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道德教育方式

道德教育方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6 10:21: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道德教育方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道德教育方式

篇1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教育是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或道德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将社会生活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或没有接受的教育相联系起来[1]。当前,人们的观念处于多元和相对之中,实用主义和消费主义充斥我们每个人的心间,很多的行为远远超出了起码的职业操守和伦理底线。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开始面临着道德危机[2]。面对社会道德危机,学校道德教育会受到严厉的责问和批判。

然而,道德教育该怎样进行呢?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特雷安塔菲勒斯认为美德不可思议地可学,然而却很难证明,我们彼此能够传授美德或教授美德[4]。本文在全面分析道德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并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进行探讨,旨在为道德教育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一、道德是什么?

(一)道德的内涵

子曰:知德者鲜矣[5]。千百年来,道德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但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抽象和空洞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赋予了它不同的阐释和界定。道德认识所面对的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客观给定的对象世界[6]。所以,道德认识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变化的。

笔者认为,道德是我们这个世界最美丽的花朵。

托马修斯认为道德是积极的,善待别人,正如希望别人善待自己一样,它的法则是仁慈的法则[7]。体谅模式的创始者麦克菲尔认为利他、关心应该是道德的核心品质[8]。道德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是通过自己一系列善的行为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和社会的凝聚力,让人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只有人才有的那种崇高的境界和美德。道德行为不仅要求自身的修养和品质,更多地是彰显一种美好行为所带来的对他人和对社会温暖的效应。一般情况下道德行为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出现。

(二)道德行为的动机

实施道德行为需要成本,需要付出个体的一些利益,比如时间、精力、金钱、感情等等。很多时候人还会面临诱惑、灾难、伤害和牺牲自己等挑战,但仍然有非常多可敬的人会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行为,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坚守了道德品质:对他人好,对社会好。

笔者认为理想道德行为的终极力量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对社会的发展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人格上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鲁洁认为自我超越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怎样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问题[9]。进行道德行为,在最高境界上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种动机下的道德行为一方面会给这个社会给他人带来温暖的精神力量,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会使个体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其次,进行道德行为将会使个体和社会保持和谐和平衡的关系。冯建军认为道德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既满足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又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统一[10]。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名声、荣誉等也有可能进行道德行为。在这里笔者并不反对这种动机下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一般意味着有好的结果出现。那种为了私利或者偶然的道德行为,也属于一种道德行为,它也会为社会、为他人带来暂时的好。只是,这种行为无法形成一种来自心灵感动的力量,不能传递,不能感召更多的人。

(三)道德形成的生物性特点

乔治・弗兰克尔认为个体幼时父母的抚养方式是不道德行为可能的根源。他认为,在每一个正常的或是健康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区域用来专门记录和存储父母应答以及那些影响和刺激他们道德神经元的早期行为,比如爱与呵护还是冷漠排斥;我们被爱和被呵护的需要,以及反过来爱他人和呵护他人的需要,是作为一个道德观念在心理上表征的[11]。诺丁斯在考察了美国道德教育状况后,也感到对儿童关心不够是造成道德水准下降的主要原因[12]。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早期经验会塑造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1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有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简单学习的能力,一旦儿童观察到了某种行为就有可能习得某种行为,获得一种难以更改的认知图式。

根据以上各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行为的根源来自于幼年父母的抚养方式以及早期的教育方式,成年期一个人对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同情,会与个体早期是否得到爱和关心有关,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可以推测个体在婴幼儿时可能经历比较糟糕的早期抚养方式。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和周围的环境存在交互作用力,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吸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深深地印刻在大脑里,成为个体表现具体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和理由。

(四)道德与法律的优先顺序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样东西,它们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法律从外部规定了一个人必须遵守的最低行为标准,是从消极方面从外部约束人。它依靠国家强制机构来维持权威,依靠强力机构的惩罚手段来保证社会成员对它的遵守[14]。平时被我们攻击为不道德的很多行为实际上是触犯了法律的行为。道德是积极的,要求个体善待别人,如帮助他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自我牺牲等等。它的法则是仁慈的法则,它界定的特点是不可能使用强迫手段,完全是一个人自愿、自律、主动的精神力量。道德的对立面是不道德,也就是不对他人好,而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强求的。乔治・弗兰克尔说我们看到了所谓真善美的高尚情操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仅仅是自我陶醉而已[15]。阿瑟・克莱曼认为法律的强制和约束将会保护人们对正义和善良的信心[16]。所以,法律必须成为为道德保驾护航的武器。我们难以想象,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面对犯罪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当一个人在触犯了法律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时候,我们还怎么去要求人们积极实施道德行为?道德就是对别人好,是完全利他的一种品质,当我们鼓励个体对他人好的时候,必须首先要用法律来保证他本人不受伤害。

二、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所讨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可以复制和传递的、符合人性的、确信能带来好的结果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实现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个体在懂得生命意义的基础上,在观念世界里形成一种只有人才有的立场和情怀,这个立场和情怀坚定而彻底,能帮助个体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坚守道德底线。这个立场和情怀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以及同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人,一个拥有仅有一次宝贵生命的人,一个有感情需要人与人之间更加积极、和谐、温暖关系的人,一个有权利追求美好生活、获得社会的尊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一个希望避免受到任何伤害的人。当然,成为这样的人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需要有这种共同的社会认同,并且把这种认同内化成一种简单又自然、深刻又坚定的立场和情怀,在这种立场和情怀的指导下自然而然地对他人好、对社会好,即使在外部力量威胁到那些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事的时候,即使面对灾难、伤害的时候,即使我们必须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违反人性,也不会威胁到他人的生活。

