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17: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为全面了解蒙语授课中小学生蒙文课外阅读现状,包括蒙语授课中小学学生的蒙文课外读物(纸质)的种类、数量;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渠道、方式;学生对蒙文课外读物的需要情况;教师对蒙文课外辅助学习的读物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作用;《花蕾》等蒙文课外读物在当地学校的反映等方面的问题。
2.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其中包括家长的文化层次和学生阅读的关系等。
3.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4.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课外读物的措施。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1年10月至12月,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调查研究,本课题选择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和旗县的蒙语授课中小学校开展。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走访调查。
2.问卷调查: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
3.开座谈会、个别访谈。
四、调查情况与分析
(一)样本的分布情况
1.东部地区受访学生共2148人,受访教师共293人。
兴安盟:
小学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246名。其中,三年级学生57人,四年级学生54人,五年级学生68人,六年级学生67人;受访教师31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一小受访学生共189名。其中,三年级41人,四年级学生49人,五年级学生48人,六年级学生51人;受访教师19人。
初中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01名。其中,七年级68人,八年级66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30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受访学生共199名。其中,七年级67人,八年级65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28人。
通辽市:(1)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487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69人,四年级71人,五年级75人,六年级78人;受访老师33人;初中部:七年级59人,八年级63人,九年级72人;受访教师28人。(2)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受访学生共221人。其中,三年级45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63人;受访教师35人。(3)科左后旗蒙古族中学受访学生共210人。其中,七年级72人,八年级68人,九年级70人;受访教师30人。(4)科左中旗蒙古族实验学校共395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51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55人;受访教师30人;初中部:其中,七年级60人,八年级59人,九年级57人;受访教师29人。
2.西部地区受访学生共1043人,受访教师共65人。
呼和浩特市:(1)呼和浩特民族实验学校受访学生共427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24人,五年级学生168人,六年级学生135人;受访教师17人。(2)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84人。其中,四年级学生89人,五年级学生72人,六年级学生103人;受访教师19人。
鄂尔多斯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287人。其中,三年级78人,四年级66人,五年级67人,六年级76人;受访教师18人。
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45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1人,五年级学生13人,六年级学生11人,七年级学生10人;受访教师11人。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方面:
国家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要使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开展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本人自编调查问卷共10项,采用封闭形式,对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三、四、五、六年级的8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34份,回收调查问卷811份,其中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机。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不喜欢课外阅读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7.2%,五、六年级所占比例为0.6%。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动机。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选择童话寓言类故事书和作文等辅导书籍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动机集中于“学到知识、增长能力”上。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明确,阅读动机积极。(如表1)
表1 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及动机情况表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调查表明,课余时间小学生用于看电视或者玩耍的时间明显多于看课外书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为30分钟左右,每天花2小时以上时间看课外书的比率很小。(如表2)
表2 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统计表
3.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96%的小学生希望或者非常希望阅读课外书时有人指导,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且大部分小学生有做笔记或经常做笔记的习惯,但是三、四年级有11.5%的学生,五、六年级有10.6%的学生从不做笔记,这22.1%的同学值得我们重视。(如表3)
表3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情况表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认知与行动反差明显。虽然学生对课外书的喜爱程度较高,但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其主要原因有:课外阅读氛围不浓。一天24个小时当中,小学生只有7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其余的17个小时都在家里度过。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回家后没有同伴的影响和交流,父母又忙于家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读书,自然没有读书的氛围,导致小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2.内容的选择急功近利。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选择作文类等利于提高考试分数的教辅书籍进行课外阅读,而对于那些具备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经典名著却很少问津。究其原因,大部分家长关注的是小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无暇关注或很少关注课外阅读。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考试机制、评价机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
