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09:46: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59
[中图分类号]G64;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1
现如今,高校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坚持教学课程的完善建立,组织科学的教学活动,对充实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专业不同,旅游专业是动态化学科,不似数学、物理等学科有固定的公式定理,它自身就时常发展,与市场的结合和百姓的诉求联系十分紧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热点区域、热点国家都会发生更改,而如何建立系统教学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具有不小的挑战。以往的旅游管理教学较为忽视管理,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多集中在某个知识领域,违背了动态化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有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形式体系与基本框架,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科发展之路。
1 旅游学科发展
旅游研究的普及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热在中国悄然兴起,并带动了研究领域的腾飞。但是因为研究资料、文献较少,在实际探究中也偏向理论内容,导致有关该专业的探讨缺乏科学性,学科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旅游研究的发展和学科的兴起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有关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政策方面,在专业理论和学科建设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有关旅游能否成为专业学科的争论也开始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学科被发展为了独立的科目,不再是工商管理科学下设的科目,而是置身于高等教育和科研之列。然后进入21世纪,旅游学科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学科被置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并衍生出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等专业性极强的学科,随后在旅游基础理论下还分支性的设置了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管理学理论以及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这五类学科都体现了旅游作为研究发展对象呈现出了的发展特点和自身的规律。
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文中的论述,能够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开放以后,旅游在经济发展带动下出现的新的发展方向。相较于以往,学科建设更加具体,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是缺乏完备的计划和科学的框架,因此,转变传统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才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发展的关键。
2.1 高等旅游教育的定性
目前,国内除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中的旅游专业属于职业教育之外,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旅游专业都是以独立学科为存在的基础科学教育或称专业学科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主管机构将旅游专业以旅游管理的名称列在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下,事实上降为三级学科,因而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
2.2 主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在迎合市场,调整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主干课程为主的原则,找到管理的要点与关键,抓住教学的核心,在主干课程教学计划完备设立的同时,辅助与旅游专业有关的选修课,并在实施理论教学的同时,在实践上加以引导,突出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应用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从目前的就业状况出发,对学生的就业前景做好分析,设计专业化的就业板块,完善教学。
2.3 提高负责教师的专业水平
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负责人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主干课程设置原则的确定,对各主干课程讲授内容和相互关系以及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的设计与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命运。主干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博”和“专”的良好结合,知识面应当较宽。与此同时,在其所任教的专业领域内应当有较深的研究。学校可以学习、派遣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深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
2.4 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一个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准确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名胜古迹,做到“心中有墨水”,还要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讲解吸引游人的兴趣,让他们在旅游中学到知识、文化。对此,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游客多沟通,将书本知识运用起来,打破常规的“唯课本教学”的理论。
3 结 语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从事社会科学和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文中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文中只是笔者基于长期以来对旅游学科以及教学和研究的思考所提出的个人理解和看法。,且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旅游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做好课程的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3).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储备的主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普及化的趋势,由此产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毕业生不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无法胜任常规电气工程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显得非常迫切,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当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现状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增强学生理论基础、拓展专业知识面的最佳途径。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1]: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学科单位的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并将两者有益结合。然而,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1.1学科建设单位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应落实到课程的变革上。理论教学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在课程的清理、革新与重构方面加大力度。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投入的经费偏少、硬件资源欠缺等方面。学校往往更加注重学科点的多少、知名教授数量、科研成果质量等,忽视了课程体系建设[2]。
1.2研究生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
近年来,研究生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并没有在理念和内涵方面有所突破。例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授课提升了教学效果,但这些并非教学创新。实际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此,素质教育在于知识本身,在于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1.3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离不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需要实践支撑,实践创新需要理论指导。且满足上述两类创新均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教师的主动行为。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实验条件不够、平台不足,多数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教师的精力仅用于课堂教学,而教育的创新工作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因而,这种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制约着师生的创新思维[3]。
1.4课程结构单一
师资力量欠缺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从工程方法、教学案例出发引导。但分析授课方式发现,目前仍然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实践性、交流性和前沿性。这样的育人环境难与现代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样,师资力量也亟须提高,目前的部分教师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对工程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不深,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没有活力。
2研究目标
围绕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考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际现状,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见表1)。即:AUTO-Academic—United—Tackle—Original。专业联合实践创新型人才模式,上述人才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笔者在梳理国内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预期:第一,树立好自己的“三观观念”,瞄准“国家和地方需求”,以课程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内容创新为突破,发扬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第二,树立好先进的课程观,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促进研究生教学过程的互动和研讨氛围,建设优质课程。第三,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大力度强化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层次建设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
