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10:52: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B841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秉在近几年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且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尤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高校学生工作应是发展性、成长性和支持性的,这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不谋而合[1]。它强调来访者自身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协助来访者放大这种能力,从而构建出具体、正向的小步骤,用小的改变带动大的变化[2]。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高校学生工作的适用性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特别契合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和模式。具体原因如下:
1.时间短,效率高
在学校环境下,一个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像在医疗机构那样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咨询或者治疗,学生很多时候也希望一次咨询就能帮助他们解决某个问题。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务实、短期,通常花费较少的时间,咨询效果常常可以在数周内得到体现。另外,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普遍性的特点,往往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又再产生。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力量、利用自身的资源、成为自己生活的专家,提高其解决自身问题的力量,因而咨询效效率也更高。
2.过程明确、简便易学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过程明确,简单易学,有特定的阶段、任务与技术,只要用心学习并加以实践,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咨询经验的人员也可以很快掌握。高校心理咨询力量有限,让更多学校辅导员掌握这种简单快捷的咨询技术便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3.咨询效果好
实证研究还表明,从心理辅导效果来看,来访者自身因素约占40%,咨访关系约占30%,来访者自身对于辅导的期望约占15%,而辅导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仅占15%。可见,来访者自身才是咨询效果的主导因素[3]。较之传统的治疗方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更相信来访者自身的优势、资源和能力使得他们自己可以解决在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合作同盟关系,这两个特点使咨询预期效果的实现得到了良好保证。而这一点也已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DeShazer的研究发现通过平均4.5次晤谈,就有80.37%个案认为问题有所改善或已满足其来谈目标。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
进行焦点解决式的晤谈,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正向开场
咨询师要首先让学生从容易回答的人、事、物开始,尽快正向之处加以肯定,营造一个正向的氛围,与学生发展并建立起民主与合作的咨询关系;其次,要了解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是让学生觉得困扰而在意的;再次,要特别询问来访者的“晤谈前改变”,以了解学生已经尝试做过的努力及其效果。
2.建构良好的目标
首先,运用“奇迹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改变后的美好前景。通过问题导向和策略性导向问话,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学生使用如下的措词描述:“如果有一个奇迹发生,你的问题解决了,你的生命会有些什么不同?”然后,要鼓励学生要非常具体地描述很多奇迹发生后的细节,例如:奇迹发生后,周围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这些不同又会带来什么改变?,以便进一步制定他们期望的未来。最后,咨询师也要对学生的多个目标有所聚焦,逐步引导学生建构出明确具体可行的、具人际情景互动的、个人意愿所能及的、符合学生生活脉络的以及立即可以开始行动的步骤。
3.探讨例外
要引导学生通过“例外”寻找困境中的正向资源。寻找“例外架构”是焦点解决心理咨询法中最具特色的咨询技术之一,引导学生寻找例外,并探索在例外情境中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其中的解决方法[4]。如,“以前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困难,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作法和现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另外,咨询师要与学生积极探讨其这些“例外”,这些例外中的动力、优点、优势、资源可以让学生感知问题减少的力量,成为解决方案的种子,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困境中坚持的现实力量,感知自己改变的能力。
4.正向回馈
在反馈阶段,咨询师会给予赞美、桥梁、建议等反馈,以鼓励学生咨询室外的持续改变。赞美要针对学生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桥梁是让学生认为执行建议是很重要且有意义的;建议就是鼓励学生开始尝试行动,例如建议学生继续多做一些晤谈中提及的例外等[5]。
5.后续晤谈
使用评定量表来衡量来访学生的进展情况,并调整解决方案,将“例外”情况稳定与扩大。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让学生利用1-10的相对等级来评定目前的状况,识别出已经做了哪些,并借此指出位于等级中哪具体的位置。其次,要指引学生去思考如何进步可以从目前的状况到达目标状况?需要具体做些什么?周围的哪些人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另外,咨询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从目前这一等级进一步向上,为自己制定什么样的具体目标?学生还需要设定一个时间限制,确定一个具体时间审查其进展状况,并设置适当的后续目标[6]。
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高校学生工作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有研究表明,对于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短期治疗即使是达到25次学生以上也不能比长期治疗更有效。我们不否认SFBT对一些个学生案而言能发生快速的改善,但这有赖于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学一部分学生也许能在不探讨过去经验的情况下有所改善,但其他学生可能不行[7]。可见,SFBT有其长处和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注意扬长避短,就能发挥出它的实用价值。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省时省力效率高,注重问题的解决,非常适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因此,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Linda Metcalf著.钟爱芳,(译).高效教师―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M].宁波出版社.2015
[2]魏源.浸润后现代精神的心理治疗模式--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述评.《医学与哲学》.2004(4): 34-35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只有发挥德育的功能,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小学德育工作是广泛多样的,下面就三方面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少先队组织活动的重要性
少先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组织,他们的活动是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形式。组织少年儿童参加队会仪式活动,夏令营、“六一”手拉手活动以及各种文化、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国旗在我心中等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等。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觉悟,锻炼意志,养成勤于思考、互动协作、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行为。
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只有班主任工作做好,学校才能强有力地掌握基层学生集体,教育好每个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但是联系各科教师与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做好家访、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纽带,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家庭访问、建立书面联系和召开家长会等,班主任要注意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选择和培养好班干部
