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0:27: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阿拉伯语视听课是《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作为一门专业课,阿拉伯语视听课与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课程相比,在阿拉伯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据调查,各高校开设的阿拉伯语视听课基本设置为大二至大三年级,共四学期128课时,每周2课时。而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占整张试卷分数的比例是20/120,即1/6,所占比重大,这就对听力教学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即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发挥视听课的最大效用。
一、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全国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的30余所高校中均开设了这门课,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各具特色,无材,各校学生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受到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习环境等制约,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表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内容不丰富不新颖
近几年来虽然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但阿语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却是滞后的,尤其体现在专业教材、资料的建设上。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教材只有北大出版社的《阿拉伯语基础听力教程》(2009)和外教社出版的《阿拉伯语听说教程》(1993)。这两套教材有些内容(如新闻时事)已经严重过时,有些远离真实语言运用,语速过慢,音调夸张,缺乏口语特征。部分高校使用阿拉伯语原版教材??????? ??? ????(你手中的阿拉伯语),这套教材由沙特教育部制定和编写,针对母语非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内容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交际到阿拉伯人的文化、风俗、国情等,但宗教性较强,有些内容不适合用于教学。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因此视听材料不能拘泥于单一陈旧的课本教材,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新出现的视听资源并加以分类整合,形成更丰富、更新颖的教学资源库。
2.教学模式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阿拉伯语的教学手段也有所更新,原本的阿拉伯语听力课改为了视听课,但并没有真正地改头换面,在教学中仍由教师主导,采取单一的三部曲“放录音或视频――讲解疑难词句――提问回答”的教学模式,“教”仍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处于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听力潜能的发展。对于电影、广播节目等的处理,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如一节课放整部影片和整段节目,只是让学生看和听而没有训练和反馈,实则是无意义的形式化“创新”。
3.教学环境沉闷
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一般在语音室内进行,长期在典型的语音室内接受听力训练,学生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缺乏自信,过于焦虑,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行交际的欲望受到抑制。且每次2课时90分钟的长时间听力,容易使人疲劳、走神,影响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当前阿拉伯语视听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机械、枯燥,听说脱节、视听资源陈旧、课堂互动性差、多媒体设备利用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我校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改革探索。
二、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实践
对于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的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听说能力为目标,努力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改革的方向:一是丰富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引进国外教材、搜集整合网络视听资源;二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各类课堂活动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三是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训练与反馈,实现视听说三者的有机结合;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课外活动以弥补视听课在课时上的不足。以此思路为指导,进行了以下视听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1.建设多元化的视听资源库
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大量搜集网络资源,如前方记者报道的CCTV-ARABIC、半岛、联合国网站新闻及片长10分钟左右的多主题视频材料,引进阿拉伯语影视、动画等辅听材料,并搜集阿拉伯语广播、视频网站,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形成“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现从传统的只听不说或多听少说的模式向听说结合模式的转换。例如,截取一段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2-3遍后复述内容。与传统模式相比,听完后的复述和模仿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更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也给了学生展示自己听说能力的空间。又如,在听说训练中使用影子跟读法,使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适应阿语发音以及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和朗读习惯。
3.注重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标全然无关的事情,而是语言学习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不懂文化规则和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语言。[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熟悉的内容能更容易听懂和理解,但对于生疏的内容尽管单词都学过却很难理解。因此,笔者在视听课的教学中注重给学生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人生活习俗、评述阿拉伯国家的热点时政,帮助学生理解与汉语不同的阿拉伯语语言使用特点,使习惯于中文思维方式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差异敏感性,以便迅速正确理解阿拉伯语会话和语篇。例如,在使用影片“阿布拉曰长”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课前搜索观看电影相关信息,上课放映前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中的方言和特殊用语处稍作停顿,加以解释。最后,选取一些片段让学生反复听和分组进行模仿,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亲切地体会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加强对语言的听力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如,讲到西奈半岛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相关预习,在课前先用5-10分钟提几个相关问题,与学生共同回答使学生对西奈半岛有总体、大致了解。再听录音,学生就有了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听懂语段大意。
4.发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通常被称为“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称为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而言。“课外活动”首次在美国大学中出现,是以文学社团的形式起源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之后,课外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社团、学生会、焦点活动、联谊活动、电影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等。大学的外语第二课堂形式通常有外语角、组织学生观看外语原版电影、收看电视节目、组织学科竞赛等。基于这一教学理念,笔者为阿拉伯语视听课的第二课堂设计了一些活动。首先,是每学期都进行的文化演习周,这是我校较有特色的一项活动,安排的与视听课相关的活动包括中阿影视配音比赛、阿拉伯语歌曲演唱、阿拉伯语猜词游戏、共同观赏阿拉伯电影等。这些活动起初反应并不热烈,但坚持每学期进行后,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有经验和热情,学生分组由各老师进行指导后,对自己的作品更加有信心,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任务,如给一段新闻要求他们反复观看,模拟播报表演;又如在外教指导下进行杭州知名景点介绍的视频拍摄,并加入中阿对照字幕,最后所有同学集中一起观看每组的视频作品,互相点评。此外,还开设了阿拉伯语广播,内容主要是新闻、诗歌、小故事等。
这些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教师不会给学生记录学分。但是,由于活动的趣味性使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在娱乐的同时获取知识、得到语言技能的训练。
三、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挑战及思考
在对阿拉伯语视听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也遇到许多问题。
第一,目前阿拉伯语的学习资源在国内仍然极少,虽然引进了许多阿拉伯语图书,但对于阿拉伯电影、音频等音像教学资源的获取还是较困难,只能通过教师或留学生从国外带回。同时,网络上可用的阿拉伯语视听资源也是凤毛麟角。但相信随着中阿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第二,英语自主学习的软件很多,如同声传译的训练软件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而阿拉伯语的学习软件非常少,只有电子词典和一些手机APP,比较有特色的是新近开发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这种电子教科书可以在IPAD和手机上使用,包括文字、图片、多图画廊、声音、视频、3D对象以及互动式组件等集成在同一页面中,使学生的看书体验有了很大提升。[3]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希望以后能多开发同类型的阿拉伯语学习软件供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视听课的重视度都不够。虽然它是一门必修课,但许多学生还是认为只有阿拉伯语基础课才是“主课”,而视听、阅读等课程都被视为“副课”。虽然,建设和发展第二课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听课在课时上的缺失,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才是更加重要的。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就像初生的婴儿般,人对于语言的第一感触应该是听和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是先听说后读写,但国内的教学常常与之相反。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重视视听课的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视听课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并提升学生实际交际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朵宸颉.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30).
[2]冯智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调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03.
[3]田嵩,魏启荣.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与评价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01.
