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共艺术空间

公共艺术空间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2 09:18: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共艺术空间

篇1

1. 公共艺术的概述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近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城市空间和媒体中,并且受到重视。公共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理解为城市雕塑的代名词。其实,它是一个外来词,英文是pubic art,即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开场合下展示的艺术。广义上来看,它包含了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还包括听觉艺术,如喜剧、电影、舞蹈、演唱等,甚至还包括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一些前卫艺术。然而公共艺术的边界至今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到底给公共艺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定论。

1.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为,公共艺术这一概念在1990年代后的中国才开始使用。当代公共艺术发端于1920―1930年代的美国,起因是因罗斯福总统发起了一个公共赞助项目,这个项目完成了2500多幅壁画,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品位。1959年,美国费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形式通过。百分比艺术法案的城市,1965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该机构旨在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从美术馆移除,设置在人多的公共场所,使街头成为没有围墙的美术馆。至1990年代末,美国30个州先后以立法方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百分比艺术法案,以公共艺术的方式大理推动国家文化艺术的建设。[1]

1.3 公共艺术的艺术种类

第一类公共艺术史以反应当地文化特征、民俗风情为目的的,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渊源等特点来反应环境的特征。这样的作品不仅要很好的表现历史文化,更要使旅游者身处其中了解、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

第二类公共艺术是作为环境和建筑的附属品而存在,将艺术品与环境相融合。这样的作品需要实地考察,并且善于利用作品的材质、造型及比例使艺术作品与自然浑然天成。

1.4 公共艺术的作用

公共艺术是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政策和政治观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使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感受到艺术化的公共空间,并且人们的负面情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利益冲突。因此,推行公共艺术是社会人性化方面的体现。广义而说,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已成为当代公共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反应的是一项文化政策以及其施行的成长状况。狭义的看,公共艺术是指公共环境中出现的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也不会只是一种风格或样式。它的表现形式随时代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而丰富多彩。[2]

2. 城市公共空间

2.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存在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存在的意义是为大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简而言之,它是市民的生活和娱乐的场所。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是多种多样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看它,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一开始就与“活动”密切相关。[3]

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城市广场,这一空间是一个显示王权的地方,主要用于举行各种仪式和宣布各项条例。这一空间的功能形式从古希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而现代城市广场相对于西方古代广场而言,已没有了频繁的政治活动,也无王权贵族需要彰显其权威。剩下的功能只为娱乐、造福大众。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

空间是人们交流的场所,并且空间也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影响人行为的正是空间的功能。由此可见,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人类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中功能的划分并不像商场或展示空间那样明确,所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

3.城市公共空间艺术

3.1 商业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城市的功能分区也日益明显。在大城市中,商业空间区域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美国著名的公共艺术家汤姆 奥图尼斯的作品。他的作品以他独特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幽默风趣的内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纽约的曼哈顿区中的地铁里有着他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著名的商业空间如成都宽窄巷子以其独特的公共空间吸引着各国前来旅游的游客。它是一个文化与商业并重的商业空间。提到成都的旅游景点,宽窄巷子立刻浮现于脑海中。宽窄巷子不仅因其独特的建筑与文化气息而著名,其空间内的雕塑也别具匠心。如有一面浮雕墙上的马令人记忆深刻。

3.2 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空间是展示城市文化传统与城市区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城市文化空间的中心都是广场。人们通过这个空间可以了解到关于城市的文化与地域特色。同时,这个空间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活平台,人们在这个空间中交流、娱乐、放松身心。成都浣花西公园是城市文化空间艺术中的代表。因其所处杜甫草堂旁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氛围。因此它将公共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巧妙的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将众多公共艺术纳入其中。当人们漫步于浣花溪公园,时不时出现一些文人墨客的雕塑,不但烘托了这座公园的文化气息,更为人们增添了一丝了解历史文化的乐趣。

3.3 休闲娱乐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休闲娱乐空间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调整人们的生活节奏,减轻生活压力。

城市街道公共绿地中的公共艺术是休闲娱乐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而且有极强的娱乐性。这种空间有着它的优势,它的特点在于空间的灵活自由。由于这一空间占地面积小,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空间都能成为它的要素。而它的空间内容更是时时刻刻都充满了人们生活的气息。它出现在城市当中的任何角落。无论是大人们在休闲散步,或是小孩在玩耍结交玩伴,它都无处不在。

4.结语

在文中,通过对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的分析,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了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分别是城市商业空间、城市文化空间、城市休闲娱乐空间。并分别举出这三大类型的例子进行分析。目前,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形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虽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总体来看,公共艺术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公共艺术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轨道交通的发展作为城市进程与经济发展,通过公共艺术这一媒介体现地铁文化、审美要素,空间艺术为美学,为功能发挥提供物质支撑,对于文化归属的强调则是使艺术与人产生共鸣的保证,当三者结合才是地铁公共艺术的归宿。

1 公共艺术的概述

1.1 公共艺术的含义

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 60 年代,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通过开放的公共艺术表达形式传递与公众的某种联系,引起公众的反响,传递与表现一种开放空间的态度与情感,多样化的艺术形式、独特的表达样式,公共空间通过雕塑、壁画、装置等形式作为一种载体,一种表达的手段,真正核心的是其承载的价值观念。

1.2 公共艺术的发展

中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相对较缓,在一个城市交通设施中,如地铁系统,在艺术的表达方面有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这其中涵盖了多种表达:整体环境的设计、空间的利用、广告的投放设计、人流引导设计、指示标指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表现形式,都有其自身的表达手法与方式。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就公共艺术而言,艺术不是其最终的目标,如何使艺术加强开发空间的艺术体验,使用户身临其境的能够感受到文化艺术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的宣传方式,感受来自其中的文化底蕴,这才是艺术潜移默化的目标。

2 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方法

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地铁空间的性质特殊性导致了,空间较狭小,人潮拥挤较多,而且由于有些地铁建立在地面之下几,人们进入其中可能会产品压抑、拥闷的心理感受。这种体验基本上是出于生理的本能反应,比如空间,视野以及空气密度的影响,使人生理上感觉到难受,胸闷,害怕等等。如何营造一种自然的环境,放松生理的压抑感受,这也是地铁文化发展的需要的原因。不同的空间形式、利用方式、人的行为模式是研究公共艺术的前提。另外,如何融合当地文化艺术特色,成为另一个设计准则。

