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6 09:52: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

篇1

1 概述

计算机硬件指的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成分,其中包括输入/出设备、芯片等。在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安全包括硬件、软件和通信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从硬件、软件和用户方面来实现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建设管理,但在这一过程中,硬件无疑成了影响计算机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计算机硬件主要在输入/出设备和存储介质上存在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在输入设备上,安全问题包括非法输入和输入不安全数据信息,其中前者是指非法输入可能损坏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信息,而后者是指输入的信息带有病毒等。

(2)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些输出设备具备记忆功能,因此仅需重复操作,便可再现有关信息,这无疑会造成计算机数据信息泄露。

(3)计算机存储介质一般未设信息数据安全屏障,因此无法抵御暴力破坏、恶意攻击和非法拷贝等行为,从而造成数据信息泄露。

可见,计算机硬件在安全方面仍存在问题,且若不加以完善,极易造成保密信息泄露,从而严重损坏了用户的利益,甚至造成社会恐慌。

2 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分析

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能一般取决于设计阶段,且目前,在计算机硬件安全设计上,已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其中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几种:(1)基于变异的硬件安全设计方案,其中“变异”主要从芯片老化、IC时序、噪声、温度和功耗等方面体现出来,且这些因素一般会受到CMOS制造技术、射频互联技术、等离子技术、纳米技术和光纤技术等的影响,因此这一设计方案在基于新兴技术的硬件中发展前景较好。但需强调的是,芯片内在的变异将不利于对恶意攻击的检测。(2)硬件木马检测,其中硬件木马指的是恶意修改、嵌入和变更原始芯片设计的行为,其是现今社会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来讲,常规的功能与结构测试无法检测出这一类攻击。在实际应用中,若不考虑工程变异,仅需先测出一段输入序列的泄漏功耗,再与仿真模型比较即可,但工程变异却增加了硬件木马检测的难度。可见,需进一步深化对硬件木马的检测。(3)PUF(不可复制技术)是计算机硬件安全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其提供的是一组从输入至输出的映射关系,且这一关系依存在芯片制造工艺下,因此无法采用数学方法来进行逆向操作,从而保证了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安全。但在目前的众多PUF方案中,一些因素的存在却使得PUF的安全性大幅度降低,如芯片结构的非线性特征较弱等。(4)非对称加密技术是一种基于PPUF的非对称加密系统,其中加密与解密所用的秘钥有所区别。一般来讲,通过用公共密钥和进行仿真,便可测出挑战信号的发出的响应,因为PPUF的结构会以公开的形式发表。但即便如此,也无法赶超原始设备的速度,因此可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来创建一种公共秘钥加密协议,用以地域物理和旁道攻击,甚至可将其看作可信设计的模块。

总之,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安全性将对计算机的使用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且基于硬件的安全协议可解决基于第三方的可信计算、遥控/感芯片的开启等问题。

3 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安全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作者针对计算机硬件设计提出如下安全策略:

3.1 内置安全确认

在计算机硬件中内置安全确认无疑对保证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原理如下:在制造计算机芯片时,通过将PUE技术与EPIC技术结合来对计算机硬件的IP进行保护。其中,EPIC技术是一种针对IC设计理念的技术,即先利用EDA工具来得到所需的物理版图,再采用PUE技术来绘出以芯片变异为基础的PUFIC,最后再通过与加密的IC管理员版权促和来生成检测秘钥。实践表明,采用上述设计理念绘出的加密型验证模块可通过保护IC版图来保护原始模块,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进行保护。

3.2 外置辅助安全检测装置

外置辅助安全检测的方案采用了RAS技术,即先由秘钥管理中心制作一对秘钥(私用、公开秘钥),并用公开秘钥来保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安全,最后再通过安全芯片与秘钥存储器验证来共同组成外置辅助安全验证装置,其中秘钥存储器保护的对象是私用秘钥存储的数据信息,即在检测时,可利用RFID来对芯片内的电路数据信息进行读取及对芯片的安全进行验证,进而保护数据信息的安全。总之,在计算机硬件中外置辅助安全检测装置可通过秘钥管理来保护计算机硬件的安全。

