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6 10:45: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产业发展对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1-01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东麓,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该县地形的生动写照。近些年,鲁山县委根据其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是新生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产业高效快速发展。2012年,对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鲁山县虽然也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但是缺乏全县一盘棋的全面规划,发展具有盲目性,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未依据气候、土壤、技术条件、市场等要素通盘考虑,存在着隐形后患。

1.2 特色农业产业类别多

全县有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类别达到80多个,小类别特色产业有600多个,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1.3 未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在鲁山县的赵村乡、磙子营乡发展茶叶产业逾53.33 hm2,引进的品种为福建省品种,因该品种适应气候为春秋湿润天气,而鲁山县春季多干旱大风,很难生产出高质量茶叶;在库区乡发展蓝莓基地逾33.33 hm2,蓝莓适应偏酸性土壤,而该基地位于水库上游,土壤呈偏碱性,蓝莓生长较弱,难以形成花芽,产量和品质均不好[1-2]。

1.4 专业服务组织不健全

虽然各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的目的仅仅是争取上面扶持政策,机构不健全,制度同一化,未根据自己实际制订出可行性制度,难以达到提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与加工的一系列化服务。

1.5 资金、技术缺乏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山区贫困县,鲁山县缺乏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技术低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1.6 群众的小农传统意识不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虽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更加固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尽管他们自己小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但是当有人来搞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时,他们却把自己的土地看成了“金疙瘩”,不愿意流转土地,致使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习惯性的传统意识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3-4]。

1.7 销售渠道不畅,缺乏产后加工企业

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不能够根据市场来发展特色产业;缺乏产后加工增值链条,生产出的农产品经常出现价低甚至滞销现象,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

1.8 缺乏农业保险

特色农业保险的缺乏,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给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 发展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政府应加以引导,提供优惠的政策;农户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市场素质;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科学建立,发挥应有作用。

2.1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全局的、重大的问题。一是统一规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单靠农民是无法实现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聘请专家,系统科学地制定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发展的一时性、冲动性和盲目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针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资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产品做好推介销售工作。三是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投保。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对特色农业投保给予资金支持,使特色农业真正处于保险行业,以解除农户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合作服务体系。根据特色农产业特点,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充实功能,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提供系列性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信息,产品信息;推动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的大面积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农户培训服务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定期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建立销售、加工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销售队伍,建设产品贮藏、加工设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增值,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2.3 培养新型农民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农民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种植习惯,解放思想,放弃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益经营,自觉流转土地,实现一定规模经营,实现自己从农户到社员的转化,以规模增加自己收入。二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农户要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经营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以科技增加自身的技术、收入。三是做好产后增值工作。不仅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还要学习贮存、加工技术,勇闯市场,以拉长链条、增加收入。四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要局限于农业范围,要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同时,积极向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赏花、采摘、休闲、食宿一体化服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

3 参考文献

[1]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1.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14-01

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晋南盆地,东连夏县,西临永济、临猗,南依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傍稷王山同闻喜、稷山、万荣相接,盐湖区农用地面积为7.18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8.07%。2013年农业产值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达到7%。盐湖区财政在农林水事方面的支出比重由2011年的13.95%降至2013年的12.81%,虽然财政支出比例有所下降,但相对2013年的全省财政在农林水事方面的支出比例11.3%仍高1.51个百分点。可见,相对全省的平均水平而言,农业在盐湖区的地位依然很重要。

1 盐湖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

1.1 区位交通优势与特色产业优势

盐湖区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位于大太原都市圈的南端,中原经济圈的西部,西咸经济圈的东部,是晋、陕、豫三省交界的中心区域,是山西省主要经济发展轴线地质、地貌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特定的地理区位,决定盐湖农业的多样性和地域的特色性,区内种植苹果、葡萄、酥梨、冬枣、富硒葡萄、火龙果、泉水莲菜等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特色养殖和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以良好的势头发展。

1.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紧抓“转型综改”试点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三国名将关羽、文学家柳宗元、戏剧家关汉卿等相关古建和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境。舜帝陵庙、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圣家庙、关帝祖茔、唐泛舟禅师塔、太平兴国寺塔等文物保存完好,还有杜康、蔡伦、卫、陶朱公等古墓葬遗址[1-4]。

1.3 政策环境与生态环境优势

2012年,盐湖区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获得3块国家级示范区牌子的县区。盐湖区具有国家综改区、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区3个国家战略规划叠加区,拥有先行先试、创新试验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势,这将成为推动盐湖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盐湖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2.1 加强盐湖区龙头企业、园区建设