[中图分类号]H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83-03
语言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镜子和思想文化的宝库。在研究维吾尔语词汇的过程中,对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与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看似相同,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维吾尔语用的字母是阿拉伯语的字母,但是维吾尔语有些字母是在阿拉伯语字母的基础上自创的,这是因为阿拉伯语的字母不能表示所有的维吾尔语语音,阿拉伯语对维吾尔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维吾尔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阿拉伯语借词。在一些宗教语言上,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是相同的,由于维吾尔人和大部分阿拉伯人信奉同一种宗教――伊斯兰教,所以在一些宗教语言上,两者是相同的。比如穆斯林之间的见面问候语都是。阿拉伯人中还有一部分人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并存于阿拉伯人中,比如非穆斯林间的见面问候语是。
阿拉伯语是一种综合型语言。其文字系一种音位文字,标准阿拉伯语有34个音位。4世纪,由闪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而来。阿拉伯语属于亚洲语系闪米特语族内的西南语支(称闪含语系是不妥当的,因为它表明这个语系的语言成分两个语族――闪米特语族和含米特语族,由于闪含语系这一术语已沿用很久,所以学术界仍习惯使用闪含语系这一传统术语应称为“亚洲语系”),它最初是古代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阿拉伯人――闪米特贝杜因人的语言。早期的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阿拉伯语,在6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古兰经》是用当时的古莱氏族语写成的,于是古莱氏族语便成为所有阿拉伯人无可争辩的通用语。其重要文献以7世纪以后的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7世纪以前的《悬诗》为代表,在伊斯兰教兴起后追录成文。阿拉伯语的外来语成分不多。古代阿拉伯语的借词主要来自波斯、土耳其、印度、古希腊、拉丁以及希伯来等语言。阿拉伯语在很多书籍和杂志中,短元音并不被标出,人们必须从文中推测出这些元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闪族语更多地使用辅音和长元音来区分词义,阿拉伯语的书写形式一般会受到语境的影响。阿拉伯语文字同汉语一样是形、音和义三要素相结合的文字。阿拉伯语语音自成体系,阿拉伯语有28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辅音,除其中有3个可兼起元音作用外(阿拉伯字母的第一个字母有两种书写形式,字母的上方或下方的三个符号表示国际音标[i:]、[a:]、[u:]的发音,分别称作齐齿短元音、开口短元音、合口短元音;当这三个短元音与三个类似元音发音的辅音连用时,构成三个长元音,用国际音标表示是[i:]、[a:]、[u:]或[ii]、[aa]、[uu],分别称作齐齿长元音,开口长元音,合口长元音;阿拉伯语中还有两个复合元音,由开口短元音分别与类似元音发音的辅音音素“[w]”和“[j]”连用而成,发音时,由元音滑到静音),无专作元音用的字母,需要标识时,可在字母上方、下方加符号表示。阿拉伯语的辅音不能离开元音而单独发音。
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点的,共有14个字母; 另一类是无点的,同样也有14个字母。每个字母有13个发音音符, 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的发音是靠发音符号来完成的,每个字母必须与标在其上边或下边的发音符号相结合才能发出音来。阿拉伯语的发音与其他语言有较大差别,它有其他语言少有甚至没有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里中,有12个字母的发音几乎无法从其他语言中找到相似的音,因为这12个字母的发音一般都属于喉音、齿间音、顶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颤音,发此类音从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来讲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阿拉伯语一共有336个音素,其音素之多居世界各种语言之首。由28个字母的336个音素分别组成的字或词来辨别。
从语言的书面形式来看,阿拉伯语音节具有“半呈现性”,具有较强的可拼读性,但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把握其拼读。在阿拉伯语中,两个(辅音加元音)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在一起构成音节,具有语义功能。可以简单地将阿拉伯语语音的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一,阿拉伯语靠符号发音,语音繁多。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所使用的语言中语音最多的语言,阿拉伯语语音发音中喉音、顶音和咝字音具多(口腔塞音分前、中、后,喉塞音部位完全,擦音除双唇、舌根{包括舌面后}外部位完全)。其二,阿拉伯语的音节有长音和短音的区别。短音节由一个辅音和一个短元音构成;长音节由一个辅音和一个长元音或软元音构成,或由一个辅音和一个短元音再加一个辅音构成。其三,阿拉伯语有叠音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两个有差别的音素受相互发音的影响变成完全相同的音素并彼此重叠。其四,阿拉伯语冠词有不同读法。其五,阿拉伯语字母可同化:在阿拉伯语中字母的同化是最常见的一种语流音变现象,不同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变得发音相同或相似,或者是为适应发音动作,增加音素间的共同性。其六,阿伯语柔弱字母的相互转换。其七,阿拉伯字母的略读:意群结束的时候,最后一个尾符可以不读。
唐朝是中国诗歌继《诗经》、楚辞、西汉诗赋之后集大成的发展期,也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其间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创造、七言古体诗的完善、诗歌创作从文人抒怀、科举应试到民间吟咏的无比繁荣,为唐代诗歌理论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唐一代,讨论诗歌创作方法的诗格类作品大量出现,其对律诗诗格与诗法的探讨可谓繁富细致之极,同时唐诗论对抒情诗歌诗境、意境美的探寻开拓理出诗歌理论的新的方向和领域。
自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确立之后的伊斯兰教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发展初期是阿拉伯国家形成、发展和扩张的时期,也是阿拉伯诗歌发展、成熟并走向巅峰的时期。这一吐期的阿拉伯诗歌以其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情感表达、优美的言辞为世界诗歌殿堂添上了一抹绮丽的色彩。同期发展的诗歌创作理论以诗歌语言修辞规律的探寻为其主要特色,诗选家选诗标准透显出其诗歌评论的科学态度。
尽管发端与历史有较大差异,中古阿拉伯与中国却都以抒情诗歌作为其文学表达的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形式。相应地,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诗学体系都是在抒情诗歌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歌理论是其诗学发展的肇源,也是其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唐代诗论与中古阿拉伯诗论又都产生于两个民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其古代文论的精华。
考察世界不同文化的诗学体系,可以发现,除了西方诗学和较为复杂的印度文化外,其它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诗学都是通过对抒情作品的分析而产生的。当代俨然居于世界文学理论霸主地位的西方诗学体系是从戏剧中产生出来的唯一例子。基于美国理论家厄尔·迈纳在其着作《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与西方诗学体系的比较中,来观照中古唐诗论与阿拉伯诗论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西方诗学体系的源头是古希腊诗学,代表着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的发展之上,其理论核心是摹仿论和再现说。西方以摹仿和再现自然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诗学体系潜藏着对语言措辞的轻视: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戏剧的六要素时把“情节”(mythos)誉为悲剧的灵魂,人物性格次之,第三才提到言词。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锡德尼将诗歌的措词比作“的乔装打扮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批评家都曾加入到反对贺拉斯将措词提到过高的位置的讨论中。西方后现代戏剧家贝克特十分关注戏剧的语言表现,故而其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抒情性,并被认为是对西方诗学摹仿论传统的反叛:“贝克特通过把情节、人物和思想降级。代之以语言为中心的抒情性,并以此来反对摹仿论。”由此可见,西方以摹仿论为主流的文学理论中再现与措词这两种不相容因素间的冲突是其诗学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而对语言形式技巧的分析在这种美学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
东方的情况大不相同,阿拉伯诗歌对华美诗藻的追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作品辞藻、声韵的严格要求标示出是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的维度。就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西方诗学确实只是作为特殊的一例,因为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抒情诗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艺术。现今发现的一些材料证明,人类初始阶段发出的乃是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断地被重复,然后形成格律形式,继而诗歌诞生。早期古希腊抒情诗没有被古希腊文论家充分重视,亚里士多德《诗学》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除印度外所有的东方国家,如古代中国,阿拉值的诗学都是在抒情诗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抒情诗因其强烈的情感抒发的需要,其创作对语言的要求就十分讲究,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言词的修饰和声音搭配非常重视。《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表述就从言、声、律、音。即辞藻和韵律方面对诗乐舞一体的抒情艺术之形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样,行文注意措词和音韵美是阿拉伯语言的重要特征,阿拉伯宗教经典《古兰经》多次出现“真主创造了人并教人修辞”的句子。中古中国与阿拉伯诗论在诗歌语言形式美方面的追求是就在这种抒情文学之根上蓬勃发展的理论奇葩。两者对诗歌语言表现规律的探寻与总结中古文学理论中是独有的。
二、客观性诉求:诗歌语言形式技巧分析
唐诗论主要包括史学家、诗选家、诗人的诗论和大量的诗格类作品。其中有诗技、诗法的讲求、诗艺诗境的探索,有儒家风雅论的复兴,也有佛道诗歌美学的深入探索。同期阿拉伯诗论主要诗选家和评论家的诗歌理论,贾希兹的《修辞与阐释》和伊本·穆阿泰兹的《贝蒂阿》主要从修辞方面探讨诗歌如何更好地表达意义;伊本·萨拉姆的《名诗人的品级》通过对着名诗人的品评定级来展示自己的诗歌理论;伊本·古泰白的《诗与诗人们》力图客观公正地分析诗歌,颇具科学精神。这两种在完全异质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诗歌历史中发展,面对迥然不同的民族语言的诗歌理论。都对抒情诗歌语言表现进行了大量客观的技术分析。
诗格是指中国古代以“诗格”、“诗式”、“诗法”命名的文学批评类着作,其创作主旨在于明确诗的法度和规则,主要内容是讨论诗的声韵、病犯、对偶以及句法。这类理论着作是在初盛唐出现的,晚唐五代进一步繁荣。唐代诗格的规律相当可观,参与这类理论着作写作的有着名文人、学士、亦有大量僧人,其受众多为学诗之徒和应举之士。所以这类书大抵可相当于如今的作文指导与应试指南,当时创作之盛也是可想而见的。
但唐代诗格在后世多散佚不见,或不为人重视,古人甚至“以之为‘俗书’、‘陋书’,尤其是清人,往往目之为‘三家村’俗陋之言而弃之不用。”今人在论及进行中国古代文论时也大多视其为低层次的教法之书,对其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这其中有诗格类书籍内容较为琐屑的原因,更有中国古代儒家文论重内容轻形式、道家求超脱意境而蔑视创作技巧的美学意趣的影响。
比照世界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摹仿论诗学求再现自然之客观性和其批评理论对文学措词的轻视、当代俄苏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对文学形式及创作技巧的细致分析和东方阿拉伯诗论中对语言精确传达意义的追求,由此反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可以看到唐诗格的语言形式技巧探讨在古代中国和世界诗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追求诗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并非天马行空,完全不可捉摸,作为种语言的艺术,其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但长期以来,相对于形而上的文学的美学特征,文学语言层面的创作技巧显得很不为人重视。世界各国文学理论中都存在内容与形式(文与质)、审美超越与文本分析两种不同倾向的斗争。