边沁主张道德就是要求整个法律机构,立法的、司法的,加以转变,使之平等地关心一切人的福利和引导个人同等看待自己的和别人的幸福[17]。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旨在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和同情人的立场和情怀,旨在促进个人幸福和人格完善,旨在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善和社会的凝聚力,让人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只有人才有的那种崇高的境界和美德,更多地彰显一种美好行为所带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温暖的效应。

三、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由于道德教育教育目标的特殊,所以特别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应该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

苏格拉底不想人们只是重复那些他们听到的却不经过消化的东西,他希望通过追问、思索、激发和唤醒,被问者会形成属于自己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对生活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采用这种方式。首先,确定对话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也可以是虚拟的形象。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都必须涉及本源问题――对人的思索。其次,鼓励所有的学生进行对话,鼓励不同意见,鼓励辩论,鼓励对话向着深刻的方向发展,能够对人、对生命、对世界进行追问。第三,需要老师指导,但并非是空洞的指导,是一种站在人的立场上的、具有人生智慧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启迪式的,是平等的,具有内在说服力,可以引导学生超越他们自身的水平和洞察力。第四,不要求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希望在结束本主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该主题成熟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经过了对制度、对法律,以及对所有方面的考虑,这种观念已经真正触动了他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说,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18]。通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不会用混乱和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清晰的、开放的、公正的辩论过程,通过他们对人、对生命、对世界深层次地追问、思索、激发和唤醒,他们会对人形成本源的认识,会实现心理和情感倾向的变化,会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和同情的情怀和立场。

在探求道德教育之路的过程中,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身处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今天道德教育要做的,就是要依靠坚定的信念,寻找恰当的方法,在不同的个体心里播下理解、尊重和同情的种子,并且还要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耐心地培育这些种子,以至于最后发芽、开花。

参考文献:

[1][7][17]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11][15] 乔治・弗兰克尔. 道德的基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5] 孔丘.论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4]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美德可教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 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10]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6)

[9] 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12] 内尔・诺丁斯. 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3] 谢弗.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107-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办学理念的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无论是遵循教育规律,还是考虑院校以及行业自身特点,都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有所创新。根据现在的时代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微电影这种传播方式逐步被应用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本文在微电影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上,旨在对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微电影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嵌入性认知理论

按照学科划分,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属于认知学科,所以,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离不开“认知”二字。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就是从认知开始,从学生角度出发,把从业后具有影响力和贴近性的职业道德为内容的典型职场案例进行剪辑,加入了行业、职场、员工的元素,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由课堂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加深课本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们生活中的影响,力求做到润物无声,以电影镜头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微电影教学是一种以现实中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职业道德内容为素材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映射真实情境的结构情景之中,预设职业道德冲突,让受教育者通过微电影演绎的每个情节,体会到某些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知识要点,利用自己所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对情节进行思考、分析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三)理解性输入学说

职业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认为只要把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实际上,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伴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认可,身体力行,进而形成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素质才会养成。而电影则是时代文化价值的塑造者,作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一次重大探索,微电影有连续的情节,发展的故事主线,注重教学内容与行业、岗位的具体情境的渲染,让学生在富于趣味性的情节变化中掌握理论授课内容,通过视觉辅助,让学生眼见为实,将抽象理论形象化、简单化,增加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操作水平,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二、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手段的可行性分析

(一)借助影像,创设直观情节,以网络为平台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90后,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对网络有很大的依赖,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情节,有意识地把繁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同时,以形成职业道德为主线,把零碎的职场知识串联起来,通过直观影像的再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的共鸣,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二)短片制作和教学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方面,微时长、低成本、短周期的制作特点,利于配合课堂教学需要,在以往短片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界限,把丰富灵活的拍摄、剪辑模式引入教学。这意味着可以充分尝试微剧本征集、微电影拍摄比赛等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传统影视短片教学由于传播平台的限制,基本难以进入市场流通,而微电影的跨平台传播彻底改变了这种现象,一些制作精良、创意新颖的作品上传网络后迅速获得大众关注,这不仅能够提升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其从事相关职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主题明确,内容贴近职场生活

微电影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明确主题任务,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的情节演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求知的欲望。它在内容编排上,紧密贴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反映职场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学生观赏时,会主动去接受视频中的信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所感悟,使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这样,职业道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实现其精神构建。

(四)教、学、做、乐一体,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用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想象力。在制作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在选材、剧本编辑、视频拍摄、剪辑等方面都是学生全程参与,这就需要学生花时间搜集资料、整合素材、研究讨论等等。整个微电影的编制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深化了职业道德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微电影教学的制作原则

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把影视和网络平台以及其他社会、行业、职场资源真正对接,让师生的创意和能力凝聚出具体的影像作品,吸引广大师生。这既强化了师生的动手意识和对职业道德素质的把握能力,也避免了职业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的僵化呆板。为了更好地制作微电影,为职业道德教育服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微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以其制作门槛低、监管力度不大,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作品层出不穷,但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作品不多,很多微电影在制作过程中过于渲染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还有一些微电影作品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传递负面道德观,使得学生在观看后容易受影响和掌控,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高职学生有很大的伤害,有可能形成错误的“三观”,给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微电影作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在制作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性原则,寻找好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电影的契合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变得感性化、具象化、故事化,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习惯养成。

