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的表现

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的表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2 09:28: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的表现

篇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越来越容易面临企业财务风险。但是当前企业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度还不够,缺乏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完善。而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水平,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指普通股的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后引起的风险或者企业因为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其预定的财务目标发生负偏离发生的风险。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又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其他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虽然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度还是不够,更加不可能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来防范企业面临的企业财务风险。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弱

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各类国有产权代表,因为不是企业真正的所有者,公司的财务风险与他们的关联都不大,因此他们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履行监督责任,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还表现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企业的经营层作为内部控制人有时候会不考虑企业的效益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

(二)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处于初级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手段和防范措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内部控制结构”的初级阶段。虽然大多数企业已初步建立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架并制定了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企业因为缺乏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风险控制意识等,并不能够把内部控制真正落实到位,达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

(三)企业的法规体系与外部监管的联系较薄弱

有的企业无规范可依,就是因为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的企业因为要遵守两个或者多个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就会分不清到底哪个规范才是真正要遵循的,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混乱。研究表明,我国内部控制方面的理论相对于国际水平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目前普遍存在着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法规滞后、监管力度不够等现象。监管体系的薄弱表现在监管法规滞后,主要表现为“先市场后规则”的特征。正是由于监管体系的薄弱表现,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真正实施[2]。

(四)企业文化建设薄弱、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

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以及内部控制主要是人的管理以及管理人的工作。有报告特别强调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认为应该把企业文化纳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范畴。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企业文化进行的管理,也不能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四、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给越来越多的企业阻滞了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效益,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对降低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企业应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企业首先要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一个准确及时的评估,然后再设定一个可以控制的风险的目标,再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地收集系统的、相关的信息。所以说设定目标是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目标设定包括战略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规目标的设定。目标制定后,企业应进一步确定目标偏离到哪种程度是可接受的,这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结构

企业应从股东大会选举4~6人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职能权威的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应与董事会平行,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主要负责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和监督董事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可以直接任命内部控制人员,可以授权集团及各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工作[3]。

(三)加强资金运动的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就必须对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加强管理。企业应及时决策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等问题。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及财务风险预警的信息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企业要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统一领导集团财务。

五、结语

企业越来越容易面临财务风险的困扰,只有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不断强化其内部控制,才能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才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2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控制的概念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由于不同因素对事件的影响不同,所以导致事件的不确定结果,这就导致了风险的产生。不同人对于财务风险的认知层面不同,说法也不同,一般有两个层面:一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个人主观的差异,进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收益的不确定,引发的微观经济风险。二是它也称为筹资风险,是指到期偿还不了债务的可能性,换言之,它是由于借债引发的,若无借债就不存在财务风险。我在此文中研究的是企业难以预测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完善、企业经营的不确定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给企业最终带来可能的财务损失。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概念

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态度,控制得当的话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使企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若控制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何控制好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财务风险控制,就是在利用相关的信息和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作用和影响,使企业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

环境的多变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伴随着风险隐患,企业管理重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中财务风险占很大一部分。财务风险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对企业的稳定、资金的安全性及获利有很大的作用。内部控制是一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由企业所有人执行的一系列过程。内部控制能适时反映企业的风险并相应地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可以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企业的风险类型很多,财务风险是其中的一种,内部控制最终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内部控制薄弱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增加,财务风险控制实质上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财务风险控制不好,意味着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全面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能顺利进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好企业,预防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规划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的评价是以财务风险控制的好坏为依据,同时内部控制是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

三、企业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如今的经济环境是多变的,包括产品更新的速度、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利率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资金的运转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很多财务人员还是沿用传统模式来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对企业的风险财务控制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知,只关心资金的投放与收回,对企业风险缺少实质认知和管理,忽略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薄弱的风险意识难以适应因素变化对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

(二)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控制财务风险不是当它出现再采取措施,而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或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很薄弱,每年虽然有几十万的会计人员,但是大多数专业素养都不高,企业管理者对这方面又不了解,财务风险是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但是可以预测,它本身就是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往往到来时就是致命一击。所以大多数企业开始都运营很大,突如其来的一场财务危机就导致破产。

