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09 10:41: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对1~2年级课外阅读提出量的要求,要扎扎实实地完成小学1~2年级不少于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过程中,还应注意加以量化来提高课外阅读效果。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喜欢阅读,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于阅读,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识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一年级入学儿童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学好拼音,注重识字

看书得从认字开始,学生刚进入校门,什么也不懂,教师也不可操之过急,须慢慢引导。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我先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拼音,利用学会的拼音多认字。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边学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朗读、接触汉字。主要是读读儿歌,猜猜谜语,诗歌朗诵等,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容易理解,还可在正式开学1~2周内学会朗读全班同学的姓名。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说说这些字是在哪里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还可以教给大家怎么读,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了。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坚持收看“学古诗”“成语故事”“动物世界”“动画城”“大风车”等电视节目,每天保证在家有二十分钟以上,在校有三十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时间。

二、利用活动,提高兴趣

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表现欲强,爱听表扬,但他们意志品质尚未很好的发展和形成,做事往往缺乏恒心。当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也不例外,教师应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背儿歌比赛,猜谜语游园活动等,其中,故事会形式要多样,可以是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也可以是编故事;可以一个人独立承担,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诗歌朗诵会则要求每位同学扮演诗人或诗中的人物上台朗诵一首诗。背儿歌比赛主要是看谁背得多,背得好。猜谜语游园活动要求每位同学事先出一条谜语,不能重复,活动时看谁猜中最多。在阅读课时,我发现有些同学看书特别认真,我就及时进行了表扬。还对那些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进行了奖赏,并允许他们把学校里的课外书带回家去看,而对那些屁股坐不牢,不怎么要看书的调皮学生,我在每节阅读课之前,总是先挑几本书,讲几个故事给他们听。当下课的时候,总有学生很高兴地来跟我说:老师,你刚才讲的故事我在那本书里看到过了。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指导方法,加强效果

让一年级这么小的学生,持之以恒地每天看书,坚持下去确实很难。有时我发现他们看课外书,有几个人确实能长时间地静下来看课外书,可总有那么几个人,一节课下来,书换了好几本,其实什么也没看进去,只是应付时间。为此,我就调整方法,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如摘录新学会的字,越多越好,还请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时,他们看起书来就比较有积极性了。有时布置一个任务,让大家准备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听,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去准备。为了学生那份求知欲,促使学生有目的地看书,教师真的要变些花样才行。在学完《古诗两首》时,一首是《春晓》,一首是《村居》,我发现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现在正是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我就趁机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要求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同学们回家后,有的在《唐诗三百首》里找,有的在另外的教科书里找,有的去问哥哥姐姐,热情比较高。到了第二天一数,起码有十几首。于是,我就让他们把古诗抄在纸上,在墙上贴出来。我还把其中的几首打印出来,让学生背诵,还开展了一个诗歌朗诵会,评出了背古诗最多的学生,我发现学生对自己找来的古诗背得特有劲。这一次使我和我的学生共享了成功的喜悦。

篇2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年级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级读书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开展的。

二、读书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三、读书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

四、建立书香家庭:

1、让孩子闻到书的香甜,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

告诉孩子书是香甜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先点亮儿童阅读的心灯。让学生学会用眼睛阅读、用耳朵阅读、用嘴巴阅读、最终达到用心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为孩子建立小书柜,配合孩子的成长尽可能的充实相关图书。(选择以下图书)

先图书要有内容明确的画面,下方配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谐。内容不确定,可随孩子们的喜好,自行选择,科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均可。

然后是儿歌、童谣、谜语、古诗,这都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如果孩子喜欢卡通,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健康的内容,但不鼓励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寻。

向家长推荐好书,家长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教室的学习园地里经常介绍关于阅读方面的小知识,如阅读节的来历,阅读小贴士、保持阅读时的正确姿势等等。将读与说紧密结合,不赞成一年级的孩子做读书笔记,或带着其他任务,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爱上阅读。

