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水利工程日常管理

水利工程日常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30 11:14: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利工程日常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水利工程日常管理

篇1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tent managing water projects, 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and urgency Finally,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summed elaborated furthe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water management specific measure.

【Key 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Management practices;Project management

1. 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1.1 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的往流虽然复杂多变,但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找准规律,合理制定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才能使其安全运行并发挥最大效益。

1.2 养护和维修。

水工建筑物在运行中,会受到规划、设计和施工各环节中存在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出现诸多的问题。受其工作条件的影响,如不能做好后期的养护和及时的维修,很容易削弱其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

1.3 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至关重要。建筑物在运用中是时刻处于变化中的,有的是正常现象,有的则是异常,不能及时妥当处理就会引起失事。经常性的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的检查和观测,不但有利于改善其运用条件,还能使科学技术的管理水准再上新台阶。

1.4 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是一项全民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对大中型病险工程来说,更应加强日常管理,特别以大洪水为立足点,做好相应的防汛抢险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1.5 改扩建。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水利工程(特别是综合性工程)在实际运用中就会出现较大的缺陷,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就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改扩建以提升其基础能力,。

2.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1)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中,不少工程都是综合利用,其特点是集经营开发和公益性功能于一身,既属经营性资产,又属公益性资产,条理性并不明显。使得不同管理部门间存在权责不明的管理扯皮现象,最终导致多数管理单位处于亏损经营的恶性循环发展中。

(2)此外,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费用的不足,也是导致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无人维修、损坏老化问题突出;部分工程无人管理;个别工程在建中就已被损坏,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执法力度不足,及工程配套设施的不到位等系列问题,都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当然,部分工程中还存在重枢纽、轻配套的建设管理误区,使工程的受益面被人为缩小,灌溉面积也因此大幅缩水。

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使水利工程的兴利除害功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就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因为它在水利工作中不但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是与人民大众的自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连的,与此同时,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时起,就给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工程管理所处的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革,主客体关系也有了逆转式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利工程正在从过去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迈进、正在从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利转变,这也就说明,传统的水利正在步入现代水利的转变关键期,当前加强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为适应这一市场新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必须走向新的高度。

4. 强化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4.1 强化分级管理,密切群众与专业结合的管理路线。

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自己负责辖区内的水利工程的管理,通过分级管理制度来严格落实权责分明,明确出管理法人,形成以法人管理为主,结合行政管理的齐抓共管新局面,进一步将法人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除了上述的管理方法外,水利工程管理者还应充分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必须积极调动受益区群众的自觉管理积极性,在接受群众监督管理、提升水利形象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让百姓自觉爱护水利工程。只有不断密切干群关系,才能使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确保其良性运转。

4.2 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就必须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通过设定相应的增值保值责任和奖惩措施、实行竞争上岗等途径来使目标管理责任制收到实效。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方法和水平的科学性,还应做如下几方面的努力:一,将管理技术自动化、现代化纳入现代管理范畴,努力实现信息化管理;二,加强对防汛、供水工程的科学调度和运用管理;三,尽快建立工程管理预警系统以降低工程风险;四,将引进和培养既有水利专业知识又具有管理才能、既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又有经济头脑的全能型人才作为管理重点来抓。

4.3 落实《水法》相关法规,不断强化政府管理和监管管理。

(1)我国的《水法》等有关法规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进行水事活动的管理,在水利工程保护区内杜绝任何形式的损坏和不安全行为。任何新建和改、扩建的水利工程都必须按如下程序进行:统一规划主管部门审核按有关建设程序报批。一旦在施工中发现受损工程或功能失常的工程,必须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补救对策,根据责任到人制将具体的赔偿责任列入其中。虽然我国已有了一些水利相关的政策法规,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的立法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执法人员以此为依据进行严格执法,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及水利工程管理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建设监理的工作就在监督、制约并协调各方利益:使投资方的投资得到收到切实的实效、保证承包商的利益和合同的法律效应。最终实现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的目的。此外,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宏观调控和动态管理,利用相关政策的出台、资金投入的增加、检查力度的加强等方式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法人建立科学管理机制的意识。

4.4 积极构建水、电价的形成机制,积极开展综合经营。

篇2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同时也贯穿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过程。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专业特性较强,其施工管理组织系统,也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首先必须要找出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性,这样才可在实践过程中做出科学且合理的工作计划,按质按时完成其管理工作。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特点主要有: 其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二,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多;其三,缺乏统一的科学管理模式;其四,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广,且地区间存在的差异也比较大等,其表现主要如下:

首先,在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不仅涉及到电力、交通、水利等内容,同时还涉及到环保、工业与城建等相关领域,这一特点也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其要求更高,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管理经验。其次,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包括管理学、法律学、园林、地质、经济学以及气象等各种学科,其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这样才可更好地胜任该项工作。再者,地域之间差别比较大,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位置不同,造成其建设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均存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不同程度上,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最后,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指工程项目建设位置的水文、地貌、植被、地质、土壤以及地形等,人为因素是指管理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和素质、军事、经济以及政治等。

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和企业的管理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容易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转变成以包代管的方式;其次,将项目管理部门当做城市企业的下属部门,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干预,导致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很容易受到经济体系的影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经理部门的正常管理工作; 其次,项目管理部门存在严重的固化问题,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管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逐渐的形成了以项目管理部门为核心的施工管理方式,基本上实现了项目管理部门、单位管理部门的分离,以及动态和优化的管理,将企业和施工项目,以及施工作业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但是,还有许多企业会固化经理部门,这主要是因为经理部门人员,不但对于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使用相对比较固定,还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实施,从而导致了项目管理部门转变成一个单独的子公司,这种现象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 。

2、项目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责任制

目前,项目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责任制不合理等问题,还有一些单位对项目管理部门的责任制虽然相对完善,但是对施工项目的经济观念相对薄弱,该种现象导致水利工程存在许多亏损

