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水旱灾害防御

水旱灾害防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02 08:51: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旱灾害防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水旱灾害防御

篇1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防汛抗旱是我国政府每年都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这种自然灾害由于其不可避免性,使得人们很是头疼。近些年来的防汛抗旱问题更是严重,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对环境进行着破坏,使得生态系统变得不在平衡,致使水旱灾害频率上升,其造成的影响也是越来越严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减弱水旱灾害的影响,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却不足以改善全国的整体水旱灾害现状。因此,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努力的改进。争取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一、关于防汛抗旱能力与基本问题

1.防灾减灾基础体系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大江大河部分干流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低,全国还有相当数量的耕地缺少灌溉设施,城乡供水保证率不高,还有2 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

2.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与有效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洪涝灾害监测站点不足,预测预报能力偏低,预警不够及时。此外,旱情监测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比较滞后。

3.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与社会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防汛抗旱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水旱灾害救助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化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洪水干旱保险还停留在研究层面。防汛抗旱社会管理相对薄弱,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偏弱偏少,抢险和抗旱服务能力普遍不强。

4.防汛抗旱技术水平与现代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防汛抗旱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程度不高,防汛抗旱工程设备与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制约了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

二、关于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

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的人们不这么叫罢了,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近些年的事情。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其发展历程。

1.古代人适应水的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古代的人们适应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们属于冷兵器时代,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不能构建坚固的水利设施,致使当汛期和旱期来临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对于这个阶段人与水的关系,我国古人有许多论述,大多数的论述内容都是,水是一种变化无常的事物,我们无法控制它,我们只有了解它的习性,然后去适应它生存,因为我们离不开它。在古代也有著名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案例,那就是大禹治水。总而言之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人类主动并力图将其暴露程度降低为零,回避水旱灾害,从而减小风险。

2.近现代人逐渐控制水的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等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大型机械,可以建设一些水利工程,来防治水旱灾害了。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意愿和能力在增强,特别是人口增加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对水进行控制,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来改造河川、调蓄洪水、发展灌溉和供水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的不断增多,使得人们的野心开始不断变大。人类在这个阶段认为大自然是可以战胜的,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无限度地改造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此时是人类在降低自己易损性的同时,试图通过各种强有力的工程措施,将水旱灾害的危害性减小到零,从而减小水旱灾害风险。

3.现代人和水和谐共存的阶段,人们经过上一个阶段与水的接触,人们开始发现水是不能够征服的,真正的生存之道就是与水共存,一起和谐发展。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不可能将水旱灾害风险“危害性”、“暴露程度”、“易损性”的任何一个风险因素减小到零。相反地,应当采取综合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小水旱灾害风险,实现水早灾害管理的最大效益。于是我国人们开始从各国学习先进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工作,争取早日走上,人水和谐、水旱灾害综合管理的道路。

三、关于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流程

所有工作都有自己固定的流程,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也是如此。目前主流的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流程主要是以下几个步骤。

1.风险识别,水旱风险管理就是风险识别工作,该工作主要是对潜在的各种威胁进行系统的认真的归纳整理,并分析产生不利事件原因的过程。该步骤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出风险的来源、范围以及特性,然后形成文档报告,以便后面工作的开展。

2.风险评估,这里所谓的风险评估,指的就是根据某种灾害所导致的损失的历史资料的记载,然后再根据上一步的风险文档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这一工作中,主要利用的工具有概率统计、洪水风险图、资产评估法、水文水力学法、历史洪水类比法、地貌学法、专家调查法等。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中间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工作期间,会对上面的俩个工作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整理,然后把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及其他因素的风险指标值,综合成单指标值,以表示该地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的程度,并与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可接受的风险标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该地区的风险等级,由此确定是否应该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

4.风险处理,风险处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某种不利事件进行科学的预防,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该步骤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风险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佳效益的总目标。当面临风险时,主要思路为采取转移、接受、化解、规避和分担等各种风险处理手段,从这些手段中,选择适当内容,形成最优处理方案。

5.风险管理结果评价,风险管理结果评价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最后一步,该过程的主要工作是对以上每个步骤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每一步骤的可行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档案记录,以便于以后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一般地说,对于某一地区或流域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以上工作流程是逐步进行的,但每一步工作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防汛抗旱、水旱灾害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洪和抗旱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不断完善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宁.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与水旱灾害管理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

[2] 刘宁. 进一步提高科学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J]. 求是,2010(08)。

[3] 刘宁.堰塞湖应急处置实践与认识[J].水科学进展,2010,21(04)。

[4] 刘宁.舟曲白龙江堰塞排险与应急疏通减灾工程管理认知[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01)。

篇2

中图分类号: B845.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水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就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提高对水旱灾害的防御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加强对防汛抗旱工程的建设,实行水旱灾害的风险管理,从而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结合水旱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希望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

水旱灾害造成的影响

我国的水旱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其灾害的种类繁多,包括山洪泥石流、洪水、干旱、气候异常等。根据研究表明,我国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都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洪水灾害,尤其沿江河中下游的地区经常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而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正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而且这种趋势还在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给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水旱灾害的发生给我国带来非常严重经济损失,而且这种损失也在随着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在不断的增长,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干旱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广,其中西南地区干旱最为严重,众多地区存在饮水困难,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影响了大部分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洪水高发的国家,近年来,供水的发生次数也逐渐上涨,到每年的汛期来临,我国的大小河流都会出现超过预警水位的现象,洪水灾害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还给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洪涝灾害死亡的人数也在成倍的增长,给国家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

