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普通话演讲技巧

普通话演讲技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5 09:56: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普通话演讲技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普通话演讲技巧

篇1

为保证活动如期顺利举行,并达到预期效果,活动设立组委会。组委会由学院党委书记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处、财务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和各系党支部为成员。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委,主要负责具体赛事的组织、协调、信息、资料收集、工作人员安排等工作。

二、活动项目

1、金话筒主持人比赛。金话筒主持人比赛通过即兴演讲、晚会主持、现场采访、新闻评说四个项目进行。即兴演讲时间为2-4分钟,现场抽题,准备3分钟后进行演讲,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演讲技巧处理较好。晚会主持以“文艺晚会”为内容,主题自拟,时间为2-3分钟,要求仪态端庄,语音标准协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现场采访时间为2-3分钟,由选手抽取题目,对观众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式采访,要求主题明确,问答合理,语言流畅。新闻评说由工作人员播放一段当年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片段,参赛选手进行解说和评论,时间为2-3分钟,要求评论观点正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得体。以四个项目的积分总和排取比赛名次。

2、书法比赛。书法比赛采取提供书法作品和现场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供的作品由承办部门限定主题,硬笔、软笔均可,章法不限,其中硬笔不超过4开纸,软笔不超过4尺宣。现场比赛由承办部门指定内容,提供专用纸张,现场作业。以作品得分和现场比赛得分之和计本项目比赛名次。

3、摄影作品展。摄影作品展以校园生活和校园场景为内容,彩色、黑白照片均可,照片最小必须为七寸,要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美感。

4、英语才艺表演。英语才艺表演通过英语诗歌朗诵和英语演讲两个项目进行。英语诗歌朗诵内容自选,要求朗诵语音准确,声情并茂,时间为3-5分钟。英语演讲主题由承办部门确定,时间为3-5分钟,演讲后当场回答评委的提问。以两个项目的积分总和排取名次。

5、校园歌手赛。校园歌手赛曲目自选,要求内容健康。独唱、重唱、合唱、表演唱均可,形式不限。

6、器乐比赛。器乐比赛曲目自选,管弦乐、民乐均可,合奏、小合奏、独奏等形式不限,时间不超过8分钟。

7、舞蹈比赛。舞蹈比赛要求动作编排为自创,群舞(不超过36人)、三人舞、双人舞、独舞均可,时间不超过8分钟。

8、曲艺比赛。曲艺比赛要求选手自创作品,相声、小品、短剧、评书等均可,形式不限,时间不超过10分钟。

9、诗文朗诵赛。诗文朗诵赛以中外文学名篇为内容,脱稿朗诵。参赛选手可配以背景音乐,人数不限,形式不限,时间为5-8分钟。

10、青春形象大赛。青春形象大赛要求参赛选手形象气质较佳,知识视野开阔,爱好广泛,口头表达及思维能力强,女生身高160cm以上,男生身高173cm以上。比赛分为自我介绍、才艺表演、服装展示、素质考核四个项目。自我介绍以班级、姓名、爱好与特长、参加比赛的感受、自己的学习生活等为内容,时间为1-2分钟,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流利。才艺表演形式不限,歌、舞、小品、乐器、戏曲均可,内容自选,时间为3-5分钟。服装展示要求自行设计或准备服装,符合学生身份,富有青春气息,采用舞台表演方式展示,时间为1-2分钟。素质考核由承办部门确定内容,如成语新解、时事点评、知识问答等。选手以四个项目的积分总和排取名次。

三、各项目的评分标准

1、金话筒主持人比赛。即兴演讲满分10分,其中主题与内容3分,普通话2分,表达技巧2分,台风2分,效果1分;晚会主持满分10分,其中普通话2分,技巧3分,台风2分,效果3分;现场采访满分10分,其中采访内容4分,采访技巧3分,普通话2分,采访效果1分;新闻评说满分10分,其中观点2分,内容3分,台风2分,普通话2分,效果1分。

2、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和现场比赛满分分别为10分,综合其笔力、风格、章法、技巧等评分。

3、摄影比赛。满分10分,综合其内容、选景、拍摄技巧等评分。

4、英语才艺展。英语诗歌朗诵满分10分,其中语音3分,表达2分,技巧2分,仪表及台风2分,效果1分;英语演讲满分10分,其中语音3分,主题与内容3分,表达技巧2分,效果2分。

5、校园歌手赛。满分10分,其中音准3分,节奏3分,技巧2分,难度1分,台风及效果1分。

6、器乐比赛。满分10分,其中音准3分,节奏3分,技巧1分,难度2分,效果1分。

7、舞蹈比赛。满分10分,其中编排3分,动作3分,难度2分,效果2分。

8、曲艺比赛。满分10分,其中主题与内容3分,技巧3分,难度2分,效果2分。

9、诗文朗诵赛。满分10分,其中内容2分,普通话3分,技巧2分,形式1分,台风及效果2分。

10、青春形象大赛。自我介绍满分10分,其中内容3分,普通话2分,表达技巧2分,台风及效果3分;才艺表演满分10分,其中难度2分,技巧2分,表演水平3分,台风及效果3分;服装展示满分10分,其中服装3分,动作3分,技巧2分,效果2分;素质考核满分10分,其中内容4分,普通话2分,技巧2分,效果2分。

四、活动组织及参赛要求

1、每年从以上10个项目中,选取6-8个项目开展比赛活动,由组委会指定部门承办单项活动的复赛和决赛。

2、各系以班为单位,积极组织动员,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组织进行班级选拔,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班级选拔赛的一项活动,各班推荐选手参加各系预赛。

