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9 14:50: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摊经济发展历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地摊经济发展历程

篇1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从2007年英国推出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以来,各国都开始着手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发展低碳经济,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国内许多省份和城市也纷纷结合节能减排政策,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包括广东、云南、北京、厦门、天津等省市在内的五省八市率先成为发展低碳城市试点省市。山东省政府在2012年印发的《山东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大幅度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园区[新浪网站.cn/o/2012-11-22/031925633123.shtml]。而在长期以来,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主,这样的增长方式也对济南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延缓了济南市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量化标准,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如付允等(2010)在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的基础上,建立了5个支撑体系;冯碧梅(2011)根据低碳经济理论,将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分成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并用于综合评价湖北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庄贵阳等(2011)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而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在现有文献中突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分析与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用自然环境指标、社会条件指标和人力资本指标衡量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存量指标,用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指标衡量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流量指标,综合分析和评价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指标的选取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是在当前的自然、人力和社会环境基础上进行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应该包括该城市当前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本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水平,因此影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因素应该分成以下两大类:

其一是描述低碳经济当前条件的指标――状态累积指标,包括自然资源累积指标、人力资本累积指标和社会累积指标,具体包括人力资本指标和人口压力指标、社会环境协调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自然资源指标等,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动量,一般状态累积指标越大,低碳经济发展动量越大;其二是投入指标,包括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指标,具体包括环境改造指标、人才培养指标和改善等,是指当前政府和企业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投入。具体方案集和指标集见表1。

表1 衡量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三、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设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方案集为P={P1,P2,…,Pn};指标集为G={G1,G2,…,Gm};方案P对指标G的属性值为Y={yij},(其中i表示第i个指标,j表示第j年的数据),表示方案集P对指标集G的决策矩阵,为了将不同量纲的数据综合成一个新的变量序列,因此需在综合评价之前对各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对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了区分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的作用方向,其计算公式分为:

(1)对于正向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公式:Xij=[yij-min(yi)]/max(yi)-min(yi)公式(1)

(2)对于反向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公式:

Xij=[ min(y)-yij]/ max(yi)-min(yi) 公式(2)其中:Xij为第j个指标第i年的无量纲化数值,yij是第j个指标第i年的初始值,min(yi)为该指标样本中的最小值,max(yi)为该指标样本中的最大值。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

将评价指标看作离散型随机变量,各方案在指标Gi下的无量钢化的属性值为该随机变量的值,公式3计算各随机变量的均值E(Xi),公式4计算变量标准差,根据公式5求各指标的权重Wi。

E(Xij)= 公式3

= 公式4

Wi=公式5根据2005-2010年济南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整理得各评价指标的初始值,并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其无量钢化值见附表,计算得出的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

表2各评价指标权重[ 本表和之后表格数据根据济南市统计局网站中的济南统计年鉴和济南市财政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得来]

(三)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各方案集与目标集的计算

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后,用各指标权重与其无量钢化值乘积求和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见公式6

公式6

为了消除方案间存在相关关系甚至是高度相关关系,可能对综合评价产生累积或延缓作用,可以用公式7进行调整计算总体评分:

公式7

四、 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总分值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济南市在这6年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这六年中呈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简单加总分值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均位于0.5~0.75,处于发展能力的中等阶段,而如果从调整后的发展能力分值看,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0.25~0.5),甚至在2005年仍处于极低阶段(小于0.25)。

表3 2005年-2010年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

(二)分指标分值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从表4可以看出,虽然6年间的投入指标总体是上升的趋势,济南市的累积指标在6年中有总体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政府投入指标在2009年的大幅下降,可能是导致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2009年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2009年之外,其他年份的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指标基本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可能是政府和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够,仍不足以产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明显增强。

表4: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分指标层分值

五、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总结与提高建议

长期以来,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主,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基础薄弱的现实,而政府和企业在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低碳经济新形势下,应该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投入力度,针对济南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点,着力改善低碳经济市场环境和自然环境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建立健全节能机制,促进全民节能减排活动。

参考文献:

篇2

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

中国过去3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急剧上升和环境恶化。据环保部和中国工程院(2011)估测,中国有超过3亿人使用的水受到污染,1/3的水未达到政府规定的安全标准,约有1/5的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连续7年的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中国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7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2004年的5118.2亿元提高到15389.5亿元,增长2倍,占GDP的比例从2004年的3.05%增至2010年的3.5%。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能源浪费导致严峻的社会问题:少数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少数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GDP的增长牺牲了后代的蓝天碧水。因此,作为发展后起之秀的农业城市不能再重蹈旧辙,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经济发展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农业城市。

生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四领域”的总体框架。生态文明的发展就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发展否定传统的“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消耗观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要求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低效率、低产值”模式转型为“高效率、高产值”的模式。因此,对于农业城市来讲,只有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建成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生态文明城市。

农业城市一般都属于限开发区域,部分农业城市还担负着保护水源区、保护区等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这决定了农业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低碳型、不污染环境的,农业城市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既要担负生态资源的承载力,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的质量。因此,建设绿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和必然要求。在生态经济理念下农业城市要建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倡导建设绿色环境,削减碳排放,减少对生态资源的污染,保护好本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协调发展,它是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通过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化和采取节能措施,在碳生产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可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农业城市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调整农业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模式。首先,合理布局农业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设置。农业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相对较大等方面问题。农业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是粮食主产区,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这要求农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证农业生态经济健康、环保。我国大部分农业城市都位于中、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讲,农业城市一般环境承载力有限,特别是水资源有限,使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农业城市需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与低碳约束之间的矛盾以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经济增长,就必须科学设置产业结构。科学设置各门类产业结构从理论上讲既可以实现农业城市经济产值的最大化又可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

其次,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布局工业发展增量。农业城市普遍水资源总量充足且水质良好,植被状况良好,大部分是适合养生的城市,因此需要维护好绿水青山环境。但另一方面,很多农业城市面临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困境。因此,农业城市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一方面要稳步地发展工业经济,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水资源及其他各种资源环境的生态循环性,打造与“低碳”相关的战略品牌,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基础。此外,各农业城市应依据各自发展特点研究本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探究现行工业体系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将环境承载作为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以此作为约束,在现有工业体系的基础上,以其对环境的污染排放作为存量,以最大还可容纳的排放量为余量,合理布局工业发展增量。

最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配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农业产业,一方面是农业城市响应和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农业城市发展的优势所在,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各种农业作物的经济价值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相同,发展农业经济则要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还需要调整现行的农业作物种植结构。由于农业作物对资源的使用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不相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兼顾发展农业经济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双重任务。

为确保农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地位,农业城市一方面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在盘活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存量的基础,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TN、TP、COD等污染物排放为条件,实现农作物的调整,建立各种农业生产作物的规模发展指标,以此指导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以秸秆回收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业城市。首先,加强秸秆回收体系建设。以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企业为龙头,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县、乡镇政府监管,建设若干秸秆收贮中心,形成“一点对多源”的多级秸秆收集贮存体系,具体做法是以农业城市城区为中心,在全区各县区建立回收贮存中心,在各乡镇建立回收站,形成网络回收系统。并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人为纽带,一头连接千家万户,一头连接秸秆利用企业,形成“多点对多源”的运输利用模式。鼓励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建设秸秆存储设施,积极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秸秆回收利用的重点是创新回收物流系统,建立以企业回收和社会参与的运输体系,要将社会资源引入秸秆的运输系统中,将农业城市及附近各县市的物流公司和社会车辆整合起来,鼓励他们参与秸秆的运输业务。

其次,加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在加强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方面主要有五种渠道:一是秸秆饲料化。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结合建设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养殖场(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建设秸秆育贮、氨化设施,形成“种植业—秸秆—养殖—粪—还田”,“种植业—秸秆—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生物质能/还田”等循环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设施、物流的生态循环;二是秸秆肥料化。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提高秸秆收获还田。改善秸秆留茬还田的机械化水平,积极探索发展秸秆反应堆技术,推广过池(沼气池)还田、醇肥还田等技术,实现秸秆的深度肥料化利用;三是秸秆能源化。在秸秆资源丰富地方发展纤维乙醇,实行乙醇、沼气、发电、复合肥联产。在新型农村社区开展试点,优先建设一批秸秆沼气工程和沼气集中供气试点;四是秸秆原料化。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木糖醇和活性炭,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纸浆,引导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包装材料、餐具和编织品;五是秸秆基料化。依托当地或借鉴外地的食用菌生产先进技术,筛选适宜不同作物秸秆种植的高产、优质菌株,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形成“种植业—秸秆—食用菌—菌渣—生物质还田”等循环模式。

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现代农业城市能源产业体系。在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方面,农业城市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供应体系。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支持在产业集聚区、旅游集中服务区、大型商业区等区域建设集冷热电一体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和光伏发电。加快推进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地区性主干网架和城市电网,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建设各级电压匹配,运行安全可靠灵活的智能化电网。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