“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据着最重要的篇章,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法国文学家波尔·阿扎尔说:“儿童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学到做人的准则和作为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可见文学作品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久远的。2012年11月14日,全国小语会领导崔峦老师在厦门举行的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4+1”的新理念,其中关于“要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成为一个醒目的风向标。
有了明确的风向标,我们还要细化阅读要求,给足时间,因为这是实现阅读的前提条件。
(1)定时间: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往往把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在课外,这种做法不是说不行,对于自觉的孩子来说,他是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做到自觉阅读。但对于一些不够自觉的孩子来说,往往就无法保证阅读的时间了,课外阅读成了无法落实的一句空话。针对这一点,我校采取校内校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每周一、周三、周五中午时间,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全校课外阅读时间,用于阅读指导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孩子将阅读时间延伸课外,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坚持阅读半小时以上。这样做,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因为时间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首要保证。
(2)定主题:每年的四月定为我校的读书月。每个年级根据学段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每学期的阅读主题。如六年级,根据厦门是海滨城市,水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今年我们就把六年级的阅读主题定为:“走进海底动物世界。”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阅读相关的书籍,读完做ppt进行阅读成果展示交流,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引导。根据低年级喜爱童话故事的特点,低年级的阅读主题可以定为“走进童话世界”。在读书月活动时,全校开展一系列的课外阅读专题展示活动,把读书活动推向。
二、“定观摩”,有效借鉴
曾对读书之法有过一番精妙论述:“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就是学习力。”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元认知,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学习力。
为了交流教师们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做法,我校定期采取聚焦课堂——课外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课的形式不限,可以上课外阅读指导课,也可以执教课外阅读交流汇报课,但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本年级学校推荐的名著,教师们在观摩活动中取长补短。
《红岩》是一部长篇小说。首先是阅读内容极具挑战性,因为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学会如何读整本书,如何学会读红色经典名著确实不容易。其次是学会如何赏析精彩篇章,引导孩子进行深层次阅读也极具挑战性。在课堂教学观摩时,我和陈老师同时执教《红岩》。但我执教的是《红岩》阅读指导课,而陈老师执教的是《红岩》阅读交流汇报课。我俩教学的切入点和教学的着重点是不一样的。
我设计了“《红岩》阅读评价闯关卡”,以此作为牵引整堂课的灵魂线索。这张闯关卡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浓缩了整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阅读方法,同时把评价融入其中,让一张小小的卡自始至终牵引着孩子阅读的脉脉情愫。
当然,在教学中,我巧妙地把“《红岩》阅读评价闯关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软化,既有阅读的标准,又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励、点评不断地化解阅读中出现的障碍和阅读矛盾,实现了理性的指导和感性的激励完美结合,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而陈老师执教的《红岩》一课,却与我有着不同的设计:她认为,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即可。她以阅读交流为主,在执教本课时侧重于场景的感悟,及对人物的认识。有两点我觉得做得特别好。一是对文本的剪裁。《红岩》中要讲的很多,她只选择了三个大点——人物、事件和环境这三方面引导孩子进行品析交流,特别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细致地感悟;二是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陈老师认为,高年段的孩子更需要学会思考,学会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环境气氛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她认为六年级的孩子在阅读的量上要提高,质上也要有变化。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设计与教法,但均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又如我校的吴老师执教五年级的“《稻草人》课外阅读交流”时,采取了以下教学流程:画“稻草人”走进故事,让同学们把读过的故事中印象最深的“稻草人”画下来,并写上一句对所画人物或故事的概括;聊“稻草人”,让同学们按“书中__________(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式讲故事,丰富人物;做“稻草人”,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把自己融为书中的稻草人,走进故事;品“稻草人”,让学生从故事中走出来,站在另一个角度来品读“稻草人”;寄“稻草人”,让学生给心中的那个“稻草人”写信,升华情感。最后要求把同学们的画、信装订起来,再加故事梗概、封面,就成了《稻草人》这本书的另一种形式——绘本。这个绘本就属于同学们的《稻草人》了。可以说设计非常有创意,吴教师通过“画人物、聊故事、谈感受、品方法、赏片段、写收获、编绘本”等方法,让师生共同在叶圣陶的《稻草人》这本名著中徜徉,收获着自己的阅读感悟。
定期的阅读观摩活动,给听课的教师一个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作用,那就是无论是阅读指导课还是阅读交流课,教师要用适时、富有智慧的评价语言,点燃每一个孩子的阅读热情。无论你采取哪一种阅读方法,课外阅读都要力求体现开放性、时效性、高效性。
