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土地信息管理

土地信息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2 10:27: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土地信息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土地信息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59-0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当今的土地信息管理目标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信息系统能更加准确、快速、公正、透明,以往的系统已不满足时代的要求。利用日趋成熟的WebGIS技术,实现对土地信息获取、分析、管理、检索的高度自动化,对于水土保持事业来说是个重要课题,它必将促使水土流失监测步入新的台阶。

1土地信息管理

1.1土地信息管理的瓶颈

土地信息是水文水资源的重要基础信息之一,85%以上的水文信息都与其相关。我国的土壤流失问题很严重,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控制。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广大地区基于土壤侵蚀模型的各因子数据资料十分难找,甚至无法找到[1]。提高土地信息的共享,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其采集、加工管理的人力,降低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土地信息共享,与国家社会经济实现全面信息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与我国已经加入WTO息息相关。目前,土地信息的共享已成为对其有效管理的瓶颈。

1.2WebGIS的引入

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GIS发展的最新阶段。将WebGIS与我国的水土保持研究结合,及时提供科学、详实、直观的数据,为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最终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水土保持的研究真正做到社会化[2]。

2Web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土地信息采集,土地信息组织、存储及数据更新,土地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决策[3]。与传统的基于桌面和单机的GIS系统相比,WebGIS具有的以下优点,使提高土地信息共享成为可能[4]。

(1)更广泛的访问范围。客户可以同时访问多个位于不同地方的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大大方便了GIS的数据管理,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更易于实现。

(2)独立的客户平台。无论服务器是何种机器,无论服务器端使用何种GIS软件,用户只要支持通用的Web浏览器就可以访问WebGIS数据。

(3)成本低。普通GIS需要每个客户端配备昂贵的GIS软件,但他们只是使用其中的最基本的功能,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且客户端维护费也不容忽视。而WebGIS通常在客户端使用Web浏览器,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4)操作简单。用户不需要面对复杂的GIS软件,通用的Web浏览器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5)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传统的GIS处理能力完全依赖于客户端,效率较低。而当今一些高级的Web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将简单操作交于客户端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和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

(6)良好的可扩展性。WebGIS很容易跟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可以建立灵活多变的GIS应用。

3Web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上的发展

基于WebGIS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5]:一是存储海量的多时态土地信息数据;二是从多时态土地信息数据中快速获取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土地利用各地类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动态变化等信息;三是对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更新、管理、分析,能够输出各种查询、统计和分析结果。没有GIS的参与,开发1个有效的土地管理系统是不可能的,WebGIS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WebGIS系统的开发还不完善[3],一是在网络数据传输率、数据格式、系统操作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二是WebGIS的很多技术,如WebGIS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的制定、真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探讨等还有待深化。

总之,采用WebGIS综合高新技术手段实现了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探索1条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土地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极为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参考文献

[1] 刘海涛.基于WebGIS的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3):52-55.

[2] 陈箐,谢丽生.基于GIS的莆田市土地信息系统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3,10(3):79-83.

篇2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9-1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地籍管理业务量迅速增加,权属变更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地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土地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适时推出以GIS为基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 地籍测绘的内容

地籍测绘就是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来测定土地以及其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及利用状况的专业测绘。地籍测绘的任务主要包含外业测绘、内业编制地籍号,绘制宗地图、面积计算、成果输出及归档。形成的资料有:地籍图、宗地图、宗地面积量算表、调查表格等。地籍测绘的目的很明确,主要为了地籍管理,开发管理,交易管理以及评估、征税、收费、仲裁、地籍面积鉴定等土地管理提供基础图、表、数字、资料和相关的信息。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如基础设施、地下管网、通信线路、环境保护等)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籍测绘分为地籍基础测绘和地籍项目测绘两种。地籍基础测绘是指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的建立平面控制网,来测绘形成的基础图纸—一分幅地籍图。地籍项目测绘,是指在地籍管理、开发管理以及其他土地管理过程中需要测绘土地平面图及相关的图、表、册、薄、数据等开展的测绘活动。地籍项目测绘贯穿于整个土地权属管理、交易、开发等土地业务全过程,工作量大。其中最大量、最具现时性、最重要的是土地权属证附图的测绘。

2 地籍管理中引入GIS的意义

将GIS引入地籍管理是对传统地籍管理方式的一个突破,它标志着地籍管理走向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管理模式。我们知道,地籍信息包含坐落信息、自然信息、产权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坐落信息对于土地确定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在传统的地籍管理中,土地坐落一般都以城市的街区名来定义,而街区名有模糊、易变、不精确的特点,难以从根本山杜绝重复发证等现象的发生。引入GIS后,将办证的地形图紧密关联,通过地形图的精确坐标来定义土地坐标,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图管证,保证土地确权办证的准确、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土地GIS可以进行任意地理范围内土地的各类统计分析,如产权发证状况分析、产权变更面积统计与分析、产权查封、抵押的统计与分析等,能方便了解城市土地的状况。

3 地籍基础测绘与GIS的关系

地籍基础测绘系统实现全数字化的基础测绘,通过使用各种测绘仪器,采集地籍测绘点坐标,绘制包括地籍分幅图、录入土地勘测属性数据、填写土地调查信息。另外采集的数据还有政区、居民地、交通与管网、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地名等内容,这些数据全面反映了数据库覆盖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可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商业布局等方面、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报警等个专业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这些基础测绘采集的数据是GIS的源头,数据采集是GIS的运行和使用离不开通过测绘获得的数据。地籍基础测绘行业作为地籍GIS应用基础数据的主要生产部门,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其地位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更加彰明较著。

