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3 15:34: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篇1

一、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

1.实现乡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乡村就业压力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大部分男青年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剩余的人在家种地就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能够使剩余的人力被充分利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整个旅游业经济带动的就业人口总数每年达300万人,5年共创造就业岗位1500万个,其对扩大城乡居民就业率的作用不趋小视,它不但能缓解乡村人就业问题,还能带动经济发展,完成对农业的转型。“十二五”规划期间,陕西乡村旅游共解决就业人口达23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

2.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乡村生活水平

当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周边的楼盘、土地的价值等也跟随着上涨,还能为周边的农副产品带来大市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定是连接着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样,农民与各种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的供应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为乡村经济收入提供了新来源。

3.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旅游业主要围绕食、住、行、娱、游、购六个大要素,旅游景点为主要领头羊,其他附属要素也缺一不可,它能刺激消费者消费,扩大新的消费市场,拉动新的消费项目。过去农民以种地为主,如今旅游区的农民以旅游接待为生,还可以卖一些特产或者农副产品,从而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地方特产远近闻名,吸引来了更多的顾客,也是顾客感受到农民的朴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旅游产业链,调整了整个产业的结构。

4.加速乡村走入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设施改善

有了经济来源,乡村很快能够走入小康社会,国家提倡的改善乡村落后的政策也能被快速推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发展下去还能间接催生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的形象。

二、目前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投入迫于窘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尚有困难

资金是每一个项目的虎口,相比起传统旅游业,乡村旅游资源分散,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多数交通不便,因此在开发阶段遇到很大的瓶颈。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修整、改善生态环境都是很大的问题。甚至于一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先期投入与预期的经济收益不成正比例,各方面与预期设想也有偏差。

2.乡村旅游开发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缺乏多元化产业

乡村旅游的本质应是特色,最大的卖点也应是它的特色,目前全国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是特色的开发不够明显,雷同现象严重,业态也过于单一。陕西省内也有许多乡村旅游地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特色。如以乡村活化文化的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袁家村,开放型品质民俗文化体验地――马嵬驿,有山有水有故事――青木川,还原关中民俗生态的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周至水街。这些品牌化的乡村旅游地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范,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景区的开发模式也存在一定雷同,特色优势不明显。

3.原生态保护与商业化的矛盾

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最有特色的廉价品牌宣传,但是在商业需要的发展下,使乡村文化的韵味逐渐发生了变化。生态地为了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尽力改造环境,增加顾客的舒适度;对当地的建筑和一些山坡进行了维护、修整;为了方便更多旅客的到来,乡村修建了公路,但这些原始的环境都被改变,没有最初的特色,使原生态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威胁。

4.乡村旅游品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陕西一些典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来看,还存在求量扩规模,但旅游品质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如公共卫生间、停车场、餐馆严重缺乏;餐饮住宿环境较差;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等方面。同时,乱扔垃圾、随意刻字留名等旅游不文明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品质。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后续发展乡村旅游中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篇2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多元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多元素的经济融合使乡村旅游业迅速崛起。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作为农业与旅游业交叉产生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项目,乡村旅游以亲近自然,回归生态,远离喧嚣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将交通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弥补了工业所不能延及之地,以第三产业为发展导向,拓宽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渠道,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向一条曙光之路。而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许多人往返于生态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的景致之中,人口的流动促进经济的融通,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遵义恰逢其景,除与生俱来的地理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之外,成渝经济圈的成立也为遵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区位优势。

1遵义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1.1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转型

遵义素有“国家森林城市”之称,位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平地稀少,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油作物的主要产地,粮食生产量占我国25%,其他农作物物种丰富,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城市,特别是桐梓县,长期以传统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为主,传统农业种植贸易在现代化的产业链条中要想加快经济增长,略显单薄。因此,加快农村经济转型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遵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将农业生产与服务业巧妙结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刺激消费,实现产业内结合,促进经济循环。据统计,2013年遵义“接待游客430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8.99亿元,分别增长28.3%和28.2%。”

1.2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不但使农业经济得以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形成了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衬托城市的优势,二者互补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桐梓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2002年以前,遵义市桐梓县是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经济受益的农业大县。由于山地较多,平地稀少,农业的发展受到地理条件的极端限制,此外,煤炭资源的丰富使得桐梓县内经济发展失衡,城乡经济差距大,经济结构不稳定,城乡二元结构显著。2002年起由于乡村旅游业引进,加速了经济流动,至今已开辟了“品韵娄山”、“戏水楚米”、“花海小坝”、“品果红星”、“诗画金山”、“纳凉黄莲”、“田园朱天”、“垂钓朝门”、“休闲七二”、“避暑九坝”等乡村旅游品牌。在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了乡村物质生活的提升,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有效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2遵义市桐梓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

2.1区位优势

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不断推进,除了自身独有的自然人文环境之外,离不开周边区位的优势相长。

就地理环境而言,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由于构造体系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侵蚀并存,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全县山原、中山、丘陵、山间盆地广布,山脉纵横、河流密集。大娄山山脉呈东北-西南方向盘踞,形成了著名的“娄山关”景区,引来无数游人登高游览。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让桐梓县成为发展避暑经济的有力保障。“绿色空调,天然氧吧”是对桐梓气候优势的完美表述,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而对于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那里的人们更是迫切希望逃离炙烤,来到“天然空调”的桐梓农村休闲避暑。

2.2交通优势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遵义市市辖县,毗邻重庆,因此有“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桐梓的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首先它地处革命老区娄山关北麓,北邻重庆,南接贵阳,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仅只需2小时左右;其次川黔铁路和210国道纵贯全境;最重要的是2006年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往来的游客更加方便。如今,成渝经济圈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不断扩大化、规模化发展的典范。遵义市桐梓县作为成渝经济圈进入贵州的北大门,正在谋求“向北靠近”融入成渝经济圈。由于交通越来越便捷的今天,桐梓吸引了大量川渝一带的人在酷热的夏天来到桐梓避暑,推动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据笔者近一个月的调查,拒不完全的统计,截止目前,桐梓乡村旅馆达1000家,床位2万余张。2014年7月平均日接待游客7300余人,其中81.6%为川渝旅客。可见,交通优势以对桐梓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推动力量。

2.3市场优势

2011年,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在遵义进行调研时讲“遵义要进一步做好‘融入成渝’这篇大文章,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级”。而桐梓作为贵州紧靠成渝的北大门,近年来以第三产业逐渐崭露头角的乡村旅游业对遵义融入成渝经济区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和带动发展效应。

