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8 09:55: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技术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技术措施

篇1

1.选择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种抢前、分期、分批育苗,延长苗期,保证稻苗不老化。本田适时提前插秧,延长插秧时期,前期插晚熟品种,后期插早熟品种,保证水稻安全成熟。

2.稀播种、育壮苗,有条件地方使用钵盘育苗,加强苗田管理,加强抗旱、抗寒锻炼,提高秧苗素质,保证插秧后秧苗成活率。

3.采用免耕轻耙节水栽培技术种植水稻,在插秧前3-4天灌水,不用翻地,用拖拉机轻耙4-5厘米,泥浆坐清后再插秧。

4.有条件地方采用水稻地膜覆盖节水抗旱增产栽培技术。正常翻地、耙地、平地后,撤掉田间水层,做床、覆膜、插秧,保持床间沟有水,床面无水,可以用水60%。

5.插秧后采用“浅-湿-干”间断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6.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提高水稻抗逆性,促进水稻早熟。

7.水稻喷施微肥和抗旱剂,增强水稻抗旱能力。

8.直流灌溉田要抢前堵截桃花水,提前插秧,水库灌溉要适时放水,缩短泡田时间,及时整地插秧,节约用水。

9.缺水地块在耙地时使用马歇特等安全除草剂防治水田前期杂草,避免水田草荒,与水稻争抢水分。

二、旱田生产抗旱技术措施

1.抓紧时间清理旱田地作物秸秆,运送农家肥(在低洼地块使用)。

2.施肥、灭茬、打垄、播种、镇压同时进行,避免土壤跑墒。

3.干旱地块适当深播种,重镇压,提墒保水。

4.坡地采用玉米垄侧栽培技术,提墒保水。

5.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提高玉米抗逆性。

篇2

1、输水系统的节水技术

1.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减少输水渠道透水性或建立不透水防护层的各种技术措施,是灌溉各环节中节水效益最大的一环。通过采取渠道防渗技术能够提高水的利用率。主要是因为:一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二是降低了渠道粗糙程度、加大了水流的速度,增加了输水能力,节省输水时间,一般可缩短时间30~50%;三是减少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有利于对地下水位的控制,防治盐碱化发生;四是减少渠道淤积,防止渠道杂草生长,节省维修费用和清淤劳力,降低灌溉成本。

1.2 土料压实防渗技术

土料压实防渗是以粘性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或四合土等为材料,在渠床表面建立一层压实的土料防渗层。因其有造价低和施工简单等优点,故在我国沿用长久,特别是一些资金缺乏的中、小型渠道上应用较多。

1.3 水泥土防渗技术

水泥土是土料、水泥和水拌和而成的材料,主要靠水泥与土料的胶结与硬化,故水泥土硬化的强度类似于混凝土。水泥土防渗因其具有就地取材(水泥土中土料占80~90%,防渗效果好(减少渗漏量80%~90%)和技术简单、易推广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水泥土防渗的主要缺点是早期的强度和抗冻性较差,因而适宜用于气候温和无冻害地区。

1.4 砌石防渗技术

砌石防渗结构形式有护面式和挡土墙式两种;按材料及砌法分有干砌卵石、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浆砌料石、浆砌条石等多种。砌石防渗具有能就地取材,适于山丘区和石料采集方便的地区。在性能上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坚固稳定等优点。不足是机械施工难,施工质量难控制。砌石防渗在南方地区较常用,福建省从50年代开始,就在大中型渠道上广泛应用砌石防渗技术,而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福建省现有的渠道防渗中砌石防渗约占30%。

1.5 膜料防渗技术

膜料防渗就是用不透水的土工织物(即土工膜)来减少或防止渠道渗透的技术措施。

1.6 混凝土防渗技术

混凝土防渗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渠道防渗技术措施。具有防渗效果好(减少渗漏90%~95%以上)、耐久性好(寿命40~50年)、强度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其不足是混凝土衬砌板适应变形能力差,对缺乏砂石料地区造价较高。混凝土防渗采用结构有板型、槽形和管形等三种。施工上有采取现浇、预制板等形式。

1.7 沥清混凝土防渗技术

沥清混凝土防渗技术是以沥清为胶结剂,与矿粉、矿物骨料(碎石或砾石和砂)经过加热、拌和、压实而成的防渗材料。其优点在于防渗效果好(减少渗漏90%~95%),有适当的柔性和粘性,发生裂缝可自愈,适应较大变形,防冻能力强,造价低,易修补等优点。但因存在料源不足,施工工艺要求严格,还有植物穿透问题等,目前在我国推广缓慢。

1.8 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

管道输水技术是以管道输水代替明渠输水,将灌溉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以减少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或者蒸发损失的一种工程技术措施。一般简称“管灌”。管道灌溉输水比明渠灌溉输水有明显优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节水。井灌区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在0.95以上,比土渠输水节水30%以上;二是节能。与土渠输水相比,能耗减少50%以上。三是减少土渠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在井灌区减少占地2%左右;四是管理方便,有利于适时适量灌溉。

2、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是指灌溉水进入农田后采用良好的灌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灌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一般包括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喷灌微灌等新灌水技术以及抗旱补灌技术。

2.1 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灌溉水在田间流动过程中呈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渗或浸润土壤这种灌水方法称为地面灌溉。传统的地面灌溉有畦灌、沟灌、格田淹灌和漫灌四种形式。我国98%灌溉面积是采用地面灌。这项技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灌水技术。由于该技术水分损失严重,费工、生产效率低和灌水质量差等问题。因此,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2 喷灌节水技术