3 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分析

3.1 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设计

地铁站公共艺术作为以功能与实用主,艺术性相符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在发挥传递文化、美感的同时,更要发挥其在现实生活上的实质的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样的设计才能够被人们接受。当然,地铁的运营标志,时间知识,信号指示,人流导向,地图等属于对铁的元素都是艺术的表现,要与整个地铁站相互配合,构造一整套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发挥其基础作用的同时,利用其艺术设计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通过科学的设计,合理地设计,能够同时满足功能的基础作用,又兼顾艺术表达的作用。

3.2 文化要素在地铁空间的表现

“文化特征是从内容上表示空间最有效的办法”,区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不同的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体现城市特色与艺术的个性。现代地铁空间不仅作为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p生态和科技元素的多元综合体。在地铁空间的持续发展中,保持文化的延续和多元化是一种趋势。如何将本地区的传统的文化付之于地铁文化之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创造室内装饰与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把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形态结构的含义呈现于装饰构造设计上。应能够通过地铁空间环境的氛围,借助感知、联想和想象使人产生某种情感信息。文化的结合,群众很容易产生文化共鸣,也就形成了地铁的地域色彩了。对于具体的某个城市,能借由地铁来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同时又兼具凸显城市特色的作用。因此,许多城市的主要地铁站点,都主张空间与城市文化进行结合。

3.3 公共艺术形式的可识别性

公共艺术作品从作用上看,地铁公共艺术可以装点车站和公共空间,使得站点空间显得更加美观,满足受众在审美上的需求。其次,地铁公共艺术还起到很强的实用,可以增强站点的识别性,防止乘客在地下空间迷失;可以改善地下空间,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增强城市的精神的感召和影响。

3.4 多重化的艺术形式

建筑不单单是满足视觉欣赏的要求,也要兼顾日常普通的需要。完成二者的完美结合,就可能使得建筑学发挥其重大的艺术价值,发挥其应有的潜力。这是很重要额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意识到,生活就是有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城市的内容,所以要重视起来。

3.5 色彩的选择在地铁空间的点缀

视觉冲击可以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色彩的选取就是空间设计中最为重要额因素了。选择合适的色彩可以增强空间的舒适感觉,对于整体的分为构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车站设计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增强对人们的视觉引导,比如标识系统的色彩、广告系统色彩、界面材料的色彩等。控制好颜色比例关系,合理规划,可以塑造一个统一有序的公共交通空间。地铁车站空间的色彩大体为功能色、主体色、点缀色三部分组成。

3.6 导向性以用途为主的艺术表现

地铁中的导向标示,一般采用图像导向、指示说明导向、色彩导向和小型建筑导向方式等等。在进行导向系统自身的形式、内容、质感、色彩等方面的设计是应该考虑导向标识的标准性、地域性、易获性、艺术审美性已经系统性。

4 结语

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体现城市的文化意象。地铁站的艺术设计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式,可以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城市的活力,抬高城市的知名度,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地铁也是一个城市不只是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象征,更是一个城市实力的标志。地铁站的公共艺术设计,对于提升地铁的空间品质十分重要,它既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和人文气息的窗口,又是增加人们对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一个途径。通过对地铁站公共艺术空间的处理,可以提升的城市形象,从而带来全新的行为体验。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美).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3

2.公共艺术进社区

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创建社区的整体文化环境和唤起社区公共文化精神成为重要基点。21世纪之际,在中国公共艺术的关注点逐步移向城市社区,公共艺术进社区,唤醒社区公民意识,培养居民公共参与能力,提高居民审美能力,使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杭州老社区完全没有公共艺术的存在,而在一些20世纪建设的社区,开始注重环境的艺术化改造,使社区文化得到提升。但总体比较落后,公共文/詹俊 刘玮