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人民群众对防汛抗旱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仍然和防洪抗旱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防汛抗灾基础体系,所以在进行防汛抗灾的具体工作时,很难做到有据可依,从而影响了防汛抗灾工作的效率。目前,由于我国部分江河流域没有及时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理,对河流治理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对山洪防御的能力。此外,我国的部分地区还存在缺乏灌溉设施,严重影响了粮食的生产,城乡供水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目前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缺乏一定的保障能力,国家的防汛抗旱工作的经费有限,仅仅依靠国家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依靠社会的投入,又缺乏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关于针对干旱洪水的的保险还只停留在研究的阶段,这一系列问题说明了我国关于防汛抗旱的工作管理还有待加强,普遍缺乏专业的防汛抗旱组织,并且缺乏对防汛抗旱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我国对水旱灾害的预警预测工作不到位,没有针对洪涝灾害易发点进行监测点的建立,缺乏对水旱灾害的预测能力,直接影响了对水旱灾害的预防工作,目前,我国的水旱灾害监测体系还刚刚开始,并且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所以,监测能力和预测能力相对较低。由于目前我国的防汛抗旱的工程设备相对老化,没有及时的更新新技术和新产品,因此,直接影响了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工作效率。

针对防汛抗旱的措施

针对抗旱的措施

国家必须加大对抗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针对每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加强对蓄水工程的建设,并对区域调水的工程进行规划和建设,从而实现对抗旱水源工程系统的建设,在加强建设蓄水工程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节约水源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从而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抗旱预案,才能让我国的抗旱工作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必须加强对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建设,土壤墒情监测站可以根据对土壤的实际检测和分析,从而判定旱情的严重性,然后把相关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政府要加大投资资金用于支持抗旱服务组织,并且要为抗旱服务组织提供技术帮助,要针对抗旱组织适量的放宽政策,从而有效的提高抗旱组织的抗旱能力。有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的建设,各地方政府加大对抗旱物资的储备,中央也必须储备相应的抗旱物资,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生重大旱灾,各地方政府和中央能够及时的实现对抗旱物资的供应,能够有效的提高抗旱能力。

针对防洪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洪水风险的管理也在不断的加强,国家不断的加大对责任制的监督力度,针对防汛工作制定了责任人名单,明确了防汛督查制度,并且在我国的重点流域设置了统一的管理指挥机构,并加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针对我国的一些水灾易发地区特别设置了防洪抗旱组织。随着我国针对防洪工作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防洪条例》的出台对防洪工作的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必须要针对我国重点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洪预案,洪水调度方案的制度也相当重要,要根据预案的实际情况来对防洪工程实施调度,加强对流域上下游和两岸的监测,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防洪措施。此外,国家必须加大对重点流域的防汛抗洪工程的建设力度,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地理位置,对防汛抗洪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加大对防汛抗旱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防汛抢险队伍的建设,国家的每个地区都必须具备一批优秀的防汛抢险队伍,一旦发生重大洪灾,能确保这些队伍能立刻投身于抗洪抢险的工作中。国家必须完善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实现对洪水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从而促进洪水风险管理的快速发展。国家要不断的加强对防洪的应急措施,在面对突然出现的洪灾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洪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不断的出现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了极大的影响,水旱灾害不仅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要想避免水旱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国家就必须加强对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视,必须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对水旱灾害的监测,加大对防汛抗旱工程的建设,做到未雨绸缪,要不断的加强对防汛抗旱组织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国家还必须做好防洪抗旱前的应急措施,完善物资储备制度,只有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准备工作,才不会在突发灾害面前措手不及,在进行及时的调度的同时,不但能减少水旱灾害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重要的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宁.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与水旱灾害管理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 .67-72.

[2]刘宁,杨启贵.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技术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6) .74-81.

[3]刘宁,张建新,林伟,等.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引流除险工程及溃坝洪水演进过程[J]中国科学E辑,2009(4) .801-809.

[4]刘宁.进一步提高科学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J].求是,2010(8) .47-49.

篇3

为有效应对2017年防汛抗旱复杂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我区师生防汛抗旱主体意识,提升水旱灾害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市区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决定将今年5月份定为“防汛抗旱宣传月”。为切实抓好抓实工作,结合我区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普及水旱灾害知识,提高灾前预防意识,减轻水旱灾害风险。

二、活动时间

2017年5月。

三、宣传内容

(一)防汛抗旱知识。洪涝、台风、山洪、干旱等各类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工程险情处置、遇险人员救援及自救知识。

(二)防汛抗旱形势、防御工作重点。认识2017年学校防汛抗旱形势,本地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易发(影响)区域和防御工作重点。

(三)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做好包括学校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台风防御应急预案、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应急预案或工作方案。

四、活动要求

(一)准确把握形势,提高认识。从自治区对今年的防汛形势判断以及气象、水文部门预测情况来看,我区今年汛期是一个正常偏丰年景,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气象变化的不确定性、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态势等原因,今年我区发生流域性严重水旱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台风、强对流天气等影响,强降雨导致的中小流域、局部性洪灾不可避免。为此,各校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向师生宣传今年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从而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篇4

