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0:25: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传递的信息,隐性知识是指需要靠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信息。知识管理就是应用现代技术对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以促进知识创新的活动。它能够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调整和发展企业内部结构,提高人民进行知识交流的技巧,增加获得知识的来源,促进知识交流,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出价值。
3通过企业档案对内部资源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3.1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管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综合企业内部和的各种信息、知识,并加以识别、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并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利用企业所蕴含的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造能力。因此,知识资源对于当今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管理将为企业创新增添动力,要使每个员工都能接触并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知识,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人。企业将主要依靠知识来赢得竞争的优势,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3.2企业档案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档案是企业活动的记录,忠实的记载了企业员工在从事生产、管理等各项活动过程中的情况,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显性知识。通过对这些显性知识资源的开发,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知识共享。企业档案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它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时候的过程、内容、结果,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地证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企业档案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档案可以反映和培养企业文化,它形成和产生于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各种企业活动过程中,记录着企业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企业档案是企业员工知识培训的必备教材,通过企业档案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教材,使企业员工能迅速融入本企业,提高业务能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企业档案不仅具备知识特征,还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已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行为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3.3企业内部资源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大型企业中,知识管理已经开始启动,但企业内部的各种知识资源却并未得到合理利用。实施了知识管理,建立了知识服务中心,但非常重视竞争情报、市场动态等外部知识资源的获取、分析,不重视企业内部的档案、图书资料、视频图像等知识资源的挖掘,让大部分有效知识资源闲置。这种知识管理模式叫做“情报导向性”知识管理模式。实施这种知识管理模式的企业忽视了企业的原生性信息,致使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得不到盘活,仍是死水一潭。因此,在获取外部知识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内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先将自身具有的资源充分利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管理。
4对企业档案内部资源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
4.1建立企业知识库
通过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知识库,积累和保存企业各种文档信息和知识资产,能够更好地实现档案及其他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总体来说,企业知识库基本由下列一些知识和信息组成:企业基本信息、包括公共关系信息、年度报告、预测分析报告、产品和服务信息、经营业务信息、业务经验信息、基本流程信息、顾客信息等。借助网络传输,把企业各个部门连为一体,使知识可以最短时间零距离地向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延伸,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每个人、每个小组形成的信息和知识都必须存储到知识库中,而需要知识的人也能从知识库的知识存储系统或者专家系统中找到所要的知识。而且,知识库还能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企业人员流动不可避免,知识库通过将每个员工所创造的知识成果、业务经验文档化,避免了才随人走从而削弱企业的知识储量。
4.2对馆藏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提供知识服务
企业档案馆的档案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它们的利用率却并不高,档案人员只是被动地对归档的文件进行接收和管理,而且在服务中较少考虑用户的需要,造成大量宝贵的资源白白堆积。如何能够改变这种管理现状,深入挖掘其中的知识,为企业贡献其价值,是档案馆进行知识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对馆藏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提取其中的信息,为企业提供知识服务就是一个方法。档案人员通过对馆藏档案的开发,可以建立专门性的档案信息库。如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根据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和《正格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并于2007年,开展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项目研究,这些系统的开发和项目的进行都是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为了更好地管理馆藏档案、寻找其中关联、挖掘档案知识而做出的努力,这些项目的成果都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另外,收集企业内的信息资源,制作企业人才信息库也是一个提供知识服务的途径。
4.3鼓励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资产
企业知识不仅涵盖了文件、档案等大家熟知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隐藏在员工脑海中的隐性知识。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类是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经验、技巧和社会关系等;另一类则是认识方面的知识,包括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等。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企业在知识管理时代必须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员工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扩大知识共享的范围。而企业档案部门则应与企业员工保持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共享知识,并及时进行知识归档。我们可以通过访谈、会议记录、交流互动形式,将本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经验型知识挖掘并记录下来,将个人的经验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财富。知识管理要求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与互动,利用知识的流转运动来增加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也是企业的人本管理及流程重组思想的体现,企业档案工作应该而且能够成为这种运动的中介之一。
2.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财务风险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以及偏离程度。财务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影响因素的来源上来看,可以分为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外部的财务风险主要由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问题,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等,这些因素往往是企业难以自我控制的。内部风险是由于自身存在的因素引起的,存在企业内部,是企业主要控制的风险因素。从可控性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也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由于不可控性风险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很难加以控制,或者说控制成本远远大于控制收益,从经济角度上将并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那些可控性因素,通过较少的或者是合适的资源投入来控制和改善可控性财务风险。因此,对可控性内部财务风险进行研究能更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发展。
2.2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完善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2)目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因此内部控制不仅是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3)因为内部控制中包含了风险管理这一内容,而财务风险管理又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也自然是内部控制所涉及的一个方面;(4)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驱动力之一就是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而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可以得出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量。因此,从两者的紧密关系可以看出,研究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
