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1 09:26: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篇1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而理论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和实践双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能源。

1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

由于是中职学生,学生的知识面往往很窄,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困境。当今,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仅仅是包含了英语、数学、语文、政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层面和领域,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范围片面,在面对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只能止步不前,在工作选择的范围不得不缩小,面临想就业却不能就业的窘境。

1.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大量数据表明,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大部分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文秘等工作,处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的最低位置,而在相对高端的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以及网站制作、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就业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脱离造成的。

1.3 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奔高端的教育,中职教育的学生面对生源压力开始招收素质较差的学生。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基础素质差的现状。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能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没有实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通过在校学习还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导致中职教育输送的人才不达标不合格,学生面临着不能就业的困境。

2解决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也负有一部分的责任,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中等院校的领导者应当高度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措施完善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注意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发生该问题,本文制定解决措施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合理的建设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一种人才招收趋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数学、语文、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基础认识,比如信息、法律、金融、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供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综合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学生的发展眼光,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美术、书法等方面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的窘境。

2.2设置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的课程

既然不能缓解当前生源紧张的局面,那么中职学校所能做的就是在中职学校收纳学生后,对其进行严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弥补他们的不足。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当前阶段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面,还应开设道德强化的课程,比如开设职业道德和品德教育的课程,综合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2.3注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欠缺的就是综合实训,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综合实训。首先,这种综合实训不是简单的知识考核,而是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社会上去进行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安排综合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三点原则:第一点,针对性原则;第二点,实用性原则;第三点,可实施性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成符合社会或者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先进适用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的方式,采取灵活积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实践;典型工作任务;体系建设

Key words: practice;typical work tasks;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1-02

0 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应用型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因此,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经验,逐渐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目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

1.1 实践教材不适用 教材内容是搞好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有:教材内容缺乏职业特色,知识点间各自为政。教材未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和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结构上采用以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模式,过多的通过文字表达经济业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知识点衔接不紧密,学生对一个会计期间业务流程缺乏完整性认识。

1.2 实践岗位不清晰 校内模拟实习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老师发放的一整套实习资料,通

常情况下这些资料是一个企业一个月内的经济业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凭证填制、审核至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程序。这种模拟实训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但是,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是会计、出纳、库管员等身份的综合体。多重身份的融合导致学生身份不明、岗位不清,使得学生不清楚企业整体的财务分工、岗位之间的连接、会计凭证的传递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这种教材,形成学生实践结果的一致性。由于学生对实训教材不感兴趣,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

1.3 实践方法不灵活 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通过给学生发放一整套资料进行校内模拟实训,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实验进行检验。这种实训只停留在一套资料和标准答案上,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性的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使学生不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1.4 实践力量有待提高 从目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生向老师过渡,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更少;另一方面,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没有被学校纳入教学管理计划中,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被执行。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明确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针对企业的现状、会计岗位的分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就业方向,进而确定实践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课程的内容。并且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为制定专业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并形成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教学理念 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课改专家、教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突出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的原则。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填鸭式”向“行动导向”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转变,以及由“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革新教材内容 实践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以会计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会计职业岗位标准为主题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系统来进行,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系统进行教材编写、课程传授的方式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模拟情境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这正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首先,在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核心教材进行整合和开发,并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应基于本职业岗位在工作过程中的需要,即学完后“能做什么”,而不是过去的“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其次,为了让学生完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教材内容要涵盖全面的工作情境,即在实际工作中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和“环境”,并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怎样熟练操作。教师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将工作情境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围绕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结合学习领域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构思和编写。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革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

2.4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职能,积极推广“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的教学理念。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媒体,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资源;开发学习情境,把对应的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学习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全仿真模拟操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

2.5 创新评价考核方法 学生评价考核方法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在评价标准上,引入企业真实标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行业标准相结合,邀请企业讲师进课堂,对接企业操作规范和员工考核标准;在考核方式上,实现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实操考核、过程考核多种形式并存;在考核内容上,重点考核知识应用、能力水平、实操技能,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

2.6 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表现在:①外聘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为客座教授,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②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学习进修,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到一线参与实践;③凭借人力资源优势,设立财务咨询机构、记账机构等实体,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实务操作的平台。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会计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只有建立并完善适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性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性教学,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97-02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设置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为适应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应在企业调研基础上,对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重构,构建和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一、确立就业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围绕着就业展开,要使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首先必须搞清会计专业有哪些职业岗位,职业岗位决定了相应的知识技能结构。在前期对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的社会调研和对历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基础上,明确目前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依次是出纳员岗、收银员岗、文员岗、营销员岗和库管员岗等。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中小企业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从事出纳、收银、会计核算以及会计服务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综合素质为主线,把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构建就业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要以职业分析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力争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岗位需求的顺利对接。

