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竞技体育的精髓

竞技体育的精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7 09:24: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竞技体育的精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竞技体育的精髓

篇1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对于隧道施工各种测量规范很多,精度要求比较高,尤其引水隧洞,输气管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测量而言控制误差,提高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中长隧道是比较多的隧洞工程,为了满足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在施工前要设计好合理的测绘方法,计算好各项精度指标,拟定测量施测方案。

二、隧洞控制测量方法

2.1平面控制部分:由于条件限制隧洞在未贯通前只能布置支导线,这是最常规的方法了,但是对于一些平行施工的交通隧洞,可以以中间贯通的小横洞组合附和导线,以验证测量数据安全。

在隧洞施工总平面图中要计算出两洞口间的开挖长度,以便对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研究导线施测等级,下面是《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对隧洞横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限差的要求:

洞内导线布设一般分两级,高级长边导线用于控制贯通,低级短边导线考虑施工现场条件要灵活布置,以方便应用于施工放线为主。高级导线要在有条件的时候尽量增加边长,提高测角精度。导线最好布置成等边直伸型,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比较均匀,严禁使用短边控制长边,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布置了短边导线,这时最好加测陀螺方位角,或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2.2高程控制方法

在隧洞高程控制方面可以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所要求的相应等级布置水准网点,水准也采用两级布控,高级控制低级放线,这方面没什么特殊要求,下面给出《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对隧洞水准测量要求的等级:

水准部分要注意操作规范,注意经常联系复测以前所闭合过的水准点,有时也用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进行简单复测以保证数据安全。对于斜长隧洞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控制时,要注意三角高程测量的一些事项,如垂直角的观测要同测距在同一次照准时完成,利用隔点法设站来提高精度,距离测量要保证有足够的测回数。

三、精度控制

3.1平面部分

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向开挖的直线隧洞横向贯通总误差按1/3原则分配,即地表控制占1/3份,两边各开挖洞中导线测量误差各占1/3份,即m=±M/√3。在有竖井传导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竖井联系测量也要分去一份误差。这样一来便可各自研究各自的测量方案,以保证总误差不超限,对于洞内的超短边导线要采用特殊测量方法使精度提高,以保证整条导线精度不折减。下面给出隧洞洞内的测量误差分配计算方法:

(1)对直伸型隧洞,则采用直伸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作为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

式中:n― 导线边数;

S―为导线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206265”;

(2)非直伸型隧洞用非直伸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作为横向贯通中误差,既要考虑测角误差影响,又要考虑测边误差影响,计算公式为:

式中:―测角中误差

―测角的各导线点到计划贯通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

―导线测量时边长的相对中误差;

―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投影所得长度平方的累计和;

以上这些推算公式都是按计划贯通位置进行布点,推导误差,以便进行导线方案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进行必要的调整,但是误差控制大原则是一样的。

3.2高程部分

洞内水准测量的高级水准控制点精度,主要是根据两开挖洞口间的水准路线长度来确定。高程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计算公式:

L―洞内外水准路线全长(km)

―每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R―测段长度(km)

n―测段数

目前地表控制多采用GPS作静态的方法,一般情况平面坐标数据的精度很容易达到,但是要注意,各洞口永久点的数量和各点位之间的几何关系,要满足进洞传导数据的需要。

结束语:目前随着测量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高精度测绘仪器的出现,使控制测量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测量方法,调整以前常用的控制手段,以高效的服务,满足施工一线的交叉作业。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学》李青岳陈永奇 主编 北 京测绘出版社 1995.5.

篇2

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利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4例,通过护士围手术期积极的临床配合和细致观察,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4例,男性54例,女性10例,年龄14-78岁,平均46岁,双肾结石12例,单侧肾结石52例。均为多发性、鹿角形以及大于2.5cm的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患者尿培养细菌阳性,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5例。

1.2手术方式 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结合全身麻醉。协助先取截石位,向术侧插入输尿管导管,再将患者转为俯卧位,患侧肾区垫高,取腋后线11肋间,12肋间下附近为穿刺点,在B超引导下用肾筋膜扩张器沿导丝从F8开始以F2逐渐递增进行扩张,扩张至F16-F18时留置穿刺鞘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液压灌注泵冲洗下找到结石,用钬激光进行碎石,术毕沿斑马导丝顺行放置双J管及留置相同口径的肾造瘘管,妥善固定。

2 结果

64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Ⅰ期取石60例,结石清除率为94%;3例行Ⅱ期取石术成功,1例无肾积水者穿刺失败改开放手术。无气胸、腹部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残余小结石自行排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天。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疏导 护士应重视相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原理及优点,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向患者介绍同期手术成功的患者,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3.1.2术前准备 (1)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年纪较大的患者注意心、肺、脑功能的检查。(2)术前1d,做好皮试、备血、皮肤准备,术前晚口服和爽肠道准备。(3)进行手术训练。(4)手术室护士术前一日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告知其手术配合的重要性。 转贴于

3.1.3咳嗽、咳痰的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痰的训练。

3.1.4手术当日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病房及床单位的保暖工作,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等相关用物的准备工作。

3.2术中护理

3.2.1心理疏导 手术室护士应积极的与患者交流,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紧张焦虑的心理有所缓解,更好的配合手术。