每天早读前5分钟,我为孩子们大声地朗读优美的篇章,或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五、建立书香班级:

1、每周一节阅读课,与学生一同阅读,把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特点的图书推荐给他们,与他们同看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

2、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来学校做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推广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班级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绘本阅读。

4、一、二、三、五,4个早自习有指定的晨诵领读员带领孩子们背诵校本教材《小学生经典吟诵》。

5、充分利用图书室,班级学生定期从学校图书室借到图书阅读。今年全校重新统一制作借书卡,到图书室借自己最喜欢的书,利用午间阅读时间在教室里读。

六、评比汇报:

学期结束进行优秀书香家庭、超级小书虫等评选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于阅读,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识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一年级刚入学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我要“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上周的语文课上教学《一去二三里》时,生字组词中出现“八仙过海”这个词语,我相机讲了关于这个词语的故事,发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放学时有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闹着要听《八仙过海》的故事,说是老师课上讲过的,他想再听一次。这就促使孩子有了迫切地想找到那个故事读一读的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常常会觉得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老师做的一定是好的,所以他们对老师上课讲的故事就特别有兴趣。我基本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讲述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至今已读了《一年级的美羊羊》《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中的部分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这么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也想去书中看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以身作则,以读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课堂上,我们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我们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因此而爱上读书。每天的午读课,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共读中外经典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三、与家长沟通,帮助“读”

从家长入手,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沟通,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一年级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无论是选择课外读物,还是进行阅读,都存在很大的障碍,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家长的配合,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办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四、注重赏识,促进“读”

语文课上有一次提到“九州”这个词,居然有位男生脱口而出:“九州就是中国,我在书上看到的!”我当即大力表扬了他,后来发现午读课上很多孩子看书看得更认真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觉得自己比得了满分还光荣,可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激励其他的孩子多多阅读。

篇4

2009年我校成为成都市金牛区儿童阅读实验学校,学校成立了儿童阅读指导中心,作为中心的成员我负责一年级阅读指导工作。中心的老师系统性的制定了6个年级的课外阅读目标以及各年级推荐书目。9月,我们迎来了一年级的学生,我和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一起,根据学校阅读总目标制定了我们年级的长期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在语文教学中认真落实课外阅读指导。四年时间过去,我们的阅读指导工作初见成效,我将对一到四年级我们所做的阅读指导工作做一个小结。

一、 亲近文学,点亮阅读之灯

梅子涵老师在《一辈子的书》中讲到: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想要引导孩子亲近文学,首选就要为孩子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每个学期在开学之初,我们就会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推荐适合孩子的优秀儿童读物。在确定书目时我们在网上、书店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选择图书。一年级时以绘本为主,《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我爸爸》、《我妈妈》、《亲爱的小鱼》、《月亮,生日快乐》、《小蓝和小黄》……

二年级时我们的推荐书目仍然以绘本为主,加入了一些科普类的绘本、《蝴蝶 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打开诗的翅膀》等童诗作品。一、二年级的阅读方式主要是亲子共读,到了三年级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我们重点推荐了过渡到三年级的桥梁书: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我爱阅读》黄色系列等图书,孩子的阅读兴趣更为浓厚,很多孩子顺利实现独立阅读。时,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图书、,有许多书都适合中段的孩子阅读。三、四年级,除了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我们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书。

现在孩子们到了五年级,在书目的推荐上范围更广,例如军事类、历史类、人物传记类、中国经典文学等图书,引导孩子在广阔的书海遨游。《上下五千年》、《吴姐姐讲历史》、《轰炸机》、《星际信使》、《城南旧事》等图书让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在接下来的六年级,一些世界名著将被孩子们捧在手中,孩子们也将用他们的阅读视角选择更多适合自己的经典文学。 

老师推荐书目,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选书参考,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阅读之门。在这四年中,学生了解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阅读到的书内容十分精彩,这些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更有趣