首先,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健康理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关切逐日提高,生态消费成了越来越多居民的健康投资。桐梓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旅游特色正好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其次,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为桐梓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源支持。乡村旅游与城市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成渝经济圈中多个城市的扩展,城市人口急剧上升,而农村人口开始减少。由于城市人口的收入普遍比农村人口多,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加之城市生活的压力,因此,他们普遍都希望在周末和节假日放松一下自己。但城市绿地和原生态的景观不断减少,就使山清水秀、瓜果农耕的乡村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4政策优势

避暑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为打开封闭地区的新型经济缺不了政府的宣传和政策的扶持。桐梓县委书记罗其方、桐梓县人民政府县长冉贤俊在“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相关会议中强调:针对当今旅游形势变化并结合本县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以实现县域经济后发赶超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桐梓旅游的转型跨越 。会议中明确提出现今的县域经济要主抓旅游避暑,以旅游避暑的发展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为鼓励农民大胆的发展避暑,加快农民地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桐梓县委、县政府出台更加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种规费,一律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对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乡村旅馆,免征营业税及附加税;鼓励乡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带薪领办乡村旅游项目。这些政策措施,促使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乡村旅游产业中,使避暑经济快速发展。

3桐梓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对策

3.1桐梓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桐梓避暑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要开发成入境避暑市场,使避暑经济上升到旅游经济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现今的桐梓避暑资源面比较窄;入境进行避暑的客源比较单一;避暑的基地还比较少;一些避暑基地的基础实施不齐全、交通运输不便捷;基地农民对避暑经济的认识不到位等;避暑经济模式主要以引进客源,保证客源的基本饮食,对于客人多的基地在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虽然比较完善,但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市场扩大的信誉度上存在很大的隐患,不利于基地建设的发展。

3.2开发桐梓避暑经济的战略对策

由于避暑旅游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旅游项目。因此桐梓避暑旅游一方面要依托成渝经济圈,吸引川渝两地的游客;一方面要与其它旅游品牌结合在一起,构建贵州大旅游圈,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争取更大的客源输入。为此,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把避暑资源作为其中的一项开发项目进行建设,高度重视避暑经济的发展,要试着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避暑经济。

3.2.1打造国家级的桐梓避暑基地

桐梓的避暑旅游虽然在贵州省的乡村旅游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现有的避暑基地仍然存在环境差,交通运输有待改善的问题。因此,要按照国家对避暑基地的评定标准和建设规范,以融入成渝经济区为契机,对桐梓的各个避暑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打造国家级的桐梓避暑基地,从而改变现有的避暑基地环境差和交通运输条件滞后的状况,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升桐梓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助推桐梓和遵义的经济社会发展。

3.2.2加强对基地农民的避暑经济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对避暑经济的认识,使他们了解避暑经济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中来,共享避暑经济发展成果。并定期进行安全、卫生、经营等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基地农民的人文素养,减少与避暑游客间的矛盾产生。

3.2.3利用宣传扩展市场资源

现在桐梓的避暑市场主要面对的是重庆及四川等地的旅客,市场客源偏少。为此,应该加大对桐梓避暑地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广告、传单、歌舞、微电影等宣传手段,大力推介桐梓作为避暑胜地的优势,并提出更多优惠旅客的方案,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源,助推桐梓和遵义的经济发展。

3.2.4加强避暑区域间合作

桐梓要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跨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重点建设开发避暑旅游精品线,把娄山关、楚米、茅石、天坪、九坝、官仓等乡镇乡村旅游点连接起来,同时与遵义周边的乡村旅游联手,共同致力打造出贵州最优秀、最具特色的避暑旅游圈。

3.2.5优化模式结构,创建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对现有避暑模式结构进行优化,改变单纯的农家乐避暑模式,开辟更多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产品,丰富基地旅游文化,增强营销方式的多元化。为此,桐梓的避暑基地要把休闲文化和体验文化,观赏文化和感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桐梓和遵义境内旅游资源的优势,让游客在心情放松的同时,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而使游客在温馨的“第二乐园”中,体验吃住行,娱购游的乐趣,真正享受避暑带来的身心愉悦。

4结语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可以使游客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厚重的人文景观中领悟历史悠久的文化魅力,从而使身心得到休憩,灵魂得到净化。因此,乡村旅游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发展生态文明,弘扬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遵义应以融入成渝经济圈为契机,以大力开发桐梓乡村旅游为典范,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步形成遵义乡村旅游的模式,为遵义在贵州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提供支持。

篇3

1、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2、加大对乡村旅游业融资的政府主导地位,促进闲置资金进入乡村旅游业的投入,解决乡村融资难问题;

篇4

一、土味:保留一份纯真

人都有猎奇心理,看惯了阳春白雪,有时偏偏就喜欢一些土得掉渣的东西,这种“土”首先是指原真的、古拙的、独特的民居、桥梁、古道等等,这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古老淳朴文化的载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带有普适性,国外也是如此,加拿大的农庄民宿、土耳其的洞穴酒店等,极好地保存了固有区域的整体风貌,对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亦然。这种“土”和“真”与城市司空见惯的现代化建筑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景观,这种差异化无疑是最大的竞争力。

有些乡村搞旅游,为修公路而拆古桥、伐古树、毁良田、废古宅,如此大费周折,丢掉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元素,几千年的古村毁于一旦,这是典型的南辕北辙、本末倒置。

国家倡导“三不一就”新型新农村建设,即“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新农村建设”,其用意也在强调保护农村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我们已经丧失了大量的古城古街,再也不能人为地破坏古村古镇了。

二、野味:守护一方乡野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的就是一种乡野风味,这种味道愈是久远,愈是绵长,愈是令人怀想,以至于城里人有了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乡村旅游由此而来。记忆中的故园往往是铭刻于心、令人难忘的,乡村之所以为乡村,就在于一个“野”字,或山野茂林,或沃野阡陌。“野”即自然,越是自然的,越是美丽的。旅游追求回归自然,旅游规划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留规划痕迹,道法自然。

自然的东西才能使都市人体味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这种田园风光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是城里人回归自然的心结,因而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

乡村旅游规划应当订制化,而非标准化、规范化和模式化。这种订制就是要遵循“道法自然”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忌随意改造乡野景观,刻意营造劳动场景。

现在,有的乡村搞旅游,动辄效仿法式庄园,过分追求城市化,采用“树木+草坪”模式,将农田及设施进行标准的“裁剪”,将城里的公园“搬到”农村,要么一排排整齐的景观树木,要么一片片规整的花样农田;有的无视山水环境的自然性、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的丰富性,甚至将溪水两岸统一改建成两壁陡峭的水渠,并加装花岗石护栏。

