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1 09:58: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语文教学课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

篇1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如下的特点:(1)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个人丰富的心理世界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予以清晰地展示;(2)注重人物内心语言的表露,让个人的语言特色奕奕生辉;(3)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汇,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的研读来抒发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由此可见,注重文本内容的教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必然要求,为他们上述技能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有丰厚的人文性。

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入地进行阅读理解。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内化,以此来生成新的文本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思想对话,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1)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2)建议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文本中的精妙之处进行合作探究,以提高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专题的“求学之道”韩愈的《师说》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意思进行探究:(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2)建议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以便从写作方面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3)合作探究,围绕新时期教师的综合素养的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2.运用小组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学生在小组式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一方面,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同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尤其是对文本文化思想内涵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的文化探究途径,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思维。

在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该不可忽视,为他们的学习探究做好指引:(1)教师应依据文本的思想内容,创设与此相关的学习条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探究意识;积极引导、帮助。(2)教师应该设计与文本文化学习内容相关的思考题目,一方面,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于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引导学生运用全面的、辩证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帮助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唯物辩证主义的健康的文化意识,从而真正地发挥文化内涵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受社会发展思想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所谓“流行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的出现,一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使他们步入一种“厌世萎靡”的消极境地;另一方面,让他们的意志受到影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产生思想教育认识的盲区。

3.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生活即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味语言文化的价值意义。

例如,现行苏教版(必修)的每一册教材中都设计了一定的活动体验。教师可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途径深入地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可由文化的学习内化不断地转化生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审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文化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79

随着现代教育的逐步发展,我国正逐步推进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实现,并重点强调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为全新语文教学体系形成的指导标准,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从理论上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领域。而高中语文教师在这种新体系下开展教学活动,已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采用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并找准教学目标与培养方向,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地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全面进步。然而,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形势而言,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付出了大量精力,收获却少的可怜,以至于社会各界都在怀疑目前的教育,不仅学生学习兴趣全无,而且教师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广大教育者要做的就是要首先明确一些教学问题的存在,并以此为攻克目标,抓紧教学科研。

一、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反思

在新课改的层层落实下,高中语文教学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现行的高中语文课堂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教学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1.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没有体现新课改的实质精神。这个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剥夺了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这样只会使学生越来越厌恶语文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会逐渐消失殆尽。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评价、欣赏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要求南辕北辙。

2.忽视学情,教学活动实行齐步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况且有的语文作品本身就具有多重含义,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而我们不少教师仍采用单一的、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填鸭式、齐步走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春秋时期的孔子尚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那么新时代的教育更应重视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3.课堂纪律松散,缺少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课程的多元化评价。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不少公开课的气氛相当活跃,一会书画展示,一会音乐欣赏;又是多媒体应用,又是课本剧排演,使课堂热闹非凡,花样百出。哗众取宠成为了一些教师们的刻意追求,这种华而不实的课堂到头来只能博得一时的热闹,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毫无益处。还有的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不强,为了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毫无预设地让学生探讨,结果却收不回来,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滥用多媒体技术,缺乏师生情感交流。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渗透,多媒体教学技术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刮起了一场多媒体技术教学之风。教师们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不再考虑用得是不是恰当。在这种情况下,少用课件似乎与现代化教育背道而驰,但沉下心来仔细想想,因为过度追求现代化的形式,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滥用多媒体,甚至用它代替了自己的情感教学的环节,而不再是通过教师的眼神、语言、表情来交流师生情感。当在一堂课中鼠标代替了肢体语言,大大小小的宋体字代替了美丽优雅的粉笔字时,学生还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吗?不如教师们一起规范多媒体的使用,用心去感受,去教学,这样才会收获颇丰。

二、走进学生,找准位置

在以前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不是把自己当成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就是把自己当成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学生的探究活动要么做到小心翼翼,要么就是做得失去控制,思维根本打不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双线并行原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围绕的核心,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根本没有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机会,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内涵时也只局限于考试题目的条条框框,根本不尊重学生对文章内涵的个性解读。然而,在新课改形势下,笔者又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开放的有些过度,有矫枉过正之势,而失去了语文知识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一些教师抛弃了语法、句法等汉语基础知识的渗透、讲解;对于文章主旨、内涵的理解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还是有一定底限、范围存在的,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有些学生自主、活跃的有些过了头,有些学生的看法明显与文章教材的内涵牛马不相及,而教师却仍点头称赞;还有些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对教学情势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思维走向进行有效把握,不但使课堂效果不够明显,让学生在课堂上轰轰烈烈之后收获甚少,更严重的是给学生一种错觉,觉得语文课没有一定条件的限制,等等。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不仅阻碍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篇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指向不在单纯的瞄准高考,不在做单纯的应试教学,而是瞄准人的发展和成长,是为了个体的终生学习打基础,也是人本教育的基本体现。下面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及其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语文素养的认识层面

