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学边际效应

心理学边际效应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6 10:21: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学边际效应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学边际效应

篇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积极投身到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之中。小学英语既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将来作为“地球村公民”Z言学习开始。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泼、有趣、高效。结合现阶段教学实际来讲,新课改后的基础英语教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与普及,作为基础教育当中重要一环的小学英语教学,其与新课程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仍然存在着不一致性,严重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成效的实现。为了正确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处理好英语教学中五个辩证关系,即课本、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语言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关系;淡化语法教学与优化语法教学的关系[1]。

一、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

对于任何科目和阶段的教学来讲,如何处理好课本、教材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都是首要的关键性问题。具体来讲,课本是教材的核心,也是教材的具体一方面的展现,其余如练习册和活动手册以及相关英语听力材料等都是教材内容。

基于上文的论述,结合我们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基本上并不能够有效地处理好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现实教学当中,教师大多对课本的依赖度较高,甚至是完全依赖课本。然而,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本就是例子”,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教师应恰当处理好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然而,恰当的处理需做好两部分工作,首先是实现对课本与教材的正确认知,教学要以教材为指导和依据,但不能一味的照搬教材或者是过度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只能导致教学进步与增长空间被无限压缩。另外,在即为对教材选取和利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编写当中的弹性,利用好预留给教师的自主发挥空间,不断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来做出更具针对性的选取与利用。

二、语言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

英语是一门语言,在教学过程应注重“知识――能力――运用能力”发展过程的推进与转化。英语教学不能够仅仅注重或者说是过分强调第一步――知识的作用,完全忽视英语这门语言的工具性及交际性。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不仅仅决定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及能力,还能够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深刻且深远的影响,直接会影响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判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三个阶段的有效转化,注重学生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转化过程,而不是将目标完全设定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与测试上,应注重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且多种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参与到语言实践、体验及运用的过程当中,从而不断实现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关系

现阶段的课堂教学的很多方面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及观念的影响较大,其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仍然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传统教学以“教师教学”为核心,注重“知识为本”,由教师基于主观感知来编排和推进教学活动,自认为学生学习成效需以教师大量讲授为基础,同时教师教授越多才会是负责任的表现。然而,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带的是知识,并不是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对知识只能被动的接受,在日复一日教师的强势灌输之下,学生势必无法集中全部注意力来学习,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从而问题与疑惑只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对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及能动性,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更直观的感知知识与问题,从而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找寻答案,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会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四、淡化语法教学与优化语法教学的关系

英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方向的转变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也就是说,这次的改革,将着重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学“哑巴英语”。然而,英语语法难学枯燥,但是学习语法很重要,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到了小学高年级,语法关就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单凭反复机械讲解和操练只会降低学生的热情,一旦语法关过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就毫无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放弃英语[2]。

具体来讲,基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及要求,同时基于我们的受教育特征及具体情况,我认为教师应创设全新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具体可采用“先感性、后理性”的模式,注重感受―观察―发现―讨论―讲解―运用―复习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师做出针对性点拨,进而通过运用加强理解,久而久之形成语法结构。

篇2

Abstract: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om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English teaching for schools. There still exist, however, a few problems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We need to deal carefully with several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book,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ability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centered and teacherguided approac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askbased approac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weakening grammar teaching and optimizing grammar teaching.

Key words: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knowledge and ability, learnercentere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ethod, grammar teaching.

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目前基础英语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过深,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导致英语教学改革步履维艰;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为了正确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

一、课本、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课本”(textbook)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用书”,“课本”就是一课之本,是教材的核心,它担负着完成英语教学的基本使命。教材(teaching materials)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它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练习册、评价手册、活动手册、配套读物和听力材料、教学挂图、教学卡片、教学投影、录音带、录像带等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必要材料。而“课程资源”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是指一切有利于实施英语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物质条件和包括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其他非物质条件。“课程资源”除了包括上述提到的教学材料以外,还包括语言教学设施、文字音像材料、网络信息,以及英语环境等。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课本就是例子”。也就是说,再好的课本也不可能为学生或教师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它仅仅为教学提供例子而已。目前一些教师总是抱怨教材内容太多,教不完,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不敢进行取舍,被动地使用教材。教材上有一就教一,有二就教二,一味地照搬教材。实际上教材编写是有弹性的,给教师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持这样的态度:凡是课本上写的,我都要教;凡是我要教的,学生都要记住;凡是要求学生记住的,我都要考。

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教师对英语课本的认识和使用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本不是“圣经”。课堂教学应当基于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本既不是“圣经”,也不是普通的教学资源,它应当是资源性的“圣经”,“圣经”性的资源。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用课本去教”(use the textbook to teach),而不是仅仅去“教课本”(teach the textbook)。从英语教学理念上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层次的变革。教师“用教材去教”,必须走出“课本就是圣经”的误区。教师应当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教师应当有勇气和能力对教材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删减。删减那些过于复杂的活动、不合适的练习,以及那些不要求掌握的词汇和结构等。

补充。补充相关话题的词汇、结构、语篇、文化背景知识等。

替换。替换那些过难或过偏的文章、对话或活动,选择与学生生活和经验相近的内容来替换。

改编。对于那些不适宜或不完善的活动或内容,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

拓展。教材当中的活动或练习的难度会有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对于难度过大的活动,教师可为学生增加铺垫,以降低难度。对于难度过低的活动,可以拓展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要求。

调整。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或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调整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顺序,或提前或推后教学。

整合。单元中不同的教学模块是开放的、灵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移动重组,比如语音和对话、语法和课文、阅读和写作等。

二、语言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实际上,任何人学习语言都有一个从“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运用能力”(ability for use)的发展过程。首先,我们承认知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夸大了知识的作用,把英语作为知识来教学,而不是作为能力来教学,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功能。在语言学上,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2]陈述性知识就是有关语法规则的知识,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来获得,而且这种知识通常是“被记忆了的知识”(memorized knowledge)。比如什么是现在进行时,学生可以把它记住并且可以复述出来,甚至可以在练习中做得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运用现在进行时。而程序性知识是指运用语法规则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internalized knowledge),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能力(competence),但还不是运用能力(ability for use)。从陈述性知识到运用能力需要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自动化(automation)”,二是“重构(restructuring)”。首先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需要“自动化”。让学生做各种形式的语言知识练习是必要的,因为它是实现“自动化”的必要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然后从“程序性知识”到“运用能力”需要“重构”。自动化过程只是把陈述性知识变成了简单的能力,而将这些简单能力组合成综合运用能力,还需要“重构”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学生需要进行更加复杂而真实的交际活动,比如综合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任务型活动等。任务就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它具有真实性、目的性和交际性。完成任务就是“用语言去做事情”(use the language to do things)。

由此可见,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转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是语言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语言情景的创设者等。教师不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上,应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参与语言实践和体验语言运用,让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语言知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关系

当代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应当是多元的、变化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是指导者、组织者、监控者、咨询者、评价者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由此看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发挥“指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在日常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创造语言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等。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坚持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是当今英语课程改革的又一个重点。在课堂上,该学生去做的一定放手让他们去做,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参与语言实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教师不能包办或代替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更不能剥夺他们参与语言实践的自由和机会。教师不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教师也需要适当解放自己,实现“无为而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四、综合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的关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1]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1]此标准一出,“任务型教学”的风潮似乎一下子席卷了全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一夜间成了我国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方法和模式,甚至作为唯一的方法备加推崇。许多人把“任务型教学”看成是拯救我国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其实连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任务”。难道“任务型教学”就真的那么有效吗?经过几年的试验之后,不少英语教师又陷入了迷茫。一些英语教师曾经反映:“我教了十几年英语了,突然发现我今天不会教英语了。”这种反映代表了不少英语教师的真实想法。一套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国的英语教学特点。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而“任务型教学”只是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之一。诚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语言的真实运用,突出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实践,突出习得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等。但是,“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很高,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恐怕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是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教学能力不够高,二是我国的特殊英语教学条件和环境,比如班大人多、课时较少、考试导向、教学评价滞后等。三是外语学习环境不同于变速器学习环境。另外强调学生直接“在用中学”,容易忽视语言基础,以语言运用(production)为起点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在语料输入较少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去用英语完成交际任务,难度就会更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挫折。

根据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宗旨来看,我们以前的问题是机械性练习过多,真实运用太少,而现在的问题是一切为了运用,为“任务型”而“任务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大搞“任务型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效很低,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语言知识都不教了。忽视基础性的练习,弱化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危险的。我们应当抱着开放的心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兼容并蓄,采取综合的办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比如,我们以前曾经使用过3P教学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Presentation是“呈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呈现新知识,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新语言项目的意思。Practice是“练习”,在呈现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练习,包括机械性的(mechanical)和有意义的(meaningful)练习,为真实的语言运用作一个铺垫。Production是“运用”,强调语言的模仿运用和真实运用。我们应当有效地继承Presentation和Practice的做法,关键要在Production环节多做些发展和创新,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语言知识的情况下,为他们设计一些真实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比如任务,让他们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互动,来逐步形成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我们可以根据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将3P模式发展为5P模式: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Production(运用)和Progress(评评)。 [3]

Preparation的功能是承前启后,导入新话题或新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启发想象或预测等。新编英语教材中基本上都有Warming up环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逐步导入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复习、预测、讨论、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

Presentation的功能是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不同的语境来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比如用实物、动作、图画、简笔画、英语解释、汉语解释等。

Practice的功能是对新语言知识的操练(drills)和练习(practice)。这种练习通常是控制性的(controlled),但它包括从非交际性语言活动到有意义的(meaningful)各种练习,再到各种具有一定交际性(communicative)的语言活动。

Production的功能是真实运用语言。这一步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比Practice更高,语言活动通常是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具有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目的,要求运用真实而自然的语言,达到一个真实的结果。主要活动形式通常是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real tasks)或项目(projects)等。