1 我国发生的水旱灾害状况

我国是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几乎每年都有水旱灾害的发生。2012年7月2日内蒙巴彦淖尔洪灾、7月22日北京房山区、河北涞水野三坡、7月23日四川泸州水灾、7月26日天津水灾、7月28日新疆和静、8月4日大连水灾、8月4日湖北十堰等地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

2 水土流失是导致水旱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多地多时段发生水旱灾害,虽有气候异常、降雨集中等“天灾”因素,最关键的是河流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增加了洪水中含沙、含泥量,加快了洪水下泄的速度,减少了洪水汇集的时间,增加了洪水的破坏力。

水土流失使河床升高、库容萎缩、湖泊变浅,河湖库等危害,水工程的分洪、延洪、蓄洪能力降低甚至丧失。暴雨一来,瞬间汇积成流,洪水泛滥;雨水一过,无可用之水,旱象连续,田地干裂。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旱涝等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超过两个三峡水库的静态投资。据资料报道,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

3 水旱灾害加重水土流失

水土损失是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是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四项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特别是坡陡、暴雨、土松、无植被状态下,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

旱灾害发生时,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墒情不足以维持植被生长的需要,植被、作物等等因旱导致死亡、腐烂。洪涝灾害发生时,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周围水分过多,不能生长甚至死亡。遇到强降雨径流,随水移动,使土壤失去了植被保护,加剧了流失强度,土壤养分降低甚至丧失,植被生长不良,植被生长不良又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强度加强,形成恶性循环后,最后植被不再存在,形成剧烈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泥石流,高强度的水流连泥带石,冲击力非常大,破坏性强。但如果那个地方植被比较好,树根扎下去了,就能固定住,水不容易下来,下来也不容易带走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4 减轻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措施建议

国家对水患治理高度重视,提出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调“中上游地区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行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是治水与治土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坡地耕种问题。陡坡开垦坚决停下来,以退耕为契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农、林、牧结合,果、茶、药并重,产、加、销一体,山、江、湖齐治。大力发展坡改梯和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产量和复种指数,不能实行退耕和坡改梯的地方,要限期改顺坡耕作为等高耕作、沟垄种植,研究和推广有利于蓄水保土的农艺、农耕措施。

其次治水与兴林相结合,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天然林保护为契机,推动我国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促进有林地区经济结构的大调整。要健全森林功能,扩大生态公益林的比重,增强防护林体系的投入力度和管护措施,科学布局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沙防护林、公园景观林、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薪炭林,在江河的源头、两岸、库周、湖畔建立永久禁伐区或有限禁伐区;要改善林种结构,实行乔、灌、草立体种植,多树种混合交叉,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协调发展,建设稳定、长期、永续的森林资源体系。

篇5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从法制、体制、机制入手,建立一整套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二)实施范围。县水利行业实行“强监管”全覆盖。

(三)工作目标。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创新方式,强化措施,严格履职,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水资源、河湖、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安全、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水利政务以及水利重大事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等进行监督检查,重在落地落实。坚持以问题追责问责为导向,形成严管的“强监管”态势,从而优化、发挥水利行业监督管理职能,有效预防管控水利行业可能存在风险,确保水利行业工作务实高效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强化已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股室:管理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安办)

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源调度和全县五小水利的行业检查指导的履职尽责情况,特别是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及除险加固,设备设施,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二)加强对在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责任股室:建管股、质监站、法规股)

一是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依法受理招标投诉举报工作,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工程开工监管,督促建设项目,严格履行开工备案程序。三是加强工程建设“四制”监管,重点对项目建设人员组建及履职、安全度汛、农民工工资支付、生态环境保护、工地食堂管理和常规疫情防控以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加强工程验收监管,强化阶段性验收技术把关,提高验收工作质量,建立未验收项目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推进验收工作进程。

(三)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责任股室:财审股、法规股、政工股)

督促项目法人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强化水利资金申报、拨付、使用和县级报帐制的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并查处问题,预防截留、挤占、挪用水利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四)加强水资源、河湖库长制、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农村饮水安全等的监管(责任股室:水资股、河湖保护中心、水土保持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供水总站)。

1.强化水资源和节水监管。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监管,对水量分配、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取水口监管)、生态流量管控、水资源费(税)征收有关工作、地下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以及其他水资源管理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水资源、节水监管能力和水平。

2.做实河湖库长制监管。以全面深化河湖(库)长制为抓手,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六大任务,做好河湖划界,编好河湖规划,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加强对郪江、凯江流域“四张清单”落实情况的监督,巩固好治理成果,管好河湖库水体。

3.做细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管全县及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费征收、水保评审、水土保持项目方案设计、组织管理、制度执行、措施实施、监测监理,健全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水土保持率。

4.做牢水旱灾害防御监管。重点对洪水干旱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水情旱情预警预报、重要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防御洪水防御旱灾调度及应急水量调度方案、防御洪水应急抢险技术支撑工作及责任落实进行监督,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5.不断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监管。在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管的同时,以水量保证、水质提升、水源地保护等为重点,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安全规范运行方面的监管。

(五)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责任股室:法规股、建管股)

一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省水利信用平台,上报水利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和工程运行管理主体单位不良信用信息,曝光一批不良企业单位。二是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水利工程招投标,坚决制止暗箱操作、串标、围标等招投标行为,促进水利建设市场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有序发展。全面落实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环节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督促检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督促检查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通过发现问题、认定问题、整改督办、责任追究的有效衔接和闭环运行,形成水利行业严监管、严问责的长效机制。

