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质灾害解决措施

地质灾害解决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2 09:19: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质灾害解决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地质灾害解决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35-01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简介

岩土工程指的是在开挖土方的过程中,与岩土的开挖和加固相关的工程的总称,而并不是单一的一项具体的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些自然灾害。其中包括有地震、泥石流以及滑坡等情况,在本文中所指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岩土工程的施工等原因而带来的这些地质灾害,其是因为岩土工程的施工而产生的,所以叫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现在,由于我国大量施工的存在,岩土工程技术的不够发达,进而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这些地质灾害的存在,对于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因为地质灾害的损失,我国直接经济损失就有10亿人民币,所以,找寻出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而分析出一套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而且还可以为国家减少更多损失。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解决岩土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成为了目前首要探寻的方式。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

危害以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

由于岩土工程的发展所导致产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因为自然的原因而形成的地球变化,最终发生的地质灾害。第二,因为人为施工和设计的原因而产生的地质灾害。这类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而且也会因为经济的影响而不断发生,由于经济发展,工程建筑开始发展,进而导致全国各地施工场所增加,土地难以支撑这样的负荷,进而出现自然灾害。我国目前主要的岩土工程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地震、坍塌以及路面发生变形等。灾害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一种自然灾害产生往往会触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岩土工程灾害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关联性的防治,考虑到关联性的存在,而运用相关的措施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现在,我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反作用,而且,对于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进行了影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可预见性比较低,具有特发性的特点,而且往往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人员伤亡现象频繁发生,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而且,由于不断发生岩土自然灾害,进而会对工程的工期进行影响,增加工程成本,其工作效率降低,工程质量更是大打折扣。企业对于原有的计划也要进行不断改变,对于施工人员的心理影响更是难以预计。现在,我国经济不断进步,但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发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很重要的关系,施工位置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好,生态环境容易受到破坏,一些诸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很容易发生,再加上人为施工的原因。对其植被进行破坏,对土壤和固有的岩层进行破坏,进而导致地质岩层失衡,最终往往出现大范围坍塌的现象。怎样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同时尽量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已经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一)通过植树造林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很多原因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目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施工地区的生态环境更是非常脆弱。所以,只有不断强化其生态环境,加强植树工作,通过生物的循环特性,建设抵抗力比较强的生态环境,才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生态环境不一样,所以,所采取的措施也应该不同,但是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主要表现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只有做到良好的防范,才能够明显地减少因为岩土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够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水平。

自然灾害在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预兆,比如发生泥石流之前,井水会干枯,及时找到各种地质灾害发生之前的预兆,同时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一旦有预兆出现,就应该运用已经制定的措施和解决方法进行处理,从整体上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三)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

降低地质灾害多带来的危害,一是生命财产的危害,二是自然环境的危害。一次地质灾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损失可能是巨大而无可挽回的,对于生态环境而言,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同时有效的检测,加强预防地质灾害的手段。通过进行拦截工程、护坡工程等建设,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减少地质灾害在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损失,加强地下岩层的加固工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做到质量第一的原则。进而通过保证质量的方式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适当的避让措施建设。

适当措施指的就是在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影响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相应手段,其方式必然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进行。比如,在雨天时,应该停止施工,因为雨天会造成岩土的松软,加固工程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最终其质量不能够达到要求。并且,制定地质灾害解决方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应该按照已经建立的方案来实施,及时疏导撤离,对于工程进行有效保护。这样就能够在可控范围内降低损失。现在,通过搬迁等手段来避免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更大损失已经成为了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主体手段。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进而导致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建设新生活的过程中,地质灾害由于施工的进行而不断发生。所以对岩土工程进行研究,对于引起的地质灾害成因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雷林.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5):134-135.

[2] 徐丹, 曲海英.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223.