3.2.2术中配合 (1)调节室温在24-26℃,协助术者使患者摆好截石位进行膀胱镜输尿管逆行插管后,再将患者改为俯卧位。(2)备齐手术器械,连接摄像系统,保证摄像系统的清晰及手术器械的正常使用。(3)调节灌注液的温度及速度,应注意灌注液的温度要接近人体的正常体温。(4)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血压、血氧及心电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3.3术后护理

3.3.1常规护理 (1)注意保暖。(2)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5-7天,心电监测,观察腹部体征。(3)进食后保持排便通畅,鼓励多饮水。(4)雾化吸入、床上肢体活动。

3.3.2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若发现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性液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术后3-7天复查KUB,无残余结石,则可先行夹闭造瘘管,观察有无肾区胀痛、漏尿、发热等症状,如无异常即拔管。

3.3.3留置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尿管,每日2次用0.5%的碘伏进行尿道外口的消毒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

3.3.4输尿管支架管的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增加饮水量,增加排尿次数,不宜憋尿,排尿时不宜过于用力,出现症状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治疗。带管期间不做剧烈活动。

3.3.5 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护士通过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来进行判断,做好记录。

3.4出院指导 向患者发放自制的结石患者饮食指导表,嘱患者少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告知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回医院复查、拔管的时间。

4 小结

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全新的方法,优点明显,效果显著。我们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统一规范,制定相应的护理常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该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3

一、日语语言的特定表达形式分类

日语语言表达形式不一,在生活中较为频繁使用的主要有日常用语,即固定的句型表达形式、词汇表达形式和省略表达形式 3类。

1.句型表达形式

句型表达方式,是日本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用法,是具有代表性的日语语言。可以说,外国人学习日语的精髓,就在于是否能掌握句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并像日本人一样用形似更神似日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下面以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主要句型为例进行说明。

(1)“我要开动了”(「いただきます)

「いただきます来源于「いただく这个单词,「いただく是「もらう的自谦语,表示从对方那里得到,也就是领受恩惠的意思。「いただきます是日本人饭前坐到座位上,一拿起筷子就会脱口而出的用语。作为饭前的寒暄语,无论是独自用餐、和家人一起还是被人宴请,日本人都会毫不吝啬地说出这句话。

(2)“什么都没准备”(「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

日本人在款待客人时,常常在一番忙碌之后说「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どうぞ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什么都没准备,请您尝尝看)。外国人对于这样的表达通常会难以理解,桌上的食物明明已十分丰盛,却仍要说“什么都没有”。

(3)“对不起”(「すみません)

这句话原本用来谢罪,一般理解为“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当给别人添了麻烦、想要表达感激和内疚之情时,也使用「すみません来代替「ありがとう(谢谢)。用「すみません来表达问候,替代「こんにちは(您好),更是屡见不鲜。可以这样说,「すみません已成为万能句型,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日本人都将其挂在嘴边。

2.词汇表达形式

能否正确使用日语中的特定词汇,成为掌握日语、特别是能够讲一口地道日语的基础。尤其是其使用的场合和对象,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はい

通常用于对疑问进行肯定回答,或应答召唤。例如:

これは本ですか。――はい、それは本です。(这是书吗?是的,那是书。)

这种表达,更多地用于会话过程中听话人对说话人的附和。据某项调查所知,日本人在日常会话中附和与点头的频率高达几秒钟一次。而在和外国人交谈时,日本人则对对方的冷淡不知所措,常常产生“他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这种疑问。显然,这些误会是由于不了解「はい还有表示附和这一功能造成的。

(2)「ちょっと

「ちょっと在日语中的使用可以称得上相当广泛,既能表达数量程度少,时间距离短,如:そのチズケキをちょっとだけ食べたいな。(我想吃一点奶酪蛋糕);还可以表达程度之深或和否定形式呼应表达“不太……”的意义。例如,このは、彼にはちょっとかもしれない。(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可能是个相当难的问题);更可以表达婉拒。例如,明日はハイキングに行きませんか?――明日はちょっと…(明天去远足好吗?明天啊,明天不太方便……)。正是由于用法丰富,误用的场合才特别多。外国人若想正确使用「ちょっと,必须掌握其在各种场合下的深刻含义。

(3)「

作为日本社会中常见常听的词,不得不提到「。无论在图书馆、博物馆,还是在机场、车站,都能经常地看到它。在日语中学者将「翻译成“回避”“谦辞”“谢绝”等含义,它与汉语中翻译成“禁止”的语气区别非常大。因此,看到这个词时,常会有被委婉提醒的感觉,进而规范了动作者的行为。

3.省略表达形式

这种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开场白方式的省略表达

日语表达常常在发话前使用一些开场白,使得话题不那么突兀。由于这种表达方式能给对方思考和回应的时间,也能顾及到对方的感受,所以使用频率很高。当有意见要陈述时,往往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先委婉暗示。例如,率直に申し上げると…(坦率地讲……)或ご不もおありでしょが…(我知道您有不满,但我还是要说……)。