好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召开班委会时广泛地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参加评选,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威信,日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使他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要根据德育工作安排和本班级实际情况相符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在班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等活动,通过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安排的重要性
小学生德育教学要循序渐进,即要对德育教材的开展目的做到有计划、有层次地推进。这既是对小学生心理需求与思维水平的认知表现,使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实现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德育教学的教学需求,保障学生能够在参加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提高自我认知,做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发挥资源内容的层次性与逻辑性,借助德育主题活动来推动整个德育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学主题活动的现状分析
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是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设定与发展的,因此需要加强对社会实际的重视与分析,从而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但是,受到各种教学因素的干扰,小学德育教学的主题活动出现了一些问题。
1.活动流于形式
按照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主题内容与取得的教学成效来看,德育主题应提高针对性。比如,选择游戏的形式进行主题教学,进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形式。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拘于形式的情况,首先,学生的关注点只集中于教学活动,而忽略了对教学核心的重视,导致德育活动的开展未能达到预期。其次,一些教师在对德育主题进行设计的时候,出现考虑不充分的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活动的设计出现不合理现象。
2.主题活动缺乏针对性
德育教学的开展围绕主题进行,当主题内容未能实现针对性,也就导致教学实际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活动与要求达到的主题标准之间存在差距,活动在实践开展中未能取得应有的价值,德育教学也就成了“空谈”。
3.未能做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新课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对学习效率的要求,更是对学习方式改进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德育的主体――学生。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也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会导致学生对德育知识掌握不全面。
二、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的步骤
1.调研阶段
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明确主题,即结合对发展实际的调查研究制订出最为科学合理的主题内容与开展形式。同时,润色整个教学方案,让预期的教学成效具体化,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2.设计阶段
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在设计阶段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来进行创新运用,以确保教学资源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系列化设计要在联系学生的现实、积极利用好外部资源、发挥优秀的传统资源的前提下,挖掘好学校的内部资源、校本资源促进德育特有功能的教育作用的目标达成,使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和教育价值。德育的主题设计应该包含预期成果和具体的教学形式、内容,以及设计备用的练习形式、评价与反馈等方面。
(1)对预期结果的总结
在这个阶段,学校需要将目标具体化、人性化处理,以此明确学生的阶段需求,激励学生参与到家校合作教学活动中来。首先,学校应让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加强对德育活动的认知水平,按照教学大纲引导德育的教育对象――学生根据德育的核心主题,确定重点培养目标。其次,学生要在家长的管理、教育中,积极发展主题德育教育,根据主题德育的要求,发展德育水平。
(2)对德育主题的具体化设计
德育活动需要做到系统化、具体化。首先,在横向上,在同一个年级需要做到不同主题的多元维度来综合选择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的人生观;其次,在纵向上,在不同年级培养中,构成主题活动内容逐层递进的关系。
(3)提高活动内容的生活化特征
第一步,从书本内容走向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提高对德育内容的认知水平,让更多学生认可和理解德育教学,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素养。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发挥道德学习的主人翁地位。
(4)对练习方式的备用选择及对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
练习活动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到强化价值以及对品德教学的积极引导,结合家长评、教师评和同学评,使儿童感受完成道德学习过程的满足感。
“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首先,德育是中华民族灵魂,不容人们所忽视。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在中国也扎下了根,它凝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集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灵魂。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优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中国的灵魂,是我国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忽视。因此,要在现在的教学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教学,将中国的灵魂继续发扬下去,培养出优秀栋梁。其次,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心智未发育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千万不可忽视。只要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学生将会受用一生。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再次,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将小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来传承中华古国的优秀传统,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与世界接轨,是当前德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学生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的整体道德素质。最后,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
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社会。
二、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教师队伍不够健全,德育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现阶段中国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因而在德育教学的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我国的德育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小学生对德育的学习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德育的教学效果极其低下。我国现阶段的德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德育教学观念陈旧,对德育的功能认识还不成熟,在教学上很难达到一定成效;其二,教师队伍不够健全,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大都是语文教师兼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其三,德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往往通过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德育讲解,讲很多的大道理,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不能引起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国的德育教学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
2.德育教学重在课堂,脱离实际生活