Progress的功能是“检测”和“巩固”。通过“小结”和“检查”等评价方式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五、淡化语法教学与优化语法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以来,关于语法教学出现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重视听说教学,需要淡化语法教学,或者不教语法”。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帮助学生做各种交际活动,但不注重语法教学,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结果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确实提高了,但学生一下笔就错,连一个完整正确的句子都写不出来。实际上“淡化语法教学”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的确,我们以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语法教学,这是一个通病。但是《英语课程标准》并不排斥语法教学,也不主张“淡化语法教学”。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的问题不是教不教语法的问题,也不是淡化或强化语法教学的问题,而是如何优化语法教学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因为语法是语言构成的内在规律,是学习语言的“捷径”。英文词典上把grammar解释为“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很显然,学习英语需要掌握英语语言构成的规律。根据传统语法教学经验来看,语法教学的模式主要是:教师进行大量的讲解、分析、引申、例句、翻译。学生的行为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语法教学的问题是过于深究、过于系统、过于庞杂。语法教学太知识化,太学术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传统语法教学的特点是“先理性,后感性”。这种语法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法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不利于他们的主动思考,不利于他们的知识建构。当代语言教学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更强调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involvement)和自觉思维,语法教学最好不要采用“给予式”,最好采用“发现式”(discovery method)。让学生参与语法知识学习的发现与探究,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智力发展。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Tell me, I’ll forget. Show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I’ll learn.我想这句话更适合于语法教学。根据当今的语法教学理论,语法教学应当建立在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语用(use)三个维度上。语法教学的模式应当让学生“先感性,后理性”,即感受—观察—发现—讨论—讲解—运用。让学生先感受对话或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并试图去理解,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供观察、发现的例子或语境,让学生先自己总结规律,然后教师点拨,最后通过运用来加深理解。比如教学现在进行时动词后面加ing的形式,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你能发现下列动词的变化规律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写出其余动词的ing形式。

go—going

write—writing

get—getting

ask—asking

move—moving

run—running

sleep—sleeping

take—taking

nod—nodding

read—

make—

sit—

speak—

close—

put—

教师通过检查答案,让学生说出他们所总结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说得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地方,教师给予补充或纠正,然后再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去巩固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过程,主动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记忆的过程。学生对于自己发现总结得来的东西往往是理解最深刻,记忆也最长久。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否则,英语教学改革很难前进,也很难获得成功。广大英语教师应当以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师还应切忌随意抛弃优秀的传统的东西,而盲目追求新奇的东西,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平衡把握各种英语教学的关系,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福的理解和释义

1.幸福的涵义

幸福的涵义极其丰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均从各自学科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幸福予以解释和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我们认为:幸福是人们经过社会比较之后,对生活水平和生息环境等外界事物的体验、理解和感知,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心理的一种反映。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现象。

2.“幸福曲线”

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实际上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表征,可描述成一条“幸福曲线”(见下图)。“幸福曲线”是幸福在统计意义上的表达,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幸福指数,每个个体都处于曲线的某一点上,位置不同,幸福指数就不同。从幸福曲线看,当个置接近坐标的原点O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几乎没幸福感可言;在达到L点之前,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幸福效应就增大,幸福指数就快速提高;当个体处于L点之后,生活达到富裕水平,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幸福的刺激效应较小,幸福指数上升缓慢;当个体处于曲线峰顶G点时,幸福指数达到最高峰,随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呈递减态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幸福感会因财富、安全或个体自身等多元诱因,开始出现幸福“分化效应”趋向。

“幸福曲线”揭示了幸福的一般规律。由于各个国家的客观条件不同,各国人民的幸福感就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素质不同,幸福感也不相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个体就会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递增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二、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既然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就必然会引起心理效应的现象。

1.幸福“需要效应”

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幸福的客观基础,是幸福感的基本需求条件。基本需要本身不是幸福,幸福是人对它的一种主观体验、理解和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个体对基本需要的心理反应过程,就是幸福“需求效应”。人对基本需要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大,反之就小。幸福“需求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之前,其特点是:它所依赖、参照的条件主要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体,很少考虑其他需要指标,且处于幸福曲线的上升期。因此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影响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的临界点是多少?第二,在“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得以实现、生活富裕之后,影响幸福感的主体又是什么?第三,影响人的幸福体验和感受的主观因素是什么?

有研究认为,目前世界应以“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基本需要的界限:在人均在3000美元之前,经济越发展,国民幸福感越强;过了人均3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幸福影响效应不强,即GDP的作用不大。为此,人均GDP过了3000美元的一些西方国家政府,用GDP和GNH(国民幸福总值)的“双重导向”去体现国民幸福心理的“需要效应”,在人的自尊自由、社会福利程度、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公平现象和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采取措施,从非“基本需求经济值”方面促进国民的幸福。

2.幸福“对比效应”

个体的幸福感是经过社会对比之后产生的,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对比心理过程称为幸福“对比效应”。人们对生活的对比方式,有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也有与周围人群的横向比较;有与生活水平高的人群作比较,也有与生活水平低的人群作比较。影响比较方式的因素有个体的价值取向、期望值和心态品质等。对比方式不同,心理效应结果不同。例如,一个世代都在偏僻山区生活的青年,有妻子孩子小家庭,与周围邻居相比,生活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甚感幸福;他后来到大都市打工之后,刚开始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幸福感倍增(纵比),但一段时间后,参照系发生变化,一旦与城市里的富人相比较(横比),受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生活待遇和不同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就觉得劳苦、贫富差距和不公平,幸福感骤减。这就是“对比效应”的结果。

如何看待幸福,如何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郑希付教授在回答凤凰网记者采访时说:“要接受自己所拥有的,对工作、对生活的现状不要抱怨,抱怨不解决问题,接受现状并努力让自己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心理学的社会比较模型说明,不幸的人总是向上比,而幸福的人总是向下比。”如何看待幸福?要做到“四不要”:不要抱怨生活现状,不要抱怨不幸,不要向上比,不要自寻不幸。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古人所云的“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

3.幸福“边际效应”

当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影响人的幸福客观基础的就不是单纯以经济收入为指标主体了,这个主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指外界事物本身发生变化,而是指人对经济收入的幸福感受发生变化。当幸福的基本需要以单纯经济收入为主体的刺激作用逐渐失效,而新的外界刺激主体尚未确立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就称为幸福“边际效应”。幸福“边际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上,其特点是:第一,原有的经济指标对幸福刺激作用减弱,出现幸福指数上升缓慢现象;第二,人们对幸福的外界刺激物(参照物)进行重新选择,处于经济收入刺激和新刺激的边际,幸福感出现无所适从的边际心理效应。

幸福“边际效应”一方面影响人们的幸福对比方式,从而影响“对比效应”;另一方面影响人们重新选择幸福的外界参照物,从而影响“生存基本需要满足”之后的幸福状态,甚至可以影响很长时间。

4.幸福“高原效应”

当人们生活富裕,并处于幸福曲线顶峰G点时,会出现对经济收入的幸福体验极不敏感的现象,称作幸福“高原效应”。幸福“高原效应”的特点是:第一,出现“高原效应”的人,心理处于盲点期或出现茫然心态。第二,幸福感呈递减态势,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大,金钱财富不是幸福的惟一刺激物,甚至是不幸的诱因。第三,幸福的客观指标主体不单是经济收入,而是呈“多元型”――即出现多元诱因。有些富人不幸福,是因他们处于“高原效应”期,且又暂未寻找到幸福生活的新诱因所出现的心理现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等其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最大幸福,它是对具有正常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而言的。倘若个体的心态不正常,“高原效应”之后,寻求不良刺激物,就不是马斯洛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因此,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只是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它在“高原效应”心理机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5.幸福“分化效应”

幸福“分化效应”与幸福“高原效应”紧密联系,是幸福“高原效应”的结果。由于“高原效应”呈“多元型”的客观指标,因而会导致幸福“分化效应”。分化结果可能出现多种心理现象:一种是“自我实现”,追寻幸福生活新的积极方式――如追求事业成功、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社会义工,或者是运动、书法、旅游等活动;另一种是“自我刺激”,寻求刺激幸福感的替代物――如追求名誉、地位、享受,甚至是贪污腐化、美色、刺激等;再一种是“自我陶醉”,寻求幸福的惰性诱因――如期望安逸、贪图享乐、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失工作生活的目标动力,甚至出现“富二代现象”、“啃老族现象”和“富太现象”。

影响幸福“分化效应”主观因素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品质。尤其是心理品质,它是幸福“分化效应”的基础:积极心理品质可导致良好的心理效应,而消极心理品质可诱导不良的心理效应。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有助于人对幸福感的认知和形成良好的幸福感。

6.幸福“潮涨效应”

经济学研究认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长的”。也就是说,人们基本需要是不断提高的,即L点是动态的,随着社会进步而上升。人们的基本需要提高所产生的幸福感变化是一种心理效应现象,称作幸福“潮涨效应”。例如,当你没有自行车而步行时,见到别人有自行车,觉得如果自己有自行车会很幸福;当你有了自行车时又觉得别人有摩托车,如果自己也有摩托车该多幸福;而当你有了摩托车时又会觉得别人有汽车真幸福,如果自己有汽车定然更幸福;当你有了汽车,看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汽车,幸福感持续不久也就降下来。又如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基本标准普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现在则是“洋楼加汽车、美酒加咖啡”。

幸福“潮涨效应”反映出“四个不断变化”:人们对基本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比较参照体不断提高,社会“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同样也在不断变化。反过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对基本需要不断提出新的高要求,这就出现幸福“潮涨效应”。

综上所述,影响幸福的因素不只是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因素。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人的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雪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 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 刘鸣.教育的最大目标应是孩子的终生幸福[N].南方日报,2011.6.5.

