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经济产业

生态经济产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5 10:47: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经济产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态经济产业

篇1

1.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经济经济迅猛发展,但过去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现如今,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逐年加深。生态失衡致使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至此,产业生态的理念应运而生,给传统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将对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生态学家对产业生态的解释为:针对产业活动的具体特点,结合其对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与代谢规律对产业活动进行科学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以协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的关系,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作用,进而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来实现共赢。产业生态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传统的产业作业方式,将物质和环境资源也列入产业资产的范围中,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致使产业生态失衡,这也是破坏产业系统资源,从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对产业经济的增长起反作用,阻碍了产业经济的增长。产业生态是人类有意识的在维护,保持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产业生态的出现代表着产业经济的提高不能与环境系统分开,而是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从生产的第一步,即原材料的加工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都要讲环境因素加入其中。产业生态对产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在产业系统中的融合关系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将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系统新的发展方式,这是将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融合到一起的重要举措。在新型产业系统中,将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量化,一旦出现环境不达标的情况,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追究相关责任人,争取从源头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实现对产业生态的有效维护。产业生态的发展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市场的监督机制,促使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以此来提高自身产业生态的效益,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技术和相关设备,创造出低能耗,小污染的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形成后要大力推广,促使其他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从而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产业生态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者在产业系统中有着相互促进,共荣共生的关系。

3.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下面将对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3.1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对产业生态的影响

在产业系统发展中,从原始材料的初步应用,到产业废物的最终处理方式,都影响着生态环境。产业废物的排放方式是产业生态中的重点问题。如果产业废物处理不当,将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都造成影响,不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这种为追求一时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所以产业废物的处理应当得到企业与政府的共同重视。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在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各个产业排出的废物通过处理后可与其他产业链接,成为其他产业链中的原始输入产品,通过转换方式使产业废物被重新利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新资源。产业废物的再利用是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减轻了企业的排放压力,变废为宝,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3.2产业生态网络的建立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济快速增长,随着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现在的雾霾,就是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我国将建立产业生态网络,进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生态网络是企业与其合作的相关部门级单位通过网络化合作方式减少企业运作中的生态问题,进而促进产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的集聚性产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合作的发展模式,减小企业排放污染,减少企业自身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整个产业系统健康、均衡发展。产业网络以创新为动力,提高产业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新工艺、新技术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创建能耗.、少污染的新型产业。产业网络能够促进产业系统内部主体间的广泛合作,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产业系统内开展合作更为方便,从而推动产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现如今我国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就忽视了环境问题,未来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发展要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相关产业生态设施建设,产业生态恢复手段与环境治理等发展方法将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妥善解决。只有这样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手段,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以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伟红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概述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逐步建立了以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因此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跃升到2007年的21737.3亿美元,国际贸易地位(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从1978年的第26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世界第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2004―2007年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分别高达30.7%,34.2%,36.8%,37.5%,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40%上升到70%,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超过了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其他经济体。但在刚刚过去的起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猛烈撞击下,2008年11月我国的出口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份当月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外贸单月进出口亦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1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可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企业在面对外部不可抗力的干扰时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发展减缓、效益下滑,受此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国家经济发展减速,2009年中国出口对GDP贡献率仅为负3.9%,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为近几十年来首次,且这一成绩是在近乎穷尽政策扶持手段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影响我国出口的诸因素中,外需的作用约占八成,2010年下半年出口新订单呈下降趋势,意味着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减速。已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以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和布局失衡、劳动力成本低廉,尤其是资源环境代价高昂等,如不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外向型经济发展借鉴

尽管以出口导向为重要支撑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举世瞩目的腾飞,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因为环境的复杂化和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存在的缺陷和自身发展中陆续出现的问题,其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国民经济也正在为这种发展战略付出越来越高昂的代价。金融危机之后,更是表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迎来经济持久稳定的高速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几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值得借鉴。

1、巴西教训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风起云涌,巴西经济发展战略也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转轨后,巴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开始大幅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由原来居资本主义世界第15位上升到第8位;而且还部分实现了经济结构方面质的转化,工业、农业产值之比例关系由1960年的0.9∶1发展为1975年的2.69∶1,1974年重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比1960年提高了26%。但在经济一派向好之中,巴西的注意力过度被国际市场的需求所吸引,没有及时跟进本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平衡,导致在国际市场动荡中招架无力、手足无措。以巴西“中国谷”的鞋类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巴西女鞋因其同等质量下的成本优势而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于是,“中国谷”的鞋类生产商纷纷把自己的企业定位成女鞋生产商,出口量大约占到全球同类出口的12%。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期间,巴西“中国谷”的女鞋销售及出口增长非常迅速,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市场,中国鞋因其更大的成本和价格优势,迅速吸引了国际市场,国际大买家随即把其供应链管理移向了中国大陆,甩开了巴西生产商。结果,在整个80年代期间,巴西“中国谷”的鞋类制造产业集群发生了巨大的衰退,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下降了将近40%,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2、英美启示

16世纪上半叶,英国制定有利于出口的税收政策,奖励和保护生产出口产品的手工业,实行单边外向型倾向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经济带来短暂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是:英国经济受制于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外国商人分享了伦敦50%以上的出口额;从16世纪中期起,一系列频发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也很难摆脱与当时经贸政策的干系。最终,英国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发展高端产业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代替了含义简单的外向型自由贸易政策,才迎来了以工业革命为开端的发展。

美国在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经济严重依附于英国,是一种实质上的“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1807年,英国炮轰美国战舰,激起了强烈的反英情绪,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意图通过中断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来教训英国。然而,由于英国不仅本土产粮,世界其他产粮国家也乐于向英国出口粮食,此举不仅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反而使美国经济全面瘫痪。1807-1808年,美国出口从1.834亿美元下降到2243万美元,下降幅度达88%,进口从1.385亿美元降至5699万美元,下降59%。航海业濒临破产,大批海员失业,北部的大小商人损失惨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小农场主和小业主纷纷破产,工业消费品供应发生严重困难,关税收入急剧减少,财政出现巨额亏空。禁运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的殖民性和依附性。四年后的美英战争所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更使美国深切感受到争取外援、注重国外市场与独立自主、发展国内市场是国家发展不可偏废的两手,而争取外援必须立足于独立自主,国外市场必须以国内市场为靠山。从此美国走上了技术创新、资本生产率立国、工农业协同发展、内部改善和向外延伸的以内向型为核心、外向型为扩张的发展道路。

可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完善发展内部市场与高效利用外部市场,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根本,否则只能是仰人鼻息、拾人牙慧,繁荣和发展都难以持续。要做到这一点,在世界日益注重环保和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中国必须尽早摆脱“世界制造工厂”的低效、高成本和高污染身份标签,借助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负面影响,以环境优化辅助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达到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产业生态化的现实需求

持续的经济低迷和生态恶化事件使人们意识到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切要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依赖于人类社会之间、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建立和谐互促的良性互动关系,而不是人类社会无止境地向自然进行毁灭性的攫取,自断未来发展之路。传统经济学都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和分配后果,其客观结果是使利益各方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己方利益,不断伤害现实索取成本最小的自然界。至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以及工业生态学等学科,虽然不仅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也研究了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支撑,但共同的缺陷是都没有进行人类与自然和谐互动的有机联系研究。在此情况下,产业生态化将人类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学科发展使命,形成了对上述学科扬长避短的综合利用。

(一)产业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产业生态化发展是现代产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问题的组织新模式,是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在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应用。随着人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能否为公众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局限于是否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而是涵盖了对一切生命体的关爱和尊重,工业经济时代以高昂的资源环境和有损人类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正在成为普世的价值观。以综合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产业,使产业活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并在其中实现产业系统改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产业生态化观念迅速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推崇,并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如今,产业生态化不仅贯穿于发达国家宏观层次的产业发展战略,而且正高速向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公众层面辐射,日益影响着产业与经济发展。