立足盐湖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园区引领、龙头带动、集群发展”为理念,按照“抓园区、兴产业,抓龙头、促转型,抓项目、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建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布局结构合理、资源配置科学、综合功能齐全的特色农业试验、引领、示范、展示区,将盐湖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最具创新的国家级高科技智慧创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特色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展示区、中西部地区最具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集散中心及最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意园区集群[5]。

2.2 推进果业组织化建设,打响盐湖优质果品牌

以水果标准园创建为品牌建设抓手,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以此为载体,大力推进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将区域特色转化成品牌优势,提升品牌效应;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优良果树品种、生态栽培和商品化处理技术,建立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果品品质、安全水平和商品档次,借助一年一度的梨花会、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平台,努力开拓市场,将“路露红”“花南”“群福”“舜乡”“馋猴”等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果品名牌打响运城,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2.3 增强农业旅游开发

以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载体,增强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发展春来看花、夏来纳凉、秋来摘果、冬来赏雪,建设万亩设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和体验宁静清新、感受采摘、农家乐的好去处。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园区能充分展现盐湖区独特的生态农业之魅力,可使盐湖区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典范。以绿色环境,塑造绿色资本,吸引绿色产业、洁净工业进入发展。南山生态观光旅游带、盆地优质果蔬带、北部高效槐米生态涵养带构成了盐湖区大农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调节了气候,涵养了水源,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绿色环境带动绿色资本发展,促进盐湖区“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名城建设。

3 参考文献

[1] 薛继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 赵春秀.谈现代农业特色经济[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8.

篇3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24-01

桓仁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拥有辽宁省全国较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桓仁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基础,形成了以葡萄、山参、优质米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基地,大幅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桓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产业竞争力已经形成

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实现规模发展。截至目前,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基地发展到4 666.7 hm2,年产量5 800 t,年产值3 400万元;山参保护地发展到3.87万hm2,年产干品3 t,年产值22亿元,基地规模居全国首位;优质稻米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其中精品稻米基地3 000.0 hm2,年产量2.2万t,年产值1.8亿元;林下山野菜发展到9 866.7 hm2,年产量4 000 t;以香菇、滑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发展到2 110万袋,年产量1.5万 t。

1.2 “一村一品”初具规模,农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近年来,桓仁县培育和发展了下甸子蔬菜专业村、荒甸草莓专业村、大青沟香菇专业村、回龙滑菇专业村、四河优质米专业村、川里香菇专业村、长春沟冰葡萄专业村等1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全县直接从事“一村一品”生产的专业户发展到3 061户。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1]。

1.3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模式渐趋完善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在不断扩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县葡萄酒产业投产和在建酒庄企业达到51个,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93个,优质米加工企业达到18个,其他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带动农户达到1.5万户,重点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2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基地集约化程度较低

在和现有土地经营机制的束缚下,农户发展产业依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没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相对集中连片。由于统筹规划不到位,桓仁县大部分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还存在定位模糊、主导产业不清的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2.2 精深加工水平相对落后

初级产品较多、产品档次不高,还存在经营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受限于加工水平和经营理念,在精品小包装、高档礼品装等方面开发力度不足,产品附加值还有极大地提升空间。

2.3 产业链条尚未完全形成

主要差距体现在农产品研发、展示、交易等服务平台建设上,虽然近2年在葡萄酒、人参产业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还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导致桓仁县地产优质农产品难以跨出县境,走向辽宁省和全国市场。

2.4 产业化组织服务能力较差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作用,数量不少,作用不大,等同虚设。桓仁的大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力较弱,管理松散,影响力和拉动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活动缺乏统筹安排和有效引导,还没有形成带动农民主动增收致富的良性运行机制[2]。

3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3.1 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专业化

要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定位,做好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专业化发展格局。当然,也可以是“几村一品”“几乡一业”,但必须符合区域发展实际,要充分调研,科学论证,避免盲目跟进,一拥而上,要符合集约发展要求。

3.2 推动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

要继续推进“一县一业”,确保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要全力打造“中国山参之乡”,确保山参保护地发展到5.07万hm2;要加快发展生态渔业,确保水产品养殖水面达到1.03万hm2,年产量突破1万t;要提高优质稻米种植水平,确保特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精品大米年产量达到4万t;要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确保以种苗、干坚果、工业原料林、药菜保护地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发展到16.00万hm2。要通过不断努力,推动全县特色农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3.3 推动生产经营实现组织化

要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或村内能人牵头,按照“民办、民有、民营、民管、为民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农民从过去“会什么就种什么”转向“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引导、协调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技术支持、信息、定单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提升农民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进入集约化、组织化的健康发展轨道[3-4]。

4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2(5):4-8.

