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24: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审计理论与实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 03—0173—03
[作者简介]栾春玉,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022)
一、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财务审计教学目前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和个案教学。而财务审计很多流程式操作是需要实践环节辅助认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财务审计职能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技术方法缺乏感性认识,从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材乏味。在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考,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财务审计这门课程一直未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该课程一直从属于会计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专院校普遍重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开发,“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笔者曾经在2009—2011年对我校会计系1000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70%的学生认为财务审计理论多、枯燥、抽象、难以理解,25%的学生认为,财务审计理论理解了,但不知实际如何操作和运用,只有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理解。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什么是工作底稿,80%的学生不知工作底稿如何编制。其主要原因是:财务审计普遍采用“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课堂上严重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能采用的只是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综合性、系统性差,比较分散,所以无法从总体上领会财务审计工作的精髓。
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目前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观念传统化。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不重视财务审计课程教学,存在“重会计、轻审计,重理论、轻实务”的状况。有些院校只开会计专业,没有审计专业,而财务审计课程一直是“大会计”专业下的主要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财务审计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及综合性学科,融汇会计、税务、统计学、经济法、计算机等理论与方法,它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所以财务审计课程难度较高,本科院校将财务审计课程一般安排在三年级,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安排在快毕业的最后一年。由于有的学生会计基础不扎实,再加上有较多的学生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的学生临近毕业又要找工作,时间紧张,心里不踏实,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积极性不高,学校领导对这门课程也不重视。
2.高职高专培养方案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高专在课程设计上,没有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过分强调理论教学,重视说教和灌输,在实践环节上蜻蜓点水,非常肤浅,没有深度和广度,没有发挥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特点,不能满足社会和执业界的技术需求。
3.财务审计实践教材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一方面由于我国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完善、补充和修改,导致审计准则、制度、政策也处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从而使财务审计教材、实践教材都无法及时更新,也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致使有些内容失去了应用的价值。另一方面,我国审计实践发展较晚,审计课教师难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财务审计教材和实践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再加上财务审计课程内容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够清晰,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系统把握。财务审计理论内容太多,各种理论互相穿插、渗透,导致学生一方面产生厌倦情绪,另一方面难以一次性理解透彻。
4.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实习。经调查,在财务审计方面具有“双师型”教师的学校平均仅占3%左右,这种现状使得财务审计教学只能停留在表面。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室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懂得审计实务,还要懂计算机技术,不仅要懂会计电算化,还要懂计算机操作技能而真正适应这一要求的教师却是风毛麟角。
5.财务审计模拟实验成本高,设计难度大。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资料,只需要一个典型企业一个月的业务,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整理,到明细账、记账凭证汇总表,再到登记总账,最后到会计报表的填制就可以了。财务审计一般采用逆查法,先从会计报表审计,再到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审查时间一般需要一年或一年以上,所以财务审计实验资料时间跨度较大。实验资料除了会计实验所需资料以外,还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同、契约书、协议章程等,除了准备正常资料以外,还要设置“审计障碍资料”。
同时根据审计目标,还要审查账实是否相符,需要对现金存货、同定资产、证券资产等通过盘点法以证实它的存在性。而实物资产的配备难度较大,它需要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以及债权、负债采用函证法以证实它的存在性和所有权的归属,有时还需要直接观察法等其他方法来证实资产的存在。此外,一个单位一年以上的会计资料,企业一般不愿意给予提供,因为这会涉及到商业秘密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数据间的连续性、相关性与钩稽性,这就使得资料的筹集难度增大。随着计算机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对财务审计实验资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充分考虑电算化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对数据和资料要求,不仅准备模拟手工资料,还要准备电子财务审计数据,要购买软件、计算机等,所以财务审计设计难度较大,需要耗费一定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同时硬件设备成本也较大。
6.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缺乏足够的资金。建立财务审计模拟实验除了设计难度大以外,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比如,对存货、现金、固定资产的盘点,对往来款项的函证等,而这些在实验室里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只能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弥补。联系校外实习基地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证,但财务审计课程一直从属于大会计专业教育范畴,在“大会计”的观念下,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只重视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开发,而对审计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开发却不重视。所以很多院校财务审计实验室建设及实习基地的开发,由于缺乏资金,还处于探讨阶段。
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围绕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的理念,形成“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验+校外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以培养审计专业技术为主线设计课程,将财务审计课程一分为二。其中,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性教学,在课时分配上,要尽量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为最佳,突出高职高专实践性教育的特点。
1.单项实训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的。案例教学法要求专业教师提炼和采用审计实践中的一些典型的例子,对原理、理论和道理进行解释,将审计理论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让学生深入审计情境的现场,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审计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审计思维模式和审计职业的洞察力。财务审计课程内容一般分成两块:一块是审计理论和方法,内容较少;一块是审计实务,内容占90%左右。在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这一块,笔者认为,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再结合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审计实务方面,主要以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为主,案例分析旨在说明哪些违背了审计准则、会计制度、法规,说明存在的问题和弊病。案例讨论旨在说明解决的措施和途径,做哪些调整分录。但这种案例教学比较机械,没有设置多种情境,不能培养学生审计的应变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只有做到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综合实训包括模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财务审计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贴近现实的感觉,犹如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财务审计理论的内涵。审计模拟实验就是先确定一个被审计单位,以该单位的会计核算为基础,采用适当的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完全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在获取审计的证据、出具审计报告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审计约定书的编制,审计计划的编制,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等实践操作过程,熟悉财务审计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抽样、实质性测试,以及各种审计方法和概念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审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审计不再感到抽象,获得对审计的直观的认识,并能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满足工作要求。
三、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1.改变观念,重视财务审计实践教学。教育部已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希望高职高专重视这项工作,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因此高职高专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会计、轻审计的观念,重视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对于建设审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一方面要指定专人负责,并派专人去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实践,尽快完成审计模拟实习资料的设计,联系好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基地;另一方面要增加经费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组建一个知识结构搭配合理的研发小组。无论是单项实训,还是综合实训,无论是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室建设,还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要成立研发小组来专门研究组织、设计实践教学。首先,案例教学特别是在案例选择上,既要符合教学需要,还要新颖、有时代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由研发小组搜集、组织设计案例,并编成案例习题集,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审计模拟实验室建设,需要配备整套财务背景资料和一到两年实际的财务数据与电子数据,同时还需适用配套的工作底稿。由于实践资料的收集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知识面广,所以要求研发人员不仅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还要熟悉电算化会计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只有组成这样知识结构合理的研发小组,才能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加强财务审计教材的建设。一方面以开发单项实训内容为主,根据教学环节,按照教学进度配备具有一定实践教学内容的教材,以便于学生尽快消化理论内容。另一方面,以综合实训为主,确定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模板,所需素材要求既能满足手工模拟实习,又能满足电算化模拟实习。在编写实践教材中,购货与付款循环、销售与生产循环,以及投资与筹资循环等业务要囊括在中。同时无论原始凭证、账簿、报表还是工作底稿都应按实际模板建设,除了全套财务资料,还要包括进行制度基础审计所要求的相关资料,以及各种内控制度和上一年的审计报告。在编写模拟审计对象财务资料时,应根据审计实务的特点,设置一些审计陷井。财务审计实验教学要具有扩容性和开发性,不设置答案,要由参加实习的学生自由判断。如对往来款项采用函证审查时,应对哪些客户进行函证,由学生自己判断。同时要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的要求,设置一套适用工作底稿。
4.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采取措施,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1)要安排教师到会计事务所、企业、审计机关去脱产学习或作兼职,提高他们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定期集中进行实践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3)可以聘请业务素质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审计专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强化审计的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承担实践课程教学的指导工作。这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师专业知识的交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鼓励专业审计教师参加CIA(国际注册内部审汁师)、CPI(注册会计师)考试,提高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以便获取更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洁玉等,新世纪我国审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6).