这些做法,使原本“显山露水”的主体景观淹没其中,原有风貌荡然无存,乡野情趣消失殆尽,乡村景点景观越来越趋于雷同,造成千村一面,使人感到失真与乏味。

三、俗味:演绎一种风情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纯朴的乡村风俗图!千百年来的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传统节庆构成了乡村独有的文化特性,其中有历史、有故事、有情趣、有风俗。这种俗味对于我们现代人弥足珍贵,也是城里人所梦寐以求的。

大俗即大雅。“俗”之旅游卖点正在于入乡随俗,参与和体验这类乡村民俗活动,原汁原味的农趣,由俗不可耐而随俗雅化,使大人重温童年味道,也让孩子体验到了真正的农趣。

乡间“俗”物数不胜数,无处不在,非物质文化中除了民俗节庆,当然还包括各种民间社会礼仪、传统工艺、风味小吃等,这些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必须注重保护与传承。

乡村旅游要把这些“俗物”转化为旅游资源、发展资本和竞争优势,必须力避把乡民整体搬迁,形成空村空镇,因为离开了原住民的乡村,就没有了乡村的所谓“俗味”和风情,没有人情味的乡村还值得眷恋吗?又怎能勾起寻根人的乡愁?

四、古味:传承一脉文韵

由于受地形气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古迹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有些构建独特,布局精巧,文化沉淀极为丰富,堪称中国建筑之瑰宝,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乡村旅游扎根于古老的村庄,古建尤为珍贵,即便是残砖断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鉴于此,要梳理当地文脉,传留当地文韵,存留当地古味。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力求修旧如旧,避免大拆大建。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乡村保留古风文韵,增添古朴沧桑之感。

对于古村保护,务必保持外貌上的古风、古朴、古香、古色,这包括古井、石碾、石磨、寺庙、祠堂、街巷等建筑设施的外立面,至于内部装修和陈设,为落实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便捷化、舒适化生活需要,可以稍加改造,但要特别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整体风格要保持一致,环境不能出现违和感,文化不能出现错乱感。

五、洋味:生发一丝创意

法国的乡村旅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发展经验,每年都吸引城市居民到此举办生日、婚礼、家庭聚会、洗礼等活动,以致于我国的游客趋之若鹜。

在普罗旺斯的葡萄酒庄不仅可以采摘水果,还能参观到葡萄酒制作的全过程,既大大促进了葡萄酒的销售,又使一、二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延长了产业链,扩大了经济收益。

目前我国兴起的休闲农业、农庄,通过适当地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整,引入时尚化、现代化、观赏化元素,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外来游客的舒适度,甚至给游客创造惊喜。

当然,添加现代元素,要注意适度,过犹不及。有的新建景观过于时尚化、现代化,与原有生态系统极不协调,甚至有点画蛇添足,结果只会弄巧成拙。

墨家主张“大道至简”,道家主张“无为而为”。这不是让人完全不动,不做任何事情,其用意是不要以多取胜;而是要以少胜多,这正是极简主义设计的精髓,即注重简约,抓住要害,尊重自然,顺乎自然。

篇5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是乡村经济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将乡村与城市紧密连接,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拥抱大自然的有效方式,还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环境生态和谐以及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严贤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背景,探讨与分析了农业旅游基本理论,并详尽地介绍生态农业旅游具体实践措施与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全篇共七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等。

该书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论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助于读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生基本了解。此外,该书还针对丘陵地区的地貌环境特征,提出适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垂直生态观景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多元化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读全书,不难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可作为农业及旅游类学科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林业、农业及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学习。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将生态、农业与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并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经营模式,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风景观赏、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品味农家风味等休闲活动。

然而,随着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愈发热烈,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首先,商业化严重,乡村特色不足。许多农业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即时利益与城市风貌,经营环境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乡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而会极大地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经营的长远发展。其次,服务水平差,缺乏专业人才。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快,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阻碍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意识不到位,忽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前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重视,而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游客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现代化农村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其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全方位进行振兴发展:一是加强人才振兴,大力招揽乡村优质人才,培育专业、实干的农民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农业振兴,借助高新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三是推动文化振兴,强化乡村思想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基本文化水平,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四是推动生态振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处理生态农业旅游的部分问题,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于实处,发挥其有效作用。加强基础建设,发扬乡村特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基础的前提下,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扶助政策。与此同时,将当地自然风光和特色物产资源融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不仅可以彰显出当地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效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当地各级部门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以农民为核心的地方人才队伍,以推动乡村振兴。此外,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重视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旅游经营者都必须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生态平衡发展意识,并制定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助力。《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以生态农业旅游理论为基础,对相关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包含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著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另一方面,还能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篇6

我们一行25人――包括第二轮部分省派“第一书记”、菏泽市部分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负责人――在山东早已寒风萧瑟、渐入严冬的时节,来到了翠绿满眼、芳香拂面的台湾。2个半小时的空中旅程,让我们实现的不仅是空间转移,更是时间转换――猛然间就从秋冬穿越到了春夏。温暖怡人的环境和气候,带来的当然是身心的舒畅和愉悦。在短短五天半时间里,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认真地听、仔细地看,进而深入地思考、细致地探讨,一步步加深着对台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台湾乡村旅游协会荣誉会长、国立暨南大学教授、博导郑健雄的说法:“台湾自实施周休二日以来,开创了旅游经济,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设施也因此得以强化,持续吸引都市游客至乡村游玩。”需求引领供给,供给满足需求。正因为几十年来台湾城市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使得农村也相应发生了重大改变:除了提升农产品价值外,也推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并提高了经济效益。其实,台湾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从效益低下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三产业跃迁的“不二法门”。否则,仅凭台湾那“一亩三分地”,只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纯粹农业”,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农村群众的衣食所需和发展愿望。

