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设施农业市场研究

设施农业市场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30 11:14: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设施农业市场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设施农业市场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92-02

在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中,农业的发展虽然慢于科技的进步,但经济的进步对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一紧密联系的存在,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定位,稳固与市场之间的依存关系、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之间的依存关系

1.1 农业产品大部分供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的后盾

农民日常生产的农产品,一部分用于自身消费,更多的则流向市场,供给食品制造加工业或消费者。农民加入合作社,对合作社进行一定授权,允许合作社代其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判断、传达,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予以处理和解决。

1.2 农业消费市场带动农业发展,对农民合作社要求更高

消费市场的成长使消费者对农产品要求更高,需要农产品有稳定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这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规范操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要求合作社在代表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1]。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企业合作,和市场建立间接联系

农业生产下游是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如罐头厂、果汁厂、酒品企业等。原料直接来源于农业的特征,使这些企业直接与合作社产生合作成为现实。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农产品采购协议,与农民产生联系,达到“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市场”多位一体,相互影响的效果。如龙口市作为葡萄生产大市,周边有张裕葡萄酒厂、威龙葡萄酒厂等,该市葡萄生产合作社可直接与酒厂协商合作,达到为农民销售葡萄、为酒厂提供原料的双赢作用[2]。

1.4 农民合作社可与大型商品超市建立直接关系,供给市场

农产品中一部分需要供给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一些大型商超中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是消费者产生日常购买行为的主导商品之一。合作社能够代表农民的意愿,与大型商品超市达成日常供货协议,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型商超凭借良好的信誉和销售渠道,对农产品的销售负责,并不定期将市场需求情况回馈给合作社;合作社对农产品的供应量和质量负责,将农产品生产情况反映给大型商超,双方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2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是政府实际需要的体现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存在于社会市场经济,并伴随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相对于政府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其不容忽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与约束。从农民加入合作社的自愿性和共同目标性来看,合作社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对政府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约束功能,避免执法失误、政策和待遇上的不公平,为农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1.2 方便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作为“治理抓手”缩减政府的管理量,政府无需直接面对数量庞大且无组织的外来小生产者。但从纯粹管理规律上看,管理的幅度是有限的。

2.1.3 承担政府的部分职能,弥补政府行政管理上的不足。如龙口市,政府可以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每年度关于葡萄产业的产量、销量、销售价格等资料的统计分析,从而减轻政府工作压力,使政府将精力集中到其他项目上,用少量精力实现更大目标。

2.1.4 发挥信息传达的作用。合作社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无形桥梁,使农民可以充分表达意愿,得到反映,政府制定政策有据可依,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活动,能很好地降低政府的调查、研究与组织成本。如自2000年开始,龙口市兰高镇镇政府每年不定期的组织1~2次有关农业方面的宣讲会,每户村民出席1位代表。经调查发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受限,迫切希望了解更多国家相关农业政策、葡萄种植、合理安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2.1.5 帮助解决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状况。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平等参与,从合作社获取更多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帮助农民实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2 政府的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根本

众所周知,农业是弱质产业,既面临自然风险,又承受市场压力。“三农”中的许多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总体发展中的重大社会问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体现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重扶持。

2.2.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政府应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支持其发展壮大。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到2011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我国是一个法制逐步健全的国家,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也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同时也要符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法规。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特殊的优惠政策。对于相对薄弱的农业板块,让其自生自灭而不予以资金支持是不可取的。为了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制定特定的农民合作社补贴资金政策,帮助各地农业合作社的初期成立和后期运行。

2.2.3 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资金数量有限,不仅需要自身建设的资金保证,还需要生产发展资金。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与政策帮扶结合的原则,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可以通过逐年增加扶持资金,重点用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项目,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成员的服务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3]。同时,加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经营服务。

2.2.4 政府要注重宣传,强化培训。农民是一个文化素质低、新事物接受能力弱、信息来源匮乏的主体,因此需要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氛围。走访发现,龙口市兰高镇农民了解信息,70%来源于政府宣传,20%通过其他农户传递,其余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方式。

2.2.5 加大培训力度。要解决合作社人才稀缺问题,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研专家、有特长的农技人员、营销与管理人才的加入,政府可以号召各届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提倡大学生村官下乡政策。

2.2.6 注重品牌定位,技术创新。品牌策略在我国农村建设中逐渐得到重视,目前中国的农村品牌多为旅游,如江苏周公是公认的“中国第一水乡”,也可借鉴经验打造一支属于龙口特色的“兰高·葡萄”品牌策略。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创造出迎合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的产品[4]。可以推广大棚技术,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品与质量的不可抗力影响;同时推广安全性高的有机葡萄。在这个品牌定位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和资源优势以及人们对地区认知的总结,确定地区品牌的发展方向,也可以打造“酒庄模式”,既发展了旅游观光特色,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3 结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之间的依存关系体现在供给关系上。合作社在得到农民授权的情况下,可以与农业产品加工型企业建立联系,间接使农产品供向市场;也可与大型商品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直接使农产品流入市场消费,形成长期稳定的供货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实际需要上。合作社以其非营利性,在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与约束的同时,可承担政府部分职能,传达信息,减小政府在管理农村经济上的阻力。同时,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是其存在的前提,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应对农产品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合作社因地制宜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引导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形成,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充分利用其与市场的依存关系以及其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建立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衍霞.山东省宁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8(6):153-154.