唐人诗格对中繁复周密的诗法要求。诗歌评论中对语言辞藻和声律等形式技巧的推崇。反映了唐代文学批评中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中唐后盛行“苦吟”,这一文学风气,自杜甫发端,以贾岛、盂郊、姚合等为代表的苦吟诗派注重诗歌的苦心经营、推敲锻炼、磨炼字句。对诗歌语言普遍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客观上“推动了晚唐五代时期诗格的兴盛”。这一倾向上承汉魏六朝对文学形式美的肯定,在永明声律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以律诗的兴盛,诗格和诗论的成熟而达至。唐代诗歌语言形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歌语言所做的极其细致的、技术层面的分析,其完备与繁富程度决不亚于当时俄苏形式主义的形式理论和英美新批评所做的文本分析,是世界文学界理论中文学语言形式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的科学性诉求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84-07
引言
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的闪语族,在中东和北非等广大地区使用,同时阿拉伯语也是穆斯林世界的宗教语言。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对阿拉伯文化感兴趣,阿拉伯语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在实际的阿拉伯语教学活动中,由于阿拉伯语本身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征,客观上增加了阿拉伯语的学习难度,也对阿拉伯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向左的书写阅读习惯,并且“产生了以抄写《古兰经》为特点的书法艺术”,阿拉伯文章通常要从整体角度去审视,传统的页面化文献浏览方式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却无法很好地展现艺术特色。阿拉伯语发音包括有28个辅音字母,“每个字母还有13个发音音素”。传统教学方式中使用教材配录音带的形式,一方面不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分散的媒体也很难给学生整体化的学习体验。还有就是阿拉伯世界特色鲜明的穆斯林宗教文化背景,是学习阿拉伯语必不可少的知识组成,而单一的媒体形式无法更加有效地传播阿拉伯文化知识,在客观上又增加了初学者学习阿拉伯语的难度。
阿拉伯语的特性使得其学习过程不能完全照搬英语语言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文化和语言学习并重的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下的整合学习环境,系统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本文所要探讨的即是充分发挥以互动式电子教科书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阿拉伯语学习资源整合和文化传播领域的优势,实现阿拉伯语创新学习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一、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电子教科书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载体,柴艳霞等曾总结过新媒体技术的几大特征,包括:泛媒体化、交互性与融入感、资源充分共享、虚拟化等。新媒体环境实际上早己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各类媒体资源以链接形式整合在一起,微博平台可以将“多元化的交互机制”融入到语言学习中,增强现实技术将“视觉感官系统进行景象增强与扩张”并实现多媒体科普电子书学习等。新媒体环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近些年研究的重要方向,前面提到的这些教学应用往往只能发挥新媒体技术的部分优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阿拉伯语教学实际上也是阿拉伯文化传播过程的体现,现阶段的阿拉伯语学习基本以面授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载体主要为纸质书籍。近些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音视频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开始广泛使用。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互动式教学软件等。其中网络教学平台通常提供的是通用型学习资源存储、分享中心,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但是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和形式越来越同质化,功能在低层次上徘徊,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教学发展趋势”。多媒体课件和互动式教学软件“可以实现异步交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软件的开发需要一定的成本,且开发周期往往较长,并且难以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本文所探讨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是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且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或者电子课本等学习资源载体,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具有如下特点:依托互联网分享或销售;能够提供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电子教科书的观看设备更接近于传统的纸质书籍,以支持触摸操作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这类便携设备为主。这一意义上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应该说以2010年苹果公司iPad平板电脑为标志,iPad的使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具备了成熟的硬件条件。到了2012年1月,苹果公司又推出了iOS平台上用于互动式电子教科书浏览的软件iBooks2和制作软件iBooks Author,以及分享平台iTunes u和iBooks Store。这使得在iOS平台上,电子教科书模式具备了完备的实现条件,剩下的就是在教科书内容上的充实和实际课堂教学的检验。利用iBooksAuthor制作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充分发挥了iOS设备多点触摸操作的优势,操作上的极致简化使得浏览电子书与翻阅纸质书籍的体验非常相似,而且电子教科书可以将文字、图片(分为单张图片、多图画廊、交互式图像等)、声音、视频、3D虚拟模型等多种媒体整合到一起展现,另外在iBooks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中还可以添加片头影片、目录、封面、互动测验题等内容,使得其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具备了替代多媒体课件的条件,甚至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其资源组织的形式是基于章节和页面这样的形式,因此更加符合教学书籍的编写规范,使得教师能够方便地将传统教科书转换为互动式电子教科书。以iBooksAuthor为例,我们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制作了一本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的制作过程可以与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相类比,两种展示形式都是以页面为基本展示单位,而在iBooks Author中强调以章节的形式组织学习资源。阿拉伯语视听说这门课程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所以我们将电子教科书安装教学大纲分成若干章,每一章的学习内容以背景介绍、文字阅读、听力训练、课程测验等多个节的形式组成,基本上每一章组成一个学习单元。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可以方便地整合各类交互式媒体,在电子教科书设计时我们特意在每一节的开头添加一段介绍课程背景信息的视频,在学习内容页面中通过滚动式文本框、图片画廊、交互式图像和多媒体影音的整合来组织学习内容。最后还会通过选择和判断这类测验题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另外在每一章最后还会给出由多媒体资源整合而成的参考文献。
iBooksAuthor电子教科书的分享也是非常方便的,通过导出功能可以直接生成iBooks图书或PDF文档,也可以直接导入到iPad或iPhone中观看。随着iBook Store电子图书市场的完善,生成的电子教科书可以直接到互联网中销售,电子教科书的制作人员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同时电子文档的版权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电子教科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呈现的特征
我们在iBooksAuthor中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制作了电子教科书,并将电子教科书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其具有的如下特征:
1.信息呈现多样化
与传统纸质教科书相比,电子教科书能够使用的媒体形式更加多样,包括文字、图片、多图画廊、声音、视频、3D对象以及互动式组件在内的富媒体对象都可以很好的呈现并整合在同一页面中。图l为笔者所做的一本用于阿拉伯语试听说课程的iBooks电子教科书,在一个页面中可以整合多种媒体对象,同时多点触摸操作上的便利,使得学生浏览电子教科书的体验较传统纸质图书有了很大的提升。
2.教学用途多元化
电子教科书最适合的使用设备是支持多点触摸功能的平板电脑,主要的操作方式是手指的点击、划动和双指缩放,简洁的操作方式实际上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回归。在使用VGA或HDMI连接器后,平板电脑也可以像普通计算机那样输出屏幕图像和音频信号,利用AirPlay技术甚至可以实现音视频信号的无线输出。
我们将电子教科书模式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种新的课堂教学内容展示方式非常认可,iPad本身精美的界面和绚丽的特效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整合了多种媒体的电子教科书只需要教师的触屏操作即可快速地实现媒体的播放,所达到的流畅度远远超过传统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效果,iOS系统本身安全和稳定的特性也使得由于计算机故障影响授课的情况大大降低,使用电子教科书的iPad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计算机作为课堂教学展示的主要设备。另外,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微课堂也非常适合使用电子教科书作为课程展现的平台,将每节微课堂以章节的形式出现,对微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播和课堂活动的开展都非常有利。
电子教科书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分享给学生安装到自己的iPad中,iOS系统强大的特性也保证了学生们不必为格式兼容性或病毒问题所困扰。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就是可以实现查看选定文字定义、进行重点标注、录入电子笔记、联网搜索关键词等功能,同时还可以将学习笔记组织成学习卡的形式来强化记忆。这些附加功能可以让电子教科书超越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成为辅助学习的新形式。
3.语言环境统一化
电子教科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了不同语种间的兼容性问题,在iBooksAuthor中,依托于iOS平台本身强大的多语言支持,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绝大多数语言文字都可以直接显示,不会出现Windows平台中常见的乱码问题。对阿拉伯语来讲,阿语文字的输入只要在iOS设置中的“系统偏好”添加了阿拉伯文输入法即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排版时阿拉伯语是从右到左的显示方式。制作电子教科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多语言支持的好处,阿拉伯文字在iBooksAuthor中可以直接输入或复制粘贴,样式的设置也与中文基本一致。对于使用电子教科书的学生来讲,在iBooks中可以直接使用阿拉伯文进行文字输入,相比其他系统下需要先安装输入法或插件的方式方便了很多。
4.阅读设备专业化