篇4

作者:黄利梅(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一、引言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提出“知识型员工(KnowledgeWorker)”概念,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1]。他们作为企业价值实现的主体,对组织的知识资本增值至关重要[2]。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具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因此,知识型员工对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如此,由于具备异质的知识资本,知识型员工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激励源于需要,知识型员工自身特质及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医疗、养老等外在环境致使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呈现“物质需求是主要方面,其次是工作成就感、能力发挥和职位晋升以及工作的权限”等特点。国内学者依据我国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层次,认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内容应涵盖:经济性薪酬激励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可变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等;福利激励主要包括带薪休假、保险、培训、退休金计划等;晋升激励以及环境激励。由于知识型员工是各类组织员工中的主流群体,主要承担更多具体的创新工作,推动组织创新行为,进而提升组织创新绩效。基于此,从激励边际递减效用视角考察知识型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将为组织长远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如陈丽、王进朝(2009)[3]通过建立基于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委托模型,发现知识型员工心理收入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吕永卫、王珍珍(2010)[4]以工作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薪酬激励会通过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对于组织而言,员工激励的终极目的是提高绩效。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也有诸多研究,如Lin等(2011)[5]认为高管薪酬激励能够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推动企业创新。徐宁(2013)[6]研究认为适度的股权激励促使高管重视公司的长远利益。学者吴文华、姚丽华(2014)[7]认为股权激励能激发高管的冒险欲望,提高高管承担风险的意愿。国内外学者还对福利激励对于知识型员工的影响展开研究,例如国外学者Yamamoto(2011)[8]则研究员工福利体系对留住率、组织责任感提升的积极影响,以及福利对员工绩效行为和态度产生的影响。作为留住员工的有效激励内容,职位晋升也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刘亚伟、郑宝红(2015)研究认为,合理的晋升路径在为知识型员工带来物质收益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学者杜鹏程、孔德玲(2012)的研究也已证实晋升对员工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冯天学、田金信(2005)研究认为和谐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知识型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相互学习,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利于员工个体的相互信任、自愿合作以及奉献等,进而会增进知识型员工之间沟通交流与感情。郭彤梅(2016)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关系,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成玉(2016)以高新技术企业H公司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与工作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中个人发展维度对情绪投入有预测作用;工作因素和个人发展两个维度对认知投入和工作投入都有预测作用;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各维度对生理投入没有预测作用。陆玉梅、高鹏、刘素霞(2016)采用博弈论中的委托模型研究了信息对称及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对同时具有公平关切及风险规避心理特性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问题,并提出一种改进模型降低企业成本。徐鹏、白贵玉、陈志军(2016)以组织公民行为的非线性中介作用,论述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即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相关关系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实现的。卜亚、张敏(2016)[9]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考察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主要思想,提出了从“内部风险管控市场约束政府监管”的激励相容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路线,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安全网的三道防线。梁喜(2016)[10]从创新投入水平、利润分配及风险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利益分配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混合方式更能激励学研方和企业方进行创新投入。肖欣荣、田存志(2016)从激励契约角度研究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激励契约及其演变趋势,对基金管理人激励契约的安排是组织形式演进的内因;规模收益递减的客观规律是组织形式演进的外因;表现最好的私募基金将演进为私人基金,大部分公募基金将演进为以管理指数基金为主的被动式投资公司。

现有的研究论证了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环境激励、心理特性激励、激励相容、利益分配激励、激励契约等均能在某个时期内满足员工需要,特别是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环境激励能够最低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绩效。但在动态的环境中,随着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变化,四项激励内容呈现的激励效用结果与激励成本之间或者与企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试图在综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效果进行分析。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组织要想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的激励,必须要清楚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特征体现为:

一是知识型员工具有丰富的教育背景。知识型员工必须接受系统的、长期的教育经历,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比一般职业更具挑战性、创新性的工作。二是知识型员工通过接受长期系统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使得他们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时具有较强的工作主动性。三是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尽管对各种激励内容的需求不同,但不容忽视的是知识型员工比非知识型员工更注重职业的满足感、价值感以及被组织认可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四是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难以量化衡量:技术创造性员工的工作周期较长,难以在一个财务中期量化衡量;知识型员工中管理型员工的工作效果更不具备量化的可能;知识型员工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很难量化到每一个知识型员工个体。

“激励”一词起源于拉丁语,主要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发其动机和行为的过程。20世纪开始,激励问题在西方的理论界和企业管理的实践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欧美的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心理学界开展研究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其中,管理学领域主要进行激励理论的深入探讨以及激励机制的实际作用效果,经济学领域对于激励理论的研究则主要以委托理论为基石。文章将以此为理论依据和支撑。

作为产权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委托理论以“经济人”为理论假设,作为理性的经纪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宗旨,委托人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以满足人的需求,委托人利益最大化激励之后才能为委托人创造使其满意的最大化利益。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从二者内涵来看,激励的内容能满足员工某种欲望进而激发其外在行为,因此,可以用效用理论来解释激励内容所能起到的长期效果。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能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如果用TU代表总效用,MU代表边际效用,Q代表对知识型员工某种激励(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环境激励其中之一)的数量,则总效用函数为: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也就是说,假如对知识型员工进行薪酬激励,第一个月的一单位(比如1000元)薪酬激励数量对员工的激励效用是很大的,以后每个月,随着对此员工薪酬激励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对员工而言薪酬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单位的薪酬激励给其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甚至可能是负的。如图1所示。

图1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曲线图

图1中横轴表示薪酬激励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曲线和MU曲线分别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MU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反映了薪酬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应地,TU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

现在进一步用U代表效用,f代表函数关系,x代表激励内容,a、b、c、d代表激励效用。另外研究假定领导者对知识型员工同时给予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和环境激励,则激励的效用函数为:

如果令U为效用增量,x为激励增量,则边际效用的表达式如(4):

对于总效用函数有:

随着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四个方面数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虽然激励的总效用也在增加,但激励的边际效用随着激励内容的增加而减少。

激励的边际递减效用递减的原因在于:一是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和环境激励四项激励内容起到的效用在短时期内确实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欲望。但根据心理学对激励的研究,人的欲望是相对的,当同样的激励反复刺激,而人的欲望又在逐渐膨胀,必然产生激励的边际递减效应,即同样的激励随着激励时间的变长所起到的效果会越来越小最后直至为零。二是人的需求是动态的,尤其是知识型员工,其所处的生命周期、职业生涯阶段以及家庭环境周期都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激励内容或者激励数量和强度不随着相应的变化,也容易导致激励的边际递减效用。而在这两个导致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效用效果递减的原因中,后者比前者更明显。

四、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效应递减现象的优化策略

1.领导者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顶层设计的动态思维

国内学者竹立家认为,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本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动态调整性是顶层设计的特点之一。在管理学中,顶层设计被认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思维方式。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是领导的决策之一,因此,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时,为获得政府资源的倾斜,最优激励策略是鼓励领导者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建立与政府的政治关联,同时,领导者也应具有动态思维。

第一,尊重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领导者而言,在激励机制设计时,为尽可能地满足“整体效应最佳规律”的公平、公正,便忽视了不同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差异,对所有知识型员工进行同样的“整体激励内容”,由此,最初设计的激励内容更容易快速呈现激励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为此,作为激励机制和激励内容的顶层设计者,领导者要尊重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差异性,为知识型员工定制其激励机制和激励内容。

第二,激励机制和激励内容设计的动态性。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因为同样的激励内容长时间的重复性而愈发丧失对员工欲望的刺激性,因此,任何的激励内容和激励机制都只能是“短期行为”而不具有长期的激励效果。要避免激励的长期边际效用递减,就要动态性地不断调整或重新设计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内容。动态设计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内容的重要前提是分析员工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的变化。职业生涯周期理论认为,员工所处的职业生涯周期阶段不同,对于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和环境激励的欲望不同,比如,对于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员工而言,来自环境激励的培训可能比其他激励对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更具激励,那么对其进行更好的培训所起到的效应远比其他培训的效应大;但对于职业稳定期的员工而言,薪酬和晋升的激励效果肯定更大;职业衰退期的员工,更需要福利。总之,当现有的激励内容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时,就是应该调整或重新设计激励内容的时期,分析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阶段的改变是领导者正确再设计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的重要前提。

2.动态设计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的制度建设

经济学者威廉姆森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使具有一定承诺,但其实践的风险性也是不可预知的,而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可以杜绝这种低效率行为。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制度包括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与各种福利制度(绩效工资、项目奖金)。激励内容包括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知识分享交流的氛围,员工专业成长机会(如各类教育培训),充分授权(如员工参与组织管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的动态性设计,既需要领导者顶层设计思维的动态性,也需要激励内容设计者或部门的动态性。而如果把动态设计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内容明确形成公司规章制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怎样的激励内容和机制,动态的管理、评估和调整等制度性的归位于某个部门或员工,责任义务明确,则可以减少因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企业人工成本的增加。

3.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和机制边际效应的适时考评

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和机制边际效应进行适时考评的目的在于:一是反映现有的激励内容和激励机制的效果;二是动态的考评可以及时发现激励边际效应递减的程度,在激励效果接近激励成本时及时调整激励内容可以减少企业用人成本;三是考评结果通过反馈给高层领导者和激励内容的设计者,可以适时进行激励内容的再设计。

五、结论与启示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日益加速,知识和技术拥有者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主要转化为人才的竞争。知识型员工因其具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而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职业需求。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而言,尊重知识型员工,从根本上关注知识型员工的阶段性需求,动态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是促使知识型员工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的关键。

由于知识型员工参与创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价值创造的新途径,企业理应高度关注知识型员工发展,所以分析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递减效用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文章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研究的现有文献梳理,认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内容涵盖:经济性薪酬激励,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可变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等;福利激励,主要包括带薪休假、保险、培训、退休金计划等;晋升激励以及环境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效果整体呈现激励的边际递减效用,并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的边际效应递减进行了经济学解释。