[2]徐贵丽,审计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教育,2010,(10).
[3]鲁莹,对高校审计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1,(2).
两者的概念不同。财务分析亦称财务报表分析,是运用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财务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查,以证实其与既定行为标准的一致程度,并将审查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的经济监督活动。两者的目的也不相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分析是从财务数据人手及时发现企业总体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审计的目的是监督、鉴证和评价企业账务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审计适当提高财务资料的可信性。可以说财务审计是从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的核算过程中发现财务数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两者的概念和目的不同,决定了两者的内容也就不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动态的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进行相关联的比较计算出各类财务比率,从而分析总结出有意义的信息供决策者使用,重点在计算和分析。财务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济业务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重点在核实和监督,内容不同就要求两者在实际操作上使用的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方法很多,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里又有很多分支。这些方法有些财务审计同样可以应用,有的财务审计人员却不会应用,或者应用后对财务审计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财务审计的方法是由取证方法和查账方法结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方法在财务分析过程中都无法应用。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两者的渊源相同,两者最初的渊源都是从会计实务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了解的需求。两者的工作基础对象相同。财务分析和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对象都是财务会计和财务经营活动。但财务分析工作更注重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的应用,丽财务审计更关心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两者的服务对象基本一致,基本都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或所有权人,或是债权人,或是企业经营篦理者,他们与企业的资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一定的责任风险。财务分析人员对其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审计人员也同样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有时会由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财务凭证自身存在问题,而是财务分析人员和审计人员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也就存在了责任风险。
三、财务分析与财务审计的依存关系
商务电子化、经济全球化和管理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电子化日益普及,迫切需要建成一个相对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以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的能力。本文就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内部财务审计服务发表一些见解,与广大审计同行进行探讨。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利用信息化审计是被审计对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及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在企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逐渐兴起,迫使审计人员改变审计方式与之相适应,审计人员只有对整个系统全面了解,才能把握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我单位在90年代末就自行研发财务核算系统,如今已进行二次大的升级,我们审计人员也较早就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审计。
(二)计算机审计是审计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审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审计模式经历了详细审计、系统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个阶段。而现代审计则十分强调对系统控制的依赖。ERP的实现改变了手工环境下的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正是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甚至可以独立作为一项审计的任务。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的几个阶段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内部财务审计不可避免的经历为三个阶段。
(一)单纯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利用财务会计软件为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服务的基础工作服务阶段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处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利用计算机为审计工作服务又可分为两类服务:一类是为审计内部管理服务。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业务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完善审计行政管理和内部控制,内部财务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制年度审计计划,记录计划的执行情况,安排审计任务,下达审计通知书、编写审计方案和撰写审计报告,利用计算机字处理功能可以使审计文书的格式、措辞等更为标准、规范;利用计算机对审计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将几年的审计工作资料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特别方便调阅查询,使审计档案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审计人员利用企业会计计算机账务系统进行查账审计。
(二)利用审计专业软件进行审计阶段
审计人员拥有了自己的系统软件,无论是审计内部的计划安排、文书管理、人员考核、法规利用、档案保管,还是审计查账、分析、对比,都有了统一的部署,审计软件反映出来的会计账簿和报表已不是财务系统本身的账务和报表,它是审计软件利用会计基础凭证库数据,按照标准的记账规则经过自己的软件程序重新进行记账得出的结果,他有效规避了会计软件方面给审计人员带来的风险。一般的审计软件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1、取得会计电子数据
计算机审计的前提是取得被审计单位正确的会计电子数据,在通常情况下,数据的存放会因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的相异而有区别,应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工作平台,采取不同方式来处理。
2、将所取会计数据转换处理成标准格式
在所取得的会计数据中分析出凭证库、科目库、年初数三方面的内容,应正确分析其内容构成,做好和标准数据格式的对应工作,为进一步的审计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3、符合性测试
按照计划安排,依照审计程序,对所审计对象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通过填表或回答问题方式完成调查表,通过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出符合性测试结果。
4、实质性测试
在标准数据格式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查询和审计查账,当然最好在已做好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会自动形成各科目固定格式的审定表,审计人员要做的是进一步套用模板,形成诸如现金盘点、固定资产折旧等的计算表。至于特定形式的工作底稿,或原始凭证核查,需用审计工具中的查询、抽样等来完成。
(三)审计软件向企业内部管理延伸,为企业目标增值服务。这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审计软件的要求
(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未来的审计软件可以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联网,通过在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嵌入为执行特定审计功能而设计的程序段,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审计信息化将使审计监督从单一静态审计转为静态到动态结合的审计监督,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高效率,实时审计弥补事后审计线索不充分的缺陷,实现审计向事中、事前的转变。
(2)随着审计转型的需要,审计从只关心财务管理的框架中跳出,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审计人员将工作面延伸到产品研发及设计、物资采购及销售、生产组织及调度、人员管理及薪酬分配,环境治理及节能降耗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观念的转变是关键问题
“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已深入人心,但不少同志还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仅仅是个手段,作用有限,不必急于推进;二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性太强,离自己很远,只要由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人员完成即可,和自己关系不大。因此,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既要破除神秘感、克服“恐高症”,又要摒弃“无用论”、“无为说”。
(二)审计数据接口是难点问题
没有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也没有考虑审计接口问题,缺少模块接口。审计软件要从财务软件中取数必须建立灵活方便的数据接口,不管使用单位的财务数据是什么样的格式,都可以转换成审计软件需要的格式,而且还能把同一个单位的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到同一个账套中,方便审计跨年分析。
(三)审计信息专业人才是保证
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信息系统审计也是如此,它需要建立一个由各审计概念构建而成的、足以支撑并指导审计实践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框架时,首先明确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一)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几个概念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尤其近年来,国外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增长颇多,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广泛开展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用和借鉴国外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的翻译和认知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是,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名词大量出现,在学术方面有着不同的涵义和理解。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加之自己的理解,对现有名词进行甄别,对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出新的看法。涉及到的概念包括:EDP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明确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普及的发展历程。
1.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审计,即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审计可以看作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F・坎夫曼在1961出版了第一本有关EDP审计的著作――《电子数据处理和审计》,此书被看做是信息系统审计的萌芽,但此时还未出现“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而当时的EDP审计,也就是指针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不是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是被审计机构的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及相关的控制。1987年美国EDP审计师协会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正式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1994年,EDP审计师协会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SACA),标志着EDP审计这个名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信息系统审计全面取代。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他活动进行的审计,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发表审计意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依然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和有效所进行的审计。这不仅表现在审计的具体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审计的对象、目标、依据、时间、执行者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即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口头上一般所指的“计算机审计”,但是显然,“计算机审计”这个名词的涵义要大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不能不承认是使用者对于计算机审计理解的误区。另外,与传统审计相比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并且是现在以及未来审计的发展方向。
3.信息系统审计,也称为IS审计(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SA),简单来说,是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所进行的审计。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下文将进行具体阐述,在此只讨论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的产生原因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重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已经直接影响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质量。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是顺应时展需要的。
4. IT审计,也叫信息技术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 ,ITA)。有观点认为,“IT 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是不完全相同的,信息技术审计虽然也是针对系统的审计但更加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审计以及审计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本文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从审计方法到审计对象、目的、内容和准则都没有区别,不需要将二者作为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此外,到2009年3月为止,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出台的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GTAG)中,对于信息技术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也未加以区分,并且明确指出,“本书中IIA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审计,其实质就是信息系统审计。 ”
5.计算机审计(Computer Audit ,CA),在我国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肖泽忠教授的《计算机审计》一书(1990),是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对于计算机审计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计算机审计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二是指对被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资产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及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审查、评价并发表审计意见 。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来,计算机审计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定义,涵义范围较广,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第二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系统审计。因此,本文认为,计算机审计实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
6.计算机辅助审计(Computer Assisted Audit,CAA),有关其定义,国家审计署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由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并无实质区别,既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又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在过去的一些理解中,有观点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计算机审计加以区分,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本文认为,这种区分混淆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两个概念。而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个名词更能清晰的传达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因此,本文的观点是,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虽然有关概念数量繁杂,难以理解,但有实际意义的概念只有以下三个,其他均为概念混淆或者重复命名:计算机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三者的关系为,计算机审计是这门学科的总称,后两者为计算机审计之下的两项具体内容和研究方向。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
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 IT 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IT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3.“信息技术(IT)审计侧重于企业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方面,它包括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以上所说的IT审计或信息技术审计,严格意义上与信息系统审计有所不同,但从其定义来说有可借鉴的地方。Ron Weber、日本通产省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有共同之处,都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并且都明确了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不同的是Ron Weber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日本通产省则把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定位在审查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效等方面。詹姆斯・A・霍尔则侧重于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进行分析,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方面信息系统审计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规划、研发、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进行审查,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有效的使用组织资源并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发表意见和建议。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一个首要的问题便是从何入手,即以什么作为逻辑的出发点。选择一个正确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建立一个逻辑体系严密、完整、前后一致的理论体系,并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首先需要合理确立它的逻辑起点。
(一)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
目前,因为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在我国基本还没有开展过,所以缺乏可以对比的理论依据,但是,我国学术界对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本文借鉴了目前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一些看法,从中引申和提炼出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
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目前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审计本质起点论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1984年,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以审计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了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而形成的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计本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理论范畴,具有作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一般特征。我国过去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属性、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但是,审计本质作为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由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易造成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