3.1我国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内部控制存在的弊端导致财务风险。一种情况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涉及内容不完整、系统设计不合理,企业只有简单的、基本的内部控制相关操作,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完全形成,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实施,使企业承担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缺乏防范和约束机制,只重视事后控制,没有发挥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作用,而且内部财务控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的风险防范和有效执行。(2)内部控制具体执行实施失效引发财务风险。企业不仅要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去实施内部控制,倘若只是制定了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而执行力度不够,则会形成“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松垮状况。只说不干造成了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3)高层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防范重视不够。企业的领导层没能给予财务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是目前财务风险比较容易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上层组织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是企业各层级重视并高效地管理财务风险的前提。而且,在项目前期不注重财务风险的分析,导致了许多重大项目因财务问题而失败。另外决策者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加之决策者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增加了管理层的决策结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决策质量也相对较差,只有提高决策者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4)管理者越权导致财务风险。由于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制约,企业中难免存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组织结构,非常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企业高层管理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企业内部的岗位设置、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施加个人影响,使之与企业财务控制相背离,导致财务控制失效,风险防范漏洞增加。
3.2财务风险管理弊端原因分析
风险管理问题产生原因有:(1)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人才的缺失和能力不足是导致现实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2)企业组织内部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制衡机制,存在较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现阶段我国企业中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多数属于“形备而实不至”,没有形成权力制衡局面和效果。(3)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外无风险管理的发展。企业中存在的信息无法达到在企业中真实有效的传递的要求,信息沟通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控制环境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没有监督执行动力就不足,因此要对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进行永华,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风险监督职能。
一、引言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广阔市场也为商业物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但当前商业物业管理行业由于内部管理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整体盈利状况,只有一些优质商业物业企业能快速调整管理体制,加强自身的控制和整体的监管,在经营发展中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商业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标志着企业服务质量水平,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先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入手,结合当前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形成物业管理中长期的固化的工作和任务,这样企业才能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在我国诞生的时间较晚,因而在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成立的时间较晚,规模较小,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因为这些“先天不足”,导致了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在后天的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提供物业管理企业现在多数管理水平不高,因为管理者自身的问题没有将内部控制上升到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层面,而只是单纯地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工作的一个环节,因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不重视对内部控制业务的培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没有内部控制监管等。
(二)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员工可以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加强部门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和团队协作的效果。目前国内的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很多都没有达到上述的效果,企业的内控措施不完善,员工的执行力度差是制约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相关的业务流程、公司管理架构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完备,这样制定的措施在真正执行的时候是否可以贯彻执行,是否可以真正地实现措施设定时所期待的目标都存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在商业物业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最初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还存在缺陷,以至于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无法真正有效地实施,存在执行力度较差的问题。
(三)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组织管理机制的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规模以及经营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组织管理机制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在企业内部管理者的个人风格浓厚,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方面就更是寸步难行。同时因为公司的规模较小,没有内部审计人员,甚至有的企业还选择财务外包,这样一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现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只有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提高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充分要求,只有管理层重视了,在企业内部宣扬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才会产生上行下效的示范作用。相反,如果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并不关心,则员工更是难以在工作中注意内部控制的各项规定了。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将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将内部控制理念结合到公司的日常运转之中,通过对管理者、员工的日夜熏陶,方能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执行力高、内部损耗少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二)完善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内控措施,提高内部执行力
完善的内控措施是保证商业物业管理企业提高内部执行力的基础。企业的运营情况是可以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而得到明确的了解的,因而提高内部执行力的具体措施也要从企业的财务状况入手,才是根本之策。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与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的完善与否相关。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就在无形之中杜绝了很多耗费企业内部资源的机会,在执行力方面,如果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员工的日常工作的各种耗费将会被控制在最低,这样就可以保证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力度。除了这种客观的内控措施的控制,完善的内控措施也会在员工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在行为上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出要求,在意识层面完善的内控措施也会对员工个人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促进。这种意识和行为的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力。
(三)健全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
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颊囊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因为健全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才可以起到一个自我约束的作用。健全内部组织管理机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首先是明确企业的授权审批工作,授权审批需要进行责任包干制,这样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降低内部的损耗;其次在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业务审批时,可以采用联合签名制度,这样可以通过集体的决策来降低因个人决策失误而给企业带来风险的概率。除了以上这些措施,企业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内部组织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更好的发挥为企业的资产保驾护航的作用。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内部损耗,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一套好的组合管理机制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斩断制约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种种阻碍。
四、结语
商业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是企业能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商业物业管理企业为了可以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对内部控制给予应有的重视,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学管理模式,才能使商业物业管理企业更为健康地发展。
作者:乐双艳 单位:宁波文化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前言
