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11: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次生灾害防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P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107-03
四川省和其邻省市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不仅在大范围内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而且还殃及到了全国多数地区甚至是境外地区,这次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地震。据统计,近7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36万人受伤,1500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累计受灾人数达到4550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相较于这次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其本身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更为严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所以,灾后重建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从汶川地区所特有的地质结构和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所具有的特征作为出发点。
1 汶川的地质条件
龙门山是汶川大地震的地震发生带,平行于龙门山脉的三条大断裂控制着龙门山的地震活动和地质结构。龙门山因这三条大断裂分为了两个条带,自西向川西平原延展的主要有:茂县-汶川大断裂、后龙门山、北川-映秀大断裂、前龙门山、江油-都江堰大断裂。龙门山的后缘边界即茂县-汶川大断裂,其是邛崃山、岷山和龙门山的分界。高山和中山是后龙门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山势十分陡峭,海拔最低值为3500m,山体的构成部分主要有岩石、花岗岩类及奥陶系、寒武系和志留系所属的下古生界地层。后龙门山和前龙门山既是北川-映秀大断裂的天然分界,也是其主中央断裂。前龙门山的山体主要构成部分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包括二叠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包括自垩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其山势十分缓和。龙门山区和四川盆地形成了江油-都江堰大断裂,也可称为龙门山的主前缘断裂或主边界断裂,由于冲积扇其东侧逐渐发育形成了广袤的扇形平原。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是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其运动特征为逆冲运动,即下盘岩体做向下的运动和上盘岩体做向上的运动,而且伴随着顺时针方向的水平滑动。由于震中断层破裂引发了地震,导致破裂在龙门山的主中央断裂处迅速扩展,使得其主后缘断裂和主边界断裂的变形和运动加剧,其破裂长度长达约300km,其扩展延伸的速度平均为3.1km/s,导致其破坏范围的扩大和破坏程度的深化。
此次灾后的重建,其首要举措是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各项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原则为结合综合治理和规避、联合短期和长远的工程措施。
2.1 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
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对危险区进行圈定,制定相关的防治规划。在灾区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普遍调查,进一步确认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区,预测灾害规模和类型,动态监测重点的泥石流和滑坡,规划和制定具体的应急救灾和防治
措施。
2.2 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
次生地质灾害地区应当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对震区开展工程建设,如城镇、桥梁、铁路和工厂等的修建,应尽量避免在滑坡体上进行施工和建造,选择开阔、平坦的平原和盆地。车站、公路、铁路和桥梁的建造应尽力避开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易发的危险地带,尽量避免对边坡的开挖;应该科学合理地对矿山进行开采,且在开采过程中应设有相应的排水措施;而对废土和矿渣堆放地区的选择应当为开阔、低洼和少水的地区,避免废矿渣的乱堆、乱采,以维持山体的稳定,防止山体遭到破坏。
2.3 坚持恢复和保护植被
应当坚持恢复和保护植被,对草本植物、乔木以及灌木进行联合种植的原则,在对植被进行恢复的同时对幸存植被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做好森林防火、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恢复和保护植被的根本是控制各类泥石流、崩塌体和滑坡体
源头。
2.4 工程治理
如若交通干线、枢纽、村镇和水库堤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建筑物附近有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则要对其实施工程治理。滑坡治理工程分为两大类:抗滑工程和减滑工程。抗滑工程主要是运用抗滑相关的工程建筑对其部分或者全部滑坡进行抵挡,以期免于或者减轻滑坡所造成的灾害;而减滑工程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地形和土质等状态进行改变,进而缓和或停止滑坡运动。其具体措施
如下:
2.4.1 对滑坡体上的地表水进行排除和防渗处理。通过沟排水工程的建设迅速汇集滑坡内的雨水并将其排除至滑坡外。水沟分排水沟和集水沟,排水沟主要是排除汇集的水;集水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横贯斜坡的沟渠,主要用于对地表水和雨水的汇集。两者同时处理防渗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被覆处理边坡的坡面和坡顶,若该地段透水性弱,则对其重要部分及时进行防渗处理;若该地段透水性强,则对其已经发生的裂缝处用水泥浆或粘土进行填充,并加盖薄膜。
