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17: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族文化多样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015-02
一、缅族概况
缅甸联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0多个民族(1983年缅甸政府公布缅甸8大主要民族外,还有其支系,总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民族有:缅甸族、掸族、克伦族、若开族、克钦族、钦族、孟族(亦译“汶族”)、克耶族等8大民族。缅甸族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缅甸语是缅甸族的母语。1948年缅甸联邦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后,新宪法规定缅甸语为缅甸联邦的通用语。现在使用缅甸语言的人口约5400万左右。
二、缅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渊源
1.缅民族与汉藏语系的关系
汉藏语系,也称为“藏汉语系”,包括汉语和壮侗、藏缅、苗瑶三个语族。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文献最为丰富的语系之一。而缅甸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族缅甸语支,由于使用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又有极为丰富的文字记载,在汉藏语系语言中除了汉语、藏语外,缅甸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对研究汉藏语系诸语言和汉语的历史,以及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也为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2.从缅语发展与变化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缅甸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个重要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约有2500万。其中可以看到,缅甸语言在近一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随着对缅甸语历史演变的不断研究,不仅发现了缅甸语言本身发展的规律,也为研究亲属语言的同源性和差异性提供了有力依据,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水平的提升。
(1)语音变化:①辅音韵尾的变化就是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经过对缅甸语中的辅音韵尾变化的研究,发现缅甸语中辅音韵尾的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与汉语以及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变化规律极为相似;②“弱化”是另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在缅甸语中的弱化音节与汉语中的轻声有很多相似之处。汉语的轻声是:说话的时候,前字音又长又重,并带出后字音,后字音又短又轻,简单说就是短平快,很轻、很短,如汉语“子、头”等后缀词和“了、着、的”等虚词都读轻声;还有些双音节词的第二个字也读轻声,如“地方”和“大夫”两个词中的“方”和“夫”都读轻声。而在缅甸语中的弱化音节也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缅甸语中的弱化音节除少数送气音外,其他辅音做声母时一般都变浊,实际音高变弱;而绝大部分出现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中;只要是弱化音节,无论韵母是单元音或复元音,一律变成央元音[ə];也都变成轻声。
(2)声调变化:缅甸语通过声调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这是一种形态变化。我们可知,缅甸语的有表达语法关系、改变词性、语言的补偿、区别词义和词义强弱,以及事物的程度的作用。当然,声调主要的作用还是区别词义,这与汉语相似。
(3)词类变化:①缅甸语属于孤立型语言,基本词多为单音节词,由词首辅音或辅音丛加上一个单元音或双元音构成。主要的构词方式是附加(包括前缀、后缀)、插入、重叠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改变词性和词义;②人称代词有男用和女用、尊称和卑称之分。其中缅甸语代词中的疑问代词,在句子中必须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搭配使用,如果没有后面的语气助词,就不能单独表示疑问,这与汉语的疑问代词不同。而疑问代词与表示疑问的句尾助词结合后,有时并不表示疑问,而是表示强调作用,这又与汉语相同;③量词与汉语量词相似,数量很多,往往应用事物的形状、物体的形象、事物的名词或以容器的名称来作量词,但数词和量词的结合方式却不相同,如汉语中说“一亿”,而缅甸语中习惯说“十个千万”或说“一百个百万”。另外,量词分为动量词和名量词,在缅甸语中动量词较少,如叹了口气、白了一眼、拉一把、砍一刀等中的量词。在汉语中用不同的动量词,而在缅甸语中却用同一个动量词“tɕhε?”。还有就是月份的名称、公历借用英文,而缅历却有单独的月份名称来表示,一星期的每一天也都有固有的名称,不像汉语中那样月份和星期用基数词来表示;④助词是藏缅语族中最有特色的词,也是缅甸语中极为重要的词。在缅甸语中助词,本身既没有实在的意义,又不能独立存在,总是跟在其他词或词组后,在句子中起着句子成分作用,属于虚词。在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识别标志,就是“助词”。这样就容易确定其前面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的地位或所起的语法作用,也就知道说话人所表达的语气。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助词来确定句子的成分,使得缅甸语就不像汉语那样需要特别强调词序的重要。
(4)句子变化: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在中心词之前。句子中各成份之间的各种语法关系和感彩主要通过助词来表现,如汉语“我吃饭”,缅甸语“我(主语助词)饭(宾语助词,往往省略)吃(谓语助词)”;或“饭(宾语助词)我(主语助词,常省略)吃(谓语助词)”;这些方面有些和汉语相似,也有不相同的方面,如但相比同属于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两者之间却是有着相同和相近之处。
3.缅语所体现的文化
(1)同源文化。在藏缅语族的各种语言中,我们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语言有着诸多共同的特点,其中还包括具有许多同源词,以及共同的语法规律和体系。如我,缅甸语ŋa,藏语ŋa,白语ŋo;死,缅甸语fiɕi,藏语ɕi,白语ɕi等。可以知道,缅甸语中不仅有许多藏缅语族中的同源词,而且在语音的变化规律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2)亲属文化。从缅甸语的语音发展规律和汉藏语系有关语言,发现了古汉语中复辅音的存在,正是利用了亲属语言之间的比较,进而研究了汉语本身的发展,使得汉语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3)词语文化。我们从语言谱系可知,缅民族的起源是源于中国,而缅甸文字的起源却受到印度古文的影响。因此,缅甸的语言和文字,正好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融合的结果。如“du”,缅文词义是“筷子”,但是,这不是缅甸词,因为缅甸人吃饭时不用筷子,习惯用手抓饭,用勺舀汤。很明显,“筷子”一词借用了汉语,这也可以看到中缅两国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再如“paq?phɔ,”“胞波”一词,缅文原义是“同胞兄弟”,但由于中缅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从种族上又有血缘关系,因此缅甸人专门将中国人亲切地称为“胞波”。
三、缅民族生活和风俗习惯
1.汉缅民族成语对比
成语不仅是每一个民族的语言现象,还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更是各个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精神产物。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感情、思维方法、生活和风俗习惯等,也反映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和融合。如汉民族成语井底之蛙,缅民族成语nə khwε?thε:kapha:(牛蹄印里面的青蛙);汉民族口念佛手作孽,缅民族pa:sa?aphəja: phəja:lε?a/ ka:ja: ka:ja:(口佛佛手胡作非为)等,从词的组成和成语,以及句子的寓意,我们可知,缅民族除了借用了汉民族语言,还因中缅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条件和环境,所以两个民族的成语和句子是如此相同。
2.汉缅民族称谓对比
缅民族的姓名和许多国家的习惯不一样,只有名字没有姓。我们可以从缅民族的历史和社会、婚姻制度等发现,缅甸的母系社会的影响很深,缅民族不像我们,特别强调宗族关系。如汉民族女姓一旦嫁到男方家,就没有了自己的姓名,只能跟男方的姓,而在缅民族就没有这种夫权思想,因为缅民族并不强调宗族、传宗接代等的思想,男女比较平等,况且男权之上的封建主义思想也不像我们那样严重。
3.汉缅民族人称对比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同样长期受封建社会统治的汉民族和缅民族来说,这种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体现在人称代词上,尤其是表示第一人称的词很多。如汉民族“奴才”,是一种谦称,而在缅民族是从完全符合其身份的人自称的词,到变成了自己的谦称,即使是作为统治阶层的人,为了表示谦虚也可用此词。这与汉民族有着相同之处。
四、结 论
通过同在汉藏语系下,汉语、壮侗语族、藏缅语族之间诸多相同处,充分以多元民族文化为背景,从三者在语言文化、历史渊源、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对比,以缅民族为主体,分析和研究了在同源性和差异性上的相异点,挖掘和发现在云南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条件,积极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水平、教学实验、学科建设、文献研究的提升,也为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民族民间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在现代化程度日益强烈、范围日益扩大的形势下,对全世界日益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现实关照,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现代性灾难”的深刻反思。所以,在社会文化变迁剧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尊重与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各族人民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关键是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成环境