(一)构建以职业道德培养为首要目标的基础素质学习领域

基础素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应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应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和够用,为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通过经济政治、法律、体育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法制修养、职业态度以及塑造学生的健康体魄;通过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礼节礼仪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同时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把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注重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应符合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实践型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未来迁移能力。

1、进一步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思路。校企共同进行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分析,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任务,对岗位的一般性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对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确定培养这些职业能力应该开设的学习领域情境,实现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变。

2、确定《款项收取》、《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报告编制与阅读》、《电算化会计应用》9门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并对每门课程按照所要完成的项目或任务,进行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实施就业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一)夯实专业基础,循序渐进突出实践教学

在教学安排上,第一、第二学期主要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公共基础课和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的项目实训和企业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基本技能。第三、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电算化会计应用等职业技能课程,以及强化具体岗位技能的训练。第五学期、第六学期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岗位工作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融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相互交融

按照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不同目标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认知课程实训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应用实训"的阶梯式实践体系。它们相辅相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按照理论教学知识点的渐进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保持实践教学不间断,做到每学期的实践课程教学与相应的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不断开发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建立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会计实训室,完成应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建立实战型实践基地,组建财务工作室,承担社会记账、会计咨询等业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等工作,验证和巩固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在企业真实的会计环境中的顶岗实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职业化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逐渐由口授、黑板转为多媒体、网络化和实物现场;教师由过去课堂上的主体转变为实践教学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向主动参与实践操作转变;教材的选用及开发改变现有中职教材模式和结构,突出教材内容的实际、实践和实用,开发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五)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进行短期进修,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动手能力。精心配备数量稳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参与专业教学和建设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和技能培养需求。但是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科学性很强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提高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整合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调研目的、对象、方法

(一)调研目的

一是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及岗位要求基本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和掌握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会计岗位分工情况、企业对会计人才技能的需求、毕业生会计技能不足之处、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的要求、相应的会计职业资格要求等。二是通过对学校会计专业现状调研,了解中职学校会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专业教学情况、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和专业对口程度、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等。在取得大量原始数据和二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汇总与分析,最终形成本调研报告。

(二)调研对象

按照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要求,组建了专门的调研组, 对我校2010-2012届会计专业毕业生、2011级实习生、2012级和2013级在校生;相关专业教师;大商集团、大连友谊集团、大连信合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大连新华会计师事务所等2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共发放学生个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调查问卷98份。对相关专业教师共发出调查表30份,回收30份。向各类用人单位发出调查表60份,回收47份。

(三)调研方法

为了保证调研的效果,此次调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调查方法。对有关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走访,采用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在校学生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于相关专业教师及毕业生主要采用询问和调查问卷相结合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关于专业课程的设置

调查数据显示: 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纳实务5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其次是企业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成本会计、统计基础知识等。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毕业生认为用途不大,在各个岗位上作用不明显,在课程体系改革时可以作为删改或选修的参考。

(二)关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调查数据反映:点钞与验钞、票据填制、小键盘录入、数码字书写、财务软件运用、常用文稿的处理等是工作中必备的技能。而出纳岗位的日常业务和会计岗位中的薪金业务是会计人员处理的最多最频繁的业务,也是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珠算、书法等有些技能的实用性不强,选择的人数较少。

(三)关于课程体系的实施

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的设置没有考虑行业的特点、有些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现有的实践环节教学不够突出,实践课时安排不足,会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仍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同时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拓展也提出了要求。

(四)关于就业岗位的分布

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经营规模小、经济业务不复杂的中小企业、私营企业、服务行业等。工作岗位的性质,并不完全集中在财务部门,直接对口就业率相对较低;毕业生就业领域不断扩大,所从事的行业趋于多样化。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占比较大的依次是:出纳岗、收银岗、文员岗、统计岗、营销员岗、库管员岗等。

(五)关于从业资格的取得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凡会计类岗位招聘,用人单位都以其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前提条件。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比较注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中职学校毕业生从事会计和与会计相关的工作,还可以取得统计员、办税员、营业员、收银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六)关于职业素质的要求

从收回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最注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分别是会计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七)关于财务软件的使用

在调研中发现,近几年,小企业应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数量增加,并且有了专门用于小企业的用友T3、金蝶KIS、管家婆等财务软件。与此相适应,财务软件公司每年要增加相当数量的财务软件使用、维护人员以服务于这些客户,为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的新岗位。