2.4.2 地下水的排除过程主要如下:地表以下3m的地下水可利用明沟和暗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排水,其中暗沟又分为排水暗沟和分集水暗沟,通常情况下,每间隔20~30m处修建一个检查井或集水池;地表深度超过3m的地下水运用钻孔的方法进行排水,其中地表深度在3~5m的地下水运用钻孔的方法进行排水,地表深度在5m以下的地下水运用斜孔进行排水,其孔径约为60ram,并设置2~3层钻孔,这样既可以做到深层水的排除,同时也可以对浅层水进行排除。当其他区域的地下水顺着其他通道或含水层大量涌入滑坡区时,需要在区外建造地下水截水墙,截断滑坡区流入的地下水,诱导其排出地表。
2.4.3 削方减重适用于小型滑坡,其主要做法是在准确把握滑坡面的分布情况、滑坡滑动趋向和滑坡规模后,将滑坡后部土体削去,填土镇压前沿,以此达到增强滑坡稳定性的目的。
2.4.4 修建抗滑桩的具体措施:用35~40cm孔径的钻头于滑坡前沿处垂直穿过滑面,然后插入工字钢或钢管,在滑面下1/3处打入桩基;钻孔也可用1.5~2.0m直径的竖井进行替代,钢筋混凝土为其井内主要充填物。抗滑桩不仅有增加预应力的效果,还有抗滑阻挡的作用。
2.4.5 修建档墙的具体措施:首先挖开滑坡前沿,然后通过网架搭建钢筋混凝土墙。档墙作为抵挡工程,主要适用于对滑坡前沿进行填土反压,这样不仅可以稳定上部斜坡处的滑动,也可以稳定单个坡体滑动。
2.4.6 因河岸常年遭受河床下切和河流侵蚀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使其在地震时常常发生滑坡现象。为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做好加固河床、导流工程和防护堤护岸等工作,以防止河岸遭受侵蚀,从而维持岸坡的稳定。
2.5 避免修建居民建筑和工程设施
在易受泥石流影响的地区,居民建筑和工程设施应避免在此处修建。若无法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则必须加强对泥石流的治理和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
2.5.1 关于引水工程和修建蓄水的治理。于水体补给区处修建截流水沟、调洪水库和引水渠等,用于对泥石流上游的水源进行集中切断或
截留。
2.5.2 拦挡工程的修建主要包含有护坡、拦沙坝、挡土墙和谷坊等,在泥石流的流通区进行层层拦截。
2.5.3 排导工程的修建应选在堆积区或流通区,其主要工程包括顺水坝、排导沟渡槽、导流堤和急流槽等,其目的主要在于将地下水和地表水排除出泥石流区域。
2.5.4 停淤工程的修建应选在下游平坦开阔的河床段或低洼平坦的堆积扇上,其主要工程有拦淤库和停淤场。
2.5.5 固结泥石流物源。通过浅井和浅钻用水泥浆对松散物质运用电渗和加压灌注等方法进行固结,矿渣主要使用化学凝固剂进行胶结,用来避免堆积的松散体液造成泥石流。
为切实做好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有效防范动植物疫病等次生灾害,把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公告如下:
一、恢复油菜、蔬菜、水果等种植业生产。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针对受灾特点和气温回升情况,及时清沟排水、除雪除冰、培土壅根,尽快恢复蔬菜生产。要抓紧抢修受损的蔬菜大棚,抢种速生叶菜,抢生芽苗菜,抢育果菜秧苗,保证市场供应。采取摇雪打撑、树干包扎、稻草覆盖、松根培土、熏烟防霜等措施,提高果树避寒防冻能力,做好果树维护工作。随着温度回升和冰雪融化,田间小气候湿度增大,受灾作物抗病能力下降,部分病虫害可能加重发生。各地要加强预测预报,推进专业化防治,切实防范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二、加强畜禽生产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农户对畜禽圈舍及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冰冻积雪,加固修复受损的畜禽圈舍,提高抗寒保暖性能。各地特别要防止因低温冻害造成畜禽免疫能力下降,引发的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要切实加强畜禽疫病防范,指导养殖场(户)对所有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对死亡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疫情监测和免疫,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加强检疫监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保障畜禽产品安全。
三、减轻水产养殖灾害损失。抓紧清除冰冻水面的积雪,尽快修复受损设施;及时打捞死鱼,避免污染水质和发生病害。进一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和养殖水质监测,防止天气回暖后暴发水生动物疫情。
四、加强农业抗灾工作领导。恢复农业生产是抗灾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和防范动植物疫病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到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要切实加强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的调配供应,确保灾后恢复生产需要。要加强信息引导,促进产销衔接,确保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出现动植物疫情及时上报。
另据中国气象局网站信息,未来3天华北中南部、山东的部分地区、云南西部和中南部、华南大部有大雨或暴雨,并可能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6月3日山西省部分地区可能发生较强的雷电活动,出现雷电灾害可能性比较大。
为加强防范应对工作,避免和减少因大雨、雷电和地质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现特向上述地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提出以下要求:
1.相关地方的安全监管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中央企业要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加强监测监控,通知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安排好必要的抢险队伍和救援装备、物资,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强降雨可能造成的淹井、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