要保护和传承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关键就是要保证这些文化艺术有好的赖以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成环境。要保护好民俗这块土壤,必须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有了这一点,各种乡土艺术、民间信仰等,都会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凯里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有个美丽的村寨——郎德苗寨。这个村寨和周围的一些寨子都保持着非常浓郁的本地传统的民俗文化,其中很多民俗活动都离不开鬼司,他们至今仍沿袭着传统的祭白虎神(自然神)的仪式。传说白虎神给了他们这片土地和吃的粮食,寨民们许诺要世世代代年年供奉白虎以保平安和丰饶。本寨的鬼司经常在一些丧葬、取名、结婚、占卜、建房等活动中被邀请去寨民家中做法事。
笔者曾经见过朗德苗寨的鬼司主持的祭白虎神的仪式。这种仪式通常在某人或某家有了什么灾难时进行,鬼司如果认定是因为触犯了白虎神,便会举行仪式,用供品向白虎神告罪。在这个过程中,鬼司会不断的念密语,意思是与白虎商量、讲道理,让白虎神帮助他们的生活,而不是毁坏。鬼司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培养的,除了要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和感知力,还要具有身心的超敏感能力,村寨的人对寨子的鬼司都很敬重,参加这个仪式的人都很虔诚,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传统的生态伦理道德和信仰的场景。
现在很多比较原始的地区还沿袭着这种祭祀的活动,如果用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去解读这种文化,朗德苗寨的鬼司肯定会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文化的宣扬者,祭祀活动也会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的糟粕,这样的活动肯定是要予以破除的。然而,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这种文化事相,苗寨寨民的日常生活意义都深刻的根植于这种祭祀仪式之中,一个简单的仪式蕴涵着苗寨人对天地人神的理解和认知,也是解决个体和家族之间矛盾纠纷复杂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不夸张的说,这种被现代人视为荒谬的仪式,正是维系着苗族人千百年来繁荣有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如果朗德苗寨的日常生活被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逐渐同化,祭祀仪式渐渐消失,那么其民族文化的根基也就逐渐丧失了。所以,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要保证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土壤和载体,各种民俗一旦消失或者被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所同化,那么人们也就不再会有这样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需求了。
一种文化的生成环境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一种民俗活动也会随着社会的、文化的变迁而产生变异。政府、媒体、以及权威机构的评价和态度是影响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来自政府层面的推动和支持,会促成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有了民俗活动这块土壤,文化传人就有了显身手的空间和发展传承的条件,反过来,民间文化生成的土壤也自然有了富足的养料,能滋养出优秀的民间文化传人。
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关键是强化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概念,最初是由我国著名学者先生提出来的,先生将文化自觉归结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其他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
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冷静地看待自己文化的利弊,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地处黔东南州雷山县,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苗族文化历史研究的“活化石”。西江苗寨的寨民们也曾经受到城市建筑时尚的影响,纷纷拆掉自家传统的土木干栏式建筑,而改建成砖瓦水泥房,寨民们认为像城市里的人一样,住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才是好生活的体现。政府部门还曾经计划“改田造景”,把大片的梯田改造成庭院楼阁等颇为现代化小高层建筑景观,把中原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移植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让西部落后地区共享中原经济发展地区的成果。值得庆幸的是在很多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的严肃考据和强烈建议下,政府及时调整了改造方案,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发展需要,避免了破坏性建设导致的文化灾难。“新西江改造”充分考虑到寨民的生活需要,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了苗族文化的生命力,很多外出打工的苗寨青年纷纷返乡建设村寨,原来很多苗寨青年都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都不愿学习手工刺绣、蜡染和苗歌等传统艺术文化,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正是可以供养他们的生活手段时,日渐消亡的苗族文化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现在的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成为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张王牌。
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另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是否要强调文化的本真性。无论是官方机构、大众传媒还是民俗学者,大都把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和本真性作为一个基本的工作原则来强调。事实上,这样的倡导是违背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民俗最大的特征就是既有传承又有变异,在不同的时空下,传统民俗文化总会发生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只有这样,它才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代代相传。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苗寨13年一次的苗年祭祖仪式,从最初只是自己村寨的一个内部活动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由政府主办,有众多民众和媒体参观的一个大型表演活动。这就是各个利益集团对本真性和原生态的过分宣传和渲染,造成的大众对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盲目追求所导致的。笔者认为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对边缘文化的过度追捧主要是出于一种务实的策略,它实际上变成了多种社会力量与政治力量共同参与、共谋利益的一项运动。
三、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普世价值观的确认
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认为,文化和文化之间,美德和美德之间如果要想去除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独断性和单一性,可以借助一种“想象力的洞见”,理解的“进入”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中,正是“人之为人的东西”使得这种自由选择和沟通成为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和冲突的价值体系之中自由选择是“进入”对方的前提,而理解和沟通承认了各种价值存在具备同等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使得我们可以,从多元的比较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到我们的差异和个性并不一定构成我们无法逾越的鸿沟。
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每一种文化都提供一系列评价人类行为的范畴和标准。文化作为人类行为选择的标准体系,既是人类行为的直接结果,又是人类行为的指针。一个民族所共有的选择标准,就是这一民族的价值观。每个民族的价值观,决定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集中地反映出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拢聚着民族的凝聚力,因而占据着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文化价值观及价值取向既有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共性,又有每一个民族的个性。
