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4 10:28: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和经济的关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

篇1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050-04

[关键词]河北省2008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制药企业复合生态工程及其评价研究”

(批准号:08457251D)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苗泽华,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市场营销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企业集团管理;

孙增辉,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杨树岗,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河北石家庄050031)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运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被大自然吸收净化。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不仅仅提品本身,而且要求产品利用最大化。循环经济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这些层次是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平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包括:1,新的系统观。它要求从复合生态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2,新的资源观。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必须考虑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3,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是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4,新的生产与消费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5,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受到日益增多的自然惩罚后

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自然的共存共荣,促进永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生态工程原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逐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末端治理范式逐渐为循环经济范式所替代。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

生态工程(Eeologieal engineering)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解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加剧,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巨大压力,在人们执着寻找解决危机的对策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它是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新分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给生态工程定义为: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国际范围内的生态工程建设异常活跃。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生物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废弃水分散治理、系统回收再利用生态工程;清洁能源系统开发组合利用生态工程;生态复台肥料生态工程;绿色化学工程等等。在发达国家,生态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当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整体优化原理。以污水的土地处理为例。在污染的生态系统中,污水的土地处理涉及点源控制、污水传输、预处理工程、布水工艺、作物选择和再生水的利用等基本过程。把污水的土地处理看成一个整体,对这些基本过程进行优化,才能达到控制和消除污水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2)循环再生原理。生态系统一方面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断合成新的物质,另一方面又把合成的物质降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并归还到非生物组分中。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作用。这样,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行着循环和再生。例如,水的循环和再生为生态系统中化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且还起到了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3)区域分异原理。由于生态系统存在着经度和纬度的地域差异,从而导致污染物质在迁移转化和生态行为上的区域分异,这种区域分异不仅表现为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表现为污染物的毒性、循环通量、作用时间、积累和降解等生态行为上的差异。

(4)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系统只有以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具备发展的实力。必须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5)生态发育原理。发展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而非结构或组分的增长。系统生产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服务功效,而非产品的数量或质量。

(6)生态系统的开放原理。生态系统全方位地与系统的外界进行交流。即使是相对独立的池塘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它的四面八方都是与外界相通的,不断有能量和物质的进入与输出。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表现在熵的交换,生态系统不断摄入能量,并将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熵排向环境。生态系统本质上不同于孤立的全封闭系统的行为,而在于同环境之间有熵的交换。

(7)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生态系统的实质和核心。整体性是指系统的有机整体,其存在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多个要素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体,这个系统不再是各要素结合前的分散状态,集中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性大于各个部分之和;一旦形成了系统,各要素不能再分解成独立的要素而存在;各个要素的行为和性质对系统的整体性是有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三、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都以生态学为基础,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另一方面,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循环经济主要在宏观层面上以社会总效益为着眼点,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而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则主要在微观层面上以企业效益为着眼点,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以提高企业生态系统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同时兼顾社会生态效益。

四、实施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我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满足这一目标要求的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突出。

(1)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互动的层面:一是微观层面,即单个企业层面的循环,简称小循环;二是中观层面,即特定区域中企业之间的循环,简称中循环;三是宏观层面,即社会所有企业之间的循环,简称大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表现出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环环相扣,推动大循环的显著特征。并且,每经历一次循环,都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也是体现循环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中循环和大循环都是建立在发展生态企业这一小循环基础之上的。在企业层次,循环型企业在企业内部交换物质和能量,建立生态产业链,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约型经营和内涵型增长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系统设计并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促进企业之间的共生与循环,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观及宏观层面的循环,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企业作为耗散结构体,在生产产品满足需求的同时,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而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就是要按照大循环和中循环的要求,按照复合系统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系统地设计,实现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而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

也有利于企业主动调整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3)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也是全球化及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发达国家不仅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模式,加强产品生态设计,引导绿色消费,而且往往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设置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从而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这些壁垒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工业企业应积极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工业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复合生态工程的最大动力。所谓动力是指工业企业受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产生的驱动力总和。工业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不仅是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利用系统生态控制原理及其技术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整、重组、控制与优化,促进企业趋利避害,以达到工业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的系统工程。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要求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社会探索,已经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作为一种可借鉴的方式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探索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已成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主流,循环经济战略必将会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对它保持高度的关注,用良好的运行模式设计和制度保障建设促进循环经济战略的贯彻落实。

1,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扶持循环经济应该体现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使污水、垃圾处理单位达到保本或盈利水平。这样既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保证其良性发展,也可以促使全社会加快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污,提高社会产品的循环率。同时,对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

2,加快环境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环境市场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相当不成熟。因此,需要采取一些举措以振兴我国的环境市场。首先,要有效地发挥环境法规的制约作用,确保他们能对环境产业的开拓和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其次,要有效地提高环保设备的运行效率。第三,还需要加强政府对环境产业的管理职能,促进环境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3,加快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先进设备的开发和更新。

篇2

古楼乡位于浦城县西部,位于东经118°28′—118°36′,北纬27°56′—28°05′,西邻武夷山市,北接江西省广丰县,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24公里,面积208.38平方公里,共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11212人。乡镇中心所在为古楼村,距县城55公里。古楼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7.4℃。最近十年,年降雨量1776.4毫米。古楼乡林木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为亚热带绿阔叶林区,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98.8%。