2.立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加强防洪设施检查,尤其是对采空区上方的防洪检查,做好防洪准备;受洪水威胁的矿井,要停止井下作业,撤出井下人员;加强对露天矿山边坡的监控,防止发生滑坡。
3.密切监控受影响范围内各类尾矿库,检查防排洪设施,做好防范因强降雨和地质灾害造成垮坝、溃坝的各项工作;通知下游受影响范围内的群众做好防范准备,一旦发生险情立即采取措施、组织疏散。
4.督促铁路、民航、水运、长途汽车客运等行业企业做好相关防范工作,确保安全运营。
5.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企业加强检查,做好防雷电工作。
6.油库储罐等重大危险源要对接地装置全面检查;雷雨天气应停止装卸油料,必要时切断电源。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与盆地的结合区,该区内山高谷深,断裂发育,地质环境脆弱,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汶川地震后,在地震极震灾区及重灾区的沟谷及坡面,由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体,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固体松散物质。由此可知,这些区域成灾条件极为优越。因此需要正确客观地认识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特点,根据这些震害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工程预防措施进行防灾。
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主要特点
2.1山地灾害规模大,以崩塌泥石流为主
汶川地震直接造成的滑坡,崩塌总数达4到5万处,巨型滑坡达到30余处。震后造成的次生山地灾害隐患点约5000处,其中滑坡1701处,泥石流304处,崩塌1844处,不稳定斜坡1093处。
2.2形成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堰塞湖
汶川地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广泛发育,在加上地形上山高谷深的特点,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物进入河流中,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据统计,地震重灾区内分布有257处堰塞湖,其中33个堰塞湖对下游具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地震堰塞湖坝体由松散堆积物构成,强度较低,随着湖内水量的增加,承受的压力增大,直到坝体达到临界状态,发生溃坝。且这些堰塞湖沿河流成条状分布,其中一个发生溃决,下游的堰塞湖也将逐级发生溃决,其产生的洪水会严重威胁下游重要城市的安全。
2.3震后较长时间内泥石流活动活跃
汶川地震强烈的震动力使极震区内的山体大范围内震裂松动,形成大量的岩体破碎物质,约50亿~80亿立方。同时强烈的震动造成的数以万计崩塌、滑坡,这些崩塌滑坡发生之后,在滑源区和堆积区留下众多还可能发生局部变形破坏不稳定斜坡。这些为以后泥石流的产生创造了地质条件。震后灾区的降雨,会使那些地形陡峭,多面环山的地区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雨水,破碎的岩土体在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作用下,夹带大量泥沙与石块突然直泻,形成泥石流。已造成的泥石流事件有:2008年北川9.24泥石流,2009年都江堰汶川7.17泥石流,2010年四川8.13特大山洪泥石流,2011年茂县7.3泥石流。
2.4出现地裂,地面隆起现象
汶川地震中,山体和地面的破坏很严重,有的地方出现了较大的裂缝;还出现了在一般地震灾害调查报告中少见的地面隆起现象,其中某地的隆起量高达4米。
3.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危害
3.1破坏山区公路,阻碍交通。崩塌滑坡这些次生灾害阻断了交通,掩埋了通讯设施,阻碍了救援人员及时进入震中地区实施救援。
3.2破坏山区的河流系统。滑坡泥石流所携带的岩土体进入河道,挤占压缩了河道,同时使河床抬升。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改变了河道的形态。
3.3严重威胁震区及震区河流下游地区的安全。震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质都较为活跃,为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孕育了条件。
3.4严重破坏震区内的生态环境。震后震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4.工程预防启示
4.1汶川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大多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水是再次形成次生灾害的重要因素。滑坡的产生,泥石流的形成,崩塌的发生等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地震形成的滑坡体,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如水库堤坝、村镇、交通干线附近的滑坡、泥石流应建设水沟等排水工程,把滑坡区内的地表水汇集排除,并进行防渗处理。
4.2地震次生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修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发生地震后是救援人员、物资进入灾区,伤员运出灾区的生命线,因此这些交通干线为了尽量免受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应尽可能以隧道的形式修建在岩层稳定的山体中或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不宜采用沿河岸修建交通干线的方法。
4.3对于地震造成的堰塞湖,首先应修筑河流建筑保护物,防护堤岸、加固河床或用导流工程防止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保护岸坡的稳定,防止岸坡垮塌阻塞河流;同时也要整理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以防止堰塞湖溃决之后对下游地区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徐梦珍 王兆印 漆力健. 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链[J]. 山地学报, 2012年(04期).