喷灌是指利用专门的加压系统,用喷头将水流喷洒在空中,并使水分分散成小水滴后均匀地洒落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喷灌与地面灌水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节水;二是使用范围广;三是省工、省地;四是改善生态系统和环境,增加产量。喷灌可以保持耕层土壤的团粒结构,较小灌水定额,保证了作物生长的适宜水分,可增加近地面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因此喷灌增产效益非常明显。据统计,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粮棉作物,喷灌比沟灌增产10%-30%,经济作物增产20%-30%,蔬菜则可成倍增产。

2.3 微灌节水技术

篇3

2水灌溉的工作模式简析

(1)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2)喷灌技术。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送到田间灌溉作物,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一般由水源、水泵及动力机、连接保护装置、输水管道给配水装置及其他附属设备(如量水设备、排水阀、逆止阀和田间灌水设施)组成。一般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固定式。移动式是除水源外,机泵和输配水管道都是可移动的,特别适合与小水源、小机组和小管径的塑料软管配套使用。固定式是包括机泵、输配水管道、给配水装置等建筑物都是固定的,水从管道系统直接进入沟畦进行灌溉。半固定式的机泵、支管和给水装置都地埋固定,而地面灌溉管是可移动的.通过埋设于地下的同定管道将水输送到计划灌溉的地块,再通过给水栓供水给地面移动管进行灌溉。

3综合节水技术措施研究

(1)工程节水措施。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2)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及保护地栽培,发展设施农业,普及良种和使用抗旱保水剂。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

(3)覆盖保墒技术。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起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l%~4%,节水20%~30%,增产30%~40%。

(4)管理节水措施。①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张力计、中子法、电阻法等监测土壤墒情,数据经分析处理后配合天气预报,对适宜灌水时间、灌水量进行预报适时适量灌溉,有效地控制土壤含水量,节水、增产。②节水高效灌水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的转化,以及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③灌区优化配水技术。根据灌区各级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和灌溉农田及作物分布情况,按照水源可供水量和作物某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水分生产函数,以输配水过程中水量损失较小,而增产值较大为目标,应用系统工程手段,编制灌区水量优化调度方案,合理调配灌溉水量。④灌溉自动信息系统管理技术。采用电子技术对河流水库、渠道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抽水灌区的水泵运行情况等技术参数进行采集,利用自动化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最优方案,控制各个闸门的开启度或调节水泵运行台数,实现自动化监测控制,实现最优化川水管理。

(5)考虑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据已有的资料,山东省冬小麦生育期间水分蒸发约为2250m,夏玉米2700m,通过农业节水措施减少这部分水分蒸发,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水分生产率会大有提高。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山东省在曲阜市吴村建立的农业综合节水技术范区,就进行了果树的秸秆覆盖试验,获得成功。

篇4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18-02

1 园地基本情况

1.1 环境条件

舒丰蔬菜标准园位于县城郊区城关镇双丰村、城南村境内,园区蔬菜生产基地内的土壤、空气、灌溉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检测机构——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的环境检测,符合绿色食品蔬菜产地环境生产标准[1]。园区内的废旧农膜、遮阳网、防虫网和穴盘等生产资料,全部集中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回收,防止二次环境污染。

1.2 园区规模

园区占地面积800 hm2,其中设施大棚20 hm2,智能化温室4 000 m2,连栋温室8 000 m2,脱毒组培室200 m2,畜禽养殖舍2 000 m2,2 000 t蔬菜储藏保鲜库1座,配套建设办公及仓库用房1 000 m2。

1.3 功能区布局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的原则,形成六大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即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展示中心、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供肥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采收后蔬菜产品冷藏加工和农业生产资料集中存放区。

1.4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到位,主干道及部分田间道路实现水泥硬化,水渠全部实现“U”型渠处理,达到旱能灌、涝能排[2]。新建“U”型水渠4 000 m,排灌站2座,架设80 kV变电设备2台套,地下低压电缆3 000 m,新修3 m宽园区水泥路2 000 m,泥结石道路3 000 m。建设8 000 m2连栋生产温室,4 000 m2智能化温室,温室建造委托有资质的温室生产厂家进行建造,符合国家温室行业建造相关标准,园区内的单栋大棚建造,全部采用热镀锌钢管,符合国家钢管大棚行业标准,抗风抗雪压,使用寿命长,已在全县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2 园区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2.1 技术操作规程及耕作制度

园区内申请认证了19个蔬菜产品的绿色食品标志,蔬菜栽培过程全部按照A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建立了绿色食品蔬菜品种栽培技术档案。园区内所有作物茬口安排遵循水旱轮作、不同类作物轮作的原则,例如叶类蔬菜与茄果类蔬菜轮作、根菜类与叶类蔬菜轮作,最大限度降低同类蔬菜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2 品种选择

园区经过10年多发展,目前引进各类蔬菜新品种达300个以上,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省种子公司以及多家省内外知名种子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选择品种以“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将试验示范成功的蔬菜新品种及时示范推广到农民手中,目前已成功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50个以上,主要有芥蓝、菜心、上海青、脱毒马铃薯、水果黄瓜、樱桃番茄、小西瓜和食用菌等,辐射面积逾466.67 hm2。