(三)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

内部控制是企业采取的一种手段,为了能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可以根据考察内部控制机制来评价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对企业人员”权责利”的分配管理。它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对控制风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内部机制的不足让人笼统的把企业的规定规章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人员的“权责利”分配不清,缺乏合适、完整、统一的体系,内部人员不恪守自己的职责,缩小了控制的范围,使效果大打折扣,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能够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企业是经济环境中的主体,是我们可以看见和感知的,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正确认知是财务风险控制成功的先决条件。财务风险随时存在,企业必须有一定的风险意识,缺乏风险意识会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机制出现漏洞,使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企业应该培养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让企业人员参加风险探讨会,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用实际案例来分析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培养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对风险的适应和处理能力。

(二)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事前对财务风险的预防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与实践表明,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信息网和资源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它意味着企业风险管理已经成功一半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即在事前监控,使企业遭受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篇3

企业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已成为极其广泛运用的名词。它是指企业财务结构、融资不合理等因素致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使企业财务存在风险,从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问题发生。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它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想要更加有生存力和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更重视财务风险的预防和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环节之一。财务风险高度集中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当前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严峻挑战,企业内部控制要做好预防和控制,以财务风险为导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而内部控制则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正因为有了财务风险才需要内部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内部预防和控制体系是关键一环。企业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监督与控制工作,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能力,这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

一些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甚至没有风险意识,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财务风险。总所周知,不管是企业资金回收、利益分配等活动,还是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都存在着财务风险问题,需要企业给予正确认识并做好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然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却对企业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缺乏认知,缺乏足够认识和了解,甚至是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是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错误认识,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如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测、防范和控制系统,加之企业“无形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员工的从业道德和企业伦理等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一些企业财务风险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者认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无关,就是内部牵制,这样做会导致企业缺乏应对新环境的挑战,是滥用风险内部控制手段和防范措施。

2.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刚刚起步,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没能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即便企业有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很多制度有时候也是流行形式,如财务审计与财务部门不能独立,内部控制无法真正落实,监控力度肯定不够。尤其是一些财务管理与监控力量薄弱的环节、关系混乱的层面,严重缺乏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方面,致使企业相关职能机构对发现的问题也防范失效,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进而促使财务风险极易发生和防范。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常常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失控、失效和无法实施。一些企业对内外部环境、经营业务条件等变化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往往不能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由于企业的管理习惯和特点、组织架构、经营业务规模等情况的不同也不尽相同,企业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创新性和整合性。

3.企业内部审计关系混乱

目前,大多数企业设置了监督审计委员会,但是一些企业对它的职能分配、工作范围不是很清楚明确。这是一些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际问题,因为如果对其工作任务定位较宽,会导致完成任务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并且有些企业在一些很重要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上,没有充足的精力去仔细的完成。一些企业的监督委员会是独立于公司之外的,它是一个单独的组织机构。但是一些企业的监督审计委员会的定位不够明确,工作内容太少,工作要求也比较少,企业内部审计关系混乱。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对控股的董事会成员上一些不合理,对企业产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内部控制。一个科学并适合企业的监督审计委员会职能明确定位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成长发展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4.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是十分必要的,企业需要定期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监督的结果来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更好地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但是企业存在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缺失的问题,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财务信息是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效果的反映,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时监控和预警,可以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来实现。一些企业把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看作是静态的、不变化的,忽视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预警系统重视不够,企业的财务部门及财务主管不善于运用财务指标来构建财务预警系统,通常情况下造成财务预警系统缺失,势必导致潜在的财务风险产生并可能大爆发,内部控制失效。

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1.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重要性缺乏认识

企业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存在很大差异。首先,从领导层来看,一些企业领导层对财务风险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些企业领导不懂财务,虽然了解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但是从本身能力上就难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导致企业在遇到财务风险突发事件时,明显的表现出应变能力不足,处理和防范能力欠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失去作用。其次,从财务基层人员来看,由于财务基层人员长期坚持本岗位工作,认为执行岗位责任制,把本岗位工作做好就行了,事不关己,没有系统和整体意识,缺乏自身提高意识,又由于对领导层财务风险重要性都缺乏认识,当财务风险来临时,财务基层人员难以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甚至一些基层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工作存在消极态度,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

