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室人文建设

科室人文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08 10:11: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室人文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室人文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33-01

高职人文和社科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高职院校领导、老师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仍然缺乏重视,本文是课题《高职院校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提供多角度思考。

一、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的重要性有待提高。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老师认为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仅仅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部分或辅助环节。相比一些其他专业课程,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只能作为业余课程,

2、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涉及的课程门数和学生人数都较多,需要一套人、财、物等方面健全的保障机制,但事实上,没有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依然存在。

3、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体分为课外和校外。这是一项开展范围大、参与人数多、程序烦琐的工作,仅靠从事理论课的老师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学校各个部门应该一起通力合作,要有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组织,这样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目前,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没有建立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机制。这样就会导致活动开展不规范,计划方案不落实,组织缺乏规范性,参与程度不深,开展缺乏成效性。[1]

4、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机制失效。每一次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展开后,要对活动展开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这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事实上高职院校缺乏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考核标准,无法对活动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价;在具体评价方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可以参考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式,只看重最后的报告结果,忽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1、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高职院校因为地域、研究方向、办学条件等方面不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不同。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2、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实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3、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形式上多样化的原则。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目前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局限于传统的少数几项常规性的活动上,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缺乏积极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

三、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要不断地对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只有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师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能够全身心投入,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时代在不断进步变化,授课老师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把最新的素质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优化、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需要一个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效实践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载体,它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参与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基地,再由学校组织,与社区、农村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把地方建设发展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结合起来,建立一批有不同特色的实践基地。(2)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学校应该积极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训,让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他们能够获取到相关经验,能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3)学校应该建立一笔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社会实践教学。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资金保障,对其应与专业教学实习一视同仁,同等重视。

3、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学校要制定一套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展开的行动纲领包括社会实践各项参与人员的职责、经费的使用、后勤保障等。

4、建立合理的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主要是考察教师的课堂的教学能力。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该包括整个实践活动的策划能力,如何确定实践考察内容,制定详细计划,指导实施过程的效果和质量等,并且将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各种评优评先等相关荣誉进行挂钩,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更加热情、用心地来指导活动。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22-2

2007年以来,笔者在开展3年文学教育的基础上,开发了《人文素质拓展》选修课程,补充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生活等相关内容,采用模块化讲座的形式开展人文教育,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迄今开展了三轮教学改革实验,在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界定

1.对“人文”的理解。概括而论,人文是人文现象、文化存在、人文视野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以丰富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为最高价值追求。首先,从“人文”的表征形式(文)来看,人文,与天文、文化对应统一,作为静态的有选择性的现象呈现,即人文现象和文化存在,是指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类文化中对个体身心发展有触动和影响的重要迹象。如王朝兴衰、社会风气流变等。人文与天文,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观察并顺应外在变化的对象和依据,塑造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感悟”、“内省修炼”等中华文化传统,凝聚成对个体身心具有积极影响的文化留存及现象呈现,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其次,就“人文”的内在规定(人)而言,人文,与人权、人性、人格密切相关,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关注“人”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关注“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作为动态活动的全视角和终极关怀,即人文视野和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全面考察个体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内外关系,拓展主体的文化视野,丰富其情感体验,实现主体个性的和谐发展。

2.对“人文素质”的理解。素质,是指通过平素修养、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人文素质,是主体在维护和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文视野、人格修养和思维品质,是个体对人文现象、文化存在及自身存在状态的体悟反思能力及相关素养的集中显现。按照我们对人文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职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包含道德素养、文学素养、美学素养、心理学素养、社会文化素养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判断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表现表达能力等。

3.《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就课程性质而言,是兴趣课程、体验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针对职校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个世界”,按照职校生的人文素质的素养和能力要求,选取文学、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相关案例,采用模块化讲座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主体获得成长体验和精神愉悦,达到内育素质、外显能力、指导行动的教化功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拓展职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策略

1.设置模块化课程,提高课程的内在关联度。根据《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我们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模块一:美学与文学视角”、“模块二:个人与社会文化”和“模块三:欣赏与表现表达”。模块一,以“意象”为中心组织课程资源,内容涉及美学基本原理和文学作品的意象解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以审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现实生活;模块二,着眼于主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考察主体的内外部关系,帮助学生体察自我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理解力,提高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对群体规则的适应力,提高主体的道德境界和文化品味;模块三,侧重于主体情感情致的表达和艺术再现,内容涉及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电影欣赏、情意类短文写作等,另包含重叠于其他模块的情意表达和表现活动。三大模块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关联,从“以审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现实世界”,到“走向文化理解和融合”,再到“情感的艺术表现和表达”,使主体的人文情怀得到不同层次的表现和满足,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色彩。

2.采用案例教学,加强情境体验和价值引导。本课程是兴趣课程和体验课程,不是文史哲知识的堆砌,更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在课程资源的选编和呈现方面,力求“有趣、直观、浅显和生成”。案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即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借助图片、影像等直观形式,精选“案例”阐释相关原理、方法和人文现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加强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其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例如,我们援引并演绎朱光潜先生的《我们对一棵古树的态度》:一棵古树耸立在山崖上……木材商本着“实用的”功利的态度,盘算着能制作多少家具和农具,卖多少钱;植物学家带着“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它的树龄和生长环境;画家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画家采用的是“审美的”态度。由此拓展引申:同一棵古松,因视角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价值;这三种态度(视角)并存于生活,都是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内在“规则”是:“实用的”态度,遵循“善”的规则,合乎目的性(道德);“科学的”态度,遵循“真”的规则,合乎规律性(逻辑)。“实用的”和“科学的”态度,均受现实的利害关系制约,带有“功利性”;“审美的”态度,遵循“美”的规则,超越现实的利害关系,追求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努力拓展思维视角,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不断超越现实的功利束缚,实现“审美的”超越和精神成长,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再如:弗洛伊德提出“三我”人格理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由本能欲望构成;“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抑制“本我”冲动,追求完善的境界;“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使之合理存在。冯友兰根据主体的“道德觉解力”,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指出前两者奉行“利己的”功利准则,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现在就是的人;后两者奉行“利他的”道德准则,是精神的创造,是人应该成为的人。但丁的《神曲》营造了“三界”(地狱、炼狱、天堂)、“森林”、“豺狼”、“豹子”等象征性意象,指出了一条“道德自新”的道路。电影《阿甘正传》中“奔跑”形象和“白色羽毛”意象也充满象征意味……这些来源心理学、文学和社会文化领域的生动案例,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揭示“人”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内在规定性和道德境界差异。可见,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有趣、浅显、直观”地传达人文观念,在情境中砥砺人文情怀,“生成”人文价值。