毛竹是古楼乡一项最重要的资源,素有“竹山林海”之美誉,林地总面积27.6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9万亩,位居全县第一,占古楼乡林地总面积的35%,人均拥有毛竹山8.25亩,年可供商品竹110—150万根,竹业已成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古楼的历史上,毛竹就是该乡主要副业。据县志记载,古楼乡的林副产品远近闻名的就有乌桕,松脂、竹笋,笋干,生漆等,其中白笋干深得客商的喜爱,竹凉席,竹农用工具,手工产品远销省内外。古楼乡洋溪村至今还保存一家在元代已相当发达的竹帘皮生产,这个产品是用细细的竹丝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是传统的造纸生产必备的工具,也是传统造纸业的核心技术之一。解放后,毛竹的现代产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兴办的各类社办企业几乎都是竹木加工厂,生产的产品有农具,生活用具,远销省内外,其产品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改革开放后,古楼乡的竹业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以毛竹为原料的竹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基本上形成古楼村、石村、坑口三个村为主的三大毛竹企业基地,其产品有竹帘席,竹筷子,竹麻将,竹椅子,竹地板等,远销国内外。

一、竹产业发展对生态经济建设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古楼乡的毛竹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并且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连在一起,显示出生态效益。

(一)竹林面积迅速扩展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楼乡竹林面积和蓄积量均为全县首位,这与全乡人们大力培育有关。2011年全乡竹业总产值就达到9850万元;全年产商品竹220万根,亩产竹量平均达180根以上;平均亩产冬春笋200多斤,竹山亩产值达到1000元,竹山人均收入占乡人均收入的70%,竹山经营实现人均增收1000多元,占乡人均收入增长值的65.2%。竹业成为古楼乡人民的主业,即保护了资源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见图)(二)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为生态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自森林资源实行责任制以来,竹林资源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和种植户的重视。2005年以来,该乡建立了毛竹丰产高效滴灌示范基地1250亩,科特派示范片3片,科技示范户10户,毛竹科技示范基地3000亩,建设竹山滴灌水池17个,蓄水量237立方米,铺设了滴灌管网,已通过南平市林业局的验收。近几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不仅深受竹农的欢迎,而且科技人员的定向指导有效改变毛竹大、小年的现象,使竹业开始显示生态效益。

(三)竹林种植结构的优化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目前该乡已普遍改变了过去大量本地竹的现象,在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各村在大力开发本地优势竹种的同时,也积极与其他县市进行联系,引进优良竹种。在品种选择上,不仅仅依赖于毛竹,也在积极开发龙竹、麻竹、苦竹等经济效益较好的竹种,逐步走向竹子用材林和笋竹两用林并举的发展道路,这样,使竹种结构得到初步改善。再者,科技养竹、护竹、基地建设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007年冬至2010年春全乡共留养新竹195万株,占任务数100万株的195%,竹林分布结构日益科学化,为生态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企业发展规模的优化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劲

古楼乡竹加工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从最初的基本运用手工和半手工操作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该乡借用、引用的新技术的开发进一步拓宽了竹加工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加工的竹资源已广泛应用到建筑、造纸、家具、化工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古楼乡的竹资源在各个行业的利用规模还较小,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竹资源认识的逐步加深,竹业会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古楼乡现有竹业企业18家,呈现出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产业局面,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两家,如浦城梦笔竹业有限公司,2010年企业总产值1500万元,共带动基地建设4000亩,农户160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80人,产品有竹篮,竹玩具,竹家具等工艺品,产品销往香港、澳门等地。浦城县古楼竹制品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竹筷,竹帘席为主要产品的毛竹加工企业,2011年总产值达1200万元,带动基地3000多亩,带动农户130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30余人,极大地促进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产值上百万的企业有鑫源竹器厂,宏恩竹制品有限公司等三家毛竹加工厂。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领头,以小型企业跟进的毛竹产业格局,带动了毛竹基地的发展和当地农民的致富,为生态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五)树立科技兴农观念,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古楼乡还加大竹制品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依托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乡劳动保障所牵头,有计划、有目的对全乡的竹木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培训,截止2011年底,共培训6期589人次,大大提高了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发放养竹,护竹、育竹方面的科技材料近2000余份,还多次聘请省农科院和农林大学的专家到该乡指导,讲座。同时,乡农科站定时派员蹲点竹林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疑难解答。实践表明,毛竹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与古楼乡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提高大体同步。也就是说,在农民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其环境也获得了“天然氧吧”的美誉。见下图:

二、以竹产业为基础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措施

(一)加强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经济是科技的经济。竹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竹产业的实际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推广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完善和建设竹山道路。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将新技术在示范基地内率先进行推广和示范,例如,通过大龙坪竹业基地的建设,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使外地客商能够方便地到达毛竹产地,便利了竹产品的流通。

(二)完善的激励机制

实行以奖代补、重奖科技示范户和奖励积极参与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等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在当地树立技术出效益、技术致富等新观念。三年来,用于奖励的资金10万元,极大地促进农民参与科技养竹的积极性。

(三)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良性互动

古楼乡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推广新机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与林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针对林农的困难和建议,专家和技术人员都予以必要的解答或协同有关部门解决。目前,已经有不少示范户和专业户与专家技术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的示范户还针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做法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与专家进行探讨。