ZhanJun LiuWei作为构建城市形态的细胞核——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和城市活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衡量城市的综合实力已不再是以经济为第一指标,城市文化作为软实力指标已登上历史舞台。艺术从博物馆走向了大众,继而有了公共艺术走向大众的生发土壤。在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双重语境下,研究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公共艺术在杭州新老社区中的表现为例,探讨公共艺术与人的交互关系和情感表达,论证公共艺术进社区可以增加居民互动,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使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sbuildingformthenucleusoftheCity-Communityconstructionofspiritualcivilizationandculturedirectlyaffectsthequalityofurbancultureandurbanvitality.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city'soverallstrengthwasnolongereconomictofirsttarget,urbancultureasasoftpowerindicatoronthehistoricalstage.ArtfromtheMuseumtothepublic,thenthereisapublicarttothegerminalsoilsmasses.Nationalspiritandculturalneedsandthedualcontextofculturalandartsdevelopment,onpublicexpressionsofart,publicartinHangzhounewandoldinthecommunityshowing,forexample,discussiononpublicartandhumaninteractionandemotionalexpression,discussionpublicartintothecommunitycanincreaseinteraction,promotingharmoniousdevelopmentofneighborhoods,sothatresidentsofcommunitieswithasenseofidentityandbelonging.作者简介詹 俊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硕士 助教刘 玮 浙江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学士 工程师ABSTRACT公共艺术;社区;邻里空间;表达publicartistic;community;neighborhoodspace;expressionKEYWORDS剖析社区邻里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表达——以杭州新老社区为例Analysisofneighborhoodspaceinthepublicartisticexpression--acasestudyofHangzhounewandoldcommunity艺术没有很好地运用到社区中,而在一些新近开发建设的新楼盘中,开始注重公共艺术在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影响。以杭州的春晖社区为例,春晖社区建于1998年,位于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的北面,区域面积1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占35%,社区由三里亭苑一区、二区、广利佳苑、百合公寓四块区域组成,配套设施齐全,活动场地宽敞。在公共活动场地中,有一处经过设计改造的公共艺术,它兼具多种功能,其一,具有开放性与私密性,多面围合的景观墙,利用不同方向的转折面,使场所空间虚实相生,使活动在其中的人们可以聚集、交流与沟通。在这个场地上还有多处石凳与景观墙相连,是一处可供居民停留坐歇的场所,石凳与景观墙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丰富的空间形态,充分体现了社区对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视。其二,具有文化精神性,在墙上刻有社区的宣传口号,还有象征家庭和睦及生命繁衍的剪影人物图案,充分反映了社区的人文宣传力度。其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同大小的圆形开口处于不同的高度,可供观看可供穿越,是小朋友玩捉迷藏的好地方,能够满足居民户外活动和交往自由的良好环境与文化氛围(如图1)。但是从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说,春晖社区的这个公共艺术比较落于俗套,没有新颖的艺术手法,对文化精神的表达过于直白。虽然创作者希望该公共艺术能够成为人们活动的聚集地,但事实上,很少有人在这个公共艺术中停留、聚集,在日常生活中,它只起到人们通过该空间的功能。以杭州新州花苑为例,这是2009年新建社区,位于滨江区政府核心居住区内,社区中设置有多处公共艺术与景观相呼应。进入大门,一处两米多高的花岗岩母子雕像的公共艺术,母子形象经过艺术处理,形式感更强,视觉冲击力更强,小孩子们喜欢坐在母亲脚下玩耍,与石像融入一体,吸引着居民聚集玩耍,为社区增加凝聚力(如图2)。社区水景环绕在建筑物周围,与一般水景最大的区别是在水面上亭立着姿态各异的仙鹤与海豚,特别引人注目。将仙鹤与海豚作为公共艺术在水景中的引入,增加环境的观赏性、寓意性,使环境变得更加生动活跃,给居民生活带来乐趣(如图3)。水的驳岸处也引入公共艺术,以鲤鱼及抱鲤鱼的娃娃为主题,既呼应水景,又突出小区对人们生活的关怀。在此处老人会带着小孩在鲤鱼上爬爬、坐坐,使公共艺术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摆脱以往单纯作为摆设的雕塑感,使公共艺术更贴近居民生活。在水岸边设有一处象征小孩戏水玩耍的公共艺术,艺术家设想着在此处竹林下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面对面聊着天、取着水的场景。这处公共艺术因与小朋友等比例塑造,显得具有真实性,吸引着社区中小朋友前往玩耍(如图4)。经过对比发现,原来老的社区中的公共艺术因为投资、材料、创意的限制,所以相对不够丰富,表现方式局限。但是现在随着大家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已经拓展了,把公共艺术的设计作为一个整体,与小区的景观相融合,不仅提高社区景观的观赏性,更是提高社区公共环境利用率,给居民带来归属感。可见一处公共艺术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还要考虑它的功能性,是否具备社会性及公众参与性,是否是邻里关系和睦发展的桥梁,能否增加生活的乐趣和情致。所以公共艺术是社区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载体,以满足社区生活多样化为前提,是实现居民文化福利的重要场所和象征,一个好的公共艺术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方便、舒适和美感的生活需要,能够为社区的整体管理作出应有贡献。

篇4

关注国内日渐蓬勃的新工人文化运动时,笔者接触到北京家政女工们的周末戏剧工作坊:由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之下属机构―打工妹之家和中戏教师赵志勇等全力推动的地丁花剧社。该剧社关注重心恰是家政女工大姐们的美学需求和情感需求。从声音和肢体动作训练开始,引导参与者探索、熟悉、解放自己的身体,消弭长期单调家务劳动的烙印及家政这份职业对思维和感知方式的异化。2013年9月笔者受邀参与剧社排练,与演员大姐们、指导老师赵志勇和项目负责人阎成梅等“亲密接触”,并观看剧社参与北京青戏节的两场演出。 剧社定位

地丁花剧社于2011年10月在北京成立。剧社前身是2010年3月打工妹之家成立的家政女工文艺表演队,名字来源于家政女工刘鲜华创作的抒情诗“地丁花” 。根据剧团指导老师之一陆璐的记录,地丁花剧团从2011年10月成立至2012年1月共有9次聚会,时间为每周六10:00~16:00,场地和午饭由打工妹之家提供。前8次聚会为排练,第九次即为《我的劳动、尊严与梦想》于2012年1月1日在北京东城社区活动中心举行的首次公演。陆璐说,剧社初创时目标之一是指导参与者学习论坛戏剧技巧。据赵志勇介绍,首演时“论坛剧演出其实效果并不好,因为来看演出的家政工大姐都比较拘谨,不敢上台”,故不再尝试这一形式。

《北京日报》、《劳动午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曾报道地丁花剧社,但不曾为其定位。近20年来,华语文化圈逐步引入了许多与社区、民众活动相关的应用剧场样式,大多从港台开始,逐步波及大陆。我们较为熟悉的应用戏剧样式是民众剧场、社区剧场、发展剧场、论坛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等。按照参与人群来分析,地丁花剧团可归入民众剧场、社区剧场或发展剧场,因其服务于处弱势群体地位的普通民众,关注处于相似社会环境中的人群,且致力于此群体物质上的进步,精神、心灵的解放,及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素质的形成。从排练技巧上看,地丁花的指导老师们鼓励参与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入“定格塑像”和“流动塑像”这些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常用方法,让参与者初步体味表演的感觉。而从参与剧社群体所属社会阶层分析,地丁花剧团又与被压迫者剧场类似。但正如台湾学者王婉容指出的,这些应用戏剧概念界定本身,有其意识形态方面的诸多问题,应用时不可不慎,目前已有许多从事艺术赋权的学者在对此不断反思。卜卫教授和赵志勇老师称地丁花剧场为“民众戏剧”,本文沿用这一名称,称之为民众剧场。

截至2013年9月,地丁花剧社《我的劳动、尊严与梦想》已对外公演14次。其中包括2012年5月26日在皮村工友之家的演出。因家政女工演员们流动性较大,且演出时长经常不同,故而每次演出时剧本和舞台表现都有相应的调整。 艺术赋权