三、“定评价”,以评促读
“评价就是引导。”阅读效果的评价,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采取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主要采取了“读书交流会”、征文赛、故事演讲赛、个人汇报等阅读奖分制和出题检测评价形式,检查孩子课外阅读效果。特别是“课外阅读奖分制”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我已经实施了十多年,效果非常好。
(1)阅读奖分制
读书交流会:利用阅读课,全班学生轮流上台发言,交流读书的收获和感想。同时,让学生根据每位同学的交流情况评该同学可得的相应分值(10分、8分、6分、5分、3分)。
故事演讲赛:特别适合一二年级的同学,让孩子们把看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对于讲者和听者都不失为一种享受,我常常被孩子们的天真稚气所感染,被他们所讲的一个个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所吸引,常常听得如痴如醉。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奖励相应的分值(10分、8分、6分、5分、3分)。
征文赛: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征文比赛,写写读后感,教师可根据学生征文情况,奖励相应的分值(10分、8分、6分、5分、3分)。
个人汇报:个人汇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当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可以随时向语文科任教师汇报,汇报时要求学生能说出他阅读的书籍名称或文章的题目,作者及写作背景,概括说出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简要说说他阅读这本书的感受等,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奖励相应的分值。如果教师无法落实,也可以每组选一个阅读组长,由组长负责落实,奖励相应的分值(10分、8分、6分、5分、3分)。
学生拿到奖励分票后,及时到班级图书管理员那儿登记,班级图书管理员及时做好“课外阅读情况记载”。我采取每月评比一次,评比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做到自评、互评、总评相结合,把每个同学一个月中的奖励分值累计起来,对课外阅读分值前十五名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树立榜样。同时做好每个月的课外阅读阶段小结。
(2)阅读检测评价
学生出题检测评价。读完后,让同学们根据本书和本节课阅读的精彩篇章内容,出几道选择题或填空题,考考自己,也考考同学。通过出题,同桌互考,全班互考,这在阅读课中应该算是一个挑战与创举,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激发和升华,这样确保了课外阅读的质量。
教师出题检测评价。我们把每学期必读的两本课外名著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列入半期考和期末考中,比分占3至5分,这样做促使教师们能高度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与落实,也促使孩子们能读进去。如以下是六年级读了《绿山墙的安妮》后半期考的几道选择题:
①“绿山墙”是( )。
A、一个人名B、一个城堡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D、一个农舍的名字
②马修送给安妮的圣诞礼物是( )。
A、一条裙子B、一个项链C、一束花D、一幅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大多数学生喜欢看电视,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时间相互交流,那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学生,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故事书里还有比这些更离奇、更有情趣的故事,只要自己去看书,你便会获得无穷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一、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读书方法大致为精读法、略读法、浏览、做读书笔记。
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注重文学和思想内容。
略读即先看序言,作者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内容,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
浏览法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运用此方法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快速浏览之中了解文章大意。
常言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要型、提纲型、感想型、想象型等。学生在做读书笔记过程中积累语言、增长知识,教师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把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少鉴别能力。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向学生推荐读物。小学六年,不能一刀切,可采用分年段推荐读物的方法。
1.一、二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低,喜欢童话故事,可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叶圣陶童话》、《三字经》等。
2.三、四年级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向他们推荐《绿野仙踪》、《昆虫记》、《千字文》、《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皮皮鲁传》、《寄小读者》、《名人传记》、《张天翼童话》等。
3.五、六年级学生推荐《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格列夫游记》、《西游记》、《水浒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开展读书评比
基于以上认识与思考,本节课拟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淘书”为载体,让学生在对比、联系阅读各类图、表、文中获得相关信息,做出简单的推论,进而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
【文本创生】
1.阅读材料1:《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一览表》(下发,人手一份)。
2.阅读材料2: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下发,人手一份)。
3.阅读材料3~5:好书介绍单3份(下发,人手一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一览表》以及“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的阅读,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策略――“对比、联系、整合”,在此基础上获取信息,做出简单的推论。
2.通过对“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好书介绍单”的对比联系阅读,学习将“对比、联系、整合”的阅读策略运用到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形成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好书?小组内相互介绍一下。
二、略读表格,提取信息 ,明确任务
1. 谈话导入:课件呈现阅读材料1《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一览表》。
(1)如果让你选,你最想看哪本书?为什么?
