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10:49: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档案室医德医风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做好医院的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发挥档案的社会功能,促进医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健全医德医风管理制度,抓好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我院于2002年建立了医院第一份医德医风档案,但直到2004年为迎接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的医德医风档案管理才有了一定起色。这个阶段,笔者认为,领导重视,建立起较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是我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首先,医院成立了医德医风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细则》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其次,确定了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的基本构成。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记录职工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记录职工平时的医德医风考核内容、结果和奖惩情况;第三部分是职工历年来医德医风的总结和组织考核意见。再次,培训专职档案管理员。各科室设立了兼职档案员,由办公室档案部门负责档案员的日常考核。个人年度医德医风总结在科室评议通过后,由档案员将考核表载入其档案。其他事迹、材料由档案员收集,存入档案并随时记录在相关表格上。以上措施,有效保证了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是医德医风档案的立卷工作。我们参照了人事档案管理办法,每人一卷,活页装订,以姓氏笔画为序编制案卷号和案卷目录。卷内材料分表格、个人医德医风总结、奖惩原件、复印件、照片等。每类材料之间设立明显标志,各类材料单独编制卷内目录和页码。每年对上年度材料进行整理装订,经医院医德医风委员会审核并签署意见,年度医德医风档案即告完成。
二、提高认识,重视资源,做好医德医风档案的开发利用
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的首要目的即是利用。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使档案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一是将档案
资料量化、细化,使档案资料易于操作,便于考评。具体做法就是将医德医风自查自评部分分成10个方面,每部分赋予相应的分值,总分为100分。规定了评议的及格分,即90分,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二是每季度将医德医风建设和考评情况通过专门简报的形式下发各科室,通知到每个职工。这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就是每季度各科室档案员将医德医风档案从档案室领回,让每个职工都能看到自己的档案内容。优秀的同志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落后的同志以优秀同志为榜样,奋起直追。如2003年我们有4名同志因服务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医德医风考核不合格。看到自己的档案内容,这4名同志知道了问题所在,以后就再没犯过同类错误,并以此为鉴,在下一年度的医德医风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三是将医德医风档案考核结果作为科室评优、个人评先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规定如科室有2%的同志医德医风考核在90分以下,则科室不能参加评优。科室医德医风考核达到100%则自动成为精神文明科室,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个人医德医风考核连续两年达到优秀则享有优先晋职资格。这些规定的实施,极大调动了科室及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树立医务人员的正
面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医院品牌而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 加强培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关键词: 医院 医德医风 档案管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做好医院的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发挥档案的社会功能,促进医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健全医德医风管理制度,抓好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我院于2002年建立了医院第一份医德医风档案,但直到2004年为迎接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的医德医风档案管理才有了一定起色。这个阶段,笔者认为,领导重视,建立起较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是我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首先,医院成立了医德医风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细则》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其次,确定了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的基本构成。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记录职工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记录职工平时的医德医风考核内容、结果和奖惩情况;第三部分是职工历年来医德医风的总结和组织考核意见。再次,培训专职档案管理员。各科室设立了兼职档案员,由办公室档案部门负责档案员的日常考核。个人年度医德医风总结在科室评议通过后,由档案员将考核表载入其档案。其他事迹、材料由档案员收集,存入档案并随时记录在相关表格上。以上措施,有效保证了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是医德医风档案的立卷工作。我们参照了人事档案管理办法,每人一卷,活页装订,以姓氏笔画为序编制案卷号和案卷目录。卷内材料分表格、个人医德医风总结、奖惩原件、复印件、照片等。每类材料之间设立明显标志,各类材料单独编制卷内目录和页码。每年对上年度材料进行整理装订,经医院医德医风委员会审核并签署意见,年度医德医风档案即告完成。
二、提高认识,重视资源,做好医德医风档案的开发利用
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的首要目的即是利用。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使档案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一是将档案