一个人一本书,50个孩子就是50本书。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一直开展图书交换活动。一、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以小组的形式轮换手中的图书,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孩子的阅读量基本上都在50本书左右。三年级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自己找同学交换图书。每个孩子都有一张阅读交换卡,将交换的图书登记在卡上。每个月老师会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图书交换卡”,交流自己读到了什么书、哪些内容让你印象深刻。在班级图书角上还设计了一个图书交换信息,书看完的孩子可以将书的信息写在供书卡上,想借什么的孩子可以将书名写在求书卡上。在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上,学生不仅更方便地借到想看的书,还锻炼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我们围绕阅读开展了班级或是年级的“故事小明星”比赛、朗读比赛、童诗创作、童话剧表演、好书交流会……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活动中孩子们以书会友,阅读变得更快乐!

在组织绘本阅读时,我们开始尝试引导学生创作绘本,开始是以6人为小组,每人根据主题设计一幅图配文的作品,成员共同创作封面,钉在一起就是一本小书。在小组成员合作下,孩子们创作了《长大以后干什么》、《颜色的书》、《我爸爸》、《小黑鱼》等充满童趣的绘本。除了规定的主题,有的孩子开始独立著书,创作了科普绘本《养蚕日记》、四格漫画《未来的交通工具》、《校园幽默故事》等非常棒的作品。我们以年级为单位成立了小作家协会,收集、整理、展示优秀作品,并评选出“小作家”,颁发奖状,鼓励更多的孩子投入到创作中来。

每个学期,每个班要以实际情况安排两到三次班级读书会。王林老师的《“班级读书会”之不完全攻略 》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班级读书会上根据不同年段设计的不同要求的阅读记录表,创造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完成,这样学生在阅读故事时更仔细,同时还训练孩子的写作能力。

四年级时,我们组的语文教师借鉴“思维导图”这一概念,设计了“阅读心智图”。指导学生在读完一本小说后,用图文并重的技巧,重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多学生对设计“阅读心智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阅读的收获也更大。在一个学期结束时,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整理成册,我们为它取名为“书香”,希望孩子们能在有效的阅读中嗅到缕缕芬芳,感受阅读的魅力。

三、亲子阅读

开展亲子阅读,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极大的作用。父母与孩子双方经由书籍的阅读,能分享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又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一年级,我们要求每天放学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绘本。家长在阅读时主动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想法(阅读感受)记录到阅读卡上,老师根据家长的记录了解学生在家阅读的情况。一个学期结束后,坚持每天进行亲子阅读的孩子对阅读有了较大的兴趣,在口语交际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年级以后,家长逐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独立阅读。家长引导孩子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和孩子交流故事内容、倾听孩子的阅读感受。有了家长的参与,在家阅读变成了一件非常温馨的事。

我们还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请故事妈妈、故事爸爸到学校为孩子们讲故事、推荐好书,参与到学校的阅读活动中来。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家长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润,我们要在孩子心灵世界的每个荒芜、孤寂、幽暗的角落,把心灵的阅读之灯点亮!我们要为孩子插上一双阅读的翅膀,在书海之中自由的翱翔!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5-0024-03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提出:“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然而,当前对于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诸如课程意识有待重构、课型思维有待重构、教学思维有待重构、教学模式有待重构、教学方法有待重构等问题。

随着统编教材的逐步推广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关于课外阅读的编排意图也逐渐清晰起来。那么,如何落实“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的目标,真正“让课内外阅读自成一家”呢?我们教师应从统编教材的结构与功能切入,把握知识与能力要点,对接课外阅读;兼顾读书的内容与方法两大核心,落实课外阅读;以活动组织与评价的开展为促进,持续课外阅读。

一、把握知识与能力要点,对接课外阅读

温儒敏先生在介绍统编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中谈到,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是为了与学前教育衔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二年级设置了“我爱阅读”栏目,指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到了中高年级,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延伸”;在第四学段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注重“一书一法”,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