1、什么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人们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是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的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的观点。巢教授曾在由苏教版小语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说:“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应当说,这种提法与著名教育家华特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对语文素养的更深层次的微观的思考。

2、语文素养是如何逐步被人们重视的?应当说,社会对语文素养的重视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语文素养”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这应是人们所说的大纲的“过渡性”的一个体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刘贞福老师说: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2003年颁发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次将“语文素养”放在了重要地位,放在了新课程标准提到的四个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二、语文素养的操作层面

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我们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听到的关于“对牛弹琴”的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变被动为主动,不就靠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吗?若没有这么敏感,我们很难想像,所谓的知识会起什么作用。我觉得这种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智慧。还有,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前几个题基本上都是注重对字词的考查。我倒不是说这些考试所考的就一定都是符合新大纲的精神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内容都是平日里经常见到或听到或用到的词语,可就是有些人,拿不准它。说白了,还是对语言文字不敏感所致。像现金收讫的“讫”字,到底是言字旁的,还是走之旁的?对文字敏感的人,很可能在平日的生活的中就能注意到。这些都是关于“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的例子。

2、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我们都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反映亲情,尤其是父子之情的美文,不就是由对父亲为我送行时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的敏感而触发作者的写作激情的吗?还有,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感而又巧于为文的结果。这些生活事件往往会成为“触发作家作意的激活点”,也是我所说的关于“对生活事件的敏感”的例子。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这个问题上,我主张,第一,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亲历的。注意亲历,就是关注自我。第二,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读书时看到、想到的。注意所读、所想,就是关注社会。也就是说,要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两个方面。

篇4

1.创新观念落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面对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许多语文教师却表现出冷漠之态,仿佛这些变化、要求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关联甚少,认为只要认认真真地“教”,一丝不苟地“批改”,不厌其烦地“说”,就能保证学生得高分,成为“好”教师。一些学校领导为实现所谓“封 闭式”教学,保证升学率,提高升学率,对上述教师的做法持默认态度,对于当今教育理念的更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方面教师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调整、补充,使之缺乏持续发展的意识,其专业化水平更是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所以在思想上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陈旧、封闭、故步自封的教育教学理念导致了教学行为上的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2.机械照搬他人教案,教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一些教师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贯机械照搬“优秀教案”,教法常采用“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课堂之上没有讨论、没有探究,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解题和阅读、背诵教科书,很少设计观察、思考、进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千人一面公式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课堂训练程式化,缺乏创新性

新课改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课堂复习巩固这一环节仍是“老调重弹”。常规的方式和题型仍是主角,且题目均出自课本的习题或复习资料的成题。老师出题学生做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此做法对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与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相差甚远。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更新观念

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一定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发挥。

2.优化课堂训练,敢于创新,设计出诱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问题

课堂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继承传统课堂训练优点的基础上,从题目设计入手,设计出既注重知识的积累,也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也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的题目。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和态度的教育融入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语文问题。题型要补充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乡土语文资料收集,甚至语文影视点评等形式。有些课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我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个性化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性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14-02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1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 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 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意味着,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魅力,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可以在诗歌中感悟诗人对命运、对灵魂的探讨或告白,在散文中领会语言中所浸润的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可以在戏剧中体验世界真善美的存在,在小说中感受那些逝去现实的残酷与美好。他们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滋养,激发起了青春的激情。可以说,人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然而,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应试教学。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内涵

人文性是一个“舶来品”,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过于注重工具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但受分数制度的制约,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度放大,文本被教师肢解开来,按照字、词、句、段落、语法、修辞、逻辑来分析,音乐美、情境美、精神美被剥离,语文教学出现了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局面,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沦为考试机器。

(二)人文教育泛化倾向

工具性和人文性同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然而在某些语文课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现了矫枉过正、人文教育泛化的倾向。语文的工具性被弱化,文本自身的意象美、情感体验、韵律节奏被忽略,人文主题被过度放大,语文课上成了人文课。

(三)人文教育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向学生强制性地灌输某些道德理念和政治理念,脱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成了政治思想的图解甚至传声筒,语文课成了思想政治课。