3、各系预赛后,规定时间内推荐3-10名选手或节目参加学院复赛,每名选手最多可参加两项比赛。

4、承办部门按组委会办公室通知,统一组织各系推荐的选手进行复赛,决出15-20名选手决赛。复赛和决赛题目由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制签,评委由组委会办公室统一聘请,现场抽题及统计分数的工作人员均由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安排。

五、奖励及记分办法

篇2

二、科学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发音实训、态势语言实训、情境应用实训等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训练、鉴赏、实践三个层次进行操作。“训练”主要包括普通话正音训练、朗诵训练、演讲训练。普通话正音训练包括七个部分,分别为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训练,重点是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在实训时教师可以根据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进行正音训练,还可以根据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言、语法等方面的差别,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普通话纠音训练,培养其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鉴赏”主要是通过欣赏范文朗诵音频和视频,从中了解并掌握诵读的技巧;通过欣赏著名演讲文稿与名人演讲音频、视频,从中体味演讲的感染力与魅力,掌握演讲内容的编排和态势语言的运用;通过实地观看论辩赛或者欣赏辩论赛视频,从中感悟思辨的力量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流畅练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方自信的礼仪风度以及敏捷机敏的思辨能力。“实践”是指结合学生生活和工作实际,创设仿真的情境,如组织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等活动。口才表达在学生求职阶段发挥着极大作用,所以模拟招聘会既是锻炼学生面试口才的机会,更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预演,实训内容可包括面试阶段自我介绍实训、面试阶段回答面试官问题阶段、面试阶段礼仪礼貌实训等。在实训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面对面试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提升。

三、努力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演讲与口才不应囿于几十平米教室和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与社会、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演讲与口才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口才实践。如谈判口才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亲临二手车市场、购物、租房、产品促销会等简单商务活动,让学生观摩或参与报价、讨价还价、磋商较量的过程。现今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不轻易服输的信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参与各级各类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竞技性口才实践,在提高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毕业季的招聘会既是学生谋职应聘的舞台,也是他们磨练口才的机会,教师可带领学生亲临招聘会,将招聘会现场作为学生的口才实训场地,使学生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的沮丧中总结教训。此外,大四的实习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实习中不仅锻炼了行业口才能力,还锻炼了社交口才能力,而且实习过程没有教师全程参与和现场指导,所以更加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独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篇3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1

高职学院口才课是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口才能力的培养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口语交流,同音同质很重要。如何更好地交流,使交流更有效,是口才训练课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实际应用。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我们要让学生先进行普通话语音训练,只有发音准确清晰,让听的人听得清,才能体现口才能力的有效性。

高职口才课中的普通话语音训练(以下简称语音训练)不仅仅是音节发音练习,应该是指依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以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色、音强)为声音基础,以《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元、辅音、音调为语素基础,以气息训练、共鸣控制、音调调节、节奏控制等项目为辅助的综合训练方式。

在明确了语音训练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要对高职口才课程实践教学中语音训练的难点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如下:

1、语音训练是一个逐步矫正语音,克服方言影响的训练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繁多,大部分南方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普通话语音训练中难度较大,训练效果不明显。

2、高职层次学生对普通话认识不足,造成对口才课程中语音训练的轻视、忽视,或因方言原因羞于启口,训练参与热情与程度不高。

3、基础语文能力仍待提高。语音训练是以基本的语文能力为基础的,高职层次的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应加强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识字与读音的关系,比如有一些汉字发音不准确,归根到底是基础语文能力不足的原因。

4、气息训练及共鸣控制需要长期、刻苦、严格的训练,学生较难养成良好的气息、共鸣训练习惯。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声音沙哑,底气不足,说话声音细小,无法展现口才能力,在学习怎么说,说什么之前(思维逻辑训练),要对气息、共鸣部分进行训练,以优质的发声技巧作为基础,提高声音的有效性。

针对高职口才课程有效性的要求及教学中语音训练难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语音训练作为基础知识存在着易懂难学的特点,在实际授课中应制定如下对策:

1、根据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方言区域划分,不同方言特点的学生可进行针对性教学。随着高职院校全国性招生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生群体早以呈现地域多元化,我国汉语方言体系也十分复杂,一般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教师应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的生源地、民族对方言区域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方言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笔者所在区域为天津,属于北方方言区,一部分学生存在舌间前音z、c、s与舌间后音zh、ch、sh混淆,零声母前添加n的现象等等;南方各省的学生,如广东、福建、海南等方言中舌面前音j、q、x读成舌根音g、k、h等问题,需要我们事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再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工作。

2、进行合理的课时比例分配,将语音教学融入到整个口才课程全过程中。首先,语音训练基础课时应占到总体课时的四分之一,第二,在讲明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普通话语音进行全面的发音、朗读训练,在后面的朗诵、演讲、辩论及实用口才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展开练习,提高语音训练的强度,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3、改革练习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建立一帮一的学生互助模式。可以通过绕口令练习、上课前群体朗诵练习、即兴演讲练习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方言顾虑,提高对口才课语音训练的重视程度;由普通话基础好的学生,与语音训练比较困难的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帮一发音互助;要求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对普通话语音进行学习和体会等等,使学生语音练习不分课内、课外,养成良好的普通话习惯。

4、普通话语音词汇及语法练习。

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但是普通话词汇也不等同于北方方言,它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北方方言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的一致。我们可以让一些同学将方言中的部分词汇,讲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再将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二者在读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区别和差异,通过比较,熟练地掌握普通话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同时提高识字水平。

5、气息、共鸣、音调、节奏四方面的改善。

气息是声音的力量源泉,它也是决定声音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在朗诵、演讲、交谈等语音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控制好气息,才能很好的驾驭声音。不懂得用气就不会科学的发音,也就不能完美的表达,要掌握呼吸和换气的技巧就要对气息进行训练。首先,在每次上课之前,要组织学生进行气息训练,全体同学在站立的姿态下,深呼吸,由老师提示要领;第二,要求学生在早上晨操与体育课上合理练习呼吸;第三,在巩固气息的基础上,通过大段文章朗读练习,使学生掌握换气的技巧。具体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深浅法、强弱法、疾徐法、换气法、以情调气法等。