三、调研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以就业为导向,准确定位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适合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主要是一些理论知识要求不高、技能操作要求比较熟练的岗位。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作岗位除了会计记账员、出纳员等传统岗位外,还有收银员、统计员、成本核算员、仓储管理员、订单员、办公文员、营销员等新拓展岗位。因此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收银、统计、营销、出纳、成本核算等技能型、应用型初级会计人才。

(二)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与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定位还存在一定偏差,应该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和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相适应的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1、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的分析为依据

结合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明确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确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将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项目。

2、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强调在会计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夯实基础理论,突出实践教学,把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

3、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应以实践技能的强化为目标

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把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合理地安排各种实践性技能教学活动,进行系统配套的实践技能训练,引导学生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模拟到校外实习,实践技能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4、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应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落实“双证书”制度,把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会计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因而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课堂化

把会计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各模块实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它们相辅相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融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2、树立全程实践观念,将实践教学系统化

改革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方法与手段,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实现“认知课程实践基本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基地顶岗实践”的阶梯式实践训练体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层实施,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多样化

拓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实现手工实践与信息化实践的对接。建立开放的会计实训室,聘请企业兼职老师提供实训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展兴趣小组、会计技能比赛、会计创新、会计研究等课外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4、建立实战型实践基地,将实践教学常态化

运用校内师资的优势,组建财务工作室,承担社会记账、会计咨询等业务。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等工作。验证和巩固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新形势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市场人才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构建出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岗位模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当前不少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仍存在各种问题,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职业技能,都难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所以,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职业需求的岗位模块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很强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难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会计行为,提升自我修养。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成绩,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就业后由于职业道德观念差而出现错误的案例时有发生。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突显职业教育特点,且与会计专业需求相脱节

目前,大部分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只是由“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综合模拟实训”二项组成,训练项目和时间均不足;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校外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极低,基本上只能做到跟岗实习,这就迫切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增加校内技能训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当前,许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脱节,更没有围绕会计工作过程、岗位需求设置,进而造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需求相脱节,最终导致学生考证过关率低,对口就业困难。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为了解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会计专业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中职学校应尽快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全程开展德育渗透。

(二)充分开展企业调研,确立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考查,开展了会计专业岗位的论证,并整理、归纳出会计电算化专业适合从事的岗位群,包括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等,并依据职业岗位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对会计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进而确定学生必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现将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说明如下:会计核算要求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会计凭证填制要求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会计账簿登记要求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能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而具体的岗位对工作任务及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又有一定的区别。

(三)按照职业资格和工作过程确立“岗位模块”课程体系

会计电算化专业打破学科界限,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按岗位需求确定教学模块,充分与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工作过程相适应,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角色转换。

会计电算化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分为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

公共模块:人文素养,设置语文、德育、礼仪、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设置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证)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设置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实训课程。

专业模块:收款员岗位设置收银岗位实务;出纳员岗位设置出纳员岗位实务;会计员岗位设置采购及应付款项、销售及应收款项等;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会计电算化实训;记账员岗位设置库管员岗位实训,实习岗位模块设置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四)遵循行动导向实施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

课程体系与行动导向相适应,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会解决、会应用”,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三、课程体系操作实效

新课程体系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一切都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立脚点,“岗位模块”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强调课程面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经验,使学生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和知识的积累。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促进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要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包含招生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宏观问题,还包括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课程实训内容等微观方面的衔接,但在衔接过程中,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来说,归根结底落脚点都是在课程衔接上。下面笔者以我院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高职公共基础学习课程衔接欠妥

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一般专业知识上衔接较为理想,但是在公共课程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财经应用文等课程上出现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考试测试时合格率不容乐观。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基本按照其学校自身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为体现职业院校特点,同时考虑到生源素质,一般较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忽略了公共基础课程对其人文素质的影响和培养。例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开设时以一些证书为载体,例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收银员证等来进行教学课程的组织,强化会计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样就放松了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1]课的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的差异没有区别对待,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为普通高中生,小部分来自“对口升学”或者“单招”的中职生,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高中生源的标准开设课程,忽视中职生源的文化课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其在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中高职课程学习中出现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二)中高职职业学习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糅杂