篇2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107-01

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程度低的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河北省的工业,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农民合作社市场化程度仍较低。

1.1 销售过程中多渠道并存、主渠道不明

营销主体对渠道利用缺乏战略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必然离不开营销渠道。依靠经纪人销售是专业合作社的普遍采用的营销渠道。其中少部分专业合作社开始重视到网络的作用,其农产品通过网络成功实现了销售。还有少部分专业合作社成功实现了“农超对接”。如保龙仓超市建立了高邑蔬菜,栾城鸡蛋等5个鲜活农产品基地。秦皇岛的艾欣超市与北戴河区供销社蔬菜批发市场,青龙县草碾乡白塔贡米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卢龙县环增蛋鸡养殖专业合作杜,卢龙县建中棉花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专业合作社签定了农产品供销合作协议。此外,会展、广告、促销、农产品特色店、淘宝网、阿里巴巴网、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出口等销售渠道也有被利用。虽然不少销售渠道被利用,但主渠道不明显,渠道的优势发挥不充分。

1.2 农产品价格低。科技含量低

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利润的多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是制约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之一。产品的同质性使不同生产者的产品没有特色,使市场竞争加剧,产品赢利性降低。现在人民对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这就要求加大对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投入。目前我省的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产品和初加工品,一些先进的工艺不能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中,产品的加工工序也比较简单,致使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

1.3 农产品品牌维护力差。知名度小

品牌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凸显。一个好的品牌能使产品的知名度迅速增加,保证产品畅销。现在农民的品牌意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的农产品都已经注册了商标,如:“金8两”苹果、“李老大”黑花生。目前的问题是品牌虽多,但是品牌的维护、推广力度不够,品牌的知名度小。大部分品牌覆盖面小,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还没有形成。品牌不能推广,品牌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顾客对产品不认可,产品难以高价出售。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够根据本杜的无公害,有机产品打好无公害,有机牌,产品的品牌优势发挥得不够充分。

2 提高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程度的意义

提升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程度有助于农民产品的销售,农民收入的提高。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以农业机械化为目标。但是,我们忽视了市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只有以市场化为导向,再辅之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化化。

2.2 农民专业合作杜的市场化是连接买方和卖方市场的桥梁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要销售必然离不开市场,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只能从市场中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靠市场合理配置来实现。由此可见,推进市场化进程有助于买方和卖方更广范围的接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作用在这个时候才能凸显。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加人WTO后,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不强,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关键的举措就是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

3 提高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程度的途径

3.1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养其市场意识。加快市场化进程

更加充分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让农民意识到加入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其收入的提高,增强农民的市场化意识及风险意识。专业合作社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最大限度的与市场接轨,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未雨绷缨。如果在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不可预料的风险,合作社能够采取应急措施,顺利渡过难关,避免像“三鹿”那样,不要步“三鹿”的后尘。

3.2 明确并充分利用营销主渠道。充分其他渠道的作用

3.2.1 细分市场,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壮大销售队伍

经纪人作为农民与市场的桥梁,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增加农村经纪人数量以及提升其素质对农产品的销售将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专业合作社可以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自己的销售团队对本社的产品最熟悉,能够直接找准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能够避免销售的盲目性。

3.2.2 “农超对接”

虽然现在农超对接正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其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通过农超对接,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路,同时超市也降低了采购成本。超市可以开辟农产品专区作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的销售区,打出专业合作社的品牌。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作为新事物在超市中出现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能够增加超市的客流量,同时使超市的社会声誉及地位得到提高。

3.2.3 利用其他销售渠道

河北经济电视台做的阳光恳谈节目就请到了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的领导,这对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农产品的销售有很大帮助。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做好农产品的销售中介,派专人统计各市县的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品种、名称、产地、产量、品牌、联系人等),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还有可以利用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报纸、广告、设立农产品专卖店、事件营销、口碑营销等手段拓宽农产品的销路。要结合并充分利用好各种营销渠道。

3.3 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价格

引进国外和国内的优良品种,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昌黎县农合联创办的绿丰达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优质的“荷兰七号”马铃薯种,使农民增收270多万元。还有团林林果专业合作社聘请中国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汪景彦教授以及河北农业大学王江柱教授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加强对社员的技术指导,提高了林果的科技含量。此外该社还生产SOD精品苹果,富硒大米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使产品品质提高,售价翻番,使合作社成员增收。

3.4 注重产品质量。做好品牌工程建设

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刨品牌的根本,是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重复购买的最直接因素,是品牌大厦不可动摇的根基。应该加快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建设,严格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用国际先进标准来改造我们的农业,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推广农产品的品牌,扩大农产品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销量。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加强支持力度,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找到农民的期望与自身所做的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努力尽量缩小这一差距。借鉴国外省外的先进经验,为农民搭建服务平台,吸引资金,搞培训,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进程,帮助农民打品牌,顺利完成农产品的销售,使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篇3

农批市场须重公益性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鲜活农产品市场“公益性”概念。去年,商务部会同13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

沈丹阳透露,在意见稿之后,商务部、财政部在全国选择了10个地方开展公益性农批市场建设试点,着力在投资保障、运营管理、政府监管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时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选择6个地方开展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批市场的经营内容与民生密切相关,是便利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举措,也是稳定农业基础、推动“三农”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必不可少的举措。“农批市场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沈丹阳表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应加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入和介入力度。

构建公益性农批市场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公益性农批市场建设还存在过度追求规模和占地面积,而在功能、服务质量、品牌、管理等方面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公益性农批市场的效率和功能发挥。

据商务部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76家,市场总摊位数246.8万个,同比增长11.7%。“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洪涛表示,公益性批发市场的建设需要通过试点的方式推进,既不能搞一刀切,又不能完全由政府操办。

篇4

1.1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必须得到调整。当下,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对于农产品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例如,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村庄,即使其整体产量得到保证,一旦市场对此类农产品的需求锐减,或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农村经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广大农村群众收入减少。所以,产业结构单一会使农村经济承受较大风险,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生产力下降

最近几年,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致使生产力大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能给大量进城务工的青壮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更高的收入。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农村青壮年对于传统农活的传承度越来越低,致使农村的劳动力流失更为严重,生产力严重下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国家针对农村出台了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就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无法阻挡进城务工人员的脚步。

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配套,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要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提供保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诸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以及互联网沟通等服务都没有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的步调。具体来说,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向外运输销售。

农村经济发展因交通环境受阻,大量的农产品因此滞销,给农户造成损失;供水供电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导致农村的现代化管理和种植模式难以有效展开;最后,互联网信息系统滞后会影响农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信息资源和竞争力,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1.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们因此也将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整体上看,虽然市场上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且销售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与此同时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部分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就会使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的收益持续降低,进而使农村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虽然政府就此出台了很多补贴措施,但是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生产资料的价格仍旧难以稳定。逐渐上涨的生产资料价格将会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的整体收益率,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2 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对策