目前,经济性薪酬激励普遍存在薪酬结构简单、非货币化奖惩明显不够、淡化知识型员工期望值等问题。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当知识型员工原有的薪酬已达到一定水平,企业频繁地采用经济性薪酬激励策略,激励数量增大,造成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即增加相同单位的激励量,获取的效果已今非昔比。某企业知识型员工凭借自身智力、才能,在一定时间内其工作业绩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就会采取经济性薪酬激励措施,增加这一员工的薪酬,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经济性薪酬激励效用达到最大化。这一员工继续努力提升业绩,经济性薪酬激励反复使用,但是持续增长的薪酬达到一定程度,将难以满足其期望值,该知识型员工可能考虑其它补偿,如个人成就感、晋级、价值实现、专业成长等,经济性薪酬激励作用不如先前激励的效果。因此,企业要制定知识型员工激励措施,敢于转变思想观念,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在保留经济性薪酬激励基础上,兼顾福利激励、晋升激励、环境激励、精神激励、绩效管理等,根据企业、知识型员工具体情况,综合这些措施,互为依存,彼此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激励策略,实现科学、合理、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而规避激励边际递减效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递减效用的优化策略,包括领导者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顶层设计的动态思维,动态设计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的制度建设,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内容和机制边际效应的适时考评,将对新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积累的局限,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存在不足,后续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文章缺乏直接的实证性研究分析。文章是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文献的实证调查研究数据为基础展开研究,这使得研究缺乏一手的实证调研数据。

篇5

一、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孤僻,喜欢独居,酷爱雕刻。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倾注于自己用象牙雕刻的一位少女身上,由于天天与雕像相依相伴,他渐渐地爱上了这樽少女雕像,并且真诚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皮格马利翁的真诚最终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爱神就赋予了这樽雕像以鲜活的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所说明的是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在班级工作中,有许多时候,这种效应都很适用。

很显然,对学生的第一次评价,可以算是班主任送给学生第一“印象礼物”。也许教师本人外表的潇洒与否并不重要,但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评价时尽可能有意地、适度地提高对他们的期望值,全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提高。

我曾有过一次这样的失误:刚开学不久,有个学生迟到了十多分钟。他着急向我解释说:“老师,我吃饭晚了。”我批评说:“怪不得你来晚了,原来是吃饭碗了,没吃盘子吗?”一句不得体的尖刻的话导致这个学生以后接连几天都迟到了。通过反思,在一次班会上,我重新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评价,并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在同学们美好期待的掌声中,他从此改掉了拖拉懒散的习惯,后来成为班上“学习园地”的主持人,变得勤奋起来。实际上,给予一个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人际期望,比批评、惩罚他要有效得多。

诚然,每个学期末,为学生写含有较重“期望效应”成分的评语,体现出对学生的期望值,激发他们作出较强烈的信任自我反应。比如“送你一句知心话”、“请记住一句名言”“什么是明天的你”等语言形式,将其缺点转化、特点优化、迷点消化、失误淡化、进步强化、理想美化,由此而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兼而有之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

二、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之所在。

班级工作是复杂的。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对文明和美的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创造必要的教育条件和教学环境。

对于大多数学生人格教育方法的探索,主要在于对其心理品质特点的发现。比如,在班级中开展“评优加星”的活动,设立勤奋之星、守纪之星、成绩优秀之星、爱集体之星、体育之星等达标项目,进行以月或学期为单位的民主评议,合格一项加一星,合格多项的挂红旗,让班上“星光灿烂,相映成辉”。以此为契机,正面引导学生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品质特长,要求其逐步克服较弱的品质并向优秀的品质目标靠近。这样,便于造成良好的整体竞争态势,形成蒸蒸日上的教育气氛。

对于个别学生因人而异,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其营建教育和管理的“轰动效应”磁场。具体地说有团员、干部向“非团员”同学进一言的谈心活动、“我当班长这一天”的自我评价活动、“送你一味治病良药”的赠言活动、“扮演杰出人物角色”的表演活动,建立“互助组”的集体活动等。一种有益的班级活动就是一次有效的教育实践。从“边际效应”的角度来看,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使之成为具有集体意识的成员,就似“雪中送炭”。

三、定势效应

班风建设需要“定势效应”。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不同的班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表现有所不同,要让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必须根据学生基本情况作出定向性的思考。有了一个明确的班风目标的指引,让全班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定势,从而在班集体的表现上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专注性和能动性,这就是“定势效应”。

创立“民主科学”的班风,目标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班级主人,养成自立自强的人格,塑造健康完美的自我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因此,“民主科学”是我们班风建设的较长期性的定向目标。

班风建设的目标也可以是有阶段性、有层次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班风建设的设计。

四、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人们普遍具有,一般而言,青少年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更为青少年所接受。在一个班级里,一部分喜欢标新立异的、有独立主见的学生具有非从众行为,其特点和精神要为大多数同学所学习效仿,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威信和被人信任度的提高,是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由此可见,从众心理能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重视优生品质的优化,促使其完美品格的形成;二是重视后进生品质的转化,促进其接受优秀品质的影响。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群”、“从众”的行为,具体做法有:鼓励优生出众,要求他们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后进生,以增强他们自觉成为替代“教师”角色的人;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则要求他们牢记是“群体”中的一员,努力自强,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激发他们为班争光的情感。此类班队活动的开展能够达到优化后进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五、权威效应

权威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班级工作的权威效应是比较显而易见的。

其一,班主任要努力塑造自我形象,用良好言行举止感染学生,用完美的人格精神感化学生,用丰富的知识水平教育学生。其二,除了班主任自身的权威外,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干部树立权威,如自习课的纪律管理、活动课的组织与设计、班级工作的小结、社会实践的安排与指挥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干部去独立承担。

当然,力求班级工作的正面影响应必须排斥或摒弃负面效应的影响。诸如实践“期望效应”要防止学生滋生自我陶醉的情绪;实践“异性效应”要调控学生分散精力的行为;实践“边际效应”要适时更正学生“自暴自弃”的观念;实践“定势效应”要注意解决各班学生容易自作主张的矛盾;实践“从众效应”要研究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方法;实践“权威效应”要克服盲目崇拜意识的萌芽等等。有位教育改革家说过:“弃恶扬善绝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教师让学生干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篇6

一、麦当劳的定位理念

当代社会是一个产品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在产品质量无限趋于相同的时代,消费者已经脱离了物资选择极度匮乏,无法选择的境地,相反,面对大量的同质产品,消费者掌握着主动权,消费者选择哪家的产品,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同样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排位如何,哪个是消费者第一个想起来的品牌,这些都决定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指向,所以现代营销一定要研究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特征,以受众为本位,精确地说到消费者心坎里,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地位和印象,因此我们需要对消费者诉求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要求对消费群体进行科学划分后具体化和形象化,每一个按照标准划分出来的受众群体便是细分化后的市场,要把诉求点植根于这一群体所在的社会环境中,广告信息的表达要与群体的符号体系相统一,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找到与消费者的契合点。比如世界有名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它的定位就很准确,它的消费者定位是以孩子和家庭为主的,广告强调的是家庭的美好,还有亲切的麦当劳叔叔关心孩子们,陪着孩子们成长,而这些正是现代家庭中孩子比较渴望但很少能得到的,再加上每个套餐附赠的有趣的小玩具(市面上没有出售,只有麦当劳的套餐中含有,而且设计外形有趣、颜色鲜艳,是孩子理想的玩具),这样就能牢牢地抓住孩子的心,对麦当劳的广告产生了积极的共鸣,认为麦当劳是“我们”这一个群体应该去的地方,麦当劳能够将我们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当然,麦当劳的市场定位不限于儿童和母亲市场,同时也对青年受众群体进行了定位,它准确地了解了青年白领工作压力大、快节奏地生活环境,精确地抓住了他们渴望便捷和高品质生活的心理特征,推出了营养早餐、工作套餐,还有各类优惠券等等,努力向青年受众传达“我们是快捷、方便、注重营养和实惠的,适合广大的白领青年”,而且广告内容也是以平民化视角进行信息传播,没有大腕明星,多是平常身边的人,在大家都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嵌入广告诉求,这样做使得麦当劳的产品更增加了亲近感和号召力,让受众很容易地就记住它的产品,并且让其在心中占据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

二、麦当劳市场定位的启示

(一)情景化诉求而非直接产品诉求

我们先来看一则麦当劳的广告:小梅篇

中午的张先生和张太太在一个温馨的家里为出门而忙碌,暖色

张太太今天不用做饭

张先生换新皮鞋,张太太在旁微笑地凝视

年轻美丽的小梅扶着爸爸妈妈---张先生和张太太走出门来

因为今天是女儿小梅第一次请他们到麦当劳

麦当劳餐厅,明亮,整洁

小梅想让爸爸妈妈知道,麦当劳的服务有多周到食物有多香

小梅为爸爸妈妈端上各种食品

食物有多香

大幅麦当劳获奖员工照,着麦当劳工服的小梅

小梅想让爸爸妈妈知道,她工作的麦当劳环境有多干净1

一副典型的华人式家庭和美的画面,现在许多营销理念都在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是要扎根于现实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的,要实现准确的消费群定位,必须深刻了解消费群背后的国度、文化、性别、年龄、喜好,这一整套的环境符号决定了消费群的接收信息的习惯,所以,麦当劳就将自己的广告信息“嵌入”了华人熟悉的环境符号体系之中,用华人最熟悉的、以家庭、亲情为人际关系纽带这样的画面表达出麦当劳“整洁、明亮、服务周到、食物美味”的广告信息,麦当劳并没有直接地介绍产品如何优质,价格如何优惠,而是换一种方式,以一种平民化的角度植入广告信息,诉诸于消费者的情感,可以说很准确地激发出了华人的共鸣,而且广告情景是华人都感到非常熟悉的“孝道”场面,文化价值统一,消费者对于这种场景的态度肯定是认知度极高,没有什么抵触心理或者陌生感,同样地,消费者也会把麦当劳的广告信息认作熟悉场景中很自然的一个符号,这样目标消费者认可麦当劳的广告信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麦当劳的整体营销――自身定位