(四)以人为本的技术推广机制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以竹农和经营者为主体,技术人员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推广机制。针对包村干部和技术人员,主要采取技术研讨、技术培训的方式,传播治理和竹林经营新技术,促使乡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对竹材高效经营的技术有所了解,更好地指导农村工作;对于经营者,采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座谈、现场指导和技术资料分发等形式,建立技术流动体系,传播经营新技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以及示范户示范作用及农户间的人际传播,使竹林高效经营技术在全村的普及率达到90%。

(五)抓好市场建设和培育

古楼乡党委、政府认识到市场培育对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户经营和外销鲜笋,抓好市场建设和市场信息完善,责成有关部门派出经济专业人员专门出外走市场,摸行情,为乡竹业协会提供市场信息,并带动了不少“经营专业户”参与其中。目前,古楼乡有外销经营户19户,市场经营户26户。

(六)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古楼乡对竹林产业发展实现第二产业、第三产联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并成立了古楼乡竹产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农户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服务社团。以福建省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地方标准为依据,建立监督机制和体系,开展了以竹笋病虫害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与调控服务。2011年以来为了有效控制竹林病虫危害,协会还委托专业技术机构进行了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有偿服务,起到防治效果好,单位成本低,快捷有效的效果,深受竹农和加工企业的欢迎。

三、存在的问题

篇3

1、前言

城市河流及其滨水空间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要素。城市河流的规划设计既要遵循生态环境及美学的原则,又要满足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同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结合。城市河流是城市中宝贵的自然景观,对城市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因此,在滨河的景观设计中如何对河流的生态环境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河流生态环境以及防洪工程建设中如何同时兼顾景观效益,并与整个城市的规划相协调统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遵从自然的滨水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形式要“师法自然”,符合自然规律,应用的材料应当对尽量选择环保材料,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表达的思想可以体现设计师对自然与人类的关注,带有着教育与启示的功能。因此,遵从自然的河流的景观设计应该对原有河流自然要素合理的保护,适度的强化与巧妙的利用,应该对河流具有最少的人类干扰,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表现对生态环境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因此,根据城市河流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程度,滨水景观结合生态的设计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2.1模仿自然的设计

各种自然过程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的形式与之对应,规划设计中应善于充分利用这种自然形式与机理,使得设计作品能够遵从这种自然过程与规律而实现自我生长的环境,这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设计。恢复各种自然形式和发挥各种自然功能应是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6]。景观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以及融会贯通。因此,模仿自然的设计能够帮助自然恢复其自身功能。

(1)自然形态的恢复

近自然治理的生态工程措施打破了传统河道规划中的截弯取直、拓宽断面等理念,将河床、滩地纳入规划,于周围有足够用地的城市地段,应尽量恢复并保留原有河流自然形态以及周围的河漫滩地。

城市河流自然的形态不仅从美学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弯曲边界比平直边界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如可以减少水上流失。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边缘生境的总量。

主河槽两岸的滩地在洪水期间行洪,平时可以作为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临水性,适合居民自由的休闲游憩,便于游人散步、放风筝等游憩活动。在滩地宽度足够时,可以设置露天球场等活动设施。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亲水的平台和台阶。因此,在河滩地,防洪、生态、景观二者可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自然要素的强化

水声是形成感觉的因素之一,它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激发观者体味滨水环境的重要媒介,在滨水环境的设计中应恰当地运用水声,将人们引入预期的感知,借水声使滨水空间增添了意境色彩,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是塑造滨水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水中的倒影同样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可以引起人的无限遐思。滨河建筑、景观绿化以及天空在河水的衬托下,形成倒影,使滨河景观变得更加优美生动。形成倒影应具有一定的条件。第一,水面与建筑高度相比要有足够的宽度而且建筑不能离岸线太远,岸线宽度小于2倍建筑高度:第二,水面比较平静;第三,具有一定的观赏点,观赏点至少在2倍建筑高度之外。

(3)生境多样性的设计

生境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生境即为生物生存的环境。应该尽量保留自然状态交替出现的深潭和浅滩,从而形成交替出现的深水区和浅水区、温水区域和凉水区域的差异,以增加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尽可能不设挡水建筑物,确保干流和支流的连续性。创造近似自然形态的蜿蜒曲折的河溪,保证水道能够常年有水,河床对水位和水量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在不同的河段制造不同宽度的过流断面,从而使主河道和支流能够形成缓急不一的水流。河流的多样性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变化的自然景观,壮观的迭水,蜿蜒的溪流,平静如镜的河面等。

(4)缓冲带的设计

河岸边的缓冲带的设计最初来自水土保持学科,当前广泛的应用于河岸边的生态与景观建设中。景观生态学角度认为生态缓冲带如林地,草坪或者滨河的植被是河流重要的缓冲区,可以减少外界对河流营养物质的输送,有效过滤、吸收泥沙及化学污染、进而控制水土流失,降低河流的富营养化趋势。一般认为廊道宽度与物种之间的关系为:12m是一个显著阀值,在3-12m之间,廊道宽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相关性接近于零,而宽度大于12m时,草本植物多样性平均为狭窄地带的2倍以上。河流植被宽度在30m以上时,能起到有效的降温、过滤、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境多样性的作用,60m的宽度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

2.2环境友好型的设计

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密集的中心地段的河流,城市建设己经侵占了河流原有的滩地,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难以按照原始状态恢复建设,景观设计中,应该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尽量较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自然材料应用