3.3 计算机硬件开发中的安全设计

关于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安全问题,内置安全确认和外置辅助安全检测装置都属于技术层面的策略,但很显然,这一问题并非仅为技术性问题,因此还应从硬件本身来考虑问题,即分别从下列三个方面来将安全设计贯穿在计算机硬件开发的全过程:(1)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开发者普遍看重的是硬件的性能和质量,却忽视了安全保护的问题,这极易使计算机硬件设计出现安全问题。对此,应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计算机硬件设计者的安全保护意识。(2)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在计算机硬件开发中,应对硬件的安全性能有所侧重,具体应着手于内设与外设层面,逐一完成对硬件的安全设计。(3)一般来讲,在计算机硬件设备设计完成后,既要测试其性能和质量,还应评估其安全性能。其中,在评估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能时,应着手于输入/出设备、存储设备,从而提高计算机硬件的整体安全性。

3.4 改进计算机硬件安全设计技术

与信息窃取技术相比,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性,这将对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此,应从如下方面进一步改进计算机硬件安全设计技术:(1)从计算机硬件安全设计技术的现状出发,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从而提高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安全性能。(2)健全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体系,即进一步密切计算机硬件之间的联系及在技术上的交互,从而实现对硬件安全的保护。(3)改进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其中较为前沿的技术包括量子、光学和生物计算机硬件,且这些技术的应用在保证硬件数据信息安全上提供了更为周全的思路。

4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研究,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能有所提高,但在硬件设计上的安全问题仍是影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在计算机硬件中内置安全确认来保护计算机硬件的IP;二是在计算机硬件中外置辅助安全检测装置来保护硬件的数据信息安全;三是将安全设计理念贯穿在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全过程,并对硬件的质量、性能和安全进行统筹考虑;四是改进计算机硬件安全设计技术,并进一步完善硬件设计安全技术体系。总之,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安全研究是维护用户切身利益的要求,也是促进整个计算机行业健康发展的选择,因此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聂廷远,贾萧,周立俭,等.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10:17-19.

[2]梁丁.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10.

[3]陈兴欣.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6:232.

篇2

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基础课程,无论从事软件开发还是软件维护,该技术都占较重要的份量。在就业前景较好的计算机维修、网络管理、软件维护等专业,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在70%以上,甚至达到100%。我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已经开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的前提应以人为本,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摒弃过去强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学校和老师也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向学生介绍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教育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师生才会自觉地按照中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去实践。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

1.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

要紧密结合计算机调试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级认证及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考试认证的等国家级考级认证的要求,参照联想售后维修工程师、HP售后服务工程师培训等标准,适当考虑计算机的技术更新和技术发展趋势,选择课程内容,形成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知识和体系结构,组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课程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包括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和设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包括计算机的整机配置和整机硬件组装)、计算机系统与常用软件安装(包括BIOS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系统备份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及计算机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等内容;选修模块包括计算机软硬件高级维护、优化与升级、电脑抢救与数据恢复等内容。

2.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

学生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熟悉各计算机主要硬件产品的名称、型号、基本作用原理、各项性能指标、及主流产品的品牌和当前价格行情等;能力目标包括:学生能够独立从事计算机硬件配置与组装,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特别是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能独立解决与此相关的技术问题,并使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紧密跟随计算机的更新发展步伐,以适应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要根据IT行业的发展趋势、硬件技术日渐提高、硬件配置日臻完善、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对计算机的安全构成的威胁等等因素,调整教学内容,加大计算机软件维护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机融入相关法律知识,强化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学生恪守职业道德、讲究诚实守信,使他们今后既能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能很好的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

改革后的新课程以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社会责

任感,以及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德术并重、做学合一”是我校各专业教育教学一贯坚持的基本理念和优良传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对教学方法、手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1.教学过程努力贯彻 “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根据课程特点和技能的要求,我们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展。

2.理论教学以现场教学为主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和知识底子薄弱等特点,教师注重现场演示和实物观察,辅以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等教学手段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之尽快上升为理性认识;努力避免形式单一和方法呆板的教学模式,力求形式多样和方法多变,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课前创设一些问题提交学生自主解答,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计算机最新产品和技术发展动态等等。

3.技能训练和操作实践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

教学实践中,教师尽量做到每个项目任务目标明确、要求清楚具体。强调操作过程的有序和规范,强调人人动手个个过关。重要技能通过反复演练,要求每个学生务必达到实习实训的技能目标要求或严格的产品技术要求。每个项目有严格的验收标准要求,实验实训结束有严格的检查验收。