3、项目管理部门没有合理的组织形式

项目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并不能适应水利工程项目,例如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并没有繁琐的内容,也不需要复杂的工艺,但是在进行项目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选择相对简单的组织形式,这样就导致机构非常复杂,消耗也相对较大,该种现象在国有施工单位中屡见不鲜。此外,当水利工程需要一些技术化复杂、专业化的施工项目时,又不能及时、准确的安排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严重的阻碍了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施,该种问题主要存在于人员相对紧缺,施工项目相对较多的单位,这种超负荷承揽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中。

(二)安全、质量和成本管理控制不到位

首先,管理模式的脱节,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失控,对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不是很重视,安全经费的投入比较少,一些安全用具、设施、用品以及设备等未配备到位,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其次, 质量问题。管理职责没有落实,资源配置不够充分,质量检测手段较为落后,很多质量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化,同时为了节约其成本,一些施工单位便降低了其质量的要求。最后,成本控制问题。项目评估所采用的依据不一致,其项目评估方法以及思路随意性比较强,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全员成本意识比较差,很多成本管理制度未落到实处。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风险。

二、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成本管理是所有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应该在合同质量以及合同工期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好成本预测。根据标价、人员状况、机械设备、施工环境等方面,科学的预测水利工程的成本,然后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方案;其次,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应该贯穿水利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控制一切可能对建筑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尽可能的杜绝出现浪费的问题;最后,通过激励机制控制成本。通过制定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罚,在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形成一种重视成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实现控制和节约成本的目标

(二)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

水利工程使用项目的工期,通常都非常紧迫,这就导致经常存在盲目赶工的问题,导致水利工程项目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为了强化水利工程建筑项目的进度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施工之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指明方向;其次,用不同的进度设计理念和方法,及时的解决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进度计划,来进行并完成。最后,合理的供给资源,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时,在资源方面给予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的支持。

(三)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使用项目管理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所有施工人员质量自控能力和质量活动能力;其次,强化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机械设备的性能以及原材料的质量,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该在选择采购设备和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的检查,以此,来控制其质量;最后,明确质量验收标准。通过制定明确的质量验收标准,采取预防、预测、处理的控制手段,当施工质量满足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后,才能偶允许竣工,以此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满足相关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众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是,由于历史管理,国家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国有施工单位存在市场竞争意识相对薄弱、创新缓慢等问题,虽然存在一定的改革措施,但是改革的力度不强,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严重的限制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进行处理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黄舒.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科技与企业,2012,08:23.

[2]谢海明.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138.

篇3

1.2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内容

 

1.2.1水库工程维护管理

 

根据《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07)、《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范》(DVT835—200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等技术规范的要求,水库工程维护管理包括主体工程维修养护、闸门和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自动控制设施维修养护四个部分。

 

a.主副坝维护管理。密云水库现有2座主坝、5座副坝,主副坝坝型以碾压式斜墙土坝为主,坝顶总长4559.5m,宽8m,最大坝高66.4m。主体工程维护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坝坡局部补石、坝坡勾缝、坝坡除草、排水沟清理、坝顶公路维修与保洁等。

 

b.闸门和启闭机维护管理。各输泄水建筑物设有闸门41扇、启闭机43台。闸门形式包括平板闸门、弧形闸门。工作内容包括闸门防腐、闸门防冰、闸门水封更换、启闭机检修、闸室修缮、清淤等。

 

c.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密云水库高低压供电线路长达50余km,有14台发电机、35台变压器。工作内容包括高低压线路维护、照明设施维护、船只运行维护。

 

d.自动控制设施维护管理。密云水库上游集雨面积1.6万km2,布设有37个雨水情监测站进行雨水情测报。工作内容包括观测设施维修、维护,水文站站房修缮等。

 

1.2.2堤防工程维护管理

 

密云水库调节池堤防总长度9.8km,堤防工程维护管理根据《堤防工程养护修理规程》和水利部有关堤防工程管理规定中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内容包括:堤顶维修养护、堤坡养护维修、堤防隐患探测等。

 

1.2.3隧洞工程维护管理

 

密云水库设有7条输泄水隧洞,分别为白河发电隧洞、白河泄空隧洞、走马庄隧洞、第九水厂输水隧洞、潮河泄空隧洞、潮河人防隧洞、潮河输水隧洞。

 

除白河泄空隧洞外,其余均为圆形压力隧洞,洞径3.l~8.2m不等,进出口根据需要均设置2~3道闸门。隧洞工程维护管理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5207—2005)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内容包括:养护土方、浆砌石破损修补、混凝土破损修补、裂缝处理、清淤等。

 

1_2_4水闸工程维护管理

 

密云水库水闸工程包括3条溢洪道,总泄量15530m3/s。水闸工程维护管理根据《水闸管理技术规程》(SU705—81)、《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5207—200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〇7)、《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范》(DI7T835—2003)等规程规范技术要求进行,工作内容包括水工建筑物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闸门保洁等。

 

2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实践

 

2.1政策依据

 

2002年,我国开始推行水管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要实现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时指出: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2004年7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为科学编制和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保障资金到位提供了政策依据。

 

2.2局部试点

 

2009年,密云水库管理处开始进行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当时称之为“代维护”),主要开展了水工建筑物、高压电气等维护项目。

 

2.2.1试点内容及方式

 

实施试点的内容包括密云水库主副坝坝顶、坝坡、排水沟及量水堰日常清理保洁,及主副坝、溢洪道、隧洞部分维修工程。总投资约110万元。

 

密云水库管理处将以上项目分为潮河枢纽水利工程、白河枢纽水利工程、密云水库电气设备三部分,以代维护的方式委托给北京某三家公司实施。

 