篇4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90-02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按照“强龙头,扩基地,促联结,育品牌”的建设思路,倾力打造具有白城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又立足特色农产品原料大基地这一独有的发展优势,做出了建设“吉林省西部重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战略部署,从全局高度构筑了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2012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 195户,实现加工产值2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3%。水稻、绿豆、葵花、辣椒、蓖麻、奶牛、肉羊、肉禽8个产业基本成型,50%以上农户通过定单方式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多元增收、稳定增收、长效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

1 突出龙头建设,增强带动能力

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发展现状,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大型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主攻方向。围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精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依托市、县2级工业园区搭建龙头建设平台,狠抓全程服务促进项目开工达产,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在确保飞鹤集团投资1.5亿元的10万t乳产品加工项目实现达产的基础上,又全力促进哈工大集团投资2.3亿元的10万t乳品加工、益海嘉里集团投资2亿元的20万t水稻及20万t油葵加工、福建东佳集团投资1.5亿元的10万t水稻加工、吉林裕丰米业投资1.6亿元的5万t蓖麻加工、吉林金塔集团投资1.3亿元的5万t生物活性辣椒食品加工5个大型项目竣工投产,牛奶、水稻、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重大突破,强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2 狠抓基地规模,夯实发展基础

为了彻底扭转种养基地分散不定、原料数量波动不稳、原料质量参差不齐的不利局面,白城市委、市政府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基础,科学规划了10个优势种养基地,并采取财政补贴、项目扶持、信贷倾斜、科技支撑等措施,推进“一乡一业”向“数乡一业”发展。目前,水稻、辣椒、绿豆、葵花、蓖麻、奶牛、白鹅等种养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板块式布局,原料供应能力稳步增强。2012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42.5万t,特色作物产量达到150万t,奶牛、肉羊、白鹅分别发展到14万头、350万头、1 100万只。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地集约化水平,市委、市政府继续组织实施了农业园区建设工程,通过依托龙头建园区、联合大户建园区、招商引资建园区,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农业园区,引领原料生产基地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13年,全市新建农业园区35个,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19个。其中计划投资9亿元、占地200 hm2、养殖奶牛3万头的镇赉县飞鹤奶牛养殖园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已从乌拉圭引进后备奶牛1万头,预计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牧场。

3 完善联结机制,促进产销衔接

根据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产品原料供应趋紧的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加工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定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紧密合作的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与企业加工需求相适应的原料生产基地。在大力推行“垫付先期投入、保底价收购”定单生产的基础上,又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围绕特色产业、农业园区、专业村屯,采取种养大户牵头、经纪能人领办、基层干部兼职等多种措施,组建了238个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协助企业抓好定单签订、产品收购和监督管理等繁杂事项。同时,为基地农户当好维护权益的主心骨、代言人,使合作方真正实现自愿、平等。2013年,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服务下,白城天福、大安先达、吉林金塔、安大牧业等逾100户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36万hm2,养殖合同1 050万头(只),基地农户户均增收1 000元以上。辣椒、葵花、粘玉米、肉鸡、奶牛等产业基本实现定单生产。

4 加强服务指导,增强发展活力

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举措,激发了全市上下关注、支持、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从部门职能出发,积极主动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难题。在科技服务上,农科部门围绕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技术集成、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借助政府农技部门、加工龙头企业、生资经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推广力量,组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32个,推广高产技术18项。在市场开发上,组织170户企业参加国内外展洽会23次,签定农产品销售合同逾60亿元。利用《白城农网》等信息平台,农产品供求10万条。争创各类展会名牌产品57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在人才支持上,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投资者、服务群众的“四服务” 活动,从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拔117名干部,全年脱产到企业帮助策划项目、攻关技术、强化管理。

5 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9个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市、县两级涉及部门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发改、工信等部门帮助现有骨干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技改扩能、科技攻关、降耗减排等转型升级项目160个,农业、农发、科技等部门帮助原料生产基地争取农田水利、农机配套、品种繁育等基础设施103个,目前到位项目资金13.5亿元。市里专门成立金融办公室,加强企业融资管理和指导工作,协调金融部门有效解决加工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难题,通过信用公司担保、派员入企监管等办法,为163户加工企业争取各类贷款25亿元,大幅度提高了加工企业开工达产率。纪检监察部门一直坚持严格落实《关于加强企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检查准入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投诉举报制度、部门考评制度,严肃整治“吃、拿、卡、要、报”。各县(市、区)政府克服财政困难,力所能及地安排财政资金对奶牛、白鹅、辣椒等重点产业进行补贴,激励更多农户参与重点产业发展。

6 强化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证

市、县2级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实行定期例会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全部建立了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督查部门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的绩效考核办公室,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政府绩效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对确定的10个农业重点产业实行了市级领导负责的工作制度,按照“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包保领导和责任部门年末都要把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情况作为述职的重要内容。2013年6月,由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队、6名市级领导参加,组织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市、县2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农业产业化等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为期3 d的拉练式大检查,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干部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热情。

7 参考文献

[1] 夏飞友.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17-318.

