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15:24: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异化与扭曲,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危机理论的论述十分耐人寻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河南大学教授巫继学认为,虚拟资本无节制地背离实体经济是危机爆发的根源所在,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高科技带来的效益被少数人获取,是爆发的深层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什么?长期以来,对于此问题的探究一直是理论界最困难,也是争议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时至今日仍无确切定论。自机器大工业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危机史,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破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挥之不去的顽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面对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作为全球增长的“中流砥柱”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亦面临重重压力,想置身于危机之外似乎愈发困难。因此,对经济危机成因与根源的探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总体说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逻辑展开为基本线索,从分析商品矛盾开始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从而产生了商品和货币、买和卖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进而出现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于是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矛盾,进一步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生产力手段发展的无限性和价值增殖目的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通过资本积累使矛盾不断得以发展和强化,使经济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最后丧钟。笔者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是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条件,也是研究危机成因与根源的关键。
一、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一)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和利润率趋向下降。资本家由于内在贪婪本性和外在竞争压力的趋势,必须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源源不断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在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的过程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同时意味着资本利润率的趋向下降。如果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追加速度大于对劳动力的追加速度,那么过去劳动的增长必然快于活劳动(即新价值)的增长,其结果便是总资本所带来的利润率不断趋向下降,反映在社会中就是各种商品的迅速贬值。
(二)利润率下降所带来的停滞和混乱。如果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力量较小,利润率由趋向的下降变为实际的下降,那么就会带来更加激烈的资本竞争。在为利润剧烈地角逐过程中,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的资本便会因竞争实力不足而黯然退出市场,破产倒闭,成为闲置资本。进一步讲,资本的闲置或毁灭,造成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的损失,表现为商品、劳务和要素价格下降,股市下跌,社会信用收缩甚至崩溃。
二、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
(一)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源于资本贪婪的天性,甚至连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也深深打上了贪婪的烙印。资本积累不断驱使资本家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疯狂的贪欲中某得一席之地。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并不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为目的,使得生产在客观上具有一种无限扩张的趋势,不顾一切而尽可能占领市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社会的生产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而言是过剩的。而这种有效需求不足则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购买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在社会分配中获得的有限工资收入造成的。
(二)利润实现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决定生产的扩张与收缩的唯一因素就是利润率。资本家完全不会考虑生产和社会的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力和购买力对资本的扩张与收缩没有任何影响力。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利润率具有下降的趋势,利润的实现愈发困难。当不断下降的利润率达到某一点,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利润率的极限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不考虑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仅仅把刺激消费、拉动需求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便没有击中经济危机的要害,各项政策和措施是难显实效的。
三、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
(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暂时摆脱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进过程中,固定资本的更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断膨胀的过程中,由于供销都比较旺盛,无论是产业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都不愿意更新旧设备,扩张中的资本更不愿意转行到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但是在经历经济危机的冲击后,面对随之而来的生产大萧条,加之社会游资充斥,利息率、要素价格水平较低,贷款相对容易,资本家在追逐利润的驱使下便开始重新谋划下一步的发展了。他们有的采购新的技术装备,有的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有的转投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部门。总之,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和投资带动了两大部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资本主义经济再次走向复苏和高涨。
(二)固定资本的更新同时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投资,意味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广泛采用,生产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一方面持续推动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促进了资本集聚和集中;另一方面,投资的大量增加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贫富差距扩大,从而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再生产比例遭到严重破坏时,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了。当然,固定资本的更新只是产生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固定资本的更新是不会带来经济危机的。
以上所述,笔者分别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等多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和爆发的根源。总之,经济危机的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复合共同促使了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因此,只有综合全面地把握经济危机的成因和根源,才能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深层次矛盾,进而在面对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冲击时能够有效预防和管控危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01-02