4 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发展前景

构建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将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为土地管理提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建设用地的征用,预审,供地,确权,建设用地批准下达等办理阶段的定位,定量和可视化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和高效的指标核算工具,有助于动态把握对土地实施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土地审批与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

(2)巩固技术优势,拓展城市测绘业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土地管理类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丰富了测绘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技术含量,在基础土建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供定位分析、定量分析、可视化分析的成果,有助于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变政策优势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

(3)促进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转变。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测绘行业已经在数据采集、辅助成图、数据建库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测绘行业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到现代化作业方式的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丰富测绘成果内容与表现形式,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60-01

随着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土地规划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水平。所以,为了保障大量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的使用,土地信息系统被人们所采用。现如今,GIS技术已经变得十分成熟,它具备着描述、存储和输出的强大的功能。因此,土地规划系统被应用到土地资源的控制上,对其进行着操控和管理。

1. 土地规划系统实施的必要条件

1.1 国家政策的需要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土地规划和开发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于土地的整体规划问题。土地要不定期的修编,而这种模式也是一种信息变化的过程。建立土地规划的信息系统,对于土地的整体利用和规划是一种保障,它能够监控着土地的使用。也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对于国家来说,政策的调整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去适应,在这一方面,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它的优势。

1.2 土地调查的落后

在土地的规划中,涉及到对土地利用的现状的调查。传统的调查方法很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考察、测量,选用合适的比例尺,把土地的使用情况呈现在图纸上,并且要做出相应的调查报告。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过程,并且咋调查途中会耗费很大的人力以及物力,时间上也很漫长。这种传统的调查手段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土地使用,所以,土地规划的信息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一现状,并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1.3 信息管理的要求

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使得管理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对于土地管理而言,土地的变化频率很快,所以土地的规划使用都需要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以计算机为依托,应用现代的高科技,实现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省去了大量的劳动力,还能让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如果要查找相应的数据的时候,只要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很快的得出想知道的结果。土地规划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水平。

2.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议

2.1 数据库的建设要加强

土地规划的信息系统主要是靠数字转化来实现的。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数据库的科学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要设定适合的比例尺,将土地的使用状况清晰的呈现在图纸上。另外,各个地方的土地信息系统也需要加强和完善,使数据库所涵盖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完善,可以为土地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由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速度很快,数据库一定要赶上土地开发的步伐,实时更新,能够及时的反应土地的使用状况。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所有技术人员付出努力,不断的去完善我们的土地信息系统,让它能够更好的造福于人类,为人们合理的利用土地提供科学的依据。

2.2 制定科学的建设标准

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上,我们需要制定的是一个统一的,有层次的管理方式。比如,从全国来看,土地资源的管理应该是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层次化的管理。每个区域的差别都不一样,土地资源的用途也不同。但是从整体来看,各个区域又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因此,每个地方都要以自身的实际为依托,根据自身的变化来做出适当的信息调整。以确保在应用到信息的时候的时效性。这样也会减少在实际操作中的错误。而且,文本、图库等的统一,也能够让各个级别的土地资源的数据实现共享。这样不仅减少了建设数据库的时间,还能有效的避免了过多重复的现象。

2.3 建设健全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能够全面的对各个级别的土地进行监测报告,并且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土地的规划、土地的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土地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让人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数据库的信息更加完整。这样的信息系统才能够更好的为土地资源的使用作保障,充当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的科学依据。因此,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这项工作,定时的去检测系统内的状况,遇到漏洞及时解决,各个阶层的土地资源的数据做到真正的共享,为以后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建立的可能条件

3.1 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部门中将GIS应用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情况很多。土地管理部门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应该加大投入,它基于土地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为土地资源的动态做好监控工作,相信在未来这一技术能够更大限度的应用在土地管理之中,为国家的土地规划及管理做出一份力量。

3.2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GIS的应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这项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单独靠企业本身是不能够达成的。并且其中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需要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操控。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硬件和软件都具备的前提之下,才能让其顺利的运行。因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领导的支持、政府的支持、资金的具备这些条件都是必备的条件。

3.3 基础工作的准备

目前来看,各个部门对土地的监控管理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个县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已经对本县内的土地使用情况作了调查和了解。这些实际的调查也为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数据保障。甚至有的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本地区的土地使用数据库,这些数据也能为建立信息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4. 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方法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为了实现最终建立土地信息系统这样的大目标,我们可以从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着手,为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首先我们要做好调研工作,然后作目标的设计,设定将要达成的效果。其次是功能设计,然后是标准化和规范化设计,当这些设计都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开发了。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运行调试环节,如果通过就可以启用信息系统,如果有问题,就要进行意见反馈,回到上一个步骤,重新设计或者纠正。

总结: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上,我们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利用已经变得很迫切。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才能对土地合理利用进行保障,才能实时的监控土地的使用状态。因此,面对现有的土地管理状况,一定要用科学的手段去管理,做到对系统漏洞的及时修复,对土地数据的全面掌握,各个地方的土地资源数据能够达到真正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石岩. 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1:65.

