;创业者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善于接触社会,没有勇气去创业,学校缺乏培养社会方面的培养;大学教育注重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创业教育和创业实际不符。(3)家庭角度。创业是具有风险性的,效益可能需要长期的发展体现,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家庭对创业行为不认可;传统的家庭资金管理模式下,家庭对创业的资金支持较小。(4)社会角度。社会的创业风气还未形成;大学生创业行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的政策支持还未完善;缺乏有效的创业扶持机构或组织。(5)其它。不良项目侵害,由于很多大学生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社会,对于市场的认识缺乏认识和了解;合作伙伴内部矛盾,大学生创业中经常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进行创业,互助形式的合作创业有很多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隐患,创业伙伴的分道扬镳会导致创业项目的失败。

四、建议

(一)建议今后在大学里开设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系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二)建议学校在开设课程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比例,优化资源。

(三)建议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制定详细的创业计划,帮助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定位。

(四)建议家庭改变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创业者进行创业。

(五)建议政府机构应该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建立创业联盟、创业园区、创业实践基地等,整合资源,保护大学生创业环境。

(六)在推动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实施上,要善于运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系,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广泛的包含或渗透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丰捷,刘茜.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N].光明日报.2010.4.26.

[2] 施鹏.华师文化街人气反常[N].楚天都市报.2009.10.19.

[3] 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最新分析信息[EB/OL].

省略/content/11/0319/14/6487607_102564896.shtml.

[4] 余妍霞,史铁杰.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3:76-79.

[5] 龚丽,谢丽芸.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

[6] 涂德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

[7]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EB/OL].

篇8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231-0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体育类专业毕业生也相应大量增加,而体育毕业生因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同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行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减小,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但是不可否认,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方面来自于现实的残酷竞争,一方面也来源于体育学生自身的不量就业观念,有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择业心理功利化、择业动机理想化、择业行为程序化等众多问题,不良的择业心理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出现择业失误、择业困难等现象。体育毕业生要想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取胜,既要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试图从体育毕业生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广东省三个高校体育专业院系中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体育类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各100名被试,共抽取了4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统一发放问卷,集中收回,收回有效问卷399份,有效回收率为99.75%。 1.2 研究工具

使用自编的《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共15个题目,包括专业认同及就业前景认识、择业标准、理想工作态度以及择业问题应对方式等四个方面内容。

1.3 数据分析

数据统一录入spss17.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与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体育专业及就业前景认知

在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选择上,有19.4%的大学生觉得很满意,有25.8%的大学生觉得满意,有39.8%的大学生觉得一般,有15%的大学生觉得不满意。体育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专业认可的程度不高,有一半多的大学生觉得该专业一般甚至不满意。

对行业前景的认识上,有29.4%的同学认为体育行业前景将会很好,46.2%的同学认为前景一般,10.7%的同学认为前景不好,还有13.7%同学对此表示没有了解。这也说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体育事业前景还缺乏比较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对所学专业的未来信心还不足。

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有22.4%的同学认为未来的就业形势乐观且充满信心,有39.4%的大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形势一般,有12.4%的同学认为未来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甚至对以后能否就业感到绝望。也有25.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分析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体育专业发展前景不乐观,表现出了消极、不自信的心态。

2.2 择业选择标准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选择的标准上,体育专业学生选择分别是发挥个人特长(34.6%),其次是经济收入(29.6%),然后依次为轻松自由(15.3%)、社会地位(12.0%)、地理环境(4.6%)、仅有3.9%的大学生选择对社会做贡献;影响自己择业的重要人或事物方面,有44.8认为自己做决定,有26.8%的大学生选择父母,有14.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有14.1%的大学生选择朋友,表明体育大学生就业标准认识上较有主见,但是功利思想严重。

2.3 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态度

在对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上,有11.5%的大学生选择1000元~2000元,有66.2%的大学生选择2000元-4000元,有17.6%的大学生选择4000元~6000元,有4.7%的大学生选择6000元以上,这个标准比其他研究相对要稍高一些,因为广东省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总体来看,体育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比较合理。