3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3.1总体思路
研究生培养是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的高级阶段。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形成了基于分布式发电、绿色供能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凝练了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控制、新型电力电子技术3个学科方向,并设置了研究生课程体系。3.1.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新教学比重研究生培养是本科生的延续和升华,研究生课程的设置需综合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4]。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需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5-7],并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学时。针对现代电力系统分析、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智能控制等学位课程的建设,在保障主要课程授课内容深度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发电实践实训、分布式发电智能控制及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等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案例教学内容。第二,建立课程群授课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依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发展需求,结合凝练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关课程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需要进行选择。每个方向又分为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开设“前沿知识”专题,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体系。第三,大力开展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增加电气工程热点和焦点内容,以充实研究生教材。3.1.2专业学科团队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科研团队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团队成员将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以“传帮带”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按照综合实训内容划分导师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带动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尽早加入团队的课题研究工作中。3.1.3充分发挥自治区实验平台功能。提升实践课程学习效果依托“太阳能光热与风能发电”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为目标,做好科研平台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外,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研究进行工程项目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2课程体系的结构
面向“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视角,加强实验基地、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预期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体现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突出了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4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4.1优化培养方案
体现学科动态在课程设置上,拓宽基础理论,加强学科前沿;在教学模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实物半实物仿真实验,加强课堂互动;在拓展知识面上,开展专题和热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工作。
4.2创新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实践”融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要任务。根据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工程应用设计开发实训内容及平台,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4.3改善科研条件
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任务,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依托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校地、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创建新的实践基地、合作园区,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实践支撑。
环境科学涉及自然、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是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考虑学科特色,也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障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关键,长期以来,我院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吉林大学环境科学创建于1978年,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东北地区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1年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2年环境与资源学院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并被批准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专业本科学生320人,教师19人。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
多年来,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建设。
1.通用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环境科学专业涉及面广,要求掌握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多,课程设置较为困难。处理好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关键。结合教育部的“环境科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环境科学专业规范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根据吉林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针对我专业在环境化学、环境规划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系统数字化管理方面的优势,在2001年版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在整合和增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由原来一个专业方向改为环境化学和环境规划管理两个方向,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在进行环境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后,构建了课程体系基本框架,由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三部分构成。课堂教学(146学分)又分成普通教育课(80学分),学科基础课(42学分)和专业课(24学分)三个层次。总学分达到18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7学分,实践教学2分,课外培养8学分。
根据“通才”教育以及“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两个方向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设置相同,仅在专业课方面有所区别,该方法符合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环境学、环境地学基础、分析化学、生态学、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等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自身的特色,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定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为此,我们突出了环境化学技术领域独特的知识优势,将环境化学作为两个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他按方向要求分别设置。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是我专业的办学特色之一。多年来,我们将启发与讨论、多媒体教学、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多方法、多手段、多途径贯穿于教学中,建立了课内指定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传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一直在努力推动课程信息化进程,鼓励教师自由开发多媒体课件,进行课件资源共享。目前,多媒体教学技术已扩展到3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信息系统学等课程。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观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比重。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实习实践和创新实践两方面。在实习环节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注重现场教学和可视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在实习中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环境,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为课堂的理论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如学生观看了长春市东大桥下河水断流、垃圾成堆的现象后,感触很深。在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介绍了一些研究与治理环境的成功实例,使同学掌握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能。此外,还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院举办的CSTD(求实-研究-思考-探索)社会调研、青年环保论坛等活动中,使同学得到了“环境调查、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答辩”全过程的训练。近三年来,我专业本科生12篇。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毕业论文中将得到充分体现。在毕业论文选题上,我们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论文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样学生既锻炼了科研能力,又增加了见识,为攻读研究生或者参加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专业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选题比例在80%以上。