电子教科书具有上面介绍的种种优势,但是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电子教科书普及的最大障碍就是浏览电子教科书需要使用昂贵专业的平板电脑。以iPad为例,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我校学生平板电脑和智能移动终端保有率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以我校为例,在大学阶段正在使用iPad的学生大概有35.4%,拥有iPhone手机的学生大概为33.8%,拥有Android手机的学生大概为66.1%,拥有Android平板电脑的学生仅为3.1%。而另一方面,尽管iBooks Author软件本身免费提供并且使用简单,但是iBooks Author只能运行在Mac OSX系统的苹果电脑中,这类设备在我国教师中普及率还很低,大多数教师还是只能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多媒体课件。
尽管电子教科书模式存在着需要较大的初期硬件投入的不足,在可预见的将来电子教科书模式仍将成为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要普及这种模式,则需要将电子教科书覆盖的课程范围增加,使电子教科书模式的整体制作成本降低,同时需要有更多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特性的高素质教师,制作更多展现效果精美、内容充实的作品。对于学习者来讲,可以尝试使用租赁或者多人共享一台阅读设备的模式,降低学生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带动学生问团队学习的意识,最终推动电子教科书市场的整体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三、电子教科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电子教科书模式最终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本次利用iBooksAuthor开发的电子教科书在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中针对一年级新生班使用了一个学期,并在学期末对这48名学生进行了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
1.课堂教学接受度调查
iBooks Author软件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在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中直接代替了传统的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使用。在整个学期课程中,我们使用iPad和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分别进行了一半的课程,课程教学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教学过程包括播放文字、图片和视频素材,聆听语音回答问题等。针对电子教科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接受度调查及与PowerPoint的对比分别见表1和表2。
从收到的调查表统计结果来看,学生们对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认可度较高,电子教科书中的图片画廊功能、音频视频播放效果等非常满意,选择不满意主要是认为多媒体素材质量不高,这一点以后可以通过选择高清音视频素材的方式解决。课堂测验题是对所学内容加强记忆的一种手段,总体接受度较高,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测验题型过于单一。
2.自学内容满意度调查
在将iBooksAuthor电子教科书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将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的电子教科书分享给了有条件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电子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要注意的是,对于没有电子教科书阅读设备的学生,老师将电子教科书中的内容用其他形式提供,以此来保证教育的公平。期末我们所收集到的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见表3。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把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的电子教科书交给学生自学其中指定的内容时,大多数学生每周会浏览电子教科书2~4次左右,且每次浏览电子教科书的时间在10到30分钟。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丰富的媒体资源,这也是学生们在自学知识时吸引其注意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的交互式操作界面评价也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为电子教科书对自学知识有一定帮助,这也说明电子教科书不仅仅适合在课堂中使用,同时也非常适合语言类课程的自学。
3.电子教科书模式优劣分析
通过前面的调查表可以看出,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拉伯语课程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学生们的肯定,但同时电子教科书模式也一定存在着些许不足。因此我们让每位参与实验的同学写下他认为电子教科书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不足,汇总后的结果如表4。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歌像一面镜子,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历史、现实与价值观,因而被称为“阿拉伯人的史册”。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更是阿拉伯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悬诗》①代表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风貌,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典范,对阿拉伯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今中外,关于《悬诗》研究的各种典籍可谓汗牛充栋。古代评论家研究《悬诗》的重点主要是释义,很少把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之所以选择语言为切入点分析《悬诗》,是因为要真正全面、深入地把握《悬诗》,并透过它了解贾希利叶时期,就不能不分析它的语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工具,是维系民族的纽带,是历史的宝库。”②“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了。”③
本文概括了《悬诗》的三个语言特点:语言的天然性、以名词为主和积极修辞的完美运用。
一、语言的天然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首先是它所使用的语言自身的特点,《悬诗》的语言特点首先是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语的语言特点。
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是驼背上的民族。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们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中也是不经任何修辞的,是天然的、粗犷的、豪放的。《悬诗》中的语言就像从山泉中汩汩而出的泉水,像最原始的声音从山谷里传来的回声。这种单纯天然的语言成了后来几个世纪阿拉伯人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阿拉伯语也不例外。从贾希利叶时期到现在,阿拉伯语历经各个时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语言的功能发展上说,阿拉伯语从古代阿拉伯语变成了现代阿拉伯语。古代的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上生根之后,经过《古兰经》和《圣训》的发展,到了现代。从语言的发展体系上说,《悬诗》中一些词汇的义项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甚至销声匿迹了。比如“”这个词,在贾希利叶时期指“值得保护的事物”,到了今天,它的意思变成了“真理”。再比如“”这个词,在《悬诗》中是“坚硬”的意思,而不是现代阿拉伯中的“真实、诚实”义。
《悬诗》的语言,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与当时游牧社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然性。《悬诗》的语言特点被烙上了鲜明的贾希利叶时期语言特点的印记。以拉比德()的诗句为例:
(夜晚,乌云遮住了星光。)
1.从语法上看,宾语置于主语之前,不是常规的语法顺序。如果不加分析,很容易把它的主语误以为宾语,从而误解这句话的意思。
2.(它的乌云)这个词中(它)可以归到(夜晚),也可以归到(星光),在诗中主要起着韵脚的作用。
3.从词义上说,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的使用是很广泛的。从伊斯兰教传播以来,它的意思就是“判教、质疑主的存在”,而很少使用它的原意:“遮蔽、掩盖”。
如果按照现代阿拉伯语的正常语序来调整这句话就是:
或是:
但这样读起来就没有韵律的美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贾希利叶时期语言的天然性。这种语言和阿拉伯人天然的个性、游牧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语言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粗犷的。
诗的语言是日常语词诗意的组合,既然是组合,就有结构和规范问题。周宪认为,“诗的语言规则是为了创造某种想象性的文学语境。倘若我们采用更加辩证的观点的话,可以表述成日常语言的诗意用法构成了文学语境,反之,是文学的语境使日常语言脱离了通常的规范而显露出某种诗意。”④《悬诗》中的语言正是这样。
二、以名词为主
在《悬诗》中,语言遵循着以名词为主的规则,除了祖海尔的悬诗语言以动词居多之外,其他六位悬诗诗人在语言上都采用了以名词为主的规则,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阿拉伯语是一种名词丰富的语言,名词远多于动词,在《古兰经》的开篇中,动词只有4个,而名词却多达20个。
(二)《悬诗》中反映出的以名词为主的规则是贾希利叶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当时人们智力发展的反映,也是当时人们文化程度的反映。多首诗的诗句内容虽然不同,但是诗的结构却大致相同。《悬诗》的主要结构首先是在废墟怀念故人,然后描写自己和女人的情爱经历,之后是旅行,描写自己的马或者骆驼,写一些格言或者记述一些战役。在《悬诗》中的这种以名词为主的语言规则反映了贾希利叶时期人们的语言特征。
(三)祖海尔在诗歌中为了举出例子,说明哲理,很多理智的劝说,不是靠名词,而要靠动词表达,但这种动词占主导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悬诗》中是很少见的。
三、积极修辞的完美运用
贾希利叶时期的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修辞的典范,因为它远离了外来语的影响。⑤《悬诗》语言的又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修辞。
修辞通常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使语义表达更清晰,这种修辞大体上是抽象的、概念的。积极修辞使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是具体的、感性的。⑥修辞的价值高低全凭意境而定。只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理,反映生活的趋向,哪怕是现实世界所不曾经见的现象也可以出现。⑦《悬诗》中的积极修辞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所有的积极修辞手法中,以比喻()为例。没有哪一种文学语言可以离开比喻而存在。
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语言在比喻上显示出了这一时期诗人的敏感。诗人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敏锐的感知,诗人写诗更像是一个雕塑家在雕琢塑像。⑧《悬诗》在修辞和艺术表达上成就最为辉煌。新奇的比喻,把女人、骏马、骆驼、大自然描绘得生动具体而完美,追求形象的完美是《悬诗》的重要美学特征。
在乌姆鲁勒·盖斯()和塔拉法()的《悬诗》中,比喻占了很重的分量,是七首《悬诗》中最多的。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中,常常有超出人们想象常规的比喻。如:
喂,朋友!你可看见那乌云上方似王冠,又像云中伸出了两手,那是电光闪闪⑨
双手的动作快也不可能和闪电的速度相比,这就是一种出乎人们意料的比喻。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用数十行诗句描写姑娘的容貌和体态,从羚羊般的脖颈,到发出清潭珍珠般闪光的肌肤,从明镜般的胸脯,到含情脉脉的明眸,都不厌其详地一一赞美。作者把姑娘的绰约丰姿比作隐修者手中的明灯,在暗夜里发出照人的光彩。诗人对美色的描写,既充满奇思异想,又合情合理。这种比喻是一种细腻敏锐的感觉得来的结果,是一种对美好事情的感知,读者通过解读的语言可以产生新的审美体验。美妙的比喻,成为同代和后代诗人效仿的典范。
塔拉法在《悬诗》中使用比喻的数量也很多,但喻体主要局限于骆驼,因而没有像乌姆鲁勒·盖斯那样引起很多古代阿拉伯修辞学家的注意。其他五位诗人对比喻的运用无论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都不能和前面的两位诗人相提并论。
《悬诗》的语言除了具有天然性、以名词为主和广泛运用积极修辞的特点之外,疑问、设问、惊叹等多种句式也大量运用。其整体语言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注 释:
①本文中所指的《悬诗》为《悬诗》(七首)。
②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1、148页。
③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9页。
④周宪,《超越文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页。