(2)文末未说完的省略表达

日本人之间的交谈,常常在一句话没有说完时结束。这种用法频繁地出现在拒绝、道歉、解释原因等场合。假设对方邀请自己去做某事,如果想对对方传达自己时间不方便的信息,就会说“今日はちょっと…”(今天嘛……),而不是直接说我很忙我没有时间之类的话;如果在图书馆感觉到喧闹,就会说“あのう、ちょっと声が…”(不好意思,您的声音能不能……),而不是直接要求对方说话小点声或注意一下。

二、日语语言特定表达展现出的日本文化精髓

1.「和の精神(和的精神)

模棱两可的措辞和永远不会从脸上消失的微笑,是日本“和精神”的完美体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关系中,日本人都极力回避给对方造成伤害、让对方为难或令对方出丑。正如「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はい、「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等的使用,因为蕴含着对对方尊重和体谅的深意,所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日本文化中的“和精神”。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日本人对自然也保持着一份尊重和爱护,在这样的“和精神”下诞生了「いただきます。

2.「察しの文化(体察的文化)

永远将对方的想法和看法放在第一位、不会生硬地拒绝对方、不说激怒对方的话、不做伤害对方的事、从言谈举止中感受对方的真实意图等方面是日本典型的“体察的文化”。「一词以及省略表达的运用正是这种文化的完美体现。

3.「以心心の文化(以心传心的文化)

日本人在交谈过程中,会时刻注视对方每个细节动作、面部表情及每句话中的措辞。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尽量从对方的谈吐、表情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判断对方谈话的真正意图。日本人把这种表达方式称之为“以心传心”。意思是心领神会,心心相通。日本人认为只要有共同的生活基础和文化背景,即使不把事情和盘托出,对方也能完全明白。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了省略表达的频繁使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和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和の精神、「察し、「以心心构成了整个日本社会最为显著的人际交往基础,因此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所在。

篇4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特发性的,严重的,炎症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选择性地损伤视神经和脊髓,又称为Devic's疾病。NMO是一个分布广泛,容易复发且预后不好的疾病。尽管NMO主要侵袭视神经和脊髓,最终导致失明、瘫痪、死亡,但在疾病的过程中也可能引起脑损伤。由于NMO的临床表现,免疫学,病理学,影像学的特征与多发性硬化(MS)有很多的相似性,因而很长一段时间NMO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还是MS的一个亚型一直争议不断。2004年Lennon等在NMO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NMO-IgG高特异性自身抗体,该抗体的发现不仅为NMO是一种独立于MS的疾病提供了依据,而且作为了NMO的生物免疫学标记。。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该抗体能选择性的与水通道蛋白4 (AQP4)结合,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NMO也是一种自身免疫通道疾病。本文就AQP4与 NMO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1 AQP4的分布

AQP4是中枢系统发现最早的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胶质界膜、室管膜、海马齿状回、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脑表面的软脑膜、小脑Purkinje细胞、脑干、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视网膜Müller 细胞、内耳支持细胞、嗅觉上皮支持细胞、脑微血管的细胞表面。其中在与毛细血管、蛛网膜和软脑膜直接接触的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终足上,靠近血管基底膜AQP4表达最为丰富。有研究显示,AQP4还表达在脊髓灰质的胶质细胞及脊髓血管上皮细胞,另外还大量表达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膜,但机制尚不清楚。

2 AQP4为NMO-IgG的特异性结合靶点

已经证实NMO-IgG是NMO的特异生物免疫学标记。Lennon等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NMO患者血清中的NMO-IgG能与微脉管、软脑膜和血管周围、肾髓质远端集合管和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部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与AQP4在小鼠白质和灰质的微血管,软脑膜,小脑和脊髓组织上的结合位点一致。根据NMO-IgG在中枢神经系统,肾髓质的集合管和胃黏膜壁细胞免疫反应的表达显示,NMO-IgG与AQP4表达部位一致。这提示NMO-IgG的靶抗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AQP4。

3 AQP4与NMO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NMO主要是侵蚀视神经和脊髓,但MRI研究显示被确诊为NMO患者中的60%存在脑损害。大部分NMO 患者的脑损害部位是非特异性损伤, 但在下丘脑、胼胝体、脑干中间、背部的最后区和孤束核,第三、四脑室室管膜的表面和中脑水管的脑组织的损害相对有特异性。在NMO发病早期,IgG、IgM和补体激活物形成以血管为中心玫瑰花型沉积在NMO的病灶,这提示体液免疫可能是NMO的病因之一。NMO患者病灶的免疫反应显示,AQP4免疫复合物明显缺失。这一发现支持补体激活造成NMO的损害。

4 AQP4特异性抗体潜在的致病作用

一项研究显示,作者描述了NMO病灶的的两个组织学类型,一个脱髓鞘腔的类型主要集中在脊髓和视神经(类型A),一个高度炎症类型没有髓鞘脱失或轴突的病理改变发生于脑干和脊髓 (类型B)。针对在NMO里脑干发现的病灶临床上保持沉默,因为在一些患者是可逆的,通过MRI可以证明,作者推测,B型病变可能反映可逆的星型细胞水通道功能障碍引起IgG的调解阻塞了AQP4。

一项研究报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脊髓病灶里AQP4的缺失与疾病早期一些NMO病灶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缺失是一致的。Roemer和他的同事在B型病灶观察到正常GFAP的染色,这进一步说明这些病灶AQP4的缺失是在星型胶质细胞缺失之前产生的。研究还发现,髓鞘碱性蛋白(MBP)有髓纤维的染色出现在AQP4丢失的病灶。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实了,NMO是由自身抗体引起的外周B细胞与AQP4结合在微血管管腔表面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上,激活补体和启动炎性脱髓鞘和坏死。