二、民间而非政府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台考察学习期间的两次座谈会上,笔者均在主讲介绍相关情况后向他们提问:“政府在台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即政府发挥的仅仅是鼓励(给一些发展成效较好的地区以适当资助)和规范(制定政策法规加以规制)作用,并未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发展乡村旅游,是民间自发的行为、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因为,台湾早已形成了完善的市民社会和成熟的市场体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完全民间组织的“台湾乡村旅游协会”在推动乡村旅游a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协会是非营利性的自发性社会团体,它的宗旨主要是:“⑴推动产学研官合作,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参与产业政策的制订和推行,并促进健康产业环境的形成;⑵拓展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商机;⑶开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效果的教育培训活动,协助会员单位进行有关研究发展事项,促进会员间的经验交流;⑷接受各级机关、团体的委托协助开展有关业务事项(比如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打造差异化的旅游品牌,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⑸促进乡村旅游两岸交流事项的开展。”该协会近几年来确如最后一条所言,与内地的合作日渐增多。比如,它在我省设有办事处;多次接待“山东千人乡村旅游带头人交流团”赴台考察学习;它为莱芜市齐长城“一线五村”制定的乡村旅游规划,已在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致力于打通全产业链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们考察学习过的每一个景区,几乎都不是为单一满足游客某一方面的需求所创设的,而是尽可能将“食、宿、行、游、购、娱、育、美……”聚为一体向游客推出,供游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尤其是习惯偏好做出选择。在不同时段,还可根据农业特点和本地优势不断推出契合游客口味的项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游客进入一个景区之后,便能完全沉浸其中,短期内不必再奔波到其他景区。换句话说,只有在同一空间中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才能不断刺激其消费欲望,解决一直以来均被视为难点的“留客”问题。当然,在“食、宿、行、游、购、娱、育、美……”中,也并非平推平拥、平均用力,而是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比如,“食”乃人的最基本需求,也是最重要需求。任何一个景区,都要在这个最基础的第一环节上做好文章,抓住游客的口腔和胃肠,才能促使其留下来,进而在更多项目上进行消费。举个例子,位于苗栗县三义乡双潭村的卓也小屋景区,是一片完全座落在山林中的休闲景区。在这里,不仅可以在全木结构餐厅中伴着一汪水塘享受自家园子里出产的果蔬和肉类,还可晚间居住在完全由老板本人设计建造的一座座草顶木质小屋之中。食宿以外的时间,既可在山间漫步,看着猫头鹰在树枝上静静休憩的憨态和蜗牛在水缸边慢慢蠕动的笨样,体验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精彩生态,更可走进染坊,在服务员指教下用纯天然的或蓝或紫染料和一些竹板、牙签、筷子、皮筋等简单工具,在白布上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随着季节的变化,景区还不断推出以花、果和昆虫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不断吸引游人再次前来。位于南投县埔里镇的桃米休闲农业区,除具有与卓也园区一样优美的自然景观外,更强调游客可以在此对传统农业进行体验和感受。尤其是对萤火虫和青蛙的悉心保护并利用它们开发出的各类有形(如食品、服饰、民宿)和无形(如学习培训、节庆活动)产品,更可起到让游客流连忘返之效。

四、对传统的保护与尊重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业属于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既然是服务,就必须围绕人的心理狠下功夫。如果提供的服务能触动游客的情感,那自然就是成功的。怀旧,是把握游客心理诉求的极佳选择。台湾,是一个不具悠久历史的地区,可向上追溯的时间短得可怜,但一些眼光精明的投资者却能够从短暂的过去发掘出长远的商机,确实让人佩服。宝岛时代村,尽管是草鞋墩人文观光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江钦良“生造”出来的一个室内景观,但反映的却是台湾“前现代化”时期百余年的历史风貌。置身其中,真似时光倒流,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尽现眼前,让人感怀过去并不总意味着黑暗、混乱、贫穷和压迫,那时也有那时的美。没有当时,便没有当今。传承历史,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埔里镇的广兴纸寮作坊和水里乡的蛇窑陶艺制作区,都曾是现代化前盛极一时的产业“骄子”。尽管它们如今已无任何生产上的意义,但却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被废弃甚至拆除。相反,这些地方都被完完整整保存下来了,让游客能够超越时间阻隔,近距离触摸、感知过去的生产场景。在这样的氛围中,再亲自动手制作一把纸扇、一个陶罐,自然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新北市三峡区的三峡老街和新竹县横山乡的内湾老街,更是全景留存了商业街区当初的风貌。红砖、木门、灰瓦、石板、拱廊、浮雕,相映成趣。而且,它们还都是“活的”,一直被持续保护并经营,不断向游客倾诉着当年的风情。三峡老街下水道的铜制盖板,都镂空雕花,分外别致。内湾老街的小火车站更是坚守原貌,尽量不改变旧时的陈设和布置。站牌、挂灯、摆钟、时刻表、售票窗口、红油漆的长条凳,都展现着过往的身姿。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价值链 增值 虹口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旅游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价值链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的低成本、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多为零星布点,不成规模。区域内乡村旅游点的粗放式增加使得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导致农户收益必然下降。针对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为例,通过引入价值链的理论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增值脉络,试图挖掘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更进一步发展。

乡村旅游的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区域地农户利用自身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经过包装以后,转化为旅游产品,使价值增值或者是价值转换的过程。都江堰市虹口乡以自身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为中心,重点打造以乡村农家乐为基础,乡村酒店、乡村连锁客栈等新兴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区域旅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服务三个方面。在基本的价值增值之外,各乡村旅游发展区还依赖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形成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上的优劣势,即乡村旅游价值链的辅助增值因素。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指的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般价值增值过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基本价值链体系当中,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得到了增值。在基本价值链发生过程当中,与地方性、民族性结合好的区域,其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结合虹口乡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这里的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笔者重点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见图1)。在图1的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当中,其增值部分有三处:

第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农乡风俗、农村生态等在成为旅游资源以前,充其量是作为相对吸引物而存在的,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虹口乡得天独厚的纯自然农业生态对于周边区域的人来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当地农民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吸引物的包装后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在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形成乡村旅游的第一层价值渗透。

第二,市场的推广与宣传。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基础之上形成了农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价值是需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虹口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虹口乡村旅游节”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推广营销形式为区域客源地游客所认识,促进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二层渗透。

第三,乡村旅游的服务。旅游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游客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离不开服务链条。虹口在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无形增值。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三层渗透。

(二)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

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见图2)指的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部分,是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的附加值。笔者主要围绕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对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层面有重要影响的要素。

第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旅游产业其涵盖范围之广、关联带动性之强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其发展环境除去一般产业所面临的一般环境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环境。虹口乡村旅游区依托于四川都江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城乡统筹的机遇,使得虹口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虹口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又使得乡村旅游的崛起成为必然,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又使得虹口乡的农户经济意识超前,社会性发展较好,这些都使得虹口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较强。

第二,市场营销与推广的附属价值增值。市场营销与推广在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整体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市场营销与推广,因此,作为不独立产生价值的要素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旅游的附属价值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方面“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地将虹口乡村旅游推入市场,成都、都江堰客源市场对虹口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丰富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出又使虹口乡村旅游成功融入了区域旅游产业。

第三,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末端(乡村旅游服务)的附属价值增值。作为乡村旅游价值实现的载体,乡村旅游服务的基本价值贡献显而易见,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服务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隐性价值增值点。在充分挖掘其他乡村旅游链价值点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服务的特色、创新、可持续成为乡村旅游取胜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主轴线,辅助价值链的提出有助于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整合创新