2008年严重的雪灾冰冻,造成全县12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1个林科所的森林受到严重为害,其中林木受灾面积合计50901.3公顷,受灾蓄积量231.1万立方米,竹林受灾面积1151.1公顷,受损株数189.4万株,苗木受灾面积701.7公顷,受灾株数3320万株,林木种子减少400公斤;松树以及其他树种也受到严重的危害。长时间的冻雨和冰雪造成大批新植幼树冻死,大量林木折断或倒伏,树干、根系被冻伤,给森林病虫害大发生提供机会,给林业生产造成第二次灾难。
2昭平县冰雪灾害天气发生后针对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
自2008年冰雪灾害发生以来,我县林业部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每年选择受害程度不同的植株,自梢端开始,从上到下直至根部,观察顶芽、嫩叶、老叶、枝、干及根系的颜色、形态、质地,确定冻害症状;记录立木病虫害种类、数量和存活率。同时调查记录地理位置、土壤、植被等情况。调查记录在土壤、杂灌木和其他植被越冬的病虫害种类、天敌种类及数量和存活率。通过调查发现病虫害发生的总面积一直处于较高位运行态势,具体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
表1昭平县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统计表
年度 累计发生面积(公顷)
累计 马尾松毛虫 竹蝗 萧氏松茎象
2008 3396.67 1860 170 1366.67
2009 3568.67 2177.33 154.67 713.33
2010 3272 2268 140 864
2011 5495.33 4654 226.67 614.67
3昭平县冰雪灾害后森林病虫害的趋势分析
3.1冰雪灾害对昭平县的森林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适合森林病虫害暴发和流行
此次冰雪灾害,部分中、幼龄林因雪压造成不同程度的折干断枝、冻伤,使林木生长普遍衰弱。一方面,雨雪冰冻灾害会降低以各种相对以裸露方式越冬的昆虫,如食叶害虫越冬虫态的存活基数;但是另一方面,有利于多数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和流行。尤其是树木遭受雪压冻伤折断,树势下降,多种病菌容易侵入树体。马尾松和湿地松普遍遭受不同程度冰冻,造成松树枝、干折断,生长衰弱,必然引发松墨天牛和其它钻蛀性害虫的大举入侵和繁殖,从而带来松材线虫病入侵和繁殖,增加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扩散的危险性。加上林区供电设施维修,将有可能从松材线虫病疫区带进的松木电缆盘,为松材线虫病传入林区带来隐患。幼林以及苗木抗冻能力低,更容易遭受病菌的侵害,导致一些病害的流行,造成苗木死亡,影响苗木和新造林的成活率。山高路陡,在海拔450m以上的受害林木将很难清理完毕,每年的四月份气温转暖后,天牛类、各种小蠹虫将会对松木、杉木以及其它阔叶树木进行入侵,这将有利于一些次生性、隐蔽性强的害虫暴发成灾。
3.2昭平县森林主要病虫害的发病趋势分析
2008年春发生了冰雪灾害以后,我县的马尾松毛虫、竹蝗都呈上升发展趋势。目前,在高山部分的小蠹虫所引起的灾害还没有暴发,以及其他次生性灾害也没有暴发,预测下一时段大面积发生的概率较大,需对此引起高度重视。2008年发生的冰雪灾害是在海拔450m以上,全部的树木都被冰雪压断,在高山上很难处理被压断的枯死木,经过几年的自然腐化,为蠹虫类泛滥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在未来1 ~ 2年内大面积出现蠹虫类蔓延存在着较大的可能性。受雪灾的影响,昆虫的食物链断裂,就必然会暴发其它病虫害,这是一条自然的规律。在2011年的调查中新发现了桉蝙蛾、天牛、桉树枝瘿姬小蜂、竹节虫,虽然为害面积较少,危害程度轻微,但是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达到防治基数以后,要果断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4昭平县冰雪灾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4.1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防止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森林病虫害预报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病虫害发病动态,并根据当地气候以及林木的生长状况等因
转贴于
素,综合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它是以病虫害的监测为基础,对病虫害的发生做出相对准确判断。它是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中最为基础性工作,但是2008年的冰雪灾害,不仅仅对森林生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一些有益的生物,或者说天敌类生物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于病虫害的发病规律而言也是一种破坏,简单依靠原有经验数据对病虫害的发病测算,已经不能准确地预测出下一时段病虫害发生和发展趋势,需要进行重新的监测,通过监测得出新的数据,进行新的基础数据测算。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测体系,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和借助高科技的监测模式、数据分析系统,在原有监测模块体系的系统中,加载上受自然灾害因子,再展开数据分析运算。同时要借助人民战争的成功经验,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测报网络。增加新发生病虫害的监测点,调整和部署原有各种病虫害的监测点,尤其是在病虫害高发的林区,进行重点的布点监测。对主要常发性和次生性病虫害开展常年动态监测,冰冻雪灾极大地改变了林分环境,原先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特别是次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对海拔450m以上的林木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进行监测。
4.2加强营林技术改进,提高森林自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008年冰雪灾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使大部分林木失去了原有自身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即便不再遭遇病虫害的侵染,也很难维系正常的生长,在这一时期内,加强对森林的营林管理是尤为必要。首先对于受冰雪灾害影响而死亡的植株要及时清理,及时补种,对于那些折枝但是还在存活的树种,要迅速清理折枝,改善林地的卫生条件,防止由于卫生条件较差造成的病害。对于经济林要深挖除草,改善土壤环境,清理冻死土壤内的病虫或者是虫卵,同时进行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树干的涂白来防止树木的病虫害。在树干的断口处进行伤口修复,防冻液涂抹。在每年的春季喷洒杀菌剂。在今后营林的选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抗寒性,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合适和合格的种苗,栽种到合适的林地中去,在整个营林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营林理念,提高森林的整体抗寒、抗病水平,增强森林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4.3通过综合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
一、选择专题课的意图
汶川地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成为重要的时事地理。社会、媒体宣传报道比较丰富,这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项,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设计此专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同时,地震灾害教育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救护学、地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二、专题课的构思
l.专题课的课名
《从汶川大地震谈自然灾害与防治》
2.专题题的课的目的
(1)通过介绍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讲解自救的措施,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学习“唐家山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问题,学会分析诱发灾后各种次生灾害的因素,培养学生用地理知识去解释自然地理现象和解决实践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汶川大地震的过程,尤其是灾后自救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意识。
3.专题课内容的确定和准备
(1)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专题课更生动、形象,笔者对中央电视台“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报道的素材进行精心整理,打印成阅读材料。
(2)按照专题课的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选择整理了有关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分析、危害、预防措施和如何开展自救等理论知识的材料。
(3)为使课堂更加生动直观,通过下载素材,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唐家山堰塞湖”形成过程演示课件。
4.专题课实施步骤
(1)学生阅读汶川大地震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汶川地震的地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讲述地震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
(3) 学生自由发言,热烈讨论“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自救?”