3.学习与反思结合,在行动中建构发展能力。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主体的人文理解力、反思力和阐释力,从而内化素质、外现于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和反思,是建构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阐释评判社会现象。例如:近年来,网络催生出“芙蓉姐姐”、“范跑跑”、“拜金女”(马诺)、“炫富女”(郭美美)等一夜出名的网络雷人,严重挑战人们的传统观念,为什么只有“芙蓉姐姐”取得了成功,而其他人都遭到大众的集体批判呢?结合美学原理对“美与丑”的阐释,我们可以深入评判这些现象——芙蓉姐姐以经典的“S形”舞蹈造型、红纱巾村姑性感形象和雷人话语,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极大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和审美极限。因为“S形”是女性形态美的象征,红纱巾和村姑代表浪漫和纯朴,清华北大是精英文化的聚集地,是大众向往但不可及的文化圣殿。芙蓉姐姐“以丑的形态”在中国人的文化圣殿表达“自以为美”的形象,且一本正经,出语惊人,不知羞耻,由此产生了网络言语风暴,产生了眼球经济和文化传播效应。芙蓉姐姐自2004年出道,长期耸立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2010年还获得“中国网络名人奖”和“互联网特殊贡献奖”,芙蓉姐姐在成名后,成功减肥回归传统的淑女形象,成为北京中国农家乐协会的形象大使,可见,芙蓉姐姐对于“美与丑”也是有认知的,她自毁形象的目的正是为了出名。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丑的东西是对正常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形,丑的本质是一种不和谐,具有紊乱、嘈杂、破败、粗陋等特征,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芙蓉姐姐当年正是“以丑的形态”暴露在大众和网络面前,她像小丑那样努力表演着,给无聊的人们创造了无穷的欢乐;人们在嘲弄芙蓉姐姐的滑稽丑陋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精神的优越和审美愉悦。扪心自问:我们有勇气像芙蓉姐姐那样为了成名不惜毁损、糟践自己吗?显然,绝大多数人不敢冒这个风险,因为人们对“美和丑”有基本判断,美感和羞耻心构成无形的文化约束力。芙蓉姐姐突破了这道防线,“一夜蹿红”走向成功,这是草根阶层走向成功的一条出路,“芙蓉姐姐”游走在道德与审美的边缘,以巨大的勇气嘲弄主流的精英文化,但她没有破坏人们的道德底线,网络和社会也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而“范跑跑”、“拜金女”、“炫富女”等现象,严重毁损了人们的正义和道德等价值观。尽管当事人出语更加“雷”人,却未能因出名而成功,反而遭到网民的一致声讨,最终“炸”伤了自己。怎样评判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呢?我们要深入反思,正确判断。此外,影视作品、摄影图片、企业管理文化讲座等影像,都具有情境感染力和价值引导作用,我们在欣赏和聆听之外,也要反思从中能获得哪些收益。总之,通过学习、反思和价值评判,能够引导我们深入理解社会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面对丰富多样的职业和社会文化生活,我们要全面理解《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不断拓展课程学习领域,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反思和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实现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美国高等职业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经验[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篇3

2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途径

2.1综合整体规划

要想做好人防工程建设工作,就一定要从工程建设的根本入手,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和目标,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人防规范,此外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政策方针,在建设中必须要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设立的目标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合理性,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处理好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关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人防工程必须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地上和地下统一安排,遵循统筹安排、合理利用的原则。要切实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融合工作,逐步建立与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齐抓共管,保证开发过程规范有序进行。

2.2不断拓展人防工程建设领域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是世界各国民防建设的普遍做法,既有利于城市平时发展经济、完善功能,避免各类建设的相互干扰和反复拆迁、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又可增强城市平时防灾、战时防空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管理及监督检查职责,会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开发利用及项目审批工作,进一步拓展人防工程建设领域,满足现代城市安全防护要求。不断拓展人防工程建设新领域,把人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要求落到实处。

2.3把好设计审查关

城市人防规划和城镇人防规划,是指导城市和城镇人防建设、地下空间战时开发利用的法规性文件,应严格执行,不能有随意性。坚持“以建为主”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建”与“收”的关系。应当做到“以建为主,应建尽建,以收促建,应收足收”,把“建”放在首要位置,有效增加城市、城镇人防工程的防护面积。严格对人防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查。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阶段主要解决出入口布置、进排风口部布置、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划分、结构形式布置等问题。在审查时既考虑战术要求,把握技术可行性,切实保障人防工程的防护标准,也要注意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人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4提高人防队伍素质

人防部门自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规划、设计、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培训环节的投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些高素质的科技、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获得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有做好相关工作的能力,同时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也为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前,可持续发展在国际范围内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思潮,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协调好以下三种关系。首先是立足眼前,目光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的发展,而不顾长期的发展。其次是要协调好质量和效率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谋求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视对质量的监督和控制。最后就是要协调好自我创收和多渠道资金筹集之间的关系。

篇4

一、国内外研究比较

大学导师制最早是由十四世纪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开始实行,到19世纪被大多数国家认可,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研究生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对博士研究生培养主要是采用导师负责制,博士生从课程规划、理论学习、科研实践直到论文答辩都由导师指导。本文考察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相关制度,发现西方国家与我国制度的不同之处在于:

1.博士生导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学位证明和相应的指导研究能力。例如法国,法国国家规定大学教授和科研机构高级研究员、国家博士可直接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2.博士生导师需要博士生申请。在英国的大部分大学都有权招收博士研究生,学校对于博士生的导师在资格方面没有硬性规定,无论是教授还是高级讲师,甚至讲师,只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研究经验,都有资格接受学生的申请成为博士生导师。

3.博士生导师需要完成科研项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必须先找一个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往往会成为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助手,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导师的学术声望。科研项目对教授和博士生意义重大,教授所招收博士生的数量和他对博士生的指导方式也直接受他拥有科研课题和经费的多少所影响。

二、我国博士生导师遴选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西方国家,我国博士生导师遴选存在以下问题:

1.导师资格终身制。尽管没有明文规定,我国的博士生导师事实上是终身制的,一旦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不管有没有学生申请,终身都是博士生导师。这种终身制使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活力不够,同时无法实现对研究生导师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2.导师队伍呈现近亲繁殖态势,当前许多高校都热衷于把留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许多学校遴选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大部分都是扎根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校学习、工作。他们从师于自己本校的教师然后自己再指导本校的研究生,从而不能为导师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科背景,不利于吸收新鲜血液,影响导师队伍的创新性发展。