篇5

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我国农业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催生出来的产业,是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开县农业在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种革新,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暴露的种种矛盾最有效的举措。因此,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开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农业产业开发比较滞后,农业生产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格局,现代农业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传统的农耕制度仍制约着农业发展方向。因此,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产业化经营,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1.农业产业化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制的有效手段

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通过利益诱导,在生产环节上发挥出“分散经营”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突出“统一经营”的特点,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统分结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民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说,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

2.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

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千万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小规模生产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从而全面推进农业的技术、组织和制度的创新。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可造就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依靠精深加工和技术革新,创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

3.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求破除传统农业的思维,突破产业、所有制的限制,树立现代农业的理念,用工业化的机制和方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把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农产品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使城镇的资本、技术、人才优贽转化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正是集聚资源优势整合城乡生产要素,促进城镇资源农村化,农村经营城镇化。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集合优势资源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农村劳动力充分再就业,不断改善农村社会面貌,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较多,不同模式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创新,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优势,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突出作用。

1.龙头企业带动型

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主体产品,形成“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带动农民实现规模经营,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如开县帅笑工贸公司是集全县油料深加工的企业,在开县临江、竹溪等油料主产区实行定单农业模式,以此带动种植农户的积极性;

2.主导产业带动型

以开发名优产品、特色产品为目的,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确立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区,发展名优产品。通过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围绕特色农业的影响,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资源优势突出,经济优势明显、生产优势稳定。

3.生产大户示范带动型

发展农业生产大户,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培植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影响力的生产个体,带动更多的农户集约生产,逐布形成产业化。生产大户作为农村家庭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很大程度上对产业开发规模化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辐射引导作用。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对策措施

开县农业总体构想是“大特色、大生态、大品牌”的战略目标,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 以建设成为渝东北区域特色农业示范带为重要支撑点。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这一主线和重要支撑点必须采取的战略措施。

1.确立主导产业,科学规划布局

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事业,在产业布局上,应立足于长远目标,突出大特色,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一是依据区域特色,把目标区域进行农业产业园区划分,形成基本框架,利于产业规划。二是确立农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细分产业核心区、支撑区、拓展区,明确产业发展主次结构;三是依据地域分步,立足于主导产业的核心地带,创建生产基地,生产基地是农业开发的主要发源地,是否合理布局,是正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

2.培育龙头企业,创建名优产品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快慢、规模的大小、拉动力的强弱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市场化的程度。一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引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保持结构平衡的的基础上,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二是龙头企业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企业经营机制运行,以规模生产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农产品基地;同时,围绕特色产业,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三是龙头企业需要严格质量管理,加强农产品安全认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创建名优产品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因此,龙头企业树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意识,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竟争力。

3.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组织运行机制

3.1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实施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核心是利益分配,完善的利益和风险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保证,一是通过产业化联营,广泛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提高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契约、合同、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企业和农民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三是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优惠措施,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融入到企业中去,使企业和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一体化。

3.2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营运机制

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保障。农业产业化营运首先要解决产权的界定,推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使企业和各联结体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

3.3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引导、服务功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能顺利实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科学的产业机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发挥优势部门、优势资源、优秀人才,对产业化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和运作,逐步完善土地流转、农业风险保障、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使农业产业化在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等方面获得更好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篇6

近年来,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龙泉市紧紧围绕“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升发展食用菌,特色发展茶果蔬”工作思路,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催生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符合龙泉实际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1发展现状