价值观是不能强加的,文化多样性保护,前提是尊重传承文化的主体价值,而不是以客体的价值尺度去强加的同一性。我们必须看到: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属于非主流文化,表现出文化性,而非政治性,与我们国家主流的政治价值观没有冲突。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还没有很好的发掘。在昔日被打成封建迷信的民间信仰,经过学者们负责任的价值评估,今天人们已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意义。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应当对各种文化现象给予更多的尊重和更积极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研究项目:蒙古族原始文化融入现代艺术创作的探索与研究 编号: nzc13374
【文章摘要】
从古至今,有匈奴、鲜卑、突厥和党项等靠游牧为生的几个民族在蒙古高原上生活和居住过,这些游牧民族在生活生产中逐渐创建一个独特的多样的草原文化, 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时间的推移,现在仅仅有蒙古族一直守卫着生活在这伟大的高原上,而且这个神圣的高原一直还存在着古老文化、艺术和审美的延续。所以,从地域文化的方面来进行蒙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艺术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多样性;民间艺术;包容性
与农耕文化相比较,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的特点,但是蒙古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的态度是开放的, 能接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此蒙古的游牧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当然,蒙古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蒙古文化的多样性。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对蒙古文化的多样性和民间艺术的包容性进行研究探讨。
1 蒙古文化与中原文明
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并且进行密切的沟通, 携手为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古作为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很多学者对青花瓷的起源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系统的论证。元青花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主要是蒙古族的相关颜色。唐宋的青花瓷胎质粗松,釉是苍白色的和灰绿色,图案不好,典型的元青花与其相比,造型和装饰风格独特,与其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唐宋青花”没有具备青花的条件。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座五塔寺,五塔寺有一个蒙文天文图石刻直径是一百四十四厘米,圆心是北天极,同是在上面标出了赤道和经线的位置,同时具有五个同心的圆,这五个圆分别是天南极圈、冬至圈、天赤道圈、夏至圈、天北极圈。这个五塔寺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以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石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蒙文天文图石刻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用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标注的天文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这个天文石刻的精度很高。
蒙古文化中的建筑文化也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典型的一座建筑就是延庆观了,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的旅游胜地。延庆观位于河南的开封,室内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的外形都与蒙古的建筑有很大相似的地方,比如,外形就是颇像一座蒙古包,室内是用八根弧形的支架进行支撑,世人对其的评价是“一座华丽的蒙古式宫殿”。 延庆观这个玉皇阁的建造的结构和外形都是是蒙古包与中原楼阁的巧妙结合, 是蒙古和汉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上的生动反映。
有史以来,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是很深的,在中国,一道屏障是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分水岭,就是阴山山脉,这也使得汉文化和蒙古文化得以在异中求同的条件,让汉文化和蒙古文化进行有效的接触和缓冲。这是不能不提的就是蒙古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了,在蒙古文化中,好多饰品图案来之于中原文化,比如“寿”“喜”等吉祥的图案都是和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影响从元代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
2 蒙古文化与藏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艺术形式不能没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藏族和蒙古族一样,有着相同的悠久的“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因此,他们都擅长使用明亮的色彩,用大胆的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他们热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生产工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 实用,这些文化和精髓是蒙古族和西藏民族居住的文化和迁移文化中的产品具有艺术美和强大功能相结合而形成的。在许多器具上都有描绘生活的片段或者植物和动物的变形的过程的情景,或者是画上吉祥图案,然后对金属进行雕琢,这样的商品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有的在一些细节上运用优雅的金粉,而且细腻进行对称设计,平行交叉的结构,这些创造和艺术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蒙古族和藏族建筑技术与产品艺术之间有着多种形式的密切关系。蒙古建筑风格出现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在十三世纪中期,而在十六世纪是发展的鼎盛阶段。库伦宫殿的一大部分中有一大批宫殿都是蒙古风格的,这标志着蒙古建筑艺术发展影响了藏族,而且影响很深刻。对于艺术和手工艺产品,蒙古具有独特的悠久的手工制作的传统。他们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主要是通过用木头,金属和皮革等。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藏族艺术也进入了蒙古人的生活,所以,在蒙古的家庭生活, 我们可以在他们生活范围随处可见藏文化的手工艺品。应该说,藏传佛教艺术为蒙古家庭手工业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内容。在蒙古的家庭日用品,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留下的清晰的印记。如:八吉祥纹金属浮雕,碗勺和其他配件。
藏传佛教对蒙古文化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方面藏传佛教给蒙古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和内容,让蒙古文化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藏传佛教主张的佛教宣扬的思想让朴实的蒙古人而少了几分游牧文化的朴实、积极,多了几分凝重的消沉。
3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着深远的交流,在蒙古还没有统一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种类繁多,为了生存和利益互相残杀,导致当时的蒙古人民生活中战争的硝烟中,但是当时一些的较强的部落已经接受了伊斯兰的文化,比如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这无疑对于老百姓是一个好的前景。这时候蒙古文化已经和伊斯兰文化有了初步的交流,直到蒙古占领了阿拉伯地界,这时的文化交流达到了。蒙古在早期的手工业是落后的,又因为豪放不羁和勇猛的性格,使得蒙古不喜欢中原的文化,对于伊斯兰精美华丽,雍容华贵的文化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现在也能够看出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中很大一部分保留着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审美元素。如繁缛的纹样、几何形花草形图案、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装饰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文化。中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同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同时也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蒙古族作为中国民族重要组成,其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都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作为一种优美的视觉艺术值得去发展和学习传播。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必须要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 康国章. 论中原文化内涵研究的体系性[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1):27-28.