滨水广场、滨水道路以及小品的设计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用天然物品来代替。如河滩上的石头和岩石,可保持原样,做附属设施使用。采用天然材料代替各种附属设施,更容易和以自然为基调的河流风光协调一致,并且由于天然物品本身的特征,更能展示城市的地方自然特色。对小型的环境设施来说,色彩和形态等的设计风格应该取得一致或近似,不能使人感到杂乱。而这些设施的材料,尽量能就地取材,用乡土材料,会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2)下凹式绿地

对于河道周边入渗系数较低的绿地,可采用下凹式绿地的形式,一般情况,可以通过对一般绿地进行改造,使得下凹式绿地的地面标高,比周围的地面低于10CM左右,保证周围的硬化地表径流能够流入绿地。绿地上可种植菜皮和景观树种。绿地下层的天然土壤可改造为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材料,在绿地低洼从相互适当建设渗透管沟,入渗槽,入渗井等设施,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汇集的雨水透过渗透管沟进入碎石层,然后再进一步向四周土壤渗透。这种工艺简单,投资少,可以在实现景观效益同时实现收集并且初步净化雨水的作用。

(3)透水铺装

河流水系两侧的入流量、承担荷载较小的人行步道和滨河路面,可以采用在路基上铺设透水垫层、透水表层转的方法进行渗透铺装,以减少径流量。对于局部不能采用透水铺装的地面,可按照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周围的绿地或透水路面。对于车流量较大的滨河路面,可适当的降低路两侧的地面标高,在路两侧修建部分小型引水

沟渠,对路面上的雨水由中间向两侧分流,使地表径流流入距离最近的小凹式绿地。

2.3 生态启示性设计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如我们常讲的设计中的大小,颜色,比例以及细节,装饰等,这些信息对于人们判断周围的环境,以及形成自身的环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信息,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非语言”的交流,在景观设计中,即为人与自然的交流。因此,景观设计中对景观的塑造,可以影响到人们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的演变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长久的不容易为人类发觉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景观的设计以及艺术展览等形式,来向人们揭示这一漫长的微妙的演变的过程及曾经的痕迹,这种更多的带有某种教育意味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从属地位,以及自身对河流的依赖关系,来唤起人们对河流的关注,拉近人类与河流的情感联系。

“生态启示性设计”有助于生态恢复或者带有某种象征及启迪作用,能够让人们认识并体验到生态系统的进程及其复杂性,重现帮助人们审视自身与生态系统之间联系。

3、结语

城市河流及河流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是一项融合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水利工程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学科的复杂工程。从园林理水到水的生态设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如何使滨水的景观设计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科学的合理性.已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必然的发展道路。在保证水资源利用的前提下,恢复水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和谐的水景观,繁荣水文化,发展水经济,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系统是各个专业的人员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前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保护这三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绿化

森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森林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森林自身具有美化环境、蓄存水资源、抗风固沙的功效,它和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森林绿化隶属于生态林业事业,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的河流泛滥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是引发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进而出现水土流失。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效,它在洪灾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二)森林、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经济的发展还能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毫无节制地向生态系统索取,这不仅会破坏自然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可能出现经济倒退[2]。

三、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与发到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生态建设水平并不高,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国家的整体实力、生活水平等,具体因素如下:

(一)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为理想,大约为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但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几乎名列世界末端,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生态建设不完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可知,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虽然实现森林绿化的面积较多,但质量几乎都不合格。例如,在森林绿化中存在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达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完整。一直以来,人们均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范不完整,外加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奖惩与鼓励机制,这大大增加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

四、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从长远角度出发规划生态建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发关注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现阶段,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生态建设,全面分析,循序渐进。另外,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在现有林区内设置自然保护区,依据生态系统的实际类型合理划分、科学布局。对于国家珍贵、稀少的动植物,应加强保护。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还应有效考量[3]。

(二)加强宣传。宣传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加强宣传,不仅能增强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印发宣传手册,也可以组织观看环保视频,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唯一的,也是共同的生存环境,不可替代,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作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将相关投资列入财政预算的范畴,提高关注度,优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因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经济资源是其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科学研究和防火等各种活动均需要资金支持。同时,还应全面管理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中的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金,并编制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管理补偿规范,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另外,制定科学的优惠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长期贡献于荒山开发的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其切身体会到政府的重视度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注重管理。行政管理是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注重管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我们应制定具体、规范的管理职责,明确自身职责,实施逐步管理。在生态系统中,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且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保护情况,同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构建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表现积极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并严肃惩处表现消极或者犯错误的人员,如若违反法律,应对其实施法律制裁,借助法律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全面落实生态系统重建工作,快速恢复生态系统。

(五)全面种植阔叶树。现阶段,人工生态林种植、砍伐以及修复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全面种植阔叶树,且完成种植工作后,禁止采伐,这是因为阔叶林不仅具有抗风固沙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蓄水功能,绿化配置较为合理,大大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另外,种植阔叶树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且在特定的年限后会将其划给集体。

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应为子孙后创造一个不存在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森林绿化着手,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妥善处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

参考文献

篇5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必须找准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从这些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加以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和作用的科学。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平共处的和谐状态[1],只有整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社会中的个体才能稳定发展。警民关系也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警察与民众是最主要的主体要素,还有媒体等参与主体,这些主体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着互动作用。因此本文尝试以生态学理论的视角解读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二、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