在毕业设计中,我们指导学生利用环境科学的技术、方法进行环境演变规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同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信息的获取、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治理等较系统的研究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长期以来,我专业教师坚持不断探索新的教改思路和教学方法,不断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本科教学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确定了“环境化学”、“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与数字化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研究方向,建立了科研梯队。近三年,共承担4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195篇,三大检索论文35篇,承担教学改革项目21项,参编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结合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提出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了高等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信息系统、基础生态学等实验室,使实验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如高等环境化学实验室在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监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我院制定了中长期教学工作规划,提出了学院发展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制定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学生成绩进行跟踪监控等多方
面进行了规划,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部署了工作。学院在2001年制定了“教学系列评估考核办法”、“考试监考和学生考试考场规则”、“班主任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规定了学院和各系教学管理职责,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思想、组织、过程和制度保障等内容。近年来,专业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本科教学质量视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院、系各级组织的关系和功能,从而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教学组织系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过程保障包括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制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跟踪、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等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精心安排、周密布置、组织到位;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学院在2001年成立了由教学院长、系主任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专业成立了以系主任和系秘书为主的教学领导小组和相关课程小组,在监督、检查教学规划的执行和教学质量情况,帮助年轻教师进行专业课岗前培训和在岗提高,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和总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作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3.落实规章制度,确保教学管理到位
学院依据“抓质量、上水平、创品牌”的办学目标,重点在新学期开学前的教学任务落实、期中教学监督与检查、学期末考试三方面开展了系列管理工作,细致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教学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我院还在落实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讲评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院系二级听课制度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工作。如坚持对新开课和开新课教师的开课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多渠道采集教学过程数据和信息,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将教师教学成就和授课效果列入提职聘任的考核条件之一,为超本科教学工作量的教师发放酬金:跟踪监控学生成绩,不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方面,虽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内一流大学商学院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商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校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从业竞争力。而专业特色建设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决定因素。商学院的特色建设将着重研究本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人才为侧重点,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发掘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商学院的办学之路。
2 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在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宏观与微观双重层面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平台课+模块+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育核心资源,构建独特、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设置为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共六个专业模块。课程群设置为大学生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学习型空间)、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导师型实践研究讨论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研究机会)。在课程群的设计中,着重突出共性和基本理论,为专业方向的建设奠定基础。
3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深化课程改革内容
目前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求新,而不猎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脚踏实地进行改革,不追求标新立异;
(2)求深,而不晦涩。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课程讲授的深度与广度,不故弄玄虚;
(3)求精,而不芜杂。精选各个科目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讲授深度和广度,突出重点,不搞平均分配。
针对目前我国商学院本科教育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结构失衡的现状,应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加快教材内容同现实的结合力度,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同时,还应关注商学院的案例库建设,搭建合理的理论平台,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另外,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普及科目,着力打造各专业的精品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机会。
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求对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法规及发展方向有全面的了解,注意观察、研究本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针对本专业的实验环境,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各个领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2 培养跨专业、宽视野的人才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方面,虽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内一流大学商学院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商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校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从业竞争力。而专业特色建设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决定因素。商学院的特色建设将着重研究本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人才为侧重点,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发掘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商学院的办学之路。
2 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在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宏观与微观双重层面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平台课+模块+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育核心资源,构建独特、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设置为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共六个专业模块。课程群设置为大学生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学习型空间)、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导师型实践研究讨论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研究机会)。在课程群的设计中,着重突出共性和基本理论,为专业方向的建设奠定基础。
3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深化课程改革内容
目前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求新,而不猎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脚踏实地进行改革,不追求标新立异;
(2)求深,而不晦涩。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课程讲授的深度与广度,不故弄玄虚;
(3)求精,而不芜杂。精选各个科目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讲授深度和广度,突出重点,不搞平均分配。
针对目前我国商学院本科教育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结构失衡的现状,应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加快教材内容同现实的结合力度,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同时,还应关注商学院的案例库建设,搭建合理的理论平台,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另外,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普及科目,着力打造各专业的精品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机会。