[2] 韩博文. 论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地位[J]. 中国藏学,2009,(02):45-46.
电影《可可西里》海报 在“国家—民族”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而在“全球—国家”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则特指与外国电影相对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电影。本文中的“民族电影”,是在前一层面上使用的,即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近年来,我国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宁夏电影制片厂,已经通过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民族电影制片厂而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其“真转实改”,而且要求国家和地方在相关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上给其以切实的扶持。
一、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
改革的意义由于我国民族电影制片厂历史积弊较多、体制惯性巨大、机制惰性严重,其姗姗来迟的转企改制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前途难卜,正所谓“不转制是等死,转制是找死”。近年来,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以小成本电影、艺术电影维持生存。一些民族电影即使在国际和国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也往往在市场上受到冷淡。在商业大片为王、企业巨头当道的当代电影产业,民族电影制片厂仅仅以自身的力量与国内外优势电影企业争夺市场或很快成为现代企业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国并不能简单地将民族电影制片厂向市场一推了之,而是要以切实的扶持深化其改革。这样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绝不是全球文化的同质化,而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世界整体化发展进程。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http://mcprc.gov.cn/xxfb/zcfg/flfg/200708/t20070803_42913.html)
就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其现代化的后发性、输入性和被动性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其文化的重构、文化价值的突变、文化主体的焦虑是必然的。这也是民族电影制片厂重点思考和反映的问题。民族电影制片厂特殊的文化身份,决定其先天具有保护多样性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民族电影制片厂根植于民族文化、积蓄于民族情感、出发于民族意识,因而能以多种形式反映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能深层次地挖掘民族艺术、知识、信仰、习俗、道德等内容,进而能起到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作用。基于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发展、繁荣民族电影的创作。这对于整合、保护、传播、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保护民族电影的原创力量
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外大片的冲击,以及由于电影管理体制、机制等原因,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日趋萎缩。尽管近年来的民族电影仍维持一定的产量,但拂去其泡沫的表层,就会发现其深处的巨大扭曲和苍白单调。例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的创作定位已经发生偏移,工业标准化、伪时尚化、伪个性化成为创作趋向,满足外界猎奇与想象、提供民族文化奇观或符号成为创作要旨,一部分创作者已放弃了精英立场,陷入了漠视现实与消费历史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一些商业化的民族电影,表面上华丽眩目或票房上佳,但由于民族现实关怀的缺失、民族历史认识的浅薄乃至悖谬,更由于迎合市场的潜在动机,其实质仅是对中国民族电影一次次饮鸩止渴般的拯救。
·博士论坛王光文:我国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改革的意义与对策 为实现民族电影的良性发展,国家和地方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壮大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超越“为生存而为”的阶段,才能走出华丽影像和浅陋思想相伴的怪圈,才能到达自由探索、自主创造并提供更大价值的层次,进而建立以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核心的电影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同时,民族电影制片厂自身也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尊重艺术,重视人才,努力调动其积极性,特别是要培养、扶持青年创作者,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3.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民族文化
文化是由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组成。物质文化包括可感知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人文景观等;行为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活动;观念文化包括意识形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民族电影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每一部民族电影都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只揭示到表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深入到了中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则能够全面反映民族文化。这主要取决于电影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表达水平。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最初的文化生态学是作为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出现的。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即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决定着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也就是文化生态学所要研究的是环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1]。
首先,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产生是由民族生态位决定的。生态位是生态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生物个体或物种可以在其中不受限制地生存下去的多维生态因子。生态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某个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谱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2]。在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特定空间和资源基础的共同地域,这就是每个民族特定的生态位。不同民族的生态位是民族间均势妥协的结果,各个民族在特定生态位上,受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间均势的改变,相应的造成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生态位的侵入。由于生态位的改变,对入侵的民族或对被征服的民族而言,都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原有的民族文化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地域为适应特定的环境产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成为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使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
其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文化生态决定的。文化生态是影响文化生存、发展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文化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是由特定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构成的,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维护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共同利益,使人口、环境和资源良性循环的文化体系。民族文化生态是特定民族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精神财富,也是各民族精神联系的血脉,是各民族最持久的特征。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医药体育、风俗节庆、婚丧嫁娶、、生产技术、民族历史等都是各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其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一特定的环境就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生理功能在发展进化的同时,人类自身又在文化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
最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将导致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在系统内部,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内部要素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例如,各民族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观念等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互动共生的民族文化系统整体。生态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也是一种运动的发展观。因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相对的、整体的平衡,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对平衡。按照生态学原理,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当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减少,系统整体性遭到破坏,则生态平衡无法维持,系统也将失去正常功能和生命力。民族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物种链上的一环,各有自己的生态位,彼此关联,保持着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如果文化种类减少,甚至不断灭绝,文化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文化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威胁。正如自然界一样,单一的物种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单一的文化物种也不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日益趋同和现代化的现实世界中,就像人类需要多样性生物、洁净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样,人类对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模式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全国民族民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样且异质性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热点。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生态旅游热,也暴露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如,认为生态旅游仅包括自然旅游,忽视文化资源的存在;认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可持续旅游,忽视资源的保护。由于开发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环境污染,由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带来利益分配不均,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受到威胁;文化同化、异化和消失现象不断出现,民族文化产品庸俗化、商品化、价值退化现象时有发生。
20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一致通过了《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提出“所有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和生态脆弱的地区,都必须注意保护生态完整性,同时还必须提高对人文生态的认识,将抢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抢救和保护文化生态资源应放到同等高度来对待”。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保护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三、旅游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目前这些资源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文化生态角度看,民族文化资源受到破坏主要是由于文化生态受到破坏而引起的。由于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旦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民族文化资源就会发生变异或丢失。同自然生态具有脆弱性一样,文化生态也具有相同的属性。相对于自然生态脆弱区,有的学者提出“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概念,指一种文化处于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或者处于不同文化圈交接地带的区域[3]。文化生态脆弱区在空间上,是被主流文化包围的孤岛;在时间上,是某种文化进化的分支;在文化表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和脆弱性,很容易被主流文化融合抵消。