(一)民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民警素质的高低对社会治安起到直接作用,且会直接影响着和谐关系的建立。部分民警缺乏公仆心和责任感,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服务意识相对薄弱;还有部分民警工作作风较差,办事效率较低,形成执法不公、不严、不规范的局面,严重损害了民警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警察的公信力也因此大大降低,最终出现警民关系差的局面。

(二)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存在不实报道

新闻媒体喜欢报道民警相关的讯息,个别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报道与实际不相符的新闻,有时会丑化民警形象、扭曲民警思想、对不实的结果妄加判论、对公安机关的内部消息无限炒作,此种情况大大影响了民众对警察的正确判断,造成人民对警察的不信任和排斥,从而影响着警民关系的正常化、密切化。

(三)群众诉求与警察执法能力之间有差距

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随着人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升,对警察的执法力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部分警察自身执法能力较弱,严重影响着民众对警察的看法和态度,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最终影响着警民的和谐关系。

三、如何构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和谐警民关系

(一)提升民警法律意识,切实提升执法质量

依照生态学理论的解释,公安民警作为参与主体,有个体主观能动性,政策法律作为外部环境要素,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公安机关在日常执法时必须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若政策法律做不到完善完整,必然会导致部分执法者在执行过程中偷钻法律漏洞。同时公安机关还应设法提升警察的整体素质和办事能力,推进公平执法、规范执法,杜绝徇私枉法的现象出现,从而提升民警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地位以及信服力,做到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和谐警民关系为目的[2]。

(二)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维护民警形象声誉

在警民关系生态系统中,新闻媒介作为一种参与主体发挥着自己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必须努力引导新闻媒介,使其在系统中发挥良性促进作用。首先,媒体应大力宣传公安机关的职能和责任,积极宣传警察的正面新闻,使人民大众正确了解警察的职责和性质。其次,以多种形式进行法制教育,大力提升人民的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做到知法守法,并能主动全面协助警察办案,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再次,做到警务报道的时效性,使人民真正了解警察的生活和具体工作,遏制歪曲事实、蛊惑人心的新闻出现。

(三)警民加强沟通交流,赢得群众信任支持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生态学理论可以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在警民关系生态系统中,警察和民众作为重要主体要素,只有他们互动正常、关系和谐,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转。因此两者必须保证关系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目前,警察和人民之间存在较多的误会,因此两者之间通过多种方式多进行沟通交流是必要的,是两者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生存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3]。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构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和谐警民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需要人民群众、公安机关以及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完成,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以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6

一、园林景观施工图简介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展开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特点、要求以及作用分别进行介绍。

1、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特点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对园林整体设计方案的具体细化,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相比设计方案,园林景观施工图更加简洁,且能准确表达景观施工要求及方法[1]。园林景观施工图还是多学科的综合产物,施工图设计师既要具备相当的园林设计知识,还要用具备土木工程、植物学,甚至是照明知识,对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2、园林景观施工图的要求

园林景观施工图要能详细准确地表达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效果,要对设计方案所涉及到的景观建筑分别确定造价,要确定各景观建筑的材料、颜色、规格,还要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如果园林景观施工图涉及到了植物景观的种植,则还需要就植物的数量、种植方式等要求进行说明。此外,通俗易懂也是对园林景观施工图的基本要求。

3、园林景观施工图的作用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以图纸的方式将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直观的表达,其主要作用包括:对园林景观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工程预算提供依据;为园林景观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管理提供依据与便利;为园林景观建设的监督监理单位提供工作依据。

二、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

质量(品质)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施工中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阶段,因此,工程质量就是反映工程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工程的特征和特性,主要表现是“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所需要的工程质量通常由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来明确,最终产品质量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

工程项目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项工程组成,而园林工程项目的建

设,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所以,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项工程质量;而单项工程的质量又包含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苗木等材料本身的质量。

2功能和使用价值

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园林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要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也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所以,园林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并无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3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4园林工程质量的形成

园林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质量、项目的决策质量、项目的设计质量、项目的施工质量和项目的竣工验收质量是递价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可行性研究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的依据,体现“能否做”);项目决策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体现“做什么”);项目设计质量(使质量目标与水平具体化,体现“如何做”);项目施工质量(形成实体质量,体“做出来”);项目竣工验收质量(体现达到目标水平的程度)。

三、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园林可持续设计与传统的美学和实用,构成综合的三价体系,因此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从整体性、尊重自然、地域化、人性的角度可以细分为以下方面L5],尽管这些方法显得肤浅却实用。

1 整体性关注。融入生态关怀

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城市人工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规划的同时,采取尽可能小地干扰水文、其他生物的生存与生长等措施,使城市室外空间环境从整体上达到最优化。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交通模式。配合规划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在合理布局并安排好室内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布局室外工作、生活和交通、娱乐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农业资源和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生活、生产、娱乐紧密结合。把资源的利用和再生结合起来。用最优化的布局来节约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设计应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出发组织环境空间,尽量使用中式景观设计里的象征表现手法,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景观项目,只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并把园林给场地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地利用场地。尽量使用低技术设计,对环境最少的干扰。要求最低限度入侵基址,从建设伊始直到竣工都要如此设计,并要贯穿建设整个流程,从尽可能少搬运土到种植野生花卉,这些都要考虑。