(二)倡导性原则

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围绕着既定主题来编写故事,创作者很自然地会将叙事的重心置于其所宣传的职业道德行为本身的价值上,这也就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行上,难以完全摆脱“说教”意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教“意味”的实现就一定要采用说教的“方式”,职业道德教育采用微电影为载体,就是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利用微电影直观、形象、声情并茂的特点进行传播,向学生推销的是一种行为准则,传受双方是平等的交流,在制作过程中,有明确的主题,应以倡导方式进行,把职业道德标准隐形于情节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良善道德的确立施以影响,指引和诱导高职学生向着有利于社会需求和社会利益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情感性原则

一部好的微电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无论是以校园生活还是职场生活为素材,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服务。在制作过程中,要遵循情感性原则,有限的镜头需要靠情感来渲染,所塑造的形象或者软性的感染力是情节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故事化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的感情脉络铺设,都要以情动人,符合受教育者的意愿。以此来引发受教育者进行情感体验,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微电影的诉求,精神上和情感上获得满足。

(四)创意性原则

现在社会是新媒体社会,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一个个小屏分割着我们的视觉和注意力,使得我们处于注意力稀缺时代。高职院校以微电影为载体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创作过程中,就要遵循创意原则。从受教育者的关注点切入,将关爱他人、诚信友善、道德规范等主题融入生动感人的故事和镜头之中,同时还不露声色地将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融入其中,让观众深受感染,这才是微电影创意的根本所在。创作人在拍摄前需要对职业道德主题有深刻而到位的认识,对受众的接受心理有比较准确的把握,选取合适的题材,艺术化地展开情节,巧妙、合理布局情节进展,提炼出创意点,通过创意的裂变来表达,引导学生用数字影像的形式反映职业道德内容。

总之,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以微电影为平台是可行的,使受教育者不断把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修养,把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在职业道德实践中不断效仿职业道德模范,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廖善康.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2009,(7).

[2]彭雪.微电影的崛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3,(6).

[3]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3

古往今来,灌输教育一直深受中西方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经典作家更是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原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有必须在深入了解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灌输原则的本质,坚守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原则。

一、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历史回顾

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西方古代及中世纪的强制性灌输教育方法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勾勒出道德教育的最初形式。其中,斯巴达的公民道德教育以严厉著称。严格的军事训练,残酷的惩罚措施都只是迫使民众养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品质的手段。众所周知,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是一个更讲求民主的城邦。“但在道德问题上却令人意外地专制。”简言之,在古希腊时期,“道德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专制性的。”

中世纪时期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宗教教育。基督教为了巩固其主导地位,故而重视道德教育并采取体罚、惩戒等严苛的教育手段,迫使人们盲目的接受和服从宗教教义,绝不允许提出任何质疑。儿童本应是最纯洁的天使,但在基督教会的眼中,却被认定为欺骗上帝的滑头。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它(基督教)和儿童接触的唯一方式就是那种命令式的传教。这样,基督教教义通常在幼小的儿童还不能理解其意义时就被灌输给了他们。于是,宗教和道德教育自然就非要牺牲理解而极力强调记忆不可。”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几乎从未改变。由此可见,中世纪时期的西方重视道德教育,但这种道德教育乃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式的教育。

(2)西方近代的理性灌输教育方法

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崇尚理性和智慧,并认为理性和智慧可以通过理性灌输的方式获得。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夸美纽斯、洛克等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夸美纽斯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反对强制性的棍棒教育,主张重视榜样、示范、表扬等教育方法的运用,以更为人道的态度对待儿童。他指出:“对于每一件事物都要加以不断的解释,直到学生明白了它为止。”“除去为理智很好地理解了的材料,不应当强迫儿童去背熟任何东西。”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谈》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德育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他要求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坚决反对用粗暴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道德教育。“主要的教育手段永远都不会是教训,而是示范和儿童周围的环境。”

综上所述,西方近代的道德教育亦重视灌输教育的应运。与中世纪时期相比,近代的灌输教育更重视人性尊严,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

(3)西方现代的科学性灌输教育方法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对待道德教育的态度虽几经转变,但对传统道德灌输的批判却从未停止。20世纪,在西方各国普遍实现工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欧美各国几乎同时兴起了“新教育”“进步教育”运动。杜威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他的思想中,已经孕育出了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框架。何谓传统教育?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很明显,杜威所批判的灌输只是带有强制性色彩的灌输,而未对灌输进行全面的否定。道德灌输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反对强制性的道德灌输,采取多种方式去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批判性,这是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这种方式行之有效,更为科学合理。

二、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主要特征

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注重灌输教育方法的应用

奥勒姆曾说过:“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西方近代以前,学校所教授的各种读本无不是在强制性的向学生们灌输对宗教的认同以及对强权的服从。20世纪初期,以彻底否定灌输为主旨的道德教育思潮产生并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不可否认,反对道德灌输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这种单纯的反对道德灌输却使得道德教育走向了另―个极端

放任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学生道德素质急剧恶化。公众的不满,迫使各国重新树立灌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也为今后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在黑暗的中世纪,还是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灌输教育一直是西方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批判强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输