资料量化、细化,使档案资料易于操作,便于考评。具体做法就是将医德医风自查自评部分分成10个方面,每部分赋予相应的分值,总分为100分。规定了评议的及格分,即90分,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二是每季度将医德医风建设和考评情况通过专门简报的形式下发各科室,通知到每个职工。这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就是每季度各科室档案员将医德医风档案从档案室领回,让每个职工都能看到自己的档案内容。优秀的同志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落后的同志以优秀同志为榜样,奋起直追。如2003年我们有4名同志因服务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医德医风考核不合格。看到自己的档案内容,这4名同志知道了问题所在,以后就再没犯过同类错误,并以此为鉴,在下一年度的医德医风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三是将医德医风档案考核结果作为科室评优、个人评先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规定如科室有2%的同志医德医风考核在90分以下,则科室不能参加评优。科室医德医风考核达到100%则自动成为精神文明科室,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个人医德医风考核连续两年达到优秀则享有优先晋职资格。这些规定的实施,极大调动了科室及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树立医务人员的正
面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医院品牌而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 加强培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建立名医档案对树立医院形象,促进医院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建立名医档案并利用名医素材制作展板、PPT等形式进行宣传,是医院对新职工灌输医院“仁爱、厚德、求精、创新”理念、树立医院形象的活教材。第二,建立名医档案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基础。在名医档案建立征集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调动普通医务工作者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提高医术、医德和服务态度,满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步入比理想、比技术、比贡献向名医看齐,人人争做名医的良性循环轨道。第三,建立名医档案对提炼医院文化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名医在做人、做事、做学问当中反映出来的科学思想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代代的医务工作者,对诠释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有着追本溯源的作用。第四,建立名医档案是对名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总结和记载,是书写医院沿革不可缺少的历史材料。
二、名医档案建档工作的步骤
(一)搜集名医线索。首先要充分明确搜集范围,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搜集范围包括:1、在临床、门诊、医技等学科有较深造诣的;2、患者就医较多的医学专家;3、在本学科中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具有重要影响,对医院精神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专家级人物。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个人简历、主要成就等方式获取信息,并对所搜集的线索进行详细的登统,包括名医参加各项工作及生活的照片、名医影像材料、奖杯奖状等荣誉材料、各种报纸杂志剪报、名医医疗、科研成果材料等。
(二)鉴定名医信息。为了保证名医档案的价值,成立名医征集工作鉴定委员会,对名医信息进行鉴定。界定征集名医必须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对重点征集在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出诊、查房、义诊、学术活动、科研等方面的资料,必须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名医的突出业绩和成就,以确保名医档案对社会的利用价值。
(三)名医档案征集。把征集名医档案作为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责任制。名医档案的建立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建立完整的名医档案,必须征集完整的信息资料。征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带着感情和耐心去做工作,向他们宣传名医档案征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让名医或家属了解名医档案资料不仅仅属于个人,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一笔历史文化财富。另外,征集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可利用院庆编撰院史的时机,征集名医的档案资料,可采取捐赠形式,医院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愿意捐赠的档案资料拥有者可以借阅到档案室,对个别珍贵档案资料采取征购、复制或协商等方式进行征收。
(四)编目与整理。名医档案资料种类繁多,载体形式多样,尺寸大小不一,需要特别制定详细的分类方案。名医档案可分为文稿、声像、实物、图书期刊、电子文档等六大类,大类下设子类,如文稿类下设工作总结笔记、个人履历、论文著作手稿三个子类,分类号用数字序号表示,然后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装盒、编目。档案室单独建立名医档案,每人拥有一个独立的档号、目录号,按时间顺序大流水排列。档案部门按照档案管理的特点,对名人档案进行立卷、管理,并定期向有关职能部门和名医本人搜集工作材料和生活材料。在整理之前,先把档案资料的价值、形成时间进行鉴定排序,特别对照片资料、实物档案进行文字说明。
(五)名医档案信息化。专门建立名医档案数据库,内容可包括:具体学科所取得的成就、擅长治疗的病症、发表学术论文、论著等情况。著录项目及检索条目单独设定,整理完成后当即进行文件级条目录入,照片进行数字化扫描并录入检索条目,电子文件直接进数据库并与检索条目进行挂接,以方便检索利用。
去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进入世界贸易(WTO)组织,医院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要求和服务方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档案的服务效率,实现人才档案工作现代化,成为医院人事档案工作的中心问题,为了使医院人才档案工作适应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界的需求,我想谈谈医院人才档案管理上实施创新工作机制的几点体会。
1人才档案管理是新时代的新产物
我们医院一惯实行干部档案集中管理体制,现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对“人才 ” 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医院档案的管理也已打破了这种身份的界限,与新形势发展的干部人才工作相适应并逐渐形成人才档案体系。即按照建设人才队伍的要求,个人档案由医院档案室统一管理(机构名称可以改为人才信息科)。医院人才队伍的档案集中管理有利于实现人才档案信息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市场人才信息的科学分析和研究。能够即时为组织上用人提供可靠资料,为领导做决策提供有效重要依据。
2建立医护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制度档案
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创立了全院医护人员工作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底对医护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并留档案。考核成绩作为评比优秀干部的一项指标。