产业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够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内高效运用和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这种高效基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的高度尊重和对活动对象的高度了解,源自各项活动的“精密”、“精准”的分工与功能协同,从而使得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在于:在人类经济活动高速发展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伤害人类未来,如果任由其无节制地发展下去,终会导致资源枯竭、人类发展面临绝境的严重后果的境况下,通过人类有意识的制约与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又以环境优化辅助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达到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

(二)产业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产业政策导向直接决定着国家或地区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实力,科学而有远见的产业政策不仅能够缓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功效,而且因为顺应了自然和社会规律,能够使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使经济具有较强的应变力。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各大产业生态化通过对其多样性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稳定发展,试图找到一条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生态化要求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生态思想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借鉴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力求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使经济立足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使产业结构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状态得到尽可能完美的衔接,基于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二维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形成生态产业的一体化和复合化,在国际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不仅能够动态强健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节约要素成本,消除环境破坏,通过促进持续的产业创新活动建立比较优势,而且能够使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凭借其完善的产业、经济结构有效抵御外来风险于不倒。

三、实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构想

(一)以“阿尔法狗群”奠定产业生态化现实基础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占据我国企业总数1%的大企业一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绝对主角,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而占据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虽然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与个体生存和公众接触密切相反,个体发展却往往游走于公众视线之外,特别是难以得到宏观政策的持续关注和青睐。实际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08年为例,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利税中分别占到60%和40%左右,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因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既直接决定我们今后是不是能好过一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将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高成本、低利润的经营特点,其中高能耗是造成中小企业成本高的重要因素。而高能耗、低产出与产业生态化寻求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背道而驰。常州中小企业众多,如果其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常州推行产业生态化就只能是一纸空谈。

阿尔法狗是狗群中资格最老、最具眼光的狗,阿尔法狗公司不一定是大企业,但却嗅觉灵敏,具有在别人眼光局限之处发现机会的能力,最终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必须在政府必须引导和自身努力双管齐下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及时在市场上寻找服务尚未成熟、有“获取利益的基础”基地,即“利基”,找准自身定位,在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提高经济效益,彻底改变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局面。另一方面,阿尔法狗公司在面临外部因素的变化时,由于盘子较小、体型轻捷、自身素质较高、眼光独到,可以较快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措施,适应新形势,这也是阿尔法狗公司明显优于航空母舰型大公司的一个长处,而对于对区域经济来说,这个优点不仅能有效降低经济动荡程度,而且还能起到稳定市场和民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广大的中小企业群里重点扶持成长性好的企业,使之成为阿尔法狗公司,不仅对产业生态化至关重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同样重要。而一只、两只阿尔法狗显然成不了气候,因此,培育区域“阿尔法狗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相互呼应、配合,是实行产业生态化、壮大区域经济优势的现实需求。

(二)以配套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由于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现代产业集群由于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不仅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更使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交流机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先进经验和技术的传播,特别是有利于意会的、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快速传播,从而促进创新。而产业之间的创新会牵一发带动全身,不断向利益相关者辐射,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向好局面。基于配套协作目标的产业集群,往往能以产品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强,物流成本低,材料来源与产品去向有底等优势赢得市场青睐,容易形成“家族兴旺”的共荣局面。

以“集聚产业、专业分工、区域配套、循环利用、留有余地”为指导原则,在目前产业集群基础上,构建集群生态化产业链,不仅沿袭产业集群的优势,更着力全面统筹、科学地构建和完善配套产业链,目光从采购、生产、销售环节向前延伸到个体企业功能设计对区域产业链的影响及共享,把投资和启动成本控制到最低;向后延伸到生产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关注生产废弃物排放及产品弃置去向和成本,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有意识的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将废弃物减少到最低,最终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

(三)以绿色服务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碰到方方面面的周折和难题,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缺少可替代选择的产业,显得更加困难,而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人力、财力和机遇的支撑。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劳动密度大的传统服务业一方面转型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一次性用具的广泛使用、废弃物、下脚料毫无规划的排放都曾经并正在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以服务业为生态化的突破口,广泛在区域内中心商业区、宾馆、饭店甚至早、夜市摊点和娱乐场所推行节能、节水和节材的一系列措施,进行烟污染、声污染、光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强化责任区内环境管理的责任,有效降低服务业的地域污染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达到节约资源、改良和完善产业、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以绿色服务业带动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既起到了转型成功的示范作用,又因点多面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增加其他产业生态化的紧迫感。

(四)以基础设施共享促进产业生态化实施

产业的生态化建设,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给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综合性、前瞻性的要求。如果企业依然各自为政展开一系列生产经营和生活活动,是无法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循环利用的,如果把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企业联合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网,在这张网上有计划、有组织地设置一些基础设施共享的关键节点,无疑既可以大幅度降低单个企业运作的人力、财力成本,又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总量,并减少污染排放,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运行,还起到提高区域管理水平和区域内相关企业的效率,优化城市宜居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涛.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郎咸平.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篇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篇4

1.生态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模式标准要求

1.1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本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指导,充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治理,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注重实效。

(2)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以科技为先导,建立优化配套的技术体系,实行山水田林路整体规划,林草果粮全面发展,科学配套,调整好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开局。

(3)坚持与农民利益、农村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

(4)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整体推进和局部治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协调,优势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相结合。

(5)坚持建立可靠的资金投入机制,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支撑体系。

1.2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标准要求

(1)生态效益控制指标。

A.水土保持控制指标。

区域内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坚决予以控制,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林草覆盖度稳定在50%左右的水平,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崩塌下陷,保墒蓄水,供氧和改善小气候的效应。

B.水分涵养指标。

生长期提高生态经济林园土壤水分含量2%左右。

C.病虫害控制指标。

小班面积控制在100亩左右,防止病虫害的扩散漫延。

(2)经济效益控制指标。

A.树种、良种选择。

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广泛选择省内外优良品种,特别是近年来选育出的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的配置要达85%以上。

B.规模控制指标。

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规模要求符合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中的比例,充分发挥经济林近期巨大的经济效益。

C.密度控制指标。

旱坡地生态经济林造林密度的株行距控制在6-7m×2-3m范围内。

D.产量指标。

盛果期产量达400-600kg/亩,5-6年达到初盛果期。

(3)林地可持续利用指标。

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荒坡对照提高50%以上,团粒结构良好,孔隙度高,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大,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土培肥效果。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良好,集中体现在果实产量水平上。盛果期前,产量逐年增加,逐步提高;盛果期后,丰产、稳定,盛果期能够维持在30-70 年,抗逆能力达到80%以上。

2.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区划规划

2.1生态经济林区划规划的依据

(1)依据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区划规划。

(2)依据土地资源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进行区划规划。

(3)依据工农业资源基础进行区划规划。

(4)依据经济林栽培历史和品种资源进行区划规划。

2.2主要经济林树种

以梨树为例,分析立地类型与经济林木的生产能力。梨树属喜温、喜光树种,大于10℃的有效积温,受光量的多少和日照时数的长短对梨树生长结果影响较大。而直接左右温度和光照的立地因子主要时海拔高度和坡度坡向。影响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主导立地因子是海拔和坡度、坡向。

主要经济林树种绝大多数为喜光喜温树种,因而海拔和坡度坡向直接影响着经济林的生长发育。国家的建设目标是:25°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林木覆盖度由目前的11.7%提高到30%以上,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0%左右;通过增加植被建设,机修梯田、河坝骨干工程建设、实施沃土工程,开发和利用农村新能源,使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建设基本农田,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畜牧业,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结合国家建设目标,从本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林业资源及生产状况分析,实施区域生态经济型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使实现县域环境治理,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而稳定种植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前提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多林种多树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林使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的效益只有在综合治理,多元化产业良性循环中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在区划规划中不但要考虑模式自身的结构与功能,而且要涉及整个县域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林业结构,即林种结构和比例。

3.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的手段

区域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要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密切结合起来,只有在综合治理、区域多元化产业良性循环中,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1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所有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区采取工程整地的方法。如:机修梯田和隔坡水平沟壑地;缓坡机修梯田,陡地隔坡水平沟壑地;在节水抗旱方面,实施旱井集流微灌工程。

生物措施:是指增加植被建设,造林种草植灌,在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情况下,优先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