篇4

1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在《论语?述而》里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又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他认为人性都是皆善,但由于每人所禀气质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善类和恶类之分,而且不论善恶,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使其复于善,所以接受学生可以不分善恶的不同。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显示出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不能做到对贫富家庭的子女一视同仁,这依然有碍于我们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中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2 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尊敬师长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荀子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这时荀子已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然而,当今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一教育方法始终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可谓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时至当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旧有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导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所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秉持严格的师道,自尊自励,刻苦钻研,务必要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务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及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据《论语?先进》记载,冉求胆小怯懦,而仲由则胆大冒失,对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教育他做事要果断,不能畏首畏尾;对仲由,孔子则教育他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事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个性特征,再加上每个人的能力、志向、品德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5 循序渐进

孔子的学生颜渊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是孔子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亦即如果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之后,南宋朱熹和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都发展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其实,要培养一个内圣外王的大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其目标,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是古代先贤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者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教学原则。

6 启发诱导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聚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老师如果加以诱导,使学生能够用一隅推出其他三隅的话,那么到最后就能够完全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了。在《礼记?学记》中又对孔子的这一启发诱导之法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亦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明白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鼓励,而不应该强迫或压制,教育者只能起引路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启发诱导式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方法,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篇5

一、引言

服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从服装的演变,足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审美倾向与生产水平。正因为服装特殊的表现能力,以及强大的日常使用率,使得其成为众多服装工作从事者,个人理念的寄托品与传播品。服装也正是因为其特有的理念设计,具有超强的群众感染力与设计价值。因此,服装从事者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需要进行必要的社会道德教育,确保其思想道德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社会用品的设计理念,必然要符合社会最基本的道德理念,与社会弘扬的基本道德相协调。只有加强了服装从事者的道德教育,才能确保服装产业正确社会价值观的弘扬,也才能推进其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二、中职服装专业课程特点

第一,注重实践操作性,服装本身是一件生活用品,服装的学习,最终也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服装专业是个及其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在服装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是样式设计、尺寸设计、剪裁等步骤,其实只是一个设计图,一串数字,而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转换成一件真正的服装。由此可见,服装课程的学习,需要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找灵感,最后创作出实际的艺术作品或是使用品。当前中职服装课程的开发,也是将实践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每门具体课程的学习,都有最基础的实践课程学习,教师通过实践来传授学生更多设计理念,在实践中进行课程教育。第二,具有时代性,除实践的要求外,服装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意味着,中职服装课程的教学,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服装的时代特色,不仅仅指当前一个时代,而是指每个时代都有相对主流的服装样式特点。在服装课程的学习中,自然要考虑服装的此特点,对学生服装时代性的概念进行教学引导。服装专业的学习,不仅仅要结合当下的潮流,好的服装设计者是发现当下生活的特点,引导服装潮流。同时,历史时代性的研究,同样是学生最基本的服装专业素养,与灵感的源泉。中职服装课程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服装时代性感受的训练,也是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细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授服装的时尚历史。

三、如何在中职服装课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第一,发挥实践对思想教育的反作用,针对如何在服装课程的学习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除了最基本的思想教育课程的开设外,就是结合服装实践性的特色,同样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颁奖典礼”,而过后,针对不同的获奖人物,要求学生设计一件颁奖礼服。这样的课程活动开展,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对学生的设计提出了要求。反之,这样的设计要求,也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道德品质的进一步感受与消化。这样的过程,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一场更加具有实践意味的思想道德教育。除了“感动中国”,还可以从一部电影、一个事件等方面,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味的影片或事件,让学生在其找寻灵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第二,赋予思想教育充足的时代特色,结合实践的同时,抓住服装教育的时代特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教育,也是不错的方式。将思想教育融入时代潮流中,与服装潮流相结合,如此一来,思想教育便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课程,也具有了有趣的创意价值。而具体怎样赋予思想教育时代特色,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授课中,多运用学生需要学习的服装典故,穿插服装故事,甚至挖掘服装设计者背后的故事,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与趣味性。甚至可以利用当前有趣的网络流行语,在课程解说中妙趣横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不必始终规规矩矩,甚至沉闷压抑。只要最终能起到教育的意义,授课的手法和方式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四、结束语

服装制造专业,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而中职服装课程的开设,也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中职服装教育,是中国服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服装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职服装课程授课中,思想道德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教师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需要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的配合。只有通过不断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职服装专业才会适应中国服装产业的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馥冰.中国服装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4,12(8):32-33.

篇6

道德认知学派与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道德教育理论方面影响较广的两大学派,其思想之新,方法之细对于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很大启发与借鉴作用,细致比较分析两大理论学派的联系与相异之处十分必要。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差异