(一)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改变了城乡结合带农村的传统产业思维,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又成为农户寻求新型产业的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自发行为,形成乡村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直接动力。例如虹口乡村旅游区域的成功打造与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打造、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建立密不可分。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增值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层面。对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场影响力大、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要依据各地方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来确定乡村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区域和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要改变由空间距离一种因素决定目标市场的做法。在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要从营销主体资源、目标、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等相符合。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地方性和参与性

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个性地重复性开发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难以对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在此条件下,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独具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虹口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虹口AAAA级漂流景区吸引了较多游客,是虹口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有力补充,与虹口猕猴桃种植、三文鱼养殖等形成了较之其他区域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谱。

实现乡村旅游参与性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社区参与性旅游。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和农户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是一个好的实现乡村旅游独创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保证社区成员可以获得旅游发展带给本地区的利益和福祉,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旅游业税收渠道而进行的旅游收入分配应该优先用于发展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付宇光,2009)。

(三)多渠道、多方位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其临近城市群,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地的拓展,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客源地的最大程度地覆盖。乡村旅游区域的营销在融于主体旅游产业营销网络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细分化的营销模式。

(四)乡村旅游服务的多角度提升

在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服务也应该突出地方性,有所创新,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有力延伸。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可以从人员主体,服务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提升,满足客源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型需求。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索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当中与旅游价值链要素相吻合的那一区间。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直接和间接要素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价值。虹口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涵盖了虹口乡区域的所有旅游价值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要素单位。虹口漂流、三文鱼养殖基地、猕猴桃种植园、虹口乡村农家乐等是虹口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潜在关键组成。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优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链各要素的潜在价值,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全方位的,基本的价值流通过程已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与提炼,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有创新性的价值链增值点的挖掘,依赖于辅价值增值要素的最大化提炼,使辅价值增值点转化为基本的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要素,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性,与旅游资源地方性的内涵相契合,地方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城乡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79―07

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当今全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也出现了乡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和生物物种减少,森林、草原等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农村广泛兴起。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乡村环境出现了一些生态恶化的新问题。乡村成了我国生态伦理建设的薄弱环节。

目前,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非农产业收入,各地对原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强,尤其是对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乡村的生态伦理及生态意识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乡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而新的乡村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眼下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就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业一旅游”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在构建乡村生态伦理中的作用,为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系统的优化发展提出建议,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2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桂林市所辖的一个少数民族山区县。综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和桂林当地等媒体的报道,这个昔日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经过20多年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探索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也叫“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简称“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截止2006年4月,恭城有沼气用户5.7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8%,人户率全国排名第一;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养殖业以年50%的速度增长,水果每年以40%增长,人均水果面积、产量、收入都名列广西前茅,而且无公害水果面积占广西无公害水果面积5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266元增长为2005年的2850元,不少村子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如今,“恭城模式”的生态链、产业链不断延伸,催生了恭城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旅游,正在形成“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一加工一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红岩村位于县城南部的莲花镇,因创造“恭城模式”和据此为平台发展以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中心的乡村旅游闻名。根据深入实地调研和综合媒体报道,红岩村从2003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来,大力开展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兴建了43栋具有现代文明设施的乡村别墅,有客房170间、床位340张,还修建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旅游登山道、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并成功地举办了三届旨在推销本村生态农业主打产品――月柿和吸引人气的“恭城月柿节”。两年多来,该村累计接待旅游者36万人次,村民非农业收入人均达7000多元。最近,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2月28日,桂林市在红岩村隆重地举行了“桂林乡村游”开幕仪式,拉开了桂林开展“中国乡村游”的序幕。

伴随着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也随之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并引入关注。因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促进当地村民构建起新型的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起现代文明的社会风貌。也就是说,从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决定着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先进的乡村生态伦理观的确立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而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将深刻地促进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

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 问卷设计目标

调研在全面了解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状况的基点上,以其对乡村村民生态伦理观念形成的影响和建设水平为总目标。

3.2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分为人口统计特征、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等4个部分。其中,纳入分析的问题44个,表明样本生态意识状况的问题36个。

3.3 问卷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59例,占57.3%,女性44例,占42.7%;从年龄阶段来看,受访者最小15岁,最大74岁,基本涵盖了各个不同年龄段人群,其中15―34岁的青年人42例,占40.8%,35―54岁的中年人53例,占51.5%,55―74岁的老年人8例,占7.8%,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基本符合当地人口特征;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的23例,占22.3%,初中56例,占54.4%,高中20例,占19.4%,大专及以上4例,占3.9%;从人均旅游收入角度来看,无旅游收入者30例,占29.1%,旅游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24例,占23.3%,旅游收入在2001―4000元之间者23例,占22.3%,旅游收入在4001―6000元之间者15例,占14.6%,旅游收入在6001元以上者11例,占10.7%。这些指标反映出随机抽样所获样本的基本特征:涵盖了当地生态旅游乡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3.4 问卷设计方法

采用专家效度法指导问卷题目设计,在确定重点调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采用德尔菲法对大量指标进行筛选,以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问卷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收回问卷作信度分析,采用克农巴哈的阿尔法模式(Cronbaeh’s alpha),用项内平均相关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基本概况

在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本文首先采用SPSS软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频数分布分析,以期直观地了解问卷得分的大体情况,然后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进行分析,做出进一步判断。结果显示:在对问卷全部44个问题的信度分析中,Cronbach’salpha=0.851,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ltems=0.953,说明该问卷设计合理,内部一致性良好,所获结果可靠性较高。

4.2 问卷结果分析

4.2.I 公共生态意识结果分析

公共生态意识部分问卷结果表明:明白生态环境这一概念的人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5.2%,比例偏低,这说明当地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关于生态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村民还不太明白生态环境的内容。调查同时显示,当地乡村村民生态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没听说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32%,虽然听说过但知之甚少的人占54.4%。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村民对生态环境的理论范畴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不甚了解,但朴素地认为生态环境重要或者很重要者所占的比例高达83.5%。调查还发现,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村民,不知道当地有环保部门,或者说没有与当地环保部门打过交道的比例竟高达82.5%,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环保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有待加强。问卷通过对受访者的态度测度,来确定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强弱。这些问题划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测度经济利益相关条件下受访者对公共生态的态度;另一类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受访者对公共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来判断其公共生态意识强弱。分析结果显示:该生态旅游区村民在第一类问题上的得分明显低于第二类问题。在第一类问题的回答中,有67%的人认同“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这一说法,认同“为了维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生态环境作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人占到44.7%。在第二类问题的回答中,55.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88.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73.8%的人认为生态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有87.4%的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义务。初步分析发现: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往往使人们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这导致了第一类问题得分偏低。与此同时,当地以生态农业旅游为龙头的生态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新的生态观,以及农民们对于一些口号的耳熟能详使得第二类问题得分偏高。由此可见,村民生态意识的加强除了有赖于其素质的不断提高外,也与生态环境改善是否会给村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及教育宣传的力度息息相关。