篇2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显然这是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的,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我国非常活跃。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

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的发生。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2.5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 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 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 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

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篇3

经我街巡查发现位于南湾社区常春大街6号房屋后面山体严重开裂,经市国土房管局黄埔区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办和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专家现场勘察,证实该处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崩塌,危及附近居民人身、房屋及其它财产安全。根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关于黄埔区穗东街南湾社区常春大街6号民宅边坡潜在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的函》(穗地调灾函[20xx]005号)和黄埔区地质灾害防治办《关于做好南石市社区常春大街6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复函》的要求,我街已完成靠近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并安排社区专人监控、设立《危险警告》牌、下发《预防地质灾害安全告知书》。由于雨季来临,为尽快消除该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街根据区地质灾害防治办建议,在“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政府网站”公告的“广州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甲级资质单位情况表”中委托“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对前期作应急抢险处理工程进行设计和预算,共需经费为9.2万元(包施工、设计和监理等费用),经区财政局评审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区财政局《关于穗东街南湾社区长春大街6号地质灾害经费的办理意见》(埔财预办文〔20xx〕215号),该项资金拟在历年区水利基金结余中解决。

妥否,请批示。

地质灾害资金请示二三明市国土资源局:

泰宁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据统计全县有13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近万间民宅及1056户6844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几年来,我县在省、市上级国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采取避让搬迁和工程措施治理相结合,目前全县已采取工程治理与简易工程措施治理隐患点26处。全县仍有三分之一的隐患点需进行搬迁或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且资金投入量较大。目前急需治理的项目有:

1、上青乡上青村滑坡治理项目。该灾害点20xx年“6.18”期间,受强降雨影响发生山体滑坡,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约1.5万立方米,山体出现多处裂缝,直接威胁着45多户19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6-8月份,每逢大雨,该处山坡坡面常发生小型滑塌。该项目20xx年8月委托省地矿建设集团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重力式挡墙+锚索框架+削方+截排水沟,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230万元,自筹解决50万元。

2、大龙乡大布村桥头滑坡治理项目。该滑坡位于大龙乡大布村街道桥头,由于20xx年6.16连降暴雨引发山洪,发生严重山体滑坡达2.5万立方米,山顶处出现滑体后缘拉张裂缝长100-300M、宽10-30CM、深10M,直接威胁居民112户426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该项目20xx年8月委托省地矿建设集团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削坡+锚索(锚杆)格沟+坡面防护+截排水沟。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200万元,自筹解决40万元。

3、新桥乡新桥村滑坡治理项目。该点属不稳定土质滑坡,20xx年“6.18”期间,受强降雨影响,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约1.1万立方米,山体出现多处裂缝,直接威胁着32多户13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滑坡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一旦受强降雨等不利的影响,将可以再次产生滑动,其危险性、危害性大。该项目20xx年8月委托省地矿建设集团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采用挡墙+削坡 +坡面防护+截排水沟,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30万元,自筹解决30万元。

我县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山区县,县乡两级财力有限。为此,恳请给予列入20xx年度省级地质灾害治理资金补助计划。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地质灾害资金请示三天全县人民政府:

新场乡新场场镇老街,农户房屋临荥天河而建,涉及农户38户。目前,该人口密集点临河土层出现下滑现象,严重威胁到农户的房屋安全。今年6月,已有两户农户的房后护坎发生垮塌。

篇4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24-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再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实施,要能够有效地分析出地质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在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活动的时候,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治理工作。要能够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以保障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的有效性,从而推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效率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够维护国家的社会财产,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因而,我国对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地加大对此项目的资金投入予以支持。

2现阶段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其问题主要在于:

第一,未能建立完善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没有做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的实施工作,并未能够进行有效的勘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在工程监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第二,未能建立科学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体系,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还不够透明,缺乏公开性。

第三,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以致于治理工作的风险过大,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理工作。

3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效果的有效措施

3.1设立完善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效果,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管理,要使其工作具有透明性,所有的工作行为都应当被监督,要在社会人民群众的眼前记录操作的全过程,以此来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的行为,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所规定的内容来执行相关任务。为此,则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通过此机构的成立来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的国土资源系统,充分发挥结构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制定完善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度,将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使其能够明确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活动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招投标程序。鉴于这种状况,建立健全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构,能够使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更有保障,能够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增强地质灾害治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壮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的施工团队,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拥有较好的信誉,确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