一方面,随着旅游资源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不断遭到影响和破坏,民族文化的变异、融合、消亡也就不可避免。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过度利用。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较大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旅游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必须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因此,各地开始大规模盲目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一些地区甚至对民族文化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严重滥用。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在自然景区内建设众多的民俗景观,大兴民俗表演,人为的文化旅游商品也同时被生产出来,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相去甚远。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雷同,毫无特色。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大量流失。由于民族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集团深入民族地区收集民族文物,如民族雕刻品、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盛物器皿等民间保存的物品。此外,不少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也逐渐消失。
第四,民族文化资源自然损坏。在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文化遗址、建筑物、墓室等珍贵物质遗产,由于保护不力,自然磨损较为严重,不少民族器物残破不全,价值受损。此外,由于施工不当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干扰了民族文化生态过程,超越了民族地区环境承载力,透支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生态价值,使民族文化因社区居民对已变化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而发生变异,使民族文化因异质文化的侵入而改变了原有的民族生态位而发生变异,从而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4]。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干扰了基本生态过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总是通过基本的生态过程来表达和实现。对于特定区域的旅游生态系统而言,基本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在于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自然和社会)及生物量的积累(自然),表现为区域旅游生态系统的波动、演替和更新。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将导致正常的生态过程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自然和文化生态结构就遭到破坏,其系统共生、循环再生和自我调节的生态功能也受到损害,这将不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越了环境承载力。“承载力”是指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接纳、包容能力,在旅游学上通常指某一旅游区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承载力侧重的是区域旅游的生态容量(当然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即在特定时期内,某旅游地旅游生态系统能够正常发挥整体功能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环境承载力问题是旅游开发的一个核心问题,环境承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不是无限扩充。如果旅游地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生态环境、服务水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文化容量,盲目扩大规模,将导致游客旅游兴致下降、生态环境及资源遭受破坏,无法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透支了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指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的价值或人类生存的价值,它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是最高价值。生态价值涉及自然界的消遣价值、美学价值、生命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是自然界价值的主体。在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是当地环境和居民共同创造的。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价值的产生机制,导致超前消费生态价值,造成“生态赤字”,因而无法实现旅游地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主要是保护该文化生成的最为主要的条件,即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生态保护”这一概念确切地说,应涵盖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球生态保护,二是文化生态保护。既要保护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态,又要保护人类生活的精神生态。丧失了自然生态等于失去了物质家园,丧失了文化生态无异于失去了精神乐园。开发旅游资源,既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又必须保护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是保护性的开发,这是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先决条件[5]。
发展旅游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文化生态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进入。外来文化因素进入及外部环境的某些变化并不意味着整个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同质文化或同类文化的交流不会导致文化生态变化,非同类文化或异质文化发生交流也不一定会产生文化生态变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一定要通过破坏传统文化和文化生态来实现。一方面,对于文化渗透和文化冲突,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文化调适来实现文化之间的整合。只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和弱势状态,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思想和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理念是一致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自然生态观和生态保护思想包含着众多科学成分,这些文化资源经过现代转换,对于人类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有启示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就是要维护文化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主客体之间平等和谐的交流机制,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向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要突出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自然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和功能完善发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关,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对文化生态系统也一样。文化种类多样性和文化结构复杂性同样影响到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所以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否则,将会使一些深具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在市场开发中被肢解和庸俗化。久而久之,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就受到了损害。而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要动机。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在特定的地域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俗、语言、服饰、等。这些对当地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恰恰是吸引很多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因素。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只要体现出地方特色就有生命力。
第二,要寻求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将民族文化纳入旅游业中,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民族文化也因此实现了其经济价值,获得生存土壤。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以旅游为载体,通过民族艺术节来传播民族歌舞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用旅游观光景区和各地重大节庆,展示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歌舞艺术,通过影视剧、戏曲等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好的道德情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加以传扬。
第三,要拓展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寻求新的社会市场和生存空间。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如果失去社会需求,民族文化就会消失。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又可以使这些文化事象获得新生。
第四,要将民族文化置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的生成环境由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组成。任何文化生态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许多民族文化事项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相应的自然生态结合才显出其价值。不少人文景观的价值与自然景观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离开这些相应的自然环境,人文事项的价值就会降低。
第五,要不断强化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独特的传统特性。因此,人在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文化主体主要指文化传承人、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对于文化传承人来说,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依托。保护民族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要通过宣传教育将保护生态和文化的意识上升为当地居民的全民意识,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既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又能实现主体的自身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 × )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 × )
点拨: 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 × )
点拨: 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点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点拨: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 × )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 )
点拨: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
点拨: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点拨: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 )
点拨: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 × )
点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 × )
点拨: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 × )
点拨: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后天培养。
( × )
点拨: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得开物质载体。
( × )
点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物质载体。
5、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 )
点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 × )
点拨: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点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