3.对准导师的科研能力考察不够科学。当前高校在导师的遴选中,对准导师学术探究能力的关注普遍过于注重量化。在高校导师队伍遴选的具体标准中,都明确规定了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专著的字数、科研项目的数量以及科研经费的多少,对发表的相应的学术文章、出版的著作、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经费等等都只有数量上的硬性规定,这些文章、专著、科研项目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则缺少查询和证实。

三、博士生导师遴选指标体系构建

总体来看,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构建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遴选指标体系,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中南财经大学大学自2001年颁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遴选与管理办法》,至2015年已经完成六次修订,完善了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指标体系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分重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把博士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学校校实际,制定博士生导师遴选指标体系。

(一)建立基本资格指标

博士生导师基本要求是具有相应学术水平和科研条件的教授或符合条件的副教授承担博士生培养指导工作,具体指标如下:一是学位上具有博士学位,且任教授专业技术职称需要满足时间;二是在本学科专业(或跨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已经在该方向领域取得一系列有重要影响与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且未来研究方向与现有研究领域具有连续性;三是在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连续一年以上的研修经历。

(二)设立科研指标要求

博士生导师除达到基本的资格指标外,还需满足相关科研条件,具体指标如下:一是出版与本学科相关的专著或者在学校认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二是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三是主编并出版高水平有影响的优秀教材。

(三)完善教学指标要求

学校规定博士生导师需要满足教学指标要求,具体指标如下:一是具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的高校在岗完整地培养过全日制硕士毕业生三届以上,或在海外高水平大学完整地培养过硕士毕业生一届以上;二是系统地为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讲授至少一门专业课,三是指导的硕士生学位论文盲评平均成绩需要满足学校规定要求。

(四)特设破格指标要求

对于不满足上述指标但是具有博士指导资格的申请者,学校专门设立破格指标,用来提拔具有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具体指标如下:一是具有国家级重大课题立项或者发表本专业权威期刊论文;二是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奖;三是长期担任本学科带头人,任本学科全国性的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以上职务,对本学科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林颖.博士生导师评估及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7.

[2]于艳华.研究生工作管理系统及导师遴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6-02

1 课程中人文关怀现状

1.1 情感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人文教育切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满足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最优效果,空喊口号是无用之举。当前的课程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缺乏情感教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考试压力之下,人文教育处于不断被挤压、压缩的尴尬之中,即使是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也常常面临被学科侵占的局面。学校不是认识不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而是社会把考试当作评价学校好坏,成绩是学生升学的主要凭借,所以中考、高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导向,学校不得不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知识教学中,忽略了符合青少年生命需要的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但是真正做到落实的寥若星辰。教育重心过分偏向知识教学,忽略情感教育的后果,就是学生陷入生活的麻木之中。钱理群先生曾经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就是这样的受教育者具备高超的智商,突出的情商,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社会眼里的成功者,优秀者。但是,这样的人却是“利己主义者”,自私自利,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己,行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服务。

1.2 教学与实际相悖

教育目标的落实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中。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内容偏向于成人化知识,倾向于存在的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与生活实际存在不小的断层,而不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生活也当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生活智慧教育。课程建设中看不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看不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世界,看不到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使教育成为与学生个体成长互不相干的事物,成为单纯的认知。教育本来就来自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这片活水中寻找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目的,最终的目标还是学生终身的幸福。如果教育脱离生活,学生没有生活的活水的滋养,就会失去生活的活力,缺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寻求生活生命幸福的有效策略。

1.3 体认知的薄弱

现代教育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实。课程教育过分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陈述性的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重心,漠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存在着“为知”的倾向。人文教育的缺失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与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敷衍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不负责任。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中,眼中只有教案和课本,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具体的个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看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只是老师教学的追随者,学校管理的被安排者,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并慢慢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从个体转变为共体之一,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的一个,必然造成尊严感的缺失与担当意识的缺陷,人性逐渐走向冷漠。只有将学生看成有思想、有生命、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体察他们细小的但是对成长至关重要的心理变化。真正去发现人、培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看见自己的存在,理解和尊重生命。课程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要保证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不能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发展,造成千人一面的单调,人云亦云的悲哀。

2 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2.1 人文学科人文化

人文学科的一大重要教育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提供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人文学科的人文性。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文性挖掘。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为文”的范本,而且体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的距离被拉近了,教师可以更方便地体察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而不是隐藏的真实心理。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就是对故事主人翁或者作者的体验,就是对超脱自己的校园生活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思想,获得对真实世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把握生活的真义。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强人文引导。可以在写作中渗透“为人”素养,设立写作专题或者主题,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真善美”的弘扬。如《热爱生命》《一位可敬的人》《难忘的事》等作文题,就是在训练学生“为文”的同时进行“为人”的养成。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对生命的关注,对成长成果的珍视,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保证。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体现课程理念中的人文关怀十分必要。

2.2 丰富的教学方式

人文关怀的落实不是靠空喊口号也不是靠简单说教。丰富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进行总结,归纳,讨论,强调主动参与与口语交际,组织协调,策划实施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学到合作、尊重、担当等品质,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与实践,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可以偶尔进行改编,改编成话剧的形式进行重组。这样学生不仅能将自己代入到教学中,产生真正的去恶扬善的价值取向,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教学内容的精神价值,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能将人文精神的内核真正培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45-02

新闻摄影并不是用相机摄取影像的过程,而是摄影师用某种思维方式认识感知事物的过程。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为主导[1]。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模式,强调对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笔者以此教学模式为指导,开展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实践。

1 认知学徒制简介

所谓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种从改造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2]。其理论框架主要聚焦于4个维度,即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科林斯认为这四个维度也是任何理想的学习环境应涵盖的组成部分[3],如表1所示。

2 基于认知学徒制的新闻摄影教学实践

2.1 教学过程

认知学徒制主张学生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学习,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一主张来源于“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即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就是采用的这种双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建模。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教师首先传授课程的领域性基础知识,包括摄影器材的基础知识、摄影的基本技术和技巧、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以及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等;接着以经典案例的形式进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案例重点放在分析部分,以思维过程为主线,分维度进行解析。

2)情境设计。设计情景化的活动,并与相关的预期结果关联起来,以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模拟学习,发展远迁移能力。设计的活动一般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预期结果没有标准答案,开放性和自主性较大,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3)提供支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架”,如概念支持、元认知支持、过程支持、策略方法支持等。由于上述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包括完成活动需要的基础知识、过程、方法、资源等方面。

4)清晰表达。较强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清晰表达既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伴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实现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活动成果的展示来实现这一环节。