2009年6月,OECD整体领先指标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从94.5上升到95.7。中国、印度该月数值仅比上年同期低3.7和3.4。世界经济止衰复苏,但争论仍在继续,危机爆发的根源仍无定论。危机既非源自政府不恰当的政策和规制,也非源自各市场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而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总爆发。
一、2007―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发生在去监管化和特定的政策环境条件下。20世纪80年代起,金融机构去监管化日益盛行。1980年货币控制法案的签署废除了州法律对贷款人收取贷款利息率最高限额的限制。1982年可选择同等按揭交易法案则授权对州法律的使用和先占权,对象是对拥有可变利率、过度膨胀的支付额以及负摊销的贷款进行限制的州法律。银行准备金要求降低和1994年特别流动账户的诞生给予银行更大的流动性,该账户将商业银行账户和投行账户联结起来,银行便有能力提供更多的信用。20世纪90年代末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议会阻止了对金融衍生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的监管。2004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免除了经纪公司信用限制,使投行能够从事更多的次级贷款业务。在监管日益放松的同时,政府鉴于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向相关金融机构施加一定的压力。两家政府支持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放松直接从贷款机构购买贷款的申请标准,购买了巨额次级按揭证券。监管的放松和政府要求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的压力鼓励了房贷市场的繁荣。次级抵押贷款放贷额增长迅速,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占总抵押贷款5%)增长到2006年的6 000亿美元(占总抵押贷款20%),其中证券化比例为75%。
次级贷款以收取高费用和高利息率为特征。高利息、不断膨胀的支付额以及不断攀升的房价对金融机构意味着丰厚利润和机会。为了获利,房贷机构杠杆化比率平均达1∶14。诱惑利率、 零首付,甚至“放贷人资助首付计划(DPA)”都成为次级房贷促销方案。2004―2006年间发起ARMs的1/3,诱惑利率低于4%,超过65万购房者通过DPA得到首付,贷款违约率和房产没收率大大升高。大部分情况下,贷款发放只是为了从现存房产中抽取资金,以购房为目的的比例不到一半。贷款人为申请到便宜贷款瞒报收入,一些购房者利用房产升值进行再融资用于日常消费。评级机构由于“利益冲突”,倾向于给出高的评级结果。贷款建立以后继续被分割、与其他资产组合形成新的资产,即证券化。这些贷款支持证券最终被出售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人如政府养老金等。次级房贷市场风险巨大,2005―2006年间发行的次级贷款有近1/5将面临失败,购房者则面临房产被收回的风险。
20世纪初,美联储为应对网络泡沫,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降至1.24%,并长期维持在低位。但2004―2006年,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利率,使之迅速从1%提至5.25%。利率提高增加了可调利率次级贷款支付额,违约率迅速上升。2007年4月,房产贷款市场蕴藏的风险突然爆发,超过25个次级贷款放款机构宣布破产。2008年8月雷曼倒闭后,华尔街大型投行接连受到重创,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10月,通用汽车危机表明金融危机通过信用渠道传递到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二、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是危机爆发的根源
关于危机的原因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去监管化一系列法案的签署导致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不恰当的利率政策催生了房地产泡沫又不恰当的刺破了这一泡沫直接引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金融机构高杠杆化及道德风险行为视而不见,以及旨在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的行政命令,这些管制和政策扭曲了市场机制,导致了市场失败。政府及其行为才是导致危机的根源。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虽然政府政策对危机爆发负一部分责任,但市场失败应该承担主要责任。Gregory Curtis(2008)认为,金融业集体性道德败坏使得房贷市场积累过多的风险从而导致危机的爆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危机中犯的错误不相上下,其行为都成为导致危机爆发的原因。不过大多数观点赞同金融经济危机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然。
造成危机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危机的根源既不是不恰当的政府政策或监管,也不是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更不是复杂的金融产品及其交易,或者其他诸如监管制度不完善、会计规则等因素。2007―2009年经济危机起源于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的爆发。
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指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和以外需拉动的新兴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它包括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巨额赤字盈余并存的经济形势。前两者既是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也是重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仍然是最核心的世界货币,在世界贸易、投资等领域最广泛地发挥着储备货币、计价工具和流通手段的功能。2003年美元结算占欧盟主要国家进出口贸易的29.1% 和37.3%,占日本进出口贸易的68.7% 和48%,韩国、泰国以及澳大利亚的相关数据分别是79.6%和83.2%(2004)、76%和84.4%、50.5%和69%(2004)。美元还是国际市场计价单位,石油、铜、小麦等国际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2005年,占世界GDP不到30%的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比重从1997年的56%上升到65%,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从54%增至62%,在全球贸易结算中比重也从58%上升到65%。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公司债务和国家债务大都以美元计价,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都以美元发行和清偿。美国借此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和相关好处,但并不承担与黄金挂钩的兑换义务。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不再承担兑换义务的现实和金融危机的教训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以自保。美元的核心地位则决定美元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最重要的外汇储备币种。为了规避风险、维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Ⅱ。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具有内在不稳定的本质。“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只是以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形式表现罢了。
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各国开放市场、引进外资,世界市场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得到繁荣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后发国家纷纷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面向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大力推动出口。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后发国家私人储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消费则长期被维持在较低比例。长期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客观上也抑制了国内消费和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各国逐步形成了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应对经济增长外部依赖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大量外汇储备建立起来,并且以美元为主要组成币种。这也是由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决定的,结果是大量资金通过发达的国际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市场,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资金。
与后发国家外部依赖性相反,美国则形成了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25年来消费占GDP比重约为71%,美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2007年达130%。过度消费意味着超支,收入不足的部分则由借贷来弥补,信贷替代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表现为不断增长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2006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超过了GDP的6%,净外债为2.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5%,进口对出口的比例则达178.9%。财政赤字(2004年)高达4 127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就这样,新兴市场国家以出口为美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这些出口所得被美国人借入以支付后续交易。世界经济出现了集中于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的巨额双赤字和双盈余的格局,且数额持续增加。