(4)展示“唐家山堰塞湖”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地震后会产生哪些次生灾害;其诱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次生灾害。
(5)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总结,提高学生的认识。即由实践再到认识。
三、课后体会
l.关注时事热点,引领学生思维
在整个专题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时间原因,有的学生没有来得及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他们又以书面形式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此次专题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笔者认识到,地理课堂教学如果仅仅依赖教材,就书论书,忽略探究性学习,那么知识的传授势必比较单调,也难以形成师生共鸣的课堂氛围。
2.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灾害教育
课堂上通过视频展示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个个“抗震英雄少年的故事”、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深深地触动了学生心灵。使笔者感受到“生命价值教育”和“感恩与爱心教育”应当成为地震灾害教育中的一部分。
3.挖掘次生灾害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育历来重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特点。课堂上加强对地震灾害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造成影响的讨论,如通过师生分析“唐家山堰塞湖”的成因及危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推理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促使学生对地震灾害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也体现出本节课地理思维的“含金量”。
1 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影响农业生产的天然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如旱、涝、盐、碱、雹、酸等。农业生产是第一性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受到人为干预的程度越来越强烈。但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言,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具有基础的支配作用,原生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1.2 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在农牧、渔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回报,大幅度的增加生产性投入,由于农业生产措施不当以及农业生产者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投放农药、化肥入田造成农产品污染、农田土壤质量衰退;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散饲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畜牧业大规模发展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大规模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果园,致使地下漏斗区的形成,沿海区域则产生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灾害;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导致的次生盐碱化等。此类生态环境问题因区域人口的增长,盲目无序的开发,不合理干预程度的加剧而加重。
1.3 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各类工矿企业,城市生产、生活“三废”的排放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类现象大多分布在新兴工业乡镇及城郊工业企业周边。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污染类型、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持续时间诸多方面。一旦污染程度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某一限值,则环境明显恶化,难以治理。
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三大分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从空间角度来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三种生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本身产生的起因就是综合作用的产物,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即取决于原生生态环境的脆弱,又起因于人为的不合理干预。区域性的农业问题可能是以一类问题为主,也可能是二类或是三类的问题并发。
从时间角度来看,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存在,一般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突出,在大范围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性投入的增加与积累,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故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逐渐降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期后,大规模不合理的干预,使得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使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起因于农业生产者自身。一般而言,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发展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生物技术和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和推广,此项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由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外源性污染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水平。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差别在于起因不同,其防治对策也各不相同,三类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制订防治对策时,既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又要突出关注其主要环境问题。
3.1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势利导,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宏观上加以调适和预防;二是进行大量投入,建设持久的基础性设施,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2次生环境问题的防治
农业自身问题引起的次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措施为:一是改进商品性生产投入质量,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二是充分提高生产性投入的生产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后果,如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农药和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物种间互利共生、边缘效应、循环再生等功能,挖掘系统内部潜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农业生产建立在较少地依靠外部投入的基础上。
3.3 外源性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一方面在法规和经济上加以严格的限制,如设立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区,但是更为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型工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建军,张士功等.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四川农场,2007,(3).
Abstract: June 6, 2011 1:00 am o'clock, Wangmo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whose high altitudes shear and cold air, resulting in regions of heavy rainfall within the eight towns and Wangmo and Ziyun County border. The heavy rainfall caused the county of Wangmo River, jumping the queue River, Yue Wang River basin flash floods, triggered a large area of the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After a large flood disasters in Wangmo County triggered secondary geological hazard survey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ounty's top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echanics,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large flood disasters in Wangmo County, 6.06.