⑤
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⑦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译文采用仲跻昆译本。
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⑨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3]周烈.阿拉伯语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悬诗》是贾希利叶时期七篇(亦说十篇)著名长诗的总称,因其精确的表达、生动的语言、真实的叙述而被视为阿拉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悬诗》的原意为“被悬挂着的”,关于它的由来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是:在贾希利叶时期,各个部落的著名诗人会在一年一度的欧卡兹集市上进行赛诗大会,人们把公认最好的作品用金水写在细亚麻布上,然后悬挂在克尔白神庙上,故称之为《悬诗》。在这些诗歌的创作中,诗人们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而起到说明事理、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以及引发联想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悬诗》中出现的部分比喻进行分析,来窥视比喻所蕴含的民族特色,从而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自然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对社会文化的形成以及社会生活运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修辞交际文化的形成设定了一个客观制约框架。这在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段、修辞方法的形成中有突出反映。自然界的许多事物会被引进到人们的语言及话语中,作为形象再现或认知的媒介。”②我们将通过《悬诗》中的比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贾希利叶时期的自然环境。
1.动物
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是世界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每个民族的生存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代阿拉伯人分为游牧人和定居人,主要以游牧人为主。他们放牧或饲养牲畜,在野外他们也会碰到一些动物。“可以说动物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动物最能引发他们的联想。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用动物来做比喻可以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感情。”③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当他在描述自己恋人的美貌时写道:
她推开我,却露出俏丽的瓜子脸, 还有那一双羚羊般妩媚的眼。玉颈抬起不戴项饰, 似羚羊的脖颈,不长也不短。④
塔拉法在描述自己的母驼时,也有类似的描述:
那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看起来,
像惊恐的母羚羊的眼一样漂亮。
羚羊是阿拉伯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体型轻巧、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奔跑速度快,且叫声悦耳动听。此外,羚羊的身体曲线优美,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起来楚楚动人,因此阿拉伯人常用羚羊来比喻自己心爱的人。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他的骏马时,有这样的描述:
腰似羚羊腰,腿如鸵鸟腿,
跑起来狼一般轻捷,狐狸般矫健。
在一段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作者除了用“羚羊”和“鸵鸟”来比喻自己骏马外表的俊美外,还用“狼”和“狐狸”的奔跑来形容骏马奔跑时的速度之快。
鸵鸟是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鸟类,它的身高比其他的鸟类要高出很多,同时它的腿却显得十分修长。作者在这里是用鸵鸟修长的双腿来说明自己的骏马同样拥有修长的双腿。
狼是一种食肉性动物靠捕猎为生,常采用穷追方式捕获猎物,因而极善奔跑。再加上它有强大的背部和腿部,从而使得它能有效地舒展奔跑。作者用狼来比喻骏马奔跑不仅说明马跑得快,而且说明马奔跑时那种轻盈敏捷的状态。
狐狸行动十分敏捷,奔跑起来强健有力,靠捕食老鼠、野兔、小鸟等动物为生。作者将奔驰的骏马比喻成狐狸奔跑就是为了突出骏马奔跑时那种矫健的姿态。
同样是用鸵鸟作为喻体,安塔拉的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它日夜兼程,健步如飞,
行走快得如同鸵鸟一样。
鸵鸟的双腿不仅外表修长,同时有力,善于奔跑且速度极快。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坐骑骆驼时,将骆驼比喻成飞奔的鸵鸟,从而突显出自己的骆驼奔跑的速度之快。
祖海尔在对祖卜延部落及其盟族提出忠告和警告时,写道: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在阿拉伯人心中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强壮、勇猛、力量、无敌的象征,他们常用狮子来比喻帝王、英雄和有声望、有地位的人。除此之外,狮子在捕猎的时候也露出凶恶残忍的一面。因此祖海尔在诗中正是抓住了狮子的这一点将战争比喻成狮子,将百姓想象成是狮子的猎物,旨在突出战争像狮子捕食那样凶猛残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诗文中推断出当时有羚羊、鸵鸟、狼、狐狸以及狮子这些动物。
2.植物
阿拉伯人居住于沙漠地区,烈日如焚,雨水稀少,空气干燥,除了适合干燥气候生长的稀疏绿草和零星的树木外,不能更多的生长别的植物。但是在阿拉伯半岛的茫茫沙漠深处也不乏片片绿洲。“在黄土飞扬的沙漠能看到一丝除黄色以外的事物是何等的兴奋。因此阿拉伯人常用植物来做比喻,用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⑤
乌姆鲁勒・盖斯在与旅伴驻足于情人旧居遗址前,回忆往日恋情时吟诵道:
仿佛又回到了她们临行那一天,
胶树下,我像啃苦瓜,其苦不堪言。
苦瓜外形呈椭圆状,表皮为绿色。原产于热带地区,喜爱充足的阳光,因其味道苦而得名。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爱人离别时的情感比喻成“吃苦瓜”的感受,明显是用味觉上的“苦”来彰显内心的痛苦。
安塔拉在向情人表白自己是个多么卓尔超群值得爱的青年时说道:
谁若欺负我,我也不会将他轻饶,
让他尝尽苦头,那似苦瓜的味道。
在这里,诗人用苦瓜作比则是为了表达想让敌人尝尝苦头的意思,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
同样是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情人时的诗句:
纤腰柔软如缰绳,
小腿光洁似树干。
从这个描述可以得知,阿拉伯人喜欢用树枝这样枝干细长、柔软、有韧性的植物来比喻体态苗条的女子。
阿慕鲁在诗的开头对酒的描述中写道:
把温热的水略掺进殷红的甘醇,
那酒色便恰似鲜花怒放。
鲜花因其颜色鲜艳亮丽,气味清晰芬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者在这里将“酒色”比喻成为“鲜花”,试图用鲜花颜色的艳美,气味的芬芳来说明杯中的美酒不仅颜色好看,而且气味诱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不仅仅只有黄沙,还有青绿的苦瓜、纤细的树木以及艳丽的鲜花。
3.自然现象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宇宙间的万物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的想象既深刻又无穷。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会用自身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作为喻体,来形象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
乌姆鲁勒・盖斯在诗中描写骏马奔驰时写道:
马儿奔跑,轻捷而又矫健,
好似山洪冲下的巨石,飞腾向前。
阿拉伯半岛地势西高东低,半岛上除了沙漠之外,还有山谷。每当降雨过后,谷中便充满山洪。诗人在这里将骏马奔驰的气势比喻成为从山上喷涌下来的洪水来表示马奔跑时速度之快。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夜晚的景色时,有这么一句:
昴宿星座像珠宝玉带,
闪闪烁烁,挂在天边。
“发现石油之前的许多阿拉伯地区,除了放牧、经商和少数务农者之外,靠海而居的许多阿拉伯人以采珍珠为生,大海中的珍珠曾经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因此这些阿拉伯人对于珍珠熟悉而又亲近。”⑥诗人用珠宝作为喻体来形容天上星星明亮,晶莹的特点。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孤寂、惆怅、忧伤难忍的沙漠长夜时,用到了这样的比喻:
夜幕下垂,好似大海掀起波澜,
愁绪万千,齐涌心头将我煎熬。
阿拉伯半岛不仅仅由沙漠构成,同样也被红海和地中海环绕着。夜深人静时作者也难免触景生情,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在他眼中,漫漫长夜如同海浪掀起帷幕,可自己的思念之情正如同那海浪一般,层层涌向自己的心间。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那奔流的洪水、璀璨的星空以及翻滚的海浪。
二.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审美意识
审美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⑦那么,审美意识就应该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力反映。
“审美意识有地域性、民族性、也有阶级性,因而不同的审美意识也会激发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各民族语言的辞格形成自己的特色。”⑧阿拉伯民族由于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他们对于美的评价往往都来自于周围常见的事物。
乌姆鲁勒・盖斯在对他的情人的外貌描写时,用了这样的描述:
肌肤白皙,腰身纤细,
光洁的胸口像明镜一般。
白里透黄,像一颗完整的鸵鸟蛋,
吸取的营养是难得的甘泉。
她推开我,却露出俏丽的瓜子脸,
还有那一双羚羊般妩媚的眼。
玉颈抬起不戴项饰,
似羚羊的脖颈,不长也不短。
乌黑的秀发,长长地披在肩,
缕缕青丝似椰枣吐穗一串串。
纤腰柔软如缰绳,
小腿光洁似嫩树干。
纤纤十指,又柔又软,
好似嫩枝,又如青蚕。
夜晚,她的容光可以划破黑暗,
好似修士举起明灯一盏。
在一大段的描述中,诗人将爱人的胸口比喻成光滑的明镜和圆润的鸟蛋;将爱人的双眸比喻成羚羊明亮的眼睛;将爱人脖子比喻成羚羊的细长的脖颈;将爱人头发比喻成乌黑的椰枣穗;将爱人的双腿比喻成光洁的嫩树干;将爱人的腰身比喻成柔软的缰绳;将爱人纤细的手指比喻成细嫩的树枝和柔软的青蚕;将夜晚下女子的容貌比喻成明灯。
诗人安塔拉在刻画他的爱人阿卜莱时写道:
从她口中透过门齿沁向你的气息,
好像发自一个香料商浓郁的麝香。
又好像出自一片尚未放牧的草场,
春雨过后,万紫千红,馥郁芬芳。
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它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作者也许就是抓住了麝香的这个特点,才用麝香作比。这一方面是说明香气的芬芳,另一方面就是突出香气的持久。随后作者又补充到,说她口中的气息像“草场”,此处作者试图说明口中的香气如雨后的草地,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因此,从以上喻体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审美意识。
三.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因此,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写照。阿拉伯人过着部落的游牧生活,在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资匮乏和不安定的生活方式下,造就了他们好客、坦然面对死亡、渴望和平的价值取向。
莱比德在诗中说到:
一旦有荒年,孤客穷人投靠上门,
他们慷慨好客,对待来者犹如春天。
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环境限制了阿拉伯人的思想与性情。“因为地方贫瘠,生活困难,于是仁义者之备食济贫,或者燃炬招客的行为,变成了高尚仁慈的美德。”⑨ 有此可见,热情好客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并视为美德。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从一点程度上反应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塔拉法的诗中看出这一问题,他说:
到头来都同样是黄土盖身---
几块石板与阳世隔绝。
作者将死亡比喻成为仅仅只是黄土盖身而已,由此可见,当时的阿拉伯人对待死亡的那种坦然、无畏的态度。
祖海尔在对祖卜延部落及其盟族提出忠告和警告中有句说道: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战磨转动,将你们碾成齑粉,
兵连祸结,如多产的母驼连生灾难的子息。
祖海尔将战争比喻成为狮子和石磨,旨在说明战争的残酷性,表达战争将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起到呼吁停止争斗、号召人们和平共处的作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人对和平的渴望。
由此,我们从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阿拉伯人具有好客、坦然面对死亡以及渴望和平的社会价值观念。