从本质上说,以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和畸形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基础,世界经济不平衡运行的格局是极其脆弱的。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在次级房贷市场,购房者收入增长最终无法覆盖房贷需求确定无疑,房屋需求由信用代替,整个市场繁荣建立在信用膨胀的基础上。但是信用膨胀只是缓解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借款终须还。另外信用维持十分脆弱,随着美国赤字越来越大,美国还款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小。信用维持还极易受到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信用链断裂,危机瞬间爆发。次级贷款市场上存在的供需矛盾及信用替代需求的现象是美国经济需求过度扩张的结果,更是这一经济模式与其他国家过度依赖出口模式长期运行所积累矛盾的总爆发。次贷危机爆发后,损失迅速通过全球金融体系蔓延到世界各国的金融、非金融领域,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2007―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的总爆发。
三、启示与结论
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已经开始取得成效。但这只说明危机得到缓解。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格局,包括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改革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非朝夕可实现。但是要想真正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就必须下工夫解决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改变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工薪阶层收入,提高消费在GDP中比例,加强开发国内市场,是改变经济不平衡也是避免此类经济危机的根本解决途径。另外,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是要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格局的必要条件。各国必须致力于改变当前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从根本上避免“特里芬难题”,才有助于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
参考文献:
[1]Allan H. Meltzer, “Reflection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Cato Journal, Vol 29, No 1, 2009.
[2]Gregory Curtis,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Collapse of Ethical behavior”, Grecourt White Paper No. 44.
[3]Joshua Aizenm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Paradox of Under- and Over- Regul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 15018, May 2009.
[4]Stephen Figlewski, “A View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rom 20000 Feet Up”, Oct 2008. pages.stern.nyu.edu/~sfiglews/Docs/FinancialCrisis_OCT6.pdf.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根本矛盾 相对过剩 虚拟经济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为标志,次贷危机开始全面升级。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逐步由美国蔓延到全球、由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直至今天,全球主要经济体还在为何时能够彻底摆脱危机阴影而努力。
一、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解析次贷危机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次贷危机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无区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由于外部竞争的压力和内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各生产者涌向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并积极提高劳动率,搞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同时整个社会没有统一的规划,这样就不能保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由此可能造成买卖脱节,供需脱节。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扩大,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更加彻底,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效需求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导致大量相对剩余人口和失业的产生。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些重要的商品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而找不到销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这是危机爆发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普遍性原理。
这次经济危机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本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资本主义危机,只是作用形式发生了改变而已。借助于发达的信用系统,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的透支消费越演越烈,资本家们生产出大量的商品,但是劳动人民手头没钱,有效需求不足,而透支的权利给了他们消费的能力,于是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掩盖了社会购买力的真实情况,信用膨胀的虚假繁荣掩盖了生产与消费的脱节。这只不过是把危机延伸到未来发生而已,一旦发生不确定因素,对未来失去信心,经济泡沫破裂,危机无法避免。总的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表现出来的基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危机爆发。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时代的新特征:虚拟经济和全球化
再具体一点,这次次贷危机是借助“金融衍生品”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新载体,导致危机的时间与空间远超之前的规模。次贷危机的本源其实就是房地产泡沫崩裂,在过去十几年时间内,美国房价普遍上涨了50%-100%,其涨幅超越了实际需求的支撑,这就是危机根源的泡沫所在。既然高房价不可能持久,回归理性实属必然,但是透过华尔街投行家们所创造的“次级贷款证券化”,使得房地产价格风险被进一步放大。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时代的新特点,在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资本的虚拟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的金融危机和世界性危机。
(一)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产生使同一种资本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运动,一是实际资本在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二是作为实际资本“纸质副本”的虚拟资本在证券市场上的运动。虚拟资本可以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而运动,使得有价证券买卖能够成为投机的工具,从而造成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商品难以转化为货币,有价证券也难以转化为货币,这必将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由于虚拟资本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的运动,它能推动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扩大生产运营规模的有力工具,也能将社会闲置的货币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加以利用,同时也决定了一旦虚拟资本出现问题,给予经济的打击也是彻底的巨大的难以恢复的。严重的信用危机使金融领域坏账、呆账大幅增加,信用紧缩,造成经济衰退。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及弥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利用后发优势以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这些国家从自身利益和社会价值观出发,利用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并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市场经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剥削雇佣工人的强度,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开来,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具有必然性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使得从一个国家引爆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经济体,打击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恢复难度更大。