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求对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法规及发展方向有全面的了解,注意观察、研究本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针对本专业的实验环境,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各个领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2 培养跨专业、宽视野的人才
1.引言
常州工学院立足于常州,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国内电子行业和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升级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口径宽、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等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相关高校、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并以行业技术进步、企事业单位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为参考依据。
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理论基础实、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全面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编排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制造与生产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进步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电子电路与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工艺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制造与测试等工作。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计划的制订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模块化、层次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学校级、学院级和系部级三个层次。学校级通识课程模块层次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数学能力、英语能力、物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基本知识。构建以电气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层次为电类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学院基础的培养为知识面的拓宽打下良好基础。系部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分级课程建设体系造就了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2)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应用课程两个层面,除了必备的工程数学与物理知识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逐步建立电子材料、制造工艺、电子器件、基本单元电路、宏单元、子系统及系统的课程体系,打通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知识培养通路。以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理论基础,为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提供知识的基本结构。以信号与系统、电路设计与测试的核心课程体系作为电路的理论基础,为电路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电子系统的知识基本结构。知识结构的分层次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覆盖了整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点,全方位培养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培养从系统角度审视具体电子技术的能力。
(3)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第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在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上,除了传统与新型集成电路方面的应用,还与相关新型电光源、光伏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互通性。均以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引申到其他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具有相似性。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涵盖了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电路与测试方面的内容,在电路方面,新型电光源的器件、核心芯片、驱动电路等,光伏器件与电路、光电子电路与信号检测,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具有共同性。在测试方面,涵盖了电学测试与可靠性测试,完整地建立了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设计与应用电子系统时,具备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电路工艺与器件的底层知识,从而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
(4)全方位的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置理念,在课内实验、课内实践、独立授课实验、课程设计、科研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实验实践体系,重点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电气学院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两个专业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主要提供学生在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器件与工艺实验等方面的专用软件。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主要提供电路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等各方面的实验。在电子技术的材料、器件、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流程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实验室开放上,实验室开放给所有教师与学生使用,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与参与毕业设计。
(5)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多项纵向与横向项目,系部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从而从项目角度提供给学生实训机会。在校企产学研联盟方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紧密联系常州和周边地区的企业,如银河电子、天合光能、常州普美、常州欧智等多家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参考卓越计划的实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常邀请外校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前沿性科学讲座与培训,为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提供指导。
4.实践的效果
通过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重点进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多年教学与科研实践,进行以下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完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材料、器件、工艺、电路、测试和系统的能力点分布。
(2)从社会需求角度和人才知识结构出发,逐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强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或删除部分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
(3)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强化理论知识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
(4)探索开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探讨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根据对本校历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平均每年有2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其余进入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接收毕业生的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和反馈,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毕业生快速进入新领域和岗位,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5.结语
通过几年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逐步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梳理清楚了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布更系统化和体系化,并通过实践进行了验证和完善,为毕业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杨恒新,蔡祥宝,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研”结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科技信息,2013(9):218-220.
[2]杨东晓,章献民,韩雁,等.电子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分会2010年论文集,P20-28.
[3]沈为民,孙翎,杨凯,楼俊.“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人才培养.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66-72.
[4]张培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信息与电脑,2013,03:200-201.
[5]阮凯斌,刘银春,张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时代教育,2012(11):28-29.
[6]殷景华,曹江,宋明歆,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信息技术,2007(6):17-1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47-02
1 生物信息学概述
伴随现代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1]。作为数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医药研究的整合学科,生物信息学在生物进化、生理功能、疾病治疗、药物开发、农林产业等众多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研究生命科学、医药科学内在定量规律的重大交叉前沿学科。鉴于生物信息学的重要研究价值和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发展生物信息学专业教育,有计划的建设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体系,开展面向实践能力的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对促进现代生物医学发展有重要的意义[2]。