农艺措施:生态经济林混农模式混林模式大力推广耕制改革,熟化土壤、平衡施肥、集雨节、灌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把水、土、肥蓄住,从而提高地力。

3.2山、水、田、林、路整体规划,梁峁沟坡川综合治理

缓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沟道要打坝淤地,结合发展旱井集流微灌工程,逐步建成人均2-3亩稳产高产田,稳定解决群众吃饭问题;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度,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林,水保径流地,适当规划薪炭林和牧坡;侵蚀沟底要层层设防,拦泥淤地,蓄水灌田。

3.3建规模、上档次

按山系流域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处理好农林牧优化比例。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为防治病虫害漫延,一般面积控制在50-100亩范围内,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建设高效、稳定的复合生态林业系统。

4.生态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模式

(1)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专业队统一经营管理,这种形式只有在乡镇工业比较发达,可以实行以工补林的村镇,才有存在的基础。

(2)农民家庭与集体建立承包合同,集体和农民家庭联营的形式。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集体提供统一服务,分户承包,分户经营,农民向集体交承包费。

(3)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联股经营。对于集体的土地,由集体统一规划,业务主管部门以种苗、化肥等作为资金入股,集体宜土地权入股,然后由农民分别承包经营,并实施劳力入股。总体上叫做合作开发,股份投资,承包经营,按股分红。

(4)联户承包经营。按照产业化规划的要求,农民联户向集体签定50-100年不变的土地使用承包合同,按规划要求进行开发生产。

篇5

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状况日益加重。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开展研究,以寻求解决的对策。到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的兴起,为统筹解决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求和理论基础,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河曲、保德、偏关三县(以下简称河保偏)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忻州地区,为近20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可利用资源较多、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同时也是晋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本文拟从生态经济视角出发对河保偏地区产业结构进行探究,有助于厘清其问题所在,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办法,助推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河保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河保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看,河保偏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存在第二产业畸高、第三产业发育不足的问题。据河保偏各县2014年统计公报数据测算,河保偏地区第二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6%,而第三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7.8%(见表1)。而同期山西全省第二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7%,第三产业占比为44.1%,全国第二产业占比则为42.6%,第三产业占比为48.2%。按照目前学界关于产业结构的评价标准,显然河保偏地区的工业畸重、服务业比重不足现象异常明显,产业结构总体上落后于山西平均水平,更落后于全国的产业调整进程,产业结构低级化、畸形化特征明显,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河保偏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层次偏低河保偏地区三类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平衡,生产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科学技术对产业活动的贡献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农业所包含的种、林、畜生产结构有待改善,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调整难度较大;二是资源开采占总产业比重较高,以加工为主的产业占总产业比重很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并且鲜有名牌产品;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不佳,表现为服务质量较差、效益较低等。虽然客观来看河保偏近几年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上已有明显进步,部分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迅速,但总体而言,产业结构仍很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亟待加强。2.产业发展关联性弱,缺乏互补性,方向不合理首先,各个不同产业间合作关系薄弱,相互联动的促进作用较弱,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产业间价值链,以及同一产业内相互协调机制较弱;其次,区域间没有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同结构、同质化的发展形态使得区域间难以形成相互促进的互补发展态势,产业建设呈现重叠的问题;再次,对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提升方向不合理,在注重资源采掘、钢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忽视具备充足资本存量的制造业,缺乏对科学技术为主要驱动因素的相关产业的探索与发展。3.产业投资结构有待改善,投资效益较低首先,产业总体发展缺乏活力,整个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比重远低于国有经济,使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缺乏推动力。其次,第二产业中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资金投入没有达到足够水平,加之本身产业价值贡献当中科技占有率较低,底子薄后劲不足导致科技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难以顺利开展。最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之间的关联较差,对第一产业效益的边际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二、制约河保偏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

(一)区位条件差

位于吕梁山脉北段的河保偏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从地理上看属于边缘地带,距离忻州市忻府区200多公里,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距离相对省内其他县市较远。作为区位条件的重要因素,河保偏三县地理位置相对于省市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因此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给予的投资强度较低,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三县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忻保高速公路的开通和灵河高速公路的修建,区位差异正在逐渐减小。

(二)干旱影响较重且频次较高

农业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非常高。河保偏三县多年以来平均蒸发量达到2200.9mm,比同期平均降水量493.6mm多3.46倍,由此导致三地区农业生产遭受干旱的影响较大。同时,降水量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量较大,降水量较少的情况出现频次较高,这对于传统的农业贫困县而言,所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

(三)人口质量较低

高质量的人口素质能对经济发展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较低的人口思想和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保偏三县经济发展的空间,这不仅导致了现实经济发展的落后,而且还持续影响着未来的贫困。劳动力资源结构单一,层次不够完善,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说是巨大的限制。

(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欠发达区域要赶上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总量规模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就必须以高于发达区域的发展速度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这一目标。2001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相对发展速度较快的河曲、保德两县,到2014年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而2001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及相对发展速度较慢的偏关县,到2014年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

三、生态经济环境视角下河保偏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依托先进技术加速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生态化、循环化

河曲县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有的煤、电、化、建等四大传统产业,是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巩固煤电化工业的基础地位,狠抓以“四煤三电三化”为主导框架的产业衍生和延伸,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促进集约型、延伸型发展,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实现互动增长的根本性转变;从粗放型、单散型发展到集约型、延伸型、生态型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二)发挥煤炭开采的经济带动作用

河保偏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发挥煤炭开采的带动作用,如地处陕蒙交界的神东煤炭公司的煤炭氧化钙含量较高、灰熔点较低,而保德县煤炭氧化钙含量相对较低,灰熔点较高,该公司结合二者优势,开发出口配煤基地。同时要延长产业链,利用循环经济的手段来发展,把可利用的煤炭资源利用到最佳。河保偏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通过矿业经济积累资金、技术、人才,从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三)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河保偏要加强区域内外部、产业间纵向和横向合作。河曲县要继续创优发展环境,继续引进中海油、山煤、省煤运、神达、神东、山水六大集团,努力将投资380亿的14个大项目建设好。保德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应努力利用神黄铁路,加强与神华集团的合作。偏关县引进了焦煤集团、中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六大集团公司,要抓住机遇,走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低碳安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保偏三县具有典型的黄河民俗风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选择。如河曲县要加强对娘娘滩、文笔塔的开发与宣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河曲县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保德现存古迹较少,要注意对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偏关重点抓好以老牛湾为龙头的黄河风情景区和以长城、古堡、古村落为特色的古军事文化景区“两大景区”建设,打造晋西北黄河风情特色县。

(五)推动资本融合,促进非国有制经济大发展

首先,政府经济发展服务相关部门要给予产业内企业发展充分的且高质量的服务支持,构建一个宽松且有活力的经济发展环境。其次,推进地域间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间的投资活动,增强资本要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努力建设多元化价值链,在更高层次、更高规模和水平上实现民营经济围绕农业产业化的集约经营。

参考文献

[1]安树伟,陈南岳.晋西北河保偏兴地区反贫困战略研究———以山西省保德县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30-33.

[2]宋周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31-37.

[3]李博,胡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J].管理科学,2008,21(2):86-93.