提起麦当劳,你头脑中出现的形象会是什么呢?标志性的黄色、红色、金色的M拱门,还有亲切的小丑形象的麦当劳叔叔,这一系列的符号特征带给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干净、明亮、食物美味、服务周到,小朋友还会联想到各种系列玩具和活动。现代消费时代,我们消费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符号外的精神意义,因此,我们看到麦当劳的这些众多符号中的任何一种,都会想到麦当劳带给我们的、整体的消费意义。那么麦当劳又是以怎样的方式确定了这样的营销策略呢,我们可以稍作了解:首先它的颜色定位,红色和黄色在色谱中是很显眼、有警告意味的颜色,通常这样的颜色如果出现在公路旁或者街道中,是非常醒目的,因为通常的警戒标志就是以这两个颜色为主,这种颜色的标志就会让人不由得地驻足,看清楚这个标志,这样,麦当劳的颜色定位就能很快地抓住消费者的第一关注力。麦当劳的M型拱门和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都是以一种马戏团式的符号出现,体现着一种愉快、有趣的氛围,这样的环境特别能够吸引小孩子,这样就体现了麦当劳以孩子和家庭为主的诉求点,“麦当劳是妈妈和孩子的天堂”,这样的诉求点是有调查统计依据的:首先,儿童市场和妈妈本身就是两个(或合二为一的)巨大市场,美国8~12岁的儿童,每年口袋里大约装有60-300亿美元,他们有能力自己买定价实惠的麦当劳食品,即使没有足够的零花钱,他们对于麦当劳的喜爱也会影响着长辈的购买行为;同时,儿童市场会逐渐成长为未来极具潜力的市场,因为儿童不会永远是儿童,他们会长大成人,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对麦当劳的品牌意识和偏爱,将来他们不仅自己是汉堡王国的忠实消费者,就连他们的孩子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而成为麦当劳的忠实顾客;妈妈市场的确定,是因为妈妈和孩子之间那种非常紧密的关系,在生活中,妈妈照顾孩子,影响孩子的购买,同时妈妈的购买行为也受到孩子的影响,而母亲和孩子又是一个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们的消费行为占了家庭消费中的绝大部分,而麦当劳又是首先定位于这两个市场,并且整合了这两个市场,使得品牌能很快在目标消费群中产生一个互动和扩大化。

麦当劳有一个很出名的营销理念:Q、S、C+V,即优质(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价值(Value)。不管是它的餐厅环境的清洁还是新鲜牛肉饼和薯条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都不断体现着这样的自身品牌定位,其实它的这些理念在业内并不算是惊世骇俗,也不是什么难以达到的科技领域,但困难的就在于不论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中都能够长期坚持,这一点对于国内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和长久,特别是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建立,必须有一贯性和统一性,在一系列的符号(如企业标志、营销理念、服务理念或者CSI的设计等等)统一之后还要持之以恒,否则不利于企业自身品牌的形成,只有稳定的风格,才有利于消费者形成特定记忆,才能获得品牌背后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三)麦当劳营销中的边际效应

在麦当劳的广告中,除了出现它自身的产品之外,也会出现很多小玩具、小用品等的宣传广告,这就在实际上扩展了麦当劳产品的销售价值,曾经听过身边很多小朋友都在讨论麦当劳新上市的套餐赠送玩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小朋友是一个非常感性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会在乎你的食物是不是有国际美食的水平,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次要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吃一顿麦当劳的套餐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配赠的小玩具就是吸引小朋友的最佳营销策略,附赠的小玩具把“快乐、趣味、童真”这些意义加在了麦当劳的套餐之上,自然可以调动小朋友的兴趣,又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

麦当劳窗明几净的环境也使得很多疲惫的消费者愿意待在里面,很多白领、学生在街上逛累了都会很自然地选择到麦当劳店内稍作休息,其实不一定是需要购买麦当劳的产品,而是中意于麦当劳干净的环境和亲切的服务,在麦当劳的店内进行短暂休息、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就能接收到麦当劳的广告信息,进而有可能做出消费决定,因此,麦当劳总体营销定位策略的成功除了产品本身质量保证了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在它取得的边际效应上。

以上所列举的麦当劳营销实例说明一个问题,在国际知名的公司中都非常重视市场定位,将消费者心理研究透彻之后,它的整体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和符号都统一于整体的营销目标,而营销目标又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在市场定位中他们非常重视目标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性喜好,以情动人,注意边际效应,将品牌文化直接嵌入受众的生活情景之中,做到每一次的营销都能准确的把握受众心理,从而才能持久地发展。

三、我国产品市场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消费者潜在需求

所谓需求,就是消费者感知到某种资源匮乏时的表现,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有些时候消费者可能会有需求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这时候的需求就是潜在需求,企业完全可以从市场消费者调查中了解这部分消费者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特征,设身处地地进行市场定位,再加上情景化的广告诉求将消费者潜在需求具体化,这样才能占领制高点,找到独领的“蓝海”,在消费者心目中抢占“第一”的心理位置。当前国内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的时候仍然持有“红海战术”的传统观念,就是喜欢规模大的市场,一旦发现有大型的市场,往往都是“扎堆”投资,但是这样的大型市场竞争者也不在少数,时间不久之后也会造成商品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利润越来越少;而且还有一个不利的现象就是国内的企业似乎喜欢不断更换市场,哪个市场需求大,就转战于那个市场,而且马上否定之前的市场,重新定位,造成企业规模永远做不大,品牌永远不知名的后果,总的说来就是企业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调查消费群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并没有专注地研究透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如果不专注于一个领域进行营销的话,很难将消费者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那么消费者自然不会认准这个品牌,从而就无从谈起品牌形象的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目标消费者特定的生活环境、文化价值观认同、特定的社会角色等等决定了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比如中国市场的环境特征就是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亲情式社会,持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家庭观念,喜欢温暖和谐的亲情,因此一些过分欢快和浮躁的诉求就有可能引起国内受众的不适。当代消费者是以品牌背后的价值观念来进行价值观区隔的,如果你的品牌连一个稳定的价值观都没有(即使这个价值观很符合受众心理,但是因为转换市场而放弃,也是同样没有价值),那么受众是不会把你的品牌记在心中,更不用说以此品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观念了,因此,要形成稳定的品牌形象必须认真研究受众,最好能从受众的社会生活特征中找到他们潜在的、但还没有机会实现的需求,比如在当今社会可能很多人都有买房的心愿,只是被地域、工作环境等等一些客观因素束缚,这样他们的心愿才会被压抑着,但是压抑并不代表没有这样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耐心观察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从他们的角度把需求表达出来,找到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并尽量提供解决的方法和合适的服务,这样才能找到独特的“蓝海”市场,比如麦当劳首先以孩子和母亲的市场为定位,并不是急于把自己产品的特性表达出来,而是强调家庭的和美与诉诸孩子的天真和快乐,这样就准确地把握住了孩子内心渴望快乐和被关注的需求以及母亲疼爱孩子的需求,而麦当劳的整套的营销策略都以此为中心进行策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形成了“快乐、童真”的品牌形象,把潜在消费者――儿童渴望欢乐和关心的意愿表达出来,迎合了儿童的需求,开辟了全新的消费市场,而这一切正是麦当劳对儿童群体以及母亲群体进行准确了解和把握的结果。

(二)对市场定位和功能定位的概念模糊

市场定位与功能定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市场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旨在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基本方法不是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中已存在的东西”。2功能定位则恰恰相反。它正是企业对产品要做的事,是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及目标,或者说是确定企业产品在未来市场中的位置,是对决策者和全体员工要做的事,是要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新的产品结构。市场定位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目的是为了“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有一席之地”3,以便在“媒体爆炸”、“产品爆炸”和“广告爆炸”的时代顺利地把现有产品卖出去。在消费者主导的市场中必须要以消费者的话语将广告信息表达出来,也就是情景诉求,传统的产品诉求――我的产品质量世界第一等等硬性诉求在大量同质化产品爆炸的年代极其引起消费者反感,因为消费者没有感觉到自己处在“被尊重”的地位,而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很多,很容易就会放弃做硬广告的产品。现代消费者已经超出了追求产品物质特性转而追求产品精神层面的东西,希望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找到思想的表达,比如麦当劳表达出了孩子喜欢快乐和需要关怀的心理特征,当代年轻白领渴望快捷、高质量生活的意愿。如果定位还是以厂家和产品为主的话,对消费者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契合了消费者心灵深处的诉求,才能让消费者记住这个品牌。

(三)忽视产品的边际效应

如前面介绍的情况,麦当劳不只是推销它的产品,同时也在不断扩展产品的外延含义,比如套餐中附赠的小礼品、优惠券、银行卡消费优惠等等活动,不是单纯地增加,而是每一项附加品都有其特定的诉求目标,就如明亮干净美观的店内环境可以吸引逛街累了的人群进店休息,在调整心情的同时可以注意到店内广告,进而产生消费行为;服务人员整齐大方的着装和礼貌得体的态度让消费者放松心情,在轻松的氛围内更容易接受到广告信息,产品的外延扩展非常重要,有时候甚至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主要动机,但目前在我国还不太重视整体营销的统一性,甚至会出现一段时间后为了节省成本而降低产品质量的现象,细节决定成败,必须认真做好产品定位中的每一个环节,因为在未来进入市场之后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会成为产品销售的决定性的因素,在这方面,麦当劳销售中对细节把握的成功案例可以提供我们思考。

四、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市场定位方法探索

经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我认为:可以找出以下几种比较实用的定位方法。

(一)按消费群体的生活环境特征进行定位

市场调查,不是一句空话,具体要调查什么,目前的心理学和市场统计学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总的说来就是要符合受众的生活环境特征,也就是所在群体特征、价值观念、兴趣爱好,以及消费者在群体中的社会角色特点等等,只有用与目标受众习惯相一致的话语来表达,才能收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因为良好的广告效果是靠润物细无声地嵌入消费者生活来取得的,因为这种方式能让消费者感到熟悉,人们对于熟悉的食物比较信任,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的不适应和抗拒,比如麦当劳对中国消费群体所作的广告,就是首先是以一种认同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使得其自身以中国文化的友好者的身份出现,拉近了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本土化比较成功。在表达方式方面,就比如对青年群体使用网络语言、对白领阶层使用比较理性和关怀的语言等等,做到真正能成为这一群体的一份子,想他们之所想,言他们之所欲言,才能从心理层面产生共鸣,从而说服他们产生消费行为。