篇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scope of land for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traditional old land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and management to realize scien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it must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land management,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s our country 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技术滞后、效率低、数据更新慢、信息化水平低,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工作的需要,亟需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信息化体系。土地利用信息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宝贵的资源,信息原本的功能主要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了土地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信息的收集而言,一般需要搜集平时比较常见的土地资源材料,例如在实际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土地管理方面的报刊、杂志等可用资料进行搜集、分类以及排号,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此外,还需要经常性地去基层对各种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现状图、占地位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土地资料的汇总记录则在档,然后将其输入至计算机之中,例如可以将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输入至EXCEL表格之中,这样到时候可以自动地调取相关信息,这大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都能够联网,那么对于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就能够很好地加以了解,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更为及时地造福于全人类,为节约土地资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由于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非常少,加上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耕地更是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土地信息的收集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是指导社会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发展土地信息势在必行。

二、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现代管理模式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面对信息化革命的浪潮,土地管理也不可能例外。因此,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合乎时势。

2)土地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信息化的帮助和支持。土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比如由土地资源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所得到的大量有关土地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事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以必须要得到科学有效地管理,而过去传统的手工处理效率低下,纸质存储的方式容易出现差错,在土地信息的保存、更新、传递和共享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自身工作之所需。

3)加快信息化建设将会不断完善现有的土地管理技术体系。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由测量、遥感和土地勘查网络等组成,如今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LIS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IS技术,将会与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以及GPS技术等一起构成不断完善的土地管理技术体系,这种以LIS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土地管理模式将会是未来土地管理的主导,同时LIS技术也将成为土地管理技术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4)实行土地信息化管理具有多种优势。实行土地信息化管理在资料保存、数据反映、建设维护和应用等反面,与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资料保存方式以纸质为主,容易损坏,不能长久保存,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差,使数据不能及时共享,在建设维护反面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不方便,而信息化管理方法,易存储,可以及时更新共享,误差小,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少,使用起来很方便快捷,提供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2、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人力条件作支撑,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库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GIS和LIS技术日趋成熟,并不断被应用。这些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都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条件。

2)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经济条件。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所以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济上保障。

3)土地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近些年来,随着不断加强对土地管理部门职工干部的培训以及一些高校陆续开设土地管理及相关专业,从而提高了我国整个土地管理行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这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人力支持。

三、土地信息网络的构建

由国家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考察团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起步虽然晚于西欧和北美,但他们较好地借鉴了西欧、北美的经验,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土地信息系统模式。主要目标是:①保证土地边界的精度要求;②向公众提供准确、快捷、经济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管理登记服务;③为土地交易及房地产开发提供技术上的保证;④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土地信息;⑤满足政府各部门对土地信息的要求;⑥为公众进行土地登记提供“一站式、柜台化”的服务。加强土地信息宏观调控是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土地信息建设的经验.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正确要求,促进社会发展,少走弯路。

四、将计算机软件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土地信息管理之中

随着信息化程度地不断加深,使得计算机技术普遍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研究发现,VPN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管理系统的构建之中,并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VPN的意思是“虚拟专用网络”,它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VPN技术指的就是一种运用身份验证、密码以及隧道协议等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专用性的网络的技术。根据以上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也可以将VPN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土地信息管理之中,具体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VPN技术运用于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示意图)

五、结束语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土地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一个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大阻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而使得土地资源管理更加地高效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土地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就更加地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高效性。通过不断加快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清,于正林,论广东省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2]高金萍,李应国.基于ArcGIS技术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J].林业资源管理,2003,2

篇5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存在这很多自然资源的滥用与浪费的现象。土地作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在得到开发的同时也存在着被滥用的现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都受到了损害,为避免这一现象的恶化,采取一定的手段管理土地资源非常必要。为了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其进行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成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1 土地信息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也更加注重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目前我国通常采用将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录入掉资源管理系统中。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土地管理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土地资源的详细信息。与此同时,对土地资源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也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上的准确定位,从而为管理人员的考察工作提供方便。另外,信息化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准确的适应土地资源的分散性,也能进一步帮助土地资源管理人员较为轻松的分辨出分散的土地的不同特性。而且,科学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提供出合理的参考意见。

2 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处于世界第三名的位置。广阔的国土面积,也决定了我国的土地资源信息法多样化,这也加大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工作的难度。而目前的社会现状要求对土地资源的信息管理应该做到科学、准确。但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仍是传统法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土地资源管理所提出的严格要求。

2.1 信息更新的时效性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所应用的信息采集手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所需的信息大多需要人工手动采集,这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又由于旧有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人工采集的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在系统中得到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管理的时效性。而且土地资源属于一种很特殊的自然资源,随着时间的改变,资源自身很容易发生变化,这也会导致人工采集的信息准确度发生变化,在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信息的时效。在信息的采集、录入、变化、再采集这样的循环中,信息始终不能及时、准确地被系统收入,这将对国家相关部门的土地资源管的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2 没有完整的数据库

传统的土地管理系统中,土地资源相关信息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手段获取。这在严重消耗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无法做到将土地资源相关信息整理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又为数据库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在工作时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实现对土地信息的了解。但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不仅降低了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一定程度上给土地资源信息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困难,这也就造成了土地资源工作难以取得进展,甚至会对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造成麻烦,因此急需得到改善。

2.3 维修以及应用问题

土地管理信息信息系统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而传统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纸质档案为载体,由于土地的复杂性就会导致纸质档案浩如烟海,不易于管理以及维修,而采取多媒体作为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是由于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极为广泛,而这种广泛性就造就了网络的不安全,从而造成信息的外漏,而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文件极易损坏,这也就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在应用方面,纸质搜索不易,多媒体存储的文件易于检索也极易泄露,这也造成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实用性。