篇6

(二)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

(三)按照洪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水旱灾害分为特别重大水旱灾害、重大水旱灾害、较大水旱灾害和一般水旱灾害。

1、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二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15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将严重影响本县,并发出紧急警报。

(3)-月份连续干旱7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严重不足,饮水困难人数超过5万人。

(4)小(一)型以上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等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特别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2、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一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达100-15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或大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将严重影响本县。

(3)-月份连续干旱5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梅汛期后连续干旱天数20天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2万人。

(4)小(二)型以上水库、重要山塘或主要河道、堤防出现严重险情。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等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3、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一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80-10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对我县影响较大。

(3)-月份连续干旱3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梅汛期后连续干旱在10天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0.5万人。

(4)小型水库、山塘出现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洪水等险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4、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一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50-8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对我县影响较小。

(3)-月份连续干旱2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不足,饮水困难人数超过0.2万人。

(4)小型水库、山塘出现险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洪水等险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县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县防指),由县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人武部、民政局、交通局、公安局、农业局、国土局、建设局、供电局、经贸局、教育局、卫生局、安监局、旅游局、武警中队、气象局、供销社、广电台、电信局、人保公司、人寿公司、安文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人武部、县府办、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组织制订完善防汛防旱预案,审定和批准蓄水工程的洪水调度方案、水库控运计划、抗旱应急供水方案,制订防汛防旱有关规定、规程、办法等。组织开展防汛防旱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影响防汛防旱安全的有关问题。负责重要河道、水库等洪水调度,抗旱应急供水调度;贯彻执行上级防汛抗旱调度命令和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抗旱应急供水方案。负责全县汛情、旱情通告,以及和解除紧急防汛期、非常抗旱期。并协助做好灾后处置、有关协调工作。执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洪涝台旱灾害防灾救灾的任务。

(二)县防指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汛办),负责防汛防旱日常工作,县防汛办设在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水务局分管副局长兼任,确定一名专职副主任。

办公室主要职责:汛期月日至月日每天24小时值班,掌握汛情、旱情、灾情,及时提供指挥决策,提出启动洪、涝、台、旱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贯彻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示、命令。洪水、台风、干旱预报、警报,编制险情、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报告。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和执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有关信息、联络、接待等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三)县防指下设应急工作组,各工作组划分及主要职责:

1、预测预报及信息组

县水务局牵头,由县防汛办、县气象局、县广电台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天气报告,下达指挥部指令等。

2、抢险救灾组

县人武部牵头,由县水务局、交通局、供电局、建设局电信局、民政局、公安局、国土局、农业局、经贸局、教育局、安监局、旅游局、卫生局、武警中队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洪、涝、台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抢险救灾、人员转移,灾民安置等。

3、抗旱救灾组

县水务局牵头,由县建设局、农业局、民政局、卫生局、公安局、人武部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干旱发生地乡镇政府的社会力量抗旱救灾。

4、应急物资和电力通讯保障组

县经贸局牵头,由县交通局、供电局、民政局、电信局、供销社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储备和调运应急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器材,保证电力供应、通讯畅通等。

5、应急资金保障组

县财政局牵头,由县发改局、水务局、民政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筹措县级救灾资金,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

6、医疗卫生保障组

县卫生局牵头,由县农业局、建设局、水务局、县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等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和灾后疫情防治等。

7、灾后重建组

县发改局牵头,由县电信局、供电局、水务局、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国土局、民政局、人保公司、人寿公司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抢修灾区的通信、电力、水利、供水、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等。

8、灾情核查组

县防汛办牵头,由县交通局、民政局、县广电台、电信局、供电局、农业局、国土局、卫生局、建设局、旅游局、经贸局、人寿公司、人保公司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核查灾害损失情况。

9、新闻宣传报道组

县委宣传部牵头,由各新闻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宣传报道抗灾抢险中的先进事迹。

(四)各乡镇政府和城镇社区、行政村等基层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防汛防旱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防汛防旱和险情处置工作。每年汛期前(4月15日)将组织机构名单报县防汛办。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防汛防台检查

水库、堤防和其他险工险段等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日常巡查制度与安全监测监管制度。县防指在汛前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防汛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防汛安全问题的,责成有关单位限期处理和整改。建设、电力、交通、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市政、电力、交通、通讯等设施的防汛防台检查,发现问题,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处理。

(二)工程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出

当水库、山塘、河道出现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时,各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监测,并将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汛办。当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有管辖权的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调度,其工程运行状况应向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报告。当水库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单位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向下游预警,并迅速处置险情,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汛办报告。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溃坝时,应提早向水库溃坝洪水风险图确定的淹没范围发出预警,为群众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三)洪涝灾情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出

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2、洪涝灾情发生后,有关乡镇应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县防汛办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对重大灾情,应在灾害发生后3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到省防指,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四)旱情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出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有关乡镇政府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旱情、水雨情变化、当地蓄水情况和用水情况。当发生干旱时,每天向县防汛办上报一次旱情。

四、预防和预警行动

(一)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防旱组织机构,落实防汛防旱责任人、防汛防旱队伍和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对存在病险的水库、堤防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落实安全渡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水库防洪预案、台风暴雨防御预案、洪水预报方案、防洪工程调度计划、堤防决口和水库垮坝应急方案、防御山洪灾害预案和抗旱预案。针对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制订工程抢险方案。