许多单位习惯于把技术干部的业务考核成绩档案单独保存在技术管理部门,与人才档案分开,这是不符合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也不符合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业务考核成绩档案和人才档案分离,不仅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实施,也不利于考察干部和人才的合理使用,更无法发挥人才档案作为干部工作“信息库”的职能。因此,建立医护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制度档案已逼在眉稍。
3建立医德医风档案
随着纪委每年都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建设情况考核制,我医院建立全医院医护人员医德医风档案,并设立医德医风办公室专门管理,作为年度全面考核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既能监督人才政治素质,又能促进人才素质培养教育有利于考核竟争,全方位了解医务人员人才情况。真正做到档案对市场开放的有效服务。转贴于
4形势逼人,还需完善与创新
我们现在是市场信息,市场经济发展时代,随着干部档案管理逐渐的改革,医院人才档案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思想,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待干部档案工作,看待医院人才档案工作。如(学位学历材料鉴定制度),(人才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制度)等等规章制度。使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减少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医院干部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5建立医护人才电子档案
医院档案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管理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通过吸纳专业人才,建立综合档案室,完善档案规章制度和档案工作组织架构,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及加强档案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医院意图逐步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及规范化管理,让档案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然而,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却面临着困局。
1.医院档案工作深入开展的困局
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依靠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档案利用把档案部门与利用者联系起来,是对档案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宣传,不仅能引起外界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而且能为档案工作中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档案利用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可望实现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因此,档案利用被视作推进档案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对于医院档案室,尤其是处在建立初期的档案室而言,最严峻的挑战却来自档案收集。这是因为:一方面,档案资源作为档案利用的客观对象亟需通过档案收集得以丰富,以充分发挥档案利用服务的作用,因此,档案收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制于既有室藏档案资源的匮乏,档案室短期内难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档案利用服务获得外界的认同,而随着“领导重视”效应的逐渐褪去,档案收集变得举步维艰。
可见,若不解决档案收集的问题而大谈档案利用的重要性,只能是空谈未能通过档案收集来丰富档案资源,而要求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利用来提高档案工作地位,推进档案工作深入开展,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打破医院档案工作深入开展的困局,充分发挥档案利用服务的作用,不但不能绕开档案收集这一环节,而且需要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寻求解决方法。
2.档案收集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档案收集主要通过科室档案员收集、整理档案材料,移交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来实现。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档案材料分散、欠缺系统、不完整等问题。为此,档案室通过健全归档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对业务部门进行监督指导等措施进行了前端控制,希望增强人员的档案意识、改善档案材料的质量,但效果并不理想。
任何档案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档案收集也不例外。本文认为,档案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主、客体受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环境因素制约和影响下的具体表现。因此,解决档案收集的问题,不能管窥蠡测,必须突破档案工作的界限,兼而分析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等环境因素。
3.影响档案收集的环境因素
3.1 规章制度
档案工作固然有其专业性,但从宏观上看,档案管理也是医院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做好档案的收集,保证档案材料的质量,必须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各项管理工作中进行整体考虑。然而,虽然档案规章制度在制订过程中经过了广泛的咨询,也与各职能部门取得了共识,但是,由于它们只是站在档案管理的角度对医院各项管理活动提出要求,而并没有就档案管理与各项管理活动的衔接进行重新考虑,因此,档案管理似乎独立运行于医院各项管理活动之外,无法深入开展。
3.2 业务流程
每项特定的行政业务,皆相应地衍生出一种规范其运作、办理的具体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设计的质量,将影响当中各职能部门、科室班组及其员工的工作状况。医院档案是医院各项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在流程中产生,因此,医院业务流程的优劣也对档案材料的质量及档案收集的进行产生着影响:
一方面,医院部门众多,专业性强,业务流程化意味着多个职能部门需要打破部门设置的界限来协作完成一项业务。但目前的档案收集却是依职能或部门而非流程来进行的,档案收集与医院业务流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就导致档案材料分散、欠缺系统、不完整等问题。
另一方面,医院部门内部分工较细,部门间部分业务存在重叠,相似业务之实间缺乏信息的共享,冗余的情况严重,积累的档案材料复杂繁多;而部分业务又留有空白,部门间没有就档案材料积累的职责达成共识,造成了档案材料缺失,不能反映医院管理活动的完整面貌。
4.破局:运用源头控制的思想
4.1 源头控制思想
源头控制的思想源于电子政务领域,它强调“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框架中对政府整个业务范围和流程进行分析、描述和设计,建立政府信息化的总体架构”;与从档案学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和对策性研究的前端控制有所不同的是,源头控制顺应文件从生成、处理、归档和长期有效保存的运动规律,是流程重组后管理行为与目的的自然展现;其控制主体通常拥有政策和体制的支持,相比档案部门更具职能优势,对整体管理具有较强的推动力。有鉴于此,运用源头控制的思想,可望突破档案工作的界限,解决环境因素对档案收集的制约和影响问题,推进医院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4.2 实现手段