三、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当代经济危机的意义
用马克思的观点分析次贷危机的意义在于充分认识到此次经济危机的本质,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引起危机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下一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在不能解决根本矛盾,无法避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的情况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第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抵押贷款标准放松。2000~2003年,美联储的持续降息拉动了总需求,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在市场繁荣时期,房地产金融机构争相放宽信用标准向购房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这种向收入水平低、信用等级低的人群发放的贷款就是次级房贷或称为次级债。
第二阶段:次级贷款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向整个金融市场传递。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转移风险,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将次级房贷通过证券化和层层打包推向金融市场,出售给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甚至于养老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使整个金融市场牵扯其中。
第三阶段:房价下跌导致次级房贷违约率上升,最终引爆危机。随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到来和房地产市场的降温,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出现违约,违约的增多首先使发放次级贷款的公司倒闭,并使购买了次级贷款证券的机构遭受损失,进而冲击到整个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
从以上分析似乎可以看出:一是宽松的房贷条件所具有的高风险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二是次级房贷的证券化引起的风险传递使整个金融市场牵扯其中;三是房价下跌最终引爆了经济危机。
这样一来滋生了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由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银行放宽贷款标准是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以实现资本扩张;而资本扩张又会导致经济过热并产生新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致使房价不可能永远上涨;即扩张的资本必然抑制社会需求,由此导致经济扩张失去其实现条件,产生资本过剩性危机,因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的、与人口相比显得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经济危机永远是细节不同,本质却相同。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如此,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如此,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亦如此,而这一次的次级房贷危机也不例外,它显示了一种常规模式,即资产价格上升――信贷扩张――投机――过剩――资产价格下降――违约――市场恐慌,而这种模式的背后是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
生产过剩
次贷危机以来,经济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反思,主要的观点有“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虽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次危机的原因,但主流的反思和解释不得要领,没有从制度和经济根源上深刻剖析此次危机。
两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对经济危机的根源作出了明确和系统化的解释和思考,即生产过剩理论。生产过剩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古典经济危机,也可以比较系统与全面地剖析和解释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次贷危机自然也不例外。
在马克思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到来,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跳跃式扩展(恶性增值)。一方面,生产能力几何倍数的增长速度使资本家和资本在追逐利润(剩余价值)的经济本能下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因生产资料私有和分配的不公,广大无产阶级相对贫困,消费能力的增长无法跟上生产增长,社会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差距和非均衡矛盾不断加剧,并体现为市场供求矛盾,经济萧条和工人失业。概括起来,马克思危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其基本框架就是:(1)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2)生产过剩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群众的购买力不足;(4)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是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5)两极分化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
生产过剩下的信用
自此,生产过剩解释得已经很清楚,那信用在这次危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对于此,马克思只是笼统地说,服务于市场交换的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银行制度、汇兑制度、信用制度等,为市场交换领域矛盾的激化、潜在危机的现实化提供了制度结构条件,并未详细分析。或者说,分析这些资本主义内部的制度构架,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根本没有意义,如黄达,就评价货币制度是“无法对资本主义带来破坏性作用”的范畴。不过,对于解释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来说,这种分析依旧是有意义的。
首先,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下,生产跳跃式增长,而无产阶级(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以及主要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水平却增长缓慢,出现了相对贫困。此时,从宏观经济学家们的统计图表上来看,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似乎有衰退的迹象。
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危机有一套系统的解释框架,即凯恩斯开创并被西方经济学家不断发展的“需求管理”。具体说,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的政策方向是拉动总需求跟上总供给的增长水平,缓解供求矛盾。拉动总需求的切入点有三个: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而拉动的工具,都离不开信用。比如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再如货币政策,央行降低利率,鼓励货币的借贷来刺激经济。本质上,都是利用信用,花明天的钱在今天消费或投资,来缓和生产与消费,或者说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再看次贷,其实也是通过信用来刺激需求(包括房产投资和消费)的一个具体体现。本来买不起房的相对贫困者,突然被告知可以借入条件异常优惠的次级贷款消费,自然需求大增,于是房地产市场又走向了“繁荣”。
整个宏观经济大致如此,只是实现的具体手段各异。总之,在以信用为主要工具的需求管理(广义上包括了金融业自发的信用供应)之下,经济似乎又恢复了繁荣景象,图表上增长的量和速度都十分喜人,于是宏观经济学家和财政部与美联储的官员们弹冠相庆,并预期,经济将继续增长,持续繁荣,“经济周期被打败了”。
可是,这之中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花明天的钱在今天消费或投资,那到了明天,花什么钱呢?
答案是没有钱。于是大量次级贷款人无法还款,CDO和CDS市场崩溃,华尔街金融市场大海啸,危机还不断向实体经济和其他领域蔓延