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通信畅通。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7、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在河道、水库、人工水道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强行拆除。

(二)降雨实时预警

水文气象单位应加强降雨监测,当出现强降雨时,应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县防指收到降雨信息后,立即向有关乡镇政府发出警报。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接到降雨警报后,应及时做好应急准备。

(三)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根据《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规定(试行)》及时对台风影响情况的预警警报。可能受台风影响乡镇的防汛防旱机构应加强值班,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按防台预案做好相关工作。

(四)河道洪水预警

1、当河道即将出现洪水时,应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预警提供依据。当水库大流量泄洪时,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应向下游发出预警。

2、各乡镇政府应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范围,按照权限向社会。

(五)山洪灾害预警

有关乡镇政府、村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巡查预警员,汛期坚持巡查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巡查,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转移群众,并报告县防汛办。

(六)干旱灾害预警

当梅雨期降雨严重偏少或其他时段长时间干旱、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河道水位偏低时,各乡镇政府应预警信息,做好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水利工程险情预警

当水利工程发生险情或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及时将情况报告县防汛办和当地乡镇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电话、警报等方式,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当地政府做好群众转移的有关工作。

(八)供水危机预警

当因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等原因出现供水危机,由县防指向社会公布预警,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的准备。

五、应急响应

根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的水旱灾害分级,启动相应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一)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指总指挥、副总指挥临阵指挥,县防指成员单位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应急工作组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救灾抢险。县防指部署抢险工作,并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根据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和非常抗旱期。向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请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临阵指挥。必要时,报请省、市政府扩大应急。

2、县防汛办加强值班力量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的上传下达工作。

3、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Ⅰ级应急响应,由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动员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二)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指副总指挥临阵指挥,防汛、水务、气象、国土资源、建设等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进入抢险工作,副总指挥协调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部署相关工作。同时,派出专业人员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将情况报告总指挥,并上报上级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通报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必要时,总指挥亲临指挥,部署相关工作。

2、县防汛办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和洪水调度,并监督指导各乡镇的洪水调度,汛情、旱情通报。派出专业人员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3、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党政主要领导部署抢险工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变化;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抢险情况上报县防指。

(三)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汛办主任临阵指挥,防汛、水务、气象等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抢险。有关乡镇政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上报。组织受灾地区的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县防汛办主任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信息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并上报县委、县政府,通报县防指各成员单位。

2、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分管领导组织抗灾抢险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变化;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群众转移的准备工作,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情况上报县防指。

(四)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汛办副主任临阵指挥。有关乡镇政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上报。组织人员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县防汛办副主任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信息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

2、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分管领导组织抗灾抢险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的变化;根据预案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情况上报县防汛办。

(五)信息报送与处理

1、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防旱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2、防汛防旱和水利工程险情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3、属一般性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按分管权限,分别报送防汛办值班室负责处理。凡因险情、灾情较重,可向上一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值班室上报。

(六)指挥和调度

1、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的乡镇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县防指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2、事发地的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发生重大水旱灾害后,县防指派出由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领导,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前线指挥部。

(七)抢险救灾

1、出现水旱灾害或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事发地的防汛防旱机构应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与县防汛办联系。

2、事发地的防汛防旱机构根据事件具体情况,按照预案立即提出紧急处置措施,供当地政府或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决策。

3、事发地防汛防旱机构应迅速调集本地的资源和力量,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或救援工作。河道堤防决口的堵复、水库重大险情的抢护按照事先制定的抢险预案进行,并由防汛机动抢险队或抗洪抢险专业队伍等实施。

4、处置水旱灾害和工程重大险情时,应按照职责分工,由县防指统一指挥,各单位或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八)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1、各乡镇政府应高度重视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

2、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县防指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

3、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防汛防旱机构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救援、转移和疏散工作。

4、事发地防汛防旱机构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指挥机构的指令,及时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域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

5、对转移的群众,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灾区群众,保证基本生活。

6、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乡镇政府和卫生部门加强对受影响地区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九)社会动员与参与

1、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乡镇政府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报经县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2、必要时当地乡镇政府可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十)信息与新闻宣传

1、防汛防旱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2、汛情、旱情及防汛防旱动态等信息,由县防指统一审核和;涉及水旱灾情的,由县防汛办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和。

3、各乡镇的局部汛情、旱情、水利工程险情、灾情及抢险救灾的有关信息,由县防指审核和;涉及水旱灾情的由县防指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和。

(十一)应急结束

当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县防指视情宣布应急结束。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县电信局负责保障抗洪抢险现场通讯畅通,确保与外界的联络。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1)对历史上的重点险工险段或易出现险情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因险施策;当出现新的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并由当地乡镇领导负责组织实施。

(2)县防指和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应储备常规抢险器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以满足抢险急需。

2、应急队伍保障

(1)县人武部组建一支50人应急抢险分队。

(2)各乡镇政府按照区域大小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

(3)小(一)型以上水库及重点在建工程组建一支20人以上应急抢险分队。

3、治安保障

县公安局负责做好水旱灾区和防灾人员转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做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4、物资保障和调拨