作为独立的两种道德教育理论学派,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各自有着鲜明的理论特色,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理论来源上,二者对杜威思想取舍迥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都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但是二者在实际继承的过程中,却汲取了不同的养分。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关于德育过程具有阶段性,德育方法具有实践性,尊重儿童主体性的思想,同时基于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更加关注社会的伦理范畴或基本道德价值在个体身上的主动性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推理和道德思维能力。价值澄清理论借鉴了杜威关于德育过程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相结合的思想,价值相对主义主张价值观是个人经验的产物,并认为人的经验是不断变化的,甚至会出现同样的价值观支持相反的行为的矛盾现象,这与杜威坚持实用主义,“有用的就是善的”,否定社会公德的存在的思想是一致的,都建立在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最终导致价值混乱,无德育可言。2.关于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否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截然不同的回答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产生分歧的一个重要结点。前者认为正是因为存在普遍的公认的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才有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才会去对个体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进行研究。它认为出现不同的价值观,不是由于价值相对,而是因为师生之间、家长与儿童之间在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后者认为一切价值源于个人经验,符合个人需要的即是有价值的,从而认为道德价值是多元的,相对的,关注点在于个人日常生活问题,在于个人的目的、抱负和信仰。3.德育目的不同。整体而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下道德的发展是垂直的,朝着新的思维水平垂直、向上发展;价值澄清理论下道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水平的,朝着优于当前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方向发展。“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的伦理范畴或基本道德价值在个体身上经历一个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即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形成和发展出一套价值体系。”①“价值澄清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整合他们当前的生活方式,学习今后可能会以类似的方式对他们有用的技能”②,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价值评价的过程,获得做出价值判断和评价的合乎理性的方法和自我指导能力。4.关于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价值澄清理论注重探讨与直接的现实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例如如何对待闲暇时间和朋友间的人际关系等,注重儿童在面对这些选择时的情感,澄清情感尤其是珍视和珍爱的情感是价值澄清过程的重要内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则较多基于众多假设性的问题,促进儿童产生认知冲突,不断反思,进而实现道德思维的提升。5.关于道德效果的测量,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更显科学。虽然按照价值澄清理论精心设计的价值澄清方法进行的价值评价过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对于价值澄清之后学生的变化更多的则是依赖于家长、教师等的主观测量,缺少科学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相反,无论是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还是公正团体法,在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的研究中,都是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而学生的变化也是可以进行书写测验检验的。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联系

虽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作为同时代的产物,他们并不是互不相容的。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两大理论学派之间存在很多的联系,其相似之处可以归结如下:1.批判美国传统教育。在观念上,二者都批判传统道德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现实道德需要和道德发展水平。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传统德育缺乏人性所需的自由探究。审慎思考和理性的观念,强行将教条主义的观念灌输给儿童,只会扼杀其德行的发展。道德认知理论认为传统德育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它的理论前提中知行是统一的,“行善必先知善,知善必先行善,不知善必不行善。”在德育方法上,二者都批判传统德育教条式的灌输方式,强调不存先入之见的个体和团体审慎的思考复杂的生活问题,重视道德冲突在提高道德发展水平和形成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价值澄清理论旨在使儿童通过对日常生活问题的价值澄清,自愿、审慎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价值观。道德认知发展学派认为道德是完全发自内心的,通过假设的道德两难问题或者具体的公正团体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反思,认识到自身道德发展水平,并向更高一级的水平提升。在师生关系上,价值澄清和道德认知发展学派都批判传统教育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次要的、被动的地位的角色分配,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儿童积极的自主构建,同时要求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做一个“道德指导者”,而非社会道德准则的“强制执行者”。价值澄清的具体方法和道德两难问题法以及公正团体方法都充分体现着这一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或价值观,认识到德育之不易。道德认知学派认为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价值澄清学派则认为儿童出现道德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价值观的混乱。无论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两大理论探索德育理论的过程,都可以看出道德认知也好,价值观也好,其培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3.将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结构)区分开来,注重形式,注重培养道德能力。道德认知发展学派强调要将道德内容与道德结构,即道德推理、思维的逻辑结构区别开来,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阶段性上升。价值澄清学派则主张要尊重学生个体性,德育只需要教会学生进行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注重培养澄清适合自身有效价值的能力。4.两大理论虽都有其局限性但是影响深远,对美国甚至世界各国的德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规范;虽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但也有互补相容之处,例如一个人道德能力的进步既可以是横向的发展也可以同时实现纵向阶段的提升;又或道德发展理论非常关注集体生活和正义的问题,价值澄清理论则能现成被用来帮助集体更好的整合态度、活动和信仰。

三、对我国大学德育的启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研究和适用对象都直接指向儿童,重在研究儿童道德形成和教育问题。但是经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无论从德育理念还是具体的德育方法,一定程度上都是适用于大学生德育的。那么,结合我国国情,整合两大理论学派思想精华,可以得到如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合理设置高校德育目标

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认为符合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是始终存在的。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旨在培养建设合格社会主义建设“四有”新人,对教育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但是就目前德育实践的现状看来,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空洞理论说教的倾向,因而实际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情感上也习惯性的对“德育”产生轻视甚至排斥。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在设置德育目标时则追求其符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现实德育发展水平和需要。大学德育是通过学校将道德准则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不断完善自身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过程,相较而言,以大道德为方向,以阶段性的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需要的阶段性目标为引导,才会使大学德育更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都继承了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培养学生注重提升自身道德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自我德育;其次,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道德发展水平现状,结合其现实发展需要,逐步展开德育活动;再次,利用现实生活问题也好,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也好,激发学生道德认知冲突,启迪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推理能力,在思考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珍视,在行动中养成自我辨别善恶好坏,自我指导道德选择的能力;最后,改善传统师生关系和师生交流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完成德育过程。

(三)丰富德育方法,开拓德育资源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很多有效的策略与具体的方法,并将德育的视野和眼光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在德育方法上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借鉴:首先,重新认识“灌输”的概念,灌输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接受其教育内容的基本途径,只要我们不墨守成规、头脑僵化,而是讲条件、分对象、重创新地坚持灌输理论,那么灌输理论在现今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其次,不放弃灌输的方法的同时,我们还要避免单一的灌输方法,注重实践,注重生活,注重直接经验,启发学生“在做中学”;最后,恰当、灵活运用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精心设计的德育策略与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合于课堂,也适用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不仅适合于个人,也可以用于团体。

(四)德育效果测量科学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德育方式的多样化,对于德育效果以及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的考量方式也逐渐多元。相对于西方对德育效果测量的方式方法,我国的检验更显粗略,在课堂之外的检测,多偏向于质性评价,且评价标准依据个别教师的判断形成,主观性很强,评判标准也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道德认知学派注重用书写测验的方法来检测德育实施之后学生的变化,标准问题评分法和确定问题测验都力求克服记分者的主观偏见而进行客观的评分测验,虽然这些评分测验是建立在知行统一的理论假设前提之下有其不能克服的局限性,但是这种注重实效,尊重事实,追求细致、量化的思想与追求科学严谨的学科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作者:王彩霞 单位:武汉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道德教育的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孙祥生.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之比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03).

