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5 15:24: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教学解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

篇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方面对此有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关注关键语句的教学,通过对关键语句的疏理分析,归纳出关键语句的解读方法,为关键语句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能力。

一、练习朗读,揣摩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的主要方法,通过朗读不仅能领略字里行间的内涵,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语感、丰富审美体验和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不应以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标准解读代替学生自身独特的阅读体验。小学语文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最高要求是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学生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就一定要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当然,在解读关键语句时,重视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与发挥教师的作用并不矛盾,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师的引导必须是清晰、可操作的。类似于“同学们要读出感情来、注意语气语调”这样含糊不明的引导是不可取的。同样,教师的评价也应明确具体并尽量采用积极性评价。在朗读形式上,教师应基于关键语句的特点选择多样的朗读形式,如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朗读体验中更深入地解读关键语句。例如:《小摄影师》一文,课后习题提醒我们,体现列宁对小男孩喜爱的语句是本文的关键语句,而列宁对小男孩的关怀爱护、和蔼可亲主要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表现的,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朗读来读出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立足原文,联系生活

立足原文即解读关键语句时,要结合关键语句所在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语句的内涵和表达效果。关键语句存在于文本当中,故在分析语句时不能孤立分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阅读”方面均有“联系上下文”的要求。而学生在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解读关键语句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的同时,还关注到了关键语句运用的语境,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例如《桂林山水》最后一段有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解读时,如果能联系上文,学生就会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漓江水的静、清、绿与桂林山的奇、秀、险交相辉映,更好地领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赞叹,既画龙点睛地概括了全文,又与首句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

同时,一些关键语句尤其是含义深刻的语句往往表达含蓄凝练,发人深省。但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将关键语句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赋予语文课堂生命的活力,提高学习效率。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了生活而进行教育”的教学理论,由此可看出生活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源泉和方法。所以学生在解读这些关键语句时不仅要联系上下文,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例如在解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句话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但他们身残志坚,不向厄运低头,仍然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而我们拥有健全的体魄,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

三、结合背景,深入理解

篇2

1、整体概读。根据《新课程标准》从整体入手、部分理解,再回归整体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首先把课文读准、读通,将单个排列静止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为语言信息。教师可以设计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扫清文章的字词读音的障碍。通过边读边想,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有个总的印象。这一设计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设疑自读。在这一步的教学中,由学生带着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比划,并找出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工具书、查资料等自学方法解决,把自己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解决。如《赤壁之战》一课,学习提示:①重点理解第五,六自然段的词、句。②思考问题,课文先写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③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生围绕学习要求进行个体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感悟晶读。教学时采用“读、解、析、评、读”的程序对重点句段理解,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进行合作式的语言表达训练,再通过全班的交流、品赏、分析词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理解。尤其在高年级便可抓重点段、句按此方法学习。

4、小组议读。设计小组议读,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在四人小组(或自由组合)内将自己独学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也利于帮助学困生提高认识,取长补短。

二、以“读”代“讲”

1、因材施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教学,为了提高兴趣,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情节或对话较多的课文,则进行分角色朗读:对于句意连贯的句式或段落,采用层层点拨设问,步步引读的形式。为了让学生能“以读悟语,以读悟情”,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敢于放手,“有扶有放”“有错有纠”,让学生在“多读”中领悟文章的内容,学到知识。2、精彩演读。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时,通过角色表演,不知不觉中学生会把自己渗透到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了解 “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学生感受到课文对话语气内容和意境表现得真实、贴切,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3、蕴情读通。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只有通过多读来才能体会其中的蕴意与美。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适当强调学生;要求学生先在诗句上划音步,给诗句注重音符号,然后再练习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尤其结尾的“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在反复读中体会诗的蕴意和美感。

篇3

摘要: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解释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通过以“先见”为理解的基础,阐述语文文本阅读与解释学的关系,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现有的视域,逐渐扩展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视角,获得更深刻的阅读体会。

关键词:解释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阅读作为吸收知识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进行思想活动的基础,人们通过阅读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且因为每个人理解能力的不同,所以阅读结果也不相同。新课标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产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活动。这从侧面指出了阅读的本质,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差异,从发展学生个性理解为目标实现阅读教学。本文主要是基于解释学,从教学手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语言阅读中的解释学基础

(一)“先见”是阅读理解的起点

从传统解释学角度看,正确的解释结果与解释者主观“先见”处于对立状态,解释者要获得正确的解释就要摆脱自身“先见”的影响,然而事实上,解释者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掺杂个人“先见”在其中,个人“先见”是无法排除也是不需要排除的,因为这是解释者理解事情的重要起点以及基础,每件事理解最原始状态也是先人通过自己的“先见”产生,后人理解在先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观点,“先见”的存在,为人们理解历史传承提供基础。