(四)人文教育脱离文本实际

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而忽略了文本的形象性、情感性、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作家人格操守以及学生的个人体验。脱离了语言和文本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如对诗歌回环往复美的音韵美的忽略、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忽略等。

四、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鼓励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由他们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才能获得从认知到领悟的进步。从人类本身来讲,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模仿到领悟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必须依靠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实现。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学生可能对其中引用的古诗文不太了解,诸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之类的,其实只需取一荔枝进行比对便可。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多作鼓励,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从而使其终身受益。

(三)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好书美文能启迪智慧,更能滋补精神。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精神遨游的绝妙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神灵魂的洗涤,它能使学生纯洁的品质和墨韵书香融而为一。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18-01

语文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熏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审美理念和思考方式。另外,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还可积极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利用不仅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化,而且语文教学也会更加贴近生活,进而使学生的语文抽象感进一步减弱。简而言之,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意义显著。

一、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

1. 使课程内容更加多样化

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在原来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教材具有统一性,所以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固定,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范围也比较有限。在应用了地区课程资源之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有了显著的增加。比如盐城地区的地方课程资源,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淮剧、民俗等内容和课本内容对照进行深入教学,并利用对比教学使学生们的认知宽度得到拓展。通过这样的教学,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得到了提升。

2. 使课程内容有了生活化的特色

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使教学具有了生活化的特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围绕教材进行,学生们的理解和认知也大都停留在书本的层面,而实际感知和生活化体悟相对较弱。盐城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会真切感受到原来语文就在身边。由于地区课程资源的介入,学生们感受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真实,内心体悟也会更加深刻。凡此种种,都是在强化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色。

二、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拉近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距离

1. 实现了语文生活化教学

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拉近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距离。原本的语文教学停留在书本的层面,教学内容的选取存在着多样性,学生对其的感受比较模糊。但是地区课程资源不一样,因为地区课程资源扎根于地区客观基础之上,所以学生对其的感知更加真实。比如文化习俗的学习,课本上的文化习俗因为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度不够。但是盐城地区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时时刻刻的,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向了生活。通过这样的资源融入,生活化教学得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广阔。

2. 增加了语文学习的真实感

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使得语文学习的真实感有了显著的增加。例如,在四大名著的学习中,了解作者是必要的内容。但是因为具有历史空间的隔阂作用,所以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会存在偏差。《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地地道道的盐城地区人,无论是他的思维方式还是语言习惯都具有浓厚的盐城特色。因为文化具有传承性,所以盐城地区的学生对施耐庵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都会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在统一的文化氛围中,这种文化造就的语文真实感,使得语文的魅力大大提升。

三、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1. 区域魅力在教学中得到深化

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信心的提升也有着较大的帮助。首先表现为区域魅力在教学中的深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江南的描写与赞美不在少数。从教材的描写中,学生们会对江南心生向往,因此会多了一份憧憬之情。由于这份情怀的放大,自身区域的魅力便会出现相对的降低。盐城地区本身就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区域,通过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自身所在区域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产生,使得区域魅力在学生的心中有了更加深刻的烙印。

2. 地区自豪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高涨

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使得区域魅力在学生的心中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在这种魅力提升的基础上,文化认同感的加强会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换言之,就是地区自豪感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盐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百河之城”“鱼米之乡”“东方湿地之都”等标签都使得这块土地熠熠生辉。在强大的地区魅力感染下,学生的自信心空前高涨,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地方课程资源,不仅会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会使语文教学向生活化发展。同时,在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教学资源和基础的扩大,区域特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强化。而在学生自信心提高的基础上,学习的效率也会显著提升。