2 生物信息学教育发展现状
生物信息学发展起步于20世纪末,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生物信息学已经发展成为了横跨多个研究领域的朝阳专业,国内众多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相继开设了生物信息本科和研究生专业[3]。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绝大数单位依托于单一的数学、计算机或生物学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培养过程存在生物信学理论基础薄弱、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内容不完善、专业教材匮乏、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全国领先创办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单位之一,多年来致力于生物信息学的科学研究和本、硕、博各类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生物信息学专门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生物信息学高端人才需要[4]。为解决生物信息学的教育教学问题,培养高水平的现代生物信息学人才,我们提出立足国内高等生命科学与医学教育,建立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实现高质量培养具有理工科创新思维能力的生物医学人才,为我国生命科学―医药学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产业化输送大批专门人才。
3 生物信息课程体系建设
3.1 课程建设目标和指导方针
结合生物信息学才培养目标,经过数十名骨干教师十余年生物信息学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成果经验反馈,我们适时调整本科生课程及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体系。奠定了本科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重,公共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相辅相乘,重视学生理工生物医学全方面素质提高,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并在实践中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高端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
3.2 生物信息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考虑到生物信息学多学科交叉特点和国家大学生培养要求,及学生未来就业深造所必需的基础和专业能力,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创了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在医学院校独立开展近40余门数理基础课程和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主要的课程建设情况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国家限修课):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外语、体育。
(2)生物医学基础课程:解剖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实验、分子药理学等。
(3)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JAVA)、数据结构、Perl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Linux操作系统与程序设计等(上述课程均含上机实践)。
(4)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逻辑、组合数学与图论、微分动力学方程、运筹学等(上述课程均含上机实践)。
(5)专业基础课程:信息论基础、生物统计学、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优化算法、随机过程、生物信息学概论、生物信息数据挖掘、生物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分子生物软件工程、生物信息学数据可视化、专业外语等(上述课程均含实验)。
(6)专业课程:生物芯片技术、结构生物学、分子进化、分子生物网络、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组信息学、药物基因组信息学、统计遗传学、计算表观遗传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上述课程均含实验)。
(7)综合实践课程:课题标书设计、科研论文写作、生物信息学进展等。
我们在实践基础上开创的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体系不同于其他院校,具有明显的跨专业交叉性教学计划特色。该课程体系着眼于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素质培养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扎实稳妥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医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教育,同时,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精尖人才培养、特色化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使学生在本科阶段不但打好将来从事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创新性研究工作基础,更重要的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密切联系,切合相关研究开发与产业实际,能够培养学生从事原始创新研究与产业开发的能力。
4 生物信息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建设
4.1 五年制分段培养与多学科教育体系
目前,我们根据生物信息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特点,考虑到基础课程多,实践能力要求高等因素,采取“2+2+1”的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两年理论基础课程、两年专业课程与一年实践应用课程培养(含科研训练+毕业设计)。此模式在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反馈中证实具有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
课程体系建设依托于生物医学综合优势及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功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中的知识技能交叉、渗透,培养适应21世纪生命学科与转化医学领域急需的生物信息学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从学科的交叉性出发,进一步加强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加大相关领域知识的整合力度,建立更为紧密、完善,符合生物信息学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系统性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
4.2 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本科生教育模式
在本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教研一体化、学业导师制、报告研讨制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早期接触生物信息学应用领域和科学研究,在巩固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科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把握。
“教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由注重多数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大众教育,向注重少数高精尖创新能力培养的精英式教育转变。充分利用骨干教师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经验,将科学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成优秀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产业化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本科生进入专业课教学阶段,实行学业导师制。采取学生与一线骨干教师双向选择方式,使每名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业指导教师。导师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和专业辅导,并通过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科研训练、早期科学研究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尽头和对专业的深入认识。
专题报告与研讨制度:本科生毕业设计阶段,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科方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与实践。要求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各方面资源,获取学科前沿信息,并以专题报告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通过提问、研讨、总结,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独立完成达到核心期刊发表水平的生物信息这科研课题。
5 生物信息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生物信息学课程体系从基础到实践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段式、推进式的改革与建设。在政策措施、人员配备、经费匹配等各方面给予鼎力支持。优先保证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信息学课程体系快速、有效的建设,已经形成国内顶尖的生物信息学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团队,并为国家输送着大批高水平生物信息学人才。
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信息学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能够完善生物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运用理工科思维和技能解决复杂生命科学问题的综合科研能力,更为有效的实现生命科学攻关和创新研究理论形成;另一方面,生物医药是我国科技研发的薄弱环节,在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培养适用于现代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创新型生物信息学人才,将为我国的医药物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有利于创新临床诊断技术开发和个性化医疗的实现,促进科技转化,产生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6 致谢
本文研究内容是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黑龙江省高教学会重点课题创新型生物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黑龙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面向生物信息产业开发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整合设计研究资助下完成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得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校领导的支持,并得到兄弟院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 Ned Wingreen and David Botstein. Back to the Future:Education for Systems-level Biologists[J].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2006,7(11):829-83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106-02