1.1农业特色产业稳定发展

2009年,龙泉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引导和帮助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全市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发展平稳。2008年,龙泉市作为丽水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粮食高产示范创建市”,参加全省粮食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1万hm2,实现总产10.8万t,全年粮食产值达1.7亿元,与上年持平,占农业总产值的13.4%。其中,水稻面积1.42万hm2,平均产量6 450 kg/hm2,总产9.18万t。油料作物1 026.67 hm2,总产0.18万t。粮油播种面积比上年略增,单产提升2%。订单粮食收购价稻谷2.24~2.32元/kg,比上年增加0.28元/kg。龙泉市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一是粮食。2009年,龙泉市继续开展粮食高产示范活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建万亩高产示范片2个,千亩高产示范方6个;推广水稻病虫统防统治面积200 hm2,超级稻面积6 666.67 hm2,优质稻米5 333.33 hm2;以“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建测土配方施肥竞赛示范方1个,建各类地力培肥示范点5个;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建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个。二是茶叶。近年来,龙泉市茶产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凭借名校院所的科技支持,实施特色茶战略,以“多茶类组合”为技术创新的突破点,积极开发低海拔无公害特早名优茶和中高海拔“龙泉金观音”特色生态茶,取得显著成效。龙泉市现拥有凤阳春、白天鹅2个浙江名茶,其中凤阳春和必福品牌先后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2家茶厂获“省示范茶厂”,3家茶厂通过QS认证。2009年,实施生态特色茶产业促进工程,以“安全、优质、品牌”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建设,积极培育10个茶叶专业示范村、1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10家标准化示范茶厂,建成万亩特色茶基地,推动龙泉茶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畜牧。根据“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积极实施生态畜牧业培育计划,以加快发展农牧结合模式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22.13万头,家禽饲养量114.67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6.82%,占农业总产值的11.1%。2009年,继续实施生态畜牧业培育工程,新建万头生态畜牧小区1个,千头规模养猪场10个,培育规模特色养殖大户25户,全力打造全省环境最优的生态畜牧养殖生产基地。四是水果。水果产业仍以培育和推广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名特优品种为主,柑桔、杨梅、梨、李、柿子等仍为龙泉市的主要水果品种。2009年,通过不断发展优势品种水果,全市水果品种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果工程”得到进一步推进。2009年全年水果产量4.745万t,比上年增0.245 t,增长5.44%。五是蔬菜。蔬菜产业是“菜篮子”工程的主体,为服务城市,满足居民消费需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2009年加大优质特色品种的开发,推广蔬菜规模种植,努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发展,蔬菜产业的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200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21万hm2(含复种),蔬菜产量64.85万t,蔬菜、大棚蔬菜和加工蔬菜为特色的产业格局。2009年,实施山地蔬菜扩面增量工程,以实施“山地蔬菜提升项目”为载体,以扩大商品蔬菜播种面积和乡镇覆盖面为工作重点,建设“万亩山地蔬菜龙南核心区”,建成商品蔬菜示范村10个,商品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10家,实现商品蔬菜播种面积和产值翻番,全力打造全省海拔最高的山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1.2日益增强龙头企业的综合能力,带动龙泉市其他发展

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市场拓展能力的提高,龙泉市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市培育龙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丽水市级2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其中:省级规范合作社2家,丽水市级规范合作社25家),入社社员5 147人,带动农户数42 419户。获省著名商标5个,全国名牌农产品称号1个,浙江名牌农产品称号5个。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7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5 112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6.7%,并被评为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市。

1.3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以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以引导发展

龙泉市紧紧围绕“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畜牧、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按照省、龙泉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要求,坚持“民管、民办、民受益”的指导思想,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龙泉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以稳步、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范围涵盖了全市多数乡(镇),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大大提高了龙泉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主要做法

2.1搭建农业产业平台,拓展农产品基地,发展项目建设

篇7

    泽州县县委和县政府特别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组,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指导、管理、服务和协调,并制定详细发展规划,规划了“十二五”期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1.2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泽州县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几千万元来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2012年开始,每年列资300万元用于“一村一品”建设,列资50万元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主体给予奖励。畜牧方面,自2009年以来,县财政每年拿出300~500万元来对畜牧业发展进行扶持。2012年扶持资金增至700万元;近2年,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扶持项目的县级验收扶持金额达1000余万元。蔬菜方面,2011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拿出1000多万元对蔬菜基地给予补助,重点对规模化设施蔬菜、露地菜生产基地进行资金补助。2012年,补助标准为日光温室补助10000元/0.067hm2,春秋大棚补助3000元/0.067hm2,露地菜补助100元/0.067hm2。