2.管理层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

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处于企业首要地位,董事会是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心。一些企业存在“一言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成员与公司管理层也都是“一个人,两张名片”,导致董事会监督权与管理层经营权集于一体。不可避免地出现管理层追求个体利益、操纵经营活动,这样做无疑会出现风险,甚至损害企业利益。因此,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其内部控制的构建产生很大的风险。正因为上述的企业“股东虚位”,管理层集投资权、人事权、筹资权、经营权等所有控制权于一身,在这种公司治理情况下,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薄弱。

3.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混淆

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监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现实中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公司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意识薄弱,经营业务发展需要往往使内部审计职能被弱化,最终导致无法真正发挥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关系模糊、内部管理不完善、分工不明确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实施内部审计能有效的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和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在实践中,由于企业与上级企业,企业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往往由于在资金使用及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权责不明等现象,存在财务风险及财务隐患,常常造成资金的安全性,资金流失严重,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企业生产、原材料采购、市场预测、产品销售、财务会计等各环节缺乏协同配合,效率不高,甚至经常造成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损失严重,加大财务隐患,造成负债比重加大,财务风险增高。

4.内部监督控制执行不严

企业内部监督控制执行不严,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企业内部不相容的职务分离。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企业部门之间或者企业部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人员共同舞弊行为,有时发生串案、窝案,财务风险加大,不仅影响极大、损失也极大。甚至有高层管理与会计人员铤而走险违法,使内部控制失效,财务风险防范形同虚设。有时企业自己很难监督自己,没有有效的保障措施,内部监督控制执行显得非常乏力。多年来受“重生产经营,轻经济管理”影响,加之企业的处罚不力,主管部门忽视审计监督,忽视财政税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企业违纪行为。

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1.树立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无时不在。要明确树立企业整针体财务风险意识,积极开展财务风险宣传活动,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树立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意识,宣传树立和强化防范风险意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通过开展财务风险意识宣传活动,加强员工财务风险意识培训,使企业树立科学的财务风险观念。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提高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通过积极开展财务风险意识宣传活动使管理层和员工风险意识、“自我意识”进行潜在的警示。企业应普及财务风险内控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通过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提髙财务风险管控的积极性,促进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更好的执行。企业的领导者进行风险意识的专门培训,把风险意识传递给员工,领导重视财务风险意识培训工作,员工就会自然的去做,使双方风险意识都得到提高,并且要重视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的培养,风险管理培训使财务人员了解各种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把风险控制和防范贯穿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在工作中风险评估和排除风险,这样就能掌握主动,化险为夷。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空间基础是有效第控制内外环境,任何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作用都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是土养,影响到执行效果,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能推进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建立科学组织架构。良好的组织架构具有健全的协调合作体系,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奠定基础。只有良好的组织架构才能为财权配置及内控实施奠定坚实的组织架构基础。二是加强独立董事建设。在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从第三方的角度引领企业加强内控工作,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并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督,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加强风险管理机构建设。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实现组织化运作,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真正的规范运行,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

3.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关系

企业想要强化自身在财务风险上的有效性内部审计。科学设计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层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正常进行,使企业内部审计系统更加完善。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系统进行完善,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开展,保证企业能够独立按照审计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公司的审计工作。各级管理层加强内部审计认识,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关系。企业可以运用先进的方法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企业想要为了更好提高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应该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事中介入这一方面,以防止相关问题的发生。企业还可以在风险管理的策略制订时融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和指引职能,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4.构建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篇4

(一)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

这里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企业可能会因为海啸、洪水、飓风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而使得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受到威胁。二是社会因素,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水平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等都有可能会给企业的财务活动带来风险。三是市场因素,其包括金融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由于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以及市场的千变万化,这些都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这些因素虽然是存在企业之外,但却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如果不能顺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就必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财务风险始终是伴随着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然而,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生产环节,对于与企业生产运营息息相关的的财务风险不够重视,未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市场最新变化信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浅薄的风险规避意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关系混乱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另一重要原因。其具体表现在:在管理和使用资金、分配利润等方面,无论是在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都严重存在管理混乱、权责不明的现象,从而致使资金使用率不高、资金流失非常严重,缺乏确保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在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等各环节之间,没能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从而致使应收款项以及存款严重流失。