篇4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彝族聚集地区,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彝族、汉族、藏族等13个民族。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的方言地区,因此很多小学生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都说不好、学不好,对教师而言,如果所教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会更明显的感觉到普通话是他们的薄弱环节。普通话学不好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考试丢分,其次还会限制他们在学生时期的才能发挥,比如朗诵、演讲、演唱等,同时会给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语言或心理等方面的障碍,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日常生活。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普通话的水平尤为重要,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现针对民族地区乡镇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我认为提高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引路人,如果自身字音都混淆不清,不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学生读错不纠正,那么又如何来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刻苦钻研普通话技巧,充分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感。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搞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回答、讲解等工作。努力学好语言基础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坚持做到四勤,既勤动手(查字、词典)、勤动脑(加强记忆,找到或摸索出汉语拼音拼读的规律,学习普通话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勤动口(坚持每天练习普通话,用普通话朗读一些文章和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勤修正(多加强朗读中的语言和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而产生的语音错误的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学生方面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坚持用普通话认字,读课文,提出和回答问题。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普通话不仅仅只是用在课堂,生活中也坚持用普通话交流。要求学生勤查字典,不断纠正自己的语音错误,教会他们查字词典的方法,查认识的字的意思,一般使用拼音索引,如“黄”查“huang”;不认识的字查部首检字表,如“草”查“艹”字头再查6画;不认识的字又辨别不清部首的字,可以查“难检字笔画索引”如“戳”字查18画。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发言训练,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方言口语太浓,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清,比如“清”(qing)跟“亲(qin)”。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战一系列有助于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普通话情景模拟、绕口令比赛之类的。

三、家庭环境方面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首先,父母在自身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应该尽量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融入一个普通话学习的氛围。如果父母自身普通话水平教低,或根本就不会普通话,那么就要慎思而行,因为一旦给孩子的普通话发音造成负面影响,养成习惯,那么就很难纠正。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听听新闻广播之类的,播音主持的普通话发音都是比较标准的,可以让孩子学习。其次,父母应该让孩子在课外时间多朗读一些诗歌美文,用普通话多给自己讲讲学校中的事情,这样不仅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也加强了孩子的普通话学习热情。

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搞好普通话教学看似简单,但实则不易,这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不断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再加上家长对我们教学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篇5

3、 针对个别同学在设备操作上还不熟练,组织老成员对其进行指导,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1号到5号课间操及中午播音时间)

4、 期中考试后,将进行普通话、演讲技巧及播音技巧等培训,初步时间定在每周五下午第八节课,(如有冲突再确定)地点在高中部四楼教室,培训对象主要是新成员中普通话亟待改善者或自愿提高普通话的成员。主讲人由邢国飞老师担任。

篇6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往日益频繁,口才成了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口才也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和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壮族地区高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这门课程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其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具有说话、交谈、论辩、讲演等方面的口头表达才能。本文主要就壮族地区高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二、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当前,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练习。教师大多沿用中学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对一些基本概念或相关理论做简单介绍,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极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学生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已经足够,而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多持应付态度,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更有甚者,把口才和说话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说话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无需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基于此类想法,学生对《演讲与口才》课大多持应付的态度,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大多奔着学分而去,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增强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其语言表达效果。

虽然,学校开设有普通话课,但由于长期受母语——壮语的影响,壮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普通话大多不过关,口音重,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夹壮”普通话,其最大特点是送气音和非送气音声母不分,卷舌音和非卷舌音声母不分。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表达的效果。

(四)学生羞怯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

壮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存在羞怯心理,表现为课堂上缺乏足够的勇气,不想说、不敢说,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担心自己讲不好,怕老师、同学笑话,因此上课时,许多学生能不说则不说,必须回答问题或是上讲台说话时,大多声音很小,眼睛不敢直视下边的同学,最终应付式地随便说上几句,十分缺乏自信心。

三、对策

(一)更新旧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1.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参与口语训练,不断提高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很少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这种教学思想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型的新型素质技能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两手抓,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做到教、学、练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感受理论,体验规律,把书上死的知识内化为活的心得和体会,进而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口才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只会干、不会说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普通话训练。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都离不开标准而又流利的普通话。壮族学生的普通话多“夹壮”。因此,壮族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学好普通话。

1.发好送气音声母。

这个要求主要针对母语是壮语北部方言的学生。壮语北部方言中没有送气音声母,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不分,这大大影响了表达效果。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发好送气音声母,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练习,体会发音时呼出气流强弱的不同,反复练习,让学生自己安排,每天掌握一定数量的送气音和非送气字。

2.发好卷舌音声母。

壮语南、北方言均无卷舌音声母,所以壮族地区高校学生卷舌音和非卷舌音不分,统一发成平舌音。针对这点,除了课上强化训练,同时还要让学生坚持课外训练,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直至发好卷舌音声母。

3.分辨塞擦音和擦音声母。

这是学好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壮语中大多没有塞擦音,因此,壮族学生大多用相同部位的擦音代替,即把j、q发成x,把z、c、zh、ch发成s。要分辨塞擦音和擦音声母,关键是先掌握好两类声母的发音方法,再反复练习并记住发塞擦音声母的字词。

4.避免把撮口呼韵母发成齐齿呼或合口呼韵母。

壮语语音系统中没有撮口韵母,因此说普通话时常常把撮口呼韵母念成齐齿呼韵母。壮族学生要发好撮口呼韵母,首先要掌握它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方法,然后进一步熟悉普通话中哪些字是撮口韵。