4.实验教学做到教师演示、学生分组操作以及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形式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如培训学生“小老师”、分组完成实训项目、独立完成项目、到企业现场观摩、到企业顶岗实习。所有实验、实训、见习和实习之前都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实施计划,活动之后要求写出相应的报告,并进行总结交流。

5.大力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又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本地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现今IT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专业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职业的基本状况。学校还成立了计算机及外设维修工作室,面向社会开展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服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也适时聘请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分析行业前景和就业情况,使学生了解该行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发展趁势。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必修模块保证了该专业所有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需求;选修模块则满足了部分层次更高的学生的要求。教学中把创新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积极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质。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是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

在理论和实训课的教学中,我们分别制定了应知、应会和了解、掌握、熟练两类评价标准,以利于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避免一刀切。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全面实施“三元学分制”,即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在完善理论知识考试的基础上,加大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的考核,为学生继续学习、职业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训目标。

五、改善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背景和学科结构上应跨越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创新人才。

专业教师应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纳新标准,例如对于CMOS跳线技术、ISA插槽及软驱设备等陈旧或较为陈旧的内容予以淘汰或删减,适时加进诸如CPU双核技术、SATA串口硬盘等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内容。与此同时适时启动专项经费更新设备,采购新材料,让教师熟练运用,才可最大限度的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新标准和职业新要求相适应。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方式教学,突破传统的考核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质量,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计算机产业是更新发展速度较快、受科技影响变动较大的一种产业。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于美国开始,仅仅60余年的时间,经历了大型电脑,迷你型电脑,个人电脑和网络系统四个发展阶段。仅从计算机芯片的技术发展速度就可以反映出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从产品研制到形成批量生产,4K存储器用了35年,16K用了33年,64K用了2年,256K和1M(1兆位)各用了3年。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微处理器芯片,微型计算机诞生;80年代,微型计算机生产的工业标准化平台产生,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从而导致全球计算机产业二十几年来的加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功能和应用范围上也从最初的数据计算和处理,扩展到办公事务处理和工业控制以及数据库、网络、图形处理等方面。

二、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从引进前苏联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到目前形成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产业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56年至1965年的萌芽阶段;1966年至1977年的曲折发展阶段;1978年至80年代末,中国计算机产业化进程真正开始;第四阶段是90年代计算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计算机产业和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年平均增长率高于42%,中国计算机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计算机硬件方面。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个人电脑(PC机)、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其中PC机包括台式PC机、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和工作站等。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重点还在硬件制造业上,约占计算机产业总产出的65%左右。中国计算机硬件市场以微机为中心,外部设备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微机市场的高份额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微机市场的迅速扩大,国内计算机外部设备市场格局已形成。其中硬盘、显示器和终端的市场均由国内厂商占据。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知名品牌的涌现对我国计算机硬件工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联想、方正、长城、浪潮等。

计算机软件方面。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软件是全球最具有发展前景与开发潜力的产业之一,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软件市场大致可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其中,以应用软件为主约占73%。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不论是整体市场规模还是增长率都低于硬件市场,但其发展势头较好。但是,我国目前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市场主要被外国厂商占据,在基础操作系统软件上(如windows)几乎是空白,所推出的软件都是在别人的操作系统上开发的,即“外挂”式中文处理环境,这与我国对软件发展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还需积累足够的力量。

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化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多媒体、网络化也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计算机工业在取得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应用和普及方面也卓有成效。每千人个人电脑拥有量从1990年的0.43台增加到1997年的6台。到2008年初,中国的网民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化给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八五”以来,我国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重点建设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计算机服务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十多个国家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已建成60多个行业计算机网,有些网络还实现了国际联网。

篇4

一、 互联网行业用工薪酬概况

从2016年下半年智联招聘平台在线职位招聘薪酬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9495元,在所有行业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

1.互联网行业招聘薪酬平均为每月9495元,网络游戏最高薪

网络游戏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12347元,其次是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平均招聘薪酬为10063元,在互联网行业的6个细分行业中,平均招聘薪酬相对较低的是计算机软件行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694元。