2.3 开展集约化育苗

总投资640万元以上,建成年培育能力为2 000万株瓜菜种苗集约化育苗中心1座,新建智能化连栋温室4 000 m2, 8 m跨钢管大棚2 hm2,6 m跨钢管大棚8 hm2,脱毒组培室200 m2。育苗技术重点以脱毒组培技术、非试管育苗技术和基质育苗技术为主[3],全部实现无土育苗,园区内示范生产的瓜菜种苗已实现100%集约化育苗,同时与农户通过订单等多种方式,将优质种苗推广辐射到农户手中。

2.4 示范应用新型覆盖材料

园区设施大棚使用长寿防雾滴功能薄膜,四季进行覆盖,实现冬季保温,夏季防雨栽培的目标;为实现夏季叶类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夏季生产大棚两侧、门等通风口覆盖防虫网,棚顶加盖遮阳网,棚内张挂粘虫板,瓜类、茄果类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同时结合高温闷棚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在园区内安装太阳能诱虫灯20台,降低虫害发生率。

2.5 水肥管理

建有养殖圈2 000 m2,配套沼气池300 m3,种—养—沼相结合,种植业的下脚料用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渣是种植业非常好的有机肥料,沼液是蔬菜种植的叶面生物肥料,沼气作为园区员工生活燃料和冬季大棚加温燃料使用,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肥料使用以沼渣、鸡粪等有机肥为主,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2.6 病虫害防控措施

园区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实行统防统治,按照绿色食品蔬菜农药使用指南,遵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印发的《农药合理使用指南》,以生物农药防治为主,科学合理用药,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一律禁止在园区内使用。配备2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蔬菜病虫害测报工作,对症用药,在最佳时期防治病虫害,降低用药成本,提高防治效果[4-5]。

2.7 田园清理情况

生产基地每茬作物采收结束后,人工及时将蔬菜秸秆和下脚料清理干净,部分放入沼气池发酵,部分集中堆沤进行生物堆肥技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3 蔬菜产品采后处理技术

3.1 采收上市

蔬菜产品采收时,在确保农药使用、肥料使用安全间隔期的情况下,根据生产实际,对照绿色食品蔬菜采收标准,及时进行采收。

3.2 设施设备

新建了2 000 t蔬菜储藏保鲜库1座(其中包括预冷库、高温库和低温库),建设了300 m2蔬菜分拣车间,配套真空包装机、封口机和打冰机等净菜包装设备,配备了蔬菜运输车辆1部,蔬菜采收后统一使用泡沫箱分拣包装,并加冰袋进行低温运输,部分进入超市的蔬菜产品采用礼品盒包装上市。

3.3 统一标识,分等分级

注册了“舒丰”牌商标,统一印有相同的包装袋,注明了蔬菜品名、产地、生产者和等级信息。园区内的蔬菜产品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进入超市和高档酒店宾馆的蔬菜产品以优等品供应,进入市场的蔬菜产品以通货进行直接供应,实现分级销售。

3.4 安全质量

园区内有19个蔬菜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参照国家绿色食品行业标准执行,园区为安徽省绿色食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点之一,近几年抽查过程中都未发现质量不合格产品,未检出含有禁限用农药。

4 园区蔬菜产品质量管理技术

4.1 农资管理制度

园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资管理制度,配备固定仓库存放农业生产资料,安排1名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农药进出库管理工作,建立出入库台账记录档案,仓库内配备了货柜,将杀菌剂、杀虫剂和种子等整齐有序排放,废旧农药袋及时回收进行集中处理,按照绿色食品蔬菜农药合理使用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用药,国家禁限农药一律禁止使用。

4.2 档案记录制度

配备1名大学毕业生专职负责田间档案管理工作,将园区内的大棚进行编号,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品种选择、肥料使用、播种期、农药使用以及采收进行详细记录,在办公室配置专柜实行档案管理。

4.3 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

购置了1台农药残留速测仪,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进行负责,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对上市的蔬菜产品进行统一的检测,不合格的一律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同时委托安徽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园区内的蔬菜产品实行定期抽检,目前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5 参考文献

[1] 冷杨,梁桂梅,李建伟,等.蔬菜标准园生态栽培技术解读[J].中国蔬菜,2010(19):3-8.

[2] 王华,朱爱云,何文娟,等.蔬菜标准园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09-110.

篇5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国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市场不断变化的发展格局,对国内农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重滞后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句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目前存在不小的问题,额待我们去探索解决。这其中,第一个问题——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制约推广力度。世界农技经费投入,统计调查: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6%~1%;发展中国家农技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5%;而国内农技推广经费,占有比例不到农业总产值的0.2%。第二个问题——农户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中国农民综合素质低,技术接受能力差。而且,新技术需求的动力性不强,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果转化。除农户本身文化素质低之外,还有一方面原因,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第三个问题——传统农技推广,无论自推广项目、推广技术等,都难以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农业科研、推广工作,以提升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农村村落分散居住,组织化程度低,村委领导能力受限,农技推广渠道单一,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导致农技推广的高成本,导致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割裂。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发展建议

3.1确立农户主体地位,农户自主选择农业新技术

今后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户采纳新技术的自觉性。今后农技推广,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农民始终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始终是农技需求的主体,更是农业市场参与的主体。由此,农业技术的推广,不能单纯的变为政府的单行推广行为,应注重农户的自主参与,改革创新农户参与机制。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部门,应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选择正确的供求信息,切实调动农户自主选择的积极性,引导户主选择最新的农业技术。