5)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反思、评价或修正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活动过程与专家的示范进行比较,在作品展示时,评价其他学生的表现,指出别人的优势和自己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2.2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整体编排上,遵循认知学徒制的以复杂性递增的顺序原则。内容体系包括4个单元:单元一,摄影器材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单元二,摄影技术基础;单元三,现代新闻摄影理论;单元四,普利策获奖作品评析。在单元内容的编排上,遵循认知学徒制的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的顺序原则。在建模过程中首先明确单元知识的总体目标、应用成果,继而是单个知识、技能的传授、应用,让学生首先从全局上把握目标,进而探究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局部知识、技能。

2.3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认知学徒制的示范、脚手架支撑、清晰表达等方法。1)示范。教师主要通过典型性案例示范展示课程知识的应用情境、操作步骤,还能展示整个思维过程,给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供很好的帮助。2)脚手架支撑。本方法的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表述。3)清晰表达。本方法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两种方式,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学生以教师的示范为参考,阐述自己的实践过程,并且能解答来自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

2.4 教学环境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学习方式单一、实践管理困难、缺乏互动等问题,笔者设计、开发新闻摄影网络辅学平台,以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环境为主、以网络学习环境为辅的教学环境。平台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3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来自师资、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帮促性教学技巧。在占主导地位的建模和情境设计部分,要求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实践,并以规范的思维模式分析、表述实践过程,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易于理解、便于模仿的思维框架。在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提供支架、清晰表达和反思部分,要求教师既能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又能加以引导,避免实践的盲目性。

2)学生花在完成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可能会更多。认知学徒制主张学生在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中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而这种特质的学习活动往往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问题也给部分学生造成一定压力,在提交的作业中出现从网络下载的情况。

参考文献

篇7

通过调查研究和从现实出发,并借鉴其他中学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尝试在我校的初高中开设《人文数学欣赏》新课程,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在此基础上试作探讨。

1.数学课程价值的不可替代性

数学课是中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理解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锻炼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其他课程学习及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虽然数学课程如此重要,但是学生普遍感觉很难,有厌学的倾向,使一线教师进退两难,怎么办?

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努力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努力提升质量,借其他课程的力量和文化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和强烈的学习动力。

2.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探究。面对数学教学有效性左右徘徊的现实,许多教师和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方案,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切实解决问题,需要从源头分析,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研究学生需要,研究学生实际,研究学生接受能力,研究学生的实际想法[1]。

在近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与文化”系列课题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相关的数学杂志《数学教育学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教与学》、《数学通报》近年来发表了许多讨论的文章,几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院士相继出版了一些数学文化的书籍。其实,在一段时间内,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这个问题:在进行理论思考的同时也积极开发一些课程资源的教学案例、课例,尝试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从其中获得营养、提高数学修养,进而再进行一些理论构思上的完善,从实践到理论,开展一些实证研究工作[2]。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发展中,高中的数学选修课和高校普遍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包括理科、文科和工科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相比之下,我们学校的数学课程显得比较单调,学生没有选择提升自己数学素质的余地,无法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进行选择和调节,拓展自己的视野[3]。所以变革是必须的。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数学文化中有许多激动人心的美学因素能引人入胜、激荡人心。借鉴其他学校开设的《数学文化》课程和普通高校开设的《数学史与数学美学》等课程,以及在高校文科专业开设的《文科数学》课程,我们尝试在本校开设《人文数学欣赏》课程[4]。

二、开设人文数学课程的意义

1.借用人文教育力量,提高数学教学效能

数学教育要想取得高效益,就要走进学生心中,必须借用人文教育为工具,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形成对数学浓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者进行教育,目的是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人文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熏陶,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教育要使学生获得生存能力,也应提升做人境界,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有尊严、有幸福感[5]。

数学是一种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要素成分,而且始终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对一个人来说数学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也容易被忽略的是它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往往要靠人文教育来实现。单纯的数学知识和训练容易导致学生厌学,而人文教育因素,就能调动学生心中柔软的情感,吸引他们探究数学,从而提升教学效能。

2.数学课程包含许多人文因素,能让学生亲近

数学教育中包含不少人文因素,比如数学能培养真理精神、理性风格、审美情操、良好人格、辩证思维等,数学学科特点与课程价值,决定了其在人文教育中应该并且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数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明,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起着巨大的作用[6]。

从某种角度衡量,数学是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因此中国要提升实力,首先要有数学实力[7]。数学早已成为与自然科学(主要是理化生等学科)平行发展的独立科学体系,传统的“数理化”平分秋色的科学体系已经无法体现数学的核心价值。近日,有学者提出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法体系中,除了大家通常所讲的理论与实践的两大类方法,必须承认特别重要的第三类方法——数学方法。数学是独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外的一门独特科学。数学不仅是科学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不仅有科学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对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

当前许多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模式仍然是满堂讲,一个显然原因是相当的一批中小学教师都深受传统数学教学影响,采取“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中过于偏重于演绎论证的训练,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人格提升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理性精神的领悟,从而完全削弱了数学教育的人文内涵,导致数学教育的形式化、机械化、枯燥化,缺少人文美感和引人入胜的吸引力。另一原因是由于许多教师平时缺少读书,缺乏数学历史中的文化知识,以及忽视教学的评价体制等主客观原因,使教师不愿意在数学文化传递中多思考,极少考虑如何通过活生生的数学教育,使学生从内心理解和全身心地体验数学的价值,其中包括:理解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包含深刻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有助于高层次的技术交流和创新等[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故事一定能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数学游戏必然引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深层次的思考,数学审美活动肯定能让学生获得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产生认知需求,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王国,亲近数学,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动力。

3.数学的人文内涵能提升学生素质

人类历史上的科学与人文并未分离,而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中世纪的科学起源其核心是数学和哲学,数学与人文没有区分,因此数学内部天然地包含许多人文元素,数学是科学与文化沟通的纽带、是描述科学的语言、是大自然的记录密码,又是人文学科走向现代化的代表性工具、是社会发展无法取代的重要推动力。从根本上说,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始终高于现实生活。它促进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它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及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医药等各方面工作提供方法和工具;数学为所有创新创造提供核心的思想、模型和方法。往往在社会、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关键时刻,数学总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问题,促进人类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对社会发展起着普遍、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发挥基础性价值[10]。

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而益智的数学活动必然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数学悖论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数学历史轨迹能让学生陷入深思,数学问题解决能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潜能,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育能提升人的素质。数学教育完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生活技能;既有明确生活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体现在许多地方[11]。

三、《人文数学欣赏》课程的开设实践与课程简介

《人文数学欣赏》课程用数学课程中鲜活而生动的内容激发、影响学生的情感,用人文的力量打动学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通过生产案例、生活事例渗透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引领学生欣赏数学、认识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