我国国有企业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较,其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十分落后。如今,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仍然处于理论性的阶段。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方案和风险管理机制,导致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尽管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指导政策,但企业风险管理仍旧存在弊端。我国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降低风险,就要认识到发展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严重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今我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中进行激烈的竞争,同时面临着国际市场巨大的经济挑战。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不断扩大,我国企业也随之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即便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明显,我国企业没有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由于企业风险意识较为淡薄,进而企业在国际道路上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企业对于风险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财务上,这就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能力降低。尤其是在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没有充分考虑汇率的问题和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使得很多企业只能勉强维持发展,这会给金融行业带来严重隐患。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企业和金融行业都受到巨大冲击,中航油的期权业务亏损和中信泰富的杠杆式外汇产品交易亏损最为严重,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就充分的说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这样必然会导致风险的增加。
(二)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想要稳定的在市场上发展,并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应结合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的方案和治理结构。根据对我国企业的调查结果,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完善公司的治理方案,使得公司内部控制受到影响。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保障,这与经营者的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经营者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主体,经营者需要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努力,如果经营者无法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那么企业的发展则会出现随意性。也就是说,经营者要能制定完整的企业管理方案,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才可以强化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相关的要求,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和风险管理,要以董事会为主,提升董事会的职能,否则,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方案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2003年,中航油投资石油期权发生重大亏损事件,就是因为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公司的董事长陈久霖在投资决策上过于主观决断,从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国有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实际上,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很好地规避风险,但是我国企业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C制,而且现有的风险控制体系也存在严重缺陷。这样在遇到风险时,我国企业就无法及时地进行防范,十分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之所以这样说,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如今经济全球化,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急剧增加,风险的增多也就意味着风险的类型多样化,企业存在的风险过于复杂,企业所要管理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也会增多,规避风险的能力就会下降。尤其在金融产品大量产生的情况下,企业发展的局面将会十分的混乱,一旦产生杠杆效应,企业不仅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负债,无法运营。尽管如此,我国企业依旧没有重视这一问题。第二,国有企业没有完全实行风险评估工作,企业存在的风险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较大的联系。如果企业风险增加,企业内部控制也会受到影响。而这需要企业在发展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否则,企业会无法准确衡量风险程度,无法寻找到合适的交易目标。
(四)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企业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企业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企业的执行力将会逐渐减弱。根据调查,很多企业之所以执行能力降低,无法提高济效益,其原因是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这样就导致企业部门在工作时缺乏约束,使得企业缺少良好的保障。尽管一些企业制定了一套内部监管制度,但由于制度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制度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很难独立完成审计工作,一些领导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对审计部门进行违规控制。例如,中信泰富发生的外汇杠杆合约亏损事件,就是因为公司的财务总监和董事的行为没有被内部审计人员监督和发现,导致公司出现巨大亏损,给公司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1]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衍生和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活动过于复杂,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因此,企业经营者要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出发,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其次,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尤其是要做好金融产品带来的风险防范的工作,增加金融风险防范观念,重视金融风险,这样才能让风险管理方法产生良好的作用。此外,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断地完善财务系统,并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管理。比如公司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期末一定要进行详细的变动记录和处理;要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通过构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来对财务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2]
(二)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国企发展存在的问题,完善企业内部发展方案,设置专门规避风险的部门。另外,企业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制定企内部治理方案,并不断的优化该方案,这样才能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企业内部环境得到改善,企业才可以更好地发展。在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方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首先,要确定企业发展的目的和总目标,要明确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和企业发展的性质。其次,要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这可以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企业必须完善现代化的制度,选择科学的方法,为企业引进更多的投资者,这可以改善企业股权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济利益。企业需要董事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提升董事会的权利,但是要对董事进行一定的限制,否则,董事的权利增加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要不断地完善企业法律法规,为企业的发展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进而更好地发展。[3]
(三)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只有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在遇到风险问题时轻松应对和解决。在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时,要按照相关程序和步骤来进行,否则,会导致企业发展局面混乱。首先,企业要成立风险管理部门,引进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队伍。其次,企业要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工作者的责任感,这样才可以保证风险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4]此外,国有企业要根据党的指挥做好相关的工作,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保证风险管理人员做好评估工作,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方案和手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5]
(四)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能建立健全炔可蠹浦贫龋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充分的权利,促使审计部门进行良好的独立监管。[6]
四、结语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清风险的危害性,结合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我国企业发展的特征,制定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加强审计部门的职能,让其在内部控制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企业要尽量避免依靠金融行业,做到独立发展。这样我国企业在遇到风险时才能及时应对,将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供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翟璐璐.关于完善培训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
(32):12-34.
[2] 吴玉娟.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6(32):90-100.
[3] 李联庆,王婷.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优化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24):45-67.