Key Words: Wangmo County, flash,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2011年6月6日发生特大山洪灾害后,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县境内因山洪灾害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多达86处。涉及8个乡镇57个行政村,受威胁人数为11689人,其中包括6所学校。望谟县位置图见图1。
图1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以下,将针对望谟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以及岩土工程条件等因素,对特大山洪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分析。
1 地形地貌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南部,境内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地形起伏大。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区内最高点位于测区中部打易镇的跑马坪,海拨高度1718m,最低点位于工作区南部复兴镇洛郎一带的望谟河,海拨高度473m。该县属溶蚀、侵蚀地貌,以侵蚀地貌为主。溶蚀地貌主要分布于乐旺镇的东南部及西北部坎边―行洞一带,以石灰岩峰从山地为主。侵蚀地貌广泛分布于县境内北部、南部、东部及西北部。境内山体以低中山、低山为主,河沟众多,呈树枝状分布与整个县境内。因望谟县这一特殊的地貌条件,在强降雨后,大气降水在地表汇流,沿着北高南低地势,径直排入望谟县南端红水河、北盘江、南盘江交界处。该地形地貌条件为特大山洪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水力通道条件。
2 水文地质条件
望谟县夏秋降水多而集中,降水强度大。区内≥50mm和<100mm的暴雨日数平均每年有4天,以5~9月出现最多;≥100mm和<200mm的大暴雨平均3~4年一次。日最大降水量196.7mm。2011年6月6日,降水量日降水量达到316.1mm,强降水是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县域内为大面积的碎屑岩山区,补、径、排较为复杂,各区分界不明显,总体上北部为补给区,南部及西部为排泄区;就局部而言,背斜成山和高山区为补给区,向斜谷地和河谷地区为排泄区。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其次是地表水的侧向补给以及相邻含水层地下水的地下补给。影响地下水补给条件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的多少、降雨量的形式、植被情况、地形坡度的陡缓、岩性、及岩石裂隙、岩溶发育的情况。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发源于本工作区的最高处跑马坪一带的主要河流有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望谟河由北南穿过县域中部汇入北盘江。乐旺河由北西向南东方向迳流,经乐旺、桑郎最终注入红水河。打尖河由南东向北西迳流,经打尖、羊架,最终注入北盘江支流清水江。上述河流属季节性(雨源性)山区河流,相对高差极大,河道比降大,河流上游与望谟县城落差达1200m,汛期降雨集中,河水暴涨暴落,破坏力强。
强降雨导致了县内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等水位骤涨,沿沟两侧山体表层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以及强风化岩体作为物源,被洪水携带,自北向南,形成了特大山洪灾害。
3 地质构造与岩土工程条件
望谟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大致以乐旺―望谟―新屯―打尖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陆块,南部为右江造山带。地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直扭型的北西向反排多字型构造及挤压型的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尤以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本区大面积分布的中三叠统浊积岩中次级褶皱发育,形态复杂多样。
该县境内,出露地层以第四系、三叠系地层为主,岩土体组合条件复杂多样。因境内地质构造发育,形成了以三叠系边阳组为主的软质岩组以及以第四系松散岩组为主的岩性组合。在统计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中,8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孕育在三叠系边阳组砂岩或砂岩与粘土岩互层的地层中。其中,第四系松散层分布范围广,多为碎石土、块石土及冲洪积粘土层,分布厚度不均。
望谟县境内出露主要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
表1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区地层系统及岩性简表
在该县特大山洪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以滑坡灾害为主。这类灾害主要为浅表层砂砾石、泥砾及碎石土等,沿下伏基岩接触面,产生的滑移、错动。在2011年6月7日之后进行的调查中,全县境内除调查发现的对居民有威胁的滑坡灾害隐患之外,望谟河、打尖河等河沟沿线高陡山体上,均有大量滑坡分布,也均为浅表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的滑塌变形。滑坡灾害中,滑面形态多为折线型。根据滑坡(折线型)稳定性计算公式:
……….(1)
式中:
Fs―稳定系数;
Ri―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
Ti―作用于第i块段滑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Rn―作用于第n块段的抗滑力(kN/m);
Tn―作用于第n块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Di―作用于第i块的动水压力(kN/m);
Wi―第i条块自重标准值与相应附加荷载之和(kN/m);
Ci―第i条块滑面粘聚力标准值(kPa);
φi―第i条块滑面内摩擦角标准值(°);
ψj―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时的传递系数(j=i时)。
其中,影响稳定性系数的各因子中,以滑面倾角α、滑体物质容重γ、滑带物质粘聚力C、内摩擦角φ为重要参数。望谟县境内滑坡中,高陡山体引起的较大倾角α、碎石土中高含量的碎石形成的较大容重γ以及强降雨后,饱和的岩土体低内摩擦角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滑坡的稳定性。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望谟县特大山洪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中,强降雨为山洪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的主导条件,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力通道,复杂多样的岩土工程条件为其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基础。根据这一成灾特征,相关部门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山洪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 [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5(1):621