3.2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

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对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排除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由相关领导进行决策,明确各级别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通过制定集体会商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监察工作,处理好治理工作现场的工作,采用全新的工程技术。在有需要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工程勘察工作,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作用,排除一系列的干扰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其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监督。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监督体系,以确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有效性。

3.3设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

风险管理效益要求我们在最小的风险成本中获得最大的保障和收益,设立地质灾害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有利于降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风险,确保整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目标统一,并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使其治理工作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为此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时候,要充分发挥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的作用,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的管理,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时候,就应当突破传统治理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庄晓洪,尹劲娥.浅谈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篇5

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

领导办公室设在城区国土资源所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全面指导安排部署防治工作。

2、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负责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和治理措施。

4、负责监督检查、巡查、防灾、减灾规划的落实。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做出中、长期预报,对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治理措施。

2、负责组织建立地质灾害预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检测网络。

3、负责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巡查,定期检测,编制本行政区年度地质灾害预案,制定巡查、预报、检测制度。

4、负责及时汇报灾区的灾情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5、与辖区内的砖厂企业法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巡查制度和巡查队伍,作到灾害信息上下互通。

二、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街道办事处六工庙村范围内因近年来取砂量较大,容易造成地面塌陷,根据气候条件、地壳运动和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正在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时刻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管理档案,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与工作明白卡,积极组织和动员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开展搬迁工作,在地质灾害点圈定范围、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标志

(二)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使广大农牧民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提高各族群众自测、自防、自救及躲避地质灾害的能力。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队伍建设。由办事处国土资源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及各村主任、三级网络信息员及砖厂、砂厂、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形式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培训学习班,掌握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提高对此项工作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防治有关单位、村级信息员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对重点区域要加强巡查和排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上报。

篇6

1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2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篇7

所谓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 一) 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 二)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 三) 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 四)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 五)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

篇8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引言

水利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跨地域调度,从而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一些水工环地质造成了破坏,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避免水工环地质遭到破坏,使其能够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就要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合理科学地评估,进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突发状况解决措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好水工环地质的生态环境。

2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

目前,我国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还不够重视,不能将先进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评估工作中去,导致评估工作比较落后,评估水平比较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也未能形成较为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勘察技术不先进、勘察所用的设施设备比较落后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事前的勘察。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勘察,只有真正全面了解实地环境才能因地制宜,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而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也能以此为根据制定出一些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接下来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在开展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考察研究工作必不可少,这样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水工环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对施工现场的勘察水平和施工水平都比较低,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不专业或者专业性较低的勘察人员常常使勘察结果产生较大误差,在实践中也难以区分工程的性质和施工的地质条件。

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地质灾害危险性不够重视

由于对水环工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技术人员在进行实地勘察时没有认真仔细的工作,对各个隐患点也没有逐个检查或者检查不到位。这也就造成了勘察报告与实际现场环境状况有出入,进而无法准确全面的掌握现场环境的实际状况,对后续报告的编制、预防方案的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使制定出来的方案实施效果不明显,也会影响施工进度,导致水利工程项目不能如期完成。

3.2研究范围不全面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逐渐累积的,最终一下子爆发出来的复杂的过程。而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只在明显隐患点开展,忽视了这些隐患点之外的勘察和评估工作,若是遗漏了某些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要考虑到各种会影响灾害发生的因素,扩大研究调查的范围,从而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评估工作。

3.3对评估工作的监督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不够完善,也不够重视,导致严重阻碍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和评估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②没有严格审查编制报告和监督施工;③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监管不到位。