2.2.2相关方职责

 

基层管理单位:负责提出维护项目、方案、内容、工程量及投资,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实施管理。

 

业务主管科室:负责对基层单位提出的维护项目、方案、内容、工程量及投资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实施监督。

 

社会化服务单位:根据合同组织专业化人员实施密云水库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维修工作,接受密云水库管理处基层管理单位、业务主管科室的管理和监督。

 

2.2.3经验与不足

 

通过试点,将部分日常维护管理项目推向市场,促进了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解决了以往密云水库管理处临时用工和零星项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促进了工程管理规范,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和效益。

 

同时,通过试点也发现主管业务科室、基层管理单位、社会服务单位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因此部门职责还需细化,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还需进一步理顺。

 

2.3完善与推进2010—2013年,密云水库管理处根据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逐步推进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工作,扩大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工作范围,建立了专职管理机构,完善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2.3.1建立日常维护实施单位企业库

 

2011年6月,密云水库管理处开始实行工程日常维护实施单位准人制,建立了企业库,经仔细审核和考察,16家符合条件的单位人库。2013年3月,按照工作需求,对企业库进行了增补,9家单位增补人库。企业库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高了工程建设水平,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益。

 

2.3.2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

 

2011年8月,为落实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明确了职责分工,理顺了工作思路。

 

2.3.3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2013年3月,为进一步规范项目立项和建设程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合规合法,确保项目质量、施工安全和资金效益,编制了《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工程建设企业库管理办法(试行)》。

 

2.3.4推进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

 

在总结2009年社会化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现状和工作实践,将闸门启闭机的维修养护纳入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范围,增大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工作量。2010年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工作投资增大到335万元。

 

2.4全面推广

 

在试点和实践的基础上,2014年,密云水库管理处制定日常维护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规范工作流程,将水工建筑物维修养护、机闸设施、高压电气的日常维护管理全面推向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投资约970万元。

 

2.4.1规范前期工作流程

 

a.前期设计。在基层管理单位提交项目方案的基础上,委托设计部门细化分项工程方案设计。

 

b方案评审。制定《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项目评审管理费用办法》,按照项目投资大小、技术难易程度,聘请社会或单位内部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评审,完善方案。

 

c.编制工程预算。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

 

d.招标。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和性质,将日常维护管理项目分为6个标段。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委托招标机构。

 

2.4.2规范管理和考核制度

 

为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管理,配套制定了《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暂行)》和《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细则(暂行)》。

 

3经验总结及建议

 

3.1经验总结

 

2014年是密云水库全面实施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的第一年,通过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在工程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确保新的管理模式顺利推行的保障。

 

a.前期工作是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前期保障。密云水库水利工程日常维护项目分布面广,子项目多、内容繁杂、资金总额大,充分做好、做实、做细前期的工程项目方案设计、预算编制、招投标工作和施工合同签订等工作就是为下一步实行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提供前期保障。只有前期工作做好、做扎实,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实行才能顺利有序,才能保障实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b.划分岗位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考核办法是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保障。密云水库的工程管理职责明确,岗位划分清晰合理,主要由潮、白河两个管理所分别负责潮、白河枢纽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维修养护和日常监测工作,以及辖区内的供电运行管理维护和防汛等工作,工作中既有日常运行监测和管理职责,又有日常维护管理的任务。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就是要将管理和维护分离,引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分别由水管单位和维护企业各自实施管理和养护职责。这就需要对管理人员重新设定岗位,划分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将职责明确到岗、到人,实行目标管理。

 

c.规范化管理是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根本保障。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实行后,还实行了规范的合同化管理,坚持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周检查月考核,以确保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施工质量。基层管理单位认真落实新的管理办法,职能部门严格执行考核办法,督促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有效确保了我处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的日常化和标准化。

 

3.2存在问题及建议

 

a.在具体管理中,自实施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后,职能科室下发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对各班组职工的岗位职责要求更具体、更严格,对其管理工作要求更精细和量化。在日常维护管理社会化服务之初,部分职工对新管理模式不适应,对新的管理办法理解不够透彻,管理工作比较被动和紊乱。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使职工能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b.各单位和部门之间沟通联系不够,存在相互推诿责任现象。建议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做好情况沟通,切实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在前期工作中制定具体和规范的合同文件时,细化各项技术条款和指标,用技术规范和法律条款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篇4

1、概况

如果说水利工程建设是完成水利工程外形铸造的话,那么优良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则是水利工程内在的灵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正是这样一个为水利工程持续运行注入灵魂与动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它是水利行业的重大改革,也是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机制改革是消除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是水利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天津市水务局按水利部要求首先对直属水管单位进行了改革,按分河系管理的思路将以前委托区县管理的一级河道及海堤管理权收回,由新组建的五个河道(海堤)管理处直接管理,各区县河道所组建养护公司,对一级河道进行日常养护,实行合同管理。管理处人员由局属其它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组成,并相继落实了“两定”、“两费”。其中北大港水库管理处分流的一部分人员及原河闸总所的一部分人员组成了大清河管理处,管理范围为天津市南部地区的大清河系、子牙河系、漳卫南运河系的一级河道及蓄滞洪区的管理。

大清河管理处具体管辖范围为:河道9条、堤防1条,水闸15座,蓄滞洪区5处。

2、运行管理模式

改革前,一级河道的日常管理为各区县河道管理所负责,主要职责为日常养护、专项维修(含应急度汛)、涉河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水政执法等工作,年终由市水务局对委托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

具体运作方式:日常养护工作由局根据河道堤防具体情况核定各区县日常维护费用,由河道所职工对堤防进行日常养护,由原河闸总所拨付各区县日常养护费用。专项维修(含应急度汛)工程由河道管理所报立项申请,待局批复后,河道所做为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项目各阶段的建设管理工作。