4.2.1 运用流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相比起注重工作环节衔接的前端控制,源头控制更注重的是流程重组下的一体化管理。因此,要将源头控制思想运用到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去,必须摒弃从个别部门或活动出发的观点,摒弃将档案收集简单嫁接于医院各项管理活动后端的做法。
近年,流程管理正作为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被应用,借此契机,把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医院管理质量的提升结合起来,实现源头控制思想的运用,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阻力。而运用流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就是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对医院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理清并调整其中交叉或并行的业务关系,明确流程中各主体的责任,使包括档案管理在内的医院各项管理要求准确渗透到业务操作过程中,促使有关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为源头控制思想的进一步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4.2.2 应用业务活动分析结果。业务活动分析指的是“通过分析机构的业务活动和流程,建立一个关于机构做什么、如何做的概念模型”。在流程管理基础上,将业务活动分析的结果应用到档案材料的收集中,就是要剖析档案材料与医院各项管理活动及业务流程的关联方式,明确产生档案材料的业务节点及具体产生的档案材料种类,使反映医院管理活动并合符档案资格的材料都纳入至档案收集范围,维护医院各项管理活动中档案材料的有机联系,避免档案材料欠缺系统、散失,从而保证档案材料完整反映医院历史面貌,提高档案室藏质量及档案利用服务质量。它是源头控制思想运用过程的核心。
4.2.3 转变控制主体。一方面,将控制的主体从档案室、专职档案员乃至科室档案员转变为医院办公室。这是因为,流程管理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环节多、牵涉面广,而档案室在医院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辅助、后端的地位,缺乏全局的影响力,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支持及体制支撑,专职档案员不可能亲力亲为介入到其他所有部门的实际工作及流程之中;科室档案员更是杂务缠身,自顾不暇,无法满足源头控制的需要。医院办公室在医院的行政管理中,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办事机构,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地位,发挥着主导性、总协调、多面手的作用,符合源头控制思想中主体“对整体管理具有较强推动力”的特征,比档案室更具职能优势,在源头控制思想运用过程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
另一方面,原有控制主体――档案室、专兼职档案员等要转变自身职能,拓展知识服务的内容。医院档案是医院各项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收集的过程、档案材料的质量以及档案本体的内容等均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医院管理的质量,是一个亟待发掘的宝库。而这恰恰契合了业务活动分析的需要。因此,档案室及专兼职档案员除了履行传统的职责以外,应当主动转变自身的职能,积极学习行政管理知识,掌握相关的统计分析工具,对这个亟待发掘的宝库进行数据挖掘,协助医院办公室把握医院管理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运用源头控制思想推进档案工作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发挥好参谋辅政的作用。
4.3 实践:医院荣誉档案材料的收集
医院荣誉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医院、科组集体及个人发展的面貌。获奖者在取得荣誉后主动向职能部门提交材料,由相关职能部门登记收集。相关记录被用于医院及科组申报集体评奖、个人的专业职称评审、竞聘晋升、医德医风考核等工作。申报评奖、职称评审、竞聘晋升、医德医风考核等工作分属于医院办公室、人力资源科、医教科、护理部等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同一项荣誉可能涉及不同的工作需要,所登记的信息各有不同侧重,部门间并未实现信息共享。
档案室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一方面,由于登记手续繁复,获奖者主动提交材料的积极性受到削弱,加上相关职能部门未对荣誉原件及时收集,造成档案材料的散失;另一方面,登记收集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内容既有交叉,又不尽相同,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冗余,增加了档案材料鉴定、整理等其他工作环节的难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医疗机构在日常管理、医疗及科研实践当中直接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声像档案具有客观性、形象性、交流性、特殊性等特征,是文、形、声的有机整体。声像档案是医疗机构前进和发展的见证者,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具有保存价值。但调查发现,目前医疗结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和声像档案的保管及利用,严重滞后于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
1.医疗机构声像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1 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收集不全
当前医疗机构实行的档案管理模式是信息科、综合档案室及各医疗业务部门分体管理各类档案信息。信息科负责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图书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综合档案室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并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医疗业务部门负责管理医疗文书档案、医德医风档案、X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三大信息主体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各自独立地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加工、统计和提供服务,缺乏必要的协调,重复劳动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一个单位内形成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疗机构信息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1.2 记录不完整、制作不齐全
记录医疗机构的重大社会活动、重要会议、医疗、教学、科研中有代表性事件的照片、录像等各类载体声像档案制作不完整、不全面。特别是医疗机构重点基建项目,基建项目的照片和录像,应该包括基建项目开工前的原景、招标会议和活动、奠基仪式以及建设过程中关键环节直至竣工验收的照片的拍摄。但是,往往只是基建工程在开工时或竣工时举办仪式才有对医疗机构基建建设原貌拍摄记录下来,缺少全面从工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等各环节进行拍摄,形成声像档案。
1.3 制度不落实、管理不规范