总之,在生产与消费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试图利用信用为工具预支将来的财富来刺激需求,解决总供需矛盾,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只是延缓和压抑了危机,并不能阻止危机的爆发。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美国居民在“透支消费”,而且美国政府也在推行“透支经济”。众所周知,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投资速度的持续下降,美国转而倚重来自国外的投资以支撑本土经济的增长。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结束了自1914年以来作为净债权国长达70年的历史。在全球经济都在为“过剩”而发愁的今天(只需一家大的汽车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就能满足够世界用一年的汽车需求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独善其身,正是在于其“透支消费”与“透支经济”暂时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从而掩盖了本国的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与“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费”毕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是,“透支消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这就如同为了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断加大吗啡的注射剂量一样,“透支消费”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支撑“今天”,把当下的危机延迟到未来爆发罢了。一旦对未来出现悲观预期,以至于没有未来可以透支的时候,危机就不可避免。在美国,“透支消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透支无处不在。而引发这次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不过是“透支消费”中的个案罢了。换言之,只要“透支消费”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建议与结论
1、次贷危机的经济和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导致的生产过剩,信用只是一种长期中必然失败的延缓生产过剩矛盾的手段,只能暂时压抑矛盾,而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危机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动荡的同时,也重新腾出大量生存空间,危机产生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客观上促使生产跟着萎缩,进而建立新的供求平衡。在经济危机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保持信心,积极等待经济的复苏。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着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中图分类号:F01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01-03
对于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国内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旨在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剖析当前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揭示其实质,为世界各国更好地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决策思考。
一、从主流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
1.美国次级贷款本身的缺陷。次级贷款是美国住房贷款的一种,是针对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所提供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次级贷款的先天不足。首先,它的发放对象是那些信用等级较低和收入较低的借款人,是借款机构在还款来源上无法确认;其次,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极大刺激了贷款购房的需求,形成市场需求的假象,从而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最后,贷款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此时,危机的爆发也就成了必然。
2.过度的金融创新。人类从创造外汇期货这个金融衍生品以来,从未放弃过金融创新,而美国更是全球金融创新的领头羊。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衍生品的杠杆作用为投资者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成倍地放大了风险。以此次经济危机为例,就引起此次危机的美国次级贷款数量而言,是不足以引发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次贷危机之所以变成了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因素是美国的依托次贷产品的金融衍生品的数量远远大于次级贷款本身,并在华尔街的包装下,一层层地卖给了各种金融机构,从而加快了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的演变,也加速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
3.政府的越位及缺位。政府的越位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中政府的过度干预表现在:第一,次贷是美国证券交易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产物;第二,美联储主动推动了OTC等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第三,华盛顿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协同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支持次级住房贷款;政府的过度干预间接推动了次贷危机的发生[1]。
如果说政府的越位是政府过度作为的话,政府的缺位则更多是政府在该有所作为的领域无所作为。1980—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个重要法案,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美国政府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另一方面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这样,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何自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的所谓创新不断增加,而其规模和数量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私人机构围栏追求高额的利润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是房贷标准不断降低,各种风险防范机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最终酿成次贷危机,成为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导火索[2]。
4.美国人的透支消费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美国成为头号世界强国,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由勤俭节约型向奢侈浪费型转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逐步走出滞涨的局面,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来自全球的资本和劳动极大地扩张和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使得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房贷、车贷、信用卡的出现一方面为美国人奢侈的消费方式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也促成了美国人“消费未来”的养成。但是这一模式是建立在流动性充足、资本持续流入和资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基础上,一旦产生外部冲击,经济波动即无法避免。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危机的成因,虽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这些解读只看到了危机的表象,并未揭示其实质,因此很难令人信服。笔者认为,分析经济危机的根源最终还是要回到马克思,只有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才能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新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分配
一、国家干预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一)国家干预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发展的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状态,主张政府介入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其在当代则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是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继承发展而来,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体系。20世纪70年代之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和宏观总量经济学无法解释“滞涨”现象而遭到越来越激烈的攻击,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新经济自由主义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对之后乃至今天的世界经济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自由主义信奉自由放任的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之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对哈耶克的哲学观、经济观的发展和继承演化出诸多学派,观点各异,但核心都是对自由市场的推崇,在此不进行赘述。