3.2农技推广与中介组织结合,提升农技推广的效率

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政府的技术推广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的组织来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科研、教育单位及企业、农业技术协会、种养大户等参与农技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推广效率。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业专合组织成为联接农技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这样的技术转移过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农民获取技术获的费用较低,另一方面保证了农民能够自主选择技术,还增强了农民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篇6

0引言

所谓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将控制论、计算机技术、液气压技术等应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当中,使农业机械可以独立完成田间耕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响应政府高效农业的号召,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劳动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很多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阶段。

1农业机械自动化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处于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2农业机械的分类

通常来说,农业机械是由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组成的。这两者之间主要是以牵引悬挂或者是半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也有的农业机械将这两者制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这两者在耕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在农业生产的机械方面进行投入,最终造成了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供大于求的尴尬。第二,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科技水平还不够成熟。第三,我国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动力。我国大型农业机械的制造企业,以及科院院所存在着资金不足、科研环境较差的问题。对农业机械进行设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依托。我国大部分科研院所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成对实验室的配套建设,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困难重重,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作为依托,但是我国科技基础薄弱的现实,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困难。

4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

4.1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新时期重点研究和应用性广泛的新科技,很多西方国家先后展开了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的鉴定方面,以及在记录农产品生长的信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首次尝试,利用该技术研制了专业性的采蘑菇机器人。采蘑菇机器人在采蘑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蘑菇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而且能够对所采的蘑菇进行合理化的分类。受到英国的影响和启发,我国国内也开始尝试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加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要实现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努力。

4.2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小,而且我国水资源分配的不够合理,使得我国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要促进农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在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保证对水资源的节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是把传感器与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机结合,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用水量的需求,通过软件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对农业施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是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避免浪费以及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4.3实现农业的精准化

农业精准化是指将我国的传统农业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化。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农业生产自动化,是一项以计算机网络和控制器等为基础的技术。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农业气象的自动化仪器,已经在我国郑州气象站开始投入使用。农业气象观测仪,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小环境进行合理化监测,并且通过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农业部门。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给各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加强科技创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选择,同时也是长远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为了使我国农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将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努力钻研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并且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时代,创造出我国农科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和推进模式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1-19.

篇7

引言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以丰富、权威、实用、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信息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基层农技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台,可用于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种养殖服务。

1政府统筹布局,科技引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可以指导产生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农业科技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指导,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广大农技员与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一条便捷之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推广以来,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求并强调重点是抓落实、强技能、提服务、为农户的指导思想。

2服务对象精准,措施得当

贵州省修文县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如何发展农业是全县领导干部与农户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扎佐镇农业实行分类分级、模块化管理,通过抓重点、抓带头人的科技示范模式,提高广大农户种养殖水平。找准服务对象,方法措施得当,利用企业与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进行宣传推广。

2.1农业企业

修文县主要农业种植项目有猕猴桃、蓝莓等产业,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企业宣传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理论与技术学习,要求企业技术人员注册账号进行学习。如深入“7不够”猕猴桃企业与管理层、农技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在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并在该企业召开全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现场会,提高农业企业的重视度,切实做好科技进企业、养殖大户与农户,提高科学种养殖技术水平。

2.2农技专业协会

深入修文县扎佐镇大兴村朱世国养牛基地与交易市场,根据该协会的特点,进行业务指导,重点针对牛、羊等大牲畜的防疫处理,进行专业的业务指导尤其是对“口蹄疫”疫情的指导,还包括应急预案编写,对出现疫情的上报程序、处置方法等。对养牛专业协会进行培训,推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宣传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2.3农村种养殖大户

修文县是猕猴桃种植基地,根据猕猴桃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等特点,深入扎佐镇香巴湖村周珍平户,对猕猴桃种植方法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果树病虫害防治、育苗、嫁接等。通过对种养大户点对点的扶持,达到点对面的推广效果,利用大户的宣传作用,鼓励广大农民加入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群体中来,便于农业网络科技书屋的推广。

3功能实现精准,群众受益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三农”服务信息,及时推送到农户手中,根据种养类型等特点对农业法规、科技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了各种类型企业的分论坛,促使农业科技功能精准实现,确保农户与企业得到实惠,做到了不落下“一户一企”,农企对未脱贫的农户采取种养技术支持与就业等形式进行帮扶。

3.1推广个性化“三农”服务信息

县农业局牵头,乡镇农业服务部门具体落实,扎佐镇农技推广人员集合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进村入户宣传个性化“三农”服务信息,如企业定制猕猴桃价格信息与新设备、新技术资料,农户定制猕猴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知识等。3.1.1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信息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为企业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等服务。通过平台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猕猴桃企业“7不够”公司引进“猕猴桃”检测新设备,用于检测猕猴桃糖分含量、大小等信息。扫描二维码查看产地与农药施用量等信息有利于猕猴桃监管信息化,确保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3.1.2宣传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定期农村政策法规与惠民政策等信息,使农民与企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加法律意识,提高防范水平。依据企业与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不定期地通过平台推送农业政策法规知识,对农业企业宣传国家土地政策,对农户宣传土地政策、法律法规等,如近期“非洲猪瘟”等政策的宣传,使农民与企业了解到相关国家政策与专业知识,学到了人畜不共患的知识,避免了群众恐慌。