下面以部编一年级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系列为例,谈谈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对接。这一板块主要是针对原有教材中课外阅读的缺失做了补充,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和大人一起读”栏目,需着重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这一栏目的设置转变了不少家长的观念,变“叫孩子读书”为“陪孩子读书”,让读书成为全家的共同行为,对推动儿童阅读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全民阅读。

笔者团队以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内容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课程内容,根据教材中16篇“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梳理出包括儿歌、童谣、散文、诗歌、绕口令、童话、神话、寓言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根据不同的文体及内容选择不同的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形式与方法,针对每一次的阅读内容渗透不同的和大人一起读的课外阅读方法,以提高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增进亲子、祖辈、师生等的情感。

以下重点呈现知识能力要点与课外阅读的对接表:

由表可见,课外阅读的落实需要有教材的对接,通过补充课外同类型文章或书籍,聚焦知识与能力要点,实现“双轨对接”:既对接了内容,又对接了知识能力要点,形成系列。比如,“和大人一起唱读儿歌”“和大人一起讨论读科普童话”“和大人一起表演读童话故事”“和大人一起创编读现代诗”“和大人一起配音读寓言”“和大人一起拍手互读童谣”“和大人一起赛读绕口令”“和大人一起群文类读寓言故事”“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童话”等。

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真正让课外阅读落地实行,更重要的是,还很好地贯彻了知识向能力和习惯转换的方针,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在阅读实践中,实现了渗透式、渐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伴随着学生其他能力的同步成长。“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实现由认知向实践、向自主阅读的转换,实现“教”向“学”的转换。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呈现出转化的整体思维:“认知习得——尝试实践——熟练运用”“三位一体”的课型自然衔接、层层推进,便于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兼顾内容与方法双核,做实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自主性更强的阅读,阅读方法的运用很重要。当下的阅读较少涉及读书方法的教授,导致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培养不起来,或者难以维持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在关注阅读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阅读方法,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明晰问题,改变内容独大、方法缺失的现象

当前的课外阅读教学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常规教学中,很多只是停留在对课标理念的认识层面,或者更多地停留在课外阅读的内容与形式上,方法缺失。

其一,阅读教学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光教精读,训练的重点是朗读,甚至是集体朗读。学生读书慢、少,收获甚微且仅限于课文,教师却视而不见。有的课外阅读甚至还在做精读、朗读、集体诵读。

其二,阅读教学单刀独进。阅读教学流派风生水起,热闹不凡。如单元整体阅读、群文阅读、组文阅读、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就研究本身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师可以随意脱离教材另搞一套,或者教学时只顾一方,未能形成体系和网络。

其三,阅读教学缺乏指导。多数教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又缺乏阅读方法、阅读工具的指导等,只是布置学生去读读课外书,写写简单的读书体会,做做好书推荐卡,说说喜欢的书籍等,随意性很大,缺乏内容与方法的指导。

2.有的放矢,给予不同阅读类型具体的方法指导

阅读方法除了精读、朗读外,还有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检索阅读等。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明晰阅读重点,指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

其一,引导明晰阅读重点。阅读方法与阅读重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如小学第一学段,重点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要求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取语言材料。第三学段,对阅读水平的提升提出具体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等。因此,教师要从年段目标出发,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其二,指导习得阅读方法。阅读方法非常重要。如何在阅读中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呢?如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又实用的读书方法,也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才能谈得上读书的习惯与兴趣。阅读方法要有窍门,有可操作性,这些窍门和操作性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就拿浏览来说吧,就要把默读、快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起来。

3.发现提炼,及时总结学生优秀的阅读经验

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故而,我们要及时总结学生阅读的优秀经验。

一要引导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是成长中的阅读主体。教师不能因过分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放弃了具体方法的指导,要随文传授或训练必要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提供服务。二要尊重并完善学生的经验所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收获,尤其是阅读方法上的收获。教师对此要予以尊重,并指导其逐步完善。三要关注学生经验的提炼总结。学生面对海量的、便捷的、多渠道的信息,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冲击。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成长,学生就会形成特有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善于发现、提炼,并做好总结。