篇8

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高考各学科的鏖战中,经常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尽管学生知道高考语文分数的比重,但是老有意无意忽略,甚至有些同学抱着“无为而学”的态度。这给语文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语文也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这科目到了高三没有投入时间认真琢磨,是很难在考试中取得突破的。而无数的经验又告诉我们高三一年不少同学能在语文科上提高不少分数,分数差的学生可能会少一些致命的极低分,中等的同学很有希望能考出尖子生的分数,而尖子生生如果不抓紧,失去了语文学习和考试的感觉,成绩青黄不接也是常有的事。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必须首先时时刻刻提醒语文学习这件事。一是确立信心,让所有的人都相信,高三语文是属于冲刺阶段,任何人在这个阶段都很有希望取得突破,语文是最有所为的科目。二是细心维护语文学习的热情,要保持他们对这个学科的良好心态,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往往互动性差,配合主动性弱。成绩提高很难,教师工作也不好做,所以不能让学生开始讨厌这个学科,尤其是到了高三更要维护。时不时找机会表扬一下他某方面的悟性,某次作文的亮点,以及有机会三言两语的鼓励他,激发他的信心,都是很重要的。还要创设具体的语文氛围。我认为高一高二语文教学可以放开些,到了高三就必须把高三的系统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中去。教师必须先自己做到有计划性,上课和作业的节奏适中,课内课外贯穿布置围绕语文的主题内容。每个内容教师必须先做重点强调,再课堂点拨,再适量作业,再加及时反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忽视一部分原因在于觉得语文是无序的,随意的,放弃一些是无所谓的。针对这种心理,高三教学内容必须做到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的安排可以有章可循,按照考点展开,每天都有要重新审视的语文考点常识。这样就不容易忽略这个科目的内容了。另外,教师统一学科学习的要求后,必须一以贯之,不能松一阵紧一阵,总之是重视战略,认真落实。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关键还在于教师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在全班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如平时在班上安排一些同学在休息时间抽空讲四大名著,刚开始有些同学听,后来听的人不断增多,也可采取交流的形式,一个熟读《三国》的人开讲,围着甚众。这样我认为一方面是在普及,但是更重要的是把阅读名著的气氛带活了,很多同学听了一些发现自己差距很大,回去赶紧翻书,赶紧抽空看。然后回头看看,又觉得很多同学都在紧张语文啊,这样语文的气氛也就营造出来了。还可利用一些同学问问题来刺激提醒其他同学语文学习。比如一些同学琢磨现代文阅读,会自己做题然后来问老师,在课堂上借着表扬这些同学成绩的进步来告诉同学阅读分数提高在高三应该怎么做。

二、处理好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高三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是把目光盯在考点上,忽略教本,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课文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积累不到位。从而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人效果差。实际上,教材是本,教材是源,考点命题与教材紧密相连,譬如语音题,考纲明确设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纠正误读现象,规范现代汉语语音,推广普通话,于是教材相应地在第二册书后增设统读字字音表,四册书后设有容易读错的字附录表,以及每篇课文下对重要词语中关键字的字音注释,这些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范围。本来此题难度较低,一般的对策也是只识记正确的读音,不考虑错误音,以不变应万变,利用排除法找出答案。但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情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效果事倍功半。

三、强化训练现代文阅读

科技文阅读需要做题来熟悉题型和出题者的思维,这一点无庸置疑。而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关键不在于做题,而在阅读。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些阅读和写作能力挺强的同学,他现代文阅读的分数却不高。问题不在于他读不懂内容而在于他不懂要答多少,怎么答才是出题者所需要的答案。其实作为阅读题的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少的条条款款,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答案唯一性也说明,这其实可以算客观题。所以训练和讲评尤为重要。所以现代文阅读需要训练,但是要精训练,精讲。学生训练也必须选择符合高考要求典型题型,知道题目的基本思路和答题方法。这是一道教师自己必须认真研究琢磨总结方法然后再交给学生的题目。阅读有好几个层次,不一定阅读能力越强就越会做这种阅读。

篇9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广大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新课程改革课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广,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一变化是教材面向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一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还给教学工作和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高中生多年来习惯了传统教学中被动的学习,一旦放开思维束缚,则他们将变得无所适从。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转变旧思想,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不断努力。

一、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方法,现如今已经不合时宜。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教学方法将会被时代淘汰。新理念下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主动摒弃旧的教学理念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高中生、观察教学、理解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促使教师义无反顾地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展开反思,纠正与新课程不相符的教学方法。这样新课程理念才有可能取代原有教学理念的地位。新教学理念随之带来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要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要放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才能被广大教师运用和接受,才能让高中生认同和接受。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践行新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必须做的分内事。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教师的教学要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索,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高中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要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教学要由注重教条结论转变为注重知识发现过程。只有实现这些改变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

二、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渗透语文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要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新课程以高中生的发展为根本,高中生的发展需要他们以内动力作为支撑,高中生的学习内动力来源于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是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就能培养的。教师要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多组织高中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把发生在高中生身边的实例带进课堂,引导高中生进行课堂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高中生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经过教学实践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教师应多注意渗透语文思想。