在加强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方面,由于农业城市一般人口比率较大,能源消费量较大,因此,在改善整体生态环境方面,可将农村作为能源系统改造的试点,建立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核心,通过构建区域、村庄、农户三个层次的循环系统,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具体模式如下:第一,区域大循环模式。依托畜禽养殖集中区和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构建“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气发电/生活、生产用能”、“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循环链条,形成区域范围内的养殖、农户、企业、种植相结合的大循环格局;第二,村庄中循环模式。以养殖业发达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为主题,对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建设中型沼气工程,沼气经管道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形成养殖集中地区村庄和农村社区的中循环模式;第三,农户小循环模式。以养殖农户为主体,因地制宜推广农户自建小沼气池,形成沼气供应农户,沼渣、沼液还田的农户小循环模式。

发展环保事业,建设农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方面,农业城市应尽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建设。改造回收站点,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分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加强重点再生资源回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做好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纸等传统再生资源的回收,提高回收率。创新回收方式,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企业、废旧轮胎、包装物、废旧纺织品等物品的回收,推动废铅酸电池、废镉镍电池、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废弃农药包装物等有害废物的回收。

在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方面,农业城市应围绕生产及生活领域产生的报废机动车、废旧机电、废电子电器、废旧金属、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开展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推动装备升级。支持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覆盖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着力加强深度加工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再生资源清洁安全利用,确保生产环节清洁安全和再生利用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调整

加强农业城市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农业城市应充分发挥农业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以保护水源区、保护区等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本地低碳经济重点项目的发展,优先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项目,对低碳经济重点项目帮助协调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增加地方财政对低碳经济建设的投入,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中列入重点项目并为高效循环经济成果转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投融资涉及面广、期限长、资金需求量大,单一的投资机制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努力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在加大低碳经济的财政投资方面,农业城市应依据地区特点,突出重点,采用灵活的资金使用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创新财政贴息贷款模式,鼓励银行支持低碳经济项目和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在建立地方绿色税收制度方面,部分农业城市应尝试适时开征碳税、环境税,鼓励农业运作过程中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在建立地方政府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方面,农业城市应着重考虑优先支持低碳环保项目发展和环境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

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属于排污权交易,它是将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具体的实践做法是由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放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卖,可以尝试在一些地区建立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排放权市场,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农业城市应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的组织建设,增加买卖双方信息的对称性,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

篇3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48-02

0引言

改革开发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中接触的商品种类也愈发的丰富多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逐渐实现了自由交易,使得批发市场得到了发展和繁荣,也推动了商品流通形式的变化。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发市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1 小商品批发市场概述

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前身是集市贸易,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以小商品批发为主要经营方式,属于一种有形有质的专业批发市场,是商品流通组织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小商品批发市场与普通的商场、超市等商品贸易形式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利用投资者投资的资金,建设相应的经营场所,之后通过招商的方式,吸引商户的聚集,从事商品交易活动,投资者通过收取商户的租金,来获取收益。

小商品批发市场从事的主要是小商品的批发业务,也就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小百货、小五金、生活用品和部分文化用品等,小商品具有生产点多面广、品种丰富多样、消费变化迅速、价值相对较低的特点。小商品批发市场中的商品经营活动主要有商业经营。信息等,其参与的主体包括商家和消费者,也是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功能除了具备原有的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信息交流、价格形成和综合服务外,还将逐渐发展成为生产、供应、销售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 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的发展

2.1批发市场概况

由于社会形态、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理念等的巨大差异,与国外的批发市场相比,我国的商品批发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最早发展于改革开发初期,以地摊和路边小店为经营方式,在聚散效应下,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街市,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成为市场发展的增长点,为商品批发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也带动了批发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一些大型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逐渐形成。以石家庄的南三条市场和义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代表,使得批发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2.2建筑的发展历程

以义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为例,对其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1)地摊市场

地摊市场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地摊为主要的经营形式,使得小商品市场有了相对稳定的地点。一般都是直接在地上架设木架或铁架,之后搭设木板,形成简易的摊位,之后在上方搭设塑料薄膜,遮阳避雨。在这个时期,市场的功能相对单一,基本上只有简单的商品流通功能,而且公共设施极为简陋。由于是自发形成,使得市场摊位杂乱无章,管理困难。

2)末棚市场

末棚市场发展于80年代末期,也称为草帽市场,由于有了政府的支持,对市场建筑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利用水泥板对摊位进行固定,使用钢架玻利瓦进行支撑,对摊位进行了合理规划,使得市场更加井然有序,便于管理。在市场的中心位置,建设有相应的服务大楼,公共设施逐渐完善,使得市场的功能日趋多样化。但是,由于内部设施简陋,且与内部居民区相互混杂,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3)半室内摊式市场

90年代初期,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义务小商品市场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半室内摊式市场,也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政府加大了对市场的管理和投资力度,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棚架上架设波浪形石棉钢瓦的形式,将市场遮蔽起来,使得市场不再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商品的分布混乱,不利于消费者迅速找到自己满意的商品,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4)室内摊铺市场

室内摊铺市场出现于90年代末期,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政府部门对市场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内部按照商品种类进行划分,分区分类经营;同时,对商铺进行了统一设计,使得市场布局更加合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环境。在对市场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问题,在市场中设置了3个消防控制中心,通过智能化的消防设备,对火灾进行预防,切实提高了市场的安全。

5)现代复合式市场

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于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又一次的扩建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代化的复合式市场。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技术和先进的建筑材料,对市场建筑进行了改造,应用钢架、金属盖板、薄膜等,以橙黄色为基调,突显出市场的商业氛围,并对建筑的外部造型进行了设计,使得其更加起伏有致。同时,在市场内部,对基础性设施进行了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并加入了网络平台,对商品信息进行传递,使得市场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并逐渐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3 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设计的要点

在对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建筑进行设计和规划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顺应时展的趋势,从消费者的角度,创设一个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

3.1市场选址

对于小商品批发市场而言,建设地址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市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结合承建方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设计规模,尽量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区域;确保市场选址符合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确保市场内外交通顺畅,可以满足市场人流和货流的出入要求。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选址都位于城郊结合部。

3.2整体规划

市场布局同样影响着市场功能的发挥,必须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在对市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要以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为主,坚持功能优先的原则,尽可能保证内部净空间的充分利用,减少死角的存在。在设计时,要坚持经济、适用、美观、有序,结合实际进行。就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随着市场功能的多样化,建筑的形态也逐渐向着现代复合型市场转变,要突出市场的聚集效应。

3.3内部空间设计

为了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要加强对于市场内部空间的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在市场中设置相应的休息区,并种植绿色植物,结合玻璃幕墙或顶棚投入的阳光,使得消费者可以获得轻松愉悦的购物体验,减少大型市场带给人的压抑感。同时,为了提高消费者的兴致,要坚决避免一条大道走到底的直通式结构,采用环形或回转的结构形式,使得消费者可以随兴进入小道,既可以使得每一个商铺拥有均等的商机,也可以使得消费者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提高市场的商业气氛。

3.4安全设计

对于大型市场而言,安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较为困难的,如何在尽可能减少占地空间的情况下,切实保证市场的安全,是设计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水幕

可以在市场中设计防火分区,布设水幕隔离带,辅以防火门,对火灾隐患进行预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幕的供水量必须适宜,而且需要进行定期测试,消除不稳定因素。

2)消防间距

消防间距是指通过在建筑之间预留适当的间距,以适应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等需求。适当的消防间距可以延缓火灾的扩散速度,为火灾的扑救工作留出充足的时间。对于大型市场而言,为了保证聚集效应,不可能对其进行过度分割和隔离,因此,消防间距就成为预防火灾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在商铺之间采用隔热材料、设置防火分区和自然排烟天窗、架设防火挂板等形式,对火灾进行预防和延缓,从而保证市场的消防安全。

4结论

总而言之,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属于商业建筑的一种,其作用和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在对其建筑进行设计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借鉴先进的经验,进行综合性针对性的设计,实现经营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得建筑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推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国荣.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设计要点剖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11):11-13.

[2]严哓龙,王伶剑.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研究与实践[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5):523-525.

[3]万国荣.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浅析[J].建筑节能,2011,39(12):44-46.

篇4

中国都市类报纸:不再是“小报”、“地摊报”

记者:您在新闻圈子里已经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历任三家报社的总编辑,到重庆晨报任总编也已近十年,可以说对中国都市报的发展有着深切体会。您认为中国都市报业目前的发展格局是怎样的?