4地质环境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影响

4.1地质灾害的影响

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会破坏原有的施工现场、耽误现场施工的进度,甚至一些施工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因此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勘察时,要对所有隐患点认真仔细地排查,记录相关数据信息,以便了解施工现场实际环境状况。还有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会划分成几个分项目,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时要对整个施工范围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估,不能只对分项目进行勘察,防止草草做出施工安排。还有当勘察人员发现大部分区域没有地质灾害,只有一小部分存在较严重的地质灾害时,不能只根据小面积的地质灾害而草率判断施工现场不会发生地质灾害。同时还应该合理划分地质灾害明显地区,易于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施工可以安全顺利地进行。

4.2地形地貌的影响

水工环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对施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精确的评估,就要重点考察施工现场的岩层和地形。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地形地貌比较陡的斜坡上。而且很多大型水利工程通常在山区进行建设,而山区的地质灾害情况与平原地区差距很大。因此要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貌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按规范制定科学的报表,减少因不精确评估而影响工程施工。

5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完善方法

5.1完善对施工现场的勘察

对于施工现场的勘察,有以下几种完善方法:①对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掌握现场的实际环境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②科学地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运用适合的施工技术;③对施工材料要进行科学地管理,采用合适的施工材料。这些方法可以使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地开展,高质量地完成。

5.2完善对水文环境的勘察

对于水文环境的勘察,有以下几种完善方法:①合理划分水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参考数据,并将地下岩溶的发育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可以将其分成发育程度低于10%、介于10~54%和高于54%的三种程度的地质灾害;②合理分析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时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③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进行合理划分。

5.3完善对地质环境的勘察

对于水文环境的勘察,有以下几种完善方法:①科学分析地质环境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影响的程度,进而以此为依据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进行划分;②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技术、设备对生态环境肯造成的破坏,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避免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③制定突发状况处理方案,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可以及时按照处理方案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使风险降到最低;④完善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对施工和评估各环节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和评估能够合理进行,及时纠正施工和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稳定的进行。6

6结论

综上所述,应该加强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扩大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使其评估结果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减少对水工环地质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使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和水工环地质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0.引言

在全球的气候变化异常的情况下,世界各地的地质灾害也在不断的增多,尤其是人类的活动加剧以及范围的扩大,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发生状况愈来愈频繁,我国可以说是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一个国家,地质灾害的种类比较的繁多,并且在灾害的程度上也较为严重,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也比较的广泛,这些情况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概述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也在进一步的增加,岩土工程是在欧美国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一时期所兴起的一种土木工程技术体制,它主要是以求解岩体以及土木工程问题作为重要的内容,在工程施工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岩土工程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已经是愈来愈激烈[1]。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已经从农村到城镇开始实施了众多的工程施工,对于这些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岩土体的开挖以及加固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会出现与岩土工程实施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的事件,岩土工程主要是指在这一工程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岩土体的开挖以及加固的工程,而岩土地质灾害的防治就是对于由人类活动或者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使其危害得以有效的降低。在防治的目的上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把所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的地质灾害人为活动造成的较多,故此,必须要在这一方面加以有效的防治。

2.我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幅员比较的辽阔,在地里位置上有着非常独特的性质,在地质结构方面比较的复杂,再加上我国的人口比较的庞大,经济方面也较为的滞后,故此,这些原因对于地质灾害的承受能力就显得较弱[2]。在我国,对于众多的地质灾害基本都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由于工程建设的施工,导致了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发生了一些地质灾害,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据着总体自然灾害的20%左右,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我国表现的尤为凸出,由岩土工程所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现象较为常见[3]。滑坡主要是斜坡上的岩土在受到工程施工的影响下,沿着坡体的软弱面大面积的下滑这一现象;而泥石流则是洪流的一种表现,它主要是由于降水量过大而在山坡或者是沟谷上经过雨水的带动下,携卷着大量的泥沙以及岩土等固体物质的洪流从山坡向下倾泻;崩塌这一地质灾害主要是发生在一些坡体较陡的地方,这是由于岩土的根部没有支撑物而造成的失稳,从而发生向下倾倒或者是翻滚,从而造成了灾害的发生;另外就是地表的变形,这一地质灾害主要是表现在地表的塌陷以及沉降等,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的显示,在我国已经超过七十多的城镇发生过地表沉降的地质灾害活动,这些都是和岩土工程的实施有着很大的关联。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探究