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尚未健全,有的企业甚至严重缺乏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在现金的管理上,随意性较大,有的在资金的实际管理中根本未按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标准与范围来对资金加以使用,白条抵库的现象大有存在。有的企业尽管已有相关的制度,但没能与时俱进,多数内容过于陈旧,对于当前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所出现的新业务或新现象已发挥不了作用。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尽快将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建立起来,其中的指标不仅要有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的风险指标,还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的风险指标。二是要将收集和报送风险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对于现有的风险信息传输的流程要予以不断的完善,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责任,要求其要随时关注风险信息。三是要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制定,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预算并评估相关数据以及相关的财务风险指标。四是要以测算评估的结果为依据,及时制定出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并予以实施。

(二)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提高对财务风险知识的宣传,以使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风险观。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财务人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如,对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尚未显现并有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各种财务风险,要能及时发现、了解并加以识别;对于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要能运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进行估计、衡量与检测;正确处理常规风险活动和意外风险事项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方法,细化落实风险决策措施的应用能力等。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加强风险控制力度

篇5

随着因运营风险而破产的巴林银行事件、风险管理失效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等各类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对企业风险研究和立法行动愈发重视,加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呼声愈来愈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以便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这些重大事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相关人员违规操作直接相关,尤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紧密相关。

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指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措施。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可看出主要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为: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许多企业集团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而产生财务风险。

(2)盲目投资及投资过度的行为,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同时,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临时性的或间断性的,风险出现了就进行管理,风险结束就将其置之度外。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企业集团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过度负债经营、资产流动性弱、现金流量短缺、经营不善、资本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5)经营不善,内部财务关系较混乱。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集团存在内部资金分散、资金管理失控、投资失控等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集团资金利润率低下、负债与财务费用高、整体投资效益差,使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因而,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点。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可采取以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加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一是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二是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三是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四是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运用大量的概率分析,风险决策法等,以顺利进行财务决策,使其有效的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和标准值,结合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自动报警提示,提醒和督促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要对财务风险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及化解风险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倩.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

篇6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综合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其作为制定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的基础,将有效的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其中,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有效运行,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以及将发展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始终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的问题非常严重,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下降,也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如何针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提出切实可行措施,是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2.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较差,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增加,对企业的资金运转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因此,为了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应充分重视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这一问题,并积极的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

3.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综合企业的发展工作可知,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也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致使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无法有效的进行投资于筹资的统一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并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的探究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快的解决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相关问题。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企业筹资困难。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流动与流转。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中,由于金融危机发生后会导致全球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流动性应对债权人的突然变现,致使企业不能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筹资,只能选择银行进行筹资。但是银行贷款的利率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企业的筹资难度增加。因此,企业筹资困难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之一,也是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2.加剧投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加剧企业投资风险,也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之一。我们都知道,企业投资风险本身就是对企业的未来投资收益的一种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无法拿回全部的本金部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提下,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量及资金链发展。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应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中加剧投资风险这一表现。

3.信用风险薄弱。在企业的运营活动中,信用风险薄弱,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之一。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不断倒闭,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的收款风险增加,当企业的收款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极有可能需要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与经济损失。企业的信用是根据客户的性质决定的,企业只有拥有良好的信用,才能提高客户对其产品的认可度,进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的降低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在企业的发展中,应根据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制定有效的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切实的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包括: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健全企业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可以有效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及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工作中,通过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方式,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措施的顺利落实,为有效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积累经验。

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实践工作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提高管理层决策方面的能力,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规划工作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发展空间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3.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断的实践工作中,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督促其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通过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方式,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建设以及体制管理改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的安全管理都倍加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其实质主要是事业单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没有完成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出现经济损失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少财务部门的财务风险损失,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安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 事业单位风险的突出表现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工作是以社会公益的发展为目标,在国家相关机构的资金支持下成立的社会服务组织。如科教、文卫领域的活动。在我国,事业单位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职能拓展,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支付和核算风险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财务的支出就是指事业单位的各项费用开支的总和。随着部门预算相关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和财务支出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纵观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消费情况,普遍存在公费私用和各种体制外的项目占用经费,大量的额外支出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在新知识和政策的制约下,处于落后的状态。在很多事业单位,由于财务人员缺乏,监管部门的职责不分,导致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质量下降,出现很多违规现象。