2.审计目标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 External Auditing)一书中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六个要素,构建了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在 1986 年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是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将其它审计要素串联起来,建立审计理论结构。
实现审计目标,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审计目标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引导着审计系统的运行,还制约着审计准则、审计假设等要素。但是,审计目标同时也是由审计本质,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所决定的。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顺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限于审计本质,因此,在理论结构框架中应列在第二个层次。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倾向于实用主义,使由此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难以揭示更深层次的审计理论。
3.审计环境起点论
按照系统论观点,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统计和数学等相关知识以及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会计、计算机技术等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近些年,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对环境尤为重视。会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阵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的热潮,同样,审计环境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要求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的确,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脱离审计环境的审计理论结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是,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表明审计环境就是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从环境的涵义来看,环境是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外部系统的总和。研究审计理论离不开审计环境,然而,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是忽略了审计理论结构的内在要求的。
4.审计假设起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是演绎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1978 年,C・W・尚德尔教授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提出了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包括审计假设、定理、结构、原则和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假设是构造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但是,审计假设是被决定的,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不能等同于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应该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此外,因为审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才导致了审计假设的出现,但审计环境却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无法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因此,审计假设不能成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基石。
(二)确定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标准
从哲学的角度看,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即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的理论结构框架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一个理论范畴,对该学科中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本质规定。
第二,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贯穿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发展全过程。
第三,逻辑起点应该能够揭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切矛盾,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四,逻辑起点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系统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应该能够推导论证其他抽象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观
纵观以上几种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代表性观点,以及确定逻辑起点的标准,单纯以某一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完善的。本文的观点是,应以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构造二元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一般、最简单的规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备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先天条件;然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作为信息系统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不能推导论证其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不符合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针对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这一缺陷,只有信息系统审计环境能够弥补: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且必须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的前提是充分认识不同审计环境下的国家审计差异,只有包含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各国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才有利于对上述差异的理解。此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审计环境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影响,较之对于传统审计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使得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任何一种未包括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仅以一个要素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都是不完善的。然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不是唯一的起点,因为人们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其他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不变的、内在的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即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影响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使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克服了先天上的缺陷,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与实务,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
综上所述,以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共同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充分体现了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符合辩证法中动静结合的观点,不变当中体现着变化,变化中又蕴含着不变,完全符合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本身的要求。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及其逻辑关系
(一)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
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揭示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一个完善的理论结构框架,必须是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且不断发展的特点。对实践的经验总结便形成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而形成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可分离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起到正确指导审计实践的作用。
2.理论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各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只有先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在确定了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应包括哪些理论要素,以及如何划分层次,才能对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归类,透过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机性,从整体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
3.理论结构内在逻辑一致性原则
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要按照各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而首要因素当然就是逻辑起点。此外,还应该充分使用系统论观点去考察各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前后一致、逻辑合理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以免因逻辑不清、杂乱无序而导致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前后矛盾,更造成实践的混乱。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根据以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应如图1所示: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关系
从整体上看,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与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是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规律,探索能揭示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反映,是与信息系统审计实践工作直接相关的,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理论。
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包括六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五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处于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有关逻辑起点的选择的内容,前文已做过详细阐述,此处不再重复,但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之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放在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前面,是因为从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来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无疑构成了逻辑起点的核心,但是不同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一切信息系统审计要素的前提,它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影响着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和信息系统审计职能,进而影响了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离开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假设等都成为空中楼阁。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改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
2.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以及能否有效地使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等发表审计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与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即,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的,同时受制于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确立必须紧扣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同时又要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变化。当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应适应环境的要求作相应的改变,但无论这些目标如何变化均未偏离信息系统审计本质这一本源。
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又是一切审计实践活动的中心,是制定信息系统审计程序、解释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的依据,目标的实现结果也是评估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最有力的依据,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置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第二层,有助于排列其他组成要素。
3.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审计环境时,对某些无法正面论证的事项和现象所作出的合理推断。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假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假设。该假设是指存在用来衡量、评价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公认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
(2)信息系统审计可验证假设。该假设是指,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系统审计证据,利用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加以确认。
(3)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可控性假设。该假设是指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识别和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合理的控制。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其他审计要素的桥梁。信息系统审计假设为信息系统审计运行的前提条件做出限定,而这种限定取决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因而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制约着信息系统审计假设。
4.信息系统审计职能,即信息系统审计在客观上所固有的功能。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实现,信息系统审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为保证和咨询。保证,即通过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维护状况等进行评价,合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有效。它是信息系统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就是指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能够为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和改善经营的目的。因此,信息系统审计职能是以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为前提而产生的,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关系上来说,应该位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之后。
5.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一般由行业内专业的职业团体所制定和,是职业团体的全体会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在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拓展,又是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的具体化和制度化。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作为联系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纽带,是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而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同时又对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对审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它既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终点又是审计应用理论的起点。先有准则而后施行,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与程序。
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之上的,包含四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两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和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也是由具体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所规范和影响的。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实质上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研判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有效以及提供真实、完整的系统信息的动态循环流程。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之上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系统审计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因为这将影响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先进的、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存在重大隐患,而信息系统审计师验证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很显然在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定之上,受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和技术的影响,科学的审计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反之,则会使审计风险加大。
2.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由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价,形成的对信息系统的书面审计意见。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受到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范,但实务工作中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的客观条件调整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信息系统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是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最终体现的结果,也是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框架的终点。
研究和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笔者认为还应明确的一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理论框架中各要素的内容及层次关系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也会有发展和变化,需要学术界进行不懈地研究、思考,使之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卢红柱.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之路[J].审计研究,2006(12).
[2] 胡克瑾.IT 审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时现,李庭燎等.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 吴沁红.信息系统审计内容分析[J].财会月刊,2008(10).