[2] 庞道沐论山洪防治 [J] 湖南水利水电 ,2001,5 :3
[3] 李景保湖南省山洪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山地学报,2002,3 :5
高效的复习,关键在于准确地确立备考的重点,以较少的复习量换取较好的复习效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过去几年的高考试题,排查、梳理高频考查内容,并据此推测今后可能的考查内容。具体梳理时,可参见下表所示的形式。
根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大体可以把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型。从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出,近六年的高考考题,除2012年的考题涉及海洋灾害和地质灾害中的部分知识外,其余各年考题涉及的知识全部集中在气象灾害这一种类型上,对灾害类型的考查较为单一。这种命题选择极为罕见,个中缘由我们难以猜测,却足以说明气象灾害这种灾害类型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六年来对气象灾害的考查一直都在进行,但对具体灾害的考查,
每年并不相同,旱灾―涝渍―火灾―台风―寒潮―洪灾,依次进行,逐年变换。除2009年的“火灾”变相考查“旱灾”外,其余年份,基本上不重复。
从具体的问题来看,高考试题对具体知识的考查也非常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引发的次生灾害、防治措施。其中,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的考查频率最高,除2009年外,其他五年皆作为重点考查。而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直接危害等内容考查的很少。
二、 合理预测考查方向,追求精准备考
针对上述的知识考查特征,在备考时可进行合理预测,适当删减、整合,兼顾一般,突出重点,力求精准备考,提高复习质量。
1. 强化对气象灾害的复习。在众多的自然灾害类型中,气象灾害无疑是高考考查的最主要的类型,备考时应把其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对待。复习时,可根据其具体的灾害形式,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干旱”“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
等若干小专题。
需要说明的是,地质灾害的相关内容尽管一直很少考查,但该种灾害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普遍
且巨大,《考试说明》重点强调了这部分内容,全国新课标卷也对其常有考查。因此对该种灾害,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地予以重视,尤其是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具体灾害类型要格外关注,不抱侥幸心理,谨防万一。对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则可以
做一般性复习。
2. 合理推测可能再考查的具体气象灾害形式。对具体气象灾害的选择上,命题老师
有着一个综合的考虑――尽量避免对某一单一知识的重复考查,所以在具体灾害的考查上体现出依次进行、逐年变换的特点。对此,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如果命题老师继续考查气象灾害
知识,其可能性有两种,一是选择“沙尘暴”“暴雨”等尚未考查过的气象灾害进行命题,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进行新一轮的考查。因此,“沙尘暴”“暴雨”等气象灾害应作为下一步备考的重点,而对已考过的各种气象灾害,则应关注其尚未考查过的角度。
3. 突出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引发的次生灾害、防治措施”等高频考查内容的复习。针对考题的具体设问主要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特征,备考时,我们对每一种灾害类型的复习都要突出这几个方面。在进行基本知识的复习时,尤其要注重对每一种灾害的成因分析,通过成因总结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逻辑归纳和缜密推理
的思维能力。在进行针对性训练时,则要重视对此类题目答题方法的指导,适当建立必要的答题模板。
如在回答2008年的“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一问时,应先了解涝渍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在读图了解其空间分布状况时,要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即先从大范围区域上宏观地了解涝渍灾害的主要分布状况(我国东部),而后再进一步观察涝渍最严重的小范围“极值区(河流中下游沿岸)”;在具体分析原因时,则要注意从影响涝渍灾害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等)两大方面综合考虑,寻找其与灾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答题模板的建立只是提供答题的一般思路,具体答案的组织一定要结合具体区域的特征和图示信息
一、加强地灾隐患排查,查明灾情险情。一是目前已进入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预报,9月9日我县强降雨达到104.6毫米,至9月底还将有几次强降雨。各街镇乡应对辖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排查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对已纳入群测群防监测点的,要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和监测人,并定期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二是迅速开展地震余波和强降雨后新的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监测工作,发现情况应立即报告县政府和县国土房管局,并及时疏散受直接威胁的群众,设立警示牌、警戒线,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县国土房管局接到速报后,要立即派地质灾害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作应急调查处理。三是经县国土房管局确认的“首期”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理项目,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要抓紧做好迎接验收工作,若已处理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事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处理。
研究次生灾害造成交通设施破坏的原因,对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地震崩塌及滑坡灾害是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对区内公路、房屋等造成严重损毁[5]。地震时大量发生的崩塌、滑坡,以及地震后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发生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比一般地质情况的平原、丘陵,对道路交通的破坏和影响更为严重。下面具体分析下各种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