四.总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比喻作为修辞中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的具体体现,阿拉伯人所运用的比喻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编织组合而成的语言模式。比喻中自然散发、流露着这种文化的特征。”⑩我们从《悬诗》中的比喻可以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包括其中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比喻中看出他们的审美意识;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热情好客的民风,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以及渴望和平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修辞编写组,《阿拉伯语修辞》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5.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6.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江苏,译林出版社,2010年。
7.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8.罗林,阿拉伯语比喻的文化阐释,《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注 释
①阿拉伯语修辞编写组,《阿拉伯语修辞》,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42页。
②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③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④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以下译文均出自此书。
⑤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⑥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214页。
⑧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39页。
一、先民成分的多元化
回回民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著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发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国家、语言及其分布如此之复杂,以致于我们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香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大开,穆斯林民族的商业精神,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警容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回族先民。
回回民族的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蓄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也里可温),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都有不少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回族相同的缘故,后来其中的一部分真的变成了回族。②
元时,蒙古人究竟迁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国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众说不一,有言二、三百万的,有言一百万的,但既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国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的名称。象阿鲁浑人、撒马5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国人有三十一种,③清人钱大听经过考证,竟举出三十三种。④可见,就在色国人内部,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地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那里的回族先民是由于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岛上的,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⑤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等,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成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士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一部分回族很可能是古代畏兀儿人。一方面是因为华族女子与外来穆斯林通婚,另一方面是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从而成为回族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所说的回族族源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外来成分的复杂上,也体现在国内民族成分的多样上。
二、回族先民语言的多元化
回回先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语言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语言,发展为今天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汉语,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民族形成及发展同步的过程的。由于回族的先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而在他们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之初,就必然操有不同的语言,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先民们至少使用过以下诸种语:
1·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是重要媒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时,阿拉伯帝国仍在东征西讨,阿拉伯语及连同用它书写的《古兰经》一起,被传播到四面八方。由于伊斯兰教的胜利,阿拉伯语也被蒙上了一层神圣而又高贵的色彩。直到现在,《古兰经》不仅在世界,而且在中国,都以阿拉伯语诵读,历百千年而不变。无怪乎回族内部有些人把阿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了。明人陶九成曾记录,“回回字,其母二十有)九,横行而写,自前拟后,复归于前,@旧说的就是阿拉伯字。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特别是唐初来华的穆斯林所使用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他们的1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据记载,大约到七世纪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商人来华1了。到八世纪时,大食国人李彦升经过春司考察,“以进士第名显”,⑤《苏莱曼游记》记载]彼时广州无一人会阿拉伯语,虽失之偏颇,但也正说明穆斯林蕃客在语言上华化程度之1深,在与华人交往中基本上可以使用汉语。到元代回族形成之前,这个华化的过程一直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着。
阿拉伯语因为宗教的缘故,“其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余卷,其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③又在清真寺中,“堂中有碑,广袤数文,上皆刻异书,如篆箱,是为像主。”⑤既是《古兰经》的文字,在中国,千余年来,一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其他民族中占有至高地位
2.波斯语
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宗教上,但在回族先民中使用更广泛的,则是稍晚一些由波斯穆斯林商人使用的波斯语。在蕃坊之内,“回妇谓之波斯妇”,又,唐词牌中有“菩萨蛮”者,也为“波斯语Mussulman(Bussulma)之音译。”在唐宋时期,说波斯语的人可能并不多,但到了元代,由于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而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中,大多数都属波斯语种。法国人昂里·马塞认为忽必烈时“穆斯林在中国所使用的语言中国语,就渗进了法尔斯语(即波斯语),这是略一研究回族语言特点的人都知道的。”波斯语使用,可能是因为:
第一,波斯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波斯文化以其固有的光彩影响着中亚及西亚各族人。
第二,阿拉伯帝国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萨珊王朝,但在语言文化上却为波斯所征服。这大概也是元明两代,把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的缘由吧。《四夷馆考》云:“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③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阿拉伯)截然分开,足见明之回回文断非阿拉伯文,按地理分布,当为波斯。又元以后,大食已为蒙古帝国所灭,此时所谓回回进贡者,亦非阿拉伯帝国的使臣。清人文廷式在其所著《纯常子枝语》卷计七中也以为,元代之回回国子监,所授为波斯字母。
3、中亚各国语
元时中亚各族中,亦即后来等级划分中的“色目人”,虽然以波斯语为主,但其他各种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我们翻开清人钱大听的《元史·氏族表》,从色目人的种类上,不难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多样性。这样说并不与前文“以波斯文为主”相矛盾,人们崇尚一种文化,就会学习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本民族语而全盘“波斯化”,这与今天我国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使用汉语,但同时又保留民族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4、马来语
山东德州的回族由来,相比之下更晚一些。永乐十五年,苏禄(菲律宾)国的东王、西王、峒王率部众三百四十余人来华,“东王至德州,卒于馆……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这十人成为今天山东德州回族的渊源,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马来语种。海南崖县的回辉村,至今语言上仍然习其祖先,据专家们鉴定,也是马来语。
5、中国境内各民族语
既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土著民族加入回族行列,在语言上也必然给回族先民注入了新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是黎语、壮语、傣语、藏语,汉语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查阅《海南甘蕉蒲氏家谱》,就会发现蒲氏家族中所娶之妇女,多为陈,黄等,均属广东之黎族大姓,其他如青海卡力岗藏回,云南傣回等,这种称呼本身,就很能说明不同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杂揉性。不同民族的人与回回通婚,该民族语就在回回先民中出现过。这样,我们看到了一种语言的大汇合现象:回回先民所使用的语言,既有汉藏语系,也有南岛、阿尔泰语系。这些语类几乎超过了世界语言分类的一半。这恐怕在其他民族中还不多见。
作为一个民族,支离破碎,五花八门的语言显然是不胜其任的。我们从元代回回国子监教授“亦思替非”文及明《回回馆杂字》的事实,看到了作为中亚、西亚穆斯林,在语言上受到波斯的影响所萌发的统一趋势,只是这个发展趋势还没有成为现实,就在汉文化的冲击下被打断了。“亦思替非”文。‘“实际上就是波斯文”《回回馆杂字》及陆次云《译史记余狈u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种文字的实例。
波斯语在回回先民中的优势地位,不久就遇到了竞争者的挑战,文化高度发达的汉语汉字在先民生活中的出现,使回回先民语言的同化和融合,出现了新的趋向。
三、回族共同语的形成
几种不同的语言相遇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A语言
1.B语言统一为A人或其他语言
A语言A语言
2、B语言B语言(多种语言并存)