[4]雷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分析[J].科教文汇,2011,(12).

[5]章结明,许庆亚.道德认识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之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篇7

二、目标任务

教育治理活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中心,集中治理道德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形成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基本规制和社会正气。

三、工作重点

全系统要突出抓好同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度高的食品行业和窗口行业的教育治理,重点解决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整治,增强干部职工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建设环境优美、服务文明、秩序优良的工商新形象。

在食品监督方面,要把食品流通、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梳理出来,逐一加以解决,大力整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

在窗口服务方面,全系统特别是窗口单位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四、活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道德教育

1.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德教育。坚持以德育人的方针,把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向广大干部职工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德教育。

2.认真开展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共建和谐幸福新县。

(二)组织开展道德问题自查自纠

1.在食品监管方面,全系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严管重罚,大力整治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将整治成效公之于众,让人民群众看到明显进展,推动行风、政风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2.开展道德问题民意走访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民意测评和设立公众信箱、行风热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运用群众监督力量,促进突出问题有效治理。运用社交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与公众进行多层次、开放式的交流互动,了解社会诉求,作出及时回应。

(三)组织志愿者开展道德巡查活动

把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与“学雷锋、做好人,构建和谐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具有相应资格、条件的干部职工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公共文明交通行动及效能纠违劝导等活动。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深厚的舆论氛围

1.各所、队要设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专栏专题,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各所、队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成效。

2.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提倡兴办“绿色网吧”,严查无照经营,深入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形成道德建设网上正面舆论宣传攻势。

五、几点要求

篇8

目标要求:通过教育,使律师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履行职业使命,依法、诚信、勤勉执业,违法违纪减少,诚信度和公信力明显提升,确保律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教育阶段(4月15日至5月31日)

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重点组织学习各级关于律师工作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使律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和法律至上,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联,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二是开展宪法和法律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执法为民教育。重点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通过学习教育,使律师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忠实履行职业使命,增强诚信意识,严格依法、诚信执业,做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三是组织开展执业纪律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重点组织学习律师执业的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范。通过学习教育,使律师切实增强纪律观念,做到令行禁止,做保障民生和廉政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集中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常抓不懈。要立足律师职业的特点,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等形式,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查摆整改阶段(6月1日至7月15日)

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查摆问题,剖析原因,认真整改。

律师事务所查摆整改的重点: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是否增强;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各种教育活动是否认真落实;办理重大法律事务是否按规定及时报告、备案;是否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问题;是否存在对违法违纪查处不及时、不力的问题。

律师查摆整改的重点:是否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是否存在缺乏敬业精神的问题;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纪违规问题;是否存在帮助委托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重要事实等违法违纪问题;是否存在贬低同行、虚假承诺等不正当竞争问题。

查摆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放大问题。各律师事务所要结合实际,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研究确定查摆整改的重点。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统一建立台帐,逐项剖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三)建制、总结阶段(7月16日至10月20日)

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律师执业行为的行业准入、信用评估、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努力把律师工作的主要方面和中心环节纳入监督管理视野,从机制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纪问题,进一步提高律师管理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在全区律师队伍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今年律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上级部署要求上来,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推进。

篇9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吸引生源的最佳宣传手段。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施行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主线的办学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强教育与训练,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他们明确就业方向,有目的地学习,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和各行各业对职业的需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其明确“企业择优用人、个人自由竞争、市场进行调节”的就业局面,引导和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指导工作滞后。近几年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重视,即使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所占课时较少,指导课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前。这种工作定位,造成只有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才会去关注就业问题,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效果。

2.就业指导工作重点不突出。造成学生求职障碍的根本原因是思想问题和职业观问题,就业指导工作中没有针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进行深入细致的引导,忽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3.就业指导教师相对较少。有些中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安排的就业指导教师相对较少,而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了“的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养少”的现象。

4.学生就业认识上的误区。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专业与职业理想是否一致比较盲目,普遍存在着就业观念不科学、准备不充分、期望值过高、就业定位不准确的状况。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生入学时就启动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要伴随学生完成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它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更不可能通过单一渠道进行,它必须向广泛综合的方向发展。入学时启动就业指导,使学生形成就业紧迫感,增强其职业意识。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性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学习专业课和强化技能的意义;启发他们在学校期间有目的、有方向地充实自己,以满足未来职业对其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需求;教育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意识,使学生的职业理想与所学专业有效的结合。

2.提供就业信息,建立中职学校就业信息网。学校应经常开设有关职业信息方面的讲座,请企业、用人单位人校宣讲,同时组织学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认清用人单位的要求,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以便选择和确定未来最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帮助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观。教师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品德教育,弘扬为祖国经济建设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结合自己的专业,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聘、就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到人才交流中心去调研,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状况,对照自身素质找差距;探求求职方式和方法,反复实践,增强自身求职功底,勇于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主动适应,迎接挑战。