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对比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中职课程在高职学习中也会出现;从专业内容技能训练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重复问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学习内容重复出现,认为自己都学过,导致不认真听讲,打消了中职生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现象也给教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基础知识不牢固,有些问题似懂非懂,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比一些无基础知识的高中生源教授起来还要困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沟通较为缺乏。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属于一个类型的学校,高职院校级别比中级高上一个级别,但是往往在当前很多高职和中职在业务上毫无沟通,使得不同的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但是二者在业务上并未有交集,双方教学交流处于一片空白;第二,在中高职教材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和高职之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衔接上不连贯,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没有统一的中高职递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接意识欠缺,因此教材内容上相互涵盖,出现重复;第三,中高职教学都将考证作为重要内容,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以及更高层级的证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考证而设置了大量重复的课程,也导致出现衔接性不足的现象。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有效对策

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笔者通过我院和中职学校多年的实践办学经验,总结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2]衔接策略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首先需要依托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首道门槛,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的参与更高层次的考试,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只能考取两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证书。在中职培养过程中,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很难,一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如果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附加条件,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毕业;二是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会计行业,有些学生也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升学,并不重视取证。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高职教育应当在第一学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需要考试的三门课程设置,然后根据情况对学生参加初级资格考试证书进行鼓励。在之后进行课程的设置上,难度范围不应当超出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的难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后考取会计师资格提供坚实的后盾,也能满足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会计专业技能的衔接策略

会计是一项对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中高职衔接不但要立足职业资格证书,更应当以专业技能衔接做保障。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培养层次,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出纳和会计的基本技能,如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银行业务办理以及现金管理、日记账登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在知识结构上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求具备基本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例如对总账的处理、会计报表的处理、成本核算以及纳税业务等,此外也应初步掌握一些公司的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技能。高职阶段的会计技能既是中职阶段会计技能的一个延续和提升,又在层次上高于中职阶段。因此,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应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训练项目的安排上,中职阶段多强化基本技能,进行一些课内实践操作岗位技能实训即可,高职阶段应当突出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多进行综合岗位的实训以及财务分析和管理方面的实训,更好的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

(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策略

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核心要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主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和企业通力合作,对于职业就业岗位要科学定位,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将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起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当重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聘请行业内专家和中职教师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要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中职阶段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在高职阶段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深化中职课程的内容、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年的生源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例如,在进行中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中,课程内容所得税会计与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可以进行整合,成本会计的成本分析课程可以和财务报表分析进行整合等,实现课程内容的横向衔接,保证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有效性。

当前,中高职院校正在不断对会计专业的有效衔接进行探索创新,力图推进中高职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期建立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教育和持续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背景分析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赣教发[2013]8号),大力推进我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一致得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使中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能够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我校作为江西省中高职衔接的首批试点院校,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进入实质性对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架构上各自为阵,两者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标准模糊不清、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因循陈规等。随着衔接工作的深入进行,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体系问题凸显,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现状

(一)国内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目前我国中高职学制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两阶段结构,中职阶段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阶段的高职学院,分别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学。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升学考试这一手段择优招收中职毕业生;二是一体化结构类型,即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包括五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即学生在接受完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高职大专文凭。目前江西省试点的中高职衔接,采取的学制方式就是中高职直通式.通过这些衔接方式,其目的是利用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教改措施,使中职毕业生有继续接受高职教育的权利,使他们通过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终生受益,改变社会对中等职业“二流教育”和“断头教育”的不良声誉。

(二)我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

1.专业基础课程和一些主干核心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状况。我们在对江西省一些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会计专业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中,其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很多是重复的。例如,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税收基础、会计基本技能、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出纳实务、税收基础等。大多数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经法规、审计、中国税制、会计电算化、常用财务软件应用技术等。中高职学校专业课重复率在80%以上,这既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又造成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会计技能课程倒挂。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高职阶段应该是中职知识结构上的延伸扩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调查,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未能明显体现“高职高技能”的特征,甚至还不如中职,造成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现象。其原因是一些中职学校办学历史长,在实习与实训、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无论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都有较强的实力,造成高职与中职实践与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

3.文化基础课程脱节。在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一些中职学校注重学生各种会计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基础课程,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培养对象,对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要求较高,致使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在高等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学习普遍吃力,再加上政、史、地等必要的人文知识缺乏,很多中职学生无法适应高职阶段的教学要求。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的原则

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应以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适应人才市场的社会需要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架构上,要体现不同阶段的差异。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重实用原则

中高职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所学专业的生产技能与职业素养。学生学习是以就业为目的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厚基础原则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职业学习,具备宽泛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复合技能,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教学计划应根据市场需要,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更厚实,为学生后续的发展,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中职教育阶段,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高职阶段,应适当开设英语、数学等文化基础课和人文素养课,对相关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与融合,强化特色和实用主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模块化原则