篇6

中图分类号 F205;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48-05

生态学认为,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为生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和其他的人类聚居区以及产业开发活动区域都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物质封闭循环的系统(closed loop systems),其目的是将废物和副产品重新加入到工业生产和服务提供中,从而减少废物产生,提高资源效率[1,2]。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组分,它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都区别于传统的产业系统,因而具有了不同的特征[3,4]。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规模经济及规模不经济等类似的说法,同样地这样的界定也适用于产业生态系统。本文试图从规模经济性特征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新古典经济学所谈论的规模经济概念,指的是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5]。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6]。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或者规模不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定投资、边际成本走向、外部效应等。在产业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也被同样重视。另外,由于产业生态系统更注重物质及资源的循环,生产、交易、储藏和运输成本及能源利用因素在其中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关于规模经济的假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不能同样适用[6]。

1 产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规模经济性的因素

规模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产生[7]:第一是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其次是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第三是存货的因素;第四是生产的物理特性,由于原材料品质的均一,生产工艺固定,因此生产的规模可以简单复制;最后是营销和购买的经济性,指大规模的采购和销售可以减少成本。

但是在产业生态中却很难满足上述的关于规模经济产生的要求,有五个因素使得产业生态系统对规模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经济系统。

1.1 以废物作为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废物作为生产的副产品的属性还不会改变。因此废物的组分和形态不会是生产时考虑的因素。这就导致废物在组分和形态上具有时间上的不稳定和性质上的不均一的特点。不稳定性使得需要多花费成本来维持其功能,而不均一性则需要增添专门的工艺来使其均匀化从而降低对工艺的冲击。同时,由于消费和生产在空间上的分离(而且往往是长距离的分离),使得产品在用过之后的废弃形态也变得很分散。当前的经济运行方式将价值高的,分布相对集中的物质通过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变成低质的,分布非常分散的物质,并且往往使物质变得化学形态上十分复杂。在这方面十分典型的是矿物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如铁矿在全球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在有限的区域分布着数量比较丰富的矿藏。但经过开采、加工、生产,成为汽车、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基础设施等物品,铁几乎是均匀地分布在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而且从冶炼开始,每经后续的一个阶段,它的分散程度增加(见图1)。

最后,由产品转变而来的废物还具有化学结构上的复杂性特点。废物的这些特点,与传统的从环境中直接开采的新鲜原材料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些区别将会对产业生态系统的规模经济特性产生重大影响。

1.2 以可更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使用可更新能源是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可更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都有能量强度低、分布分散等特点。如太阳能和风能,几乎随处可得,但单位面积或单位质量上的能值较化石能源低。能源的利用形式对规模具有决定性影响。

1.3 企业或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

废物和副产品将取代新鲜原材料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主体,这意味 着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流将显著增加,带来运输强度的增加。在传统经济中变得微不足道的距离,就成了产业生态系统中应重点考虑的成本了。

1.4 与周围环境在物质输入输出上要保持平衡

产业生态系统的规模要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除非能够做到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封闭循环,否则必须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基础,因为过大的物质流规模和速率将损害形成这个基础的生态过程。

1.5 信息不对称明显阻碍废物和回收市场的运作

废物分解企业与生产者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企业对利益的考虑,生产者的单位通常对其废料成分保密,将废物的特征信息“隐藏”起来,以免泄漏其专有工艺。而分解者企业的生产原料就是生产者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这些企业在获取废物信息的质量、及时性、全面性上属于劣势,不能对其他单位的废物具有完全的信息,即不能完全获得废物的特征、真实价值及来源等信息,只能根据对整个市场的估计决定其支持价格,这样循环型企业获得“原料”的成本将会增加,其经济收益也会减少,从而影响了企业加强“绿色合作”的积极性[8]。

2 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边际成本分析

传统的运输成本模型见图2。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装卸费用(终端成本);一旦材料装好了,卸载的成本也确定了,单位距离的成本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边际递减。因而距离相对于其他成本如劳动力成本来讲显得可以忽略的了。

但对于以废物为主的原材料来讲却不是如此。由于废物具有前面所分析的不均一、易变、分散等特点,运输成本与距离的关系就变成图3。

因而对于产业生态系统来讲,受运输成本的约束,经济的规模就小于传统经济(见图4)。

因此,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知道,产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越高,那么它们就越倾向于在空间上聚集。如果再生材料因为加工规模的原因而价值较低的话,一般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在价格上不利。价值越低的再生材料,距离就越是具有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像 废热、冷气等能够被返回到生产过程中并能带来利润,很显然越靠近来源就越容易获利,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边际运输成本会增加。

除运输成本表现出边际成本增加而带来的距离规模不经济性外,生产能力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从原材料到生产需要经采集、均一化或拆解和分解,还要考虑对品质易变的原材料的维护,这些都限制了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3 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度规模性

规模经济同蔓延型的城市增长一样,作为全球工业化的主要方式,在产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方面很早就遭到了质疑。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了“小规模、分散化、自力更生和相对简单化的技术、经营、生活方式”[9]。

按照他的说法,“适用技术”就是人性化的技术。它包括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燃料;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和绝缘措施保护能源和热量;能循环使用的全部循环使用;通过堆肥增强土壤肥力;采用病虫害防治和间作等农业措施;建立自行车、公共交通、跨大陆铁路和电气化汽车等的更高效的交通系统[10]。

而生态学的观点则认为,要想改变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必须降低工业生产率,必须把大规模和高度集中的生产形式改造成小型的和分散化的生产经营形式。在社会制度上,是由小规模、民主地控制和非官僚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相融、平等和民主[11]。

由于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对生态系统的物理需求已经到了远不是无足轻重的地步,规模问题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就是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系统,而稳态观是生态系统包含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根据一些可持续生产的原则而不是个人支付的意愿为经济系统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12]。

从物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就是把低熵的自然资源转化成了高熵的废物的过程。因此,生态经济学家基于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基础的有限性提出了稳态经济的概念[12],认为人类的经济规模以及社会发展规模应该限定在一定的阈值之内。稳态经济指的是财富和人口的稳态,而财富和人口的稳态并不代表世界就停滞不前了,精神文化、道德和社会进步都是可以丰富人类社会的内容。稳态经济意味着恒定的物质财富(资本系统)和恒定的人(人口)的系统。稳态经济是穆勒认为的人类的发展目标[12]。

稳态经济所隐含的意义是:生产和消费的物质流必须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必须服从于理想的人口数量和生活标准[13]。因为在一个有限的世界,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生命数量的最大化要求资源消耗速率的最小化。……任何把资源用于满足无关紧要的需求都意味着将来生命数量的减少。如果我们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最佳地利用我们的铁资源应是按所需来生产犁或者锤子,而不是生产劳斯莱斯汽车,甚至也不是生产拖拉机[14]。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的企业来讲,需要解决物料和物料转换的成本。因为从废物的销售中的收益普遍偏低,加上有些再生材料的运输和加工的边际成本增加,产业生态系统只有在工厂和车间距离较近时才有可行性[15]。

观察生态系统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空间上是近距离的。比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落叶一般可直接由树下分布的分解者所降解。这种距离上的接近,首先是省去了物质输送的能源消耗。其实在经济系统中,效益的获得很多时候是来源于消耗的节省。

因此,产业生态系统在规模经济上表现出适度规模的特点。适度规模表现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分布和相对局限的生产规模。这样的规模对于处理分散的、高熵值的资源和能源与集约化生产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有相当的灵活性,其原因在于运输和管理的成本节约、沟通方便、相互信任,容易建立共同的利益基础。

相对较小的区域基础上形成的小系统,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容易实现,特别是在面对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更容易选择合适的策略,实现应变。

如现行的大规模发电、输送系统,其能源利用率只有38%;小规模、分散型、就地型能源系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是能源利用技术上的“”,在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接近负荷,不需要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 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线损,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兼具发电、供热、制冷等多种服务功能,分布式能源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可提高电网的安全性[16]。国外也对分散化的能源供应技术(Decentralize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给予了充分的重视[17,18]。

另外,在小规模系统中,货币的和非货币的交易容易实现,而且各种交易的交易面较小,交易的管理成本低。有些不能全部被市场所货币化的――比如环境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可交易的内容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来实现其价值。因为集体观念所带来的道德约束、共同愿景等就保证了这些不可货币化的价值的体现。

应该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高熵低质分散的资源和集约的居住和生产方式之间是无解的。分散而不是高度集约化的居住和生产模式即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随处可得的太阳能。太阳每年辐射出的能量中有5 300 Q(一个Q 相当于1 018 BTU)会被截留在地球大气层中,其中大约一半又反射回太空。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的能量也不超过0.2 Q。从到达地面的太阳能中,光合作用仅仅吸收了1.2 Q。但经过能流瀑布,也就是食物链,我们最多获得了0.08 Q,而现在我们只利用了这个潜能的1/10[19]。但是如果聚居方式转变的话,这种利用率是会上升的。