在我国,德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通过亲身体验从而聚集了多人的灵魂,形成了当今的中华民族的德育。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德育教学就显得非常苍白,空洞无力了。据了解,很少有学校会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体验的机会。他们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等都不放心,害怕万一出事了,承担不起责任。所以,德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可是,纯理论的东西,在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德育教学要想提升一个层面,在教育环境上还有待改进。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要任务,同时还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良好内在品质的塑造,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以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做好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加强课前的德育渗透
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毫无疑问对整体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德育渗透同样如此。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感悟语文教材内容之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激起内心共鸣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集中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接触陌生知识内容的时候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会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教师用有效的课前导入来替代学生的适应过程,毫无疑问会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描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残破,讲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学生对圆明园并不是很了解,对于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照片和用电脑复原的圆明园视频。学生在对比之后势必会产生一种繁华与没落的强烈冲击,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展示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摧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并且通过全文的学习激起强烈的民族意识,也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牢牢扎根于教材内容,但是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适当拓展德育的取材范围。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以梅花的描述来抒发作者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坚韧品格。文章着重描写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寒风和冰雪并没有阻碍梅花的生长,更没有抹去梅花盛开时的娇艳欲滴。这样的描述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存在于梅花身上的优秀品质,用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另外,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感悟文章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的优秀品德。文中蔺相如高居相位却处处忍让廉颇,为的就是避免文武失和,有伤国家社稷,这种心存大局的博怀值得每一个学生深入学习;而廉颇作为文章的另一个主人公,其在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能够主动负荆请罪,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同样也值得推崇。在讲述这篇文章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战国时期其他的一些人物传记,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故事之中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德,并且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德育作用以高度的重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及未来的人生之路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我们常常说“以德为邻”,就是来时刻提醒自己注重品德修养及对道德的渴求。可见,不管社会如何进步和发展,德育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在享受义务教育的今天,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们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会比较被动地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正因为如此,小学生的德育就成为其他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对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的今天,德育则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作为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导师,在加强德育方面应该更加努力,为小学生跨出人生第一步做好充分准备。
二、小学生班主任在现阶段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班主任由于对教学业绩太过关注,从而对德育造成了一定的忽视。随着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家长也加大了对孩子成绩的要求。正因如此,在无形当中就加大了班主任的压力,从而导致在教学方面比较花心思,使学生努力学习刻板的知识,考取更为满意的成绩,类似的注重教学的错误思想,造成班主任有意无意地忽略德育。
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较为缺乏,无法对德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随着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生疏,再加上小学生接纳他人及行为的能力相对较低,自控力差,但自尊心强,并且对教师的天生排斥,从而对班主任会有意地疏远和逃避,造成对德育的开展产生了阻碍。
三、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德育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方面应该怎么做和怎么做好,根据笔者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小学班主任应提升自身的修养
我们通常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小学生接触最多及时间最久的人就是小学班主任,因为小孩天生模仿能力强,所以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模仿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所以,要做好对小学生的德育,首先应让小学班主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和高尚情操,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的一举一动产生良好的影响,并且做好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尝试建立健全德育规范
每个时期都有相对应的德育教育体制。小学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努力探寻新方法,建立相对健全的德育规章制度,并且更加完善相对应的量化考核制度。在保留严格管理的旧理念的同时,加入人性化的思想引导,使学生能够调动积极性来自觉提高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67
Enlightenment of Japanese Moral Objectives,
Content, Approach "Life" Concept
――Impressions after Reading Wang Lirong's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Japan and China"
GONG Shuai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life" orientation alread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oral reform foreign experience also confirms this fact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our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reform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Japanes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roach in three areas of "life" philosoph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living in Japan today for our mora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Japan; moral education; life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针对两国道德教育现状与学生道德生活现状提出的。以知识为本的目标设计,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道德教育“仍表现出封闭单一的特征,在内容上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忽视个体需求、缺乏时代感,在方法上还依赖于灌输、说教、重外铄轻内修、重约束轻引导的方式,道德教育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德育目标价值引领生活,德育内容融入生活,德育方法指向生活实践――已经成为共识。