在中高职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进行模块化课程教学。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趋势,在高职教育中,普高升学生源、中高职直通生源、五年一贯制生源等等,生源情况复杂,从文化素质到综合素质差异相差悬殊的现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在衔接中如果还是按照普高招生的常规教学,所有学生一个教学标准,势必造成按“短板”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对于普高和中高职直通的不同学生,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模块化课程学习,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优劣互补,形成“长板”教学。

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为研究目标,探寻江西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模式,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课程设计。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

在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中,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的衔接,贯穿于中职和高职两个教育阶段的始终,将中职和高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特色。

1.中职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要求。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培养,教学课程应当重基础,强应用,使他们初步建立会计专业的职业概念。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珠算、点钞、计算器、小键盘录入操作等技能,熟悉我国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与准则,对中小企业能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核算工作。具有能适应相关岗位的收银、仓库保管、物流管理、现代服务外包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进行出纳、电算会计、电子结算与电子报税等工作。

2.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高职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素养为主,强化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实践,强创新。进一步掌握会计核算、相关的财经法规和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学科的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服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会计职业技术能力。在教学管理上,积极探索和实施弹性学分制或“学分银行”,实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

(二)从职业能力入手推进课程模块化

按照“职业能力主线”的思路,按实际工作的需要,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职业能力模块,首先包括基础要求模块,使职业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其次,设计应用模块和选修特色模块,适应弹性学分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此外,还应设计相应的选修提高和拓展模块,满足学生提升和发展以及后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模块化课程设计中,将模块化课程与职业能力和技能相对应,设计对应的单元课程。例如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在课程设计时,我们可以将课程模块化相应的单元,如点钞模块、翻打传票模块、数字与文字书写,对企业财务会计类课程,分解为销不同阶段的模块,将凭证和账簿处理和与之相对应的实际工作能力衔接起来。模块化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会计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最终构成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建立系统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从职业上岗证至初中级资格证书,以及延伸专业的资格证书,明确中职阶段获得相关专业的上岗证书,高职阶段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坚持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的课程建设和设计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职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一般的做法是将实习安排在第三年,教学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该环节课程方案的开发与设计,进行校企合作融合,在实训环节中,学校聘请行业专家与骨干人员来讲授专业知识,根据会计业务流程进行课程教学,学生以学员、学徒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训中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多轮训练,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落实“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考核的评价方面,可聘请他们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命题,建立试题库,实行考试与实践应用结合,打破传统的闭卷考试单一模式,用会计职业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五、结语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和实践需求,开发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置的标准,确立教学内容的依据、原则和评价方法,架构统一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使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邓润梅,黄睿.“以能力为中心”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教育学术期刊,2008.2.

[2]贺胜军.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思考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10.

篇8

一、明确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和起点。为了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授课技巧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授课内容的严密性。授课内容的严密性,主要是指统筹中、高职两个教学层次,考虑到两个层次的衔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合理定位培养方案,合理统筹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职校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兴趣,深度挖掘职校学生潜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是女装产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服装学院通过市场调查、专家引领以及企业一线人员的共同探讨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服装产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那么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呢?众多教师认为,是具体操作能力,即能够根据材料选择相应的工具与方法。除此之外,学生的专业技能、规范操作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引领服装行业的发展潮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小饰品如抱枕、手机套,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为以后学习设计服装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操作性工作,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

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学校组织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和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讨论,制定了系统化的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单项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为了满足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创新与实践。教师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降低学习难度,减弱学生的逆反心理,保证后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主要包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以及核心课程。每个类型的课程,各个方面都要有具体衔接要求,呈递进关系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服装设计专业比较看重学生的技术与职业素质,一般采用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制作的方式进行授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要做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技能训练的连续性。在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按照服装款式的简易程度进行排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技能培训的连续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课程的时间安排也要参照课堂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各个学习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服装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电脑的应用,电脑是十分重要的绘图工具。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办公软件,同时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还必须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注意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保证计算机课程贯穿整个学期。

三、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篇9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一直以来是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近几年,“高职单招模式”的中高职衔接由于对接院校缺乏沟通,围绕各自的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导致目前中职和高职在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教学和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等诸多问题。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关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院校开展全面的、较大范围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中高职专业建设现状、水平调研。在人才需求调研时,在珠三角地区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各类酒店及餐饮企业单位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含酒店及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现状、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岗位升迁规律等;在专业建设调研时,力求涵盖全省所有设置了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内容包含各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分布情况、招生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专业教学改革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