2.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质量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只有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规模和数量进行调整,农民才能从中获益。首先,农民应当学会运用先进科技,为提升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农作物的产出和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面对市场上形形的农作物商品,农民们必须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农产品的整体销售量。市场需求首先是讲究农产品的质量,另外还要保证农产品可以满足大众需求,能够独具特色,有卖点,这样才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最后,农民们还要在销售过程中注意对市场需求进行观察,发现市场上对于农产品的潜在需求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从种植到销售,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农民创收。

2.2 加快农村的城市化步伐

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正确的管理体系上,因此,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农产品的增收及惠民政策补贴,还要从整体发展规划上着手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从经济建设到文明建设,农村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要推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发展步伐。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实效,留住农村劳动力。在筹划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中心城镇的带头作用,使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农村还要与城镇之间进行互动,找到农村城市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农村的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2.3 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效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只要销量得到保障,最终的收益率就会稳定。在农作物生产当中,农业科技对于推动农作物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农作物病害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加速科技支农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就农作物的栽培和生产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有专门的市场研究人才,负责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研究,使农民了解市场对于农作物数量及种类的需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引进一流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创新的活动当中,以丰富的种植经验促进农业的科学化发展。

2.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篇5

1 林下经济产业的种类

林下经济系统的作用在于努力使农业和林业相互结合、相互利用、相互制约。随着对林下经济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林下经济系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林下经济系统的结构和模式也将会日臻完善。纵观全国林下经济发展,产业开发模式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林菌模式

林菌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食用菌。林菌间作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占用耕地,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基础设施标准低,资金投入较少,相对于传统设施农业,林地食用菌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种植户在基础设施上一次性投入较少。

(2)生长周期短,投资回收快。食用菌生产周期从菌棒投放到收获完毕一般不超过3个月,部分品种生长周期甚至只有1个半月,生产周期短,降低了投资风险,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3)林菌间作,促进林木生长。食用菌生长需要喷洒适量的水,大面积的食用菌生产有力的拖延了水分的蒸发,使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有了保障,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1.2 林禽模式

林禽模式是在林下透光性强、空气流通性好、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发展“林下养禽”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途径。林禽模式主要是在林下养殖柴鸡。林下为柴鸡提供生存环境,鸡食昆虫,不需要再喂任何添加剂,鸡蛋产量比普通鸡蛋高出15% ~ 50%同时,鸡粪还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实现了林“养”鸡,鸡“育”林。

1.3 林草模式

林草模式是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黑麦草、鲁梅克斯等。在此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使系统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型生态系统。草本植物所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增加地表覆盖度,有效抑制幼龄林地的水土流失和扬沙起尘,改善树木生长环境,降低盛夏地表温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地表部分刈割后可直接作为树木的绿肥,地下根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有利于保水、保肥,作为饲草给草食家畜,家畜粪便直接还于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4林畜模式

在生长4年以上、造林密度小、林下活动空间大的林地,放养或圈养牛、羊、兔等。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

1.5 林药模式

在未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较耐阴的中草药,如白芍、百合、板蓝根、田七等。种植中草药,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还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6 林粮模式

在未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豆类等作物,一般以绿豆、豌豆等小杂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1.7 林油模式

种植浅根油料作物不但不与林木争肥争水,能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可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作物一般以具有固氮根瘤菌的花生、大豆为主。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林下经济是一个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2)资金制约因素大 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初期就受到限制,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缺乏专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有等待收购者上门或零售,效益得不到保障。

(4)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养殖方面,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2)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3)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林下经济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林地发展规划。根据农业企业和产品市场情况,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建设重点,把规划做得科学合理。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篇6

如东县地处江苏沿海地区,人口一百余万人,140万亩耕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1.高效农业建设得以加快

在种植业生产上,一是形成以瓜果蔬菜、栽桑养蚕两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五大特色生产板块。分别为15万亩“四青”作物和出口蔬菜生产区;15万亩西瓜、冬瓜生产区;1万亩水生蔬菜、特色蔬菜生产区;2.5万亩果品生产区和6万亩蚕桑生产区。二是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取得进展。2009年新增高效规模设施种植项目17个,新建标准钢架大棚2370亩,总投入达4460万元,其中新增连片面积200亩以上标准钢架大棚设施种植园区7个,总面积2185亩。三是高效农业总体水平有了提升。2009年新增亩收益2000元高效农田面积5.6万亩,全县高效农田总面积达4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以上。

2.质量农业水平得到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持续上升,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由2003年85.6%上升到2008年的99.8%;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全县已建设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3个、县级30个,覆盖种植面积41.5万亩,畜禽近800万头(羽)。品牌农产品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3.项目农业建设取得成就

项目农业建设一直是农林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争取资金数量取得突破。近五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2000万元。二是争取项目层次得到提升。数量上从2007年的不足20项到2011年超过40项。

4.生态农业建设进程加快

一是围绕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绿化造林工程。2010年,全县林木面积达46.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6.38%。二是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到2008年底,全县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985户、建设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项目26处。同时,切实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引进并实施秸秆发电项目,基本消除室外焚烧秸秆的现象,有效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围绕实施“三清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县创建。

二、问题

1.现代农业建设推广体系面临线断网破

由于体制原因,一方面乡镇技术人员编制不足,高效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人员紧张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非专业技术人员挤占编制,专业技术人员调着它用,专业人员比例下降;其次因费用等因素制约,镇级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长期得不到更新提高,无法担当结构调整的重任,加之新生技术力量难以进编,农技服务后备乏力,村级农技员几乎名存实亡,实用技术到位率、入户率低。

2.现代农业建设主体数量减少素质低下

年龄较青、文化较高的能转移的基本都已转移,留下来的基本是年龄大、能力差、素质低,还有一部分“留守”妇女,根本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80%的农户一户3-5人,2个劳动力,基本上都以出去打长工或在家附近打短工为主,真正在农村种田的大多年龄老化,且劳动力素质严重下降,很难适应新技术的推广。