篇5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极易发生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1]。近年来,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逐渐完善,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给临床泌尿外科医生提供了上尿路病变较为有效的诊治方法。输尿管镜技术结合气压弹道、激光、液电、超声碎石等碎石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能获得疗效,且安全、可靠,是一种极佳的微创手段,特别适合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本研究对24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尿路结石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尿路结石患者2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和对照组(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每组121例。实验组男78例,女43例;年龄18~70岁,平均(37.5±10.5)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3.6±1.3)年;单侧输尿管结石71例,双侧50例。对照组男80例,女41例;年龄18~69岁,平均(37.3±10.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3.8±1.5)年;单侧输尿管结石74例,双侧4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部位分布无明显差异,满足可比性原则。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伴有血尿、肾绞痛史,或排石史。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并经尿路平片、KUB、IVU、超声、螺旋CT薄层检查确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

1.3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对输尿管下段大于10cm结石能获得更高的清除率;适用于病程超过1个月的下尿路结石患者及反复肾绞痛,结石不能自行排出者;经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及ESWL治疗残留结石在输尿管后形成石街;伴有肉芽、狭窄、息肉等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梗阻导致上尿路扩张影响肾功能者。

不适用有膀胱挛缩;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有盆腔外伤、放射治疗史、手术史;输尿管结石以下的输尿管狭窄、梗阻等。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ESWL治疗。实验组采用输尿管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经尿道置入F 9.8输尿管硬镜进入输尿管,用套石篮固定上段结石,输尿管镜头送抵结石处后以钬激光将结石击碎,3mm左右的结石可用取石钳取出,3mm以下结石用冲洗液冲出输尿管;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导尿管,术后1d拔出尿管,术后7d 复查B超或KUB平片,4w后拔出双J管。

1.5疗效评定 治愈:输尿管结石彻底排出,临床体征、症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复查无结石残留;有效:大多数输尿管结石排出,临床体征、症状、尿常规明显改善,复查可见结石明显缩小;无效:输尿管结石未排出,复查可见结石大小无明显变化,临床体征、症状、尿常规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病例数×100%。

1.6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实验组临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术后有4例(3.3%)出现肉眼血尿、尿外渗漏症状,嘱患者多饮水2d后缓解;1例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5.0%(6/121)。对照组术后6例出现肉眼血尿、尿外渗漏症状,4例发热、感染,3例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4/12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是经尿道、膀胱输尿管置入钬激光探头抵达结石部位并击碎石头,适用于大部分输尿管结石患者,尤其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结石残留率低[2],由于组织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体征、症状消失快,肾功能恢复快,另外可在处理双侧结石时同时处理息肉包裹的结石和部分输尿管狭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优势明显由于ESWL和开放手术。目前,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采用ESWL治疗,ESWL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上的疗效得到了极大认可[3]。但ESWL治疗的成功率受结石大小影响较大,同时还受肾功能、结石停留时间相关[4]。近段输尿管结石主要采用ESWL治疗,对大于1cm的结石,ESWL的碎石成功率较低。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可不受结石大小的影响,因此极大提高了碎石成功率,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5]。然而输尿管上段结石易出现结石返肾而影响手术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更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结石残留率有关。

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成功的关节是操作者要有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确保插管成功,另外,有研究者认为,输尿管镜可作为腹腔镜下切开输尿管取石术失败的一个补救措施,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结石取净率高,其创伤轻、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因此可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华,谭毅,付炼.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42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6,(11):1221-1222.

[2]宋鹏,梁培育,李浩勇. 海南省119例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3):374.

[3]罗云伟,杨曹明,李坚.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216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06):585-590.

篇6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对髋关节具有特殊破坏性的退行性病变,病程长且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对于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关节置换尚为期过早,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护股骨头,延缓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程长,在进展至退行性髋关节病变晚期的3~5年间是可以逆转的,早期发现并给予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是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多能成体干细胞,大量研究证明BMSCs不仅具有良好的成骨细胞分化潜能和高成骨活性,还可分化成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间叶组织细胞。另外BMSCs具有获取方便,易于体外纯化扩增,易于基因修饰,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等优点。因此,BMSCs是目前骨组织工程的最佳种子细胞[1]。骨坏死的病理转归中,血液供应的中断是最终引起临床改变的决定因素。清除坏死病灶并尽可能重建血供是治疗骨坏死的重要手段。在缺血坏死区,当病灶清除后,骨修复区的血供重建则依赖于毛细血管网的新生。但由于患者从病变侵害形成至骨坏死出现均已经过长期的病程,局部的修复环境已发生了改变,缺乏利于血管形成的微环境,从而造成了患者即使充填了有效植骨材料,仍无法迅速及早期建立血供,进而影响其最终的疗效[2]。实验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针对骨坏死病理学特点:局部骨组织血供中断、BMSCs成骨分化能力减退,构建适于骨坏死治疗的骨移植替代物,提高早期骨坏死的治疗效果。在分离纯化犬BMSCs基础上,将BMSCs与纳米晶胶原基骨(nHAC)修复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为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骨坏死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探索提高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骨坏死成功率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健康成年杂种犬23只,18~24月龄,体质量(17.0±0.5)kg,雌11只雄12只,来源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种犬养殖场,普通环境。随机对照动物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科学技术部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1.2方法 BMSCs与纳米骨复合体的制备:取实验杂种犬骨髓分离培养BMSCs。nHAC在PBS中漂洗30min共3次,在95%的乙醇中浸泡2h,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取第3代BMSCs长满后,消化细胞并将细胞配成2×109/L细胞悬液,D-Hanks液冲洗后,用2.5 g/L的胰酶+0.01%的EDTA消化,吹打后离心,以1500r/min转速离心10min,去上清,加入少量培养液,振荡后计数,制成浓度为1×109/L的细胞悬液。将材料放于96孔板内,1粒/孔,复合于2.5mm×2.5mm×2.5mm纳米骨上。每孔接种上述细胞悬液200μL进行BMSCs与nHAC的复合培养,37℃体积分数为5%CO2恒温培养箱继续培养,2~3d换液1次,备用[3]。