3.2农资、农产品供求信息

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了农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就掌握了农业经济发展主动权。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与价格,搭建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修文县鼓励个人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如香巴湖村周某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了解到猕猴桃售价信息后远销到新疆与青海等地区,售价翻了一番。修文县支持农户通过“农村淘宝、京东电商”等平台销售,促使猕猴桃等农产品“黔货出山”。

3.3在线互动与发放纸质资料

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的论坛在线互动等形式,方便农户、企业与专家进行在线技术指导。不定期到各村进行农业科技资料电子播放与纸质资料发放,鼓励农民和企业通过平台学习猕猴桃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形成企业与农户自主学习、“线上与线下”交互学习的模式。

4建设成果与方法

通过“新媒体平台,干部下乡”等方式推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便于修文县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与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到组、户、人,修文县农业坚持以国家农业政策与科技推广为导向,农户与企业受益为根本进行发展。

4.1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村、寨、户宣传

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村宣讲政策法规机会,组织村两委专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宣传政策与种养殖技术方法,通过技术交流与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

4.2农技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交流,解决技术难题

农技人员驻村开展技术培训,对村民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实地指导。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技术交流,如开展果树嫁接技术、牛羊等病虫害防治知识等竞赛,研讨技术难题,提出建设性方案。

4.3考勤与考核相结合,提高服务水平

把学习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内,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要存留GPS定位和视频照片等资料,做到月有总结、年有计划。将技术服务纳入工作量的考核中,技术指导结束后需农户或企业签字确认,督查机构不定时进行入村和电话核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不走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5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进行科技信息知识传播的一个平台,懂技术与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而基层乡镇农技部门存在农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懂专业不懂计算机技术等问题,个别农技人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要加强农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使用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督促科技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从思想上做工作、技术上做指导、行政上进行追责,提高农技人员工作活力与积极性,落实农业科技服务“三农”工作。

5.1科技发展迅速,农推人员专业与技术滞后

受知识、年龄、技术等因素影响,农技推广人员技术与知识相对滞后,与先进科学技术无法协调。扎佐镇通过农业网络书屋采用“新带老,新老结合”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帮扶与集体技术培训等,邀请高校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或招募年轻大学生和志愿者等帮助老同志学习计算机技术,对“教与学”二者进行双考核,如没有教会老同志,要追究教学新同志的责任,并给予警告,提高双方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互动学习工作的有效开展。

5.2改变被动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积极性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政治理论素养学习。农业推广人员要日有学习笔记、周有总结、月有汇报。在政策引导下改变学习方式,利用好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督促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考核要求农技人员不定期汇报猕猴桃价格信息、果树病虫害防治与种养殖信息等,从思想上重引导、工作中抓落实,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6意见建议

6.1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主要针对西部广大贫困山区,贵州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当地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切实做好脱贫工作,建议县农业部门在通过网络书屋搞好农业政策宣传与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在工作经费上予以倾斜,促使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6.2整合平台资源,提升认知度

基层工作人员的手机APP平台多且杂,如禁毒知识、统计问卷、扶贫云等,多数平台只是基于上级考核要求流于形式。因此,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只有增加实用性、个性化知识定制功能,才能得到更广大农户的认可。整合平台资源,提高使用率,加强专业性,如关于某地区猕猴桃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使农户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提升平台认知度。

6.3及时更新资料,加强针对性

农业资料更新及时,针对性强,专家在线解答、回帖及时才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如关于非洲猪瘟等的专业知识,基层广大畜牧防疫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建议专家应在平台上及时更新防疫知识,以解答用户的疑问。资料应具有针对性和区域性,以更好地服务网络书屋用户。

6.4开展知识竞赛,持续建设好云课堂

篇8

在现今我国的农耕作业中使用机械深松深翻技术,其效果十分显著,它不但能对土壤质量和土地内温度及土壤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还能让土壤内有机物含量增加,进而确保生长中农作物可以吸取更多的营养,并减少病虫害现象,从而让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提高,最终让农民的收益得以进一步增长。

1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机械深松深翻技术有着先进性与独特性,在具体的耕作中通过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耕作的土壤,进而从根本上来保障农作物,让其成活率得以提高。与以往的整地技术相比,深松深翻技术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有机物质的流失问题也可以有效减少,这样能让农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进而使其质量与产量都能得到保障,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农业耕种发展有着坚实的奠基作用。

2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意义

2.1对土层进行翻转对土层进行深松深翻能把那些表层已经没有养分的土壤翻到下层,同时把具有充足养分的地下土壤翻到上层。此外,深松深翻还能把上层的一些作物根茬及杂草翻到地下埋起来,这样能让来年发生草害的现象减少。

2.2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善

如果土壤发生了板结,通过深松深翻技术就可以将其松碎,进而把原有的土壤结构破坏掉,还能把已经施入上层地面的有机肥料深埋于地下,在地下让有机肥料的肥效进一步发挥,这样能让土壤的肥力得到提高,进而让微生物的生长更快,这样的土壤结构对于农作物的生产极为有利。2.3使抗旱能力得到提升深松深翻技术可以让土壤在蓄水保墒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当土地的深松高于30厘米时,每小时土壤能接纳的降水是300~400毫米,比不进行深松的土地多出400t/hm[2]的蓄水量,这样可以让土地更具抗旱抗涝能力。