为适应当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现高校专业课程的良好衔接。因此,实现课程群建设,精确定位课程群的结构,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最终实现教和学的目标一致,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3,4]
一、图像工程及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图像工程是一门系统研究运用各种图像理论、技术和设备的综合应用学科,涵盖了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图像理解知识范畴及工程应用,其相关技术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应用广泛。各个大学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如“图像处理”、“图像通信”、“模式识别”等,这些课程实际上都是图像工程技术中的不同方面。如何很好地处理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理解掌握图像工程学科的相应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性图像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在图像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课程之间没有构成综合性研究体系:教学以课程为本,课程之间呈单向线性关系,知识相对封闭,学生在学习过各课程后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没有综合性的概念,不利于以后的研究和发展;课程实验以仿真单课程理论算法为主,小型的设计型实验为辅,缺乏综合各科知识、设计完整的小型图像综合类的实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目前的课程以课程讲授为主,课程实验为辅,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较少,以致影响学习效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图像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参考相关课程群建设的经验,[5-8]提出将“图像处理”“图像通信”“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四门课程构建图像工程课程群,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设计,构建一体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系统性、综合性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之间的关系
课程群课程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有一定的重叠性。例如图像压缩是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图像通信的重要环节。再如在图像处理中,通常要对图像或区域按一定的概念或公式计算相关文字、数值、符号或图,称为图像描述;同时,因这些量反映了原图像或图像区域的某些重要信息,常常被称为图像的特征,产生它们的过程对应“模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计算机图形学”中真实感处理中涉及部分图像处理方法。课程割裂将导致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降低课堂利用率。
(2)研究内容有衔接性。进行图像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通信或识别,很少有为了处理而处理的情况。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应注重合理衔接,避免知识点断裂或重复。
(3)知识点之间有相关性。在具体的应用中,一个完整的图像工程项目往往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知识点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交叉、融合应用;在教学中,往往是分为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来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形成系统化的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教学内容一体化
由于图像工程课程群课程研究内容之间存在重叠性和衔接性,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内容,统一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注重课程逻辑顺序与衔接,避免知识点重复或割裂,提高课堂利用率。
前期的“图像处理”以学习基础处理方法为主,图像压缩归为“图像通信”讲授范围,“模式识别”着重讲分类识别的方法;后期“模式识别”、“图像通信”课程中,增加实际图像识别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巩固在图像处理中所学知识,并形成图像工程综合技术的概念。
3.教学内容系统化
教学中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在图像工程课程群中有诸多处理算法、编码算法、识别算法、造型方法等,但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实际问题中应如何搭配组合应用,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清晰的概念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应用的效果。因此,在课程群教学体系建设中,应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明确清晰的知识主线与着力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的概念,综合性的理解,提高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系统化在图像工程教学体系中通过依托工程项目的知识分解与融合来实现,如图1所示。
结合图像工程特点,面向应用,以典型的图像工程项目“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分析系统技术需求,对其进行知识分解,将所需技术对应知识点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课程内容。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分解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化思维,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同时建立清晰的知识主线,将所学内容和相关应用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分解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融合过程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所学各知识点,采用仿真、开发工具进行实践教学。由简单的验证实验到复杂的综合实验,由浅入深,采用递进式方式,逐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模式设计
1.理论与实践并重
图像工程相关知识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讲,理论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由于工程科目面向应用的特点,实践教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分解及基础理论侧重于理论教学,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由基础性实验过渡到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实践内容也不断加深,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
2.被动与主动学习
完全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纯依赖学生的主动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在课程群教学模式中,采用被动教学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基础性原理采用被动教学方式,随着学习的深入,加入实践环节,逐渐加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比例。
结合理论与实践,被动与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图像工程课程群实践教学构建了三层实验体系和两大实验平台。
1.分层式实验体系
整个实验体系分为三大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注重实践基础的扎实性、内容的渐进性和学生选择的自主性。
基础性实验是实验体系的底层,针对课程群内的各个课程,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分三小层进行,分别为演示型实验、基本型设计实验和复合型设计实验,逐步提高初学者的实践水平。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体系的中层,在课程群内课程结束后,综合群内课程知识,进行综合性实验,为培养图像工程师打下基础。
创新性实验是实验体系的最高层,主要是面向对图像工程感兴趣或准备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生,突出创新性培养。实验方式主要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统一的毕业设计环节以及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
2.实验平台建设
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构建基于软件编程的基础性实验平台和基于硬件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基于软件编程的基础性实验主要以Matlab和VS为仿真工具,符合图像工程师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基于硬件环境的综合实验平台采用TMS320C54系列DSP硬件实验装置。学生根据个人爱好或特长选择。
五、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9]在图像工程课程群教学体系中,各课程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实现基于过程的多维考核。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三部分:课堂实验考核、复合型设计实验考核、综合考核。
课堂实验考核是指对基本型设计实验的考核,占整个考核的30%,分三次进行,根据实验效果、对教师随机问题的回答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打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综合考核学生对知识点基本理论的掌握、实际编程的水平以及撰写规范化报告的能力。
复合型设计实验考核占整个考核的20%,根据选题的难度、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效果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打分。
综合考核占整个考核的50%,分两部分考核:程序考核占70%,从选题的难度和综合性、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程序设计的完整性和效果以及工作量几个方面综合打分;报告考核占30%,从报告结构合理的完整以及规范性两个方面综合打分。
2.综合实验考核
综合实验采用团队合作方式,每组学生3~5名,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由一名学生对所设计实验进行讲解,讲解后本组的其他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回答教师和其他组学生的提问。根据选题的难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程序设计的完整性和效果、报告的规范严谨性确定团队成绩。
以上考核方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收集材料、语言表达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结论
图像工程课程群教学体系建设,根据课程特点,以建设一体化、系统化教学体系为出发点,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设计,有效实现了教学内容以“窄”入手,实现“宽”能力的技能培养,实现认识、学习、实践、验证的分层递进教学理念,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衔接,使教学内容组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4]付八军,冯晓玲.高校课程群建设:热潮还是趋势[J].江苏高教,2007(4):63-65.