1.3动物分组 取造模成功后的股骨头坏死模型犬23只(骨膜部分剥离+髓腔破坏法成形左、右后肢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11只、单纯纳米骨植入组11只、纳米骨+BMSCs复合体植入组11只。造模及治疗方法:术区备皮后以30g/L戊巴比妥钠麻醉,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髋关节后侧切口,从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进入,切断外旋肌群,暴露关节囊,外旋股骨,显露股骨头,不切断圆韧带,髋关节不脱位,保护周围组织,从股骨颈内后侧向股骨头内钻孔。用直径为3mm钻头向股骨头内钻入约5.5mm,到达关节软骨下。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关闭伤口;单纯纳米骨植入组在所钻空内植入一2.5mm×2.5mm×2.5mm纳米骨,常规关闭伤口;纳米骨+BMSCs组在所钻孔内植入一2.5mm×2.5mm×2.5mm复合了干细胞的纳米骨,常规关闭伤口。术后给予青霉素钠肌注3d,6×104U/kg,1次/d,预防感染。

1.4检测指标 ①大体观察:实验动物术后一般情况观察。普通X射线成像观察:各组实验动物术后4、8、12w的股骨头摄X射线片,观察股骨头外形变化情况。②组织学观察:术后12w,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标本经处理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i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③主要观察指标:①犬术后大体观察。②各组犬术后X射线观察。③各组犬术后组织学观察。

2 结果

2.1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实验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23只,造模成功23只,分为3组,术后无死亡,进入结果分析23只。

2.2犬术后大体观察 结果实验动物麻醉清醒后正常饲养。术后6h即正常饮水进食、正常活动,无跛行或瘫痪。其中5例术后出现伤口红肿,后自行愈合,其他犬切口均Ⅰ期愈合。

2.3各组犬术后X射线观察 空白组:4w股骨头无明显变化,8w股骨头负重区软骨面部分缺损,12w部分犬股骨头有塌陷。单纯纳米骨植入组:术后4w充填区材料与周围组织结合松散,周边有反应带;8w后,充填材料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12w充填区与周围组织区别不明显,界限不清楚,周边有新生骨小梁。纳米骨+BMSCs复合体植入组:术后4w充填区界限清楚,周边有一明显的反应带;8w周边反应带基本消失,开始有骨小梁长入充填区;12w充填区近似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整个充填区已分布有骨小梁,且排列基本规则。

2.4各组犬术后组织学观察结果 空白组:术后4w,骨小梁稀疏变细,结构紊乱,有碎片出现,骨小梁骨细胞陷窝空疏;8w后,骨小梁进一步萎缩,结构紊乱并出现大量断裂骨小梁,偶可见骨小梁缺如,无新生骨小梁出现。12w,骨小梁大量崩解,可见较大范围骨小梁缺失区域,无新生骨组织充填,骨髓纤维化变性,可见到股骨头塌陷现象,塌陷股骨头周围纤维组织包裹。

纳米骨植入组:术后4w,周边有少量成骨反应,新生组织向中心部长入;8w,周边有一定量骨形成,周边为骨形成带;12w,材料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材料中骨组织长入,材料少量降解,骨小梁替代,偶有新生骨髓腔形成。

纳米骨复合BMSCs植入组:术后4w,充填区周围有肉芽组织形成,间充质细胞大量增生,新生组织开始呈网状长入充填物,周边有明显的成骨反应,有较多的新骨形成,纤维肉芽样组织向nHAC长入;8w时,周边新骨带明显增宽,成骨反应向中心部推进,材料降解速度远快于纳米骨植入组;12w时,部分充填区为幼稚的骨小梁所占据,表面有较多的成骨细胞,部分充填区广布相对较成熟的骨小梁,但较正常骨小梁粗、排列不够规则,大量板层骨和新生骨髓腔形成,材料大部分降解。

3 讨论

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选择病变早期患者,早期病例指具有完好外形的股骨头,根据ARCO分期,应为I期II期病例"不应该有明显的囊性改变,III期病例由于有股骨头的塌陷,即使手术后有成骨表现,也难以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至骨关节炎。目前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机制的研究还仅限于由多能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这一环节上,对于坏死各阶段的病理过程还可以在干细胞水平做更为深入的探索。