(二)以培养稳固的品牌形象为目的的定位策略

前面也有论述,在当今的消费时代,人们消费商品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生理层面的需求而是为了标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观,人们期盼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用通过少数的、特别的渠道才能彰显自我(如受传统教育之后接受专业培训再到期望的工作岗位等等)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处都能使个性得到体现(尤其是在以商品消费为代表的现代生活中)注重的是品牌背后能带来的价值观区隔的意义,所以精神消费的动机远远大于物质消费的动机(就如苹果公司的销售策略就是以苹果产品是时代领先者的定位为中心,契合了消费者追新标榜自我的心理,赢得了每一次发售的优先权,但实际上它的操作系统也并非全球首创),品牌要能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做到核心的营销理念不管在任何变化中都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样才有利于消费者的记忆,否则的话会对消费者的记忆信息产生扰乱,就如一个人每天都要换一个手机号码,到最后谁都说不清楚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了,也如巨人公司早期不断转换市场造成的消费者记忆性疲惫从而影响了巨人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印象,以至于提到巨人都不知道是个什么品牌,有什么意义,而之后巨人公司专注于保健品市场之后才使得消费者头脑中逐渐形成了巨人是一个知名保健品品牌的稳定印象。

(三)细节决定成败――充分利用边际效应的定位策略

如上论述中提到的麦当劳应用边际效应的例子,实际上就是整体产品营销的成功,不仅销售物质产品本身,同时也在销售产品的外延含义,而公司的营销理念就随着外延产品抵达了目标受众那里,因为这些外延产品而了解麦当劳的消费者实际上就是麦当劳广告效应的最大化成果,因为这些潜在的消费者极有可能自身转化为忠实消费者或者把信息传达给更多的潜在或忠诚消费者,形成广告效果的最大化,这就能给我们的市场定位操作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如今的消费者希望在消费产品的时候得到精神愉悦和某种程度上的价值表达,这些精神层面的动机有些时候甚至大于要去购买物质产品本身,比如现代女性在休闲的时候喜欢逛街,可能不一定要特定地买些什么商品,她们只是在享受人际交往(与朋友在一起)或者欣赏店内的新品。既然消费者注重精神的愉悦,那么“抓眼球”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种定位策略,包装设计的精致和巧妙也能为整体产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如有些人喜欢收藏人头马的酒,不是因为有多么喜欢人头马酒的味道,而是它的酒瓶设计独到并且能体现独特的审美价值观,是家居中不错的装饰品,比如麦当劳标志醒目的红色与黄色令人驻足,小朋友为了得到新推出的麦当劳套餐赠品玩具而去麦当劳消费,白领们为了能够做短暂休息而选择宽敞明亮又洁净的麦当劳餐厅等等,这些消费行为的产生都与麦当劳本身的产品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麦当劳却因此而获得了大批量的消费群体,只要这些“边际消费者”感到心理的满足,他们就可以产生消费行为,甚至转化为忠实的麦当劳消费者。所以整体营销或者企业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要,对自身各个层面的定位一定要做足,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将体现你的市场定位和诉求,而这些诉求能通过边际效应达到最广范围的传播,促使最大限度上将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总之,我认为:在当今这个赢得消费者就是赢得市场和发展的社会中,市场定位已不再只是商品产商本身的意愿了,主动的选择权已经移位到了消费者身上,对消费者社会环境特征以及心理的正确看待、把握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只是简单概括了一些基本的市场定位规则,如何更加成功、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则,还有待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实践运用。探寻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之路,能够帮助企业在赢得市场上事半功倍。

注 释

①选自《著名企业营销与广告策划方案》.伊立编著.蓝天出版社

②《定位》002-006

③《定位》029

参考文献

[1]《著名企业营销与广告策划方案》――伊立.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2]《广告艺术中的策略》――白智勇.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1

篇7

首先,年终奖是不是越多越好?这里要引进一个“值函数假设”的理论:得与失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人们对某一价值主观判断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的,高于预期参照点视为得,低于预期参照点视为失。可见,当年终奖低于心理预期时,员工将会视为“失”,也就是发了等于没发。所以狡猾的老板可能会设法降低员工的预期参照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你的老板是否在12月就“打预防针”说今年年终奖可能要减少50%(为了减少你的预期),当你沮丧之余,却发现月底时年终奖居然只减少了25%(高于预期视为得),这下内心的幸福感真是油然而生啊。

篇8

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公式b=f(p,e),强调从个人(p)与环境(e)两方面来探究对个体心理与行为(b)的影响。幸福感研究也是如此,一方面研究个体特征(例如人格、态度、基因遗传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也强调环境(例如工作特征、物质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老百姓有“过分强调物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的倾向。一些人把功名利禄当作了人生最重要的追求,然而这些一定可以带来幸福吗?后文分析指出,老百姓对幸福概念本身有认知误区。并通过著名的幸福感维他命模型来说明:物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已经发表的实证证据也被列出。

1 幸福概念认知的误区

对幸福定义的认知误区可能导致所追寻的东西并非幸福,而只是物质环境状态,或只是幸福的一部分内容。前者会造成生活目标与幸福低相关,后者引起幸福感并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幸福既是快乐感,也是个人潜能发挥与自我实现,是快乐与意义的统一。快乐感表达了三层意思,对生活与工作的满意、较多的积极情感与较少的负面情感。

笔者的调研显示,绝大多数人内心对幸福的认知与心理学家对幸福的定义有较大偏差。年龄越大的国人把幸福倾向于定义为“某种”环境状态,比如孩子乖、钱够用、身体健康。事实是这些并非幸福本身,而只是导致幸福的工具,或者说实现幸福的路径,并且存在边际效应递减与“额外消耗”的作用。

年轻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与满足感。这准确地表达了“主观幸福感”的内容,遗憾的是纯粹的快乐取向具有享乐主义的倾向,只有个别年轻人把握到了快乐与意义的统一。

2 幸福感的维他命模型

2.1 维他命模型

维他命模型反映了在一定的物质环境水平之内,环境特征对幸福感有积极作用,但是超越了某个水平之后,会对幸福感产生“持续效应”(Constant Effect,CE)或者“额外消耗”(Additional Decrement,AD)。

Warr(1987)的维他命模型(Vitamin Model)包括9种工作特征(后来发展为12种),分别是个人控制的机会、技能运用的机会、外部目标、多样性、环境的清晰度、报酬、物理安全性、领导支持、人际接触的机会、重视的社会地位等。

这些工作特征就如同身体中的维生素,是必需的;但是当维生素过量之后,部分对身体是有害的,反而起到反作用,而另外一些维生素对身体的作用则维持不变。维他命模型中的某些工作特征(报酬、物理安全性和重视的社会地位)在过量后,会维持原有的效用不变,被称为“持续效应”,这种情况非常类似经济学中所言的边际效用递减为0的状态;其他几种工作特征过量后,则会对幸福感有害,被称为“额外消耗”。在高水平的环境特征下,对于具有“额外消耗”效应的工作特征,其对幸福感有负面作用;而对于具有“持续效应”的工作特征,其对幸福感的作用维持不变。

2.2 实证的证据

实证的证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发现高收入与幸福相关程度低;二是长期研究的数据积累显示,作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个体特征比环境特征更加重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教授等人(2006)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超越平均收入的高收入者倾向于对生活更加满意,但是相比其他人,他们比较难于获得片刻的(moment to moment)快乐体验,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处于紧张的状态,很少花时间参加娱乐休闲活动,所以并不显得比其他人更加快乐。这解释了收入对幸福感影响有限的原因。Judge等人(2010)对薪酬与工作满意度的元分析结果也显示,薪酬与工作满意度和薪酬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和023,说明二者的相关程度并不是特别高。

探究个体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包括认知过程、人格倾向、基因遗传。Steel,Schmidt和Shultz(2008)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作了全新的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格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总体变异的39%到63%。有学者研究了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与幸福感的关系,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在此研究中,作者采用了PWB和GHQ(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两个问卷来测量幸福感。发现第一次测量的心理资本与第一次和隔一段时间再测的PWB量表的相关系数都是047,第一次测量的心理资本与第一次和隔一段时间再测的GHQ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4和027。此外,双生子的研究发现,由不同家庭领养的同卵双生子幸福感关联度高达52%,而异卵双生子的关联度只有2%。综合以上各种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力会发现,平均来讲,个体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达到了60%及以上,环境特征的影响远远小于此。

3 研究启示

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追求物质上的丰裕,以为有钱就幸福、有车有房就代表了幸福,不过那不过是幸福的错觉(happiness illusion)罢了。从幸福概念上,这些本身绝对不是幸福,只是走向幸福的部分路径,且只有有限的作用。结合上文的探讨,最后提出下列幸福建议。

第一,通过幸福观教育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物质环境只是幸福的工具,非幸福本身。物质环境本身对幸福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已经有不错收入的人,希望其更加关注家庭和睦、工作生活平衡、休闲活动。

篇9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Burrell和Bauman最先提出了行为财务理论,主要研究非理性条件约束下众多财务信息相关群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市场影响。行为财务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在吸纳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颇多成果,对传统财务理论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丰富作用。基于非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诸多行为财务的基本理论,如前景理论、框架效应、过度自信、心理账户等,这些非理性的心理偏差会影响投资者的最终决策。

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投资者可能的非理和心理反应,并据此对自身的决策做一些调整,以期将这种心理的负向反应降到最低,并实现最大的正效应。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投资者的非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信息披露策略来影响投资者对于公司的预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最终的决策行为,并实现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利益最大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的框架图来表示。