家政女工大姐们平日在各自雇主家工作,周末排练。为了9月的演出专门挤出两天时间在非非小剧场集中排练,笔者就在这两天获得了和大家接触的机会。相处中获得一个印象:在相聚的时光里女工大姐们放松、自信。演员与艺术指导交流时,彼此间交流、互相“说戏”时,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反复排演比较生疏的段落时,并没有出于自卑或胆怯的犹豫。

当晚的演出由采访视频、小故事和抒情段落(诗朗诵、如诉如泣的云南小调、陕西民歌《兰花花》、火辣辣的眉户剧《粱秋燕》选段等)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主体部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演绎“劳动”和“尊严”,第三部分讲述“梦想”。第一部分的开头是赵志勇采访内蒙古大姐蒋秀华的视频“女儿,加油!”采访中,蒋姐讲述了自己和女儿一同在北京做家政工的故事。结尾处她腼腆地微笑起来:“走的时候人家又多给了钱。觉得一辈子都欠人家的。”采访视频定格在蒋姐真挚的面容上。此后演员们三三两两分别上场,一一演绎4个家政女工们亲身遭遇过的小故事(“给我100万也不干”、“简爱”、“新时代人人平等”、和“教不会”)。4个小故事结束时,扮演雇主的一方聚集在舞台左后侧,一起指指点点,大声呵斥聚集在舞台右前侧的扮演家政女工的一方:“教不会!”呵斥声越来越大,家政女工们不堪重负,缓缓蹲到地上,双手捂住耳朵,痛苦地躲避……冲突达到。

指责呵斥的雇主方和蹲伏的女工方都逐渐沉默,动作定格。灯光暗去,一片寂静。寂静中舒缓的钢琴声(格林卡《夜曲》)响起,舞台上的演员们缓缓聚在一起,面向观众。在钢琴的伴奏下,齐声朗诵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抒情诗《帆》。“在那大海上湛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着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十几位大姐们都乡音不改,天南海北的口音伴着钢琴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在小剧场内回响。大姐们站得随机,高矮胖瘦,紧紧簇拥在一起。朗诵声没什么技巧却质朴动人。台上朗诵完毕,台下许多观众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卜卫教授在《新工人艺术团:创作与实践》座谈会上曾说:“对最贫困的人群来说,他们面临的剥夺不仅是经济上的剥夺,也是精神上的贫困,会让这些人变得特别的无助,而且在这个社会他们站不起来,这时候,你会发现艺术比其他方式更有用。”演出前,笔者去后台给大家加油,大姐们纷纷热情地话家常,说起加入剧社前后的各种改变。剧社的舞台实践活动和几次情景模拟,让她们身体语言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头也抬高了,胸膛也挺起来了,声音也响亮了,脸上多了笑容。处理和雇主的关系也得心应手起来,少了许多委屈和纠纷。

此处笔者想强调“公开表演”是艺术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对于家政女工大姐们来说,快乐的排练厅还不能够支撑起赋权的全部,一定要有最后的演出环节。波瓦(Boal)强调要公开进入公众视线、走上舞台是戏剧赋权的必经道路。对于剧团成员而言,排练是最宝贵的学习经历,而成功的演出是她们面对公众表达自我,与观众情感交流的最直接形式,关系到家政女工们逐渐萌生的自信心的最终确立。正如卜卫在座谈会上又进一步总结的“很多的音乐和戏剧活动,让最贫困的人敢说话,可能是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说话,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表演,所以艺术特别有我们叫做‘赋权’的作用……通过戏剧等各种适宜的艺术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有力量,有改变自身处境的力量,而且能团结起来,这是工人艺术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地丁花剧社在如下方面很值得有志于弱势群体艺术赋权的相关机构日后借鉴。一是“打工妹管理打工妹”。感同身受把打工妹之家的工作人员和前来寻求咨询、帮助、寻求家的温暖的打工妹们联系到一起。二是打工妹之家在创办剧社推动艺术赋权的同时,也通过讲座、培训等方法帮助家政女工群体获得新的自我身份认同。三是与其他机构和项目联合,彼此支撑。打工妹之家在其母机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多方面为家政女工们提供帮助,包括各类知识讲座、培训法律援助,切实解决许多尖锐的问题。且地丁花剧团不断对外公演,直面观众,向社会切实施以影响。

不过,如香港中文大学王洪所言,处于“失声”困境的“老工人”文化主体与爆发出强音、具有强烈自觉和身份认同的“新工人”文化主体还没有融合,进而导致新工人代表力尚不足。“新工人”如何才能真正因主体意识觉醒而肩负起重任,值得另加深入探讨。 身体解放与公共空间

波瓦从对古希腊悲剧至当代戏剧的主要流派和大师的梳理中,如是定位其剧场:古希腊悲剧缘起过程中主角脱离歌队,在面具的掩饰下自我分裂,表演者本身与所扮演之角色二元对立。现实主义戏剧试图融合二者,实际上却是消解了演员本身。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剧场解放出藏匿于面具背后的演员,让他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能够直接面对观众,真正成为“不受羁绊的主角”。但是,在布莱希特那里舞台与观众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依然存在,观众虽然可以和真正的主角一同思考,实际依然被动接受,类似民主集中制度(Democratic Centralism),而非苏格拉底式的对话(Socratic dialogue)。真正的对话,真正的解放来自于走上舞台的观-演者(Spect-Actor) 。“解放批判的意识还不够,必须同时解放身体。”让观演者入侵舞台正是他们“在现实中回归自我”的道路。改变舞台世界的同时,观演者也在现实世界中改变着自我 。

波瓦的分析颇适用于地丁花剧社,对此上文已有分析。参与排练时,一件小事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可藉此细节探索一下“解放身体”和“回归自我”。