1.1崩塌西部山区山高坡陡,大量斜坡坡度大于55°,为崩塌形成的理想地形条件。横断山区等地地质构造复杂,岩体被地质构造破碎,富含节理、裂隙面、岩层边界、断层等岩石脱离山体的边界条件。同时山区岩体临空面多,风化严重,进一步降低了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地震可以造成坡体岩土强度降低,结构及完整性破坏。地震时由于地壳的强烈震动,边坡岩体中各种结构面的强度降低,同时由于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岩体的稳定性大大的降低,一般来说,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山区都会诱发大量崩塌。一旦遇到地震大批的山石滚落而下,将原有道路的道路彻底砸毁,并堵塞了道路,造成抢通的困难。
1.2滑坡西部山区由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大量修建盘山公路,需要修建隧道的路段代以迂回展线路段。傍山公路采用高边坡,边坡坡率大,很多边坡没有防护工程,山体结构土石疏松,岩石、风化严重,极易发生塌方、滑坡、路基滑塌等严重灾害。西部山区里适合城镇建设的平地是稀缺资源,为了获取更多土地,人为地大量挖掉山的斜坡,贴着陡峭的山坡修建城镇、道路等。自然斜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后,扩大了滑坡发生的概率。人工开挖边坡,在坡体上部加载(如修建路堤、丢弃矿渣),改变了斜坡的外形和应力状态,增加了下滑力,相对减少了斜坡的支撑力,从而容易引发滑坡。地震发生后不断的余震使地震已经造成松动的山体出现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汶川震区大量难以统计的沟谷、坡面型松散的物质都增加了泥石流爆发的几率。汶川地震的破坏力之大,震松的泥土和震裂的山石量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前所未有”,结果震后安县就产生了迄今为止在世界都堪称规模巨大的滑坡。
1.3泥石流山区有适合泥石流发育的地形条件,地震造成的崩塌和滑坡制造出大量松散固体物资,一旦遇到暴雨,极易产生泥石流。在经历地震之后,汶川地区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2010年8月发生的泥石流,汶川地震灾区德阳市绵竹市清平乡和震中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以及都江堰龙池镇受灾最为严重。除降雨量暴增这个诱因之外,地震是这次汶川泥石流爆发的主要因素。地震令当地的山体不稳定,暴雨极易诱发泥石流。山区地震造成的泥石流往往从震后第一个雨季开始,震害20年乃至更长时间都可能发生群发性泥石流,并造成灾害。汶川地震灾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大地质灾害将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群发性的泥石流,而为泥石流发生创造条件的主要是汶川地震所触发的崩塌滑坡在坡麓和沟谷地带形成的大量松散堆积物。地震崩塌滑坡,尤其是大型崩塌滑坡越为密集的地方,泥石流发生所需要的固体物源越为充分,爆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6]。
2中国西部交通设施抗震对策
山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在于选线,远离高陡斜坡,尽可能地采取隧道形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远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1崩塌边坡坡度较陡的硬岩、风化碎裂高容易引起崩塌落石破坏,在崩塌风险的地区在道路选线时注意避让。对于小型的危岩,首选的方案是清除,清方刷坡作为主动防护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崩塌造成的危害。有防护的边坡产生崩塌破坏程度远小于无防护的边坡,采用锚杆、防护网、喷混凝土等方案加固边坡。对于地震多发的山区要推广使用主动防护网,施工期间不影响通车,综合费用低,防灾效果比较好。对于受危岩威胁的已有交通设施,可以采用落石槽、拦石网、明洞等进行防护。明洞作为被动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引导或者避让崩塌灾害与段落,但是其工程造价较高,施工工期较长,难度较大,在选取此项防治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汶川地震中都汶路彻底关大桥抢通方式是用约4万方土石堆砌起来的新路堤与断桥两头合龙,类似情况也常见。路堤抢通修复容易,有崩塌风险的地区桥梁引桥不宜过长,采用路堤形式或隧道形式更好。
2.2滑坡对道路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地质灾害评估,对大型滑坡灾害点和隐患点重新进行选线,采取绕避方案。在道路重建选线中尽量采用半幅路半幅桥的方案通过峡谷区,尽量避免大量开挖边坡,诱发大规模滑坡。常规滑坡处理办法是刷方防排水工程、减载护坡、抗滑桩等。排除地表水,可在滑坡体的集汇水部位修建排水沟,在滑坡体后缘及两侧修环形截水沟,在滑坡体上修排水沟,或顺坡向修排水沟。排除地下潜水,可采用钻孔(打垂向孔、斜向孔、水平孔等)排水[7]。对于那些因坡角太陡,而形成重力卸荷型的土体滑坡可将滑坡体后缘土体削去一部分,使斜坡的坡角变缓,同时使上部重量减轻。斜坡的坡面可采用浆砌骨架或三维网(如:土工格栅等)进行防护,这样可保持斜坡稳定[7]。对某些规模较大的滑坡体,在挡土墙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可在滑坡体的前缘或其他适当部位设置抗滑桩,或采用桩墙结合,实现挡土效果。采用锚索与抗滑桩相联合的抗滑结构治理滑坡,抗滑桩桩身插入稳定层后,在锚索的作用下,其受力状态更加合理,桩身内力有一定降低,可以减小桩身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尤其是对大型滑坡的治理,其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同时可以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治理效果更佳。
2.3泥石流中国西南山区一直是泥石流高发地区。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发生了多次特大泥石流,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鉴于震后泥石流发生的长期性,要减少泥石流对交通设施的损坏,首先方案是选线时予以避让。泥石流治理应遵循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工程治理为主、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治理相结合,以拦为主、确保足够拦沙库容、拦排结合,以治沟为主、治沟和治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8]。泥石流治理最主要的工程措施有构筑拦挡坝、防护堤及排导槽[9]。对于公路而言泥石流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公路建构筑物的安全与稳定、使公路交通得以有序进,使泥石流体能够快速穿越横亘泥石流沟的公路是公路泥石流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因此泥石流地区道路往往采用无墩大跨高桥或者隧道的方案跨越泥石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