由图1可以看出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即是基于行为的视角,探讨上市公司面对投资者的众多非理时,在信息披露过程中采取的各项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原因解释,同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二、信息披露的心理学基础

(一)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茨基(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是行为财务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前景理论是在对期望效应理论修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反映了人们在复杂情境中的实际决策行为,而不是最理性的行为。它有如下四个基本原理:(1)确定效应,即人们更喜好确定性收益,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投资者通常“见好就收”,会把正在赚钱的股票卖出去。(2)反射效应:当人们对两个损失进行选择的时候,相对于确定的小额损失,人们更乐意冒大风险赌一把,表现在资本市场就是投资者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而不是在损失变得更大之前把股票卖掉。(3)损失厌恶,即面对同等程度的损失和收益,人们对损失的反应要更强烈一些。(4)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实际情况与参照水平的相对差异比实际的绝对值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同样一笔钱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前景理论中涉及到的这几个原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非理。

(二)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研究的是人们在风险条件下的选择行为。传统的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顺序不会随其描述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而且理性的人们会选择相对占优的那个风险前景。然而,卡尼曼和特维茨基通过实验对传统选择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的选择不仅与预期效应有关,而且与风险的描述方式有关。框架效应实际上反映了同样的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时,人们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归根结底是因为描述框架的改变使得人们的参照点发生了变化,进而做出了不同的决策。上市公司信息的呈现框架对投资者的信息理解和投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

(三)心理账户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萨勒在1980年首次提出来的,行为财务学中的心理账户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非理性态度,同时还可以给人们的非理一个很好的心理宽慰,让非理性的决策不至于那么难过。心理账户具有和财务账户相类似的作用,人们会下意识地将金钱、消费等归入某些不同的账户,并由此导致了经济行为的变化。心理账户了诸如传统经济学里可替代的观点,认为某些东西是特定的是不可替代的,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行为。在行为财务学中,心理账户不仅影响投资者选择投资组合的行为,而且影响投资者调整投资的行为。

此外投资者在股票买卖过程中存在羊群效应、对于股市中某些小道消息的过度反应以及对于自身能力和判断的过度自信等心理偏差,也会影响投资者的非理和投资决策。

三、管理层在信息披露中的策略选择

(一)披露内容的选择

1.好消息多披露,坏消息少披露

对于自愿性披露的信息,管理层在选择信息披露的时候,会尽可能多地披露公司的利好消息,以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对于那些不利于公司的信息,则会选择掩饰并尽可能少地披露,以降低其对股价的影响。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都喜欢听到公司的好消息,而且出于过度自信的心理,投资者通常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因而不会怀疑这些利好消息的真实性并很少去关注公司掩盖过去的坏消息,这就使得管理层在信息披露内容上有了很好的选择余地。

2.好消息准确披露,坏消息模糊披露

这种情况在公司盈余预告的披露中比较常见。如果盈余预期是乐观的,管理层会用尽可能多的篇幅和足够精确的数据来披露这种好消息,以增加这种盈余利好的可信度。对于负面的盈余消息,管理层通常选择定性描述的方式进行披露。根据前景理论的确定效应原理和框架效应,人们普遍喜欢确定性的收益,因此盈余预期的准确收益数值会增强人们对于公司的信心,提升股价。模糊披露的坏消息给人一种“问题不大”的错觉,投资者在心理上会给这种模糊的风险大打折扣,从而避免公司的股价受到过大的牵连。

Dye(2001)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选择性地多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尽量少披露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盈余预告是好消息时,管理层将倾向于多披露一些相关或者明细的内容,以增强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信心;而当盈余预告是坏消息时,则只是定性的简要描述亏损或不利的状况,仅仅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最低要求。

3.自愿披露较多企业信息

从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公司尤其是业绩比较好的公司都会自愿地披露很多强制性信息之外的内容。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展示企业强大的实力,以便保持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和公信度,这也是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一个有效方法。管理层之所以会尽可能多地披露公司的信息,是因为投资者普遍认为信息披露越详尽的公司越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通常会有从众心理,加上自身能力限制,他们很难实质性的去分析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好坏,很多时候只能以某些表面信息来抉择,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沉默就会被认为是一种“坏消息”。

因此上市公司为了相互争夺稀缺的投资同时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很有必要进行自愿性的信息披露。Heaty等(2001)在研究中发现,为了能顺利地发行证券,上市公司管理者会自愿披露较多的有关公司前景的信息,诸如投资计划、发展战略、盈利预测、社会责任信息等,即使这些信息的披露会给公司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带来一些麻烦。

(二)披露时间的选择

1.好消息早披露,坏消息晚披露

管理层通常都会尽可能早地披露好消息,以提升公司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良好反应,对于不得不公布的坏消息管理层通常是能拖则拖,以尽量减少不利消息对于公司股价的影响。根据前景理论的参照依赖原理,先前的好消息会让投资者对于公司好感有所上升,随后而来的坏消息由于受先前好消息的影响,对市场和投资者的消极作用会有所抵销。这样一来,管理者就可以通过信息披露时间的选择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从而实现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最大利益。

Givoly和Palmon(1992)的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管理层有足够的动机操纵信息披露的时间,与正常情况相比,他们总是倾向于早些披露好消息,晚些披露坏消息。我国学者程小可等(2004)、巫升柱等(2006)分别利用不同年度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也存在“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的披露规律。

2.坏消息通常在投资者关注度低的时候披露

管理层通常会选择在投资者关注度比较低的时候(如周六)公布坏消息,而在投资者关注度比较高的时候公布好消息。投资者通常过分看重当前的信息,坏消息刚出现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反应,过后由于其他新消息的出现会掩盖此前的坏消息。因此周六的时候公布坏消息就有两个好处:一是投资者的关注度比较低,可能无法看到坏消息;二是周末的时候无法进行交易,公司在股票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喘息机会。等到股市开始交易的时候,投资者可能对这个坏消息已经不敏感了,从而避免了公司股票价格的大跌。

谭伟强(2008)对2000—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的公告时机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选择盈余信息披露的时间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在周六公布坏消息。Kasznik和Kremer(2009)在相关研究中也发现上市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在投资者的注意力受到限制时公布不好的盈余预测信息。

(三)披露顺序的选择

唐跃军和谢仍明(2006)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存在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行为,一季度季报预约披露的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预约的消息的性质,并根据消息的好坏进行利益权衡和组合。本文中将企业信息披露组合一般化,假设企业有四类消息必须要公布,这四类消息分别是大的好消息、大的坏消息、小的好消息和小的坏消息。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披露顺序的选择,在此引用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进行相关的解释。价值函数呈S形,在收益的区域为凹函数,在损失区域为凸函数,而且在损失区局的曲线要比收益区域的曲线更陡峭。从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可以知道:对于同等程度的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投资者对于坏消息的反应大约是好消息的2.5倍;投资者对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价值预期都是边际递减的。

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时通常会遵循如下的顺序原则:

1.好消息分开

如果公司有两个利好消息,则管理层会在不同的时间将这两个消息分开,而不是集中。因为分开的话,投资者会高兴两次,根据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可知,好消息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因此分别经历两次好消息所带来的价值之和要大于两个好消息加起来一起经历所获得的价值。因此管理者对于好消息总是倾向于分散公布,这样还可以给投资者一个企业利好消息很多、发展状况很好的印象,提高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地位。

朗咸平(2004)在研究德隆的信息披露策略后指出,通过持续利好信息,德隆属下的三家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合金股份与湘火炬股价分别上涨了1 100%、1 500%和1 100%,虽然这些利好消息全部和关联交易有关,但并没有影响好消息对公司股价上升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好消息的偏好和分散公布的好消息带给投资者的巨大价值预期。

2.坏消息集中

如果公司有多个坏消息,则管理层会将这些坏消息集中,这样投资者只会失望一次。根据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可以知道,坏消息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因此两个坏消息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个坏消息所带来的痛苦之和。比如学校收取费用时,通常都是在学期开始一次将全部费用收齐,而不会在整个学期里一次次向学生分别收取各项费用。虽然总数是一样的,但第二种收费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还会给人一种学校总是以各种名目乱收费的错觉。对于股东来说,如果多次听到公司的坏消息,就会对公司形成一种经营不善的印象,使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受损。

Soffer等(2000)通过研究管理层的盈余预告策略发现:面对不同性质的盈余消息管理层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披露策略。好消息会在盈余预告日与公告日之间逐渐公布,而坏消息则会在盈余预告当天就全部公布。

3.大的好消息和小的坏消息一起

管理层通常会将大的好消息和小的坏消息一起。根据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原理,投资者对于坏消息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分别大的好消息和小的坏消息,坏消息就会在投资者心中引起很大的失落感。如果将这两个消息一起,那么大的好消息所带来的快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将坏消息的失落感抵销,从而使得公司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的程度。

4.小的好消息和大的坏消息分开

对于小的好消息和大的坏消息,管理层通常将他们分开。根据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原理和价值函数可知,投资者对于坏消息的敏感程度要远远大于好消息。因此如果将这两个消息一起的话,好消息就会完全被坏消息所埋没,这样一来管理层就浪费了一个本可以带来正面效应的好消息。如果是分开,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投资者还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上市公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形象。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存在很多的非理,而管理层在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会考虑这些非理并选择最佳信息披露策略,以实现公司的最大利益。然而在有些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弱点会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利用,从而被误导进行了错误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应适当介入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效率。针对上面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在经过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投资者、管理层和监管机构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投资者:努力避免心理陷阱,进行理性投资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尽量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首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素质,在具备了一定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之后再进行股票的投资,或者委托专业人士代为投资。其次,应了解投资决策中的一些心理陷阱和信息误区,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具体的情况中尽量避免自己的非理性决策。而从行为财务的角度来看,对股票的价值估计会受到投资者种种心理偏差的影响,因此要正确地进行股票估值,投资者必须克服自己的心理偏差,在了解相关的非理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

(二)管理层:重视投资者的非理性并适当使用信息披露策略

对于管理层来说,在信息披露中首先要避免自身行为的非理性,不要因为过度自信、急功近利等心理弱点而给公司以后的信息披露决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最重要的是应熟悉并理解投资者的一些非理,并在具体操作中尽量避开这种非理对于公司的不利影响。但是上市公司在使用信息披露策略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将策略当成欺骗,否则一旦被发现会给公司市场形象造成很大的伤害。此外,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基础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资质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应主动披露显示自身投资价值和经营优势的信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并充分取得外部投资者的认可。当然管理层也不能一味追求披露信息的数量,应将真正有用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让投资者满意。

(三)监管机构:把握好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上具有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给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信息披露的空间,尤其是自愿性披露部分,几乎完全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所掌控。因此监管机构应该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体系,以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同时应要求上市公司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财务状况,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性的语言和有歧义的词语,防止管理层对投资者的误导和欺骗。同时,应区分好合理的信息披露策略和信息披露造假行为,以尽可能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进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缩短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时间,提高信息的及时性,以减少管理层信息披露的时间延迟与信息操纵行为。

【参考文献】

[1]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2):263-291.