根据我们对珠三角地区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与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酒店基层督导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和部门经理属于饭店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饭店高层管理人员。在对目前酒店员工队伍中最需充实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调查中,4/5的酒店选择了基层管理人员;近一半的酒店选择了中层管理人员。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得出毕业生对口就业的职业领域、部门初始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各级发展岗位中高职毕业生平均获得的时间,如表1所示。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高星级商务(度假)酒店、品牌餐饮连锁、会议中心、豪华游轮、高级会所等领域。无论是中职毕业生还是高职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均是具有服务性质的一线管理岗位和具有管理性质的一线服务接待岗位。这类岗位角色既需要专业操作技能,又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既从事服务工作同时又承担班组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激励等管理职责,而做好领班、主管等基层工作,是酒店、餐饮企业生存和良好运转的根基。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3年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中高职三二分段”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其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广东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综合各项调研结果,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高星级商务(度假)酒店、品牌餐饮连锁、会议中心、豪华游轮、高级会所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技能,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管理技巧,能适应现代旅游酒店业中基层管理职位要求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

标准为基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

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上升的过程。中高职衔接“3+2”的课程体系设计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职业基本知识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教育目标、层次相适应。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采用“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如下页图1所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学习领域、职业综合实践、职业拓展5个课程模块。职业通用能力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大类职业活动所必须具有的,超越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范畴的共有能力;职业学习领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从事酒店、餐饮企业等特定的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职业综合实践能力是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职业拓展能力是指在职业专门能力的基础上再深入或拓展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参照酒店业和餐饮业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分别在中职阶段选择考取前厅服务员(4级)、客房服务员(4级)、餐厅服务员(4级)、调酒师(4级)、茶艺师(4级)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在高职阶段选择考取前厅服务员(3级)、客房服务员(3级)、餐厅服务员(3级)、调酒师(3级)、茶艺师(3级)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一)基于 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职业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通过与企业专家合作,对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开发职业学习领域课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与行业权威、企业一线实践专家进行深度访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酒店、餐饮企业业务部门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分析一线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的工作任务。表2为高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经理(1周、1个月、1季度、1年度)的工作任务表。根据所收集回来的工作任务描述表,分析概括、归纳整理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共58项。再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将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到一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由简单到复杂,从服务到管理,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加工与反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共开发出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10门,整个职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块遵循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实践教学持续贯穿、阶段深化。科学设计中高职合理分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整体设计、分段递进”的思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技能训练贯穿整个课程体系。技能训练要体现中高职承接与延续的关系,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侧重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基本操作规范和方法等的培养,高职阶段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社会生活过程设计基础课程体系

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既是高技能从业者,又是合格的社会公民。为培养具有社会生活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专业积极构建以社会生活过程为导向的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模块)。该体系包括: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的思想政治课程;反映全球共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交流、信息和计算机基本能力,服务后续专业的职业发展素质课程;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第二课堂,如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旅游文化艺术节、“三下乡”社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技能竞赛、行业会展实践活动、校园服务周、五星宿舍评比、美酒节实践等。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模块要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合理安排,以适应学生渐进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高星级酒店,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因此,中职开设的“英语和酒店服务英语”课程与高职开设的“高职综合英语和酒店实用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系统设计,专业英语类课程的学时须达到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数的30%左右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基于行动导向设计职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指导原则。遵循行动导向原则的课程开发首要任务是解构学科的知识系统,实现在行动体系中基于学习情境的内容重构。学习情境具有范例性和完整性,它是经过提炼的典型工作任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而是一项完整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也需要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支撑。表3是酒店管理专业开发的10门职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设计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定位、课程学习目标、课程总体设计、学习情境具体设计、考核与评价方式。其中课程学习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习情境具体设计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宏观教学法、学生必备基础、教师必备基础、教学媒体、工具与材料、学习步骤。在学习步骤中具体就“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阶段中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以及微观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结语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要想取得较好效果,必须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统筹确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在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段实施等方面狠下工夫。由高职院校牵头,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社会生活过程和行动导向的原则,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根据中、高职对接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条件共同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路径。这样,既可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 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2):1-5.