追求小型化意味着力图将生产组织与单位返回到适合人类的规模。小的单位可以使用少量资源,当大量的资源变得稀少且不易获得时,这点就显得很重要。小的单位可以用来分散生产,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匀称,将空间利用得更好,避免拥塞与庞大的交通。最重要的是,数目众多的小单位比起数目很少的大单位,可以使更多的人“各显其能”。

这样一种模式要求联合并协调经济体系各部门的运作。企业之间,特别是相邻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密切,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密切,特别重要的是建设沟通和协调各部门的“神经系统”。这对社会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市场供应、规划者、NGOs发起者、管理者等等越是积极参与,区域就越网络化,也就越是可持续的[13]。

基于上面的特性,容易发现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本土化的经济系统。其含义是与本地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究其根源在于广泛的公众和团体的参与性。经济模式的转变决不是单独在经济领域内部就可以发生的。Graedel and Allenby指出,“光有技术是不够实现我们预想的转换的,必须是社会内部起作用才能逼近目标”。他们也强调“基本的要点是,实施产业生态学及转向可持续发展将要求文化、宗教、政治和社会转变”[20]。特别显著的是,Ehrenfeld 认为所有重要的社会制度内部的文化变革不仅是重要,更是必须的。

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本文主要对产业生态系统规模经济性的特征做了理论上的初步分析,应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此外,还应对产业生态系统中单个企业和企业聚集的规模经济性区分开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rosch, Robert A. , Nicholas E. 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 nufacturing [J].Scientific American.1989,(9):144~152.

[2]John R. Ehrenfeld. Industrial Ecology: A Framework for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Issue1-2:87~95.

[3]韩凌.对循环经济特征的初步分析―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哪里[J].特区经济,2006:103~104.[Han Ling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its of Circular Economy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J].Special Zone Economy,2006:103~104.]

[4]Danilo Pelletiere. Ecorestructuring and the “Friction of Distance”[A ]. in Gowdy, John et al. Sustainability in Question: the Search for a Conceptual Framework[C]. Edgar Elgar, Cheltenham, U.K. 1999.

[5]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6): 29~35.[Zhang Yuanzhi, Ma Mingxiao. The Enterprise Scale, Scale of Economy and Industrial Clustering[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4, (6):29~35.]

[6]林金忠.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J].经济科学,2002,(6): 99~106.[Lin Jinzhong. Study on the Four Forms of Scale of Economy About Enterprise[J]. Science of Economy, 2002,(6): 99~106.]

[7]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52.[Yang Zhi.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Economy[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87.152.]

[8]杨鹏飞.循环经济下的企业间关系研究[J].财经界,2007.191,193.[Yang Pengfei.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nterprises in the Circular Economy[J]. Money World, 2007. 191,193.]

[9][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0.[E.F 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M]. Nanjing: Yilin Press, 2007.20.]

[10][美]理查德, 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2.[Richard,Register. Ecocitis: Buliding Cities in Balabce with Nature[M].Beijing: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ss, 2002.102.]

[11]张晓霞.三元理论―世界系统运动机制的哲学探析[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20.[Zhang Xiaoxia .Trielement System TheoryPhilosophic Perspective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World Doctoral Thesis[D].Beijing University, 2003.20.]

[12][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 Herman•E•Daily et al. Valuing the Eartheconomics, Ecology and Ethic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01.5.]

[13]Kenneth Boulding.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A].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C].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Nicholas GeogescuRoege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 [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21.

[15]Deutsch, Claudia. Letting Little Go to Waste: An Enterprise Evolves from the Byproducts of Industry[N].New York Times, 1999-03-17.

[16]省略/homepage_show.asp?id=15224

[17]Martinot E, Chaurey A, Lew D, Moreira JR, Wamukonya N. 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Annu Rev Energy Environ, 2002,27:309~48.

篇7

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化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篇8

依托优质绿色农产品原料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壮大龙头群体,叫响名优品牌,促进产业链条向更精更深更广延展,加速产粮大市向绿色食品加工大市转变。一是做精绿色水稻加工业。以绿色水稻“吃干榨净”为目标,积极培育引进稻米加工龙头,大力发展精制米、有机米,延伸发展大米―米粉、大米―米蛋白、米糠―米糠油、米糠油―油脂酸等产业链,提增稻米产业综合效益,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绿都集团招商改制扩能,带动食品经济转型,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开发米蛋白、米糠营养油、米糠多糖、谷维醇等食品,打造集粮食购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水稻加工航母;引导清河泉米业发展从稻米加工到稻壳发电供热、综合开发的水稻精深加工业,研发稻壳灰肥和单晶硅、多晶硅等产品,实现吃干榨净;加快推进中粮集团30万吨稻米加工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粮食加工能力。二是培育做大大豆加工业。发挥大豆非转基因和绿色品质的优势,大搞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拉动大豆产业振兴。扶持珍宝岛生物公司新上针剂粉末磷脂和蛋黄磷脂项目,发展高纯度药用磷脂,扩大产能加快发展。加快宏图公司等油脂企业低温浸油工艺改造,发展高级烹调油、压榨精炼油和高温豆粕。积极引进企业研发生产大豆纤维、植物蛋白、异黄酮等“两高”产品。三是积极发展玉米加工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玉米产业的赢利空间。鼓励完达山、天马两大酒厂扩大产能,提高玉米利用率。大力引进国内大型玉米加工企业,积极实施玉米淀粉、玉米油、蛋白粉、速食玉米等深加工项目。四是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积极选育优良种植品种,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建好食品原料供应基地,力争2012年绿色水稻基地达到150万亩,大豆基地达到4万亩,玉米基地10万亩,满足龙头企业生产需求。

二、深度开发北药资源,加速制药产业升级

依托北药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北药产业园为孵化器,以珍宝岛药业和乌苏里江药业为龙头,大力度扶持具有虎林优势的中药和保健品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以中成药和功能性保健品为主、中药饮片为补充的北药产业新格局,着力打造全市经济增长最强板块,建设全国知名的北药保健品之乡。一是做强制药产业。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做精刺五加、人参、五味子等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发容量较大、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新品种,打出北药新拳头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支持珍宝岛药业实施血塞通冻干粉针和血栓通胶囊项目,加快建设中医药科技孵化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帮助企业争取2013年在创业板上市,促进企业扩大规模、高速扩张。加大对乌苏里江药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引资盘活资产,实现稳步发展。加快启动天康大药房中药饮片厂建设,积极引进地道药材精深加工项目,研发生产精制饮片、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新型饮片升级换代产品,力争五年内中药饮片厂达到5家、年加工量达到1万吨。二是做大保健品产业。加大北药健字号产品攻关力度,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引进技术等方式,不断提高保健品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主流市场需求的高档保健品。重点鼓励石青峰公司、新曙光公司扩大刺五加浆、刺五加晶、刺五加胶囊等系列产品生产,帮助乌苏里江天然食品公司加快开发生产刺五加冲剂、刺五加口服液、刺五加胶囊等新产品,支持野宝药业开发生产熊胆保健茶、熊胆矿泉水、熊胆饮料等系列产品,努力扩大保健品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搞好药材基地建设。采取封山育林、轮序采集等方式,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药材资源,促进北药基地可持续发展。以浅山区和林区为重点,扩大人工药材种养规模,大力发展刺五加、人参等地道药材和五味子、防风等特色药材,形成种植规模,力争2015年达5万亩。同时,以野宝药业养殖场为重点,加快发展黑熊、梅花鹿养殖,积极发展棕熊、林蛙等其他新品种,壮大野生动物养殖规模。