5.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树立其自信心。教师在就业指导中要引导学生自信、自强,注重对学生的意志、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协助学生解决好在学习和就业中出现的不如人意的问题,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就业趋势及“万事开头难”、“失败是成功之母” 的道理;逐步提高心理素质,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打下良好基础,作好心理准备。

目前,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绩效主义,在教育层面上一味追求职业技术的培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关注不够,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水准较低。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针对当前学生中出现的盲目就业、追求功利争走“独木桥”,过分包装等就业误区,中职学校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人日常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中,使就业指导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德育的载体。

职业道德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对职业道德的信念来维持的。忠于职守、敬业意识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热爱职业要求每个从业者能够认真地对待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并产生职业的使命感、荣誉感。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融人就业指导和专业课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应加强德育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明确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摆正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在职业活动中,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要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等。这些素质的首选为思想道德素质。

2.德育教育伴随就业指导全过程。中职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就业,改变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病,道德教育要以就业指导为载体,贴近学生切身利益,发挥其主渠道作用。随着人们对选人用人各个环节的问题认识逐渐深化,用人部门选人的策略不断改变,相应的育人方式也必须改变全程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和德育教育将成为学生指导工作的重点。紧紧把握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将思想教育做深做细,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75-04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影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未使其处理的业务最优化,从而故意导致本企业资产处于风险状态或形成损失的可能性。它是金融从业人员违反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和金融行业内部管理制度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无法预期的损失。道德风险按性质可分为失职风险、谋私风险和违法风险;按照道德发生的业务领域可分为负债业务管理中的道德风险、资产业务管理中和财务结算中的道德风险。

一、道德风险的特征

1.道德风险的产生带有客观必然性,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无法回避。按照契约理论,避免道德风险需要签订契约的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信息必须是完全的。而这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是不可能的。商业银行决策层、经营层和管理对象,由于实行区间和空间的原因,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加上大多不拥有与其职权相适应的产权,并无足够的经济能力对决策或经营成果负责。或者只负有微不足道的责任,而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加上对管理者约束力软化,于是道德风险产生也就变得必然。因此。道德风险实际上是人们将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后果时变得不太谨慎的行为倾向,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操作风险。而国际上已将操作风险列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之一,也就是说道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第二大风险源。

2.道德风险以团体或个人利益为目标。道德风险是市场中交易的一方违反市场机制的一般要求或道德规范,利用各种便利条件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让对方承担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形成原因:一是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谋取更多的货币收入所形成的,二是期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所在企业或社会的承认,并谋求与之对称的待遇。由此而产生的不正当行为。此外还有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存在问题方面的原因,但有一条本质原因就是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发生其立足点是为本人需要,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保全自己、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价值取向。

3.道德风险是以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为条件的。道德风险是当事人之间获取的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整,当管理成本太高以至超过管理收益时,在获取信息方面占优势的一方有可能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侵占他人的利益。在商业银行内部,银行决策层、经营层明知其作为或不作为不符合商业银行的长远利益,但因认为这种作为或不作为可能不被发现或即使被发现所带来的损失也小于所带来的收益而作出的决策或行为。

4.道德风险造成的危害极大。道德风险越来越可能成为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经营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道德风险高是导致案件频发的一个关键因素。道德风险直接导致公众对银行信用程度的降低,由道德风险导致的社会风险和诱发的系统风险不容忽视,道德风险败坏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奉献人生的良好社会风气,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致使员工落伍。道德风险的发生对金融风险集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引发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损害存款人利益,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内外大量金融案例表明,道德风险已成为主要金融风险,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市场风险。

5.道德风险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道德风险制造主体是个人,如果从业人员主观改造有所放松,对企业文化缺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一致的目标追求。思想产生极大波动,思想意识存在严重偏颇,职业道德水准较低,职业技能和进取意识淡薄,将会迷失方向,形成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为道德风险的形成和加大提供了条件。主要有风险内控机制缺位。业务流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等。

6.道德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因而是可以制止或化解的。道德风险虽无法根除,但这并非意味着对此束手无策。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低下,产生的条件在于信息不对称或管理不到位,只要能通过某种制度设计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或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就会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培育道德文化是构建防范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最有效的“防火墙”

防范道德风险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架构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创新、科技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等许多方面。而企业文化分为企业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它是指调整企业之间、企业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加强商业银行的道德文化建设是构建防范道德风险最有效的“防火墙”。

1.市场风险通过策略调整可以避免,而道德风险必须通过道德手段才能取得更好的防范效果,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调节手段是多方面的。有市场手段、政府行为和道德手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来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以及传统和教育等精神力量来维持。道德的影响力是内在的、无形的,它作用的范围比政府行为和市场手段更为广泛,历史更为悠久。道德风险形成初期有很强的陷蔽性。法规、制度难以对其产生有力的控制和约束,这种风险的发生取决于人的意识形态的偏差,它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没有使业务最优化,突出的表现形式则是损失和风险。明知故犯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它区别其它风险种类的关键。对此,制度是无效的,道德风险不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而优秀的道德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2.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个人价值观与商业银行发展一致的价值观。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业人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目标,如果能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就消除了道德风险的诱因。企业道德文化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

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因此,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