二、两种主义对于再分配制度的观点
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干预和各种“不合理的”税收,支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认为政府对再分配领域的干预侵犯了人们的自由,违背了自由市场,降低了社会的经济效率。哈耶克抨击了政府通过累进税制进行再分配以改变社会不公的做法。他认为,经由累进税制进行收入再分配,不公是产生不负责任的民主行动的主要根源,而且还涉及未来社会之政体特性所依赖以为基础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累进税制的问题,最终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在民主制度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人们充分理解了累进税制原则的运作方式,那么它在当下所获得的支持是否还能继续。如果要确立一种合理的税收制度,人们就必须将下述观念作为一种原则予以承认,即决定税收总量为多少的多数人,也必须按照最高的税率来承担税负;如果该多数决定以一种在比例上较低的税率形式给予经济贫困的少数以某种救济,则当然无可反对。为了防止滥用累进税制,社会必须构建防御性的屏障。而国家干预主义则支持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核心,通过财政赤字和举债的方法可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是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所以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他认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强对富人直接税的征收。第二,消灭食利者阶层。第三,凯恩斯认为只要国家立法,甚至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工资标准,即采取“普通福利”政策,就可以抑制经济危机。
三、结论
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西方世界经历了几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过之前阐述的西方资本主义政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交替“上位”,成为西方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药方”。在经济进行调整,经济运行重归稳定状态的时期,西方政府也曾选择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力图使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无论西方资本主义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经济危机依然周期性的爆发,最近几年更是危机频发,各国政府黔驴技穷。
回顾西方世界几次经济危机,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真正“回到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将暴露无遗。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由私有制导致的贫富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它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其形成资本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在分配比例上的长期失衡。这种分配结构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公平缺失、贫富悬殊、消费萎靡等经济现象,导致了社会性动荡。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冲击总需求并使经济长期偏离均衡状态,集中爆发的表现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要想从根本上认识当代西方世界的“经济新常态”,需要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矛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强调政府干预,二者的理论都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财产权按资分配和由此而来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而西方政府施行的再分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贫富分化有所缓解,但是财产和财产权利问题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行使私人财产权利的自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根本性问题不能由再分配的方法解决,彻底摈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找到这个困局的出路。对资本主义制度最激进的批判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批判的焦点正是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由此产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缺陷,并概括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正确地理论方法。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了数次经济危机。但是事实证明,即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它的自由市场制度加以重新调整,他们也不会从根本上触动私有制这个基础,而只会力争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自身的基本矛盾。除非从基本制度上进行改革,否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只会陷入“爆发经济危机———政府救市———爆发经济危机”的死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杨春学;谢志刚.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美国的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目前虽然经济危机的势头已不如当初,经过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前所未有的干预,全球经济已步入“后危机时代”,而后危机的时代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状态,但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仍在困扰着全球。这次“后危机时代”现象的深入剖析与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出路与前景的探讨中运用立场、观点与方法,特别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的思想来科学的认识这次“后危机时代”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出路是很有研究价值与意义的。
一、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回望与“后危机时代”的探析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缘起于金融市场,而从07年开始蔓延开来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骤然恶化,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机构纷纷濒临破产的边缘。面对市场的急剧的动荡和恐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纷纷出手救援金融危机维护市场的稳定。当然这次由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的一场市场经济动荡,由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灾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普及,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欧洲一些小国经济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也先后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了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动荡。
至此,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变为一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信心已经慢慢地恢复,工业的实际产出也开始逐步回暖,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开始上调,全球经济也开始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但“后危机时代”中固有的危机只是暂时的蛰伏,危机并没有消除。迄今为止,尽管目前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已经和早期的资本主义市场有了许多的变化与区别,但是资本主义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周期和危机。二战后以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超越列宁时代开启并初步形成的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也常常带有全球化的性质,其经济危机的传导的速度、规模、范围和程度也往往带有全球化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后危机时代”中必须对这场经济危机进行大反思,并作出一定的变革。