改革后,大清河管理处成立,处机关设工管科、水管科、水政科3个职能科室对工程管理、水政执法、防汛及水资源及水环境进行管理,基层设大清河管理所、南运河管理所及独流减河管理所3个管理所对所辖内的河道、闸站进行具体管理;河道堤防及部分水闸的日常养护由大清河管理处按局批复内容与养护公司每年签订维修养护合同,按合同内容进行各项工程设施的日常管理及维修养护,每月将维修养护工程量上报大清河处审核,年底由大清河管理处验收合格后支付养护资金;专项维修项目由养护公司于前一年申报项目,由大清河管理处筛选后报局,局批复后该项目原则上由该养护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3、存在问题

一是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及日常管理。河道所和河道养护公司并未完全实现“管养分离”;河道处无权对各养护公司的任务进行调整,虽然河道处每年对维修养护项目进行监管及验收,但是日常维护养修项目属于“分配包干”,并未引入竞争机制,无法调动各养护公司的积极性,所以河道养护质量、维修效果一般。二是专项维修(含应急度汛)项目一般应由工程所在地养护公司承担,无法实行招投标程序,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水政执法方面,处水政科无法指挥区县水务(利)局水政科,工作关系不顺畅。四是涉河建设项目,区县河道所管理不到位。

4、改进措施及建议

水利工程体制机制改革势必给区县河道所带来收入的减少,人员的富余,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当前过渡情况下存在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人员更替及时间的推移来逐步完善,目前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由局核定维修养护经费,由河道处统筹使用,年底由局对当年维修养护项目进行验收。二是专项维修项目实行招投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利于控制工程质量。三是列支水政执法的相关经费,调动区县水务(利)局水政科的的积极性,并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四是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及明确的奖罚措施。

(1)大力推进内部改革。完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推进管养分离。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积极探索深层次改革问题。在推进管养分离,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注意培育维修养护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方式,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

(2)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狠抓落实,班子成员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抓改革,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努力争取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赢得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各地要建立健全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落实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的责任,把任务分解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要把改革的推进情况纳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要建立改革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3)三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积极落实社保政策。各地要努力开辟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要积极探索落实社保政策的有效途径,努力促成社保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落实,进一步扩大社保政策的覆盖面,解除水管职工的后顾之忧,在改革中保持和谐、稳定。

篇5

2几点思考

2.1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创建面

创建工作的本质不是为创建而创建,而是为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而创建。因此我们要将创建成功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作为突破重点,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不断进取,提升全区其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

2.2持之以恒,将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达标创建不只是一个过程,更是长效管理的需要。我们要将管理考核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来抓,真正扎实有效开展这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强化专业化管理,再接再厉不松懈,确保水利工程高效运行。

2.3深入人心,将创建工作融入工作生活

我们要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明确人员分工,各司期职,发挥各自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水利工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真正带动单位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2.4量力而行,正确对待创建工作

各创建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的管理考核达标计划,注重细节,实行渐进达标。另外,水管单位即使“通过验收”,日常管理工作仍需精益求精,通过规范化管理,坚持“按章办事”,才能防止本末倒置,流于形式,真正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可靠运行。

篇6

淮北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淮北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水利工程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实现水利工程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所以,淮北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新的研究课题,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到新课题研究中。针对淮北大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发展对策。

1.淮北大堤水利工程概况

1.1水利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水利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重视程度提升,很多基层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一直由基层职工承担,职工承担着有管理者、劳动者双重角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在上级单位号召下,我单位更加重视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希望引导管理和基层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希望实现工程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进而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真正减轻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政府对我单位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推动着我单位财政经费支付方式的变革和发展,使得工程管理变革势在必行,尤其要注重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建设。

1.2单位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和变革趋势

淮北大堤潘集段地处淮河中游,位于淮南市潘集区境内。目前我局管理的淮北大堤33.953km、茨淮新河右堤及代管的汤渔湖缕堤23.4km,共有涵闸及各类穿堤建筑物19座。淮北大堤涉及管理范围总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43万,资源较为丰富,所以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直接与社会稳定发展存在着直接关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管理,高度关注地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目前,我单位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职责越来越重,承担着双重责任,即提高工程维护水平、降低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成本,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针对当前新形势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和寻找最新的解决策略。2012年单位根据上级下发的任务要求,改变养护管理模式,将管理和养护工作分离开来,推行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这种模式希望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将水利管理和养护工作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项目代表法人按照相关规定直接委托或开展招标,通过招标和市场竞争选择最佳的承包人,由承包单位负责和管理水利运行,并且负责及时维修和养护。这种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社会化服务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2.讨论

2.1目前淮北大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单位2012年进行新的管理模式创新和试点,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目前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近年来的试点工作,单位通过市场化的招标,选择承包商,但是,几年来,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维修养护经费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经费不足,使得试点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在很多方面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和挑战。不仅如此,这种新型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加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水利运行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单位内部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承担市场招标等方面的工作责任,虽然,管理和养护工作分离开来,但是,单位内部体制变革还没有跟上步伐,人员分配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单位内部人才不足,尤其是市场招标负责人才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社会化发展,无法达到实现其社会化服务目标。但是,实践证明,实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分开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虽然,目前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实行管理和养护分开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单位水利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2加强水利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定和标准,在实践中重点推行“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利运行管理效果。单位近年来的实践结果证明,稳步试行“管养分离”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单位何时实行,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坚持的因地制宜工作方法,坚持辩证观点看待问题,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单位根据自身多年工作模式的试点和创新推行,得出一些工作心得,笔者总结归纳成几点有效的建议。