2 尊重自然

充分利用植物的环境功能,适地适树,种植的群落结构合理:通过合理选择乡土树种、草种等,以最优植物群落结构,结合一般设计,达到最佳综合效果。特别是要合理应用野生草本植物。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优先:采用可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措施,对场地现有资源的保护开发使建设和自然的矛盾最小化。水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有效组织屋面排水,地表排水,利用于园林水系统中,同时采用可渗水硬铺装。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利用中水、自然降水。地方材料和无害材料使用:通过在设计中应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材料(尤其是工业的余废料),可以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使各项功能合理解决。利用当地材料减少远距离运输。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在设计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及其措施,使化肥、农药的用量减至最低程度。减少能源消耗: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园林水景、温室等高能耗项目设计,采用合理技术手段将能耗降至最低,如太阳能的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利用自然生长速度快的材料,如竹子作为一些工业材料的替代品。

3 尊重地域文化

保护历史和传统:通过对有关历史、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园林、民居等有关资料、遗址的研究、保护,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结合,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场所。

4 人性化设计

便利的交通设计:包括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连接和内部的流线设计和无障碍设计。避害:在施工过程中一定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使渣土、粉尘和扰乱保持到最低限度。同时,在设计时考虑建设避害场所。

5 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

设计中充分利用可持续性技术和方法,如自然降水的收集和利用、太阳能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有利用于环保的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 结束语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景观生态学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研究各景观元素(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的时空结构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也为最终实现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中图分类号 F3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48-02

我国学者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展开了评价研究。万鲁河等[1]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模糊数学理论的支持下,深入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袁榴艳等[2]通过对干旱区生态要素与经济要素耦合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评判模型、标准和指标体系。刘耀彬等[3]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协同论的观点,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机理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关系的3类耦合度定量判断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耦合模型、耦合发展模型。运用这几类模型对2006年的黄土高原各县域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以达到相互对比、相互验证的目的。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黄土高原地处中国中部偏北的黄河中游及海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东西部之间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降水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降水量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由山地向平地递减。

1.2 资料来源

本文对黄土高原各省2005—2006年统计年鉴、国土资源公报、国土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获得西北地区282个县(市、旗)的基础数据。查阅多篇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的研究文献[2,4-5],通过比较指标使用频度,进行初步选定,着重保证指标体系能够全面覆盖反应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各个指标。

1.3 研究方法

耦合作为物理学概念,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本文采用模型研究方法通过耦合度在空间尺度上衡量各地区发展差异并探索其原因,具体借助数理统计分析等定量方法,根据其所属定量标准确定各县域的耦合状态。表1为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耦合模型、耦合发展模型的对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确定性分析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经济呈非协调的耦合状态,其内在机理的复杂性和成因的多层性增加了研究的不确定性。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破坏状况、汛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高含沙量的洪水径流、土地瘠薄、林草稀疏[6]。单从水土流失方面分析,我国黄土物质来源于沙漠,多为砂质新黄土,结构松散,高强度集中降雨会对土壤造成侵蚀,从而形成水土流失。

本文结合黄土高原本身降雨时间集中空间分布不均、植被空间分布差异性大等自然环境的特点选取的生态自然指标,以及农业人口众多、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等社会特征选取的社会经济指标,有效地减小了初始模型数据的不确定性。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耦合模型及耦合发展模型3种不同模型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及同样的指标评价系统同样有效的减少了模型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2.2 各类模型的比较分析

根据3类模型的形式,可将其分为2类:属于指标关联分析模型的灰色关联模型及属于系统耦合分析的协调耦合模型和耦合发展模型。从图1可以看出,耦合发展模型的耦合度变化区间为0~1,而协调耦合模型的变化区间只有为0.2~0.5。对于不同定量指标,耦合发展模型的耦合度变化区间都远远大于协调耦合模型,即同样指标的情况下,耦合发展模型具有更高的响应率。因此,在使用同一分类标准时,耦合发展模型类别会多于协调耦合模型。

这3类模型都是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观测,并以这些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函数合理地表征系统。灰色关联模型只能区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强弱,不能划分具体的类型标准,其他2类模型均有严格的等级标准。但协调耦合模型的结果范围在0.240 9~0.414 5之间,几乎所有县域均属于严重失调耦合型,这明显不符合实际;而耦合发展模型的结果范围在0.269 4~0.624 3之间,包含6种耦合类型,较其他2个模型更能反映出黄土高原耦合状况。

3 结论

本文在指标选取和模型评价中均有效的减少了研究中的不确定性。笔者对关联度模型、协调耦合模型、耦合发展模型3类模型的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各自优劣势;再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3类模型在黄土高原的输出类型。在相同评价指标下,协调发展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与经济耦合反映最细致。

4 参考文献

[1] 万鲁河,张茜,陈晓红.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0):1710-1717.

[2] 袁榴艳,杨改河,冯永忠.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评判——以新疆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5(11):41-47.