(二)“时间距离”的间断以及历史连续性

阅读文本时,解释者与历史文本之间总是相隔较长的时间距离。两者往往处于不同的年代,这种时间代沟使解释者与文本之g初次相见显得陌生与疏远,而这却能让解释者通过个人理解更好的体验文本所在历史时期。时间距离从现代物理学角度上来说是不可克服的,时间距离给解释者带来一定的理解障碍,使解释者难以透过文本设定的语境来理解文本的真实情景,更多的是用猜想。而历史的延续性是指文本在理解中会渐渐被习俗和传统填满,使时间距离间断获得历史延续性,因此,虽然时间距离无法超越,却提供了解释者的创造可能。

二、语文阅读的的统一关系

(一)个性与共性统一

个性是个体与他人相对的特性,但是人没有绝对个性,也没有绝对共性。对任何文本的阅读解释在一开始都是以个性解释为主,随着文本解释数量的增加,虽然解释的共性最终形成标准的答案,但是这些标准都是参照编者、教师以及其它学者来制定的,只是他们的观念被多数人认同,逐渐成为具有权威的解答结果,但是这也使文本丧失了最原始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文本的任何个性解释都是基于对事件的共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偏离太远或者游离于共性外的解释都是一种“谬论”,理解者在解读文本时必须和其所处时代特点有某方面的“共通感”,离开这种“共通感”,解读也就无从谈起。

(二)文本创作与规定的统一

不同的读者理解文本的结果不同,使文本解释永远存在未知的解释空白,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重要突破口,文本解释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空白的部分,然而这种空白的填充并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基于对文本一定的了解,不能超出文本实写的限制,文本的实写为理解者填充空白的基础,比如小学诗词《天净沙?秋思》里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理解上给人留出空白,在想象一个游子在外漂泊,表现其对家乡无比思念之情,而单纯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此,学生可以想象作者当时所处环境、生活状态等。文本由于创作者本身的设计,也常将理解者的解读行为规定在相应的区间,文本有着既定的思想内涵与其特有的形式,不能做过分的曲解,比如对诗词流派的解读,如婉约派与豪放派就具备不同的风格,李清照的婉约,苏轼的豪放,在理解不同流派时,不可能脱离作者本身所属流派进行解释,比如将苏轼豪放派诗词理解为婉约性质,而将李清照理解为具备豪放派的特性,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解释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现有视域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

小学教育在开展阅读课程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视域,当然,每个人的视域都不相同,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基于现有的视域对文本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现有视域,通过学生现有视域规划文本的重点,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在不偏离共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的表达,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解读做出恰当的评价,学生个性理解恰到好处,教师应给与积极鼓励,而学生阐释不完善或者偏离主题时,要积极引导并启发,对曲解文本的理解介意纠正,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对文本区域一致的理解应予以尊重,因为对文本的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个性解读的,要充分利用学生理解共性,引导开发学生的个性解读。

(二)以文本为主要依托工具,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理解并不是通过自己的说法来改变文本原始意义,而是基于原始意义的基础进行个性表达,即个人的创新思维,在阅读文本作品时,由于本身带有作品创作者的思想印记,因此,对文本的阅读要充分依托文本内容,从文本内容表达基本含义入手,进行个人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来说,主要通过对诗、词、句、段的分拆理解,进行特定范围的想象,而并不是学生自己对文章的断章取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理解时追溯作者创作的时代,以当时的审美观念作为理解基础,通过学生自己加入的现代化思维进行理解上的创新,有利于学生正确阐述文本的具体含义,在文本空白部分进行个人的体验与想象,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解释学的小学语文阅读强调对学生个性理解的尊重,而不是传统的标准化、统一化的结果分析,然而个性解读并不表示学生可以曲解、无限扩展思想,而是基于文章规定的理解范围进行的个性解读。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当前拥有的视域作为基础,以文本为依托,拓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宁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篇4

学校可以借助广播、校园报、学生会议等形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与学生读写教育有关的信息和内容,发挥宣传的积极作用;在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时,教师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向小学生展示一些与读写结合有关的视频,促进小学生对于读写结合方式的认识和了解,了解其基本要求以及应用目的、意义等;学校应该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深入进行交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和了解读写结合方法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家长发挥其对于小学生读写训练的监督作用,打造良好的读写结合环境。