三、开展组织与评价活动,持续课外阅读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是部编教材的重要内容,需要以课堂为出发点,将影响力进行延伸,发挥好活动与评价的强大推动功能,使课外阅读持续化进行。

1.开发建设课外阅读拓展性课程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不可能全程沿用课堂管理的方法,还需要另辟蹊径,那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校本课程和教师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范畴,强化管理,重点抓好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评价。这需要通过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来进行。

2.开展组织课外阅读系列化活动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有效组织并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尤为重要。活动组织的关键是主题选定与形式安排。活动组织既要遵循课标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如通过亲子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借助良好的成果展示与评比,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开展类似于年级或全校性的大型专题活动,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组织开展课外阅读系列化活动。

3.开辟并运用课外阅读整合式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这几点涉及课外阅读的几个基本方面,是教学中应当关注的,同时也可以细化为阅读评价指标的参考维度。

一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密不可分、互为因果关系的。从操作层面上讲,实施终结性评价相对容易。然而课外阅读关注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因此要重在落实过程性评价。它也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30-02

作者简介:张晓菊(1981―),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措施。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起点上,教师要做一位循循善诱的和蔼的引路人,舍得花费精力去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调动所有感官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且科学、有序地引导,从激发兴趣入手,想方设法,家校联动,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绘本阅读――自此起航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限制,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阅读时不可能顷刻间就专心致志地投入,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在笔者所在班级的图书角,有这么一句话:“爱读书的孩子最美丽。”其实,笔者是想告诉学生:书是最美丽的,它是人类最忠实、友好的朋友,只要与她为伴,那么你也会变得更美丽。

在大自然中,彩虹是最美丽的,因为它的色彩最丰富。绘本就是书中的彩虹,呈现给我们最美丽的色彩和画面。它比彩虹更美,它不仅有色彩和画面,它还有生动的故事。优秀的图画书虽然叙述简单,文字不多,却能深深吸引小学生的兴趣。看似简单的画面,留给读者大片想象的空间。短小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慢慢去感悟。平时只要有空,或是课余,笔者都会做这么一件事:在多媒体上把最新挑选的绘本故事书介绍给学生,并和他们一起欣赏精美的图画,阅读生动的文字。精妙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那一双双清澈、美丽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已深深喜欢上了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意犹未尽时,他们会央求说:“老师,再让我们看一会吧,就两页行吗?”这时笔者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去书店挑选最爱的书,阅读完后可像老师一样把它介绍给同学们。这下,学生的积极性更强了,课余时间,如饥似渴的阅读已代替了原本无序的吵闹。他们都知道只有爱看书的孩子才是最美丽的孩子,是最有魅力的好孩子。

二、用耳倾听――萌发阅读幼芽

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故事对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许多孩子尚未入学前,家长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启蒙教育,或讲述或放录音带,培养其爱听故事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各种各样充满幻想的奇妙故事,能从讲述者声情并茂的表达中了解情节,初步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用声音营造的故事情节或者说是故事磁场往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早读课的时候,笔者经常给学生读《一年级屁事多》,这本书语言风趣幽默,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好多一年级的第一次,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新鲜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把他们吸引住了,米多的故事就是他们的故事。一年级有好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留作业、第一次尿裤子、第一次打架、第一次罚站……第一次的小屁事真好玩!可早读课的时间却又那么短暂,十分钟一晃就过了。每每下课铃响起时,孩子们总发出长长的一声“哎”,眼神里满是遗憾,但更多的是期待。

听故事既可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理解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听故事中被诱发了出来,几位家长告诉我,他们那急性子的孩子开始缠着他们要买《一年级屁事多》,没有什么比这更令笔者兴奋了。

三、以身示范――激起模仿欲望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能力较差,最易模仿他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起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笔者所在班级的图书角,里面大部分的书都是儿童读物,阅读时间,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产生“阅读情感磁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潜移默化”至关重要。