唐林:中国的都市类报纸大都经过了十年左右发展的历程,最年轻的也有五六年了,其中创办于2001年的京华时报可以作为标志性界碑。由于其自身的内部条件和身处于北京的外部环境,它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成功。其后创办的都市报,要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则比较艰难。而在它之前的都市报,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我认为基本上格局已定,在当地中心城市中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有的甚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和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有全国性或全世界性影响力的报纸,其前身通常都是在它所处的那一个中心城市的报纸,我觉得中国报业正处在这个阶段,即已经形成了各级各地的“以党委机关报为主导,以都市报为主体,以周报为补充”的报业格局。

都市报定格的几个标志是:从政治上讲,它已经成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如上海的新闻晨报,广东的南方都市报,河南的大河报,山东的齐鲁晚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等,都是当地的主流媒体或者说领军的媒体,我们晨报在重庆的土地上也是这样。这个“主流”的最大体现就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关注,把都市报作为其指导工作、贯彻宣传政策的重要阵地。如我们的市委书记就不光看重庆日报,对都市报也很关注。他从2005年到重庆来开展工作后多次对都市报作出肯定,其中对我们晨报提出正面肯定就不下五次,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除开他个人的执政风格,另外也说明都市报不再是“小报”、“地摊报”,它不仅受到市民的欢迎,也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大概在前年,第一次专门举办各地有影响的都市报总编辑培训班,从那一次开始,我们办报人就充分感受到都市报已经得到了从中央到各地党委政府的承认与肯定。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因素使都市报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重视?

唐林:这有三个方面原因。政治上,巨大的发行量使它成为有力的执政资源;经济上,各地都市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全国的党报集团看,除了广州日报这一特例外,基本上各地报业集团的重要经济支柱都是都市报;从社会稳定来讲,都市报也起了很大作用。

都市报经过十年发展之后,党委政府转变了对它的看法,我们这些当老总的也在思考都市报的未来发展走向。现在从我国国情和对媒体的管理办法来讲,不可能再涌现出多少新的都市报,只能是在现有的格局中如何发展壮大。最近两年出现了几个关键词:转型、主流媒体、责任媒体,这是全国都市报老总共同思考的问题。

都市类报纸突破发展瓶颈的三大转型

记者:今年是重庆直辖市成立十周年。您在2005年重庆晨报成立十周年时曾说晨报的十年改革路线图也是重庆整个报业走向的缩影,我觉得其实也是中国都市类报纸发展的缩影。对于这点您能否有具体的注解?

唐林:重庆现在有四张主要的都市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和重庆时报,其中前三张又同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这四张都市报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全国大城市都市报群体中表现得相当突出。同质化竞争说穿了就是低水平的重复竞争,对人力物力资源消耗非常大,是极不利于都市报发展的。我们总想跳出同质化,但是又感到它就像地心引力一样,陷入这个泥潭中再要挣扎出来很不容易。这点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说都市类报纸发展到今天遇到了一个瓶颈问题。但这个问题在重庆报业市场更加突出。

记者:为了摆脱当前的这种发展瓶颈问题,重庆晨报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唐林:我们做了三方面的转型。第一是新闻理念上的转型。过去全国都市报都是走的以社会新闻起家打天下,以负面新闻为卖点的办报路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去那种办报理念很不适宜,不仅党和政府不容许这样做,读者也看烦了,如果报纸上成天充斥着凶杀车祸的报道,那么从最根本上说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记者:所以晨报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主流政经新闻上?

唐林:对。重庆晨报用来代替社会新闻的实质上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时政新闻,这在过去是党委机关报的强项。但是我们对时政新闻的表现方式很显然与机关报不同:我们的出发点是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落脚点是市民对这些决策感受到什么,得到了什么。第二个重点就是民生新闻,即正面的、市民关心的新闻,包括服务性资讯。不管是哪个城市的都市报现在基本都是这样,我们晨报在重庆来说是做得最早的。

既然办报理念转变了,我们的选稿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转型。重庆晨报选稿有四字标准:“可读”和“有用”。我打的比方是“可读”是养眼,“有用”才是安心,就是读者读了你的报道后能得到好处。

从2005年开始,晨报的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的自身感受和社会评价是一致的,就是认为晨报档次越来越高。

记者:刚才您谈到了办报理念和新闻标准的转型,第三方面呢?

唐林:第三就是管理。现在的媒体竞争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的阶段,不像前十年跑马圈地扩充地盘,而已经进入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时代。品牌竞争包括若干方面,除了新闻理念的转变和关系到报纸的定位与服务人群的选稿标准的制定,管理更为重要。因为前两个方面是可以很快复制的,你今天推出一个版面栏目,我明天就可以借鉴过来。而管理才是体现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竞争力。报纸是人办的,要办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要通过管理来实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从外在来讲都差不多,之所以都得到发展,我觉得是两个企业的管理的作用。重庆报业市场上这四张都市报,这四个编辑部,或者说这四个老总,各有各的管理理念,这是我更看重的。创新思维也就体现在这方面。

2000年9月15日重庆晨报进行了创刊后的第一次改版,从报纸结构到管理理念在当时的重庆都非常先进。重庆晨报不仅改为了四开小报并开创性地采用了导读式头版版式,最关键是我们通过改革解放了新闻生产力,调动了队伍的热情,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采取措施比较猛,在当时的影响也比较大。2005年我们又进行一次改版。这次改版想要再在报纸的包装上有新的突破就很难了,只有在内部管理上提高报纸的档次。所以我强调现在的品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管理的竞争。

科学决策,管理制胜

记者:当产品出了问题时,首先应当追问其生产方式是否出了问题,请问重庆晨报在管理组织机制上的改革都经历了哪些关键拐点?具体来说有什么措施呢?

唐林:首先是面向市场,并且要科学地进行市场化。我们投入了大量力量来做市场调查,从市场需要调整办报理念和内部管理思维框架。市场调查对我们的震动很大,有的调查结果和我们自身原本的判断有很大出入。比如调查之后才知道,我们晨报是刚性的新闻太多,软性的太少,男性读者太多,女性读者太少。于是我们在具体版面栏目中、写作风格文本中做了改进。比如我们专门成立了时尚新闻部,把时尚内容用新闻手段来反映。据了解,在全国都市报中为时尚报道成立专门部门并把时尚作为新闻来做的,我们是第一家,实践证明我们的女性读者多了,发行量也增加了,这使我们尝到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好处。

我们对报道流程也制定了很多新规,比如项目负责制。这几年,凡遇到重大主题报道,我们就实行项目负责制,就是从相关部门抽调人手成立专门小组,在一定时期内专门负责这个项目,集中优势兵力把重大战役打好,克服了过去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限性。还有我们围绕重大事件都要推出特刊,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特刊实际上是一个报纸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的体现。又比如我们每年初推出新闻日历,根据这一年的重大节日、事件,提前筹备策划。这种节日指具有新闻性的,如爱耳日、护眼日这些过去中国人了解比较少而整个社会关心的。节日新闻其实借用了商机这个概念,是对“天时”的一种发现。

第三个方面,我们在队伍建设上也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管理,不能任何事都由我来当裁判,实际上是由人治到法治的一个转变。

记者:重庆晨报每次做出制度变革的科学决策是怎样一个过程?

篇5

目前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有7万多家其中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进料加工企业约4万家,来料加工企业约3万家2001年广东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765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值的802%,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广东省是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有生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广东目前正面临外有国际跨国公司的角逐挤压内有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竞争赶超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对外贸易竞争之中保持和创建新的优势,如何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轴戏的加工贸易中突破创新、开创新的增长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加工贸易在广东的启动与发展

 

加工贸易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贸易方式所谓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为4种形式即“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由外商提供原料、零配件或图样经中方加工装配生产其产品交还外商返销。有时亦由外商提供机器设备,所提供的生产设备可以作价或不作价,如作了价,中方则用工缴费分期偿还如不作价所提供的生产设备的所有权则属于外商,中方仅收加工工缴费外商提供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均可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成品出口亦免征关税

 

改革开放入先行一步的广东,毋庸置疑,“第一桶金”是通过承接世界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与港澳结成“前店后厂”的伙伴,通过“三来一补”等初级加工制造形式在珠江三角洲获取的经过数10年的数轮产业升级革命和结构调整而取得的。一个全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己在珠三角呈现于世人面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500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占3255亿元,列全国第一;珠三角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为2917.7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之一;新材料领域,珠三角的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了全国的一半,合成纤维、塑料占了全国3成,有机硅占有全国1/4;在生物技术领域,珠三角的生物工程上市批准数占全国的5成,产值占全国的5成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01年增长至3500亿元人民币,比1991年增长了43倍,占工业总产值从33%到19.44%,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上海,为全国最快。技术产品出口额近1300亿元,占了全国40%,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带。

 

三、加工贸易在广东GDP和外贸的地位和贡献

 

(一)加工贸易在广东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把我国廉价劳动力同外商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对增加我国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贸易的高速增长,有着很大作用。