回族的先民语言与汉语相遇后,发生的变化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两种语言融为一种语言。语言的融合是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回回先民在语言上逐渐学习汉语的过程,不同来源的先民是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唐宋的穆斯林蓄客是先导;蒙元时期的色目人华化是主体,是;明以后南洋穆斯林入附是尾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汉族中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为了交往的方便,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再者,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特别是相互婚姻诸方面的联系的加强,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居住区汉语的推动力。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人数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但多种语言演变为一种语言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减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双重或多重语言制的过渡,最后才能实现语言的统一。回族从先民的多元语言,到最终完全实现以汉语代替所有的非汉语语种,也经历了这样广个过程。
笔者以为,回族语言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通婚的结果。
拿回国先民典型意义上的家庭(——即男方为外来穆斯林,女方是中国妇女)来说,一个穆斯林在中国娶妻生子,那么他可能在同国籍的穆斯林中仍说本民族语,但回到家庭中,他不得不试图说妻子可以懂的话。这样,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内部通行的是两种语言——-一丈夫的非汉语语言和妻子的语言。他们的后代在中国土生土长,不管其父母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掌握汉语的需要,显然较其父母更加迫切,尽管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学的是父辈的语言。由于周围环境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他更多使用的只能是汉语。到了第三代,接受汉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大,对祖辈的语言就会保留得越小……一代一代下去。祖辈语言的实用性及对它的依赖性依次递减。元代色目人参加科举时以修汉学取科第者,人数不少。⑤足见色目人汉学程度之高。汉语的使用量在回回家庭中逐年逐代的增长,直至最终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彻底取代了先民的语言,而只在宗教生活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淀积。
纵观历史,回族先民中的双重语言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元明两代的历史看,至少在明永乐年间,在回回人中还通行波斯等文,若从唐宋时住唐的著客开始,这个双重语言制过渡期大约经历了好几百年。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束大致是在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已很明显之后。如前所述,明成祖时为苏禄王守墓而留在德州的十余人,他们要在德州生活下去,就必然要与更多的汉人打交道,并最终使用汉语,这是回族先民中最后一个外来成分语言转化的结束。留在内地的外国穆斯林。无论是通婚,还是文化经济活动,除了加强和汉族人民的来往外别无他途,这就加速了他们掌握汉语的进程。
四、回族共同语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其必不可少的民族特征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共同语言对于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回回民族的形成来说,如果说伊斯兰教是先民们的精神纽带,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济生活,是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汉语则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回回民族的形成以有了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四以这个标志来看,回回民族的形成在全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东南沿海是穆斯林蓄客曾经活跃的地区,在元代就已基本上成为回族的一部分,而西北及元代内迁至各地的中亚穆斯林要晚一些,大约在明前期或中期。回回民族在语言的上特点主要有三点;
1、使用汉语文
汉语之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是经过了一个从多元化到双重语言制,再到共同的语言----汉语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前后持续大约到明中叶后完成。不同来源的回回先民来到中国后,为了社会交往的方便,他们必须有一种新的共同语言。再没有形成民族之前,回族先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后来逐渐接受了汉语,加上其他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
2、回族语言中的特殊词语
回回民族虽然使用汉语,但其中仅为回族人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又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这些特殊词语一般说来有两大类:一是非汉语来源的汉语词,象“乜贴”、“主麻”、“玛致”等等,这里不全是宗教用语,也有日常用语;还有一类是汉语来源的汉语词,但现在只有在回族人民中经常使用,如“无常”、“出散”、“教门”等。
3、对先民语言的保留
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阿拉伯早期文学就已经诞生了。之后,著名学者伊本阿卜迪拉比编译了一本《串珠集》,这本书中,各个部分都以珍珠命名,此外,还比喻整本书连起来犹如珍珠。这本《串珠集》广泛搜集了阿拉伯众多地方法传说文献,涉及到音乐、社会、医学、伦理等方面,同时,其中还包含许多趣闻轶事和谚语。但其中部分材料的真实性具有争议,因此,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方面。以这部著作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若没有阿拉伯文化的渗透,西班牙文学很难迎来“黄金世纪”。
一、瑶曲对西班牙文化的影响
瑶曲是一种在西班牙土生土长的文化,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及独特地风格,到了二十世纪则被广泛传唱。在瑶曲创作中时常会有意识的采用一些拉丁文学用语、地方方言等,以便丰富其文学表现形式,这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诗歌的特征。在之后的发展演变中,这些诗歌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还被用语基督教的赞美。由于瑶曲中的许多作品都可以深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且处于文学多元化阶段,因此,其信息量极为丰富,内容繁杂,为研究西班牙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一千零一夜》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书搜集整理了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故事线索较为简单,且本身相当冗长,但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趣味知识。从某种程度上看,它可以视为一部有关医学、文化娱乐、哲学、音乐、教法学的微型百科全书,其对西班牙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词汇的影响
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长达八个世纪,阿拉伯人一方面将阿拉伯语确定为官方语言,但另一方面也允许当地居民使用通俗拉丁语,这就使得西班牙语得以流传下来。与此同时,受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西班牙语种也逐渐渗透和融入一些阿拉伯词汇,这就对西班牙语言、词汇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对《西班牙语言史》的研究,阿拉伯词汇在西班牙词汇中的比率大约为8%。其中以字母A开头的阿拉伯外来语在西班牙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些词汇涉及到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调查显示,在西班牙中有六百多个以A开头的阿拉伯词汇。由于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的科学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许多西班牙词汇都与外来的科学技术有关,例如ajedrez(象棋)、alquimia(炼金术)和algoritmo(运算法t)等,这些词汇都是源于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也体现在其对西班牙词汇的作用方面,因此,研究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词汇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对西班牙文学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诗歌;李清照;韩莎
一、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今山东省济南人。大约活了六七十岁①。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因此她在不同时期写下的词作,其内在情感亦有所不同。李清照一生词作不断,留有丰富的作品与后人。
李清照的词作受到了很多著名诗人的大加赞赏。王灼②称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清代王士祯在对宋词进行整体概括时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③这一结论基本上获得了后人的公认。
与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在阿拉伯历史上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学领域,以诗歌最具影响力。
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瑰宝,流传至今,后人视之为宝,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了一位女诗人韩莎(公元575―645),④她是蒙昧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实际上,韩莎是一位“跨代诗人”,她经历了蒙昧时期和伊斯兰两个时代,因此也有文学家将她列入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之列。蒙昧时期的诗歌题材主要有颂扬、矜夸、爱情、讽刺、哀悼、忏悔等。
二、李清照与韩莎诗作的才情与女性美
(一)、才气之美。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⑤诗也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后,才可以作成一首好诗。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的这首小词,短短三十三字,一气呵成;正如人的躯干,娇小而矫健。读起来朗朗上口,豪情逸兴随之而感。汉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特征,即一字多意。这首词字数虽少,可李清照在词的字眼推敲上却下了功夫,一词一句便可包含许多重要的信息。李清照善于遣词造句和字眼的推敲雕琢。这种诗词功底是许多男诗人所不能及的。
“英国学者汉密尔顿・阿・基布说:‘阿拉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突如其来性。’即最早的阿拉伯文学形式――蒙昧时期的诗歌,它是以一种完整的艺术模式突然展现的,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它的题材,乃至诗歌的格律都已十分规范。”
在韩莎的一些长诗和短诗的作品中,她的每首诗歌的每一句都会结尾于同一个阿拉伯语字母上。诗歌的平仄节律和末尾的押韵,更使得诗歌如悲痛的音乐一般,渲染至极,感人至深,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于她的诗歌,有人这样评价到:“在她之前,没有一位像她那样杰出的女诗人;在她之后,再找不出比她更富情感的诗人。”以及,她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四个儿子所作的哀悼诗亦是一种历史的记载,记录的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民的生活景象。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韩莎的诗具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纯洁之美。前面提到,“诗之五法”中的气象和音节;一首好诗,“气象”要端庄,“音节”要明朗。即诗的意境要登得大雅之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或是深受其感的回味。李清照善于以描写景物和人物动作来衬托心中的情感。情与景完美结合,相互映照,生动易懂。
诗之九品中说到“长”、“飘逸”和“凄婉”;可以此来体会李清照的词:浪漫潇洒、悲哀凄切、回味绵长。
严羽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李清照的词工整押韵,以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心中情感。既令人为之动情,也不乏人们为之产生肃穆敬仰之心。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中给人的是一种清新明朗的愉悦之感,鼓舞人心之气势和对美好的事物回味绵长。
如果以诗之九品中的“长”和“飘逸”来解读李清照的词的话。那么,韩莎的诗也可用其中的“悲壮”和“凄婉”来评价。如《哭兄弟》:“夜已深,回忆使我难眠,悲愁满怀,憔悴病更添…周围众人,都在为亲人哀泣,如若不然,我直欲命赴黄泉…兄弟!我发誓不会将你忘怀,纵然灵魂出窍,坟墓为我开绽…哦,我心悲痛,母心悲痛,莫非他昼夜将于孤坟相伴?”