(1)县防汛办储备救生衣25件,救生圈25只,救生绳3000米,土工布200平方米、锄头50把、铁畚箕50只等抢险物资。

(2)县农资总公司储备编织袋5000只,锄头20把,铁畚箕30只。

(3)五丈岩水库储备编织袋5000只,锄头50把,铁畚箕300只。

(4)各乡镇政府必须按照县防指下达的防汛物资储备任务要求,备足物资。

(5)防汛物资按规定程序调拨,及时补充消耗物资。

5、资金保障

县财政、发展改革、民政、水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抢险救灾资金的筹措、落实,做好救灾资金、捐赠款物的分配、下拨,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的使用、发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救灾、恢复生产所需信贷资金的落实和信贷。

6、避灾场所保障

各乡镇政府应当确定本地区的避灾场所,设立标志,确保灾害来临时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躲避。

7、电力保障

县供电局负责抗洪抢险、抢排渍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8、交通运输保障

县交通局落实临时抢险运输货车5辆、客车10辆,挖掘机5台。

9、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农业等部门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疾病的免疫和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10、社会动员保障

(1)防汛防旱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防旱的责任。

(2)汛期或旱季,各乡镇政府应根据水旱灾害的发展,做好动员工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防汛防旱。

(3)县防指成员单位,在严重水旱灾害期间,应按照分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解决防汛防旱的实际问题,同时充分考虑调动本系统的力量,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4)各乡镇政府应加强对防汛防旱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村、单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在防汛防旱的关键时刻,各级行政领导应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

(三)技术保障

1、加强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建设,提高预报精确度。

2、建立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实现实时制订和优化洪水调度方案,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3、建立水雨情、洪水调度、水利工程抢险、水资源应急配置等专家库,为防汛防旱指挥提供专家咨询。

(四)后勤保障

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抢险物料、交通工具、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等后勤保障。必要时,县经贸局牵头,县粮食、民政、交通、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灾区急需物资的调配工作。

(五)宣传、培训与演练

1、宣传

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各组成部门和新闻部门应加强防汛防旱及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

2、培训

(1)县防指要组织好培训工作。

(2)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

3、演练

(1)乡镇应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2)抢险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抗洪抢险演习。

(3)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专业演练,一般每年举行一次,由县防指组织。

七、善后工作

(一)救灾

水旱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应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二)救济救助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济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三)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

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四)水毁工程修复

(1)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抗旱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2)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五)环境保护

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六)防汛抢险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抢险物料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七)补偿机制

对水库根据防洪调度指令拦洪超蓄淹没造成损失、因抗旱需要调用农业灌溉水源、水库因抗旱保水影响正常效益发挥的,政府按规定给予补偿。

(八)灾后重建

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及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

(九)防汛防旱工作评估

各乡镇每年针对防汛防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从防洪抗旱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以及防汛防旱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做好防汛防旱工作。

八、附则

(一)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篇7

防汛知识宣传标语(1)

01、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02、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03、不怕苦,不怕累,携手同心,共度难关。防汛知识宣传标语口号

04、大灾面前有大爱,大水无情人间有情。

05、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06、发展水利要靠法制。

07、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08、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09、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0、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11、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2、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13、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14、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15、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6、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17、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18、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9、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20、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防汛知识宣传标语(2)

2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和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工作的义务。

22、发动群众依靠基层自防自救。

23、防御台风,人人有责。

24、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5、学习防台风技能,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共建平安椒江。

26、关爱生命,关注弱势,依法防汛,全民防台。

27、学习贯彻《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提高防汛防台抗旱的自觉性。

2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29、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30、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31、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沿岸居民安全

32、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全民防洪

33、防洪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34、依法防御山洪,构建平安北湖防汛知识宣传标语口号

35、以人为本,立足基层,科学预防,努力构建全民防台风体系。

36、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37、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8、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9、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义乌。

40、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防汛知识宣传标语(3)

41、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42、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43、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44、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45、依法防汛防台,构建平安椒江。

46、以人为本,科学防台。

47、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48、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49、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50、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51、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52、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53、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54、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55、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56、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57、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篇8

一、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

(一)超前谋划,及早部署。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超前谋划,及早部署,做到思想、组织、预案、工程、队伍、物资六落实,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二)认真开展汛前安全检查。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已经开展了本地区、本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为确保防汛抗旱检查不留死角、不存隐患,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须在全市范围内再次开展防汛抗旱大检查,要把病险水库、险工险段、在建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山洪易发区、人口密集区、工业园区、学校、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设施等作为检查的重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及时修订完善预案。继续编制和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要按照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新一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编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要不断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开展预案演练和评估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化预案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将预案落实情况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加强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抓紧补充、备足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物资,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在建工程、重点险工险段、重要水库尤其是病险水库,要在现场备足备齐抢险物料;对已储备的物料,要加强管理,规范存放,不得挪作他用。承担防洪救灾物资贮备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按要求于年5月1日前如数准备就绪(具体任务见附件),并派专人负责保管,汛期如遇洪灾,由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用。要加强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军警部队应急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基层组织和公民在防灾减灾、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

二、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乡镇防汛组织机构。乡镇防汛组织是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把建立健全乡镇防汛组织作为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来抓,所有乡镇要成立防汛指挥部,设立办事机构(有编制部门认可的批文),落实工作人员,明确防汛责任和工作目标,制订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规范有序。