四、开展活动――彰显满园春色

首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教育学生好好读书的契机,在学校读书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书香班级”“读书之星”“书香家庭”“大阅读”“图书跳蚤市场”“阅读知识竞赛”“亲子共读”等活动的有序开展,将有助于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深入开展。

其次,活动生趣。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故事会、朗诵会、赛诗会、词语接龙、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第三,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同时对尚未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五、家校携手――从此齐头并进

篇7

长年累月下来,就可能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部分低年级学生尽管课文背得很熟,字却不识几个,因为他们只会背书;部分学生整个小学学习阶段自主阅读兴趣都不浓,不会主动去预习课,也不主动去看课外书,缺乏学习的兴趣。农村学生,由于家长疏于指导,这类问题更严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试试。那么,针对才开始识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笔者做了一下研究:

一、一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任务明显增加,如果增加课外阅读,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笔者在班中进行调查,问“你喜欢看课外书吗?”90%以上的学生都回答喜欢。问“你有没有课外书?”95%的学生回答有。问“你有没有读过课外书?”100%的学生都说读过。由此可见,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自主课外阅读了。从最初的“撕不烂图画书”“卡片书”到各种类型的“故事书”,这些课外阅读书内容丰富,插图色彩鲜艳,总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既然学生读过,也爱读,培养一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就是可行的。

新课程要求学生低年级学生学生字,识、写要分开。正是由于识字、写字分开了,二会字的巩固很难做到。如何让学生能与那么多的生字多见面,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记住,成为一个难题。我们知道多进行课外阅读,就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和生字朋友们多见面,巩固和复习已学生字,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识字。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讲故事、读故事书激发阅读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他们毕竟年龄小,不向高年级学生那样,老师在课堂上布置读书任务,学生可以自觉完成,并做读书笔记。教师在培养一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毕竟学生不认识的字太多。笔者尝试采用奖励的方式,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小壁虎借尾巴》。当学生在学习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笔者也会根据情况讲一些故事。如学生写作业粗心大意时,给他们讲《粗心的小画家》,让他们注意检查作业,学生骄傲时,给他们讲《骄傲的大公鸡》,引导他们及时知错改错。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故事书看,就可以知道更多更好的故事。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他们又不满足只听那么几个故事,笔者鼓励孩子们读故事书,指导他们读注音版的故事书《格林童话》、《睡前故事》……这样激发起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

三、围圈看书,营造氛围

小学低年级老师有这样的困惑,自习课上写字快的学生一张作业十几分钟就写完作业了,写字慢的一节课也没写完,写完作业的就没事做,有意无意影响了没写完的学生,使他们写得更慢。笔者尝试对能够及时按要求正确工整写完作业的学生,予以奖励。奖励他们看故事书。

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处于读图阶段,很喜欢三五成群看一幅图,听一个故事,笔者抓住这些特征,鼓励他们临时成立读书活动小组,组内共同看一本书,由识字量大的同学先读,其他学生听听同学故事读得是否通顺?故事是否有趣?还可以几个同学一块读。因为最初的读故事训练是作为奖励允许学生做的,学生在心里会默认将作业及时按要求工整完成是好的行为,能看生动有趣的故事书是一种荣耀,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业完成地很好,课外书书也看得很认真。部分写字慢的学生笔者据情况督促他晚上回家看故事书,同样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四、开展活动,比赛读书

一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如果只凭兴趣,学生肯定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读不了多少书。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在班里开展“午间读书会”活动,具体做法是中午到校后,学生就可以看课外书,确保了中午上课前学生在教室的纪律和安全。学生翻书很快,一会儿就会说一本看完了,其实是翻完了。此时可以让他们小声地细读几篇故事,并将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开展“故事会”活动,分享看书的快乐。

经过近几个月的尝试、探索进探索,笔者发现:自主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巩固已学的字,对一年级的教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10] 李海林.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5,(4).

[11] 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5).

[12] 李海林.个性化阅读的学理依据和教学形态[J].小学语文教学,2005,(9).