2.4减少病虫害现象的发生

深松深翻技术能够把一部分的害虫埋到地下,这样害虫就会被窒息死掉,对于病菌的生长环境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破坏,会让病菌由于改变了环境而无法生存。此外,对土壤进行深翻还能把埋于地下的害虫翻到上层,这些害虫或者由于天气寒冷被冻死或者因炎热天气被晒死,或者被其他鸟类吃掉,这样就能减少病虫害现象。3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原理3.1农业机械深松农业机械深松是有机结合了农艺与农机技术,它的农作方法比较新颖。由于长期耕犁会让犁底层变硬,对土壤进行深松可以破坏这种变硬情况,而且不会对活土层带来损害,能有效对耕作进行保护。这项技术可以让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及通透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还可以避免其发生干旱与严寒问题,能让农作物保持环保及高产。3.2农业机械深翻农业机械深翻技术可以让土壤的各种物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让土壤更加疏松,进而让土壤更具通透性,对于土壤的营养情况也是一种极大改善,并让其耕层的厚度进一步增加,进而让作物更能抵抗干旱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产非常有利。此外,对于秸秆还田以及有机肥料的施加工作,农业深翻技术还能进一步促进这些工作的实施,并让其应用效果得到提升,从而让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增加。

4农业机械深松深翻的机具介绍与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4.1机具介绍

4.1.1农业机械深松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按照其工作性质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全面深松与局部深松,对于全面深松来说,它是通过深松机械来实现全面耕松的。深松机一般包括机架与深松工作各部件,深松各工作部件主要是铲柄与深松铲,它们的型号与形状都不同。深松铲主要有箭形和双翼形以及凿形三种形状,铲柄主要有轻型与中型两种类型。由于深松机在具体应用时会面临较大的阻力,因此在拖拉机的配备上就要确保其功率较大,这样便于工作。4.1.2农业机械深翻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深翻作业时一般都是采用轮式拖拉机或履带拖拉机和双向翻转犁以及铧式犁配套来完成,拖拉机的功率要高于58kW。一般较常用的是ILQ-425轻型悬挂四铧犁和IL-330悬挂中型三铧犁以及双向翻转犁等。对于1SF系列深松施肥器来说,它是一种新型高效多能的施肥机具,它可以通过深松施肥器诸如“U”型以及“V”型等型号来让深松作业一次性完成。由于各农业的耕作要求不同,可以对土壤深松度进行调节,将其控制在25-60厘米之间,采用高压喷头喷雾来对农作物进行施药,使其保持在8-40厘米的深度。它既可以单独作业,还可以同时喷施地表上下层,可以独立进行作业还可以联合复式作业,这样就能让土壤更加活化。

4.2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4.2.1农业机械深松(1)技术要求:深松作业主要包括局部深松与全面深松两种局部深松是对局部土壤进行松动主要使用凿形铲以及杆齿来完成作业。而全面深松主要是在工作幅宽上通过深松机来完成对土地的松动。主要有浅翻深松、垄沟深松、中耕深松以及灭茬深松等形式,根据耕作层来确定深松的深度,通常情况下中耕深松保持在20~30厘米的深度,垄作深松保持在25~30厘米的深度,深松整地保持在25~35厘米的深度。(2)注意事项:第一是要确保和作业机械相配套的动力,以便能让动力更充沛,进而符合深松深翻的规格。第二是使耕层的土壤松紧度合适,进而让耕层的构造更为合理。第三,不适宜对“三漏田”进行深松。4.2.2农业机械深翻(1)技术要求:对于土壤是否适合耕作的情况要掌握好,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含水量来代表土壤适耕性,土壤保持在10%~25%的含水量比较合适。一般深耕要大于20厘米将开闭垅减少,这样耕后才能保持平整的地表,进而让犁耕幅与实际耕幅相符,防止出现重耕以及漏耕现象。回垡及立垡率要小于5%。要确保植被的覆盖率和碎土率以及耕深的稳定性这些参数与设计标准相吻合。按照农作物的土质情况以及轮作的各要求来把握具体耕作中的深度,通常情况下秋翻保持在(22±4)厘米的范围内,实际的耕深和规定耕深要保持在≤5%的范围内。(2)注意事项在深翻作业时要考虑当地的季节情况,确保两者的时间一致,通常在秋季收获后再进行深翻,这样对雨雪水的接纳就更为容易。在耕深方面也要使其深度适宜,要按照土壤的特性及作物根系的分布与影响情况来确定适合的深度,通常情况下将犁底层打破即可。如果耕翻的太深就降低了土壤自下而上的提墒性能,进而让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做好,要合理配套各种机具并确保安装正确,在正式作业前要进行试作业与试运转。如果土地有较浅的耕层,要对耕层进行逐年增加,在深翻时还要进行有机肥的施肥,以便让土壤更具影响,耕翻后要及时镇压休闲地,通常每次深耕的间隔时间保持在3年左右。

5加强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推广措施

5.1土地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深松深翻技术的重视程度

当地的土地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对于每个环节都要确定好相关负责人。对于作业的各种方案要将相关管理人员召集起来开会进行确定,这样能让当地居民的福利得到增加,进而让他们在进行深松深翻作业中更有积极性。对于各种计划安排,各部门的领导要及时进行落实,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让其领导力充分发挥出来,让工作人员的各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进而给农业作业带来更多的引导力量,并落实到位各种责任。