从全国34个主要城市的在线职位招聘信息来看,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联网行业招聘薪酬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北京的互联网行业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13737元,上海以11596元的平均水平位列第二,深圳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0188元,略高于广东9668元的平均水平。总体来看,一线城市对互联网中高端优秀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企业以高薪为主要手段抢夺人才,因此平均招聘薪酬最高。

2.“后来者”战胜“老大哥” 小微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

在互联网行业中,虽然以高薪酬福利而著称的多为中型或大型知名互联网企业,但从不同规模企业的在线职位薪酬数据来看,平均招聘薪酬最高的反而是小微企业。具体来看,企业规模在20~99人之间的小型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9986元,其次是企业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9873元。薪酬最低的是企业规模在1000~9999人之间的大型企业,为9264元。

智联招聘专家认为,互联网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大都为创业公司,处于开拓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急需优秀人才支撑公司业务的飞速发展,但因为雇主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会通过提高招聘薪资的手段和知名IT公司争夺优秀人才。而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自身已经拥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对招聘人才的迫切程度相对较低,会利用发展前景、文化价值观、培养教育体系等薪资以外的手段吸引人才。

二、 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招聘现状

从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信息来看,在技术、销售、市场、运营、设计、职能6大类基础职位当中,技术类职位的薪酬水平最高,平均招聘薪酬为每月10313元。

1.技术类职位招聘薪酬最高,销售类人才相对最稀缺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技术开发、安全维护,其职位的招聘薪酬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相对薪酬水平最低的是IT运维/技术支持职位。

除了技术类职位之外,销售类职位以每月9965元的平均招聘薪酬位列第二,市场类职位的招聘薪酬水平也接近万元。近年来,我国市场一方面迎来宏观经济走势的下行趋稳,另一方面也迎来“双创”浪潮的不断高涨,互联网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销售和市场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仅次于技术类职位。具体来看,除了销售管理属于中级管理职位,所以薪酬水平较高之外,市场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均高于销售类职位,这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性,行业内的新兴企业日新月异导致竞争不断加剧,因而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公关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销售类职位的招聘数量远远多于市场类职位,并且销售类初级职位的薪酬水平较低,因此导致平均招聘薪酬有所降低。

在互联网行业的6大类基础职位当中,薪酬水平相对较低的是职能类职位,平均招聘薪酬为7320元,其中行政/后勤/文秘的平均招聘薪酬最低,仅为5743元。但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的律师/法务/法规的平均薪酬为11509元,在所有职位类别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此外,从供需总量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中招聘需求最高的是技术类职位,占行业招聘总量的30.5%。从求职者供给情况来看,技术类职位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最多,占总量的58.5%,这一方面意味着与行业需求基本匹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中技术类职位的求职者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与招聘需求形成较大反差的主要有销售类职位和运营类职位,其中运营类职位的招聘需求占行业总量的15.5%,但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仅占总量的9.5%,而销售类职位的招聘需求占行业总量的27.2%,但简历投递数量占比仅为7%。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行业,技术类人才的供给相对充足,互联网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留住技术类人才,并吸引更多优秀的销售和运营人才的跨界加入。

2.互联网行业十大高薪职位

从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薪酬来看,管理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其中IT管理/项目协调、销售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协调职位的平均薪酬分别为16469元、12958元和11874元,这些高级职位对人才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和学历水平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平均薪酬水平相对较高。此外,律师/法务/合规、公关/媒介、咨询/顾问/调研/数据分析、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硬件开发等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也都在万元以上,充分体现出了互联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

三、 互联网行业供需与流动变化

和其他传统服务业或实体产业的跳槽意愿相比,互联网行业的期望求职者并非仅仅来自于行业内部。

1.互联网行业需求最高的是技术型和销售型人才

从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信息来看,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最高的职位类别是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和销售业务,招聘总量远远超过其他职位类别,这说明目前互联网行业对软件及互联网技术人才的招聘需求依旧占据主要地位,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对销售人才的招聘需求仅次于技术人才。除此之外,产品经理、技术支持类职位也位列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职位榜单,行政职能类岗位由于人才流动性较大、可替代性较强,招聘需求也相对较大。

2.多行业人才流入互联网,跨界已成气候

篇5

一、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博弱、技术功底差。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分部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硬件这方面在目前看来就业人数已供多于求,而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上还是缺乏人才,尤其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也由于高层计算机技术的深奥,各方面技术的结合,使得高层技术岗位人才十分的贫乏。由于竞争的激烈,同时学得不深,有的学生虽说学此专业但是就业时也转入其它行业的也数不胜数!