[5] 吴沁红.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比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6] 唐飞兵.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7] 姚靠华,周岳亭.构建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
[8] 王振武.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9] 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杨周南,赵纳晖.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 张茂燕.论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2] 庄明来,吴沁红,李俊.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与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3] 庄明来.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之比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内部审计界开始对业务审计、管理审计进行研究,1948年,ArthurH.Ke nt.Frederic E.Mi nts提出了内部审计的“业务审计”(Operating Auditing)概念,把内部审计的范围由财务审计扩展到业务审计。1954年,W.A.Ha miltion在《The Internal A uditor》上发表文章,阐明了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1959年,RobertE.Se iler在《TheIn ternalAuditor》发表题为“审计实务是管理控制的延伸”的论文,系统地讨论了业务审计的概念、独立性、基本方法、特殊评价项目和所面临的困难等。1964年,布拉德福·卡德默斯(BradfordC admus)出版了《业务审计手册》,详细说明了业务审计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1973年,劳伦斯·B”索耶(Lawrence B.Sawyer)《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以及布林克(Br ink)的《现代内部审计——业务法》出版,这些著作的出版发展了内部审计的理论,规范了内部审计的实务方法。1999年,理查德·L·赖特里夫,温特·A·华里丝,格兰恩·A”萨姆那等著的《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一书中,作者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当代西方内部审计理论最新的概念体系和内部审计实务。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在新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全面阐述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突出了介入风险管理和高层管理的要求。IIA的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国内近年来有关内部审计的研究不断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对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1992年,苏启健,易仁萍,侯玉珍,冉洪著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1999年,徐政旦,朱荣恩著的《现代内部审计学》等等。上述的著作,大多从整体上论述内部审计的原理、实务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问题。另外,刘实(1999)从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内部审计演变的过程,提出了受托管理责任的概念,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特点、职能,并提出了“控制手段论”,同时指出企业内部审计的三个职能:证实职能、评价职能与指引职能。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重要意义
(一)促使注册会计师规范执业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对企业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相比,内部控制审计可谓是一种新兴的业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出台不仅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指示灯,还能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和监督等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确保内部控制的目标的实现。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或设计的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限制,不论设计多么合理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不可能提供绝对保证。这些限制包括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因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也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主要亮点
(一)划分注册会计师和董事会的责任
该指引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董事会的责任。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二)界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解析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日趋严重,各种环境污染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各个国家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摒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采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由工业文明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英国最早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并由此倡导低碳环境审计;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达成《 哥本哈根协议》;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在逐步完善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等其他与环境相关的税种,并且开始拟定开征独立环境税。因此,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审计工作在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主要的工作重点。2009年国家审计署制定《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审作的意见》,由此环境审计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中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
(二)环境审计理论框架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将政府环境审计定义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签证等工作”。耿建新(2004)定义环境审计应该是由独立的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的环保法规与相关规范,对各级政府、企业能够用会计信息反映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鉴证、评价,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笔者认为,环境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相关可靠的证据,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及会计等相关规范对政府环境管理系统运行和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向环境利益相关者提出报告,完成受托环境经济责任,使之达到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随着现代审计职能、审计内容的扩大,受托责任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现代审计除了注重传统审计经济活动领域中的监督职能,还注重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涉及社会领域乃至科技领域,并且随着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审计逐步成为现代审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担。环境审计首先要对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管理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系统”作用。西方国家的3E审计、5E审计的蓬勃发展正是环境审计的发展的重要体现。环境审计是现代审计在内涵和外延上进一步扩大和延伸的结果, 它融入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各个环节。
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中对审计基本理论体系的作了全面的概括和提升,包括审计主体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审计运行理论等。作为现代审计发展的重要领域,环境审计在基本理论架构上可以沿袭审计的基本理论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1)环境审计动因和环境审计目标。环境审计是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受托环境责任。受托环境责任是环境审计的根本动因,它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着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环境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监督和控制。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日臻完善,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市场的环境导向推动环境审计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含环境审计对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可靠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并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管理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欧盟于1993年的《环境管理和审计体系》(简称EMAS)对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包括对企业环境报告中资料和信息的可靠性、可信性和正确性、合规性进行调查和鉴证等。从环境审计动因和目标来看,环境审计能够有效地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用以衡量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以及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因此,环境审计和低碳经济目标是一致的,保证了审计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环境审计主体和环境审计客体。环境审计的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环境审计机构和社会环境审计组织。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国家审计职能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已成功地制订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并且向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深入发展。我国的环境审计处于发展初期,并且由于环境行为的外部性特点,决定了目前我国是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导,引领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共同发展的模式。因此,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担负对环境监管的监督责任,在宏观层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活动的外部性,持续提高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环境审计对象即环境审计的客体,企事业单位是实施环境治理的主体,对环境带来影响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事业单位的服务供给行为是环境审计对象的主要范围。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微观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效益越来越被现代社会重视。环境审计是从经济活动出发,监督、 鉴证、评估经济活动说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查明经济活动的环境消耗是否恰当,生产取得和污染造成是否经济;治理环境问题的成本费用是否真实、合理;环境管理的有效程度和环境风险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视程度;经济活动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成效等等。
(3)环境审计依据和环境审计证据。环境审计依据,是衡量和评价环境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准绳,主要包括:环保政策、方针、战略、环境法规、环境标准、环境会计准则、环境审计准则等等。环境审计的依据要比一般审计类型所采用的规范多、范围广,环境就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环境会计准则、环境审计准则,还需要有丰富的环境科学相关知识。正因为环境审计依据的科学技术含量高,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多元化,使得环境审计依据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实施环境审计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环境审计证据主要来自微观经济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环境管理控制活动信息。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主要反映、报告及考核企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的成本价格以及由“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环境收益等以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表示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同时,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是现代企业管理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环境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也成为环境信息的另一重要组成内容。
(4)环境审计程序和环境审计风险。环境审计通过采取一定的环境审计程序,系统组织环境审计活动,提高环境审计效率,保证环境审计质量。环境审计阶段包括准备、实施、报告以及后续审计过程。在审计过程中,注重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风险应对。审计人员针对可能引起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环境事项,分别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等三个方面,对环境事项的予以关注并实施必要的审计。