3.建议与措施

3.1明确工程养护管理重要内容

明确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内容,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才能监督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工作。目前,根据单位实践经验总结得知,实行“管养分离”的管理制度具有可行性,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这种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中,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项目包括:堤顶维修养护、堤坡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堤防隐患探测、防浪林养护、护堤林带养护、淤积区维修养护、前(后)戗维修养护、土牛维修养护、备防石整修、管理房维修养护、害堤动物防治、防浪(洪)墙维修养护和消浪结构维修养护、堤防迎水侧堤脚至背水侧堤脚之间所有草皮养护包括:堤坡、堤肩、堤脚、块石护坡、上下堤路两侧、涵闸上下游管理范围等。水闸是堤防工程的一部分,不仅要重视日常管理,更要规范日常管理工作。运行现场有“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工程运用主要技术指标”等,重视涵闸的安全管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建设是硬件,管理是软件,日常管理工作,贵在坚持。涵闸管理年复一年,比较枯燥,但是高素质的管理工作应该落实在平时。只有这样才能使涵闸管理工作向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涵闸管理现代化。养护维修工作则是消除工程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针对检查、观测查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局部修补或改善,整修加固或更换等处理,从而保证工程设施完整、安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要重视每一个部分的工作,协调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认真完成每一个部分的工作。

3.2充分认识水利工程运行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的重要性,是开展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正确的思想监督指导工作人员实践行动。单位实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单位通过体制变革和创新,能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还能有效降低管护成本,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管理,构建新时期最佳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模式。此外,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建设也是推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因此,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对工作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单位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日常管理,更要规范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开展工作,发挥自己的吃苦精神,深入水利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单位水利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堤防涵闸管理现代化。单位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从而保证工程设施完整、安全。

3.3完善管养分离体制

由上述可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是一种技术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工作内容非常复杂,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并完善管养分离制度,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首先,单位必须要重视人员管理工作,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队伍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保障,因此,单位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具有必然性,人员管理和考核制度主要是针对人员工作职责进行考核,所以,单位要制定各类工程设备的维修养护标准。其次,单位要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完善检查、验收、奖惩制度,确保工程维修养护及时、质量可靠。实施新的管理制度之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发生变化,这种现象也说明工作重心将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制定新的规章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化管理,针对工作人员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从而保障水工程运行的安全管理。

3.4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模式

水管单位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承担防洪除涝等公益性任务,还有建设经费管理等。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模式,水利挖掘潜能。首先,应该要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管理河渠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利用水资源开发优势招商引资,为自身发展吸引大量的资金,同时,还能利用水电站以及渠道航运等优势,通过租用自己拥有的航运渠道获取利润,用来推进自身发展。

此外,单位还可以利用水面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场地。首先,要利用水资源,可以选择转让或者出租土地资源,建设渠道两带的旅游资源,实行阶梯式的低价租让,从而带动公益性社会服务事业发展。其次,要开发和利用砂石资源,通过水利工程监管,采用市场运行模式,开采砂石资源。在信息时代还要开发信息资源,为其他部分工作人员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料和信息资源。

由上述可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失事,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对城镇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毁坏等损失和影响,远比一般公共设施失事的后果严重得多。因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单位“管养分离”,完成水利工程社会化服务功能而努力。实践结果表明,单位实行“管养分离”的社会化服务制度势在必行,因此,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公司应该明确职责,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逐步增强工程管理队伍的抗洪强度,真正做到兴利除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淮北大堤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淮北水利工程管理直接关系着我国淮河流域的安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维修工作转化成社会责任,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淮北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社会化,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利用政府扶持和帮助,加强水利运行管理;其次,根据水管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单位功能,提高公益、准公益等。笔者希望更多专家人士能投身到水利工程管理变革研究工作中,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迪.民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郭永.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篇7

(一)体制改革的范围

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东屯渡机电排灌站。

(二)体制改革的目标

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建立良性运转、效益提高的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维护体系;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体制

1、区农林水利局作为区政府组成部门,对全区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全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

2、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作为区农林水利局下属的独立核算单位,分别委托马王堆街道、东岸乡代管,业务归口区农林水利局管理,日常管理以街、乡为主。原马王堆街道水管站、原东岸乡水管站分别与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合并。东屯渡机电排灌站(含三角塘泵站)作为区农林水利局二级机构,其管理体制和办法不变。

3、防汛抗旱和山塘、渠系建设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仍实行街、乡行政首长负责制。堤防、涵闸、泵站等防洪工程设施的日常管理、垸内渠圳和其他小型水利工程的维护分别由三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责。

4、东岸垸堤委会、长善垸堤委会班子成员由所在街、乡考察,征求区农林水利局意见后,由所在街、乡任命。东屯渡机电排灌站班子成员由区农林水利局考察、任命。

(二)定编定岗

依据湘编办()39号文件及长水发[]60号文件,核定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东屯渡机电排灌站(含三角塘泵站)等3个水管单位的编制为差额拨款事业编制,总数101名,其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参照水办[]307号文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三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

现有工作人员中已由区人事和劳动部门办理了招工录用或调入手续的人员,报区人事联席会议审核后,由编委办核编到人。编制在3个水利工程单位、目前借调到街乡工作的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将人员到岗到位。经区人事和劳动部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人员,其养老金仍按原政策执行。

未经人事和劳动部门办理录用、调入手续,由街乡自行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在本次定编定岗范围之内,对其使用工资待遇等由街乡自行决定,由单位自行认定的退休人员由所在单位按原定政策发放有关待遇。

目前水管单位在职人员超编的问题,采取自然减员、鼓励分流、允许退养、逐步消化的办法,在未出现空编时,不得新录用、调入正式员工。街、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经费自筹的情况下,可适当聘用临时工。

三、经费管理

三个水管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在市财政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标准补助和按政策收取堤垸保护费、排渍费、自有物业收入的基础上,由区、街(乡)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补贴。