3.土地流转已成现代农业发展制约瓶颈

目前,我县户均承包耕地4亩左右。种植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仅15%左右,应该说,土地收益对农民影响很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依存度也很低。但是土地流转却不理想,原因主要有在三个方面,一是保守意识浓。长期以来,土地作为农民的命根子,他们把能否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看得很重,多数在其它产业就业的农民即是完全请人耕种也不愿将田地交给别人去经营。二是嫉富心理重。相当部分农民由于小农意识浓厚,对别人在田地经营上获得成效心理上难以平衡,行动上也很少给予任何支持,即便是流转收益超过自己经营田地的收益也不愿将田地转让给种养大户去经营。三是法律知识少。大部分农民由于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彻,不肯轻易将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怕一旦转让出去很难再收回。导致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比颁布实施前流转规模反而减少的局面。因此,土地流转难已成为制约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首要因素。

4.环境改善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当务之急

畜禽规模养殖的无序发展、布局不合理和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给环境保护增添新的压力。近年来,由于生猪价格高,养猪业出现暴利时代,办一个猪场只需一年多时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的范例比比皆是,从而吸引了许多跨行业的“老板”投资于养猪业。随着上海和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力度也随之加大,上海近郊、苏南太湖沿岸已清除畜禽养殖场,远郊严禁新建畜禽养殖场。介于上述原因,上海及苏南的养殖企业把南通作为首选发展空间。这给南通发展畜禽规模生产带来机遇,但处理不当,也会给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我县生猪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只占30%,而家禽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处于空白。同时,新上的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原有工业企业“三废”没有得到遏制,新增工业企业又未按“三到位”及时上马的情况下,使农业生产环境雪上加霜。在农业内部,由于秋季治虫和养蚕季节重叠,再加上治虫方法由手工喷雾器变成机动弥雾机,蚕儿中毒事件也是防不胜防。高效规模生产难得一方净土。

三、对策

1.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瓜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開发新产品,拓展产业链,努力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强镇、强村,促进农业结构良性循环。二要发展品牌农业。以农产品质量为中心,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三要拓展农业功能。充分挖掘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功能、丰富生活的功能、涵养生态的功能、传承文化的功能,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2.着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一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促进土地等资源向大户、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中,努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二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扶大扶新,扶优扶强,引导企业从生产经营、产业经营逐步向资本经营转变。重视国内外市场的研究,引导企业从重生产向重市场研究和開发转变,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进一步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进入流通领域,以市场经济的方式组织生产,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三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開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四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3.着力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涉农企业開展技术创新活动,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二要明确农业科技发展目标,逐步实现从保证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增加产量向增加收入转变,从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转变;大力发展标准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创新种植模式,重点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提升种子种苗业,加快农业机械化,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建立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三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组建由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强生产过程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4.着力培育现代农业新型农民

篇7

[DOI]10.13939/ki.zgsc.2015.40.015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的“2015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在全球141个经济体中首次进入前20名。过去4年里,旅游业在全球经济乏力的情况下仍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地区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如何提升城市及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1 旅游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对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从研究层次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竞争力及城市旅游竞争力两个方面。温碧燕等[1]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是由资源禀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不同区域间旅游产业水平的差异性,其兼有产业竞争力及区域竞争力的属性。盛见[2]指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由潜在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外生及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四个部分构成。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苏伟忠等[3]指出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三个表现层次。刘素平,等[4]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城市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企业和城市宏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旅游市场的占有能力和旅游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学科分布分析

表1 文献所属学科分布表

学科[]频率

旅游[]75%

经济管理[]15%

资源科学[]5%

市场研究信息[]2%

数学[]1%

文化[]1%

其他[]1%[BG)F][HT]

以“旅游竞争力”为关键词,对2001―2015年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并对其学科分部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来自旅游类学科期刊的文献最多,占据75%的比例,从经济与管理角度出发的研究占据了15%的比例,可以看出,对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及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另外,由表1可知,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除了旅游与宏观经济管理外,还包括了资源科学、市场研究与信息、数学、文化、体育、林业等,其中单从经济角度出发的研究就包括了贸易经济、农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可知旅游竞争力研究设计的学科及其广泛,包含了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3 研究方法分析

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熵权法TOPSIS法等。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专家打分法曾一度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钟爱,被广泛用于对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如苏伟忠[1]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北京、南京、西安与郑州四个文明古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陈晓等[5]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环渤海区域滨海城市之间的旅游差异进行了研究。郭佳等[6]采用层次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张争胜等[7]采用该方法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的旅游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文艳等[8]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西部各省的旅游产业差异进行了评价。

4 旅游竞争力提升对策分析

周常春等[9]针对肇庆市旅游产业指出该市应提升其城市形象,完善基础设施。王琪延等[10]指出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区域产业整合是当今旅游产业的发展路线,城市间旅游产业分工与整合是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汪德根[11]指出城市应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与周围城市共同发展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马晓龙等[12]认为,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要注重各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不能片面强调某一项指标。闫翠丽等[13]对中原经济区30个省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对各个不同层次城市提升旅游竞争力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指出旅游竞争力强的城市应注重旅游环境的改善,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应把重点放在把更多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源上,而旅游竞争力较弱的城市就需要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及人才供给等方面都需要作出努力。

5 结 论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且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研究中仍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目前学者们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是从案例出发的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相对缺乏,而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学者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易衡量的硬性指标,而对于一些不易用数字衡量的指标,如当地人的友好程度,当地的文化氛围等则被许多研究者所忽略或者回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如何结合其他各学科,实现对旅游产业更全面综合的评价,是学者们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温碧燕,梁明珠.基于因素分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8-22.

[2]盛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性质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8):29-34.

[3]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3):39-42.

[4]刘素平,邱扶东,冯学钢.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8(5):867-871.

[5]陈晓,李悦铮.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8(1):158-162.

[6]郭佳,陈晓东,姜立峰.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以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9-102,106.

[7]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1):13-16.

[8]文艳,郑向敏.中国西部省际旅游竞争力评价――基于熵权TOPSIS法[J].旅游论坛,2012(5):38-45.

[9]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78-83.

[10]王琪延,刘志勇.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国省会及以上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J].经济问题探索,2012(5):7-13.

[11]汪德根.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5):414-418.

[12]马晓龙,曹杏娟.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J].旅游科学,2013(2):14-23.

[13]刘超.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5(29).