3.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分析

对于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的成因,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即: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如果是由于自然因素而造成的地质灾害就是属于自然地质灾害,它的另一称谓是第一环境问题,这一方面的因素不会因为人类的历史发展以及演变而转移,它本身就是一个固有形态,有着其自身的自然特性[4]。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气候和地质环境这些方面,在地形地貌方面由于一些地区的地质环境比较的复杂,水系也是较为的丰富,这也是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在地形上由于地形的落差比较大,岩土分布的没有规律等因素也给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水文气候这一方面的因素比较的容易理解,在地区的降雨量较大的低于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也较为的明显;而地质条件方面的一些特点也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一些地质条件方面有的是断裂发育,平缓和陡倾两者并存,岩体均是破裂为主,这些自然的因素就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还有一类就是由于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地质灾害,同时也称为是第二环境问题,属于人为地质灾害的范畴,从我国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来看,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地质灾害超过了一半,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挖掘所造成的。首先从滑坡这一地质灾害来进行说明,对于滑坡的因素主要有地震以及降雨和坡脚的开挖、堆填加载等,最容易导致滑坡的因素就是降雨量过大,其发生的规律主要是在一些河湖等岸坡地带,以及一些地形落差较大的区域,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在岩土分布较广的地区也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在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的开挖以及弃土和乱垦乱伐现象,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在崩塌的地质灾害诱发原因主要是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的不合理以及道路工程的开挖边坡,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强烈震动,水库渠道的渗漏和堆渣填土等;在地面变形这一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主要是表现在对于地下矿产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在工程活动中的不合理的实施,还有就是对于地下水的不合理的抽取所致的地面塌陷[5]。

3.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特点分析

从人为的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来说有着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就是诱发危害的速度比较快,自然因素导致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会有一个稳定到不稳定的过程,但是人为的因素就会在这一方面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对于岩土体的岩性变化的时间也会大大的加快,从而在灾害的突变性上就表现的比较显著。还有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范围比较广,自然因素需要依靠着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地质灾害,而人为因素就在范围上得到了扩大。另外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是重大的,排除地震之外人工所致使的地质灾害的损失在当前正在逐年的得到增加,经济费用的损失比较大。

4.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一些自身的特点,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此给出了一套相对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地质灾害的特点来看主要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以及多样性这些特点,据此可以在技术标准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加以实施,对于地质灾害的隐蔽性的特点可以利用抗滑桩等技术,对于其复杂性的特点可以采取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等方法,针对其多样性就可以对滑坡采用桩或者是挡土墙等方式进行防治,这些施工的技术对于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在防治工程的设计方面充分的做好准备,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实施,把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防治的途径和目标等等问题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对于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地段要进行认真的勘察,在地质情况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有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加以评估[6]。

针对滑坡这一地质灾害可以说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的,在这一解决措施上要能够把防御和防治相结合,首先要对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进行控制,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对坡体的影响,水对坡体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故此,要在这一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的控制措施要依据着边坡地质结构以及水文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对于边坡的岩土力学的强度加以改善,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岩土体的实际抗滑能力,最为有效的就是对边坡进行加固以及削坡减载等方法。

通过工程防治的措施也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治的效果,这也是对于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这一防治的主要方式就是对于多数的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的滑坡选取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再进行前缘支挡以及削方减载护坡,采取这些工程措施相对来说比较的合适。还有就是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也就是在一些比较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以及种草护坡等措施,这一防治措施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对生态的平衡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也改善了自然的环境。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的建立也能够很好的起到防护的作用,把当今比较先进的一些跟踪技术在这一领域得以应用,同时建立灾情档案和防止数据库,当有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就将这些信息发送出去,这一系统的建立能够很好的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的增加,进而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7]。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采取避让措施也能够达到防治的效果,主要就是要对岩土工程在雨天施工进行避让,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同时搬迁避让措施也能够很好的避免危害程度的增加,这样对于危险性比较大以及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