广西财政厅《关于做好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桂财会[2010]72号)明确了广西区域内开展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试点工作的五家企业。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大锰”)成立于2005年8月,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锰系产品生产与研发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公司锰矿资源储量位居中国之首,同时拥有海外高品质矿产资源基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锰生产商。2010年11月18日,中信大锰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截止2011年12月底,中信大锰总资产89亿港元,营业额36.55亿港元,纯利增长78.3%至4.09亿港元。2011年,中信大锰被纳入《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建设的深加工项目之一,公司独立承建的广西锰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广西区政府实施的“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为了实现“综合优势明显、成为若干领域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中信大锰一手抓企业内部管理,一手抓企业长远发展,以企业管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以企业长远发展引领企业管理方向。2011年,中信大锰成为广西内部控制建设试点企业之一,该公司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契机推动企业管理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争取低成本、高效率、好效果地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真正做到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不断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信大锰内部控制管理创新
(一)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管理创新 中信大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业务量迅速增长,业务空间范围迅速拓宽,管理层级迅速增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发展得既“快”又“稳”。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百年史,企业管理从最初的经验管理模式到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理论管理模式、以及近年来的文化管理模式,理论管理模式直到近年来才受到挑战。理论管理模式强调“硬”,通常意味着更严格的规章制度,从员工角度看就是“要我做,而且要按照规定做”;文化管理模式强调“软”,通常是以文化来感染人、激励人,从员工角度看就是“我要做,而且我知道怎么做才符合规定”。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完全的文化管理模式。达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的前提条件是员工需要明确有哪些规定。一个企业到底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取决于企业的文化环境和管理现状。中信大锰经过六年的发展,沉淀了一定的企业文化,积累了一定企业管理经验,但要为腾飞做准备,尚需做实管理的根基。中信大锰以内部控制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加强公司战略及具体业务的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工作,以强化对子公司、分公司的管控,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员、全业务、全过程的有效管控。
(二)以系统论为基础,全面布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程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全员参与、涵盖企业全范围和业务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意味着管理变革,但不是重来的剧烈变革,而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渐进式变革,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中信大锰结合企业管理现状,以系统论为基础,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中的控制”和“控制中的控制”两个层次,在两个层次内控的实施中建立了“三道防线”,采取“全面展开、分线进行”的工作方式,全面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信大锰建立的“三道防线”有:第一道防线是各业务部门及下属单位业务流程负责人;第二道防线是由董事长及总经理为首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项目委员会,其下设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管理项目工作小组;第三道防线是审计委员会下属内部审计职能部门。
中信大锰创新了“全面展开、分线进行”的工作方式(见图1):首先根据18项指引以及企业需要的特殊指引,全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手册》,并将其固化为标准的企业制度手册;其次,分解整合投融资、项目管理、财务、采购等重点流程,形成重点流程手册;再次,建立重点风险内控手册;完成重点内控评价手册;最后待重点流程运行平稳后,再完善其他方面的流程、内控和评价手册。
(三)以成本效益为原则,整合资源,将各项管理工作融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中 中信大锰自2005年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85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散落于年度归类中,不仅缺乏系统性,而且部分制度存在冗余或不全,更谈不上为实施人员所熟知和应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如何与前期管理工作相衔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如何与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上市监管等要求相融合?中信大锰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在理清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其他管理要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企业管理与企业实际情况的融合点,将各项管理工作融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中,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形成先“管理中的控制”、再“控制中的控制”两个层次。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促进企业不断创新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中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是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或优化,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制定《管理制度手册》,制度手册包括目录索引、记分册、岗位职责说明书、工作综合表等内容,保证职责清晰、责权利匹配;二是按照制度手册,系统梳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制定出流程(运行)手册,包括流程地图、流程操作手册(相关表单工具及管理报告体系)、流程相关部门的业务考核指标、模板工具、分级授权体系等。
“控制中的控制”突出企业风险的控制和内部控制的自身控制机制。“控制中的控制”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建设风险内控体系,通过测试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识别关键风险点,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优化风险评估措施,形成《企业风险内控手册》,该手册索引查询所关注的制度,或者通过制度也可以索引查询相关的风险内控手册;二是研究开展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方法,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具和体系,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包括诊断内控体系、风险评估报告、企业内控自评报告等内容,以增强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力。
中信大锰通过“管理中的控制”和“控制中的控制”,有效整合了企业资源,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充分调动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全面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度。
(四)以项目为载体,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的管理力度 中信大锰将重点流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试点一个,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作为资源型企业,原产品布局成为中信大锰的重点战略之一,加强资源型子公司的控制当务之急。华州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华州加蓬工贸有限公司(统称“加蓬公司”)位于加蓬共和国,拥有多个采矿权、探矿权,其中已探明可开采锰矿3096万吨。对于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信大锰总部专门设立加蓬办公室,并明确规定该公司负责人是其内控工作的责任人。中信大锰从组织加构、风险评估、对标检查认定缺陷、修改完善制度四个方面来加强控制:在组织管理架构方面,公司陆续派出三名董事、两名监事、一名指挥长、一名总经理等人员80多名,有效控制了加蓬公司决策、财务、生产、供销、内部监督各环节,建立了内控“三道”防线;在风险评估方面,公司围绕控制目标,在调研统计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评估,认为主要存在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采矿操作风险、资金风险以及信息文化隔阂的风险;在对标检查认定缺陷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集团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在加蓬公司未完全适用,并存在工程项目控制不规范、金蝶财务系统的系统管理员未符合相互牵制原则、现金单一保管未以有效防范现金遗失风险、双边税收协议可能引发税务问题、与当地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不够通畅等缺陷;在修改完善管理制度方面,中信大锰加蓬公司建立有关生产、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入、固定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等制度,并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将完善后的管理制度并报总部备案,接受总部的监督检查。加蓬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下一个内控体系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点,注重内控体系建设成果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不是重资产,而是包括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机制、企业品牌、核心技术等在内的轻资产优势。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中信大锰注重其对轻资产的促进作用。内控体系建设是否应大干快上、全面铺开?规范的流程管理是不是要以效率效益作为代价?内部控制如何有效实施?诸如此类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中信大锰衡量和改进的标准就是能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内控体系建设的节奏上,中信大锰根据集团实际情况,采取“全面展开、分线进行”的工作方式,稳扎稳打,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流程先行、重点风险先行、重点内控评价先行”,逐步实现控制全面化,同时也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层层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管理流程的规范上,对于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重点业务流程,如海外投资业务、资金业务等,中信大锰设计流程时不受成本效益原则制约,更多的是注重控制效果;为了降低各业务模块分块控制对流程效率的影响,中信大锰积极探索以价值链为基础梳理业务流程,将业务部门控制、辅助部门的控制统一到为客户提供价值的链条上来,以提高企业整体对外部信息的灵敏应变能力。