篇8

美国作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国,农业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美国政府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构建了以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和外国农业局等五大政府信息机构为主体的国家、地区、州三级农业信息网,形成了完整、健全、规范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了强大的农业网络和丰富的数据资源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进行技术推广和在线应用。2007年,美国配有互联网接口的农场数量从2005年的51%上升到了55%;拥有计算机或租用计算机的农场数量从2005年的55%上升到了59%。美国农村高速上网日益普及,其中使用拨号上网的比例从2005年的69%下降到了目前的47%。ADSL、光缆、卫星和无线上网更加普及,ADSL上网人数已占农村网民的27%,比2005年增长了1倍,光缆、卫星和无线上网人数也增至 7%。

——农业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美国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农业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共享。美国在农业数据资源采集及存储方面采取以政府为主体,构建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库),全面采集、整理、保存了与美国及国际有关的大量农业数据资源。以美国的AGNET系统为例:该系统是目前世界闻名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于 1975年由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现有200多个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应用软件为开发者所有,覆盖美国46个州,联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微型计算机,再加上一个专门的装置,便可同主机连接并共享AGNET的数据和软件资源。此外,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的AGRIS,存有10万份以上的农业科技参考资料;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学府的研究摘要;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储存有60万份植物资源样品信息,可在全国范围内向育种家提供服务。另外,美国还有国家农业数据库(AGRICOLA) 、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数据库(NOAA)、地质调查局数据库(USGS)等规模化、影响大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库)。这些数据库实行“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给美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专家系统。COMAX/GOSSYM是美国最为成功的一个农业专家系统之一。该系统由美国农业部和全国棉花委员会于1986年10月研制成功,用于向棉花种植者推荐棉田管理措施。它是一个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有一个模拟棉花生长发育过程和水分营养在土壤中传递过程的模型GOSSYM。该模型给出施肥、灌溉的日程表和落叶剂的合理施用方法,给出棉花生产最佳管理方案,已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和南卡罗来纳海滨等棉产区应用并获得巨大成功。在棉花收获时节,这些地区正值雨季。通过系统准确告知棉花成熟日期,农户可在雨季到来之前将棉花收获完毕,以获得最高的产量。近年来,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对COMAX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他们在最初阶段研制的CALEX系统用于棉花的生产管理。该系统在加州的450个农场得以应用,称为CALEX/COTTON。之后,他们又研制成功了用于桃园管理的CALEX/PEACHES,以及用于水稻生产管理的 CALEX/RICE。其中,CALEX/RICE可以通过因特网从气象数据库和加州的农药数据库检索数据。

——计算机模拟决策系统。目前,美国已开发了一些计算机模拟决策系统,并用于农业生产,如:美国的作物模拟系统,除了模拟土壤水分变化、作物生长等,还可以模拟发芽日期等发育过程;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制了将作物模拟模型与GIS相耦合的农业和环境决策支持系统AE-GIS;夏威夷大学研制开发了DSSAT系统,该系统可以综合管理作物、土壤和气候数据,利用模拟模型技术来评价不同管理措施,评估不同措施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此外,美国农业部的GPFARM系统基于模拟模型,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生产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日趋成熟,逐步市场化运行。美国农业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已趋于成熟,农业装备迅速向大型、高速、复式作业、人机和谐与舒适性设计方向发展。多种定位变量作业智能型农业装备,如收获、播种、施肥、施药机械已进入国际市场。美国 Trimble公司的EZ-Guide系统和AutoSteer系统能够实现农田作业过程的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美国Mid-Tech公司的CenterLine Guidance Lightbar系统能够以直线和曲线方式导航,该公司作业控制和自动驾驶系统FieldPilot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成精准变量施肥、变量喷药等作业控制系统,同时实现作业工程的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此外,Beeline Technologies公司的Beeline系统也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在北美的大型农场中得到应用和好评。相对于其他精准农业作业系统而言,农田作业导航系统技术应用简单明了,不需要进行事前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决策分析工作,而且全自动导航系统应用效果确定、明显,因而易于为从事规模化商业种植农户采用。从1995年起,一些地区农场开始采用装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联合收割机。通过电子传感器和全球定位卫星,这些农机在收获季节可以不间断记录下几乎每平方米的产量及其他信息。农场就可以据此绘制出农场各地块产量的地图,从而剔除一些产量低的作物品种。1996年,美国有29%的农场服务商提供使用GPS的网络取样,到2002年已提高到50%。美国普度大学200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76%的被调查者使用了精准农业技术,其中有64%的人使用了GPS导航系统,20%的人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航空影像数据,10%的人使用了GPS自动驾驶系统和土壤电导率测定系统。

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有4个主体构成:政府部门的农业信息收集系统;政府支持下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融科研、生产、 推广于一体的公司系统;以农场为主体的民间自我服务组织系统。

——政府部门的农业信息收集系统。美国农业部认为,如果大量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所以,尽管有很多私人公司向社会市场信息,但农业部仍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官方的信息。美国农业部从1862年成立至今,已形成了庞大、完整、健全的信息体系,建立了手段先进和四通八达的全球电子信息网络。美国的农业信息体系由五大部门组成:①国家农业统计服务局及各州的农业统计办公室;②经济研究局;③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④农业市场服务局;⑤外国农业局。它们分别负责收集、处理和加工全美及全球农业信息,协调美国农业部的商品预测项目和遥感工作,提供市场研究报告、现状和经济统计数据和专题报告,为美国农业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官方农业信息和服务,以确保美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篇9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1.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现阶段,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为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创新

2.1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

随着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客观迫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抛弃农产品运销观念,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个比农产品运销更为广泛的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更要研究人们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农产品运销观念强调的是以自己的生产为前提,如何把生产出的农产品运输出去并完成销售,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生产、传送农产品以及与最终消费农产品有关的所有事物,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出发点、中心点和归宿点。

2.2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

农产品市场营销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10PS组合(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优先、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发掘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还要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的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3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品牌管理是通过创立一个好的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和保护品牌,奠定品牌优势,塑造驰名品牌,积累品牌资产。品牌管理过程实质是一个就品牌资产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步骤的规划和创新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塑造高资产的品牌。

创知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凯.品牌营销模型研究[J].市场周刊,2004(10):22224.

[2]吴兴安.关于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考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5(12):2162217.