5.结语

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是一项比较繁杂并且时间比较长的工作,由于在地质灾害的种类上比较的复杂以及灾害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其防治工作也要有这针对性的进行开展,对于地质灾害的问题以及原因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准确的找出防治的措施,这样能够对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得以有效的降低。 [科]

【参考文献】

[1]徐海云.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概率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22).

[2]唐东旗.黄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触发因素及分布规律[J].襄樊学院学报,2011,(11).

[3]娄连惠,谭玉敏.基于国产遥感数据的秭归县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03).

[4]谈树成,金艳珠,冯龙,虎雄岗,杨炀,李益敏.基于RIA的WebGIS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怒江为例[J].地球学报,2014,(01).

篇10

根据20*年完成的《*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统计,我市有地质灾害点41处。其类型可分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类。滑坡是本市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共24处(包括潜在滑坡5处),占58.54%;其次是崩塌,共13处(包括潜在崩塌2处),占31.7%;泥石流4处(包括潜在泥石流2处),占9.76%。

我市地质灾害点大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区,2002年共发现灾害点26处(其中6月份18处),占全市灾害点总数的63.41%。我市地质灾害点具条带状分布特征,北部一线主要分布在*镇、*街道、*镇、*镇、*乡、*镇,共有灾害点32处,占总数的78.05%。尤以*镇和*乡最为发育。总体沿北部边界,由南东向转北东向展布。

东南部一线主要分布在*乡—*镇*—*—*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共有7个灾害点,占17.07%。

20*年我市增加灾害点1个,诸葛镇周村采空区地面塌陷,受威胁农户19户78人,威胁资产95万元,危害程度属较大级,目前稳定性差。20*年3月18日,诸葛镇长乐村垷山发现滑坡长150米、宽度60厘米、滑动台阶高差40厘米、滑坡体积达80万立方米的地质灾害隐患一处。

二、20*年我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据气象部门对我市今年汛期天气趋势预测,3~5月份总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有强对流和阶段性低温连阴雨天气,属降水集中期;6~8月份总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但有降水集中期,9月份比常年略偏多,汛期气候变化异常,有降雨量多、台风频繁的特点。预测今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梅汛期由于长期降雨,松散的土层含水处于饱和状态,极易引发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农村削坡建房形成的高陡边坡(大都未采取护坡和排水措施)以及县、乡公路和部分通村道路(挖方路基段大都未采取护坡措施)是滑坡易发区;公路边坡、露天采场等处易引发岩质崩滑;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可能诱发泥石流的发生。

三、今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镇*潜在崩塌、*桥村*潜在滑坡、*街道*潜在滑坡、*镇*滑坡、*乡*、*村潜在泥石流、*乡*—*等7处地质灾害点被列为今年的防治重点。

另外,要以人为本,对危害程度虽然为一般级(威胁人口在10人以下,受威胁资产小于100万),但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点加强巡查。在汛期雨季期间,落实监测人和监测措施,加强监测,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如有人员受到威胁的,参照重点隐患点的要求落实防灾措施,并编制应急预案。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有关科普知识,加强典型事件的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隐患区群众的抗灾救灾意识。

(二)全面贯彻实施《*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划》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镇乡、街道及建设、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机构,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规划》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对上述重点隐患点制定具体的治理或避让搬迁计划,做好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报市府办及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各镇乡、街道要加快受灾户的搬迁避让工作,已落实建房用地的,要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汛期前搬入新居;尚未落实搬迁用地的由市国土资源局尽快解决;市国土资源局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千方百计解决*村的搬迁用地,以便尽早对*乡山口村潜在泥石流进行搬迁避让和全面整治。