3 改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掌握土地资源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也因此采取措施改善目前土地向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3.1 更新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电脑的普及,信息化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改善土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措施之一。而为了信息更新的及时就需要建立结构性的土地管理资源系统,利用计算机构建国家级、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的总体结构框架,更新信息采集的设备,每一乡级单位都有着一到数位的土地信息采集人员,并及时的更新本地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上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的根据下级的更新内容及时的更新,从而提高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初次之外,系统应该采用操作简单的B/S作为系统的真题框架。

3.2 扩容数据库

数据库是土地信息存储额载体,而土地资源信息多且杂,且土地信息具有失效性,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新,因此数据库的容量必须够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仅存储着各地土地资源的信息,更加存在着历年土地的分配、评估等,而容量足的数据库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管理人员对土地资源的信息有着充分的认识,因此扩容数据库是完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措施。

3.3 根据实际具体设计系统

一个恰到好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能令管理人员的工作事半功倍,更可以更好的为法律等其他促进社会发展的条例的制定提供更为具体的参考,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建设是保证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性的重要措施。而就需要开发人员根据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应用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将更模块完整的综合到一起,除此之外,还要定时的对系统进行维护,便于系统的运行。

4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意义

土地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社会发展的各方各面都有着其他自然资源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的信息具体化,便于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的规划,而信息化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有别于旧有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使得检索更为方便,而且更在一定程度上及时的更新的各地的土地信息,方便国土局的工作人员合理的进行土地规划,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土地资源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资源,在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寻找到符合实际生活要求的科学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要及时、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使土地资源能够完成现代化的建设。这也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关键的是矿区土地开发和耕地开发[1]。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看,想要落实良好的土地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土地质量、增多更低面积,而且还要强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土地结构,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可利用的土地[2]。土地测绘技术作为支持土地开发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有着积极意义[3]。

1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中的价值

1.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矿区开发管理的作用随着矿区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矿区开发管理中成为一种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水平愈渐提高的前提下,促使矿区测绘技术也逐渐适应了信息化时代,融合了信息化的测绘技术,将其应用到矿区开发管理工作中去,显现出了极大的定量、定位、定性以及可视化的应用特点[4]。

1.2矿区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合理的测土比例尺是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获得高质量工作结果的重要保障。针对大部分地势起伏波动不明显甚至平坦的矿区,较多情况是采用1米做网格测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多数部门对矿区测绘工作所提要求。但是对于那些地势气腹较大、地貌相对破碎且通视不畅的少数矿区,需要设置合理的高程网点,且需将测试高层网格间距设置在小于1米。

1.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1.3.1全球定位系统该项技术是矿区测绘技术于信息化发展进程当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应用优点是快速、精准确定测量点之间的物理坐标,进一步保证了矿区测绘技术的精准程度。且全球定位系统是于静态下进行测量工作的,换句话说,在做高精度的测量工作时,全球定位系统无需借助点、点间具备通视条件便能完成测量,不仅省力、而且省财。如果再能将GPS-RTK这一技术应用到定位系统里,更是能够让我们及时、精准的掌握到定位结果于测绘结果。现阶段,矿区测绘中广泛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这一技术,也促使矿区测绘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由此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不断的丰富测量资源信息,为矿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良好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矿区测绘为开发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资料,并在技术方面也给与了大力支持,为矿区开发管理的顺利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矿区开发管理准确度的提高、开发管理科学性的提升,也使得矿区测绘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所以,对矿区的开发管理,只有良好地应用矿区测绘技术,才能实现对矿区权数界限与位置的精准确定,进一步保证矿区测绘精度,满足矿区开发管理的根本需求,促进矿区开发管理效率提高。1.3.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即传感器技术,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与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的特征分析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等等。该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丰富化、获取速度快、各时段持续获取等。近些年来,诸多领域中遥感技术都得到广泛应用,因而,也要不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改进与完善,将其融入到矿区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管理中去。

2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中的价值

2.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耕地开发管理的作用

耕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能有效提高耕地开发管理的工作效率。为耕地开发管理做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参考,进一步保证耕地开发管理质量,有利于约束耕地管理部门做公开、公正、公平的执法行为。

2.2耕地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关键点的测量是指高层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与标高,还有窑、沟的面积与比高等信息。在做耕地测绘的工作时,要明确标注上述这几个点的位置。同时,还应于测绘图上显示出居民田地、园地、林地以及沟、渠等各方面信息,相应的把这些地方的使用时间也在测绘图上标注体现出来。另外还有旧城改造区域的园地、林地里的树木种类、树木年龄以及林地面积等内容,都要于测绘图中做详尽的标注。像是居民人口密集度、房屋面积、建筑新旧以及容积率等信息,也是不能忽略的。这些关键点的信息都有助于耕地开发管理工作者进行良好、高质量的管理,便于日后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具体应用。

2.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2.3.1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将系统将录入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空间分布的方式,完成输入、存储、编辑、管理等一系列数据运行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耕地信息系统建立、耕地开发工作等耕地工程勘测行业地理信息系统所做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对耕地的统计、评价、调查和地籍管理。2.3.23S技术3S技术是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相互结合的新型勘探技术,其子最主要的优点是将三种技术的缺陷互相弥补,将三种技术的优点共同方法,能够高效地测量出耕地变化信息,使最终构成的耕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完整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从而使耕地开发管理的需要数据更加精准。3S技术将这三种技术想结合应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有利于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3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中,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使矿区测绘技术和耕地测绘技术更为先进、规范,其中矿区测绘技术信息化更明显,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矿区开发管理的有力手段,发挥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各类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通过提高技术信息化的含量,保证数据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樊海峰.现代测绘技术在程村矿区测量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8):19-19.