1.开设《人文数学欣赏》课程的尝试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学校根据学生各门学科的基础尝试通过分层次教学来让学生取得适合的教学进展,从而通过个性化的进步达到教学双方双赢的效果。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学生,我们获悉部分数学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对正常开设的数学课程兴趣很小,因为自己的基础不好而厌学,他们大部分认为数学对他们没有用,只要会加减乘除法就够用了,没有必要再学数学。现实的逼迫让我们走上教学探索的道路,从2007年开始我们尝试开设《人文数学》课程。

在广泛调研与征求意见的情况下,我们尝试进行数学课的改革。最早在几个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初中二年级班级进行尝试,每周拿出一节课时间专门开设“开心数学”,由师生共同搜集查找与数学相关的素材资料,每节课由学生轮流几人上台讲解、表演,然后由教师点评,再补充相关知识——数学史、数学美学、数学民俗、数学文化、数学在生活中的事例等等[12]。

两年后,我们尝试在高一几个班级开设《人文数学课程》,用文化的力量影响学生,用美学因素调动学生情绪,用数学的应用价值推动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曾经有几个假期,我们布置学生特别的数学作业——回家乡采集测量土地、面积与其他日常用品体积的方法、工具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带回来许多事例,活生生的素材让人大开眼界。

平时一有时间我们会有意识地深入其他人文学科的课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听听文科课程的涉及范围,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并且选取文科课的一些事例作为典型素材,尝试在数学课中借用,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形式的课不像是纯粹意义的数学课,而是综合许多人文知识与数学应用的“趣味课”。在传统观念看来,有些另类,但是学生却是格外地欢迎。我们还与人文课教师交流,把文科课的知识难点和实践走向了然于胸,尝试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加以解决,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到数学巨大的价值,深刻地领会数学的实践本性。这些才是活生生的“问题解决”[13]。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我们几年来积累的素质加工成校本教材进行使用,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取舍再加工,修改充实后出版,作为校本教材正式使用。

2.《人文数学欣赏》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与目的

《人文数学欣赏》课程目前在我校是一门公选课,它向学生们展示了数学丰富多彩的文化性一面。它不是平时数学课上的概念、公式、计算和题海,而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价值。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数学,走进历史长河,去回溯数学家的足迹;追寻多元视角下的数学文化,从中体会数学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数学欣赏》课程主要是以数学史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以趣味数学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以数学应用为渠道传授数学精神,以数学美学为工具体会数学方法,以数学家及数学故事为途径感悟数学文化力量,以数学审美为动力进行数学欣赏,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课程内容与安排次序

主要课程资源包含数学史、趣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数学家与数学故事,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数学文化,以校本教材《数学乐读》、《数学物语》、《数学先知》、《数学神曲》等为蓝本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初一年级主要讲解趣味数学、数学小故事和知识,渗透数学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初二年级主要讲解数学史、数学家故事,渗透数学方法,训练科学方法;初三年级主要讲解数学美学、数学问题,渗透数学精神,培养科学精神;高一年级主要讲解数学应用案例,渗透数学文化,培养科学观念;高二年级讲解数学哲学,进行数学美学欣赏与数学研究性学习,完成数学小论文课题。

(3)教学原则

①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数学史、趣味数学问题、数学家及数学故事、数学知识为载体,重点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

②直观性原则。涉及的数学知识不要过深,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都有收获。

③启发性原则。通过美学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案例剖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要有所涉及。

④趣味性原则。通过趣味知识让学生开阔眼界,纵横兼顾,每讲要穿插一定的古今中外的趣味数学名题,既是消闲娱乐,又是学习思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

⑤以点带面原则。不要求系统性,只要求教学时要科学性、人文性、可接受性。论点集中,论据充分,并且有血有肉,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还有趣味性。

⑥科学性、人文性和可接受性结合的原则。总之,选材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既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3.教学方法

(1)师生合作探究法

每讲基本上是互不相关的,可以独立成篇、集中地讲授一个内容,并且围绕这一内容展开其中的数学文化。从每一讲的角度看数学文化,是不系统的,但它们的总和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系统性。

(2)媒体整合展示法

论点集中,论据充分,并且有血有肉。选材合理生动,浅显易懂,语言幽默趣味,渗透思想方法。比如在第四讲中对于数学在哲学中的应用,学生感到不理解,因为他们对于哲学的理解不深刻,对历史上哲学与数学起源的早期没有经验,我们就从网上找到一些资源制作成为电子投影展示给学生看,从特定的年代背景来理解此时的科学与技术存在情况,使学生慢慢地用材料来体会数学的厚重。

(3)启发讨论法

对于有些内容,比如数学文化内容、数学与文化文明、文学的关系,相对来说难度较小,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每个学生都会从自己角度进行理解。这时我们就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程,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真的参与教学,进行个人活动和个性化理解。比如布置小论文,写读书笔记和感受。对有的内容注重平等的讨论交流,深入浅出,让师生共同研究,引导学生参与读书、实践、调查研究,共同解决问题。设计研究性、探究性问题,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还有趣味性,培养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陆广地.数学课程价值学生错觉纠正教学探究.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12(2).

[2] 陆广地.对数学课改革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3] 课题组.江苏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标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4] 刘洁民.数学与现代社会.学科教育,1999(1).

[5] 梁剑.现代数学思想推进社会发展的哲学意义.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

[6] 高宏.数学与社会进步之关系.现代技能开发,2002(12).

[7] 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编译.数学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张秀英.试论数学的作用与魅力——以经济学科为例.高等理科教育,2005(5).

[9] 易南轩.数学美拾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 谈祥柏.乐在其中的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8

一、提升体育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尤为迫切。

(一)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体育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提出了“君子不器”的人才理论,意思是君子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而要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通过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某一特定用途的工具,但是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文学、历史、艺术、道德伦理等人文知识,培养自己助人、自强、自律人文精神和高雅的情操。体育生如果只注重专业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则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工作者,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体育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文化修养、价值追求,这些集中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二)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碰撞下,大学已不再是一片净土。多元社会思潮下,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体育生重视专业技术训练,文化基础薄弱,使社会上形成了体育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缩窄了体育生的就业空间。体育生只有全面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人才,适应择业要求,提高就业质量。

(三)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生现状迫切要求

体育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可谓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体育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时有一定体育特长,而文化底子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走不进普通院校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单招生”,文化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走进大学后,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体育体能消耗大、训练任务重,很难静下心来学点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类知识。专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人文素质持续走低。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体育生缺少良好的语言表达力和文学美学视野、理性思维及文化积淀,做事鲁莽、冲动、偏激,学生中存在吸烟、酗酒、斗殴等不良风气。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弥补体育生人文素质的短板,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