BMSCs是骨组织工程最佳的种子细胞 本实验采用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并移植到骨坏死区域治疗骨坏死,具有明显优势。BMSCs不仅可以促进血管形成,还可旁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再生。从而建立血管形成的良性循环,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快速血管化,同时阻断因缺血造成的骨坏死病理转归。对于骨坏死的诊断,普通X射线检查是常规方法,但对其早期诊断价值不大。本实验中普通X射线主要用于观察股骨头坏死晚期的塌陷情况和局部骨小梁形成情况。实验采用的支架材料为nHAC,是在仿生的思路下和既有胶原-钙磷盐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制备的一种新型纳米复合骨材料。在微结构和成分两方面都与天然骨有相似性,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为主要矿物相;矿物与胶原分子自组装成周期排列结构;材料的孔隙结构与松质骨相同,孔隙率70%以上;分级结构与天然骨相同.该材料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均符合人体内环境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实验组织学结果显示,nHAC在股骨头局部病理环境中有诱导成骨活性的能力,不断长入充填区的新生组织含有大量具有成骨潜能的细胞,作用于新骨,随着逐渐的降解,nHAC被形成的新骨所替代,说明这种nHAC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骨坏死病理条件下股骨头的骨修复能力,同时适宜新生组织的长入并能很好地完成材料的骨替代过程。因此,nHAC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的优良载体。复合BMSCs的nHAC在成骨方面更强。术后4w即有明显的成骨反应和新骨形成,比单纯植入nHAC组成骨反应出现早且成骨能力明显提高。随着活组织的长入和材料的逐渐降解,新骨形成不断向中心部延伸,12w基本修复了股骨头的骨缺损区。临床上采用BMSCs复合nHAC将为股骨头坏死"保留股骨头"治疗提供新的材料、思路和方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促进、支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分化成熟的各种生物因子,模拟体内微环境的细胞外基质,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效的分布在股骨头坏死局部等均将成为研究热点,并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股骨头坏死的微创治疗开辟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篇7

骨折不愈合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传统植骨方法疗效肯定,但需要切开手术。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观察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DD)的影响,并与传统手术治疗进行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平均41.5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不愈合部位:肱骨14例,腕舟骨17例,股骨10例,胫骨19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6~77岁,平均40.7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不愈合部位:肱骨9例,腕舟骨11例,股骨7例,胫骨1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纳入标准 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修复的自然过程已完全停止,如不经治疗改变骨折部位的局部条件,则不能形成骨连接。临床表现为患肢持续性疼痛、不稳定、使用无力。检查时肢体有异常活动或假关节。局部可有水肿及压痛。X线片表现为骨端硬化,骨髓腔封闭,有时两骨折端形成杵臼状假关节。有时骨折端萎缩疏松,骨端间隙增大。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1)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严格无菌操作,备2枚骨穿针,穿刺部位深者用硬膜外穿刺针,采用局部麻醉。首先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1枚骨穿针或硬膜外穿刺针准确穿入骨不连部位,并用针尖轻轻剥离骨不连部位的瘢痕组织,以利于骨髓的均匀渗入,保留该穿刺针。用另一枚骨穿针连接注射器在髂前上棘穿刺,抽取红骨髓,抽取后即刻连接骨不连部位的穿刺针,将骨髓缓慢注入骨不连部位。注射时因阻力较大,需加压注射。一般腕舟骨不连部位注射10 ml,注射1次即可。四肢长骨骨不连每次注射30 ml,骨髓注射后局部稍加压包扎,并选用合适的固定。隔4周注射1次,共治疗3次。(2)口服三七土元胶囊:自制[批准文号:鄂药制字(2001)第GZ08-019号],每粒含广三七0.3 g,土鳖虫0.2 g。服用方法: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连续服3个月后评定疗效。

1.3.2 对照组 传统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咬除硬化骨及骨端间软组织造成新的骨断面并打通髓腔,取自体髂骨植入缺损部位,然后分别予以适当的内固定。

2 结果

2.1 检测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患者均于早晨空腹静息状态下肘静脉采血,血液用枸橼酸钠抗凝,3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浆,置-20 ℃冰箱保存备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采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上药盒均购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

转贴于

2.2 两组治疗前后Fib、DD含量变化的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Fib、DD含量变化的比较 (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血浆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1]。而纤维蛋白原则是血浆中的蛋白分子,可以吸附在细胞表面,有较强的使邻近细胞间发生并联的作用,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则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含量的增加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2]。有研究认为[3],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作为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创伤,尤其是多发性长骨骨折后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4]。实验研究表明,骨折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5,6],表明患者在急性期内有明显的纤维蛋白原形成和降解,存在着明显的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

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自体骨髓血能促进骨折愈合及骨缺损修复[7,8]。自体骨髓来源丰富,可经皮穿刺移植于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部位,产生的损伤小,不存在免疫反应的问题,在临床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我们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其中三七土元胶囊可加强祛瘀生新,接骨续损。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患者Fib、DD含量明显下降,通过改善凝血、纤溶活性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Feibrg WM,Bruck DC,Ring ME,et al.Hemostatic markers in acute stroke.Stroke,1989,20:592.