内控体系信息化是内控体系建设的方向。适时引入信息系统工具,将内控固化于内控信息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而且可以增强内控体系的执行效果。但内控信息化的建设成本也让不少公司望而却步。2012年2月,中信大锰公司启动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项目大会,要求把信息化规划项目与公司正在开展的内控体系建设项目充分结合,共同推进。只有当“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点”的观念深入人心时,才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在控制的同时具有全局观念,才会达到“我要做,而且我知道怎么做才符合规定”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好:《关于集团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金融经济》2011年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房地产业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先导性的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在新形势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对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
(一)房地产企业鱼龙混杂,管理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前些年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类资本象潮水般的涌入房地产行业,形成了国内数量惊人的房地产企业,以致房地产企业鱼龙混杂,尽管随着近年来国内政府调控力度的增大,以及房地产行业逐步规范,很多落后小企业慢慢被淘汰,或兼并重组,但是总体而言,房地产行业发展中遗留的问题还很普遍地存在于房地产企业当中,一些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能够清晰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基本情况,并设立企业发展的目标,谋划发展模式,但是绝大部分小企业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层面,整个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二)房地产企业复合发展,管理意识日益增强。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最初的产品的竞争、营销手段的竞争逐渐开始发生多方面转变,房地产企业更加注重复合式发展,将房地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从而将某种具有凝聚力又具有贴近性的生活、生产方式完整地镶嵌到房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为消费者创造出充分体现生活感受和文化价值、产业发展价值的复合人居生产、生活。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日益增强,在品牌的塑造、企业战略思路的设计、经营模式的构建上,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三)房地产企业内部整合,管理结构逐渐优化。
随着政府行动的推进,房地产业界的整合受到了重视。一些较小开发商面临的流动资金问题,较大的开发商则变得更大,一些中型开发商则会变成较大型的。伴随企业的整合,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力、物力等资源也得到相应的整合与重组,使得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趋于优化。
二、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房地产业大洗牌波涛汹涌,浪潮狂袭,大浪淘沙,无数房企在这场转型的滚滚车轮中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甚至面临被并购、被淘汰的命运。而这其中,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暴露: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组织结构不清晰、业务流程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混乱等等。笔者分析,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机械化。
房地产的内部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目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未能给自身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对自身的定位尚不清晰。而在内部管理层面,往往过于简单化,仅仅把内部结构划分为各个小块,机械化地进行运作,而未能够很好地聚合其各个部门的整体力量,将各个版块有机地联系组织起来,缺乏软实力的构建,容易出现权责不清、人员涣散、企业聚合力弱,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浅层化。
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多停留在表面,从表面上看,他们在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都设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流程或考核机制等相关制度,也有企业自身的定位和口号,但是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定位的理解,对于制度约束和机制的运行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条款化的制度形同虚设,口号和文化也只是空喊。企业对于自身形象的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深入,甚至照搬挪用相关公司或行业内其他有关规范,并未能有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三、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人才管理。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人才存在学历层次相对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人员结构情况,应当进一步加强人才管理。
第一,引进人才,改善人才结构。房地产企业需要建设人才类型齐全的经营管理团队。专业复合型管理团队在现有人员配备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应该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引入高学历、高能力的双高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专业化需求和高学历高能力的需求会越来越明显。房地产市场划分的细化会带来工作类型的细分,也需要有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不断地充实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这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高学历、高能力、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并在这个基础上,从队伍建设的高度着眼,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能力、工作高效率、知识技能专业化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团队。
第二,加强培养,提升员工素质。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保持生命力、提升竞争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房地产企业内部人员管理层面,要不断创新,就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素质。企业在对员工的培养上要下功夫,首先,企业应当定期地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得到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学习;其次,应当适时提供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吸取他人先进经验,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再次,鼓励员工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学习,营造学习氛围,充分调动积极性,实行相应的评比、考核与奖励。
(二)加强制度管理。
制度是企业稳定运行、长期发展的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应当始终持续做的工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规范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第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在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层面,首先应该形成自上而下、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明确管控模式和职能定位,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设计、清晰的责权体系、流畅的业务运作流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保证企业整体的组织运行效率与效果,增强企业在战略和运营层面的竞争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发展。
第二,奖惩有效,人治管理。激励机制也是企业机制中的重点,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房地产企业要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评办法,同时把握人治管理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平衡,应当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增强员工集体荣誉感,从而避免人员内部竞争中产生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或问题,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三)加强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唤起消费者重复消费的最原始动力,是消费市场上的灵魂。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也形成了很多品牌地产,房地产品牌的塑造,同样具有广泛的品牌效应,中国房地产业正在逐步走向品牌化。
第一,打造产品品牌。房地产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应当构建长久、稳定的品牌体系,合理定位自身,对产品进行明确,清晰、直观的品牌描述,注重受众“了解、信任、品味认同”等方面的体验,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定位打造独特的产品品牌,使得品牌能够量化,达到更有效、更可信的效应。
第二, 打造文化品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精神支柱。既要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传递企业信念和文化价值,形成高附加值的品牌保障;又要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全体员工向心力,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保障。
(作者单位: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一)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推动企业深化改革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影响着国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其经济效益是国家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 也是电力改革的方向。面对自主经营、自主发展和自负盈亏的现象,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减少浪费和损失,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建立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经营体制[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必须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身发展积累资金。