5.严格按照普通话的规范语法进行表述。

受母语表述方式的影响,学生用普通话表述时经常出现不规范的语法现象,因此,学生说普通话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语法进行表述。

6.克服心理障碍,刻苦练习。

首先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不要怕出丑,更不要担心被他人笑话,要放声、大胆地讲,逐步改变多年的方言听说习惯,培养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同时必须清楚,学好普通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有信心、下苦功夫,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地学。唯有如此,才能说得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普通话,才能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加强朗读、背诵、复述方面的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每天用10到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读。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演讲稿等均可,先利用工具书把文章中所有字、词的读音搞清楚,然后开始朗读。朗读的速度从比较慢逐渐加快,最后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其次是背诵,一是“背”,二是“诵”,对象可以是课文、诗歌、散文、小说等,这种训练既可培养记忆能力,又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力,一个肚里没“货”的人想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妄想。

最后是复述,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叙述一遍,它既锻炼自己的倾听能力,提高专注力,能够抓住别人讲话的重点,理解对方的意思,又能锻炼自己的现场表达能力,即兴发言能力,是非常好的训练口才的方法。

(四)加强口头说话训练,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加强实践性技能训练,让学生敢开口说话。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再到会说和要说。学生不敢说是担心自己的普通话被别人笑话,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畏惧心理,或是话题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没有多少话说,不想说,也说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逐渐培养学生上台说话的胆量,帮助学生克服“怯、慌、怕”的心理。可利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安排两到三名学生上讲台说话,话题不限,为了不脱离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可课前从学生中收集一些贴近他们生活,能够激发他们兴趣而他们又非常关心的题材,并进行筛选,可以是学生的所闻、随见、所想、所感,也可以是当前社会人们喜欢的影视作品,人物形象,也可以是自我介绍等简短易讲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提前准备,这样,学生自然有话说。时间不宜太长,5分钟左右即可。这样一开始学生的压力不会太大,而有上台的勇气,这样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有话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有趣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

敢于说话并不代表能把话说好,良好的口语表达需要良好的表达技巧,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条理清晰、措辞得当、主次分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做到准确,吐字清楚,声母有弹力,韵母饱满,声调高低分明;克服语调偏误,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有节奏感;停连得当,言语流畅,具有良好的语感,另外,要控制好语速,语速过快会影响字音的清晰和语义的表达,过慢则影响流畅程度。

3.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主动说话。

受过良好语言训练的人,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事件完整而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出来,反之,在表述时则会语无伦次,缺乏连贯性,主次不分。因此,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则敢说、会说,对自己的口语表达也会充满自信心。应积极鼓励学生面对大众主动开口说话,从以前的“要我说”变成“我要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人际交往的频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已成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口才是练出来的,学生应抓紧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将来才能在生活、工作上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取得事业的成功。

篇7

普通话的语音理论和实际操作是有志于报考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高中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础专业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其普通话水平,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吸收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普通话辅导课的教学质量。

在近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将展示课运用于普通话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好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展示结合,成功地将展示课运用到普通话教学中,学生在自我表现、自我评点中找到差距,取得进步。

一、语音展示课的意义

1.传统的语音课以教授语音基本理论及辅导正音为主,缺少趣味性,不符合现今新一代学生的身心特点。现在的中学生喜欢充分展示自我,追求个性,并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普通话展示课的开展正是顺应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2.展示课的运用是传统语音教学教法上的一种创新,它顺应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即在学中用、用中学,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为他们提供了综合训练的场所,有利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3.语音展示课的开展,能让学生在观摩、学习与语言表达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料时,从优秀的有声语言作品中充分感受到汉语普通话的音韵美,并参与到这种审美体验中、在愉悦的氛围中,在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和肯定的满足感中学习和进步。

二、展示环节的基本操作步骤

1.正常的理论教学。

2.学生展示部分。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之上,围绕本课程选择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围绕选题搜集资料并大量阅读。在整个学期的后半段中,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或观点,轮流以20分钟左右的演讲方式展示出来。具体展示又分为阐述和讨论两部分,展示者用生动形象、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阐述结束后,听的学生可以就相关的论题进行质疑、探讨,或就有分歧的意见展开辩论,这部分10分钟。总共30分钟左右(人数较少的班级比较容易操作)。

3.评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评判者,展示结束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点。教师评定的学生展示部分的成绩占该生此课程成绩的50%左右。

三、展示课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课时安排。普通话基础语音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和具体辅导,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并准确、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以顺利通过播音主持专业的考试。

该课程开设在高二上学期,这时候离专业考试还有三个学期的时间,教师可将这三个学期安排为:第一学期,基础语音;第二学期,播音与主持基本技巧;第三学期,应考热身(针对招生各个学校的不同考试要求进行训练)。它是为艺考生开设的特殊课程,共16周、48课时,每周1次,每次3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总的安排是理论大课和实践小课相结合。其中展示课的安排是整个学期4次左右,每次3课时,可选择四项不同的内容来进行。

2.内容选择,形式确定。播音主持专业不同于表演或其他专业,它的特殊性要求报考该专业的学生的语言要纯正、清晰、圆润,表达要真诚、流畅、有感染力。语音学习当中展示课的形式选择可以有多种,因课时有限不能一学期过多安排,教师可从以下列出的项目中选择3-4个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1)口齿清晰、语速能力展示比赛

绕口令表演比赛,以失误少为胜。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

(2)朗读能力展示比赛

选择同等难度的文章,400-500字为宜,学生抽签选稿,确定同样的备稿时间,展示时以字音失误和回读失误少的为胜。

(3)叙述性主题演讲(3-4分钟)