二、全面分析教材,明确读写结合点

首先,站在词汇的角度上,主动引导学生采用精读方法,仔细琢磨和研究文章中某个词语使用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思考假如以其他词汇替代该词语,是否能够具有同样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此类比较当中感受到行文用词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用词的语文学习观念,为其写作训练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词汇保障。其次,站在标点符号的角度上对小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因为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的范畴,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该教学阶段占据重要比重,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研究其在情绪表达上所发挥的功效,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打下良好基础。最后,站在文章结构视角上,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文章的具体结构,明确不同结构文章存在的差异,为小学生写作训练中的写作布局提供参考。

三、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加强读写结合教学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积极转变过去的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促进阅读训练以及写作培训的有效结合,达到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同时改善语文教学效果。例如,在《秋姑娘的信》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先要求小学生自己阅读几次文章,尽可能将其完整背诵,为其具体应用提供保障;其次,保证学生熟悉该文章后,针对文章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从文章写作特点、具体内容以及中心思想等方面全面解析,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秋姑娘”是一种拟人的手法,并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指的是季节中的秋天,鼓励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效仿使用此类拟人写作方法;再次,该课文中阐述了秋姑娘给大雁以及松鼠等动物写信的过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通信对象,例如,给长颈鹿等动物也写一封信,老师可以针对信的具体格式以及内容提出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加强对小学生的写作训练,该方法有利于带动小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文章的具体写作方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阅读与写作的充分结合。

四、注重作业设计,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

篇5

G623.2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关系较为贴近的科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要求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让阅读存在于社会与家庭中。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采用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放性阅读,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多样化的阅读形式,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顺利展开开放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对于学生成长来说相当重要,是他们思S发展、信息收集和认知世界的关键途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以课堂阅读为主,不够受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和教学目的。开放性阅读能够将大量的时间聚集起来,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容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

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除课文中讲到几种小动物(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脚印的形状之外,要求他们搜集其它动物的脚印形状,像小猫、小猪、绵羊和黄牛等。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下将会亲身观察或者寻找相关的阅读材料,从而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达到扩充知识的教学目的,并激发其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而且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允许他们在阅读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发挥自身的奇思妙想,思维得以开放。

二、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开放性阅读

在相对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开放性阅读。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我们可以改变平时座位的形式,排成马蹄形或“蜂窝状”,还可围成了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教师居于其中。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师高高在上俯视学生、学生整整齐齐毕恭毕敬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有轻松之感,利于他们大胆的表现自我。此外,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阅读内容有不同的见解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哪怕学生的解读与阅读内容的本意相去甚远,也应该对其精神给予鼓励,并恰当引导。这样学生才敢于不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才敢于敢于求新求异,才会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如教学《小青石》一文时,课文主要歌颂的是小青石,它不安于过平静舒适的生活,后来和伙伴一起为大众服务,支持大众的脚,它觉得这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可是有同学就很喜欢小黑石,觉得它在草丛中晒晒太阳,温暖舒服,与柔软的青草、可爱的小花为伴,时不时还有蝴蝶飞来,这样的生活也很惬意。对于这样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我们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应该大搞一言堂。这样开放的课堂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开放性个阅读。

三、广泛挖掘教材资源,引领学生开放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开放性教学方法,教师应广泛挖掘教材资源,原因是教材中选录的课文都是由教育专家千挑万选的,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教育意义。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更应深度挖掘教材资源,扮演好学生阅读学习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并认真研读捕捉到文章内容的辐射点和关键点,引领他们举一反三对文中知识内容进行延伸阅读。不仅能够引领学生进行开放性阅读,还可扩大教学范围。

例如,在进行《颐和园》开放性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究中国的历史古迹的兴趣。借此引领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更多的历史建筑,包括秦兵马俑、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龙门石窟和清明上河园等。当然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为仅靠学生很难延伸这些知识,更是难以捕捉到知识的关键信息。另外,由于纸质阅读材料有限,网络阅读是一个流行的阅读方式,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开放性阅读,培养他们查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可以自主筛选与提取有效信息,阅读到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四、教学手段灵活丰富,真正实现开放性阅读

单一固定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需要,多元化和多样性才是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和教参资料提供的标准答案,而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将课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整合,使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突破教室禁锢,将阅读教学拓展至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学有所学,真正实现开放性阅读。

举个例子,在《爬山虎的脚》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亲自观察爬山虎这一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叶子和脚,亲眼看到爬山虎叶子和脚的样子,以及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知道爬山虎是一种喜欢攀爬的植物,并将观察内容具体记录下来。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各自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他们都表现的极为积极主动,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开放性阅读,使其树立要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如此,不仅可促进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并培养其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只关注教材内容,要延伸课文内容,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以课本为辐射点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并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倡学生自由阅读,使其体会到开放性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6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大部分是经典文章,在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契机,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一、小学语文教学普遍目前状况