(二)投资和管理风险

随着事业单位投资状况的普遍增加,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只重视自己的利益,亏损国家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恶性循环,使国有资产的利用不能增值,造成其他的经济风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大的漏洞,还在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到位,从而削弱了财务管理的控制力度,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实效。

二、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风险意识淡薄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由于事业单位是“铁饭碗”的工作。其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都很淡薄,甚至有些财务人员将财务管理的职能简化,没有认识到财务工作队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没有高质量的财务工作做保障,就很难保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不能规范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行为。所以,在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财务违规带来巨大的收益风险,导致出现众多违反国家财务政策和管理的行为以及财务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

(二)管理制度不合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中,由于企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的相关体制出现极大的漏洞。财务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分配不明确,财务人员的监督不上心,没有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做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不具备合理的运行程序,无法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财务违规的处理。所以,不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管理的内外环境失控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其内部环境主要指事业单位的领导决策机构的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意识,当内部环境出现问题时,直接影响内部控制机制失控。从外部环境观察,由于国家机构的改革,没有明确划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权的归属问题,对其管理的方式也模棱两可,出现很多的监管漏洞。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有国家投资,却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利用效率极其低下,浪费严重。

三、 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提高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建设,将风险教育、职业道德建设和职责分配相结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而且,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培养其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处理常规风险的基本能力。对于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也要加强培训,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完善事业单位各种人员的应用能力。

(二)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管理体制

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进步,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在应对财务风险上,可以进行较为合理的预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财务的风险,规范风险的管理。财务管理需要合理的制度来进行保障,将财务管理的各方面纳入监管范围,实行有效的风险报告制度,定期进行财务工作汇报。及时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问题,提出应对紧急和重大风险情况的有效措施。同时,为了降低风险项目的受损程度,也要完善相应的风险应急机制。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建立健全相关风险应急预案,促进事业单位的资金合理、安全地应用。

综述全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无法避免。所以,在综合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出现的众多原因后,“对症下药”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促进财务资金的合理利用。而且,事业单位的发展要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制定有效的财务防范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顺利开展,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成.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09(24)

[2]牛小宝.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思考[J].管理观察,2010(35)

篇8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医院财务风险问题与日俱增,因此,为了完成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医院的财务风险。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简而言之,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受到一些不能控制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财务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目标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而且在医院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只要某一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财务风险,从而使得医院的偿债能力降低,甚至会导致医院出现信任危机。通常医院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未明确医院的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般而言,医院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一定的片面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盲目追求医院利润最大化。认为医院就是盈利的机构,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福利,更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二、片面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认为医院不但要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还应该充分地利用医疗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产品和服务。这两种观点片面地将医院的盈利能力和社会效益相分离,未清晰认识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在重大项目的投资方面主观性较强,缺乏合理性分析

通常,医院的医疗设备专用性较强,因而价值也较高。然而很多医院在引进设备的时候未对社备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未对设备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就使得有些医疗设备提前损坏或者设备闲置,对医院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强

当前很多医院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较薄弱,而且管理能力较差。在日常工作中也多限于算账、管钱等,对会计理论方面的新知识缺乏了解。而且在筹资和投资方面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以外,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较不完善,特别是在购买固定资产和工程项目方面,未建立起岗位监督和授权批准制度,同时在决策方面领导的主观性较强,从而使得医院的投资较大,伴随而来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加大。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明确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

众所周知,医院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属于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院要始终坚持的理念。但是医院又属于盈利型的医疗机构,坚持以最少的财力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坚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而且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在当前所提出的新医改的现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应该是有效地将医院的盈利水平和社会效益结合在一起,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统一,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

(二)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也是如此。医院要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起科学且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是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贯彻执行制度才是关键。然而有些医院未制定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财务管理。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控制能力