 

2000年中国GDP达到10800亿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例的3.6%.2000年中国出口3124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值的5.4%,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还是一个主要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现在己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国之一。从1992年至2001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基本不变,保持39%左右,广东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总值的50%以上^2001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765亿美元,占广东省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8017%,占广东当年GDP的59.99%。因此,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发展和外贸的基本源泉,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加工贸易对安排就业和社会安定方面的贡献

 

广东人口8千多万,是全国第三大人口大省,就业压力大,且人口教育素质总体不高。加工贸易中,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缴纳利税、地租,繁荣了当地经济^

 

对“三来一补”企业姑且不谈其对外贸的贡献,仅在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缴纳利税、地租,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就功不可没。我国是一个人口压力非常大的国家,而且在人口中教育素质低下的人的比重也很大,因而就业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只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才能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广东加工贸易解决超过1000万人的就业,对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广东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玩具、箱包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传统加工业。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形式来我省投资的不断增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电子、通讯、信息、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份额上升。2001年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48683亿美元,占全省机电出口的879%;高新技术产品21417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出口的961%.除深圳市利用配套能力的优势加工贸易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0%外.东莞市从事电脑信息产业的企业己有2800多家。东莞利用“配套加工制造’这一独特优势,己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电脑信息产业加工基地。珠江三角洲己成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外资的中心地带.广东省一大批己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的大型企业,如康佳,开发科技、TCL、美的等都是从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在全省认定的1137家高科技术企业中,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约占35%左右.

 

发展加工贸易能够对广东产业结构发生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也叫做“外部效应”或者叫做“自然技术扩散”,指的是由外国公司子公司进入和存在引起当地公司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力提高。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起着示范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所取得的收益不会完全由跨国公司占有,东道国和当地企业会从中受益,受到积极影响。“溢出效应”成为跨国公司自觉不自觉向东道国转让技术的主要通道。通过加工贸易引起技术、设备、培训人才,有利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加工贸易对提升产业配套水平的作用近年来,加工贸易加快向产业相互配置的深加工方向发展,深加工结转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据统计:加工贸易中有70%以上的企业有深加工结转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省加工贸易己形成以出口为“龙头”,企业间相互配套,加工层次多、加工程度深、加工链条长,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配套(成龙)的企业群。2000年,全省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总金额为343亿美元,其中转入172亿美元,转出171亿美元。深加工结转既提高了出口增值,也带动了省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据估算2000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国内配套企业产值在1500亿人民币以上^

 

四、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都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世界各经济强国在各自发展历程中毫无例外地经过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阶段。人们知道美国是当前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只有16%,可是有谁知道,美国当年曾经是全世界最大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同时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作战,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战争结束后,美军从1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一下子就转业了1000万军人。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成功地解决了就业问题,没有出现较高的失业率,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当时美国生产的皮鞋、皮箱、手工艺品、日用电器,纺织品等畅销全球。50年代初,日本的工资水平远不如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仍然成为美国的后勤基地,大量生产日用商品。当时,日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国,它创造的产品只能在美国地摊上出售。到了70年代,日本的工资水平上去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心被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当时,台湾被称为“雨伞王国”,它生产的伞几乎占全球的70%。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纺织业非常繁荣。从经济学理论来看,这是正常的现象,对于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由于欠缺发展,国弱民穷,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人才,所以没有其它选择,只能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入手。只有通过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才能积累初始资本和培训人力资本,而后才能产业升级。

 

广东省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除靠近香港,交通便利外,还因为劳动力价格低于世界平均劳动力价格的水平。美国就利用墨西哥低廉的劳动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德国利用土耳其低廉的劳动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这种劳动力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不利用,我们就会丧失市场。

 

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为继续保持广东省加工贸易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对今后加工贸易的发展,必须作出正确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一)强化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职能

 

如果比较广东与上海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我们就可以看到,广东经济是借改革开放的先机和靠市场推动的,称市场推动型;而上海的经济是由政府主导的,称之为政府主导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上海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生产要素的配置过程中,政府的意志力无所不在。这种模式不是市场经济推崇的范例,但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是淡化,而是由弱势变为强势,并且带来极高的效率,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今后招商引资中扮演越来越主要的角色,目前吸引国际资本的重心己转向欧美和曰韩,港资北移放缓,今后还可能出现回流。台资“西进”己经过了一个阶段,余下的都是半导体晶片、石化塑胶,投资额都在数亿美元以上,这些项目对当地投资环境和工人素质都有较高要求,而且这些项目国内引资竞争对手众多,对待欧美、日韩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引资工作决不能像“三来一补”引资一样,对待大企业、大项目,政府在引资中的规划和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广东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要鼓励加工贸易结转深加工,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注重加工贸易企业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争取到2005年至2010年,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与国际经济紧密联系的较高水平的国际化生产基地,带动全省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加快加工贸易园区建设

 

高起点规划、建设和引进、发展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产业,促进广东省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引导加工贸易向特定区域集中,建立出口加工区,高起点地规划、建设和引进。目前,全国第一批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园区中,广东省只有广州、深圳两个,这与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比重不相称,应积极争取在东莞、珠海等地建立加工出口贸易区。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加工贸易企业“大进大出”的经营模式,需要有一个稳定、宽松的监管制度。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频繁变化,己直接影响了外商的投资积极性。例如,广东有些地方政府随意提高水电等费用;个别海关报关手续繁琐;有的地方的治安、消防、环保、城镇规划等不尽人意,影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广东的投资环境,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粵府丨200211号文《关于进一步优化广东投资软环境的若干意见〉,努力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一个“讲法治、重信誉、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务、可持续”的投资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通关条件,总结推广以深圳富士康为代表的联网管理模式的改革,尽快实现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在网上办理相关进出口手续和业务。

 

(五)进一步开放物流业

 

篇6

“工艺美术的历史相当悠久,它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虽然远古时期人们的用品相当粗糙,但为人类生活的方便而设计、制作的各种物品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手工技能为主,民间工艺大师们掌握着技艺和制作秘诀,当他们专注于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时,可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创作的价值体现不仅凝聚了民间艺人的娴熟技艺,还体现在惊人的原创力上。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征,拥有大量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产品,融入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反映了长江流域特有的人文、民风、民俗等传统工艺的生产活动。

一、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长江、淮河的下游,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和浓烈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风格。在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有生活器具,也有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装饰功能的器物和饰品,可以说,这些带给人极大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众所周知,工艺美术行业生产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业生产,它既包括大量艰苦的艺术劳动艺术创作和技巧运用,又需要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适应市场。”[2](136)江苏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最初是老百姓为生活所需而创作的实用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符合民众审美需求的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传承久远的且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最终遍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到四时方物,蔚为大观。例如宜兴的陶瓷、紫砂工艺摆件、南京的云锦、绒花、剪纸、空竹、绳结、南通的不同风格的扎染、彩印、蓝印花布、手工编织品、织毯、无锡的泥塑、陶塑玩具、扬州的漆器、金属工艺制品、苏州的玉作手工业、刺绣等。伴随江苏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演变,一些工艺美术品原本作为日用品正逐渐丧失其实用价值,变成以审美、装饰功能为主的工艺品,因而被赋予了新的审美价值,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似一个博大精深的海洋,它承载着劳动人民的赞美、热爱生活之情,也蕴涵着对未来希望的生活方式。

二、江苏发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优势

民间工艺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苏历史文化发展演进中扮演着见证人的角色,无论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领域,都是无法替代的。根据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数据统计,目前省级以上中高级职称的工艺美术大师江苏共有89人,其中平均年龄45岁左右,他们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正在进行师徒传授的有53人。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匠人积年累月的利用长江流域丰富的天然资源,依靠传统精湛的民间技艺,设计生产出大量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产品。这些带有社会历史、民族传统和人类文化气息、蕴含着人们物质文明、精神生活的工艺美术产品,现在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它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珍藏。民间工艺美术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和人类需求、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实践的生活中,必须把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与其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工艺美术与民间工业的发展盛衰密切相连,江苏的传统工艺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后迅速发展至今,名匠辈出,所遗留下来的产品不仅仍为人们所珍藏,且在当代文化审美语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江苏省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还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逐渐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又如在全国影响深远的苏州刺绣、桃花坞大街的木版年画、缂丝织造、御窑金砖制作,南京的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金珀锻制作、南通的蓝印花布印染、扬州的漆器髹饰、无锡惠山的泥塑、连云港的水晶等。其中苏州的刺绣、无锡惠山的泥塑、宜兴的紫砂陶艺、连云港的水晶等工艺产品已具备了产业化、产业集群的规模。近几年来,江苏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致力于多元化、精品化、一体化的系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服务。同时,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品协会和生产园区的成立,便于得到政府资金、政策、信息资源的支持,有利于加强民间手工作坊村的统筹建设,扶持起着龙头作用的民企发展壮大、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通过多元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库的建设,进行多元、整体的布局和开发,逐步推出了品种繁多、地域鲜明,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系列产品。例如被文化部命名为刺绣“民间艺术之乡”的镇湖高新区,有近万工艺秀工,其中聚集了300多家民间刺绣工艺产业的民营经营户,他们中200多人获得了专业技术职称,成为一支以刺绣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力军,是“苏绣”产业基地的代表;以民间传统工艺著称的东渚镇,汇集了上万名制作红木器具、玉石雕刻、刺绣的民间艺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产体系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艺街”。在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地区,大大小小手工作坊式的产业模式,汇聚成了东渚特有的人文景观,形成“前店后坊”的独特风景,包含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生产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民间工艺品,使人身居其中乐而忘返。