5.2健全各种监督机制

对于农业的机械生产及使用,相关部门必须要建立各种检查监督机制,在质量检测以及验收工作方面,要对其内容与步骤进一步完善,以便从本质上将实际问题解决掉,进而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此外,对于相应的奖惩制度也要建立完善,这样能激励工作人员更好开展工作。

5.3进一步加强的宣传力度

对于农业机械的深松深翻技术,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宣传与动员工作,让当地居民加强对其优越性能的了解,进而实现其更大的应用价值。要把深松深翻的作业方式宣传给当地群众,这样能使大家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深松深翻作业中。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让媒体人员来当地进行拍摄,从而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5.4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国现今在农业耕种领域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会阻碍我国农耕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要构建农业队伍,对于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以便让他们的各种技能知识得到提升。此外,在具体操作中,有关部门还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使用现场演示及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让农业耕作人员观看,这样能对农业耕作人员起到更好的技术培养。

5.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农机作业要想完成全部工作需要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这就需要后勤部门切实做好保障工作,要协调好耕地附近的交通状况,确保有充足的油料。对于农业机械来说,还要提前做好对其的检修工作,确保及时开展深松深翻作业。在作业现场,后勤人员还要做好各种协调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还要让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作业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工作效率。

6结语

对于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而言,它的意义很深远,它实现了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有机融合,要让该项技术进一步顺利实施,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其的引导与扶持力度,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而让该项技术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东,夏倩,陆鸣.无锡市设施速生绿叶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以金花菜、鸡毛菜为例[J].长江蔬菜,2021(01):6-8.

[2]孙士明,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潘超然,吴景文.大型耕整播种机械节能增效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21,43(10):110-114+120.

[3]焦玉香,申法民.农业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J].南方农机,2019,50(20):25.

[4]路战远,程玉臣,王玉芬,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任永峰,张德健.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J].北方农业学报,2019,47(03):46-52.

篇9

1前言

农业基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广大基层农村地区而言,立足实际,不断建设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对于师宗县来说,自然也是如此。最近几年以来,师宗县的农业发展不断加快,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刻不容缓。

2关于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2.1师宗县概述

师宗县,居于云南省的东部地区,县域面积为2783km2,平均海拔为1800~1900m,系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气候特征。在冬季和春季,由于受到大陆季风影响,阳光充足,气候相对温和干燥;等到夏季和冬季的时候,由于海洋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照条件比较差,气候总体来说就是温凉和潮湿的。当地农业发展比较迅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升。

2.2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首先就是落后的推广理念。相对于技术服务手段而言,推广理念还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忽视,没有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中心的用户需求导向理念。此外,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够完善,再加上更新慢,这样就逐渐导致无法很好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要求。还有一点就是农业推广所必须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服务手段也比较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其次就是落后的硬件设施。要想真正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硬件设施是必须的。从目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在交通工具,还是在农业仪器,亦或是检测手段方面,都是极为匮乏的,从而导致技术人员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进程。第三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的政府部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在技术的支持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就导致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滞后了;再加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素质比较低,对于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农业品种的接受比较慢,导致整体的推广进程延缓,普及范围不够广泛。最后就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有力的经费支持。但是,目前来看,农业推广的经费紧张,再加上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不高,积极性大大受挫,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2.3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师宗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笔者建议应该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首先就是要提升思想,转变认识。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师宗县来说,要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进程,就要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先进理念包括很多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充分意识到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当地农业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充分意识到农业技术的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刻不容缓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充分意识到相关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否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是关系到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一定要意识到提升人员待遇,改善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性,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实际工作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就是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此,当地政府应该立足于当地实际,在财政预算中有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还有一点就是当地政府要和相关部门一起,努力拓展资金的来源,实现资金来源途径的多样化,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有效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就是要加大技术支持。

农业技术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理念是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技术支持,为农业技术推广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第四就是要进一步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很多农民的综合素养不高,对于新科技、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这样就导致每一项农业技术在进行初期推广的时候,持有观望态度。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笔者建议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潜力大、经济效益理想的项目,一定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将这些成果更加直观展现在农民的面前,引导农民逐渐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逐渐实现科技致富。最后就是要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宣传,让农民意识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意义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依托多媒体、网络和电视等,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3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进程,进一步发挥先进的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许新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调查与改革对策分析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64-66.

篇10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造成我国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我国近几十年大力发展农业水利灌溉事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多年发展中,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也在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众多灌溉模式选择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节水技术措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节水技术

应用节水技术的核心是为了发展节水农业,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现行主要的节水技术有工程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覆盖保墒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不足30%,大部分水都被渗透到地层或被蒸发[1]。而节水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渗透、蒸发损耗量,实现高效、节能灌溉的目标。

2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2.1渠道防渗模式

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为渠道运输。过去主要采用土渠,输水渗漏损失量达50%。渠道防渗一直都是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按照防渗材料可以划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衬砌、混凝土、塑料薄膜、沥青护面等。渠道防渗技术能够降低渠道输水过程中水资源渗漏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渠道输水安全。渠道防渗技术是将农田灌溉渠、非灌溉渠分开设置,确保灌溉渠水资源充足。由于农田灌溉渠道结构复杂,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可能会出现渗漏情况,可在地下增设蓄水池收集水资源,还可以收集降水,实现水资源存储、二次利用。