篇10

所谓“政策金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很多研究者将政策金融定义为公共部门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还有人根据金融中介理论,认为政策金融应是指公共部门所从事的金融中介活动。日本学者小滨裕久、奥田英信等人在比较一般的意义上将政策金融定义为“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等特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金融手段”,也即为了培育特定的战略性的产业,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予以优惠,并有选择地提供资金。政策金融并不仅仅是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即狭义的政策金融),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为特定产业政策提供资金也包括在内(即广义的政策金融)(小滨、奥田等,1994)。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个内容涵盖比较广泛的概念,它不仅限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还包括享受政府政策优惠、享受政府资助和担保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从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发放情况来看,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农业政策性贷款由于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狭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支农政策的需要。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资源,拓展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实现形式,提高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支农力度和效果,是当今农业政策性金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运作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主要由农业发展银行承办。采取以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即在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策划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向特定的群体发放贷款,并对贷款损失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偿。这种运作模式曾在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随着粮棉油市场化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功能不断弱化,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信贷品种单一,与农村经济的多元化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政策性贷款的需求逐步多元化,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生产、流通、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然而从供给上看,我国目前的农业政策性贷款主要是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贷款对象主要倾斜于流通环节,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虽然农业发展银行于2004年以后逐步开办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但新开办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的范围仅限于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建设、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支持范围限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2.信贷方向偏离,与农村经济的需求重点不相适应。从各国农业政策性资金运用规律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业务重点多偏重于农业产前和产中领域,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将其资金运用向流通领域转移。然而在我国1998年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调整之后,目前在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产中,除了极少量用于简易建仓等小型基本建设外,其余均投向粮棉油流通环节。从粮棉油收购资金流程中可以看出,以收购贷款的注入形成的粮棉油商品物资运动,其本身并没有体现农民与农业发展银行之间的任何债权和债务关系,只是以间接的资金再循环方式作用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使得政策支农贷款实际上脱离了农村系统的资金运动。因而,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支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

3.信贷效率低下,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特征。但农业政策性信贷供给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为信贷质量不高。政策性贷款不良贷款占比明显高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贷款大都缺乏相应的库存商品物质保证或被不合理占用。另一方面,表现为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从期限上划分,农发行现有的粮棉油收购贷款应当属于短期性资产,按农发行现行办理贷款的有关规定,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的期限都不得超过1年。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粮棉企业受收购商品供过于求、销售困难等情况的制约,致使贷款一再展期,形成了短期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使用效率低下。

二、农业政策性贷款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选择

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于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作模式的过于僵化。改变当前政策性贷款运作模式,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市场化运作,是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转变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市场化运作。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市场化。除财政每年在预算中专门安排相应数量的资金补充农业政策银行资本金外,农业发展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拓展资金来源:如国家对农发行实行优惠税收政策,通过免征农发行的所得税、提高税前风险拨备比例等税收激励措施扩大其资本金来源;考虑发行股票由中央财政或有关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定向购买参股,增加其资本资来源;制定有关法规,适当拓展农发行吸收存款的范围,拓展农发行参与同业拆借市场的范围,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市场化。首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利用市场化手段拓展政策性业务。深化对政策性业务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原有的农业政策性业务范围,可将政策性贷款项目分为纯政策性贷款项目和准政策性贷款项目和地方政策性贷款项目,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信贷支持政策。其次,适应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拓展商业性业务。当前在继续做好粮食收储业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可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农村综合开发、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小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开展扶贫开发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可考虑开办农业保险和贷款担保等保障性业务。

(二)通过特定操作或政策组合,推动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结合。在现有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机构之间的政策搭配来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其实所谓的组合搭配,主要是指宏观和微观上的搭配,即宏观上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或战略目标,但在微观运作上仍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的主要是政府及财政部、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而微观行为主体就是一般的商业性机构。例如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宏观政策上可以规定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的资金是贷放给中小企业的,至于贷放给哪一家中小企业,则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自主的理性选择。具体来说,可以规定任何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贷款的40%贷放给中小企业,超过这个比例的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或奖励,达不到该比例必须交纳罚款或接受其他的惩罚措施(包括在后续时间规定更高的比例)。这就有效地发挥了政策金融的补充和引导功能,市场机制不能完成的,在政策的引导下可以得到有效补充。其实这里并不需要一定由政府来承担政策性金融活动的损失,政府只是给出方向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建设,那么一方面可以保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得到足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去选择更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

三、推动农业政策贷款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措施

农业政策贷款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在于利用市场机制去自发实现政策性金融目的。在当前农村信贷产品单一、市场化手段较少的情况,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创新力度,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当前农业政策性贷款市场化运作模式得以确立的关键。

(一)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强制机制,增强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压力。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县域商业银行必须将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可将县域经济按照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划分为ABC三类,确定不同类别县域的最低存贷比例。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未达到存贷比例的县域金融机构实行缴存特种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营业税等惩戒措施,对达到最低存贷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相应的激励手段。建立国家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强化支农资金管理。建议成立国家级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将国务院各涉农部门的农业项目财政资金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农发行、开发银行、农行、农信社以及其他各商业银行的支农信贷资金统一归集到该委员会统筹管理,确保各项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农村资金回流与稳定机制,倒逼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拓展农业政策贷款业务。

(二)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增强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动力。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放松对农村信贷创新产品的管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并购、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支农信贷投入力度大、信贷产品创新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的减免。

(三)建立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激发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潜力。尽快建立政府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对出现因大面积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农村信贷风险的金融机构直接给予一定补偿。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职能,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银行与保险业在农村金融中的协作机制。健全农村各类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参考文献:

[1]于雷,徐东风等;资金总量与效率:发达地区农业贷款市场研究[J];金融研究,2003第11期。

[2]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第10期。

[3]邓晶;农村扶弱金融的外部效应与市场化运作的制度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

[4]梁栋康,黄秀瑞;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须解决七个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

[6]张令骞;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审视与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4期。

篇11

一、内蒙古农产品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农产品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三类:服务型中介组织,为农产品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生产经营和金融支持等;销售型中介组织,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环节,包括批发商、经销商、合作社等;综合型中介组织,为农产品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整体运营服务。我区已初步建立起服务于农产品的中介组织框架,但中介组织在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对中介组织的需求。

(一)服务型中介组织

――技术服务类。技术指导主要由政府提供,通过与科研机构联合的形式,通过产业协会向农户提供生产指导,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武川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从品种选择、合理轮作、田间管理、土壤治理、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窖储的整套科技服务体系,但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还缺乏相对完善的技术指导体系。