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1.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2.要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是我们生活的灵魂。例: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象windows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

3.专业知识技术好,基础知积功底好,社会知识渊博。

4.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大部分是有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才。

5.具有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才,领导能力最重视的是天资、号召力、管理能力,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不是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令人信服的领导,而是要成为一个有“谦虚”、“执著”和“勇气”的领导。

6.诚信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保守公司技术或商业方面的机密。

三、毕业生就业区域统计数据

1、主要区域:

2、单位性质:

四、综合分析

篇6

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技术途径

从发明计算机技术开始,人类经过数十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发,到如今无论从计算机技术还是计算机硬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DOS操作系统到Windows95、98、2000、Xp到Vista7、8,操作系统日臻完善,计算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也为日常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就存储技术而言,如今办公用计算机硬盘已经从兆到G再到TB,存储容量不可同日而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开辟了广泛的空间。刍议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文/王惠娟

1.积极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软件开发工作。

计算机工作是要靠应用软件来实现的,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是人和计算机交流的重要渠道,让计算机按照人们的思想,做人们想要做的事就必须开发实用软件。实现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就必须开发出一款简单实用软件,微软Office软件在全世界畅销,就是因为它简单实用功能强大,我们不要求开发出微软Office软件水平的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软件,起码也要实现全部档案管理功能,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早打算,早安排,尽快开发出适合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应用软件。

2.建立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标准和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设立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农业标准化、工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行业标准化、地方标准化、国际标准化工作进行管理。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也需要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国家标准,建立并严格执行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制度,这样对于医疗保险全覆盖形势下的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3.培养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人才。

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是一项崭新的、长期且艰巨的战略任务,任重道远。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的人才队伍,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Internet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业务,钻研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并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人员开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培训,适应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需求,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

篇7

科技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计算机的网络信息技术也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更新与发展,而计算机通信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在不断升级,这样形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于现代人的需求而言,达到了很好的满足,包括数据的传输、视频对话、资源信息的共享等。而且通过技术的发展与突破,通过各类软件达到了信息资源内部的共享,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随着技术不断的更新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所传输的信息量也不断升级,计算机的处理技术也越来越高超,分享的范围也更加广泛,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数据库。整体系统的运用不仅是满足了个人与公司的需要,还达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为各国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比较深远的应用前景。

1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系统发展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并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同时缺乏成熟的技术与之相匹配。随时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与通信技术更好的融合,自身技术得到提升,使得这项技术更好的被人们发现与利用,也使其为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提供了数据、资源的分享以及信息的交换。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不断完善,提供的数据、资源更加稳定与快捷,使信息的流通更加省时顺畅,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移动通信业务,电视播出业务,视频通话等各类业务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今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不断的更新与提升,计算机技术也得到更大改变,最终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

2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系统潜在风险预防策略

2.1减少外部环境对网络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众多的安全软件也相应发展起来。在计算机使用运行的过程中,很多的外部环境原因会导致计算机不能够正常的工作与运行,导致数据库信息的泄露。所以,在人们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以保证计算机网络通信正常的运行。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与检修,预防一些急发性事件,将隐患问题控制在最低影响范围内;同时在计算机中下载一些安全软件,例如百度杀毒防火墙等软件,这样当计算机中出现一些隐性的问题时,能立即被识别出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增加网络通信的安全系数。

2.2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方面的管理

在计算机硬件组件中,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硬件本身的人工设计,想要解决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一定要加强对人工设计的补救方案,同时还要从根源方面来抑制问题的产生,要从技术方面提高硬件方面的管理,在选取硬件的过程中加强筛选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问题。而计算机软件组件方面,要加强在软件被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软件要求设计。软件组件中的基础类为操作软件,如果被破坏极有可能会危害到中层类或者顶层类,基础类软件的安全等级一定要高于整体安全等级。同时,在对于软件基础层的防护安全措施方面,不仅是自身安全问题的解决,也包括其服务性能方面的问题。