[2]刘群,张恒.基于GIS的矿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9,7(2):39-41.

篇7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5-0246-01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规划好、利用好国土资源,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与支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成为当前和今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需要面临的迫切难题。

1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功能应用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利用国土局现有的影像、矢量数据,对在建项目进行跟踪巡查,对在建项目是否合法进行认定,并能够记录下来各次巡查及复查。主要是通过手持PDA采集巡查项目用地的图斑,记录其基本信息,然后导入图斑数据到局里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填写属性信息完善在建项目的信息,可以文书打印、报表统计、向手持设备下发影像数据、回收手持设备的数据、完成项目,对项目的归档整理等。下面我们从系统的应用角度做一分析。

从系统建设应用来看,系统要图文并貌,能够反映实地情况,形成准确实时的巡查信息(包括图片、多媒体、报表、报告等)。巡察专员利用该系统既可针对既定目标定向巡察、又可实地巡回随机发现,准确,实时进行定性判断。

从系统实际操作来看,可以下发基础影像数据到PDA,为PDA巡查采集图斑提供数据基础。导入PDA采集的在建项目图斑,应包含在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和现场照片等。在对巡查目标进行实地巡查生成实地图斑后,同时即可以填写巡查记录,根据系统提供的土地规划、土地现状、影像和矢量信息等,马上即可判定此次巡查土地是否合法,并能够把巡查目标规划、现状、手续、实地照片等信息同时录入系统[1]。对已经巡查过的目标进行复查时,可实时填写复查记录。在认定巡查目标为违法后,可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行政处罚通知书等等违法相关的文件。系统能够对巡查结果按城市、地区等范围进行月、季、年等统计。在巡查结束后,如果对巡查结果没有异议和需要的修改,即可对巡查结果进行归档处理。

2 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应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土资源“管得住,用得好”,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积极主动预防和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履行好执法监管职责,实现执法监察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国土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要。

2.1 GPS动态巡查数据采集

辅助巡查人员以数字化形式快速准确地采集、记录、传输调查地块三个方面的数据,即位置数据、照片数据和违法数据。位置信息通过GPS终端自动定位,照片信息通过终端内置的照相机自动获取,违法信息通过填写电子表格自动实现数字化记录。违法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国土局控制中心。

2.2 动态巡查监管

动态巡查监管主要是督促巡查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线进行巡查,对违法行为起到提前发现,提前制止的作用。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播放巡查人员的历史巡查路线,巡查路线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3 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

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旨在实现执法监察工作流程的网络化、无纸化,增强各级部门之间和与其他业务之间的互动,提高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和执法监察效率,规范执法监察行为,节约行政执法成本,为管理决策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2.4 案件督办管理

通过案件督办管理可以实现督办案件的网上下发上报、被督办人可以网上办理案件填报办理情况,而督办人可以实时的查阅案件的办理情况对督办案件进行监督。通过济宁市国土资源局的专网可以实现市、县、镇(乡)三级督办。使得督办案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3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趋势

3.1 违法违规用地调查的精准化

基于SDCORS,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场调查工作的高精度、快速定位。在差分GPS服务的支持下,普通巡查人员通过使用便携式手持GPS数据采集终端,便可得到亚米级精度定位结果,解决传统手段丈量面积不准确、测量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3.2 动态巡查信息采集的数字化

采用移动GIS技术,基于各种空间信息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辅助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采集。动态巡查工作人员利用手持PDA即可方便地查看地块位置、土地利用现状、规划等相关信息。可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发现嫌疑违法用地,并实施调查,解决以往手工填写巡查表格,调查取证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

3.3 执法监察管理的网络化

通过市局、区(市)县局和镇(乡)国土所的三级联网,实现网络环境下土地执法监察数据采集、传输、查询、分析、应用,便于上级领导通过监控平台实时了解基层巡查人员的位置,巡查结果和工作状态。保障各级国土执法部门数据的快速更新和一致性,彻底解决数据上报周期长、下清上不清、瞒报漏报等现象。

3.4 执法监察业务办公的自动化

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一套全面、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从内部来看,针对土地动态巡查、违法案件发现制止、立案查处、案件移送移交的土地执法全过程,采用信息管理和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土地执法全过程的办公自动化[2]。从外部来看,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管理系统可以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系统交换业务数据。

3.5 土地执法环节管理的一体化

从软件看,平台充分集成了GIS软件、工作流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从硬件看,集成了GPS、数码相机、电子罗盘、PDA、无线通讯模块、GPS基准站、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网络设备。从网络看,平台集成了GPRS无线网络、局域网和VPN专网。从数据看,平台集成了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表单数据、照片数据、档案扫描数据等。

3.6 巡查区域的网格化

在管理上实现巡查人员区域的网格化分配,根据监管平台的人员定位和轨迹查看对比巡查区域的分配表可以明确巡查人员的巡查状态。巡查区域的网格化可以通过巡查区域的系统分配,落实具体巡查任务到个人。从数据上看,数据按照网格化分配减少了手持GPS上的数据存储,提供设备的运行性能。

篇8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通过合理安排国土资源规划,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通过应用地籍信息,有利于确定土地权属,从而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2.国土资源管理概括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化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大家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3.1地籍数据组织