[5]欧阳华,杨忠林,李辉.“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70-71,77.
[6]王艳芬,张剑英,张晓光,等.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32-134,139.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创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它是创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的目标和意向。该目标决定了课程的选择和组织,并且可以指导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之中,并明确工程造价专业STEM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管理、经济和项目管理方面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规,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合同、变更、信息管理等工作,能应用BIM技术,具有沟通与协调能力,掌握产业建设信息技术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教学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STEM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类的理论课程,基础是数学类的思维课程,关键是技能类的实践课程,保障是工程类的活动课程。该体系重在强调将课堂知识到现实情境进行有机的衔接,将理论方法到实践操作进行相互的印证,将知识经验的加强到实际研发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以科学为核心的理论课程
以科学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主要以通识教育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为主,解决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该部分也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该部分在理论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创业知识课程、公开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常识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拓宽知识面。将创新与创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专业选修课程。鉴于以上两点,后者是比较有效的,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时有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因此,将创新与创业基础知识分流到到专业课程之中,让学生们更好的吸收知识和发展创新创业精神。
以数学为核心的思维课程
以数学为核心的思维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数学课程和基础数学课程该部分课程为工程类和技能类课程提供必要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手段。该部分在进行思维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必修课是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基础数据课程,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内容。2.以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专业选修课形式存在的应用数学类课程,如运筹学、统计学等,是培养学生基于主动选择、运用数学知识而应具有的一种素质。3.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存在的提升类数学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按照分类培养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数学深层次的需求,对不同数学深层次需求的学生开设数学类高级课程,如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课程。
以技能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技能型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构建创新型创业课程体系的关键。该部分在进行思维课程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通过基础实践课程的实践、访问实、社会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实践能力。2.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和专业实训)的学习,使专业知识得到更系统的学习。3.通过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工程为核心的活动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是以工程为核心的活动课程,该类课程将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运用的活动课程。目前,本校工程造价专业采用的工程类课程主要有科研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科研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其中,并承担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另一个是学生自主科研项目,以学生为主导。2.通过创新创业类竞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目前,大学生竞赛主要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3.通过创业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的引领、培育和支持的平台。主要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
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构建STEM创新与创业课程体系需要高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需要创新与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实践教学,而且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时间,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另外,从学校层面出发,扩展校企合作渠道和打通多方面桥梁,优化课程支撑平台,同时,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意识融入到对人才培养的方案中。
明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完善培养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以服务本区域为导向,以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按照“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学期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共32学时,向学生普及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到创新的内涵,同时掌握对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存在着观念落后、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低、与专业教育结合松散、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学方法简单等问题。作为一名专任教师,对后面一条深有体会,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建设创新型、创业型高校师资队伍十分必要。为此,每位专职教师都有责任承担起不同的实践教学工作,落实实践教师师资培养工作,基于此,校方也应定期举办一些适合专业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企业技术培训和项目实战,积累项目开发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的思想与能力。
以“双创”教育为动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
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本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育(第1学期)-专业劳动(第2-3学期)-专业实践(第2-4学期)-作物学实验(第5-7学期)-科研实习(第6-7学期)-毕业实习(论文,第8学期)等,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