对于声像归档的收集范围、移交时间等没有制定符合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模式的具体要求,且归档不及时,部分声像没有附加文字说明,或者有些说明不是缺时间就是缺内容。久而久之,面对一堆照片或影像,没有人能说清来龙去脉,给日后查找利用带来诸多麻烦;由于医疗机构中能形成声像档案的部门许多,出于使用便利,加之声像档案载体材料越来越轻便,许多声像形成部门,不愿将其移交给档案部门管理,对声像资料任意处置,致使声像损伤或丢失。
2.医疗机构声像档案创新管理对策
医疗机构声像档案是医疗机构前进和发展的见证者,它不仅可以记载历史,更重要的是反馈信息,提供利用,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疗机构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好医疗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探索一条适应医疗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力求使声像档案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2.1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声像档案收集管理开发利用制度
由于医疗机构声像档案工作具有内容繁杂、部门众多分散、专业性技术性强、保管要求及机密程度高低差异等特点。因此,应建立符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声像档案收集管理开发利用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其中,建立和健全声像档案收集制度尤为重要。医疗机构临床医技各科室、医疗机构行政管理及后勤等各部门、医疗机构各级领导、各科室干部和医护技术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形成各类声像档案,而管理部门的分散性却是影响声像档案的齐全完整收集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声像档案传递、登记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一旦发现遗漏丢失,及时查找补救,确保声像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2.1.1 明确医疗机构声像档案收集范围及收集方法
凡在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形成、真实反映本院各项工作活动情况并有考察与利用价值的磁盘或光盘等均为收集对象。一是文体文件:重点是通过计算机文字处理形成的正式电子文件;二是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文件;三是各种会议或重要活动通过视频设备拍摄的动态图像文件;四是多媒体文件。在医疗机构档案工作实际中,推荐以下四种声像档案采集方法:①一般采集;②定期定向采集;③重点采集;④专题采集。
2.1.2 健全医疗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借阅作明确规定、统一管理,防止分散流失。设立统一数据库,方便各部门使用和下载各类照片及音频、视频资料。明确任何人不得将形成的声像档案据为己有,声像档案人员岗位变动时,严格办理移交手续,避免流失。实行分级管理,对珍贵的历史资料列为保护范围。医疗机构组织重大活动、会议,档案人员应全程参与,负责摄影录像的人员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以确保重大活动产生的声像档案完整、集中统一。
2.1.3 确保声像档案制作齐全,规范声像档案的整理、分类、编目
声像档案管理人员要懂得拍摄技术,经常深入科室,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声像材料并收集,对重要资料打破常规随时归档。基建项目类声像档案,要参与到“四同步”中去,提前介入,把档案管理渗透到基建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才能对医疗机构原貌的拍摄范围把握准确。重要活动做好周密的摄影计划,活动结束后,参与录像、摄影人员及时将形成的各类声像材料向专职档案人员移交。规范声像档案整理,底片、正片、文字说明三部分要完整,综合运用时间、地点、事由、人物、背景、摄影要素等。
2.1.4 实现医疗机构声像档案数字化
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对档案进行管理和开发,逐步实现文件形成电子化、文件传递网络化、文件存储数字化、文件管理动态化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是今后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必然的发展趋势。当前,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医疗机构档案门类较多,尤其较繁忙的医疗业务活动,须保留大量的业务归档材料,如病案、影像资料,每年几万份,全部以传统的方法贮存,占有很大库房;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也使档案载体更加丰富多样,大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尝试应用电子病历。
2.1.5 积极开发声像档案的利用价值
①凭证价值:俗话说:“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相对声像档案来说,这个“字”就是原来的形、声、像。
②教育价值:开发声像档案,制作宣传画廊、宣传片等,作为医德医风教育的生动教材,寓教于乐,可有力地推动了医疗机构精神文明建设。
③媒介价值:声像档案的参考价值、凭证价值,通过开发可以转化为媒介价值,从而承担社会功能。
2.2 建立医疗机构档案与其他信息管理融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疗机构运作和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医疗机构作为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信息资源子系统。将这个子信息资源系统融入医疗机构整体信息化工作中,将信息科与综合档案室合并,实行信息、档案管理一体化,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的信息中心,形成更具有综合效益的资源库,就可适应当前医疗卫生部门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2.2.1 能充分发挥信息整体效能
医疗机构实行图书、情报、信息、档案管理一体化,不是简单地把信息科和档案室两个科室合并起来,而是围绕着实现优质服务这一中心从实质上下工夫。这样做有利于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熟悉医疗机构各部门业务流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医疗机构各部门蕴藏的丰富档案信息资料交流畅通,发挥医疗机构信息的整体效能,更好地为医疗机构各项工作服务。
2.2.2 充分实现医疗机构电子计算机联网
信息、档案一体化管理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收集整理、加工统计有关信息,统一目标体系。统筹各类信息结构,不仅便于检索、利用,更重要的是形成医疗机构管理、病案统计、财务、档案、人事、药房和图书管理等一个大系统,进而形成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化,并电子计算机联网,为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 为医疗机构将来实现高效管理的体制改革服务
实行信息科和综合档案一体化管理,不但可精简机构、减少开支,又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功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所以,实行信息、档案一体化管理是完全符合医疗机构当前的体制改革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将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和运行纳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实施。
3.结束语