(2)如果要从中挑选出大家喜欢看又值得看的书,你们觉得最好还要了解哪些信息?
2.明确任务:出示课题“淘书之旅”。
二、试读图表,尝试推论,学习策略
1.出示材料:课件呈现阅读材料2“六(4)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2.师生共读:初步了解统计图的构成(标题,竖轴,横轴,图标说明)。
3.师生动笔:学生书面小结课外阅读情况,教师同步小结,写在作业纸上。
[六(4)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我班实际人数51人,回收问卷51份。经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班同学图书阅读量在8本以上的有46人。对于同学们课余阅读的书籍类型,调查统计如下表:
从以上材料中,我得出以下结论(至少写出1点,语言尽量简洁):
5.明晰概念:补充资料,认识非连续性文本。
三、联读多份材料,形成观点,运用策略
1.下发阅读材料3~5:自读好书介绍单,读完想一想:如果让你推荐一本,你打算推荐哪一本?
2.临时分组:基于个体选择,全班完成分组。
3.合作学习:形成推荐理由。
(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①小组讨论推荐理由,用关键词表达,写在卡纸上,把字写大一点。
②派代表汇报。 ]
(2)小组讨论,完成推荐任务。
4.汇报交流:强化阅读策略。
(1)代表汇报,交流阅读策略。
(2)教师示范,强化阅读策略。
四、总结全课,强化策略,延伸阅读
五、板书设计
[[ 获得信息做出推论形成观点 ][非连续
性文本] ]
【专家评课】
本课较好地体现了以下五种意识。
课程意识。本节课无论是主题的确定、学材的创生还是形式的设计,都是教师自己完成的。课程改革走到今天,不能只停留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从学习内容上进行重构与创生,这才是课改的关键所在。实施这一步很难,但我们的脚步必须迈出去。
板块意识。本节课两大板块,一是试读图表,学习策略;二是联读图文(表),运用策略。板块之间有联系,又有递进,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推进自然流畅,课堂体现了一种简约之美。
方法意识。每一节课的学习,教师一定要为方法、策略而教,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怎么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徐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凸显了这一点,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阅读,学会了“这一类”的阅读,这是真正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
策略意识。徐老师特别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获得信息―做出推论―形成观点。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操练,还把这种学习的策略清晰地呈现在板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让人忧
记者采访了分布于同一县区不同地域的两所农村小学,对近20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喜爱阅读,90%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之内,80%的学生阅读仅限于学校中午休息时间,90%的学生阅读书籍来源主要是在学校图书室借,阅读内容仅限于《学生天地》《少年文摘报》《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作文》等,可读的书籍和杂志太少,课外阅读量小面窄,现状不容乐观。
武威市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距离凉州区城区80多里。
六年级的小娜是一位活性开朗的女孩,今年12岁,喜欢唱歌。在课间,当记者问到是否喜欢课外阅读时,她兴头十足,告诉记者说:“我喜欢读课外书,因为阅读可以扩大我的视野,增长好多的知识。”
当记者问到她从哪里获得课外书时,她回答说:“大都是从学校图书室借,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买一些,现在我家里有5本书,分别是《谜语大全》《格林童话》《成语故事》《中华圣贤经》《增广贤文》。”
问到希望老师还有爸爸妈妈为她看课外书做些什么时,小娜说:“我希望学校能全天开放图书室,希望老师能够推荐好书给我们看。”
武威市中坝镇上坝小学地处凉州区城郊,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明显好于远郊农村小学。小凯元是该校一个普通的小男孩,12岁了仍读四年级,他性格有些内向,见到记者显得拘谨,问到他的爱好时却一点儿都不腼腆:“我爱看书,爱科学。”
记者所采访到的情况与问卷调查所显示的基本一致: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对他们的诱惑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也无书可读,这便是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亟待加强
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和几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交谈。
今年32岁的王老师是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谈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说:“作为老师,要能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合的书刊。”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王老师不无忧虑:“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太乐观,其中资源短缺和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因。”
有着23年教龄的张老师是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教师,他表示,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少,再加上农村受经济条件制约,学生可读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张老师提出:“建议国家加大农村学校图书馆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边远地区学校阅读资源建设的扶持。”