主题演讲一直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较好方式。那为什么选择叙述性的方式而不是号召性的方式呢?这是因为在语音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偏重语音的准确和清晰,叙述性表达方式符合这点要求,且其强调使用自然生活语调,在语句组织和心理压力方面小于演讲。运用这种展示方式进行语音训练与播音专业总的要求相吻合。

(4)故事扩展复述

这项练习旨在培养观察力和想像力的同时锤炼学生语音的纯正度。最好的操作方式是将古文的寓言或成语故事进行改编复述。这适合单人表述。

(5)寓言故事演播

一般的寓言故事都有几个角色性的人物。这个练习适合单人也适合几个学生合作,对不同人物的声音造型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情绪色彩有一定的要求,能让教师在夸张的语气和语势中观察到学生的普通话声、韵、调的自如掌握程度。

(6)影视作品配音实践

这是非常有趣味性的一个展示训练,可以分组让学生选择影片片断来进行练习。不同小组选择同一片断评分比较好操作,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片断展示现场效果更好,各有利弊。这种训练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很有益处。

(7)话剧台词片段展演

著名话剧的台词片断是综合训练语言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台词需要的人物来安排展示。

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6-02

《语言表达训练》在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航空服务这一特殊职业岗位来说,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重要素质之一。本课程的设置旨在训练学生规范使用汉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和市场发展需求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语言的训练有着自身的规律,也关联着诸如先天发音条件、心理、思维、情绪、表达技巧、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等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单纯从发音和表达技巧方面进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的。

一、制定符合教学实际和学情的课程标准

作为航空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时分配是四个学期,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学时比较长。在这四个学期中,选取怎样的训练重点是必须要考虑的。学院在专业创立之初,借鉴了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但教学中发现,纯粹地训练语音不但是一个误区,而且特别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和应付的情绪,因为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而不是播音或主持。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担负着培养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语言素养,完善职场形象的任务,通过学习、训练,使学生能够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有效服务于航空行业的发展。为此,以“工作需要为导向,能力训练为本位”,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抓手,以“岗位、能力、素质、证书”为目标设计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任务,突出课程特色,强调普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设计思路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程在设计上,立足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以岗位要求为依托,以模块教学为手段,以训练环节贯穿始终,最终实现学生素质养成。

重要的是,语言能力的养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程设计中,要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答到复杂的渐进性训练规律,步步相连、层层推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又注重整体提升,教学中要重视各模块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选取渐进性的学习模块

本着口语训练的规律,根据实际学情,选取的教学模块训练重点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第一模块,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能力关乎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形成基本认识――“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能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关注普通话语音,养成规范发音习惯;同时了解四个学期不同的训练重点,形成整体意识;重视各学科学习对个人语言风格的影响。

第二模块,让学生了解汉语规范发音标准,通过相关篇目的阅读,重在让学生针对不同问题,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主张。一是训练学生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二是训练学生能即席发表个人意见,做到条理、清晰、明确。

第三模块,让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与方言之间的区别,掌握普通话发音要领,能规范使用普通话;了解普通话测试方式及测试规范;针对普通话考证进行强化训练,能使90%的学生达到二级甲等。

第四模块,让学生了解肢体语言在说话、演讲、辩论中的重要性;训练学生用规范或较规范的普通话,进行不同语体的专题训练;通过小组比赛、班级比赛、级部比赛等形式,进行口才方面的综合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

第五模块,让学生了解语言与知识储备、观念态度、性格、人生阅历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沟通技巧和要领,针对不同生活场景和航空服务工作场景进行专项训练,提升职业素养,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第六模块,让学生掌握朗读要领,训练语言思维,提高朗读水平,做到准确、规范、流畅,抑扬顿挫。

第七模块,让学生了解说话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弄清讲话与演讲之间的不同,掌握演讲要领和技巧,注重精神面貌的提升,提高演讲水平。

第八模块,让学生掌握论述性口语表达的要领和技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有理有据有节的论辩能力,通过分组比赛,提升论辩水平。

三、训练途径及方法

口才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个体条件不一样,训练形式也会各异。除了传统的朗读,讨论、复述、解说等方法外,在教学中,笔者重点探讨了一下训练方法。

(一)循序渐进练胆量

在口语表达中,同等条件下,怯懦的心理就会让说话者吞吞吐吐,音细如蚊,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自信者就会思路清晰,声音响亮,观点明确。所以,在口语训练中,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极为重要。

我们在课堂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自信力,采取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

眼光对视训练,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环视教室一周,能与每一个学生的眼光对视三秒钟,然后能与每一个同学说上一句话。

一分钟说话,就是让学生在讲台上声音清晰、思路条理地与同学们分享一分钟的说话内容。

随着学生自信心的提升,第三步就是让学生在讲台上与在座的一个或两个同学进行有准备或即兴的对话或讨论。

与众人对讲训练就是,就某一个话题或主题,与在座的全体同学包括老师进行有准备的对话或讨论。

这样由短到长,由对视到对讲,循序渐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为后面的专题口语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录音对比练语音

在普通话语音训练中,跟读,模仿读都是很好的训练途径。但是,一般人在普通话发音中,有时自我感觉良好,自己发音与规范普通话有没有差异,差异在哪里,多数人是比较迟钝的。在当今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学生普通话发音效果,完全可以通过录音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自己语音与普通话规范发音方面的差异,只要找到了差异,然后有意识地进行纠正,效果会非常明显。随着比较的反复进行,学生对规范发音也会变得越来越敏感,纠正方言语调的力度也会明显加强。

(三)关键词即兴练语体

解决了普通话语音的问题,在表达能力提升方面就是语体的训练。课堂中,教师每次提供三至五个关键词,让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然后再进行综合训练。

例如:第一组“集合、请假、谅解”(实用语体)