而在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62.2%的大学生选择珠三角地区,有27.4%的大学生选择家乡,只有10.4%的大学生选择到内地或者边远地区。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有18.9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36.1%的同学的第一选择是国有企业,25.4%的同学的第二选择是私人企业,10.2%选择自主创业,还有9.4%的同学的第三选择是考研。可以看出,选择公务员或者国企的同学占绝大部分。

2.4 择业途径选择与择业问题应对方式

调查显示,在择业途径的选择上,有34.6%的同学选择自己联系工作单位;41.2%的同学选择通过人才市场;也有25.2%的同学选择学校推荐。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对学校推荐的方式不热衷,主要是通过自己或者人才市场来获得就业信息。

对择业成功的影响因素上,有74.0%的被调查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或者专业实习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16.5%的同学对于社会实践持一般的态度,还有9.5%的同学对社会实践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有没有社会实践经历都一样。可见,大部分体育大学生对待社会实践与实习的态度还是比较认可的,普遍认为到社会实践或者专业实习对于其丰富阅历、提高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问题“如何提高就业力”上,有54.2%的同学的选择是加倍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竞争力,51.1%的同学的选择了是努力做兼职或者实习获取社会工作经验;25.1%的同学选择了人际关系及其他。

3 讨论与分析

3.1 体育学生应客观冷静地认识自我,找好职业定位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尤其是在地域选择、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显示出功利化的趋向,倾向于选择珠三角发达地区以及公务员、国企等稳定单位,对此有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体育大学毕业生正确的评价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实力,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在求职过程中,不亢不卑,应当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就业目标相一致,作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从长远目标着手,积极谋划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当获得理想的职业时机还不成熟时,应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增长阅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作更充分的准备。

3.2 体育专业独立性强,学校应加强对体育

专业的就业指导

体育专业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就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自身的特点,它包括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社会本身对体育专业需求的萎缩等的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紧张,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上缺乏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形势进行的自发调整。

这种就业困难的形势,决定了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需要改变,要有很强的择业意识,为此,要在头脑中真正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能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所以,体育院系要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问题,认真做好相关的择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是全程化的,应该从新生入学起,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分段实施。从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出发,引导大学生用“全面发展”的视角形成健全的自我价值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帮助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就业方向,帮助学生了解求职面试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使体育毕业生自身的能力能够在求职中得以充分发挥,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3.3 做好择业挫败教育,提高心理调适力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学生遭受挫折在所难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遭受的挫折更为普遍,所以体育专业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要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接纳,对自己的本来面貌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敢于竞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避免由于择业动机冲突引发的心理失衡对每一位毕业生都至关重要。近年来,高校体育学生的求职心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表现为择业心态的失衡及心理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日益严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心理辅导部门应该联合起来,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认识到择业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实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节自我情绪,调适择业受挫后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是成功择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财瑜,张文仙.关于体育专业学生择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23~25

[2]徐国斌.江西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科技广场,2008,9:56~57

篇9

关键词: 社会体育;就业率;就业现状;调查

Key words: social sports;employment rate;the employment status;survey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235—02

0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领域中对健身指导、经营管理等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上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国民收人的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积极促进了健身娱乐市场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迅速,2008奥运会后国家更加重视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深人发展,社区体育、休闲体育、户外运动、登山运动等越来越受广大群众喜爱。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日趋多元。

1 调查情况

1.1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我国现行就业率统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衡量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时,就业率还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指标。目前高校“一次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是:[ (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统计截止时间为6月30日。7月初签发毕业生报到证后,高校进行“一次就业率”的统计,并将数据上报教育部。教育部对外公布的一次(初次)就业率就是根据各校上报的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数据整理而成。本文所说就业率指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初次)就业率。表1为陕西省某高校不同届次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见表1。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的涨幅相对较小,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性越来越小。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5%左右。[3]陕西某校2008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共有110名,毕业前夕有75名学生正式签约,加上已经考取研究生的6人,初次就业率为73.64%,要高于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从初次就业率来看,2008届陕西某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有26.36%人没有签约,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暂不就业是为了复习考研或准备出国深造,有的是由于错误的择业观,还有的没有一技之长或者专业优势不明显,毕业前一时难以签约。

1.2 毕业生去向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服务领域和历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我们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学校、新闻传媒领域、体育经营场所(包括健身俱乐部、体育用品营销领域)体育以外其它企业、政府部门、西部支教、读研、部队、未就业等9种类型,根据调查,陕西某校各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见表2所示。