2.3强化网络授权管理

网络授权,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虚拟网络当中的管理,对终端的使用者发放部分使用许可证书,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访问权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限制非授权的使用者,以此来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一些不法分子来随意使用这些信息资源。与此同时,一定要对计算机数据的漏洞进行分析与管理,进行安全排查,找到各种病毒入侵的路径并进行及时的分析与补救措施。

2.4强化用户登录身份鉴别

用户登录身份的辨别主要是通过密码或者口令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设置,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权限的使用或者身份等级的分类。这不仅是通过对于使用者的登录身份进行权限的划分,也需要对网址的访问进行相应的安全设置。如果使用者没有登录使用的身份权限,系统需自动中断对网页的连接或者自动屏蔽网址访问链接,并以此方式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3结论

总而言之,当今是以信息为主导的社会,计算机信息网络通信必定会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方面也逐步的与计算机信息实时相关,它也必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深入。但是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计算机网络通信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问题,为了让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更好的为人们所用,就一定要针对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透彻的分析,并提出有效而便捷的应对方针,从而让计算机网络通信更好的为大众做出更多的贡献,发挥它更大的效用。因此,提升计算机通信的安全系数,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由于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计算机由最初阶段的军事科研应用领域逐渐发展到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这显示出计算机产业有着相当巨大的规模,并且对整个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有着带动作用,并且因此导致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计算机这属于信息社会当中必须的工具,这也是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当中的硬件就是各种计算器械和设备,而软件就是在计算机系统当的相关文件和程序。

1.软件开发的过程

软件开发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软件危机”,软件产品开发周期长,错误多,难以维护和适应修改。当时的荷兰物理学家E.W.Di-jkstra提出“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由此出现了软件开发的最早理论: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2)软件的编制每次都是从零开始,这是造成“软件危机”的根本原因。整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到七十年代才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软件开发的第二大技术理论体系: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3)在1998年日本京都召开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上,一致认为软件开发技术离不开构件和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现简称“架构”,由此出现了第三大技术理论体系: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4)后来随着分布式的出现,出现了第四大技术理论体系:面向服务的架构。

2.2013 年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

软件开发技术是时下最主流的高端技术,研究软件开发有哪些进步的最佳方式就是从软件开发的开发方法入手,软件开发方法的变化历程见证了软件开发与过去相比的所有进步。

2012年是国内云计算实现落地的一年,特别是微软和上海政府的成功合作,给国内实现云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云”落地了,我们如何使用这片“云”?拿什么使用?答案是云应用。谈到云应用,当然离不开云开发。可以说,云计算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国内超过百万的开发者当中,特别是移动开发,盈利的不到2成,绝大部分开发者都面临资金、技术和用户的多重短板;横跨多平台的复杂开发和测试环境,让开发者团队在不同的平台甚至不同的编程语言损耗开发精力。而云开发恰恰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移动开发。毫无疑问,移动开发是开发领域的一个子集,包含在开发之中。但先如今,仿佛其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桌面开发。

第三个关键词:BYOD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现在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目前,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允许员工自带智能设备使用企业内部应用。企业的目标是在满足员工自身对于新科技和个性化追求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在移动终端上的成本和投入。

BYOD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持,但同时,企业也更加需要软件的支持。作为员工,我们需要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更有效率的办公,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管理这些软件。

3.软件开发的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为了做到有效替代人力劳动,则开发出计算机来进行工作,而其中的思想渊源则是所具有的通过机器来做到操作的目的。而当整个计算机械的水平达到已成程度和水平,那么才能在现实当中出现软件,在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运算过程当中,人类则是依据自己脑海当中的想法来让机器进行工作,而这就必须做到人和机器两者之间对话的实现,要不就是对于人的思想机器能够做到有效而准确的接收并且对于那些运算去执行。而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著名的法国纺织机械师为对笨拙并且繁琐的编织机进行改变,则使用带孔纸带来进行有效控制,而到了八十年代另外的机械师杰卡德对于布乔的设计做出有效的改变,而在十九世纪初设计出自动提花编织机,这一机器则开启了机器自动化的序幕,并目在穿孔卡片当中做到使用软件程序做到对硬件运算的有效控制。而在之后的时间从演化速度来看,发展硬件比软件显得更为迅速。