点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4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 × )
点拨: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
点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 × )
点拨: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
点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难以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永久不变。
5、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
点拨: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6、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
点拨: 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 × )
点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5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 )
点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 )
点拨: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
6、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
点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点拨: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了我国各个民族领导关注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历史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经济的影响,出现了落后的现象。所以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下,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通过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选择的认识,是各族人民保持各自文化的特性所做出的结果。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是多元文化倡导的宗旨。近年来,在我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许多优良的成果,为创建中国特色神会注意教育体系和指导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教育承担着人们共同文化结果传递着功能,还要承担着本国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内容,除了主体的民族文化以外,还要包含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同理,在各个民族学习、教育文化的时候,也要注重学习别的民族文化,把各个民族的文化相结合。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目的是,集成各民族的优良文化,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共同的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的繁荣,政治上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和平相处,使各个民族互相团结。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可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有利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育中,结合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学生进行教育。民族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例如:音乐艺术、、衣着饮食、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
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下,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文化进行教育,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文化,继承文化。在蒙古族,不管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欢唱歌,他们的歌曲内容非常的丰富,既热情豪放,有温柔细腻,让人听了非常的舒服。在歌词中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淳朴、爽朗的个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的蒙古族人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都认识的不够深刻,不够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令人担忧。所以,在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灌输。例如在音乐方面进行教育,让音乐文化在未来得以传承和发展。
马头琴是一种乐器,它代表了蒙古族的文化。现在,大多数的蒙古族学生都很喜欢蒙古族的乐器,都认为学习马头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是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乐器,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的了解蒙古族文化。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学会了马头琴的使用,又让学生们学习到蒙古族的文化,做到双赢的效果。在马头琴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对马头琴非常的熟悉,有浓厚的感情,懂得如何运用这种乐器,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师对蒙古族的文化要特别的熟悉、了解,教学的经验丰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可以传承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要树立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学习教育,让各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号召广大民族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可以扩大传承的范围。在整合教育下,让各个民族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欣赏和接受,打消因文化差别造成的偏见。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完善民族院校课程的开展,把多元文化整合的理念结合到课本中,让课程内容更加的广泛,包含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促进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想要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更好的发展,就要保护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不断的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成果,与不同的民族进行交流,博采众长,汲取各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们进行教育。网络教育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播形式,具有时代的特色。在这个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要在网络的环境下实行,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而且特别的详细,可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的印象。在网络的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反应出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使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的更具体、形象,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育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教师的文化水平高低非常的重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了解少之又少,这对我国文化未来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中要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学生以及广大人民进行文化的教育,弘扬各民族的创统文化,唤醒人民对文化的意识,从而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四、结束语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利用这种教育方法,可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想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要把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学生以及各族人民进行教育,让大家重拾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更加的了解民族文化,让我国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文参考献:
[1]马文静.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及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1.
[2]余晓光.现代教育技术的嵌入:人类学视域下梭戛长角苗文化多维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D9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50-03
收稿日期:2010-02-09
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08SFB2039)
作者简介:黎六娅(1982-),女,四川泸州人,知识产权研究所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汪虹(1966-),女,湖北武汉人,科技处副处长,硕士研究生,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一、版权战略中的传统文化产业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的基石――产权激励理论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又是现代科技与文化成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创新之“源” [1]。因此,应当承认和尊重传统文化的特殊价值,并进行多形式、多维度的保护和利用。 世界各国基于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都在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其提供保护,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产权激励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用以论证公共产品保护合理性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表明,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传统文化的私法保护可以授予传统文化的权利主体以垄断性权利,有利于保存、发展、合理利用本群体、本部落的传统文化 [1]。拥有这样的垄断性产权,便能激励享有民族传统文化的部落、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版权保护的动力――传统文化产业的精神价值与商业价值
1.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首先,对传统文化实施版权保护是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这种对精神价值认同的理论依据是“族格”理论。“族格理论”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所谓族格就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或在国际关系中),每个民族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格,所以各民族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宗教、文化的差异,均享有天生的平等自由 [2]。从古代开始,中国各民族就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之下,从饮食起居、衣衫服饰、生产劳动、娱乐活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即使是在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下,这样的文化创造活动依然在延续和更新。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性表现为拥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2]。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的就在于实现民族平等和法律范围内的民族自由发展。尊重民族文化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也是必然要求。其次,对传统文化实施版权保护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一定地域内或世界范围内文化要素的数量庞大、文化类型的多种多样,构成了文化多样性 [3]。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用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西方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指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 4]。“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生存根基,失去了文化身份和特殊性的族群,仅仅是‘人口’,根本谈不上是独立的民族。” [5]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各具个性的华章,拥有这样的丰富宝藏,得益于在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内各民族的长期并存。所以,为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传统文化作品给予版权保护在中国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2.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传统文化的恰当开发和利用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版权视野内,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商业开发如火如荼。例如,将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图形、标识用于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宣传,既能宣扬其瑰丽的区域和民族文化,更能为该区域、该民族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土著部落文化旅游”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实例,这种以土著部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其独特的魅力。据统计,1993年2月和3月在澳大利亚的国外游客中,1/3到1/2的游客希望亲身领略和感受土著部落的传统文化,如观看他们的图腾、有关器物、手工艺品等。与此相似,在新西兰的Kaikouta地区,1987―1995年的文化游客从3 400人增加到188 000人!在美国,西南土著部落艺术家出售其土著艺术品和工艺品每年可以获利8亿美元 [6]。中国的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识作品与该区域、该民族旅游业的恰当结合,对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但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文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传播,可能导致对一国文化遗产的不适当利用。传统文化的任何商业上或者其他自然的滥用或者任何扭曲,是对一国文化和经济利益的损害。” [7] 一旦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卖点”出现大量的仿制品或者渐渐淡化“其价值将大打折扣”并渐趋消失 [6]!因此在版权战略视野中,传统文化作品的商业化过程需要版权保护这样的有力工具进行干预。