二、体育院校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体育院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有效途径。笔者了解调查发现,目前体育院校第二课堂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对于第二课堂德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因而重视不够

第二课堂大都处于从属和补充的地位,用于丰富调节学生的业余生活,可有可无,因而从领导到教师对第二课堂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方面,参与第二课堂大多仅凭一时兴致,盲目参与者居多,对第二课堂重要性认识不足,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参与范围小。

(二)活动开展规范性、系统性不强,质量不高

从活动内容来看,大多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体育类活动的多,文化性活动少;校内的活动多,校外的活动少;重复性的活动多,创新性的活动少。因而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互补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从形式上看,活动大多基于自发性、偶然性,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一定的规范系统。加之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知识获得或能力提高有限,很多活动“虎头蛇尾”,或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三)活动开展缺少评估激励机制

第二课堂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估标准对其进行衡量。活动的优劣得失没有评判,不利于总结改进提高,也不利于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人文视野下的体育院校第二课堂建设

(一)以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院校学生工作领导、一线辅导员要认识到第二课堂重要的德育功能,认识到第二课堂在提高体育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对第二课堂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大力支持。要将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工作计划,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引导学生转变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第二课堂是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自发性。

(二)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引导

1.丰富活动内容,加强人文内涵。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安排上,要注重人文内涵,拓展学生视野,传递人文精神。例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传播人文知识;创建一些人文社团,活跃学生文化生活;举办人文类竞赛,如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摄影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开发中外节日的人文精神,如,世界读书日、地球日、教师节、母亲节等,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2.创新活动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第二课堂活动只有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感和现代气息,才能吸引渴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可以多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形式,比如“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一些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营造学术氛围。同时,增加体育院校学生和普通院校学生的校际交流,通过“走出去”,让体育生发现自身人文素养的不足,自觉学习弥补。比如,实体场所与网络阵地同步:既要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教室、宿舍等营造人文氛围,也可尝试拓展网络阵地,利用微博、微信、QQ等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创新意识。再比如,可以尝试学校安排与学生策划相结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由学生自主策划一部分第二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3.加强活动指导,提高活动效果。为改变第二课堂活动虎头蛇尾的无序状态,提高活动质量,增加专业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比如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导师制度,安排一线辅导员、学生工作者或任课教师对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真正从第二课堂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也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以持久长效为宗旨,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为保证第二课堂持久长效开展,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明确规范的评价体系,把各项内容以制度文件的形式细化,改变自由无序的状态。定期开展活动总结交流会,促进第二课堂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要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参与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工作量,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人文素质培养。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明确学分比例要求,同时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列入综合测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剖析河北省高校就业第二课堂现状.科教导刊[J].2011(6).

[2]耿子健 蔺 丹.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第二课堂活动溶合模式初探.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2(5).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教育部于2012年将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资环)专业分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新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形成,其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因此,各高校对资环专业进行调整,使得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又有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同时也就形成了多学科背景的态势。

1.1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络、会议材料等资料,按学科背景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成地理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三大类,见表1所示。

针对表1中代表性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初步分析,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中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70%的高校开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其余的理论课程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各略有差异。各高校实践课程开设中,总体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24%-35%。相对于理论课程,各高校之间实践课程的呈现明显差异化。首先,实践课程的种类各异,主要有课程设计、课程实习、野外实习、综合实践、实验分析、上机练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其次,在专业学科背景相同的情况下,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实践条件及师资条件的不同;最后,虽然实践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还是可以将实践课程大致分为规划设计类、地理信息类、自然地理类、资源评价类、区域分析类。

1.2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

依托网络调查和资料收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广西的开始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专业在广西的开设情况也列入表2中。从表2可知,一是广西开设该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数量较少,使得该专业在广西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优势办出特色,培养适应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实用人才。二是城市规划专业对该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城市规划属于工科专业,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理论分析性的理科专业。因此,本专科院校的规划专业都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表2中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前两所学校的理论课程存在一定差别,广西师范学院增开建筑初步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绘画技法等课程,广西财经学院增开管理学、区域经济、环境土地规划等课程。其次,在实践课程方面,均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课类别,课程包含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的专业课程以资源环境为重心,其特点一是偏向理论教学,二是以地理学和海洋学课程为主,三是实践课程数只有气象水文野外、地质地貌野外和植被土壤野外实习三门。而表2中后四所学校均是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分析四者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既包含了规划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又囊括了美学、计算机辅助及规划的实践课程,且本科院校学制5年,有足够的时间将整个专业教育完善,使学生出校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分析

2.1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与全国代表院校的异同

上述分析对比可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基本一致,都会设置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等规划类核心课程,并辅以其他支撑课程。但是广西院校的实践课程种类数比较单一,一般以课程设计、上机练习和毕业实习为主,缺少野外实践调查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多以理论课程及其配套的计算机辅助实践课程为主,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获取方式及重要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学停留在感知层面。

2.2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异同

对比全国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该专业的所属二级学院的归口各异。其次,从人才培养计划来看,财经类学科背景的院校略微删减了地理类、理工类的院校的地理类课程,增加了管理类课程,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来讲,特点在于懂理论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而广西开设该专业的两所学校,一所为师范类院校一所为财经类院校。同样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这种差异。最后,对比实践课程,因受学校学科背景的影响,在相应实践课的软硬件及师资配套上略逊于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因此,实践课程在财经类院校相对薄弱,基本以规划类和地理信息类的实践课程为主,且开设的课时量也略少于其他类别的院校。

篇10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昭示着英语专业本科在校生数量的增加。生源的扩展和新形势教育的发展,势必对传统的英语本科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一些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英语工具性学习和训练上,不重视甚至是忽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教育,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围绕着英语的技能性和工具性来展开,结果是学生的英语技能性水平相比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优势并不突出,而相关拓展知识比较薄弱,造成就业没有优势工作没有特点。

如何有效地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针对性地提升和改善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如何拓宽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视角视野,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很显然,符合上述要求的英语本科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落实到传授哪些知识给学生、怎样传授给学生的层面,笔者认为,专业知识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较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与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宽的相关知识面,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容的人才,工具性教学一直是高校英语本科教学的重点,英语界也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以及好的经验,重要的是人文性教学重视的不够,与之相关的系列做法还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渗透式英语教学角度,谈一谈英语本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建设。

二、人文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素质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叶郎,2001)

何兆熊(2004,3-4)根据自身多年的英语专业教学管理经验指出,人文素养不仅指语言、文学、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当然还包括历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对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历史的需要