3.道德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自律,道德风险主要靠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来抵御,道德文化旨在培植员工的自律,把道德自律作为管理防范的深层机制,能有效地阻抑贪赃枉法的邪念,能激活人才的智慧潜力,提升整体素质。道德自律的根本是良心,良心是理性认识的积累,具有独特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监督”的功能,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通过对商业银行员工内在良心的培植,可使员工保持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品格,达到道德自律与相互制约的境界,从根本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4.道德文化可以弥补防范机制上“硬约束”不足,对于部分道德素质不高的金融员工,内控制度亦可使某些人的企图难以得逞。然而,现代金融活动错综复杂,每个员工所面临的问题又各具独特性,制度无法对每一人单个行为作出规定,又不可能时时事事有人监督。所以“硬约束”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可以治标,培植廉耻之心,从根本上防范道德风险。

5.道德文化建设可以填平商业银行部激励机制的“功能盲区”。防范道德风险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激励机制也有一定的功能盲区,如内部激励手段有限不足以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当个人的自我价值已经得到充分体现或者已经无法得到体现时,他的社会价值和义务只有靠道德发挥调节功能,通过道德文化建设引导员工,自觉自愿的向着实现集体利益和社会价值利益而努力,从而使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和完整的体现。

总而言之,道德风险与道德文化有着内在的关系,它源自于道德文化上的缺陷,因此,道德上的问题仍然要通过道德的渠道来进行解决。当前,切实加强商业银行的道德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的根本之路。

三、培育商业银行道德文化的基本思路

1.确立“以德立行、以德兴行、以德治行”的管理思想。要把道德文化建设列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把培育自己的商业银行道德文化,培育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精神,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归属感、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立足点。要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做细、做实,以进一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促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道德文化的激励作用:要通过提高银行内部经营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企业道德文化体系建设。动员各方面力量,利用道德规范约束从业人员行为,保持商业银行的有序发展,充分发挥道德文化的约束作用。

2.塑造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良好价值观。商业银行对经营目标要有一个定位,有一个价值观。追求价值最大化并非商业银行经营的唯一目的。商业银行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更多地满足本企业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要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核心价值观,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要通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优良的道德文化。人们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加以肯定,才能形成习惯并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

3.把风险文化作为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容。要牢固树立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的观念,商业银行经营成功的标志就是看风险控制能力,防范风险是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责任。要将这种风险意识自觉地落实到防范风险。特别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各个环节中去。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能以未来不可控和不能承受的风险为代价,在市场营销中,要贯彻风险控制先行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业务与控制风险和防范事故案件的关系,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员工由他律变为自律。防范道德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彻底解决。

4.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性是指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生活中的道德活动方式文明化、正规化。其规范一方面要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注重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使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后者涉及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的“自律”问题。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篇11

一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初等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初等教育师范生思想道德水平

 

师德是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开展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职前培养,有助于提高师范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师范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内化为师范生自我发展的原动力,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正确职业态度。 [2]

 

(二)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基地,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为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教师的社会重任。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可见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奠定了基础。

 

二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以绵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共26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67份,回收261份,回收率98.1%。有效问卷253份,有效率95.5%,对回收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次调查的基本结论。

 

(一)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统计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是267人,其中女性占全体参评人员的97.2%,55%以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来自于农村的生源占78.2%,城市生源为 21.8%。调查发现,学生选择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是采纳家长或老师的建议,报考前对本专业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毕业后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但对专业的认同感不是太高,毕业后一定会从事本专业相应岗位工作的意愿比较低。同时,学校除了德育课的部分课程外,在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比较少的;在“职业道德教育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没有影响”的选项中,认为影响不大的占65.2%。

 

2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学生对目前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现状不满意,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晰地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等;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识到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和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低下是其主要原因,应承担重大或较大责任。

 

(二)目前现状及成因

 

1 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传统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标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很多人认为“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谐意义非常重大,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抛开自身利益去实践。

 

2 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国家对小学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日趋重视,对小学教师师德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期望。然而,小学教师的师德培养目标往往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政治性,教育过程相对死板,缺乏灵活性,教育方式和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高校比例较小,其他涉及师德教育内容的课程也微乎其微,已呈现出对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大面积“荒漠化”。[4]另外,初等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内容空洞、不充实,缺乏针对性,所用师德教育教材大都是各类师范生通用教材,适合初等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使用的师德教育课程教材非常少。

 

三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对策

 

针对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 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1 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为规范师范性认识

 

初等教育师范生职业情感和行为规范的素养是师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情感,能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引导师范生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遵守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5]所以,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为规范的示范性,是完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2 改进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师德教育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多种多样教育方式及其教育功能的有机整合。师德教育不能囿于对教师的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如社会实践、对照先进典型、互动交流教育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让师德教育避免空洞、枯燥乏味,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师德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德观,为良好的师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

 

1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初等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的长期任务,是师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做好师德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做好思想理论课程设置实施工作,加强“两课”教学的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初等教育师范生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载体作用

 

师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师范生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会对师范生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6]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师范氛围的 “学校文化” 更直接,更浓郁,为初等教育师范生师德的养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增强师德教育效果提供条件。

 

3 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及榜样示范作用

 

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这种学生参与、关注度高以及高效、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挖掘、整理和宣传基础教育系统中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师德模范”先进事迹,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这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同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激发学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和情感,从而达到榜样的模范师范带头教育目的。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师德水平。师范院校教师的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未来小学教师的师德养成。因此,在新形势下提高师德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势在必行。

 

1 选择职业道德修养高的教师

 

首先,可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师德课程的讲授。实现德育教师的专业化。[7]其次,在师德内容的具体讲授过程中,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或从事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讲座,条件允许的化,可以直接聘请师德教育相关专家担任师德课程教学。

 

2 加强对师范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