三、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打造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发挥域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对俄经贸的比较优势,以虎林口岸为依托,以木材加工产业园为带动,以东方红、迎春两大林业局木制品园区为支撑,以双叶茂盛、东方红木业为龙头,通过组建行业协会、整合中小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促进木材加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集团发展、专业配套的产业体系,努力把虎林打造成为原料充足、生产配套、产品终端的木材加工基地。一是加快木材产业园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分批投入、分步实施”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加快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使园区达到“七通一平”。加快组建园区管理机构,制定入园优惠政策,瞄准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木制品加工企业开展定向、定位招商,大力引进建材、家具等木制品精深加工项目,推进木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努力把产业园建设成为重要的对俄木材进出口加工集聚区。二是加快推进木材产业升级。围绕推进林板一体化、木制品系列化,引进木材精深加工新装备,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提高木材加工水平和综合利用率。扶持双叶茂盛木材公司以订单为纽带联接相关企业,组建以板材生产、家具组装为主业的大集团,拉动木材加工业发展。扶持东方红木业整合山剩物、削片,扩大人造板规模。鼓励鑫诚、虎运等企业改造升级,在扩大锯材、板方材、铅笔板、旋切单板、方便筷等粗加工半成品加工量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集成材、胶合板、中高密度纤维板、家具板等各种专业板材,积极发展新型木饰材料、家具、地板、木制工艺品等高端成品。三是保障木材原料供应。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证原料充足供给,促进木材产业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林业保护与木材采伐的关系,加快短周期林材基地建设,在东方红、迎春林业局辟建优质原木贮运基地,争取域内原木全部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对俄森林资源开发步伐,支持双叶茂盛、鑫诚等企业“走出去”,采取经济合作、买断经营等方式,在俄远东地区开展森林采伐业务、辟建木材粗加工基地,拓展木材资源的供应渠道。

四、加速新型能源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基地

抓住国家鼓励、扶持新型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以新能源应用、科技创新为先导,规模化推进风能和生物质能利用,不断促进产业升级,把虎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新型能源产业开发示范基地。一是大力实施风能开发。充分挖掘区域内丰富的风力资源,加大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力度,迅速扩张风力发电规模,建设黑龙江省“风电之都”。在华电集团石青山风电场一期工程投产达效的基础上,加快扶持其启动实施风电场二、三期工程,不断扩增装机容量。大力支持华电、国电等企业发展能源配套产业,引进更多的风能开发及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同时加快电网改造,完善主干网架结构和接入系统,提高上网供电能力,三年内实现区域内用电自给。二是加快推进生物质能利用。依托域内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大力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培育一批生物质能开发企业,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建设国家生物质能源利用先进示范区。鼓励清河泉热电公司等企业研发新技术、新装备,启动实施万成热电厂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虎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珍宝岛米业公司热电联产项目、远达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工程、金谷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工程等项目,扩大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三年内取缔不可再生资源发电项目。三是积极发展石油产业。加强与大庆石油管理局合作,协助大庆石油管理局加快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进度,争取项目早见成效。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其他企业,生产以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塑料加工为主的石化产品。

五、全面开发畜禽产品,壮大绿色肉乳产业

篇9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B

江西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是江西省近几年来发展旅游的重要区域之一,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是增加江西省经济软实力、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农业等众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了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主要区域。具体区域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和抚州等9个设区市及相关附属的38个县区,该区集中了全省50%的人口和60%经济总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已经被包含在内。

(二)高新产业聚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国务院批复以来,吸引了各领域的人才前来发展,为该区注入了新鲜的发展血液,大力推动了科学创新及技术改革,使鄱阳湖经济区成为了江西在创新方面最有优势的地区。创新资源和创新实力优势最明显的地区。此外,全省多所独立院校、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基地及工业企业坐落于此。

(三)交通条件优越

鄱阳湖经济区已经形成了水陆空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包括通往景区的道路都日渐完善。如此便利的交通使景区可进入性大大提高,为游客出入提供了方便。

(四)旅游资源丰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共有可供开发的观光景点153个,区域内分布着世界级遗产、世界级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旅游资源,同时还广泛分布着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红色、古色景观。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良莠不齐,旅游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部分景区及所在地市旅游产业发展势态良好,但整个区域总的发展完整性和独立性不足,从而显得很松散。

(二)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景区景点的经营权归各县市,在旅游营销宣传上没有统一的宣传口号及模式,呈现出各自为营的态势,一些不良竞争阻碍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一个景点甚至是分属不同部门。

(三)缺乏合作精神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区景点之间严重缺乏互动,很少有区域合作的机会,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这些景区景点的管理者合作意识淡薄,没有主动开发共谋合作的精神,这使得旅游目的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释放出来,景区景点没有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缺乏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因为受到行政区划、地域管辖、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的作痛,如今尚未建立起区域共同发展旅游的利益共享机制。区内的各个地市及景区在旅游规划、产品设计、营销方式上不仅雷同严重,而且还有不良竞争。这都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分布广泛,个别集中”的特征。多年来,环鄱阳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都归属于县级行政管辖,形成了旅游产业分散布局,旅游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一直难以形成品牌及竞争优势。因此,要想克服行政区划的困难,必须走“区域间强势联合,旅游产业融合”的道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一)生态农业旅游型产业融合模式

1.以现代特色种养业为依托,深入挖掘传统农业旅游资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借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生态绿色食品丰富的优势种植特种蔬菜瓜果和观赏植物,提高“旅游经济作物”的附加价值;特色农作物还可在旅游餐饮与产品上进一步开发销售,彻底打响鄱阳湖的“绿色”品牌。

2.以古村落资源为优势,创新推进新型乡村旅游业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如婺源,已经开发出相对健全成熟的古村落旅游,但仍有很多待开发的古村落资源。对于古村落的开发,要借鉴婺源模式,因地制宜加入生态旅游功能,并尽快加强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3.以养生度假功能为主导,拓展健全相关农业旅游项目

针对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商务和政府人员等高端客户群体,设计开发以优美自然风光或成熟旅游景区为依托的养生度假型旅游项目。在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会议中心和品牌会所等商务设施,使休闲与商务完美结合。依托知名休闲景点的名气,引进或建立商务俱乐部和商务会所,吸引高端商务人群,拓展旅游功能。

(二)文化创意旅游型产业融合模式

1.视旅游产业为主体,加入文化创意元素

文化创意产业以现实的景观来展示作品中虚幻的情节,旅游景点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影响力来向消费者甚至是全社会来宣传自身。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景点的真实性而增加其消费者的体验感,也会因著名景点的知名度而取得更好的宣传广告作用;旅游景点则在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而获得更高的知名度,也可利用文化演出的形式等在旅游景点内扩大影响力,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

2.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加入生态旅游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介于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以文化创意为内涵,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的一个新型的融合产业集群。在园区中设立展示文化创意作品的展示区、以演示和服务为目的的体验区和负责旅游者集散、会议节庆的商务区等,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活动中加入了生态旅游功能,产业园区也就成为一个人造的新型的旅游景点,文化创意产业将具备旅游功能。

3.二者相互延伸重组,创造新型融合产品

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业的部分要素内容在景区重组,构建出一条全新的价值链,创造出新型的融合型产品,包括会展旅游产品和节庆主题旅游产品等。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节庆、会展等主题作为产业融合的纽带,以节庆会展的方式,整合举办地的各种旅游资源,设计打造出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形态。

四、结语

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转变政府角色

首先,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要想融合旅游资源,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创新改革。其次要大力整顿交易市场,规范产权明细。再次,相应的放松行业监管,改良已有的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大力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适当的放松经济管制,完善社会保障与行业激励政策。最后,制定相管的产业技术策略,努力引导高新产业发展,恰当的运用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2.转变企业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融合的主题是旅游企业,能否实现产业融合关键在于企业的实力大小与创新能力的高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服务的创新关键是要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首先,旅游企业的发展要多元化,管理要精细化。企业要想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就要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业务的整合,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其次,旅游企业结构也要随着战略转移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结构逐步趋于授权化、扁平化、柔性化,进而更快的跨行业经营,最大的满足行业内与行业外的市场需求。最后,旅游企业能否成功经营自己核心业务之外的能力是目前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引进一些新型的管理工具来应对,如电子商务线上营销、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工具来加速提升旅游产业融合后的产品与服务质量。