第二组“倔强、迫不及待、诚惶诚恐”(文艺语体)

第三组“性能、规格、范围”(科技语体)

第四组“正义、同情心、妄加揣测”(政论语体)

第五组“纤弱、雷声大作、秩序井然、无怨无悔、热血沸腾”(多种表达方式)

训练中,各语体对应的表达方式及训练重点是:

训练中,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能强化学生对某一专题的认识和能力提升,不同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

(四)设置情景练技巧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情景模拟中的语言训练,最能体现交流者的综合素质。因为生活中,针对不同的对象,交流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

在这一部分训练中,针对航空服务的工作性质及需要,设置了不同场景进行模拟训练。例如,地勤服务一般会遇到咨询、行李托运、安检等方面的交流;空中服务会遇到诸如询问、餐饮要求、服务要求、老人小孩或病人的安抚等方面的交流;一般工作中还会遇到上下级、同事之间的交流等。

四、注意事项

在语言训练课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要特别注意的:

(一)强化学生对语言表达水平问题的认识

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与低,体现者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与低。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表达跟学识、思维、态度等方面的关系。学习中,重视每门课的学习,只有知识面宽广、思维敏捷、不卑不亢,语言表达才掷地有声,信息量才高。

(二)善于鼓励学生

作为普通人,每个人的语言表达中都有亮点,也会有不足。教师要勇于放大学生的亮点。因为语言表达得好,绝然离不开自信心。缺少了自信心,语言就会索然无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或语音或语调或语气、或思维或态度或知识面,给学生一鼓励,无形中会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三)通过比赛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班级比赛、级部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其训练的积极性。一个名次,一张证书,可能就是促进学生积极训练的催化剂。

(四)重视阅读和朗读

古人曰: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法国著名作家卢梭也说过:“知识少的人,讲话讲得特别多;知识多的人,讲话反而讲得很少。”这两段名言讲到了知识在说话中的重要性。虽说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好多,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无疑是最便捷的途径。作为学生,虽不能走万里路,但多阅读,就是积累说话素材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另外,高职学生相对于中学生来说,在朗读方面要懈怠得多,他们更喜欢默默地看,而不是大声地朗读。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这样,不但训练了语音,还强化了语感。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语言是一项不失乐趣也不失乏味的工作,提升它,靠的是兴趣,是毅力,是方法,也需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渐进性地训练就是遵循了语言训练的规律。它是所有学习语言,提升语言表达水平者的必经之路。

参考资料:

篇9

目前我市窗口服务行业人员虽然在各种场合能较高频率地使用普通话,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窗口服务行业人员普遍存在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运用场合单一的问题,这些夹带方音的“普通话”在与本地人交流问题不大,但与外地人交流时却有着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本地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集中培训时间短,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二是受培训人员文化程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三是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有效地进行普通话培训。

一、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能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语音教学

普通话语音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语音学习。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内容。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绝大部分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学过汉语拼音。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从业人员对汉语拼音方案已感陌生,对普通话语音更缺乏系统的认识。对如何准确发音,了解音素区别,以及发音系统的三个部分没有准确的、形象的认知。我们在培训中,通过引入现代多信息技术,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把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相关的截面清晰地展示给学员。从不同侧面、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展示每一个发音器官的细微之处。而我们用动画、视频形式地展示每个器官的活动机理,有利于学生准确、迅速地掌握发音系统的每一个器官的运用和保护常识,迅速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动画音像材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突破语音教学难点,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用动程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发音过程。比如在声母的教学中,学员比较难把握舌尖、舌叶、舌面、舌根、舌边等部位的动作。通过动画材料,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把这几个部位及发音方法展示出来;通过音像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听到音标的发音,保证了音标发音的准确性。由此可见,通过现代技术,可以让学生更系统,更有效地系统地学习普通话。

二、利用普通话学习软件,因材施教,分层进行普通话语音教学。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不一,有着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发音习惯的差异。而且文化程度也不一致。如果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会极大伤害学员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针对学员不同的背景、认知水平,学习习惯来进行分层教学。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讲普通话的共性和普遍性。而普通话的个性及特殊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软件解决问题。不同背景的学员,对普通话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软件中,我们可以收集不同的方音素材,把同类方音的学习内容归类。让学员可以通过方音引擎搜索到与自己方音联系的普通话语音学习材料,有选择性地学习。这样既有针对性,也有目的性的培训,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学习,避免了一堂灌的传统教学的无效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培训课件对解决普通话语音分层教学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支持超链接和大组合,随时增添和删减内容。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学员,通过直接搜索或者下载基本的语音素材进行反复的学习;对于一些年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语音基础较好的学员,可以通过链接模块进行进阶学习,点击自己喜欢朗读、演讲及论辩等语音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员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进行口语表达与交流。我们培训的重点不仅在于如何说标准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会用标准的普通话来与别人交流。然后共同讨论、评论,共同切磋,相互修改。使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并能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我们还可以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录像回放给学员看,让他们通过一次次的对比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要提高学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网络和现代技术的科技,让学员随时可以播放自己想听的声音。通过网络搜索,让学生观看高水准的演讲,以及观看各届的辩论赛。要求学员在看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模仿以及讨论,培养自己的语言逻辑和应变能力,领略语言表达的魅力,培养学员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能力。总之利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传播媒体,通过满足学员的视听和心理需求来有效达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表达艺术的教学目的。