二、以列宁思想为视角分析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后危机时代”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化的资本主义新阶段,自由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进一步加剧,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缓和,相反却进一步深化了。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再一次印证了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列宁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列宁对于当代帝国主义与经济危机的认识,对于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后危机时代”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金融资本全球化与经济危机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决定了资本追求利益通常是不择手段的。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同样具有资本的贪婪性。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列宁就指出了在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当今社会自由主义的思潮也使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放松国家的管制,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列宁曾说过,金融资本的世界统治和国际盘剥向来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金融的自由化开始催生了各种的金融衍生工具,这些衍生工具的产生既降低了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的成本,同时也赋予了金融资本的虚拟性,加重了金融资本的投机性。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对私利最大化的追求,以此保障资本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总的来说,金融资本的全球化的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引发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垄断统治与经济危机
列宁在书中深刻地分析了经济危机和垄断统治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经济危机加深了垄断化的过程,但是垄断统治不断不能彻底地消除危机,反而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在现今社会帝国主义的垄断组织已经发展到更为强大,金融寡头也由原先的传统银行转变为“投资银行”。他们已经不但与传统的银行资本合作,还与强大的产业资本合作,这种合作已经不是简单的合作,这是可以通过各种金融的衍生品来控制传统的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金融寡头们并不满足现状,他们还发明了各种金融工具与杠杆工具,撬动全球资本,使得自己能牢牢抓住全球资源,他们不但能使某个企业破产,甚至能使某个国家破产。因此,此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它是美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的日益加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三)、制度危机与金融危机
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直接原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深层原因是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其金融市场的监管的不足。但用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来解读当前危机的根源,便会找到它的制度根源,这是金融全球化下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时资本主义制度无法痊愈的顽疾,垄断虽然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但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促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也开始越来越尖锐。当前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全球化和社会化与美国国际金融高度垄断于华尔街一小部分金融寡头手中的矛盾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基本矛盾的表现,这表现为世界创造的财富很多并且高度集中与财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所演变而成的反映。这场危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并且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三、对“后危机时代”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出路的探讨
对于“后危机时代”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出路探讨,必须要清新的认识这次金融危机还不是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的总危机。这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方面还占有相当的优势,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的国家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各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在“后危机时代”中一定还会有新变化与新发展。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出路与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第一种可能是美国式资本主义模式经过调整和“改革创新”,获得新的生机和动力。通过列宁思想的视角,美帝国主义为了转移经济危机的矛盾,一定会通过对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刺激来达到恢复经济的目的。由此,美国的经济有新的反弹的话,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加强。其余资本主义国家将继续“美国模式”,成为美国霸权的附庸者。第二种可能,如果世界其他大国在经济危机中,将危机转变为契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美国模式”与美国霸权主义将会得到根本上的动摇,世界经济新格局与全球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多极化会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后危机时代”中,将大大加剧多极化的进程,资本主义国家讲迎来自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总的来说,认清当前金融危机的实质和原因,必须联系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在看来,日益加剧的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日趋走向灭亡的标志,同时“后危机时代”传递出这次金融危机开始冲击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深刻反思各自的发展模式,对自己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因此,我们必须把基本原理和当今时展变化与国际国内最新实际相结合,运用列宁伟大思想为视角,来思考这次金融危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将会做出的反思与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坚定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世界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参考文献:
面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西方学者展开大量的经济研究,试图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问题也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述,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一)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使得社会处于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她积极的探讨如何有效的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有效的消除非自愿失业。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文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化大工业迅速发展,机器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有资本家们控制,工人和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们所掠夺。随着社会化的程度越大,它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越发的激烈,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再一次爆发。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样的几个阶段,危机和高涨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进入到21世纪,美国的经济未能及时的找到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动力。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促进消费,美联储大胆的进行了各种创新,尤其是在住房按揭贷款上面。2004年开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加速了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各种骤然的政策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从而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解释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马克思还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而此 次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但实际上却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所导致,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弊端也有益处。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处于其中的一员,无法躲避大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大量的外国投资从中国撤资,致使国内吸收的国外投资减少,各国经济萎靡不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出口贸易受挫,出口贸易型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出口国外受挫,但是国内确是未完全开采的大市场,而且也为国家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危机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力反思和汲取教训的机会,要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经济增长
引言: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演变为金融危机,其影响迅速波及全球,造成巨大冲击,让全球经济陷入了阴霾两年之久。此次金融危机引起了政府、组织、学者和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大家都在透视危机爆发的原因,寻求自我解赎的途径。因此我将从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的分析,探讨我国应对西方金融危机的措施。
1.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表面上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产生,但是其内在深层次的根源却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长期积弊,以及近几十年来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诱发的产物。
1.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必然会滋生各种社会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系列连续性、并存性和均衡性关系难以得到满足,从而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不断扩展并日趋激化。①
1.2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政策性原因。1979年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上台,1980年里根在美国上台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在英美推行,并随后在全世界蔓延。他们极力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坚决否定公有制、社会主义和国家干预。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要给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画上一个句号,成为其失败的标志。英国《金融时报》说:“自由化时代也是金融危机格外频发的时代……所有这一切都蕴含着最终导致自由化时代灭亡的种子②”。
2.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此,我就主要分析西方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2.1冲击我国金融业。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其次,金融危机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放缓。主要是由于国外各商业银行缩紧银根所导致。再次,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中国股市的一蹶不振,几乎套牢了所有的股民,投资者信心受损,影响了整个金融业的经营环境③。
2.2减少中国出口贸易,就业压力突增。西方爆发金融危机后,其“消费过剩”矛头凸显。短期内出现大幅度的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随着危机的蔓延,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贸易顺差的的出口国而言,必然面临着“生产过剩”的困境。生产商担心存货过多,就会缩减生产,反过来又进一步缩减消费需求④。生产的缩减又必将会对劳动力需求降低,从而使国内的就业压力突增。
2.3影响投资热情与投资能力。从国内投资来看,金融危机一是会导致投资者投资热情下降,信心不足。二是会利用外资的能力减弱。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演进,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回笼资金,以套现应对危机。三是预期投资成本的上升,随着各国的救市措施的实行和危机的缓解必然导致资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迅速反弹,使得投资成本上升。
3.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国际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没有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受金融危机很大的影响,但其影响和威胁仍然弥漫在中国的周围。因此,中国应从这场金融风暴中吸收经验教训,积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3.1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中国市场经济的特色就是政府对经济主体和活动具有的强大的监督管理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够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历史证明这种模式是卓有成效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调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作用。通过增加投资需求以及由此带动的固定资本的有序更新和对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及其比例关系的调整,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⑤。
3.2加强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危险,注重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警示我们,在中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在过渡期间,需要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选择最适当的信用风险识别理论模型并将其与中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⑥。
3.3有效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我国对美国经常项目保持多年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其中有上万亿美元债券。因而,美国国内经济对我国经济财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在搞活多边贸易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的资本结构,减少美元比重,丰富币种。我国应当增加外汇储备中黄金的份额,达到保值的目的,适当增持黄金,降低美元贬值给我国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张燕生等.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8.3
[3]周慧兰、曹理达: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与教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9-20.
[4]郭田勇.《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和对策》《党政干部学刊》.2008第12期
[5]《列宁全集》,第5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卫兴华:《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注解:
①《研究》2010年第7期,西方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与中国对策研究(上)。
②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8月15日。
③《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10期(总第98期),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