(二)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印发的《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在工程建设、汛前准备、队伍组织、工程管理、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要逐级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内容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并贯穿于防汛抗旱工作全过程。要逐一落实辖区内各类水库水电站(灰渣库、尾矿库)、重要山塘、防洪城镇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易旱区域、缺水城镇的抗旱行政责任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三)着力做好水旱灾害预警预报。加强中短期天气、水雨情预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监测力度,提高灾害预报的超前性、预见性,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要根据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加强防汛抗旱会商频次,增强决策科学性;要加强小尺度、局部性灾害的监测预报,群专结合,及时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预警信息,为群众及时准确掌握预报成果、提前安全转移提供优质服务。

(四)继续抓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管理。各区、市、县要加强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负责落实好本地年度运行维护费;要在年底全面完成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的建设任务。

(五)切实完善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社会各行业承担的防汛抗旱责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要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各级财政用于防汛抗旱的预算内资金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加;要以社区、村镇、学校、企业等为单位,通过编制预案简本、印发科普读物、展播影像资料、开设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公众避险救灾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意识和能力。

三、全力做好防洪保安工作

(一)抓好水库水电站、灰渣库、尾矿库安全度汛。要严格实行水库水电站汛期“五落实一问责”制度,即每座水库水电站必须落实2人以上值守人员、落实固定值班地点、落实值班经费、落实通信设备、落实应急预案,对不按要求做到“五落实”的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对病险水库水电站,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对灰渣库、尾矿库,要落实汛期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巡查制度,及时巡查排险;对在建水利水电工程,要编制和完善年度度汛方案,落实防汛组织机构,明确管理、施工双方的防汛责任;对影响泄洪的建设项目,要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务必在汛前达到安全防洪标准;对未安排处理的病险水库,要在现场备好抢险物料,落实好抢险措施,保证度汛安全。

(二)抓好山洪灾害防御。认真落实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责任人、预案,完善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建立“群策群防、群专结合”的防御体系。要落实汛期监测、预警预报、人员紧急撤离方案等措施,切实做到早预防、早转移、少损失。对重大隐患点和山洪灾害易发区,要加强排查,落实监测人员;对可能发生危险的地区,要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尽量避免人员伤亡。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制止违章开矿、乱砍滥伐、侵占河道等行为,最大限度规避或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

(三)抓好城镇防洪排涝工作。要依据城镇建设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城镇防洪规划和应急抢险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要加强城镇排水管网的检查,搞好河道沟渠的清淤和水毁设施的修复,及时检修排水泵站、闸坝等防汛设施,加强管理维护工作。要依法加强城镇河道、排水沟渠、蓄水坑塘的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填埋河道沟渠及搭建违章建筑,严格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在汛期到来前清除阻洪建筑,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四)强化24小时防汛值班制,抓好突发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险情灾情信息管理和报告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理顺报送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信息,努力提高险情灾情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值班期间要有领导干部带班,并做好防范突发水旱灾害的应急准备,确保发生突发险情灾情反应迅速,处置突发水旱灾害事件及时。

四、切实加强抗旱工作

干旱是我市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我市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连续三年的特大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务必要做好抗大旱、救大灾的准备,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努力把旱灾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加强抗旱水源管理和调度。在全面掌握本区域地表、地下和过境水的基础上,科学调度,合理配置,优先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兼顾发电、航运等生产需求。要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加强洪水资源利用,尽可能增加工程蓄水,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

(二)加强城镇抗旱工作。加强城镇抗旱基础工作,了解掌握干旱缺水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供水和用水的水源、结构等情况。要加强城镇抗旱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城镇供水动态,统计上报有关信息,提出城镇抗旱的决策参谋意见;要结合去年特大干旱灾害的特点制订城镇应急供水预案,做好应急水源调度与运用等措施准备,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城镇供水安全。

篇9

2.编制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青岛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青岛市区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青岛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青岛市区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青岛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青岛市区台风暴潮应急预案>的通知》和我区交通系统的实际。

3.适应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旱灾害包括:暴雨、河道洪水、渍涝、山洪、台风暴潮、干旱灾害、供水危机、水库垮坝以及其他次生灾害。

4.工作原则:

(1)洪涝灾害及其他水患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一切部门、单位和企业必须服从局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对不服从指挥和不执行调度命令的,实行责任追究制。

(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统一领导,条块结合。

(4)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5)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6)明确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洪涝灾害和其他水患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7)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及时抢救。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成立区交通局防汛防灾应急运输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运输工作。总指挥;副总指挥;局属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防汛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管处具体负责承办指挥部交办的事宜、应急运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工作。纪婵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指挥部下设三个组:

1.应急运输组。由运管处负责,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好应急运输车辆(车辆明细见附件),制定应急运输方案,实施应急运输。

2.道路保障组。由公路管理处、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会同汛情发生地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单位的路政管理人员参加,引导车辆安全、迅速到达目的地。

3.后勤保障组。由局办公室负责,负责防汛防灾指挥部及运输车队所有人员的防雨、防护用具、医疗、伙食和其他保障。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四)其他相关单位职责

运管处负责组织运力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疫人员、物资及设备的运输工作。

稽查大队负责协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紧急时刻的抢险救灾工作;配合公鲁部门做好辖区内的有关工作。

局办公室负责全局防汛抗旱重大事件的协调工作。

安全科修订局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指导预案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

公路处负责做好公路交通的防洪防灾安全工作;制定公路桥梁防汛防汛防灾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我局负责管理公路桥梁防汛防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日常经费的落实和分配。

三、防汛目标的确定和防汛职责

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确定的部位为准。

职责是负责做好公路交通的防洪安全工作;组织运力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疫人员、物资及设备的运输工作。