篇10

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2-03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语文师资。衡量合格语文师资的标准有很多,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无疑是重要标准之一。特别是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并严格执行,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全面实施,对合格语文师资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看,一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所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未受到真正的训练;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虽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并未真正建立起系统而有效的口语表达训练体系,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整体上并不容乐观,普通话达不到要求的等级、朗读水平较低、说话缺乏逻辑性、毫无有声语言运用技巧、态势语言不自然大方等问题比较普遍而严重。因此,构建口语表达训练体系并切实执行,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构建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体系,强化课内实践训练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水平,首先需要通过在培养计划中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执行才能完成。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现状,依照口语表达自身一般内容构成,所设置口语表达训练课程至少应涉及普通话训练、朗读与朗诵训练、演讲训练等。其中,普通话训练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方面,普通话是口语表达中说者准确达意、听者准确理解从而完成交流与沟通的物质媒介;另一方面,国家明确规定语文教师的普通话等级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刚性条件之一。现实的情况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受生源地系统性方言语调影响严重,加之在大学学习期间缺乏主动而自觉地努力克服和提高,所以,除少数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外,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而在现有开设课程中,现代汉语课程对于学生学说普通话虽有帮助,但由于不是专门性课程,帮助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开设更具专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普通话训练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所说方言与普通话在声、韵、调方面的具体差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较高的朗读水平与朗诵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种口语表达能力。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有利于学生大学期间可以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领略、感受其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内涵之美,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未来作为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朗读教学能力。因为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小学的每个学年段都要重视朗读,而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师自身是否较高的朗读水平与朗诵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教师较高的朗读水平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声、情、意如何统一,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甚至崇拜感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且只有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朗读水平,才能更准确地发现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导。遗憾的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与朗诵能力,以至于在试讲或教育实习中,或者是示范朗读但效果极差,朗读还不如不朗读;或者是只好采取播放录音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弥补,这种弥补较之前者效果虽然要好,但产生不了教师现场的良好朗读所能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力。因此,需要开设朗读与朗诵训练课程,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声音技巧,在高低、快慢、抑扬、升降、顿挫之间,既恰如其分又创造性地传达出文本的美感。目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也普遍缺乏在相对正式场合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的能力,表现是要么不敢说话,要么勉强能说但做不到表达的准确流畅和态势的自然大方。学校通过开设演讲训练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演讲的内涵、方法、技巧,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准确、流畅、生动地表情达意,为其日后在教室面对学生讲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培养学生普通话能力、朗读与朗诵能力和演讲能力的课程,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三门课程,而无论怎样设置,要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改变课程性质。变选修课性质为必修课性质,因为选修课只能培养选修该课程学生的相关能力,而不能培养所有学生的相关能力,这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其二,加大课程所需课时。口语表达训练课程虽然需要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更需要实践训练,而实践训练具有个体性,需要每一个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查找、纠正存在问题。只有加大课程学时,才能保证生均实践的次数和时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训练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目前,很多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开设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但基本都是选修课,而且课时不足。例如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版培养计划,2006版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只有“演讲学”,而且因为是选修课,只有30个课时;2010版同样如此,所不同者只在学期发生变化。如此设置,不能说形同虚设,不过教学效果的确不明显。其三,强化实践训练。口语表达训练课程必须强化实践训练。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无论是课时充足还是匮乏,都必须把实践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最重要安排。同时,任课教师必须根据能力要求和训练目的,探索、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其四,优化师资配置。口语表达训练课程是能力拓展和提高课程,需要教师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因此,相关课程应选用具有良好相应能力的教师承担。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比较多的任课教师,以便把授课班级人数尽可能压缩,这样,生均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就会增多,训练效果就会更好。

二、构建课外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非朝夕之功,也并非单纯开设几门相关课程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综合性,是多种素质与能力如普通话能力、语言能力、声音技巧、思维能力、口语实践经验、心理素质等的综合体现。每一种能力或素质的提高都非易事,何况是多种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然具有实践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这就需要在课堂之外构建口语表达训练体系,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更日常化的实践训练中能够不断提高。课外口语表达训练体系构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大力推行班级、宿舍层面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班级和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所在时间最长的组织,充分发挥班级、宿舍作用,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巨大作用。一是明确要求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说普通话,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纠正,为学生学说普通话构建良好语言环境。二是以宿舍为单位,每天晚上用一定时间自觉进行普通话、朗读练习,相互评价指导。三是建立晨读制,要求学生在晨读时间用普通话放声疾读。四是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班日、团日活动,组织开展普通话、朗读朗诵、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并要求全员参与,人人登台。在此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无论是组织方式还是活动形式都可以灵活多样。例如,组织方式上每次活动并非都由班委会或团支部组织,而可以考虑每个宿舍轮流组织;活动形式上,根据活动内容,学生可以个人登台,可以以宿舍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等等。五是为保证班级活动开展的效果,班主任或受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保证活动开展的严肃性,又能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建立并扶持学生社团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社团是学生在大学期间认可度较高的学生团体,每年新生入学后报名参加各种社团都非常踊跃。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的学生管理部门如学生办公室以及学生组织如团委、学生分会,应有意识建立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社团如口才协会、演讲团、朗诵团等,广泛吸纳学生参加,并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同时,扶持其他性质的学生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文学社团等,鼓励其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