1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简而言之即道德教育始于生活并以生活为终。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或者说道德是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现实遭遇中,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②也就是说德行只有在亲身经历、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的实质是具化到独立的人的德行,并引领个体过有道德的生活。
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可以理解为:把德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定德育内容,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受生活,在真实的道德生活中建构道德认知结构,在现实生活中内化道德品质,进而“引导人去过值得过的生活”。③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养成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和德行,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④就确保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2 日本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简介
2.1 德育目标方面
日本在德育目标回归生活的尝试有在实际行动上细分阶段目标,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具体表现在目标的层次上。
日本文部省1977年颁布的《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中把小学分成低、中、高三级。按照不同的阶段把28个在小学阶段必须完成的重点指导项目分配组合落实到每个年级,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有14个项目,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有18个项目,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有28个项目。如“热爱正义、憎恨非正义、有勇气地采取正确的行动”,低年级的要求是具有热爱正义的感情,中年级的要求是增加分辨正义与非正义的能力等,高年级的要求是增加有勇气地进行正确的行动等内容。⑤
2.2 德育内容方面
日本德育内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内容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性,具体体现在德育内容在一纲之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体现了日本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例如,日本道德教育在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有相对应的三层德育内容:小学低年级阶段重点培养基本生活习惯;中年级阶段重点培养遵守日常生活规范的习惯;高年级阶段重点培养社会公德、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⑥
2.3 德育途径方面
日本注重“德性养成,实践训育”,这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日本注重“情、行”,中国注重“知、意”。⑦在实施途径方面日本德育具备相对完整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实施途径体系,而中国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学校道德教育。
日本德育非常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践行途径的建立,并且在生活场景、环境中注重“思想政治及情感教育”因素的渗透。比如,利用动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动画采取的是渗透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娱乐之中进行。⑧
3 日本德育对我国德育“生活化”的启示
3.1 德育目标指向现实生活具体内容
德育目标指向学生现实生活,并通过制定详实细致的系统目标保证德育落到实处,要依据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条件、环境等多重因素而呈现不同的层次、水平和等级。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层次化、循序渐进的特点。
日本小学在“道德科”之外还另加开设“生活科”和“家庭科”,内容上既包含在道德科之内,形式上又相对独立于道德科之外;“生活科”目标主要指向社会活动,“家庭科”目标主要指向家庭生活。⑨这种设置使得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类似日本这种目标体系是现实可行的,比如,在具体实践层面我们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在小学阶段德育目标中设“行为规范及公共道德教育目标”,又可细致为“社会、学校、家庭行为规范及道德规范”,进一步细化为“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友好诚信”等细目。
3.2 以生活活动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措施
力求从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价值的问题与困惑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来选择和确定德育的具体内容。重视生活世界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据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条件、环境等多重因素创设有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
从日本德育目标序列化和德育内容层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完善、细致的德育目标体系保证了德育内容实施的有效性,系统的德育内容也促进了德育目标的序列化,二者是相互促进、依存的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标细化的足够详实具体即实现了由德育目标向具体德育内容的转化。如,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包含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包含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的目标可以细化为具体的德育内容,如:乘坐公共汽车应先下后上,勿争先恐后,勿挤逼抢位,给老弱病残让座等具体内容。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及德育内容的层次化保证了德育向具体现实生活点点滴滴的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及德育内容的层次化对德育实效性的积极意义。
3.3 建构涵盖生活各方面的践行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道德践行体系旨在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实践德行。培养“社会人”的德育环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营造,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作用。要善于利用家庭教养中的亲情感染和潜在的隐性陶冶功能, 父母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正视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不完全性, “发挥学校德育目的性、 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等优势, 利用社会德育的良性影响”,⑩帮助、监督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道德的侵蚀。
日本德育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对我们构建合理的德育环境具有借鉴意义。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比如动漫产业中的儿童动画节目多具有很好的亲子教育功用。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对少年儿童过于袒护,导致学生普遍缺欠面对、克服困难、挫折的能力。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家长应寻求更丰富、更有效的亲子共处方式,以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去,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又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同时也是良好的情感参与教养方式。
注释
①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202.