某天,杨槐大姐走上舞台,半仰着头,眼神习惯性飘向剧场左上角。“杨姐,你这一个眼神把整个剧场都鄙视了。”赵志勇指出,大家笑起来。“好,我注意。”杨槐很文静,笑容真挚。与人交流时她的眼神常越过交流对象飘向左上方。肢体语言是记忆在身体上的内化,杨槐不同于“正常人”的眼神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而“指出这不同寻常”是帮助参与者“自我解放”还是一种“规训”呢?这个困扰着笔者的问题在后来的深入了解中获得解决。曾是甘肃天水最大的棉纺厂纺织女工的杨槐,这样评价她在北京打工和参加地丁花剧社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和人相处,忍耐、爱。”简言之,如果说棉纺厂高强度的工作是对纺织女工的异化的话,那么在地丁花剧社的经历则是放松、安全的环境下消解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对女工带来的异化之痕迹的一种“自我回归”。异化了的身体语言阻隔了杨槐内心真实存在的“与人交流”,“获得群体生活”的渴望。而在地丁花剧社这个放松、欢乐的空间中重新学习新的肢体语言,消弭交往障碍,正是波瓦所说的在现实中的解放和自我回归的一个注脚。

周末的聚会、排练,为家政女工们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有家的感觉的私密、自主空间。而演出本身则为家政女工们开启了另一种空间―公共空间。汪晖曾在归纳总结当代民主危机的外部动因后,详细探讨了当今社会两种政治体制之民主实践同时面临的空前的危机,并将其概括为“代表性的断裂”。“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及其利益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断裂是这一代表性断裂的社会基础,而政党、媒体和法律体系(无论其使用多么普遍的宣称)无法代表相应的社会利益和公共意见,则是这一代表性断裂的直接表现。”地丁花剧社的公演,是相对弱势群体在少数学者帮助下实现的一种自我代表。而且,演出时,剧团成员直面观众,这种直面不仅为这一群体的发声提供了一个平台,演出场地同时转化为一个政治性的公共空间,且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媒体扩张与公共空间的脱节。

当然,地丁花剧团的演出所构筑的公共空间,并不涉足家政女工群体诉求之外的“公共环境中的责任”。换言之,该公共空间并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可以讨论其他尖锐社会问题的平台,不参与其他热点问题的讨论,也未开启戏剧作为引领文化思潮的公共空间的可能。 回不去的故乡

篇5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

城市公共艺术(city Public Art)是一个外来词语,又被称为城市公众艺术或社会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即在于它的公共性。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并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共享与互动交流,所表现出的是公众的精神与价值。城市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总体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从狭义范围的角度界定,另一类则从更加广义的角度加以阐释。

狭义上的城市公共艺术,可以认为是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的每件独立的公共艺术性作品,所包含的范畴比较广泛,如:公共绿地、广场、城市雕塑、壁画、城市家具、园艺、标识、广告、地景、建筑小品、纪念碑、壁画、城市家具等,以及众多的人造景观。

从广义的城市公共艺术理论来看,可以将城市公共艺术认定为是整个城市中具有公共参与性和观赏性的艺术活动,是城市艺术公共性的研究与实践过程。广义公共艺术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广泛,不仅包含前面提到的诸多艺术表现形式,还包括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表演艺术和公开艺术活动,以及与比较广泛的社会人群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具有某种描述作用的艺术形式。

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分类

要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首先要了解空间这个词汇,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专业术语。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可以划分为物理性空间、社会性空间以及象征性空间几个不同层次。

首先是物理性的公共艺术空间,主要关注的是材料的存在及其属性,是三种空间形式中最为丰富的一种,因为它拥有一种变形或是重新确定所属权的潜在可能,并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

其次是社会性的公共空间,主要关注的是空间内部的规范和社会问的相互关系,社会公共空间处在持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中,通过它能够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冲突在同一个地方得以完成和实现。

再次是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主要关注的是纪念性的事物及其营造出的气氛,象征性空间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记忆来完成的,在大多数例子当中,象征性公共空间具有一种短期的生存经历,而且限于某一类人群。如果象征性公共空间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足以解释我们的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为什么在今天被看作是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这些公共艺术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空间形式,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定义中的某一个意义或多个叠加意义来加以规范,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关系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

实际上,纯粹抽象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不存在,每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最终都要和不同的社会活动结合产生不同的空间场所。每一种空间场所又形成不同的场所精神,它们与之所处的社会职能、地理位置、场所职能密不可分。如政治性场所(如市政府广场、法院等)、文化公共场所(诸如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等)、商业公共场所(包括商业街、商业城等)、一般性公共场所(诸如火车站机场、地铁站等)、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如广场、主题公园、咖啡厅等)。这些场所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所处的场所精神。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多样介质的构成决定了其艺术形式的展现,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所赖以生存大环境,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三、城市公共艺术与空间整体的关系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载体是城市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实质上是空间的艺术,是由构成空间的所有要素所共同形成的空间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首先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空间是一个整体,公共艺术的目的是实现整体空间效果的优化,判断公共环境艺术的质量也主要依据其整体价值。因此,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主要是处理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要素本身。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点正是在于其整体性与空间的融合。

城市是一个整体空间性概念,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当具有整体形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市形象的完善应当突出重点,抓关键要素:另一方面,局部形象应当服从整体空间要求,城市公共艺术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原则,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和塑造公共艺术的形象。没有整体空间感局部将是盲目的,所形成的空间形象也将是混乱和没有特色的。

篇6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心理、视觉、精神上的需求,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以及开放性。人们需要沟通。公共空间设施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是提升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

一、什么是城市公共空间

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是为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舞台,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比城市空间本身更为有意义。人类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就是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由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既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因此它必然要求作为载体的城市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对于城市而言,这些场所不是别的,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它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正是由于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才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具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即艺术形式上的开放性、艺术变现形势上的通俗性、设计上的综合性。

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自然环境相容相生,中国古人利用自然环境应在理想意境。“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寓于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因此今天的公共空间应该关注自然属性的特征。提倡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这种互动性体现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上,这样能强化场所特质,传递社会文化意义,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与联想,使艺术品、公共与环境之间形成两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文化环境因此得到营造。它的存在可以让生活于这个环境中的人去领略其精神,进而产生精神交流,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获得教益。它可以表现历史、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背景老表现。使其具有人性化的味道,让人们感到亲切。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两个重点:实用性和装饰性