    1.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的应用,加强品牌建设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为主的农产品生产要求,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全县共认定“三品”产地面积17200hm2,认证“三品”产品80个。双丰公司的“巴公”商标、晋大公司的“晋大”商标、伊健公司的“伊健”商标、味利达公司的“本尔昆”商标被认定为省级着名商标;双丰BAGONG牌脱水蔬菜、彤康米康尔杂粮系列、金万福小麦粉被认定为山西名牌产品;巴公大葱、盘松蜂蜜、卧龙山甜糯玉米被认定为山西名牌农产品;彤康米康尔小米、盘松蜂蜜、双丰巴公大葱、伊健谷宜生谷物浓浆被授予“山西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及产品”称号;双丰巴公大葱和彤康泽州红山楂申报了地标农产品;还有5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1.4加强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近年来,全县累计建设农业项目达40余个,促进了全县小杂粮、蔬菜、畜牧、干鲜果、蚕桑、中药材、食用菌、休闲农业、科技园区等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成了彤康、双丰、伊健、泽地萃、味利达、金连康、润农、益丰园、绿之丰、长青苑、祥鑫元等20多家规模较大、市场影响力较强、幅射带动面广的省、市、县重点龙头企业。

    1.5积极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国际农交会、北京展销周、山西特色农博会等农产品展销会和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不仅将泽州县的特色品牌农产品送出了山西,同时还引进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人才。先后签定了双丰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万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及绿园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伊健食品有限公司的万吨杂粮速溶早餐加工项目、益丰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观光园项目、天天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泽西湖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项目、县畜牧局的万头高产奶牛养殖园区项目等,拟引资9.46亿元。

    2存在的问题

    泽州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必须有统一规划和指导,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长足发展。泽州县部分龙头企业也作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但缺乏实地调研考察和研究论证,存在纸上谈兵、凭空想象的情况,而且真正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极少。另外,个别地方不切实际上项目,盲目发展,结果项目遍地开花,重建设、轻产品、轻销售现象普遍存在,项目持续发展没有保障。

    2.2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且带动能力不强

    泽州县的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建设初期,产品结构都很单一,规模效益低,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有限。即使是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也只有公司所在周边少数村庄的少数农户。这种不大、不强的龙头企业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初期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而且很多龙头企业由于其产品发展局限,无法建立配套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就更小了。另外,全县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有竞争力的企业基本都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农业基础扎实的乡镇,这种企业分布不利于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发展。

    2.3品牌产品和精深产品少

    泽州县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有彤康的泽州红山楂酒、巴公的大葱、晋宏的油醋、伊健的早餐奶、泽地萃的食用菌、味利达的小米、谷丰的小杂粮、卧龙山的甜糯玉米等80余个,其中通过品牌认证的产品只有5个。产品均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少,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2.4资金投入不足

    全县龙头企业因规模较小而自身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抵押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此外,政府在组建农业产业化资金信贷担保机构工作上的力度不大、动作缓慢,这些因素都导致银行贷款难、筹资难,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对策与建议

    3.1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和基地型等各类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扶持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3.2支持中介组织高标准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们是联系农户和市场的重要纽带。要选择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其开展人员培训、农业技术引进、信息与经验交流、销售网络构建,引导其由生产、销售初级合作社向固定资产、资金高级合作社发展,促进其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增强其发展后劲。

    3.3促进土地加快流转

    促进土地流转是放活土地经营权、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大措施。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应从建立健全县乡土地流转市场及管理服务体系入手,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投资效益农业,连片开发农户流转土地。积极争取土地流转奖补政策。

    3.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篇8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3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20213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引言

2011年6月,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中原经济区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指出河南是人口、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阶段。发展农业产业集成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地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而所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要实现特色农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故我们可以把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界定为: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大量与产业有关的支撑机构如:如组织、协会、科研机构、大学、咨询中心等由于共性或互补性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简单地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处于形成阶段、且发展迅速。河南乡镇企业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堪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90年代中期向纵深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现象开始展露。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原经济的重视,已经给予的各种惠农政策,加之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催生等外力作用,同时河南依靠特有的区位优势,凭借方便的交通,依托独有的农产品种类,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步入快速发展轨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河南拥有产业集群388个,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两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链:一条是以小麦―面粉―面制品的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一条是以畜禽―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集群在河南的表现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1、“公司+农户”模式;2、“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3、“公司+基地+农户”模式;4、“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四种模式虽然不能完全的以后一种模式发展取代前一种发展模式,但是他们代表了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不断完善,在河南省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和集群的形成过程等差异使得这四种发展模式是并存的,但是毫无疑问的,第四种模式是农业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已经在河南成巍然之势,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的产品量位居国内前列。2012年,河南省有3,0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为60家、562家和2,502家。全省食品加工已扩张到23个门类、24个行业。方便面、火腿肠、速冻食品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排在全国同行业的第二位,居全省各行业之首。到2011年,全省粮食加工产量高达3,450万吨,居全国首位,并连续3年维持不变;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都在河南这片沃土扎根成长。2012年河南省有17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与此同时,等待上市的后备企业还有8家。