② 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128-129.
③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④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7.
⑤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32.
⑥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54.
⑦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77.
⑧ 勒义亭.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9(8):111.
⑨ 聂琴.探析日本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8(5):83.
德育是一种针对性强、计划详尽的能够让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收教育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以及社会生存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活动。德育的开展要求教育者能够遵循社会发展原则,将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人品质进行充分的结合。
二、小学德育教学开展现状
1.学校对德育开展的重视度不够。长期以来,学校对文化课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对德育课的重视,将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评价一名学生的硬性指标。德育的内容只占据了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一部分。尽管一些学校开展了德育,但是在实践上还存在观念的落后,对德育课程的进行缺乏创意,导致德育活动开展浮于表面形式。
2.德育教学方式陈旧。小学阶段各个年纪使用的德育方式、教学内容等是一致的,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和德育有关的故事,学生被动听教师讲解的故事,没有调动学生主观意识对故事展开讨论。最终,学生也只是了解了几个德育的故事,无法达到小学阶段德育的真正目的。
3.德育目标不切实际。一些小学德育目标设定的较高、较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导致最终德育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三、完善小学德育教学的策略
1.积极转换小学德育观念。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出现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改善原有枯燥的教学。为此,小学阶段德育教师需要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德育开展的重要性,创新教育理念。同时,在素质教育倡导的今天,小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德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将德育内容恰当地融入到教学体系中。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德育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小学德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对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为此,小学教育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德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德育教学可以生活为基本切入点,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德育内容进行结合,将抽象化的德育知识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在以“秋天的收获”为内容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秋天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交流在秋天的收获。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从网络上获得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展示,并根据教学的资源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3.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学校每周都会组织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为此,小学德育教学可以充分应用这些活动条件,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将课堂所学的德育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对于学生之间成绩较大引发的学习心态问题,教师可以开展“一帮一”的活动,组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结对学习,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习进行学习,让学习差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生之间的友爱。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够在学生之间培养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71-01
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但是人们的公德意识却并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有何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不强,在不良信息面前往往不能进行很好的分辨,抵挡不住不良信息的影响,不能对一些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只要家长和教师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在引导的环节中出现一点偏差,一些学生很容易会变成人们眼中的“不良少年”。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做起,这对于良好品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道德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这些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小学阶段是培养人们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赏识教育展开德育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教师的引导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应该正确面对每个学生身上发生的点滴进步,充分发掘学生积极的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的面对挫折,引导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教学中班主任应善于通过赞扬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鼓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2]班主任应用发展的、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爱心与情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二)通过集体活动展开德育教育
应在班级中展开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这既是通过集体教育个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这对学生的德育行为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友谊、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良好风气。小学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应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三)通过课堂教学展开德育教育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最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比方在讲解圆周率时,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南北朝时期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的后7位,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实际上西方在中国发现以后的一千多年才发现。相信很多学生听过这段介绍以后,将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一种自豪感。班主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群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自私、霸道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很多人不会关心他人,也不懂得尊重师长,有些学生连最简单的家务活都没有干过。针对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应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矫正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在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时,应做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矫正他们的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比方说鼓励他们在家中帮助家长做家务,为父母洗脚,为自己洗衣服等等。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会共同帮助学生将存在的缺点有效的改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五)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涉及到每一位教师,他们应该端正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从自身素质等方面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提高自身德育工作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指挥协调能力,这些方面将会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功效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首先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本身的形象性与示范性,教师应从精神上、文化上以及道德上影响、感化学生,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并不是在一天养成的,教师要有耐心,通过学校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堂课,去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将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班主任应非常有耐心。[3]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才会获得相应的实效。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杨艳红. 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