3.转变产品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客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被市场完全接受。因此,旅游企业要想方设法转变市场营销的模式,策划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首先,突出“概念营销”,在分析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之后,以旅游企业融合后的产品为依托,借助数字传媒技术,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抓住节假日举办各种活动来刺激消费。其次,运用“网络营销”,借助纸质及数字传媒,实现对传统营销在观念、战略手段上的挑战和革新。再次,强化“品牌营销”,企业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强化品牌效应来延伸相旅游关产品的价值链,扩大相关融合型旅游产品的网络效应。最后,深化“文化营销”,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旅游企业的文化元素,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或特定的品位。

[参 考 文 献]

[1]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147

[2]王起敬,高凌江.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和对策[J].旅游管理,2013(10)

[3]李荣菊,池志勇.传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J].综合论――2013:247-248

[4]侯诗誉.三明陈大镇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5]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D].河南大学,2013

[6]但红燕.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四川金沙文化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1):75-78

篇10

要想发展好贵州经济,就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向,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贵州需要就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一、产业生态化概述

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指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和功能,建立一个产业生态链,生态链中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需要注意的是,产业生态化运行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并且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流动情况以及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如图1所示。另外,必须重视环境污染产权的接线,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际中,产业园的分布会比较散,在构建产业生态化链条时,就需要将单个的园区作为主要的对象,并对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建立较为完整的产业生产模式;其次,产业园之间间隔的距离比较近,那么在构建产业生态化链条时,需要将某一个园区作为重点,采用的大循环的方式是的产业生态化能够正常运行;然后,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作为产业规划和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开始建立产业时,就要选择低污染的产业,如旅游、会计等。

二、产业生态化推进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贵州中发展势头比较好的就是煤炭工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火电工业等重工化,这种发展模式就导致了贵州省地区的污染比较严重,这就对贵州的环境治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第二,贵州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没有对后续产业规划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过多的考虑,导致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没有为整体的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固的保障。第三,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且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就业压力更大,而轻工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提供的就业岗位和重工业相比也更少,因此,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相关数据调 查来看,贵州省处于西南喀斯特岩溶分布的中心,且分布的石漠化面积也比较大,这就意味着贵州省的生态环境健康情况处于劣势。

三、产业生态化下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政府支撑

作为政府,需要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改变政府态度。为了保证产业发展政策的合理性,需要建立项目业界专家、公众参与的决策模式,并且让专家和人民一起参与到决策中来,共同发表意见和进行表决,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有效。对于政府来说,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决策工作:提高“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评判标准,并且对于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企业进行整顿;对于引进的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其因为技术性因素造成环境污染;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往生态化方向发展,并且规范企业行为,而优惠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倡导企业积极引进绿色科技,并且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革新,如使用太阳能、风能,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另外,还需要注意:一方面,改变原有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其附加值;另外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产业生态化循环体系,使得现有和新建企业能够自觉归类和成为“生产者”、“还原者”和“消费者”。

2.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第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贵州有很多地区因为常年的开发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已经被圈为禁止开发以及限制开发区域,这就要求贵州省经济发展必须做出改变,要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建设和完善。但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贵州服务业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如缺乏专业人才,技术不具备竞争力,且资金不到位,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也不齐全,所以,贵州可以发展的如信息产业、金融、旅游、物流、会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贵州可以为周边省份和地区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态屏障以及低价的生态资源保障,国家可以为贵州提供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相应的生态补偿基金,弥补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二,构建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系统。在“原料——产品——废物(副产品)——原料”的循环系统中,“废物”环节是最为引人关注的。就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废物的回收利用处理比较复杂,且工艺也没有发展得更成熟,如果仅由单个的企业负责,那么还是有很大阻碍的。所以,贵州可以建立相关的专业化处理机构,帮助城市和企业惠州废物以及处理,完成变废为宝的过程。此外,也可以推进环境立法,建立工业废旧物品找回制度,以处理贵州工业布局地工业产品所带来的大量工业废旧物品,使其变废为宝,以节约宝贵的原材料资源,促进资源的可循环利用,降低环境的污染。

3.产业的调整与转型

首先,对当前的产业进行撤并、整合和淘汰,但是落后产能的整顿就必然关系到周围居民、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这样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能够实现产业的整体优化升级,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增加园区建设的投入资金,特别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强化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可行性。在建设时,需要对基础设施投入、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生态化循环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尽量做到在现有资金的基础上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创造最好的硬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制定产业生态换循环体系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发展计划,将商业带的建设作为重点,完善内部商业体系和环境。然后,发展带有贵州地域特色的轻工业,实现轻工业的整体升级。发展轻工业的主要指导方针时:结合贵州的风土人情,基于轻工业更多的民族和地域内涵,丰富轻工业的文化特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地区消费,引进外资。最后,平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岗位,可以缓解就业问题,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现代化的服务业有别于传统的服务业,不仅仅是尽可能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更加注重周边环境的质量,如是否有多个居民小区,是否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否有良好的绿化,是否有供行人休息的街道座位,是否有完善的金融体系、物流系统和电子商务体系。就贵州省而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有较多的工业区,其服务业可以和旅游区和工业地带紧密相连,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并且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服务产业,增强贵州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贵州省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愈发恶劣,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贵州省必须针对产业的发展与转型进行研究和实践。基于全球的整体形势,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贵州省应该将产业的生态化作为转型的主要方向,并且对产业的组织结构和产业园区规划分布等一系列进行调整,以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同时保证其实际的经济效益,推动贵州省人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芹.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路径探索[J].理论与当代,2013(,1):10-14.

[2]许妍谢.产业生态化下衢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5):204-205.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70-04

近年来,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聚集优势,逐渐成为地域生产组织形式,成了发展区域经济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资源高依赖型的甘肃省来说,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有效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和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生态化

1.1循环经济的特征

(1)资源循环性,循环经济是把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相结合,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追求废弃物的零排放[1]。(2)技术导向性,循环经济的实现以科技进步为先决条件,依靠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开采、加工、运输、使用、再循环、最终处置六个环节出发,系统地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行设计,系统评估生态经济效益优劣。(3)协同发展性,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经济体系向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转变。在获取等量物质、能量效用的过程中与实现资源索取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做到向社会提品效用的最大化和向生态环境排放废物的趋零化,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协同发展。

1.2产业集群生态化

产业集群生态化是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和产业集群的组织构架,将不同产业间关系加以协调组装,并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条件相融合,发掘产业群落所产生的内生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化过程。在生态化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以自然系统承载能力为限,对特定空间上的集群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耦合优化,以实现特定区位上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与传统产业集群模式相比,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生态性。在这一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由低级到高级,又由低级到高级,又由高级到低级循环传递,这样的互联互动、循环往复和周而复始,维持了自然界各种物质间的生态平衡,保证了自然生态系统持续不断的运行,产业集群生态化正是基于自然系统的这种特性和运动规律,所构建的符合生态规律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其组织过程和运行结果都表现出生态自然系统的属性。(2)循环性,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相比,生态化的产业集群主要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纽带,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侧向关联,形成产业集群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主体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并且使各环节的生产以上游产业的废物和半成品为投入要素,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作为新资源,并制成新产品,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3)区位性,区位性是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一般情况,产业集群生存在相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中,具有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共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较明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集群生态化表现出主体对共同的生态和资源环境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2.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虽然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生态化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但两者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都以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原则,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辩证的来说,产业集群是生态化的组织依托和载体,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发展。并且,循环经济能够赋予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新的理念和特质,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因循环经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决定产业集群生态化的组织模式和目标,产业集群生态化是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重要微观基础。

2.1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的组织模式

从环境治理的角度看(以制造业为例),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可分为非治理模式、末端治理和循环经济模式。

图1非治理模式非治理模式是工业化初期,产业主体以资源为中心,而形成的“资源――生产――流通――消费――丢弃”生产组织模式(如图1)。这种模式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生产模式,集群主体视环境和生态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根本未考虑自然系统平衡的因素,结果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某些资源的过早枯竭。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递进,人类逐渐认识到了这种以牺牲环境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代价,开始采用末端治理集群的模式(如图2)。末端治理模式是从治理环境的角度出发,对集群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这种模式虽然考虑了环境因素,减少了污染量,但整个物质流动过程依然是线性的,仍然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资源供应枯竭,最终还是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况且,末端治理费用大多由政府来承担,对产业主体的约束力度不大,使得社会治理成本高昂。