(三)版权战略中的任务详解
中国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第四部分“专项任务”之一的版权任务部分指出: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作品的创作。对此可作如下理解:
1.战略立场: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从时间维度上,中国所拥有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从文化域限上,中国各民族文化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地理区域上,中国幅员辽阔,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阔。对这样一笔“深而广”的无形财富,认识到其商业性价值并为享有该文化的民族和国家所用,能够为享有者和使用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2.作品的标准:传统、民族特色、鲜明三项标准。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异,但真正进入版权战略保护视野的传统文化作品应当符合如下三个标准(严格程度递增):
首先,传统标准。“传统”是个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事物并非都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义。传统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筛淘。版权战略倡导的是优良的传统文化作品,即能体现该民族的先进文化与积极文化、具有美感的文化作品。如,云南丽江古城东巴文化中的“金色青蛙”文化标识,就是传承了纳西族的宗教文化,该民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认为其能救人于危难之时。纳西族保留至今最古老的民族舞蹈《勒巴舞》也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 [8]。纳西族自古流传下来的纳西福蛙文化向世人传递着该民族的信仰,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版权战略的传统标准。
其次,民族文化特色。版权战略中的“民族”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nationality”而不是“ethnic group”,指我们中华民族;另一层是指“minority”,即中国55个少数民族,正如加拿大民族学家威尔・金里卡在其作品中所述:“这里我所说的少数民族是指聚居于某特殊区域,拥有自己的体制、文化和语言,且在归属于一个更大国家管辖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并运作着的群体。” [9]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民族禀性,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是各民族对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认知世界的反映 [1]。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根源在于其“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要性不亚于个性特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结果便是同化于他人、随波逐流;如果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消失湮没,民族有可能逐渐同化于其他民族而消亡,民族集体人格不复存在;如果一个民族核心的文化体系遭到破坏,这个民族完整的集体人格无疑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表现为民族身份的模糊、民族威信的下降、民族尊严的受损等[2]。版权战略强调“民族文化特色”标准,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关注该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更着眼于该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因为“保持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体系对于本土居民和地方社区未来的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其知识和文化的活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0]。体现该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能成为传承和宣扬其文化的媒介,更能成为实现该文化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再次,鲜明性。“鲜明性”强调该作品的文化特性,该标准类似于注册商标必须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成为了各民族自己的“识别码”。中国拥有56个民族,就拥有着五十六个识别码。
中国版权战略将那些烙着识别码的民族文化特色作品纳入版权战略中传统文化的保护范畴,强调各民族文化之间、各区域文化之间的“界限”,强调文化特征的绝对性,从而形成不同特征的地方文化 。只有能将该作品归入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合下列具体条件之一的作品,方能称之为具有“鲜明性”:对外,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例如,中国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世界呈上的一道文化大餐:奥运会轨道线北土城站贯穿奥林匹克公园,连接“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奥运轨道线的起点站地铁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装饰一新,绝妙应用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青花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该设计的实施应用大大提升世界对中国传统民族符号青花瓷的认知度 [8]。 对内,能代表特定区域文化、特定民族风俗文化。如重庆的“铜梁火龙”、前文所述的“纳西福蛙”,都体现着地方、民族独特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版权战略
1.特殊版权模式。1990年颁布并于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和国务院于1997年5月20日制定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一并构成了中国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机制。这样的保护机制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民间民族文化的日益多样,已不断暴露其不足之处:第一,《著作权法》鼓励对中华文化、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着眼于传统文化作品创造人、创作民族权益的保护,侧重的是对版权人精神利益的保护;而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版权战略的主旨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更强调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二者在主旨上的分歧不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精神价值还是经济价值);第二,中华文化、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无限延续性对著作权保护时限具有挑战性。《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著作权的短期时限,将严重束缚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需要调整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著作权模式。《著作权法》设立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立法宗旨是基于对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与知识共享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防止无限期保护著作权人的垄断性权利而导致知识独占。但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本身就是为了凸显民族特色,对外,保护中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对内,体现各民族文化个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实行短期时效保护不利于实现文化的“民族特色”,因为期限终结后,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例如传统文化标识)将进入公有领域,建议对民族传统文化作品延长期限,并可借鉴《商标法》规定的“续展制度”,用可续期的制度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无限延续。
2.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并非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作品都具有经济价值――为所有者和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虽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宗旨是为了实现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对于版权领域中“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依然是重视的对象。这需要从源头着手。可行的措施包括[1]:支持创作人及其后续创作人的创作;例如,提供创作金费、解决创作者生活福利问题 [2]。解决作品的出路问题,主动创造作品的流通链;例如提供专门的作品展示平台。
3.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传统文化”虽然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朴事物,但是与物质文化不同,传统文化①总是动态的,由于和实际的生活紧密相连,他总是不断发展的。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必须适应现代生活,才能保证生存下去 [11]。因此,版权战略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促进基于传统的创造性和创新,使之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② 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三、结语
版权战略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朴事物,拥有体现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权利的精神价值,又是可以融入创新元素的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享有该文化的民族、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根据实际的需要,改变旧的著作权保护模式、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鼓励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将是版权战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玉烨.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目标论纲[J].法商研究,2008,(1).
[2]马俊毅,席隆乾.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J].民族研究,2007,(1).
[3]陈洋.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2007,(1):7.
[4]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多元与冲突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9.
[5]寇清杰.树立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J].南开大学学报,2001,(5).
[6]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以人权为视角[J].学术论坛,2005,(2).
[7] UNESCO and WIPO ,Model Provisions for National Laws on the Protection of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Against Illicit Exploitation and Other Prejudicial Actions with Commentary ,WWW.wipo.gov.tw/cooperation/cooperation_4_3_12.asp.
[8]李芳.浅析中国民族传统符号在标识导向设计中的应用[J].广告大观,2009,(4).