1、学生乏于独立深思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忽略理了课堂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性,花费过多时间来剖析文章,或是为了赶拼教学进度而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对学生“满堂灌”,使得整堂课下来都是教师独讲、学生盲听,期间虽有穿插提问,但也没有空出充分时间让学生仔细深思,这显然与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指导理念相悖,同时亦有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质量难有提升。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因教学经验薄浅,从而难以有效把握课堂秩序,加之小学生年龄具有好动、注意力难集中等特性,通常使得教师教学进度突然被迫打乱,教学收效甚微。

2、教师讲授倚重形式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入选文章多数篇幅较短,所以很多教师都直接要求学生通读,然后再对生词及段意略作提及,至于文章内容的解读与蕴含的情感则“一笔带过”。即便是较长的文章,都只作简要概括,又或是将文章拆解分成若干小结分述,使得文感顿失,难以激起情感共鸣,也与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知与分析能力等语文学科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3、课堂忽略语言训练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就语文学习提出“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即意味对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要明白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一言蔽之,即要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又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实践中,部分教师过度倚重对文章段落的拆解,脱离了课程内容和文本语境,导致阅读教学和语言表达训练两相脱节,促成了阅读和写作分离等现象,全然忽视了语言表达方式策略的训练。此情景,可借用崔峦先生的话说,就是“得意而忘言”了。

二、优化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策略研究

1、巧设理由,放飞思维

置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预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思,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特点,灵活把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再按照课程教材的特点巧妙编排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和拓展性问题,以充分激发其想象力,点燃求知欲。此外,巧妙设疑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从中体现出教育教学中对话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先行发出质疑:“同学们是否知道‘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它真的存在吗?在哪里?”“为什么作者称此为‘鸟的天堂’?”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铺设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能够围绕课文内容来积极深思,实现思维的拓展,从而把握住课文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有益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升。

2、创设情境,根植兴趣

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教师可藉“父母的爱”为题目创设教学情境,选取表达父母亲情的诗词与舒缓、感人的音乐相结合,再配以多媒体演示感人插图,以此将学生步步引入学习之中,为其深度领悟课文主旨完成情感铺垫,一面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另一面辅助学生情感塑成,为写作积蓄素材。

3、深究文本,拆解补白

如何准确导读文章、剖析文字,需要教师对文章深度剖析,探索文字之间流露的每一“意犹未尽”,籍此引导学生根植文本,让这一抹“白”呼之欲出,倘徉于书外,从而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擢升教学实效。就如新课标向语文教学提出学生应按照学习需求来采取各种形式搜集资料,充分了解教材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由来或是创作意图所在,以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把握住人物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之余,也深化了文章解读的程度,扩大了语文知识的存量。

4、多维诵读,情感共生

诵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单一或片面,诸如单人诵读、集体诵读、分角色诵读都能够推动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组织诵读的时间也能够自主选择,有如早读时段、课前导读、课堂齐读等。通过诵读可以增进对文章情感渗入,能够将文中那份或悲、或喜,或激扬、或低沉的心声“读”出来,还能够将文中深埋着的情感尽情地再现与释放,使语文课堂真正“灵活”起来。

篇7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至关重大的部分。在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能够融入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底蕴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始终作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吃透的越来越深刻。对学生从事写作训练能够加强同学们的语言表示能力。让学生通过训练连续的认同和吸收知识。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联络,互相之间是有联络的。通过写作能够增强同学们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增强写作程度的核心因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融入的教学实践模式的前提就是从事阅读,让学生在充分吃透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运用写作技巧从事写作进而出现文章的写作特点。譬如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会让学生把课文分段分层,并且把每段的涵义归纳出来。而在让学生从事写作时,教师也会对学生从事带动,让他们先把提纲罗列出来,而后再写文章,从而确保文章的流利性和逻辑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融入模式运用对策

(一)?x写后感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他们了解世界的过程,在阅读中会有人间真情的透露,也会有四季的跨越式拓展。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素材,为学生往后的学习确立基础。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完文章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情绪。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阅读文章后,从事有效的带动,让学生把阅读中本身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写成读后感。譬如在学习完我的战友时,老师应该辅导学生阅读课文,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试读,带读、细读等多种形式从事阅读,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老师应该先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课文背景,而后再对内容从事解释,让学生从事分组讨论,并写下读后感,说出自己在阅读课文会有什么感触,通过课文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观点。教师在学生平时阅读中涉及到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时,也可以辅导学生写出读后感,通过读写融入的模式来增强同学们的写作程度。