[2] 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7.

[3] Dye R. An Evaluation of Essays on Disclosure and the Disclosure Literature in Accoun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2001(32):181-235.

[4] Healy P.M. and Palepu K.G. Information Asymmetry,Corporate Disclosure,and the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2001(31):405-440.

[5] Givoly, D and Palmon. Timeliness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2(57): 486-508.

[6] 程小可,王化成,刘雪辉.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映[J].审计研究,2004(2):48-53.

[7] 巫升柱,王建玲,乔旭东.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2):19-2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15-02

教学效用在持续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衰退的,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面临着边际效用递减的挑战。经济学上,边际效用是说明某种物品消费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一般情况下,消费的边际效用存在着递减趋势,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持续增加,消费者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量不断递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向往某事物时,首次接触到此事物时的情感体验是最为强烈的,但当我们接触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逐渐趋向乏味。

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主体行为的主要因素,愈到上层,满足的可能性愈少,需要存在一定的高峰体验才能有效激励。这在心理学上也证明了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说明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都会出现随着学习活动中获得成果的增加而导致激励效应下降的现象,这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会表现出来,教师往往缺乏激情而固守于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样固化的状态往往导致了师生的疲劳感,加剧了教学效能的衰退。

在教学活动中,边际效用递减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受制于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持续的量,教学效用增加的量会出现衰减。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严重伤害着学生的新鲜感和创造性,学习初始阶段高度的注意力往往很难得以保持。特别是教师把学生置于被动状态的教学方式不断地重复,会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形成挑战。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教师某种特定类型的教学方式的持续和重复,会影响学生对当前学习事件的注意力和兴趣以至于影响学习效能,教师也会感受到教学变得越来越无趣以至产生倦怠感,师生都面对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折磨。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从传统的模式出发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个人觉得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二是教师以标准答案式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认知;三是老师往往恪守教材、局限课堂、偏重应试。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持续,会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审美疲劳,得不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下降。从而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边际效用递减显得尤其明显,让很多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转而把阅读投向一些大众文化中新奇刺激的内容,形成一种快餐式的阅读,忽略了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提升,教师授课的情感和方式也趋于平淡以至于古板机械,以致学生整个高中阶段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普遍下降。崔志刚在《中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班主任之友》2003年第7期)一文中就指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往往是挑自己直观上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阅读层次也较低,而不能欣赏文字、文学的美。

当出现了课堂教学效用衰减的现象,教师往往从两个方面去着手,一是延长学习时间,二是增加学习内容的量。在语文阅读课中尤其如此,当学生阅读出现障碍或者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时,语文教师往往会增加阅读的教学时间,占用学生的早晚读甚至于自习课的时间,或者要求学生多读一些指定的文章或文体,开出一连串的必读必看的书目。这样的结果往往并不如意,学生往往对这样简单低效的方法表示抵触或拒绝。高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已经有了基本经验知识的积累,心理上的满足程度和自身情感上的激励作用往往是推动其学习进行的重要因素,情感的抑制作用会导致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足够的效能。这样需要我们去转变思路,减少阅读课疲劳性和增加效用性的问题只能从学生本身来入手,从立足于学生本身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入手,有效抵制边际效用衰减过快的问题,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性。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简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要求,尝试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介于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再结合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笔者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理解。在高一阶段,学生的对面临的高中学习活动还是存在着期待和憧憬的,教师有效的教学活动都能引起学生充分的注意,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得到阅读的愉悦感,教师在这一阶段不能以纸笔测试的规定加以规范而是应以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加以引导。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气质类型的阅读方式,从而形成自己有个性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的理解不一定要和参考书一致,只要是合乎事实和逻辑的理解都应该加以鼓励,允许学生的创新性理解,如果学生有好的创新性理解甚至可以在阅读课堂中展示、分享。如一学生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她分析道,保尔参加革命的动力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对冬妮娅的爱。此观点拿到了阅读课上让同学们讨论,同学们听了她的分析后都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和效率,同学们都想通过阅读来佐证或她的观点,整个班级内的阅读气氛极具竞争性。这样的阅读是个性鲜明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阅读的闪光点和高峰体验都随处可见,过程中教学的变化会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实现得到尊重,这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心理满足度,减少学生阅读的疲劳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

其次是合作完成探究性阅读。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阅读的兴趣和自身的个性特点组建具有个性特征的语文阅读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来完成探究性阅读,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并提升阅读的思想性。在组建阅读小组时应该注意到几个问题。第一,要确立阅读目标。各个小组应该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有一定知识性、综合性的阅读目标,这个过程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跟踪,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调整的建议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第二,尊重个体的个性,寻求小组的共性。小组成员自主阅读,由学生依据阅读目标,独立自主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综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性阅读同一本书籍、同类型书籍或交叉学科的书籍,以点状的方式向阅读目标这个面靠拢。第三,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分小组讨论、研究个体的阅读心得和体会,提出本阶段阅读的成果,整合个体阅读的成果形成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加以启发引导。第四,班内小组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小组代表发言,向其他的阅读小组介绍、展示本小组的阅读过程和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这样的分小组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只有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阅读课的教学中来,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方式,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用,有效保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以个性和创新性的理解获取阅读过程中的高峰体验,才能有效应对随着教学量的递增导致教学效能递减的现象。

这样组织的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学生的提问和生成性的问题会很多,师生问答不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评价,而是基于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平等讨论。学生能根据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其他小组和教师的看法并与之交流。此时,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拥有者和学业成绩的评价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和合作者。这会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观以形成新的教师观、课程观去应对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会有内在的动力去提高知识与情感的驾驭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协理能力。学生也有好奇心和动力在主动积极中探索,会在潜心研读中思考,在小组互动合作中质疑。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应对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以变式的教与学让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充满高峰体验,师生都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新感受、新挑战和新成果。

最后就是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关键。高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不稳定的,也正是塑造科学的价值取向的关键时期,当前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导致文化市场的良莠不齐,很多作品并不适合学生阅读。同时,现代的学生受制于生活经验,也难于对以往的文学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时,需要对很多历史性的名词和事件加以解释,学生也难于从生活经验上加以认知,所以阅读得出的认知差异很大,出现了年龄代沟性的问题。一味地指向经典和名著,这样的阅读教学往往效能很低,甚至学生还出现了抵触的心理,在阅读上恶搞、曲解原有文体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对这样的状况,语文教师在选择阅读的作品时,需要考虑到文学价值也要考虑到时代特征,更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正确的阅读导向既要满足学生现有的阅读需要,同时也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符合时代旋律的阅读方式。

当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关注到高考的需要。在高三阅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的视线凝聚到老师指定的体裁或篇目上,这时学生会用已掌握的阅读能力,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训练。此时确实存在着随着阅读训练量的增加而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但因有前期阅读方式的准备和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抵触程度会有所下降,保持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效能。

篇11

据盖洛普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先升后降,并不与经济的发展同步。而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调查,更指出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在去年已超出两成,并有小幅飙升的迹象。再看看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幸福感的不到80%;依照心理学的“U”型原理,处在曲线底部的成年人就更不用说了,压力大和人际关系紧张,使得他们当中超过五成的人在人力资源网“工作幸福指数”调查中直承自己不幸福。本来,科学研究最能带给人纯粹的快乐,此所以拉美特利将“有研究兴味的人”视为幸福的同义词。可如今从职称评聘到项目评审,太多不合理的指标与参数的挤压,已使学者疲于奔命,根本无法保持盎然的工作兴味,没有畏避厌嫌的情绪已属难得,要求其“通过研究使精神摆脱妄念与虚荣”自然就殊少可能了。

至于由物质与精神失衡造成的人的幸福感的寡淡与缺失就更为严重了。有些人为了物的享受不惜出卖尊严;有的人受制于利的诱惑不惜破坏生态。由于热衷于欲望的伸张,在生活中追求裂帛撕扇的快意,黄金宴与女体盛式的摆阔便出现了。如此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终于使一些人迷失在辛苦的打拼之后,既不知道幸福还有物质以外的意义,并由此去践行取不伤靡用之有方的古训;又不知道如何在欲望与操守的颉颃中为生活设置意义,由此对放逐了精神的物欲有深深的戒惕和根源性的质疑。由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物质增加造成的幸福感,其边际产出在越过临界点后,终于没能带给他们更多幸福的感觉,以致连原本拥有的幸福也与这渐行渐远。

此外,如生存环境的日益严峻,声光物的严重污染,几使人所托庇的自然界变得面目日非。人的生活质量已受影响,诗意的栖居就更谈不上了。遥望星空,俯察地幔,正是因为大自然宽大的包容,才使人不胜孺慕。当对自然的践踏涉目皆是,颠簸世路的人们也就难以在其怀抱中求得心的悠然,这也使得当代人幸福感的缺失变得更加触目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