――金融支持类。对农产品提供金融支持的中介组织有政府和金融机构。政府通过取消农业税和对良种、农业机具、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滞销发生时农户亏损的现象也极为常见,有些地方政府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的方法保障农户利益。

――信息咨询和生产经营类。信息咨询类中介组织通过自己掌握的大量信息,为农民提供咨询,指导农民安排生产,选用良种,从事热销产品的种植、养殖等,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生产经营类中介组织主要从事帮助农民联系生产资料、农民与加工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签订合同等活动。这两类组织的职能多由政府和合作社来承担。

(二)销售型中介组织

农产品销售有三种形式,一是收获季节在田间地头直接销售;二是通过储藏保鲜技术适当延长销售时间,进行反季销售;三是由加工企业收购后加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产品,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三)综合型中介组织

目前我区综合型中介组织发展还不成熟,各种中介组织只能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某一个或某两个领域的服务,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类似于肯德基、麦当劳式的订单农业发展,仅有的订单式农业也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的品牌营销能力弱;二是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直接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户增收乏力。

二、我区农产品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信息渠道建设不到位,缺乏总体调控

目前我区鲜活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仍显落后,与邻近大中城市街接不紧,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生产者由于缺乏产销信息的引导,信息闭塞,生产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容易造成积压卖难。鲜活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还没有全面形成,鲜活农产品收获季节坐等外地商户,农民的收入高低主要取决了外地商户来否及收购价格,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另外,地方政府缺乏应对鲜活农产品生产供应环节的相关应对机制,大部分城市鲜活农产品生产销售一直处于较为松散的市场化运作,对于当地鲜活农产品市场的稳定缺乏相关的应对机制。

(二)我区鲜活农产品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市场总体规模小、档次低;产地批发市场少,发育不平衡,部分鲜活农产品生产大县缺乏基本的市场设施,多是地头、马路市场;经营和交易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较低,辐射带动能力弱;现代化装备水平低,流通效率不高;市场功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2010年国家针对国内大规模鲜活农产品远程运输,甚至是往复运输的格局,提出加强冷链体系建设,形成蔬菜、鲜果的冷链运输、储存物流网络的建设方向。对比这一建设方向,内蒙古鲜活农产品供需物流体系的建设水平较低,设备设施不足以形成冷链体系,甚至一些地方和城市还都没有建立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储现代体系的基本意识,既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的供给,也影响着鲜活农产品生产。长期以来,由于对鲜活农产品采后处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我区鲜活农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采后贮运预冷库、冷藏周转库、可移动真空预冷库、冷藏保温车、分级包装机械设备及分级包装加工中心建设等缺乏,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较高。同时,与冷链物流相适应的金融结算、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严重滞后。

地方政府对鲜活农产品产业扶持力度仍显不够。水利、交通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同时,政府鲜活农产品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少,相当一部分旗县(区)没有专门从事蔬菜专业的人员,良种良法不配套,生产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不够。

(三)金融支持的结构和力度存在偏差

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仅限于生产领域,而且对一些领域的扶持力度、扶持范围和持续时间还有很大局限性。2011年,武川县马铃薯中棚种植面积1.2万亩,仅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62%,设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设施农业在延长无霜期和节约水资源方面的效果对于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产品发展设施农业的产量大约是小农生产的4-5倍,每亩平均收益也将达到5-8倍。武川旱地多水地少,农地质量和农业基础设施差,政府能够提供的资金也非常有限,面对每亩需要投入1800-2000元的资金投入,大多数农民只能望而却步。

生产以外各环节的资金需求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解决。由于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季节性较强,集中收购期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时间长,加工企业普遍面临贷款渠道少、贷款门槛高的问题,能够获得的资金额度也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四)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亟待升级

在小农户为主的承包经营条件下,单个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户只能通过直接销售的方式,且多以等待上门收购为主,不仅与市场严重脱节,而且议价能力也较差,因此在农产品丰收之年不得不面对亏损。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终端消费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加之本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外地营销点的培育,逐渐形成了农批对接、农超对接、批超对接等运营模式,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农产品销售网络的建设不仅是销售渠道的构建,辅助销售的仓储服务水平也要与农产品生产规模相适应。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越冬储藏农产品的习惯已经逐渐改变,在农产品供给充足的年份,具备仓储能力的企业也不会选择购进预期盈利较少的农产品,农产品储藏压力直接传导至农户。今年发生的马铃薯滞销问题便是如此,一些尚没有建立起销售渠道和窖储条件的种植户损失惨重,大多数马铃薯产地的农户只能接受远远低于生产成本的0.2-0.3元进行销售。而由于武川曾针对储窖建设为农户提供担保性质的贷款,全县大中型(5吨以上)储窖的仓储能力可以达到6-7亿吨,马铃薯销售问题在武川显得并不是那么紧迫。但是多数储窖条件较差,恒温库(气调库)少,而且储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问题也较难解决,违规建设较为普遍。

(五)农村信息化建设程度很低

据自治区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我区农村2010年末农牧民家庭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电脑数平均只有2.04台。上网率不足3%。而发达地区这一数据接近20%。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普遍超过50%。美国更是高达85%的农民上网搜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信息。

三、促进内蒙古农产品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民办官助型中介组织,鼓励中介组织企业化运营

我国农产品中介组织进入门槛较低,大多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便可以开展相关活动,虽然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其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并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介组织也需要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优胜劣汰。因此,向企业化发展是提高农产品中介组织科学管理水平、规范农产品中介组织服务水平,引导中介组织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是极其必要的。

将现有的民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加以扶持,专业合作社确立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收费体系,政府出面协调,由专业合作社与广大农户签订生产协议,确立订单农业的品种、数量、品质等。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户上联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连锁超市),下联种(养)植大户,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经由合同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和稳定的业务关系,把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完全让给专业厂商来经营。这样既能减少各环节之间的交易费用和减少许多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又能加快农产品进入加工和投放市场的速度。其次,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消费终端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型超市逐渐成为城镇居民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但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仍处于滞后阶段,农产品的生产者大多仍然是分散的、小规模的,缺乏综合实力强的、大的供应商联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随着消费者需求能力的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多元化特征日益凸显,要重视创造产品差异,才能获得市场竞争力。