2 李家增,贺石林,张广森,等.血栓形成与临床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79-397.

3 Vaya A,Mira Y,Martinez M,et al.Activation of blood coagulation in pigs following lower limb gunshot trauma.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2001,12:477-485.

4 吴建华,张代民,扈培霞.骨折病人纤维蛋白原测定及意义.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5):458.

5 林粤,韩玲霞,王北宁.骨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5):912-913.

6 李晓东,马建民,尚咏,等.四肢骨折病人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9):894-895.

篇8

从理论上说,人类的体能应该是存在极限的,但这无法阻挡世界纪录频繁作古,因为体育科技的日新月异能让运动员发挥出更高水平。很多项目成绩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科技的进步,就像一级方程式赛车,“让最好的选手赢”似乎是其次的,而“让使用最好科技手段的选手赢”才是最重要的。

在不少体育运动项目中,人类的体能和精神的激发几乎都达到了极限,胜败往往只在毫厘之间,仅靠强健的肌肉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已很难获胜,运动员们越来越多地要依靠科学家的智慧。“兴奋剂”和“鲨鱼皮”的确对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奥运主旨形成了冲击。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纯粹的体育精神的终结。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在奥运会上,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体育竞技的精髓实际上是人类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与突破。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展现出来的自信、拼搏与勇气,在竞技成绩达到新高度之后展现出来的胜利姿态,这种体育之美才是奥林匹克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因而,科技的引入必须被限定在不能破坏体育“公平性”原则的范围内。

篇9

主管单位:北京市体育局

主办单位:北京市体育局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3259

国内刊号:11-1383/G8

邮发代号:80-41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篇10

作者:刘春蕾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诸如短网运动一样的众多竞技运动,其软式化已然成为体育运动在人文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大众体育健身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奥运会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延续“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在后奥运时代,分析短式网球结构与功能的平衡问题,探讨大众对功能结构创新的认知程度,通过短式网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体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能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群众基础,也正体现了短网运动发展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性诉求。从上述理论分析中可知,短式网球的大众健身理念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趋势,根植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之中。当体育软式化理念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时候,思考软式化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路径和功效就显得迫在眉睫。体育全球化带来的群众体育项目与国际社会体育项目的趋同性要求体育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体育全球化带来了群众体育发展的国际性趋势,与国际社会体育项目的趋同性使群众体育项目的“软式化”更为普遍,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传播媒介渗透的深入,人们对那些源自竞技运动、能够满足自身对于项目的热爱并可以参与其中的“软化”项目产生需求与共鸣。那些利用竞赛形式、具有竞技特征,而又文化内涵深厚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更是广受大众欢迎。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使得网球运动的技巧性日益显著。因此网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网球运动的普及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加之网球运动对场地器材和技术战术的特殊要求,使得网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得并不是十分广泛,甚至被誉之为“贵族运动”。因此,热爱网球项目的大众对网球运动的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有着强烈的需求。短式网球便成为了这种社会需求下的必然产物。短式网球的产生源自世界网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和国际网坛突现的“启蒙小,成长早”的大趋势。它主要是以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和负荷能力为依据,同时遵循网球运动的原理,具有网球运动的全部内涵。短式网球运动以5岁以上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发育特点为基础,对其进行启蒙式训练,并与正规网球紧密衔接。实践证明,它能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规范地掌握网球技战术和心理机能并能够合理运用。满足“以人为本”的社会总体纲领性需求“以人为本”发展观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要从自己的文化、思想与行动的方式中寻找发展的力量。发展的目标应同国家的价值体系、自身需要、本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相协调。对于体育工作来说,以人为本则是切实地关心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让体育的娱乐化、生活化更为深刻地影响大众,努力做到“平民化”。《奥林匹克》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民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那么重视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参与程度则是体育项目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要求。短时网球发展完善过程中所形成的球拍重量轻、负荷小、场地适中、速度慢、伤害少、难度小、趣味性高、娱乐性强、理解灵活多样、可观赏性强、健身价值高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符合“重家庭”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内涵短式网球的基本属性符合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它是以家庭成员的参与为基础,是一项家庭娱乐健身首选的体育活动之一。无论是参赛训练还是日常娱乐,短式网球易于儿童操作和学习,具有兼娱乐性、教育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其优美的运动姿态和时尚的运动方式加之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使得短式网球可以成为家庭教育及交流的纽带。

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能够有效扩大短式网球运动认知和参与程度。网球人口的多少能够反映此项运动的开展与普及的情况。网球人口愈多则表明普及程度愈高,可以为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保障。因此,扩大短式网球队的宣传力度,提升短式网球人口的数量,进一步提升网球人口的总体数量是更好地发展网球运动的关键。3.2树立“人本位”的短式网球教育核心思想网球运动本身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本位的短式网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方式的变革,即变“网球运动”为“网球教育”。其内涵是:以“育人”为宗旨进行人性化的网球教育,让学习者既掌握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又掌握“育人”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发其“类生命”,进而充分发掘其“种生命”的潜能,实现项目教育过程整体、内在、持续地发展。借鉴“双轨制”的管理经验,建立短式网球管理和培训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指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体制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整理目前短式网球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整合优化资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经验总结,结合现有的情况建立一整套引导短式网球向纵深管理方向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时俱进,活化思维,创新短式网球管理的机制,健全各项管理的制度规定,使短式网球更加普及化、规范化,更能符合国际网球协会对短网的发展要求,也能促进短网在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视网球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让网球避免遭遇桌球的过度平民化和高尔夫的过度贵族化,才是网球之于中国的良方。短式网球正为之提供了一个折中的高效发展模式,既蕴含着网球运动的精髓文化,又适合于向普通民众普及与推广。重视中国短式网球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让短式网球建立文化的氛围之中,在“以文化人”的基础之上,推动短式网球“以人化文”的进程,最终实现“人”、“文”和短式网球运动的协调发展。