三、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障碍

“工艺美术的发展表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通过所获得的技能和智慧,以表达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历史。在漫长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技术和把握能力,而且造就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3](100)工艺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间工艺制作在江苏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既是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又是日常生活用品,民间工艺品因人们的物质和审美的需求而产生,多数是民间艺人直接创造的,随着人们风俗习尚、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方式要求不断开发、研制、创新更多民间工艺美术品,但是目前产品的市场创新观念模糊,此外,在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经济与文化失衡的现象屡次发生,部分生产民间工艺品的民营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有些企业因此急功近利,目标转向生产成本低、做工粗糙的低廉工艺美术品产品充斥旅游景点和地摊,导致大量传统民间工艺品的质量下降,仿制产品、劣质货大量蔓延市场,结果造成产业优势不断下滑。任何时候,市场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伴随着江苏旅游业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市场随之不断的壮大。但从宏观上看还是薄弱,市场竞争目标不明确,创新力不够,导致精益求精的民间工艺品和获得的经济收益不对称。相反质量一般、价格低廉的产品却到处泛滥,从某种意义上许多和旅游纪念品等同,失去了作为工艺品的升值空间及收藏价值,结果既限制了产业市场的开拓,也限制了这一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进程。“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由诸多自然、社会因素决定的,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经济和技术的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全球化既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创造了机遇,也给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许多有久远传承史的工艺美术种类遭遇市场淘汰而面临消亡。”[4](211)目前,江苏一批技艺精湛的民间老艺人寥寥无几,面对传统民间工艺产品市场的萎缩,再考虑传统工艺的创新,绝非易事。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原有的民间工艺美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缺乏其应有的市场,民间艺人必然就会减少。民间工艺美术没有了传承,也就面临着失传和灭绝的窘境,如南京制作秦淮传统手扎花灯的艺人已所剩无几,从事曲艺、杂耍娱乐活动民间艺人也日渐趋少。同时,今天的年轻人对于一些精湛的民间技艺不感兴趣,原有的手工生产模式也在遭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严重阻碍了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承。“民间工艺与民俗活动结合密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吃、穿、住、用、行、娱乐,样样离不开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在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祭祀供奉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5](15)目前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自身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江苏没有出台关于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合理规划方面的文件,对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的研发没有系统的布局和规划,缺乏高效率的运作机制、生产园区及产业链接简单。产业链中的资金、人才、技术、融资环境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快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改革开放后,许多原有的工艺美术国企单位进行了改制,涌现出大量的个体、私营的手工作坊,与此相适应,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具有现代文化管理机制的民间工艺美术企业。目前,江苏一些民间工艺美术已纷纷走出乡镇,积极融入时代文化元素,政府对促进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技术和文化进行鼓励,不断提升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技艺和水平。在工艺美术生产园区和集聚地建立产业研发中心,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提高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劳动效率。如南京云锦的生产,南京云锦是江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明末文人吴村梅描写南京云锦“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因绚丽多彩,美若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南京云锦的技艺虽然达到了中国古代织锦传统工艺的高峰,但是,由于还是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其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进程。”[6](161)因技术繁复、工序杂多,南京云锦的生产、销售正急剧萎缩,现在通过电脑设计云锦纹样及机器织造技术的智能化运用,缩短了制作的进程和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在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中具有个性化的工艺品才能成为艺术品、才具有流传、传承的价值,只有流芳百世的精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必须让民间工艺美术与市场有益结合,彰显出民俗的文化特质,找到与当地民俗文化发展创新的最佳契合点,才能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不同层次、不同档次的产品,其设计和制作所依据的原则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工艺美术品的创造和纯艺术不同,不能只从创造者的自我表现出发,而要考虑市场效果。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一件只能看而根本卖不掉的产品,不能算是成功的产品。”[7](8)近年来,江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产品中拓展出一些新工艺品类开始风靡国内外市场,如饱含传统元素的“中国结”、仿古器具、藤制的日用品等,均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同,它们借助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文化特质,融入了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收益,这种产业化的生产形式带来的市场效益说明了创新要与时俱进,不断提供给工艺大师们新的思维方法,不能忽略时代的要求。江苏的民间工艺大师们也意识到艺术生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导致民众审美趣味的改变,不再推崇富丽张扬的工艺品,而是追求质朴、自然的民间工艺品自身的形式美,一般不作过多的修饰。崇尚从大自然中提取色彩、线条、形体和律动,表现出心灵和自然的契合,追求自然质朴的随意性;在材料上以天然材料为主,大都是带有环保意识的自然物质,如纸张、石头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体现出材质自身的肌理、纹饰等,充分保持其自然形态特征,歌颂对生活的情钟,创造了沁人心扉的清新的艺术美。因此,时代审美的需求是第一的,明确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目标,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有效地拓展国内外市场是不可缺少的。如江苏地处长江流域,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和浓烈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旅游资源丰富。民间工艺美术可以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整合,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和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打造鲜明、专业、个性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作坊对外示范开放,建立覆盖全省的富有民俗特色的品牌民间工艺美术品网络系统,促进带有江苏地域性的工艺美术产品产业化的进程。拓展江苏地域性传统手工工艺美术品的普及、促使民众更新观念都来关注、关心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进程,使江苏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家喻户晓,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市场和经济的基础。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放眼未来,使民间工艺产业化资源的发展、配置最大化。例如可以借助新媒介传播、宣传的优势,各种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报刊的强力推进,公共场所、地铁站、公交站、民间工艺美术馆及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大型的商务、文体活动,不仅仅是民间工艺产品的展示,更多的是其背后赋予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建设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江宁民间艺术交流中心、冶山镇民间艺术活动中心、南通民间艺术馆、南京民间工艺美术馆、玄武湖街道民间工艺创业园等,对宣传江苏民间地域文化,提升工艺美术产品的文化品位,塑造高端的特色品牌形象,拉动整个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以此提高普通百姓对民间传统艺术价值的认同,增强地域文化竞争力。

结论

“传统工艺美术以手工技艺见长,在大工业生产甚至高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面对大众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者,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因而创新成为其必然。”[8](70)江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课题,需要几辈人不断地孜孜耕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通过文化产业创新解决江苏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城市文化产业结构,强化民间工艺美术用品的设计创新,充分发挥好江苏优越的人才市场、丰富的社会资源及民间传统文化和地域资源等条件优势;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在充分继承、吸收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增强本省品牌意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江苏创业,使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思民.中国工艺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徐琛.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徐勤主编.新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4]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张丽君.中华工艺概述[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

篇7

一、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风向标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上世纪末,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产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由此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拉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比“十五”末增长约1.5倍,年均增幅20%以上,超过“十一五”规划年均12%的预期。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达2500多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400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十五”末的1.1∶1提高到1.6∶1左右,食品工业比重从“十五”末的40%提高到47%,方便、快捷、休闲和营养保健食品发展迅速,很多企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组织生产,形成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苹果加工、沿海优质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创新步伐加快,以农业部认定的200多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专用原料基地日益扩大,按照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加速融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和我国经济启稳向好,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总体有利的环境。从有利方面看:一是消费拉动。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是食品消费结构加快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迅速上升的阶段。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城乡居民对加工食品的消费需求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这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政策推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三是现代农业带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为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新科技驱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酵工程、酶工程、膜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与装备和一些新材料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新技术为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全球范围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呈现了明显的趋势性特征。一是农产品加工跨国企业的全球重组十分活跃,通过独资、合资、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发展规模化、全球化;二是加工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技术装备水平和加工转化精深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逐步实现高新化;三是随着全球化石类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生物能源开发热情高涨,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在能源领域发展的超常化;四是为提高加工效益,实现低碳减排,大力推进资源的高效精深加工和副产物有效开发,发展方式逐步实现可持续化;五是为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建立了科学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严格的标准化管理,质量控制推行标准化。