(二)根据课文从事仿写或者续写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可以辅导学生对所学的文章从事改写或者仿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丰富,老师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故事从事或者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从事仿写或者改写。在实施仿写时,学生就会研究文章的写作措施以及文章中人物的特点,让学生连续的思索文章的内容,进而经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络。比方在学习完小俊杰雨来后,老师应该让学生对小雨来从事续写或者仿写,让学生体会小俊杰雨来的敬爱和机智斗胆的品质。同学们的世界是真挚而又五彩缤纷的,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辅导学生对文章从事续写或者改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把控和思索,充发放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开心,进而促进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增强。

(三)造就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造就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把他们每天对生活的感情,或者对某一事件的领会通过日记表述出来。在学生写日记时,教师要从事带动,让学生体会写日记不是记流水帐,通过造就学生写日记,增强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生在写日记时就会注意到语法的规范和修辞的运用。学生在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时,也会把自己阅读后的感触写在日记中。在日记中学生会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触表述出来,因此这也是学生从事自我深入解读的一个过程。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助于后来的语文学习,会使同学们的思想深度不断增加,对同学们的生长和学习有利。

(四)让学生摘抄阅读中的优美词句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93-01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备课应该重点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说详细一点,就要包括文本解读、目标确立、环节设置、教法选择、媒介使用等五个环节。以下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为例,简要谈谈阅读教学备课的五个环节。

一、解读教学文本

拿到文本,教师要先把自己作为普通读者反复研读文本,对文本深入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全文情感落脚点是对童年的怀念。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四个童年时的片段,一是学骆驼咀嚼,二是与爸爸谈驼铃,三是想去剪驼毛,四是问妈妈骆驼的去处。四个片段都体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这是作者怀念童年的原因,也是怀念得以实现的记忆依凭。那么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孩子的童真呢?在学咀嚼片段中,三个“那样”构成的排比句体现孩子观察得仔细;段末一个“呆”字,说明孩子看得入神,对骆驼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在谈铃铛片段中,爸爸说骆驼戴铃铛是为了防狼,而孩子却有独特的想法,认为骆驼戴铃铛是为了增加长途旅程的寂寞;这种独特的想法也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在问骆驼去处片段中,小英子没头没脑地问“它们去哪儿了”,其中代词“它们”指向不明,导致妈妈不理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英子心里一直记挂着骆驼;妈妈接下来说的两个“总是问”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英子的好奇心强和对骆驼的记挂。以上内容是要执教该文时应该把握住的最基本的信息,但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还应该深入钻研一些细节。比如课文标题中,为什么把冬阳放在前头?为什么要用间隔符号?这些细节的挖掘,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把握。

二、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学生实际,即要进行学情分析。一般而言,五年级学生已具备生字自学能力,但对一些较难的字还是容易写错;对文本已有初步解读能力,一般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情感。但就实际而言,学生水平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同样是五年级,但认知发展水平一般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农村学生认知水平发展要差一些。教学目标的确立就要充分考虑学情。本文就一般学情来确立目标。一般而言,本文教学目标应有这样几条:1.学会文中九个生字;2.掌握文中的多音字;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中四个版段;4.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些是总目标,要具体分配到两个课时中完成。第一课时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目标:1.认识间隔符号;2.认识三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3.初步理解课文,能概括文中的四个片段;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确立以下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四个片段,体会作者童年的天真;2.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设置教学环节

教学分两个课时进行,每个课时应由若干教学环节构成,而每个环节应由若干活动组成。比如第一课时,一般要由如下环节构成:环节一,认识间隔符号;环节二,认识生字词;环节三,理解四个片段。环节一可由以下活动构成:1.请学生将本文标题与以往课文标题进行对比,找出差异;2.让学生观察间隔符号符点,主要将其与逗号、句号等进行比较;3.简要说明间隔符号的作用。其他环节参照以上环节设置活动。要特别强调的是,各个环节相对独立,但并非没有联系。各个环节的活动相互间应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四个片段的学习中,各个片段的学习理解都要与文末第十五自然段联系起来,也即各个片段的理解最终都指向十五自然段所集中表达的“怀念”之情。设置各个片段的学习活动时,必然要与十五自然段的学习挂钩。