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地籍数据不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地籍的基础。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因为大量的空间数据被输入以及处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使项目延期或者无法完成。数据库按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个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专题图层。数据库组织应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严格执行。其中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包括点、线、面。需遵循地理覆盖面全、信息不冗余的原则。

3.2数据软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开发土地管理地籍数据的数据库软件,这项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处理海量的GIS数据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合理地管理。现在已有很多数据库软件能用二进制数据将空间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同样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处理等也可以用属性数据来储存。

3.3系统软件结构

C/S模式结构和B/S模式结构是现有的两种常用系统软件结构,“请求—响应”这种应答模式是C/S系统基本运行模式,C/S系统软件结构的核心是数据由服务器集中管理,这个系统结构在接收客户机请求的同时还能将响应结果发送回给客户机;客户机除了可以发出请求和接收回应之外,还具备控制、计算能力。C/S系统软件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不过安装所花费的流量较少,安装速度比较快。B/S模式结构是由C/S模式结构和WEB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结构,客户端可以通过一般的浏览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浏览。B/S与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伴随着WebGIS的发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门对网络办公的要求,使用率越来越高。数据检查、管理、输出、专题图制作和数据库维护等是C/S结构模式的核心模块。B/S结构模式的核心是系统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数据的基本情况,确定数据订单后传送给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把请求信息回应给用户。

4.地籍信息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1地籍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方案,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城市规划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城市总体划分、功能分区、城市设计等等,在各项规划内容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依靠完善的地籍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地籍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资料,而且由于其具有空间特征,因此,通过应用地籍信息,还可以对城市容积率、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指标等进行计算分析,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水平。

4.2地籍信息在地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地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供应土地资料,并制定完善的土地出让以及地价政策,在拆迁征地方面,需要加强拆迁赔偿管理,地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即为地籍信息。地籍信息中包括土地来源、土地所在位置、面积、信息代码等各类资料,其详细记录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及规划利用现状,因此,能够为地政管理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土地出让方面,地籍信息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由地政部门拟定具体的用地方案,然后由地基管理部门制作地图信息,比较用地方案是否符合地籍信息数据,如果发现矛盾问题,则还需要对用地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用地方案进行调整后,即可返回地政管理部门,并签订规划后的土地出让合同,最后返回地籍系统,完善最新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性质、土地用途等等。由此可见,将地籍信息应用于地政管理中,不仅能够保证土地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有利于完善地籍信息资料。

4.3地籍信息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地籍信息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其中房地产产籍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籍信息是由国家负责监管的,地籍信息中的土地信息具有法律意义,因此,在房地产产权认定方面,也应该合理利用房地产产籍。在地籍信息中,房地产数据是由很多部门所组成的,包括房地产登记数据、历史用地数据、临时用地数据等等,通过合理利用各类房地产地籍信息,能够为房地产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4.4地籍信息在土地使用费征收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方面,土地使用费又被称为地租,其能够体现出国土资源的经济特征,通过征收土地使用费,有利于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土地税收。在土地使用费征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各类信息,包括土地所在位置、土地等级、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等,对于不同的土地,需要征收不同标准的土地使用费。因此,在征收土地使用费方面,也可以充分应用地籍信息,提供完整的土地使用资料,为土地费用的征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5地籍信息在土地监察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土地监察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土地监察,能够及时发现随意滥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比如擅自增加建筑容积率、违章建筑等等。为了保证土地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应该充分利用地籍信息,促进城市化建设,避免国土资源流失。

5.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城市规划建设、地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土地使用费征收、土地监察等等,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以地籍信息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国土资源规划合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磊,杨昆,赵俊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2(3):1-10.

[2]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27-133.

[3]姜建军.“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的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工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1-8.

[4]春雨.赤峰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J].西部资源,2014(2):20-20.

[5]张淑培.国土资源部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J].西部资源,2014(4):54-54.

[6]张宝,彭志帆,赵锁志.我国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发展现状综述[J].西部资源,2012(1):135-136.

[7]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40-3841.

[8]李玉春,丁志平.关于数字地形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J].西部资源,2010(6):17-18.

[9]姚彤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3(1):78-79.

篇9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的特点令传统的土地管理体制显得力不从心,不再符合现实要求。借助卫星导航及航天测图的先进技术而形成的地理信息系统能为土地管理提供可靠数据及分析结果,了解当前土地利用总体情况,从空间与时间上总体把握个别土地的细节变化。地理信息系统中汇集了土地管理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形成了体系化的土地信息系统,解决了我国土地管理中数据采集难,分析不准确的问题,最终很好的为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服务。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地籍主要是指对土地的位置、数量、权属、用途以及质量等情况进行记录,是土地的一种登记薄。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土地的权属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我国土地开发和利用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地籍权属的变更和调整工作。在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在地籍管理中应用技术来进行辅助,这样可以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地籍管理的质量,保证地籍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进行地籍管理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开发,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利用的土地进行等级以及权属的划分,同时对土地使用、居民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率能够进行更好的分析,可以将分析的内容统计在数据表格中,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可以进行查询、分析以及统计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要利用的土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在土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的地区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土地管理工作更加的重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地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组合而成的应用工程系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发展和优化,对土地管理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2、土地评估、规划及利用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空间叠加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和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质量和适宜性进行更好的评估,在进行评估的时候相关的评估等级指标也是可以获得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已经获得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时候,可以对土地农作物以及草场中的预计产量进行预算,通过运算可以对土地的潜在生产潜力进行预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和人们生活中需要的粮食产量进行结合,对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进行预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人们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规划和利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所需要的信息就是一些预测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分析,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是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的。