篇8

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⒉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㈢调查方法

⒉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㈣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柯桥小学1—6年级部分学生。

㈤调查步骤

⒈问卷调查。

⒉分析汇总调查结果。

⒊分年级个别谈话。

⒋分析结果,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人数

年级 一个小时以上 半小时左右0小时

一年级 10%

20%

70%

二年级 20%

35%

45%

三年级 35%

45%

20%

四年级 40%

50%

10%

五年级 55%

45%

六年级 30%

篇9

孩子是课外阅读培养的主体,要想让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要想办法调动孩子读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深知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但好奇心强,他们更喜的是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决定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前三周不进行拼音教学,先通过故事、绘画、音乐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把他们的心灵汇聚在一起。于是每天我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背一首儿歌,讲一个绘本故事,然后孩子们都拿着画笔在绘画本上涂涂抹抹。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我把精心挑选的绘本故事给他们讲完,让孩子们用画笔继续创编时,发现孩子们的生命被唤醒了。孩子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才开始了拼音教学,同样穿插着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这些有趣的故事以奇妙的力量占据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引导着他们书写、拼读,并且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快乐学习,识字明显多了,渴望着自己读书了,这就为课外自主阅读拉开了序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让孩子能对阅读整本的书感兴趣,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给学生读比较爱看的童话连载故事。最先读的是《小猪唏哩呼噜》,每次都是在早读课或者课前5分钟,给孩子们读上一个故事,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悬念,让他们下次再听。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在我读书的过程中班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倾听故事内容。渐渐很多学生会主动买来我正给大家读的这本书自己先睹为快!现在孩子们已经渐入佳境,在课余时间,已经有许多小书迷畅游在故事的王国中了。在我的推荐下,他们已经陆续读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小鼹鼠的土豆》《卡夫卡变虫记》《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等连载故事书了。

二、创设氛围,渐迷书香

要使孩子学会阅读,我们必须先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说过:“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也充分看出读书环境的重要性。我把这个理念用在了教室的布置上,让学生每天都浸透在书香中: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及文学大师画像,教师经常向学生讲有关于这些名人的阅读故事。开辟文化长廊,把孩子们创作的读书漫画和新书海报、书中人物的画片张贴在读书园地上。

教室里,我给每个孩子开设一个图书漂流小“书柜”,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带来放在小书柜里和大家分享阅读。在家里,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和协调,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设有安静的书房,有自己的书橱,有喜欢的书籍,有一定的家庭藏书量。慢慢的,孩子们变得不再没有目地贪玩了,他们迷上了书香的味道,课余时间谈论的都是书中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历险的,谁是最聪明的,谁是最笨的,谁是善良的,谁是凶恶的,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中开始生根发芽。

三、好书推荐,提高品味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不仅要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做阅读的先行者,还要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故应以拼音读物为主。他们天性活泼,喜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因此最好推荐配有插图读物。我根据许多有经验的专家和老师的推荐,为孩子们陆续推荐了一些经典的儿童书籍:《毛毛、丢丢和小小》《赶雪节铃铛》《毛鲁斯去旅行》《再见了,艾玛奶奶》《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活了100万次的猫》《秘密花园》《晚安,睡前故事》《亲爱的汉修先生》《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猪唏哩呼噜》《第12只枯叶蝶》《一百条裙子》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峰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推荐读物不仅可以是文学类的,还可以是科学、历史类的,越是浩瀚的知识,对少年儿童越有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所以我还推荐了符合一级学生阅读的生动有趣的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以此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四、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篇10

2006年秋季开学,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让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尽可能地阅读更多的课外书并养成阅读习惯。这个班的学生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从目前的情况看,有70%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写作水平也远远超过同年级的其他学生。

一、师读故事,引领学生走进书的王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可以放在任何事情上,阅读也适用。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拼音基础也不是很扎实,让他们独立进行课外阅读,难度较大。所以一开始,我以“读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进书的王国。每个星期,我都安排两节课表演固定节目――老师读故事。这些故事包括经典童话、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百科知识等。为什么是“读故事”而不是“讲故事”?我的用意在于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些故事都是从书上得来的,只有读书才能知道更多的故事。久而久之,学生崇拜的并不是老师,而是那一本本充满智慧和快乐的书籍。