各单位财务上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财务分别由马王堆街道和东岸乡政府代管,接受区农林水利局监管。东屯渡机电排灌站(含三角塘泵站)财务由区农林水利局监管。

原属水管单位的动产与不动产经清理后,仍属调整后的水管单位使用和管理,区农林水利局监管。国有水利资产不得作为经营性项目对外创收赢利。

四、建设维护管理

实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建设、维护分离。对水利工程建设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招投标、统一工程监理、统一政府采购(材料、设备)、统一报账、统一竣工验收。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由各水管单位按照工程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择优选取维修养护企业。

实行新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编制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及项目业主必须认真制定管理方案,核算管理成本。区农林水利局要会同财政等部门明确工程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运行经费来源,并对工程性质提出审查意见,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机构、管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五、责任追究制度

篇8

1目前水利建设执法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水利建设观念的延续

我国水利项目建设都是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部派出机构直接管辖的,水利部门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督以及管理,也同时负责着监管与执法,是一种自建、自检、自监的传统模式。尽管这一切随着我国水行政法律法规的完善,逐步地得到改善,但目前为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

1.2监督执法主体还不明确

正是由于水利工程法制管理上的不完善导致到目前为止,水利工程的监督执法还没能确定一个执法主体。尽管相关的管理条例规定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其只负责程序上的管理监督,并不具有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利,因而对于相关的违规、违法的单位的处罚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执法主体,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执法力度大打折扣。

1.3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于相关法律的完善与修订,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由于许多水利方面的法律的制定是基于全国的水利建设状况的,因而在一些地区就显得比较不适用,在实际的施工建设执法中就会比较难以掌控。

2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执法力度的途径

水利工程建设执法存在的种种问题亟待解决,要想提高执法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树立水利建设法治观念

树立水利建设的法制化观点就是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将水利建设执法法制化,将其纳入到法律管理的范畴中,从而使执法更加规范有效。在水利建设中是离不开水利建设执法管理的,一项水利建设工程,如果没有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必然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工程的施工效率还是工程最终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而将水利建设管理法执化,将其与水利工程一体化将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加大水利建设中的执法力度。水利工程建设执法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水利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提高工程的质量。其主要是针对工程的施工单位的,以此来加大对于工程建设中各项技术的审查,从而达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目的。

以法治的观点来进行树立建设的管理,来加大水利建设执法力度,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将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便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水利工程建设执法最主要的任务。

2.2明确水利建设执法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水利建设执法管理的主体不明确一直以来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水利建设中主要涉及三个机构:水利建设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以及水政监察队伍。其中水利建设管理机构主要的是负责工程的日常管理的,质量监督机构则是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而水政监察队伍则根本没有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因而,要想提高水利建设执法力度,科学的对三个机构的职责进行划分便是不了忽视的。

2.3创新水利建设执法机制

对于水利建设执法而言,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便是案源的发现较难。一般而言,水利建设执法中的案源主要靠事后举报以及从日常的管理检查中发现。因而,要想增加对于案源的发现便要加强日常的管理,加大巡查的力度。其次便是在执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执法是的取证向来是一项重难点,还有执法的成效,也一直是一个问题。这些都表明现有的水利建设执法机制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如今的水利建设执法了,创新水利建设执法机制已经刻不容缓了,只有找到新的执法机制,如水政监察大队同当地公安机构组成联合执法大队,才能解决在水利建设执法中的种种弊端,才能真正加强水利建设执法力度。

2.4建立水利建设执法责任制

当然,绝不能因为难度较大就放弃了水利建设的法治化管理。为了水利工程的长治久安,为了保证水利建设的安全和质量,为了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水利建设执法必须迎难而上。在建立起水利建设执法队伍后,可以参照水政监察队伍的管理方式,建立水利建设执法责任制。水利建设执法责任制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比较多的是建立执法激励制度、执法程序制度、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等有关制度。

篇9

0 引言

水利建设执法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确保项目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维护正常工程秩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随着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既面临着问题与挑战,更面临着机遇与发展。执法人员要充满信心,鼓足干劲,努力改变目前工作现状,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促进水利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水利人员的执法水平,使水利执法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促进和保障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水利建设执法的现状分析

1.1 传统水利建设观念的延续

长久以来,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都是由当地水利局所直接管辖的,水利局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督以及管理,这样一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监管与执法,工程的质量全部靠施工人员的自觉。再加上在当初立法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并没有法制化,没有完善的法律条文能够保护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管执法。尽管这一切随着我国执法体系的完善在一点一点地得到改善,但目前为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

1.2 监督执法主体还不明确

正是由于水利工程法制管理上的不完善,导致到目前为止,水利工程的监督执法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执法主体。尽管相关的管理条例规定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但其只负责程序上的管理监督,并不具有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力。因而对于相关的违规、违法的单位的处罚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执法主体,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执法力度大打折扣。

1.3 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于相关法律的完善与修订,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相当一部分法规由于制定或修改的周期过长,根本不适用,无法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甚至在一些法律规定中还存在着冲突,这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执法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此外,由于许多水利方面的法律的制定是基于全国的水利建设状况的,因而在一些地区就显得比较不适用,在实际的施工建设执法中就会比较难以掌控。

1.4 监督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执法才刚刚走入正轨,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地方上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没有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独立出来,且其中一些执法人员并不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能够完全的掌握,相关业务的水平不够高,对于基本的执法流程还不够熟悉,对于正常的水利工程建设执法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

2 加大水利建设执法力度的途径浅析

水利建设执法存在的种种问题亟待解决,要想提高执法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树立水利建设法治观念

树立水利建设的法制化观念是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将水利建设执法法制化,将其纳入到法律管理的范畴中,从而使执法更加规范有效。在水利建设中是离不开水利建设执法管理的,一项水利建设工程,如果没有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必然会对工程的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工程的施工效率、工程进度、工程安全,还是工程最终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而将水利建设管理法执化,将其与水利工程一体化将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加大水利建设中的执法力度。水利工程建设执法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水利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提高工程的质量。其主要是针对工程的施工单位的,以此来加大对于工程建设中各项技术的审查,从而达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目的。