[9]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朱瑾.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艺保护的战略性思考[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遗产部主任爱川纪子(NORIKOAIKAWA). 无形遗产:新的保护措施[EB/OL].中国民族文学网,省略.cn,日期:2006-07-13,访问日期:2009-06-26.
Copyright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ndustry
LI Liu-ya,WANG Hong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赋予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解决西部发展问题,包括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互动,产生了文化适应、文化变迁等新问题和新现象,社会文化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产生了深刻的、潜在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生活着壮族、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佤族、独龙族、羌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水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多数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与文化在双向的互动中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形态,显示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的情态,社会文化观念更加开放,传统价值理念明显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既保持着各自特色又不断变迁发展
西南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很鲜明,文化个性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持续延伸,以自身的特色不断发展,转向更加开放的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沿着其自身的文化轨迹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发生演变的。
(一)众多少数民族保持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生态。
由于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如语言工具、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思维能力等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处区域广阔,又往往住在环境较为险要、偏远的地方,各民族来往不方便,因而各个民族或者各个地区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显示出相对的封闭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或独特性的特点,代代相传,孕育了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元发展的格局,并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各族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缓慢地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生态的相对完整性。
黑衣壮广西那坡县壮族中民族文化独特的一支,至今仍显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黑衣壮自称布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1]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有相当多的村落全部是黑衣壮,有的村落90%都是黑衣壮。黑衣壮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勤劳、节俭、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安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以黑为神,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黑衣壮古朴的族群个性至今仍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至今仍穿着传统的服饰,住着古老的干栏式房屋,仍吃着腊肉、五色糯米饭等传统食品,仍过着二月初二、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仍保留着古老的族内婚制。黑衣壮生性浪漫,擅长唱山歌,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便集于村头寨尾,以歌代言,山歌成为显著的文化特征。
(二)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数量上,三版教科书体现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作品很不足。1978年版只有《夜明星》中藏族的索朗阿爸和著名的《木兰诗》;1993年版还是相对比较多的,选取了间接介绍少数民族人民性格、品德、生活的《驿路梨花》《老山界》,还有《木兰诗》;2007年版直接介绍少数民族文学、思想、文化、艺术等的作品只有《云南的歌会》,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只有《木兰诗》。
在对课文的阐释方面,有关少数民族的篇目,教学上并没有引导学生从认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如《驿路梨花》讲述的是一个瑶族老人、哈尼族小姑娘和战士互相关爱、助人为乐的故事,对人物的解读是站在“学雷锋”的角度上,人物形象的“民族符号”则完全被忽略了。《云南的歌会》出现在教科书编排中的民俗单元,从民俗单元的阅读提示中可以看出教科书是从民间习俗的角度来提示阅读重点的,并没有从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角度来阐释,但文中的插图出现的则是一幅少数民族男女青年载歌载舞的场面。三版教科书均选入的《木兰诗》,对其解读阐释也经历了一个变化,从最初的强调爱国、孝亲、勇敢、乐观的价值取向过渡到突出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从女性视角进行解读。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的视角转变,但是《木兰诗》本身是汉族艺术与少数民族艺术结合产生的优美动人的民间诗歌,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背景,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相互融合、水融的过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
2.教科书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呈现的缺失及其呈现的意义
指出中华民族的结构是“多元一体格局”,滕星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程,课程设置应该提供学生“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培养学生的民族平等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该肩负起多元文化教育的重任,传播祖国文化。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第二条表述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初中语文教育对民族教育的缺失不仅体现在教科书中、课程标准中,实际上也存在于语文教育的整个观念中。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民族平等的意识,提供学生文化选择的权利,建立多元并存的教育体系。语文教育不能“只反映处于主体地位民族的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文化诉求,还应反映处于劣势地位民族的弱势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文化诉求,以反映各族的文化精华和文化多元的价值观,探索‘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语文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01-01
一、现代装饰画与民族文化
(一)现代装饰画及其多样性分享到
所谓装饰画,就是指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来展示世界的一种艺术品,是绘画的众多形式中的一种,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产物。同时,装饰画又区别于传统的绘画,没有绘画的特定要求和严格技法。现代装饰画是现代艺术和装饰画结合的产物,具有多样性的表现风格和多样性的表现手法等特点。现代装饰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多样化的创意构思,用色大胆、表现夸张,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立象”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装饰画运用于室内装修、广告、建筑、工艺品设计、雕塑等各个领域,现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二)民族文化在社会当中获得的广泛认同
我国是一个具有56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我国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饮食、衣着、风俗习惯等。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崇敬,如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被卷入了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严重威胁了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延续,有些民族文化在这股浪潮中正在逐渐消逝,引起了国人的忧虑。在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反思,进行认真的思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怎样保护好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以现代装饰画为基点的民族文化运用建议措施
(一)政府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
对于现阶段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他们的有益成果。对于政府来说,我们应该首先将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来,明确出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引导和激励措施、大力打造和建设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设施。其次,可以在市政建设时在主要街区建设具有标志性的雕塑、建筑等,不断提醒人们要牢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最后,要统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族文化。
(二)改革创新,发掘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思想认同和共同的文化习俗,因此,在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时,本地区、本民族的人们应该拥有一种共识。在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
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教育。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应该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要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课程,培养更多的民族型人才。其次,我们要打破常规,不能只一味地继承,对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民族文化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民族习俗的继承。第三,引进人才,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上来。优秀人才具有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因此,在挖掘与创新民族文化中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产品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育的今天,要想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向世人展示,光是继承民族习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本地区、本民族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民族文化产品化,并且要开发出多元化的民族产品、广泛发展旅游业、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有益成果,真正做到走出去。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装饰画进行结合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字、建筑、风土人情、习俗等通过现代装饰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广泛投入到市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也真正意义的弘扬的民族文化,成效不言而喻。
三、结语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提出将民族文化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改革创新和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等三点建议,旨在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更多的民族文化瑰宝,展现出多民族国家的伟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