(二)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是资源配置优化的要求
电力企业设施分散、投入大、资金集中,只有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国家每年在电力设施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否则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引起物价变化,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三)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满足新的经济环境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电力企业的改革,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原先拥有的政策优势逐渐瓦解,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因此企业必须较强内部管理控制,开拓创新,加快国际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可以防范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电力企业目前备受瞩目,仍属于垄断竞争行业,若有职员出现违法行为,自身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诚信,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仇视和唾骂,阻碍企业的发展[2]。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主要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者不能及时有效阻止。
二、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炔抗芾碇贫炔唤∪?,缺乏监督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虽然国家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管理电力企业,但实际操作时并不能严格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此外因为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会计信息失真也逐渐暴露,影响企业的决策和发展[3]。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监督和评价企业的内控行为,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逐渐弱化,丧失权威性和地位,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意识,综合素质较低。
(二)电力企业内部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国家改革的日益深化,市场各个经济体系都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因为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并且缺乏必要的风险观。企业要想将各类风险降至最低,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4]。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电力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准确地预测、控制风险,阻碍了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差
现在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一个有权威性的制度,如COSO报告,执行的是普遍受用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结合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个性,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差,成效较差。甚至有的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制度只是为应付上级,形同虚设[5]。
(四)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确
分工明确是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但因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不完善,很多职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出现重复做工或工作遗漏、无人负责等现象,各个系统之间条块分割,使得重要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或传递失控,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五)企业内部员工综合素质较低
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学历、经验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差距较大,尤其在会计控制方面,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平衡,平常的工作也只是单一的信息核算,经常出现心不在焉、粗心大意、里外串通,甚至贪污受贿、责任推诿情况,影响企业的运行发展。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是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综合人才,而不仅是掌握财会知识。
三、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层必须提高认识,依法从严治企,规范经营,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激励体制,完善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健全企业相关重大决策的审批制度,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加强和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增强权威性和独立性,设置内审部门,主要负责:资产负债表审计、损益表审计、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等,直接向监事会负责,为企业查遗补漏,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6]。
电力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业外部中介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评价电力企业的内部管控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电力企业各个管理层联合企业内部纪检监察部和审计部要定期对下层的制度执行情况做检查,保证实施到位,防治违反内控制度的行为。
电力企业的财政、税务、审计各部门要分工合理,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可实行岗位责任制,形成外部强大的监督系统 ,加强执法力度。同时严格监管注册师的职业质量,对企业内部违法乱纪行为可借助媒体,如:新闻、广播、报刊进行公开播报,增加企业的威慑力。
(二)增强企业的风险管控意识
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融入风险管理的思想 ,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时刻存在危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第一、加强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及时预测风险,提高各部门的抗风险意识,充分做好准备,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第二、建立风险管理考核制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企业规范经营和安全经营[7]。
(三)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全面开展培训工作,加强所有员工的业务技能,通过建立考核制度和严格的晋升制度,提高对企业的责任心,实行薪资与绩效挂钩,提高工作人?T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四)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铁路建筑市场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要求我国铁路施工企业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管理体制与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管理成为了我国铁路施工企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大多数铁路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对铁路建筑这类实业部门来说,所谓的内部控制问题对本企业并不如对金融业重要。然而,内部控制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行业之分。只有建立严谨的正规的内部控制机制,我国铁路施工企业才能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铁路施工企业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的体制建设,抓好内部控制问题,建立真正的现代铁路施工企业。
一、 目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财务工作,缺乏复合型的内部控制人才
从我国目前铁路建筑市场来看,多数企业缺乏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视。在许多铁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和内部控制等相关部门相对来说不受重视。因此,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对业务的重视度不够,其经手的会计信息不准确,最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成本不可靠、资产不完整。此外,由于各铁路施工企业下属的项目部较多,若各项目部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企业高层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各项目的真实盈利情况。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会计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往往要在事后才能发觉,因此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内部控制管理体制落后,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很少企业能够制定适应时代经济变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的多数铁路施工企业都是沿用以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于有些企业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铁路施工企业作业范围较广、项目分布较多,信息的不透明性和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内部控制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却总是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根本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修定,使得内部控制的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受到了严重制约。激励机制在我国铁路施工企业中更为少见,由于财务管理的不受重视,使得大多数铁路施工企业根本没有建立激励机制,财务人员缺乏积极性。
(三)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各项目信息不透明
施工企业存在两个层级,企业层级和项目层级,铁路施工企业也不例外。一个铁路施工企业的运转是各个项目运转的组合,因此项目的内部控制对铁路施工企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目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的各项目一般是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经理也是成本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却缺乏有效、明确、系统的项目内部控制机制,没有真正对项目的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也没有其他明确的控制责任和奖惩办法,我国的铁路施工企业中项目的内部控制实际上并不真正存在。这最终导致企业很难监控各项目的管理实施情况,项目的信息企业高层并不能完全掌握。