进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要分析特性、作用与功能。实用性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分类中服务于公众的空间,体现对公众的关怀。实用性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便利性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对此类设施的功能性设计是首要的,对材料、结构、视觉感受进行反复的调整试验,使其符合人的使用习惯、视觉心理习惯。比如说公共设施;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照明设施、护栏、指示牌、展示橱窗、候车亭、电话厅、报亭、邮筒、座椅等。而装饰性的公共空间艺术是为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它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本质是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的体现,在都市中存在着很大的价值。每件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放置并不是孤立的装饰,要考虑与其它环境的关系,不仅是广场、街道、公园等都有不同的个性。其装饰效果要满足人类的心理需要。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常常将忽视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都被忽略。城市空间呈现出 “重物轻人”的倾向:让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就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城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焦点,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而且构成了都市的人文风貌。

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环境的视觉性有密切的关系。与地域文化、民族分布、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设计不应“千城一面”,而应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人类活动大部分内容分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各种行为的需要,而进行公共空间艺术的设置。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也趋于多样化。以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为例,广场可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包括集会、纪念、表演、锻炼、休闲、观赏、散步、浏览、娱乐、交谈、购物等。这些活动在广场上发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不尽相同,不同的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例如欧洲一些城市广场设有露天咖啡座,我国一些城市广场成为儿童放风筝的场所等。这些设施不仅有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有满足人们经审核情感需求的装饰性和意向性特征。

篇7

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的出现,再到20世纪初立体主义的出现以及抽象主义,绘画经过了从注重对生活实物的模仿到对自身情感和社会认知的表达。这个变化影响了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对景物,布局的照搬转向对其特点的加工和提炼,使得公共空间的设计表达更加开放、广泛和抽象。

2、外在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绘画艺术一直在追求新的表现形式,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开始注重体现自我的价值,将公共空间的外在形式和使用功能进行有效的结合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也是在绘画艺术的影响下,将新的设计形式运用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满足人们的需要。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都具有的共同点是为了满足大众的的需求,空间内部的设施和布局不仅仅是为了外在形式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其功能为了与大众互动,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点也是与绘画艺术相通的地方,绘画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中是以追求新的表现形式为动力的,在这个过程中,绘画的一种功能,即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贯穿绘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

3、四维化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不仅仅是将一些基本生活元素孤立的、片面的罗列其中,而是将他们用时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例如花坛里的一个雕塑,雕塑的材质可以是陈旧的,仿古的玻璃钢,花坛里的植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藤蔓的生长逐渐覆盖在雕塑的表面,而使雕塑呈现出另一种全新的状态。这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富有时间性,这一点正是受到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

二、绘画艺术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

1、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外在形式的影响

1)细节和整体的统一。绘画艺术讲究整体,同时也讲究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整体没有细节的作品只能算是没有完成的作品,而只有细节没有整体的作品更只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失败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整体和细节缺一不可,整体和细节需要相互协调统一。对于公共空间而言同样如此,过多的细节会导致杂乱无章,缺乏概括;然而过分强调整体又会使设计呆板、乏味,所以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必须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设计穿既有无限变化但又有规律的设计作品。

2)非对称与对称的统一。在西方古典造型艺术里面,对称均衡是一堂重要的必修课,在我国的各种设计也能看到均衡艺术的体现,例如对联、寺庙的金刚塑像以及官府门前的石雕。对联的形式对称但具体内容不对称,寺庙的金刚塑像各站两旁但是手持物品各不一样,石雕也有雌雄之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对传统神学的尊重也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效果,对称与非对称之间必须有个平衡的零界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给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设计也必须具有这个功能,所以在对称与非对称之间,设计必须权衡其材质,数量以及颜色等各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人在其中移步换景的效果。

3)突出的对比。公共空间设计必定讲究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受到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物体的色彩、景物的虚实、草木的疏密等等多种艺术手法,这一点也是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绘画过程中讲究色彩的对比,关系的明暗,空间的虚实,这些对比都在一个整体中,在这些对比中能够相互衬托,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对立中有统一的效果。

4)节奏感。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景物的堆叠,地形的起伏都能给人节奏感,这种节奏并非杂乱无章,它能使人感到愉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公共空间中不仅有视觉的节奏感也有听觉的节奏感,如叠水的流动声,飞禽类的鸣叫声,这样不同的节奏感中相互交织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流动感。绘画过程中为了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必须把握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可以来自画者的笔触,颜色的冷暖,处理画中物体的情感,画面富有这样合理分配节奏感,才能体现较好的艺术效果。

2、绘画艺术对公共空间内在设计的影响

1)“人”是意境的前提在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人们总是能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境,这种意境与作品相关但是不会与其他人雷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不一样,一幅作品给人的遐想也就不一样,作者同样如此,意境的产生,是通过人的感受而体现的,意境是精神所在,而精神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没有人,就没有意境可言。

2)先有“意”,后有“形”一幅画的意境总是出现在作品完成之前,有了意境之后作者所要做的就是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媒介,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去表达这个意境,这样的内容可以有有无数种,都能准确表达这个意境,但重要的是作者更偏爱哪一种。公共空间的设计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其意境生与设计之前,也就是其主题,这个主体可以是儿童主体的,可以是环保主题的的也可以是社交主体的等等,试想如果一个设计的主题都不明确又何来的设计作品呢?