(三)建立专业或院系层面口语表达实践活动品牌并定期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其所在院系应每年定期分别举办一次普通话、朗读与朗诵、演讲竞赛活动,并将其打造成富有专业特色的品牌实践平台。其中,普通话竞赛严格按照国家普通话测试题型进行,甚至直接使用国家普通话测试试题;朗读与朗诵竞赛内容当然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过在每次举办时可以考虑侧重一个方面的内容,如古诗词、现当代诗文、中外戏剧对白等,这样既有可比性又有变化性和丰富性;演讲竞赛主要是要选择好演讲题目,使其既有时代性又与学生有贴近性,让学生爱讲能讲。从组织来说,每一次、每一种的竞赛活动都应以班为单位,力争在全员参与基础上选拔参赛选手。与日常班级、宿舍层面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相比,专业或院系层面举行的此类活动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大,它既是对班级、宿舍层面和学生社团相关活动成果的检验,又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四)组织学生参加其他各种参加实践活动。开展口语实践活动直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无疑至关重要,但通过其他实践活动间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从当众口语表达所需要的稳定心理素质、良好态势语言培养来说更是如此。英国著名演讲家R.S.劳伦斯曾说:“最初,只需要自己的姿态站得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犹如年青演员心中的恶魔。但是,一旦培养出这种沉着的气质,你将会从二、三流的角色中脱颖而出,受到别人的注意与尊敬,此后的发展就比较容易了。”“姿态站得直”或者说“沉着的气质”意味着演讲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态势语言,不仅使演讲者得以保持思维清晰、正常发挥,而且与演讲者的直接口语表达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从而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反之,则会因“紧张”、“怯场”、“恐惧”等心理造成思维的混乱或空白、态势的慌乱或猥琐、口语的结巴或语无伦次等各种问题。不断进行的直接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对于弱化乃至消除学生当众说话的怯场或恐惧心理,培养镇定自若的气质作用当然极为重要,而通过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志愿者活动等的开展,则可以使学生丰富经验、树立信心、开阔思维,增强整体素质,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可收到“功夫在诗外”的效果。所以,无论是院系、专业层面还是班级层面,在积极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多种非口语表达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

三、构建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构建口语表达课程体系和课外口语实践训练体系,对提高学生整体口语表达能力和未来从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培养合格中学语文师资来说,仅有这些还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具针对性、专门性的中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教师语言能力是专业化教师必须具备的才能,教师口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素质及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教师语言能力进行专门培养。

(一)构建教师语言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口语教学内容与实践。其一,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体系。目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都开设有语文教学论和教学艺术论课程,对培养学生教师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培养学生教学语言能力角度看,现有课程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应考虑增设如教师口语、教师体态语、美学语言学等课程。其二,强化现有课程教师口语表达章节内容。如若不能增设新课程,也应在现有课程教学中,凸现有关教师口语表达的章节内容。其三,强化实践训练。当前,教师技能课程还存在着重讲授轻实践、重读写轻听说等倾向,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所以,所有教师口语表达训练课程或有关课程的相关章节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都必须贯彻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设计各种实践环节,不断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技巧和能力。

(二)构建系统化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实践训练体系,深化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模式。第一,在一、二年级,分阶段积极开展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活动。第二,在三年级,切实进行微格教学、试讲工作,在此基础上,举办专业内“讲课大赛”活动,同时,多批次邀请中学语文名师到学校访问与交流,并对学生讲授“名师示范课”。第三,在四年级,扎实进行教育实习,大力推进顶岗实习。第四,上述各种实践环节分别实施后,通过经验交流会、报告会、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反思性教学。第五,积极筹建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紧密合作型实践基地,依托实习基地的“青蓝工程”,大力推行导师制,形成共同培养师范生的良性机制。以上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教师综合技能无疑具有重大作用,而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来说则具有直接作用。

(三)加强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口语表达既具有教师语言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语文教师的特殊要求。其中,情感性是其极为重要的内涵和表现。所以,在口语表达实践中应要求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情感体验:其一,依文章体裁不同,情感运用要得当。文体不同,情感的有无、强弱、类型等并不相同。如讲议论文时,语言要犀利、敏锐、深刻而掷地有声,有政治家雄辩的气魄;讲记叙文时,语言要形象、自然、风趣,有文学艺术家的气质;讲说明文时,语言要准确、简洁、明了,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其二,依教学环境不同,情感表现度应有深浅。教学环境不同则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就不同。因此在语言形式、语言习惯、语言情感运用等方面,一定要考虑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认识能力。其三,依教师个性不同,情感表现方式也不同。不同教师具有不同个性,情感表现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如有的老师喜欢大胆模拟文中形象,情感表现得奔放自如,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的老师则擅长含蓄表现情感,对学生只是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悟。其四,重视体态语的情感辅助功能。“教师的教学语言,其实应当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是指教师的教学话语;无声语言,是指教师的手势、神态、目光等。”有研究者认为,态势语言不仅具有独立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用,而且能有力辅助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去除学生的疲劳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师生间需要感情沟通、心理相容,而教学语言就是桥梁和纽带。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在这一方面表现尤甚。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和开发。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提升学生教学语言能力为重要目标,构建口语表达训练体系,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陕西理工学院教务处.陕西理工学院本科培养计划[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78

[2]R S劳伦斯.现代演讲技巧[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0

[3]黄少梅.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5)

[4]刘仲贤.语文教学需要正确运用态势语言[J].教学与管理,2003(1)

篇11

在教学伊始,教师就要结合中专学生生活实际和职业素养要求,强调普通话、朗读、交谈、演讲、实用写作等技能对于护士生将来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表达能力训练对于医患沟通、心理护理、求职应聘的重要作用,充分明确课程开设的意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录音机、VCD影视经典作品播放、幻灯片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课堂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但课堂教学毕竟时间有限,学生不能人人参与。鉴于此,语文教研组与学校团委结合,开展了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创建文明校园”演讲比赛、“畅想小康”征文比赛以及“动感地带杯”书画比赛、“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卡拉OK大赛等各种比赛。学生运用所学技能知识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增强了信心,锻炼提高了能力,延伸了课堂教学,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实训教材的兴趣。另外,校团委通过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到附院临床见习、街头义诊、义务宣传禽流感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等,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语文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有针对性的技巧指点和实际训练。如开展课前3分钟演讲、讲故事比赛、分角色扮演互相打分、到讲台前唱歌、自我介绍、争当小主持人等教学方式,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前上语文课时“老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况再也没有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