4.2.2 地区生态意识结果分析

地区生态意识部分调查显示:村民对本地生态环境的评价较高,只有8.8%的受访对象认为本地生态环境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大部分人认为本地的生态环境还应继续改善,占受访者的65%。这一方面显示出本地村民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缺乏敏感和认识。在问卷的旅游生态意识调查分析中本文得到两类数据:第一类问题:村民对旅游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感知和认识,受访者中没有意识到游客到来将对当地水域造成一定污染的比例高达87.4%,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带来噪声污染的受访者比例为80.6%,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植被造成破坏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71.8%,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带来大量生活垃圾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65%,不认为游客大量到来将对本地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的受访对象所占比例为90.3%,能判断出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人只占受访者的24.1%。这些数据再次说明:目前,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正处于发展初期,村民的目光被牢牢地吸引在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二类问题:村民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当遇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持观望态度的人与出面劝阻的人比例大体持平,分别为44.7%和55.3%。反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限制游客数量的人数占全体受访对象的81.6%,而认为应对游客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人数占到受访对象的60.2%。这一结果与当地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相吻合,显示出村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所持的非理性态度。

4.2.3 生态价值意识结果分析

生态价值意识部分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生态价值的认识普遍较高,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本地社会知名度的人占全体被访对象的85.5%,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比例为82.5%,认为村民因此而更加热爱本地的比例为78.6%,而认为可凭此获得更多外来投资的占68.9%,认为村民因此而获得更多收入的占81.5%,认为村民因此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的占74.7%,认为生态环境是本地旅游发展最重要因素的占85.4%,认为生态价值仍未充分开发的占到71.9%。以上数据说明,生态农业旅游的初步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对生态价值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将成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

4.3 生态农业旅游对红岩村生态伦理构建的影响分析

对问卷中部分问题所作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各部分得分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376>0.05),地区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意识得分与年龄阶段也不具备显著相关关系(P=0.116,0.264>0.05)。乡村村民年龄与受教育程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可见,影响问卷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两者之间比较发现:人均旅游收入与各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教育程度与各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人均旅游收入水平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主要变量,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协变量。

为进一步了解恭城县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对村民生态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对问卷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得到了某些有价值的结论。

在协方差分析的第一步骤中,本文对人均旅游收入划分为5个组(0―4组):依次为无旅游收入;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下;旅游年收入2001―4000元;旅游年收入4001―6000元;旅游年收入6001元以上,对它们之间的线性趋势做出如下初步判断:①各旅游收入水平组的教育水平分布基本相同,无明显偏差;②各旅游收入不同水平组的得分与教育程度均呈现较显著的直线趋势;③各组直线趋势的斜率接近。从这几点中,笔者初步判断资料符合协方 差分析的要求,可以继续分析。在协方差分析的第二步骤中,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各组的总体斜率是否相等。输出的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在4部分得分中均无统计学意义,且P值较大,因此,可以认为各组斜率相同。在以上两个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协方差分析得以顺利进行。

首先,利用SPSS软件给出各组各部分得分对受教育程度的修正均数,并且比较各组修正后的均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进而定量揭示旅游收入水平对生态旅游区村民生态意识是否产生了显著影响。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均对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以及生态意识得分有影响,P值分别为小于0.01和小于0.01,小于0.01和0.01,小于0.01和0.024,小于0.01和小于0.01。

按修正后教育程度为2.05的情形计算出各组修正均数及相应的可信空间,结果显示:公共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随着旅游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成为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的一个分界线,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下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较低且相差不大,而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较高且接近。生态价值意识得分均值也基本上随着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但更多的表现为有无旅游收入各组之间的显著差距。汇总后,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呈现出明显而规则的随旅游收入增长而不断提高的趋势。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至表4所示。

表1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公共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各组的公共生态意识得分差别有的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的则没有显著性。其中,无旅游收入组(0组)与其他各有旅游收入组(1、2、3、4组)的得分差异均具显著性,低旅游收入组(1组)与其他各组(0、2、3、4组)的得分差异也具有显著性。可见,在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较少的村民群体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发展显著落后于直接获利较多的村民群体。统计分析显示: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下组(0、1组)与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各组(2、3、4组)之间的生态意识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距。因而在本研究中可以认为,人均生态农业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乡村村民公共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

表2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地区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不仅中低旅游收入水平组(0、1、2组,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之间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以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为界线,中低旅游收入水平各组与高旅游收入水平各组之间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少的村民群体其地区生态意识的发展也显著落后于获利多的居民群体。在本研究中,人均生态农业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是生态旅游经济对村民地区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这个差异界线之所以高于以上公共生态意识部分,是因为在本次地区生态意识调查部分中存在较多比较隐蔽且敏感的旅游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因为直接触及某些旅游经营者的既得利益而导致部分问卷得分偏低。事实上,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初阶段,只有老资格且经营规模较大的旅游经营者才会深刻体会并正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本地在发展旅游以后的生态环境变迁,其他中小经营业主以及非直接利益者往往着眼于如何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访,而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

表3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无旅游收入组(0组)与有旅游收入各组(1、2、3、4组)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具有显著差异,有旅游收入各组之间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无显著差异,有无旅游收入成为影响生态价值意识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可见,在本研究中,能否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并从中直接获利,是决定村民能否认识到当地生态环境潜在价值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只有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让村民真正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他们对生态价值的再认识和态度才会因此而更加倾向于积极。

表4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各组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除部分相邻组(1组与2组、2组与3组)外,各组的生态意识得分差别均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认为:在红岩村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村民旅游收入的提升,村民的生态意识将得到显著的提高,乡村生态伦理将得到积极的构建。

5 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论来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区的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是生态农业旅游的繁荣使当地村民收入普遍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对村民生态意识提高的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他们有了吸收新观念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收入的不断增加激发了他们提高自身生态意识的积极性。二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当地乡村村民的传统观念,使他们逐步树立了先进的生态文明观。作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区时刻虚心听取来自政府和学界的意见,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培养出符合当地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生态观;生态旅游在信息流的引入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三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直接依托于当地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这给当地乡村村民以直观的示范意义,使他们对生态价值有了更高的评价,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创造并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研究同时发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于当地不同村民群体的生态意识影响程度是有显著差别的,不同旅游收入水平人群的生态意识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其基本规律是:村民旅游收入水平越高者,其生态意识也就越强;且只有当旅游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期望值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对乡村生态意识的影响才会显现。由此可见,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村民的广泛参与,而且应该设法保证每一个生态农业旅游参与经营主体能够在旅游发展中获得一定水平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对该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而言,理想的状况是要保证每个家庭都能较深入地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去,这将有助于保证其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这也正是确保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要素之一。而这恰恰印证了生态旅游理论有关生态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和生态旅游机会的可得性这一论断。