[3]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篇8

1 北方季节性河流概况

季节性河流在北方普遍存在,随着北方地区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激增,北方季节性河流生态系统严重损害,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我国对河流修复的研究起步较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许多河流在治理上更注重功利价值,关注焦点是河流的开发利用,完全忽视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工程不仅无法改善河流水环境,还造成了严重破坏。

2 北方季节性河流景观要素

2.1 水体

水资源的匮乏,致使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河流供水能力,成为北方季节性河流改造的主要任务。首先要避免工业、生活污染物排放入河流中,减轻河流污染。其次,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河流上游需进行初步截污,利用水生植物初步拦截污染物;河流中游设置水洼,增加水体的滞留,使植物可以深度净化水体;河流下游设置大面积水域,储蓄净化过的水体,供合理利用。城乡段适当设置跌水、喷泉等,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并可提升河流的含氧量,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2 河床

国内大部分的河流治理依旧采取裁弯取直的做法,改变河床的天然形态,这种做法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河流的自然弯曲,对水流速度、水生植物、河岸的冲刷、调蓄洪水的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设计时应去除不必要的河床硬质防护,增加河床的横截面,提升泄洪能力。用缓坡代替水堰,其间形成的小洼地可成为鱼类的栖息地。北方季节性河流往往还有蓄水的要求,受气候、地质地貌的限制,大面积蓄水并不经济,设计中应在河床中留出一条相对稳定的水流带,以保证常年有水。

2.3 河岸

根据河段两侧城乡建设情况和人们的活动区域,进行河岸型式的选择。城乡近郊区,河道两侧可利用空间一般较大,可做双边自然型驳岸处理;城乡区,若城市道路建设直临岸墙,可仅做单边自然型驳岸处理;在无人段,则可选择自然植物岸线、自然石材岸线、人工石材岸线,降低经济成本,以整理河岸为主。

2.4 堤岸

堤岸具有防洪、围贮、通路和观景等多重功能,也是城乡空间与河流空间的连接要素,应综合考虑堤岸与城乡滨河公共空间的关系。

岸线形状的选择,可顺其河流自然走向,稍加人工整治处理。护岸形式可以绿化为主,增加其丰富性,提高景观效果。通过流域防洪措施与城乡防洪措施的结合,在保证防洪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控制与降低城乡区防洪堤的高度,避免出现与其它景观要素极不协调的高大堤墙;对于修建防洪堤的滨河地段,应尽量保持其自然特征,利用各类植物构建具有城乡特色的滨河生态系统。

2.5 植物

河床上的水生植物、灌木、杂草丛常被看作有害要素,故以草坪代之,减少维护成本。然而,合理的河流绿化,不仅可以提升河流自净能力,还可以给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河流绿化不是单纯的植被种植和景观绿化,而是具有更综合的性能,通过保护原生植被与生物,构成河流生态保护的自然屏障。在植物选择上,河道上游选用具有拦截功能的水生植物,初步拦截污染物,河道中游选择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植物,河道下游可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堤岸旁可种上攀爬植物。注重植物的有机搭配,疏密适当。

2.6 道路

道路系统的组织是人们开展各种活动的关键,关系着区域内多种元素的连接,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保证城乡肌理与自然水体空间的一致性,道路的布局应尽量增强水域空间的可及性。在铺装设计上,采用坚硬、耐磨的天然材料,通过铺装形式提高道路的方向感,并通过粗糙不平的路面铺装,使人感到行走不适,防止行人误入歧途。

2.7 环境设施

篇9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特别在该项目中逐渐推行珠三角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使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

105国道贯穿顺德区的容桂、大良等主要镇区,任务繁重,又是顺德区内连系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既是顺德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综合反映顺德区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的生态廊道。其定位为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1.2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功能

根据105国道道路性质、街道建筑、顺德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以公共绿地为出发点,使道路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与顺德城市自然景色等、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注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科学配置生境,为顺德人民提供具有优美环境、都市特色的场所。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顺德城市环境。特别是该国道的绿化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特别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更加推行本土植物的配置。

2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分析

2.1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

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是在国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要素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首先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其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2.1.1宜路斯路---道路绿化功能性设计

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网络。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该国道是快速路,其绿地树种在高度、型、种植方式上应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考虑汽车速度因素,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105国道顺德段道路不应支配环境,而要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

2.1.2宜树斯树--- 道路绿化生态性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植物采用大量本土植物,可以滞尘、净化空气、隔音、吸收噪音、防风、防雪以及防火,增加空气湿度,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遮荫降温,遮挡汽车眩光等生态功能。合理利用场地的现状条件,对现状植物进行合理保留和调整,尽量减少资源损失,让现状自然资源和绿化提升改造相互融合在一起。

2.1.3宜人斯人--- 道路绿化人本化设计

因为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在105国道顺德段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在考虑到105国道顺德段的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后,在快车道设计流畅简洁景观,在人行绿地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2.1.4宜地斯地--- 道路绿化场地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应与道路场地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在进行105国道顺德段的绿化时,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要对105国道顺德段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的,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对公众经常使用的厕所、报刊亭、电话亭给予方便合理的位置,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电杆、路灯、各类通风口、垃圾出入口、路椅等地上设施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下沟道等都应相互配合。该国道服务性设施,要与场地路线结构物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2.1.5宜土斯土--- 道路绿化土壤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设计时考虑到顺德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顺德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虽然雨水充沛,但是作为国道的话交通比较繁忙,道路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

2.2植物配置的生态立体方式

105国道顺德段整条路段在生态设计的原则下,采用分段特色,用景观系统的方法加大植物的密度和数量,使整条道路显出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廊道效果。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将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将树木、植物叠加种植在一起,以取得层次丰富、环境充盈的效果。部分地带保留现有的行道树芒果,增加和调整中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以高大乔木与中灌木以及低矮花草木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效果。 部分下木处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对道路沿线景观不佳的情况就采用遮挡型的绿墙。主要路口对现有的绿地绿化进行调整与修改,增加大型乔木以形成绿色气势和绿色背景,增加小型自然型植物群落,如灌木和地被。对大良、容桂、伦教等主要立交桥和现有桥头和管道进行攀爬垂直绿化。3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本土化植物选择