四、选择教学方法

各个教学目标的实际,要依赖于一定的教学环节,而各个教学环节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生字词教学,一般到五年级后,学生已具备自学生字词的能力,课堂上不必安排太多时间专门处理生字词。但农村学校学生则不然,他们大多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生字词的能力相对较弱,一些重难点生字词容易读错写错。因此,在农村小学高年级,也应安排适当时间处理生字词。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嚼、卸”等字是重难点生字,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而其他生字,则可在课堂上进行检查,不必专门花时间引导学习。又如语段阅读教学,高年级一般重点选择一个语段引导学习,总结方法,然后让学生参照方法自学其他语段,但在农村,此法不一定适用,于是就要逐段引导学习。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第四自然段,然后总结方法,让他们自学其他几个片段。学生自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巡查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多数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任务时,就得及时调整策略,改为教师引导学。

篇9

论文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教学外,还要加强人文素养渗透,加强阅读教学中课文的思想价值取向与文本理解,本文笔者就课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多元解读”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于是,多元理解被老师们纷纷引入阅读教学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少偏差,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不和谐的现象。

一、“价值取向”的来源

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是因为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总有一定的大体明确的创作目的或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或艺术形象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也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另外,文学作品一经选入课本,就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定性,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再开放型的教材也会有一个或严密或松散的体系,要做好这个工作,编者自己心中对作品有一个明确或基本明确的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结论。

例如,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匆匆》选取入六年级语文下册,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匆忙,从而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这种选编目的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教学中,要探求这种价值取向。由此看,价值取向源于作品的客观性和编者对作品的认同性。

二、“多元理解”的产生

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大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如《红楼梦》,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就是读者主观能动性造成的差异。由此可见,“多元理解”源自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三、“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1.多元理解,切合文旨

切合文旨,是多元理解的灵魂。多元理解,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利于深化对文意文旨的认识,或使人物角色的形象更丰满,或使情感的体悟更深刻,或使思维的领域更宽广……多元理解不得远离文本,个性飞扬不得随心所欲,思维驰骋不是胡思乱想。

一位老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课末进行多元理解的拓展,“此时,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学生纷纷指责:“小鱼不应贪玩,以致被海浪冲上浅水洼;小鱼不应乱跑,要守纪律;小鱼不应离开妈妈独自乱闯;小鱼不应不听妈妈的话……”先且不说这种种“不应”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精神,是否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遗憾的是,课文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而非小鱼,课文的主旨是赞赏小男孩“富有爱心,珍爱生命”的举动与精神,而非小鱼的种种“不守规矩”。这样的多元理解偏离了文旨,失去了意义。

2.多元理解,顺应文理

顺应文理,是多元理解的命脉。人有人脉人气,文有文理文气,文理要通达,文气要通畅。多元理解必须整体把握文理文气,不悖文理文气。

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一位教师独具匠心,顺着“奚落”的线索,从角色的动作和神态入手,紧紧抓住表现陶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和表现铁罐的“谦虚、争辩”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品味感悟角色形象。至教学第七、八自然段时,富有创意地要求学生敞开思维多元理解,补全“陶罐( )说,铁罐( )说”。

然而,关于陶罐,当学生纷纷说出“温和、温柔、亲切、针锋相对、有点伤心、心平气和、冷静、平静、苦口婆心”等词时,教师高兴地一味加以肯定。

对于铁罐步步升级蛮横无理的奚落,无论从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的过程看,还是从陶罐说话口气中的反问句和感叹句来看,陶罐一方面并非懦弱可欺和毫无原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和宽容的,“温柔、温和、亲切、针锋相对”等词显然不合文理文气,不合陶罐角色基调和情感发展变化。若用上“提高声调、有些不悦、严肃、责怪、正色、据理力争、语重心长、好言相劝”等似乎更为合适。

关于铁罐,当一些学生相继说出“有些生气、脑羞盛怒、满腔怒火、怒气冲天、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火冒三丈,义愤填膺”时,教师同样大加赞赏。如果多元理解不顾褒贬,不分轻重,不顾语境,一味点头称是,不仅有悖文理文气,更可怕的是传播了谬误,造成学生是非不明。

3.多元理解,辨明主次

辨明主次,是多元理解的指针,不少作品涉及的角色形象,涉及的人物品格虽然是立体的、多维的、丰富的,但毕竟有主有次,多元理解教学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点。

像《西门豹治邺》一课,关于“你怎么评价西门豹”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西门豹善于调查研究,从“摸清底细”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他说“我也去送送新娘”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从兴修水利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聪明的人,有的说是个不信鬼神的人,有的说是个很有计谋的人,有的说是个铲除恶势力有术的人……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并大加赞赏,教学就此画上句号。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均没有错,学生能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抽象如此的品格特点,反映了学生相当强的语文能力和广阔、深刻、灵活的思维。然而,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仅止于此是很不到位的。试想,善调查、兴修水利等是西门豹的主要特点吗?是文章反映的主旨吗?显然,文章主要反映的是西门豹的不信迷信、驱邪除恶和过人谋略。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理解再多元,也是本末倒置。