而中坝镇上坝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则认为,学校每年都要有购书计划,增加藏书量,延长学生借阅图书的时间。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条件,还可以动员村委会为孩子们开放农家书屋,方便在日常节假日时间的课外阅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到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家庭,希望得到家长大力支持,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做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等。
改变课外阅读现状,出路何在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所有的孩子天生都喜欢阅读。有人说过:“课外阅读,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而是让孩子渴望阅读。”我自己属于天生爱读的人,所以,我一直天真地以为所有的学生只要拿起书就会自然而然地读进去。后来,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孩子未来的发展,关注的是他一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就暂且不要考虑考试成绩。况且很多事实证明,大量的阅读,有效地促进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增强了,考试成绩自然就不会差。有的老师就会说,我让他好好读了,但语文成绩还是不好怎么办?不要紧,那就等他升初中吧。如果他升初中好好读了,语文成绩还不好怎么办?不要紧,那就等他升高中吧! 反正,那些书是不会白读的。当然,如果班里大多数学生已经爱上阅读了,那也可以让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
三、阅读的测查——速度上和内容上。很多老师说,我知道阅读的好处,我也经常让学生读课外书,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课外阅读只能提要求,没办法测查,谁读了,谁没读;谁读得多,谁读得少;谁读得粗,谁读得细,我们都不了解,所以很多不爱读书的学生就偷懒,就和我们捉迷藏,阅读教学工作很难取得效果,的确是这样,我曾经也为这个问题犯愁。
1、从阅读速度上测查。四年级第一学期我测查时,最快的每分钟200多个字,最慢的每分钟80个字。 上周五,我又测了一下,最快的每分钟460个字,最慢的每分钟272个字,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九年级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那么减过六年级的100万字,初中的课外阅读任务是300万字。我个人认为,初中学生读书的时间很少,而课外阅读任务却非常艰巨。如果我们在小学大力推广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六年级毕业时课外阅读量达到200万字甚至300万字,就会大大减轻初中的负担。)这里提到的“不少于”是最低、最保守的要求,也就是说最差的学生也要达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实现起来会不会困难呢?我们以五年级为例,六年级的100万减去四年级的40万 ,还差60万,五、六年级每年30万, 一学期15万,仅自读课本就有10几万字,《小学生拼音报》一学期也在10万字以上,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过这个量,关键是,我们不仅要保障阅读的数量,更要保障阅读的质量。
2、从读物的内容上测查。平时学生在读课外书,因为没办法测查,他们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作品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就以《爱的教育》为例,去年暑假期间,我和学生一共读了三遍:第一遍,读故事情节;第二遍,读人物性格;第三遍,读作者语言。三遍读下来,我才觉得那是真正的读。同时学生领悟到:好书不厌百遍读。(班里很多学生都读了两、三遍,有的甚至读了四遍。)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这样去做,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别有价值的书。
四、阅读的价值——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以前写作文,学生就像挤牙膏一样,一节课也写不出多少字,现在读得多了,语言积累丰厚了,管道里储存的水多了,学生写作文时,水龙头一拧开,就“哗哗”地流个不停。一节课40分钟时间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能完成450字的习作。平时,只要发现学生在写作语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就会欣喜地告诉他,这是课外阅读帮了他的忙,鼓励他继续读下去。 我自己体会就很深,上师范之前读的书很少,写东西很困难,但现在,读的多了以后,写东西就没有以前那么发愁了。很多特级教师第一学历都是师范,但通过大量的阅读,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许多人都自己出书。
下午第二节课,学校教导处对本学期以来各班开展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一年级:1.2班的开心故事会,学生“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很有特色;1.3班的课外识字集锦,童谣集,绘画集很有个性;1.4班的小小手抄报,识字集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他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计划”特别有创意。
二年级:2.1班的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小试牛刀;2.2班的读书名言集锦,阅读手抄报,图文日记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这个阅读主题传递着老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2.3班的开心阅读,“我会写、还会画”名人名言集锦,主题手抄报,学生小日记等展示看着也很过瘾,特别是他们的“好词佳句”阅读笔记如同一颗幼芽,让人真实地感知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2.4班:开心讲故事,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级孩子办的手抄报还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报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办成的,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手抄报”,这个点子好,招数新!