二、 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前文分析了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找到有力的改进措施,才能使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引进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对于目前已在职的财务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应包括专业培训、思想与经济法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专业培训可以使财务人员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不断接
最新最前沿的会计、财务管理信息。思想与经济法知识的相关培训则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为其树立正确的会计从业精神,并明确各会计舞弊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和道德等方面的素质,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这是内部控制管理走上健康渠道的第一步。
对于企业的高层内部控制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财务知识,同时内部控制的管理能力也相当重要。因此,必须引进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我国铁路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落后,因此,各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的经营模式和内部条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五个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对于铁路施工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内部控制中尤为重要的部分。由于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数量较为庞大,资金占用成本较高,因此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制,以材料为例,就是要明确材料人员在材料的购买、使用、存储等方面的责任,只有把问题落实到个人,才能督促员工在各方面严格控制成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能够使资金的运作更为透明和稳妥,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
仅仅是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制定考核与激励机制。由于铁路施工企业的作业范围很广,即使明确了各成本相关责任人,不进行定期考核也很难发现问题。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结合上例,如果加大对材料员的考核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不仅能促进材料成本管理的实施,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然,对财务会计人员也应进行相应考核与激励。企业高管是通过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来了解企业整体状况的,因此,加大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考核力度,不仅能够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重要保证,还能使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更好的了解,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更为合理的计划。
(四)建立完善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铁路施工企业的下属项目较多,各项目独立运行,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各个项目组,必须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以确保项目的内部控制活动能够有效实施。各项控制目标应落实到各级项目全体员工,并加强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明确各工作人员的成本责任以及考核制度,严格控制成本,以便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多数该类企业还没有明确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使企业内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保证其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还能促进会计资料的正确可靠、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
因此,铁路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现代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把握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运作,以科学的管理控制制度来优化企业的配置。企业应加强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考核与激励机制,并完善对下属各项目的内部控制,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由于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目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应重新审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加强内部控制文化的吸收,为内部控制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078-02
1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内控体系的核心问题,内控规范体系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次,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一般而言,各类存续企业大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需要根据内控规范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和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有的国有老企业,更需要依据内控规范,构建企业内控制度和管控流程。从A企业的考察来看,A企业严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根本没有,更无从执行,导致不法人员钻了制度的空子,使国家和企业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可见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最后,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企业也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才能实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目标。
2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A原是国有企业,货币资金控制十分薄弱,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都在出纳员手中,该企业在2005—2007年的时间里,出纳员私自挪用公款,并制造假的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表,因其不易被发现而截留营业收入达200余万元,待败露时由于贪污款项已被挥霍,所造成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对于一个企业损失是惨重的,出纳员本身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痛定思痛,值得我们反思的太多了。该企业严重违反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中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规定:银行印鉴分别保管,企业财务章由财务主管保管,法人章由本人保管,不得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对企业、对家庭的打击都是巨大的,也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障碍。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该达到以下几点:
①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采取逐笔稽核制度。②货币资金收支要有合理、合法的凭据。③全部收支及时准确入账,并且支出要有核准手续。④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⑤按月盘点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做到账实相符,并由主管人员签章审核。⑥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
尽管由于每个企业的性质、所处行业、规模以及内部控制健全程度等不同,从而使得其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应建立和遵守以下货币资金控制制度:
(1)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企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首先是支付申请。企业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其次是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再次是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最后是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企业对于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4)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对于以上的各项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很多企业都是清楚和认可的,但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即使制订了也没有认真去执行,而只是延续着原来的老制度,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主要根本的原因在于该企业的领导班子内控意识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新的制度一是不了解,二是观念陈旧不愿意更新,认为企业一直都是这么运行的,也没有出现什么乱子,所以也没有组织有关财务人员及时学习新制度,加上财务人员素质低,无法满足完整内部控制体制的运行。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待在会计岗位上,不具备一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财务人员的工作仅限于核算反映、监督等事后职能,内部控制等新制度参与较少,所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相当薄弱,仅这一点对企业来讲就是致命的。
3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措施