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面对国内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两大类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第一类问题,从产业内部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起点低、发展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大而不强。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约是农业产值的3~4倍,而我国仅为1.7倍;总体上约80%左右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仍处于20世纪末的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不健全,部分标准陈旧,有些领域仍无标准。企业管理落后,生产管理不严。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呈现“大群体、小规模”特征,规模以下企业数量约占76%,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不足20家,而且各行业内部同质化问题普遍存在,无序竞争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产业链不健全。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少,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地初加工方法原始,产后损失大、安全隐患突出;市场发育不良,物流设施较差,流通业态落后。四是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每年有7亿吨左右的秸秆、1000万吨的玉米芯、1000万吨的米糠、1000万吨的麦麸和700万吨的蔗渣等植物纤维资源和果皮、果渣、动物骨、血等加工副产物亟待深度开发利用。

第二类问题,从外部发展环境看,首先是生产要素制约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包括信贷、土地、技术、人才、原材料等各方面生产要素制约,融资难、用地难、技术瓶颈、人才不足、专用原料缺乏等问题广泛存在。其次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人民币升值、原料、能源和劳动用工价格的持续上涨、通胀预期等因素,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三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大,我国农产品加工物耗、能耗、水耗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产业和环保政策门槛将提高,技术改造、升级面临成本大幅上升。四是国际竞争加剧,跨国企业正伺机进入我国粮食、棉花、肉类、饲料加工等行业,挤压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空间;此外,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日趋体系化,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很大制约。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初步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可以保持年均13%增长速度,201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超过2∶1。

(一)主要原则

1 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通过大力开展产地初加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品级;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2 坚持培育领军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支持领军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支持金融信贷、信用担保等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引导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3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大力培育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实现从技术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

4 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鼓励领军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建立境外项目和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基地,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重点工作

1 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我国农户储粮平均损失为7%~10%,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失300亿~450亿斤;产后损耗蔬菜为15%~20%,水果为10%~15%,马铃薯为15%~25%,产后每年损失蔬菜约1亿吨,水果约1200万吨,马铃薯约1400万吨。如果粮食、果蔬每吨按2000元计算,马铃薯按每吨1000元计算,折合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同时农产品产后腐烂变质,蚊蝇滋生,污染环境,影响产品品质。由于这些初加工环节生产分散、季节性强、投入大,且设备综合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以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及农村微小企业为主的农产品初加工格局不会有明显改变。减少产后损失,相当于增加供给;增强农民贮藏能力,可以平衡市场供应,实现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推行科学贮藏、加工,能够有效防止腐烂霉变和细菌污染,提高品质和等级。因此,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可以实现“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一举多效的目标。我局组织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筛选了一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适合一家一户农民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并进行了成熟度、适用性的反复论证和多地的试验示范,具备了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争取国家尽快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鼓励农民建设先进实用的初加工设施。近期,重点在玉米烘干和储藏环节、马铃薯窖藏环节、苹果预冷保鲜贮藏环节、果蔬烘干环节建设一批产地初加工储藏、烘干、保鲜设施。

2 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

主食是指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如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米粉等。我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期的农业种植选择,时至今日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别形成了面制主食和米制主食体系。

纵观我国谷物主食的发展历程,远在农耕文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摘谷物种子,从那时开始,谷物就成为先民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加工条件的限制,当时谷物都是粒食。从农耕文明开始到精密加工设备和技术出现的这几千年的岁月中,谷物逐步确立了主食的地位。在碾子、石磨等工具出现后,谷物被加工成粒状的大米和粉状的面粉,从而为我国众多食品种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从城市到农村,主食生产已逐步由家庭自制,向社会化供应转变。但是,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例不高,我国目前主食的生产方式落后,加工以小作坊为主体,由手工完成,生产设施简陋,食品的安全、卫生无法保障,老百姓喜爱的餐桌主食品,在城市处于地摊位置,常被工商、质检、公安取缔和媒体曝光。这与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享有的盛誉极不相称。

中国政府实施“米袋子”工程,解决了全民主食和温饱问题;推进“菜篮子”工程,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副食和营养平衡问题;下一步应该实施“餐桌子”工程,以满足全民健康、食物营养与安全、方便快捷的需要,推进“厨房革命”。大力发展主食工业化,可以节约能源、节约粮食、保障安全、增加花色品种、促进全民健康。因此,要在全社会树立主食工业化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全面推动工作。

3 大力推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都位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主产品的加工精度不深,导致产品品质不高;副产品被大量废弃,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是致使我国农业效益低下的部分重要原因。农产品中大多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花青素、油脂、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借助于现代技术和装备可生产各种附加值高的产品,实现“吃干榨尽”。

以蛋白为例:我国年产豆粕2826万吨、菜籽粕769万吨、花生粕245万吨、棉籽饼粕400万~500万吨、麦胚300万吨、米糠1000多万吨、玉米黄粉100万吨、碎米2000多万吨。这些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蛋白含量丰富,均为非常好的优质蛋白资源,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提取分离、生物处理等精深加工技术,可以将上述蛋白类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生产出许多功能显著的健康食品,或者消化率高、有利于家禽健康的生物饲料。

以苹果为例,首先用苹果制成苹果汁,制汁后剩下的皮渣,再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可以生产酒精。剩下的果渣可以用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剩下残渣可以提取纤维素,生产粉状苹果纤维素,可作为膳食纤维,是固态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基料。最终剩下的废物,还可以经厌氧细菌发酵,生产沼气,用作燃料。以上各部分合计,苹果可以利用的部分达到96%以上。

工作措施:加强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鼓励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吃干榨尽各种可利用资源。

篇8

经历了从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的洗礼,创刊77年来,《参考消息》从“内刊”到报纸、从“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两次转型,以它的独特魅力和特殊作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参考消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一直发挥着转达外部信息、提供决策参考、“种牛痘”增强免疫力、“经风雨见世面”等特殊作用。它作为中国人的“耳目”,通过独家转载外电、外报、外刊、外网的消息和评论,让中国人客观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改革开放30年来,《参考消息》采取了转型、扩版、改制、零售等一系列措施,从文摘类报纸中脱颖而出。目前期发行量稳定在350万份左右,始终保持文摘类报纸全国发行量第一的“金牌”。在2008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全球报纸100强中,《参考消息》名列第五。

人民网:

高层与百姓之桥

“报道全球,传播中国”是人民网10年来不变的坚持。作为中国政治类网站的排头兵,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它也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读性、亲和力,是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一道温馨彩虹。

1997年1月1日创立至今,“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成为人民网的办网宗旨。多年来,人民网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国内外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在网络媒体里拥有无法取代的大家风范和网民人气,它的栏目设置、网站风格,尤其是强调评论的特色为很多网站所借鉴,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严肃的排头兵网站,在彰显新闻自由方面,人民网强调突出网友的声音,其中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被称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

现在,拥有10种语言11个版本,以多种形式、全天24小时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网民信息的人民网,面对如火如荼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仍将继续创新,为30年新闻改革助力。

新华网:

全球媒体 我有强音

“融汇全球新闻信息、网罗国内国外大事”, 面对强手如林的互联网世界,新华网以其权威、准确、及时的报道,鲜明的特色,厚实的内容为海内外广大网民所瞩目和喜爱,8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全球新闻,是名副其实的“网上新闻信息总汇”。

8年奋斗,荣耀与艰辛同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媒体到多媒体、从单语种到多语种、从有线到无线、从单一新闻到多方位拓展,新华网的跨越式发展是30年新闻改革的缩影。

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翘楚

央视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电视产业革新之路的浓缩。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央视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央视的每一步都引领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变革。1999年开始的专业化频道布局,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大幕;一系列精品栏目则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及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速了这些栏目形式在地方媒体中的运用和成熟。2003年央视加快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推进频道品牌建设,把央视真正推上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最高峰。之后,伴随央视品牌建设的成功,其广告招标更是扣人心弦,充分体现出央视这一金字招牌的力量。

从港澳回归、迎接新千年、中国入世到攀登珠峰、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神舟系列,在这些重大报道活动中,央视均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制作播出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视节目,充分发挥了国家电视台主力军的作用。

《京华时报》:打破报业定式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的横空出世激起北京报业市场的千重浪。有人说,“它是北京报业市场唯一不被业内看好却销量惊人的报纸,它打破了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的诸多定式”。《京华时报》的成功创办,彻底改变了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并在媒体业被称为值得破解的“京华时报现象”。

《京华时报》作为人民日报社探索市场规律的重要尝试,改变了报社是事业单位的传统做法,一开始就注册成企业法人,实行全新的企业化管理。它一改主管部门拨款办报的传统,创新融资手段,引进社会资金,合作开发报纸发行、广告业务,并实行公司化经营运作。它实行严格的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坚持市场化运作。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公开竞聘上岗的实行,为其发展提供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

百度: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

――有问题 ?

――百度一下!