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步调相对一致,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签,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课外阅读评价表,书法作品集锦,学生作品集也同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他们设计的课外阅读评价表,分为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梯度,有评价指标,有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四个项目,表册学生填写的也很认真,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四年级:四个班级的展示也是大同小异,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走进《爱的教育》专题集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老师给孩子们推荐的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进行的异常扎实,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折射着孩子阅读成长的智慧光环。
五年级:亲子阅读计划,优秀阅读笔记,学生作品集,阅读专题手抄报,其中“学生读书成长册”构成了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也是整个级段各个班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亮点。5.1班的“梦里花香、童诗飞扬”手抄报让人过目不忘;5.2班的“趣味语文”手抄报也让人一睹为快;5.3班的“循环日记”记载着班级的新人新事,透视着老师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学生读书成长册不仅遗传了传统阅读笔记的基因,还在形式上增添了图文并茂创新因子,记录着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内容包括我的阅读计划,我的读书名言,好词佳句采撷,图书漂流花园,阅读亲子对对碰,我的阅读感悟,家长的鼓励等栏目。当然他们也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他们这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效仿。
六年级:亲子阅读计划,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每个单元的专题手抄报,名字优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个人诗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读书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有指导思想、阅读目标、读书口号、实施方法、进度计划、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项目;6.3班的读方法推介、个性化书签展示;6.4班的“好书推荐卡”让人眼前一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推荐指数、推荐人、推荐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级整个级段的手抄报,诗集,作品集质量上乘、形神俱佳。学生个人阅读笔记记录总量高达一万字以上。这些成果是老师指导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智慧的结晶,彰显着整个级段老师们团结协作、计划性强、扎实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
一、所做工作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学习习惯。
学生在小学学业圆满完成之前,基本养成了如下习惯
(1)正确的读写姿势习惯。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2)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勒查字典的习惯。
(3)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他,能的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2、在口语表达方面。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而且同学们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3、阅读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取得成绩
1、钻研教学大纲,弄清六年级语文的教学要求。
2、通过本册教材及参考书,弄清本册教材要求及重难点。由于本学期的语文教材与我原来教过的六年级语文版本有所不同,对本册教材可以说知之甚少,要搞好复习工作,必然要对教材了如指掌。为弄清本册教材,我将教科书及参考书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阅读和了解。明确了本册教材的内容、重难点等,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3、进行归类复习。
为使复习尽量做到全面、有条理。我按《语文课程》的要求,将知识进行了归类,哪些知识主要属于背诵、记忆。
三、存在的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 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改进措施
1、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区内14个课题实验基地校分布在城市与农村,横跨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三个层次(见上表)。受学校硬件、资源的影响,各基地校之间显得极不均衡。鉴于此情况,区教育局、学校大力投入图书室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二、潜心研究,构建指导体系
1.开设阅读课,积极保障阅读时间。
有了阅读资源,什么时候读,这是很重要的。为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一是各基地校根据校情,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者利用班会活动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二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必须落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2.教研跟进,构建多形式阅读指导课型。
既然开设阅读课,教师的指导就必须跟进,以此有效保障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提高。实验中思考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为构建多种指导课型,全区、校际和基地校三大层面积极学习与探索,目前,已经成型的指导课型如下。
第一大类:课内外阅读融合课
紧紧围绕该子课题研究目标,我们在实验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研究整合为一体,探索具有使用价值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努力实现课内得法、课外使用。因此,课内外阅读融合课成为此项研究的主打课型。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主题阅读课、“有法”的阅读课、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三种小课型。
①主题阅读课。这是较常见的课型,指导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在内容、形式、表现手法、抒感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确定相应主题,然后引入与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如航天小学陈明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感受浓浓的父母之爱”主题阅读》,航天小学陈燕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思乡古诗词曲”主题阅读》等。这类阅读指导课既兼顾了课内阅读教学,又将学生引向广袤的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②“有法”的阅读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练习。如北关小学肖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内得法,课外沿用》,北关小学刘小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交流》,均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