我国于2007 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但总体来看,我国的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形成的多是地方性的合作社,实力较弱,带动农户能力和辐射能力不强。未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定要突出市场导向,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与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贸易商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可以联合组成更强实力的区域型合作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完善农产品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在扶持农业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不断加大对农地整理、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障农产品生产的稳定供给的根本条件。可以借鉴宁夏经验,政府先行建立对某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整个过程的补贴体系,并逐步推广。并引导金融机构在农业产销旺季积极安排贷款,创新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贷款审核,转变只能以固定资产抵押的贷款方式,尝试以流转土地或其他形式资产做抵押的方式,为各类农产品中介组织提供信贷支持。

(三)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我区食品行业整体发展较为落后,农产品加工率低,深加工能力差,产业链条短。以马铃薯为例,马铃薯深加工包括全粉(颗粒粉)、淀粉、薯条及薯片、变性淀粉、雪花粉等,而我区约占全国1/3的马铃薯加工能力中,淀粉加工能力就占到全国近一半的水平,其他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变性淀粉可以应用于纺织、印染、塑料、树脂、石油钻井、食品、医药、化工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适当鼓励马铃薯加工企业向新领域扩张。

农产品加工流水线季节性较强,加工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非常低。以马铃薯为例,我区加工企业加工周期每年只有30-40天,其他时间处于停产状态。而国外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会同时加工其它品种,如洋葱、西红柿等,能够实现常年生产,提高了生产设备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加工企业效益。可以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加工企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四)增强城市鲜活农产品供给体系建设

针对鲜活农产品产业运营市场化、产业投入资本化的现实,通过加大公共投资比重,强化社会管理和鲜活农产品生产管理以及城市鲜活农产品供给保障中政府工作的力度,提高对市场的管控力度,逐步消减资本逐利对产业发展的破坏性,着手构建鲜活农产品产业有计划地市场化运营格局。

加强公益化城市鲜活农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对生产基地建设的组织与市场化引导,优先将政府管理投资建设的城市鲜活农产品物流各环节“去资本化”,设置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公益性设施、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点公益性设施等生产零售网点,减少租金对城市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干扰,形成多元化的鲜活农产品物流结构。

(五)大力推广农业电子商务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在鲜活农产品的零售服务上,利用电子网络销售近年来也十分盛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科学种植、远程管理和产品溯源等系统正在迅速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信息农村”指日可待。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可大力发展我区的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引进先进的拍卖系统、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种植户、批发商、零售商,形成农业供应链,以便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农超对接、专业合作组织系统等,完成客户网上订货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物流活动。通过共享供应链上的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及时改进物流计划、管理、调配、优选等。

(六)强化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

首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制度,建立统一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对区内多个部门相关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制度,建立统一农产品信息体系,实现涉农公共信息特别是数据信息的广泛兼容和共享。信息共享涵盖农村的统计信息、市场研究、农业商品预测、市场营销服务和农产品进出口信息等信息服务内容。涉农公共信息特别是数据信息的广泛兼容和共享。除了农产品现货市场信息外,鉴于期货价格的超前预期性及目前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己经成为市场价格形成中心,故应将农产品期货价格信息作为重要市场信息预以采集、,传送到市场各环节特别是农民手中。

为此,建议加强信息制度建设和信息立法。我区应加快信息地方性立法的步伐,如此才能减少对信息的行政干预和人为误导,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加大对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建设的投入。要改变目前“重硬件、轻服务”的现状。在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尽力鼓励、扶植民间、社团、行业协会等的自主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到农业信息采集、体系中。

(七)积极探索有效的信息方式,多渠道推动信息

除了对现代信息传播设施的建设和利用,还应把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工作的相关精神落到实处,要求媒体把农产品价格信息作为一项服务社会的硬指标进行落实,广泛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定期、定时、无偿重要农产品的价格信息。

基于我区目前部分农村电话(含移动通信)普及率高,传统媒体(平面、广播、电视等)普及率和使用率高,互联网普及度较低,农民上网习惯尚未形成的现实,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可借助电话(手机)、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惠农小册子等)手段实现信息沟通和交流,辅助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推广、普及。

(八)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套,完善设施农业体系建设

公共设施服务也是一种重要的中介组织职能。由于农产品保鲜期短,便利快捷的运输、合理的流通网点等公共设施分布对于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农产品流通交易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我区要十分注重发挥公共设施服务功能的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改造,优化网点布局。

首先,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优化蔬菜批发市场布局,突出抓好产地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固阳、武川、四子王、察右后、集宁、察右前、察右中、科右前、扎兰屯等大型以马铃薯为核心产品的交易市场,并对内蒙古美通首府无公害物流中心、赤峰市西城市场、通辽市农资农贸批发市场、巴彦淖尔市鸿鼎农产品交易市场、锡盟太仆寺旗京北蔬菜交易市场、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内蒙古呱呱叫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克旗经棚蔬菜交易市场等进行扶持,加大内蒙古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马铃薯、葵花籽、胡麻籽、甜菜;畜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羊肉、牛奶、牛肉和禽肉等的交易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具有全国辐射带动力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5家。

加强冷链物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信息系统等薄弱环节的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交易方式,积极推行农产品拍卖制、远程交易、网上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方式。制订统一的鲜活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推行鲜活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分级包装上市。扶持鲜活农产品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推进连锁经营,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农改超”。 建设鲜活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系统,加大政府对鲜活农产品营销活动的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 各级农业部门在争取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与交通部门协商, 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解除道路、时间上的限制, 给当地农民发放特别通行证, 为鲜活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三,培育实力较强的综合性批发商。除了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实力的综合性农产品贸易商也是农产品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节点。合作社农户通过它可以与众多连锁超市和国外进口商建立稳定的销售关系,它既使生产者获得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降低了零售商采购的交易成本,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我区应积极培育实力较强的综合性批发商,成为连接生产者和大型连锁超市终端的有力中介。

第四,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4-5倍于传统农业。例如,如果武川根据设施农业要求发展马铃薯产业,只需20万亩就可达到现在75万亩的产量。我区要成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区,最终要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