首先,更新理念,不论是领导层,还是员工层,尤其是财务人员,要及时参加各种新规章、新制度的培训,要处在新的各项制度的前沿,即使领导者没有及时组织,也要做到及时提醒,毕竟领导有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避免落后。其次,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非常重要,公司应形成规章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对公司业务进行审计,形成内部牵制。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①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② 内部审计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③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④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益。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⑥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⑦内部审计人员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⑧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保密性原则,按规定使用其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和评价,注重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为建立、健全企业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深入研究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部门,每年也按规定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但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执行审计应有的工作程序,在核对银行存款时,只看了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账,在审计期间,一次也没有去银行实地验收,只凭着感觉不应该有什么事情,实际上出纳员拿给审计人员的对账单都是经过重新编写的假对账单,而审计人员对此浑然不觉,导致出纳员有机可乘,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所以说审计人员的指定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内部审计,审计人员也不应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有任何的关系。
4结论
笔者认为,财务人员应定时轮岗,根据调查,有些企业的出纳员有十年之久没有轮岗,加上管理松懈,出纳员本身的职业素质低下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货币资金损失,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全体员工,都认识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前认为可有可无的,现在都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起来了。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同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是靠人去完成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这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管理工作。
其次,财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是内部控制视域下财务管理工作发挥效用的的保障和前提。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核心,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预算管理也是精髓。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日益险峻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建立了财务预算制度进行风险预警和防范,但是很多企业财务预算都面临着缺乏科学性和时效性的问题。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制定财务预算的时候闭门造车,不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导致了财务预算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企业在财务预算中的不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焦点集中在生产经营阶段,也就是说预算管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成本的控制上,全面预算的概念一直没有落实下去;第二,预算管理执行阶段缺乏分析和跟踪,难以对预算完成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第三,预算考核手段守旧,评价方式单一,员工积极性非常差。
最后,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在企业内部。我国企业目前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大多还是要靠领导者的重视才能维系下去,因为规章制度和制度引领方面都比较薄弱,加之我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历史较短,这些都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格格不入,所以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有一些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那些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多也是敷衍了事,还有一部分企业将内部控制工作局限在对会计资料、资产、成本的控制上,内部控制难以形成有机系统。领导层的不重视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各个部门之中去,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管理流程的措施
(一)注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保障,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性和规模状况来科学地设置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地考察其中的成本效益问题。首先应该注重内部组织机构的建设,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离不开完善的组织机构作为制度基础,因为它可以带来清晰的权责划分和组织分工,这正是内部控制所必须的,在处理一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是说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中不同的人员处理一项业务的不同环节,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合作;其次,构筑有序的内部控制运行模式,对于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要认真记录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处理,从而设计出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这样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运行。
(二)完善全面预算制度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需要以预算管理制度作为途径和平台,预算管理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应该制定能够覆盖生产目标、经营目标和业绩评价等诸方面的全面预算制度。全面预算制度不仅仅关注生产经营领域的成本控制目标,同时关注投资和筹资、销售和营销等方面的资金支出和成本效益,将降低成本的范围和概念扩展到更大的空间内;全面预算管理让企业能够关注每一个控制时点,随时根据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得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企业的基本状况。
为了更好的进行物资管理的控制和审计,其重点就在于科学编制物资计划,同时物资计划也是企业进行物资采购和物资供应的基础。因此石化企业必须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为核心,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保证计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掌握物资采购管理的情况
石化企业同其它企业相比,物资采购的特点在于次数多、资金巨大,所以必须要掌握物资采购管理的情况,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采购管理审计主要包括下面几项内容:企业的物资采购是否是在部门批准之后进行的,审批的各项手续是否齐全、采购程序是否完整、招标采购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掌握物资使用管理的情况
物资的使用管理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物资的配送和消耗,掌握这两点能够极大的防止物资出现浪费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物资长时间积压等问题。因此石油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配送方式,科学有效的管理物资的配送和使用。除了上面三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外,重点内容还包括物资储备管理的状况以及废旧物资的处理状况等。
二、提高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及审计有效性的对策
1.优化物资管理制度
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是保障物资有效性的基础,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在管理制度中要包含两项主要内容,分别为工作责任制的明确以及新旧更替机制。所谓工作责任制的明确,也就是对各项物资交易的单据、物资记录等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责任的明确,同时要对责任进行追究;所谓新旧更替机制,主要是由于物资的更新较快,采购次数比较多,所以要制定相关的新旧更替机制,对物质的处理上做到有账可查,防止帐外物资的问题出现。
2.科学管理企业库存
当石化企业的仓库中存有大量物资使,一方面提高了管理所需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还会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另外还容易出现物资的浪费和流失现象。所以石化企业必须要坚持“零库存”的基本原则,科学的管理企业所需的各类材料和设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物资采购,不断优化企业的物资管理,控制好企业的管理成本。
3.重视物资管理的后续审计
在石化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审计,其核心意义在于把审计的结果真正落实到物资管理的工作中,这才是对物资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价值所在。只有把物资管理审计的结果以及得出的建议妥善的体现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才能把审计工作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把审计工作的开展作为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所以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落实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成果,对于内部控制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进行完善和整改,同时还要监督整改的落实状况,总之,物资管理的后续审计问题是一项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4.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分析和总结
一个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同自我的分析、总结和评价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所以为了保障物资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的质量与效果,分析和总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企业要经常性的对物资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内部控制状况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分析物资记录、查看内部控制资料等,以此加深对物资管理状况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结合上面获取的物资控制资料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归纳出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这样做对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有着很大的推动性作用,能够使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