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结论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目的地村民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有所差异。在不断提高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收入影响之下,村民生态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首先使村民对生态价值进行重估,生态环境价值得到重视;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村民逐步深入和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受不同以往的教育和影响,逐步树立了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这种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往往从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提高开始,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村民参与旅游度的提高,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与本地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引发了村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态旅游业环境影响的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

篇9

(一)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竞争压力大

从总体分析,农民收入较低,在收入上仅靠土地和种养获得,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很少且收入大多用于基本生活消费,部分农民家庭年收入仅有2 000到6 000元。农民的收入还需要支出孩子学费及老人赡养费。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产条件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下,竞争力弱。

(二)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落后

调查的农民中只有21%是大专或本科学历,且有25%的农民是小学以下学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较为保守,且在传统小农意识作用下,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创业精神。同时,农民所受的教育少,对科技了解不够,缺乏运用科技的能力,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及新农村建设。

(三)生活生产方式仍以农业为主

调查的农民中有将近一半的人生活生产方式是农业,只有18%的农民生活生产方式以旅游业为主。虽然旅游业成为时下最热的娱乐消遣活动,但在安新县这样的5A级景区,旅游业没有得到开发。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快对乡村的旅游业开发,丰富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

(四)休闲娱乐方式单一

经调查发现,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单一,大多只是看电视、打牌,没有养成看书、看报、运动的休闲习惯。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是原生态状态,且他们的娱乐意识浅薄。因此,政府要不断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培养和提升农民的文化需求观念,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五)农民对村里的文化活动热情不高

经调查发现,农村的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有25%的农村没有开展农村活动,农民对农村的文化活动不够热情,认为活动的开展和自己无关。同时,政府对文化活动的宣传不够,导致很多农民不了解活动开展的意义。

(六)农村建设缺乏和当地旅游资源的结合

安新县作为5A级景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调动剩余劳动力。因此,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实现当地资源的充分开发,还能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将农村建设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加强管理、服务、督促,并不断为其建设创造条件。

二、乡村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一)利于调整乡村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采取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自给自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就会给其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影响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给乡村带来游客,不断刺激外来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农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乡村的生产发展。另外,开发乡村旅游能把民族风情、乡村文化艺术、乡村生活及农业生产等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旅游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为乡村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二)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多种形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融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让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上的本质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

开发乡村旅游业能吸纳乡村的多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通过加工和销售农产品、提供饮食和住宿等方式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生活水平。以安新县为例,安新县作为旅游县,临近保定、石家庄,发展好白洋淀地区的旅游业,可以提升农民就业率,并从总体上提高安新县就业率。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业具有促进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利于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业能改善乡村的卫生环境,为乡村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能推动乡村卫生条件的改善,加快环境的治理步伐,实现对乡村的整体建设。另外,乡村旅游业要求每个村都具有特色面貌,打破目前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局面。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业,能促进乡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五)利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篇10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居民开始选择旅游这种方式在工作学习之余来放松自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农村地区不仅开始努力发展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如常见的农家乐等,通过吸引城市游客进入乡村体验自然田园生活,从而增加农作物,养殖业产物的附加值。而且,旅游业发展还提高了一部分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产品的需求,因此刺激农民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从而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的多样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途径。

本文使用实证分析的方式,主要探讨了旅游业附属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为农村地区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例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农村旅游业概念的补充,以及目前农村旅游业研究的一个完善。当今社会,旅游业浪潮的一步步向前推进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地区也需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而需要有效利用这一契机,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收入。因此,笔者认为本文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在近几年,建立文明生态村的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根据自己的土地实际利用方式,提供城市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旅游业附属产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口号提出后,农村旅游业开发以及通过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的完成迫在眉睫,利用旅游业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梁沙村种植草皮为例,通过浅谈该种旅游业附属产品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将对该调研地以及其他情况相似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旅游业附属产品生产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梁沙村种植草皮是一种旅游业附属产品,其历史已经有17年,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于07年前后。特别是国际旅游岛的口号提出以来,利用草皮美化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村民开始放弃更多的土地进行草皮种植。草皮种植与粮食生产相比收益更大。首先,草皮种植无需对其进行太多看管,仅需定期适量浇水施肥即可,到了收获季节,仅需将草皮翻起后即可卖出。一般来说,草皮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在每年第一季种植草皮翻起后,第二季可以马上进行种植。同时,一般种植草皮的土地肥力下降速率慢。其次,草皮种植收益要远远高于粮食生产。梁沙村的草皮在海南省非常有名。主要有三大类,一般用于酒店,别墅,花园等的铺设。据了解,一平方米草皮一般可以卖到3块至4块钱不等,而在春节期间,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海南省各家酒店急需大量草皮对酒店环境进行布置装饰,因此此时草皮价格会骤升到5块钱以上。

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尽管梁沙村很早以前就有了种植草皮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推广,当地村民多年来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收入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007年以后种植草皮规模逐渐扩大,真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产业,即种植业与服务业,第一、第三产业相交融的产业。如今,梁沙村种植草皮的面积达到了15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从图中不难看出,2007年农户草皮种植亩数普遍高于06年。通过调查了解到,2007年新增的进行草皮种植的土地绝大部分并非由原粮食种植地转化而来,而是曾经的荒废土地。梁沙村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从事粮食作物的生产,使得许多土地因为产量低而被荒废,但是这部分土地却非常有利于草皮的生长,因此,2007年以后,随着对草皮需求量的提高,这一部分土地被重新开发利用,为梁沙村村民创造了新的商机。尽管草皮收益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但是,从2007年以后,梁沙村的土地利用结构依然处于一个基本稳定状态,而并没有大面积从粮食种植想草皮种植转化。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梁沙村土地自身存在转化功能的缺陷;其二,虽然政府许诺下拨大量的粮食补贴金,然而,农民依然希望进行粮食自产,以在政府资金尚未下拨至各户,或拨入资金较少的情况下,保证全家人的口粮;其三,土地利用方式并不能实现迅速的转变,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图2反映了2007年以后耕种土地亩数与草皮种植亩数的情况。

由图可知,2007年以后,虽然村民们已经意识到草皮种植收入将会大大超过粮食种植收入,且草皮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张,但是粮食种植土地面积仍然远远大于草皮种植面积。除了少数农户草皮种植与粮食生产土地面积将近1:1外,大部分农户都是4:1到5:1的水平,有一户农户甚至没有进行草皮种植。笔者通过了解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的力度不够。2007年以来,强农惠农资金逐渐下拨到各财政局进而各财政所。在梁沙村,对于资金中粮食直补的一部分,财政所根据每亩补贴32元左右的标准下拨至各农户。但是,根据所调查的13户农户情况,家中亩数最多的也只有6亩左右,因此单个农户最多只能领到不到200元的补贴,而这一补贴,并不足以保障农户的粮食供应。因此,农户不得不利用土地进行粮食种植,以保证口粮的供给,这势必导致草皮种植面积得不到大范围地扩张。