说到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就不能回避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西方国家。在西方近代史上,人文精神与社会现代化进程是相互促进的,西方现代化进程在思想上导源于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中的人道主义,确定了与神道相对立的人道,确立了人的生命、自由、平等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现代化进程的启动提供了理论准备,特别是价值论证,从封建、宗教的羁绊中解放了人,释放了人的能量,人文主义和人道精神还开阔了人的胸襟、拓展了人的视野,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自由的环境。不难看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影响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着人的道德观、价值观。

2、现实的需要

确立以关注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为受教育者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确保应对各种社会问题、人生问题而陷入无价值的求学状态,从根本上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提高素质促其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浅目光和工具主义观念所带来的浮躁,进而有利于培养整个民族沉稳踏实的作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刘继华,王文斌2008:5-6),从某种程度上说,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如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很多源于个体人格的不完整或缺陷。这种不完整和缺陷又源自现代化生产中过于突出工具系统的作用而模糊人的作用;由于现代化要求效率、效益和功利,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往往就特别注重目标和结果,更着意于张扬和运用工具理性,其结果是,人的发展片面化,人文关怀意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境界的追求,对人生目的和意义及人的发展前景的关注等缺乏(陈新夏,2003:116)。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英语本科专业的学生将来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与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需要也最能彰显自我人格魅力和人文素质,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强调人文素质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英语本科教育教学的需要

英语本科专业学生不同于英语技能较高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正是源于他们具有很高的西方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能够从容的与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而不会引起文化冲突,避免影响交流,造成不愉快或其他不必要的损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需要具有很高西方文化素养的英语工作者,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本科专业要利用英语本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胡文仲,高一虹1997:4)。

三、人文素质渗透式教育的途径建设

1、抓好渗透式教育的载体环节

人文素质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循序渐进过程,是滴水穿石的渗透式过程,需要载体做环节。笔者认为,以下四个部分是人文素质教育比较重要的载体:1)教育目标,它是渗透式人文教育的方向。正如引言所说是培养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容的人才,英语本科专业决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而是要给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提供一种手段、一种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这也是英语教育的人文性所在;2)课程设置,它是渗透式人文教育的保障。就加强英语本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而言,模块化课程设置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人文素质拓展模块是依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培养“完整的人”的思想,实施的系列教学活动,具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因材施教的特点;3)教材选用,它是渗透式人文教育的关键。教材是语言的外衣,针对性地选用教材,重视教材中人文素质教育材料的宣讲,不但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获得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视野,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4)活动设计,它是渗透式人文教育的手段。英语教学的本质是交际和运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是通过学生广泛参与来实现,好的活动设计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支撑点,是转变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

有专家指出,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应跳出“形而下”的“器”的框框,将“形而上”的人文素质的追求作为终极目标(时伟,薛天祥2003),任何教学活动,教师都是主导,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愿望与结果,受教育者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对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看法、对待环境与自然的态度、对待人际关系等与人文精神直接相关的意识与素质,很大程度上只有在具备良好人文精神的教师教育与引导下才能快速有效地得到提高。传授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唯有具有优秀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刘继华,王文斌2008:7)。

在我国,英语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被动式”、“零星的”的,传统做法是传授外国经典文学,通过研习目标语国家的文学来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进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知识输入的目的,这对加强受教育者人文素质的厚度及主动培训,都是远远不够的。人文素质修养深厚的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发掘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质内涵,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素质修养深厚的教师,会充分利用一切途径或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提高人文素质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并将专业学习与社会乃至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反之,人文素质修养浅显的教师大都只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而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内涵并不加以重视,将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质内容人为地搁置起来,这对普及英语本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转贴于

3、确立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体地位

如何合理的理解主体地位?一般认为,主体地位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体验,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在教学实践中,这个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做法,对融洽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促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是大有裨益的,是单纯讲解教学内容所无法做到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个宏观的教育内容,相对于工具性教学还带有“虚拟”的因素,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就很难取得效果,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意味着学生会主动参与自身发展,决定着其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角色定位转换,把自已定位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坚信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信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进行自我评价,并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

4、营造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

教育,是人从一个自然人过渡到一个社会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即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要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发展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唯一方法;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唯一途径(赵文波,洪樱2000:48-51)。在教育过程中,和谐宽松的外部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影响着教育效果。教育的外部环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含有家庭、社区、文化等诸多内容的社会环境,学习主体、学习客体和学习氛围兼容的立体环境。

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实现渗透式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需要良好的氛围,需要宽松、和谐的气氛,从这个角度说,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已不再只是一种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而应成为一种教学目标去追求;家庭、社区、文化等社会环境对受教育者人文素质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体对社会角色的学习和领悟,社会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角色扮演所需要的条件和手段,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内部环境及生理、心理过程;精心营造主体、客体和氛围兼容的立体环境,寻找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理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方面的有效训练,在活动中学会交际技巧、合作精神及协调能力。

5、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

诸如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手段加速推进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更新,提高单位课时的信息量,同时又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理解。推广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供学生查阅,建立较为先进的、开放的电子阅览室供学生自由操作,并给英语课配备多媒体教室,无论是听说课,还是读写课或翻译等其他课程,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目前的很多教材都配备了网络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一旦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网络课程的习惯,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上传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英语读物和自学课程,建立英语本科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容的教育体系,大大促进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均衡发展。

四、结论

对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并付诸实施,是高校英语界普遍认可的新事物,一些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者甚至是相关的管理者,都对这一新事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到付诸实施,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既然是新事物,就没有成熟的经验,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体会,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及重要性,并从渗透式教育角度,分析了英语本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途径,以期求教于英语界同行,至于如何有效地实施渗透式人文素质教育,限于篇幅文中并没有涉及。

参考文献

[1]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5-117.

[2]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 2004(6): 3-4.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刘继华,王文斌.高校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弱化与强化[J],中国外语,2008(5)5-6.