在以风险为导向的环境审计中,需要对环境审计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行有效评价。环境审计风险融合了环境审计与审计风险概念。包括:由于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和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环境检查风险;由于存在环境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在外部体制和内部利益驱动下,涉及环境事项的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环境信息披露存在失真现象,从而产生较高的环境会计固有风险;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使得环境控制风险处于较高水平,这些风险共同作用构成环境审计的终极风险,它是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只有当环境审计风险被控制到低于或等于期望风险时,审计人员才能发表环境审计意见。环境审计人员可以恰当评价环境会计固有风险和环境管理控制风险的程度,采取合适的审计程序和方法,通过控制环境检查风险来控制环境审计风险,从而使整个环境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二、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实施机理
低碳经济是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是现在和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环境审计不仅在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不可避免。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如何博弈,取得双赢,才是硬道理。我国当前倡导低碳经济,环境审计便担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任。环境审计不仅是理念问题、技术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秩序问题。按照业务类型的不同,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主要包括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三部分。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实施机理如下图显示:
(一)环境合规性审计 环境合规性审计侧重于检查各种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是环境审计的主要切入点,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遵守和执行,环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方面。具体包括保护环境资产、资源,保证相关会计记录准确,遵守相关法律所必需的环境管理系统的完善等等。环境合规性审计依据主要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初期目标是保证企业遵守环境法规,其工作范围主要是在企业相对容易出现环境问题的环节实行的最佳管理实践的监督。
与环境合规性审计紧密相关的是国家环境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建设。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成立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是目前环境审计规范中最全面和操作性最强的准则,也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标准。IS014000系列标准意在保护环境,但它并不排斥发展,它是建筑在科学的发展观基础之上,贯彻这一标准,有利于实现各国间环境认证的双边和多边互认,有利于消除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体现了政府环保精神和人文主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环境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形象的意义,环境管理渐渐成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环境管理系统逐步成为环境合规性审计的重点。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体系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企业组织实现环境管理目标,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创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的局面。在政府倡导和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企业环境管理从过去对事后污染的治理发展到对环境的全过程控制,从被动的环境管理向主动的环境管理转变;从过去单纯的遵守环境法规的合规性管理向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并使其得到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转移。这种转移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日趋明显。企业环境管理重心的转移促使环境合规性审计的重心从维护环境法规的合法性审计向环境管理系统审计的转移,这也符合现代制度基础审计的要求。
(二)环境财务审计 环境财务审计注重企业财务报表披露的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等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公允性。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以及可能会造成污染的企业,尤其是化工、造纸、发电、钢铁、建材等强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以及拥有如煤炭、天然气、原油等自然资源及生物资产并开发使用的企业,财务报表中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应当严格依照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对于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尚未明确披露的部分可以在报表附注中进行必要的说明。环境财务审计依据环境审计准则确定的审计流程实施审计,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经济技术指标,最后完成环境财务审计工作和编制环境财务审计报告,形成环境财务审计意见。当前,与环境财务审计密切相关的热点是环境税的征管。
环境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宏观税收调控职能。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利于环保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环境税制改革。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有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碳税、噪音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英国低碳环境审计中采用低碳税收激励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已经开征和即将开征的资源类、碳税征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效应。2011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将环境税费改革,开征环境保护税正式提上议程。明确提出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具体措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和其他财税优惠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
(三)环境绩效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主要是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主要由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有关环境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以促进为主的建设性审计,是从传统绩效审计关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环境性。环境绩效审计正逐步成为各国环境审计的发展重点。与环境合规性审计、环境财务审计相比,环境绩效审计更强调其评价职能。因此,环境绩效审计最关键的是审计依据即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能体现环境审计的技术性特点。IS014000系列标准中,IS014031为实施环境绩效审计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指标库,IS014031标准中依其评估对象与目的范畴大小,分为环境状态指标(ECI)和环境绩效指标(EPI),而EPI又可分为管理绩效指标(MPI)及执行绩效指标(OPI)。这些类型指标可以分别针对组织外界的环境与组织本身的管理系统和执行系统进行评价。可以借鉴IS014031标准,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环境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是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根据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职能和最终目标,建立以维护资源环境安全目标为导向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环境效率性、环境效果性、环境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四个子目标,据此进一步建立具体的、开放式的评价指标。由此形成层次分明、开放式、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组成的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共同组成了环境审计,三者之间既有不同,又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环境合规性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主要切入点,环境合规性审计的重心转向环境管理系统审计,符合现代制度基础审计的要求,是实施环境财务审计的基础;环境财务审计是在环境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可靠性、公允性进行鉴证;多层次、开放式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则通过环境状态指标、环境管理指标、环境财务指标等对环境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我国环境审计现状
由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影响环境审计实施的重要因素,笔者将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和环境会计信息实施的困境两方面探讨我国环境审计现状。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耿建新(2004)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定义为:企业的针对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以及“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环境收益等信息以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表示的,称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目前非强制的环境信息披露体制下,环境会计信息仅仅以自愿披露的方式进行,尽管近几年我国政府极力倡导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环境信息,但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以及缺乏披露环境信息的规范,使自愿披露的环境保护信息不全面、可比性差、效用低,也不能形成广泛的效应。并且,由于存在环境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那些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存在失真现象。此外,由于缺乏披露环境信息的规范和标准,所以,无法衡量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关系,也就无法评估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企业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
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在不同准则之中均有体现。如或有事项准则中确立预计环境负债;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对所拥有的国内外的油气储量年初、年末数据的披露;生物资产准则中对公益性生物资产与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等等,体现了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难以指导企业环境会计实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前,环境会计在发达国家已进入操作阶段,污染损失、资源价格等已列入核算科目。在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是摸索着开展的,没有完整系统的环境会计披露准则来指导,环境会计虽然开始了理论探讨, 但还缺乏足够的实践,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环境审计实施困境 环境审计实施是建立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为环境审计实施创造了条件。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 》对注册会计师的环境审计进行了规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考虑可能引起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环境事项。分别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三个方面,需要注册会计师对环境事项的予以关注并实施必要的审计。该准则从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角度,对我国的环境审计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基于环境审计内容的广阔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从环境审计主体上看,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环境事项的关注只是环境审计的一个侧面,而且是否需要对环境事项予以关注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完全依赖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实施环境审计的难度和风险(毛洪涛、张正勇,2008)。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的企业开始进行内部环境审计,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制度建立和完善使得企业由外部的、被动的环境管理变为自觉的、主动的环境管理,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环境审计发展的最新趋势,在我国却少有涉及。政府环境审计在环境审计中担当领衔重任,在环境审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审计准则,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环境审计业务。然而,我国环境审计准则尚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环境审计标准,使得环境审计主要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加大了实施的难度,阻碍了环境审计的实施。要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建立完善的环境审计制度,任重道远!