3、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土地定级评估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在进行土地定级的时候建立图件数据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图件建立的时候可以将土地的情况使用地形图进行反映。可以通过比例地图来作为地形图的底图,然后利用扫描仪器来进行扫描,然后利用图片处理技术对底图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得到要使用的数据信息,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形图的准确性,可以在地形图中输入相关的坐标值来进行地形图的精确确定。地形图中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对一些特定的地貌进行反映,同时在反映道路的时候可以利用线状来进行表示,这样能够更好的表现地形的特征。

二、土地管理中多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之途径分析

1、加强数据采集建立大型数据库是前提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与关键就是数据库,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土地管理的计算机化。土地数据作为第一手资料,是了解土地利用情况的最直接因素,我国土地幅员辽阔且地形复杂多变,传统的各省土地管理部门人工检测已经不符合现实要求。因此,利用卫星遥感成像技术及GIS技术下LIS数据库建立才能做到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大型数据库应包含数据输入、编写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汇总数据变更子系统;符号库管理子系统及图形缩编辅助子系统,并且包含查询、检索、输出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及土地利用预测子系统。建立相关子系统,实现数据从采集到分析到查询的一条龙作业才是实现数据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为土地管理提供信息反馈基础,根据数据库记载土地管理部分人员可以有效查阅到该地区地域土地利用情况及现实保护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土地管理政策。另外,建立多元化的数据库系统构成,提高数据库含金量也是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法宝。

2、三维GIS与时态GIS建立增强数据处理时效性

现阶段通常的数据库就大多采用GIS技术系统下的软件平台,数据包含两种,分别是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应的是点、线、面三种地理要素而属性数据则是描述性数据。基于GIS技术建立综合性数据库有助于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及有效查询,另外GIS技术的统计与分析功能,可以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地域划分做出年度变化分析与地球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十分直观。计算机技术与海量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三维GIS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空间三维GIS技术就是要突破二维空间的限制,从真三维空间来分析问题。像地质、矿山、海洋、城市景观规划及空间规划等方面更需要三维技术的支持。在土地管理方面,如果我们借用新的3DGIS技术则可实现土地资源的真三维空间分析。另外,时态GIS的核心就是将土地数据环境拓展到一个时间层面上,在土地管理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宗地的买卖,一块宗地在历史上可能会经过许多次买卖与变化,在处理土地纠纷和实现土地状况监测上就需要一个能记录历史数据的时间轴系统,在多时态的情况下对该土地数据进行记录、反馈与评价。建立在三维基础上的土地数据采集与评价系统是动态的、可持续性的。当然,目前3DGIS理论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但其发展前景却是相当广阔的。

3、加强培养国家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是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不仅需要现金的科学基础为支撑更加需要法律法规作保障。目前,规制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主要为《土地管理法》及其他行政类法规。我们的法律教育也只将《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制土地管理方面问题的法律在行政法中略讲,导致学生对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政策不是很了解,造成现实情况与法律制定相互脱节。因此,建立起一直熟悉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队伍则是解决土地纠纷、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保障。另外,在GIS数据库中建立以相关国家土地政策为内容的子系统,积极宣传国家土地保护政策也是重中之重。作为子系统的国家土地政策部分,既可以满足公民查询的需要又可以将法院审判有关土地纠纷案例的判决归纳其中,真正实现法律资源的共享。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向着更加简单和小型的方向进行发展,对我国的土地管理意义是非常大的,对城市规划和发展也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10

在我国制定的土地宏观调控、规划城乡、土地用途管制等政策中,土地的信息化管理是这些工作的主要参考,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土地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过程中,测绘技术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为测绘技术不仅能保持土地的工作质量,缓解相关工作的劳动强度,还能给土地的管理带来方便。

土地中测绘的含义以及技术构成

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测绘工作也变得信息化。测绘中的信息化主要是结合了各类信息技术,并且对需要运用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样能更好地创建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实现资源的交流共享,这些发展都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增长。土地管理中的信息化测绘主要是指以信息化的技术作为基础,同时结合数字化的测量,以网络化的环境作为支撑,从而来实现信息化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测绘中重要的促进因素是技术发展的因素,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整个信息化测绘主要发展成为以GPS、GIS、RS(即“3S”)作为技术核心,测绘过程中涉及到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输出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测绘,从而让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实现了一体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操作方式。

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其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土地管理开发的相关部门要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技术的革新,而土地信息化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工作都必须依赖于测绘技术。在目前,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土地的测绘中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前景也很大,主要应用的范围包括普通工程的测绘和精度工程的测绘两个方面。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重点作用是用来改善测绘的精度,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来确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全球定位系统静态、快速静态的确定和测量等操作不需要点间通视就能够完成不同的测量工作,而且精度特别高。而用RTK技术实施的控制测量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定位结果,还能够把握不同方位的定位精度。在通常情况下,使用RTK技术开展实时定位可以获得的精度在厘米级,另外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还使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以外,RTK技术的运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形测图、地籍的测量、界址点点位等等各个方面。精密单点定位也是一种新技术,这种新技术能够保证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这对于高精度的测量一般要结合PPP技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改善精度级别。

如果在进行土地的详查过程中,在地图上能够找到可以引点的明显地物最好,如果找不到可以引点的明显地物的时候,对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说,土地的利用现状图上面网交叉点的坐标是已经知道的,与GPS的坐标系统式相一致的,当将坐标输入到GPS中的时候,可以利用单点导航功能就可以带领到达目的地。