一般而言,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就要求医院加大普及风险知识,强化财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熟悉各项财务风险,树立起财务风险意识。同时仅仅树立起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还是不够的,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财务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识别、发现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会带来的后果;其次,逐步培养财务人员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估计和衡量风险的监测能力;最后,还要提高财务人员风险应变能力和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控制风险,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四)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同时对财务人员建立起考核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财务人员未上岗前,要系统地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进行培训,只有达到了考核要求,才能够上岗;在岗期间,单位也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除此以外,将薪金和工作业绩、考核成绩相挂钩,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维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树立起财务风险意识,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跃勤;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初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03)

篇9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

医院财务风险是医院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财务经营问题,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方向偏离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比较多元化和复杂化,财务部门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会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可能使医院出现财务危机,负债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分类

医院的财务风险一般分为四大类,即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的出现是因为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市场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财务方面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实施出现失误,使得医院的筹资工作不能够按照预期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风险。投资风险的出现是医院没有把握好投资方向,对于市场影响因素、资源流动状况以及相关因素调查工作不够全面准确,使得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的因素影响到了医院投资方案的制定,使得医院财务部门所预测的投资报酬率出现误差,影响到了投资决策。医院经常会出现资金回收风险,因为医院在进行资金回收的工程中回收资金的时间与回收的金额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资金回收的效率,加大了医院资金回收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的出现是由于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得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不能够高效的运行,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收益分配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在大部分的医院中,经常会片面的追求盈利最大化,在为社会提供各种福利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医院还不断地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产品,确保人们有病可医,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医院对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错误地将医院的盈利同实现社会效益对立起来。

(一)医院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医院的财务人员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财务报表的制作和对财务的处理上,体现了医院这一特殊单位的公立性质,而医院的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引导和培训,对于风险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会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

(二)医院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在医院的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没有完整可行的规划,只是将财务管理监督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没有从医院自身的特点出发,理论机制与实践经验不符,增加了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实施的难度,对于财务部门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没有进行及时严格的处理,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整体意识淡薄

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比较关注,但是大部分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不具有长远性,没有考虑到医院整体经营目标,破坏了整体的和谐性,不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了医院整体的财务风险。

(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风险性

医院的变现能力比较弱,特殊的行业特点使得医院拥有大量的医药、医疗设施设备等存货,花费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利用拖欠药品费用的方式来减少存货使得医院的负债增大,极大地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

三、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财务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对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经营体制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和创新,要不断地吸取其他企业单位的财务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地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实现医院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出严格规范的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制定完善的医院财务规章制度

在医院财务部门的人员有不同职责和义务,只有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够确保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顺利建立和运行,要坚持“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原则,设立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提升医院资金的使用率,做到财务部门工作流程规范化,防止医院财务方面的漏洞和不良行为的发生,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

医院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医院的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获利能力等进行预测,医院要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进行各种支出和开销,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可以对医院的盈利状况进行精确及时的把握,有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利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可以采用回避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对财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从而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从而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医院可以采用分散法规避财务风险,对于风险大的项目,医院可以与其他的企业单位合作,从而分散医院的财务风险,例如医院的产品出现滞销可以通过多家医院联营的方式实现多种经营,从而分散医院的收益预期风险。

(四)利用资金预算控制来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根本上确保资金的运行效率,通过资金预算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财务风险,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计划,实现医院资金的优化配置。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是医院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地强化医院领导阶层以及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其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医院的利润最大化。

(五)对医院投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150-02

1 中小企业及财务风险

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理论上讲,中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基于研究标准的统一性,在具体界定时应该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中小企业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在具体划分时应该参考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特点来确定是否属于中小型企业。如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的标准。这些界定从法律角度给我们研究中小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1.2 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种财务活动中,由于一些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而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异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按其包含的内容可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通常所说的举债风险,指由于企业举债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不确定性。举债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流动资金,为企业创造财富带来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到期还债带来负担。因为企业经营的收益率和贷款的利率都有不确定性,从而有可能使企业的收益率高于或低于借款的利息率,这种风险的大小和举债规模有关。规模越大风险越大,一旦负债太多,企业不能到期还款,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环境、政治、法律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给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造成差异。它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看待企业的风险的,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汇兑风险及收益风险等。