篇8

二、从室外向室内化、半室内化公共空间转移

室内化、半室内化公共空间是创造舒适的东北寒冷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在北美的诸多城市中经常可以看到封闭及半封闭的室内化街道、人行过街天桥系统。寒地城市的冬季降雪时常会给城市带来出行的困难,甚至是灾难。作为寒地城市,哈尔滨一年之中有近一半时间处于气候严寒的环境之下。城市的室内化步行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出行、购物的行为需要,当这些室内化、半室内化的步行系统发展到一定规模,连接成片后,寒地城市的居民就可以免除冬季出行的顾虑和担忧;即便是天气恶劣,也可以很自由地到达自己想要去的任何地方。与国内东北城市纬度相同的蒙特利尔、多伦多等加拿大城市,因为每年有四五个月的寒冷冬季而闻名,夏季又非常闷热,于是这两个城市兴建了著名的地下城—蒙特利尔地下城、多伦多的PATH。PATH总长已达28公里,由35个机构分别拥有产权,设有1200家店铺,雇员达5000多人,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的地下综合购物街:371600平方米面积,其零售总额也是世界地下城第一。穿行其间,应该是令人舒适的体验,因为环境始终如一,不会受气候的影响:在冬天,没有冰雪寒冷的烦恼;在夏天,没有紫外线的强烈辐射,更不会汗流浃背;在雨天,也不怕打湿衣衫。你可以借助它到达你的目的地,更可以单纯地在城里闲逛,消磨时光。可贵的是,加拿大政府以及艺术家并没有忘记在商业环境中必须具有的艺术氛围,大型室内商业空间中商业雕塑、浮雕、玻璃壁画等艺术作品应有尽有,使各年龄层的市民们在户外一片冰雪的情况之下,恣意地享受着天堂般的艺术氛围与浓厚的购物环境。同是处于寒冷地区的另外一个北欧国家—瑞典,在岩石中凿开了他们的地下铁路干线,并将其建成了一道艺术长廊,没有用华丽的大理石花岗岩,天然的岩石就是他们最好的建筑材料。地铁的墙壁和天花板都是的岩石,瑞典人利用这些凹凸不平的岩石镶嵌出了富有现代感的立体作品,从岩石里凸出来的雕塑和浮雕栩栩如生,令人大饱眼福。不同的地铁站是由不同的设计师设计建造的,故而风格也各异。在国内东北城市的漫长冬季生活中,面对室外的寒冷气候,中老年市民冬季交往空间基本上以室内为主。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在东北城市中近几年发展的较快,例如哈尔滨已经建设了一些地面的室内化公共空间和地下商业空间,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寒冷城市的商业艺术环境就显得粗糙、落后,甚至杂乱,室内商业环境中的雕塑艺术更是凤毛麟角。上文中提到的与我国东北寒冷城市纬度相当的国际著名的室内、半室内商业艺术环境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完全街区化的城市雕塑艺术已经跟不上东北寒冷城市发展的步伐,室内化、半室内化公共空间雕塑艺术环境不仅能够为市民的社会交往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进而提升寒冷城市的冬季活力,而且能够使城市消费者在轻松购物的同时享受着格调高雅的艺术商业环境,进而提升市民的审美水准,让各年龄层的市民都能够感受冬季的美好,而不至于让东北的城市居民像候鸟一样,每逢隆冬季节,飞往我国地理版图的最南部—海南岛,去挨过漫长的冬季。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政府的关注与决策,通过对东北城市室内与半室内商业空间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策略的调整与建设,就可以在寒冷季节足不出户地享受外部冰天雪地、内部温暖如春的优质生活,使室内活动与室外自然景观充分融合。

三、从宏观尺度下的布局向微观尺度下的布局转移

东北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作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宏观尺度下的布局问题,在城市整体的尺度下审视,艺术品的布置不均衡,违背了公共物品供给的公平性原则。本文研究者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哈尔滨、长春、沈阳的雕塑大多布置在雕塑公园、沿江绿化带、政府广场、公园绿地内或商业步行街区中,而与百姓生活更为密切的生活居住区、社区等公共活动空间,雕塑作品则相当缺乏,这一点是规划师们在雕塑规划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黄耀志等人在其撰写的论文《城市雕塑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程序探析》中指出,城市雕塑的规划,不仅仅是某个雕塑作品的定点定位,而是对整个城市的雕塑作品的布局、分级与分系列的控制与引导。很显然,目前东北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雕塑的建设,仍然停留在西方国家早期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阶段:即片面重视城市形象,却忽略了城市雕塑的内化功能—提升城市宜居环境、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反映社区价值、促进邻里关系、加强市民修养、间接减少犯罪率等。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目前东北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雕塑的建设,还是充满盲目性,缺失公共性的。与我国东北寒冷城市纬度相当的美国西雅图、尤金市等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公共艺术布局公平性问题。西雅图北门地区的公共艺术规划就明确指出,在可能的情况下,新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应安置在较为缺乏的地区;亚特兰大的规划也提出了布局的公平性原则,它还在布局标准别提出,要让城市公共艺术品在城市中散布,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集中在中央商务区;美国尤金市的规划也考虑了公平性问题,不过它采用的是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询问市民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分布情况是不是均匀和公平,并要求他们在多项选择中选择缺少艺术品的地区,其中包括低收入邻里、学校、公园、门户位置。这些优秀案例完全可以作为东北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发展的参照,可以充分改善东北城市街区、社区因气候带来的冬季凋敝景象;改善后的社区环境会充分促进邻里的交往,为构建社会的和谐、市民生活社区的和谐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

四、建立东北城市雕塑的色彩体系

由于东北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特殊,因此,城市的色彩、城市雕塑的色彩对于城市居民来讲尤其重要。东北城市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倾向,当时节进入秋季以后,直至次年的四月份,城市都处于萧瑟的景象之中:没有绿色的植物,没有彩色的花海;晚七点之后,街上行人稀少,街道昏暗甚或漆黑一片,治安问题堪忧。在20个世纪的90年代之前,北方城市的秋冬季色彩是灰色的。时间流转至本世纪初,伴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建筑物的彩色化倾向,东北城市在秋冬季的城市色彩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距离发达地区还相差很大距离。有的作品色彩轻松、亲切、活泼,雕塑语言简练,趣味强,公众可参与性强,这样的雕塑即使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在积雪背景的映衬下,也会很有看点。虽然城市冬季的萧瑟景象仍然存在,由于城市雕塑为城市空间添加了色彩,城市活力会陡然被激活。在现场调研中,本来途中昏昏欲睡,面对这些红色剪纸般的构成雕塑—“鱼”系列,观看者的兴奋点也陡然增加,足以想见一个精美的城市雕塑作品带给观者的影响力。