以法治的观点来进行水利建设的管理,来加大水利建设执法力度,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将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这就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水利工程建设执法最主要的任务。

2.2 提高水利建设立法质量

正如以上分析的那样,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许多法律法规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如法规之间的冲突、一些概念方面规定的不够准确等。因而要想提升水利建设执法力度,首要的便是在立法层面上规范化,提高立法质量。当然,在一些相关的国家法律还没有修改的情况下,地方的立法机制可以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相关的地方法规进行修订,使其细致,明确相关的执法权以及执法主体,并针对地方水利建设的特点来制定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执法有法可依,提升水利建设执法力度。

2.3明确水利建设执法机构

水利建设执法管理的主体不明确一直以来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水利建设中主要涉及三个机构:水利建设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以及水政监察队伍。其中水利建设管理机构主要的是负责工程的日常管理的,质量监督机构则是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而水政监察队伍则根本没有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因而,要想提高水利建设执法力度,科学的对三个机构的职责进行划分便是不可忽视的。三个机构各有其特长,但是他们都不适合单独负责水利建设执法,要么是因为人员不够,要么是因为专业知识不对口。因而找到一个合适的机构来负责对水利建设的执法就显得十分迫切。水利建设质量监督机构在对工程建设的监督过程中,需要界入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将水利建设执法的任务也交给水利建设质量监督机构,在其部门下设定一个专门负责水利建设执法的执法小队,当然,执法小队的执法并不是以水利建设质量监督机构的名义进行执法的,还是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进行执法,也仅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这样一来,便很好的将两个部门联合起来了,使得水利建设执法更加规范。

2.4 创新水利建设执法机制

仅仅解决了以上的这些问题还是无法提升水利建设执法力度的,还需要对执法机制进行完善创新。对于水利建设执法而言,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便是案件的发现较难。一般而言,水利建设执法中的案件来源主要靠群众的举报以及从日常的管理检查中发现。而正如我们所知,在水利建设中的违法行为一般而言都是隐形的,而且专业性很强,仅靠群众的举报几乎很难发现什么。所以,要想增加对于案源的发现便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日常管理,加大检查的力度。其次便是在执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执法时的取证向来是一项难点,还有执法的成效,也一直是一个困绕的问题。这些都表明现有的水利建设执法机制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如今的水利建设执法的需求了。创新水利建设执法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只有找到新的执法机制,才能解决在水利建设执法中的种种弊端,才能真正加强水利建设执法力度。

2.5 建立水利建设执法责任制

虽然水利工程建设执法过程中存在许多难题,但绝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了水利建设的法治化管理。为了水利工程的长治久安,为了水利工程为社会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保证水利建设的安全和质量,为了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水利建设执法必须迎难而上。在建立起水利建设执法队伍后,可以参照水政监察队伍的管理方式,建立水利建设执法责任制。水利建设执法责任制的内容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建立执法激励制度、执法程序制度、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等有关制度上要有新突破,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使各项制度能够真正适应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如果将水利建设执法队伍作为水政监察队伍的一个分支或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则水政监察队伍的这些制度自然适用于水利建设执法队伍。

3 结语

水利建设执法管理不仅仅是一项制度,更是对水利工程质量的一项保证。只有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执法力度,使水利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需求,才能更好的满足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当然,在水利建设中要注意的不仅仅是执法这一方面,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日常管理以及质量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这一最终目的。

篇10

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并长久充分发挥效益,浙江省于2016年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通过明确管理内容、制定管理标准、落实管理主体、深化管理改革、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服务平台等措施,实行全过程、各环节标准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能。

1.临安水利基本概况

1.1水利工程现状

临安市地处钱塘江支流分水江和太湖水系东苕溪上游,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市境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50km,总面积3 126.8km2,地势西高东低,从东部的海拔9米到西部的清凉峰海拔1 787m,落差1 778m。较大的地域面积和复杂的地形决定了水利工程在临安市防汛抗旱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市己建成水库14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库容100~1000万方的小(1)型水库15座,10~100万方的小(2)型水库123座,1~10万方山塘1 064座,0.05~l万方山塘2 657座;大小堰1 898座;灌溉渠道2 000余公里;泵站总装机3 260kW;日供水20~1000m3的农村供水工程442处,受益人口22.7万人;全市有河道3 730km,其中县级以下河道3 309km。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为临安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保障。

1.2运行管理现状

临安市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行分级负责,中型工程由市本级承担日常运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由镇街、收益村或工程产权单位承担日常运行管理。为保障水利设施安全有效运行,临安市先后制定了《临安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临安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养护办法》《临安市山塘水库巡查管理办法》和《山塘水库巡查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和职责。同时,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在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导的模式下,还建立了农村用水者协会,按照受益承担运行管理义务。

1.3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临安市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水利管理相对薄弱,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事权划分不清晰,管理责任未有效落实;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流程不规范等,日常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受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效率低下,存在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更新改造不及时等问题。

2.目标任务及实施内容

2.1目标任务

按照《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临安市5年内需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工程如下:1)水库14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14座,小(2)型水库123座;2)5万方以上的屋顶山塘或饮用水山塘79座;3)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的1~4级的堤防工程,总长42.32km;4)单站装机流量大于等于10m3/s的泵站1座;5)国家基本水文测站2l座,其中水文站2座,雨量站19座;6)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的农村供水工程71处;7)总装机容量在1 000kW(含)~5万kw(含)之间的农村水电站29座。经测算,5年标准化管理总费用约8 455万余元。