这其中的原因为在早期的计算机当中,并没有严格划分硬件和软件。并且长期以来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仅仅是对于大规模简单运算的完成,斌不会做到简单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从实际上来看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也就是计算机技术。

而在二十世纪伊始,所存在的软件也就是延伸硬件其中的某种功能,在这段时期内保护软件则是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保护上进行体现,要想在某项计算机技术当中得到保护或者得到专利的申请,则必须实现出现某种功能。这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都维持着发展硬件比软件更快的速度。

软件开发行业的前景,归纳为以下几点:(1)高成长:全球软件市场以每年 13%的平均速度增长,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2)高智力投入:所需固定资产少,生成成本少,纯脑力活动为主;(3)服务性强:软件产品售后服务工作量大,而且软件开发商在做系统集成时必须对用户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用户的密切配合,因此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点;(4)高附加值:软件的相对附加值高,大约是CPU的2倍、存储芯片的3倍、硬盘的5倍;(5)全球性强:尤其因特网的出现,给软件开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得软件产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销售到全球,同时,软件开发又是一个受名族文化、风俗、习惯影响较小的产业。

综上所述,由于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扩大,因此软件开发行业将会继续研发和发展,在开发方法上更进一步,研发出更省时省力,让开发人员方便的软件开发方法,从而方便用户,提高软件开发的水平和知名度。 [科]

【参考文献】

[1]周博文,杜山泽.《社会管理创新:从伦理观念、管理理念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载于《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篇9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由于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广阔应用领域和前景,使得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精力和时间来研究这门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概念和发展概况,重点论述了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与应用问题。希望与相关学科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

一、计算机图形系统概述

1、概念。计算机图形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系统,由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和人员组成。其中,软件是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核心,硬件系统为软件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和运行平台;计算机图形系统是一个辅助工具,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系统使用人员及其智力活动。

2、历史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台具有指挥和控制功能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诞生,利用该显示器,使用者可以用光笔进行简单的图形交互操作,这标志着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诞生。六十年代是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发展的重要时期。1962年MIT林肯实验室的Ivan E.Sutherland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这个术语,他开发的Sketchpad图形软件包可以实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图形显示与修改的交互操作。在此基础上,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和实验室开展了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大规模研究。七十年代,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绘图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电视技术的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出现,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再之后,有关的图形标准被相继推出,如计算机图形接口、图形核心系统、程序员层次交互式图形系统,以及初始图形交换规范、产品模型数据转换标准等。

二、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

随着计算机硬件功能的不断提高、系统软件的不断完善,计算机绘图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相关领域,并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功能强大,主要有计算功能、存储功能、输入功能、输出功能和交互功能等。

1、计算功能。计算机图形系统的计算功能包括形的描述、分析和设计;图形的平移、旋转、投影、透视等几何变换;曲线、曲面的生成;图形之间相互关系的检测等。

2、存储功能。在计算机图形系统中图形数据库可以存放各种图形的几何数据及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可以快捷便利地实现对图形的编辑、删除、增加、修改等操作。

3、输出功能和输入功能。在计算机图形系统中图形数据经过计算后可在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状态,经过图形编辑后的结果,同时还能通过绘图仪、打印机、一体机等设备实现输出,以便长期保存。

4、交互功能。设计人员可通过显示器或其他人机交互设备直接进行人机通信,对计算结果和图形利用定位,拾取等手段进行修改,同时对设计者或操作员输入的错误给以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5、算法生成。计算机图形系统所涉及的算法是非常丰富的,围绕着生成、表示物体的图形、图像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实时性,其算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基于图形设备的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算法;基本图形元素的几何变换、投影变换、窗口裁剪等算法;山、水、花、草、烟云等模糊景物的生成算法;三维或高维数据场的可视化算法;虚拟现实环境的生成及其控制算法。

三、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图形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图形软件功能的不断扩充,使得计算机图形系统中计算机硬件功能的不断增强和系统软件不断完善,计算机图形系统在近年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有:用户接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科学、技术及事务管理中的交互绘图;绘制勘探,测量图形;过程控制及系统环境模拟;电子印刷及办公室自动化;艺术模拟;科学计算的可视化;工业模拟,一个十分大的应用领域,包含对各种机构的运动模拟和静,动态装配模拟,在产品和工程的设计、数控加工等领域迫切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图形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通过它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篇10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篇11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