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审计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应当构建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审计机制和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环境审计准则。创新发展信息化环境审计制度,改革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环节和领域,推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的建设,体现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环境审计特色。
(一)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法律法规,打造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导,社会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模式 随着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标准体系、环境监察体系、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技术体系、环保装备体系等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加快环境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体现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环境审计特色,完善环境审计的法律环境,形成健全有效的环境审计法律规范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国外的环境审计发展领先于我国,国外环境审计已经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并重,强调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担任主要角色以及对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倡导以政府审计为主导,宏观领域的审计事项主要由政府环境审计主导,微观领域的审计项目主要由社会环境审计和内部环境审计开展实施。强化政府环境审计为国家宏观低碳经济发展调控监督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拓展环境审计领域,开展环境审计研究,扩大环境审计影响,引领环境审计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突出环境审计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
(二)构建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环境审计准则 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兼具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特色。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包括环境审计基础理论以及环境审计应用理论。通过对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以使环境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环境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作为环境审计实务指导的环境审计准则制定势在必行。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应当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环境会计准则共同起到促进环境审计的作用,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环境会计准则在建立环境审计依据上迈出可喜的一大步。环境审计融会计、审计技能以及环保科学技术为一体,《注册环境审计师的道德准则和实务准则》(国际注册环境审计师委员会1999年12月)提出了若干环境审计技能的新要求。因此,有效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环境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确定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程序、环境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有效控制环境审计风险,完成环境审计受托责任,达到环境审计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目标。
(三)创新发展信息化环境审计制度,改革并完善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重要环节和领域,推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的建设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知识经济和数字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电子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人员素质复合化等。我国在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大力推行“金财工程、金税工程、金审工程”等金字电子政务工程,在这样信息化的综合平台上需要我们在新的更高的起点创新发展信息化环境审计制度。所以,我们要从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出发,将科学创新融入环境审计工作之中,全面提高环境审计质量和效率,在已有的环境审计理论和实务取得成绩和进展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和领域。如在环境绩效审计环节,循序渐进地推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的建设,实现环境审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是环境审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系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安徽环境审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号:2011sk6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造,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大量企业海外上市,资产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关注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执行中的监督作用,加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稳定性较差,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国际上对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的重塑,提出了“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治理程序审计”,明确了现代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其中提出的“增加价值,咨询服务”等观点,奠定了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的研究报告的推出,提出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指引,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受到了企业高管层的重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实践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我国国有企业基本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断发展内部审计职能。就调查结果看,内审机构在组织中存在以下六种主要形式。
1.隶属于高管层
这种模式主要通过总裁或总经理主管、副总裁或副总经理协管内部审计的方式进行。
这种隶属关系可以使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地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使审计工作与日常控制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不足之处在于内部审计难以审查高级管理层,难以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
对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企业来说,这种组织模式还是比较适用的。
2.隶属于财务部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多数企业选择了这种组织模式,这种模式的不足显而易见,就是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之下严重影响其独立性,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尽量不要选择这种模式。
3.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
纪检是党的办事机构,监察是行政监察机构,它们与内部审计的职能各不相同,因此合署办公易造成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职能混乱,使内审的鉴证、评价和服务职能作用难以发挥。然而,这种定位将内审当作纪检监察部门办案和监察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强化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在一些把内审作为监督评价职能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并使用这种模式。建议企业应该将审计与纪检监察分属办公,如果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审计协作的话,审计可以给予适度的帮助。
4.通过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和高管层双重领导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归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双重管理,实行向高管层和董事会双重报告的制度。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不足之处在于董事会对企业财产拥有法人所有权,并不具体行使管理职能,因此难以应付业务随时变化的需要,不利于加强对内审的领导。所以我们建议上市公司应该选择这种组织模式以便今后快速与国际接轨;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选择这种模式;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则要先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而后才能确定是否选择这种模式。
5.高管层与监事会双重领导
内审机构归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双重管理,实行向高管层和监事会双重报告的制度。
双重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保证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对管理层进行独立的评价和监督,提高管理层的效益。但是隶属于监事会的内审机构容易混淆监事会和内审的职责。
建议如果选择这种模式,必须要在组织制度中明确内审和监事会的监督分工,监事会主要监督高管层及董事会履行职责的情况及重大决策行为,内审重点审计高管层以下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并负责向监事会报告。
6.垂直管理
垂直管理是指在企业总公司设置内审机构,由其对下属分公司进行审计。为了便于工作,在分公司设立内审机构分支或派驻小组,该分支机构直接归总公司的审计机构管理,不受分公司领导,具有一定独立性。但这种模式由于分公司无权干预内审,故可能会把这种内审当作外部审计来看,提供虚假信息以避免总公司责难,因此出现了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博弈,从而增加了内部管理成本。
建议选择这种模式的企业最好是设有分公司的总公司,并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可能出现的虚假信息问题。
二、大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培育了大量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但在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还存在不足。
第一,专职人员比例仍显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专职兼职人员比为2.27:1,兼职人员普通存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问题。
第二,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主要涉及会计学、经济学(含管理学)、审计学和工程学四个主要部分。但财务审计人员偏多、工程审计及其他专业审计人员不足。国际审计师协会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要求内审人员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精通财务会计、熟悉经济学理论、理解管理学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对照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尚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和不均衡。
第三,内部审计人员以大专生、本科生为主,高学历人员少,央企及大中型企业好于地方企业和小型企业。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但是,高学历者,其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都比较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都比较好,现实的内部审计发展迅速,变化万千,储备高学历、高学位专业人才十分必要。
所以,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注意配备合格的专职审计人才,培养懂财会、管理、计算机知识及工程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现在国际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很多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因此审计人员还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还应注意引进一些高学历,研发能力强的专业审计人才,努力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同时还需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三、现代内部审计趋势
1.在审计内容上重心转向管理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至2010年工作规划》中确立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目标,其中将大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查错纠弊,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因而其工作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资源稀缺程度日益严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带来的严峻经营环境挑战,推动了内部审计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审计方向发展。
内部审计部门应逐步将工作内容从以前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的管理审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新要求。
2.在审计策略上,采取参与、合作的方式
参与式审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审计开始时,就对被审计部门抱着信任态度,与他们讨论审计目标、审计内容、计划采取某些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理由,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合作;
(3)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改进的必要性,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措施;
(4)向被审计部门报告期中审计结果,期中审计报告可以是口头的非正式的,以便及时解决和改正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
(5)提出最终审计报告时,采用建设性语调,重点放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改进的可能性和改进措施上。
3.从审计方法看
从传统的帐薄基础审计转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为基础的审计;从传统的手工账册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并逐步走向信息系统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的变化、经济管理手段电算化和审计目的扩大,现代审计主要是从测评内部控制,实施判断抽样和扩大风险评估范围,引进重要性原则,进行统计抽样两个方面进行审计。到目前为止,内部控制基础审计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取证范围从会计数据处理领域扩展到会计数据处理的控制领域;取证规模从全部证账缩减到部分证账;提出审计可靠性模式。同时,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也在审计取证范围和取证规模等方面有所发展。审计取证范围从账务处理控制扩大到业务和环境与内控环境领域;审计取证规模从减少各账户余额取证规模到以分析性检查取代非重要性账户余额抽样审计,进一步减少重要性账户取证规模;以控制检查风险为中心,引进重要性原则,运用数学、数理统计方法,从量化审计计划工作要求到量化审计执行和报告工作要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审计方式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革命性的变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了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又推进各级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理念、思维模式、法规体系、工作方式、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开展远程审计、联网审计的探索和实践,建立适应联网审计的数据储存、数据分析平台,逐步提高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加快推进“AO”和“OA”的交互,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在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专家经验库。