1.3 财务风险的特征

只有充分了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和化解,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客观性,即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的损失与损害的产生。企业财务活动存在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的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其次,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活动中。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再次,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这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最后,风险与收益并存,即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在我国企业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可能会带给企业收益,也可能意味着损失。

2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中小型企业的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中小型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我国中小型企业理想的资产负债率为40%左右,而我国中小型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因而财务风险也相对较高,当企业现金流不足时,不合理的资金结构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偿付能力不足,严重的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2.2 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管理观念陈旧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导致中小型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财务制度的束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尚未树立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科学概念,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起最优化思想。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私营企业,管理者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导致财务管理薄弱,资产管理不严。具体表现为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重钱不重物等。

2.3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篇11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归因 风险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支柱地位,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筑企业能否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是其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因此,探寻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指导建筑企业进行风险防范、进一步建立完善规范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机制。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具体表现

风险是指那些影响原定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不确定消极因素。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1.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是会给施工企业造成财务风险的一大因素。合同签订的风险①、表现在业主利用施工企业对工程任务的强烈渴求心态,对所要签订的合同附加了很多不平等的条件和要求,使得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②、与劳务、分包队组合同不严谨,引起纠纷,拖工等现象。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及人工索赔等风险。③、与材料商合同订立不规范,质量不符合标准。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未按规定开票增加税务风险及索赔风险。

2.资金管理风险

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如要求施工单位交纳质量保证金,履约保函。借款合同签订阴阳合同等种种变相垫资现象,这种不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影响企业的进一步运行和发展,便也很大程度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应收款坏账风险

有些业主会对合同的履行百般阻碍,拖欠施工企业大量的施工款,即存在应收款坏账风险,大大增加施工企业承担损失的可能性和危险。应收款坏账的可能性会增加施工企业的财务负担,影响施工企业资金周转的流畅性。

4.会计审核管理风险

最后一项风险是会计监督工作本身会对施工企业带来风险的方面。对会计工作的审查和核实是规范会计行为、控制会计管理风险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一些施工企业的会计审核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对规范会计行为发挥实质作用。

二、 企业财务险归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可以有效抵御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开展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能够对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但是,由于思维的转变落后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管理层人员的风险敏感意识没有得到完整的树立,对风险评估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对风险的评估也不够及时和合理,这种风险意识的薄弱必然导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不足。

(二)企业会计管理秩序混乱,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不合理和不清晰,以及管理领导者对控制管理风险工作的不重视,使财务管理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或者系统作用发挥出现了偏差和失衡,造成了内部财务管理秩序的混乱和无序。这种混乱的管理秩序也使得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更多的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应付,更无法谈及将会计核算精细化、会计管理科学化以及会计监督全面化。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首先,强化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意识。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层以及会计人员必须要通过业务学习,培养树立风险观念,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内部审计,聘请专家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等措施,降低和消除风险。

其次,重视投标活动,消除施工企业合同签订风险。这要求施工企业应当重视投标活动,加强标前调查。从实际出发合理取费报价。施工企业应提升自己的法律业务水准和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时要对合同的内容反复斟酌,组织相关法律、财务、造价人员集中评审,积极与业主单位就合同内容进行谈判,达成一个能够使双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的合同。在劳务、分包、材料合同订立中,要注意工作内容划分清晰,交货时间,质量等内容都要详细列明,合同中还注明质量不合格处罚措施等条款,防止不必要的索赔风险。

再次,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施工企业要做好对资金的管理,包括对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分配和资金的回收。

①资金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责任制,正确划分各部门的责权利,确立责任中心,由各责任中心逐级编制现金收支预算,通过资金预算控制资金风险。

②通过成立结算中心,强化企业的资金控制,调配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克服分散使用资金周转中的闲置和不足的矛盾。

③对资金回收工作的管理关键是制定合理的收款方案,减少坏账损失。财务部门要定期对应收款项进行归纳分析,根据不同的原因和数额制定相应的收款方案。

最后,施工企业应加强项目管理,做好项目成本过程控制。项目部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和效益中心,应通过委派项目会计加强对项目部的成本和资金管理工作。通过实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风险抵押承包机制,保证目标成本实现,取得预期经济效益。降低消除企业成本亏损风险。

参考文献:

[1]曾健如.简析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企业技术开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