珠三角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珠三角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乡土植物在105国道顺德段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保存了顺德当地植物的遗传基因和植被特色,同时对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有积极作用,为生态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造成乡土植物的独特形态,反映了顺德岭南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顺德乡土植物资源,实现顺德景观文化的岭南本土化。

乡土乔木的选择方面,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海南蒲桃、紫檀、黄槐、合欢、凤凰木、桂花、细叶榕、大叶榕、幌伞枫、美丽异木棉、黄瑾、竹节树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杨金凤、易生木、白水木、福建茶、龙船花、山瑞香、桂花、双槐,等等。

顺德主要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野牡丹,大叶蚌花,蜘蛛兰、大叶荭草、马缨丹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常用的有狗牙根,台湾草等。

在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强调该国道景观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并且对城市道路生态型、节约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李炳发 .《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郭建斌. 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 中外建筑[J],2010(2).

[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

[4]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缨.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6).

篇10

围绕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的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根据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和自然界生产进行相对等的物质能量循环,有助于人类社会摆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生态危机,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人和自然界之间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关系是生态经济的内在特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制约,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要借鉴生态经济学思想,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化转型。

生态经济学的实质

生态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是巨大变革。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这种思想观念的逆向转变,将推动形成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的关注点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对于指导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经济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生态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式创建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的最早倡导者。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将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1989年,《Ecological economy》的出版和国际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颁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扩展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应用上,生态经济学逐渐在生态园、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认识生态经济学的内涵,认识生态经济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特征关系,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纯粹意义上的生态经济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即使最发达的国家,生态经济也没有完全实现,各国的生态经济还处于经济生态化阶段。

(二)生态经济及其基本特征和要求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是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经济,是不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生态学特征和经济学特征。生态经济的生态学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系统性,即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包含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大子系统;二是整体性,即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是循环性,是指整个系统中存在着“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双向网状的经济运动循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从事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益生产;四是价值性,是指随着人类生产的扩大,当自然的再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需要,人类社会需要投入必要的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对自然物质进行社会再生产。

生态经济的经济学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平与效率;二是外部性与内部化。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发展目标从增长型经济转变为稳态型经济;物质流动方式从直线型经济转变为循环型经济;能量来源由从化石型经济转变为阳光型经济;生产与消费模式从产品型经济转变为功用型经济。生态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借鉴的重要理论。

中国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紧迫性

(一)自然禀赋相对不足

自然禀赋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自然的环境属性、资源属性和发展条件属性。中国在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制约下,与庞大经济总量迅速发展对于环境容量的需求相对应,自然禀赋相对薄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法回避的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

1.自然资源的匮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典型的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其中最基本资源如水、土、树、气、矿,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态容量不足。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然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弃物的机能,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徐康宁,2006)。生态足迹理论是研究生态承载量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Rees W E,1996)。中国人口众多,生态足迹需求巨大,生态足迹供给(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之相比,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制约。

(二)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过大

篇11

引言

党的十以来,围绕实现中国梦,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目前的经济状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及思路,最大程度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缓解经济发展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对其关系进行协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1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社会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其在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较大的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到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也可以通过是的额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而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干预能力,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其都是以牺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传统经济模式发展下,简单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而这则是生态恶化的最为重要原因。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就曾经指出;人类是依靠自然界而生存的,只有同自然界进行接触、交往才能确保自己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从这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在目前人类生存中有着是基础作用,与此同时人类经济的发展也比较难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因此,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当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苦苦思索经济赤字出现的原因之时,却只有少数的人对生态赤字的根源进行分析。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较快的进步,而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十三五”规划以及十中对于目前阶段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矛盾都有提及,在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途中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处理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方法分析

2.1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一个科学正确的政绩观,是处理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领导干部对于政绩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有如何正确理解政绩的范围和内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树立自身的政绩,如何去衡量自身的政绩等等方面。政绩观可以有正确的政绩观和错误的政绩观区别。而从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错误政绩观的指导下,就会出现干部比较重视升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漠视,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也就不便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而正确的政绩观则要求根据经济和生态建设发展的规律办事情,满足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发展。所以,作为地方政府要求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以及一些具体指标的考察。并且也应该引导地方政府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并且将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损失因素也作为衡量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进而实行一个目前流行的绿色GDP核算,重视的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速度。确立科学的政绩观,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2.2提升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良好型社会,第一要义是帮助人们树立一个较好正确的环保意识,对于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一起来营造生态和经济建设共赢的舆论氛围。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但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讲,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未来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应该从上到小,从城市到农村而全面进行展开,促使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们共同的理念,并且指导其在实际中的行为。

2.3不断提升企业的责任感

在环境发展中,应该逐渐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产品在应用之后要被生产者而回收,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共同处理费用,进而促使企业可以继续应用可回收再利用物品。应该建立开发项目的事前评估制度,在市场开发项目得到审批之前,就把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为第一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对于一些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同环境保护不符合的粗放型企业要求整改或者不进行通过。建立绿色审计制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生态环境的折旧同消耗也纳入到生产成本中,并且综合考察企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

3结语

十以来,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的概念是建立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和谐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在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稳定提升的目标。生态建设一方面可以不断推进环境保护的进展,也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