篇10

文学教育回归原典阅读,回归文学经典名著解读,是大学文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文学经典解读已成为大学中文系在内许多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文学是文化的载体。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曾说:“为什么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部分,读经典可以接触体验人类的文化智慧,所谓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用人类最精华的智慧成果去熏陶、感化,让人格思想得以健全发展。”[1]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及文学素养,影响到今后小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取向。因而文学教育要注重学生亲近阅读经典习惯,积累经典阅读个性化体验,形成对文学的感觉和审美感悟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文学经典是人类文化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涵养学生心灵,促进健全人格成长,提升文学感悟力和审美品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什么”,还要教会学生“怎么读”。文学经典解读“读什么”?歌德曾经告诉我们:“材料是每个人面前可以见到的,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而形式对于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2]由此可见,解读领悟文学经典作品深层丰厚的意蕴,建构作品的意义,探究具有永恒魅力的表现形式,这是文学经典解读主要内容和解读教学重心。“怎么读”直接对应着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比“怎么教”显得更重要。这就需要高师文学教学教师要运用文学阅读理论和和批评鉴赏方法,关注文本解读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有效改革教学内容,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的经典阅读实践活动。

反思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依然存在不容乐观的诸多问题:首先,文学教师文艺理论知识比较陈旧、单一。比如对当代阅读理论和文艺批判方法了解甚少。其次,政治化价值取向依然存在,习惯引导学生只从社会历史学视角解读经典文本。再次,在经典导读教学中,教师依然以讲得太多太细,忽略学生个性化体验感悟与审美享受的获得。此外,文学教学与小学语文的文学教育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没有从学生专业和审美需要激发其阅读兴趣与求知欲。久而久之,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就会使学生会觉得索然寡味,缺乏阅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思考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外国文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改革:

一、真实阅读经典:获得鲜活原初印象

文学作品解读要基于文学阅读。阅读要先于解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文学经典,真实朴素地阅读。〔美〕哈罗德・布鲁姆在他那本《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里提到阅读第一个原则――“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3]就是强调读者要去掉学院派的套话和框架,尽可能不要先入为主、带着已有的成见去阅读。我国学者赖瑞云也指出:“如果先入为主带着既定框架,或者带着有色眼镜,或者分心走神,雾里看花,阅读就可能失真。”[4]刘勰在《知音第四十八》也提倡“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真实阅读。直接面对经典,原汁原味、真实朴素的阅读,是进入有助于文学经典解读审美自失的最佳理想状态。“审美自失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阅读状态。”[5]学生直接面对外国文学名篇佳作,清除一切干扰、原汁原味地阅读,就能形成鲜活的原初印象和感受,切实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和。

比如,在狄更斯长篇小说《远大前程》的解读教学中,一位教师让学生课前先阅读小说。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谈谈自己原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同学们纷纷反映虽然这部经典故事情节单一,但仍很喜欢阅读。一位同学感觉狄更斯这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自传体小说,以主人公性格匹普的视角观察和阐释世界,道德感比较模糊。另一位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对话”印象颇深,感觉狄更斯描写人物对话时很能抓住人物个性特征让人物说各自个性化的语言。还有一位同学认为小说是用反讽来写的,用匹普的命运对社会给人远大前程的可能性已消失的批判与反讽,形成小说特定的修辞效果。此外,有的同学认为初读作品给自己最大感触的是狄更斯在小说中对法律所持的批判态度,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侦探小说,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童话色彩浓厚的小说……从学生诸多的反应来看,这部经典给同学们带来许多原初印象和感受,恰恰是解读这部经典小说的诸多切入点。教学中如能抓住学生这些真实阅读产生的兴奋点与原初印象,无疑为下一步深入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意蕴与表现形式打下良好基础。

可见,阅读中整体鲜活的原初印象十分可贵,学生已被文质兼美经典的永恒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这是消除对外国经典阅读隔膜的最好途径,也是珍惜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解读教学良好开端。温儒敏先生在《多读书,方能气质博雅》一文中也说过:“作品阅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6]

二、唤起“阅读期待”:享受审美愉悦与乐趣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 [7]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8]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9]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

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10]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11]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