总之,医疗机构的声像档案可作为医疗机构前行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见证者,它不仅只是记载了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反馈的信息,给予利用,为院领导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创新声像档案的管理方法,合理的去开发以及利用声像档案,使其更好地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这对于医疗机构的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管理水平。
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才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吊挂合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首先,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
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家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
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创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
其它材料:“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中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其次,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是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一体化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是有效服务的生命。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就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达到一方收集,多方共享。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析系统。
2.转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提高档案管理人吊挂服务能力积极主动地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服务,是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对此应注重强化三个意识。首先,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对此应注重强化三个意识。首先,强化档案利用意识。档案的管理不仅是收集、整理、保管,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医院档案室应对现有档案进行归档整理,编写出一些适合利用者查阅的编研材料。其次,强化开放意识,将编研材料整理成册,并将一些文件通过计算机整理出专题目录,提高查阅速度。方便阅档。第三,强化服务意识将被动服务改为主动服务,随时了解工作动向,及时呢关需求的信息,使档案工作由被动存放、保管变为主动提供利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档案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加强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首先必须明确档案室的管理职责,医院领导要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医院办公会议的议事日程,对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解决,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指导和管理,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考核制度,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专业队伍。加强对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力度,鼓励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不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医院的专职档案人员应有档案管理专业的技术职称资格。
1.档案工作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医院档案工作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以我们睢县人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我们睢县人民医院今后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2.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创新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和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借鉴中创新。3.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绝不能是虚无飘渺的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实践创新,更好发展
1.服务手段创新
(1)建立档案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2.增添设施,配备好软硬件
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就要舍得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计算机是现代化管理手段不可缺少的工具。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了工作效率。
同时,利用微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度。微机的储存量丰富而广泛,由计算机编印出的文件分类、主题等目录,有一整套安全可靠的检索系统,无论是对医院本身查找资料,还是对其他查阅档案的人都会快捷而准确。
所以,县级医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条件,力争全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工具,连成一体,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
3.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一个县级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档案管理者,否则现代化档案管理无法实现。医院档案工作者在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自己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懂得现代化科学管理档案的实质内涵和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不是各门类档案简单集中保管,而是一项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高标准系统工程,是档案工作人员面临的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发奋工作,刻苦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
4.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医院档案信息
反馈方法在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三、建立健全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