③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它的特点一般是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激发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书籍、原文或整本书的兴趣。如航天小学向秀琼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育才小学刘红、赵正凯两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北关小学程大易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等。
第二大类:课外阅读指导课
这类课型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切实增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群文阅读课、读法指导课、师生共读课、阅读赏析课四种小课型。
①群文阅读课。就是在时空有限的阅读课上,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言语实践。如高桥镇十字学校骆诗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等。
②读法指导课。这种课型的重点是阅读方法指导。如笔者执教的五年级《学习阅读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同济小学帅月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师生共读〈雾都孤儿〉》,重在“粗读加精读”方法训练,航天小学刘正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看绘本,画结构,知脉络》等。
③师生共读课。如高桥镇高桥小学张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师生共读课《笑猫日记》,航天小学潘贵强执教的四年级师生共读课《我的母亲》,航天小学段华执教的二年级《窗边的小豆豆》等。
④阅读赏析课。“欣赏”即为发现美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型,因为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北关小学贺亚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品析》,航天小学胡应强执教的六年级《调皮的乐趣》等。
3.加强研训,保障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
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决定了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课题成败。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极其重视师资培训,主要采取区内研讨课、交流、竞赛、“请进来,走出去”等研训形式。通过基地校、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区小语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持续提升,指导体系得以正常运行,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正确导航。较大型培训活动统计如下:
三、优化阅读,展师生风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词的教学。为了区别诗与词的不同,教师出示高鼎的同名诗作《村居》,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诗每句的字数一样,而词中的句子有长有短,教师就可告诉学生词为什么也叫长短句。学生发现诗只有一部分,词分为两部分,老师顺势指导什么是“上下阙”。学生发现词题前有“清平乐”三字,而诗没有,老师顺势解释什么叫“词牌名”……用一首课外阅读的同名小诗做对比教学,学生大致了解到古诗与词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也达到了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的目标。
小学语文姓“小”,意思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最基本知识的学习,因此要认清古诗中的五言或七言绝句、五言或七言律诗等等,我们可运用对应对比的形式,这样学生容易区分,也利于记忆。
二、组诗同现,丰富学生积累
王冕所作《墨梅》收录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古人借花抒情的诗词很多,教师打通学生记忆之门,可以得到很多的佳作,如《题都城南庄》(崔护)、《咏梅》(王安石)、《浣溪纱》(晏殊)等,数不胜数。学生在汇报自己课外阅读成绩、重现旧知识的同时,周围的同学也受到教益,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
学习五年级下册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可带学生到志南和尚的《绝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去看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峨眉山月歌》可领学生到李白的《古朗月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去与月亮对话……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将是一个缤纷的世界。
三、紧扣诗、词眼,领悟语言锤炼功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在语言锤炼方面匠心独具。教授《清平乐・村居》一文,要教会学生通过抓住一个统领全篇的“醉”字来品味古诗词语言的凝练。诗人为什么“醉”?为小小的茅屋而醉,为清澈见底的小溪而醉,为茂盛的小草而醉,为相濡以沫的老夫妇而醉,为勤劳的大儿而醉,为乖巧的二儿而醉,为天真无邪的小儿而醉……说到底,是为恬静清远、悠闲自得的乡村生活而醉,表达了词人心中的美好向往。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得以升华之后,可以引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柳宗元的《江雪》两诗,引导学生抓住“还”和“独”两个诗眼,体悟诗人的人格魅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古人锤炼语言的真实写照,学生在词语的赏析中知诗意明诗情,领悟语言与品味精神同构共生。
四、轻呷修辞,品味创作手法之妙
在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相当普遍。小学生只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就可以了。像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这些显而易见的手法,不妨让学生理解领会。
“潭面无风镜未磨”和“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刘禹锡《望洞庭》,收录在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诗人用镜子比喻夜晚平静的湖面,把浮在水中的青山比作白银盘里的青螺,别出心裁。这时,引入学习贺知章《咏柳》中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句,引领学生感受古诗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学习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可以引入学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学习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拟人,可以引入学习曹植《七步诗》中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修辞方法,加深了对诗、词句的理解,揣摩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了诗、词中深远的意境,认知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