遥感技术(RS)

遥感技术在信息化时代中飞速地发展,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被广泛收集运用,普遍运用在土地的概查、土地的调查、动态的监测以及土地的更新方面。从30m的分辨率到0.61m分辨率数据均能够在各项土地资源管理调查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能够结合遥感实施土地利用了性的识别,人和机器的交流辨别科学性达到90%至100%,自动的分类达到了85%左右;

使用遥感会对人机交互式边界的提取带来一些影响;

使用遥感技术能够对土地资源的类型空间分异特性进行分化,并且与地理信息系统性结合,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区的一些实际情况,从而来选择适当的分析评价因子,最后再结合一下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一些特点,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的定级进行分析,并且作出一定的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之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运用在建立和土地的管理以及规划等方面,因此,GIS就成为了土地管理、创建土地信息系统的有效方式。在GIS平台之上建立起来的土地管理系统能够实心各项不同的操作,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能够进行土地的调查、土地信息的登记、土地资源相关数据的统计以及评价,并且向地籍管理提供参照的资料,这样可以方便于土地法律的咨询工作。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运用于城乡土地管理范围,能够加快地籍管理系统、时域地籍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立。

“3S”技术

“3S”技术的运用是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最为核心的一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3S”技术在运用到土地资源管理方面之后,将会得到不断地更新与不断地调整,从而来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工作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等,促进了“数字化国土”模式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的运用,不仅保证了土地测量的准确性,而且还能为相关的测量人员减轻工作的任务量和劳动量,这样就很好地保证了土地管理的顺利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社会的发展。在当今以及在今后的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测绘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燕平.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07,4(2):31-33.

篇11

中图分类号: P27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47

现阶段,地籍管理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在强化地籍管理质量的同时,也为检索和查询地籍信息带来了便利。在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能够使空间信息、地籍属性以及管理信息得到储存,并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大幅度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不仅如此,提升地籍档案信息服务功能以及编研效率,也能够推动土地规划建设的信息化进步与发展。

1 信息化在地籍管理中应用的内容

1.1 对地籍档案目录自动编制

对地籍档案目录的自动编制,应用到的是信息化系统的交互检索信息功能。具体体现在地籍档案管理工作中,扫描仪和计算机的运用,便于自动编排地籍档案案卷号,同时,也为随时检索地籍属性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备查看以及快速查找地籍档案信息内容的功能。

1.2 协调地籍管理办公各项内容

为了做好地籍管理工作,不同部门之间对各项业务的处理要做好衔接,积极配合,从而保证地籍业务能够有序进行。不仅如此,地籍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不能出现纰漏,从而规避对地籍整体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需要在处理地籍业务中,各部门协同办公一体化,大幅度提升地籍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3 辅助地籍档案编研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具备快速查询地籍档案信息的功能,对于提升地籍档案编研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显示空间分层信息,完成图形的编辑与绘制,从而高效提取编研信息,大幅度提升档案编研质量,最终促进城市地籍决策和规划的快速发展。

1.4 共享土地规划管理部门档案数据

现如今,社会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均离不开地籍档案信息。为此,我国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要不断应用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借助信息系统来地籍相关数据,并在各部门间共享这些数据,实现地籍高效编辑的数字化过程。除此之外,共享土地规划管理部门档案数据还能够实现集成管理地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重要目的,进一步保障查询地籍档案图形和图征环节的顺利实施。

1.5 应用互联网地籍信息

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实现了信息管理以及空间属性信息的存储功能,不仅如此,在互联网上,均能够查询和以上信息,便于快速的检索和检查信息步骤,并有效推动了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地籍管理部门也可以一部分相关地籍档案信息,进一步凸显地籍信息的服务性,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

2 信息化在地籍管理中有效应用的路径

2.1 高度重视地籍管理信息化

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政府应给予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实现思想的统一。不仅如此,在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相关部门还要选派优秀管理人员积极投身到该工作中,以此来推动地籍工作队伍的快速发展。同时,地籍管理工作中,可以指定长短期的发展目标,用来督促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2 强化应用新型专业化技术

地籍管理应提升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例如航测、数字化测绘以及遥感技术等,继而提升调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针对于土地登记与持证上岗制度还有待健全,在持证上岗制度的规范下,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将得到有效保障;而在制度的作用下,充分吸纳各界社会力量,这样一来,土地登记工作与效率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实现科学规范地籍管理工作的目的。

2.3 加快建设地籍信息化步伐

加快建设地籍信息化步伐,能够使国土资源政务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继而构建信息平台满足相关政务工作需要。目前,应用系统之间主要存在着不成一体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系统的统一,相关部门可以借助GIS技术,科学的涵盖业务模块,满足国土资源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的建立需要做好相应的升级工作和工作部署。只有不断完善综合信息监管网络系统,才能够有效拓展业务覆盖面积,完成实时监控信息的步骤,并将其作为基础信息资料,为宏观调控的应用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2.4 建立高素质的地籍管理队伍

现阶段,在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人才是比较严峻的制约性因素。为此,土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水平并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培训信息化工作者的综合业务知识能力与电脑信息知识,借助严谨的上岗考核,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籍管理队伍,从而推动我国地籍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地籍管理信息化工作涉及到多方面内容,为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各项分析和研究工作,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籍管理人员,更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优化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强.信息化在土地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者,201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