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草皮作为城市绿化带,花园,酒店草坪,沿海别墅的重要装饰工具,在环境美化工作中的对其的需求越来越大。自2007年以来,草皮出售成为了梁沙村村民继粮食种植之后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图可知,从2007年到2008年,草皮种植收入出现了平均约670元左右的提高,其中最高提高幅度高达1300元。这一提高的主要来源是海南省每平方米草皮的市价由3块钱多升至超过4块钱。可见,梁沙村的草皮种植收入受到市价变化的限制,因此,由于08到09年,每平方米草坪的市价未出现同期较大波动,使得这两年的草皮种植收入基本保持持平。

由调研可知,在07、08、09年13户村民的草皮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中,有7户超过50%,另有3户则在50%上下波动,这反映出了07年草皮种植规模化以来梁沙村村民草皮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基本情况。从中不难看出,尽管草皮种植面积远低于粮食种植面积,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草皮种植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草皮种植收入对村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如果将所有的土地全部转化为草皮种植用地,农民收入将会得以大幅提高。但是,目前梁沙村草皮依然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草皮种植收入完全受到市价控制,因此梁沙村的草皮种植收入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一旦市场遇到极大冲击从而带来价格下降,会使得梁沙村村民受到极大损失。

二、政策与建议

由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2007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的腾飞,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口号的提出,梁沙村旅游业衍生品的发展,因此受到了积极影响。在梁沙村,对于大多数农户,种植草皮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一旦能够稳定并逐渐提高这块收入,梁沙村的人均收入将获得大幅提高。然而,由于政府管理方式与力度的欠缺,以及村民自身原因,这一积极影响表现并不明显。进入2010年,由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全面展开,梁沙村更应该在这一大背景下努力完善和促进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根据所调查结果,可针对农村旅游业衍生品的发展,得到政策建议如下:

梁沙村的草皮种植业在2007年以来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始终不愿意放弃粮食种植,种植草皮这一特殊产业始终无法迈入成熟阶段。村民不愿意放弃粮食的生产,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政府补贴不足与不到位。笔者认为村民是否愿意进行水稻种植向草皮种植的转型,政府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一方面,要科学引导农民使用粮食直补的补贴,可以利用这部分补贴购入家禽,家畜等,发展养殖业,招募科技人员或者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对农民进行相关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对口帮扶,动员社会人士或企业这部分群体的资金来帮助村民购入畜禽,或者资助一部分农村青少年进行专门技术的学习,将会有效地为村民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从而使村民能够脱离通过种植粮食来维持全家基本生活的状态,而将更多的土地用于草皮种植。

同时,政府也要着重提高村民素质以及村民的科技水平和致富意识,指导村民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利益的获得,让村民真正了解及获得更多更好的富裕手段。只有这样,村民才能够获得更多收入,从而真正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梁沙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先行优势:首先,梁沙村作为海南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自然村之一,成为了推动海南省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其次,梁沙村的水土状况决定了其在草皮种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再次,随着2009年海南省全面开始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阶段,全省各界对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梁沙村的发展资金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其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充满希望。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梁沙村应该重视政府的指导作用和村民素质的提高,有效的将现有的旅游业发展产品及产业引入成熟阶段,创造更多财富,造福于梁沙村村民甚至整个新坡镇。

参考文献:

[1]陈东.闽侯县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缓解[J].福建地理.2006.

[2]段海莉.武玮.王赞.渭北农村旅游业发展浅析[J].山西林业.2009.

[3]胡志安.农家风情吸引万家客――对鄂州市农村旅游业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1.

[4]蒋玲.陈玉成.新农村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新农村建设.2008.

[5]李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篇11

通过对云南、四川两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学习考察,我们开阔了眼界,振奋了精神,理清了思路。不仅目睹了青稞翠竹映衬下秀美怡人的田园风光、风格各异的别致农宅和鸟语花香、小路通幽的农村新景象,而且深深感受到了南方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深厚氛围。实践证明,云南和四川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村面貌,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现在两省休闲旅游农业已成为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载体。已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实现县域突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新举措。他们发展的主要经验归纳为:因地制宜,准确定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政府引导,措施到位。

1.1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在广泛调研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城市郊区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围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以提升农业产业和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合力推介体验式、休闲式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创造性地打造了以农居、菜地、荷花、、梅花为特征的“花乡农居”、“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蓠菊园”、“幸福梅林” ——“五朵金花”。通过“花乡农居”体现乡村四季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俨然一处花枝招展的世外桃源。“花乡农居”已经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花卉生产集散地,同时还是成都近郊最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之一;通过“江家菜地”设立水果、蔬菜等种植区,吸引市民既可以自主选择地块进行认种,体验农耕乐趣,享受收获喜悦,还可以在清静闲适的乡村酒店小住,感受农家淳朴生活,领略乡土民情,放松身心,倾听心灵同大自然和谐共鸣的声音;通过“荷塘月色”引进知名画家、艺术家,将湿地生态、荷花文化与艺术形式和谐统一在一起,打造景色独特优美、艺术气息浓郁的一个观光休闲、体验艺术魅力的理想场所;通过“东篱菊园”,体现四季风光迤逦,景色迷人的一处拥有绚丽丰富文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人们体现田园生活、回归大自然界的绝佳去处;通过“幸福梅林”,利用幸福村的传统梅花种植优势,将梅花种植与“梅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以“梅文化”为主题定位的“幸福梅林”,成为人们观赏梅花胜景、陶冶品格情操的乡村休闲场所。

1.2景观化打造,城市化建设 四川省成都市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适度进行景观打造,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改造农房,对城市郊区农房以就地改造为主,采取“农户出地出资、政府补贴引导”的方式进行,一幢幢赏心悦目的老成都民居和仿欧式建筑群成了一道道风景线。二是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三是配套设施现代化。农民户户通光纤,家家通有线电视,在全市农村建立了村卫生服务中心。四是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建成微水治旱工程、农业文明记忆馆,举办梅花节、节、荷花节等。五是开发土地集约化。对土地硬化严格监管,整合农宅,拆除违建,减少农房占用耕地,盘活土地资源。几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通过项目整合农宅,整理出20000多亩耕地,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梅花种植面积30000亩,种植面积40000亩,荷花种植面积20000亩,菜地70000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