2.2买施内容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

3.具体工作措施

在临安市水利水电局的统筹协调下,临安市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稳定、有力推进。具体工作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临安市成立了水利局层面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标准办牵头抓总,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协助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推进氛围。联系新闻媒体,拍摄标准化管理工作新闻专题片;结合“千人万项”驻村蹲点活动,组织水利专家到工程所在镇街召开座谈会;召开镇街分管领导、水利员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布置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省、市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3)逐一调查摸底,制定任务清单。对临安市创标的小型水库、山塘、农饮水等工程的现状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浙江省水利厅对工程标准化管理考核细则要求,查漏补缺,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每个工程的创标内容清单,并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做到任务具体化、责任个人化。

4)实行“三统三分”,推进划界工作。工程划界是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及时完成该项工作,临安市实行“三统三分”方式,即统一招标、统一标准、统一报批、分片测量、分类审查、分块宣传。将所有小型工程的划界任务打包,由水利局统一组织招标;细化水利工程划界范围具体要求、镇村两级公示程序要求、划界成果技术标准和报批程序规范等,形成统一标准;划界成果由水利局统一报市政府批复。同时,根据工程分布情况,组成3支外业测量单位,分片开展测量工作;划界成果由各责任单位分头审查;组织镇街分块做好划界宣传工作。

5)推进政企合作,培育养护市场。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养护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临安市积极谋划,确定由临安市水利水电投资开发公司统一组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公司,将其承揽的养护工程范围,在《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

6)召开每周例会,推进工作进度。实行“一周一议”制度,由分管领导牵头,每周召集相关单位、镇街负责人,召开标准化工作推进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梳理交办下一周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4.取得的成绩

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年度任务已完成。完成了五年实施方案编制并经政府批复,梳理明确了350余个水利工程管理名录并按要求均落实了管理责任主体,完成年度任务内的工程划界并经政府批复,搭建了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出台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政策等。年度任务内的各项工作均通过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

通过上述措施,临安市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理顺了镇、村两级事权,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管理人员,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得到有力保障,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进一步清晰,工程维修养护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物业化的思路逐步开展,工程面貌提升明显。随着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向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临安已初见成效。

5.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全省水利创新工作,临安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1)镇街及部分水管单位对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镇街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要我做”的层面,主观能动性不强。

2)资金保障问题。鉴于临安市财政实际状况,市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支持力度有限。同时,由于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众多,随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今后对创建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保障还存在一定压力。

3)部分基层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内容多、要求细,但目前临安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员都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附近村民,这直接导致一些工作要求落实困难。

6.建议及对策

1)努力筹措保障经费。要加强与市财政沟通,做精做细2017年的水利O钭式鹪に悖建立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利用资金、考核等杠杆,促进镇街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从“要我做”转换成“我要做”的状态。

篇11

1前言

自从2005年沂沭泗局按照水利部、淮委统一部署,结合江风口工程实际,正式启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以来,工程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工程管理人员与维护人员逐渐分离,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渠道更加畅通,尤其是近年来逐步纳入项目预算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面貌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2014年10月江风口闸通过工程安全鉴定,鉴定为一类闸,2014年11月江风口闸闸门和启闭机单项设备被评为一类设备,江风口闸闸门及启闭机被评为一类单位工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程的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没有真正改变,养护市场还不够成熟,操作行为还不够规范,养护机械化水平低等,工作思路、维护管理方式还难以适应新的水管体制。

2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养护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江风口分洪闸位于山东省郯城县,沂河右岸,邳苍分洪道入口处。主要作用是分泄沂河洪水入邳苍分洪道,以减轻沂河下游洪水压力。工程于1954年11月开工,1955年6月建成,1999年进行除险加固;2008年12月在左侧扩建4孔新闸,2011年5月竣工验收。目前机制下,维修养护工作的要求是为防止工程老化、退化的发生,及时处理局部、表面、轻微的缺陷和损坏,并对工程出现的较大损坏和问题进行必要的整修和局部改善。江风口分洪闸虽经过了除险加固及扩孔,但水利工程局部仍有不同程度的老化、退化,测压管等配套设施个别损坏,监视监控落后,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极易形成安全隐患。

2.2 维修养护经费测算定额需要修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维修养护工程的人工费成本增幅很大,材料费也有相应增加,造成维修养护经费相对不足。另外,诸如液压启闭机维护、硬化道路维护还没有相应的定额依据。维修养护工作开展10年来,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积累了相当多的一手资料,可以作为定额修订的依据。维修养护工作也需要对经费测算定额进行修订。

2.3维修养护施工企业还需进一步壮大实力

维修养护企业组建10年来,为沂沭河流域的安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现有人员的创新意识、管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缺少专业的机械设备,施工中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的不多。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和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2.4 日常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受专业管理人员偏少,管理任务重等因素影响,管理单位在维修养护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监管不力、指挥不利、协调不利等不足之处。日常管理中还不能完全杜绝乱采滥挖、违章建筑、网箱养鱼、堤防放牧、倾倒垃圾等违法现象发生,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工程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1 加强管理,重视维护

水利工程的维护程度直接关系到沿河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因此,要贯彻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观念,大力宣扬维修养护的重要性,加强法制管理,根据工程老化程度及时安排专项经费进行及时维护,而不是紧靠日常维修养护经费。

3.2加强维修养护队伍人员教育

培训是提高现有人员素质最有效、最科学的途径。立足现有人员结构,要加强三方面的培训:一是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培训水工、机械、电气等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二是培训管理知识。培训现代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竞争;三是培训创新精神。鼓励小发明、小创造,鼓励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3加强维修养护企业竞争机制

通过招投标方式全面放开,面向社会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真正实现管养彻底分离,逐步引导由定期维修养护逐步过渡到购买服务式管理,从而提高养护水平,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3.4 加强日常管理