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 (1)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
(2)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
为了实现“医疗质量让病人放心,服务态度让病人称心,院容院貌让病人舒心”的办院宗旨,该院提出了“一切以病人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和“家庭化服务”,坚持“养好病、花钱少、服务好”的原则,全院职工把“宁愿自己受气,要让病人满意;宁愿自己麻烦,要让患者方便”当作座右铭。还利用举报箱、举报电话,聘请院外监督员,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强化监督落实。
减轻患者负担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院严格按照病情发展确定检查项目和医疗措施,避免套餐检查、重复检查,提高阳性率,简化就医程序,方便患者就医,严格收费管理。近年来,医院积极遵照国家发改委及各级物价局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执行药品降价方案,一次性给患者让利近60万元。该院还通过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滚动字幕进行了药品价格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实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一张窄窄的纸条在医院和患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高、精、尖”的医院科技,必须有“高、精、尖”的科技人员来掌握。新野县人民医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2005年,全院近300台电脑实现了统一联网,积极推广运用“医学电子图书馆”,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也为医院向学习型医院转型和适应改革生存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该院已能开展各专科的高难度手术及新项目达372项,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奖励,出版医学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该院还时常聘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讲课,使就诊患者普遍感到该院真正是全县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龙头医院。2008年前9个月,医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等主要指标又有大幅度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38%以上。
新野县人民医院设在门诊大厅的院领导接待席和导医台格外引人注目,为了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医院领导轮流值班接待,与患者促膝交谈。2005年,该院又率先实行了“无假日医院”制度,要求专家主任节假日轮流值班,以便优质高效、方便快捷地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一)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
抓住投入补偿、采购供应、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等关键环节,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开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资金考核结算。分析解决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短板”和“瓶颈”问题,充实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
(二)促进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拓展
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没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社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确保每个社区都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
(三)完善基本药物采购供应机制
全面实施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坚持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协调机制,对临床必需的短缺药品从供应、使用、结算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定期了解基本药物采购供应情况,建立药品采购供应责任约谈和不良记录公示制度,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保障基本药物及时供应和资金支付。
(四)加强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监管
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合理用药培训、《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推进处方点评工作,定期公示处方点评结果,将基本药物学习培训和规范使用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内容,促进基本药物合理应用。
(五)扎实推进基本诊疗路径管理
继续落实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增加基本诊疗路径管理病种,扩大路径实施范围,开展路径知识培训,开展以路径管理质量和数量为对象的绩效考核,建立路径管理质量监测和绩效评估体系。
(六)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
落实医疗机构入网登记,扫码器和数字证书的配置,完成系统联调联试和操作培训,实现扫码药品(疫苗)信息数据上传到国家药品监管网。依托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使药品(疫苗)信息能够及时流转,并能与药品采购使用、阳光医药网上监管等现有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药品(疫苗)生产、供应及使用全程电子监管。
(七)加强药政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推动贯彻“十二五”药师人才发展规划,落实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注重执业素质培养,提升药学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八)统筹协调做好其他药政工作
按照医改工作要求,对全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评价考核,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协助有关部门和股室贯彻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政策信息,沟通交流经验做法。
二、着力推进基层卫生改革发展
(九)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独立法人设置。开展全省乡镇卫生院名单重新确认工作。
(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