市国土资源局应依法加大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认真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各有关镇乡、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编制本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防治方案内容包括: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威胁对象、范围、监测、预防责任人以及防治措施;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机构、抢险救援人员和应急的各项准备、预警信号、应急通讯保障以及人员财产撤离、路线转移、医疗救治等应急行动方案。其余地质灾害点,各镇乡、街道、相关部门也要注意监测,落实监测责任人,及时收集情况,做好预报工作。

(四)严格执行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在汛期,各镇乡、街道和交通、水利、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要坚持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不间断通讯联络;一旦出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防灾救灾工作,并同时按灾情速报制度向上级报告。

(五)做好应急救灾抢险工作。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时,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必须立即派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应急调查,并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篇11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getting larger and larger, but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ver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induc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threatening the engineer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work has become a link, the ke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evaluation work,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discussed, and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Key words: 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problems; Solutions

中国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地质灾害是由自然的或者是认为的综合性地质作用使得地质环境产生的突发性或者是渐进性的破坏,造成建筑物的损坏等现象,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地面沉降、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现象都是地质灾害的表现方式,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十分重要。下面本文就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质灾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加强其评估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因此说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十分必要。但是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评估者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认识不够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往往会将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作为整个建设环节的一个次要方面,不去认真的对待,对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认识不够,这样会造成相关评估者对工作的忽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些评估者却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既费时又费力,因此不积极的去配合地质灾害勘察单位开展评估工作,加之地质灾害的防治性指导作用不大,将会对建设项目造成很大的安全性影响。

(二)缺乏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管机制

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要和相关的程序相吻合。国家相关规定已经明确的提出,工程建设项目在进行选址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建设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考察,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并且需要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监督机制不健全,起不到应有的功效,另一方面,管理审批程序不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阶段的审批机构也忽略了对评估工作的监管,也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地质灾害评估者的能力欠缺

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需要细致的研究相关的资料,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原始资料来源与收集已经存在的地质灾害勘察和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同时还需要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资料。地质灾害的评估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判断,这主要是靠评估者的主观判断,为此需要对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过程中,由于评估者的主观能力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或者是相关者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没有先进的评估技术和手段的支持,都会对评估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 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于建设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上文中指出了,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提高评估者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除了相关技术方面能力的欠缺之外,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管理者缺乏对灾害危险程度的认识,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当前的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此,作为相关地质灾害评估管理机构,需要加强对评估者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度,并要加大宣传进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需要结合生动的实例和相关的经验,进行形象具体的宣传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遇到的阻力对建设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并以此为案例对评估者进行认识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估工作监管机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其本身也是一项复杂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评估者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责任要求较高,为了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必须要严格把关,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为此,首先需要根据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要求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者负责制;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纳入到市场化竞争的操作中,实现政企只能分开,用市场的竞争力规范评估工作,这也是管理系统的一种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的培育这个市场,并且要通过规范化的市场管理保证这一模式的顺利发展;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可以引入评估工作的竞争机制,建立起评估单位的招投标制度,这样能够有力与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促进评估工作的进行。

(三)提高地质灾害评估者的能力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需要具备能力、素质和经验都极为丰富的评估者,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为此,首先要对评估者进行培训,加强整个队伍的建设;同时需要严格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查工作,严把审查关,采用这种方式提高评估单位人员的能力。在审查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灾害评估单位的资质材料进行质量评估,以促进其评估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评估者的实践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平时的评估中可以尽量的采取老带新的评估方式,让年轻的经验欠缺的评估者能够从经验丰富者那学到知识,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其能力。

上述三点是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为了要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敬爱强对相关地质灾害评估技术的修订工作,提升评估工作的技术含量;其次要重视基础,加强对野外原始资料的验收和考察;最后需要坚持认真评估的原则,认真的分析建设地的地质构造、结构面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为评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且操作难度大的工作,但是该工作对于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格外重视。本文中提到,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并不断地应用新技术,促进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弛 辛晓玲 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