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12]小学阶段是文学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处在人生的童年阶段,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体验是以直觉和感性鉴赏为主,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入职时就应该具有高尚的阅读品位和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鉴赏评析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小学的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因而应关怀学生未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在经典解读教学中,要将学科知识和小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未来教师们具备任教所需学科知识涵养和专业化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引用小学名师鲜活的经典解读的教学范例,让学生零距离地与小学名师们进行对话,目睹名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学生在感性观摩中不仅吸纳名师们先进教学理念,领略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能感受他们博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

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非常注重经典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必须明白:一流教育从经典训练开始”。[13]她系列成功的名著导读课课堂教学案例,比如《丑小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注重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原汁原味直接阅读原著译文,重视学生对文学课文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和文学感悟力方面,都是小学文学教育的范例。窦桂梅老师爱读经典,她曾说“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14]她的名著导读课就像她本人所期待那样,文学课上出了“文学的味道”,上出了文化的味道。

在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童话名篇《丑小鸭》的经典导读课堂教学案例中。她大胆超越教材,引入原著译文,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与经典对话。

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安徒生的拟人童话《丑小鸭》。这篇童话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近7000字,但你知道吗?在课本里被压缩不到500字了。

(学生打开课本,发出“吁”的惊奇声)

生:我们在课文里学过的,与译文比就像一个故事梗概。

师:既然像个故事梗概,那么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说出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15]

窦桂梅老师这样巧妙的激趣导入,使学生对原译文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秘欲望。接下来,伴随着丑小鸭“出生,童年、成长、飞翔”四个阶段,窦桂梅老师依次呈现精彩的译文片段,反复朗读体验、分角色表演、品词品句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涵咏式的阅读中感受安徒生童话语言的诗意美、幽默美和含蓄美。同时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分角色表演等,营造诗意的氛围,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安徒生笔下优美的童话世界。窦桂梅老师还适时适当引入补充介绍安徒生生平与理解童话主题意蕴相关联的内容。她“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深入探究,把丑小鸭成长经历和安徒生人生奋斗联系起来,涵咏咀嚼,“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高贵”的主题――苦难中追寻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窦桂梅老师的经典导读课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具有浓厚的文化味道。同时也如她本人所说,童话课上出了童话的味道,上出了文学味道。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小学教育专业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适宜引入像窦桂梅老师这样小学名师的典范案例和成功经验,使师范生明白外国文学经典在涵养小学生心灵,初步形成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发挥尤其重要作用。从而激励学生热爱读世界文学经典,多读经典,将读经典作为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去培养。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文学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与生命意义的建构。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175]

参考文献

[1][6][11][12]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141.17.140.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29-430.

[3][9][10]〔美〕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M].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08.6-7.06.

[4][5]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25.

[7]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7.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篇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使创新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

一、阅读教学基本特点

1.主动尝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能真正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媒体作用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模式,转变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过程来获得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实验小组,拟定了与教改实验同步的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教法的探究。看录像课,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我们尽快掌握“四结合”教改试验这种新型语文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一个目的”,即和谐的双轨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

2.发现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本教学模式正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常规的思考方法,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善于直觉思维,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如在《狼和小羊》一课总结处,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环节:请二位同学上台,戴上狼和小羊的头饰,表演出整篇课文的内容,最后在狼扑向小羊的一瞬间,小羊应该怎样做才能幸免于难,请学生任意发挥想象,在可能实现的基础上尽情表演,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总结出对狼这样的坏人不能光讲道理,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反抗,才能获胜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同时既融语言内化、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于一炉,使学生创新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我校有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先把诸葛亮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质量。

3.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在小语“四结合”教改实验当中,多媒体计算机走进了课堂,优化了阅读教学,将读书由被动强化为学生主观上的需要,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一份新鲜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多媒体刺激下,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教材《祖国多么广大》这一课中配有长江两岸这一带的风光图片,课件设计如下:长江大桥巍然耸立,横跨江面,柳枝吐绿,燕子鸣唱,江上渔舟往来穿梭,江面风平浪静,还配有《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音乐,于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沉浸在怡人的春光中,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再适时提问:“你能不能用更精彩的词汇来描写一下美景呢?”“随着图中你看到的景物,你能想象出此地还有哪些美丽的风光吗?”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不少好词好句在此应运而生,最后教师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用想象绘一幅自己心中的春景图。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的内在动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口语表达、说完整话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对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是大有益处的。

二、 阅读教学操作过程

1.初读感知

有感于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在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准备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后,便会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探索知识。在此,教师不做任何提示,或者可帮助复习一下旧知加深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保证下一步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对于小学生初读感知的能力不够强,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