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开展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十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2014年3月—1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及信息共享化活动,不断提升全县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四化一提升”活动。继续做好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试点工作,对2011、2012年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三、切实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十二)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
严格按照乡村医生各项补助经费发放时间节点和发放比例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的工作任务和项目经费交付给乡村医生。落实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由每人次6元提高到每人次9元的补助政策。确保乡村医生各项补助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十三)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按照国债资金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要求,对村卫生室业务用房、设备购置进行标准化建设,努力消灭“空白村”。
(十四)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在“行政业务统一管理、技术流程统一规范、药品器械统一采购、绩效考核统一执行”基本型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向人员、财产、财务统一管理的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模式发展。鼓励各地村卫生室由政府或集体举办,乡村医生由乡镇卫生院实行聘用制管理,乡村医生社会保障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十五)开展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工作
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开展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并按要求做好注册信息备案工作。
四、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十六)加强健康档案管理
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继续健康档案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并由当前以个人为单位的电子档案逐步过度并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电子档案管理。为规范纸质档案管理,各单位要建立健康档案室,购置档案柜,由卫生局统一印制健康档案盒,对健康档案装盒进行管理。
(十七)做好重点人群的管理工作
一是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与预防接种结合起来;二是将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与孕产妇信息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与专业机构信息共享结合起来;四是将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的筛查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来;五是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落实高血压和糖尿病“体检、巡诊、健教”三方面10项防治措施;六是做好重点人群的动态管理与服务。
(十八)继续推广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到2014年底,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达到50%,以县为单位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
(十九)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关键词 基层单位;档案;利用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服务目标,同时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所在。为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单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我们对某单位4 年内档案信息资料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一、基层医疗单位档案利用情况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业务量不断增加,档案数量及档案的利用率也逐年上升。调查发现,该单位档案总数从2009 年的11931 件上升到2012 年的16196 件,上升率为35.7%;档案利用量从545 件上升到1363 件;档案利用率从4.56%上升到8.41%;虽然各项数据都在逐年上升,但是上升比例不高,从档案的整体利用程度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不同类别的档案利用当中,文书档案的利用量最大,共为1766 件。在所有类别的档案利用总量当中, 年度平均利用率达到48.25%。相比较而言,其他类别的档案利用率相对较低,依次为会计类档案604 件、实物类档案460 件、基建档案384 件、科研档案240 件、利用率较低的为声像档案和设备档案。
二、分析档案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
(一)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基层医疗单位,约有九成以的上工作人员是医务工作者,他们都是医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医疗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力量,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档案工作的认识知之甚少,普遍认为档案工作具有保密性,与他们的业务工作联系不大,因此很少会关注档案部门,更加不会主动到档案室查阅相关资料。
(二)档案利用信息化水平不高,成为阻碍档案利用率提高的瓶颈。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纸化办公系统已经悄然盛行,档案工作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要将档案业务工作与信息化管理进行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
(三)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档案的生命力在于档案价值的实现,作为基层档案工作者,要注重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原始凭证、记录和传递信息、资政决策、社会服务等功能,为医院的医疗技术、保健服务、科研发展、医保工作、信息化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和利用、解决医患纠纷促进和谐医患关系以及管理层决策等方面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
三、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档案工作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档案工作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持。档案业务部门可以通过举办“档案收集及利用工作知识培训”“档案利用实例”等相关知识讲座、制作档案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做到与医务人员们零距离接触,实地讲解档案的利用功能和档案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