篇10

笔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对比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效果,从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等6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传统的中高职分段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定位方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维修、电子产品的营销等工作,能够在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岗位上发挥才能,具备职业发展基础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发现,其主要面向岗位是电子产品的装配、线上电子模块的简单调试、检验、电子设备的操作、电子产品的销售,很少有学生能从事电子产品整机的调试,维修也只能是家用电器方面的小型产品的维修、产品检验也是产线上产品外观检验并找出有瑕疵的产品,很明显,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有些过高,定位不准确。而高职院校又常常忽略了中职生源的职业基础,在培养目标定位时会与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交叉重叠。

(二)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方面

在目前的中职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较多,文化基础课程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实践教学,不太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效果上,关注学生熟练操作能力,忽视对原理的透彻理解;在能力素质培养上,关注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往往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而高职教育需要更系统、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注重对电子类职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致力于培养出技术技能型电子人才。中职教育的这些问题,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方面较强,但是综合素质能力却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继续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职职业能力往往要求过高,这些过高的职业能力要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有很多学生达不到学校提出的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产生了消极自卑心理,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最后,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习职业课程,而需要经过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攒,贯穿在一系列职业活动中养成,因此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通过设计一系列职业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养。

(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

在目前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中,缺乏广泛有效的沟通,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度高,存在重叠现象,专业技能也没有系统设计和持续提升,如中高职均开设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等课程,没有体现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院校之间还没有形成可以推广应用的统一课程标准,使得中、高职阶段课程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重复,甚至出现脱节现象。课程的重复设置,对学校来说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学生而言是学习精力的浪费。

(四)职业资格证书方面

传统的分段培养中高职同时设置了电子设备装接工(中级)或无线电调试工(中级),技能证书重复现象明显。中高职衔接培养学生主要是依据岗位综合技能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中职阶段重点是中级工的培养,主要获得无线电调试工(中级)或电子设备装接工(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设定的工作导向,适当进行技能培训。高职学生重点在高级工的培养,主要获得无线电调试工(高级)或电子设备装接工(高级),加入了企业管理、自主创业知识与课程,拓宽高职学生的视野。在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将无线电调试工或电子设备装接工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工分阶段取得,使两个阶段职业资格要求既独立,又有延续和层次性,避免了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简单重复,提高培养效率。

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路径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要从学生的成长角度、适应产业对人才要求的角度入手,统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衔接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结构上的衔接、课程内容上的衔接、专业技能的衔接、专业素养的衔接、专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学生心智发展的衔接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既尊重中高等职业教育相对独立的特点,又注重二者有机衔接;既以行业企业技能需求为导向,又遵循中高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中、高职的课程内容衔接应当是为了积累经验的重复。技能的衔接,特别是高技能,是以经验积累为基础才能获得。中高职衔要做到职业资格的衔接,职业资格证书从中级工到高级工、从高级工到技师获取需要2~3年的实践经历,中、高职衔接之后,在中职阶段学生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进入高中学习两年后可以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更能满足电子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就业为导向,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共同开展的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能很好解决传统分段培养模式中课程前后脱节、交叉重叠问题。

根据调研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面向的主要岗位(群)进行梳理、归纳,理清中高职岗位提升的路径和关系,如图1所示。中高职衔接教育培养的中职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岗位群是电子生产设备操作工、电子产品装配工、产线上的调试工和质检员、销售员,具有中级职业资格技能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并且在职业拓展上,具备升入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高职学生主要面向的岗位群是电子设备、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调试工、工艺管理员、质检员、售后技术支持、设计助理、项目助理等,在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能胜任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生产及设备管理,产品辅助设计、质量控制和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技能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学生从组装岗位提升到调试、维修岗位,提升到研发岗位、从电子产品模块的调试、维修、检验提升到整机的调试、维修、检验、从电子产品简单销售到售后维修、技术支持,岗位工作任务复杂度、难度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具有明显的阶梯区分,在协调发展上有着承上启下继续发展的特点。一体化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了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电子产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要求。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架

由于各个学校所处的区域不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特点不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也不能完全相同,这都给中高职衔接培养带来困扰。为了使专业人才培养既能很好的衔接又能适应不同的地域经济发展需求,笔者提出了构建“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技术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本专业技术领域通用的知识与技能,专业方向课程结合技术应用行业领域而设置,培养的是专项技能。技术平台课程相对稳定,为学生奠定职业知识与技能基础,方向课程的设置相对灵活,可以根据服务的行业岗位技术需求设置或开发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结构既能较好地体现专业的相对稳定,以满足进行专业建设与积累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与管理等建设,使培养的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各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制订方向课程模块,有利于不同区域就业需求、不同办学基础条件和相近专业的“衔接贯通”要求。

四、课程设置与衔接

通过以上专业的岗位分析,确定所需职业能力,并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思想,设置课程。