(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河南一大批农产品已经树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新乡的强筋小麦、原阳的大米品牌、开封的有机西瓜、中牟的黑蒜、信阳的毛尖、“双汇”的火腿肠、“三全”的汤圆、“思念”的灌汤水饺等优质品牌叫响于全国,远销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区。2012年,本省食品行业被命名为“中国名牌”的就有23个农产品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就有5家。品牌最终带来了终端消费市场的实际效应,在全国市场份额中,每10个汤圆中“三全”占了6个,每10个饺子中“思念”占了5个,每10根火腿肠中“双汇”占5根。“思念”速冻食品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过40亿元。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产品团体品牌缺失。近年来,河南省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三全”、“思念”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但是总体而言,已经形成的名牌农产品的驰名度更多的只局限于本省,全国范围内的知名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难以利用产业集群与品牌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品牌优势和效应。仍以“三全”食品为例,尽管“三全”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但是北京60%的超市却被台湾“龙凤”食品所占据。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特色农业团体品牌缺失拖累了企业品牌,以至于特色农产品长期服务于中低端消费群体,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减弱。因此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发展中存在于强大农产品加工阵容不相匹配的品牌成长不良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一步发展壮大的软肋。

(二)农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目前,除了“双汇”、“三全”、“思念”等几个核心企业所处的产业集群外,大多还是以规模较小的、零散的产业集群为主。大多集而不群,更多的只是同类之间的简单扎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很少,无法做大做强完整产业链。以新郑红枣为例,虽然新郑被誉为“大枣之乡”,但是枣树的种植多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生产环节趋同,大枣的质量不高。而且很多农户将大枣采摘下来直接进行销售,产品的季节性使大枣低水平竞争严重,加之不存在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使得农产品带动农户增收不强。总体而言,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限制了产业链自身的垂直方向的延伸,农业很难摆脱自己自足的困境,真正实现产业化。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有待提高。河南省已经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适用、简单技术应用为主。集群内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严重缺失。河南省虽为农业大省,但是由于产学研分开,带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和知识传播慢等问题,使得河南并不是农业大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由于农业精深加工技术稀缺,造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河南省正在大力推行“三化”建设,即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各地市政府都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推行“三化”,但是各个地方对资源、市场、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底数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确定主导产业。虽然也注意到了主导产业的选择,但却有明显的主导产业选择雷同和主导产业选择过于分散的特征,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偏离了产业化的初衷。此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结合市场实际,注重眼前利益,混乱无序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

三、河南发展特色农业集群的思路

(一)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1、把握地域特性,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最适合地区资源条件丰富,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经由规模化的生产,产业链的开发,加之市场化运作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河南拥有独特的种植小麦、棉花、大蒜特色产品的自然优势、以这些特色产品为核心,发挥聚敛性,吸引大量互补和相关联的服务人员和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用专业化和规模化赢得竞争优势。

2、依托市场优势建立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是以区域特色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市场)或者以大城市市民市场需求(如观光休闲需求)为基础,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交易中间商的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化,产业开发幅度更大,市场运营流畅而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周边的小型企业集聚成群,形成规模小群体大的企业群,而相关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则市场相对集中,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更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的美称。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形成包括农户、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及加工、运销企业等经营主体空间集聚的农业产业区域。

3、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一般形成于基础农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产业集群在形成前区域内经济几乎全部都是农业经济,大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均质农业区域。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地区普遍出现以当地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而其中最具经济优势的企业毫无疑问的成为新的龙头。而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拉长而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此特色产业向四面延伸,逐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最佳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南漯河的双汇集团,利用当地优势农作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覆盖河南全身及安徽、山东、陕西等周边地区的生猪养殖基地,已完善了从科研到生产、加工、保鲜,直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1、制定合适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强调区域的非均质性,试图通过发展区域的个性即特色,形成区域差异来培植农业地区竞争力。在制定产业集群规划时,政府应组织力量对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次详细的调查和摸底,分行业了解掌握全省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及地域分布,并集中力量对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做细致的分析,并作相应宏观上的发展规划和布局。通过行政和经济的限制和鼓励手段,通过层次规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

2、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产业集群建立伊始,各个地区在研究和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坚持两种思维方式:一种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按照“资源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原则构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区位商测算来敲定优势特色农业;另一种思维方式,从市场需求中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某种产业,需求很大,但是没有人做,或是做得很不好,这样的产业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在首选特色产业上要存量造优,后在大量产业中挑选出竞争力最强,前景展望最佳的产业集群优先发展。若本地区无此特色产业,则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也即“无中生有”。为何引入,源于只有内生的才能在本地极具竞争力,具有优先发展的优势。