四、情况报告

(一)通讯联络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电话;

区交通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电话;

(二)报告

汛情发生地的道路是否顺畅,运输防汛抗旱物资的数量和完成情况,并注明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五、防汛的应急运输和应急动员。

1.第一组应急运输车辆在接到通知后半小时集结到交通局院内或指定地点,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使用。

2.第二组运输车辆作为补充运力,在应急运输车辆出现故障或运力不足时,作为补充运力使用,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集结到交通局院内或指定地点,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使用。

篇10

1、引言

自然界有许多灾害,自然灾害按孕灾环境可分为大气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岩石圈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和天文灾害。水文灾害是其中之一,水文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为洪涝、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可危及人类生存。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能力在加强,措施在规范,应对不同等级的突发性灾害需要相应的应急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何正确划一水文灾害等级,以提高防灾抗灾的服务效率,拓宽水文学的发展。

2、水文概况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公里的水,水在循环过程中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称为水文现象。水文现象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在空间分布或时间变化上都显得十分复杂。 水文现象的时间变化过程存在着有周期而又不重复(概率、重现期)的性质,一般称为“准周期”性质。水文学研究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领域十分宽广。

水文科学不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质,不仅研究现时水情的瞬息动态,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预测它未来的变化趋势。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突出需求,研究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和这种效应的环境意义,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现象的规律;在与洪涝、水旱灾害的斗争,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探讨水文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思考和研究水文现象的规律等等,现化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向着为兴利除害、水资源最优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以期为防灾减灾增效以及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自然灾害情况各种自然灾害既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与其他灾害连锁反应,形成群发性灾害,其影响和危害更为惨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水灾造成的损失最大,约占 40%,发生在1998年7-8月份长江及松花江流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其次是热带风暴和台风占20%, 地震和旱灾各占15%;其他灾害占10%。

4、水文灾害情况从古至今,天气、气候和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一直具有很大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天气、气候和水循环。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亚洲备灾中心执行理事Bhichit Rattakul博士表示:“水文气象灾难会对人类、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所依赖的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干旱、洪水及暴风雨可危及人类的生存,破坏重要的生存系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气象组织指出,龙卷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发生频率近百年来有增无减。尤其最近几年,这些灾害的强度前所未有。过去10年的统计显示,超过80%的自然灾害是气象和水文灾害。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约40亿美元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每年约400亿美元,其中气象和水文灾害造成的损失占65%以上。

5、水文灾害与和社会关系我国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受灾国土面积广,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交替频繁发生,给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的损失。水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在表现它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它的社会属性也日益表现出来,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水文科学发展成为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文灾害问题日受公众关注。

现代科学技术使获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能力发展到新的水平。世界各国、各级政府为提高防御灾害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增强预测预报能力,相应建立灾害类别等级制度,对不同灾害区域、等级分别进行建档归类,使各个灾害点的资料规范系统,有据可查,以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及防范措施。

同时,人们注意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文课题,水文工作是基础、是前题;从历史上看,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社会对水文工作的要求如此迫切,2002年有近20条涉及水文工作的新水法颁布实施,以及2007年6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更为水文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6、灾害等级的 划分

6.1等级划定设想水文的自然灾害深受公众和政府的重视,如何正确划一水文灾害等级有必要纳入管理化、规范化、进程化。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统一的需要,便于社会公众参与了解水文灾害状况和政府的管理决策,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来划定水文灾害等级,提供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文状况,是提高防灾抗灾效率的一个环节,是提高组织水平和科学水平的一个表现,以保障国家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文灾害等级划定设想是跳出专业圈子寻找通俗、通用又科学的新语言,把涉及水文自然灾害程度一般用这种相对等级表示。这样可以从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文课题入手。可归类为三种灾害,洪涝灾害主要是水多,水旱灾害主要指水少,即水资源缺乏或水旱,可以降雨、径流、蒸发等洪水水文要素的出现概率为标准,水资源缺乏的地方还增加人均水资源量指数为标准;水质灾害为水脏、水浑,合称水资源质量问题,以水质综合指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6.2几个说明划定水文灾害等级,可操作性强、分类简单、通用、易看懂、易掌握,便于统一向社会和公众,能警示水文灾害动态:洪涝、旱灾、水质污染的程度状况。(1) 在防汛中,推进我国水文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提高洪涝灾害预测预报能力,用相对等级增强预测洪涝灾害的中长期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强化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与群众理解各种预报、警报和组织防治救灾的效率(2)在水资源管理上,便于统一管理和保护各类水资源,便于统一制定水资源水质保护的技术政策和法规条例,以及水文灾害的风险评估机制。(3)能满足防御灾害的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及掌握水文灾害的知情权、水文灾害的警惕性。

篇11

2、关爱生命,关注弱势,依法防汛,全民防台。

3、学习防台风技能,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共建平安椒江。

4、普及防台知识,增强群众抗灾自救能力。

5、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6、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7、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8、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9、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义乌。

10、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11、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2、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13、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14、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15、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6、防御台风,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平时做起。

17、发动群众依靠基层自防自救。

1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19、全民参与,自防自救。

20、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21、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22、掌握防台技能,构建平安椒江。

23、防御台风,人人有责。

24、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25、以人为本,全民动员,防避抢救,科学防台。

26、学习《全民防台风知识读本》从儿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