网球运动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继承了网球所有的文化、历史内涵,是竞技网球运动体育手段化、软式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适合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健身、健心的运动项目。短式网球既符合体育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对于网球运动的热情,又符合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既蕴含了国际网球运动的文化精髓,又吻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既具备了健身的功能,又能起到健心的作用;既丰富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内容,又为竞技网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方便。短式网球是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的运动项目。

篇11

由于高中生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学习时间不够分配,等等,导致部分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有的更是将书本带入体育课堂,使得体育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为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国家实行了新课改。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我对如何将新课改精髓融入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研究。

将新课改精髓融入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步骤,首先是“想”,其次是“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想”是“做”的标准,“做”是“想”的结果。在“想”与“做”的过程中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逆向思维才能事半功倍。

一、“想”什么――必须改革

现今,高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均为新课标。为响应国家的号召,高中体育教学向着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心健康方面进行。高中体育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都需要改革。

1.新旧体育教学对比

对比新课改的体育教学,旧的体育教学可以说有诸多弊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体育项目均为跑步和跳远等比较常见的竞技项目。虽然这些竞技项目对于人体的健康有诸多好处,却很难激发大家的热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大多采用命令的口吻指导学生,或者是单方面进行模仿训练,压抑了众多高中生的个性,令很多学生无法享受到课堂教学带来的乐趣。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并不好的学生,他们在体育课上对统一考核的体育项目身心俱疲。

新课标放眼于未来,它注重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无论是从身体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可以说新课标旨在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方面对高中生进行体育教学。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规模也不同。因此,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各自学校的体育器材和操场情况组织教学,让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掌握科学的运动方式。

2.改变观念

韩愈的《师说》为教师一词下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众多教师一直将其作为观念而尊崇有加。然而,现如今的新课标却颠覆了众人长久以来的想法。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方。只有教师教授了知识,学生才会接受知识,二者属于上下级关系。然而,新课标强调学生是主体。新课改下教学要求师生有平等对话的权利,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之中的引导者,二者属于平级关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只有以平级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才愿意与之成为益友,最终爱上体育课。

3.改变教学方法

旧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改变教学方法已经刻不容缓。虽然新课标并没有对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提出较明确的建议,但是,要想将新课改的精髓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就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将原有的教学方法之中的好地方拿过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一定能够取得完美的教学效果。体育课不一定都需要在学校操场上才可以进行,事实上,每个月抽出几节课专门用来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

4.结合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新课标的出现使得体育教师与学生都有了自我选择的权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及自身的需要选择想使用的体育器材,更加自主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对体育课产生喜爱之情。体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尽量选择那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皆有益的体育项目。如此高中生在体育课上就会发挥主动性,从不愿上体育课变为一想到上体育课就充满期待。

5.利用教学评价精益求精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不注重学习过程。新课标应该完全颠覆这种情况。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正视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换句话说,教学评价能够让教学精益求精。因此,要想将新课改的精髓完美融入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多进行教学评价。

二、“做”什么――积极实践

1.以新教师观念严于律己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思想的观念,以新教师概念严于律己,与时俱进。首先,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是平级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体育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体育学习目标,并根据其自身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最佳的实现方式。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不能让高中生因为繁重的学业而忽视身体健康。体育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高中生学习体育竞技项目的积极性。

2.将新旧教学方法完美融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知道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而课上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因此,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代替自己教学。在学生尝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体育竞技项目,根据学生的喜好分发小组开展体育教学。同时,教师可以选择每个小组的组长,每个小组的组长并不固定,可以每人轮流一天。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发挥主动性,提高上体育课的兴趣。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固定每个月有几节课在室内进行。之所以在室内上体育课主要是因为教师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身体方面爱上体育课,还要从心理方面让学生真心喜欢体育文化。体育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体育的电影或者是一些体育比赛的录像,让学生观后的点评,让更多的学生理解体育文化的精髓,加深对体育理念的理解。

3.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

“微积分”的创始人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于体育项目的热爱也有极大不同。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发挥主动性,则需要让他们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上将每个体育项目都为学生演示一遍,并对项目的特点和锻炼的肌肉部位进行讲解,之后根据学生对不同项目的选择将他们分组,每组每天上课的时候将该组选择的器材运到上课地点。如此,体育教学效益随之大大提高。

4.根据教学评价查漏补缺

教学评价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既可以向体育教师表达自己对于体育课的想法,又可以表达对教师的喜爱之情。从教师角度看,体育教师既可以通过学生对其的评价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又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语言激励。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而对其进行鼓励,从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激情。

将新课改精髓融入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长期坚持,在教学中多考虑学生,增强其主动性,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全新的体育课。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