3、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培育和加强企业研发创新农业技术的意识。从政府的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引导资金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有针对性地投入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品化转化。如,2012年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与3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

4、加强产业集群内品牌的培养。特色农业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总是把地区名称融入其品牌,代表着生产该农产品的自然条件,它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工业产品,消费者也因此更看重特色农产品的集群品牌。在国外,农业集群品牌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如荷兰、德国、美国的产业群,这些享誉世界的农业产业集群,总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政府要有效制定集群内的行业法规、产品服务体系等,并有效引导该群体内的企业遵守,做到正面引导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的作用。

四、总结

依托政策支持和国家中原济区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的河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原经济区筹划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中心,坚持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农业的过程始终围绕如何提高特色农业投入产出比,推动广大务工群众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借此加大自身的收入,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开发特色农业等问题。集中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佳选择。当然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表现,也必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快速地完善发展,因此河南省政府应该重视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2301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必然趋势。加之,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比较收益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有重要作用。而垫江是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并存在龙头企业少而小、带动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不突出、专业化水平低,商品基地发展不足、经营规模太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推进农业规模化大生产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现状,所以探索垫江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制约垫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基于生产函数Q=f(L,N,K,E)且立足垫江农业发展实际,本节把影响因素做了转化与拓展,试分析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2.1 劳动人口素质低下、人力资本严重短缺

一是我县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年限较低,在家务农劳动者受继续教育机会少,成年尤其老年农民的文盲率比较高。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达5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仅占21%。这些导致我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对科学知识接受能力较差,造成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二是我县大部分农民思想比较保守、“小富则安”,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比较低。三是大量劳动力,尤其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流失和农技人员急剧减少,剩下的老人、妇女及文化很低的中年人很难肩负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2.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

我县交通相对东中部地区较闭塞、通信也较落后,这导致我县经济环境封闭、信息短缺,商品生产受制约,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到2013年底止,我县公路里程2586公里,人均拥有路网仅为2.7米,为东部的1/3和中部的1/2;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6.4公里,仅占全市总里程的3.1%;县二级以上高级公路占总高速公路的仅11.4%;对于县内,诸多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县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

2.3 农业资金短缺、有效投入不足

总所周知,资本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资本积累有自身资本积累和国家财政信贷支持两种途径。从农业自身资本积累看:垫江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大部分用于维持日常生活开支,用于扩大农业再生产的自我积累资金几乎为零。这样农业资金投入只有依靠国家财政信贷支持。但从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看: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各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又面广人多,国家落实到单个地区的政策性资金也就十分有限,且这些下发给地方的政策性资金大都用于弥补地方收支差额,用于生产性投入的资金数额不大。同时,我县对发展农业上应有的优惠、扶持政策远远不够,没有真正把农业资金用于发展农业方面。以上这些都导致农业有效投入不足。

2.4 体制不活、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行为存在一定偏差

一是县农业发展尚未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从农作物物种选择、农业技术推广到农产品销售等都没形成高效运作的有机整体,往往某些环节超前,另外一些环节较滞后,极大降低了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二是职能部门相互干扰严重。目前,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基本上实行分段管理,我县部门间的利益格局未能合理定位,部门既得利益存在冲突,各职能部门都希望加强微观管理职能而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利益,部门分割状态的体制造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严重脱节和不协调。三是我县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不灵活和不健全也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市场带动发展型要求所在地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且对交通运输能力要求较高,主导产业带动发展型需要地区有相对突出的资源优势且这种类型发展下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对市场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鉴于我县尚无水路及铁路运输,同时县内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农民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淡薄等等,所以我县应依靠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3.1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农业合作社所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与农业相关、风险较大、效益不高的行业,极不利于吸纳城市富余资金。因此政府要建立农业合作

社发展基金用来支持合作社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贷

款贴息、教育培训等,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扩大经营规模、开拓市场、增加设施投资等给予全程信贷支持。二是改善农业合作社融资环境。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支持会员发展新产业和扩大经营规模,更不能支持合作社建立自己的经济实体和扩大服务内容。三是加大政府职能部门支持力度。从理论上,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农民合作社组织发展的阻力就越小,运行成本就较低。对农户来说也相应地减少了参与成本,有助于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如农委、科协、农机站、供销社等可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组织更有效行使其职责。我县可在自身职权范围内采用减税、低税和免税政策来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四是创新方式解决法律环境方面难题。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比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问题,我县应对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方式、价格、期限、土地入股和货币入股的关系、分配方式及入股后合作社对于土地权利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用以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行为。

篇10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

篇11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