语文思想是语文知识的灵魂。单纯地教给高中生语文知识,而不教给高中生语文思想,则高中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死的,只有具有语文思想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思想的渗透,让高中生在语文思想的引导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体会语文思想的重要性,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既定目标,总是片面追求课堂内容的“多而全”,把课堂教学安排得满满当当,实际教学中一旦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就会耽误教学进度,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多而全,不顾高中生的接受程度,一直把涉及的教学知识点讲完。导致高中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教学效率非常低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想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把所有问题都说清楚是很难的,造成蜻蜓点水,难以深入。事实上每堂语文课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点,我们只要把这一知识点揭示出来,然后让高中生去揣摩、去探索、去联想,那么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高中Z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讲多练,以点带面,抓住重点,使所授知识系统化,便于高中生掌握,要合理把握教学内容,追求教学实际效果。

四、因人而异,展开有效评价和教学

新课程理念以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高中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课堂评价工作都要以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由于每一个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教师组织教学时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要因人而异。对于不同高中生,我们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鼓励高中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为此,我们要在分层教学和课堂评价上下工夫。

篇10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为了使语文教学效果更佳,课堂气氛更活跃,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确立学习目标,对教学计划有新的定位。比如,语文作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没有任何提示直接写作文内容,不仅不能根据题目构建一个大体框架,而且作文成品内容空洞。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暑假旅游丰富人生阅历,长见识。学生还可以在周末或者自习时间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增长课堂知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一、有效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任务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通过一些课堂情境设置或者应用教学模具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增强求知欲望,挖掘语文知识的奥妙,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为了优化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有好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可以分享给其他同学,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文言文的背诵、翻译以及段落分析总结。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自由发挥,通过奖励表现优秀学员,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营造学习氛围

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周围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尤为重要,因为一个学生好学可以带动少数个体,个体可以影响整体,促使整个班级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这种学习态度一直保持下去,让每个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给予学生单独的学习空间,脱离对教师和同学的依赖。

二、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语文教学

1.强化教学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程的中心部分,它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设定的详细计划。教学目标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学目标可以带动教学进度。因此,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策划与把握,直接决定教学结果的成功与否。

学习目标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具体的学习目标有:(1)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测验,一周进行一次大测试(针对一些诗词背诵),然后对一周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加强练习。(2)上课严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多参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3)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语文,减少相关的辅助工具,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默契,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任务。

2.拓展教学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本上的知识除了课文、注释等等都是理解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知识面广,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涉及的比较少。而且由于教学流程单调,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仅限于课本知识,学习方式死板,缺乏灵活性,这些不合理的因素,使阅读理解出错率较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拓展教学课堂。

拓展教学课堂的方法有:(1)教师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为本身语文内容就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师可以把某篇课文的难点或者疑点利用电影或者电视涉及到的片段来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致。(3)阅读各类书刊、新闻杂志,若出现某事件,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3.利用多媒体资源

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一些无法实践操作的课程应结合多媒体,以便快速有效地通过网络途径完成课程内容,然后教师通过语文知识内

化,将语文课程转化为思维模式,静态内容与动态图像相结合,让课程内容富含创造性,从而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改变原有课堂固有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以“美”的眼光学习欣赏语文课程,强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少学生的情感压抑,这对于成绩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的课程实践等方法,可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参与课外实践、阅读报纸杂志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进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这些对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50-51.

篇11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素质差异,有些教师没能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盲目追求形式主义,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收效甚微。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一、教学内容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过度关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上课时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碰撞、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新课程实施以后,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这是可喜的现象。

然而,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曲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把语文课上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政治课”,淡化了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看不到对文本字斟句酌,欣赏不到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悟。这种“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功能,导致学生读起课文断断续续,写起文章空洞无物,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何谈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谈不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了。

二、教学方式重活动,轻训练

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有些语文教师不是从根本上去转变教学观念,而是过分放大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过度在活动的多样性和新奇性上下工夫。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热闹的活动,滥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这样似乎是丰富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课文却被放到了一边,大量的活动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挤去了对学生字词句篇的训练,挤去了学生对课文谋篇布局的揣摩,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丧失殆尽,这样的语文课还能算是语文课吗?

如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时,有一位教师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和神态的变化,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学生还没能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就匆匆上台表演,结果导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使得表演无法进行下去。这样的表演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生动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更需要的是让学生动静结合,静心思考,潜心会文,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三、学习方式重形式,轻效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讨论声、争吵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可是嘈杂的背后,学生究竟有多少收获呢?其一,这样的分组学习缺少合理、明确的分工,没有建立小组合作机制,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则作壁上观,要么一言不发,要么闲话家常;其二,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前,没有事先布置学生进行充足的准备,如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等,因此学生的讨论浮于表面,不够深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中心和重点;最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只能是浪费时间。

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