在中国,无数网民的主页早已直接设置为百度,而百度已然成为了搜索的代名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2000年1月的中关村寒意深深,却悄然酝酿着一股新兴的力量。百度,结合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国语言特色以及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发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和传递的基础设施平台,并且运用最先进的商业模式,直接为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提供高价值的技术,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提供商。

发展到今天,百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百度不仅带来了解决互联网基础问题(信息搜索和信息传递)的产品,而且带来了硅谷式的企业文化以及互联网应用崭新的理念。它的出现为中国互联网树起了民族技术的一面旗帜,将原来中国互联网依赖于外国网络技术的局面彻底打破。

新浪:

首席中文门户

在全世界,日浏览量超过9亿次的网站寥寥无几,新浪网却榜上有名。作为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数以亿计的用户支撑起了新浪首席门户网站的招牌。

因网结缘,与友共悦。创立至今,新浪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向广大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全面及时的中文资讯、多元快捷的网络空间,以及轻松自由与世界交流的先进手段,为新浪赢得了忠诚度。尤其是新浪新闻中心,以对国内外大事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和网友的喜爱。

作为中国互联网世界的首席门户网站,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新浪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它更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报业战略的范本

《南方日报》,这张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因其拥有的子报品牌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而备受景仰。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南方报业”)。

顺应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南方报业提出了“媒体多品牌战略”的发展策略,以品牌报纸为龙头,形成三个子报系列: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报系、21世纪报系。在形成品牌和报系的过程中,采取“龙生龙,凤生凤”的媒体多品牌滚动发展路径,用优质品牌的龙头来孵化新的子报子刊,成为我国报业品牌建设可资借鉴的范本。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南方报业大力实施聚合战略,高效整合配置资源,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现拥有“十一报六刊三网一出版社”的媒体阵容,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全媒体集团。

近年来,集团还先后与其他媒体合作创办了《新京报》、《西江日报》、《商务旅行》、《云南信息报》等报刊,在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上开创了新的模式。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资本黑马

越是在中国报业面临纸价上涨、新媒体竞争等困境的时候,浙报集团的资本范例似乎越受业界瞩目。浙报集团,在资本市场纵横驰骋,将资本的力量运用得炉火纯青。

2002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出资创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尝试以报业集团和强势传媒群体为依托,统筹运营报业经营资产,确立了报业经营的独立法人地位。

“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依托传媒主业,首创了“一媒体一公司”的运作模式做强主业;“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培育了资本经营、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三大重点多元业务。2007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利税4.5亿元,成为报业资本黑马。

凤凰卫视:

文化坚守 赤子情怀

有这样一家电视台,虽然不在内地,其频道信号却备受内地观众推崇;虽然不在内地,却成为海外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作为第一个提出“大华语圈”概念的媒体,凤凰卫视是华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更是世界了解现代中国、了解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的通道。

“积极、善意、建设性”是凤凰人的座右铭。凤凰卫视借此打造出了一个放眼世界、兼顾两岸、具有大中华视野和强烈文化使命感的全球知名媒体品牌。它成功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成熟而深厚的文化积累,已然成为国内众多电视媒体的标杆。如今,凤凰卫视已覆盖逾150个国家及地区,将中华文明的魅力撒播到世界。而凤凰卫视更凭借自身优势的积累,不断进行扩张,时至今日成就斐然: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2002年年底,凤凰卫视资讯台在中国境内有限度落地,这是境外华语新闻频道首次进入内地;2004年10月,凤凰卫视资讯台透过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正式落地美国;2008年9月,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在北京破土动工。

湖南卫视:

电视“湘军”,风靡中国

1997年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娱乐节目狂欢时代的开始。播出至今的湖南卫视品牌栏目――《快乐大本营》在精心策划之下新鲜出炉,并迅速在全国刮起了“快乐旋风”,电视“湘军”初露锋芒。连续举办4年的《超级女声》更是改写了“明星娱乐大众”的历史,一批草根明星应运而生。

依仗娱乐节目的勃兴,凭借“以放权为核心”、“以整合为核心”的两轮改革,湖南广电的创新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在媒体经营和产业拓展两大领域实现了涅磐。它的成功带动了国内一批娱乐节目的诞生,而湖南卫视的许多独到举措更成为行业示范与传媒榜样。

如今,以内容创新、市场拓展见长的湖南卫视,正在积极推进“内容变产品,主体变实体”的新一轮涅磐,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超强传媒集团。

四川广播电视集团:

来自震中的第一报道

这本是一家西部区域的传播机构,却因为汶川的8级大地震而备受世界尊敬。“山地崩,呼嚎遍野”,极度的死寂之下,哪怕一丝细微的声音可以将信息传递,都弥足珍贵而使人勇气倍增。

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正是这样一家媒体汶川地震发生后,电台实行24小时不间断播出,大量运用直播连线,第一时间播报灾区刚刚发生和正在进展的新闻,将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传递;电视则每天24小时运用大量真实的现场镜头,以直播的形式报道灾区受灾情况,反映救人的感人事迹,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凭借着媒体权威信息的及时,政府有效疏导了群众的恐慌心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安定了人心。

30年新闻改革,有灾害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地方,就有新闻媒体的出现,并且报道愈益透明,这不仅仅是媒体的专业品质,更是媒体人文精神的彰显。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既是受灾者又是报道者,面对强震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在四川广电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传媒人的第一次。它用自己的努力感染着媒体同行,成为了2008最荣耀的行业楷模!

《家庭》:揭开期刊集团化发展序幕

《家庭》,一份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和福音的杂志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期刊界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的空白。经过40年的市场搏击,2002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立了我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

在中国传媒业集团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成为所有传媒企业的核心议题。作为全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以刊物为主体,以创办经济实体、举办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为两翼,努力将集团做强做大,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家庭期刊集团于2008年6月6日又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工作,正式组建成立了家庭期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三步走”的方案,公司最终将实现上市的目标。

《读者》:

尊重心灵第一大刊

有人曾评价《读者》说:“这是一本没有痛苦的杂志,她所宣扬的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面,而不是丑恶的一面。她主要是给人希望和启迪”。

诞生在中国西部高原,被读者亲切唤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自创刊起,就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从不知名到影响几代人的生活,从月发行量不足10万发展到发行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读者》在领跑中国期刊业的过程中完成了很多创举,也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其执着不贰的“真善美”理念、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精神,其“高品位、大众化”的编辑方针、不断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一度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探讨的焦点。

她集纳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于精美的文章,激励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精神需求、抚慰人的精神家园,早已是读者心中清凉的柔泉、生动的朝晖。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报业全媒体运作先驱

2008 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研发“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成功,对于30年新闻改革的意义在报界的影响举足轻重。

全媒体出版系统的成功标志着传媒产业实现了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线索管理、选题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统一。目前,固然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个过程所揭示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现有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借助新技术、新介质、新渠道,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在这一意义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探索之路发人深省,它的每一个积极尝试都意义重大。

专业媒体成长的

试验田

“一个专业媒体的成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也可以说是一个试验田。”作为一张产业行业类报纸,《计算机世界》的名字不仅被镌刻在中国IT领域,也在中国报业史上书写下激情篇章。

28年来,它声名显赫的缘由是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中国第一份中外合资媒体(由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合资创办),改革开放之初便开始市场化办报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第一份IT报纸,引领中国IT产业发展和IT传媒的成长;中国第一份厚报,每期出版300版以上。

《计算机世界》的业务已经全面延伸到平面出版、网络、会展、专刊等领域,其触角深入到了IT产业和信息化的各个层面,它在引导IT产业舆论、推动市场IT热点、联络厂商与用户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和舆论影响力量。

《南方周末》:

记录时代进程

作为《南方日报》乃至中国新闻界“报纸改革的试验田”,《南方周末》与剧烈转型的时代相伴而生。在过去的24年中,《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存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文化周报起家,向社会时政周报转型,坚持高尚的文化品位,集聚有思想、有影响力的读者受众,记录着中国的时代进程,也关注着中国的时代进程。进入21世纪,《南方周末》又提出了“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口号,力图在纷繁复杂的世象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中国图景。

《南方周末》在新闻报道的题材选择、操作模式和文本呈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其调查报道、经济报道、时政报道、特稿、评论等领中国新闻界风气之先,具有符号意义。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和理性思考,使一大批读者的观念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启蒙。

2008年该报期均发行量突破160万份,成为中国时政类周报当之无愧的翘楚。

《瑞丽》:

女性期刊引领者

“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瑞丽》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图片精美的特色开创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实用先河。

为了坚持“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瑞丽》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明确提出“按年龄和读者状态细分目标读者”的期刊定位原则;同时,还建立起《瑞丽》强大的全国性发行网络,其“先收款后发刊”的强势营销方式被书刊发行界评价为“瑞丽现象”;而《瑞丽可爱先锋》的广告语“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也是中国期刊界最早的读者互动口号。