篇9

(一)外形特征具象化处理。物体的特征是事物内在和外在本质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别于其它不同事物最重要的依据。有特征才会有个性,有特征才会存在有“变化”。因此设计变化的第一步即为认识自然中各事物的外形特征。不同植物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动物、人物及不同地貌的风景亦是如此。所以,将自然形态进行变化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就必须抓住自然形态的特征,亦可说是其外形特征。

(二)形象的规律化处理。所谓形象的规律化处理,就是将自然形态的主要特征进行单独描述,用适更加符合人们审美的手法和形式,通过点、线、面、色彩和肌理视觉要素进行变化,进而采用归纳法使图案画面秩序条理、不散乱。采取任意一种线条表现形式如直线或曲线,亦或使用点或面的表现,来规范梳理自然形态,都应符合自然形态的规律,做到变化与统一相协调。

(三)对比的形式感处理。对比的手法主要指的是夸张与省略的对比或加强与减弱的对比。此时的夸张,指采用超常规的视觉表达方式对事物特征进行刻意放大和突出渲染,使得形象更加集中,更加典型生动,进而设计出具有装饰美的图案。省略,则是夸张的继续和延伸,基于其夸张的本质特征之上对表现对象进行提炼和升华,减去其冗余附属成分,留有具有典型而有夸张特征效果的部分。在此,需要区分一个概念,“简化”是留其精华,而非“简单化”。“加强与减弱”是公共空间地面设计中常与“夸张和省略”并用,也是“夸张省略”的互补。加强,是在夸张的基础上,对表现对象的特征增加表现点、线、面、色、肌理等视觉要素的力度,起到强调的作用,强化对象的特征、力量、性格和装饰效果等方面。

(四)添加手法与理想化处理。添加,是对自然真实形态采取的一种“变化”手段,在变化的图形上按主观设想添加其它要素,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图案形态。图案设计中采用添加法,为达到完善和丰富图案形象的目的。地面设计的理想化处理,是添加手法的再创造过程,添加要素主要是创意内涵,是设计者通过主观幻想,将不同的元素或描述对象进行加工再创造,表现出设计者的主观理想意象。

(五)形态的拟人化处理。现代公共空间的地面设计中的图案装饰的拟人化手法,是典型的视觉形象的创造手段,又称人性化、人格化,即将欲表现的对象寓于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力求表现人与物的情趣与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拟人化手法是设计者主观意象的延伸,这一方法是在夸张与省略基础上的一种理想化再现。

二、错视图案拼贴的地面装饰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错视的种类有许多,能用到地面设计的大体分为归纳的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与建筑间的参与性活动增加,人们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增加了许多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由此浅谈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的公共空间艺术美感如何理解。

1 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美的概念

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美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建筑空间设计中公共艺术象征的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2 建筑与公共艺术美感结合

2.1 建筑艺术美

建筑,一方面是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美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美的形式,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公共性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为公众展示。

2.2 建筑的公共性

建筑具有实用功能,要满足人们的实用性同时产生审美需要。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

2.3 建筑公共空间需要艺术美感

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3 建筑设计中公共空间产生艺术美感的建筑形态

3.1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纯几何体元素美感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3.2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体、块空间元素美感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增加空间概念。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例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

3.3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象征概念性抽象美感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设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建筑体块本身带有寓意特征引申到空间带有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设计中,建筑师让o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

4 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空间具美感设计的意义

4.1 产生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是有故事的、有痕迹的、有记忆的。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通过建筑空间来表现出来,它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符号。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用艺术手段加艺术美感把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附着在地标建筑,以及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

4.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篇11

中图分类号:J198 文献标识码:A

1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基础

装置艺术作为一门非常灵活的艺术,它不仅回归自然进行取材和创作。而且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现成品,是一门回归艺术本质的艺术。当今社会不安全感的泛滥和精神的缺失使理想与心灵渐行渐远,而装置艺术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们进行精神抚慰的一种艺术上的尝试,是一个从文化方面调动社会公众对社会建设进行参与的精神动员。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装置艺术就要在协调好东西方、地域性、城市间、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清楚地认知当地文化和区域特点,与城市景观和谐相融,参与城市景观的建设。在装置创作之初,就应该考虑与城市设计环境相得益彰。

装置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推动不仅表现在改善了以往单调的城市空间设计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表现在它提升了公众的审美意识与环保意识,推动人与人的交流。装置艺术给公共环境带来的多方面的效果和利益使它在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装置艺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装置艺术的应用模式也会丰富着城市环境,它的艺术平民化的艺术理念将在空间设计的土壤中得到广泛呈现。

2装置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结合方式

装置艺术设计师将人类活动中的物质材料经过设计创作出有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特定的形式展现给大众,它是一门综合的展示艺术。装置艺术的发展受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受到自身艺术规律发展的影响。装置艺术对社会的关注、文化的指向、情感导向、题材、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状态。也推动了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不断发展,二者在内涵上也有共同之处。

3装置艺术材料多样性的结合

如今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因为它蕴含着亲切的手工和艺术家的智慧,更多的是由于它包含了时代特色和公众的期待。随着设计语言的不断延伸与拓展,越来越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这一点在装置艺术中运用的丰富而广泛。艺术家将现成品拼接、挪用、进行重组之后赋予新形象新的涵义,并融入市民的文化生活。

在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如雕塑、建筑等,这种一次性的创作更重视造型的涵义而忽视了材料语言。设计者也习惯用坚硬的材料进行创作,也使现在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比较单一。而装置艺术与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不同就在于它们的时效性和“完成感”。其最大的特征是物的拼置。日常生活用品、媒体、拼贴等都可以作为装置艺术表现的媒介。这些特点也会使作品不能够长期保存,自然的空气、水、气味、声音、光照以及自然的元素,音乐性因素、戏剧性因素也都可以成为材料,甚至观众也可以作为一个美术素材来处理。

装置艺术与城市设计相结合产生的效果是:城市空间设计可以用装置艺术的形式概念进行创作,将环境理念通过公众对作品的感知和深入解读进行有效的传播,以此达到之前景观设计无法解决的层次,可以将设计深入人心。

4装置艺术创作手法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