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加强内部审计,特别在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的企业中,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审计来完成。而国际国内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为企业内部审计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提供了理论基础:包括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的重塑;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提出;SOX法案的推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将内部审计提高到重要的地位,制订了详细的规范……而目前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总体发展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加强治理结构,选择好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加强审计的独立性和效率性;加强内审人员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企业内部审计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使内部审计业务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时 现 毛 勇:《08中国国有企业审计研究报告》,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二、注册会计师和村级财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参与村级财务审计具有天然优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时更容易赢得村民(社员)的普遍信赖。截至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98927人,会计师事务所8271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服务的企业组织超过350万家,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563.2亿元,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的需要。
三、构建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设想
(一)建立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必要性
1.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目前的村级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等,由于存在问题的描述繁多,且审计报告使用者往往并非财务专家,很难从专业的描述中迅速判断出报告所述问题的严重性,难以快速判断各村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尤其是当两个村都被描述存在同一类问题时,更是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两个村的审计报告均反映有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但因具体不符合规定的工程个数不同,则违规程度也不同;进一步说,即便两个村未开展招投标的工程个数相同,但由于涉及的金额绝对值不同,其不合规的程度显然也是有区别的。2.村级财务审计实施者的需要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内容繁多,即使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对前任的审计报告作出快速反应,易遗漏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项。
(二)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让报告使用者、审计实施者能直观、快速地判断不同村之间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其村级财务工作的好坏,设想构建一个相对简单明了的评分系统,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予以量化,对每个村进行具体打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本人所在单位2011年-2014年出具的萧山区村级财务审计报告进行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对实践中发现的审计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尝试和探索建立相对科学有效的审计体系和相关指标得分体系,为今后的村级财务审计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框架
对收入确认、预算、固定资产、货币资金、承包租赁、工程、经营费用、长期投资、土地征用费、票据收支、收益分配这11个方面进行审计,提出存在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从如何更好地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出发,对审计中实际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赋予村级财务审计新含义,提出村级财务审计新体系:监督与咨询并行,管理咨询为主,监督为辅。根据上述11个存在问题类型设置指标库和相应的标准值,构建一个评分系统。评分系统采用百分制倒扣分,满分为100分,按发现问题扣分的方式计分。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辅助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常见的存在问题进行评分,每发现一个问题扣除相应的得分(即标准值×重要性系数);辅助修正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值修正。同时,考虑两类指标间的重复扣分因素。上述评分系统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提供管理咨询的第一步,即让审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看明白审计报告,审计实施者能迅速评估审计风险。
(四)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的运用
1.重要性系数(经验值系数)的确定
第一步:通过征求本单位中高级职称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数十名的意见(以下简称专家意见),对收入确认等11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形成重要性排序链条。上述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应综合考虑存在问题的性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等。排序结果如下:(1)承包租赁;(2)工程管理;(3)土地征用费;(4)经营费用;(5)收入确认;(6)货币资金;(7)收支票据;(8)预算管理;(9)固定资产;(10)收益分配;(11)长期投资。第二步:对重要性链条上的11类问题进行赋值。排位最后一位取基本值1分,每上升一位,增加附加值0.1分,依次类推,则排位第一位的分值为基本值1分+附加值1分(即0.1×10)=2分。上述总分值16.5分。运用上述计分规则,对各专家意见的重要性链条进行分别打分,并计算出每类问题的加权平均得分。最后,对数据尾数进行修正。加权平均得分情况如表1。第三步:每类问题基准值取1,则11类问题总值为11,对上述问题类型的分值进行折算,得到单项重要性系数。具体详见表2。
2.其他评分规则的确定
对于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得分修正。实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助修正指标进行增加。
四、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局限性
基于发现问题基础上的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经验值系数和标准值得分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对一些有意识、隐蔽性较强的违规行为,注册会计师是较难发现的,则上述基于发现问题所构建的评分系统不能完全反映某行政村的实际情况。
(一)内部审计由会计部门的领导转由最高管理当局领导
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产生之初,管理当局关心的是会计记录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流动的合规性,财产物资的完整性等事情,当时内部审计主要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部门领导比较合适。但随着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工作依赖程度的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78年颁布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中明确规定:一个组织在建立内审机构时内部审计领导应由组织内一个有充分权威的人负责;内部审计部门领导应与董事会保持直接联系,其任免应经董事会同意;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权利和职责应在正式书面文件(章程)中做出规定,且应由经理核准,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部门领导每年应将内部工作计划呈送经理批准,并报告董事会,还应向经理和董事会报告重要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机构越来越普遍地采取所谓的双重联系和报告制度。即一方面与最高管理当局联系,向其报告工作,以便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能得到充分考虑,查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又与董事会联系,向其报告工作,以避免内审活动受管理当局的阻挠。
(二)内部审计由单纯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
早期的西方内部审计部门主要开展财务审计,这种事后进行的财务审计,只能提出问题,治标不治本。因此,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所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规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应包括“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恰当性和效果以及各项业务活动在履行被赋予的责任方面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1990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职责说明书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他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作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完成其责任。在1999年的内部审计新定义中,更是将“独立评价活动”变为“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由“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变为“为组织增值和改善组织经营”,内部审计的目标也由“协作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完成其责任”变为“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三)内部审计由一种零散的组织活动向一种社会职业发展
四十年代以前,内部审计只是一些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在组织内部独自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1941年,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审计的奠基年,该年在美国成立的内部审计师协会使内部审计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发展至今,西方内部审计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社会职业,内部审计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从事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推行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授证制度,I-IA自1974年举办CIA(CERTIFIEDINTERNALAUDI-TOR)考试至今,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项考试。考试内容包括4个部分: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技术、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审计环境。此项考试的权威性源于“四个统一”,即全世界统一时间、统一科目、统一命题、统一评卷。IIA还设置了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制定了诸如《内部审计师道德规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内部审计法》等行为规范,同时,内部审计已从一种单纯的实践活动上升为一种理论体系,完成了由“术”到“学”的转变。
二、对策
IIA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内部审计注重评价和改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治理过程的效果。提到不仅要确认(出具内部审计报告),还要提供内部咨询服务。处在内部控制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全面转型阶段。
我们目前处在传统审计业务提升与扩展阶段,要求财务审计与内控审计融合,防弊与建策结合,科学地运用风险管理技术提升内审质量,执行风险评估基础的年度审计计划,进行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利用IT技术强化审计效力。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为了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提出要逐步实现“六个转变”。
1.在审计理念上,要对内部审计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控制系统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
2.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
3.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转变。
4.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收支向业务领域和信息系统拓展。
5.在审计方式上,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与过程导向并重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
6.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转变。
要逐步确立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以财务会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以检查和改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为审计核心,以监督和评价财务表现、业务成果、内部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为审计重点,以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审计工作新模式。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1.内部审计机构及独立性。调查样本980家企业,83.76%的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62.85%的企业审计机构归属总经理或副总经理领导,体现了高管层主导的基本特征。
2.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1)调查样本内部审计人员总体数量30479人,专职人员占69.39%,专职人员比例低于全球内部审计专职人员95.4%的比例。(2)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年限普遍比全球调查的年限短。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年限1-10年占71.16%。(3)国内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排在前几位的分别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应对变革与发展能力;CBOK调查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反映国外内部审计人员注重分析能力,审计业务对能力要求更高。
3.内部审计活动范围。调查样本显示,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的审计业务主要有财务审计、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等项审计业务。CBOK的调查结论是,全球范围内内部控制审计占85.6%,有79.5%的被调查者预测在未来三年中增长最快的审计业务应为风险管理审计方面。
4.审计方法。我国国有企业以“账项基础审计和多种方式交叉使用”为主要的审计方式,而CBOK调查的结果显示,国际上比较偏向于风险导向审计方式。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思路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独立性。
(1)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一董事会的领导下,并且内部审计的具体负责人由董事会提名或任命,保证了良好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性,促进和加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这种双重组织关系,既有利于审计经理和董事会之间的直接交流,保证其独立性,又使其能够协助企业经营层有效地履行职责。
(3)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保证了最大的审计覆盖。
2.合理界定内部审计活动内容,增加组织价值。
传统的内部审计理念下,内部审计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高管层确认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因此,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是查错纠弊的典型代表。IIA在1999年第七次修改内部审计定义时,第一次提出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增加价值要求审计内容向决策层面延伸,审计方式从事后走向事中和事前,审计职能定位从确认走向咨询。内部审计不仅要关注内部控制,还要评价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的结果。
3.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信息化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传统的审计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审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企业管理、资产评估、数理统计等知识。这就要求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尤其要努力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要改变目前会计审计专业人员比例过高的现象,大量吸收法律、工程、信息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要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认证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培训,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能,在人员结构和素质等方面满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4.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内部审计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我们要加强内部审计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早日和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中国内部审计.
[2]时现,毛勇,易仁萍.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审计研究,2008,(6).
[3]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审计研究,2007,(2).
[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99.12.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03.6.