文化基础课程中数学和物理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实现中高职课程基础知识体系衔接通畅,应加强该两门课程的对接,同时高职阶段增加英语视听实训课程,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专业课程设置了“电工电子、电子测量与维修、电子工艺、智能电子、电子产品装调与设计”5个核心课程模块,实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分工与衔接。通过对典型电路的分析、仿真测试等提高电子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既避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复,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职阶段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单片机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并拓展至MSP430单片机的应用。

实践教学体系由理实一体化课程、单项技能训练、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习等教学环节组成,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技能部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为主,并完成高级职业技能考核,获取高级工证。专业技能课程部分以制作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将电子焊接组装、分析电路、调试电路等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工学交替,高职培养阶段新增了两个月的专业认知与专业实习,安排在高职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假期进行,累计达两个月,共计两学分。最后是毕业设计、毕业综合实习和顶岗实践。通过编写实训衔接课程的教学文件,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指导,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无缝衔接和职业能力的循序提升。

图3专业课程设置衔接图

图3专业课程设置衔接图下载原图

在专业能力培养之外,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融会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中职阶段侧重于培养电子产品生产人员基本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积淀,培养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而高职段侧重应用电子技术知识学习和生产管理、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育。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外,高职阶段增大了选修学分的比例,开设了个性化课程模块,见图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个性化课程,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不同的发展方向,在专业提升、交叉拓展、跨类复合、就业创业、科技创新、学历提升、国际化素养等课程组中进行选修,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五、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实施措施

篇11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音乐表演专业顺应社会的需要,发展迫在眉睫。

一、中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构建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一个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生涯发展、实现长远需求的教育体系。而构建职业教育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关键,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的衔接等,其中核心与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综合了艺校等中职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行中高职一体化有其良好条件,可以提高效率,防止资源浪费和课程的重复设置,优化整个培养过程;而且对生源的持续供给和培养规格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还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更利于中高职两层面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和进一步发挥高职在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等。

二、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科自律性、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建立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培养机制。中职学生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侧重于单一性的或基础性的技能培养;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具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体现专业属性,关注的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中职到高职,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求课程内容编排上做到逐渐的拓宽、知识结构上逐渐拓深、技能培养中逐渐拓高等,即按照形成一体化的培养目标、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及标准,分中高职两阶段实施,共同进行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三、构建音乐表演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践

1.明确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也是课程衔接的起点。为遵循和适应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考虑中高职之间的层次、课程的衔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回访、专家引领、教学人员共同探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具备音乐学科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或成为社会文艺团体骨干人员。据此,在中职阶段重点培养的是基础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即能够表现、体验音乐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阶段注重技术的提高和艺术的升华,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艺术表演力。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题组成员组织参加中高职衔接工作的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专家的引领下,邀请了音乐学科专家开展了工作任务分析会议,形成了中高职各阶段的核心能力与单项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课程结构,根据中高职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按照“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我们把相关的专业课程按照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构建的梯度程度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进行排列,同时又可以满足技能培养的连续性,从单一技能到复杂技能再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可以分清中高职阶段各自完成的课程教学目标。因此课程结构的排列上从第一学期开始一直到最后环节的毕业设计,每个学期都设置了实践、实习的课程,保持技能的娴熟性、递增性和与社会的联系性。

3.制定一体化的课程培养模式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层次的教育后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描述,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首先、后两年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创造条件让部分学生跨系选修,试行学分制,逐步构建灵活、个性化的理论体系,在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其次,实行主辅修制。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生文化素质状况,提供学生辅修美术和中文等课程的条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再次,按照合格加特长的培养思路,对特长明显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培养高水准的人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媒体,拓展教育培养途径,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突出能力训练。坚持能力本位,注重能力培养,主要培养音乐(声乐、钢琴、舞蹈)表演和教学能力。组建合唱团,舞蹈队,创造机会开展各类艺术和教学实践活动。最后,借助社会资源,聘请音乐方面有关专家,举办有关音乐专业讲座,弥补自身师资不够的缺陷。建立艺术实践、音乐教育实践基地,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4.注重成果展示与多元化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成果的展示与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和社会艺术团体,方式是通过对目标的完成过程、结果、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职业能力的获得,以及整体的综合能力表现等多方面来考察。音乐表演专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项目课程最终都有促成学生成就感的完整表演和课件来支持,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特别重视对表演成果的展示,将成果展示与课程评价衔接起来。最后,由社会艺术团体和教学机构做出评价,选出其认为评价比最高的成果并予以采纳,并加以推广,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化的原因,为下一轮更好地学习做充足的准备。

以上是项目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收获。这些收获,更加坚定了我们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非常需要系统化的项目课程来支撑,不仅在于它能大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在于它能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注释:

本文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项目课题(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ZJWY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