《瑞丽》的成功,推动了一大批女性时尚周刊的出现,同时它先进的办刊和营销理念又为期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

《故事会》:

用故事演绎“期刊神话”

它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却仍能够长盛不衰;它连续数年创造了月发行量400多万册的记录,并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前五十名期刊中排名第六;它虽然貌不惊人,却用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从而演绎了“期刊神话”。

作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旗舰刊物《故事会》,从创刊之日起,便在正统与通俗之间寻找发展的支点,秉承“眼睛向下,情绪向上”的理念,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着时代气息。它用小故事书写着大道理,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所提供的故事依然能够在一片喧嚣声中脱颖而出。“百姓话题”、“东方夜谈”等栏目都如磁石般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从而使小刊物也做出了大品牌。

《华西都市报》:

开启都市报时代

《华西都市报》迈出的一小步,标志着中国报业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并由此诞生了中国都市报时代。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诞生,以领先的办报理念、创造性的经营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华西都市报》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不仅使其成为引领中国报纸市场化改革的先锋,也颠覆了党报固有的观照体系和话语方式,扭转了由机关报形成的“官报官办,官订官看”的传统做法,实现了报纸向社会传播的回归。在其成功的示范作用带动下,一批党报创办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昂首阔步走向了市场。

《南方都市报》:时评尖兵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吹响了时评复兴的号角,那么《南方都市报》则以其大手笔打造的时评版身体力行地为时评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是信息时代的公共平台,散步者、肃立者一起论政。它的评论把事件变成问题,把问题变成议题,把议题变成焦点,把焦点变成美文。

2002年3月4日,就在《南方都市报》扩版为常规每日出报88版的当天,时评版面世,开始了《南方都市报》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一时之间,各类媒体齐头并进开发言论市场,时评俨然已经成为当时媒体竞争的一个新的领域。

《南方都市报》开风气之先,将时评版放在了紧接要闻版之后的A2、A3版。言论的版面化和显要化,不仅是《南方都市报》通过提供独家的“观点”以展开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更是该报转型为“强势媒体”、“主流媒体”的必要之举。

《新周刊》:新锐元老

“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早就有力地描绘出了《新周刊》今日的“光荣”与明日的“梦想”。

这本被一些读者视为“时代前沿的观察家”的杂志,前期曾致力于新闻的整合,后与新闻类杂志渐行渐远,成为以城市议题设置、炒作概念、“盘点”榜单为主的新兴周刊,形成了中外都没有的一种独特杂志风格:很时尚,但仍然保持着与新闻的天然联系;有新闻,但并不会令读者感觉到严肃与犀利。这样的风格对传统期刊业既是颠覆,更是创新;既是潮流,更是示范。

11年来,《新周刊》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张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它却从不安于现状,时刻体现求新求变。

《南风窗》:引领风潮

1985年的中国,新闻媒体尚未进行改革,板着脸孔的文件式报道与地摊式文学泛滥,读者的视界贫乏而沉闷。恰是此时,《南风窗》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环境优势、观念更新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开启思想之窗,搭沟通之桥”,成为了“一股新闻改革的清新之风”。

20世纪90年代末,《南风窗》“二次创业”,进行了全面改版。在国内首次鲜明提出了政经杂志的理念,全面提高办刊质量,快速成长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在中国新闻界引导了一股“政经之风”,不仅催生了一批政经杂志,许多已有的政经类杂志也积极借鉴《南风窗》精粹、权威而清新、平易的办刊风格,摆脱了“官腔官调”的窠臼。

进入新世纪,《南风窗》成功改为半月刊,向着“办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政经新闻杂志”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一本充满中国情怀的时政新闻杂志,《南风窗》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与中国的新闻改革相伴,以其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形象不断为改革创新助力。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吹响多媒体融合号角

2004年岁末年初,牡丹江――一个东北边陲地级市的传媒业改革,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整合了牡丹江市的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把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日报、晨报等融为一体,把作为党报的地市级日报与广电业整合在一个集团内,并实行企业化管理。

“一个真正按企业模式运营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第一个媒介产业化集团”、“全国第一家地市级跨媒体传媒集团”,“胆子是否大了些?步子是否快了些?”一时间,赞誉与质疑同时而来。也许,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改革探索尚需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对于广电与报业整合、对于传媒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对于企业化后新闻媒体如何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等问题的探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实践具有突破性和开创性,也许会成为我国传媒改革历程中的标志性案例,对于正在迫切探索改革走向的我国传媒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视频:

创新第四媒体盈利模式

“向中国直播世界、向世界直播中国”。2006年,第一视频完成与香港益安国际集团的并购之后,凭借独创的“第一视频联播网”实现了新的盈利点。

“第一视频联播网”作为全新的网络广告联盟向各类网站开放,不论个人网站还是公司网站,均可在线申请加入。在不添加任何设备的前提下,加盟网站只需把第一视频提供的视频广告加入到自己的网站上,便可以根据点击率获得广告收入提成。而今,第一视频广告投放系统进一步升级,开辟了广告自助投放平台,通过该平台客户对于广告投放方式、投放区域和投放数量有极大的自,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广告套餐形式,使广告的投放更加灵活、方便。

通过“联播网”聚沙成塔、双惠双赢,第一视频的发展如沐春风。更为重要的是,第一视频的创新之举必将对第四媒体转变经营盈利模式,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人之初》:

带来中国性学科普杂志的春天

《人之初》的存在与热销,使中国传统文化中讳莫如深的“性”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台面。某种程度上是否也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开化?

创刊号10万册,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使众多读者与舆论界人士随即投来关注的目光。1990年,《人之初》杂志创刊后在广州一炮打响,这不仅仅是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封面,也由于它与众不同的内容。

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期刊,《人之初》本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宗旨,时刻围绕“婚、性、育”三字做文章,将性教育摆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大背景下展开。同时杂志社面向社会,参与承办了六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主办了多次性学学术年会,编辑出版了《广东性学报告》、《人之初丛书》等,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周末画报》:

创造独特品牌价值

伴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每家报纸都在做出新一轮的定位和抉择,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独特尝试。以《周末画报》为代表的一类都市报纸逐步走上了这条道路,以求在竞争中创造出独特的品牌价值。

借用办杂志的理念来办报纸,《周末画报》在坚持报纸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杂志的独特之处,实现优势互补。它既有报纸的时效,又具备杂志的精美;它注重体验延伸,由报纸文字阅读为主到“读字读图”的完美结合;它进行包装提升,由白报纸到充粉纸全彩印刷,由平面排版上升到媒体的整体设计。

《周末画报》提出360度品牌服务的策略,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的媒体创新服务品牌。不定期出版的别册是其为国内高端杂志贡献的第一个广告创意。

航美传媒:将媒体做到天上

2005年10月,航美传媒集团的创始人郭曼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航空领域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媒体价值空间,创办了航美传媒集团,在国内率先开创了航空媒体领域的一片蓝海。

此后,航美传媒凭借独一无二的机场和机上媒体资源、精彩丰富的影视节目以及国际领先的媒体技术优势建成了中国最大的“航空数字媒体网”,成为航空媒体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航者,也成为国际国内诸多顶级品牌的传播平台。

2007年11月,航美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航空媒体运营商,让华尔街再掀中国概念股大潮。这一行为使得整个航空传媒业感受到航空媒体的第一个爆发期即将来临,许多航空媒体紧随其后,积极融资上市,为迎接航空传媒的新变革积蓄力量。

酷6网:“第一桶金”共分享

“有钱一起赚”、“创意大家做”,诱人的互动招牌已经在酷6网实现了。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对接,酷6网已经成为上传数量最多、拥有原创作者最多的第一视频分享门户。

2006年,刚刚创立的酷6网便采用了跟上传视频用户进行广告分成UGA的做法,这在中国尚属首家。这样一种革命性的商业理念,为视频原创作者和广告客户建立了一个透明的交易平台,酷6则通过运营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创造了13天融资成功的神话,被世界知名杂志《财富》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酷公司”。荣誉,自酷6网出生以来一直与她同在!

作为全球首创以分成为基础的互动营销商业模式,酷6的成功对网络媒体具有积极广泛的借鉴作用,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网络原创和广告商,而且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固的发展平台。

腾讯大渝网:麻辣双赢

一个是国内有名的综合门户网站,一家是区域性强势媒体,由腾讯网与《重庆商报》联手打造的重庆第一家生活门户网站,腾讯・大渝网的诞生为媒体资源的规则重建提供了范例。

创办至今,网站一直致力于为重庆地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本地化、更加贴近生活的新闻、娱乐、文化和商业资讯。 腾讯・大渝网的创立,是互联网新型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共同孕育地区网络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更为深入的合作模式,两者的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传播形式。

《I时代报》:免费报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