2.2喷灌模式

喷洒灌溉(喷灌)模式主要是借助水泵、动力机、管道等设备,通过设备驱动或借助水的自然落差将水输送到灌溉区域,使用喷头将水喷洒到空气中形成小水滴,扩大水的覆盖面积。喷灌模式中主要采用了灌溉水源工程、水泵、动力机、管道、喷头、控制器等[2],可以将其细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3种模式。固定喷灌系统大部分或全部系统固定不动,有些喷头采用不固定式;半固定喷灌系统可以移动的部分为管喷设施或喷头支管,其余设施不可移动,水栓与管道连接;移动喷灌系统中水泵、动力机、喷头、管道均可移动,只有灌溉水源工程不可移动。

2.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该模式也被称之为管灌模式,主要是将输水土渠道更换为低压输水管道,通过压力作用将水资源传输到田间,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蒸发、渗漏损失。管灌模式主要由灌溉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保护装置、管道、配水装置、排水阀、逆止阀、量水设备等构成,同样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3种模式。移动模式除了灌溉水源工程外,其余设备均可移动,十分适合在小水源、小管径、小机组的软管使用。半固定式中机泵、支管、给水装置均不可移动,地面灌溉管可以移动,地下埋设的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农业灌溉区,借助水栓将水传输到地面可移动管道中进行灌溉。固定式中机泵、管道、给水设备均是固定形式,管道系统传输的水资源直接灌溉农田。

3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措施

3.1工程节水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主要是借助各类灌溉工程降低水资源浪费量,如配套灌溉工程、低压管道输水、渠道衬砌、建设机电井、地下蓄水池、改善地面灌溉设施、喷灌与滴灌等。这些工程措施均可起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灌溉率的作用。

3.2农业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主要是通过农业技术降低水资源使用量和提高利用率。主要有土地平整、免耕少耕、深翻松翻、秸秆还田、均衡施肥等,配套采用薄膜覆盖技术、护地栽培技术,增加农业设施数量,利用抗旱保水剂。对现有种植结构、耕作方式进行改进,推动周围林业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力。该类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质量,减少水资源蒸发量[3]。

3.3覆盖保墒技术

覆盖保墒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可在耕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秸秆等,以减少水分蒸发量,加强土壤的蓄水性能,提升地表温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秸秆覆盖技术可以减少15%~20%水资源浪费量,提高10%~20%产量。覆盖塑料薄膜能够增加土壤水分存量,减少20%~30%水资源浪费,提高30%~40%产量。

3.4管理节水措施

土壤监测和灌溉预报,采用张力计、中子法、电阻法等先进手段,对土壤墒情实时监测,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信息,配合天气预报数据,预测适宜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从而确定水资源灌溉量,控制土壤含水量,实现增产、节水的目标。节水高效灌溉中可将有限的水资源在作物生育期科学分配,让灌溉水更多地被作物根系吸收、存储、转化,提升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率。优化灌区配水,结合灌区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农田情况、作物分布状况,根据水源可供水量、作物生育阶段需水量、水分生产函数,以配水中水资源损失量最小、增产值最大为目标,结合灌溉工程技术手段,制定灌区水资源最优调度方案,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4]。此外,还应借助灌溉自动化系统,借助电子技术获取渠道水位、河流水库、含沙量、流量、抽水灌区水泵运转等信息数据,自动化系统将这些数据信息处理后,按照所设定的最优方案自动调节闸门开度、调节水泵运行参数,使整个系统进行自动化监测,实现水资源最优化管理目标。

3.5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篇11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园艺植物的种苗、园艺产品的生产、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的采收与采后处理、都市农业观光等行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与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以及园艺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进行,结合设计、预算、施工等主要工作过程以及园艺植物生长周期中的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座果期、成熟期、休眠期等主要物侯期,基于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园艺岗位育苗、土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等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与之相对应的设计识图、预算、施工、种子处理、整形修剪、花期控制、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该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和生产脱节的现象,学生直接参与园林、园区规划设计、施工、园艺植物生产和养护,能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习过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2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以育苗、植株调整、花果调控等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种子处理、苗木繁育、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人工授粉、花期控制、施肥、灌水、园区设计、识图、施工养护等关键技能为主线,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在学习《英语》《计算机》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开发建成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构成的新型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由《植物识别与应用》、《园艺植物生长与环境》、《园艺植物肥水管理》、《园艺设施与机械》组成,使学生能够奠定专业基础,树立专业思想;专业核心课程由《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园艺植物花果管理技术》、《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区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施工与养护技术》组成,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专业拓展课程由《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园艺产品市场营销》、《园艺植物造型艺术》组成,满足行业对学生拓展能力的需求。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强化形成性考核。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产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因此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既是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载体,也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托和“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重要渠道。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还要求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同步现场教学,同时要求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因此,根据新的教学过程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把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进行整合为生产、科研、培训、推广、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四大中心,即园区和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心、植物组织培养实训中心、现代园艺产品生产中心、园艺作物育种实训中心。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实施“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以科研项目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兴趣小组为载体,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周边农业园区,与校外基地建立了“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共建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参加的基地运行管理小组,共同协商基地接纳学生的实践与规模,如:包头市万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共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包头市园林研究所、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包头市果树研究所,这些校外基地可以批量的接收学生实训实习,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企业挂职、企业科研合作、科技服务,参加省级和国家大赛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教育能力,聘用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5%以上,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形成“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5教学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