1.3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已经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统招统分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接受大学教育作为一种个人成长经历,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的学生认同在择业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另有一部分学生认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这也是体育专业毕业生改行到其它企事业单位的比例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篇10

职业兴趣指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的心理倾向,会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1]。职业兴趣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在生涯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个人的个性、自身能力、实践活动、客观环境和所处的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2]。本项目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期为护理专业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三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102名大四毕业生为研究对象,20~25岁,平均22.98±3.98岁,其中男40名,女62名,研究人员均无精神疾病史,自愿主动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专业心理测验员和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现场填写问卷,并回收,对其中不懂的地方予以解答。所采用的问卷包括:①Holland职业兴趣测验(Holland Vocational Interest Test)[3]:该问卷六个维度:现实型、艺术型、研究型、社会型、事业型、常规型,每个维度包含10个题目,共有180个题目,每个题目都采用自评式2点量表评分,本问卷可通过对每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来判断被试的职业兴趣类型,该问卷信效度良好。②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0.87,重测信度r=0.83,折半信度为r=0.82。采用四级评分制,1=完全不正确;2=有点正确;3=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

1.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8.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2.1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兴趣比较分析 不同性别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型和企业型维度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实际型、研究型和艺术型维度未见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 护理专业大学生中,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大部分学生会从事护理工作。曹癸兰[4]的研究显示,42%的护士对护理工作感兴趣,而58%的护士对护理职业兴趣不大,说明大部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较差。

护理大学生能否适合做护理工作,是否能在工作过程中运用所需要的知识,是否能在这个职业上发挥出自己更多的能,目前是很多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兴趣只是在社会型和企业型维度上表现出性别差异。女护理大学生更趋向于社会型和企业型。社会型人才善于与人打交道,乐于合作,喜欢社交活动,在人际交往中慷慨而得体,处世灵活变通。富有同情心和耐心,乐于帮助他人,不惜为他人付出时间、物质或精力,具有奉献精神。在个人价值观方面,社会型人才往往也是理想主义者。企业型人才性格外向,乐于交际,偏好领导角色,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辞技巧,说服和鼓动的能力强,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喜欢掌控主动权并影响他人,往往很受人欢迎,成为群体的核心和灵魂人物,有时候也可能显得有些盛气凌人。但同时,他们往往也比较喜欢追求快乐和刺激的感觉,并且在行为处事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

同时,本研究对不同性别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比较,发现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自信心偏低。造成男大学生自信心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错误认知,认为只有女性才更适合做护理工作。

本研究发现护理专业大学生不同性别存在不同的职业兴趣,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单位在招聘和用人时,应根据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分层培养、分级使用。要人尽其才,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以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工作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永鑫.中国职业兴趣研究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3(4):56-59.

篇11

音乐、美术、体育这三个专业,专业性较强,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为了解目前音体美专业学生大学学习现状,笔者对我校的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同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旨在了解目前音体美专业的英语教学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利于这三个专业的英语教学再上新台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问卷调查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对我校音体美专业2006级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课上发放问卷,学生作答后收回。第二步,分析答卷。分析结果如下:问卷内容其中一项是:就你所学专业,你认为英语重要吗?90%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很重要。还有一项是:你想在大学学好英语吗?100%的学生的回答是很想学好英语。当问及对学学英语的目的时,85%的人认为迫于通过考试,获得毕业证或四级证不得不学。对大学英语课上所持态度的调查,70%的学生认为英语是必修课、考试课,不得不学。对在基础阶段,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的调查,75%的学生认为考什么就学什么,想学习有关专业方面的简单词汇和对话。

由此可见,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不想学英语,而是迫于基础太差,所学教材不适合,从而感觉英语太难。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有《新编大学英语》、《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及高职高专英语,这些教材体现了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这些新教材选材新颖,具有时代感;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围绕主题;编排科学,具有超前意识。在入学基础好的学生中使用必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绝大多数音体美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普遍偏低,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英语日常用语和简单的语法都没有掌握,新教材对他们来说内容偏深,无从入手。而且,教材中文章涉及的内容与专业内容相差太远,因此学习动机和兴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