一、引言
政府补助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政府拨付补助资金,一方面促进企业或行业的持续进步,另一方面带动整个经济更好更快的全面发展。政府补助审计是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设机构对政府补助施行的一项独立经济监督活动。然而现阶段,政府补助相关文献研究分为两个层面:其一,通过实证数据探讨政府补助的效果;其二,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展开谈论。由此,我们无法通过现有政府补助的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如何才能更高效。
本文通过从政府审计的视角出发,探讨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的定位,从而决定其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的选择。文章确立了政府补助审计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位,通过建立政府补助审计鉴证和评价机制,开展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协助国家经济治理,发挥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以期为政府补助审计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
本文以上部分已提出有关政府补助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实证数据探讨政府补助的效果;其二,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展开谈论。
关于政府补助的效果研究指出,政府补助的效果呈现不同的形态。Beason & Weinste(1996)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没有任何正面的效果。Lee(1996)研究发现,这些产业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府补助和贷款)对处于增长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任何影响,政府对贸易保护政策干预越频繁,则生产率越低。申香华(2010)对财政补助的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接受补助的公司在促进就业、缴纳税款、提供社会捐助、增加环保投人或支出等方面没有显著的贡献。但是针对研发和专用型人力资本的政府补助有显著效果。Almus & Czarnitzki(2003)发现在有补助的情况下,企业的研发活动平均增加了四个百分点左右。安同良等(2009)研究发现只有当研发补助用来提高专用性人力资本时才能发挥产出激励效果。
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张倩(2013)指出审计工作中常遇到的有关政府补助的一些难点问题(认定难、分类难)进行分析和探讨。赵小萍(2014)进行政府补助审计时,应关注被审计单位对政府补助的分类是否正确,是否在正确的时点或期间确认政府补助,以及国有企业收到投资补助和搬迁补偿款的特殊处理。
上述文献表明,现有的研究已经关注了政府补助的效果以及政府补助会计实务处理。但是,对于政府补助的经济作用,以及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的定位仍然缺乏理论解释。
三、政府补助审计的定位
审计的定位有两种:鉴证和揭示机会主义行为的批判性审计和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建设性审计。政府补助审计定位于抑制机会主义的建设性审计,即发挥审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作用。基本依据如下:
(一)政府补助审计定位是政府补助必要性决定的
我国将政府补助定义为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具体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国家政府补助行为影响国家资源、收入分配和支出效率以及经济结构。审计机关开展政府补助审计有其必要性:
1.审计机关开展政府补助审计有助于补充当前审计工作的不足,确立政府补助的方向和策略。现阶段,针对政府补助开展审计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关注点在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是否有误,分类是否合理和确认的时点、期间是否正确。政府审计机关开展政府补助审计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进行合规性财务收支审计以发现审计问题。二者都未对政府补助的相关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不能为政府补助确立方向和策略,而审计机关开展政府补助专项审计能有效分析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的补助策略提供依据。
2.审计机关开展政府补助审计是审计全覆盖的必然要求。审计全覆盖的精要是审计范围的扩大,从政府债务审计到安居工程审计,再到彩票资金审计,具体表现为公共资金涉及面的扩展。政府补助资金属于公共资金,属于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机关审计范围,并且政府补助资金金额较大,对企业、行业和经济影响颇大,审计机关应开展政府补助审计。
3.审计机关开展政府补助审计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政府补助事关两个重要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针对不同的公司、行业发放政府补助,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自经济危机后,政府提供的政府补助大幅上涨,因而很多国有上市公司从中受益颇深。但是,针对政府补助的效益性有待检验,以确立发放补助项目、企业和行业,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政府补助审计定位是审计本质的体现
受托经济责任乃现代会计、审计之魂(蔡春,2000)。审计功能存在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和保证被审计单位对象受托经济责任得意全面有效履行的需要(蔡春,2007)。受托经济责任下鉴证、揭示和抑制机会主义是审计本质的体现。政府补助批判性审计,鉴证和揭示了机会主义行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等进行审查。而政府补助建设性审计目标定位于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评价政府补助的经济绩效,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体现了审计的本质。
(三)政府补助审计定位是国家治理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政府补助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政府机构是国家财政收入支配的主体。政府机构发放政府补助,不仅应关注补助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更应注重补助资金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尤其政府调控国家经济的宏观性。经济发展是政府主体的重要职责,政府补助是政府合理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政府补助审计体现着经济监督的职能要求,更应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政府补助审计的实现机制
政府补助审计的定位决定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政府补助审计要抑制机会主义的存在,发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应确立其实现机制。服务于政府补助的审计定位,实现机制应包含鉴证、评价和协助三种机制。
鉴证机制包含鉴定和证明两个方面。审计主体开展政府补助鉴定审计即揭示机会主义行为,并对审计结果发表意见,力证鉴证对象是否机会主义行为。鉴定机制要求能够查出人的机会主义。证明机制则是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现阶段,开展政府补助的审计主体有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者在都一定程度上发挥鉴证机制作用,这也是政府补助审计批判性审计工作机制。
评价机制是在鉴证机制的基础上,寻找已存在机会主义的原因并针对现有体制机制提出建设性建议。政府补助审计评价机制不仅要审计政府补助的财务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更要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开展政府补助绩效审计,发挥审计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作用。绩效评价机制是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有效手段,有助于政府补助审计的发挥建设性作用。
协助机制是政府补助审计定位于发挥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鉴证机制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审计内容针对政府补助的使用时期,属于“事中审计”。评价机制是针对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益性开展的,评价政府补助的历史信息,属于“事后审计”。协助机制是协助政府补助决策,即如何制定政府补助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属于“事前审计”。
政府补助的实现机制中,鉴证机制是基础,评价机制是保证,协助机制是目的。不同的审计主体,政府补助的审计重点不同,实现机制中承担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现阶段的实践工作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发挥鉴证作用,内部审计在鉴证机制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评价机制,而我国政府补助审计仍停留在鉴证机制和评价机制,并未真正的发挥审计的经济建设性作用。
五、政府补助审计的实现路径
(一)项目审计
项目审计是针对特定的单个对象所实施的审计,我们对审计政府补助审计分为三类: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与决策审计。
首先,财务审计。财务审计界定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计,旨在纠错与发现舞弊。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都涉及财务审计。但是三者方向和主体不同,社会审计所开展的审计业务中财务审计所占比例最大,其面向的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审计是对公司内部制度等开展审计,旨在为审计主体提供管理意见,其面向主体包括有内部审计机构的社会主体。政府审计也开展财务审计。而随着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政策审计的开展,政府审计中财务审计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政府审计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面向主体有涉及公共资金使用的主体或者项目(包括人、财、物)。针对政府补助开展审计,三者在财务审计这一部分具有交叉。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出发,对于已经开展政府补助财务审计的主体(上市公司以及国有企业),政府补助的定位聚焦在政府补助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绩效审计;而对于尚未开展政府补助财务审计的主体,政府补助审计的定位应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审计的建议性职能,政府补助的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
其次,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就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现阶段开展绩效审计的主体只有国家审计机关。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成果,决定国家政府补助的方向,为下一步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再次,决策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在对接受政府资助的某一重大项目的经济决策付诸实施之前依法进行的审核。为有关管理当局最终确认或否决该项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政府补助决策审计具有特殊性,国家对于某个项目开始进行政府补助之前,开展决策审计调查,对于符合政府补规定的,发放政府补助;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停止或者取消发放政府补助的资格。政府补助的决策审计本质是事前审计,这种审计带来的直接影响着政府补助资金的发放,是一种更高效的审计模式。
(二)专项审计调查
专项审计调查是针对具有某项共同特征的多个单位所实施的审计。专项调查是一种直接报告业务,专项审计调查时审计机关主要通过审计方法,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的专项调查活动。政府补助审计是一种特殊业务。政府审计可以对政府补助项目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六、结束语
政府补助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手段,而政府补助的审计则可以有效的鉴证政府补助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应定位于更好发挥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促使经济健康发展。现有的政府审计中,对于政府补助审计集中于财务审计,并不能必然的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特别对于政策性与经济性较强的政府补助项目。因而,本文在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的定位基础上,研究其实现机制与实现路径,以期丰富政府补助审计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小萍.政府补助审计应关注的事项[J].财会月刊,2014(1).
[2]张倩.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审计难点解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
[3]蔡春.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
[4]许罡,朱卫东,孙慧倩.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视角的检验[J].经济学动态,2014(6).
[5]申香华.成长空间、盈亏状况与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绩效――基于一年河南省和江苏省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