图2末端治理模式鉴于非治理模式和末端治理模式的不足,本文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如图3)。这种模式是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所建立的能够协调各种产业,将一个产业的废弃物用作另外一产业的原材料,从而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的反馈治理结构,这种模式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2.1集群规模定额化

定额化是集群生态化第一要义。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有限区位上人、财、物的强势聚集,它迅速强化物流、人流的密度和频率,不可能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任何生态环境系统其生产能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实现产业集群生态化,必须考虑“最适”和“阈值”,对产业集群的规模进行设限,保持对资源的索取和废弃物的排放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使其不超过生态环境的负荷。

2.2.2集群结构柔性化

由众多不同性质的产业集群主体所构成的产业群落,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共生关系及其关联结构。因此,集群生态化就必须按照时空相宜的原则,通过对集群结构的柔性化管理,不断使之与生态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关系,为此,要求严把集群产业的准入门槛,强化市场淘汰机制,依据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状况和择优去劣的原则,动态调控和优化产业集群结构,同时,针对不同区位资源状况特点和集群过程的不同阶段,规制相应的集群方式和组织形态,实现由追求集群规模效益向结构效应的转变。

2.2.3集群技术绿色化

对于特定区位上的产业集群来说,本质上是资源要素投入与产出进行转换的经济大系统。要提高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必须在投入、产出及其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进行技术系统的变革和创新,以寻求资源转换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实现“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闭合型物流循环模式的转换。把技术创新的指向重点放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量化的基础上,同时,依靠工艺技术进步,不断促进生产中废物的重新资源化和再生利用,尽可能避免过多或过早成为垃圾[2]。事实上,由于集群产业之间的强势聚集和短程关联,也为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赖以实现的组织形式和新旧废物的转变条件,也正是技术要素在资源转换过程中的特殊使命,注定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过程必然是集群产业技术系统不断绿色化的过程。

2.2.4集群目标多元化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无疑会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供需短程关联、交易成本降低等集群效应,这是产业所追求的经济目标[3]。但是,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子系统。它又与区域的社会系统、生态系统构成更高阶的大系统,各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功能无法相互替代,而且,在各自的功能相互制约。正是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内部非加和性联系所致,使得产业集群生态化的目标多元化。因此,要追求集群系统整体效益的最优化,不仅包括利润的最大化和区域GDP的增长,还应包括区域生态安全、资源优化与永续利用等目标,实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效益的统一。

3.甘肃产业集群及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资源状况

3.1.1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全省煤炭保有量86亿吨,人均330吨,为全国人均600吨的55%,虽然在庆阳市发现了预测储量1342亿吨,但大部分埋藏较深,开采难度大,所需经费大。石油探明储量3.6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人均拥有量只占全国水平的50%左右。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2200立方米的50%,已成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45种主要资源中,除少量几种有色金属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外,铁、铅、滑石、硫、磷、钾盐、芒硝、石墨等主要矿产资源缺乏。

3.1.2资源利用率低下

在资源利用方式上,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主,造成资源损失、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2004年,全省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只有37%,比全国平均水平55.4%低33%;万元工业增值电耗6730千瓦时,为全国平均水平2750千瓦时的2.4倍多,在全国31个省市中,甘肃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指标居全国倒数第五位。

3.1.3资源型城市面临后续资源危机

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都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从现有生产能力看,据统计,白银公司铜的服务年限为5~8年(铅、锌各15年),金川公司镍、铜服务年限40年和30年左右,酒钢集团铁矿石服务年限40年,玉门石油服务年限13年左右,解决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后续资源和产业发展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3.2生态状况

甘肃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日益加剧、土地荒漠化持续扩展、滑坡泥石流威胁不断。目前甘肃省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仍是:普遍脆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短期改善、长期恶化。甘肃省生态环境持续退化是由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是生态环境退化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则是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外在原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可以归结为“五滥”――滥垦(无计划,无节制的开垦土地)、滥牧(超载过牧)、滥伐(林木)、滥采(中草药,草皮等)、滥用水资源(不顾生态用水、超采地下水等)。

3.3区域经济状况

甘肃省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区域竞争力弱、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规模小,其主要表现:(1)经济总量小,增长缓慢,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企业绩效不高,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效率低。(2)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偏高,工业化水平低,比重偏低,服务业滞后,工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初中期转变中,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仍徘徊在低端竞争道路上。(3)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规模小,发育不够成熟,非国有经济比重小,体制改革滞后,法制环境不健全,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善,人才、资金缺乏。(4)外向型程度低,开放程度指数、出口依存度、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低下。(5)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讯、水电等投资不足,管制过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6)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差距明显,城市支柱产业不强,人才聚集度低。

3.4产业集群状况

总体来说,甘肃省的产业集聚程度低,主要集中在农业、畜牧业、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化工等行业,完全属于自然资源高依赖型集群模式。主要特点(1)自然资源依赖程度高,甘肃省主要依靠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制造产业集群,使得工业成为甘肃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配合,包括煤炭、石油、电力、冶金、机械、化学工业、建材、森林、食品、纺织、造纸等十几个部门在内的生产体系,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电力、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和建筑材料的重要基地,但整个生产体系主要依托不可再生资源,产业集群的后续性差。(2)地域分散。由于甘肃省的地域缘由,使不同类资源或同类资源分布极不集中,金昌、白银、嘉峪关、平凉等地分布的资源各异,而且就煤和石油同类资源也分布在靖远、窑街等地,这就增加了资源的开采、运输等费用。再加上由于“三线”建设的传统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因素,造成很多重工业分布不符合工业布局的原理,像撒胡椒面一样,零星点点,构不成集群规模,造成了严重的规模经济损失。(3)技术含量水平低,甘肃工业大多是上世纪50~60年展起来的,工业门类基本上属于传统产业,多采用常规技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发展战略重心“东倾”,国家投资移出,现行折旧办法的局限,省级财政吃紧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工业技术升级换代步伐迟缓,设备更新改造乏力,进而造成工业技术结构越来越落后,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工业装备水平、更新改造能力、技术开发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偏低。(4)污染严重,甘肃的污染很严重,特别是一些重化工业和煤炭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

4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政策建议

4.1加强企业共生矿资源的利用

由于矿产资源自身的特点,一矿多元的属性比比皆是。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作用,已成为解决甘肃省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金川公司1989年取得了资源综合利用初步成效,成为国内唯一的采选、冶炼和提取镍、铜、钴、金、银、铂族金属和硫的联合企业。企业通过不断依靠技术进步,已经能够提取回收15种元素中的12种。对于这样的企业,政府应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有助于促进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向导和推动作用。

4.2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开发和推广

针对亟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资源节约、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延长、相关产业链接、“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技术、降低成本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并鼓励引进、消化和吸收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突破重点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开拓新的技术形态――生态技术,重视增加并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和生态管理,致力于疏浚集群内部、外部物质与能源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研究,积极选择“适宜”技术,发展生态产业,调整和完善集群生态结构,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4.3抓好重点示范项目和示范工作

政府组织工作应有重点的突破,合理选择重点领域工作,规划、实施示范项目,抓好像酒钢公司等这样的示范企业,建设具有产业集群生态化性质的生态园区、废物处理区、节能示范区和废水回收区,推进废旧塑料、废纸、物资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产业体系。紧紧围绕抓骨干、高耗能企业,抓重点城市和抓重点区域来推进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进程。

4.4加大政策法规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尽快编制甘肃省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把约束和激励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全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原材料消耗标准、用电标准、废弃物最终处置率、水循环利用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率等管理指标体系。严格市场准入管理,禁止不符合条件的项目,禁止建设项目中选用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禁或禁止高消耗、高耗水、高污染和高浪费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法律、法规体系,有效引导产业集群的发生和发展[4]。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050402)。

参考文献:

[1]高穆.循环经济[M].机械出版社,200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