篇11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87-03

[作者简介]李翠兰(1974―),女,山东邹城人,本科,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馆员。

1999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划”,各省教育厅积极响应,各自从本省省情出发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建立特色鲜明的人文社科基地,形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二梯队。然而,学界目前对基地图书资料室建设与评估研究的文章十分缺乏,故本文结合贵州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图书资料室建设状况提出设想,期望得到同人的指导与批评。

一、基地图书资料室的性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图书馆属于学术图书馆,但是它与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要从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来考察基地图书资料室的内在属性。《辞源》对图书馆的定义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定义是“收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读参考的机构”。这两种定义概括了图书馆的本质特征,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都包含了三方面的要素:第一,图书馆必须是文献资料中心;第二,这些文献资料是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收集、整理、保存等得以实现的;第三,图书馆设立的目的在于为读者受众阅读服务,使其受到教育。基地图书馆既然是图书馆的一类,就要满足于上述三大要素。基地图书馆必须是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中心,这些资料存在的形式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图书、期刊、复印的文字材料等,也包括光盘、音像、录音等信息时代的文献资料。

其次,要区别基地图书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的不同。基地都是各省教育厅依托高校建立起来的,基地图书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并存于同一所高校,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很多不同。有人认为,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是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来开展[1],这无疑是正确的。基地图书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是什么关系呢?可以从教育部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文件中找到答案。《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提出,“重点研究基地应建立独立于高校图书馆的专门图书资料室”。这就要求基地的图书馆在行政上是独立的,不隶属于学校图书馆。基地图书馆的建设是在基地主任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发展和改善属于基地的图书资料建设。但是,高校图书馆与基地的图书馆并不是毫无联系,该文件又要求“高校图书馆应优先满足重点研究基地图书资料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料的订购需要,并提供有关资料编目、信息查询服务”,这就要求基地所在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基地的图书资料建设,在购买图书的资金安排上向基地图书资料倾斜,同时强调外文资料的采购。

二、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图书资料建设

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2011年1月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在设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研究贵州教育发展为主的学术研究取向,根据贵州的省情重点聚焦贵州教育史、贵州基础教育和贵州民族教育三个方向。因此,中心紧扣基地研究取向,扎实做好相关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工作。

首先,基地重视馆舍与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图书馆是实在的物质存在,是科研人员阅读学科文献资料的空间,也是存储文献资料的物理空间。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06年颁发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基地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目前建设图书资料室用房160平方米,这个指标大于教育厅要求的“不少于150平方米”的要求,达到了评估指标要求。基地是在原来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原来属于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关于贵州教育史方面的文献资料全部划归基地管理,这些书籍主要包括贵州教育方志、地州教育史、学科教育等方面,数量较为可观。基地还选订了《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基本能够满足科研人员的科研需要。

其次,基地图书资料室配备具有图书馆员或相应职称的专职资料人员。专职资料员在学历与职称方面要求必须达到教育厅的基本要求:学历是本科,职称为中级职称。学科背景为图情系列的工作人员。基地图书馆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对基地成立以来的图书按照中国图书分类进行编目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基地的电子检索系统,图书室的所有图书都能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查询获取。

再次,基地图书资料室高度重视信息社会的时代变化,积极开发科研信息资源的利用手段。基地为科研人员建立了微信群与QQ群。这样极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QQ的大型文件传输功能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图书资料室打算逐步把基地图书馆原有的图书资料转换为电子版,基本的设想是:先对基地的图书登记造册,摸清家底,争取基地专职科研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的意见,分批次分阶段做好纸质版本转换的工作;在购买新的图书资料时候,努力争取购买电子版本,放到图书资料室供科研人员使用。

著名图书馆学专家黄宗忠在论及图书馆的功能时,指出图书馆除了基本功能、专属功能、主导功能、现代图书馆功能、公益功能外,还应该具有“未来功能”。[2]未来功能是“指潜在功能,目前还没有充分显露,但是很有发展潜力”。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崭新的科技手段层出不穷,比如“云技术”“APP技术”等,极大地改变了文献的储存与检索、阅读方式。在这方面,基地的文献资料建设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下一步应该认真应对,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还要有创新的意识。

三、基地图书资料室建设与评估

图书资料室建设是基地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省部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基地的建设都有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与考核性标准,目的在于促进基地良性发展,为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科研保障,也贯彻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但是,从目前出台的相关考核评估文件来看,考核的标准不足以达到相应目的,根本原因在于操作标准过于宽泛,对于促进基地图书馆建设无益。这一点可以根据贵州省2013年基地建设考核表来说明。

贵州省教育厅在2013年对省内的人文社科基地进行建设周期的考核,下达了各相关基地的评分表,列出了对基地建设各方面的评价赋分。一级指标有结构人员、研究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支持措施、管理工作。赋分为百分制。图书馆建设的评估位于“支持措施”部分,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图书馆,学校图书馆藏书50万册以上,赋分1分。二是资料室,中文藏书3000册以上,外文藏书500册以上,中文报刊20种以上,外文报刊10种以上,赋分1分。”这个考核评价的标准失之偏颇,无法促进基地的图书馆建设。原因如下:

第一,这个评分标准没有摆正基地所在高校的图书馆与基地图书馆的关系。《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规定,“研究基地应拥有独立于学校图书馆的专门图书资料室”,评分标准要求学校图书馆的藏书30万册,该要求对于设有基地的大学来说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一般来讲,各省教育厅在选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作为研究基地来培养时,该校的图书馆基础应该是十分雄厚的,特别是与基地研究方向相关的图书资料。如果在考核评估时还要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那么每个基地都会得到满分,区别意义不大,不能起到评估督促的作用,使之流于形式。另外,管理办法规定,基地图书馆是独立的,这里又要求学校图书馆给予基地图书馆建设支持,这是政策矛盾之处,相互抵牾的政策只会造成基地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被动。

第二,对基地图书馆建设的考核重视显性的数量化指标,忽略了基地图书馆建设的内在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图书馆馆舍的面积可以通过扩充办公空间来实现,图书册数也可以通过购买或者从高校图书馆转入登记造册来完成。但是图书的更新率、图书资料与基地科研工作的匹配性与相关度等真正能够体现“唯一”“一流”的科研资料却无法得到保证,这确实是只重形式而忽略实质的考核评估办法。

第三,评估只重视图书物的考核,忽视了对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考核。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要求是多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学历和专业的相关性。基地是学术性极强的科研机构,图书资料室是基地科研人员科研的帮手与信息中心,基地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与之相匹配,具体到实际就是要求学历与专业相关性达标。第二层次,要求管理人员业务熟练,对基地的图书资料如数家珍,可以对基地的图书资料和科研成果进行初步的加工,形成基地的数据库。第三层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图书资料的利用率、科研人员对基地图书馆的满意度以及校领导、中心领导对基地支持的具体做法也是图书资料室建设的考核对象,这些应该加以重视的要素却没有在评价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建设好基地的图书资料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图书、期刊的数量,图书资料与基地科研的相关度,图书资料的年更新率,图书购买的经费预算,外文材料的充实度;馆舍的面积;设备的电子化,图书资料查询的顺畅度;工作人员的学历,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图书资料工作的相关性,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熟练程度、服务态度;科研人员借阅图书资料的记录,对图书资料的满意度,对图书资料购买的建议;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

基地评估促进建设的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上内容。如此才可以建立较为全面的基地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仔细观察考核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使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与壮大,从而为基地的科研工作提供物资平台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