在韩莎的诗中,善于描写“悲伤”与“流泪”。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李清照常以自然景物来衬托情感;而韩莎则多以回忆往事或用比喻的手法来诉说自己心中的悲痛之情,向世人传颂了一种人间真情。
(三)、刚强之美。无论是李清照,还是韩莎,诗词是诗人们生活经历的写照。这两位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了社会的不如意。她们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结合起来,写成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在她们的诗词中,虽充满了悲伤哀愁之感,却看不到她们的颓废与厌世之情,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三、结语
动乱的年代,生活阅历的丰富可激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李清照和韩莎同处动乱变迁的年代。因此,她们的才华与社会环境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季羡林先生把世界文明分为了四大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发展基甸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民大众的多愁善感致使文学形式多姿多彩;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使得文学成就熠熠生辉。
阿拉伯的古代文化与浩瀚的沙漠密不可分,这种生活造就了他们慷慨好客、豪侠仗义的民族性格。伊斯兰的来临,寻求知识的态势更加活跃,丰富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沙漠文化,使得文学体裁多样化,诗歌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学素养。中阿诗学体系在表述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强调差异并不意味着否认沟通与融合。如何沟通两种文化的同异,在相互吸收,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互识。李清照和韩莎深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跨过两种文化、语言和地域,寻求期间的共同点,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温绍 钱学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2]严羽 著,郭绍虞 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钱钟书 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罗艾因・夏姆斯大学 编译,《阿拉伯古代诗文选》,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注解:
①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宋朝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一)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作为统治者,在吸纳外来民族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容并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取舍标准主要是依据伊斯兰意识,对外来文化进行筛选和加工,适合帝国政治和伊斯兰宗教发展会予以保留,对于那些非伊斯兰的文化会排斥,以此来确保伊斯兰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是相统一的,开放性建立在保守性的基础之上。随着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倒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却得以庇护延续下来,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陆续获得民族解放,伊斯兰文化复兴有了新进展,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也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当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更加凸显,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对话一直没有停止过。
三、结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与伊斯兰教本身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和渗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世界文化也得以借助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媒介作用,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更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面临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16
On Vocational College Arabic Students'
Independent Reading Ability Promotion
ZHAO Liang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Nanchang, Jiangxi 330099)
Abstract Independent study has been into the concep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ield too long, but for our country vocational Arabic students' independent reading ability has not much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lf-study basis,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independent reading Arabic conducted a survey and analysis, we found a number of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Arabic student there in terms of independent reading, and on how to promote vocational Arabi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dependently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Key words vocational; Arabic; independent reading
0 前言
自主学习理念兴起于上个世纪,是伴随着教育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美国学者齐莫曼(Zimmermann)指出自主学习具有三个特征:(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3)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作出合适的反应。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两度指出:高校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育。外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全国有多家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阿拉伯语专业,但较之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生源类型多样,文化知识水平差别大,在校学习课时数更少。这就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阅读是语言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自主获取学习材料,进行外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学生能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主动地阅读,形成适当的自主阅读能力,就可以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整体提高,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同时,职业教育有着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尤为强调获得方法能力,提倡终身学习理念。这也需要在学生在校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这其中自然包括自主阅读能力。
1 高职学生阿语自主阅读能力分析
笔者于2014年,在结合自主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参考庞维国、徐锦芬等学者的自主学习调查问卷样本,制作了相关调查问卷,对数所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回收了有效问卷70份。
笔者将全部7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量化数据利用SPSS进行分析,求出其均值(Mean)、标准差(Std. Deviation)、最大值(Maximum)、最小值(Minimum)。均值反映出样本的平均水平,标准差反映出样本的离散程度。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1.1 对教师阅读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情况
表1 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情况
U1=对教师阅读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情况;
U2=把教师的阅读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的的情况;
U3=对教师的阅读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的重要性的了解情况;
U4=对教师在阅读课堂上采取某项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意图的了解情况;
U5=课堂上是否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的情况。
通过表1可知,学生基本能在阅读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教师的阅读教学目的与要求也有一定了解,也较为清楚将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自己学习目的的重要性。但他们普遍无法很好地将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对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某项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意图也不清楚。
1.2 阅读学习目标的确立和阅读计划的制订情况
表2 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
U6=除了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学生自己制订阿语阅读计划的情况;
U7=根据自身实际确立阅读学习目标的情况;
U8=调整阅读计划的情况;
U9=规划阿语自主阅读时间的情况;
U10=根据《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关要求确立阅读目标的情况。
通过表2可知,许多学生的确曾经制订过阿语阅读学习计划,也能根据自身实际确立阅读目标,并能够一定程度上规划阅读时间,但他们大多并不能够根据《大纲》要求来确立自己的阅读目标,在规划阅读计划方面表现更差。
1.3 对阅读策略的使用与监控情况
表3 阅读策略的使用与监控情况
U11=对阅读策略的了解情况;
U12=有意识使用有效阅读策略的情况;
U13=对阅读策略使用的监控情况;
U14=评价阅读策略以找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情况;
U15=当阅读策略不切实际时,换用其他学习方法的情况;
U16=意识到阅读策略是否切合实际的情况。
从表3可知,学生对阿语阅读中应采取的必要策略普遍感到陌生,不能有意识地在自主学习中加以运用。多数学生当意识到自身的阅读策略不切实际时,能够尝试换用其他方法,但学生平常并不容易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经常能有效地评价自身的阅读策略以找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也不能有意识地对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1.4 对阿语阅读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
U17=学生在课外主动寻找各种机会进行阿语阅读的情况;
U18=学生克服不利于阿语阅读学习的情感因素的情况;
U19=学生利用已有阅读资源的情况;
U20=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去的情况;
U21=学生与他人合作阅读学习的情况;
U22=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否意识到自身错误的情况;
U23=学生在意识到错误时能否找到错误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更正错误的情况;
U24=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能否同步检测自己预先制订计划的完成情况;
U25=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能否检查并更新自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情况。
表4 对阿语阅读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
从表4可知:(1)部分学生能比较主动地去课外寻找各种机会进行阿语阅读,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较充分地利用已有阅读资源。(2)大部分学生很少与他人合作学习,也不能把新学的知识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或者即使意识到错误也不能及时更正。(3)部分学生克服不利于阿语阅读学习的情感因素的能力很差。(4)尤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普遍不能同步检测自己预先制订计划的完成情况,也不能检查并更新自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情况。
总体而言,高职阿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尤其表现在:使用阅读策略与效果监控,与他人合作学习,克服不利情感因素能力,充分利用阅读资源等诸多方面。而且不同学生之间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因此,研究者作为教师应结合相关理论,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指导方案,以促进学生阿语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2 相关教学改进建议
此次调查暴露出了高职阿语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笔者作为阿语教师,在意识到当前高职阿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根据自主教学相关理论,建议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改进措施,引导与帮助学生逐渐适应自主阅读,以从根本上改善阿语教学效果。
自主阅读是外语自主学习的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阿语教师应该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向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学习观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利用各种机会阐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对他们的自我学习加以引导,并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同时应该及时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并纠正学生的偏见,以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彻底改变,明确自身在教学中承担的角色,从而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做到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同时,应该注意到高职阿语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个体差异明显的事实,对于那些自主学习目标特别不明确,学习习惯特别不良,学习动力特别不足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同时,针对此次调查反映出的具体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阿语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尤其应该在下列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2.1 关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策略认识的措施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对于学习者策略的研究表明,决定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某些具体的策略,而在于灵活运用各种策略的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阿语教师而言,其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应该是只传授学生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策略,并创造条件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策略。尤其是在教会学生运用阅读相关策略方面,应加强重视。
2.2 关于促进学生元认知监控的策略措施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个体处理内部信息的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用于计划、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针对此次调查暴露出的学生对策略使用的监控极其薄弱的现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并了解这一策略,应该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强自主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
具体而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卡片、笔记、评价表等方式加强监控;应提倡学生自己营造学习的物质环境,帮助学生整合与应用学习规则来指导学习;应该让学生设置具体的行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现实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学习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应该强化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
2.3 关于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措施
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产生合作性学习氛围。因此,教师有责任考虑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创造机会和条件,以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要让学生与学习伙伴一起合作练习相关策略的运用。同时,教师自己应该承担起学生合作者的身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熟悉语言的结果、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策略等,是学习者最佳的合作伙伴。
2.4 关于改善学生学习阿语时情感体验的措施
人文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因素在外语习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有效地作用于语言学习过程与实践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则成为学习的障碍。而传统教学重认知,轻情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学习成果受到影响。而阿拉伯语是一门综合难度较高的语言,高职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挫折,进而影响到整教学效果的可能性也较大。
因此,阿语教师应该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注意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消极因素,尽量减少学生的情感障碍,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2.5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资料
自主阅读的材料包括教材、学习辅助资料等。其中,教材是自主阅读的重要依据,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资源之一。可以说,教材是否适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自主阅读的进度与成效。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有阿语阅读教材不适于自主学习,则应该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如对其进行简略化、结构化、丰富化等。在适当的条件下应该尝试进行自学式教材的编纂。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依然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寻找适宜阅读的材料,并尝试建立学习资源库。
3 结语
本文建立的江外高职阿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分析结果,旨在为学生在阿语阅读学习方面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估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得阿语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现状,从而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提供了帮助。
课题项目:本文属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2014年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应用阿拉伯语专业学生自主阅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WYWM-14-28)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邓莉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3] 韩如芳.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4).
[4] 何广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5]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 林金霞,胡永萍.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7] 林娜.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