二、师生共读,提升课外阅读质量

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少地方推出“亲子共读”的活动,这是创建书香家庭,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好方法。但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有的从事重体力劳动,晚上或闲暇的时间根本没有精力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于是,我充当了家长的角色。我经常在中午的时候来到班里,拿起学生看的书,和他就书中的某个情节、某个人物展开交流,有时还会像个学生一样,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能和老师有共同的话题,总会把书认真地读完。

三、借书读书,提高阅读速度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是说,不是借的书就不能好好地读。的确如此,学生课外书的拥有量是不相等的,少的一两本,多的几十本。而越是条件好的、有钱买课外书的学生,越是不懂得珍惜。有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父母也比较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只要去省城总会给孩子买课外书。但是我却发现,这个学生把书借给了几个同学,他们都看完了,而他自己却没看。所以,我采用古人的法子――借书读书。一学期下来,最少用自己的一本书和全班同学每人交换一次,并在规定的时间看完归还。这一招还真奏效,别人的书,而且有时间限制,是得抽时间抓紧看。

四、定期检查,督促学生养成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那反过来就是自然成习惯。要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必做的自然而然的事,仅有上述方法是不够的,教师要把阅读纳入正常的教学行为之中。从四年级开始,我就适当减少家庭作业的分量,而适时增加了课外阅读的作业――读书写笔记。要求学生每天读40分钟左右的课外书。(星期天增加为2个小时左右)笔记可以摘抄优美词句,可以评价书中人物,可以写读后感,内容不限,长短不限。我不定期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篇11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小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再纵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都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小学生每年要阅读若干本图书,像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要求学生年阅读量为三、四十本。可以说,阅读浪潮已经席卷全球。课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不知道阅读量的大小决定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大部分学生缺少主动阅读的意识,况且他们的识字量小,再加上电视中生动有趣的动画,充满趣味的电脑游戏的冲击,导致孩子们无心阅读。所以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而如何让他们达到课标要求?这是我们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困惑的事,也是最棘手的事。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谈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一、故事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领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十分自觉第开展课外阅读,并乐在其中。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可每天在上课时拿出五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读故事或大屏幕出示看绘本。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开动脑筋,创设阅读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三、家校合力,营造读书氛围。

文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且光依靠学校这点时间可以说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阅读要求。所以,我们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可是,现在好多家长不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更别谈阅读的方法。为了转变家长的观念,首先在接新一年级的学期初就要召开家长会,会上不但要让家长认识到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且使家长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为家长支招――怎样陪孩子阅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们意识到一年级是孩子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一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就会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努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最大限度地为孩子阅读提高良好的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的阅读有了保障。

四、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标可寻。

通过家校合力,孩子对阅读有了兴趣。可是,现在图书市场也是良莠不齐,盗版、乱写滥画的图书也很多。而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反而课外阅读的兴趣降低。因而教师推荐好书就是此时首当其冲的事了。我们可以从绘本开始。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能体验阅读的兴趣。而绘本的题材又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推荐:《小猪变形记》《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我有友情要出租》……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读着图文并茂的绘本时,他们其实已经迈上了课外阅读的第一步,阅读那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但由于绘本的价格相对较高,此时,我们还可以向孩子们推荐科普读物,如:《宇宙有多大》《奇异的植物》《可爱的动物》等等,鼓励他们探寻世界的奥秘。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儿童天性喜欢快乐和游戏,儿歌、猜谜、脑筋急转弯是他们的最爱,《伊索寓言》和妙语连珠的《阿凡提的故事》也应不失时机捧出。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老师适时地引导、推荐好书,家长和孩子就不会盲从地去书市选择,而是家长买书有了方向,孩子读书有了目标。

五、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采用“识字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老师奖的读书星……同时,我们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读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等形式。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